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鋼琴教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鋼琴教學中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并在互動中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對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有很大的幫助。在師生互動中能夠創新教學手段,帶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使得鋼琴知識理論教學能夠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相結合,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師生互動是鋼琴創新思維能力教學的重要方法,對鋼琴教學的整體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促進整個鋼琴教學的發展。
2培養創新思維、實現師生互動的有效措施
(1)轉變傳統教學的概念。
傳統鋼琴教學模式主要是要求學生對教材知識有很好的掌握,注重理論上知識的傳授。這種教學方式對處在啟蒙階段的學生是合適的,能夠培養學生鋼琴的基礎技能。但是長久以這種方式教學,學生只能是對教材上的方法和案例進行模仿,這樣會培養出一批批的演奏工匠,阻礙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發展,讓學生獨立進行創作時就會感到力不從心。傳統教學模式明顯地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所以需要老師從根本上轉變教學的理念,變換學生在課堂上的位置,將教材知識點進行延伸和設計,注重對學生的個體思維進行啟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
鋼琴是通過音律來傳遞情感和描繪出不同的意境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對鋼琴曲目的感情理解,體會曲目細致入微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分析曲目的深層情感,有效提高學生的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化為己用。對于音樂能夠分辨其好壞和美丑,辨別出音樂的表達形式,在不同的演奏作品中分析出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描繪出來的意境以及采用的不同演奏方式,從而學生能夠形成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判斷標準。在對音樂進行鑒賞時,要共同探討對音樂的感受和產生的共鳴,在共同探討中,思維能夠相互碰撞,每一位學生的觀點都是對其他學生思想上的啟發,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鋼琴教學中要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在創作中的獨創性,要在保護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完善學生的各自演奏風格和對于音樂藝術的個性。老師不能依據自己的偏好,對學生的理解和創作隨意的給予否定,而是要根據老師的學識來對學生的理解和創作上突顯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彌補,給學生充足的空間發揮學生的音樂天賦和藝術個性,從而形成獨特的創作風格及演奏特色。
(3)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
由于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本身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使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采用因人而異的教學方式。老師在教學中要多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發現學生的長處和不足,在藝術和技術兩個方面指引和輔導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和能力。根據在教學中普遍出現的問題,采用就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多層次、多方位的對鋼琴教學方式進行完善,將教學內容更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加強學生對鋼琴知識的理解能力和直觀的分析能力。
(4)師生互動教學具體方式。
老師和學生之間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關系。師生之間要相互尊重,在這種關系下,才能喚起學生的思維意識,讓學生對鋼琴學習有信心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反之,如果在非常壓抑及拘束的教學環境下,學生都是處于緊張狀態,將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發言權。由于每一位學生對鋼琴學習的先天天賦和后天的教育環境不同,所以每一位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也是不同的,老師要對學生的差異性表示尊重,對于不同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有所收獲。另外,老師在和學生進行互動時,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指導學生,應該適當的放低自己的身份,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這樣更能夠開放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結束語
在進行鋼琴二重奏時,要求演奏者講究協調合作技巧,主要體現在演奏時觸鍵的一致性、起始音的整齊以及節奏的把握三個方面。在觸鍵的一致性方面,對于鋼琴二重奏而言,無論是四手聯彈還是雙鋼琴的演奏形式,都需要兩位演奏者共同完成。因此,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觸鍵一致性的培養,特別是在鋼琴二重奏的配合訓練時,搭檔之間必須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協調關系,加強聽覺方面的訓練,搭檔之間培養和增強良好的默契感,使演奏整齊、自然。在起始音的整齊方面,鋼琴教師需要在鋼琴教學課堂中,從鋼琴二重奏的特殊性出發,著重訓練搭檔之間對旋律和節奏的感知能力及識別能力。搭檔之間在對同一首曲子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務必要明確主次之間的差別。當進行正式演奏前,搭檔之間可以利用眼神或手勢等方式,將手同時放到鋼琴琴鍵上,隨著主演奏者的手腕抬起,搭檔之間同時觸鍵,保證起音的整齊性。在節奏的把握方面,對鋼琴二重奏而言,尤其是對雙鋼琴的演奏而言,搭檔之間的配合程度直接關系到了演奏的成功與否。因此,鋼琴教師在進行鋼琴教學時,務必要著重訓練學生對把握節奏的能力,特別是在每個音符和每個節拍的把握上要達到精準無誤的程度,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鋼琴二重奏水平。
(二)演奏時的音樂表現技巧
在進行鋼琴二重奏時,要求演奏者講究音樂表現技巧,主要體現在主奏與協奏的合作、各個聲部的和諧以及踏板的使用技巧三個方面。在主奏與協奏的合作方面,在雙鋼琴演奏中,兩架鋼琴的分工必須明確,在演奏前需要安排好主奏鋼琴和協奏鋼琴,其中主奏鋼琴負責演奏主奏聲部,協奏鋼琴負責演奏協奏聲部。在一般情況下,兩架鋼琴在音區上會有旋律重疊或旋律交織的情況。因此,演奏者們在進行演奏之前必須要充分熟悉及掌握演奏曲目,并且認真分配演奏旋律。在各個聲部的和諧方面,對于鋼琴二重奏來說,無論是四手聯彈還是雙鋼琴的演奏形式,整個演奏過程的成功與否與演奏者之間的配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實現配合的前提是演奏者之間要能夠認真聆聽對方的演奏。因此,教師在進行鋼琴教學時,必須要著重訓練學生的聆聽能力,學生既要熟練地把握鋼琴演奏技巧,也要多與搭檔進行溝通交流,在演奏時認真聆聽搭檔的旋律,提高雙方的默契程度。在踏板的使用技巧方面,踏板的使用技巧的學習是鋼琴二重奏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如此,在目前我國的鋼琴教學中,學生在使用踏板的技巧上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例如有的學生在剛開始練習鋼琴合奏時就急于踩踏板,這種鋼琴學習方式是錯誤的,因為這樣會導致鋼琴的琴音變渾濁,從而使演奏的效果變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平時的鋼琴教學中,務必要讓學生了解和熟知踏板的使用技巧,指導學生在進行鋼琴練習時要對樂曲仔細揣摩,用心感受,合理地運用踏板。
(三)結語
1、教學模式過于傳統。面對鋼琴教育教學的開展要求,我們許多老師都還不能夠轉換傳統的教學思維,在教學曲目與流派的選擇上以及教學模式上都顯得較為傳統,而且曲風選擇也較為單一,這樣就難以全面培養學生的鋼琴彈奏能力,使得鋼琴教育教學質量不高,學生所學到的鋼琴知識也是有限的。正是這個原因,使得學生對鋼琴課程難以維持新鮮感,這樣一來就難以活躍鋼琴教育教學課堂,無法激起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自然難以提升鋼琴教育教學課堂的質量。
2、忽視高校鋼琴教育教學。在許多高校,鋼琴作為一門選修課程,許多老師都認為不是培養專業鋼琴學生,就不十分重視,沒有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效的、系統的鋼琴教育教學。鋼琴彈奏對于用指方法要求是很高的,要學會彈奏鋼琴,就一定要能夠掌握手指運用技術。但是,在高校的鋼琴教育教學中,許多老師都忽視了學生手指的訓練,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夠系統。雖然,高校里的鋼琴教育教學屬于業余教學,但是,我們也要盡到自己的責任,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一個有水準、有質量的鋼琴教育教學。
3、教學過程中缺乏情感的交流。在高校的鋼琴教育教學中,由于學生不是專業學習鋼琴,而且教學過程中對作曲者和所選曲目的作曲背景不熟悉,使得學生學習過程中并沒有做到與彈奏曲目之間感情上的交流,這就使得鋼琴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彈奏的曲目過于生硬,沒有融入情感。而且,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也不多,使得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顯得被動,導致這門課程難以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降低了學校的鋼琴教育教學水平。
4、老師鋼琴水平不高。老師自身的素質是一個課程課堂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但是,由于高校的鋼琴教育教學并不是專業的課程,許多學校認為這只是一個業余的教學過程而已,所以聘請的鋼琴教師也都是一些業余的、素質不高的鋼琴老師,這樣怎么能夠為我們的學生帶來高素質的教學呢?而且也大大降低了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質量,使得學生難以得到真正高效的鋼琴學習。
5、存在收費問題。由于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開展需要多臺鋼琴作為輔助,這樣一筆開銷對于一個學校來說并不少,所以,為了支持這筆費用,收費問題就出現了。面對這個問題,有很多家長并不表示支持,而且很多學生考慮到家庭問題也都選擇放棄鋼琴課程,這就難以做到將高校的鋼琴課程做到普及,而且還降低了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質量。為了能夠有效地開展高校鋼琴教育教學,我們一定要改善鋼琴教育教學現狀,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得到高效的音樂培養,感受到鋼琴教育教學所帶來的樂趣,從而促進我們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升我國的教學質量。
二、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1、注重鋼琴教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在高校的鋼琴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并不是專業性的教學要求,不可能完全系統地將每一個流派的鋼琴彈奏模式教授給學生,那么,我們就一定要注重鋼琴課堂上的多樣性,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學生在短短的鋼琴課堂上更多地了解到與鋼琴相關的音樂知識。而且,通過多樣化的教學,能夠有效地豐富鋼琴教育教學課堂,維持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同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鋼琴教育教學的質量。
2、注重教學觀念的創新。隨著時代的改變與進步,教學理念都在一天一天地更新與進步,我們一定要能夠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擺脫傳統的對教育的認識,才能夠真正地促進我們教育行業的發展。所以,在面對鋼琴教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我們要能夠創新我們的教學觀念,認識到鋼琴教育教學開展對于我們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注重鋼琴音樂作品的創造性,用現代的音樂教育理念來培養我們的學生,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全面提升我們學生的學習能力。
3、注重“以人為本”,改變教學方式。在新型教學改革的開展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越來越得到重視,在鋼琴教育教學中也不例外。在傳統的鋼琴教育教學模式中,老師是課堂的中心,老師具有絕對話語權,學生必須服從,但是這樣的話,學生就只會生搬硬套,只會老師所教授的鋼琴知識。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卻得不到一點屬于自己的東西,這樣是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所以,在鋼琴教育教學課堂上,我們一定要做到“以人為本”,改變現有的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我們的學生作為主體,從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思維能力,推動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鋼琴學習中去,以全面提升高校鋼琴教育教學的質量。
4、加強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鋼琴的教學并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彈奏鋼琴,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看樂譜,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去理解音樂,怎樣去欣賞音樂,所以,在鋼琴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加強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能夠通過樂曲的旋律、彈奏模式來體會作曲者的意圖,感受作曲者的情感,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學生深深地體會到音樂所帶來的享受。而且,通過針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能夠提升我們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他們的音樂水平,讓他學會傾聽,學會感受。
5、全面提升鋼琴教師自身素質。在高校開展鋼琴教育教學,我們一定要能夠全面提升鋼琴教師們的素質,這樣才能夠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一個高質量的鋼琴教育教學課堂。首先,良好的鋼琴教師一定要擁有良好的責任心,即使不是專業課程的教授,也一定要對我們的學生負責,要為我們的學生提供正確全面的鋼琴教育教學;其次,鋼琴教師一定要有良好的音樂素養,要有一定的鋼琴方面的音樂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夠為我們的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堂教學。
三、總結
在鋼琴教學的任務制定中,任務實施分配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現實性的問題,需要加以認真、科學、有效地解決。
1、任務設定不切實際。也就是說,在設定鋼琴教學任務的時候,已經完全地脫離了鋼琴的教學實際,有時候顧左右而言它,導致教學任務成了空中樓閣,偏離了鋼琴教學的正常軌道,偏離的鋼琴教學的基本宗旨。
2、任務量過輕或過重。很明顯,鋼琴任務制定得過輕或者過重,都會影響鋼琴的正常教學,只有做到適當適量、恰到好處,才能讓鋼琴教學有一個順利、準確的實施。顯然,鋼琴任務制定過輕就完成不了教學目標、達不到應有的教學實效,鋼琴任務過重則會讓學生們喘不過氣來,從而形成積重難返的尷尬教學局面,所以說,必須合理設定教學任務。
3、任務僵化缺少活力。之所以出現任務僵化、缺少活力的鋼琴教學現象,是因為鋼琴的教學理念、教學態度、教學模式都過于老化,缺乏創新性,缺少與時俱進的氣息,從而導致鋼琴教學生氣不足、動力不夠。
4、任務操作考核不暢。在鋼琴教學任務中,也存在程序脫節,以及操作歸操作,考核歸考核的“兩層皮”現象,而這種現象的出現恰恰是因為鋼琴任務教學法機制不夠完善的重要表現,任務制定是一方面,任務跟蹤考核更是不容忽略。
二、任務教學法在鋼琴教學中的正確應用
在鋼琴教學的任務教學法應用中,亟需掌握正確的應用方法,正確的應用策略,從而確保任務教學在鋼琴學習中發揮出更大的、更有效的作用。
1、設定任務,確保教學娛樂性,實現鋼琴快樂學習。在設定鋼琴教育教學任務的時候,需要有一個詳實周密的任務計劃走在前面,應該設定哪些任務,包括任務所體現的具體課時,應用時間等都需要列出一個明晰、明細的表格,然后在把所設定的任務一一羅列到計劃之中,同時,為了防止教學任務的枯燥,還要把一些生動的、娛樂性的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任務計劃中去,為教學鋪平道路,為實現鋼琴快樂學習和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奠定基礎。同時,在任務教學法中設定的快樂學鋼琴的教學目標,就是要用愉快的教育環境、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去激活學生們對鋼琴的求知欲,充分利用鋼琴的魅力和價值,發揮鋼琴的作用,讓學生們高效率獲取知識,在快樂中逐漸學會做人、學會求知。毋庸置疑,任務教學法與快樂學鋼琴的有效融合,恰恰把相對難學的鋼琴“簡單化”、“積極化”了,成功打造了寓教于“玩”,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在鋼琴教學中實現“玩中學”、“樂中學”,打造任務教學法在鋼琴教學中應用的最佳狀態。
2、明確任務,激發主觀能動性,實現鋼琴興趣學習。在鋼琴任務教學法的使用和教學中,明確任務將成為實施應用之前的一個重要性步驟,也是繼設定任務之后,開始實施的任務目標的再次明晰,并且開始著手任務的分解,在鋼琴教學中的逐步推行。教學任務的明確,不僅僅是教師應該做到心知肚明的,接受鋼琴學習的學生們也有責任、有義務對本節課的和近期的學習任務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從而做到學習目標明確、學習力量集中。在明確任務的同時,激發學生們在鋼琴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調動,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們對鋼琴學習的興趣。也就是說要想學好鋼琴,就要從引導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入手,在教學方法上要注重鋼琴學科的橫向聯系,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主,全力拓展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發展特殊興趣,發展潛在能力,讓學習興趣和鋼琴的教學任務成功地融合在一起。
3、分解任務,提升知識吸收率,實現鋼琴快速和創造學習。毋庸置疑,鋼琴教學任務的分解是鋼琴教學中的重要課題,也是任務教學法成功應用的最重要的步驟。那么,如何科學分解鋼琴教學任務,除了要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實施以外,廣大鋼琴教師還要根據實際的教育教學情況,對任務教學靈活分配、靈活掌握,從而確保教學任務既能分解落實到每一節課時中去,又能確保教學的成功、任務的圓滿完成。在鋼琴教學任務分解并開始實施教學時候,必須要注重學生們對鋼琴知識的吸收率的提高,注重學生們學習鋼琴創新力的培養,從而實現對鋼琴科目的快速和創造性學習。比如在傳統鋼琴入門教學是“先右手,后左手”,而創新性教學也可以實施入門教學的“先左手,后右手”,巧妙利用人的左邊肩負平衡,從而達到快速學通弄懂的學習目的,而在確保鋼琴的創造、創作的培養時,在鋼琴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扎扎實實、穩扎穩打,全力培養合格、優秀的鋼琴人才。
三、總結
節奏是嚴格精準的,但不是說節奏是機械的。節奏是為音樂內容、音樂形象、音樂情感服務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節奏因該是有生命力的,是活的,如同人的心跳,有時松,有時緊。大部分學生把節奏簡單的歸類于機械的,在樂曲的彈奏中不會隨著情緒變化而改變節奏的松緊度,不能隨心所欲地控制節奏。這是由于節奏感較弱而產生的問題。節奏感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是人對樂曲中節奏韻律的一種感受、一種直覺。有的學生天生節奏感較好,對節奏感知較敏銳,有的學生節奏感不好,不會跟節拍,無意識忽快忽慢的彈奏,導致樂曲節奏不統一。
二、學生的節奏理論知識薄弱
大部分中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校前,沒有學過樂理,不了解節奏、節拍、節奏組合的規律等節奏知識,不能正確區分和彈奏相近的節奏型。如:二八節奏與小附點節奏、十六八節奏與三連音節奏等等,導致節奏錯亂。
三、學生手指能力較弱導致節奏控制有問題
部分學生由于手指靈活性、觸鍵感覺等能力較弱,導致節奏控制不均勻,全曲速度不統一,節奏彈奏不清晰,樂曲變得搶拍、錯誤,從而影響整體效果。針對學生的特點,可以用以下方法進行節奏訓練:
(一)通過聆聽和律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節奏感是學生演奏鋼琴的重要基礎。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聆聽音樂去感受節奏,運用身體運動訓練節奏,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增強其音樂感的敏銳度。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多聽一些節奏感較強的樂曲,從聽覺上培養學生分辨音符時值長短、速度快慢、節拍強弱的能力。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做示范,讓學生通過模仿節奏,加深對節奏的認知。同時,讓學生運動身體,如坐、走、跑、跳等動作,感受不同節奏的長短,達到訓練節奏的目的,培養節奏感。
(二)通過學習樂理和數拍子使學生掌握節奏
教師最終是為學生授業解惑,隨著學生鋼琴學習的深入,“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教師應培養學生獨立分析節奏和數拍子的能力。在分析節奏之前,一定要慢而仔細的為學生講授音的形狀、長度、時值、各種組合規律等與節奏相關的樂理知識,讓學生了解節奏。學生自己數拍練琴和跟著節拍器練琴,前者更有益處,學生通過數拍子可以感受到節拍、時值的飽滿度等,能有意識的控制節奏。教師可以教學生根據樂曲中較小音符時值單位來數拍。
(三)通過語言幫助學生攻克節奏型中的難點
我們語言中的語音、語調、語氣與音樂中的音量、音長、音樂情緒都是相通的。在鋼琴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節奏組合的規律,教師要總結、歸納出常用的節奏型,再結合日常語言,幫助學生掌握節奏型中的難點。
四、通過提高弱指能力加強節奏的控制
由于4、5指天生就是弱指,要讓它們的控制力與其余手指并駕齊驅,唯有提高“點擊率”。首先,教師布置練習曲目時,有意識的多安排一些練習4、5指的曲目。其次,要求學生多做抬手指運動,如在桌面上多練習抬4指。最后,提醒學生控制手背外端下陷,有意識的稍微提高手背外端。只有所有手指的控制力相當了,才能彈奏均勻的節奏。
五、用科學的方式方法練琴,提高節奏的正確率
鋼琴在當前中國聲樂教學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見證并成就了中國現代聲樂藝術的發展。但由于鋼琴源自于歐洲,屬于西洋樂器,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西方音樂體系,更是西方音樂價值觀的體現,所以在調式體系以及音樂表現上與中國傳統聲樂藝術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中國民族聲樂藝術而言,使用鋼琴進行聲樂教學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樣也削弱了中國聲樂特色,不利于中國聲樂藝術多元化、本土化、個性化的發展。中國聲樂藝術在數千年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中,形成了獨有的藝術特色與風格。中國聲樂藝術一方面是中國歷史、文化、社會、民俗等發展的映射,另一方面則是中國人個性與情感的表現。由于受到西方音樂價值觀的影響,中國的聲樂藝術發展方向至今缺少一定的理論支持,迫使中國本土聲樂文化走向了“內卷化”與“泛西洋化”發展的被動道路,這在根本上也是東、西方文化交融與碰撞的片面結果。“去鋼琴化”聲樂教學是實現中國特色聲樂藝術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去鋼琴化”聲樂教學是指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逐步削弱鋼琴的作用和影響力,發掘和探索更加適合中國民族聲樂教學的樂器來替代或部分替代鋼琴成為新的聲樂教學工具,從而推動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與進步。
二、“去鋼琴化”聲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去鋼琴化”聲樂教學是聲樂學科改革和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采用鋼琴進行聲樂教學是當今世界主流的聲樂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早已被各國認同,而且建樹頗豐。無論是聲樂教學還是演出、比賽,鋼琴都在展現其優越的性能和特點,成為現代聲樂元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然,使用鋼琴進行聲樂教學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鋼琴是十二平均律與大、小調式的典型樂器,在音樂構成上只適合西方音樂體系以及類西方音樂風格,對于其他類型的調式、旋律均不適宜。另一方面,鋼琴的表現力重在“寫生”而不為“寫意”,鋼琴雖然能表現出音樂的背景與人物的情感,但其渲染得更多的是音樂本體的敘述與表達,對于特定環境與文化內涵的把握尚有不足,特別是對于一些民族性與地域性較強的聲樂藝術的表現還差強人意。所以,對于聲樂學科進行“去鋼琴化”的改革與創新,有助于聲樂學科擺脫依賴鋼琴進行聲樂教學的單一格局,使聲樂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有效。
(二)“去鋼琴化”聲樂教學是中國民族聲樂教育的重大變革
當前,西方音樂教育模式在中國所進行的滲透與影響已達到空前狀態,特別是波及到了中國音樂教育的定位與方向,危及到了中國民族音樂藝術的傳承與發揚,更是將西方音樂審美及價值觀植根在了當代中國的音樂教育理念之上。因此,導致了中國的聲樂教學普遍走向了一條照搬西方聲樂教學模式,崇尚美聲唱法的“一元化”道路。由于中國聲樂學科的發展起步較晚,當前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聲樂教學模式,現有的教學方法基本上來自于西方理論,對于中國聲樂教學的未來發展之路還處于論證、探索階段。“去鋼琴化”聲樂教學從根本上是中國民族聲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通過合理有效的實施,不但為中國民族聲樂教學的未來方向尋找到了突破口,而且為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多元化的發展提供了實踐機遇和平臺。此外,“去鋼琴化”聲樂教學還有助于帶動聲樂文化產業和與師資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使中國的聲樂藝術走向良性化發展道路。
(三)“去鋼琴化”聲樂教學是中華文化藝術傳承與發揚的時代契機
由于中國地緣廣闊、民族眾多、文化多樣,中國的聲樂藝術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形態與內涵。各地區、各民族的聲樂藝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聲樂的演唱風格與形式也各具特色。中國聲樂教育的發展在根源上是中國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揚,所以依托“去鋼琴化”聲樂教學進行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研究與保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價值。“去鋼琴化”聲樂教學不但可以豐富中國聲樂教學的形式與內容,還可以為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創造更多空間和機遇。中國傳統的聲樂演唱形式、審美觀念、情感表現以及伴奏樂器都將陸續登上世界聲樂的表演舞臺。
三、“去鋼琴化”聲樂教學的實施原則
(一)立足現有聲樂教學體系,發展多形式的聲樂教學模式
中國現有的聲樂教學體系雖然充斥著西方聲樂理念,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創造出了中國特有的民族唱法以及民族美聲唱法等新的概念和理論,所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去鋼琴化”聲樂教學具有一定的可造價值。同時,應當發展具有中國特色聲樂教學模式,如中國傳統民歌教學模式、少數民族原生態演唱教學模式、歌唱與傳統戲劇的交叉教學模式等。
(二)“去鋼琴化”聲樂教學要理性實施,合理構建
“去鋼琴化”聲樂教學不是完全否定鋼琴在聲樂教學中作用和價值,也不是要將鋼琴與當前的聲樂教學分離,而是要以現實為基礎,改變當前普遍崇尚西方聲樂理念的思維體系,結合中國聲樂藝術特色,建立適應中國聲樂教學的方法及策略。“去鋼琴化”聲樂教學要切勿盲目、主觀、消極地實施,特別是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某種文化的意義和價值,也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而是要以辯證唯物主義的指導思想將聲樂學科的發展與中國聲樂藝術的特性進行融合與加工,逐步將鋼琴這一關鍵性的因素進行合理規劃與分配,建立以中國元素為基礎的聲樂教學模式,已達到“去鋼琴化”聲樂教學在中國的普遍適應性。
(三)在實施過程中要靈活多變、因材施教
首先,對待西方聲樂教學體系要秉持去粗取精、為我所用的態度和原則,將有利于中國聲樂藝術發展的觀點及理論要進行保留和利用。其次,“去鋼琴化”聲樂教學要根據具體地域、民族、作品進行規劃與實施,教學定位不能固定不變,而要以中國文化藝術為背景進行多元化、多方位的發展。特別是對于少數民族與地域性較濃重的聲樂藝術而言,更要體現出文化、語言、歌曲風格、伴奏樂器等特性。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合理的使用鋼琴以及將鋼琴與中國傳統樂器進行編配教學具有一定的前景與發展空間。
四、“去鋼琴化”聲樂教學的方法與途徑
(一)逐步轉變以西方音樂價值體系為主導的聲樂教學模式
聲樂表演藝術的發展是聲樂學科建設的方向與目標,對于聲樂教學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影響。目前,中國的聲樂表演藝術基本上處于類西方模式,從聲樂表演的組織形態、演唱形式、聲樂伴奏(包括鋼琴、管弦樂隊)以及觀眾觀摩都交織著西方因素,中國元素僅限于聲樂作品的語言和曲調。在此之中,中國本土樂器所發揮的作用和價值十分有限,僅在部分聲樂作品的局部使用。所以轉變現有聲樂教學理念以及創建中國本土聲樂教學方法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這也是中國聲樂文化擺脫西方價值體系與建立自身藝術特色的有力舉措。“去鋼琴化”聲樂教學不但要逐步削弱鋼琴在聲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而且要創建以中國民族樂器為教學工具的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在實施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性進行具體伴奏樂器的選擇。例如各民族可以將本民族樂器逐步納入到聲樂教學的范疇,不但可以改善民族文化的傳承,還可以增強民族自信心,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
(二)以中國本土樂器為突破口,尋求適合中國聲樂作品演唱的伴奏樂器
中國的本土樂器博大精深、形式多樣,各地區、各民族都擁有為數眾多的歌唱伴奏樂器,有我們所熟知的琵琶、笛子、簫、笙、塤、胡琴、揚琴、箏、阮、嗩吶、鼓等傳統樂器以及各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彈布爾、都塔爾、熱瓦普、馬頭琴、冬不拉、伽倻琴、庫姆孜、銅鼓等都可作為我們今后聲樂教學的輔助教學器材,在某種情形下還可替代鋼琴成為新的教學工具。中國古代的大曲、相和歌、清商樂、琴歌以及各個戲劇中都設定了明確的伴奏形式以及相關樂器,這也可以作為今后聲樂教學改革的參考與方向。
(三)聲樂師資調整以及中國本土聲樂伴奏人才的培養
“去鋼琴化”聲樂教學不僅是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更是聲樂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發展,這也為聲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提出了新的要求與目標。教師在授課中不但要把握作品的風格與特征,而且還要掌握一定的非鋼琴樂器的使用與伴奏。同時,各藝術類院校應當建立一支中國民族聲樂伴奏的樂隊,通過一定的組合與編配,豐富中國聲樂作品的演唱,配合聲樂教學的有序進行。
(四)以“去鋼琴化”聲樂教學為契機,構建中國特色聲樂教學新模式
當前,體系化發展已成為聲樂教學的必然趨勢。中國聲樂教學要想取得特色化發展,就必須不斷進行探索與實踐。首先要逐步完善現有的教學體系,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加以糾正與補充,對影響聲樂教學的各個環節和因素要逐個優化、調整。其次還要制定中國聲樂教學的發展方向與目標,這就包含了如何發展、如何進行的具體事例。“去鋼琴化”聲樂教學既是思路,又是具體做法;既改善了當前中國聲樂教學的單一格局,又推動了中國特色聲樂教育的發展。
五、結語
(一)教學模式落后
受傳統教學課程的長期影響,在幼兒鋼琴教學中,課堂教學仍然把教師講授作為教學重點,并且片面地側重鋼琴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對鋼琴實踐教學活動缺少探索。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鋼琴教學中,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并且對鋼琴的實踐操作技能較差,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學形式和內容單一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幼兒鋼琴教育也進行了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上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鋼琴教學形式和內容上仍然比較落后。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氣氛活躍不起來,教學內容純粹地按照課本內容來學習,缺少創新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幼兒鋼琴教學的效果。
(三)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目前,“現場演奏”通常是幼兒鋼琴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成為學生期中和期末的鋼琴考核的標準,而演奏樂曲也成為考試的主要內容,這樣通過演奏來進行鋼琴教學評分。這種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提供了鋼琴演奏的機會,也檢查了學生的基本鋼琴技能,但是考核方式太過簡單,并不能從整體上客觀評價學生的鋼琴水平。
二、探討幼師鋼琴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優化教學模式
長久以來,鋼琴課堂都會定義為傳授音樂知識、訓練鋼琴技能為目標,這種形式已經被人們深深地刻在了腦海中,可以說成了金科玉律。因此,基于這一現象,要想更好地在鋼琴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讓他們由被動學習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這樣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還應該將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轉變,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種音樂活動,以便在過程中充分了解音樂和其他藝術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還應該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來認識音樂和社會生活之間所存在的潛在關系,以便讓學生更加具有音樂鑒賞的能力,從而為以后的音樂學習和自身創新精神的實現起到良好的承上啟下作用。
(二)豐富鋼琴教學形式和內容
在幼兒鋼琴教育中,從幼兒的學習特點出發是必須要考慮的方面。幼兒好玩愛動,且模仿能力強,因此在鋼琴教學中不能按照固定的教學模式來教學。為了提高幼兒學習鋼琴的效果和興趣,不斷變換鋼琴教學形式和內容,對活躍鋼琴教學氣氛有重要意義。舉例來講,在鋼琴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某一具體的樂曲,通過多媒體先讓學生認真聽樂曲,然后再結合樂曲來講解鋼琴理論知識。另外,為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老師還可以創新教學內容,從日常生活中選擇教學素材,豐富鋼琴課堂。這都有利于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完善評價體系
為了客觀地反映學生對鋼琴水平的把握程度,要完善鋼琴評價體系,建立多種評價標準。首先,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要設定不同難度級別的鋼琴曲目,避免水平較低的學生不能完成鋼琴彈奏情況。其次,不能僅僅把期中和期末的考核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還要關注學生的日常表現,進行綜合打分,評價更加客觀。最后,對于鋼琴考核的內容要全面,考核過程中不能僅僅考核學生的單一鋼琴水平,要綜合考核學生的鋼琴演奏、伴奏以及鋼琴理論和技能等方面,使鋼琴考核更加全面和客觀。
三、結語
(一)樹立科學的教學思想,合理設置教學大綱思想決定行動,高校鋼琴課程目標設置失準、重點有失偏頗等問題,歸根到底,都是錯誤教學思想的產物。鑒于此,要想解決以上問題,高校鋼琴教師首先要端正思想,樹立技能訓練與藝術素質培養并重的教學理念,以鋼琴基礎課為基點,以學生鋼琴即興彈奏、編創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學生綜合素食培養為目標,合理設置鋼琴教學大綱,有序推進高校鋼琴教學。換而言之,高校鋼琴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能課程,還是學生音樂情感養成、音樂素養培育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高校鋼琴教師一方面要確保鋼琴演奏技能培訓的主體地位,一方面要大膽創新,結合課程特點、教材和教學問題調整鋼琴教學內容與課程結構,探索鋼琴教學新模式。
(二)更新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學之本。要想更好地進行鋼琴教學,首先要做好教材優化。就目前來說,高校在鋼琴教材優化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合理選擇、拓展教材內容。高校音樂教學教材要結合高校地域特色、學生認知能力和情感需求進行教材選擇。如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在鋼琴教材選擇上可適度加大民族風曲目的比重,以充分發揮地域資源優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其次,高校鋼琴教學內容要在重視學生彈奏技巧培養的同時,加大鋼琴基礎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換而言之,高校鋼琴教學不但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還要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和音樂表達能力。鑒于此,各大高校音樂教學務必要做好鋼琴教材更新,力求在合理設置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積極拓寬選材范圍,并建立學生能力分級考試模式,以提高教學的規范化、專業化。
(三)優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長期以來,高校鋼琴教學一直沿著專業院校教學模式發展前進,其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多是對其他學科的復制。如今,這一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高校鋼琴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優化高校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已經成為高校音樂教學改革的重點。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優化要求高校鋼琴教師既能利用班級、專業等集體教學模式進行鋼琴知識和理論教學,提高鋼琴教學效率,又能利用小組教學、個別教學等形式加大學生彈奏技巧、即興彈奏能力、表演能力培養力度,提高學生的演奏技能、作品理解能力、表演能力。為了提高音樂教學質量,高校音樂教學還要在經費充足的基礎上將數碼鋼琴、總控制臺、攝像多媒體組合等現代科技成果引入鋼琴教學中來,為鋼琴教學提供良好條件,也為鋼琴教學過程最優化打下良好基礎。同樣,在教學設備完善的情況下,高校鋼琴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教材的緊湊性、趣味性,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
(四)引進高素質的教學人才,整合校內外教學資源針對高校鋼琴教學師資力量不足問題,高校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和培養制度,一方面可通過薪酬、福利、發展前景等吸引高素質人才來校執教。同時,高校還可以通過合作辦學形式聘請社會知名鋼琴家、教授來校兼職、執教,充實學校鋼琴教學師資隊伍。此外,高校音樂教學在進行人才資源整合的同時,還要加大其他鋼琴教學資源的整合力度,積極整合校內外鋼琴教學資源,拓展學生學習和實踐路徑。如高校鋼琴教師可以組織、指導學生利用校園文藝活動、社區文藝活動、高校學生聯誼會等形式進行鋼琴表演實踐,以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提高鋼琴教學的有效性。
二、結語
(一)傳承民間音樂是地方師院辦學特色的體現。
辦學特色,即在辦學過程中形成的,體現一所學校辦學優勢和特性的總和。個性化是當代高校辦學的一個特點。所謂“個性”,《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比較固定的特性。”一所大學的比較固定的特性(個性)主要由“物質形態、組織形態、觀念(精神)形態三部分構成。觀念形態的部分主要指大學的辦學理念、目標、校園精神(文化)氛圍等。
(二)傳承民間音樂在鋼琴教學中的優勢。
地處湖北地方師院的學生們,從小受環境、家庭的影響,對方言十分熟悉,對歌詞及民間音樂語言語調更為親切,更容易學習和掌握湖北民間音樂。《鋼琴》是音樂教師教育專業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受眾最廣的課程之一。
二、地方師院師鋼琴教學中的傳承規劃
民間音樂的傳承就是民間音樂的應用實踐活動,即把民間音樂應用在某個平臺或某個載體上,通過此平臺或載體使其存活、延續和發展。筆者大膽設想,湖北民間音樂的傳承,需要一個全面的平臺,向外界廣泛的傳播。
(一)湖北民間音樂鋼琴作品創作的傳承。
就筆者目前收集的資料來看,湖北鋼琴音樂的創作不是很多,僅有民歌改編曲《崔咚崔》、崔維的《洪湖赤衛隊幻想曲》、葉露生的《三峽素描》、韓民秀《洪湖水》、王建中《洪湖水浪打浪》,何思潤《武漢組曲》,韓民秀《洪湖水》、邱剛強《龍船調》、孫以強《洪湖水浪打浪》等。
(二)湖北鋼琴教學的傳承。
在教學中,要加重對湖北音樂鋼琴作品的布置與教授。選擇有代表性的曲目作為對象,使學生在鋼琴作品中,通過哼唱、彈奏,學習不同演奏手法、技巧、將風格、調式、演奏技巧凸顯鮮明的湖北特色。
(三)湖北鋼琴音樂的傳播。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傳播這種行為方式是人類社會得以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傳播就是一個把信息從信源傳遞給受者的過程。”如今,網絡傳播在中國是一種大眾傳媒的重要方式,筆者從調查中發現,湖北民間音樂在網絡上運用非常少,僅有一些簡單的文字介紹和圖片,連相關的器樂音頻、視頻文件資源都稀少。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