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雙體系匯報范文

        雙體系匯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雙體系匯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雙體系匯報

        第1篇:雙體系匯報范文

        【關鍵詞】雙弱勢群體 就業 完善 社會保障體系

        眾所周知,女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當今政府、社會、學校、家庭關注的熱點,她們的就業狀況不僅關系到女性自身的發展,還關系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關注高校“雙弱勢群體”就業,完善社會就業保障體系,勢在必行。本文試圖從“關注高校‘雙弱勢群體’就業,完善社會就業保障體系”的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雙弱勢群體”就業難之成因

        中國是一個農村人口眾多的國家,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高校學生中,農村學生的比例占60%左右,其中一半左右是女生。在就業問題上,在“拼爹”“拼關系”現象仍然普遍存在的今天,農村女大學生顯然就成了就業方面“弱勢中的弱勢”。這里且把她們界定為“雙弱勢群體”。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同時黨的十提出的新要求是“就業更加充分”, 但是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實現更加充分的就業,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而就業的壓力主要集中在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之一的青年就業[2]。關注大學生的就業工作,實現大學生的充分就業,既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高校始終關注和努力的目標。縱觀高校“雙弱勢群體”就業難問題,其成因主要是以下五個方面。

        (一)就業形勢整體嚴峻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經濟發展迅猛,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目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口紅利”已基本釋放,經濟發展已經進入調整結構、注重環境與資源相協調的新階段。隨著產業結構與技術水平的提高,整個社會對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一方面人力資源的整體過剩和結構性過剩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新技術、新生態的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短缺又格外凸顯。這一格局的形成,無形中加劇了“雙弱勢群體”就業的現實壓力。

        (二)“雙弱勢群體”的綜合素質相對較低

        來自農村的女大學生,大多數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較差,家庭教育背景不是太好。由于長期生活在農村,視野和見識受到很大的局限,進而導致了她們的語言表達、人際交往、實踐動手創新能力較弱。其綜合素質相對較差。因此,她們很少活躍在校園的不同類型、各種層次的活動中。由于在談吐、氣質、人際交往等方面確實出現不足,而這些綜合素質已經成為用人單位的主要考核內容之一,因而她們在擇業 、就業時常處于劣勢[3]。

        (三)“雙弱勢群體”社會資源匱乏

        現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公平,反對各種就業歧視。《勞動法》《就業促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就業促進法》專設“公平就業”一章,確立了公平就業的原則和制度。但是在社會平等競爭的用人機制還不夠完善的今天,家庭背景和家庭所擁有的社會資源在大學生就業中還是很關鍵的。馬丁?路德曾說過:“沒有一個好的工作由我們的智慧得來的,它源于某種可怕的必然性。”相關調查表明,95%的人認為社會地位較高的家庭能夠很好地取得政治、文化和社會關系資源。事實上,政治、經濟、文化、社關系的“代際傳承”是人類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所以這就很容易形成“馬太效應”――優者愈優,劣者愈劣的現象[4]。我在進行《農村女大學生就業形勢下的心理調適》的課題調查顯示,有98%的學生認為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社會關系排在第一位。現在大學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依靠各種社會關系,甚至請客送禮的不正之風是存在的。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學生就業的機會就是不相同,這就是馬丁?路德所說的必然性。對于雙弱勢群體而言,在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都短缺的情況下,單靠自身的努力,要找到體面的工作,實現高質量的就業,這樣的機會當然十分難得。

        (四)“雙弱勢群體”心理承受能力差

        “雙弱勢群體”學生,她們大多數既自卑,又敏感;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敗,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處于這個時期,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為她們要承受環境的不適應、學習的不適應、文化差異的不適應和心理的不適應等變化,面對即將面臨的就業“困局”,她們往往會缺乏勇氣與自信,產生出強烈的失落感,有的甚至會充滿“恐懼”。這種自卑感、失落感和恐懼感強烈地影響她們的就業取向和就業心態,從而影響她們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結果。因此,許多好的機會就這樣與她們擦肩而過。

        (五)“雙弱勢群體”就業期望值高

        大多數“雙弱勢群體”的學生在上學期間就已經給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經濟壓力甚至是債務,那么她們中的一部分人在選擇職業和人生規劃時不僅要考慮自己的發展,而且還要考慮家庭的經濟問題,所以非常渴望能獲得一份高收入工作來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反哺家庭。她們的就業期望值較高,擇業時希望到大城市、沿海城市的大機關大企業,不愿意到邊遠山區、貧困地區,因為他們覺得好不容易“跳出農門”,再加上家庭對他們的期望值也高,認為只要兒女們在大城市工作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有些人寧愿在大城市“飄”著、“蝸” 著、“蟻”著也不愿意回農村就業,這就往往會出現“有業不就”的現象[5]。

        二、完善社會就業保障體系,幫助“雙弱勢群體”順利就業

        “雙弱勢群體”就業是全社會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這不僅關系到個人與家庭的利益,同時也關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要幫助她們順利就業需政府、高校和用人單位形成合力,共建“雙弱勢群體”就業工作體系。

        (一)政府要健全就業政策與法規體系,確保農村女大學生公平的就業環境

        解決農村女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有效解決她們的就業問題。而解決農村女大學生就業問題,最根本的措施是建立完善就業法規、政策,建立公平、合理的就業機制,營造有利于農村女大學生就業的公平的社會環境。

        1.建立就業性別歧視行為的懲罰和賠償制度

        為了消除用人單位的性別歧視現象,政府可以建立和健全就業性別歧視行為的懲罰和賠償制度,明確懲罰和賠償措施。在違法成本較高的前提下,企業針對女性歧視和排斥的現象會大大減少。

        2.建立針對女性特質的社會保障制度

        如建立生育保險制度,女性需要承擔生兒育女的責任,其重要的社會價值,應該得到社會的承認和補償。女性職工休產假離職期間所應支付的全額工資,按一定比例由政府給予補助,在一定條件下可將企業生育保險轉變為社會生育保險,將其納入社會統籌。

        3.建立女性用工獎勵制度

        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根據用人單位對女性的錄用比例,與稅費調節、政府貸款、政府津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掛鉤,鼓勵企業多接受和安排農村女大學生就業。

        4.創造相對公平的擇業環境

        國家適當把資源向中小城鎮傾斜,縮小城市和鄉村在資源上的差異,更好地引導農村女大學生在不發達地區、小城鎮等地區就業和創業。這樣不僅能為小城鎮帶來人力資源,也能相應緩解大中城市的壓力,促進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高校構建合理的專業布局,加強就業心理指導,創新就業工作模式,構建“雙弱勢群體”就業服務體系

        1.根據市場需求,優化專業結構

        高校作為辦學主體,在設置專業的時候,要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求,積極研究、把握市場發展趨勢,通過開展就業市場分析和畢業生跟蹤調查,根據我國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人才的需求,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辦學實際,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專業調整以及課程設置。只有出得去,才會進得來。在專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始終貫穿“學以致用”原則的前提下,高校還可以通過對“雙弱勢群體”進行輔修、培訓等形式,拓寬專業教育面,延伸知識面,為她們做好就業的知識儲備。

        2.提升綜合素質,增強就業技能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就業激戰中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過硬的綜合素質才是大學畢業生保證成功的永久實力。在實踐中應特別注意從學生入學開始,就從道德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發展和職業實現等方面給予系統訓練。同時,加強對農村女大學生在禮儀、藝術、形體、交流等方面的教育和訓練。針對他們應用實踐能力差的特點免費開辦計算機操作、普通話以及日常英語等培訓課程,提升她們的綜合素質。補齊她們素質與能力方面的“短板”,這樣可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他們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增長才干,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還可以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系列講座和課程,幫助她們樹立信心,做好業規劃,提高就業技能[6]。

        3.加強心理訓練,應對就業困境

        培養良好心理素質有利于克服甚至避免就業心理困擾的發生。要深入調查研究雙弱勢群體的心理特征,暢通心理咨詢渠道,通過舉行心理健康講座、團體輔導、個別訪談等形式來緩解她們的心理壓力。同時應完善學校和院系兩級心理健康咨詢機構,配備專兼結合的心理咨詢教師隊伍,劃撥專項資金用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網站,開通心理咨詢熱線,隨時隨地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教育工作。要多開展挫折教育、勵志教育、“525”等專題系列活動,還可以進行個性化的就業咨詢,使學生掌握各種心理訓練技巧如自我放松、自我暗示、自我宣泄等,這樣原本“心靈脆弱”的“雙弱勢群體”在遇到挫折時,就能夠積極地應對,并客觀地分析理想與現實,調整自己心態,最終實現合理擇業,成功就業[7]。

        4.增強就業指導,提供就業援助

        就業指導應從大一開始,可以通過授課、講座、社團活動、比賽等形式,幫助他們確定職業目標,提升職業素養,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有計劃、分層次開展“一對一”的就業模擬訓練和求職技巧訓練,讓他們掌握求職程序,增強實踐經驗和應變能力,提高求職成功率。還可以實施就業援助計劃,開辟“雙弱勢”群體學生的就業“綠色通道”。還可以開通就業服務網站,及時為她們提供相關就業信息,設立就業資助的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為她們提供與就業有關的相關費用;可在學校舉行現場招聘會,為她們與用人單位搭建供需平臺,開展“一對一”的就業幫扶活動,切實解決她們就業難的問題[8]。

        (三)用人單位樹立公平的人才觀,主動承擔就業壓力

        “充分就業”“就業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切社會機構與組織共同的社會責任。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今天,用人單位應當樹立公平的人才觀,在招納賢士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只考慮到單方的利益,人為設置一些就業屏障,如要求是“985”“211”高校畢業等,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費和就業不公。其實用人單位應該清楚地看到,教育的機會及程度本來就不是很公平,她們想通過就業來改變命運,回饋社會。只要用人單位能夠公平擇人,她們可能會成為你用人的最大利用空間,她們會加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勤奮努力地工作,為單位創造更多的財富,且還有一定的穩定性。為此,用人單位要積極地改變用人觀念,拋棄一些偏見思想,積極接受她們,降低門檻,節約用人成本,積極地為她們開辟一條廣闊的就業道路。用人單位要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總之,要解決高校“雙弱勢群體”就業的問題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學校的長遠發展,家庭的幸福安康,學生的前途命運。只要我們深入調查了解高校“雙弱勢群體”就業問題的原因,加大對高校“雙弱勢群體”就業現象的關注,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高校“雙弱勢群體”就業問題一定會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彭時代.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貧困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云夢學刊,2010 (4):119.

        [2]黃建美,蔣林.經濟困難大學生就業狀況分析與對策[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21-123.

        [3]李清.高校貧困生就業問題及其救助策略[J].教書育人,2011(03):16-17.

        [4]程漢大.弱勢群體權利保障價值分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6(1):50.

        [5]蔣蕓.高校農村女大學生就業心理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商業文化周刊,2011(10):92.

        [6]周艷.農村女大學生就業形勢下心理狀態及調適策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4):182-183.

        第2篇:雙體系匯報范文

        關鍵詞;大運行體系;電網調度;集中監控;安全

        引言

        電力安全生產關系到國家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國民經濟健康發展,關系到人心和社會的穩定。電網事故處理最考驗調控值班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事故處理過程及結果可反映調控機構值班人員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管理水平。隨著大運行體系的建設和完善,適時轉變思路、有效提升調控人員的事故處理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1 大運行體系的基本概述

        建設電網大運行體系,就是要整合電網調度運行與設備運行相關業務,調整調度體系功能結構,變革組織架構、創新管理方式、優化業務流程,建立各級輸變電設備運行集中監控與電網調度業務高度融合的一體化調度控制體系,實現各級調度運行業務一體化運作。出于對電網事業發展的考慮,我們應按照專業、集約的發展路線,針對電力企業的內部運作架構進行調整,從而提高電網安全系數,資源合理利用及電力企業競爭力提升等目的。大運行體系最為重要的目標便是針對電網調度以及設備資源進行優化管理,達到電網設備運行管理與電網調度有機結合的目的,進而完成調度一體化以及電網資源配置的最大化。

        2 大運行體系運行前后的事故處理比較

        2.1 變電站集中監控模式的事故處理

        變電站集中監控模式下,地調與變電站集控所各自為獨立建制,形成地調、集控中心、變電巡維中心 3 級結構,集控中心及各個巡維中心負責本運維所管轄的變電站的監控和操作任務。

        (1) 當電網發生事故時,因地調與監控分離,變電站信息需經集控中心上報地調,信息經過匯總過濾,客觀上降低了地調對故障的判斷、處理速度;此外,由于地調對信息的需求與集控的匯報可能不對稱,地調可掌握的信息量較少,當信息不確定時需再向集控所問詢,來回往復,延誤處理時機并可能造成信息遺漏或誤判。

        (2) 當電網事故涉及多個集控中心的設備,設備所屬的集控中心通過電話向地調匯報事故信息時,往往會出現地調電話占線,部分集控無法在第一時間將事故情況匯報地調的情況;調度員也因忙于接聽電話、記錄現場的各種匯報信息,未能立即對事故進行綜合判斷,采取應對措施,導致事故處理時間較長。

        (3) 電網事故涉及220kV及以上等級時,監控上行要應對省、地調,下行要面向各變電站,接受多個事故信息來源和指令,處在生產瓶頸位置,容易形成信息堵塞,影響事故處理效率。

        2.2 “調控一體”模式的事故處理

        大運行體系導入后,形成“調控一體”模式,由“調度控制中心+運維站”構成。調控中心在地區調度班基礎上進行功能拓展組建,電網調度與變電站監控合二為一,增加地區監控班,建制上歸屬地區調度所,形成調控中心。調控中心除承擔原地區電網調度的全部職責外,還承擔地區110kV及以上變電站設備運行工況的監控及視頻、安消防信號監控,電網事故、異常信號的在線分析判斷及后臺專業分析診斷,變電站一、二次設備缺陷的閉環跟蹤,電網特殊狀態下的故障設備隔離、電網轉電操作、拉閘限電、開關遙控操作等職責。

        (1) 集變電站監視與電網調度于一體,事故發生時,監控員直接將事故信息匯報調度員,調度員可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變電站信號,對信號產生疑問時可立即通過后臺分析,隨時回溯,為快速判斷事故原因及處理事故提供條件。

        (2) 事故狀態下操作指令由調控直接下達變電站,減少了監控中心環節,簡化了事故處理程序,加快了事故處理效率。

        (3) 事故狀態下的緊急操作,由調度員直接下達指令給監控員,通過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對電網進行故障設備的隔離、轉電操作,有效防止事故擴大。

        3 大運行體系下提高電網事故處理措施探析

        如何在大運行體系下提高地區電網事故處理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和負荷損失,保障電網供電可靠性是調控中心面臨的新挑戰。清遠供電局調控中心在體制轉變過程中不斷探索改進,結合實踐分析,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要點。

        3.1 加強事故前管理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電力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必須堅持的工作方針。“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電網事故往往是突發性的、不可預知的,因此事故應對措施的重點在于防范。根據電網的不同運行方式,應采取不同的預防措施。

        3.1.1 正常運行方式下的預防措施

        (1) 全面排查地區電網“假雙回”、“串供”等結構性缺陷,根據排查結果編制相應的事故預案。

        (2) 開展靜態N-1掃描,排查薄弱環節,制定各類限電序位表以及主變N-1、母線N-1、變電站全停事故預案。

        (3) 編制地區黑啟動事故預案,制定詳細的地區重、特大典型事故預案。

        (4) 制定以上各類預案后,將其納入調控中心培訓項目,結合班組安全日活動、每日事故預想、班務會等多重方式對調控人員進行常態化培訓。

        (5) 對于日常工作,詳細分析其危險點,并提出管控措施,編制風險管控表格。日常工作中根據管控措施嚴格落實,保證規程規定的嚴格執行與遵守。

        3.1.2 特殊運行方式下的預防措施

        (1) 由于檢修、基建、技改等原因引起電網非正常方式運行,調控中心提前介入,分析特殊運行方式下的事故風險,季、月、周特殊運行方式風險預警,提前制定事故應急處置預案,盡可能降低事故風險等級。

        (2) 針對當前電網薄弱環節,開展專項反事故演習并利用DTS平臺進行預案的演練和校核,使每一位調度員對薄弱方式下突發嚴重事故所造成的影響和處置方法做到心中有數。

        (3) 在批復檢修申請的同時,向各有關部門下達特殊方式風險預警,要求各部門在規定時間內落實完成并及時反饋。調度員在確認各項風險管控措施已落實到位后,方可對設備進行停電,最大限度地降低因電網檢修帶來的安全風險。

        (4) 調控一體模式下,巡維中心所轄變電站數量眾多,為避免同一個巡維中心在面臨大范圍操作時人員、車輛緊張的問題,調控中心提前有序安排運行方案中的方式調整部分,避免大量操作過于集中、操作人員疲勞等因素帶來的次生隱患。

        3.2 強化調度、監控崗位聯動

        大運行體系下,調度與監控業務融合已成趨勢,只有調度與監控崗位配合聯動,才能提高事故處理能力。事故處理時,由調度當值值長作為事故處理的第一指揮者,并由其明確本值內各調度、監控員的職責。監控正值負責根據自動化監控系統事項立即向調度員報告事故時間、開關跳閘狀態、設備主保護及重合閘動作情況;監控副值負責故障錄波信息的調取和事故狀態(包括潮流、頻率、電壓等情況)的監視并通知人員現場檢查。正值調度員負責啟動事故處理預案,根據當時運行方式,擬定處理方案,下令變電站、縣調、配調、電廠或監控員進行故障隔離以及事故處理;副值調度員負責事故信息的記錄,與監控員和運維站值班員核對具體跳閘信息、安全自動裝置動作是否正確動作,檢查各電廠出力并根據重載或過載情況進行調整,巡線指令,聯系下級調度對象進行事故處理;值長負責協調上級調度,指揮本值調控協作,事故處理預案的審核,故障類型的判斷以及事故處理的監護。

        3.3 挖掘監控崗位潛力

        (1) 大運行體系實施后,清遠供電局電力調控中心著力于優化設備監控信號,對監控系統進行信號過濾,減少事故情況下的冗余信號;采用事故間隔推圖方式,更加快速地進行事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2) 編制地區《信號辨識手冊》、《典型繼電保護裝置異常信息處理措施》,對監控系統上的信號光字牌、保護報文信號進行釋義,提供相應處理方法,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滾動修訂。密切跟蹤倒閘操作過程,及早發現信號缺陷,努力保證事故和異常時信息準確,為事故和異常處理提供參考依據。

        (3) 調控中心著力于推進調控專業融合,即調度、監控人員脫崗進行業務培訓,按各崗位上崗要求進行考試,考核后獲得雙崗位資格。事故處理時調度監控崗位聯動,充分發揮調控協調作業,有效提高事故綜合分析能力。

        3.4 拓展調控支持系統功能

        (1) 為解決大電網事故下拉停主變時,下級電網備自投動作、負荷無法一次性切除的問題,采用并行控制技術拉停主變末端負荷開關。引入切荷模型的自動計算功能,自動判斷被拉停主變所供的末端負荷,生成拉停切荷方案,經調度員確認后,通過并行遙控系統執行,直接切除末端主變10kV,35kV側開關,限制備自投動作且達到切除負荷的目的。此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大電網事故情況下主變拉停的可操作性,以事故拉荷100MW為例,平均操作效率至少提高30 %。

        (2) 開發設備信號故障分析和智能診斷系統。該系統能判斷故障的位置,故障點能定位到元件,如線路、母線、變壓器等。對于線路故障能進行精確定位,可給出線路故障測距,判斷故障的相別、故障的性質(即線路屬于接地故障或相間故障,瞬時故障或永久性故障),判別廠(站) 的備自投裝置是否正確動作等。在故障辨識結束后 , 為了使調度運行人員對電網故障有全維度的認識,能夠按照故障時間先后順序對故障全過程進行清晰的全維度(時間、空間、目標) 回放,為故障性質的確定、故障后的系統恢復提供可信的依據,并可作為以后調控運行人員的事故處理能力培訓資料。

        3.5 加強事故后總結分析和培訓

        (1) 開展事故分析和評估。對較重大或特殊的、具有典型意義的事故,調控管理人員將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影響范圍、設備和負荷損失情況,各方面的應急響應、事故處理過程情況等進行信息收集,形成事故分析評估報告,作為調控人員日常培訓資料,以便在發生類似事故時可比對分析,為調控人員提供事故處理思路。

        (2) 將典型事故過程納入安全日活動的學習材料中。結合各自崗位實際,找出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習慣性違章或安全風險點),并提出具體針對性的防范措施。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大運行體系對于現代化、市場化的電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對于其存在的安全風險,我們務必要從整體出發。針對不同情況、不同問題,我們應采取合理的管控思路,從根本上提高安全風險的控制能力,確保大運行體系中電網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趙艷.大運行體系下電網調控運行安全風險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12).

        [2] 潘瑋明,王雙壽.提高電網事故處理效率方法的探討[J].電力與電工,2012(12).

        第3篇:雙體系匯報范文

        關鍵詞:訂單式培養;雙導師制;畢業論文(設計);監控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4-0149-03

        在高等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養的教學手段中,畢業論文(設計)是教學計劃中最后、最重要的教學環節,它能夠將教學、科研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是本科學生畢業及學位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近兩年以來,一些用人單位基于對引進人才的負責,提出了準畢業生(即臨近畢業的學生)到該單位內部進行頂崗實習、做畢業論文(設計)的想法和要求。現將這種到用人單位實習一個學期(或一年),并在用人單位進行部分培養環節的培養方式叫做“訂單式培養”。學生到用人單位做畢業論文(設計),學校的指導教師不能及時有效地對此類學生進行指導;用人單位對于此類學生的管理制度還尚空缺;學校和用人單位對于這種“訂單式培養”學生的考核體系還不健全。基于上述原因,這類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處于學校和用人單位的雙重管理卻雙重不管下,導致部分學生的畢業環節質量失控。本文主要針對上述情況提出了對于“訂單式培養”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實行“雙導師制”的方法,這樣可以加強“訂單式培養”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管理,解決可能發生的失控情況,使其能夠真正將在校所學理論知識與用人單位的生產實際相結合、相促進,更快地融入到用人單位中。

        一、“雙導師制”在“訂單式培養”中的重要意義

        引入“雙導師制”是為了在“訂單式培養”過程中,校企雙方能及時、有效地處理準畢業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利于提升“訂單式培養”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整體質量,使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與用人單位的生產實際能夠更好地結合,學有所用,習有所長。在現有體制下,校內導師大多數來自教學和科研崗位,有著扎實的理論修養和熟練的培養技巧,但其立足于實踐的能力相對薄弱;企業導師的實際動手能力較高,能夠以身示范、形象地展示抽象的原理。兩類導師能夠互相補充、互相借鑒,共同推動學生的學習和認知。“雙導師制”能夠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基礎上參加具體的實踐活動或現場實驗,這是廣大畢業生一直以來所追求的。以此為契機,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與工作興趣,促進學習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實行“雙導師制”培養模式,可以促進學校科研與社會實踐的溝通與融合,為本科生的順利畢業創造良好的環境,以便于他們在未來的工作單位中起到技術骨干的作用。

        二、建立“雙導師制”,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進行有效監督

        導師指導是畢業論文(設計)管理體系的重要保障。為保證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訂單式培養”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可以實行“雙導師制”模式,由學校和用人單位各選派一名導師進行指導。校內導師對學生在畢業論文(設計)深度及理論上進行指導,主要針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方案的制訂、書寫格式的規范等。校外導師對于生產裝備、工藝流程十分熟悉,能夠按照學校所提出的教學要求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頂崗實習指導。因此,“訂單式培養”可以充分保證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用人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成為指導學生校外實踐教學的重要力量。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校內導師與企業導師必須進行工作界面劃分,并制訂嚴謹有效的監督體系,以保證學生校外頂崗實習的質量、進度和安全。校內導師主要負責學生的實驗方案制訂、理論指導、論文格式方面的指導;企業導師負責按學校要求及既定的實驗方案指導學生按時完成相關內容,并及時與校內導師溝通,以解決所負責的學生在實踐、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三、“雙導師制”畢業模式的具體實施措施

        為了規范“訂單式培養”的相關程序,更好地發揮“雙導師制”的優勢,分清各方責任,制定相關的實施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1.畢業論文(設計)題目的制定。畢業論文(設計)的開題通常采用的是校內導師擬定多個課題,每個學生從這些課題中選擇的方式。一般情況下,由于學生對這些課題缺乏了解,選題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與隨機性,學生在選題時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另外,由于導師自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工作經歷、工作經驗等局限性,畢業課題一般以科研型為主,而產生于工作實際的工程設計類和生產管理類課題偏少。這種畢業設計課題的組織結構與工科本科生的主要培養目標——工程技術型、管理型人才是矛盾的。“雙導師制”能夠緩解上述存在的問題。由于長期活躍在工作第一線,校外導師能夠從自己工作出發,提供多方面的課題思路,每一方面又可以分出多個問題——新的程序、新工藝,新想法、以及企業面臨的難題等,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成為畢業論文(設計)的課題。校內導師或學生在與校外導師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對能夠列出的問題進行分析、篩選,選擇可操作性強、短時間內(實習期內)能夠完成的作為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課題,這樣具有一定的實際工程意義。

        2.強化過程管理、過程監控,構建全程監控體系。①質量監控體系。導師對畢業論文(設計)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管是保證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監控體系可分為三個階段:開題、中期考核、答辯前后的監控。“雙導師制”下的開題內容,是由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共同制訂,最終由校內導師確定,所以,開題階段的質量由校內導師負責。中期考核的重點之一即是由校內導師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構架、內容進行落實:對于存在錯誤的思路要進行糾正,對于有疑問的程序要進一步落實,對于初步數據的合理性進行判定,對于論文(設計)是否能夠按時完成進行評估,等等,并與校外導師溝通,對于不足之處及時進行調整。中期考核可以采取定期集中考核的方法,由學生做書面匯報資料,或召開考核會議,由每一個學生做PPT匯報。畢業答辯前,校內導師應全面檢查學生完成的畢業論文(設計)內容及其涉及的文獻資料,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學生進行限期修改、補充、完善,綜合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專業技術能力和論文(設計)的質量與水平,寫出審查意見。畢業答辯過程中,應著重考核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對本專業基本理論、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答辯結束后,院、系組織教學督導組對全院、系畢業論文(設計)進行抽查,同時,將抽查結果反饋給每位指導教師,使教師在今后指導畢業論文(設計)實踐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②進度監控體系。開題階段,盡早的開題有助于學生盡快投入到畢業論文(設計)的過程中,使其盡快熟悉所做的課題。在與校外導師及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校內導師重點要注意學生開題報告中的進度安排與任務書規定的時間安排是否相符。在共同制訂完進度計劃后,各方均要嚴格遵守。實習階段,校內導師依照事先制訂的進度計劃,落實畢業論文(設計)的進展情況。對于完成情況較差的學生,學院和校內導師要及時給予警示和幫助,分析存在的原因并調整計劃,并重點督促其按期完成。畢業答辯前,校內導師應提前半月及以上檢查學生完成的畢業論文(設計),以提前防范論文不能按期完成、貌似完成但實際質量遠遠不夠等情況的出現。③溝通保障體系。開題階段,校內導師應與校外導師密切溝通,有針對性地確定頂崗實習學生的開題內容。實習階段,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應積極與校外導師溝通。校內導師也應與校外導師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溝通,就學生的表現、遇到的問題進行落實、解決。學生在實習階段接受企業導師現場指導的同時,應主動與校內導師保持聯系并尋求指導。校內導師應主動與企業導師溝通,以便就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編制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快速解決。在畢業論文(設計)編制期間,學生應按計劃以書面形式匯報畢業論文(設計)編制進展情況,并接受校內導師(或教學專家組)的審查。要充分發揮兩類導師各自的優勢——校內導師扎實的理論功底、校外導師豐富的實踐經驗。

        3.綜合確定“雙導師制”學生的畢業答辯成績。在學生進行畢業答辯的過程中,可以邀請校外導師參與,或將其所負責學生的答辯意見反饋給校外導師。校外導師可對所指導學生的完成工作量、目前技術(設計)水平、獨立工作能力等進行全面評價,答辯委員會可參考校外導師的評價,結合被指導學生的答辯情況,綜合評定其答辯成績。具體的評分辦法應進行改革。由于校外導師在學生答辯過程中發表的意見或建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需求方向,作為學校應引起高度重視。學校應派專人收集相關材料,組織人員進行分析、整理,以促進相關教學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4.加強對校外導師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校外導師的工作成果和效果,院、系、導師三個層次均應作出相應的評價。一則可以總結經驗、揚長避短;二則可給予校外導師的工作以正確的評價,使其得到認同感和成就感;三則是引導校外導師在管理上更上一層,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輔助工作;四則共同促進、共同發展,各取所需、優勢互補,在發展“雙導師制”的基礎上,將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管理工作推上新的臺階。

        畢業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基本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訂單式培養”能夠將封閉的畢業論文編制階段變成開放式的教育環境,將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變成在教學、科研、生產中相互交叉、相互滲透、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過程。完善相關管理體系,制訂完整、嚴密的“雙導師制”教學制度,建立可行的工作管理流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訂單式培養”的各個工作目標高效率地實現。

        第4篇:雙體系匯報范文

        深入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使命,強化政府責任,保障教育投入,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分步實施,整體提高全縣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質量,全面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不斷增強省級教育強縣活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全面建設教育名縣、建設“兩富兩美”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全面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和保教質量;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促進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再上新水平,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14年全面實現“雙高雙普”目標。

        三、重點任務

        依據《省“雙高雙普”評估驗收標準》和市“雙高雙普”工作規劃,我縣2014年要順利實現“雙高雙普”工作目標,必須重點做好下列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切實完善教育管理體制。

        進一步完善縣域各類教育管理體制,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的現代教育管理機制;制定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雙高雙普”的實施規劃與保障措施;落實高水平、高質量推進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目標責任,形成推進教育優先發展、科學發展的合力。

        (二)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

        認真落實“三個增長”等各項教育經費投入政策,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并向農村和邊遠地區傾斜。健全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中省市補助資金撥付到位,縣級配套資金得到落實。保障城市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和部分土地出讓金用于教育發展。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健全教育經費管理制度,規范各項教育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科學實施學校布局調整。

        統籌縣域城鄉一體化教育改革發展,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需要,科學制定學校、幼兒園布局調整規劃和基本建設規劃,加快高中資源整合。根據縣、鎮實際,推進九年一貫制學校試點工作。優先保證新建住宅區、城鎮改造和開發建設中學校增容用地,優先規劃和建設中小學校。

        (四)著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進一步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主要資源。建立義務教育校際合作、城鄉合作、區域合作機制,完善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結對幫扶和交流制度,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薄弱學校建設。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教師專業標準,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業務培訓,深化課程改革和教學方法改革。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孤兒、殘疾少年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與動態監測機制。保證適齡少年兒童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學習困難、就學困難等原因失學,消除輟學現象。

        (五)全面普及學前教育。

        把學前教育納入城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穩步實施第二輪學前三年教育行動計劃,不斷改善現有幼兒園辦園條件。加強管理,督促民辦幼兒園加大投入,規范辦園。

        (六)加快發展優質高中教育。

        加快實施高中質量提升和特色建設工程,充分發揮普集高中省級示范高中引領作用,引導各普通高中明確辦學定位,制定學校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體育活動場所、體育活動室(館)、理化生實驗室和探究室、通用技術教室、計算機教室、藝術教室等部室建設。加強高中緊缺學科教師配備,加強校長和教師培訓。

        (七)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進一步加強全縣職業教育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把職業教育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縣職教中心省級示范性職教中心示范帶動優勢,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校企合作機制,使學生有更大的就業與發展市場。加強實訓基地、骨干專業體系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學校、行業、企業共同培養,在崗研修與企業實踐并重的職業教師培養培訓體系,不斷提高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擔任兼職教師的比例。

        (八)積極發展繼續教育。

        充分發揮縣教育培訓中心作用,將繼續教育納入縣域、行業總體發展規劃。建成覆蓋縣、鎮、村的繼續教育系統,基本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四、實施步驟

        全縣“雙高雙普”工作分四個階段實施,具體為:

        (一)啟動階段(2014年1月)

        1.認真學習省市“雙高雙普”文件精神,召開全縣“雙高雙普”動員大會,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大力宣傳、全面安排部署“雙高雙普”創建工作。

        2.調查摸底,制定實施方案,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有關職能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制定實施方案。

        3.組織考察學習活動。

        (二)實施階段(2014年2-8月)

        2014年2月:自查摸底

        1.邀請省市教育督導部門對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中小學校有關人員進行專題培訓,熟悉、掌握評估與驗收標準。

        2.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按照《省“雙高雙普”評估驗收標準》,認真自查,形成自查報告。

        3.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依據自查情況,逐步落實具體建設工作。

        4.根據“雙高雙普”標準要求、工作目標和包抓校(園)任務,各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協作,共同推進“雙高雙普”工作的全面實施。

        5.各學區、校(園)要對照評估標準,加強軟、硬件建設現狀登記和上報工作,確保各項數據真實準確。

        2014年3-6月:基礎建設

        1.縣教育局指導各校(園)結合自查摸底情況,積極完善資料,不斷規范管理。

        2.縣財政局全面落實各項教育資金投放政策,確保資金按時足額到位,為如期完成基礎建設任務做好保障。

        3.縣級各部門積極援建包抓校(園),加快硬件建設進度,按照省頒標準建齊部室,完善內部設施設備,確保包抓校(園)校舍條件達到規定標準。

        4.縣聯合督查室和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加強督導檢查。

        2014年7-8月:查漏補缺

        1.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中小學幼兒園按照驗收標準查漏補缺,繼續完善相關工作。

        2.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協助包抓的中小學幼兒園開展自查自糾。

        3.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對校(園)外部環境進行整治,營造縣域內“雙高雙普”創建氛圍。

        4.縣“雙高雙普”領導小組逐單位進行達標檢查。

        5.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協助包抓的中小學幼兒園依據縣“雙高雙普”領導小組督導檢查指出的問題進行整改。

        (三)提高階段(2014年9-10月)

        2014年9月:整改提高

        1.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中小學幼兒園按縣“雙高雙普”領導小組的要求,積極做好整改提升工作。

        2.各學區、校(園)向縣“雙高雙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準備結果。

        2014年10月:模擬驗收

        1.縣“雙高雙普”領導小組對重點單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抽查指導。

        2.縣“雙高雙普”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全面模擬驗收。

        (四)迎驗階段(2014年11-12月)

        1.做好省市評估驗收的匯報材料及各種資料準備工作。

        2.營造驗收氛圍,全程全方位做好迎驗的各項配合工作。

        3.向省市上報各種資料。

        4.部署迎驗環節,全力迎接省政府評估驗收,確保順利通過省上驗收。

        五、領導機構及職責

        為了加強對全縣“雙高雙普”工作的領導,縣委、縣政府成立縣“雙高雙普”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統籌協調全縣“雙高雙普”創建工作,并督促落實縣級領導、部門包抓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校(園)“雙高雙普”工作制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教育局,教育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成立校建規劃組、部室建設組、師資建設組、督查指導組、宣傳報道組、成職民教組、資金保障組、校園文化組共八個工作組。各鎮、校(園)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制定本鎮、校(園)“雙高雙普”實施方案,負責組織實施本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和校(園)的“雙高雙普”工作。具體職責分工如下:

        (一)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全面負責全縣“雙高雙普”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履行職責,研究解決我縣“雙高雙普”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二)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職責

        一是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二是負責全縣“雙高雙普”工作的組織實施,統籌安排實施“雙高雙普”過程中的具體工作,督促、指導各有關部門工作。

        三是籌備縣“雙高雙普”工作動員會、促進會、匯報會和總結會,形成自查報告和工作匯報,整理檔案材料,審定各有關部門的工作匯報,檢查指導各鎮和有關部門、學校做好相關工作,及時向縣“雙高雙普”工作領導小組匯報工作進展情況。

        四是切實做好與省政府教育督導團、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溝通協調,做好評估驗收籌備工作。

        (三)各工作組職責

        1.校建規劃組:由縣教育局負責,縣住建局協助,主要負責制定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實施學校建設、維修項目工程。

        2.部室建設組:由縣政府采購中心負責按要求配備中小學教學儀器、器材、圖書、報刊、實驗臺、柜、架、桌凳、語音設備、計算機等設施;縣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規范部室建設,指導做好部室的管理與應用。

        3.師資建設組:由縣教育局負責,縣人社局、編辦協助,主要負責校長、教師的選拔任用、培訓交流、師德教育和考核,按標準做好教師的編制配備。

        4.督查指導組:由縣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縣聯合督查室協助,主要負責填寫、匯編各種材料表冊,指導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部門、校(園)完成檔案資料建設。

        5.宣傳報道組:由縣委宣傳部、教育局負責,信息辦、電視臺協助,主要負責影像、圖片、文字信息資料采集工作,印發宣傳資料,制作專題展板,編發簡報,指導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校(園)的“雙高雙普”宣傳工作。

        6.成職民教組:由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負責,縣教育局協助,主要負責全縣的成職幼教工作,加強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農村文化技術學校建設,做好檔案、資料匯編,加強職業、民辦教育工作。

        7.資金保障組:由縣財政局負責,縣教育局協助,主要負責依法保證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保障“教育費附加”用于教育發展,確保“生均公用經費”達到省定標準,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所需經費,積極籌措資金,為校舍維修及內部設施配備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填寫“雙高雙普”有關經費投入表冊。

        8.校園文化組:由縣教育局負責,主要任務是深入各學校調研并檢查指導各校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內涵和質量。

        (四)相關部門職責

        縣委辦、縣政府辦:負責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推動“雙高雙普”工作有序開展,安排重大會議及各項活動。

        縣聯合督查室:對實施“雙高雙普”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及“雙高雙普”包抓部門工作進度進行檢查、督促,定期匯總通報。

        縣教育局:負責全縣“雙高雙普”具體指導和實施,指導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和校(園)規范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按照“雙高雙普”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認真做好自評工作;組織好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縣發改局:負責把“雙高雙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指導相關部門編制規劃,做好教育建設項目有關審批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落實教育投入政策,安排好“雙高雙普”專項資金,保證教育經費撥付到位,切實加強對“雙高雙普”工作的資金保障和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對涉及教育的財政經費管理以及2011-2014年縣財政對教育投入情況的數據、資料進行整理總結。

        縣監察局:負責對違反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和行為,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責任。

        縣人社局、縣編辦:負責按照省定標準要求,從全縣教育發展的需要出發,科學設置教職工編制;加大宣傳和整治力度,禁止非法使用童工。

        縣公安局:要認真編制全縣0-18周歲本地、外地居民戶口花名冊。

        縣公安局、縣工商局:負責保障師生安全和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營造和諧穩定的教育環境;依法加大對非法雇傭童工的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打擊處罰。

        縣國土局、住建局:做好學校基本建設和布局調整土地征用、規劃工作,保證教育用地項目的正常審批,減免教育項目用地費用;將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納入新建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建設。

        縣國稅局、地稅局:負責加強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的征收工作,確保足額入庫。

        縣文廣局:負責做好“雙高雙普”的宣傳報道工作,做好學校周邊營業性網吧等文化娛樂場所的監管。

        縣統計局:負責做好縣域內教育工作數據統計,及時提供相關數據資料。

        縣審計局:加強對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學校經費等各項教育經費的審計,保證教育經費的合理使用。

        縣司法局:負責指導相關部門和中小學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

        縣衛生局:要加強對校(園)衛生防疫工作的監督指導,負責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檢查,負責傳染病防治和常見病治療,負責做好“三殘”少兒的篩查、鑒定。

        縣民政局:做好低保家庭兒童、殘疾兒童、貧困學生補助工作,完善資料及相關數據。

        縣食藥局:要加強對校(園)周邊商店、攤點和校(園)內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嚴防食品中毒現象在校(園)發生。

        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對本轄區內中小學“雙高雙普”創建工作負總責,配合解決創建工作中的征地等問題;把優先發展教育列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教育工作目標責任制度和考核機構;積極協調包抓部門,多渠道籌措資金,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營造尊師重教社會氛圍;積極治理校(園)及周邊環境;做好本轄區0-18周歲人口文化程度登記造冊工作;做好適齡人口“控輟保學”工作;整理“雙高雙普”檔案資料。

        縣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做好“雙高雙普”的督導工作。

        六、考核獎懲措施

        (一)縣委、縣政府把“雙高雙普”作為全縣2014年重點工作,與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簽訂“雙高雙普”工作目標責任書,納入本年度對各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及其主要負責人和分管教育工作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雙高雙普”的縣級自評工作由縣“雙高雙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實施,以鎮(三農發展服務中心)為單位,逐一進行。經自評達到“雙高雙普”指標要求后,邀請市政府教育督導室進行初驗,初驗合格后,提請省政府進行督導評估驗收。

        第5篇:雙體系匯報范文

        策略一:探究知識根源,深化思維的深刻性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在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學中,我們應該幫助學生把握知識的最深刻含義。我們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而更多的應該是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蘊含的思想,幫助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訓練思維,幫助建立數學框架,形成數學素養。

        例如,在“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中,體現的知識點就是認識什么是面積,知道面積的幾個常用的單位,但是重點在于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筆者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給第一小組準備了兩種大小不一的圓片,給第二小組準備小正方形。在比較圖形的面積大小時,筆者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小組交流后感受面積單位的產生過程。

        第一小組交流:我們小組用圓片擺滿,發現長方形需要用12個小圓片才成擺滿。正方形需要10個小圓片才能排滿,擺滿后中間有空隙,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擺的圓片的數量推測出長方形的面積大。

        第二小組交流:我們用的方法和第一小組是一樣的,也能得出長方形面積比正方形的面積大的結論,但是我們擺滿后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中間基本上沒有空隙。

        第三小組匯報:我們采用了和第一、第二小組一樣的方法,并且得出了相同的答案。

        師進行引導:結論相同,那么有不同的地方嗎?

        第三小組繼續匯報:我們雖然用了正方形的小紙片,但是所用的數量和第二小組不同,因為我們用來測量的紙片大小不一樣。

        師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果讓同學們選擇,大家會選用圓片還是正方形作為測量的工具圖形呢?

        學生進行了討論,最終發現用圓片填充的話,正方形和長方形中有空隙,而用小正方形卻不會,所以學生得出結論要用大小一樣的正方形紙片來填充才行。

        師順勢引導:那為什么小組2和小組3都用了正方形但是結果卻不同呢?你有什么好辦法讓結果相同嗎?

        學生思考:用相同大小的紙片不就行了?老師及時鼓勵了發言的學生,并且引出了面積單位的學習。

        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看似簡單的分小組,但可以幫助學生親身實踐面積單位的形成過程,在探究中產生矛盾沖突,在突破主要的兩的矛盾點時,恰恰也是面積單位這個知識點形成和構建的過程。

        策略二:構建知識體系,提升思維的聯系性

        著名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在“知識建構論”中指出:“主體認識的實質是主體利用其原有的知識結構對外界客體進行加工、改造、整合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主體的認知結構也得到不斷建構和發展。”數學知識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著遞進性和聯系性。所以,我們在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探究知識時,有必要溝通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建構數學知識體系。

        例如,在教學“32+23”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用單分法雙分法和進行口算,先將32分成30和2、23分成20和3后再進行相加,或者將32分成30和2,然后和23相加。教學“47-32”的口算的時候,教師同樣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生1:我將47分成40和7,32分成30和2。40-30=10,7-2=5,10+5=15。

        師:你能給你的算法起一個名字嗎?

        生1:我叫它雙分法。

        生2:我把32分成30和2,47-30=17,17-2=15。我把這種方法叫做單分法。

        師:你用單分法將32分成30和2,能不能試著分成別的數?

        生3:我把47分成40和7,40-32……

        師:你遇到什么困難了?發現什么了嗎?

        生3:這樣分法并不能使計算變得簡單呀!

        師:在進行減法和加法的口算中有相通的地方嗎?(學生總結都有可以用單分法和雙分法)

        師:是呀,雖然加法和減法是不同的運算,但是卻有計算方法上的相通之處。那么有不一樣的地方嗎?(學生發現在使用單分法的時候加法分兩個加數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但是減法只有分減數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進行口算)

        第6篇:雙體系匯報范文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格局,促進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根據《安全生產法》、《陜西省安全生產條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3號)、《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陜政發〔〕39號)、《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監管責任及事故調查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市政發〔〕160號)以及《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的實施意見》(市政發〔〕87號)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現制定新城區落實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實施意見:

        一、實施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的重要意義

        (一)實施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嚴格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實現安全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實行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有利于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有利于形成“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安全生產新格局,有利于建立“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標本兼治、重在預防”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實施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制度,是有效控制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需要,是提高各級領導干部責任意識的需要,是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生產管理的需要。

        (二)實施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就是要建立健全各街道、區政府部門領導班子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形成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其他副職領導既要履行分管業務工作職責,又要履行分管業務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的工作機制。各街道、區政府各部門(含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機構,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以及由區政府任命負責人的企事業單位,下同)負責做好主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

        二、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的具體內容

        (一)區政府主要領導是全區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全區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區政府工作重要議事日程。

        2.監督、檢查、指導區政府各副職領導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定期聽取安全生產工作匯報,協調解決存在的重大問題。

        3.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政府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的基本任務,把安全生產規劃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對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將安全生產工作作為對各級領導和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4.每季度召開1次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親自主持或委托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職領導召集有關部門正職領導參加,分析、布置、督促、檢查全區安全生產工作,及時解決有關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

        5、建立健全全區安全生產組織體系和工作責任體系,確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人員、經費等落實到位。

        6.對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每季度至少進行1次安全檢查。監督、檢查、指導各街道和區政府各部門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以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查處、打擊、關閉和取締工作,堅決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7.安排落實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督辦的打擊非法違法行為、隱患治理、事故協查等安全生產事項。

        8.簽署區政府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負責轄區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的指揮。

        (二)區政府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職領導是全區安全生產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綜合領導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協助主要領導履行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2.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專題工作會議(每季度至少一次),聽取相關部門工作匯報,傳達貫徹上級精神,分析安全生產工作形勢,研究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監督有關部門具體落實,并形成區政府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紀要。

        3.負責領導區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工作,組織制定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控制指標和落實措施,督促和指導各項任務的完成。

        4.負責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指導區政府各部門和監管單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責任分明;分級建立安全生產目標控制體系,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確保安全生產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

        5.組織、指導全區安全生產大檢查,每兩個月至少檢查1次。督促和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轄區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處理。

        6.聽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部門的工作匯報,掌握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研究解決重大安全生產問題。

        7.督促、檢查、指導各街道、區政府各部門隱患排查治理以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查處、打擊、關閉和取締工作。

        8.根據主要領導的指示或委托,督促、檢查各街道和區政府各部門完成好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督辦的打非、隱患整治、事故協查等安全生產事項。

        9.督促建立健全應急救援指揮體系。組織制定區政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每年至少組織1次應急救援演練。轄區內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協調有關部門積極做好應急救援、事故報告、善后處置等相關工作。

        10.做好區政府主要領導交辦的其他安全生產工作。

        (三)區政府分管其他工作的副職領導是分管行業和部門安全生產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對其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分管行業或部門工作計劃,做到同時安排部署、同時組織實施、同時總結考核。

        2.監督、檢查、指導分管行業或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和安全生產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

        3.根據安全生產形勢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專題工作會議,聽取分管行業或部門的工作匯報,掌握分管行業或部門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

        4.對分管行業或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每兩個月至少進行1次檢查,對重要節假日和重要時期的安全生產工作親自帶隊檢查,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嚴防事故發生。

        5.督促、檢查和指導分管行業或部門采取更加嚴密的組織方式、更加有力的打擊措施、更加嚴格的監管手段、更加有效的執法監督,及時發現、嚴厲打擊分管行業或領域內的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堅決整頓治理、關閉取締非法違法和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及時將打非情況報告區政府主要領導。

        6.根據主要領導的指示或委托,督促、檢查分管行業和部門完成好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督辦的打非、隱患整治、事故協查等安全生產事項。

        7.分管行業或部門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應及時趕赴現場,指揮事故搶險救援,并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8.做好區政府主要領導交辦的其他安全生產工作。

        (四)各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是所在地區安全生產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地區的安全生產負全面領導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街道辦事處工作主要議事日程。

        2.監督、檢查、指導街道辦事處副職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定期聽取安全生產工作匯報,協調解決存在的重大問題。

        3.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街道辦事處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的基本任務,把安全生產規劃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

        4.每月至少召開1次安全生產工作會議,親自主持或委托主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職領導召集有關人員參加,分析、布置、督促、檢查本地區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解決有關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

        5.建立健全本地區安全生產組織體系和工作責任體系,確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人員、經費等的落實。

        6.對轄區內的安全生產工作每月至少進行1次安全檢查。組織、協調、配合相關部門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以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查處、打擊、取締和關閉工作,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的發生。

        7.安排落實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督辦的打非、隱患整治、事故協查等安全生產事項。

        8.簽署街道辦事處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負責轄區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和協調工作。

        (五)各街道辦事處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職領導是所在地區安全生產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綜合領導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協助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2.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召開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每月至少召開1次),聽取相關科室、社區和企業的工作匯報,傳達貫徹上級精神,分析安全生產工作形勢,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監督有關科室具體落實,并形成街道辦事處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紀要(記錄)。

        3.負責領導街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科室工作,組織制定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控制指標和落實措施,督促和指導各項任務的完成。

        4.負責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指導本單位和監督轄區單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責任分明;建立安全生產目標控制體系,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確保安全生產目標任務的完成。

        5.組織本地區安全生產大檢查,每月至少檢查1次。督促和組織有關科室按照職責分工,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處理。

        6.聽取街道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科室的工作匯報,掌握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研究解決重大安全生產問題。

        7.督促、檢查、指導相關科室和社區開展隱患排查治理以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查處、打擊、取締和關閉等工作。

        8.根據主要領導的指示或委托,督促、檢查相關科室和社區完成好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督辦的打非、隱患整治、事故協查等安全生產事項。

        9.督促建立健全應急救援指揮體系。組織制定街道辦事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每年至少組織1次應急救援演練。行政區域內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配合區政府有關部門積極做好應急救援、事故報告、善后處置等相關工作。

        10.做好主要領導交辦的其他安全生產工作。

        (六)各街道辦事處分管其他工作的副職領導是分管行業和科室安全生產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對其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分管行業或科室工作計劃,做到同時安排部署、同時組織實施、同時總結考核。

        2.監督、檢查、指導分管行業或科室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和安全生產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

        3.根據安全生產形勢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聽取分管行業或科室的工作匯報,掌握分管行業或科室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4.對分管行業或科室的安全生產工作每月至少進行1次檢查,對重要節假日和重要時期的安全生產工作親自帶隊檢查,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嚴防事故發生。

        5.督促、檢查和指導分管行業、科室采取更加嚴密的組織方式、更加有力的打擊措施、更加嚴格的監管手段、更加有效的執法監督,及時發現、嚴厲打擊分管行業或領域內的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堅決整頓治理、關閉取締非法違法和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及時將打非情況報告主要負責人。

        6.根據主要領導的指示或委托,督促、檢查分管行業和科室完成好上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督辦的打非、隱患整治、事故協查等安全生產事項。

        7.分管行業或科室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應及時趕赴現場,指揮事故搶險救援,并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8.做好主要領導交辦的其他安全生產工作。

        (七)區政府各部門的正職領導(或者主持工作的行政負責人)是本部門(系統)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部門(系統)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抓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及上級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指示在本部門(系統)的貫徹落實。

        2.組織落實區政府下達的安全生產目標任務,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年度控制指標,采取切實可行措施,確保責任落實、目標任務完成。

        3.堅持將安全生產工作與本部門(系統)的業務工作同時安排部署,同時組織實施,同時總結考核。

        4.明確本部門(系統)安全生產監管機構、人員,并改善其工作條件,保障必要的裝備和經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保證安全生產工作正常有序進行。

        5.每月召開1次安全生產專題會議,及時研究解決本部門(系統)安全生產中的突出問題。通報安全生產檢查情況,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查處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情況,分析研究安全生產形勢、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6.監督、檢查和指導分管副職領導做好本部門(系統)的安全生產工作,特別是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以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查處、打擊、關閉和取締工作。

        7.安排落實區政府和上級政府部門督辦的打擊非法違法行為、隱患治理、事故協查等安全生產事項。

        8.對本部門(系統)的安全生產工作每月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對重要節假日和重要時期的安全生產工作親自帶隊檢查,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嚴防事故發生。

        9.及時、準確報告本部門(系統)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督促、檢查和指導制定本部門(系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修改完善。

        (八)區政府各部門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職領導是本部門(系統)安全生產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具體負責抓好本部門(系統)安全生產工作,對安全生產工作負綜合領導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組織實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及上級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指示,結合本部門(系統)工作實際,主持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及落實年度安全生產工作方案。

        2.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每月至少1次)研究安全生產工作,研究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安排部署本部門(系統)階段性工作。

        3.每月至少開展1次安全生產大檢查。組織本部門(系統)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檢查做到有方案、有重點、有記錄。對群眾舉報或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立即研究解決,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嚴防事故發生。

        4.檢查、督促、指導本部門(系統)相關業務科室按照區政府賦予的安全生產監管職責或行業安全生產指導職責依法對所屬或監管的企業進行安全監督檢查。

        5.組織本部門(系統)的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工作。采取更加嚴密的組織方式、更加有力的打擊措施、更加嚴格的監管手段、更加有效地執法監督,及時發現、嚴厲打擊本部門(系統)內的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堅決整頓治理、關閉取締非法違法和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及時向主要領導報告打非工作情況。

        6.根據主要領導的指示或委托,督促、檢查本部門完成好區政府及上級政府部門督辦的打非、隱患整治、事故協查等安全生產事項。

        7.每年至少組織1次應急救援演練。本部門(系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救援,妥善處理善后工作。

        8.督促、指導本部門(系統)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和水平。

        9.抓好本部門(系統)人員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

        10.做好主要領導交辦的其他安全生產工作。

        (九)區政府各部門分管其他工作的副職領導是分管業務和科室安全生產工作的直接負責人,對其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其主要職責是:

        1.組織落實分管業務范圍內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和落實分管工作年度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計劃,并確保完成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任務。

        2.每月至少召開1次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研究和解決分管業務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3.對涉及安全生產審批或者驗收的事項,必須依法進行審查批準或驗收。

        4.每月至少組織1次安全檢查,督促分管的科室認真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檢查做到有方案、有重點、有記錄,對重要節假日和重要時期的安全生產工作親自帶隊檢查。對群眾舉報或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立即研究解決,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嚴防事故發生。

        5.分管業務范圍發現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要組織相關人員及時進行查處、打擊、關閉和取締,并將相關情況及時報告主要領導。

        6.根據主要領導的指示或委托,完成好區政府及上級政府部門督辦的打非、隱患整治、事故協查等安全生產事項。

        7.分管業務范圍內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險救助,協助做好相關工作。

        8.做好主要領導交辦的其他安全生產工作。

        三、落實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考核力度。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目標考核機制。制定考核標準,細化考核內容,堅持定期考核與平時考核、綜合考核與專項考核相結合,依據考核結果實施獎懲。各街道、區政府各部門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結果將作為政府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定期監督檢查。各街道、區政府各部門的主要領導要率先垂范,自覺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要定期對所有副職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履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副職應主動向主要領導匯報,真正建立起“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齊心協力”的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工作機制,在班子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好區政府交辦的安全生產工作,為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根本好轉做出貢獻。

        (三)嚴格責任追究。各街道、區政府各部門領導忽視安全生產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或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隱瞞不報、謊報、拖延不報,或者不及時組織開展事故救援工作,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擴大的;一個考核年度內連續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或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對轄區或監管行業非法生產、經營、建設等打擊不力的;對省、市、區政府掛牌督辦的重大隱患整治不力的,將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2號)、《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規定》(省政府令第74號)和《安全生產領域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監察部、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1號)、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安監局、市監察局關于實行安全生產行政問責意見的通知》(市政辦發〔〕200號)等法律法規和規定進行安全生產問責,取消其年終評優資格。

        四、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的貫徹落實

        (一)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制度。各街道、區政府各部門領導班子成員要嚴格按照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制度的要求,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共同抓的良好局面。對于分工交叉的安全生產工作,由相關領導共同負責。各街道、區政府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安全生產工作“一崗雙責”制度的要求,層層分解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第7篇:雙體系匯報范文

        關鍵詞:藥學協同創新實驗班;創新人才;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1-0133-02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造就大批的拔尖創新人才成為擺在我國高水平大學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國內各高校大力推行協同創新[1]。教育部“2011計劃”提出“要大力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外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探索適應于不同需求的協同創新模式”。協同創新實驗班是協同創新中心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的升級版。本文以南華大學分子靶標新藥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為平臺,開展藥學協同創新實驗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實驗班采取開放辦學的方針,積極營造條件加強與高校、企業、研究單位的交流,深化與“中心”協同單位的人才培養合作,對如何充分利用協同創新中心優勢資源,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能力,構建合理、科學的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深入探索與總結。

        一、藥學協同創新實驗班的簡介

        南華大學分子靶標新藥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培育)是經湖南省教育廳和湖南省財政廳審核批準,由南華大學牽頭,聯合中南大學、中山大學、湖南恒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武漢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為響應《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及我省“四化兩型”建設的需要,通過實現資源整合、平臺共享、學科相互融合和人才相互培養、相互交流等手段,構建的科學前沿型協同創新實體。

        “藥學協同創新實驗班”是為培養符合國家靶標新藥研制重大需求的拔尖創新人才專門設立。實驗班以學生為中心,堅持“夯實基礎知識,注重個性發展,突出創新實踐,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理念,集中優質生源和優秀教學科研資源,制定培養方案,構建培養平臺,注重校內與校外結合,實踐與研究結合,人文與科學結合,培養基礎寬厚,視野開闊,創新意識強,綜合素質高的具有一定國際競爭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

        二、南華大學藥學協同創新實驗班的探索性實踐

        1.嚴格的遴選和淘汰機制。藥學是一門偏重實踐應用的綜合性學科,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實驗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要求較高[2]。“藥學協同創新實驗班”選拔方案的制定以選拔創業、研發型高端人才為宗旨。通過直接招生和入校后二次遴選方法,每年招收30名左右藥學相關專業優秀學生作為實驗班學員。實驗班學員應為思想素質高,專業基礎扎實,具有濃厚的學術研究興趣與創新激情的南華大學全日制在讀藥學本科生。

        學生入選實驗班后將實行末位淘汰制,考試不及格或成績較差者將取消實驗班學習資格,退回普通班學習。

        2.課程體系改革。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傳統的教學體系影響下藥學專業一直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這一弊端,嚴重制約了藥學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了避免這一弊端,南華大學藥學協同創新實驗班在課程體系上做了較大的改革與探索。實驗班依托協同創新中心的教學與科研平臺,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積極改革與創新,加大面向科學前沿的學科交叉課程,提高實驗課程的比重,并在實驗課程的設計中增加綜合性實驗的比例,強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教學考核方面加大了過程考核的比重,通過優化培養過程和課程設置等各個環節,建立自主型、開放式和探索性的課程體系。

        3.“雙導師”培養模式。為了克服傳統培養模式中學生培養質量市場導向性不足,學生培養過程倚重理論教學,實踐能力不足等問題[3],在學院原有的本科生“導師制”的基礎上,整合協同創新中心協同高校和協同企業的優秀人才資源,實驗班學員在校期間采取“雙導師制”培養模式。校內導師由南華大學教師擔任,具體負責實驗班學員培養過程的各個環節,主要為提升學生在理論知識上的高度,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及畢業論文的設計等,對培養質量負主要責任;校外導師由協同高校、企業教師擔任,參與項目研究、實踐過程、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4.科教融合培養模式。借助協同創新中心的科研平臺,將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對二者在資源上進行協調與平衡,鼓勵教師在“教”的過程中,體現出科研的規劃與內容,使得“教”成為自身科研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引導學生在“學”的過程中,體會“科研”的樂趣與精神,對科研從感性的認識過渡到理性的追求,以和諧共進的方式提高人才培養的效果和效率。專業知識技能比賽:學校每年將組織實驗班學生進行藥學專業知識技能比賽,二年級進行藥學專業理論知識競賽,三年級進行藥學專業的實踐技能競賽,四年級進行學生自主申報項目的評比競賽。豐富的學術沙龍:定期邀請國內外藥學領域專家來校舉行學術講座,介紹相關領域的科學前沿,分享科研心得與體會。文獻匯報:定期舉辦經典文獻閱讀、匯報活動,組成閱讀小組,將經典、前沿的文獻按照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進行分類閱讀,并總結歸納、匯報。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經典文獻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科研項目:為了促進實驗班學員可以更早地接觸、參與科學研究項目,協同創新中心開設“專業人才培養科研訓練計劃”,學員可根據個人興趣自由選擇協同創新中心五大研究方向,進入各科研團隊并參與其項目研究;同時,對于學生感興趣的科研問題,學生可以自主申報課題,中心將組織協同中心學術委員會對課題進行評審、篩選,入選項目可得到協同中心的經費與技術支持。

        三、實踐經驗與挑戰

        1.加快完善運行管理機制。完善的運行管理機制是實驗班順利運行、藥學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基本保障。實驗班的培養涉及培養學校教育、行政管理等多個部門,雖然在實驗班成立初期已制定了各項相關的管理章程,但由于部分制度不夠明確,導致在實施過程中暴露了諸多問題。在今后的培養過程中需明確各方職責,完善、落實相關獎懲措施,同時,細化規章制度,如學生遴選制度中加分規則、導師獎勵與懲罰細則、學生激勵、退出管理辦法、學生課題申報及成果分享制度等,保證在學生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有理可據、有章可循。

        2.推進科教融合培養模式、深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充分利用協同創新科研平臺,設置科研探討課、學術講座、團隊文獻報告、科研訓練等多元性科教融合性課程可明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科研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同時,在開設科教融合性新課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內容上的改革迫切需要優良的教學設備、新的教學方法的跟進,互動式講授法、討論式教學方法得到學生更好的評價。

        3.進一步完善雙導師管理模式。校外導師在整個培養過程中的角色仍處于探索和完善中,地域、時間等客觀原因限制、弱化了校外導師在培養過程中的參與度,如何強化校外導師的角色,挖掘校外導師在培養過程中的優勢是亟待深入思考的問題。同時,明確兩位導師各自的責任與分工,加強兩位導師間的溝通,共同參與學生培養方案的制定并對學生培養質量負責、完善導師工作評價機制仍是需要進一步探索、解決的關鍵問題。

        4.優化培養成本。在實驗班的建設中雙導師制、課程體系的改革和科教融合的實施對教學、科研條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科研場地、購買科研設備、改善教學條件、優秀師資的引進等都大大提高了培養成本。尋求人才培養成本優化方法、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是實驗班培養過程中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

        四、結語

        “實驗班”是我國高等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產物,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南華大學藥學專業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通過“藥學協同創新實驗班”來實施,以學生為中心,集中優質生源和學科優質教學、科研資源,堅持“夯實基礎知識,注重個性發展,突出創新實踐,培養創新能力”教學理念,培養基礎寬厚,視野較廣,創新意識強,綜合素質高的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藥學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充分體現了思想觀念的創新,內容涉及選拔方式、培養模式、運行管理機制及訓練內容等各個方面,凸顯全面性特色,整個模式與體系始終著力于探索操作性強的具體措施和做法,取得了較滿意的成績。同時,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了運行機制不夠完善,教學改革需進一步深化,培養成本較高等問題,需在今后的探索與實踐中進行優化,改進,對經驗進行總結,為國內同類院校創立“創新班”培養專業人才奠定基礎,并起到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東方.新建本科院校參與區域協同創新的思考[J].教育評論,2013,(3):123-125.

        第8篇:雙體系匯報范文

        按照區政府分工,我分管教育、衛生、計生、文體和民族宗教工作。下面,我向各位和同志們匯報一年來履行“一崗雙責”和執行廉潔自律規定情況,請大家評議。

        一、堅持“兩手”抓,切實履行“一崗雙責”,真正把黨風廉政建設落到實處

        我分管的部門都承擔著發展社會事業的任務,還承擔著比較繁重的改善民生的責任,聚集著一些熱點、焦點、難點問題,直接影響和考驗著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自己對這些部門的廉政建設不敢有忽視、不敢有怠慢。

        (一)安排部署工作必須有廉政內容。在年初召開的教育、衛生、計生、文體和民族宗教五個專項工作會議上,每個工作都要廉政、部署廉政,每次會議都既要確定推進業務工作責任制,又要確定廉政工作責任制。各系統層層簽訂責任書,建立健全責任網絡,將各級干部都納入了責任體系。

        (二)開展工作檢查必須有廉政內容。每半年都深入分管部門和系統,連同業務工作開展一次集中性調度檢查。不僅聽取各部門主要責任人的匯報,還召開干部群眾座談會,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新部署、新要求,推動各部門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扎實、有效開展。

        (三)解決實際問題必須有廉政內容。在教育工作上,既推進XX九年一貫制學校和農職校宿舍樓建設,又遏制超級大校、超級大班問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衛生工作上,既推進提升新農合保障水平,又加強對醫療服務中收取“紅包”、“回扣”問題的監督。在文體工作上,既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建設,又開展以治理娛樂場所為主的市場整治行動,凈化文化市場。在計生工作上,既推進XX生育中心服務站建設,又保證工程質量。在民族宗教事業上,既爭取到各項少數民族發展項目資金55萬元,又幫助協調解決天主教堂拆遷、回族墓地確權等問題,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二、堅持一身凈,切實執行廉潔自律規定,真正保持干部良好形象

        任副區長以來,時刻勉勵和警醒自己,務必經得起各種腐敗思想的侵蝕,務必經得起各種利益的誘惑,務必經得起職務風險的考驗,真正把握和運用好手中的權利,做一個清白之人,干一份干凈之事。

        一是努力做到不為情所困。對待親屬、朋友、同學的求情之事,特別是尋求就業、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等事宜,回避不介入。嚴格執行不準到企業和單位報銷應由本人及配偶、子女支付的個人費用的規定。

        二是努力做到不為利所惑。嚴格執行干部不收送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的規定。沒有參與任何招標投標、土地出讓、產權交易、政府采購、工程建設等市場交易活動。沒有從事任何盈利性活動。

        三是努力做到不為欲所累。嚴格執行禁止用公款或接受與其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和個人邀請進行高消費娛樂、健身等方面規定。嚴格執行出國有關規定。嚴格執行公務用車規定。嚴格執行住房規定。

        回顧過去,我所分管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和干部群眾的期盼還存在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嚴格執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切實抓好分管部門及自身的廉政建設,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始終做到勤政為民、廉潔奉公。

        第9篇:雙體系匯報范文

                             校長  

        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

        很高興有機會給各位領導匯報工作,首先,我代表郟縣科技中專的全體師生向蒞臨我校檢查指導工作的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郟縣科技中專的前身是郟縣職業高級中學,2001年6月由郟縣第一職業高中和郟縣第二職業高中合并而成,2007年9月根據《縣長辦公會議紀要》([2007]8號)精神:學校搬入縣一高老校區。 2009年7月,經市教育局批準,郟縣職業高級中學更名為郟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14年3月,經市教育局批準,省教育廳備案,跨入了普通中專的行列,并更名為“郟縣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近幾年來,在縣四大班子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縣教育體育局的正確領導下,郟縣科技中專認真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法》、《勞動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貼我縣產業發展需求和新農村建設需要,樹立“立德樹人,以技立業,服務新農村”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能力為主線,專業建設為重點,課程建設為核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密切校企關系,拓寬產學結合之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我縣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現將近幾年我校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法》的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學校的基本情況

           目前,郟縣科技中專是郟縣唯一一所公辦職業學校。校園占地面積48884.05平方米,建筑面積25586.02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各項教學設施齊全。擁有標準化的教學樓、公寓樓、實訓樓、餐廳以及多媒體教室、微機室、數控、機械加工、汽修等實訓室。另有琴房、畫室、舞蹈室等學前教育實習設備。

        學校開設了計算機應用、機電、電子電器、畜禽生產與疫病防治(養殖)、學前教育(幼師)、汽車運用與維修等6個專業。目前有三級18班規模,在校生500余人,教職工86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施進程,1996年9月國家依據《教育法》和《勞動法》,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我校依據國家的政策法規,結合我們的培訓教育對象,具體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宣傳力度,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同感。  加強職業教育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教育并引導廣大學生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就業觀,逐步糾正,扭轉職教學生“低人一等”的錯誤,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形成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

        2.重視德育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立足于加強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豐富品德教育內容,拓展品德教育渠道,以“五元文化”作為教育載體,營造品德養成環境,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以能力教育為核心,提高教學水平。以就業為導向,服務為宗旨,著力培養各級各類實用型人才,結合郟縣行業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新農村建設及職業崗位的需求,加強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管理制度建設,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

        4.以“服務郟縣工業園區”為目標,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以校企結合、校校聯辦為依托,依據行業、企業及新農村建設需要,開展訂單辦學、定向培養,搞好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等,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通過實施“雙師素質教師培養”、“骨干教師”等措施,建成了一支理論水平、實踐能力較強的專兼結合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79人,高級職稱22人,“雙師素質”教師36人,兼職教師12人。

            6.校企合作取得新突破  目前,學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形成了既有職教特色又符合我縣實際的三大合作模式:一是與北大青鳥集團實行聯合辦學,成立了“淘寶定向委培班”,學生到校即簽訂就業協議,實行“訂單培養”模式。二是把我縣一家機械加工企業引入學校后邊,使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在校實習,即為“前校后廠”模式。三是與我縣“貳仟家一站式服務恒通店”聯合,共同建設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基地,即為“校企共建”模式。

        三、存在的問題

        1、師資隊伍建設雖然有成效,但專業發展不平衡、教師結構不夠合理、教師實踐能力不夠強。

        2、教學設備不足,有些比較落后。

        3、學校配套設施(操場、餐廳、學生宿舍)需要改造和更新。

         四、今后的打算及努力方向

        繼續認真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法》,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不同專業各具特色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對口升學為突破口、實行分層管理、分層教學”,適應多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切實推行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辦學,加強“雙師”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品牌學生,打造精品專業,積極主動為郟縣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服務,3-5年躋身“全國重點建設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行列。

        1、辦學規模

        到2017年,更新打造增加兩個專業——播音主持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在校學生達2000人。

        2、專業建設

        積極適應國家、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科學開發新專業,調整改革老專業,繼續辦好計算機應用、機電技術、電子技術、汽車維修、學前教育(幼師)畜禽生產與疫病防治6個專業,穩定現有的招生規模。同時,結合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增設播音主持和電子商務、等專業。力爭2017年專業總數達8個,建成國家級重點專業1-2個、省級重點專業2-3個。

        3、人才培養

        ①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化重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立和完善具有專業特色的才培養模式,建立校企“雙主體”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培養機制,提升人才培養力。根據社會需求開設專業,按照時代要求培養學生,學生應具備“職業道德良好,職業技能初顯,職業潛力可控,創業精神尚可”的要求,形成“強內聯外、校企合作、互利雙贏、服務社會”的辦學模式,通過企業冠名辦專業,企業掛牌建基地,企業出人當教師等形式進行校企合作辦學。

        ②制定特色鮮明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郟縣產業升級的需求及崗位技術需要,確定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培養目標。

        ③課程建設與改革。完善課程負責人制度和課程建設成果獎勵制度,實施任務驅動課程教學模式,與企業共同構建以核心課程為重點、特色課程為亮點的課程體系,突出培養學生勝任力,引導學生學習力、創新力的形成,建設一批體現郟縣文化特色的特色課程。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畢業生就業崗位所需的品德、知識和技能為邏輯起點,以工作知識為參照點,按照“夠基礎、強技能、重發展”的原則,進一步推進校企、校校合作開發課程,每年開發出版教材2-3本。

        ④健全和完善各種教學制度。結合教學改革和校企共育人才培養需要,到2017年,力爭全校重點專業主干課程的優秀率達到70%,一般專業達到40%以上,所有專業的主干課程均達到合格標準。

        ⑤完善過程考察與關鍵點控制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機制。建立學校、行業、企業、學生的多元評價體系。

        4、師資隊伍建設

        以建設一支“師德好、業務精”的教師隊伍為目標,堅持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和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素養和文化知識素養,建立專業課教師定期參加生產實踐的制度,提升專任教師雙師素質能力;完善從企業引進或招考兼職教師制度,提高兼職教師授課津貼,加強兼職教師分類管理,建設一支以專業骨干教師為核心、雙師素質教師為重點、行業專家和企業能工巧匠為輔助的專兼結合雙師教學團隊,實現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80%和兼職教師承擔專業課教學課時比例達30%的目標。

        ①教師總數:按在校生2000人的規模,配備專任教師117人。其中:專任基礎課教師86人,專任專業課教師41人。

        ②職稱結構:專任教師高級職稱達30%以上。

        ③學歷結構:本科學歷100%;青年教師中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比例≥10%。

        ④雙師結構:雙師素質教師占專業專任教師總數的80%以上。

        ⑤兼職教師結構:根據教學需要,聘請行業專家、行業名人、技術骨干、能工巧匠承擔專業課教學,課時比例達專業課總學時的30%以上。

        5、校園環境建設

        進一步綠化、美化校園環境,豐富校園網絡資源,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新建食堂、餐廳4500平方米,整修操場2000平方米。

        6、實訓基地建設

        根據教學需要,配齊配足相關實驗實訓設備,力爭2017年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3000萬元。積極建設校外實訓基地,保證每個專業有3個以上教學密切型基地、2個以上技術合作型基地和4個以上就業型基地,加強基地運行管理,提高運行效益和質量,力爭四分之一的專業課到企業實施。

        7、圖書館建設

        建設一支專業結構合理的圖書信息技術管理隊伍,實現信息檢索網絡化、存儲方式數字化、服務方式多樣化和管理隊伍專業化。平均每年新增圖書3萬冊,到2017年圖書館紙質圖書藏書量達28萬冊。

        8、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

        依托地方政府,建立政、校、企合作聯合會,明確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學校各方合作培養職責權限和義務,實施校、縣訂單合作培養和校企村聯合培養,完善人才需求調研、校縣企高層領導互訪、教師與技術人員互兼互聘、教師聯系等制度,采取引企入校、校企合作等方式,分類創建教學型、就業型和技術型合作基地,形成政府依法管理、部門企業共同參與、學校按章自主辦學的校企人才共育緊密型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

        我相信:在縣教育體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四大班子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郟縣科技中專要搶抓機遇,努力拼搏、迎難而上,為郟縣職業教育的大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精選范文推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 一区欧美日韩精品一级毛 |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久综合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