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紀檢組工作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11年,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為主線,繼續推進工會組建,全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努力為建設和諧有序、公平正義的社會作出貢獻。
(二)機制創新,強化職工維權工作成效。一是在完善維權機制上下功夫。不斷完善勞動關系預警疏導機制,;建立不穩定因素排查、調處臺帳;完善協調機制,發揮工會組織員作用,建立工會維權服務站,及時掌握、調查、分析勞資矛盾。二是健全集體協商工作機制,實現維權和維穩“雙促進”。一是把維權“關口”前移,聯合勞動部門抓好勞動合同的簽訂工作;二是聯合勞動部門抓好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和工資協商機制,促進提高簽訂率和履約率;三是積極與司法部門合作開展無償法律援助模式。三是推動民主管理和企務公開的規范化建設。認真抓好非公企業企務公開民主管理的試點工作;廣泛開展“月約談”活動和員工與企業主“月對話”活動,研究制定“月約談”制度和“月對話”制度。
(三)圍繞中心,強化工會在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是大力開展勞動技術、勞動知識競賽活動。搞好技術練兵、技術比武和技術革新,積極引導企業工會開展崗位技能比武;繼續爭取獎勵資金,舉辦全街道的勞動技能大賽,鼓勵企業職工積極開展技術革新。二是繼續開展“勞務工大講堂”活動,提升職工技能和素質。著力推進以技能競賽、職工培訓、技術鑒定一體化的職工技能提升計劃。督促企業開展員工培訓,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成效。
(四)關愛職工,強化工會濃厚人文關懷氛圍的營造。一是建立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長效機制。制定困難職工幫扶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推廣職工互助保障計劃,努力把“送溫暖”、“金秋助學”等活動做成工會幫扶工作的品牌。二是拓寬救助渠道,擴大幫扶網絡。加強與市、區慈善會和勞務工關愛基金等組織的聯系;爭取社會其他力量的支持,共同做好困難群體和弱勢群體的扶貧濟困工作。
(五)深入宣傳,強化企業文化。一是通過節日慶祝活動,抓好工會文化陣地建設。開展“十個五”活動,充分發揮重大節日活動的工會文化品牌效應。(“十個五”活動的具體內容是:五場球賽、五場演出、五場技能比武、五場電影、五次集體舞會、五場講座、五次慰問幫扶、五次卡拉ok大賽、五次生日晚會、五次演講比賽。)二是進一步完善“葵涌工會”博客。通過網絡開辟工會與職工群眾互動平臺,落實網絡維權,方便基層工會組織和職工群眾辦事,切實加強宣傳教育的信息化建設。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市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新階段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農村勞動力結構和農業生產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對農業機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亟需進一步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建設現代農業。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省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實施農業機械化推進工程為抓手,著力推進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促進農機、農藝、農業經營方式協調發展,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我市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原則。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各鄉鎮、街道根據不同的產業基礎、發展水平制定相應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措施。
重點突破,全面發展。以實現山區特色機械化技術突破等為重點,加快實現我市主要農作物關鍵生產環節機械化,帶動農業機械化全面協調發展。
鼓勵創新,完善機制。創新農機服務形式,增強農機社會化服務功能,提高農機利用效率和效益。鼓勵圍繞我市農特產品進行農機研發創新,提升農機新產品開發和試驗試制能力。
市場引導,政府扶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導社會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要素投入,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扶持力度,調動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廣大農民購機用機積極性。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30萬千瓦,農業機械化經營服務總收入達5億元;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0%以上,特色經濟作物生產管理加工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5%;培訓農機管理人員、農機技術人員、農機操作人員10000人次以上;鞏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市)”創建成果,確保成功創建平安農機示范鄉鎮13個,平安農機示范村50個,平安農機示范戶1000個;每個鄉鎮至少組建一個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初步形成市、鄉(鎮)、村三級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爭做全省山區農業機械化科學發展排頭兵。
二、工作舉措
(一)全面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積極拓展農業機械作業服務領域,不斷培育農業機械化發展新的增長點。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逐步發展經濟作物、畜牧、水產、設施農業、高效農業、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機械化。重點發展木竹初加工、山核桃割灌機等農特產品生產初加工機械,努力實現由抓糧油作物機械化向涵蓋經果林及養殖業機械化轉變,由抓生產環節機械化向涵蓋農產品初加工、烘干及冷藏保鮮機械化轉變。
(二)著力改善農業機械化裝備結構。穩定增加裝備總量,不斷優化裝備結構。大力發展高性能、多功能作業機械及輕便、耐用、低耗的中小型機械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初加工成套設備,形成適應我市優勢農產品生產的農業機械化裝備結構和提高不同作物生產質量效益的農業機械化技術結構,到2015年,農田作業拖拉機與農具的配套比達到1:2.5。加大排灌設備更新改造力度,加快節水灌溉和小型抗旱設備推廣,提高排灌設備裝備水平。利用農機購置補貼、農機補償性更新報廢等政策,加速淘汰效率低、耗能高的老舊農業機械和排灌機械。
(三)建立健全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健全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為主體,農機大戶為骨干,農機協會、農機中介服務組織為補充的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力爭到2015年,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15個,培育1-2個省級農機專業合作示范社。引導政策、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向農機專業合作社傾斜,支持有條件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承擔農業開發和新技術推廣項目。在規劃用地方面支持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農機停放場(庫、棚),改善農機保養條件。發展農機作業、維修、中介、租賃等市場,創新社會化服務模式,培育服務質量好、綜合實力強的農機流通企業、品牌農機店,健全農機零配件供應網絡,提高農機產品流通效率,方便農民購機用機。
(四)著力培養農業機械化實用人才。發揮市農機推廣站教育資源優勢,根據本地域實際確定以耕整機械、收割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和運輸機械為重點培訓內容,并根據不同的季節、時令確定不同的培訓內容,確保每年舉辦培訓班不少于10次。財政、農業、科技、人社、教體等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實用人才的培訓工作,將農機作業和農機維修技術培訓納入“陽光工程”和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及時為符合條件的農業機械從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能鑒定,為其就業提供方便。力爭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農機化人才培養、吸引、評價、使用和激勵機制,實現農機實用人才總量持續增加,結構得以優化,素質明顯提高的目標。
(五)切實增強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能力。建立健全運行高效、服務到位、支撐有力、充滿活力的農業機械化推廣服務體系,提升新技術新機具推廣服務能力。培養村級農機服務人員,創新農機推廣服務模式。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創建活動,建立以源頭管理、安全教育為主要內容的農機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規范農機作業、維修服務,支持農機企業開展研發試驗、申報推廣鑒定和質量認證工作。強化對財政補貼農機的質量監督和跟蹤調查,加強農機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機產品。
(六)積極扶持農機工業發展。加強產、學、研、推相結合,形成部門幫扶與政策支持相協調的農機科研、生產、推廣協作機制。重點支持忠堂山核桃脫脯機械廠、昌水山核桃脫脯機械廠、高科農秸稈氣化爐公司、長樂林農產品烘干機械設備公司等農機企業發展。農業、科技部門加大對企業生產過程中關鍵技術難題攻克扶持力度,增強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充分利用我市汽車零配件等產業上下游配套優勢,大力開展針對性招商活動,精心選擇、引導有發展需求和實力雄厚的農機整裝制造企業落戶。
三、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省財政補貼資金,認真組織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市財政將視情對促進我市產業發展的關鍵生產環節的新型實用農機產品購置予以補貼或累加補貼,鼓勵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根據財力情況,對適宜本地農業機械化推廣的農機具購置予以適當補助。逐步加大農業機械化重大技術推廣支持力度,市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資金作為農業機械化發展專項資金,專項用于實施農業機械化推進工程、創建農業機械化示范基地和“平安農機”示范鎮村建設等,實行專款專用,確保發揮財政資金的支持引導作用。
(二)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按照國家及省相關規定,免征農業機耕和排灌服務營業稅、農機作業和維修服務項目的企業所得稅,以及拖拉機、捕撈和養殖漁船車船稅。按照規定對批發和零售的農機免征增值稅。財政、稅務部門要認真研究相關政策,進一步落實農機企業研發投入稅前扣除政策,并對農業機械登記、上牌等行政性規費實行財政全額補貼。
一、進一步改進學風。加強組工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制定組工干部培訓計劃,分層次、多渠道、高起點培訓組工干部。在堅持學歷培訓、菜單式培訓的同時,更加注重干部的實踐鍛煉,提升組工干部專業化水平。組織機關干部參加“姚江講壇”,繼續開展創建“學習型科室”活動,要求每位組工干部制定詳細的個人自學計劃,除了規定的必讀書目外,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學習理論書籍,每位組工干部每天自學時間不少于1小時,每年撰寫學習筆記不少于2萬字,學習心得不少于4篇,理論文章不少于2篇。改進學風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理性思考能力,提倡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著力解決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二、完善工作機制。堅持觀念創新,進一步在觀念上摒棄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不斷吸納先進的理念和時代的氣息,構建創新的工作系統,以更加創新的視角、創新的思維、創新的精神謀劃和推進組織工作,真正實現組織工作的與時俱進;堅持以“效能”保障創新,進一步講究效能效率,健全完善首問負責、限時辦結、效能考評、效能告誡、責任追究等制度,將效能建設列入機關目標管理,對違反效能規定的科室、干部,一經查實,給予嚴肅處理;堅持以信息化提速創新,進一步推進組織工作“數字化”,以多媒體、網絡、視頻會議、無紙化辦公等信息技術為手段簡化繁瑣的日常黨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時效性,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改變工作方式、更新觀念,不斷地提高組工干部的科技素質和創新能力。
三、堅持開門納諫。充分利用組織部門的職能優勢,疏通與社會同頻共振的渠道,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暢通和拓寬信息交換網絡。大力實施組織工作的“陽光工程”,堅持開門評部、開門納諫,積極構建組織部門與黨員、干部和群眾互相交流溝通的平臺。要采取問卷調查、座談會、設立意見箱、回訪以前在組織部門工作過的領導干部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服務對象、工作對象和廣大群眾的意見。通過開展“不滿意,請投訴”活動,建立征求意見反饋制度、整改措施落實制度和整改情況公示制度,聘請特邀監督員對全市組織工作、組工干部進行專門監督,使組織工作和組工干部時刻處于群眾的監督之下。
四、深化“三個之家”。不斷深化對“三個之家”內涵的理解與認識,增強建設和諧機關和“三個之家”的意識和自覺性。拓展組織部門多年來堅持的“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適當的待遇留人”的優良傳統,充分調動和發揮機關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圍繞組工文化建設和組工干部綜合素質培養,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組工團隊活動,營造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真誠相待、工作融洽、良性競爭的良好工作氛圍。
五、弘揚優良傳統。堅持和弘揚“政治堅定、紀律嚴明、任人唯賢、勤政廉潔、團結進取”的優良部風,要以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新的起點,建立健全規范有序、嚴明高效的長效管理機制。堅持從嚴治部,經常性開展對組工干部的黨性黨風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強全體組工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正確對待個人榮辱得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甘為人梯,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心和拒腐防變的能力。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加強機關效能建設,進一步強化我區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加速推進新盤龍建設,經研究,決定在全區團組織中開展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建設活動,工作計劃如下:
(一)學習教育階段(20__年3月3日至3月15日)
1.召開動員大會。對全區各級團組織開展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建設活動進行動員和全面部署。
2.認真學習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全區各級團組織要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制定學習計劃,提出具體要求,保證學習時間,嚴肅學習紀律,組織團員、青年學習黨的十七大、省委八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省委省政府第五次現代新昆明建設專題調研會、市委九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以及與盤龍區發展緊密相關的政策、文件和領導講話,使廣大團員青年進一步明確現代新昆明建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加強軟環境建設的重大意義。
3.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全區各級團組織要采取舉辦學習交流和研討會、撰寫心得體會文章等形式,在團員青年中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進一步提升信念、理念、觀念,理清思想、思維、思路,教育引導全區團干部及團員青年牢固樹立“發展環境就是政治環境,抓軟環境建設就是促發展”的理念,把團干部及團員青年的思想統一到“一切著眼于發展、一切服務于發展,用發展凝聚人心、用發展破難題、用發展為民造福、用發展創建事業”上來。全區各級團組織要利用團的各種宣傳陣地,采取開設專欄、組織專題理論學習、開展理論研討等形式,把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不斷引向深入,為我區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夯實思想基礎。
(二)自查自糾階段(20__年3月至4月)
1.廣泛征求意見。一方面,要通過交心談心、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征求上級領導、下屬單位和共青團內部干部職工對軟環境建設的意見;另一方面,要采取設立征求意見箱、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座談會、登門走訪等形式,廣泛征求團員青年的意見。
2.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團區委領導班子要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認真對照征集到的意見,深入查找分析軟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重點圍繞以下方面進行自查:一是思想觀念方面,是否存在因循守舊、不思進取、怕負責任、怕擔風險,得過且過的思想;二是服務態度方面,是否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三是工作作風方面,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諉扯皮、失職瀆職,以及、形式主義等問題;四是辦事效率方面,是否存在程序繁瑣、時限過長,現場辦結率不高的問題;五是廉潔自律方面,是否存在亂收費、亂攤派、亂檢查,甚至、“吃拿卡要報”等問題。
3.制定整改方案。全區各級團組織要在查清搞準問題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并且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對基層團員青年反映強烈的問題,能夠自行解決的,要立即解決;一時無法徹底解決的,要提出整改時間表和具體措施,報領導小組審定后,向社會公布。對團員青年意見集中、反映強烈、事實清楚、情節惡劣、嚴重影響軟環境的人和事,要堅決果斷地作出嚴肅處理。
4.作出公開承諾。全區各級團組織要結合實際,團委領導要利用團務公告欄及宣傳陣地就進一步抓好軟環境和機關效能建設做出公開承諾,并將姓名和聯系方式一并公布,接受監督。
(三)督查推動階段(20__年4月)
1.團區委將抽調人員組成督查組,對各級團組織軟環境建設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思想上不重視、措施不力、工作成效差的要責令補課,并視情況對主要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今天,我們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總結“講孝德、重品行”感恩回報行動,隆重表彰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安排部署下步孝德建設工作任務,進一步教育引導廣大家庭成員和社會各界,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愛老美德,加快推進全市和諧社會建設進程。剛才,對30個孝德建設先進集體,20名孝德標兵、小標兵進行了表彰,有3個先進典型作了交流發言。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示祝賀,向蒞臨會議指導的__市婦聯呂主席表示感謝!
下面,我就下步開展孝德建設工作,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強化孝德建設的時代意義。孝德觀念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發揮過至深至遠的歷史性作用。在家庭、親情關系依然十分重要的今天,講孝德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基礎。但是,對待傳統孝德這份歷史遺產,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的觀點、辯證的分析,切實將其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范疇中去認識、把握、謀劃和推進,必須去其糟粕,汲取精華,賦予“講孝德”以時代新意。各部門各單位要根據新的形勢要求,圍繞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緊密結合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實際,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以孝德建設為契機,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八榮八恥”榮本文來源:文秘站 辱觀以及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小公民道德計劃等相關科學理論和法律法規,進一步教育廣大干部群眾破除迷信、崇尚科學,互幫互助、誠信友愛,遵紀守法、敬業愛國,在繼承傳統文化、發揚傳統美德過程中,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真正使孝敬老人、感恩社會的行動內化為人們的一種基本品行,一種自覺行動,一種新形勢下的精神追求,進一步推進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的臺階。
二、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孝德建設的促進作用。在全社會呼喚孝德、期盼親情的新形勢下,加強孝德建設,進一步凈化心靈、純潔思想、扭轉社會不良風氣,對于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團結、促進和諧相處、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單位要著眼于促進社會和諧,繼續深入抓好孝德教育工作。這次“講孝德、重品行”感恩回報行動,在開展時機、活動方式、組織領導等方面形成了許多有價值的做法。會后,大家要針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一次“回頭看”,通過總結經驗,提煉升華,切實把有價值的東西形成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制度,形成我市孝德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和諧社會建設的特點和特色。榜樣在前,心有所依,人有所隨。要積極發揮先進典型的模范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召開事跡報告會、座談會等形式,宣傳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以看得見、選得準、學得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摒棄陳規陋俗和個人偏見,主動消除誤會、化解矛盾,識大體、顧大局、求穩定、促和諧,在全市形成文明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凡事起教于細微,嘗試于躬行。要以創新思路、深化活動為主線,著力解決日常工作生活中影響穩定的不和諧因素,努力在全市形成關注弱勢、關愛社會、關心發展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動力,加快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
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為加快我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力,壯大龍頭企業隊伍,發揮聯合體示范帶動作用,按照省上要求,現就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監測認定和市級農業產業化示范聯合體創建工作通知如下:
一、 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監測認定工作
請各縣市區嚴格按照《榆林市農業農村局關于組織開展第九批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監測認定工作的通知》(榆政農發〔2019〕83號)和《榆林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辦法》(榆政辦發〔2015〕47號)文件要求,認真開展監測和推薦遞補工作。各縣市區要高度重視,對監測及遞補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對上報材料嚴格審核,確保監測認定工作的準確、有效和公正。請于7月5日前將材料送至市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與農墾指導科,逾期不予受理。
二、 市級農業產業化示范聯合體創建工作
請各縣市區根據《榆林市農業局關于開展創建市級農業產業化示范聯合體的通知》(榆政農發〔2018〕43號)文件要求,按照年初下發的任務指標,認真做好農業產業化示范聯合體申報工作,并于7月5日前將申報材料送至市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與農墾指導科,逾期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