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現實不是童話范文

        現實不是童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實不是童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實不是童話

        第1篇:現實不是童話范文

        一、建設規模及補助標準

        縣財政整合資金2000萬元,按每公里補助12萬元,在全縣范圍內計劃建設通暢工程170公里。

        二、建設范圍及標準

        (一)建設范圍

        “十三五”農村公路建設規劃項目庫中的連通工程(鄉與鄉,村與村,鄰省、鄰縣之間的斷頭路)、通自然村(村內達2個組以上或人口達200人以上的自然聚集區)、產業基地(村內規模較大的養殖場、種植場)

        (二)建設標準

        1.路基寬度5米以上,砼路面寬度4米以上,砼路面厚度0.2米。

        2.施工技術等要求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分配原則

        (一)根據各鄉鎮(街道)行政村規模分配(具體見附表)

        (二)城區規劃控制紅線范圍內行政村不予分配。

        (三)原則上貧困村優先保證1公里的計劃。

        四、項目申報程序和要求

        (一)農村公路管理站提供規劃項目庫和項目申報表(附后),各鄉鎮(街道)根據實際情況按分配的里程數在項目庫中安排填報。

        (二)申報項目必須是2016年度新建工程項目,計劃項目確保貧困村優先且嚴格按規定的建設標準上報。

        (三)縣發改局負責立項,縣農村公路管理站負責申報項目數據的收集、匯總。

        (四)縣財政局、交通運輸局負責組織現場核實,報縣政府批準后,相關單位聯合下發計劃文件,各鄉鎮(街道)必須嚴格按文件計劃項目組織實施,不準替換調整。

        五、工作步驟

        (一)2016年5月10日之前完成項目申報和匯總。

        (二)2016年5月30日之前完成現場核實工作并報縣政府批準后,下發計劃項目文件(計劃文件沒下發之前不準擅自開工)

        (三)2016年6月上旬召開項目村工作調度會,各鄉鎮(街道)分管領導和項目村支書、主任參加。

        (四)2016年7月10日之前項目村完成路基工程并組織驗收。

        (五)2016年10月31日之前項目村完成項目砼路面建設工程。

        (六)2016年11月上旬縣組織驗收。

        六、工作要求

        第2篇:現實不是童話范文

        本文就如何貫徹落實《意見》,推進我省“三化”同步談點個人看法。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意見》指出:要堅持統籌協調,促進“三化”同步發展。“三化”同步是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的重大戰略部署。貴州要在2020年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必須堅持“三化”同步,這是解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中“慢”這一矛盾的最佳路徑?!叭蓖绞乾F代化建設中不可違背的客觀規律。貴州的貧窮,表現在農村,根子在城市,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在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聯結農戶與市場,對推動農產品規?;a、產業化經營、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人、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叭蓖骄褪恰叭y籌”,即統籌兼顧、同步推進、良性互動、協調發展,而不是同步增長或實現。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突出特點、協調推進、共同發展,通過“三化”同步實現以工帶農、以工促農、工農協調的目的。

        堅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意見》指出:要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把后發趕超與加快轉型有機結合起來,走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道路,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工業化方面:嚴格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嚴禁高污染產業和落后產能落戶貴州。加快冶金、電力、化工、建材、有色、煤炭等行業節能技改。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做大做強能源產業,為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提供資源支撐和產業保障。加快能源基地建設,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重點發展大型煤礦集團企業。加快火電基地電源點建設。加強天然氣、石油、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查勘探和煤層氣、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資源的開發利用。

        以科技為支撐,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的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等一體化資源深加工基地。以重大技改項目為突破,以國防科技工業為依托,加快能礦產業裝備、航空航天、汽車和零部件以及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綜合利用為重點的新型建材。利用我省生物和旅游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卷煙、白酒、茶葉、民族醫藥和旅游商品。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新興產業。

        強化安全生產基礎,確保安全發展。嚴格安全生產準入制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

        城鎮化方面:科學規劃。按照“黔中帶動、黔北提升、兩翼跨越、協調推進”的原則,以貴陽一安順為核心,加快城鎮建設規劃。

        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道路體系,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客運站建設和貨運場發展要與城鎮化建設統籌考慮。重點城鎮、重點工礦和產業園區要與高速公路聯線建設。加快能源通道、運煤公路和水運建設。

        加快農村道路和農村客運站建設改造,盡快實現100%的鄉鎮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加強農村電力基礎設施建設。

        引導二、三產業向城鎮聚集。通過產業聚集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格局。發揮產業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提高產業園區的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率。依托工業化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實現農民向工人(市民)轉變。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推進村容村貌整治、農村危房改造、小城鎮規劃編制等工作。

        農業現代化方面: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水利工程建設,改善和提高有效灌溉面積,統籌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利用,提高抗旱應急能力。實施地質災害治理、水土保持、退耕還林還草等工程,推進生態保護和石漠化治理。

        推進農業結構優化調整。鞏固發展油菜、馬玲薯等傳統優勢農產品的同時,針對不同區域推進茶葉、中藥材、釀酒高梁、油茶等基地建設和生態鄉村旅游業建設,支持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品牌。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重點培育和引進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依托,形成若干具有當地特色和資源優勢的農業產業化基地。

        要堅持體制機制創新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規范政府行為,創新管理方式,減少審批事項,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投資環境。特別是在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中要準確定位做好服務,不能增設“門襤”或是主體不明、職責不清,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

        加快企業改革重組。采取國有劃撥土地出讓金返還、盤活存量資產、引進戰略投資、融資等方式籌集改革資金。將省內尚未配置的煤、磷、鋁等戰略資源向我省大型國有企業集中,并通過市場手段對中小企業所占資源進行整合、重組,提高國有經濟對重要資源的控制力和開發利用水平,使企業在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過程中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支撐。

        創新投融資機制。開放交通、水利、產業園、市政公用事業等基礎設施投資領域,鼓勵各類投資主體以BOT、TOT、BT等方式參與建設。完善地方政府金融協調管理機制,深化政銀合作、銀企合作,優化信貸的行業結構、區域結構和期限結構。充分整合政府掌握的資源、資產、資金和資本,積極穩妥發展政府投融資平臺,實現投資、融資、建設、經營、償債的良性循環。

        深化電煤、電力供應機制改革。采取經濟、行政、法制、社會等綜合措施確保電煤生產供應和電力供應,推進電煤逐步市場化。探索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直接交易辦法。推進煤電聯營和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大用戶直供。創新深化工業產業用電扶持政策,確保企業電力需求、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

        深化農村改革。規范并加快土地使用權流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探索農村集體和農戶以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人股參與當地資源開發,增加財產性收入。

        第3篇:現實不是童話范文

        【關鍵詞】GPS衛星對時;存在問題;措施;方法

        1.緒論

        1.1 GPS衛星同步時鐘的基本概念

        GPS衛星同步時鐘是指通過GPS系統獲取時間源,經過處理以常見的接口輸出。設備安全可靠,授時精度能達到微秒級。應用的行業也比較廣泛。如:銀行、基金、證券、電信、部隊、電力、鐵路、民航等一些對時間要求比較高的行業。

        1.2 GPS衛星同步時鐘在電網自動化系統中的作用

        近幾年來,隨著變電站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在綜自變電站中計算機監控系統、微機保護裝置、微機故障錄波裝置以及各類數據管理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這些自動裝置的配合工作需要有一個精確統一的時間。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既可實現全站各系統在統一時間基準下的運行監控和事故后故障分析,也可以通過各保護動作、開關分合的先后順序及準確時間來分析事故的原因及過程。

        1.3 GPS衛星同步時鐘在應用中的問題

        在實際應用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會造成GPS衛星對時系統的故障。

        1.3.1 在全球定位系統(GPS)同步授時功能的實際應用中,衛星信號的調整、天線受干擾以及GPS接收系統的故障等,都會造成衛星失鎖現象,進而導致GPS接收器在短時間內失步。

        1.3.2 GPS衛星對時系統裝置故障或失電引起時間不正確。

        1.3.3 GPS衛星對時系統與調度自動化系統主站的時間不同步,并且不能及時發現,就會造成上送的信息不正確。

        2.HYTMS自動化時間同步裝置在線監視管理系統簡介

        HYTMS自動化時間同步裝置在線監視管理系統,適用于地區級及省級管理部門,對轄區內的多套衛星時鐘裝置的遠程集中實時監視與管理。也適用于站內單臺及多臺衛星時鐘裝置的遠程及現場管理。采用104通訊協議在線監視時間同步裝置各項參數,對時間同步裝置進行全面系統管理監視功能,將時間同步系統完全納入機房監控系統,為時間同步系統的安全運行提供了保證,也為管理人員全面真實地掌握時間同步系統的工作狀態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支持。

        2.1 現有技術

        目前的時間同步裝置主要實現對站內保護、測控裝置等提供標準時間源信號,實現全站裝置系統時間統一。采用本地管理,只簡單上傳電源告警、裝置告警的信號狀態,并沒有對時間同步裝置進行在線的監測,也不能確保各站點的時間完全統一。

        2.2 HYTMS自動化時間同步裝置在線監視管理系統的作用

        HYTMS自動化時間同步裝置在線監視管理系統可實現以下幾個方面主要功能:系統事件信息實時記錄、設備告警信息、運行狀態信息實時采集、監視和管理、用戶管理、設備參數遠程管理、系統歷史數據存儲、檢索等。為實現時間同步裝置的在線監測功能, 改變以往的被動模式為主動模式,使用戶對所管理區域時間同步裝置運行狀況一目了然,確定管理區域各站點時間完全統一,保證用戶及早發現安全隱患,有效規避風險。

        2.3 HYTMS自動化時間同步裝置在線監視管理功能的實現

        2.3.1 系統構成

        HYTMS自動化時間同步裝置通過接收衛星信號、及上級地面鏈路時間碼作為時間信號源,通過馴服處理,輸出所需的各類型時間同步信號,滿足授時需求。

        2.3.2 運行狀態監測

        設備當前運行狀態(正常狀態/故障狀態/未知狀態);

        設備自檢狀態;

        衛星授時模塊狀態;

        設備外部輸入IRIG-B碼狀態(有輸入/無輸入);

        設備收星質量狀態;

        外部輸入IRIG-B碼質量;

        與設備的通訊狀態。

        2.3.3 讀取設備運行參數

        當前時間基準(GPS衛星、IRIG-B碼、守時);

        當前授出時間(年-月-日-時-分-秒);

        輸出脈沖間隔(1秒、60秒、3600秒);

        串口波特率(19200 bps、9600 bps、4800 bps、2400 bps、1200bps);

        當前可視衛星顆數;

        當前衛星數據是否有效。

        2.3.4 系統運行

        啟動數據庫服務器、通訊服務器和WEB服務器后,打開IE瀏覽器,登錄系統。

        2.3.4.1 設備參數管理

        用戶可通過系統遠程讀取、配置設備的運行參數。只有管理組用戶才可進行設備參數管理功能操作。用戶可在線讀取主時鐘的運行和配置信息,可以在線的了解到當前該時鐘所用的時間基準、當前授時時間、對時間隔、當前時鐘區域的衛星顆數以及衛星信號是否有效等。如圖1所示:

        圖1 裝置參數讀取界面

        2.3.4.2 系統事件安全管理

        系統可管理的事件包括:時鐘裝置的運行循檢記錄、與時鐘裝置的通訊狀態記錄、所有操作員對裝置的操作記錄等。時鐘裝置的運行循檢記錄:系統對所有時鐘裝置的運行狀態循檢記錄在客戶端進行實時顯示,并存儲入數據庫中,作為歷史運行數據,用戶可以以時間為條件對相應的記錄信息進行查詢;通訊狀態記錄:實時記錄顯示系統與各個時鐘裝置的通訊連接狀態、與通訊服務器的通訊連接狀態等,記錄數據可查詢;裝置操作記錄:對所有操作員,對相應的時鐘的操作信息,全部進行記錄,可查詢,并對當時操作的數據結果進行回顯。在歷史事件查詢顯示區中可以顯示用戶進行裝置操作時相關數據信息。用戶可根據需要,對數據顯示的實時事件記錄和歷史事件記錄數據進行部分或全部清除。

        2.3.4.3 系統告警管理

        系統實時的對所管理的時鐘裝置的運行狀態進行循檢,當裝置運行出現失鎖、中斷、電源等故障時,立即生成告警記錄信息,在系統的告警記錄實時顯示區進行顯示,并可顯示出裝置的故障概要描述,用戶雙擊故障記錄時,可對顯示出故障的詳細信息,以及可能出現故障的原因,指導管理人員進行故障排查等。運行故障解除后,立即顯示裝置故障恢復的記錄信息。所有告警信息均存儲入數據庫中,用戶可以按時間條件,對裝置的歷史告警信息進行查詢,并可查看故障的概要描述和主要原因等。對故障的級別,按嚴重程序分為三級管理:即一般故障、嚴重故障和致命故障。

        當顯示裝置或板卡故障時,用戶可雙擊故障的設備的記錄,打開故障的類型及詳細信息進行查看,及時了解故障的詳細信息,方便對設備進行維護和管理。

        如圖2、圖3所示:

        圖2 系統告警信息管理界面

        圖3 裝置故障信息詳細顯示界面

        2.3.4.4 設備運行狀態及性能監視

        系統可通過圖形化方式,實時的對當前所管理的系統中的時鐘裝置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時監視、顯示??芍苯颖O視到擴展裝置的運行板卡。

        還可對當前系統中的處于不同運行狀態的裝置及板卡的數量進行實時統計和顯示,方便用戶對裝置進行管理。

        3.結束語

        HYTMS自動化時間同步裝置在線監視管理系統有效的監視管理區域的時間系統,及時的處理時間同步裝置異?,F象,實現了區域內時間系統的完全統一,為電網的故障分析提供了實時、準確的信息。

        參考文獻

        [1]王士政編著.電力系統運行控制與調度自動化[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0.

        第4篇:現實不是童話范文

        【關鍵詞】智能建筑;綜合布線;設計;施工

        一、前言

        在智能建筑中,綜合布線系統是信息安裝的主要手段,通過綜合布線能夠給大樓提供信息傳播的系統,增強信息的傳遞和控制。

        二、綜合布線系統在智能建筑中的地位

        綜合布線系統對于智能建筑來說就是智能建筑的核心。通過綜合布線系統將通信網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集中向監管中心,使整個智能建筑的前期設計、建筑施工、竣工驗收和后期維護都能夠聯系成為一個整體,通過監管中心完成這些工作。

        1、智能建筑智能化管理的基礎

        綜合布線系統既是智能建筑的核心,也是整個智能建筑系統能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礎。綜合布線系統的工作重要性在于所有的智能現代化設備都是通過綜合布線系統來連接的。充分利用綜合布線系統的靈活性和開放性等特點,能夠實現與所有現代化設備的有效連接,所以說綜合布線系統是智能建筑必不可少的基礎。

        2、作為智能化評估指標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高低一般不通過外觀、材料、設計理念來評價,而是通過其綜合布線系統的性能來完成評價的。一般來說,智能化越高的智能建筑,其綜合布線系統網絡布置越合理,現代化設備連接線路越簡單,各個現代化設備之間的獨立性越強。通過對綜合布線系統的整體性能被評價來確定智能建筑智能化的水平才是最科學的。

        三、智能建筑綜合布線設計

        1、工作區子系統設計

        其由工作區子系統終端設備連接至插座的連線組成,其中包括擴展軟線裝配軟線和適配器。同時,將其終端設備連接至I/O。根據系統的用途不同,要對信息點的數量和應用類型進行調節,并且要采用與其相匹配的適配器。當系統用途無法確定時,可選擇集合點配線的方法。當然,這會給二次裝修帶來一定的麻煩,需要采取一定的處理措施。同時,需要注意弱電系統的供電設備選擇、電源線與綜合布線銅纜問題和信息插座與電源插座之間的距離問題,以確保其設計符合基本規定,并且具有美觀性,保持高度統一。

        2、水平子系統設計

        水平子系統是連接干線子系統和用戶的關鍵部分,其質量問題直接影響整個樓宇的通信。水平布線子系統主要針對某一個樓層,需要與信息插座相連,并需要將系統的另一端連接至設備機房的配線架或者區域布線的中間點位置上。在子系統的設計和布線過程中,要符合布線線路的相關規定,確保布線的合理性。另外,布線線纜要與現場環境相適應,根據場合選擇合理的防火阻燃級別,確保安裝過程的質量和安裝人員的安全。

        3、配線子系統設計

        配線子系統主要是指樓層配線架設計,其主要作用在于通過交換設備將水平子系統與干線子系統進行連接。其配線設備主要安裝于機柜內,因此,機柜應為預留數據交換設備提供安裝空間。針對管理要求較高的系統,應配置電子配線架以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符合弱電間設計的環境,確保弱電間配線子于交換設備的正常運行。

        4、垂直干線子系統設計

        垂直干線子系統主要作用是為線路提供干線路由裝置,從而構建完整的語言裝置。主要采用大對數且垂直的銅纜或光纜組成。其中,將其一個終端與設備主架線相連,另一端則連接于各個樓層的配線間的分配線架。垂直干線光纖信息網要依據水平信息點而定,并且要具有一定的預留,做好防火處理。

        5、建筑群子系統設計

        建筑群子系統的作用是建立一座樓宇與其它樓宇布線線纜之間的鏈接,從而將整個建筑布線系統鏈接成為一個整體。建筑群布線主要為光纜與大對數電纜。在子系統在銅纜于與纜選擇上,應仔細分析其適合環境,進行合理的選擇。

        四、綜合布線系統施工要點

        1、施工準備階段。

        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圖紙會審是施工前的一項重要步驟,是關系今后施工順利與否的一個關鍵程序。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技術交底的目的是使參與工程施工的所有相關人員(技術員、施工員等)熟悉和了解所承擔工程項目的特點、設計意圖、技術標準、施工工藝以及應注意的其他問題,是技術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技術交底主要包括施工工藝交底、施工范圍交底、安全文明交底、施工質量交底等。做好施工組織方案編制工作。施工組織方案是指導施工的重要依據,在保證工程安全、質量、工期、成本的前提下,對有效的調配勞動力、提高施工效率、加強施工管理、節約成本等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施工組織方案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后由項目經理報監理單位審批后執行。

        2、施工階段。

        (1)管線敷設

        管線敷設主要集中在樓宇的主體結構施工和墻體砌筑時期。主體結構的底層鋼筋綁扎結束后就需要進行水平管線預埋,預埋時要仔細審圖,不能漏放、錯放管線,管線接口處要連接牢靠,不脫節,預埋金屬管時要做好接地。主體結構澆筑混凝土時要有人留守,隨時處理管線脫節、破壞等問題,防止砂漿漏入預埋管內。墻體砌筑時要提前確定好垂直管線和暗盒的標高及位置,在墻體粉刷前完成垂直管線的預埋。

        (2)橋架安裝

        綜合布線系統的橋架安裝主要包括水平橋架和垂直橋架,根據圖紙會審時確定的安裝位置進行放線定位。對于與其他專業交叉時產生的異形橋架,現場人員可將實際測量的尺寸與形狀提供給供應商,由供應商根據尺寸與形狀在工廠制作,減少現場加工,橋架的三通、彎通等宜采用廠家成品配件。橋架安裝結束后要進行必要的調整,使水平誤差和垂直誤差滿足規范要求,并做好接地,穿過不同防火分區的橋架在布線施工結束后要進行防火封堵。

        (3)線纜敷設

        綜合布線系統是點到點模式,在布線施工前要做好標識,施工時可以在線纜兩端做臨時標記,布線結束后要做永久標簽。線纜敷設時,要使用適宜的牽引力,不得生拉猛拽。線纜布放應自然平直,線纜間不得纏繞、交叉等。在水平橋架內敷設線纜時應在線纜的首端、尾端、轉彎及每隔3~5米處進行綁扎固定,在垂直橋架內敷設時,應在線纜的上端和每間隔1.5米處進行綁扎固定。線纜布放應有合適的冗余,線纜在機柜側預留3米左右,在工作區終端預留0.3米左右。

        (4)機柜安裝

        機柜、機架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垂直偏差度不應大于3mm。所有設備的接地均應連接到機柜(機架)的接地端子上,其接地端子需可靠接入接地排,接地電阻應符合設計要求。配線架安裝結束后需做好標簽對應工作,確保端口信息清晰明確。

        (5)纜線端接

        纜線端接前,必須核對纜線標識內容是否正確,對絞線纜與連接器件連接時應認準色標,防止接錯。打線時應盡量保持雙絞線的扭絞狀態,減少扭絞松開長度。纜線與8位模塊相連時可采用T568A或T568B標準,但在同一布線工程中不能混合使用。光纖熔接時要做好保護,連接盤中的光纖彎曲半徑應符合安裝工藝要求。

        (6)鏈路測試

        綜合布線系統性能檢測應采用專用測試儀器對系統的各條鏈路進行檢測,鏈路的指標須符合要求。光纖布線應全部檢測,檢測對絞電纜布線鏈路時,以不低于10%的比例進行隨機抽樣檢測,抽樣點必須包括最遠布線點。

        3、驗收階段。

        綜合布線系統施工結束后,要及時完成工程資料的整理和驗收。除了驗收規范規定的工程技術資料外,綜合布線系統還需要提交布線系統圖、配線架信息端口分布圖、信息端口與配線架端口位置的對應關系表、綜合布線系統平面布置圖等,這些資料的提交,有利于系統以后的維護。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綜合布線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已經成為主要技術并發揮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第5篇:現實不是童話范文

        【關鍵詞】 生鮮食品 配送中心 SLP

        一、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前不久網上報道出的雙匯物流在經銷商到加盟商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過程中未能達到低溫保證,“全程冷鏈”的承諾成了空談。而現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國生鮮食品配送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市場化程度不高、配送體系不完善的問題。

        針對我國的生鮮食品物流發展現狀,共同配送是達到逐步整合生鮮食品物流資源,實現規?;渌偷膬炦x模式。生鮮食品配送中心是指以生鮮食品為作業對象,而進行的運輸、倉儲、流通加工、包裝、裝卸搬運、物流信息處理的場所或組織。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可以促進糧食產銷結合,整合有限資源,實現散裝流通、信息服務等一體化功能。建設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對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合理的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布局可以加快周轉時間、縮短周轉周期、提高存量資源的使用效率,使運輸載體和設施設備等物流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首先對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的建設模式進行了探討,后將SLP算法的思想引入到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的規劃分析中。

        二、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的建立模式

        配送中心按照建設主體的不同,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1、多家生鮮食品生產企業投資建立聯合配送中心

        參與共同配送的多家生鮮食品生產企業共同投資、設計、建造配送中心,參與方在共同體內保持平等關系。生產企業的貨物通過配送中心進行合并,配送中心則作為實現共同化業務全面開展的紐帶,各生產企業通過共同建設的配送中心對物流活動的整體進行管理和控制。

        2、一家大型的生鮮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建立配送中心

        某一主導企業負責組織,承擔多家企業的產品的共同配送,成員以自愿參加為原則,并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管理相關合作事務從而實現共同配送。此模式在主導企業的協調指揮下進行配送,組織結構更為靈活,然而配送額度效率和生鮮食品的質量較難保證,但相比于前一種模式,此模式的建立基于參與者在充分利用資源的基礎上開展合作,無需額外投資。

        3、連鎖零售企業自建生鮮食品配送中心

        此模式一般適用于連鎖經營的大型零售企業,其建立配送中心以滿足其自身連鎖門店的生鮮食品配送需求,實現服務輻射區域甚至全國的配送能力。相比供應商直接送貨模式,自建配送中心不僅可以全面保證生鮮食品質量安全,還能有效壓縮生鮮食品采購成本。

        4、第三方儲運企業建立生鮮食品配送中心

        此模式下,第三方儲運企業發揮著組織、管理和調度的領導作用,作為專業的物流公司,其對道路運輸情況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并且其擁有著專業的現代化設備,同時利用GPS車輛定位系統、ERP信息系統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冷藏車輛實時控制和冷鏈物流的科學管理。并且由于其能夠靈活應對各合作企業的經營業績與業務量的波動,低成本的高質量運輸成為可能。

        通過以上四種模式的分析,從實現服務專業化、運營規?;?,體現成本優勢、風險共擔、信息流通暢等角度考慮,第三方儲運企業建立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優勢更明顯。并且隨著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迅速發展,這種模式也將會成為今后生鮮食品實現共同配送的主要形式。

        三、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的內部規劃布局

        合理的生鮮食品配送中心規劃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簡化作業流程。本文采用SLP布局圖解法對第三方生鮮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區進行平面布局規劃。

        1、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的四種作業流程

        (1)對于新鮮牛奶等生鮮食品,其自身保鮮時間短,并且無需集中加工配送。生鮮食品配送中心接到客戶的訂貨指令后負責向供應商訂貨,而供應商不直接將商品發給最終客戶(各門店或超市等零售店),中間不經過配送中心,從而提高這類商品的周轉速度。這是流程最短的一種生鮮商品配送方式,其流程如:配送中心訂貨客戶收貨。

        (2)對于如鮮活水產品等各類對保鮮要求較高的食品,要求能夠快速完成從產地到銷地的運輸,這類食品在配送過程中不存在儲存環節,分揀和配貨等工序是緊隨收貨程序之后的。其流程為:訂貨收貨配貨送貨。

        (3)對于像冷凍水產品、普通水果等保質期相對較長的生鮮商品,由于訂貨量比較大,往往在收貨后需要儲存。這類生鮮商品的物流運作流程如下:訂貨收貨儲貨配貨送貨。

        (4)為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部分生鮮食品在到達配送中心后需要經過加工環節,方便配送的同時提升商品的附加值。各類生鮮食品經過加工后,有些是再進行儲存,有些則直接配送到了各個門店。流程為:訂貨收貨加工儲貨配貨送貨。

        2、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功能區設置

        根據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存在的幾種作業流程,本文將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功能區分為物流功能區和非物流功能區。物流功能區包括進貨區、中轉區、加工區、倉儲區、理貨區、出貨區。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的整體作業流程及物流量大致如圖1所示,圖中的百分比是由上一個功能區進入下一功能區的物流量百分比。本文提供的數據只作為一個參考,具體物流量百分比配置還應根據具體的配送中心流通情況來進一步地設定。

        3、SLP布局影響因素分析與計算

        (1)物流關系。配送中心最重要、最為頻繁的活動就是各種物流作業,功能區間的物流量可以用物流強度,即單位時間的物流量表示。SLP中將物流強度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用符號A、E、I、O、U表示,其物流強度逐漸減小,對應著超高物流強度、特高物流強度、較大物流強度、一般物流強度和可忽略搬運五種物流強度。物流強度大的功能區應該相互靠近,以節約搬運費用,降低物流成本。經過對上述作業流程和流量的計算,可以得出各個單位物流關系相關表,如表1。

        (2)功能區相互關系分析。功能區相互關系主要是指物流中心的組織管理,即各功能區、部門之間的、管理、監督、業務聯系而存在的關系。當物流狀況對企業的生產有重大影響時,物流分析就是規劃布置的重要依據,但是也不能忽視非物流因素的影響,尤其是當物流對生產影響不大或沒有固定的物流時,規劃布置就不能依賴于物流分析,而應當考慮其他因素對各功能區相互關系的影響在SLP中功能區作業間相互關系密切程度等級劃分為A、E、I、O、U、X,即絕對重要、特別重要、重要、一般密切程度、不重要、負的密切程度,具體關系如表2。

        (3)功能區綜合相互關系。結合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的特點,假設物流與非物流的相互關系的相對重要性加權值m:n=1:1。設量化后的非物流的相互關系密切程度等級為,物流相互關系等級為,其中任意兩個作業單位分別為和,任意作業單位與之間綜合相互關系密切程度值=m·+n·。綜合上表,在SLP方法中,取A=4,E=3,I=2,O=1,U=0,X=-1,得出量化以后的非物流相互關系及物流相互關系。并按照各關系等級所占比例進行再次劃分,得到8個功能區的綜合接近程度和按分值的排序,如表3。

        4、功能區相關圖

        根據功能區的綜合接近程度,進行布局。遵循分值越高的功能區越靠近布置圖的中心位置,越低則越靠近邊緣,逐次考慮AEIOU層級的關系,最終得出布置線性圖,如圖2。布置某一特定面積下的生鮮食品配送中心時,要根據各單位所需面積和場地要求進行分配,可以對功能區布局線性圖進行調整,確定最終功能區布局位置圖。

        四、總結

        本文通過分析生鮮食品物流發展現狀,探討了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建設模式,并結合生鮮食品特點對第三方配送中心的內部布局進行基本的規劃,得出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各個功能區的基本位置關系和距離關系。在實際的功能區布局中,還需要根據實際數據做具體分析,并可以對特殊功能區進行必要調整。

        【參考文獻】

        [1] 張琳、龐燕、夏江雪:乳制品企業冷鏈物流共同配送研究[J].企業經濟,2011(12).

        [2] 陳然、蘭洪杰、殷悅:發展冷鏈物流共同配送的探討[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4).

        第6篇:現實不是童話范文

        關鍵詞:死亡;中西比較;儒家與基督

        中圖分類號:B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9-0068-03

        一、死亡與不朽

        不朽在儒家和基督教中有三種解釋:一是從事功上來理解,《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的“三不朽”之“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雖久不廢”為其代表,希圖達到“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式的影響不朽;二是通過子嗣傳承延續家族血脈來達到血脈不朽,即孟子在《孟子?離婁章句上》所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三是從死而復活上達到的存在的不朽,即《新約》的死亡觀:“我們借耶穌基督得勝”,通過對兩種文化關于不朽的比較,我們發現,前兩種儒家文化式的不朽所關注點是“現世的”,而非“來生的”,這和孔子一貫所持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的觀點是一脈相傳的,對待死亡的最好態度就是張橫渠在《正蒙?西銘》所說的“生,吾順事;沒,吾寧也。”死亡就是死亡這一本身的事件,不過是一個生命的結點,重點要看的是在趨向這個點的過程中,我們做了什么,這是一種理性文化視野下的“不朽”態度;而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這種不朽更強調讓人們關注來世,今生于我更近于可摒棄的糟粕,所以,人們在活著的時候,想著的是重返天國式的“死亡”,而非積極努力的去創造人生,更遑論如儒家文化倡導的那般去努力創建不世的功業了。

        透過對這兩種不同文化的死亡與不朽的態度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儒家的死亡觀迥異于基督文化里對天國的篤信與期盼,這與周孔文化,尤其是以孔子為主的儒家學人在宗法社會的背景下,基于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礎上所建立的人倫政治有絕大的關系,故而夏曾佑先生曾在《中國古代史》上指出:“孔子一身,直為中國政教之源,中國歷史,孔子一人之歷史而已?!?/p>

        試以孔子在病篤之時,子路為之祈禱一事為例,孔子知道此事就說:“丘之禱久矣”,于此,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寫到:“子路之請禱,乃弟子對師一時迫切之至情,亦無可深非。今先以請于孔子,故孔子告之以無須禱之義。若孔子而同意子路之請,則為不安其死而諂媚于神以茍期須臾之生矣,孔子而為之哉?”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儒家在生死問題上的著眼點和用力處均在人的“此在”上,具有濃厚的理性色彩,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孔子雖未有王圖霸業之功,但漢儒稱其“素王”,宋人亦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感嘆,他以其生時的德業言行為后世確立了“亡而不朽”的真正標桿,后來者自可沿此途徑向上攀援,正如《孟子?滕文公上》里所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笨鬃与m仰之彌高,卻并非遙不可及,儒家的不朽讓后世學人更容易立一氣魄,而非自甘渺小。

        反觀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它更看重的是“因信稱義”,德爾圖良在《論基督的肉身》中所言:“上帝之子死了,正因為講不通,這才是可信的。在埋葬之后,他又復活了;正因為是不可能的,這才是完全確實的?!闭鐒⒃谛畔壬凇对缙诜鸾膛c基督教》一書中所言:“耶穌擁有的絕對權威是由于他死而復活?!倍@種對于耶穌可讓人復活的篤信,正是與當初耶穌本人作為“上帝的替罪羔羊”,“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從容赴死,替世人擔荷罪孽的“原罪意識”緊密相關,他“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所以世間眾生,應感念耶穌為我受死,對耶穌最大的回報就是無限虔誠地信仰他,這不僅是一個感恩的儀式,更是自我贖罪并且最終在末日審判后復活的關鍵點,與儒家“人死如燈滅”的觀念不同,耶穌曾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庇诖丝梢?,基督教文化中的死亡與不朽,其所激勵者,是信道的不朽,而背負原罪而生的中世紀教徒們,在漫漫長夜中更多的是苦修與懺悔,而非對當下生活的關注與期盼。這恰如田薇在《儒家的不朽觀及其限度――以基督教的永生觀為參照》中所言“它不是抱著精英文化的終極價值尺度和成就天下道德功業的卓越姿態,以求‘我的影響’不絕于‘這個世間’而是懷著謙卑順從的態度,期待著上帝援手將自己從罪惡和死亡籠罩的塵世拯救出來,進入‘那個天國’獲得‘我這個人’的永生?!?/p>

        二、死亡的群體性與個體性

        死亡本應是一件及其私密的人生體驗,為什么會有群體性與個體性之分呢?

        這是因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特殊性造成的,所謂死亡的群體性其實是與我們上文所講的儒家關于人的不朽的兩個方面的設定相關,正如宋志明先生所說“在中國哲學中,‘人’的含義大體上有兩個:從實然的角度說,是指現實中的認知主體或實踐主體;從應然的角度說,是指價值意義上的理想人格。”在儒家文化體系中,死亡不僅指一個人作為生物生命的終止,它還有其作為社會人的生命的死亡,即一個人應該盡其在人倫中的義務卻沒有盡,那么其人雖生猶死,可能還不如不活的好,比如在《論語?憲問》篇中,孔子對他的一個老友――原壤的評價,說他“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卑粗熳拥恼f法就是說此人“以其幼至長,無一善狀,而久生于世,徒足以敗常亂俗,則是賊而已矣。”這里其實包含一個隱藏的文化信息,就是死亡在儒家文化中并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他是你對這個你存在過的世界的一個交代,而對于儒家文化浸染下的人們而言,你所要交代對象就是你為之奮斗了一生的族群,雖然西周覆滅,封建制名存實亡,但是從古老血液中相傳的生存智慧與文化因子并未一起消失殆盡,反而呈現蔚為大觀之態,梁漱溟先生曾將這種社會風尚概括為兩點:一為向上之心強,一為相與之情厚。而第二點就與我們所論之死亡過從甚密,相與之情厚,則一個傳統儒生,他的死亡就是在“交代后事”,交付的對象是至親,是族人,交托的事情是撫恤教養、田產家私,而他對死后的擔憂,也很少會放在靈魂的歸屬上,大人物是“青史留名”小人物是“后人評說”,而這評說的標準也總是以你生前與這家族的關系為準,盧作孚先生對此曾有過精辟論斷:“最好是你能興家;其次是你能管家;最嘆息的是不幸而敗家?!笨傊桥匀嘶蚝笕藢Α拔摇钡脑u論,因此在我看來,儒家文化背景下的死亡,是一種群體文化下的死亡,是一種“盡人事”后的寄托于群體式的安寧死亡。

        而基督教文化的死亡則更像是個體的《安魂曲》,親人固然需要出現在死者的面前,但對于將死的基督徒而言,更重要的不是悲戚地與親人相對而泣,而是面對代表上帝的神父,通過他――這一上帝使者的媒介,來接引自己的靈魂去那被描繪過無數次的天堂:“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好象碧玉,明如水晶。墻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凈的玻璃。城墻的根基是用各樣的寶石修飾的……那城內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城門白晝總不關閉,在那里沒有黑夜?!痹囅?,這樣的終極體驗無疑會對當時的人們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人人努力向上帝靠攏,正如趙林先生所言:“對于當時的基督徒們來說,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此生此世的生活,此生此世的生活是次要的,那只是彈指一揮間,那只是做準備,重要的是為一個永恒的、彼岸性的靈性生活所做的準備?!?/p>

        如此,若一個人平日里就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那么即便他未曾為這人間世做過什么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瀕死之前,他的心靈也會是安寧的,只因個體靈魂有了安頓的地方,有了向往的所在,從這個維度上看,儒家文化更類似于由下起筆向上畫了一個圓,其個人從以修身為本以至于齊家、治國、平天下,最后的落腳點和回歸點還是你自己,所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是儒家文化背景下的死亡思考;而基督文化更類似于一條向上的射線,從自我為出發點,靈魂愈發趨向上帝,最后終得到達彼岸之天國,所以,“在中世紀基督社會里,對于一個人來說最可怕的懲罰不是砍頭,不是處以極刑,若是教會宣布你的靈魂永世不能進入天堂。”

        三、死亡專題的停止與勃發

        儒家文化從孔子后,很多大家都從理性高度賦予死亡這一命題以儒家式的色彩,如孟子在《盡心篇》中所言“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他在這里不僅進一步深化了孔子的生死有命的觀點,強調了“修己以安人”、“由仁義行”的重要性,而且還樹立一種“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的時不我待之感,這正如馮滬祥先生在《中西生死哲學》一書中所言:“正因心中警惕,無法改變天命,所有更應珍惜現在光陰,更加充實每日內容;一旦突然面臨大限,回顧一生,仍然每過一天均有最充實有意義的一天,‘有一天,過一天’,而非得過且過,渾渾噩噩的‘過一天,算一天’。孟子在此,可說充分彰顯了生命的莊嚴性與終極性”。除孟子外,荀子在《大始篇》中也曾假托孔子與曾子的對話,曾子指出:“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痹谲髯涌磥?,君子應該時時行仁,無論事君與否,都應終生以行仁義之事自持,唯一可令其休止的事件,只有死亡;反之,小人的任意放縱,也唯有死亡能令其停止,荀子此說產生于戰國末期,當時之人已非“醇儒”而是以儒雜法、以儒雜黃老、或是出儒入農、出儒入墨之徒了,所以荀子可能有感于君子與小人的行為差異,故有此“大哉,死乎!”之嘆,而這無疑也為儒家的死亡賦予了更為鮮明的時代特質,而儒家在先秦時期就樹立起的這種熔個人于群體,化小我于天道的思想確實對后世產生了很積極的影響,正如田薇教授在《儒家的不朽觀及其限度―以基督教的永生觀為參照》一文中所說儒家學士在“這種生存態度下,立于世俗心存高遠而超拔世俗,源自有限生命又將人生與無限的宇宙相接而成為“天民”。但是此后以儒家為主線的死亡話題的研討幾不可聞,除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了與外來的佛教一爭高下而有了關于“形神關系”的討論,即便如陸九淵這樣的心學大儒在討論儒釋兩家的區別時,也只是說:“釋氏以人生天地間,有生死,有輪回,有煩惱,以為甚苦,而求所以免之?!势溲栽唬荷朗麓??!浣讨鶑牧⑷绱?,故曰利曰私?!边@樣站在儒家的不朽觀的前提下來反觀佛教生死觀背后的私利和出世的話語來,而此后的一千四五百年間,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某些哲人的論述概莫能超出先秦儒家所建構的死亡構架,使得這個本應具有無限發展空間的哲學命題就如同與之相適的社會環境一樣,停滯不前了。

        而當我們用同樣的死亡命題來反觀基督教之后的西方哲學界,不但如托馬斯?阿奎那所說的那種“哲學是神學的婢女”的現象終止了,而且脫胎于基督教死亡文化中的哲學思考愈發的勃發與壯觀了,按照段德智先生在《西方死亡哲學》一書中的劃分區間觀之,中世紀的基督教式的死亡哲學是一種對死亡的渴望,而進一步細分,則看到在中世紀后期,基督教死亡觀出現了雙重危機――即從“勿忘死”到“勿忘生”甚至進一步衍生出來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及天文科學等相關領域的蓬勃興起,而推演至近代,死亡繼續成為西方哲學家們為之著迷的話題,從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的對不死信仰的理性證明,到從盧梭等對不死信仰的理性否定,再到后來德國古典哲學中從康德、黑格爾再到費爾巴哈的對死亡的思考,這些人無疑構成了近代西方死亡中對死亡的漠視這一時代主題的要素,行進至現代,無論是意志主義的死亡哲學還是存在主義的死亡哲學亦或是科學哲學思潮中的對死亡哲學的思考,我們總能看到對死亡進行的積極的、有意義的、深刻的思考。

        所以通過中西死亡哲學的后續發展情況,我們發現儒家死亡哲學的發展的斷裂與后續的難以為繼,而西方死亡哲學卻有了持續性且階段性的多層次發展。

        總之,通過對東西方中儒家與基督教文化在死亡視野下的比較,我們看到了由倫理學而理性的儒家與由宗教而哲學的基督教之間的文化迥異性,筆者于此并非要比較東西文化在死亡課題上的孰優孰劣,而是想以此作為研究的基點,一把打開東西方文化差異性大門的鑰匙,借由此處來叩響東西文化的大門,繼續深入探究,希圖在不懈的努力下可以一窺東西文化迥異之堂奧。

        參考文獻:

        〔1〕錢穆.論語新解[M].成都:九州出版社,2012. 182―183.

        〔2〕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4. 151.

        〔3〕陸九淵.與王順伯書《全集》卷二[M].1―2.

        〔4〕田薇.儒家的不朽觀及其限度――以基督教的永生觀為參照[J].世界宗教文化,2015(3).

        〔5〕宋志明.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J].學習與探索,2009(3).

        〔6〕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27.

        〔7〕盧作孚.建設中國的困難及其必循的道路[J].大公報,1934(8).

        第7篇:現實不是童話范文

        化學教材是將化學課程理念和化學課程內容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和一定的呈現形式加以展開和具體化、系統化的材料。化學教材對化學課程理念的體現,對化學課程內容的落實,并不是只有一種邏輯體系,也就是說,化學課程內容可以按照多種邏輯關系加以具體化,從而形成多種版本的化學教材,這就是化學新課程倡導的“一標多本”的基本涵義。[1]新課程改革中,環境教育內容已經正式納入課堂教學中,在教育教學中開展環境教育,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環境道德、環保能力,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成為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加強環境教育十分重要,而對新課程高中化學教材環境教育內容有系統的把握的重要性也顯而易見。

        2 中學化學教材中環境教育內容分析

        目前,中學環境教育主要是通過三個渠道來進行,一是在已有的學科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二是開設環境教育選修課;三是開展環境保護興趣小組和社會實踐活動。在這三部分中,課堂教育是基礎,在必修課中滲透環境教育是主渠道。[2]教材中涉及的環境教育內容廣泛,包括化學工業及化學產品造成環境污染等各種有關化學方面的知識,將化學教育與環境教育聯系起來,并結合當今和諧社會的要求,以可持續發展為背景,介紹了綠色化學、化學與環境的關系、化學在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中的作用。

        3 三個版本教科書中實驗內容的整體分布情況的比較分析

        通過對比分析三個版本教科書不同模塊的實驗數目所占的比例,可以得到:人教版中整體所安排的化學實驗個數最多,魯科版最少。二者相差較大。而人教版與蘇教版在實驗個數安排上差別不大。[3]

        (1)魯科版中《實驗化學》模塊的實驗個數占魯科版總體實驗個數的比例最高,約為23.16%。

        (2)蘇教版中《實驗化學》模塊的實驗個數占魯科版總體實驗個數的比例最高,約為19.67%。

        (3)人教版中《必修一》模塊的實驗個數占人教版總體實驗個數的比例最高,約為22.14%。

        在《化學與生活》模塊中,魯科版安排實驗15個,大于人教版的6個實驗和蘇教版的11個實驗?!队袡C化學基礎》、《實驗化學》、《物質結構與性質》三個模塊,人教版與蘇教版安排的實驗個數遠大于魯科版安排的實驗個數。尤其是在《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魯科版僅僅安排一個實驗。

        實驗教學要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前提下,通過化學實驗操作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知識與技能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每一個實驗課題就是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甚至每一個實驗課題可以分解為若干個科學探究的過程,通過探究過程學生得到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了科學素養。教師應該盡可能利用這些實驗探究的素材,以強化學生探究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

        4 結論

        所謂綠色化學實驗,是指設計對環境沒有或者只有很小的負面作用的實驗綠色化學實驗,是社會對化學科學發展的新要求,它對于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瘜W實驗教學中,應重視環保教育,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以促使學生知、情、意、行的統一協調發展?;瘜W實驗,特別是有害氣體的實驗,直接影響師生健康,實驗時應將有害氣體盡可能地進行吸收處理,以消除或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如無法密閉操作的,加強回收,通風或其它防護措施。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改進有毒、有害實驗,從理論到實踐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比如:通過實驗裝置的改進,把敞開式裝置改為封閉式,實驗儀器生活化、微型化,實驗藥品微量化等,盡可能減少污染。課改之后,3種版本教材中的實驗都體現中學化學實驗發展趨勢:化學實驗趣味化、生活化、簡便化、微型化、清潔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崔巧生.不同版本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科書中化學實驗內容的比較與分析.東北師范大學,2010.

        第8篇:現實不是童話范文

        關鍵詞 鮮食葡萄;花粉;生活力;貯藏特性

        中圖分類號 S6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3-0073-03

        葡萄(Grapes),為葡萄科(Vitaceae Lindley)葡萄屬(Vitis L.),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是人類最早栽培和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果樹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果樹產業的發展,葡萄躍升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果樹種類之一,我國以栽培鮮食葡萄為主,它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成分豐富,成熟的漿果中含糖量高達10%~30%,以葡萄糖為主,可被人體直接吸收,是世界性的重要水果[1-2]。雜交育種是植物選育新品種的一種常規的育種方法[3]。高生活力的花粉是確保植物雜交育種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花粉生活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其授粉、受精乃至坐果。因此,在進行雜交育種工作之前,都必須要了解花粉的生活力。由于不同鮮食葡萄品種的花期經常不一致,在進行雜交育種過程中,常涉及到其花粉生活力隨貯藏條件變化的問題。有關葡萄花粉生活力貯藏條件的研究前人已有所報道,萬怡震等[4-5]研究認為溫度是影響花粉貯藏的主要原因,干燥條件下,貯藏溫度越低,花粉的生活力下降越緩慢,貯藏期越長;楊傳友等[6]研究認為低溫對保持果樹花粉生活力的效應極其明顯。本試驗以新葡一號、馬、京秀、木納格、維多利亞以及黑貝蒂等6個鮮食葡萄品種為試材,比較它們之間新鮮花粉生活力的高低以及其花粉生活力隨貯藏條件變化的情況,為在葡萄雜交育種中選擇適宜的父本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采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葡萄瓜果研究中心葡萄種質資源圃,分別為新葡一號、維多利亞、木納格、馬、京秀和黑貝蒂。

        1.2 試驗方法

        1.2.1 花粉的采集與處理。2013年5月13日從正常生長的葡萄植株上隨機選取處于初花期的葡萄花穗,放入塑料袋中用冰袋保鮮帶回實驗室。輕輕剝掉花瓣,取出花藥,放在墊有硫酸紙的培養皿中,及時剔除其中的雜質和破裂的花藥,然后將培養皿放置在室內陰涼干燥處陰干,待花粉完全散出后根據試驗處理進行密封干燥保存,備用。

        1.2.2 試驗處理。

        (1)按照瓊脂8 g/L+蔗糖200 g/L+硼酸50 mg/L的配方配制培養基,pH值為6.0。將配制好的培養基倒入潔凈的培養皿中,制作發芽床,待凝固后,用棉簽蘸取貯藏前的各鮮食葡萄品種的花粉,輕輕振動,將花粉均勻地撒播在發芽床上(避免出現重疊),每個視野內50~100粒花粉,每個品種設3次重復,然后在培養皿蓋中放入用水浸濕的濾紙,蓋在發芽床上保濕,最后貼上標簽寫明品種名稱和播種日期。在(25±1)℃的恒溫箱中,黑暗條件下培養,在培養后8 h開始觀察花粉的萌發率。

        (2)將收集的6種鮮食葡萄品種的新鮮花粉均分為5等份,分別裝入花粉瓶內密封保存,瓶外貼上標簽,標明日期和品種名稱,放入裝有CaCl2的干燥器中,分別在25、5、0、 -20、-40 ℃等5種溫度條件下貯藏。各貯藏條件下的花粉間隔5、10、15、20、25 d置于按上述配方配制的培養基中,按上述方法觀察統計花粉的萌發率?;ǚ鄣哪唾A藏力是以待測花粉生活力保持時間(即待測試樣自收集到花粉生活力降為零的時間長度)來表示。

        1.3 花粉萌發的觀察和統計

        花粉萌發標準:以花粉管長度超過花粉粒直徑的1/2為萌發花粉。在10×20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統計花粉的萌發數,并計算花粉的萌發率。每個培養基隨機觀察3個不重疊視野,記錄萌發的花粉粒數和花粉總粒數。3個視野的平均值作為該培養皿內花粉的萌發率。花粉萌發率(%)=視野內萌發的花粉粒數/視野內的花粉總粒數×100。

        數據分析采用Excel 2003和DPS7.05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及Duncan′s新復極差多重比較分析差異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鮮食葡萄品種花粉生活力

        3 結論與討論

        3.1 不同鮮食葡萄品種花粉生活力比較

        通過用離體培養法測定維多利亞、新葡一號、黑貝蒂、木納格、馬、京秀等6個鮮食葡萄品種的新鮮花粉,發現新葡一號的花粉生活力較高,為50.41%,新葡一號、維多利亞、木納格、馬4個品種間的花粉生活力差異不顯著,但均與京秀差異極顯著,且以京秀的花粉生活力最低,僅為24.13%。不同品種間花粉生活力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品種自身的遺傳特性[9]?;ǚ凵盍Φ膹娙醣厝粫鸹ǚ塾缘牟煌?。因此,在雜交育種的工作中,對花粉生活力的研究十分重要。本試驗的結果可為在鮮食葡萄雜交育種過程中選擇適宜的父本材料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這對于充分利用這些種質選育新的鮮食葡萄品種具有重要意義。

        3.2 鮮食葡萄的花粉敗育特性

        各鮮食葡萄品種的花粉不但其生活力存在差異顯著,甚至有些品種的花粉有可能存在花粉敗育現象。顯微觀察發現黑貝蒂的花粉圓形飽滿,但未發現萌發,有可能是花粉敗育現象,這一現象在黃金梨[10-11]和葡萄[12]上曾有過報道,他們認為花粉敗育的主要原因是從四分體分離后單核花粉細胞形成到二核期,絨氈層細胞程序化死亡發生紊亂,提前解體,花藥維管束細胞木栓化,二者共同導致大部分小孢子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致使花粉敗育。而有關鮮食葡萄品種黑貝蒂花粉敗育的現象具體是何原因所致尚不清楚,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

        3.3 貯藏過程中鮮食葡萄花粉生活力特性

        花粉在成熟后往往需要貯藏一段時間來解決多數親本雌雄異熟、花期不遇等問題。花粉的貯藏效果直接影響其生活力的高低,在不同的貯藏溫度條件下植物花粉表現出不同的耐貯藏力[12]。本試驗證明了各鮮食葡萄的花粉在5 ℃和0 ℃貯藏條件下其生活力的保持時間較在25 ℃貯藏條件下花粉生活力的保持時間要長,其原因有可能是由于葡萄花粉含有很多酶、蛋白質、核酸及其他有生命活性的物質,這些物質在花粉的保存過程中極易變性,再加上溫度高增強了花粉內部的呼吸強度,從而導致花粉營養枯竭。本試驗也證實了在-20 ℃和-40 ℃條件下貯藏的花粉要比在5 ℃和0 ℃條件下貯藏的花粉更有利于延長其生活力的保持時間。這是因為低溫降低了花粉的呼吸強度,可溶性糖類和有機酸類消耗較少,花粉的代謝速度減小,從而使得花粉生活力保持較長的時間,因此低溫有利于延長花粉的生活力。本試驗結果還表明了各鮮食葡萄花粉貯藏的最佳溫度為-40 ℃,貯藏25 d后萌發率仍達15.22%~29.91%,而25 ℃的溫度環境則不利于花粉的長期貯藏,貯藏25 d后萌發率僅有7.38%~15.69%。

        花粉在貯藏的過程中,隨著貯藏時間的增加,花粉內貯藏物質的消耗增多,酶活性下降,水分逐步流失,花粉的生活力會逐漸下降,但是并非所有植物的花粉生活力隨著貯藏時間的增加呈直線下降趨勢。鮮食葡萄品種馬的花粉在-20 ℃條件下貯藏20 d內其生活力出現先下降后上升的現象;京秀的花粉在-40 ℃條件下貯藏15 d內其生活力出現先下降后上升的現象,即短期被迫休眠現象。可能是在貯藏的過程中由于溫度低花粉中酶的活性暫時受到抑制,經過一定時間后測定花粉萌發率時,由于在室溫條件下將花粉瓶打開取出花粉,冷熱交替刺激了花粉的酶活性恢復,致使花粉的萌發率升高;還可能與品種的遺傳特性有關系,具體是何原因所致,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4 參考文獻

        [1] 賀普超.葡萄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49.

        [2] 范恩國,韓麗娟,白玉華.保健美容佳果―葡萄[J].植物雜志,2002(2):17.

        [3] 張春暉,李華.葡萄育種方法研究進展[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1995(2):20-22.

        [4] 萬怡震,賀普超,廖祥儒,等.葡萄不同發育階段、不同干燥及不同保存條件下生活力鑒定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1997(2):10-20.

        [5] 張延農,賀普超.葡萄花粉萌發力的研究[J].落葉果樹,1991,23(1):3-4.

        [6] 楊傳友,畢杰,楊先棟.十二種果樹花粉貯藏試驗[J].果樹科學,1994(2):103-104.

        [7] 蓋鈞鎰.試驗統計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99-128.

        [8] 劉權.果樹試驗設計及統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85-100.

        [9] 王欽麗,盧龍斗,吳曉琴,等.花粉的保存及其生活力測定[J].植物學通報,2002,19(3):365-370.

        [10] 邊衛東,鄧艷華,朱育賢,等.黃金梨胚珠、花粉發育及花粉敗育過程的顯微觀察[J].果樹學報,2006,23(2):290-292.

        第9篇:現實不是童話范文

        關鍵詞:協同過濾; 興趣變化; 非線性逐步遺忘

        中圖分類號:O415.2;TP301.6 文獻標志碼:A

        Non-lineal gradual forgett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capable of adapting to users’ drifting interest

        ZHENG Xianrong1, TANG Zeying2, CAO Xianbin1

        (1. Dept. of Computer Sci. & Tech., Univ. of Sci. & Tech. of China,Hefei 230027, China;

        2. College of Sci., National Univ.of Defense Tech., Changsha 410073,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tradition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CF) algorithm often leads to bad recommendation when users’ interests are changed, and inspired by the forgetting law of psychology,a non-lineal gradual forgett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is developed which diminishes the importance of each rate with time and then determines similarities between different users. The experiment using MovieLens dataset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tradition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s.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interest drift; non-lineal gradual forgetting

        0 引 言

        因特網的迅速發展和電子商務的出現導致推薦系統的產生.[1]推薦系統是一種個性化的信息過濾技術[2],它被用來預測某個特定用戶是否會喜歡某個特定的商品(預測問題),或被用來確定N件用戶感興趣的商品(TOP-N推薦問題).

        協同過濾(Collaborative Filtering,CF)是建立推薦系統最成功的技術,其優點是能夠基于信息的質量和品位進行過濾并推薦用戶意想不到的有用信息.[3]很多電子商務網站都使用該技術,如Amazon,CDNOW和eBay.

        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法建立協同過濾推薦系統[4,5]:(1) 基于用戶的(User-based).先利用統計方法得到具有相似興趣的鄰居用戶,然后綜合鄰居的評價為當前用戶預測或推薦.(2) 基于項目的(Item-based).系統通過分析歷史信息確定不同項目之間的關系,然后利用這些關系推薦項目.該方法基于這樣的認識:如果用戶曾對某些項目感興趣,那么與之相類似的項目用戶也會感興趣.

        實際上經常變化的用戶興趣導致傳統協同過濾系統的推薦質量顯著下降,因為它只適合用戶興趣穩定的情況.本文提出一種新的協同過濾算法,對用戶評分的重要性使用非線性逐步遺忘策略.實驗結果表明該策略可有效提高用戶興趣變化情況下的推薦質量.

        1 相關工作

        Tapestry[6]是第一個使用協同過濾思想的系統,用于過濾電子郵件,其作者GOLDBERG認為人們應該彼此合作完成信息過濾工作.GroupLens[7]是基于用戶評分的自動推薦系統,用于推薦電影和新聞.為處理用戶變化的興趣,KOYCHEV等[8]引入逐步遺忘的思想并使用線性遺忘函數,即對學習算法而言,最近的觀察應比過去的重要,觀察的重要性應隨時間減小.KUKAR[9]建議使用核函數學習用戶的興趣.

        用戶興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還是動態變化的,因此跟蹤和學習用戶興趣是最基本且難以解決的問題.[10]通過組合基于用戶的和基于項目的協同過濾方法,基于相似項目的鄰居用戶協同過濾算法[11]能夠處理用戶多興趣下的個性化推薦問題.

        協同過濾算法盡管獲得很大成功,但尚有兩大主要缺陷[2]:(1) 稀疏性問題.在很多推薦系統中關于每個用戶和項目的歷史信息往往相當有限,因此協同過濾系統不能準確地確定用戶的鄰居和推薦項目,進而導致推薦質量下降;(2) 擴展性問題.基于用戶協同過濾算法的計算復雜性隨著用戶和項目數量的增加成線性增長,由于典型的推薦系統中本身就存在大量的用戶和項目,因此現有的推薦系統面臨嚴重的擴展性問題.上述缺陷已有一些解決辦法,如基于項目評分預測的協同過濾方法[12]、降維方法[13]和聚類技術[14]等.

        2 基于用戶CF算法

        2.1 基于用戶CF的思想

        基于用戶的CF是目前建立推薦系統最成功的技術.其思想是每個人都屬于某個特定的群體,該群體中的成員具有相似的興趣,因此被該群體中不同成員喜歡的項目可以用來形成候選的推薦項目.算法主要包括3個部分.

        2.2 基于用戶CF的問題

        傳統CF算法利用興趣相似的鄰居用戶對某項目興趣的大小,預測當前用戶對該項目的喜好程度.顯然,這里的鄰居用戶選擇方法非常關鍵,但是通常的鄰居選擇方法沒有考慮用戶興趣變化問題,從而影響算法的準確性.例如,過去喜歡體育類電影的用戶A現在喜歡軍事類電影,用戶B喜歡體育類電影,用戶C喜歡軍事類電影.由于A和B過去的興趣相似并且他們對項目的評分也相近,所以A和B的相似度要比A和C的相似度高.在確定A的鄰居用戶時,傳統的CF算法就會選擇B而不是C,最終系統向A推薦的仍是體育類電影而不是軍事類電影,盡管A和C的最近興趣相似且A已顯示出對軍事類電影的興趣.上面的情況可以通過表1來說明.

        3 逐步遺忘CF算法

        3.1 用戶興趣變化問題的解決思路

        對于上面的例子,如果在確定用戶間的相似度時,給與A最近興趣相似的用戶以較大的相似度,給與A僅過去興趣相似的用戶以較小的相似度,那么系統就會把C作為A的鄰居用戶,以C作為鄰居用戶預測A對M2的評分也將更準確.

        綜上所述,為了捕捉用戶興趣變化,推薦系統需要為當前用戶選擇與他最近興趣相似的鄰居用戶,同時淘汰僅與他過去興趣相似的鄰居用戶.因此本文對傳統的協同過濾算法進行改進:首先賦予每項評分1個按時間衰減的權重,即最近的評分權重大,過去的評分權重小,然后按加權后的評分確定用戶間的相似度.

        確定用戶間的相似度.遺忘函數h(t)的作用是增加最近評分重要性的同時降低過去評分的重要性.

        遺忘函數h(t)的選擇非常關鍵,因為其遺忘能力直接影響推薦系統的性能.一般而言,h(t)的遺忘速度快,系統學習用戶興趣的過程就快;反之系統學習用戶興趣的過程就慢.

        推薦系統是1種Web智能系統,它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的方法從歷史數據庫中發現用戶的興趣,然后進行個性化信息推薦.為了提高其智能性,推薦系統需要從不同的學科汲取有價值的思想和方法,包括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統計學和心理學等.

        人的遺忘過程不是簡單的逐步遺忘.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EBBINGHAUS)首先對遺忘現象作了系統的研究[16],得到的遺忘規律表明:在識記后的短時期內遺忘進行得較快,經過足夠長的時間間隔后遺忘進行得比較緩慢,即遺忘過程是先快后慢,是非線性的.受遺忘規律的啟發,本文設想:如果在推薦系統中使用非線性逐步遺忘策略,那么系統的準確性應該更好,即按時間t對評分的重要性進行不同速度的衰減,t越小衰減得越快,反之越慢.

        3.3.3 算法說明

        在傳統的CF算法中,所有評分的重要性都相同.雖然在用戶興趣未變化時上述做法是合理的,但是當用戶興趣發生變化時情況就有所不同.由于受用戶舊興趣的影響,推薦系統中舊評分的積極作用不大,因此應降低舊評分的重要性.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依據評價時間減小每項評分的重要性,然后在此基礎上確定用戶間的相似度,使得計算出的鄰居用戶比較準確,因此在準確性方面高于傳統的CF算法.

        實驗結果表明,當用戶興趣變化時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在準確性方面優于傳統的CF算法.

        4 實驗結果及分析

        4.1 數據集

        MovieLens數據集(movielens.umn.edu)含有本文必需的時間屬性.MovieLens是著名的基于CF的研究型推薦系統,目前提供的電影超過5 000部,用戶已超過70 000人.本文從中提取4 666條記錄,涉及51個用戶和264部電影,其中每個用戶至少評價50部電影,每部電影至少被50個用戶評價過.實驗中本文將其中90%的數據作為訓練集,剩下的10%作為測試集.

        4.2 評價標準

        采用平均絕對誤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作為評價標準,MAE用項目預測評分和實際評分間的偏差度量算法的準確性.為了測試算法能否跟蹤用戶的最近興趣,選擇的預測項目都是用戶最近評分過的

        (1) 隨機選擇若干用戶,比較不同用戶下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和傳統CF算法的MAE值,其中鄰居大小k=10,遺忘速度m=0.6.實驗結果表明,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在準確性方面優于傳統的CF算法,見圖1.

        圖 1 不同用戶下的推薦算法精度比較

        從圖1可以看出:對于不同用戶,總體上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的MAE值小于傳統CF算法,但是對于個別用戶(如UserID=62),前者的MAE值卻比后者大,原因可能是這些用戶的興趣變化較慢,不適合采用非線性逐步遺忘策略.

        (2) 對于上面的用戶(UserID=127),比較不同鄰居數量下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和傳統的CF算法的MAE值,其中遺忘速度m=0.6.實驗結果表明,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在準確性方面優于傳統CF算法,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出:對于不同的鄰居大小k,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的MAE值均小于傳統的CF算法,但是對于不同的k,非逐步遺忘CF算法的優勢不一樣,有些情況下的優勢明顯(如k=15時,準確性提高35%),有些情況下的優勢不明顯(如k=5時,準確性提高2%),顯然它受鄰居用戶大小k的圖 2 不同鄰居大小下的推薦算法精度比較影響.此外,兩種算法的MAE值總體上隨k的增大而逐步減小.

        (3) 對于上面的用戶(UserID=127),比較不同遺忘速度m下非線性和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的MAE值(見表2),其中鄰居大小k=10,這里使用的線性逐步遺忘函數如下:

        4.4 結 論

        根據上面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總體上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在準確性方面優于傳統CF算法和線性CF算法.

        但是,并非在所有情況下都適合使用非線性逐步遺忘算法.多數情況下的用戶興趣是逐漸改變的,適合使用線性逐步遺忘策略,而不適合使用非線性逐步遺忘策略,因為后者通常用于用戶興趣變化較快的場合.以后將繼續研究不同變化速度的用戶興趣對兩種算法的影響.

        5 結束語

        研究協同過濾中的用戶興趣變化問題,提出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該算法依據評價時間減小每項評分的重要性,然后在此基礎上確定用戶間的相似度.實驗結果表明,非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在準確性方面總體上優于傳統CF算法和線性逐步遺忘CF算法.

        參考文獻:

        [1] RESNICK P, VARIAN H R. Recommender systems [J]. Communications of ACM, 1997, 40(3):56-8.

        [2] KARYPIS G. Evaluation of item-based top-N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Technical Report #00-046] [R]. Dept of Computer Sci, Univ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2000.

        [3] 蔡登, 盧增祥, 李衍達. 信息協同過濾[J]. 計算機科學, 2002, 29(6):1-4.

        [4] SARWAR B, KARYPIS G, KONSTAN J, et al. 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C]//Proc Tenth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2001: 285-295.

        [5] DESHPANDE M, KARYPIS G. Item-based top-N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J]. ACM Trans on Info Systems, 2004, 22(1): 143-177.

        [6] GOLDBERG D, NICHOLS D, OKI B M, et al. Us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to weave an information tapestry [J]. Communications of ACM, 1992, 35(12):61-70.

        [7] RESNICK P, IACOVOU N, SUCHAK M, et al. Grouplens: an open architecture f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of netnews [C]//Proc ACM CSCW 94. Chapel Hill, NC, 1994.

        [8] KOYCHEV I, SCHWAB I. Adaptation to drifting user’s interests [C]//Proc ECML’ 2000. Barcelona, Spain, 2000.

        [9] KUKAR M. Drifting concepts as hidden factors in clinical studies [C]// Proc 9th Conf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Europe, Protaras, Cyprus, 2003.

        [10] 曾春, 邢春曉, 周立柱. 個性化服務技術綜述[J]. 軟件學報, 2002, 13(10): 1 952-1 961.

        [11] 余力, 劉魯, 李雪峰. 用戶多興趣下的個性化推薦算法研究[J].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2004, 10(12): 1 610-1 615.

        [12] 鄧愛林, 朱揚勇, 施伯樂. 基于項目評分預測的協同過濾推薦算法[J]. 軟件學報, 2003,14(9):1 621-1 628.

        [13] SARWAR B, KARYPIS G, KONSTAN J, et al. Application of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in recommender system - a case study [C]//ACM WebKDD Workshop, 2000.

        [14] UNGAR L, FOSTER D. Clustering methods f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C]//Proc Workshop on Recommender Systems. Menlo Park, Calif: AAAI Press, 1998.

        [15] 鄭先榮,曹先彬. 線性逐步遺忘協同過濾算法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7(1):72-7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 中文专区欧美三级在线 | 日本三级a欧美三级香港三级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 | 色老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