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作業會計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溯本求源,改變成本動因
傳統成本法比較關注產品成本結果本身,成本計算的對象是企業所生產的各種產品,產量被看作是產品成本的唯一動因,并認為它對成本分配起著決定性的制約作用。按照這一思想,企業的全部成本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作業會計的成本計算思路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生產費用應根據其發生的原因,匯集到作業,并計算出作業成本,再按產品生產所消耗的作業量,將作業成本計入產品成本。按照這一成本動因將成本劃分為:①短期變動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短期內仍以產品數量為基礎,與傳統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長期變動成本,以作業為基礎,作業量是其成本動因。某種產品分配的長期變動成本數額在傳統成本法下多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給定的時期內不隨任何作業的變動而變動的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它也是變動的。
在傳統成本法下,成本計算的準確性取決于間接成本分配的合理性。而在現代企業制造過程中,資本的有機構成大幅度提高,最終產品和勞務吸納的間接費用大增。這種情況下,按傳統成本計算方法分配將會使產品成本信息嚴重失真。因此,應從成本產生的源頭入手,分析成本發生的前因后果,將單一標準的分配基礎改為按成本動因的多標準分配,作業成本法(ABC法)應運而生,提高了成本計算的準確性。
二、強調成本的戰略管理,延伸成本概念
傳統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但隨著市場格局逐漸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化,產品的價值實現比價值形成更為重要,因此,應選擇實施按成本管理要求的全程管理。
ABC法正是立足于這種全程的成本概念進行管理,將成本視野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將產品的設計向后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階段,且尤其重視在產品投產前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如果說價值工程強調在設計階段剔除產品過剩功能,以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ABC法則強調在設計過程中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對于可增加價值的作業,在不影響產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也選用低成本作業。因此,ABC法被看作是價值工程在成本會計應用中的深化、細化。
三、強調決策的成本關聯性,輔助相關成本決策法
相關成本決策法是管理會計中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管理決策方法,它將與某種決策相關的成本和收入進行配比來做出決策,只考慮隨決策而變動的成本,忽略不受決策影響的成本。相關成本決策法假設決策對成本在短期內發生影響和多項決策之間是相互獨立、互不影響的。
相關成本決策法考慮了決策的短期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①一旦某項決策敲定,與該決策相關的變動成本就會成為與其他決策無關的固定成本;②所有成本均是變動的,這是因為任何一個企業不可能僅僅只做一項決策,前期決策會對后期決策產生影響。換言之,某些成本就某單個決策而言是固定的,但就一系列決策而言卻是變動的。相關成本決策法假設決策互為獨立是脫離現實的,生產中企業總是面臨許多決策,一些決策還同時進行,其相互影響既體現在機會成本上,又表現在未來的潛在成本上。相關成本決策法沒有考慮這種相互影響的內在機制,使用它將導致一定時期內從各項決策取得的收益不具可加性,即整體效果小于單項的決策效果之和。ABC法則在一定程度上能輔助相關成本決策法,它從系統的角度出發,認為一項決策不僅要考慮其對同期決策的影響,還要考慮其對后續決策的影響;不僅需要預計未來的機會,而且還要掌握成本的長期習性,其中包括那些不隨單項決策變動,但隨多項決策變動的成本習性。ABC法通過揭示各種成本的動因,了解各決策方案的短期和長期效果,使決策后系統的總體效果大于各單項決策效果之和。
四、重新界定期間費用,完善成本概念
傳統成本觀下,產品成本是指其制造成本,就其經濟內容看,只包括與產品成本直接有關的費用,而用于管理和組織生產的支出則作為期間費用處理。產品成本按費用的經濟用途設置相關項目。而在作業成本觀下,產品成本是指完全成本。就一個制造中心而言,該制造中心所有的費用支出只要是合理有效的,都是對最終產品有益的支出,就應計入產品成本。即作業成本觀強調費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論其是否與產出直接相關。
作業成本觀下,也使用期間費用概念,但此時期間費用匯集的是所有無效的、不合理的支出,即所有作業無效耗費的資源價值和非增值作業耗費的資源價值,而不是與生產無直接關系的支出。企業將它們計入期間費用,是希望通過改進相關作業以消除這些耗費。另外,作業觀念下成本項目是按作業類別設置的。這種成本和期間費用的重新界定,是對管理內涵深層次認識的體現,有助于考核企業的管理效益,同時也完善了產品的成本概念。
五、降低成本的主觀動因,完善責任會計
一、寫作原則
(1)超前性。在論文選題前,要選擇具有前瞻性的題目,即對我國職能部門制定有關方針、政策時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論題。
(2)實用性。我們在做論文寫作時切忌空談,切忌重復已過時的東西,要選擇工作中對企業有重大影響的現實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新的見解。
(3)時間性。特別提醒撰寫會計方面論文的同學,由于2001年財政部頒布了現行會計制度,因此,我們在進行論文寫作時要注意參考2001年以后刊物發表的文章。如:寫會計信息失真方面的文章同學注意。自從現行制度頒布后,從制度層面已將會計信息造假問題杜絕了,建議這方面的論題就不要再選了。
(4)觀點正確。論文寫作時,其觀點不要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規定相違背。
(5)論題要嚴格限定在會計、財務、審計和會計電算化方面;或寫財務會計專業與其他學科交叉方面的論題。如:"稅收籌劃對企業理財活動的影響"等。其主旨必須體現出財務會計專業的內容。否則就離題了。
二、構思
1、選題
(1)不是所有刊物發表的題目都適合我們寫。因為會計專業本科論文完成字數要求在8000至10000字之間,而有些發表的論文題目寫作字數達不到我們規定字數要求,故并不適合我們選用。
(2)若寫與會計專業實踐相結合方面論文時,要突出所學財務會計專業理論與方法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離開這一指導作用,論文將變成調查報告或工作總結。
(3)要注意審題。有的同學為了追求題目新穎,確定題目時,出現了自相矛盾的情況。如:有的同學把題目定為"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創新"。我們知道,對于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有關部門沒有出整的規定,該題屬于探討性問題,更無從在此基礎上創新了。
(4)論題要有探討價值。論文的寫作要以建立和完善相關規定或解決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為對象,如:"淺談我國的財務分布報告"。該題針對我國現行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不夠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對職能部門進一步完善《企業財務分布報告》征求意見稿有一定參考價值。相反,有一些同學《關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加強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類題目寫起來很空,又沒有實際內容。因此,建議同學們不要選擇這些題目作為論文來寫。
2、寫作過程
一旦確定題目后,就要開始寫作了,寫作的時候要注意:
第一,確定題目;圍繞題目搜集有關資料;第三,對相關資料進行篩選;第四,根據篩選后的資料確定論文提綱,在提綱中把自己的觀點融入其中;第五,依據詳細提綱開始論文寫作。
同學們在收集資料時,可以到北京圖書館查找一下刊物:《會計研究》、《財務與會計》、《財務與會計導刊》、《財會通訊》、《財會月刊》、《中國農業會計》、《現代會計》、《天津財會》等,還可以參考各財經院校學報有關財務會計方面的文章。
三、應注意的問題
(1)題目和內容要一致。如:有的同學在寫"試論企業內部控制"一題時,夾雜了許多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的內容,表現出題目與內容相脫節,從而消弱了主題。
(2)論文結構要嚴謹。論文提綱確定后,要看看其結構是否合理。舉例說明:"試論審計風險的控制與防范"的一般結構應為:
審計風險的定義。進行各國審計風險定義比較,通過比較得出結論;審計風險的特征。對特征進行詳細說明;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對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審計風險的控制。主要把控制審計風險的步驟寫出來;審計風險的防范。把防范的主要措施寫出來。舉例:例如,在防范審計風險方面,現行會計制度中那些不夠規范的方面還需改進,怎樣改進。國際上成功范例給我們的啟示。
(3)文章內容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1.缺乏足夠的內控意識。
現階段,一些企業領導不重視會計內控工作,僅僅把該項工作視為許多表面形式性的文件與制度。部分領導感覺會計內控會使自身的權力消弱,因此十分抵觸。同時,他們一般不想在這方面投入太多的資源。甚至有的領導認為公司的任何事情由自己做主,根本不注重相關法律。此外,一些職工根本不關注會計內控工作,積極配合思想不足,財務觀念不強。2.缺少完善組織結構。現階段,一些企業中均未設立有效的會計部門,一般是公司領導的家屬負責會計工作,有的是外聘會計。許多公司的財會工作者均為兼職,無法專心搞會計業務。許多公司盡管成立相應的會計部門,然而崗位職責財的設置不合理、不清晰。有的公司并未成立內部審計機構,就算是一些設置了,卻沒有獨立性,根本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職能。
3.內控制度不完善。
因不太注重會計內控工作,導致其缺少完善的內控制度。部門公司盡管制定了這方面的制度,然而卻沒有清晰的目標,且內容不具體,具有較低的操作性。除此之外,一些公司均沒有建立完善的會計內控監督機制,不注重監管相關制度的具體落實狀況。針對違規職工,懲處較輕,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
4.會計核算不規范。
現階段,一些公司在會計核算上均不規范。并未構建針對性的程序,同時透明度不高,對會計工作者缺少監管與制衡機制。有些公司未設置相應的會計賬目,以票代賬。另一方面,盡管許多公司設置了,然而其賬目處理不規范,十分混亂。此外,許多公司為迎合領導的非法要求,弄虛造假,設多套賬,各種不良現象不勝枚舉。
5.會計工作者素質相對較低。
當前,一些企業的財會工作者均為領導親近之人,他們往往并不具有財會專業背景,許多就連相關資格證都沒有。如此的專業水平根本不能滿足公司運作的需求,使其會計內控水平明顯下降。同時,許多公司的財務工作者沒有充分的法律意識與職業道德,為滿足領導需求或謀取私利,造假,挪用公款,貪污受賄等。上述行為儼然與相關法律、職業道德相違背,對公司整體以來產生嚴重傷害。
二、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1.高度重視會計內控工作。
企業領導需要改變傳統的理念,應積極吸收各種新的管理方法與理念,不斷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狀況進行改善,特別是應當重視會計內控工作。另一方面,企業領導還需要多向所有職工灌輸這方面的理念,引導他們認真遵守相關制度。此外,領導還應適當加大對該項工作的投資,以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進一步完善組織結構。
對于企業來說,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會計內控工作組織結構,提供組織保障。需設置專門的會計內控管理機構,由企業財務總監主管,同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負責審計。為充分保證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該機構領導禁止由公司財務機構管理者兼任,可以由董事會或其審計委員會兼任,以相互制約。利用構建系統全面的內控組織機構,來提高內控工作質量。
3.設計有效的內控工作目標。
為推動該項工作不斷提速增效,企業必須設定有效的內控目標。具體來說,根據公司的會計內控內容層次進行設計是相對科學,可操作性較強。這樣進行設計,通常來說,會計內控目標主要由以下內容:制度合理科學,會計數據準確有效,財產安全完整,防范風險有效,嚴格落實制度,效益不斷增加等等。
4.構建完善的會計內控制度。
企業需要在開展會計工作中逐漸完善會計內控制度,從制度方面為企業所有職工的平時工作提供科學的會計規范,帶動公司效率和效益不斷提高。領導與財會職工應當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會計內控方法與理念,并且應當充分考慮公司現狀,不斷完善內控制度,使其不斷趨于合理化,且操作性較強。
5.打造優秀的財會隊伍。
第一,通過外部招聘優秀財會工作者的方式來為財會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改善工作條件與薪酬待遇,激發他們努力工作。第二,當企業當前財會隊伍加強培訓教育。通過專業培訓、聘請專家舉行講座和報告會等方式,或者鼓勵他們積極參加繼續教育、上夜校等方式,使其專業能力與理論水平不斷提升。第三,構建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嚴格考核,獎優懲劣,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
三、結語
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2]。既不同于中職院校,屬于高等層次,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培養的是介于學術型人才、工程型人才與技能型人才之間的中間人才,人才體現高等性和技術應用型特點,這決定了高職教師除了具備作為一般教師職業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能力素質(包括教育教學能力)、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等共性要求外,還特別強調了應具備面向行業、企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所必需的高層次、技術性、應用型等特點。二、校企合作在培養高職會計專業教師職業素質中的作用為順應高職教育會計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工作需要,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金蝶集團等企業展開合作。校企合作提高了專業與職業的對接度,在推進會計專業頂崗實習、訂單培養、校企共建、前校后廠等合作的同時,通過共同幫帶、研發、引進、內培、兼職等方式,“金蝶會計學院”等校企合作項目促進了本院的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在培養會計專業教師職業素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增強了會計專業教師的職業觀念
通過校企合作,促使教師有史以來最大限度地突破學校辦學圍墻,將理論用于實踐,真槍實戰,在努力促進學生學做合一、職業素質形成的同時,教師首先貼近實踐環節,接受企業環境、企業實際運營方式及管理體系的實地操作訓練。教師邊干邊教,學生邊干邊學,利于教師從自身經歷和體會出發,用意志品質影響學生,引導學生職業興趣,從而使教師職業觀念增強。有些高職院中部分會計專業的中青年教師存在功利思想,迫于晉升職稱等壓力,教學疲于應付,缺乏奉獻精神,教師單單講,學生呆呆學,過程缺少交流,忽略對學生從業思想、從業觀念、職業道德與從業價值觀等進行引導教育,職業觀念淡薄。為了改變這些現象,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校企合作辦學后,學院結合學生頂崗實習,專門制定了《會計專業教師到行業、企業實踐鍛煉的實施意見》,鼓勵教師深入企業開展專業調研、項目研究、技術服務、技能訓練、課程開發與建設、編寫實訓教材、開拓實訓基地等。這促使每位會計專業教師每年必須到企業實踐鍛煉不少于一個月,特別是無企業工作經歷的中青年教師,每三至五年就要到合作企業實踐鍛煉或開展社會服務半年以上。這些教師通過深入管理、服務一線,親身經歷企業會計領域目前的管理現狀,培養了會計專業教師從業情感和職業觀念。高職會計專業教師的職業觀念增強直接影響了教學活動,對人才培養質量與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有利地推進作用。
提升了會計專業教師的職業能力
職業素質是通過職業人在工作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處理問題的能力來衡量的。校企合作促使高職會計專業教師參與企業一線管理、服務與課題項目研究過程,與有豐富從業經驗的企業人員交流學習,獲得寶貴的會計從業經驗,通過企業實踐提升了高職會計專業教師的實際操作技能。并且,通過校企合作共同組織教學,讓企業專家、崗位能手參與教學,共同打造專業技術教學團隊,讓教學更貼近實際管理、服務一線的要求,從而利于會計專業教師根據行業發展趨勢與企業對人才需求把握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地開展教學,實現了教師的職業能力提升。有部分會計專業教師的學歷層次與專業水平相對高職教育要求偏低,而部分新招的中青年教師,學歷達到要求,但職稱與教學經驗又不夠。并且,大部分教師沒有企業實踐經驗,信息相對封閉,很多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從書本到書本,會計專業教師整體的專業技能、實踐經驗、會計從業能力、高職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都有較大缺失。隨著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入開展,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企業聯合成立了專業建設委員會,著力打造以專業(群)帶頭人為引領的會計專業技術教學團隊,實施訂單培養。通過專業建設研討,校企聯手根據當前行業、企業發展需要來設置專業方向,如會計(注冊會計師方向)、會計(連鎖經營財務經理方向)等,共同擬定未來幾年的招生(聘)計劃與人才培養方案,聯手設計了以崗位能力為核心的、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共同開發融入行業標準新內容的課程與教材。通過打造會計專業技術團隊與會計專業過程開發、教學組織,有力地提升了會計專業教師的執教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
培養了會計專業教師的職業個性
高等院校三大職能是培養人才、科學研究、服務社會。高職院校除了源源不斷地為企業輸送高素質人才,直接參與企業課題研究、服務于企業成了吸引企業深入合作的另一有力保障。教師的職能是“傳道、授業、解惑”[3],高職會計教師要具備“解惑”能力,作為從教者幫助學生直面社會、人生難題,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具備專業疑難攻克能力。通過校企深入合作,在教師參與企業研發課題、共建項目的同時,開發了教師的職業潛力,提升會計專業教師的科研、服務水平,這有利于增強教師的科技創新能力,促進教師的職業個性形成。由于會計首要遵循會計準則的職業特點,過去多數會計教師已習慣于傳統教學方式,照本宣科,教學手段單一,教學觀念陳舊,這無法與當前會計行業發展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要求相適應,也直接影響高職會計教師自身教科研能力的開掘。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校企共建創辦金蝶會計學院時,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為教師打開了很大的自主空間。學院制定政策規定會計專業教師分期分批脫產深入企業,共同開發軟件,組織或參與企業課題、項目研發、為企業提供咨詢、開展員工培訓等服務。并在時間、設備、資金上予以政策傾斜,讓教師真正走出校園,面向企業,面向行業學術研究與理論前沿。通過校企間的親密合作,調動了會計專業教師投入教科研服務的積極性,許多教師為引導學生熱愛會計專業、鉆研業務知識,根據“90后”學生的智能與個性特點,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展現出蓬勃的教學活力。校企共建挖掘了教師職業潛力,提升了會計專業教師的科研服務能力,培養了教師創新與攻堅精神,發展教師職業個性,也擴大了學院的知名度,在社會上有力地發揮了示范高職院校的輻射作用。
【關鍵詞】會計;基礎工作;問題;對策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存在的問題
(1)崗位設置不合理。有的單位沒有按照規定設置會計崗位,隨意安排沒有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擔任財務工作,還有的單位崗位設置沒有考慮獨立性要求,缺乏制約機制,如安排出納人員管理印鑒、制單與審核不分設等。(2)憑證管理不嚴格。對外來原始單據沒有按照規定程序嚴格審核,存在白條抵庫和假發票入賬等違規現象。(3)報表數據不真實。有的單位為了達到一定目的,通過虛列支出、往來款項掛賬和少計收入等方式隨意調整財務報告數據,甚至有些單位偽造、編造虛假的會計報表,使其不能真實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和實際情況。(4)檔案管理不到位。會計檔案不按照規定時間立卷歸檔或歸檔資料不全,有些業務合同既不附在原始憑證后也不單獨歸檔,使一些會計信息資源不能共享,在會計檔案管理中也沒有保密意識,隨用隨拿沒有借閱手續。(5)會計核算不規范。有的單位賬簿啟用表、賬戶目錄填列不全,承前頁和過次頁不填寫,結賬不及時,總賬與明細賬數字不符,還有的單位科目使用不規范,賬套設置不合理,一些單位甚至違反財經管理制度記假賬。(6)票據使用不合規。有的單位沒有按照票據管理規定嚴格票據管理,一些票據長期存放在經辦人手中,沒有及時到財務部門辦理繳銷登記手續,一些行政收費項目沒有使用規定票據,收據存根沒有妥善保管,存在遺失、不連號等現象。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效性較差。有的單位缺少相關內部控制制度,還有的單位雖然制定了相關內部控制制度,但這些制度與單位發展變化和制度實際執行情況不適應,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制度化管理監督機制弱化,直接損害了會計工作的權威性。(2)會計人員職業素質不高,達不到崗位的要求。有的會計人員文化水平、學歷層次較低,甚至半路出家從事財務工作,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會計理論學習,理不清科目、賬薄、報表之間的對應關系,也有一些會計人員雖然有一定的業務知識,但長期忽視后續教育,總按自己的習慣進行賬務處理,對新的會計制度和核算要求不了解。(3)對會計工作的管理乏力,督促檢查不到位。有的單位沒有對所屬基層單位會計基礎工作開展全面檢查、監督和指導,上級主管部門不必過多干預,對基層單位的管理主要限于會計報表的管理。還有的單位領導對會計工作不了解,財務工作長期處于無人管理和監督的狀態,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規范、會計核算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無人過問。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