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活中的小鏡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車上的人真多啊!我好不容易擠到窗口,啊,真好,還好有一個人要下車,我眼疾手快立刻坐了上去,還是坐著舒服啊,我看著窗外流過的景物,不禁哼起了歌。
“有人來讓一下座嗎?”售票員姐姐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路,我向車門口望了一眼,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顫巍巍的走了上來,“有誰來讓座?”售票員又問了一遍,沒有人站起來。我來讓座吧,我心想著,剛要站起身,一個聲音突然在我耳邊響起:“不要讓座,你好不容易找到座位,站著多累呀?”另一個聲音又響起了:“你應該讓座,身為一位學生要時刻記住尊老愛幼。你這么健康,站一會兒又不會累壞。”“不,別讓座,還有那么多人呢,讓別人去讓座吧。”“不行,不行!身為一位少先隊員難道連為老人讓做都做不到嗎?這要別同學發現,會瞧不起你的。讓座吧!”我猶猶豫豫的聽著兩個聲音的爭吵:“聽我的”“聽我的”“讓座”“不讓”兩個聲音吵得不可開交。我也覺得這個座位仿佛不再那么舒服了,下面坐的好像不再是椅子,而是針毯。
“吱——”的一聲,公交車猛地一個剎車,差點讓不少人摔倒,包括那位老人。老人拄著拐杖站的一點也不穩當,好像隨時要摔倒,這時我我就像犯了一天大的錯誤,心里無比難受與自責,我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向那位老人走去……
在你眼中,這或許只是一件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小事,這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鏡頭,小插曲罷了,但它卻也讓我受到了教育與啟迪。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這首家喻戶曉的民歌突然又在我耳邊響起。雷鋒,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看見這情景,我又忍不住拿起了那本看了無數遍的《雷鋒日記》;“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珠,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你是否堅守在自己的崗位……”每次翻開書我總會看見這句話,每次我軟弱的時候我也會想起這句話;也是只有這句話才能在我軟弱的時候使我堅強。
雷鋒隨處可見,不管在哪里都有他樂于助人的身影。
雷鋒在公園里;公園的大樹旁有一對母女正在打羽毛球,看她們打的多專業,公園那有點淡黃的地上,只能看到她們急促的腳步而看不到落地的羽毛球。小女孩用力一打“啪”的一聲球就被打到了旁邊的大樹上。她們嘗試著跳躍,嘗試著用羽毛球拍把球打下來,可是球還是呆在樹上不動;一位高大的男子在無意中看到了這一幕,他助跑、跳躍他的手輕輕地一勾球就下來了。那位母親連忙說了聲謝謝,那位男子也笑了笑說:“舉手之勞嘛!”
雷鋒在公交車上;一位老婆婆上了公交車。卻沒有人讓位,老婆婆在汽車車廂內走來走去,也沒人讓位。車上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干什么的都有,就是沒有一位讓位的。老婆婆從一位小男孩的身邊走過,小男孩抬頭看了看老婆婆,想都沒想就站了起來把老婆婆扶到了座位上;老婆婆還來不及說謝謝,小男孩就微笑地下了車。
我想,一位小男孩都懂得助人為樂的道理;他可以做,難道我就不可以做嗎?于是,我鼓起勇氣向花園走去;一位大概只有三四歲的小男孩在召喚雷鋒,我快步朝那里走去,噢!原來是他的氣球掉到了花叢里了,我一腳踏進去,幸好沒踩到花草,夠不到呀,我另一只腳也踏了進去;“啊呀!”我一不小心腳被刮破皮了,沒關系,繼續;我的手往花叢里一勾,球就被我給勾出來了。我把球遞給他,他模模糊糊地說了聲“姐姐”雖然我的腳被刮到了,但我還是感到了我們發自內心的快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想起助人為樂,就想起了雷鋒的這段話,雷鋒在我們心中不僅僅是高大的、神圣的,更是快樂的;這種快樂并不是一般的樂趣,而是幫助他人的快樂。
我又聽到了那首歌,我又想到了那段話;我抬頭看著湛藍的天空,仿佛看見了雷鋒,他依然在幫助他人;我低下了頭看著小區的花園仿佛人人都是活雷鋒。
“哆啦咪……”我們站在音樂老師家的樓下,聽著琴聲,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樓去。因為上周停課,我們已兩周都沒練琴了,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到了樓上,翻開琴譜,我便馬上對老師坦白:“老師,上周太忙碌,我一直在讀書,沒空練琴。”張老師的臉色馬上變了,他拉長臉說:“不要找借口,我不要求你們會把新課彈得很熟,可舊課總得會練吧。”
我們的手觸摸著琴鍵,手也變得生疏了,這正是俗話說得好:“三天不練手生。”我們十四天不練了,也許手都不認識琴鍵了。我彈得漏洞百出。這時,張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我有一個拉二胡的朋友,如今已經在廈門買了幾套別墅了。他不論刮風下雨,生病發燒,每天都堅持一定要拉一會兒二胡,你們為什么就不每天練一會兒呢?又不費時,你們今晚彈完,明天不彈就會忘掉10%,后天再不練就會忘記80%,記憶中只剩下10%了。你們好好想想,回家后要練嗎?”
“要。”我羞愧的聲音小得比蚊子發出的還小。
運動場上的比賽,宛如一部激動人心的“電影”。而這一部部“電影”最精彩的就是那一個個小鏡頭。正是這一個個“小鏡頭組成了一部精彩的電影。
晚上放學后我發現六(一)班的同學們正在和六(五班)同學打籃球。一張粗糙的手,一張纖細的手,一張寬大的手……都急切地想讓球在自己的手下方。大家有的穿內衣,有的穿T恤,有的干脆不穿上衣了。他們一個個累的滿頭大汗,可是沒有一個說累的。
只見李申飛速地帶著球向球籃沖去,對手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就來了個漂亮的三分球。這個精彩的小鏡頭上的李申,真有一點世界巨星的樣子。對方也沒有灰心三個人一快沖了上來,此時我的心扣的緊緊地,心想這球可千萬不要進啊!幸好,“急時雨”陳洋跑了過來把球截了回來,球進籃了。這又是一個精彩的小鏡頭從中我仿佛看到了姚明的英姿。比賽的下半場六(一)班的隊長李明杰表現出眾一連進了漂亮幾個球連得了好多分。只見場外的觀眾都高聲為李明杰喝彩,這是場外的一個小鏡頭。這時我悄悄地的走了,生怕打擾了別人。
這一個精彩的下鏡頭告訴了我,生活是風富多彩的。生活中的一個個小鏡頭更是風富多彩地。我們應該熱愛生活中的每一個小鏡頭。
鏡頭一:輕松的課間
旭旭,耍一招吧。
好吧,今天教你們旋轉倒掛,看好了。
唉呦,誰打我!日本兔子,站住,吃我一拳,弟兄們,揍他!
……別打了,快駕崩了,寡人要死了。
叮鈴鈴,叮鈴鈴
上課了,快跑,老班來了。
鏡頭二:繁忙的午自習
鄭東,老班留的作業寫完了嗎?
干嘛?
借我抄抄
想得美,money!
Howmoney?
3yuan
no,2yuan
no,2.5yuan
Ok成交
喏,給你,第19題不對,別抄
得令,馬上搞定
別忘了我的工資
知道啦
鏡頭三:恐怖的地理課
這節是地理,我的小棍哪?
在……在這里
嚴波鴻,你就知道傻吃黏睡,滾來
(嚴同學正在戰戰兢兢的走來)
啊,疼
(嚴同學挨了小棍的慘叫聲)
你,你,還有你,上來!
……
終于下課了,疼嗎
廢話,你試試去。
我不去,去了還要跪求幾位哥們把我抬回來。
不去!!
生活就象電影,初中生活就好比電影中一個個耐人尋味的鏡頭,因為有了這種生活中的累積,才拍攝出一組組動人的畫面!
初中生活,這么近,那么遠,我抓住了初中生活!
一、慢鏡頭
我們經常會在電影、電視劇中看到這樣的鏡頭:突然間發生的事件,如車輛快速撞擊時,屏幕上的畫面卻是緩慢的,讓觀眾看得清清楚楚,著名的“子彈時間”就是慢鏡頭的極致發揮。它根本不像現實生活中那樣稍縱即逝——這就是慢鏡頭。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像影視導演一樣,把文中要表現的事件過程用慢鏡頭重現出來。特別是寫人寫事的文章,要把事情寫清楚,把人物寫活。但是,人的動作、神態產生得快,結束得也快。因此我們在寫作文時,要在心中把這一過程回想一遍,先在自己的腦子里用“慢鏡頭”重現一遍,然后用文字記錄下來。
請看這段話:妹妹聽我這么一說,剛才還緊皺的眉頭立即舒展開了,眼里的“愁云”頓時消散,放射出異樣的光芒,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我最愛看的那兩顆虎牙也展現在了我的面前。這情景讓我一下子聯想到了夏日的天空——剛才還陰云密布,一會又陽光燦爛了。
這段話中所寫的妹妹的笑其實是瞬間發生的,然而小作者卻寫了好幾句,這就是“慢鏡頭”,所以才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二、特寫鏡頭
導演為了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往往會把人物的面部拉近放大,整個屏幕上就是一張臉,甚至只是演員的一雙眼睛——這叫特寫鏡頭。這樣的鏡頭會給觀眾以心靈的震撼。
在描寫景物的作文中,我們有時會覺得要描寫的景物并不出色,甚至讓人無話可說。這時候,我們不妨靠近一點,當我們仔細觀察一朵花,一株草的色彩、外形、姿態時,就會發現,它其實也很美。
【關鍵詞】旋翼無人機 成像 航拍
1 背景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無人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特別是固定翼無人機的應用。相比于固定翼無人機,旋翼無人機具有操作簡單、使用靈活、價格便宜等特點,它不需要跑道便可以垂直起降,起飛后可在空中懸停,沿各種方向在一定速度范圍內任意速度飛行。經過簡單的培訓,甚至不需要培訓,用戶都可以操作無人機。目前像大疆,Parrot等公司生產的旋翼無人機不需要用戶自己去做太多工作,便可自由操作。因此旋翼無人機越來越被廣大用戶所接受。
利用無人機進行測繪是無人機應用的熱點。但目前測繪基本上采用的是固定翼無人機,這種測繪方法對無人機、飛行控制以及影像后期處理都要求較高,常常需要專業人員來完成。在城市管理中,如對某個違章建筑物、某個小區域的簡單測量與規劃以及一些不便測量的區域或物體,在精確要求不是非常高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利用旋翼無人機的航拍圖片進行簡單的測量。本文基于成像原理和旋翼無人機的特點,提出一種利用旋翼無人機的簡單測量方法,可以方便、高效和較準確的測量物體或區域的長寬。
2 測量原理
固定翼無人機對地面測繪過程比較復雜。為保證測量的簡單、實用,可選用旋翼無人機測量物體的長寬高。
2.1 測量高度
3 測量方法
利用旋翼無人機進行物體簡單的測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無人機鏡頭校準
為保證照片處理簡單和測量準確,在進行航拍前,必須對無人機攜帶的攝像機鏡頭進行校準。鏡頭的水平校準一般可以通過無人機校準完成。
為使照片的處理簡單并且相對精確,航拍照片盡量保證正對物體,鏡頭垂直地面拍攝。因此要對攝像機鏡頭進行垂直校準,保證鏡頭垂直地面。
在旋翼無人機上,鏡頭的垂直角度可以在顯示屏上讀到。但是大多數價格偏低的旋翼無人機來說,鏡頭的垂直刻度精度不高,存在一定的誤差。所以,要保證鏡頭垂直地面,要對鏡頭進行垂直方向的校準。
第二步:操作無人機升空飛行,并航拍并接收要測量的物體或區域的圖像
操作無人機繼續升空飛行,建立無人機圖像下傳的連接,接收無人機返回的圖像。根據返回的圖像,操作無人機的飛行高度、位置,保證被測量物體的圖像正好滿屏在屏幕上,拍攝照片,使得被測物體側邊沿正好處于照片長邊的邊沿,并記錄此時無人機飛行的高度。
如果需要對多個對象測量,則按照上述方法多次操作無人機并拍照,記錄相關的數據。
第三步:計算物體的長和寬
根據公式(2)和(3)計算物體的長度。
為證明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下面以大疆精靈3旋翼無人機為例驗證上述方法。大疆精靈3旋翼無人機的相機鏡頭參數為FOV 94°20mm(35mm格式等效)。35mm相機的典型廣角鏡頭為焦距28mm,視角為72度。因此,α=72°. 我們選擇使用大疆精靈3旋翼無人機測量標準籃球場的長度和寬度。大疆精靈3旋翼無人機航拍的標準籃球場的照片如圖2所示。
大疆精靈3旋翼無人機航拍圖2所示的照片時,無人機飛行高度顯示為19.4m,籃球場長邊邊沿正好與成像的的長邊邊沿重合。大疆精靈3旋翼無人機平臺與鏡頭之間的高度約為0.15m。根據計算公式(2)得到籃球場的長邊為
M=2×(19.4-0.15)×tan36°27.97m
按照上述方法測得標準籃球場的長度為27.97m, 標準籃球場的實際長度為28米,測量誤差為0.03m.
同理, 當大疆精靈3旋翼無人機飛行高度為10.45m時,籃球場的短邊邊沿正好與影像長邊的邊沿重合。根據計算公式(2)得到籃球場的長邊為
L=2×(10.45-0.15)×tan36°14.967m
標準籃球場的實際寬度為15米,測量誤差為0.033m.
4 結語
基于旋翼無人機平臺的特點和優勢,利用成像的基本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種較大區域或物體的長寬高測量方法,進而可以得到區域或物體的面積。該方法通過實驗驗證可行性,實驗表明測量誤差較小。這種方法可以解決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應用要求。
參考文獻
[1]田建宏,高生飛,張萍等.無人機低空航拍遙感在應急測繪保障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5,31(4):49.-51.
[2]周興霞,廖小露,劉 嘉.無人機航攝技術在四川省應急測繪保障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4,37(10):239-242.
作者單位
關鍵詞:從哪兒問; 怎么問; 追問;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9-076-001
知識是學來的,更是問來的。小學生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自己提出問題,通過實踐解決問題,并能把問題再提煉升華,這更有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把學生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積極的學習,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孩子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那就是要教孩子學會“問”。現就教學《圖書館里的小鏡頭》一文的實踐,談談自己的教學感悟。
一、教會孩子從哪兒問
教孩子從哪兒問是多種多樣的,更多的是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靈感。抓住文章的開頭問,是發現問題的有效途徑。開頭很重要,往往能統領全文。抓住了開頭的關鍵,就能輕松自如地找到理解文本的捷徑,少走很多的彎路。如《圖書館里的小鏡頭》一文的開頭是這樣的:“我熱愛生活,熱愛生活中那一個個精彩的小鏡頭。然而,我更偏愛圖書館里一個個小鏡頭。”指導學生讀開頭的這句話以后,我啟發學生:你們由這句話能提些什么提問呢?特別強調學生抓住“偏愛”一詞。讓學生理解什么叫“偏愛”,生活中的小鏡頭和圖書館里的小鏡頭,作者更喜愛后者。再通過把“然而”換成“但是”“可是”的方法,讓學生了解這句話的重點在后半句,從而拿捏準提問的方向,把握住文章的內容,引導學生有的放矢,自主提出問題:作者要寫圖書館里哪些地方的小鏡頭?鏡頭中的人們有什么具體表現?從什么地方看出作者的偏愛?當然,從哪兒問也要因文而異,有的文章可能要抓結尾,也有的文章要抓中心句、過渡句或是關鍵詞等,這需要教者在課前對文本進行潛心研讀,精心準備,確定和把握學生“問”的方向和要求。每個學生的特點是千差萬別的,他們提出的問題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者有一定的預判性,可能會提些什么問題,哪些問題是有價值的,可以用來重點研討的,哪些問題是不需要的,可以舍棄的。如何引導學生向既定的問題提問,增強學生提問的目的性,從而達到訓練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的目的,在實際訓練中,逐步提高學生提問題的能力,激發提問的興趣,讓學生明白什么樣的問題是有價值的問題。同時還要指導學生不要一味地局限在字、詞、句的理解上,也不要糾結在一些細小的問題上,要從內容、方法、情感體驗、寫作特色等不同層面提出問題。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便能學會從大局把握整體,從細節把握情感,從語言文字把握內容和方法,較全面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教會學生怎么問
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在自問和自探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完成的。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積累知識時,提出的問題可能是分散的,一鱗半爪的,不具體的,這就要求教者啟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梳理,再進行升華,變為有規律、有條理的、有大局觀的問題。當然,這也是教者預設的、精心準備的一些提綱挈領式的問題。學生帶著梳理的問題走進教材,這也符合閱讀教學的規律。
通過朗讀、小組討論,學生很容易找到上面三個問題的答案。分別寫了“大門口”、“借閱區”、“閱覽區”這三個地方,人們的表現分別是“爭先恐后”、“小心翼翼”、“完全沉醉”,從“沒有打擾”、“忘不了”可以看出作者對圖書館里的小鏡頭的偏愛。這些都是粗線條地理解文本。此時,教者再激發學生的熱情,引導學生從一個問題類推出許多新問題,教孩子學會以問促問的方法,緊接上一問題進行誘問:“我”和讀者為什么會有這種表現呢?學生帶著問題自然而然地第二次走進文本,去理解課文,體會人們的情感,自主捕捉思考的火花,并歸結到情感之上,得到升華。體會到人們進門時的“急”,借書時的“愛”,閱讀時的“渴”,以及作者對這些讀書人的“愛”。此時,再把這種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學生更能有感而發,情感的流露也溢于言表。個別之處還可以“以讀促問”,在讀中感悟,讓情感在問中升華,更容易提高朗讀效果。如寫在大門口爭先恐后那一部分,怎樣讀才能表現出人們的急呢?由兩三名學生分別讀,大家比較哪個更急些,為什么覺得更急些?學生也較容易地掌握語速要快點,重要詞語要讀重些,表達效果就自然出來了。這比教師空洞地講解,學生機械地模仿,效果要好得多。學生也易于接受和理解,自然,學習的興趣度也就高得多了。
三、教孩子學會追問
法國新浪潮電影之后出現了“新巴洛克”電影,“響應‘回到影像’藝術潮流,將攝影機對準城市,追求一種快節奏、高技巧的電影風格。他們多用流行視聽元素、高科技器材,借鑒廣告電視的拍攝手法,結構反常的畫面,設置出人意料的焦距,以略顯怪誕的故事來解釋當代城市人的精神困境。”《兩小無猜》可能并不是典型的新巴洛克電影,但其中飽含巴洛克元素。巴洛克的代名詞是不規則的、怪異的珍珠,華麗而炫耀,跟《兩小無猜》中的游戲和愛情的互相滲透一樣,與眾不同,放縱自由。
一、巴洛克式的動感――鏡頭運動
運動與變化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而《兩小無猜》中的鏡頭運動支撐起了整部影片的靈魂。
影片《兩小無猜》開頭的鏡頭語言匠心獨運:從一個旋轉木馬糖果盒旋轉進入,攝影機在一片施工的水泥地上緩慢地移動,俯視著地面上的一切,最后鏡頭又圍繞著一個嵌著水泥的糖果盒從高空開始旋轉向下,后又鏡頭視角同糖果盒持平,景別逐漸變小,近物逐漸明顯,背景是一個帶著淘氣又認真的神情的小男孩兒的獨白,之后,鏡頭以一個反常規的視角進入糖果盒的內部,懸念解開,故事開始。
鏡頭從一條道路急速推進后往上伸,又急速往回拉,進入校車內,再重新外放到全景中的整條街道和著急的校車司機,后再轉化為俯拍,特寫落到小女孩兒手里的糖果盒,鏡頭上揚,出現小女孩兒天真的笑容和這場惡作劇的小男孩兒得逞驕傲的笑容。所有的內容用一整個鏡頭呈現,同時兼具攝影角度、景別、速度的變化,干脆利落,游刃有余,動感十足。
更為奇妙的是,鏡頭突然從波蘭特色的“科奧斯基”的標簽特寫開始,然后鏡頭又開始往后拉,等到最后呈現到被圍堵的小女孩兒背著的書包。攝影機像空氣一樣地飄在小女孩兒的書包里,給觀眾一種反常規的視角,恰如巴洛克所強調的反其道而行。
朱利安和蘇菲分開之后被分在不同的教室,鏡頭迎合蘇菲對朱利安的觀望視角,攝影機迅速地搖拉,穿越了距離,轉角之后又在走道上像是加速器的滾動一樣盡情地恣意地穿梭,穿越教室的門,給出朱利安的近景。這一組鏡頭,速度極快,不僅給人帶來視覺上的,同時還有一種感受上的過癮。
同時,正如小男孩兒的獨白,他講故事的時候開頭得太晚了,一切故事開始得要更早些,于是,這導致了鏡頭和鏡頭之間的呈現順序同故事的發展不同步,違反了觀者的正常思維,但正因為這種意外,使得整個故事不是平鋪直敘的寧靜,而是多了一種跳躍式的動感。
最后,醫院外朱利安被謝爾蓋重重地打了一拳之后,他明明是跌進地上的水洼里,可是,導演卻用攝影機模擬意識昏迷的朱利安重重地跌進了深不可測的深淵之中,也就是他腦海里跟蘇菲的所有記憶,層層跌破,所有的過去都變成了碎片,而急速運動和碎片的崩裂制造了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充滿了巴洛克式的非理性和幻想色彩。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可是駕馭的手法不同,通過鏡頭變化的轉場,嫁接和移動呈現出了一種被凝固住之后的流動余韻,有如巴洛克代表者貝尼尼的《阿波羅與達芙妮》,一種超越的呈現,一種運動的張力呈現。飽滿的空間感和立體感,使得整個影片拓展出了多維的向度,擺脫線性敘述,而是球形的靈活變動。
二、巴洛克式的激情――情節敘述
巴洛克是一種激情藝術,非常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象力,它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具有“傳奇劇式的故事設置和富有激情的人物內心建構”。影片《兩小無猜》天馬行空地講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故事。
在課堂上用粗話造詞,在教導主任面前撒尿,向老師身上潑墨,在大眾面前內衣外穿,不分場合肆無忌憚地掌摑老師,在車頂上接吻,深深傷害深愛的人,在婚禮上把新娘弄哭,在遭受不幸的時候微笑著面對它,保持10年的沉默,永遠被埋在水泥柱里……你,敢不敢?這些巴洛克式的極力打破和諧與平靜,這些游離于普通正常生活之外的游戲激情,你玩不玩?
影片真實地展現了這個想象中的激情世界,朱利安和蘇菲代替我們,把這些我們都不敢的事情經過打賭都完美地完成了,他們敢!這是游戲,他們都要爭當游戲的勝利者,于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打賭,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之后再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沒有一點兒間歇,沒有一絲猶豫,爭著當這場兩人世界的游戲暴君,支配另一個人,不愿服輸,不甘服輸,不敢服輸,他們心甘情愿地在這孩子的游戲中宣泄自己對生活的激情,像瘋子一樣執迷不悟地陷進糖果盒的誘惑里。
而當最后兩個人彼此確定了自己心意的時候,原以為兩個人終于可以幸福牽手,然而故事卻讓他們玩最后一個游戲,彼此相擁封存在水泥柱里,凝固住他們的愛,分享他們小時候一個沒有終點的愛之夢,然后他們這樣做了,他們共同贏了最后一局,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
他們可以有千萬種別的愛的表達方法,遠比這浪漫,遠比這深情,可是沒有一個能比它更個性,更久遠,更巴洛克。所以,我們玩不起,我們沒有這樣的想象,沒有這樣的激情,沒有這樣的童話。
三、巴洛克的非理性――情感表達
巴洛克,不再是文藝復興時期強調的理性創作,可以自由、夸張,情感表達更加絕妙,從自我的情感角度思考問題,還包含了任性、執拗。
影片中兩人彼此相愛,可是誰都不先說,不敢說,因為怕被對方當成游戲的賭注。當游戲已然成為習慣,成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誰都不敢再去玩認真,而且從來沒有一個人作為第三者去解開這個當局者迷的游戲,他們都長大成人,卻玩性不減。
蘇菲對著另一個人演習她的真心話:“我很想你……當我們交談的時候,就一次,忘記我們之間的游戲”,可是面對朱利安時,卻換回來一個一年不見的打賭,那句來不及的“我愛你”被趕在了車后;分開4年后的重聚,他卻在她原以為他要向她求婚時卻當面宣布新娘是他人,只因為要證明他敢傷害她,他要贏游戲;婚禮上,她再次拿糖果盒出現破壞他的婚禮,她也得贏一次;鐵軌上,她蒙著雙眼與耳朵,在火車要撞到她時,他沒有救她,她不敢被火車碾死,于是再換來一個10年不見的打賭;10年之后的重逢,他們還是用游戲和賭注開始交談,但卻煥發了10年生活中被抹掉的激情……如果沒有那場車禍,游戲可能永遠不會結束,愛情永遠不會開花結果,雖然它已扎根生長。
哪怕只有一次,他們停下來,不再用玩者的心態,結局可能早就不一樣,不用浪費十幾年的時間,不用浪費其他人多余的感情,不用浪費自己根深蒂固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