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酒廠辭職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以上名詩膾炙人口,嗜吃荔枝的人,懂荔枝的人,估計可以倒背如流。荔枝,這嶺南佳果,不必我多說,吃過的都知道。
風物長宜放眼量。時光輪轉,流走了歲月,洗刷了容顏。帶不走的,是一片土地的記憶和文化。
當我們走進人群,走進記憶,收集點點滴滴歲月的碎片,不管是已經逝去的,還是依舊鮮活的,都是時空的長河中一縷璀璨的星光和記憶。
七月盛夏,什么水果最令人垂涎欲滴?嶺南首選當屬荔枝。全國最好的荔枝在嶺南,嶺南最好的荔枝在深圳,深圳最好的荔枝在南山。
南山荔枝主要有妃子笑、桂味和糯米糍三個品種,果子碩大,顏色鮮紅,肉嫩如水,清甜四溢,與南山甜桃、后海蠔一起并稱“南山三寶”。在南山甜桃和后海蠔已經難覓的現在,南山荔枝卻揚名海內外,讓南山人發出了“不辭長作南山人”的感慨。
據典籍記載,早在公元前3世紀,嶺南已廣種荔枝。而關于南山荔枝的現存史籍可考者,則見于兩百多年前編著的《新安縣志》。
《新安縣志》記載:“荔枝樹高丈余或三四丈,綠葉蓬蓬,青花朱實,實大如卵,肉白如脂,甘而,乃果中之最珍者。故坡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以此,足可見早在兩百多年前,荔枝便已聞名遐邇。
如今的南山,仍隨處可見許多兩百多年“高齡”的荔枝樹,盡管已經兩百多歲了,但它們仍然在開花結果。
荔枝樹還曾經是革命隊伍東江縱隊的“天然屏障”。在中山公園里,有一棵荔枝樹,曾經被炮彈炸去半邊,如今依舊青翠欲滴。據說,樹是被日本鬼子炸的。當時,活躍在深圳的東江縱隊經常利用荔枝林的掩護打擊敵人,轉移人和物資。日本鬼子非常惱火,于是就在南頭半島大量砍伐荔枝樹,甚至轟炸鏟除荔枝樹。
南山荔枝種植最出名的是大、小南山。那時候的田廈村、中山公園都種滿了荔枝樹,荔枝林甚至從荔香公園一直延展到南崗村,彼時的南山荔枝,已經開始在海內外揚名。
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了加快城市建設,南山主干道兩旁的荔枝林不得不被砍掉。不過,為了發展南山荔枝,從1985年開始,南山區農業部門鼓勵果農在西麗片區種植。1998年,深圳市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荔枝節,南山荔枝因肉脆味甜而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