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居委會婦聯工作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按照縣關工委年初的工作部署,我們還對全鄉15個村(居委會)、學校的基層關工委的班子成員和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調整、加強和充實。首先各村(居委會)都有一支5—7人組成的工作隊伍,做到機構健全,人員落實。其次是抓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年初我們制定了全年的工作計劃,提出具體的工作內容、目標、任務和措施,并納入目標考核內容,獎懲兌現。
__鄉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目標是:把青少年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引導青少年走上學習、成才、就業的人才戰略市場,為推動我鄉域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貢獻力量。
1、與日常工作結合。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關工委的工作,建立了常抓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各村、企事業單位把關工委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年終納入目標考核。把關工委的工作與日常工作同思考、共謀化,尋求關工委工作與日常工作的結合點和切入點,促進關工委工作與日常工作的互動,并融入日常工作中。
2、與經濟工作結合。鄉關工委同鄉團委、為了引導青少年增知識、長才干、發展經濟,開展了培訓班教育活動,從而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和致富能力,同時還利用各村遠程教育站點的便利條件,學習、掌握現代科技知識,用科學技術指導生產實踐,走科技致富之路,促進我鄉經濟發展。
3、與老齡工作結合。年初,鄉上召開了兩次黨委會,專題研究和部署關工委和老齡工作,把關工委工作與老齡工作結合起來,工作同計劃、同落實、同檢查、同總結,充分發揮老同志的優勢(政治過硬、威望較高、經驗豐富、時間充裕),做到老有所為,少有所教,積極為青少年學習、成才、致富、就業等做好指導、引導工作,為農村青少年的成長和致富出點子、謀路子,為農村青少年開展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提供物質、精神基礎。
1、對青少年開展道德教育活動。鄉關工委繼續在青少年中開展了以“公民道德建設”為中心內容的教育活動,深入村、社區和場鄉,幫助青少年樹立良好的個人品質、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
2、對失足青少年的幫扶。鄉黨委、政府歷年來把失足少年的幫扶工作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作為鄉上的重點工作來抓。鄉關工委定期對這部分青少年進行走訪、看望和慰問,同時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和思想動態,化解心結,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村(居委會)成立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小組”,實行“一幫一”、“二幫一”或“多幫一”措施,經常到戶走訪,了解情況,及時處理他們遇到的困難,對他們的生活條件提供幫助,指導他們的家庭生產。同時,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確保幫扶對象的生產、生活和學習得到保障。鄉關工委協同鄉司法所和村(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小組”,積極引導、糾正具有不良行為的青少年,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實現他們的人生理想而努力。
3、在農村青年中開展科技培訓活動。我鄉關工委狠抓青年農民培訓工作。以蔬菜種植基地、花卉產業基地等為載體,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就業渠道,增加就業門路和收入。為增強農民科技意識,提高青年農民文化素養和科學技術水平,培養和造就一批適應現代化農業和新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農民,切實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我鄉關工委多次會同有關部門對農村青年進行新知識培訓。
4、充分利用重大節日開展活動。充分利用“元旦”,“五四”,“六一”,“七一”等重大節日開展活動,宣講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黨史、鄉史和村史,在青少年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一系列講話為指導,努力展示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偉大成就,增民心,揚國威。把重陽節“尊老
敬老”活動深入有效開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5、關心關愛殘疾兒童的身心健康。我鄉關工委積極主動配合上級關工委,繼續做好愛心家庭牽手我鄉兒童的關家活動,廣泛動員愛心人士積極響應參加。繼續關心、關愛殘疾兒童的身心健康。切實保障殘疾兒童的合法權益,為他們的入學、就業提供便利的條件。積極探索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新思路,我鄉關工委、婦聯、學校及村關工組認真摸底排查,分析不同情況,落實專人負責,同時對關愛人員加強培訓提高思想認識、提高“隔代家長”素質、把天倫本能、愛幼情深、經驗豐富、時間充裕的優勢發揮出來。培養隔代人的情感、關愛不溺愛、細致不啰嗦、把老經驗和新理念有機結合起來,為留守對象服好,把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實到實處。
艾滋病防治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做好艾滋病防治管理工作關系到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艾滋病防治上半年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艾滋病防治上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一趙家鎮黨委、政府在縣委、政府及縣重防辦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強領導,廣泛深入開展防治艾滋病知識宣傳,加強特殊人群艾滋病預防管理,重點開展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優質服務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現將我鎮20__年上半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總結如下。
一、艾滋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防治艾滋病工作機構
防治艾滋病工作關系到社會穩定和諧、人民安康,關系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此,我鎮充分認識到了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度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將艾滋病防治工作納入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計劃,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衛生工作的副鎮長任副組長,公安、司法、民政、中心學校等相關站所為成員的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各村委會、社區各設置了一名艾滋病防治宣傳員,進一步明確各單位的工作職責,協調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實,做到領導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實實地開展艾滋病預防工作。
(二)多形式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艾滋病預防知識的知曉率,為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對防治艾滋病重要性的認識,我鎮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與教育。一是健全各村委會、社區婚育學校、計劃生育宣傳陣地建設,有針對性地對已婚育齡群眾開展艾滋病預防知識教育,印發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和各種生殖健康、艾滋病預防小冊子,送到社區、進家庭,使群眾方便、快捷地獲得所需要的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預防知識。二是積極邀請有關部門到鎮上舉辦艾滋病防治知識講座,對全鎮干部職工、村委會、社區干部進行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三是鞏固學校教育陣地建設。把性傳播疾病預防知識納入學校教學計劃,通過課堂
教育、主題班會、知識競賽、板報、宣傳圖片、講座等教學形式向學生傳授預防艾滋病知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抵御艾滋病侵襲的能力。四是以國際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國際獻血日、《獻血法》紀念日等活動為契機,組織防保、計生、團鎮委、婦聯等部門上街宣傳,通過懸掛布標、廣播、發放宣傳資料、提供咨詢等方式,大力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艾滋病防治知識,廣泛開展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半年來,我鎮共組織開展防治艾滋病知識、預防知識及無償獻血知識等專題宣傳教育活動3次,舉辦專題講座1場次,發放各種宣傳資料近1000份,懸掛宣傳布標4條,接受群眾咨詢280人次,受教育群眾達1500多人次。
(三)優化服務環境,為育齡群眾提供優質生殖健康服務
我鎮加大了對服務網絡建設的力度,改善服務環境,全力推進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優質生殖健康服務。一是積極開展育齡婦女的“三查一服務”。根據育齡人群的不同需求,定期組織生殖健康檢查,為所有已婚育齡婦女建立生殖保健檔案,定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下鄉義診,為已婚育齡婦女提供生殖保健咨詢和婦女常見病普查普治服務,共免費為孕產婦進行HIV檢測,確保已婚育齡婦女的生殖健康。二是把預防與控制艾滋病工作作為生殖道感染干預工程的重要內容。積極做好常規性的調查、預查、篩查和干預工作。三是結合開展避孕方法的知情選擇,宣傳安全套避孕和預防艾滋病的雙重作用,積極推廣安全套的使用,免費發放避孕藥具。
(四)重點關注特殊人群艾滋病預防,實行分類管理
為進一步控制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我鎮大力創新工作機制,對特殊人群進行分類管理。一是組織人員深入賓館、招待所等旅館業進行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并認真落實業主負責制,確保旅館業和娛樂服務場所擺放安全套工作落到實處。半年來,全鎮安全套擺放場所已達12個,累計發放安全套2000只;二是積極組織旅館業和娛樂服務場所從業人員進行艾滋病篩查;三是加強對戒毒人員的幫教工作。關心戒毒人員的生產生活,切實為其解決實際困難,做好戒毒者及其家屬的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戒毒提高效果,降低復吸率。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下步的打算
在我鎮防治艾滋病工作中,主要還存在以下問題和不足:
(一)部分群眾防治艾滋病意識淡薄,總認為這件事情是政府和職能部門的事,與自己無關。
(二)工作經費不足。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而鄉鎮工作本身任務重,工作量大,經費緊,為后續開展預防艾滋病知識宣傳活動帶來一定的困難。
(三)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社區、村委會缺乏開展艾滋病宣傳咨詢活動的專業人員,村一級的計生宣傳員人員少,工作繁重,多數人缺乏必要的醫學專業知識,影響基層開展艾滋病宣傳咨詢服務的質量。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度重視,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
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強有關部門的聯動與協作,動員全社會,齊抓共管,同心協力,共同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艾滋病防控機制。
(二)發揮基層宣傳網的作用,加大宣傳力度
進一步明確宣傳教育的重點,對廣大群眾主要宣傳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流行特點、防護知識;對各單位和全社會宣傳黨和政府關于艾滋病防治的政策。充分發揮農村基層團組織和農村團員青年的作用,利用有線廣播等貼近農民群眾的有效宣傳形式以及組織青年志愿者深入城鎮、社區、農村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進行艾滋病防治及其相關知識的宣傳。(三)繼續加強青少年的宣傳教育工作
利用學校團組織陣地作用,發揮團組織在青少年中戰斗力、號召力和凝聚力強的優勢,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廣泛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對青少年開展“面對面”宣傳教育,使青少年在防治艾滋病工作起到主導作用。
艾滋病防治上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二上半年,大寶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區委、區政府及區重傳辦的領導下,根據攀枝花市西區20__年度艾滋病防治目標管理責任書》及《攀枝花市西區20__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計劃》(攀西重傳辦[20__]5號)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領導,廣泛深入開展防治艾滋病知識宣傳,加強特殊人群艾滋病預防管理,重點開展以宣傳教育為重點的服務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為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現將我辦20__年上半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總結如下:
一、艾滋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防治艾滋病工作機構
防治艾滋病工作關系到社會穩定和諧、人民安康,關系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此,我辦充分認識到了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度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將艾滋病防治工作納入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計劃,成立了由街道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衛生工作的副主任任副組長,社區書記、主任為成員的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社區各設置了一名艾滋病防治宣傳員,進一步明確各單位的工作職責,協調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實,做到領導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實實地開展艾滋病預防工作。
(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艾滋病預防知識的知曉率
為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對防治艾滋病重要性的認識,我辦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與教育。一是健全社區計劃生育宣傳陣地建設,有針對性地對已婚育齡群眾開展艾滋病預防知識教育,印發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和各種生殖健康、艾滋病預防小冊子,送到社區、進家庭,使群眾方便、快捷地獲得所需要的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預防知識。二是積極邀請有關部門到社區舉辦艾滋病防治知識講座,對全辦干部職工、社區干部進行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三是以國際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國際獻血日、《獻血法》紀念日等活動為契機,組織健康教育、計生、團委、婦聯等部門上街宣傳,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欄等方式,大力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艾滋病防治知識,廣泛開展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半年來,我辦共組織開展防治艾滋病知識、預防知識及無償獻血知識等專題宣傳教育活動一次,舉辦專題講座1場次,發放各種宣傳資料近200份,接受群眾咨詢20人次,受教育群眾達50多人次。
(三)優化服務環境,為育齡群眾提供優質生殖健康服務
我辦加大了對服務網絡建設的力度,改善服務環境,全力推進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優質生殖健康服務。一是積極開展育齡婦女的“三查一服務”。根據育齡人群的不同需求,定期組織生殖健康檢查,為所有已婚育齡婦女建立生殖保健檔案,為已婚育齡婦女提供生殖保健咨詢和婦女常見病普查普治服務。二是結合開展避孕方法的知情選擇,宣傳安全套避孕和預防艾滋病的雙重作用,積極推廣安全套的使用,免費發放避孕藥具。
(四)重點關注特殊人群艾滋病預防,實行分類管理
為進一步控制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我辦大力創新工作機制,對特殊人群進行分類管理。一是組織人員深入轄區企業、學校等場所進行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二是加強對戒毒人員的幫教工作。關心戒毒人員的生產生活,切實為其解決實際困難,做好戒毒者及其家屬的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戒毒提高效果,降低復吸率。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下步的打算
在我辦防治艾滋病工作中,主要還存在以下問題和不足:
1。部分群眾防治艾滋病意識淡薄,總認為這件事情是政府和職能部門的事,與自己無關。
2。工作經費不足。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而街道、社區工作本身任務重,工作量大,經費緊,為后續開展預防艾滋病知識宣傳活動帶來一定的困難。
3。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社區居委會缺乏開展艾滋病宣傳咨詢活動的專業人員,計生宣傳員人員少,工作繁重,社區干部缺乏必要的醫學專業知識,影響基層開展艾滋病宣傳咨詢服務的質量。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度重視,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
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強有關部門的聯動與協作,動員全社會,齊抓共管,同心協力,共同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艾滋病防控機制。
(二)發揮基層宣傳網的作用,加大宣傳力度
進一步明確宣傳教育的重點,對廣大群眾主要宣傳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流行特點、防護知識;對各單位和全社會宣傳黨和政府關于艾滋病防治的政策。充分發揮社區基層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的作用,利用黑板報等貼近居民群眾的有效宣傳形式以及組織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區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進行艾滋病防治及其相關知識的宣傳。街道結合計生繼續開展以安全套使用為主的預防艾滋病性傳播宣傳工作。
街道將通過各種宣傳,使轄區居民更多的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識,營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環境。
艾滋病防治上半年工作總結范文三近年來,我街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強領導,廣泛深入宣傳,加強特殊人群艾滋病預防管理,重點開展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優質服務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切實加強對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領導
我街非常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方案和計劃,成立了遏制與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小組,明確職責,協調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實,做到領導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實實地開展艾滋病預防工作。
二、多種形式宣傳艾滋病知識,提高群眾對艾滋病預防知識的知曉率
我街采取了多種形式宣傳艾滋病知識,健全婚育學校(分校)、“三欄”的計劃生育宣傳陣地建設,結合育玲群眾“五期”教育開展艾滋病預防知識教育,印發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和各種生殖健康、艾滋病預防小冊子送到社區、進家庭,通過出動宣傳車、舉辦培訓班等多種形式,使群眾方便、快捷地獲得所需要的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預防知識。居民對艾滋病預防知識的知曉率達到80%。
三、優化服務環境,為育齡群眾提供優質生殖健康服務
我街加大了對服務網絡建設的力度,改建或擴建計劃生育服務站所,改善服務環境,全力推進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優質生殖健康服務。一是積極開展育齡婦女的“三查一服務”。根據育齡人群"五期"的不同需求,定期組織生殖健康檢查,為所有已婚育齡婦女建立生殖保健檔案,定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送醫下社區”,為已婚育齡婦女提供生殖保健咨詢和婦女常見病普查普治服務。二是把預防與控制艾滋病工作作為生殖道感染干預工程的重要內容。積極做好調查、預查、篩查和干預工作。三是結合開展避孕方法的知情選擇,宣傳安全套避孕和預防艾滋病的雙重作用,積極推廣安全套的使用,免費發放避孕藥具。
四、重點關注特殊人群艾滋病預防,實行分類管理
針對特殊人群預防艾滋病工作難度大,我街大力創新工作機制,對特殊人群進行分類管理。一是對hiv感染者,倡導注重他們道德,尊重和保護hiv感染和aids病人的權益;二是對吸毒群體,配合戒毒所、性病防治所等相關部門,做好吸毒者及其家屬的宣傳教育工作;三是對流動人口群體,積極推廣使用安全套,控制艾滋病性接觸傳播。在人口流動量大的居委會、超市發放安全套,拓寬了群眾的取"套"途徑,方便群眾。四是對青少年群體,在學校開展青春健康教育,通過生殖健康講座和同伴教育等形式,使青少年作為重點人群獲得比一般人群的有關hiv/aids預防知識。
我街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
1。部門配合不夠。艾滋病預防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是各部門緊密配合的社會工程,在工作中我們與宣傳和教育部門配合較多,但與衛生、工商、勞動部門配合較少。今后我們要加強與各部門各方面協調。工作經費不足。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財、物,而街道工作本身任務重,工作量大,經費緊,為后續開展預防艾滋病知識宣傳活動帶來一定的困難。整體素質不高。社區居委會缺乏開展艾滋病宣傳咨詢活動的專業人員,社區居委會一級的計生專干身兼數職,工作繁重,多數人缺乏必要的醫學專業知識,影響基層開展艾滋病宣傳咨詢服務的質量。
今后,我街將在加大宣傳力度、建立艾滋病預防與計劃生育日常工作結合的長效機制、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及服務能力、完善和加強多部門協調機制等方面下功夫,繼續努力探索和實踐,并向有經驗的兄弟單位同行學習,力爭為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防控夏季傳染病為主要任務,堅持全區動員、全民參與、條塊聯動,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廣泛宣傳疾病預防知識,全面清理環境衛生,大力推進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努力做到“喝衛生水、上衛生廁所、居住衛生環境”,確保今年夏季不發生傳染病暴發和流行。
二、目標任務
(一)大力宣傳普及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技能和衛生防病知識,在全社會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由宣傳、衛生、教育、農林、勞動保障、婦聯、團委、機關事務管理處等部門和單位承擔)
1、組織健康教育巡講團,深入社區、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地,開展有關衛生和健康知識巡講、咨詢活動,每月宣講不少于2次。(由各級健康教育所承擔)
2、推動《健康66條——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讀本》進城鄉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及街道、居委會健康教育室,并組織居民開展“文明衛生戶”、“健康家庭”等特色家庭創建活動,夏季衛生防病和健康知識入戶率不低于95%。(由各級愛衛辦承擔)
3、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醫療衛生機構和街道、居委會以及大型室外公共場所均設有標準的健康教育專欄,并定期更換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大、中、小學校健康教育實施率100%。(由各級愛衛辦、健康教育所承擔)
(二)集中整治城市環境,推進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加強人畜糞便管理和無害化處理。(由城管、衛生、工商、建設、水利、環保、農林、教育、機關事務管理處等部門和單位承擔)
1、實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以衛生城、衛生單位、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創建及長效管理為抓手,重點清理暴露垃圾、污水溝塘,整治城鄉結合部、城中村、鐵路公路沿線、車站、農貿市場、建筑工地等重點部位的環境衛生,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和環衛長效管理機制,使城鄉環境衛生基本達到無暴露垃圾、無亂堆亂放、無衛生死角的要求。(由城管、環保、建設、衛生、愛衛辦承擔)
2、加大公廁和糞便管理工作力度。公廁要有專人管理,堅持每日清洗和消殺,化糞池無外溢,下水道暢通。城鄉結合部要全面取締露天糞坑,嚴禁糞便露天晾曬,糞便要無害化處理。(由城管、愛衛辦承擔)
3、組織開展單位衛生大清理。搞好家庭、居民區及大、中、小學、托幼機構、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地等場所的衛生,各單位每月開展一次衛生大掃除,并進行檢查評比,使內外環境整潔有序,無衛生死角,廁所、垃圾收集容器等各類衛生基礎設施完善。積極開展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創建活動。(由各級愛衛辦組織、各單位具體實施)
4、加強供水水質安全監管。強化供水設施衛生管理,督促自來水廠完善消毒措施,對城市二次供水設施進行一次集中消毒,組織一次供水水質監測監督,確保水質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組織對涉農社區居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進行一次抽查,落實相應措施,切實保護飲用水水源安全。(由各級衛生監督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
5、治理農業和涉農社區生態環境。加強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宣傳,采取“防、檢、消、殺”等綜合性防控措施,防止人畜共患病的發生和流行。大力實施規模畜禽場沼氣治理工程和農村“一池三改”工程,加強人畜糞便資源化綜合利用。加大農業廢棄物(農作物秸稈)的無害化綜合利用力度。對污水坑塘進行工程化改造,控制性種養水生植物,實施農業面源污染物(氮、磷、殘留農藥)流失生態攔截。推進農藥化肥減施工程,推廣使用低毒、低殘留、高效農藥和生物農藥。實施農產品質量工程,確保農產品放心消費。積極開展“三清工程”(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活動,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由農工辦承擔)
(三)強化食品衛生監管,開展滅蚊蠅、滅鼠活動,加強手足口病等夏季傳染病疫情監測預警工作,提高防控應急救治處理能力。(由衛生、文化、工商、建設等部門承擔)
1、嚴格對餐飲單位、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重點對小飲食店、小浴室、小美容美發廳、小歌舞廳、小旅店、網吧進行衛生監管,對餐飲單位、公共場所進行一次集中監督檢查,重點檢查防蠅、防鼠、防塵、餐具消毒、垃圾密閉收集等措施的落實,監督覆蓋率達90%以上。(由衛生局、文化部門承擔)
2、加大對食品和公共場所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培訓合格率達100%。(由衛生監督部門承擔)
3、大力開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動。采取以環境治理為主、藥物殺滅為輔的標本兼治方法,在清除蚊蠅孳生地的同時,每月開展一次集中消殺活動,使鼠、蚊、蠅、蟑螂密度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減少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的發生。對春季滅鼠工作不到位的單位,立即進行補投藥,有效控制鼠密度。(由各級愛衛辦承擔)
4、切實做好疫情監測預警工作。嚴格實行法定傳染病網絡直報制度,夏季傳染病網絡直報率達100%。對非法定傳染病疫情提高警惕,強化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預防控制。完善防控救治應急預案,進行一次夏季傳染病防控救治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由衛生疾控、應急部門承擔)
三、進度安排
根據工作需要,分三個階段組織實施。
第一階段:組織發動階段(7月21日至7月31日)。各單位、各部門根據本方案制定工作計劃,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建立健全工作網絡,完善工作機制。
第二階段:具體實施階段(8月1日至9月25日)。各部門、各單位全面實施夏季愛國衛生運動工作方案,確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并將落實情況報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
第三階段:督導檢查階段(9月26日至9月30日)。省、市、區愛衛會將組織對各部門各單位開展夏季愛國衛生運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并通報檢查結果。
四、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開展夏季愛國衛生運動是預防和控制夏季傳染病、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舉措。各單位各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與加強傳染病防治擺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好。進一步完善政府組織、部門協調、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加強監督、明確任務,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鎮總人口*萬人,共有*個行政村*個社區居委會,20*年財政收入*萬元。轄區內現有普通完中*所,教師*人,學生*人;有*所完小,教學點*個,*所幼兒園,小學生*人,教師*人(含幼兒公辦教師*人)。學校布局合理,基本能適應我鎮初等義務教育的需要。對我鎮教育工作督導評估進行全面的自評,具體情況如下:
㈠領導職責
1、確立地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鎮教育工作的目標,我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鎮政府工作計劃,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三個”優先:即在制定發展計劃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在制定年度經費計劃時優先保證教育事業的需要;在研究具體工作時優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我們把落實教育工作目標責任制、為教育辦實事、組織協調各部門關心支持教育工作和多種形式的助學活動作為常規工作來抓,并建立了有效的運行機制,教育的優先發展的地位得到保障。如:鎮黨委、政府對教育工作實行定點包干責任制,建立健全了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了鎮黨委督查機制,全面開展督政督學工作,建立了教育工作執行情況、通報制度,從而增強鎮、村兩級及相關部門的責任意識。
2、履行職責。鎮黨委、政府堅持從實際出發,遵循教育發展規律,順應教育發展形勢,在制定*鎮“十五”、“十一五”規劃中把教育的發展納入規劃中并出臺了獎教獎學及村兩委履行教育工作責任制等一系列文件和決定,確保了義務教育政策得到落實。如:結合我鎮人口出生及經濟發展情況,就近就便推進了小學布局調整,將*、*、*等較遠山村的學校撤并到*和*小學,借城市道路建設之機異地新建更能適應城市發展需要的*小學,既優化了教育資源,又適應義務教育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為推動*鎮教育事業發展,充分發揮鎮村組織在農村義務教育中的作用,鞏固“雙高普九”成果,充分發揮學校綜合功能,實施“三教”統籌,服務“三農”,把加強勞動專業技術培訓作為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手段。
(二)經費投入與管理
為了推動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鎮黨委、政府積極謀劃,保證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投入,同時規范了經費管理,使經費用在刀刃上。
1、根據區財政文件規定,對全區教育財政撥款,預算內年生均教育事業費、教師工資、預算內年生均公用經費實行以區統籌的原則,明確了對教育事業經費的保障責任,保證了教育事業經費、生均公用經費和教師工資逐年增長和及時到位。從未出現拖欠、扣發、擠占教育經費和教師工資的現象。
2、預算外資金、財政轉移支付補助資金全部及時足額撥付,并用于學校教育。20*—20*年,鎮財政對教育總投入預算內支出合計*萬元,預算外支出累計投入*萬元。
3、保證了“兩免一補”資金。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費制”收費政策,全面推進公示督導、責任追究、教育收費資金“收支兩條線”制度,嚴禁截留、平調、挪用、擠占學校經費。“兩免一補”優惠政策得到落實,上級下撥的“兩免一補”及資助貧困學生的資金專款專用,足額發放到貧困學生手中。
4、建立健全助學制度,開展多形式的助學活動,鎮政府和學校都建立了完整的幫扶貧困家庭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體系,建立了貧困學生檔案,采取學校減免、社會捐助等形式,對貧困學生進行扶助。我鎮適齡少年兒童無一例因家庭貧困而輟學,促進我鎮義務教育發展。
(三)辦學條件
1、為確保教育發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資源,調整學校布局,學校布局合理、班生規模適中,文化戶口、綜合報表健全;建立了文化技術學校,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培訓材料齊全,實現了勞動力的適時轉移。
2、進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既重視學校管理與維護,更重視學校基礎設施的整改與建設。對學校安全實行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并建立排查檔案,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召開有關會議研究整改措施,并把每一個安全隱患整改責任落實到具體學校及人員身上,限期整改,確保了學校安全。
3、調動村級辦學積極性。鎮多次召開教育工作會,協調解決學校實際困難,20*、20*年村級社會投資*萬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心系家鎮教育事業于*年*月*日委托其女兒將節儉下來的*萬元捐贈給*中心小學建食堂。從20*年度起*村對屬*村籍的在校小學生課本費、本子費、保險費全部由村負責支付。鎮、*村及*村每年安排一定資金,更換學生課桌椅。
4、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近三年*鎮為*十中解決綜合樓及教工宿舍、學生公寓及謝洋小學欠款,鎮財政實際支付*萬元;同時為*小學解決操場歷史遺留問題,每年由鎮財政支付*元。多次召開鎮村學校協調會,解決*幼兒園、*中心園的遺留問題,為*小學食堂建設積極籌資*萬多元。
(四)教師隊伍建設
我們堅持把校長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整個教育工作的重頭戲來抓。一是完善校長負責制度。擇優聘任了德才兼備的村小學校長,中小學校長都按要求參加各級舉辦的校長崗位培訓班和提高培訓班。二是規范教師編制管理。根據小學生源和邊遠地區學校實際情況,在上級下達的編制總額內,調整了各完小教職工編制。三是教師的繼續教育。加強教師崗位培訓,中小學專任教師全部參加崗位培訓。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學歷進修,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四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
(五)教育管理
1、依法治教,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法律法規,認真宣傳貫徹《義務教育法》,使教育法律法規進村入戶,深入人心,形成了依法治教氛圍。
2、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加大教育支持力度我鎮積極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重點整治,對轄區中小學和所有的幼兒園不定期進行安全大檢查,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同時對轄區網吧的清理整頓工作堅持每月開展一次。鎮綜治辦、*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積極開展“以法護航,關愛青少年”活動,深入學校與師生座談,上法制課,進行以案釋法,并到學校上法制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鎮婦聯對在校家庭貧困女童實行扶助。鎮將教育工作納入對村及鎮干部的目標考核當中,形成大家關心教育的良好氛圍。
3、認真對待區級教育工作督導檢查,及時進行整改;同時及時組織開展鎮級教育工作督查,并完善了檢查機制。
(六)教育改革與發展
制定并下發村兩委履行教育工作責任制對輟學學生實施跟蹤管理,由學校摸底建檔,鎮政府發出復學通知,下村干部入戶動員,教師分類指導教育,保證進得來留得住。教育事業發展指標得到落實,各項表、冊、卡健全,義務教育檔案完備,并實行滾動跟蹤管理,通過加大控輟保學力度,我們扎實把好了殘疾兒童隨班就讀關,建立了“三殘”人員檔案,我鎮“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保障了我鎮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初中輟學率控制在*%
3、農村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做到教學場所、培訓措施、培訓經費、教學制度和培訓活動四到位。文技校備有兼職老師,有教材教案,有教學管理制度,并作出了每年度培訓計劃及培訓總結,有學員花名冊、簽到表等有關資料,對農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開展“綠色證書”教育,加大勞動技術等實用技術培訓,不僅促進勞動力轉移,也提高勞動者的生產技術水平,有力推進產業的調整。
(七)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
1、設立獎教獎學制度。鎮每年教師節評選一批先進教育工作者,并對其進行表彰獎勵;鎮對*中學中考、高考實行獎勵,各村對各完小教師實行獎教。根據學校及教師在同類校的評分結果實行獎勵,積極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經濟條件好的村對本村學生中考、高考進行獎勵如赤水村對學習好的本鎮學生,鎮政府給予一定獎勵。
2、建立扶貧助困制度。協調關系,采取社會的幫扶、采取與貧困生結對子等措施,解決他們的學習費用來源;努力貫徹“兩免一補”政策,讓所有的貧困生都能繼續上學。
二、存在問題
我鎮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鎮教育改革和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是教育事業發展還不能很好適應城市建設及經濟社會的需要,特別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任務很重,優質教育資源相對不足,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是由于鎮、村財有限教育經費投入還不能完全滿足教育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學校建設和發展經費比較短缺。
2、要實現“教育強區”目標,任務艱巨。從教育工作督導評做復查的情況看,“辦學條件”和“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等各項指標得分率不高。因此,實現“教育強區”目標還有較大距離,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快發展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才能真正實現區委、區政府確定的2010年實現“教育強區”的目標。
三、“督導評估”驗收后的奮斗目標
盡管我們在許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展,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教育督導評估后,我們將更加扎實地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想方設法增加教育投入,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力爭在短時期內使我鎮的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5號)、《*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府發[2009]7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府發〔2009〕5號)精神,進一步促進我市就業工作的開展,現結合我市實際,特提出以下貫徹實施意見:
一、進一步強化政府促進就業的領導責任
(一)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級政府要以黨的*提出的“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精神為指導,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經濟結構調整與就業結構調整相結合,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旅游、物流和服務業,實現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要采取有力措施,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穩定就業局勢。要將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相結合,將幫扶困難企業與穩定就業崗位相結合,著重做好企業職工穩定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農民工流動就業和復員轉業軍人安置就業工作。
(二)健全完善就業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制度。縣(區)政府要制定本行政區域促進就業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將失業調控、統籌城鄉就業、建立社會保障與促進就業聯動機制以及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就業資金投入機制,納入政府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市政府把城鎮新增就業、控制失業率、失業人員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零就業家庭”人員就業和創業帶動就業等作為考核縣(區)政府政績的重要指標。縣(區)政府要按照目標責任要求,加強對所屬單位、部門和下一級政府的考核監督,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全市每年新增城鎮就業3.5萬人以上,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確保全市就業形勢穩定。
(三)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20*]130號),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堅持“市內增崗與勞務輸出并舉,市內培訓與市內外就業并重”的方針,建立健全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協調機制,完善落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和改善農民工就業環境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轉移就業服務力度,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優先向市內工業園區企業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大力發展農村勞務經濟產業,圍繞優勢農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產業化經營,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資源開發,增強農業內部吸納就業的能力;圍繞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二、三產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培育大容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載體,不斷拓寬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領域,推進優秀農民工進城落戶,向優秀農民工提供一定比例的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促使農村勞動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變,向社會財富轉變。
(四)統籌做好城鄉各類群體就業工作。各級政府要努力創造公平就業的環境,消除就業歧視,統籌做好城鄉就業困難人員、新成長勞動力、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復退軍人、殘疾人、被征地農民等各類群體的就業工作。要穩步推進統籌城鄉就業工作,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就業培訓制度,城鄉一體化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就業信息網絡服務體系,實現全市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建立覆蓋城鄉勞動者的權益保障機制。把高校畢業生納入就業工作總體部署,落實目標責任,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的公共就業服務,廣泛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見習,提高高校畢業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和創業。
(五)加強失業調控,建立失業預警制度。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勞動保障廳等4部門制定的《關于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穩定就業形勢的通知》(*勞社就[2009]6號)和省財政廳等11個部門制定的《關于減輕成長型、就業型困難企業負擔的若干政策意見》(*財企[2009]16號),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的具體措施辦法,通過緩繳社會保險費,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運用失業保險基金結余引導困難企業不裁員或少裁員等措施,穩定就業崗位。各級政府在安排政府投資和確定重大建設項目時,要更加注重處理好宏觀調控與增加就業崗位的關系。妥善做好淘汰落后產能、企業改革改制、企業規模裁員等涉及職工分流安置的工作,做到多分流、少失業。切實加強對企業裁員的指導,嚴禁企業隨意裁員,避免企業規模性裁員,凡不能依法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并妥善解決拖欠職工債務的,不得解除勞動關系。建立完善失業預警制度,保持就業局勢穩定。
(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把促進就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不斷強化統一領導、部門合作、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協調推動就業工作。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具體負責就業促進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能,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的作用,共同做好就業促進工作。對在促進就業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介,深入做好就業宣傳工作,引導廣大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增強創業意識,為就業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完善政策體系,加大就業扶持力度
(七)落實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繼續執行《*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撫發〔20*〕46號)文件規定的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的有關優惠政策,已經審核批準享受的各項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繼續執行,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貫徹執行撫發〔2009〕1號、2號文件精神,對企業招用返鄉的40歲以上農村勞動力、貧困戶勞動力和被征地農民就業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交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實行安置人數給企業一定額度的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標準為單位繳交部分,崗位補貼標準暫定為每人每月200元,時限為2年。
(八)積極落實促進就業的稅費優惠政策。登記失業人員自主創業或創辦企業的,凡符合相關條件,可按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符合有關殘疾人就業優惠條件的,可以享受現行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20*年底以前按照撫府發〔20*〕46號文件和省、市稅務部門具體細化規定審批了的各項稅收政策繼續有效。2009年以后的稅收政策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新的規定執行。
登記失業人員和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免收屬于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扶持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具體政策按照省政府有關部門規定執行。
按照撫發[2009]1號文件規定,將現有下崗失業人員創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延伸到返鄉農民工和其他初始創業者。
(九)加大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力度。提高小額貸款額度,擴大貸款范圍。對有創業愿望、創業能力和創業項目的城鄉創業者(包括返鄉農民工),申請辦理個體經營或合伙創辦企業自籌資金不足的,經自愿申請和審核認定符合條件的可按撫發[2009]1號文件規定給予小額擔保貸款扶持。經辦金融機構發放的小額擔保貸款利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可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當期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其中微利項目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各級勞動保障、財政部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一步擴展貼息資金使用范圍。各地可按照規定從貼息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支持、完善擔保基金的風險補償機制和貸款獎勵機制。
(十)加快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按照撫發[2009]1號文件“建立十個創業基地”的要求,市本級要加快推進省、市共建*市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強化運行管理,完善配套設施,優化企業布局,提高孵化功能,為全省、全市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提供示范;各縣(區)要結合各自實際建立相應的創業孵化基地或創業園,引導有創業愿望、有創業條件的創業人員進入創業孵化基地創業,為創業者提供服務,減少創業成本,降低企業風險,提升創業成功率。創業孵化基地要積極為創業者提供政務、信息咨詢、創業輔導、融資擔保等配套服務。對在創業孵化基地創業的,從創辦之日起,2年內減半繳納房租、水電費,2年內免繳物管費、衛生費,其減免費用所需資金在各級財政安排的就業再就業資金中列支。鼓勵扶持返鄉農民工和本地農民入園創業,對符合規定的減免相關稅費,并切實解決創辦企業職工子女就學和住房問題。
(十一)扶持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就業困難人員是指:登記失業人員符合“4*0”(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0周歲)年齡條件的人員、零就業家庭(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愿望的家庭成員均處于失業狀況的城鎮居民家庭)成員、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殘疾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因承包土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的人員。各級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含社區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和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要優先安排符合崗位要求的就業困難人員,其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實際安置人數,在相應期限內給予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對各類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實際招用人數在相應期限內給予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補貼(期限與勞動合同一致)。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后進行就業登記并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對就業困難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十二)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重要位置,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實施更加積極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大力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和創業。鼓勵骨干企業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進一步加強高校畢業生的公共就業服務,積極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就業推薦、創業扶持、就業援助、失業登記以及人事、勞動保障事務等服務,廣泛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見習,提高高校畢業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
(十三)積極推進復員轉業軍人安置就業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拓寬安置渠道,落實自主擇業政策,積極鼓勵自主創業。加強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鼓勵復員轉業軍人到基層一線和經濟社會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工作。
(十四)加大就業資金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根據就業形勢變化和就業工作的需要,切實調整支出結構,通過預算內外各種資金渠道積極籌集就業資金,加大對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建設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市、縣兩級財政專項安排用于促進就業資金總額不少于省下達的就業補助資金的30%。嚴格按照省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制訂的就業資金管理使用辦法規定的范圍、標準和程序管理使用就業資金,建立就業資金績效考核評價制度,切實提高就業資金使用效率。
三、加強用工管理,強化公共就業服務
(十五)健全完善就業和失業登記制度。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建立健全就業和失業登記制度,完善就業管理和失業管理。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負責認定失業人員的身份,為勞動者免費辦理全省統一印制的《就業失業登記證》(以下簡稱《登記證》),建立專門臺帳,及時、準確地記錄勞動者就業與失業變動情況,并做好相應的統計工作。在法定勞動年齡內,下列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處于無業狀態的城鎮常住人員,可以到戶口所在地或城鎮常住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并免費申領《登記證》:
(1)年滿16周歲,從各類學校畢業、肄業滿6個月仍未就業的;
(2)從企業、機關、事業等各類用人單位失業的;
(3)個體工商戶業主或私營企業主停業、破產停止經營的;
(4)靈活就業人員重新失業的;
(5)軍人退出現役,且未納入國家統一安置的;
(6)刑滿釋放、假釋、監外執行或解除勞動教養的;
(7)失地農民滿6個月未就業的;
(8)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非本地戶籍人員,并在當地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含6個月)后又失業的。
勞動者憑《登記證》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和相應的就業扶持政策,屬于就業困難人員的在《登記證》上予以注冊。勞動者被用人單位錄用或通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等方式實現就業的,應當于錄用之日起30日內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就業登記備案手續。登記失業人員應當積極參加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安排的就業服務活動,定期向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報告就業失業狀況,對按規定符合注銷失業登記的人員,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及時注銷其失業登記。《登記證》在全省范圍內享受就業服務和就業扶持政策。
(十六)強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規范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把各級勞動保障部門開辦的公益性職業介紹機構納入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管理,明確服務職責和范圍,合理確定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人員編制,加強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建設,將公共就業服務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其向勞動者提供免費就業服務。市、縣(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撫發[2009]2號文件要求,建立好公共就業綜合場所,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一站式”就業服務;街道、鄉鎮、工業園區更要進一步加快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切實保障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制度、工作“六個到位”;城鎮社區或農村行政村要選配勞動保障協管員,承擔勞動力資源調查等就業服務基礎工作;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統籌管理本行政區域的公共就業服務工作,加強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管理,規范公共就業服務流程和標準,建立健全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績效考核機構,加強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建設。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設立農民工就業創業服務窗口,采取就業直通車、送崗進村、送培訓下鄉、舉辦專場招聘會等形式,為他們提供免費就業服務,引導返鄉農民工到市內工業園區企業就業。
(十七)加快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政府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創業推進全民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的協調作用,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落實扶持政策,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設立創業指導服務中心,搭建高標準的創業服務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創業項目開發、創業培訓、創業策劃、開業指導、小額貸款、稅費減免、跟蹤服務、政策咨詢等“一條龍”的公益性創業服務。建立政府扶持、企業與個人開發創業項目的市場評估制度,面向社會征集創業項目,向創業者廣泛推介。大力宣傳并表彰通過創業帶動就業的先進典型,營造自主創業的社會環境,使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公益性創業服務所需資金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
(十八)依法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管理。按照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要求,進一步整合公共就業服務資源,統籌管理、完善制度、維護市場秩序,為勞動者提供優質就業服務。加大市、縣、鄉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投入,搞好信息網絡建設,完善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完善信息制度。鼓勵社會各類職業中介機構為城鄉勞動者提供誠信、有效的就業服務。對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考核確定為提供公共就業服務項目的民辦職業中介機構,其為求職者提供免費有效就業服務的,按規定給予職業介紹補貼。要依法加強對職業中介機構的監督管理,定期開展人力資源市場清理整頓活動,開展爭創誠信職業中介活動,保持人力資源市場的良好秩序。
四、加強面向所有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
(十九)完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及工作體系。按照“政府補貼、機構組織、個人參與、社會監督”的原則,統籌協調,鼓勵和支持各類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完善公共職業培訓(實訓)體系,有效整合現有培訓資源和培訓資金,不斷充實完善提升職業技能培訓方式,開發適合本地工業園區用工要求的培訓項目,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訓中心為勞動者提供免費實訓服務,所需費用由同級政府安排,上級財政補助。
(二十)組織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指導生產經營困難企業組織待崗人員開展技能提升或轉業轉崗培訓,為企業生產發展做準備;鼓勵返鄉農民工參加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幫助其盡快實現就業;引導大學生畢業生、退役士兵免費參加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技能型人才;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和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培訓,培育一批掌握一定技能的村鎮建筑工匠、基層技術人員和農村基礎設施管理、養護、維修人員等專業人才。
(二十一)完善勞動預備制度。大力開展就業前培訓,對有就業要求和培訓愿望的初高中畢業生和退伍士兵,實行3個月以上、12個月以內的預備制培訓,支持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或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
(二十二)大力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進一步完善鼓勵企業提升在職職工職業技能的政策措施,企業要建立職工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職工工資總額的1.5%~2.5%作為職工教育經費,主要用于企業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要結合生產和技術發展需要,制定職工培訓計劃和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對職工的技能培訓。
(二十三)完善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就業培訓體系。各地要進一步健全由政府統一領導,同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統一組織,勞動保障、農業、扶貧等部門分工合作的農民工培訓組織領導體系,統籌實施農村富余勞動力“金藍領工程”、“陽光工程”、“雨露計劃”。進一步整合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領導機構、培訓基地、師資力量和培訓資金,積極推行標準化培訓教材、標準化培訓基地、標準化培訓模式和標準化培訓考核,形成科學合理、運轉高效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轉移就業培訓工作體系。實施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戰略,按照突出特色工業園區、保障重點工業園區、兼顧一般工業園區的培訓原則,集中資金用于工業園區企業新招收員工的免費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在本市高、中等職業技術院校學習的學生,凡與本市工業園區企業簽訂定向就業書并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給予在校學習期間每人每學年1000元的學雜費補貼;對50周歲以下的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本地農村勞動力在工業園區就業的,提供一次200-1000元標準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經考核合格且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給予200元標準的技能鑒定補貼;對推薦介紹和培訓農村勞動力在本地企業就業并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職業介紹機構、培訓機構和村委會(居委會),按實際人數一次性給予人均70元的補貼。組織實施掃除青壯年勞動力技盲計劃;組織實施農村困難家庭子女免費技能培訓扶貧工程及農村勞動力“一戶一技能”培訓計劃;每年對6000名以上在崗農民工進行技能提升培訓。
(二十四)加大職業培訓力度,完善職業培訓補貼辦法。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力量開展失業人員尤其是就業困難人員的技能培訓,增強其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資助城鄉困難家庭子女免費入讀技工院校。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參加職業培訓和創業培訓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職業培訓補貼或創業培訓補貼;對上述人員中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限國家規定實行就業準入制度的工種),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按有關規定給予一次性的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各地要健全職業培訓補貼與培訓質量、促進就業效果掛鉤制度,充分調動各類職業培訓學校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購買職業培訓成果定點制度,承擔為享受政府培訓補貼的人員提供就業培訓任務的機構,由勞動保障等有關部門采取招標等公開、公平的方式,在依法成立、培訓條件較好的培訓機構中選定。健全培訓質量控制措施,加強對培訓定點機構動態管理和定期考核,將培訓后的就業率作為選擇定點培訓學校的重要依據之一。對培訓質量低劣的,取消其定點資格,對弄虛作假騙取培訓補貼資金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并在有關網站和媒體上公布。積極探索職業培訓項目化運作模式,將補貼資金與項目運作緊密結合起來,提高職業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職業培訓的實際需要,合理確定補貼標準,適當提高職業培訓補貼額度。
五、實施就業援助,幫助困難人員就業
(二十五)建立就業援助制度。要進一步健全就業援助制度,建立就業困難人員援助長效機制。要制定就業援助專項計劃,根據不同就業困難人員的特點,積極完善和落實免費就業服務、政府購買就業服務、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援助措施,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實行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對零就業家庭成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可給予一次性就業補助。針對各類就業困難群體特點和特定時期內社會就業狀況等實際情況,開展定期不定期的特定人群幫扶和崗位對接等專項就業援助活動。
(二十六)加強就業困難人員日常管理。要加強就業困難人員的調查摸底、申報認定、登記造冊工作,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就業困難人員審核認定程序,建立就業困難人員的確認和退出機制。要加強臺賬管理,完善就業困難人員信息網絡體系,逐步實現全省就業困難人員信息共享,對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實施就業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要重點完善零就業家庭即時幫扶制度,及時實施就業援助,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六、切實貫徹實施《就業促進法》,努力營造促進就業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