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交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當今軍事已經進入了知識軍事的時代,為了適應信息社會、知識軍事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為了適應部隊以科技練兵為主的軍事訓練改革
和以教學方法和手段為主的院校教育改革需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院校教育方法、手段改革的途徑,特別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等手段進行“網上遠程教學”的研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網上教育、網上遠程教學的含義
1.1網上教育的含義
網上教育是人們利用互聯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等其它高科技設備和技術手段,進行異地或非異地、實時或非時實、交互或非交互式教學的一種教育形式。它是集教育、計算機、網絡和通信傳輸等知識和技術為一體的全新的教育模式,是現代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和趨勢。
1.2網上遠程教學含義
網上遠程教學是實現網上教育的一種具體形式,它包括實時教學授課系統,課后輔導、答疑、考試輔助系統,多媒體課件制作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和學籍資格認證系統。這些子系統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遠程教學系統。
開展網上遠程教育的必要性
2.1適應部隊建設和發(fā)展的需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類已經進入了知識、信息的時代。為適應部隊以高科技、新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科技練兵”活動的需要,為提高部隊“打的贏”和“不變質”能力,為更好地服務、指導部隊的體能訓練,提高戰(zhàn)斗力。開展以提高智能、開發(fā)潛能、增強體能為主要目的和以更新知識、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主要內容的網上遠程教育,是順應部隊建設需要,是增強官兵素質,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2.2順應現代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
現代高等教育在教育方式、教育普及面、教育服務對象以及教育最終目的上與傳統的教育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網上遠程教育正是順應了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一是它利用現代科技和教學手段,以較快的方式將教育普及到傳統課堂不能達到的地方;二是這種新形的教育方式能根據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對不同領域和層次人才其知識更新和結構調整的需要,承擔了社會繼續(xù)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重任;三是這種教育方式提供了個別化的學習條件和多樣化的學習環(huán)境,適應了受教育者個性發(fā)展的需要,激發(fā)了受教育者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推動了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等教育目的的實現。
2.3適應院校教學改革的需要
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發(fā)展,離不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改革,要依賴于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思想的轉變;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則依賴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F階段,加大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無疑會推動院校的教學改革向縱深發(fā)展。體育學院開展網上遠程教育的研究工作,有利于貼近部隊實際,有利于服務和指導部隊的體能訓練,有利于促進院校教學改革,有利于促進部隊官兵素質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
2.4適應院校專業(yè)特點的發(fā)展需要
由于全軍運動隊伍建設,長期以來受到運動員學習和出路問題的困擾和制約,影響了隊伍的整體建設和運動水平的提高。為提高運動員的文化素質和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總部提出了在運動隊伍中開展學歷教育工作。根據運動隊的實際情況,為使運動員的學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實施網上非時實遠程教學能較好地滿足運動隊學歷教育工作的需要。
實施網上遠程教育的技術方案
3.1基本流程圖
3.1.1教員部份
3.1.2教學管理部份
3.1.3學員部份
3.2具體實施步驟
根據軍用網絡建設的情況和全軍專業(yè)運動隊伍對網絡知識的掌握程度,經研究、論證,認為現階段開展網上遠程教育,應按照以下三個階段進行實施。
第一階段:學院首先要在軍用網絡上建立自己的站點,并利用SQL數據庫技術建立注冊學員的學籍檔案,為每個學員分配一個用戶名、密碼和電子郵箱。注冊學員只要擁有一部可上網的電腦,通過合法的登錄途徑,便可從網上完成下載資料、瀏覽課件、學術交流以及無紙考試等程序,從而實現了學員在網上遠程學習、作業(yè)、考試的目的。
此階段使教員、學員和教學管理部門之間可以簡單的互相溝通,其實現的方法和技術手段較為簡單,對教員和學員掌握微機、網絡知識和硬件設備的要求不是很高,有利于實現網上遠程教育。缺點在于教員、學員和教學管理部門之間的交流太過緩慢,信息流通不夠迅速,教學手段比較單一。
第二階段:為提高網上遠程教育效率,利用多媒體制作技術,開發(fā)、研制各種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從而實現網上遠程教育的目的。多媒體課件是一種集動畫、視頻、圖片、聲音、文字為一體的全新教學模式。在這一階段中主要的授課方式除了第一階段的電子郵件外,還要求有網頁制作及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通過網頁、多媒體課件制作等手段,實現標準化考核和教與學的信息反饋,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此階段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增加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由于對硬件設備的要求不高,但對教員素質的要求提高了,它不僅要求教員能獨立制作網頁,而且還能制作多媒體課件。缺點是教與學的信息交流呈單向,學員所能反饋的信息量欠缺,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交流也不夠直觀,教與學之間的信息傳遞不夠及時。
網絡廣告設計是一門邊緣交叉學科,它橫跨網絡技術,藝術設計學、計算機技術等學科門類,隨著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v觀人類歷史的演變和發(fā)展,都是人類交流、融合的一個過程。而每一次演變和發(fā)展都依附于傳播的媒介形式,也就是交流方式的轉換和升華。交流方式的演變和進步,不同的媒介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內所產生的作用也不相同,每一次媒介的轉換,都會帶來新思想的傳播。更重要的是媒介的“交互性”特點貫穿其傳播的整個過程。最原始的信息傳遞受客觀條件的影響承載量極為有限。隨著圖畫和文字的產生與空前發(fā)展,各種承接載體不斷地演變越來越強大,并且拓展了傳播的范圍,并擺脫了原始傳達方式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播的歷史就是互動的歷史,從結繩記事開始,我們傳播的目的不就是為了互動嗎?從單向到雙向,從昂貴到便宜,無不是因為技術的局限而發(fā)展緩慢。興起后,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達到更加便宜、全面防真的互動傳播。互聯網是在傳統傳播方式基礎上結合現代科技的一個綜合產物,互動設計作為一個新的領域,它是技術、文化、審美的融合。是人類視覺追求的一次進化,互聯網創(chuàng)造出一個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又相對獨立的“虛擬空間”。
人類的生活就是一個互動的生活。從出生開始,就使用我們的想象力、豐富的情感以及我們的知識與人類直接進行互動。在信息社會里,設計是以滿足人類交流欲望為核心的活動,不僅僅是人與人的交流,更多的是人與智能機器的交流。這種信息交換的形式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出現,如鍵盤的敲擊、鼠標的移動、圖形以及聲音、姿勢等。由于人的心理特征非常復雜,在執(zhí)行人機互動的過程中,由于行為動作的不同,也會帶來不同的情緒變化,一次好的互動必然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反之,失敗或有缺憾的互動也會帶來負面的情緒。例如,精彩的圖片、悅耳的音樂,能夠給人帶來滿意的心情,對廣告活動主題產生清晰和肯定的認識;如果情況一團糟,比如緩慢的網速、混亂的視覺秩序,會使人感到不滿、困惑等消極情緒。“就消費者而言,界面就是產品?!碑斶M行界面設計的時候,我們關心的是界面本身布局、風格,看它們是否能支撐有效的互動,但是,當產品的互動行為一旦定義出來時,對界面的要求也就更加清楚了,界面上的組合可以是抽象的、藝術化的,但不可以為了任何理由破壞產品的互動行為。由于圖形用戶界面在使用上的簡便性,因而極大地開拓了計算機的使用人群,它的出現使信息產業(yè)得到空前的發(fā)展,人們由此深刻地認識到人機界面的重要性。
就創(chuàng)意而言,互動性是網絡廣告所獨有的特性。在傳統媒介可以借助短信、飛信互動前,最多也只能用電話和書信來互動?;ヂ摼W在信息傳播迅速上與傳統傳播媒介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無論在地球的什么地方,什么時間,無論是春夏秋冬的季節(jié)還是刮風下雨的氣候,只要登錄互聯網,網路廣告信息舉手可得。所以說網絡廣告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同時,網絡廣告的互動是多次和持續(xù)的互動,信息的反饋迅速及時,傳播形態(tài)多種多樣,有著龐大的信息量。能夠把聲音、文字、音像等融合在一起,把傳統的、分散的信息進行信息數據的整合處理,拓展了網絡廣告設計的表現手段和表現范圍。也為視覺傳達設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途徑。這樣的互動提高了工作效率,優(yōu)于面對面的互動,因為它借助圖形、聲音,聲效合一,利用了計算機的多媒體功能。充分拓展了網絡廣告的表現形式。傳統廣告主過去曾經不看好網絡廣告,認為其幅面較窄,信息傳播量有限。當隨著條幅廣告、墻紙廣告、畫中畫廣告等廣告形式的完善和搜索引擎廣告等新形式的出現,網絡廣告的創(chuàng)意獲得了嶄新的突破。因為互動形式的存在,網絡廣告最大的特性是可以讓人們在最短時間內感受到商品的動人之處,商品的特性、優(yōu)點觸手可及,商品不再是消費者遠遠觀望之物,這種在手機、相機、汽車等高消費品的網絡廣告中的作用尤為明顯。
從營銷和傳播角度來說,網絡廣告的飛速發(fā)展大大縮短了消費者購物逛街的時間,增加了消費者獲取信息的途徑,從單一訴說性廣告轉變成互動性比較強的網絡廣告,消費者在瀏覽產品信息同時,是否選擇購買產品盡在瞬間掌控之中。另外,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嗜好、性格特征,快速選擇哪些是需要的廣告信息,快速優(yōu)化篩選這些廣告信息。所以說互動網絡廣告的出現使消費者擁有比面對傳統媒體更大的自由。這也是網絡廣告獨具魅力的地方。廣告信息可以毫無阻礙地進入到消費者的心中,實現對消費者的無距離溝通。緊緊抓住這些網絡廣告的根本特性,是網絡廣告創(chuàng)意發(fā)動的思考方向。那么,什么是好的網絡廣告創(chuàng)意呢?首先一個好的廣告創(chuàng)意一定是達到一個最直接的效果,這樣的廣告更容易留給用戶深刻的記憶。網絡廣告注重給用戶的影響及感受,經典的網絡廣告?zhèn)鞑バЧ粌H收獲的是一個消費者的深刻體驗,關鍵是喚起該用戶動員周圍身邊親朋好友去身同感受,在很短時間里使產品的品牌家喻戶曉,眾人皆知。這就是互動網絡廣告的傳播力量。其次互動性也成為評估網絡廣告的主要指標之一,沒有互動性的網絡廣告只能成為其他媒介傳播的一個補充,也就失去了在網上投放的意義。所以將來的網絡廣告創(chuàng)意應當更加充分地發(fā)揮互聯網的媒介特性,更好地提供同目標對象的交互機會,并通過交互更好地傳播信息。
家園互動的實現首先必須依賴于幼兒園主動開展家長工作,在彼此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上溝通信息,共同商討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完成教養(yǎng)幼兒的任務。這既是幼兒園工作的任務和性質決定的,也是《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對教師工作的一項職責要求。
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和網絡技術的普及,人們的生活、學習和交流方式也隨之發(fā)生著巨大的改變。幼兒園與家庭之間溝通的渠道也不再局限于家訪、家園聯系本、家長會、教學開放日和電話等形式上,網絡交流已成為家園溝通的新載體,網絡環(huán)境下的幼兒園家園合作也成為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又一主要趨勢。幼兒園年輕的父母們正是這場信息技術變革的實施者和受益者,一方面,他們渴望用信息技術與幼兒園交流溝通,渴望了解孩子在園生活的點滴;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得到及時、具體而有針對性的科學育兒指導。應該說,網絡時代的到來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發(fā)展需要催生了這個嶄新的家園共育的平臺。
一、明確網絡管理職責,理順網絡運行模式
為了保障家園交流的順利進行,針對網絡的現狀和特點,我們出臺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并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完善。如:《家長網絡服務制度》明確了教師為家長服務的職責和權利——服務于幼兒、服務于家長?!都覉@網絡交流制度》針對家園合作個案研究,對教師發(fā)帖量、回帖質量和效率都有了量化的規(guī)定,如要求教師必須每周上傳孩子在園情況和照片,方便家長了解近期孩子在園生活情況;各班組織的親子活動,必須兩日內在班級博客上發(fā)表活動照片、教師感言,便于家長了解和交流;每月出一道“家長學校家長的家庭教育作業(yè)”,促進家長自身的家庭教育素養(yǎng)的提高。網站還制定了相關的信息管理規(guī)章制度,信息、資源審核制度,加強網絡環(huán)境建設,開拓網絡家園互動平臺。
為了滿足家長與教師交流、溝通和理解的需要,我們建立了富有幼兒園個性特色的網站,并申請了中文域名,方便家長查找。科學合理地編排網站內容是吸引家長瀏覽網站,從而發(fā)揮網站對家庭教育指導作用的關鍵。我們在網站導航設計上狠下功夫,共開設了14個欄目,分別是:介紹園況和各班教師的“關愛潤幼”、反映園內外最新幼教動態(tài)的“滴滴小喇叭”、交流教師教育心得和經驗的“教科研廣場”、關注幼兒健康成長的“健康綠洲”、介紹父母科學教育和保育知識的“父母茶座”、即時反映孩子的童言趣稚語“BB秀場”、方便家長和本班教師溝通交流的“論壇天地”和接受社會及家長建議和意見的“園長信箱”、針對社會上未入園的0至3歲幼兒家長開設的“親子早教”欄,讓孩子們不論是否上幼兒園,都能感受到幼兒園的教育等。這些欄目內容側重點不同,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突出了“全、新、活、趣”的特點。增強了網站作為家長教師互動的交流平臺作用,形成虛擬家園共育社區(qū),為在網絡上進行家園互動提供了前提條件。
班級主頁是本班家長與教師進行家園互動交流的活窗口。在這里,各班的班級社區(qū)儼然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在這里,每個老師和家長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在這里,家長們可以了解主題活動的目標和內容,看到圖文并茂的幼兒活動花絮,自由發(fā)表自己對家園合作活動的獨特創(chuàng)意,交流自參與活動的體會。年輕的家長們已經把每天瀏覽班級互動當成了一節(jié)必修課。在這里,每一個家庭都是那么充滿生機。家長和老師在交流中,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學能力得到提高,雙方都成為了課程建設和實施的主人,網絡的溝通優(yōu)勢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真正促進了家長和老師的共同成長。
二、開展理論和技術培訓,提高網絡交流水平
網絡高效、快速、方便、獨特的交流方式,使得大家在有限的學習、工作的重壓之外獲得了更廣泛的交流空間。熟練地掌握網絡交流技術是開展網絡交流的前提。我們好多老師家長擁有數碼相機,家長有即時抓拍幼兒生活和學習瞬間鏡頭的意識,可是不會做一些簡單的照片處理,不知如何把照片上傳到網站中讓人觀賞;好多家長對文檔的編輯不夠規(guī)范,造成網站整體瀏覽效果欠佳,這些基本技能的欠缺,阻塞了網絡使用的暢通性,也阻礙了網絡家長工作順利展開的進程。為了掃除這些障礙,我們通過問卷調查,根據問卷結果,采用自愿報名的方式先后為老師及家長開設了如:用戶注冊、登陸;發(fā)表話題、回復帖子及照片;貼圖、視頻、FLASH動畫的上傳以及E-mail的發(fā)送和QQ交流方法等電腦基礎實用課程培訓。通過培訓,家長已經駕輕就熟地在網絡中遨游了,大家也能在論壇里面得到樂趣,從而帶動家長對子女教育問題的關切程度的提高,也使家長在與老師的溝通上更加主動。
三、共創(chuàng)家園合作原則,確保網絡長效良性發(fā)展
網絡環(huán)境下的幼兒園家園合作要求家長和教師把自己當作促進幼兒發(fā)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網絡的即時性、敏捷性、互動性特征,實現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活動,實現教師、家長、幼兒共同成長。
家園共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引導家長參與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把握和調節(jié)好家長參與的節(jié)奏。保持一個合適的度,才能讓網絡交流真正成為家園長期合作、交流的心靈之橋。
1 利用QQ群聊功能,構建虛擬學習共同體
利用網絡聊天工具QQ,大家可以方便地用文字、語音和視頻等方式進行在線聯絡,因而是人們比較喜愛和推崇的一種交流方式。“QQ群學習平臺”,顧名思義,就是利用上網聊天工具QQ里的“群聊”功能進行網上交流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癚Q群學習平臺”憑借其方便、實時、高效的特點,已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網上教學研究中去。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和學生對網絡知識的深入了解,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更重要的還要開發(fā)利用信息技術教育資源,擴寬學習平臺。要教育學生充分認識網絡的“雙刃劍”特點,避其弊,利其利。通過社會性軟件構建學習共同體,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引導學生網上學習。在信息技術教育課教學中告訴學生,互聯網是知識的大海,上網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勺尮餐w成員共同討論、協作、交流與互動解決面臨的問題,如相互交流應該登錄哪些網站,如何上網查詢資料等,有效促進成員之間相互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成長。
2 利用QQ群學習交流平臺,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筆者結合信息技術教育課,指導學生建立“遷安楊店子高級中學教育”QQ群,制定了加入該QQ群的有關規(guī)定。一是明確了進群的身份驗證規(guī)定,嚴格要求進群的學生提供學生證編號;二是設立群管理,明確群管理的職責和義務;三是鼓勵學生加群,并要求學生必須以“年級+姓名”的真實信息加入QQ群;四是群管理按學生所在的班級劃分學習小組,并委派組長具體管理該組的群活動。除此之外,可以邀請往屆畢業(yè)生和教師作為助學者加入,彼此交流學習經驗,相互促進共同提高。QQ群里和同學討論一些話題,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樣利用QQ群學習平臺,自主學習、網絡下載、鏈接互動、搜索交流、相互探討、一起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授課教師利用QQ群學習平臺各種教學信息,如布置預習提綱、布置課外作業(yè)、課前導學、課后問答等都極為方便;在“群共享”欄目里,可以上傳教學資料和輔導材料,作為教師和學生學習資源共享等;充分利用“群論壇”欄目平臺,創(chuàng)建“學科論壇”“作文展示”“教材分析”“疑難問答”“作品賞析”等板塊。師生、生生之間可以隨時隨地自由溝通、討論和交流。遇到共性的問題、研究性學習、一題多解等問題,上傳到“群論壇”欄目平臺,適時互答,討論及時熱烈。利用群聊功能讓所有的群成員都可以看到并進行學習。這樣,由于利用QQ群這個虛擬的學習平臺,成績稍差的學生提出問題顯得更加自然隨意,克服了羞澀感和答錯的難堪的狀況。學生能夠在一個無所顧忌的空間里,思維盡情奔放,傾訴更加真實,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怪有的學生說:“在網絡上,沒有人知道你是誰,因此QQ群是一個絕佳的交流學習平臺,回避了因答錯而帶來的尷尬局面?!?/p>
實踐證明,利用QQ群學習交流平臺,發(fā)現學生課前的預習效果大大增強了,學習積極性比以前高漲了許多,在上課聽講的時候更有針對性了,教學難度大大降低,學生的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師生互動交流更加順暢,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3 利用QQ群學習交流平臺,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對自己所作所為進行重新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反思的過程是認識的過程,是自我意識、自我控制、自我感悟的過程。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對于查找不足、發(fā)現問題、吸取教訓、改進思維方式、調整新思路都是非常有效的。
在利用QQ群學習交流平臺展示反思文章的時候,教師要首先帶頭,結合教學實際,實事求是地總結、剖析,不留死角,設身處地地談感受、找不足、挖根源,坦誠交流。在教師的帶動下,學生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發(fā)表自己的反思文章,可以就一節(jié)課,或是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個教學片段的感受和體驗,以及所思所想都可以。教師閱讀后及時回復、點評、肯定優(yōu)點,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做到客觀評價,并將學生署名的反思文章評價結果記入反思成長記錄袋中。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結果對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可以從其他學生的不足中吸取教訓。教師抽出時間瀏覽學生的空間日志,仿佛走進學生的心間,可以直接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4 利用QQ群學習交流平臺,做好學生的監(jiān)管工作
利用QQ群學習交流平臺,教師要耐心指導,要注意防止學生上課不做筆記的弊端,課上與課下學習有機結合,對新型的學習平臺出現的新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應對。同時,教師和學生家長要做好學生的監(jiān)管工作。互聯網是知識的大海,上網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在利用QQ群學習平臺交流討論時,教育學生不要漫無目的地聊天,更不要沉迷于網絡游戲。要引導學生健康上網,充分利用網絡方便、快捷、通達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是說,網絡是學習、工作和研究的科學工具,不能當作玩具,否則就是對現代科技的最大浪費。因此,要時刻教育學生,千萬不能放任不管,并動員學生家長做好監(jiān)管工作。
總之,QQ群是一個便捷的交流平臺,是人們進行信息交流的很好的方式。在高中教育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自主學習教學實踐活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這種教學模式適應當今的信息時代背景,同時有力推進了高中教育信息化,促進了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應用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黎加厚.教育Blog的反思與展望[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5(7):5-7.
[2]柴陽麗,李靜.社會性軟件支持成人自導學習研究[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2):33-34.
關鍵詞:在線交流 網絡學習平臺
引言
在計算機與網絡迅猛發(fā)展的時代,網絡學習平臺已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學生課余時間自學提供了最佳的空間。以計算機網絡作為知識的載體,學習者可以擺脫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在這種學習方式過程中,信息傳播的手段將更多地轉向交互式的體系,實現其動態(tài)快捷的信息交流和傳遞方式,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問以及自己不能夠解決的問題能夠及時地和其他同學討論、向老師請教。同時老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的把一些知識點出來,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和研究。因此,在網絡學習平臺當中建立一個在線交流系統是很有必要的,使得網絡學習平臺更加的靈活。
在線交流系統的作用
網絡學習平臺中在線交流系統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速度,使自己的困難快速的得到解決,不積累問題,而不是像電子郵件那樣需要等待幾小時甚至幾天才能收到回復的消息。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一旦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時,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從而影響以后的教學效果。(2)實時的交流可以提高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頻率,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不管是對老師講授知識或是學生接受知識都起到良好的作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發(fā)現不足、問題、困難,主動向教師要求解決問題和困難,調整教學安排。教師也可以通過在線交流系統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回答問題,解決困難,隨時調整教學節(jié)奏。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自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并且這是一種互動式的交流,對教師的教學也起到了強化的作用。同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或者有效的學習方式都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實時的和其他同學共享,以獲取共同的學習體驗和集體的智慧。
在線交流系統的功能設計
3.1 開發(fā)工具
本在線交流系統是計算中心網絡學習平臺中的一個重要組成模塊,為了便于系統的維護和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本系統選擇了Browser / Server(B/S)三層架構模式。
語言獨立性、執(zhí)行多種客戶端類型等突出的優(yōu)勢。的所有程序代碼都將在服務器端執(zhí)行,當程序執(zhí)行完畢后,服務器僅將執(zhí)行的結果返回給客戶瀏覽器,這樣就不再受客戶瀏覽器類型的約束,同時也可減輕客戶端瀏覽器的負擔,大大提高交互速度。數據庫采用SQL Serve 2000來完成底層數據庫的開發(fā),一方面確保數據合理而有序地存貯在數據庫中,另一方面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連接數據庫方面,將ASP中的ADO升級,采用標準的XML作為數據交換格式,使得網絡上的不同系統也能相互運作。另外,也采用面向對象的架構,數據庫應用程序的編寫更加結構化。
3.2 功能設計
研究并設計這個在線交流系統主要是為網絡學習平臺服務的,無論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只要能夠上網,學生都可以在這里面留下自己的問題,尋找最好的答案,使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3.3 邏輯結構
3.3.1 前臺功能及頁面邏輯結構概述
為了方便用戶我們設計時采用了用戶登錄網絡學習平臺后,即可進入在線交流系統發(fā)部分題或回復問題,無須再次登錄。因此在線交流系統省去了用戶登錄系統的制作。前臺頁面邏輯結構圖如圖1所示。
3.3.2 后臺管理系統功能及頁面邏輯結構概述
網絡學習平臺的后臺系統中包括了在線交流系統的后臺管理系統,從主頁的教師入口進入,后臺頁面邏輯結構圖如下圖2所示。
關鍵技術與實現
為了提高在線交流系統的運行效率,在框架的基礎上使用Ajax技術,實現頁面局部刷新獲取其他網頁的內容、異步讀取和桌面應用模式等效果,web.config文件中配置好這些字符串參數:
需要在原有的web.config中的節(jié)中添加如下代碼:
ScriptHandlerFactory,System.Web.Extensions, Version=1.0.61025.0,
Culture=neutral, PublicKeyToken=31bf3856ad364e35"/>
Handlers.ScriptResourceHandler, System.Web.Extensions, Version=1.0.61025.0, Culture=neutral, PublicKeyToken=31bf3856ad364e35" validate="false"/>
結語
在線交流系統主要由技術來實現。系統的優(yōu)點是安全性好、速度快,不足之處是其中一些功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網絡學習平臺的實現為教學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的空間、平臺和可能性、豐富了教學的實踐性和多樣性。必將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及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較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領項目開發(fā)全程實錄[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 黎永壹.計算機文化基礎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J].欽州學院學報,2009,(6):58-62.
三級聯動優(yōu)化服務網絡
經濟要發(fā)展,環(huán)境要先行,服務要跟上。*縣構建縣、鄉(xiāng)、村三級便民服務網絡,為經濟發(fā)展開通綠色通道。
“進門一張笑臉,辦事一句問候,出門一聲祝?!保鞍研量嗔艚o自已,把方便留給他人”,縣行政服務中心訂的接待規(guī)矩讓每一位前來辦事的人如沐春風。今年5月以來,縣行政服務中心清理行政審批事項,減少行政審批行為,做到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單項行政審批時間在各自現有承諾的時限基礎上均要求至少縮減30%。同時,該中心將政府招標采購和建筑市場交易引入中心,進一步完善和健全了中心服務功能。
該縣17個鄉(xiāng)鎮(zhèn)建立便民服務中心,讓鄉(xiāng)下老百姓“辦事蓋章,不用出鄉(xiāng)”。各中心本著“一窗受理,內部運作,上下聯動,全程服務”的原則,把農民生產、生活需要的項目納入服務內容,設立辦事窗口。發(fā)放的明白卡、聯系卡、點題卡告知群眾中心各職能部門的服務項目、辦事程序、聯系人和聯系電話。群眾還可將問題直接向中心反映,實現“群眾點題,干部跑腿”的良性互動。
在全縣181個村開設的“廉政效能互動臺”搭起了干群之間的“連心橋”。由各個村設立的親民接待室收集村民提出的意見、問題和點子,定期梳理后指定村干部跑腿抓落實,并組織村廉政監(jiān)督員和群眾代表,對干部落實“村民點題”情況進行民主評議,評議結果在村務公開欄中予以公開,接受群眾監(jiān)督。
干企聯心促進經濟發(fā)展
“政府的職能就是服務。”*縣對2009年的重點企業(yè)、重大項目,實行定項目、定責任領導、定責任單位、定工程進度的“四定一掛”工作法,縣領導掛點重點企業(yè),協調并解決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各行政服務單位與企業(yè)結對子,每月至少一次深入企業(yè)了解發(fā)展狀況,幫助解決問題。縣效能辦在全縣70多家企業(yè)建立了效能監(jiān)測點,3月份以來共監(jiān)測相關事項470多次,涉及130多個部門。同時在執(zhí)法部門、綜合管理部門、窗口服務行業(yè)開展“雙百雙評”活動,邀請100名企業(yè)代表,100名群眾代表對參評單位在服務客商、行政執(zhí)法等方面進行民主評議。并將評議結果用于年終考核、干部的提拔任用。
多元監(jiān)督提升機關效能
關鍵詞:高等代數;多媒體技術;網絡交流平臺
中圖分類號:O15-4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0-12
高等代數是數學專業(yè)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主干課程。高等代數中的等價、同構等思想方法,線性方程組和線性空間的應用是觀察和研究數學普遍采用的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極為重要。多媒體為高等代數提供了豐富的圖文信息、靈活多變的表現形式、精美的課件,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課堂效果。
一、多媒體教學輔助高等代數教學
多媒體教學技術具有全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多變化的獨特的立體式演示功能, 有著傳統教學方式所不具備的許多優(yōu)點。一些在傳統教學手段下難以表達的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象通過多媒體能生動形象、新穎直觀地展示出來。應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呈現速度快、質量高的特點,呈現出規(guī)范、清晰的板書,課堂信息量增加,教學效率提高;使用課件,規(guī)范有序。
二、利用網絡平臺輔助高等代數教學
以網絡交流為平臺的傳播形式層出不窮,各種論壇、QQ、博客、微信平臺等相繼出現,深刻地影響著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學博客可用于輔助課堂教學和教學資源的共享方面,分為課前預習、課堂應用、課后拓展三個階段輔助課堂教學。教學QQ群和微信平臺主要用于師生之間交流和討論以及實施協作性學習、網上答疑和在線批閱學生作業(yè),并通過反饋對學生進行指導等,還可為學生提供輔導材料、參考資料等;指導學生小組學習活動,就感興趣的高等代數問題開展探討分析,在建構虛擬的學習環(huán)境中探究高等代數知識。
三、網絡平臺與多媒體技術輔助高等代數教學的構架設計
1.深入研究高等代數課程,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
高等代數本身是一個嚴格的體系,內容的抽象性也使得教學應該有它的整體設計,并且要考慮與后續(xù)課程以及研究生入學考試的銜接。這就要求我們要根據師范院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體系。針對應用數學專業(yè)人數多的情況,可以考慮多媒體和網絡交流平臺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的高等代數代數的課程設計。
2.多媒體和網絡平臺教學改革可多渠道提高學生對高等代數課程的興趣
對一門課程感興趣有一個過程,高等代數往往是公式、符號、定理和習題的象征。因此要設法激發(fā)學生對高等代數課程的興趣,比如,①建立外延促內涵增長的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增設網絡習題庫,豐富學習高等代數的課外資源,制作多媒體格式視頻信息的IP課件。②切實提高高等代數課堂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問題的能力,注意思維方法的引導。③注重多媒體教學改革,配合必要的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方式。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溝通和交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和方式。④利用QQ群和微信交流平臺等開展課后網絡交流平臺,提供輔導材料和參考資源,指導小組分組互助學習活動。
3.加強高等代數課程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系
有的同學會為學數學而學高等代數。實際上近代加密體制包括線性碼、序列碼等的形成,智能卡的廣泛使用,生活中的電話保密和數碼糾錯,量子力學,張量隱形傳態(tài)系統,經濟學等方面,這些抽象代數知識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梢越M織本科同學和研究生同學一道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原來過去認為抽象的東西,其實在數學實驗中還可以從算法做進一步討論。
參考文獻:
[1]陳寶山,王云密.關于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3):15-17.
論文摘 要:網絡理論作為研究社會關系的手段,為本文提供了研究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新方法——本文設計了以高校、科研機構、跨國企業(yè)為節(jié)點,高校為主體,以合作研究、人才交流、信息共享為合作模式組成的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網絡。同時引入高校國際化的指標,以網絡結構指標為紐帶揭示高校國際化與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網絡的關系。
在經濟全球化、社會網絡化的今天,人類已步入以知識為驅動力的社會,國際交往越來越頻繁。當今的科學研究以“跨專業(yè)”、“跨國界”為特征,任何一所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大學必定同大量的國際合作伙伴進行著實質性的合作。以高等學校作為主體的跨國教育交流與合作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同樣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就中國而言,高等教育發(fā)展到現在,已經形成國內高校參與國際范圍內政府、企業(yè)、非營利組織項目研究的格局。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網絡是以高校作為主體,以其他國家高校、研究機構、跨國公司等國際組織通過交流與合作而結成的無形網狀組織。
本文采取樣本分析法作為研究依據。根據USNEWS國際大學排行榜,從前50名選擇10所大學進入A檔,從90~100名選擇10所大學作為樣本另一部分B檔。通過樣本高校的披露數據,選取合作伙伴數據,包含所在國、合作模式、合作層次等非數值數據(詳見附錄)。
我們將大學的“國際學生比例”、“國際教師比例”、“國際學生中研究生/本科生比”這三個指標作為本文對“高校國際化”程度的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研究國際交流與合作網絡的特性與這三個指標的關系。
一、國際化指標體系詳解
一所高校的國際學生數量是該所高校國際知名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在一定范圍內國際學生越多,其學校的國際影響力越大。但是每所大學由于師資、辦學資源等約束條件,學生數量不會永遠擴大,總數更傾向于在一個范圍內保持穩(wěn)定,國際上的大學和中國的大學在這點上較為相似,均為30000~50000之間。因此,除了考慮國際學生總數以外,更要關注的是國際學生在全部學生中的比例如何。比例越高,意味著在校學生國別多樣性程度越大,標志著該所大學國際化程度。
普遍來說,大學提供的教育包括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傾向于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對學科產生較大的革新和推動作用,本科生教育注重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在學術深度上不及研究生教育。這兩種國際學生之間的比例體現著大學國際教育的側重。我們定義國際學生類別為:
本文定義的“國際教師”特指與大學具有正式合同的長期教師,不包括訪問學者或短期客座教師。
招聘國際教師,促進教師的流動性本身就是大學國際化的重要體現。與國際學生類似,我們既關心大學的國際教師總量,更注意在全部教師中的比例。國際教師對大學的貢獻率不僅僅在于新知識、方法的傳播,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一個人而建立起組織與組織之間的合作,進而擴大組織的外部渠道,為再一次的擴大國際合作與交流提供可能。
二、樣本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網絡與國際化指標的關系
1.高校合作伙伴數量與國際學生比例關系
我們將樣本中的國際大學A\B兩檔的國際學生比例與合作伙伴數量關系圖疊加在一起,我們可以看到不規(guī)則的相關性的關系。處在不同檔次的大學,即使國際合作伙伴數量相近,他們的國際學生比例可能也會有較大的不同。從257到146的區(qū)間內,大學的合作伙伴數量與國際學生比例關系較不規(guī)則,呈現出起伏較大的形態(tài)。隨著伙伴數量的減少,A\B兩檔高校的國際學生比例均呈下降趨勢。通過趨勢線的添加,我們看到A檔大學的下降趨勢較為平緩,B檔大學的下降趨勢相對A檔則下降較快。A檔大學的線性趨勢線公式為y=-0.001x+0.160;B檔大學的線性趨勢線公式為y=-0.002x+0.146,從下降速度來看,B檔大學是A檔大學的2倍,這一情況說明隨著高校排名整體下降,其國際學生比例隨合作伙伴數量減少而加速降低。由于USNEWS的排名方法側重于“學術同行評議”(Academic Peer Review),“同行的評議”既包含學術的水平,更表示學術影響力和知名度。由此可見,對于國際生源的吸引力上,高校的學術水平和學術界的口碑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學術水平對于具有不同留學動機的學生的吸引力是不同的。以接受本科教育為目的的國際生源對高校的學術水平的要求會低于研究生。本科生更加關注的是所學專業(yè)將來的市場歡迎程度、學費、留學目的地等;而研究生階段的留學則有別于本科生,研究生留學往往以所學專業(yè)的深化為目的,學習階段往往可以獲得獎學金,能夠與導師進行深入的接觸從而融入到導師的科研網絡中。因此,研究生階段的國際流動的動力往往來源于學術研究。樣本中的大學都是國際知名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國際學生的比例也以研究生為主,由此可以了解影響國際知名大學吸引國際生源的另外因素是其學術能力和口碑。
2.“研究型”合作模式與研究生/本科生比關系
樣本中的國外A檔大學的研究生/本科生比例大體上可以分為以平均為1.19的8所大學(標準差為0.58)和兩所數值較大的大學,分別為4.02的杜克大學和6.80的東京大學。說明這10所大學國際學生中的研究生數量高于本科生,有的甚至遠遠大于本科生數量。這10所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網絡中“研究型”的合作模式的平均比例為79.2%,標準差為0.09,可見國際知名大學與國際合作伙伴大部分是以共同研究為合作基礎,網絡中流轉的以“創(chuàng)新的知識”為主。由于基于“共同研究”或者“知識創(chuàng)新”導向的合作,勢必會衍生出教師和研究生的流動,進行深造的學生往往能夠得到自己導師的推薦與別國的學者共同研究或繼續(xù)攻讀博士課程。研究項目往往配套著研究經費,經費的充足客觀上推動了學者、學生間的流動。與A檔類似,B檔大學的學生成分也以研究生為主。其中有7所大學的研究生/本科比超過1,最高的為伊利諾伊大學的7.19。與東京大學類似,名古屋大學研究生/本科生比例也較高達到了5.14。諾丁漢大學、慕尼黑工業(yè)大學、烏普薩拉大學和西澳大學的比例小于1,分別為0.85,0.27,0.55和0.75。該組“研究型”合作模式占全部合作模式比例平均為74%,略低于A檔大學。慕尼黑工業(yè)大學和烏普薩拉大學研究生階段教育采取德語和瑞典語作為教學語言,本科階段有較多英語授課的課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科生人數而限制了研究生的數量;諾丁漢大學和西澳大學秉承一貫的國際化戰(zhàn)略,國際學生中本科生比例很多,澳大利亞本身是移民國家,大學往往是移民的第一站;英國雖然不是移民國家,但諾丁漢大學在亞洲的兩個海外校區(qū)為主校區(qū)提供了大量的國際本科生源,B檔中平均國際學生本科生數為2100(剔除三所100多名本科生的大學),而諾丁漢大學國際本科生為3100,遠高于平均水平。
樣本中的國外大學的國際學生中研究生比例占多數,有的甚至占絕大多數。這些大學國際交流合作網絡中“研究型”的合作模式占到了75%以上,伙伴關系以“共同研究”為主。另外,大學對國際學生授課的語言也是影響國際研究生/本科生比例的因素之一。
3.“教師交流型”合作模式與國際教師比例關系
教師作為大學進行知識傳播、創(chuàng)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際教師則是帶來國外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教學方法的重要途徑,能夠提高大學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有利于創(chuàng)新。
首爾國立大學、名古屋大學和東京大學這三所來自東亞的大學的平均比例為7%,其他國外大學的平均比例為27.47%,標準差為0.02。我們將“教師交流型”合作模式占全部合作模式的比例與國際教師比例聯合研究,查看二者相關性。
國外大學兩者之間沒有表現出具有相關性的特征,比例分布比較混亂,沒有呈現出規(guī)律性。以初步看出,國外大學在國際教師流動上與合作內容的關系不十分緊密,雖然國際教師的比例較高,但基于合作項目的流動并不是主流渠道。
究其原因,我們認為由于國際知名度、匯率因素和整體社會環(huán)境中國引進高水平的國際教師只能通過政府間、校際的合作項目展開,這些項目往往配套經費、實驗室等物質保證。學校如果不通過向政府申請資金支持而自聘高水平專家,則絕大多數大學是無法支付高額的薪金和其他待遇,因此中國大學國際教師的引進往往是“項目驅動型”,國際教師數量與“教師交流型”項目的數量、質量息息相關。國外知名大學特別是來自歐美地區(qū)的大學,由于同樣的文化背景、均衡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寬松的教育機制使得教師流動十分普遍,且大學對教授采取聘用制度,政策十分靈活。很多學者根據自己的意愿和研究需要自發(fā)地選擇自己理想的研究場所。因此國外大學的國際教師數量與類似的合作項目關系不緊密,雖然合作項目可以向外輸送國際教師,但更多的國際教師是通過自薦應聘到校任教。
國際教師是知識在不同勢差進行流動的傳播者,而國際知名大學往往集中在歐美地區(qū),因此這些大學的教師就成為傳播最新知識的人。而目的地則需要學者自行選擇,而上文中從統計結果中也能看出,即便是經濟發(fā)達、科研水平很高的東亞的日、韓一流大學對國際學者的吸引力程度也十分有限,這說明文化也是阻礙學者在不同國度間流動的不可忽視因素之一。
三、總結
國外一流大學的國際交流合作網絡已經是他們吸收研究生階段國際生源資的重要渠道,表現在合作網絡的特性(度與研究型合作模式)與國際研究生指標較為緊密的相關性;中國大學的國際交流合作網絡對國際生源貢獻程度有限,二者相關性不明顯。國外一流大學國際學生以研究生為主,中國以本科生為主。
國外一流大學國際師資比例較高,與“教師交流型”合作模式數量相關性不高,這與國際人才較高的自發(fā)流動和寬松的政策有關;中國大學的國際教師比例與“教師交流型”合作模式緊密相關,中國大學的國際師資的引進主要依靠政府、校方主導。
附錄:國外大學樣本:耶魯大學、劍橋大學、康奈爾大學、杜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多倫多大學、東京大學、首爾國立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華盛頓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普度大學、伯明翰大學、諾丁漢大學、慕尼黑工業(yè)大學、名古屋大學、西澳大學、烏普拉薩大學、KAIST。合作數據采集:大學名稱。合作對象檔次、合作對象排名、合作對象名稱、合作對象所在國/地區(qū)、合作對象所在洲、合作層次、是否聯合研究形式、是否教師流動形式、是否學生流動形式、是否合作協議形式。此研究受天津師范大學青年基金項目《52WR40/天津高等學校國際交流網絡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資助,系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彭未名.國際教育交流與管理.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2]朱宗順.教育與改革——教育交流視野中的中國教育改革 1978~2000.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隨著疫情的發(fā)展,我們接到延期開學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的教育不能停,于是我們開始利用各種平臺和教育信息化手段和形式進行網絡教研,雖然不能面對面交流,但教研的效率并不低,我們主要圍繞如何進行網絡教學、學生學習環(huán)境現狀、如何進行教學設計等問題進行教硏,在直播交流會中老師們紛紛獻計獻策,在特殊時期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教硏工作高效完成。
老師們針對即將開始的直播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同時也采取一人主備,多人研討的模式,每位老師根據教學計劃精心備課,然后在群內進行直播試講,其他老師在聽完課后提出意見和建議,隨后主講教師再次進行修改,在反復修改中追求完美。
在這次的網絡授課中,由于音樂課對于小學階段而言,專業(yè)知識不多,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對旋律的感知能力為主,我為學生們安排了新學期要學習的部分歌曲。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早的熟悉歌曲旋律以便學習的時候更加輕松,也可以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適當舒緩情緒起到放松的作用。學校共有六個年級的學生,我為他們分別選擇了不同的歌曲進行預習。我自己也學習了一點基本的樂理知識,為開學的新課做好準備。
根據我校學生整體素質情況,開學后準備對他們的藝術表達能力進行一定訓練,使他們能夠在公共場合,人較多的地方也大膽的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