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世紀會計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知識革命對現代教育提出重大的沖擊和挑戰,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教育變革實踐指明方向。知識經濟社會環境下的中國會計發展,需要基于建構主義的會計教學,培養能夠創造性地解決中國經濟與社會改革實踐中復雜的結構不良性問題的高級會計人才。
本文以中國會計發展及會計教育為例,分析現代教育在知識社會所面臨的挑戰和沖擊,探討基于建構主義的中國會計教育改革實踐,以培養創造性地解決中國經濟與社會改革實踐中,復雜的結構不良性現實問題的中國會計人才。
一、中國會計教育分析
會計的發展是反應性的,為適應工業經濟發展,特別是為了控制和管理大型工業組織,會計發展成為一種結構化的定量技術方法,是科學管理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典框架下,政府外生于人類系統,會計師一般地以公共利益行事,會計被定義為客觀地計量經濟績效的中立性社會機構,會計是一個理性的信息生產系統,以滿足有效地制定決策的需要畢7,從這個方面看啟擠十承擔著重要的社會經濟職能叭會計技術被普遍認為是客觀的、中立的。這種中立性觀點是經典框架的關鍵,由于會計涉及主觀認識和判斷,是基于一個特定的哲學立場,或者是政治聯盟,因此,客觀性和中立性成為會計的一個重要問題;承認會計數據與主觀隆和相對性有關,將根本性地改變會計的社會職能;通過挑戰經典經濟理論基礎的基本原則,以及質疑科學管理名義下應用的方法,會計作為一個社會機構,其被認可的職能將遭受懷疑眼。會計.被建立在良好結構性和數學邏輯基礎之上卿;會計教育通過采用基于經典經濟理論和經典科學方法的理論概念,接受了靜態的均衡模型,使用結構化的、定量的方法,以明確定義的、簡單的、結構良好的方式來講授會計學科。
然而,會計準則具有“經濟后果”,表明會計數據對經濟活動產生重要的影響,會計準則制定是一個政治化過程。在一個政治環境中,有關會計程序是中立性的傳統觀點,將不再成立;會計人員在一個混亂的環境下行使會計職能,他們被自利驅動,被各種反映不同政治程序的社會經濟利益訴求所捕獲。由于會計準則制定和會計政策選擇,涉及復雜的利益沖突,從哲學上看,這些決策屬于“道德實踐活動”。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使會計哲學和政治觀點發生重要變化;會計實踐發展變化更加復雜,明確界定的、有因果關系鏈的、結構良好的問題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大量新的復雜問題出現。在復雜的動態環境中,會計不再被視為一種獨立于政治力量與社會利益的中立的、客觀的職能,會計也不可能只關注經典框架下狹窄的職能,而不注意會計準則的社會和經濟結果。盡管會計信息所處的相關新理論,例如,信息經濟學、系統理論、控制理論、混沌理論數學等領域,及其哲學框架,在20世紀末期已經被考慮,但是會計教育卻抵制了這些威脅,仍然將會計視為結構良好的技術規范,忽視了會計行為的政治化及其哲學立場。
為適應中國經濟體制轉軌,中國會計實現了由計劃經濟會計模式,向市場經濟會計模式的根本性轉變閻。通過中國會計學術界“外向求索”,充分借鑒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會計經驗,建立中國會計體系哪;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環境發生劇烈的變化,在會計準則國際化背景下中國會計改革30年,不斷修訂和完善中國會計準則體系。會計發展的因應性,決定了各國會計因其所處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不同,而存在國家差別。會計研究都是以解決會計實務中所存在的問題為基本出發點的嘩。對中國會計發展而言,一方面,會計研究需要立足于中國經濟和社會政治環境;另一方面,會計實務要求會計人員在充分理解、吸收西方會計經驗理論的基礎上,能夠將它們創造性地運用于中國經濟改革實踐,以解決中國的現實社會經濟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及資本國際化背景下,中國歷經30年改革開放,正值中國社會雙重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環境快速變化,不斷涌現新的社會經濟問題,以及中國特殊的社會與經濟轉型問題。針對新興經濟中的會計教育與會計研究及會計實務三者的關系,美國會計學會前任會長邁克爾。戴爾蒙德(MichaelA.Diamond)特別提道,經濟增長和繁榮的要求可能會使這些群體之間產生更多沖突,解決這一問題會變得更加困難和緊迫陰。中國會計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的會計實務和會計研究人才,以創造性地解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現實問題的重要使命。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會計教育迫切需要更深層次的變革。
二、知識社會的教育改革與學習革命
(一)知識革命對現代教育的挑戰和沖擊
20世紀70年代,由于新科學與高技術迅猛發展,世界的運行方式發生根本的變化;信息革命和知識革命,推動了知識經濟崛起和知識社會變遷。由于知識的穿透性和吸引力,這場革命迅速傳播到全球,使各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變化不斷加快,其間依賴程度增加,相互影響越來越復雜。彼得·德魯克(PeterDrucker)認為,這種變革的經濟和社會越來越建立于知識之上,知識社會的基本經濟資源不再是資本或勞動力,而且將來也會是知識,社會價值是由“生產力”和“創新”創造出來的,這兩者都是知識在工作中的實際運用。因而,知識成為首要生產力,甚至伴隨產生知識霸權,使知識成為民族國家在世界權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賭注。Schlechty認為,知識經濟開發的不是機器的力量,而是大腦的力量—思考的力量、學習的力量、創新的力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之為“學習型經濟”,是信息發展模式所特有的,它驅動知識爆炸式激增,知識更新越來越快,新學科知識門類涌現,并且分化和綜合化趨勢并存。夸美紐斯(enius)要求“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的教育宏愿變得渺茫,現代教育與學習方式因此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教育是最大的知識產業,對各民族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引發各國相繼掀起教育改革和學習方式變革的熱潮。實際上,自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提出“學習社會”、“終生學習”概念以來,教育如何培養學習社會的公民的終生學習能力,以適應變化莫測的知識經濟社會,便成為全球教育改革關注的中心問題。
同時,信息技術革命也給現代教育帶來巨大沖擊:一方面,它摧毀了學校教育對知識的壟斷地位,網絡提供全球性的、個人的、交互的、廉價的、永遠在發展中的知識資源,給每個人能夠獲得所有信息的工具;并且打破了有關學習的神話,例如,學校是學習最好的地方,只有教學導致學習,以及同一種方式學習等。這不得不引起對學校教育定位的重新思考,最終使教師的作用發生非常必要的變化。另一方面,知識爆炸使信息充斥,產生“數據煙霧”問題,大量信息以極快的速度傳遞,需要依靠大腦和思維才能處理這些來自各個渠道的數據、觀點以及信息交流。但是,正如尼爾·波斯特曼(NeilPostman)所說,“對于應該如何選擇信息或者如何評價信息,信息技術沒有給我們提供任何智慧方面和道德方面的指導”。另外,知識經濟的“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fundamentalism),決定了它既可以帶來經濟利益,但是市場固有的超道德性局限,會引起與其他社會價值觀的沖突。這表明,社會生活的信息化,更需要知識社會的教育重在培養批判性思維,以人文精神、人類智慧來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從而實現超越知識經濟。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正如WillardDaggett所說,“我們注意的是大學需要什么,而不是現實世界不斷變化的需要”。也許正因為如此,拉塞克等認為,教育的內容對于這一使命的成功具有特殊重要性:一方面,它應當提供生活在一個帶有科學的深刻印記的世界上所必需的知識和本領,另一方面,它還應當鼓勵一些與這種科學相符的態度,以便在科學和道義之間、物質與精神之間恢復平衡。
(二)建構主義認識論與知識社會的學習革命及教育改革
自1980年代末以來,西方教育學界試圖從新的建構主義的認識論出發,對仍然誤導教育的客觀主義的認識論作深刻的反思。盡管建構主義的各范式之間本身存在分歧,但是所有的建構主義范式都采用超越主客二元論的方式來看待知識,主張知識是在動態互動中形成的,學習是知識的社會建構,它開創了參照人腦的機制構建學習模型,是真正意義上對人的學習研究的開端;由此,學習理論和教育研究領域發生深刻而廣泛的變化,一場徹底改變人類學習的理念與方式的革命已經興起(總序)。這場學習革命與信息革命并行,是將現代有關人腦研究的令人驚異的發現與信息技術的力量相結合,其影響將甚于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將觸及和引發教育、文化、人性的一系列革命,改變學習者的學習觀念、學習方法乃至整個人生(導論)。這場深刻的學習革命,使有關學校教育與教育過程的看法發生重大的轉變—教育具有前所未有的鮮明的服務性質,即新教育是為學習服務,為學習者服務。教育過程應該是認知和學習技能發展的源泉,這些認知功能必須在學習過程中建構起來。人腦是學習的自然引擎,“基于腦的學習”被認為能夠提供有關學習過程的最好決策的基礎,因而,圍繞腦的自然學習方式重新創設教育實踐,可能是最簡單和最為關鍵的教育變革。迄今為止,腦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尚未被發掘的領域,被冀盼著破解知識獲得過程以實現真正的學習革命。國際教育改革專家麥克爾·富蘭(MichaelFullan)的研究認為,關于學習理念的知識創造,一包括最前沿的腦研究、認知科學等,必須成為教學和學校教育的中心。
斯特弗等說,“對于一個建構論的教育者來說,主要的挑戰是使學生加人一系列的對話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角色從被加工的客體轉化為對話關系的主體。教育主要通過相互間的互換,即通過協調對話參與者的行動而產生”。建構主義在教育上的貢獻主要在于在教育思想上強調認知主體的主動性,教育應該把主體性的發展本身作為目的。教育為了改變學生,使學生在主體性學習活動中實現對象與自我的雙向建構,活動目標,不是直接指向學生,而是要指向學生的活動。建構主義的中介行為的社會文化觀,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維果斯基的觀點。根據維果斯基理論的主要繼承者之一阿萊克斯·柯祖林(AlexKozulin)論述,維果斯基洞察到教育過程對學生認知發展作出根本性的貢獻,他認為,在教育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專門化了的學習活動,學習活動包括了符號工具和合作學習程序,重要的是這些活動和工具要有成人中介在其中傳遞,最終使學生成為一個獨立的動力學習來源;真正的學習主體是包括學生、成人以及社會給予的符號工具在內的互動的整體。斯特弗等論述了文本的“對話功能”(dialogicfunction),在教學互動中的重要作用,拓展了維果斯基的觀點,他們認為,文本作為有意義的符號集,具有兩種功能:一種是明確單義功能,關注如何“充分地傳達意義”‘第二種是“對話功能”,則考慮如何“產生新的意義”,第二種功能在于產生內部的多樣化,對內化認知結構產生重要的影響。當文本的對話功能在課堂話語中占據統治地位時,學生會把自己的話語和他人的話語作為思維的工具,并非簡單地把它們當作可以接收、編碼和儲藏的信息;當單義的功能占支配地位時,出現相反的情形。對于建構論者來說,教育對話與實際應用環境盡可能地緊密結合;對教育過程的挑戰不是在個體的頭腦中存儲事實、理論以及合理的探索程序,而是產生各種語境,使其中所形成的對話的價值和意義能被最充分地認識;或去創造各種條件,并使該條件下的對話能跟個人、共同體或國家當前的實際追求聯系在一起。
三、知識社會的中國會計教育與學習和會計發展
(一)知識社會需要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
對知識的不同看法,影響著人們對學習、教學的認識以及學校教育的發展。建構主義不再將知識看作是有關絕對現實的知識,而認為知識是發展的,知識具有建構性,和其他強調知識的社會性、知識的情境性、知識的復雜性、知識的默會性等全新知識觀,使強調知識客觀性的本質主義及其支配的中國現代教育模式中知識傳授式教學和接受性學習遭受到質疑。具體地,以會計學科為例,會計實踐發展變化更加復雜,而會計教育滯后于會計實踐發展,仍然脫離現實地以明確定義的、簡單化和結構良好的方式講授會計學,這些預先設定的知識僅僅只能用于同初始學習時相似的情境中,從記憶中原封不動地提取。然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推動了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下的中國會計改革與發展,迫切需要培養大批能夠適應中國經濟和社會環境快速變化,特別是能夠創造性地解決中國經濟與社會實踐中現實問題的高素質會計人才。這些復雜的結構不良性問題,需要他們能夠在新的問題解決情境中重組已有知識。顯然,傳統的知識傳授教學模式下的會計課程體系改革,不能滿足高素質會計人才培養的需要。
斯特弗等強調結構不良睦是普遍存在的。盡管在初級學習階段,以及結構良好的問題中,按分科課程體系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是有效的,但是存在著“簡化傾向”,尤其是“分割化傾向”,使現實中相互高度依賴的概念要素被孤立地對待,而忽略了其相互作用的重要方面;這些課程內容通常只有在被純化的、被限定的教育系統的氛圍里,才能被理解和應用。他們認為,這種簡單化妨礙了后來獲得更高級的學習,或者導致錯誤的理解,因為即使在那些整體上結構良好性的知識領域,也有結構不良的方面,而且涉及到將知識應用到不受限制的、自然發生的情境或案例中的所有領域,都有著實質性的結構不良特點。因此,在人類社會從工業化社會經由信息社會向著鼓勵知識創新、以培養知識創新人才為己任的知識社會轉型之時。‘總序’,為克服知識傳授的傳統模式教學,可能導致學習者不能獨立地將獲得的知識遷移到與初始教學條件不同的新情境之中的障礙,需要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促進認知彈性的發展,適應理解的需要或問題解決情境的需要。
(二)基于建構主義的會計教育和會計發展
在21世紀之交,學習革命風起云涌,教育過程為建構終生學習所需的認知功能的看法,為知識社會的教育變革指明了方向。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其教育計劃及其實施都需要“教育想象”(educationalimagination),這成為學校教育重新定位和教師作用轉變可賴以的重要資源;在課程與教學研究領域尋求情境化的教育意義,而不是探究有嚴格的程式、處方或規則可供遵循的普適性教育規律。因而,本文旨在嘗試性地探討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念,希望為深人地開展中國會計教育改革實踐的探索提供有益的思考。基于建構主義的會計教育,不僅旨在培養會計人員的終生學習能力以適應會計的擴展變化,而且最關鍵的是通過會計教育功能促進會計不斷發展,在人類社會與經濟發展中繼續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有鑒于此,筆者就兩個問題提出個人敝見來結束本文:
第一,關于現有的會計理論體系及其發展。
建構主義的知識觀強調了不同于客觀性知識的有效性與社會約定性,認為知識是發展的,知識具有建構性。對會計學科而言,會計發展的因應性特點,決定了現有的會計理論體系是特定會計環境建構的產物。在建構主義者的視角下,現有的會計理論體系只是經驗性的知識生成,有關課程知識體系的客觀性和真理是相對的。會計作為一個社會系統,由于受到經濟、政治、法律、社會文化以及科學技術等環境因素的影響,會計系統是開放的,因此,會計發展研究需要系統地考察諸多環境因素的復雜影響。通過各國會計的比較研究,以及研究中國會計在不同的特殊歷史環境下的發展脈絡,有利于理解、掌握和揭示會計學科發展的規律,推動會計學科在經濟現代化浪潮和社會現代化進程中與時俱進地發展。會計教育對會計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通過使用教育功能,將會計研究,特別是基礎研究的成果介紹引人會計教學,在會計教育、會計研究、會計實務三者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會計教育既保持必要的獨立性,又能夠關注和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促進會計研究和會計實務的不斷發展。
1.財務會計
財務會計作為企業資金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對企業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財務信息進行確認,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是通過對企業信息的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程序進行有效加工,將分析出的數據進行詳細統計,然后借助于財務報表的報告形式向企業資金管理部門與信息部門進行信息匯報,所匯報的數據以貨幣作為計量尺度并且需要添加詳細的文字說明。財務會計作為我國企業資金與信息管理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其工作性質高效、獨立、流程簡便、數據處理能力強,為企業的資金信息確認提供了有力保障。
2.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又稱企業內部報告會計,在實際應用中分為成本會計和管理控制系統兩個部分。管理會計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會計應用模式,其主要內容是通過一些專門的財務計算方法,將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以及企業其它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報告。管理會計的工作可以有效幫助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正確的對日常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同時能極大的提高決策者所作決策的準確性,切實的幫助企業對自身經濟與信息做到有效管理,對企業的運營與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意義。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有效融合的方法
1.會計制度上的完善
建立健全的會計制度對于我國現代化企業的生產建設顯得尤為必要,有效的會計制度是保證企業正常運轉的依據,能更好的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資金管理環境,有效規范國內經濟市場的建設。例如,蕪湖市某房地產在2012年至2013年間,針對企業的會計工作上實行了會計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應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結合的方法對企業的財務及信息狀況進行有效管理,通過階段性的改革實施后,企業在整體經濟效益與籌資情況上,都取得了極好的成績,并且有效改善了企業以往會計工作問題頻出的狀況,為該企業的發展奠定了穩定的基礎。我國的企業經營過程中,會計制度要求企業提供經營信息,將這些內容進行歸類、記錄與總結,并進行分析與核實,確認無誤的信息才能進行上報,這是當下國內企業的工作生產中需要遵循的必要程序,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正是這一制度的完成體現。因此,在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融合的措施探究上,首先需要明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職責,要確保企業各項資源得到經濟效益的提升,然后,在對會計規范進行深入了解后,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設計出一條更加符合現代管理科學的發展道路,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從而有效幫助財務會計和管理會的有效融合,進一步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發展進程。
2.加大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認識
在新時期下,我國企業在資金管理與經濟效益運作上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融合已經成為時展的必要需求,這種新穎的會計模式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更加高效快捷的發展,還能有效幫助企業解決財務管理上的問題,避免單一會計模式應用所帶來的弊端。因此,加強企業對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職能的認識,有效改善企業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結合實際應用于生產工作中的狀況,是當下企業需要重點對待的問題。
3.提高專業人才培養
優秀的專業人才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企業中應用于發展的有力保證,在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占有絕對領導作用。我國長期以來對會計人員的定位存在一定誤區,僅僅要求會計工作人員熟知會計制度,在工作中完成其相應的任務。但對于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實際技能要求,卻沒有進行相應的嚴格規范,從而導致目前國內會計行業存在種種問題。例如,撫州市某信息化應用推廣企業,該企業于2009年開辦,運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頻頻出現財務管理及信息管理上的問題,導致企業經濟發展緩慢。通過對企業內部因素進行研究分析、調查得知,該企業在實行財務會計管理及制度管理上沒有落實到位,使得企業在財務管理與信息處理上頻頻出現員工人為因素導致的企業決策錯誤與企業財務管理漏洞。同時企業內部在實行人員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現象,相應的高素質專業人員極為欠缺,大量崗位存在人員文化普遍偏低的情況,對企業的運營與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通過對這一事例進行分析,可以有效說明,企業要想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從人員培養上著手,加強人才的培訓管理,聘用高素質的專業會計人員為企業的生產管理與資金運營提供充足的基礎,在對于人員的要求上,不僅需要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更需要人員具備優秀的綜合素質,為企業更好的發展與企業內部會計工作更好的展開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也為企業進一步推廣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結合奠定了基礎。
三、結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隨著保險監管的加強,不少欲參股保險公司的上市公司熱情降溫,今年以來擬設保險公司公告的上市公司數量僅14家,擬設保險公司的數量為11家,相比去年同期均下降4成以上。“監管明確強化開業驗收工作,建立驗收評價機制,并將公司發展規劃、產品投資、公司治理的落實情況與分支機構準入掛鉤,倒逼保險公司提高合規水平,構筑風險防范的長效機制,這讓不少希望走捷徑的保險公司知難而退。”一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評價。
上半年IPO盤點:225家公司獲批文被否率超去年全年——草根
2017年上半年IPO批文的下發落下帷幕。雖然繼去年下半年IPO批文下發提速之后,2017年開始的IPO批文核發進入常態化,前期每批次均有約10家的公司獲得批文,但因市場行情因素,5月底開始IPO批文的下發節奏放緩,核發批文數量降至6家左右。
債券通推動金融制度創新——草根
目前,有關債券通的監管、交易與結算等各個領域的文件和相關規定都已經由相關機構正式,市場期待已久的債券通的完整框架和技術細節終于展示在海內外投資者面前。分析這些的各項文件,可以看出,債券通在許多環節和方面做出了明顯的制度創新和探索,從而為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市、促進中國債市的改革和開放,提供了新的推動力。
摘 要:在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經濟新聞的價值也越來越受到群眾的關注.而在我國經濟新聞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其社會功能失衡的一面.本文就是對經濟新聞社會功能失衡現象的解讀。
關鍵詞:經濟;新聞;社會功能
中圖分類號:G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2)09-0282-01
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中,經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經濟新聞的推動,但失真的經濟新聞和不合理的經濟信息配置阻礙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傳媒界中,為獲得更高的商業利益,有些媒體為提高收視率會格外關注發行量而違背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性原則,從而將事件本身的事實擴大化。這種行為已經表明傳媒媒介的功能已經失衡,尤其是在發生金融危機時,這種有違客觀公正、濫用新聞自由、踐踏新聞倫理的新聞報道會加快金融危機的步伐,帶來無法想象的后果。
一、說教式報道破壞可讀性
目前,很多的經濟新聞在公正客觀上表現不足,這些不實的新聞報道失卻了新聞信息的自我價值,他們往往是說教式的失真的新聞信息,不具備客觀公正性。爆發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很多新聞記者在進行報道時都認為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是國家機關在任用人才延續了家族式管理模式而造成的,這種報道和官方說辭如出一轍,毫無新意,蒙蔽了人們探究事件根源的眼睛,弱化了資本市場過自由化的缺點,轉移了人們的視線。其實,歷史證明引發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市場的過度自由化。但是當時的新聞記者卻忘記了很多的疑點:比如政治腐敗導致金融危機爆發的度在哪里?金融危機爆發的唯一根源就是政治腐敗嗎?很多經濟學學者經過探究后發現,爆發于上世紀末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不是由于政治腐敗造成的,如果硬要將政治腐敗作為主要原因來夸大事實,不僅不能更好的應對下次金融危機的爆發,還會造成不切實際的經濟事實。
二、經濟信息配置的不對稱
經濟信息的獲得是人們在生活實際中不可或缺的,它是商品經濟社會中最重要的生存手段。經濟信息在接收過程中進行合理的調控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是信息配置最優化的具體表現.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特別重視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信息洪水”是不可取的,因為反復頻繁的傳播同一種信息,信息接收者會感覺煩不勝煩且毫無意義。其次,“信息饑渴”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中,作為消費者而言,有關生產、流通、消費的經濟信息顯得非常缺乏,信息接收者無法通過信息選擇達到消費的目的。
因此,“信息洪水”和“信息饑渴”在金融危機中都是有害的。這種不對稱的信息來源往往會讓受眾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決策失誤。
三、經濟新聞過度娛樂化
在當今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為滿足大眾的心理需求,具有娛樂性質的經濟新聞開始嶄露頭角,在新聞類報道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作為新時代的信息化產物,具有娛樂性質的經濟信息在信息接受者心中被漸漸認同,它活躍了嚴謹刻板的經濟新聞表現形式,是一種較好的傳播經濟信息的方式,但這必須要有一個度的把握,否則泛濫成災的娛樂性經濟新聞會失去經濟信息傳播的價值。有些新聞記者在金融危機爆發后,一味的將曾經的金融界叱咤風云人物作為新聞話題來片面的理解金融危機的影響因素。比如發表于2007年5月9日的《索羅斯――“金融大屠殺”背后的黑手》一文中就詳細報道了索羅斯的金融王國,文中片面的指出索羅斯在全球金融市場開疆辟土,擾亂了經濟市場秩序,是金融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這種沒有經過深入研究和詳細分析就把金融危機爆發的責任強加于個人的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這是一種不負責任并帶有極強娛樂性質的失真經濟新聞報道,在此,傳媒的公信力得到廣泛質疑。
四、新聞專業主義的缺失
上世紀末在西方國家開始出現了新聞專業主義,新聞專業主義具有客觀性原則。客觀、獨立、真實、自由是它的基本特征,它成為新聞工作的基本評價準則要追溯到上世紀中期。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公民的利益與經濟政策和商品質量相互關聯。復雜的經濟問題需要科學的理論體系作為評價的依據,否則得出的結論往往有失偏頗,但有的新聞工作者為了個人利益對經濟信息妄加評論,給經濟信息的真實性傳播帶來負面影響。比如近來連連報道的所謂“民工荒”問題,就顯得極為不可靠,因為還是有很多民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因此,當金融危機爆發后,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更高的新聞專業度來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從而報道出事件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綜上可以看出,經濟新聞必須要有較強的新聞專業度,以客觀公平的心態來對待新聞事業,來保證經濟新聞的高水準,以達到新聞服務于市場、服務于民眾的目的。
(一)意識不強,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醫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只注重企業經濟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會計檔案管理的認識嚴重不夠,導致管理人員的會計檔案管理意識不強,影響會計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發展。與此同時,會計檔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嚴格的考核標準,從而在實際工作中,會計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不注重會計檔案信息質量的確定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不按照規范標準執行會計檔案管理工作。另外,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運用,得不到有效的推廣,使醫院會計檔案管理的信息化速度非常緩慢,對醫院整體形象提升造成巨大影響。
(二)信息不全,檔案利用率低
在醫院長期的日常管理工作過程中,會計檔案管理遺留了很多會計工作人員的各種信息問題,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沒有及時整理和收集,造成相關信息缺失,使醫院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存在信息不完整、不可靠的情況,給醫院其他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帶來影響。檔案管理考核標準的不完善,使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感,忽略網絡平臺的建設和與有關網絡信息的收集,從而降低企業其他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致使會計檔案的有效利用率非常低,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三)專業性不強,信息化水平不夠高
目前,醫院普遍存在不注重會計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培訓的問題,使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影響醫院會計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發展。醫院在經濟效益方面的重視高于檔案管理,從而導致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缺乏專業技術指導,專業性差,影響醫院整體的運營效率。在醫院的日常管理中,從事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趨向老齡化,會計檔案管理工作專業人才的短缺,導致醫院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速度緩慢,影響醫院整體的檔案管理有效性。信息網絡技術的不合理運用,導致醫院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不強,嚴重影響醫院未來的長遠發展。
二、促進醫院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認識,加強檔案管理意識
我國現代化建設中,醫院管理人員要改變傳統觀念和經營理念,創新經營模式,提高對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注重檔案管理工作,增強會計檔案管理意識,起好帶頭作用。管理人員要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考核標準,提高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專業水平,從而促進醫院會計檔案管理信息水平不斷提高。醫院要將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與核心競爭力相結合,以促進市場競爭力的不斷提高,從而促進醫院經濟效益不斷提升。醫院想要長遠發展,提升經濟效益,就必須加強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提高會計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以促進醫院整體形象不斷提升。
(二)加強管理,完善檔案管理機制
現代化建設中,醫院會計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發展直接關系著檔案信息的安全,與醫院的長遠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對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監督,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意識,制定完善的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規章制度,責任到人,以增強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服務意識。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運用,醫院會計檔案管理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現代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會計檔案管理的安全性上,工作人員要特別注意電子檔案信息的管理,以保障醫院會計檔案信息在網絡上的安全。在實際工作中,進行電子檔案信息的查詢,必須得到管理人員的許可才可以進入電子檔案管理中心進行查詢。例如,首先,要有個人賬戶和密碼,以便于進入電子檔案管理中心時進行登錄,進入電子檔案管理室時,要登記簽字,并且會計檔案管理工作人員要檢查攜帶的東西,以防止會計檔案相關信息被拷貝。然后,要經過電子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審查和檢測,確認通過之后才可以進行查詢,以便于電子檔案管理人員對會計檔案信息進行有效管理。
(三)加強培訓,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目前,各種醫院的會計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和專業水平都有待提升,以提高檔案管理的有效性,確保檔案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促進醫院會計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因此,醫院要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招聘懂會計檔案管理知識的人員,培養專業的信息網絡技術人才,以滿足醫院長遠發展需要。為了提高會計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醫院必須加強新人培訓,提升綜合素質,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打造一支高效率、規范化的檔案管理隊伍,促進醫院整體形象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
(四)提升素質,實現管理信息現代化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當前會計教育教學面臨著重大改革,以至于給會計教育教學帶來嚴峻的挑戰,現本文以下將新形勢背景下我國會計教育教學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介紹,從而為會計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力依據。
1.關于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挑戰分析我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逐漸涌入我國國內,那么給當前會計教育教學活動帶來極大的挑戰,未來會計工作人員不僅需要熟悉我國會計準則,而且還需要了解國際會計準則,從而使其更好地投入到跨國企業工作活動中,另外,隨著我國面臨越來越多經濟貿易壁壘后,使得我國國內企業遭到不少經濟損失,為此,需要盡快協調好國內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關系,并且,還需要加強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從而有效應對國內經濟貿易壁壘現象。
2.關于科學技術以及網絡技術帶來的挑戰分析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得以全面開發,并且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樣,會計活動中也普遍應用到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其中,會計電算化應用軟件在企業財務處理活動中得以普遍應用,其不僅有效提高了會計自動化程度,而且還有效保障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準確性。與此同時,隨著會計活動電算化應用軟件的出現,企業會計管理系統以及業務系統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至于對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其具備一定的會計業務處理能力,而且還需要熟悉財會管理知識,并且計算機以及網絡技術知識等也是當前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的,從而全面提高企業會計處理水平。
3.關于知識經濟的出現而帶來的挑戰分析隨著知識經濟的出現,會計工作人員需要不斷通過學習以及積累相關知識才能夠適應當前新形勢發展需求,加上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會計知識以及積累經驗不斷更新與出現,則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學習,并且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從而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另外,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強調知識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無形資產以及人力資本等逐漸成為了各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的決定因素,因此,通過加強企業內部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夠為企業提高綜合競爭能力而提供有力保障。
二、探討新形勢背景下我國會計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途徑以及建議
針對目前我國會計教育教學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所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會計教育理念、專業教育體系等來探討會計專業課程設計以及教育方法,從而有效保障改革后會計教育教學能夠滿足當前會計人才培養需求。
1.關于會計教育目標的樹立分析筆者認為當前會計教育應選擇分層次方法而進行樹立不同的會計教育目標,這不僅與西方先進國家會計教育目標保持一致,而且使得不同教育目標培養的學生均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從而有效提高本校教育水平以及教學質量。
2.關于會計教育課程的設計分析在對會計教育課程進行設計的時候,首先需要了解跨級課程體系所包含的內容,例如: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然后針對不同專業需求而科學的整合其他相關教學內容,這是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未來會計工作人員除了具備一定專業技能水平,而且還需呀具備一定相關技術技能,從而使其全面發展而更好地投入會計工作活動中。
3.關于會計教育方法的改革以及有效對策分析傳統的會計教育教學活動中,主要由教學教師講授專業知識為主,不僅不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且還不利于培養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以至于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教學教師需要結合當前素質教育政策實施初衷目的來進行教學活動中,對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并且積極引進當代科學技術產品以及網絡技術等教學資源作為教學手段,不僅使得學生們從中獲得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有效培養了學生們與專業有關的應用技術能力,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而更好地投身于會計工作活動中。
三、結語
我們之所以要討論會計信息失真這個問題,歸根到底是因為失真的會計信息會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造成危害。通常,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有以下四種:投資者(包括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經理人、稅務機關。他們在使用息時,并不關注企業的會計信息是不是分毫無差.他們覺得存在很“小”差錯的信息是可以用的。一旦差錯大到足以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時.才會對他們造成危害,使用者方才認為信息失真了。
一、失真信息是否等同于“失去真實性的信息”
把會計信息失真定義為“喪失真實性”,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公允信息之中仍有可能包含著部分喪失真實性但不失公允的所謂“失真信息”。而只要不失公允的信息就不會對使用者造成危害。
其二便是如何找到失去真實性的信息。不少專家學者均提到了“真實性審計’。的確,真實性審計是比抽樣審計更為可靠,然而面對當今業務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現實“真實性審計”根本不可能成為主流。現代審計的目標是對會計信息的公允性發表意見,根據公允性定義可以看出,“真實”的要求是高于“公允”的。真實要求絲毫不差,現代審計只能檢查出“低層次”的公允性,無法企及“高層次”的真實性。而現實的情況是,除了通過審計,我們沒有其他方法來檢查會計信息。也就是說,“喪失真實性”的失真信息是不能最終消滅而將永遠可能存在的。既然這樣,把失真信息界定為“喪失真實性”就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其三是真實性的含義是什么?強調真實是為了有用。對會計帥而言,在核算國內生產總值時,以萬元甚至億元為計量單位就具備了真實性,而在計算股東的每股盈余時,只有精確到0.01元才具有真實性。可見真實性存在著一個在不同情況下取不同標準的問題。顯然在不同層面上對其實的要求是不同的,真實性存在著多重標準,而唯一的標尺應該是有用,即所提供的信息要能夠幫助使用者作出正確的決策。
我們無法確切地說應該真實到什么程度才夠得上是真實。真實是相對的,真實也并非會計的目的。單純地羅列真實數據是毫無意義的。更何況,從國內生產總值與每股盈余采用不同的計量單位中不難看出,對真實性存在著一個主觀判斷與取合。我們依據判斷決策時的需要,對它們各自的真實度作出了選擇,顯然經過這樣的選擇;并不能保證它們能如實精確地反映實際了。然而我們依舊認同它們的真實性。可見我們在判斷真實性的時候,也下意識地把不影響決策的差錯也包容了。既然是這樣,所謂的失真信息顯然不能定義為失去真實性。
其四在于會計中也有重要性原則,它與真實性、謹慎性并存。所謂重要性是指對于不影響決策者的不重要信息可不予以披露。如果把失真信息定義為失去真實性的話,那么符合會計重要性原則而提供的信息一定會“失真”,因為這樣的會計信息已與真實有偏差了。對決策者來說是擺在他們面前一堆繁冗的真實會計信息重要,還是符合重要性原則且不影響他們正確判斷的這樣的“失真信息”有用?且不提能否依靠現代會計找到失真信息,即使找到又如何?在花費大量審計成本后決策者還是作出了相同的判斷,這樣追求真實性,是否違背了成本與收益的原理和會計重要性原則制定者的初衷呢?
因此失真并不能解釋為失去真實性,而是應有其自身的內涵。對信息使用者來說,只要是公允的信息就不會有危害。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失真的信息進行重新界定:所謂失真的信息也就是會造成危害的信息即不公允的信息。簡單用等式表示即為:
失真不等于失去真實性,失真=不公允。
二、會計信息失真與審計“重要性”
現代審計中的“重要性”是指會計信息漏報或錯報的嚴重程度。這個程度在特定環境下足以改變或者影響任何一位理性決策者依賴這些信息所作的判斷。
根據重要性的定義,可概括出其基本特征:
(1)重要性概念的核心是不能遺漏或錯報重要的會計信息。判斷會計事項是否重要的標準是看其是否會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若對使用者的決策來說無關緊要,則不是重要的,否則就不能遺漏或錯報。
(2)重要性概念是從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因為財務報告是為信息使用者而編制的。這個信息使用者應該是一個理性人,是對企業和經濟活動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識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
(3)重要性的判斷不能脫離企業所處的環境。不同的企業所處環境不同,因此判斷的標準也是不相同的。
評價重要性的時候,通常分兩個層次,即財務報表層和賬戶余額層,而在討論信息失真的時候也應分層次——整個報表層次的信息失真是屬于顯性的,而賬戶余額層次的失真則可能是隱性的,只有通過驗證各個賬戶余額,才能得出整體結論。
假設財務報表中所含的錯誤,不論從單項考慮或綜合考慮,其影響都很重要,也就是這份報表會引起任何一位理性使用者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判斷錯誤,那么該份財務報表存在重要的錯報,即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是失真的,但并非所有錯報或漏報我們都認為是重要的,只要不會引起使用者發生判斷差錯,那么,該錯報信息不屬于重要的錯報,也既并未失真。
從重要性的要求看,判斷—項經濟業務是否重要既取決于該經濟業務的數量,也取決于起性質。雖然現行的會計準則或審計準則都還沒有明確地規定重要性的量化標準,然而實務中經驗積累所得也有一些數額可以用語判斷重要性。如:
(1)稅前凈利5%─-10%(凈利較小時用10%,較大時則用5%);
(2)總資產的0.5%——1%;
(3)權益的1%;
(4)總收入的0.5%——1%;
(5)根據總資產或總收入兩項中較大的一項確定一個變動百分比。
其次是根據錯報的性質來判斷其重要性。也就是說,即使某項錯報的金額并不大,但由于它是舞弊或者違法行為造成的,那么僅就性質而言,該項錯報也是重要的,這種錯報也屬于信息的失真。
根據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失真信息的特征,比如足以導致某項財務指標發生較大幅度的變動,或是足以導致某項財務指標發生質的改變,例如企業由盈利變為虧損,凈資產由正數變成負數等;或是其性質比較嚴重或比較敏感,例如現金、有價證券盤虧等。對于頻繁發生的單項額度較小的經濟業務通常應根據總發生額是否超過重要性水平來判斷是否會引起信息使用者判斷錯誤,是否屬于失真信息。
另外,會計信息的披露直接影響著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判斷和決策。對于重要事項除了在會計報表中予以反映以外,還要通過會計報表附注、財務情況說明書等方式對其性質、原因、影響等作適當說明。
盡管我們認為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失真信息的判斷都帶有主觀性,但這并不妨礙其具有客觀的一面。重要性是外部環境對會計信息的要求,其判斷要受到會計系統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制約,它不以信息提供者的意志為轉移。就此而言,重要性是客觀的。此外,重要性的標準應該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并注意前后一致。也即在相同的環境下,對同樣的業務所適用的重要性標準應一致;在不同的時期,對同一業務的重要性標準應相同。總之,應使不同的理性人在相同的情況下對同一會計信息進行判斷時,結果相同或相近。
由此可看出,失真的信息也就是超過重要性水平的那些使得使用者的判斷被誤導的信息,兩者密切相關。
失真=超過重要性水平臨界點。
三、會計信息差錯、虛假與信息失真
會計信息差錯和虛假是會計信息失真的兩種主要表現,但卻是兩個性質根本不同的概念。所謂會計信息差錯是會計人員在遵循會計規范提供會計信息的過程中,由于主觀判斷失誤,經驗不足和會計本身的不確定性,造成會計信息與經濟活動本意之間的出入。這種出入具有以下特點:
(1)當事人無造成虛假的主觀愿望;
(2)差錯在會計核算資料中暴露得比較明顯;
(3)差錯責任人一般得不到經濟及其他利益;
(4)差錯的糾正比教順利。
會計信息虛假是指會計活動中當事人出于種種目的或虛構盈利,或隱瞞營業虧損,或者避免股東要求多分紅利,或甚至逃避納稅等等;事前經過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虛假。此種行為雖然都不是以個人的利益為目的,但顯然會破壞會計信息真實性,歪曲財務報表內容,具有欺詐的意向以使利害關系人的判斷和決策錯誤,損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就會計信息差錯的后果來看,信息差錯未必會達到影響使用者判斷的程度,凡差錯超過重要性水平的才能算作信息失真。
而會計信息虛假則一定是有關人員出于種種原因故意弄虛作假,以達到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正確判斷的目的。所以虛假信息一定是失真信息。
這樣,我們可以看出:
失真信息=虛假信息+一部分超過重要性水平的差錯信息。
四、信息失真與認定
管理當局在財務報表時,其實對表中所有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收入、費用等都作出了認定。美國《審計準則證明書第31號——證據事項》確定了財務報表有以下五類認定:
(1)存在或發生,即資產負債表所列的各項資產、負債、權益的資產負債表日是否存在,損益表所列的各項收入和費用在會計期間內是否確定生;
(2)完整性,即在報表中應該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項目是否都列入了:
(3)權利和義務,即某一特定日期,各項資產是否屬公司的權利,各項負債是否確屬公司的義務;
(4)估價或分攤,即各項資產、負債、業益、收入和費用等要素是否按適當的金額列入報表,這不僅取決于金額確定是否遵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而且還取決于數學上有無錯誤:
(5)表達與披露,即報表上的特定組成要素是否被適當地加以分類、說明和披露。
【關鍵詞】 社會心理學;危機;認知主義;本土化
社會心理學的歷史通常劃分為三個時期,1908年到二戰為學科形成階段;二戰到60年代為學科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期開始,社會心理學研究遭遇嚴重危機,反省和試圖消除這種危機構成70年代以后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旋律。危機意識促使社會心理學共同體從研究主題的選擇、主宰的方法偏好、理論模型的構造和研究的潛在假設等所有方面進行冷酷而全面的自我反思和檢討。西方社會心理學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全面的理智轉型。或者說,在過去的20年中,西方社會心理學已經超越危機時期的苦悶,從研究程序、研究技術和理論構造到研究主題的拓展,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等各個方面,都有突飛猛進的演化。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是認知主義的危機
上世紀50年代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的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的危機。
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庫恩的范式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后現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的、具體的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后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的心理生態觀的出現,昭示隨著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于重要的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的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于社會心理學的失敗
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學的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的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的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的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小型理論爆炸性的增長,一本普通的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彼此相互獨立的理論;另一方面由于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的邏輯聯系,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于危機的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的社會心理學家都被卷入危機,在其中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認識,發出不同的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的對象、目標、觀點、對危機的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的積淀。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志:
1、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紛爭
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映射著后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危機”本身就是以后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的結果。
后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著對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對人的心理的“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的心理學差異與心理局限的“理解”,促進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學的研究不再熱衷于去“證明”一個理論的“真”或“假”,因為在后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后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于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對人的心理做出“解釋”。
這種新的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的構成性為幾點:(1)要求以“現實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2)強調心理的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的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3)以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的認知中心;(4)重視理論的前構性;(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的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重要補充。
后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于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的影響也眾說紛紜。但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解釋也標志著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的文化轉型。
2、“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興起
如果說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重要標志,后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的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的研究資料。
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的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的產物:從學科外部的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的心理學界的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床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的結果。與“認知的”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的”社會心理學的興起意味著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轉變。
“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認識到人的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的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
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的”視角,它顛倒了認知社會心理學的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的延伸或對應物置于審視的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著重討論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的表現?站在“文化的”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的“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的文化內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意義
西方心理學一直對文化存在著忽略,這種忽略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個體主義傾向有關。個體主義把心理學的研究看成是個體心理的探討。在意識與行為的研究中不是從個體所處的文化歷史背景出發,而是從個體的角度,分析個體的內部動因和外在行為。這種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個體主義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慮,文化的研究由此為心理學家所忽略或拒絕。而文化的轉向無疑對克服西方社會心理學中個體主義傾向有著積極的意義。
同時,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可以促進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的緊密聯系,而同本土文化緊密聯系的社會心理學更符合社會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實際效用。傳統的西方社會心理學由于把追求的目標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適用的心理科學模式上,不考慮特殊文化條件對心理學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脫離社會生活的實際,成為一種純學術追求。因此,緊密聯系本土文化的實際,考慮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條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應該是全球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d,汪安圣.認知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 彭運石,林崇德,車文博.西方心理學的方法論危機及其超越[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6(24)49-58.
[3] 王小章.社會心理學:從“現代”到“后現代”[J].浙江社會科學,1997(2).
[4] 郭慧玲.“危機”與“脫危”:西方社會心理學近期發展[J].甘肅社會科學,2015(2)51-54.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教學;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15-01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
一、立足課本,挖掘語文教材資源
教材資源包括教科書、教學參考書、配套讀本、教學掛圖、工具書以及教師的教案和學生的學案等豐富的內容資源。教師要立足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首先,科學把握教材,利用課本資源。在以往的課程學習中,學習者注重的僅僅是教材中的知識點,忽視了教材作者或編者在教材中貫徹的教學思想。我們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其次,尊重學生的想象世界,充實教材資源。語文教材中的資源開發和利用不能僅僅局限于語文學科知識,應該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地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過程。面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教師應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課程資源與學生所提供的充滿個性化的課程資源共融,努力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努力將學生所掌握的信息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現實資源。
二、創設生動教學情境,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種鳥的圖片,在導入新課時,我采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鳥朋友,然后出示鳥的圖片,把它們貼在黑板上,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三、加強滲透,整合學科資源
過去的語文教學視教材為圣書,關注書本,忽視人本,強調獨立,缺乏合作,每個人都是封閉的個體,使學生的作文思路變得越來越狹隘。新課程淡化了學科的界限,強調語文學習應開放,處處留心皆語文,強調學科的交叉滲透,強調學科的整合。如何把學生的課本世界融會貫通,建立廣泛的知識聯系,成了我們課程資源開發的又一個切入點。在教學中,音樂、美術、科學、數學等等,都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
四、課堂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自我發展的教育是中國教育轉型時期對教育模式的一種探索。二是當前教學的主流是強調學生的"主動發展"。"主動發展"的內涵是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主體意識,有較高的成就動機;熱愛學習,求知欲強,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會學習,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主動地規劃自己的學習任務和發展方向。三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是能思考、能活動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學生學得好壞取決于他們的主觀努力和能動作用。教育者的種種努力,都是為使受教育者知道應該怎么學,都是為了使學生愿意學、喜歡學、主動學。
五、把握最佳的教學心態
教師教學的心態,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情緒,它是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的反映,也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要保持教學時最佳的心理狀態,首先,課前準備要充分。這是教師形成教學最佳心態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獲得課堂教學自信心的基礎。其次,進行教學要投入。教師一旦走上講臺,就要心無雜念,快速進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用教學激情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教學藝術去煥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得體地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等體態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染學生的情緒,與學生一道分享數學知識高尚的情趣。課堂上,教師的授課情緒對學生的學習情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而教師需要在課前學會在調整自己的狀態,不要把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和產生的不良情緒帶進課堂。和普通人一樣,日常生活中語文教師也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教師一定要能夠理智地加以克制,并作出及時調整。此外,我們還需要對課堂上的一些突發事件作出及時處理,要善于發揮我們教學機智,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只有教師教得投入,學生才能學得專心,良好課堂氣氛才能順利形成。
六、鑒定課堂心理氣氛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