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展示設計探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博物館展示設計是一種設計范疇的學科,隨著設計手段和技術的發展,博物館展示設計也具有了更多新的內涵。相對于一般地點的展示設計來說,博物館的展示設計對設計的風格、手法以及類別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館的展示設計涉及心理學、傳播學、建筑學、心理學、美學以及人機工程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因此在進行博物館展示設計時,需要以深厚的文化內涵為底蘊,進而使設計的藝術形式感更強烈,符合當前人們的審美觀。
一、博物館展示設計原理分析
(一)博物館展示設計的目標
博物館存在的主要意義是為了能夠科普知識、傳播社會文明,是一個具有公共性的機構。其具有特殊的藝術展示形式。也可以說博物館就是一種藝術作品,其建筑的風格、展品的設計以及整體的規劃都能夠帶給人一定的視覺享受。
(二)博物館展示設計要素
博物館展示設計主要可以涵蓋展示的空間、展示的設備以及展示的物品。其中展示的空間也就是概念空間,是一種沒有形體的空間展示,主要是以展品的內容來體現其存在的價值。同時博物館的展示空間也是展示活動的主要載體,在博物館的展示空間中,其結構、色彩以及燈光等都是必要的組成元素;展示設備包括展墻、展架、展柜以及展板等。[1]展示設備具有組合化、方便化以及標準化的特點。組合化是指在展示的過程中,展示的設備可以根據具體的展示要求進行搭配組合,方便化是指結合現代的拼裝技術和先進的設計方案,使設備的安裝以及拆卸更加方便;標準化是指展示設備的規格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展示物品是博物館展覽中的主要內容,是博物館展示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二、博物館展示空間設計藝術
展示空間是博物館展示活動的主要場所,在設計上不僅要滿足展品的展示承載功能,同時還要符合參觀者的審美要求,因此在博物館的展示空間設計上必須做一定的藝術處理。
(一)注重空間的和諧性
博物館展示空間的設計不能分成不同的部分進行設計,而是要注重設計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因此在空間的設計中必須考慮和諧的因素,將空間中不協調的因素進行統合。但是這種統合并不表示所有的空間都要具有統一的模式,而是既要有多樣性又要具有統一性。在博物館展示設計中需要從空間的規劃、色彩、材質以及結構等多個方面的變化來構建統一的空間模式。
(二)展示設計需要遵循均衡性原則
設計的均衡性能夠使視覺的構圖更加和諧,均衡性設計是指以某一個點為中心,兩邊的設計分量相等或者相似。同時在均衡原則的設計上,也分為規則均衡和不規則均衡。規則均衡設計在視覺上能夠給人一種兩邊完全相等的感覺,無論是在體量、形狀還是色彩上都具有較強的對稱性,形成規則的鏡面式對稱,這也是博物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重要設計原則;而不規則均衡性主要是根據杠桿平衡原理,在兩邊的設計中元素相近,但是卻又存在差異。這種設計方式能夠增加展示空間氣氛的活躍性,同時又不失整體平衡感。
(三)強調展示設計的節奏以及韻律
展示空間設計的節奏主要是指在特定的范圍或者單位內,空間的設計具有規律性的重復或者形體的運動分解。在具體的設計中是在空間構成重復的基礎上再進行的分段運動,因此能夠使空間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而韻律則主要是指通過對相似元素或者空間環境的組合,使其具有一定規律的同時也有一定的變化。在博物館的空間設計中,節奏性以及韻律性是單元空間設計的主要方式,具有重復和漸變的表現形式。重復的單元空間能夠給人一種穩定的、持續的視覺感覺,從而在紛亂的展品中,使人能夠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觀賞,同時也能夠為人們的參觀起到導向的作用;漸變的單元空間可以分為單一空間的漸變以及復合空間的漸變,通過這種漸變的方式能夠給人一種既靈活又不乏整體性的感覺有序的空間變化不會影響人們參觀的心理,而且能夠突出展示的主體。[2]
三、博物館展示內容設計藝術
(一)硬件內容設計藝術
1.陳列室設計藝術博物館展品在展覽時主要的儲藏位置就是陳列室,因此在陳列室的設計中需要注意室內的環境、通風、干濕度以及采光等因素,這樣不但能夠突出展品的展示效果,同時還能夠對展品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由于博物館所展示的展品都具有非常大的傳承價值,所以在陳列室的設計中必須做好消防措施。在施工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選擇材料,嚴格操作規范。同時在陳列室的設計中還需要對空間進行一定的藝術處理,比如陳列室的地面、墻壁以及天花板等具體的色調以及肌理等,都需要與所展示的展品相契合,能夠烘托出展品的背景,從而使觀眾在參觀的過程中,能夠進入到展品展示的主體中,起到強烈的視覺引導效果。2.光環境的設計藝術光是感知物象的基本視覺條件,因此在博物館的創造、改變以及優化空間的設計中都離不開光環境。在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光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的采光,另一種是人造光。自然采光主要是通過太陽照射而形成的光環境,因此室內的光線會隨著地球的轉動而發生變化,這使得一些方向朝北的展廳會選擇自然光照,因為這個方向的展廳受光照變化影響較小,而且光照柔和。人造光主要是指利用電燈形成的光照環境,通過對燈具的調節和設置達到一定的照明效果。目前在國內外博物館使用比較廣泛的燈具包括基本照明燈具、裝飾燈具以及慢射照明燈具等。同時在照明的效果上也分為直接照明、間接照明和重點照明。首先,直接照明。是一種經常應用的照明手段,一般常用的有吸頂燈、導軌射燈以及吊燈等,這種照明方式能夠保證95%以上的燈光都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博物館的大廳、主要通道以及大件展品的頂部,一般都會采用直接照明的方式,這樣能夠保證燈光的光線分布更加廣泛,不會產生遮光角。但是在直接照明的亮度選擇上,還需要根據照射面積、照射物以及展廳的高度來設定,一般的照度設定在300lx。因為如果光線過弱,會使得展廳視線不清,無法達到預期的展示效果;如果光線過強,則容易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同時也會對展物產生一定的損害,特別是書刊、漆器等容易產生褪色變質的情況。其次,間接照明。間接照明是指將燈光投射在墻面或者天花板上,形成二次光源,在博物館展廳的吊頂、地臺、展板側面等,使燈的光線由內而外發光。間接照明的光線擴散性較好,不會產生陰影,光亮適度,光質柔和。[3]因此在展覽館的設計中,需要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合理設置,可以根據展品的位置、類型對色彩照明以及亮度的需求等進行設計,使展廳形成層次變化的光環境。最后,重點照明。重點照明也稱為局部照明,是指利用較強的燈光對展品的某個部位進行投射,進而形成特寫的效果,能夠突出產品的展示重點,產生一種立體感。這種燈光設置的方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一般用于展覽館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大禹治水玉山子》,利用這種方式能夠體現出實體和虛空的連貫性。但是在應用重點照明時,必須注重光照的方向性,這樣才能夠塑造出一種立體感。需要從頂光、順光以及逆光三個方向進行組合,同時在燈具前添加濾片,通過對紫外線的過濾,有效控制炫光。此外在重點照明的設計中還需要根據展臺的間距、尺寸等適當設定距離,形成主次分明、松緊適度的視覺效果。3.陳列設備設計藝術陳列設備一般體積較大,數量較多,因此陳列設備的設計對藝術的整體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館的設計中需要對展柜、展墻以及展臺的尺寸、比例以及造型燈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推敲,使得陳列設備能夠與展品內容和特點相符,進而體現其陳設的作用和突出展品的優勢。
(二)軟件內容設計藝術
1.陳列組合設計藝術陳列組合設計是空間展示設計的核心,同時在設計工作中也是最繁重和最花費精力的。陳列組合中包括整體和局部陳列組合部分,整體陳列組合是總設計風格下設計的組合方式;而局部組合設計則主要是根據具體的標本、文物為展覽的基本資料,在設計的過程中根據設計框架或者大綱而有順序和層次地排列展品,使展品間建立起一定的聯系性。[4]2.輔助展品資料設計藝術輔助展品資料包括燈箱、圖表、沙盤以及照片等輔佐原件展出的一些資料,能夠補充展示作品的學術研究成果,同時也有一些輔助展品本身就是藝術作品,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三)其他方面的設計藝術
除了軟硬件的設計外,還有一些介于軟硬件之間的設計內容,比如安全標志、文物等。以陳列室的路線布局為例,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防盜報警、消防等設施的健全和完善,同時要保證緊急疏散口的通暢,其次要注重這些設施與博物館整體設計的契合,保證博物館整體的藝術效果。
論文內容摘要:隨著VR(虛擬現實)技術在教學中的深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的開發與完善作為現代教育技術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文章是針對展示設計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第五章第二節的動線及導向設計的研究來進行的,指出通過使用3DSMax 輔助VRML (虛擬現實標記語言)進行虛擬場景的構建,對空間中的動線及導向識別系統進行設計分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在空間中動線和導向設計的要點。
展示設計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的開發,應以展示設計教學大綱為依據,并根據教學目的與要求,發揮計算機多媒體的優勢,深入確切地表達教學內容,還要考慮教與學的互動。隨著三維圖形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日益普及,“虛擬現實”作為新的學科越來越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引起人們的重視。與展示設計傳統教育相比,利用VR技術在展示設計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的運用、開發與完善,有著更加深入表達教學內容的優勢。展示設計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的運用對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自身能力、培養良好設計思維有較好的作用,同時建立了一個互動的平臺,在設計思維的培養方面有益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國內外研究計算機動畫在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多媒體教學系統中的應用,這方面的研究近年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雖然開發成熟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非常有意義也很必要,但并不是所有單位都具備多媒體教學系統的硬件條件,因此,不可能一下就開發出很完善的輔助教學系統。一個較好的途徑是先制作教學系統中需要的動態演示內容,再著手開發具體的系統,這種方式既解決了在不具備條件背景下的課程內容的動態演示問題, 又可在條件具備時提供完整的輔助教學系統。本文就是基于這樣的一個思路,通過展示設計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的第五章第二節的動線和導向設計的研究來進行。
展示設計第五章為展示專項設計。第一節內容是展示環境空間設計,第二節是動線和導向設計的研究。動線,即為觀眾在展示空間中參觀流動的路線,動線和導向設計必須將空間與時序相結合來研究。第一,應根據展示內容來確定參觀走向;第二,必須充分考慮原有建筑空間的局限,盡力使二者協調一致;第三,空間的經營與場地切塊、動線與平面計劃的擬定。宏觀與微觀空間的構成等設計應同步展開。動線的設計:必須根據展示主題、結構順序和功能區分等來考慮,根據展示的規模與性質,參觀動線的順序也可有可無。動線的基本形態主要由點、線和網格的設計所決定的。導向設計作為引導和區分空間關系的傳播媒介,除了圖形、色彩、信息等要素外,更要注重在環境中的實際應用。以人體工程學角度來分析,人對信息的接受主要是通過視覺,導向裝置的安置要充分考慮人的視覺感受。在導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相關人機學的要求,不能夠只考慮圖形、信息版式、色彩符號、情感構成而忽略了信息接受者空間的視覺尺度問題。在展示環境空間設計的構成中,信息接受者是導向設計的重要研究對象。合理的動線及導向設計是整個展示環境空間設計中人與空間互動的重要環節。
根據以上動線和導向設計的特點和要求,設定了大型博覽會、博物館和商業環境這三類典型的空間,運用3DSMax 輔助VRML 完成虛擬場景的開發與真實感繪制、聲音模擬等有關的重要技術。具體內容包括:幾何建模技術(包括B-Rep 表示法、曲面造型、粒子系統等內容),真實感實時繪制技術(包括紋理映射、環境映射、凹凸紋理、光照方程等內容),三維虛擬聲音的實現技術,實時碰撞檢測技術,基于圖像的虛擬現實技術(包括全景圖、同心拼圓、光流場等內容)。已經運用到場景表現方面的許多重要概念和原理,如LOD(Level of Detail)技術、Billboard 技術、紋理映射技術、高程圖、光照參數,等等,能夠提供一個較為真實的環境平臺。例如,在博物館空間環境中,可以根據圖紙建立起一座虛擬的博物館。要完全符合設定的各項要求,如地理位置、氣候、照明設施、人群等。有了這樣一個模型,可以先調出其平面圖紙進行動線設計的分析。為了更好地引導觀眾的行動,再加上各個動線上的視覺導示,最后把大家的不同想法輸入計算機里設定的欄目,然后計算機器渲染生成虛擬現實的圖像或影片,最后以動畫漫游隨著設定之動線游覽整個場館的方式呈現出來。每組同學拿出之前的設計說明進行比照,看有沒有可以改進之處。還可以把幾套不同的色彩體系放進去,看看不同的色彩系統所營造的不同的環境氛圍,甚至還可以模擬觀眾受導向系統設計的標示的影響度的大小、評估出入口的規模是否合適等。VR技術把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計算機有效聯系起來,更直接地把教學內容深刻地傳達給學生; 學生的學習也不再是單純的接受,而是參與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之中,由被動變主動,學習效果更好。
通過3DSMax 輔助VRML作為展示空間設計動線和導向設計的研究,插值器、動畫生成、虛擬場景的創建和交互功能的實現等都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在教學中有以下幾個特點:發揮計算機多媒體的優勢,采用恰當的表現方法,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激發學生積極性,打破被動接受的教學形式,變為教與學互動;具有科學性無疑是重要的原則,演示、模擬實驗符合科學性;設計及案例分析更清晰明了,影響更深刻。VR技術在很多國防和高新技術的演示和研究評估方面已經運用了多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隨著VR技術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在展示設計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的開發中,VR技術的運用也將會越來越深入和廣泛。
參考文獻
[1]黃心淵.Ideas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的開發[J].多媒體世界,1995(10).
[2]黃心淵.3DS MAX 8標準教程[M].北京:北京科海電子出版社,2006.
當前,我國的會展行業發展極其迅猛,這就萌生了對展示設計人才的大量需求,面對專業人才供不應求的狀況,國家各高等院校開始紛紛將展示設計專業引入院校的教學體系。但是,由于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展示設計人才數量以及質量狀況依然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進一步完善展示設計專業的教學工作迫在眉睫。
[關鍵詞]
展示設計專業 教學 理論與現狀 完善策略
隨著展示設計人才在我國的需求大幅度上漲,培養高素質的專業并充足的人才隊伍,成為國家教育事業的又一重點問題。各高校當前普遍響應教育事業的號召以及社會行業需求的推動,而積極展開了對于此方面專業的設置,使展示設計人才當前的供應狀況體現出一定程度的完善。然而,從新時期對于展示設計人才的調查研究來看,人才素質狀況相較于社會需求存在著鮮明的滯后性,這就暴露出了專業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它要求相關高校必須徹底地采取策略對這些問題加以改善,以推動人才素質的有效提升。
一、展示設計專業理論與開展現狀分析
新時期,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國際與國內的各種展覽大力呈現,這就使得會展行業迅速轉變成為社會上的又一高發展空間的行業,而此行業的發展同時帶動了社會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展示設計人才成為時代的新寵,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對于展示設計專業的開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就目前來看,展示設計的起步與發展尚處于年幼階段,此專業在產生之后,一直被定義在藝術設計體系中,以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的身份,努力推動著自身的成長與發展。但是,當前學者依然沒有形成對于展示設計的科學、合理、專業的含義界定,它以綜合設計工作的角色存在于人們的視線之中,涵蓋了社會上的柜臺展示、櫥窗陳列,到賣場與商場布置,再到國內與國際各種博覽會等各方面的設計內容。總的來看,展示設計專業指的是,以展覽品和展覽空間作為其主要構成部分,由設計者利用設計語言對平面空間進行有效的設計安排,以最終達成設計目標的一種設計創作過程。
從當前展示設計專業設置的具體狀況來看,各高校重要是將其教學內容分為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訓課程以及軟件課程這樣四部分,其中基礎課程主要是教育學生掌握一些進行設計的常規材料以及材料的結構還有進行設計的工藝方法等,而專業課程則是幫助學生了解平面設計、景觀設計、環境設計、家具設計等各方面的專業設計知識,實訓課程是引導學生通過實踐進行設計訓練,而軟件課程則是教育學生掌握進行草圖及模型等設計的計算機軟件應用。這幾部分課程的設置從理論上來講,對于學生的教育功能是非常全面的,但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每部分課程又存在著相對的限制性,比如基礎課程中的三大部分教學相互之間較為獨立,不利于學生實際系統綜合的掌握知識。
此外,高校在當前對于展示設計教育的開展還存在著其他的問題,其在進行人才培養時還缺乏有效的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的培養方案,而且,此專業的教學方法、指導方針、教學目標設置等方面也普遍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這就充分體現了此種專業教育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的缺陷。而這些因素綜合發揮作用,便造成了現代展示設計人才在進入社會之后難以做到對于工作要求的有效應對的問題,從而出現了展示設計人才供給與需求錯位的現象,對于人才及會展行業兩方面的發展而言都非常不利。
二、展示設計專業當前的教學完善策略
在我國,展示設計專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各高校要想切實地使其教育的人才真正地滿足社會會展行業的需求,就必須著力針對其當前教育中的問題,推動展示設計專業教學各方面的完善。本文下面就具體地分析一下完善策略:
1、完善教學內容設置
展示設計專業對于人才的培養以教學內容作為載體,只有在教學內容的設置實現科學合理的目標的基礎之上,學生在學成之后才能滿足社會對于他們的素質及能力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必須著力推動專業教學內容的完善設置。
一方面,展示設計專業要加強對于展示設計理論含義的進一步調研,盡可能地根據社會當前的行業狀況以及工作需求,為展示設計專業工作做出盡可能精準的含義界定,然后根據其含義來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比如,根據上文所分析的現代學者對于展示設計專業的模糊界定來講,其專業教育內容應該從整體上涵蓋基礎、設計以及實訓這樣三個階段的教學內容,然后再對每一個階段進行精細的教學劃分,確保各種教學內容的設置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能夠推動專業人才各方面素質的有效提升。比如,在實訓階段應該以社會應用需求為基準,來制定日常教學中的實際項目制作以及畢業設計兩大部分內容。
另一方面,展示設計專業教學內容的設計還應該從設計工作的本質出發,將信息資料收集、設計方案策劃、信息傳播以及反饋等各方面的工作納入到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實際的教學,以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養成進行展示設計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的展示設計成品能夠達到對社會需要的滿足、與人們心理接受能力的相符以及設計者和觀賞者之間針對作品展開潛在的精神交流。
2、做好人才需求定位
展示設計專業是以商品經濟環境為背景,致力于滿足會展產業需求而產生的一個新興專業,其人才的培養涉及到會展產業中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是,從本質上來講,此項培養工作必須與社會實際需求相符合。因此,高校要以社會的實際需求為指導,對人才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同時做好人才培養及發展的具體方案設計。
一方面,高校應當明確當前時期社會上對于展示設計人才的需求,主要存在于會展行業定位下的會展專業人才以及與會展專業相關的人才這樣兩個大的部分界定中,其中前者包括策劃與商務、經濟與管理人才,后者則包括藝術與設計、展覽設計、旅游人才這樣幾個部分,而展示設計歸屬于后一部分。所以,教師要以這種定位為基礎來深入進行對學生的精細教育而非泛化教育,認真地在教學中貫徹展示設計專業為展覽設計與制作工作培養人才的定義。
另一方面,學校對于人才的具體培養目標及方案的設定,要在其對于此專業的科學界定的基礎上來開展,即推動各項教學工作向藝術展覽與制作方面的盡力靠攏,保證各部分內容的教學講解能夠為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服務,從而使人才培養工作切實地滿足社會上會展行業對于人才的素質要求。
3、規范教育教學工作
高校的展示設計專業要做到對于人才的有效培養,還必須致力于完善其教育教學工作,即借助于合理的指導方針、完善的課程設計以及有效的培養方法,來輔助開展教育教學各項工作。
一方面,就指導方針來看,展示設計教育教學工作既要以培養學生進行展示設計的創作能力作為主線來開展,又要保證其教學工作對于展示設計工作原理及設計原則、空間規劃、展臺搭建等方面的落實,保證雙線在教學中的同步貫徹,以幫助學生在其展示設計作品中同時達到對于藝術美感以及實際需求這樣兩種要求的全面實現。
另一方面,就課程設計工作來講,主要是在上文所談到的完善的課程內容的設置基礎之上,著力推動各方面內容與相關職業崗位以及設計工作任務的貼近,切實地將社會工作狀況引入到具體教學中,使學生在在校學習期間,通過各方面的教學實現對于職業工作的實際踐行。
再一方面,就培養方法來講,其專業教育工作應該推動理論與實踐結合協調開展,并著力推動日常實踐與階段性實習以及最終實訓考核的有效搭配,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通過對理論知識進行日常訓練、階段性創作復習以及最終考核綜合運用等,達到學習中的理論與實踐二者對于人才素質的共同提升。
目前,我國會展行業對展示設計人才的需求居高不下,人才的質量和數量都亟待提升,國家各相關高校一定要積極地應對這種狀況,加大對于專業教學各個方面工作的探索與研究,采取有效策略來推動專業教學水平的切實提升,從而為國家發展提供其所需的展示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趙鵬飛.關于高校展示設計專業建設的思考[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05)
[2] 吳秀梅.淺談高等教育展示設計專業的發展[J].電影評介,2011(23)
[3] 李蔚蘋,冉冉.對展示設計教學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1(02)
[4] 高月斌.展示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2009(10)
[5] 孫淦.展示設計專業教學問題的剖析[J].藝術研究,2011(01)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設計;關系;發展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民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與此同時,城市的規模在不斷地擴大,做好城市的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工作對城市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體現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意志,我們應該統籌安排城市的空間布局,充分利用城市的土地資源,綜合部署城市的重大設施建設。
一、城市建筑設計和規劃設計的基本定義
城市規劃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且逐漸走向完善的學科,這門學科擁有比較獨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夠解決現代化城市的面和線問題。建筑設計是在城市規劃的前提下進行的,建筑設計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全面設想工程技術和任務要求,并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建筑物的具體尺寸和空間組合形式。同城市規劃相同,建筑設計也有自身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建筑設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代化城市的點和面問題。
二、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介紹
1、城市規劃設計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建筑設計
場地設計是一項組織活動,它是在滿足相關法規和現有條件的基礎上設計的,場地設計能夠滿足建設項目的要求,城市規劃通過對場地的設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導建筑設計。交通設施、花園、垂直場地和工程設施都是場地設計的內容。場地設計的控制性能夠控制建筑范圍、建筑的高度以及建筑紅線等內容。
2、城市建筑設計服從城市規劃設計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的建筑設計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建筑設計應該服從城市規劃設計,如果不這樣的話,會產生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例如,北京的長安街,雖然每棟建筑都采用了優秀建筑師的作品,且每棟建筑的造價也非常高,但是很多業界人士對其藝術價值做出了很大的批判,其實長安街本身的造型是十分不錯的,但是這棟建筑忽略了周圍的環境,從整體上看長安街與周圍建筑是不協調的,所以說城市建筑設計要服從城市整體的規劃設計。
三、關于處理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關系的研究
1、實現城市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設計的協調統一
眾所周知,城市規劃的基礎是建筑,而城市規劃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建筑設計,我們在進行建筑設計工作時應該盡量與城市規劃協調統一。從建筑的整體輪廓上來說,通過虛實對比,設計的建筑應該能夠與周圍的建筑環境相呼應,因此,設計師應該根據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塑造建筑空間,對建筑環境的色彩進行必要的處理工作,使其能夠適應周圍的環境。除了要具備較強的整體性之外,設計的建筑應該擁有自己的風格,在不變中起變化,在簡單中體現復雜。城市規劃要在傳承歷史文脈的基礎之上進行設計工作,具體來說,設計師可以采用采用抽象化的手法延續歷史的痕跡,重點考慮人的視覺范圍內能夠看到的事物。
2、建立與設計方案相關的評審制度
一座城市的象征可以是一個建筑物,因此,建筑物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的形象。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在城市中建立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審制度,并邀請專家進行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審工作。專家們應該審核建筑設計方案的設計思想是否符合計劃任務書的要求,除此之外,還要審核建筑設計方案能不能滿足城市規劃設計的要求。只有這樣,建設出來的建筑物才夠和周圍的環境相協調。進行評審工作的管理者應該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努力提高自身的決策水平。
3、科學認真地對待現代城市的設計規劃工作
城市規劃設計是一項社會實踐,這種社會實踐能夠保證社會空間和物質空間得到健康的發展,因此,城市的規劃設計內容既應該包括策劃工作,又應該包括維護工作。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批準城市規劃設計方案。在進行城市規劃工作時,既要考慮建筑物的空間、材料、造型、比例、尺度,又要考慮建筑物所在的交通流線以及城市的功能分區情況。城市規劃設計既是建筑設計的依據,又是城市建設的基礎,因此,城市的規劃設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城市建設的好壞。
四、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
1、我國城市規劃設計的發展方向研究
筆者認為,我國城市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包括四方面內容,未來建筑會朝著人性化、生態環保、地域特色、文化古城的方向設計。具體來說,城市是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結合在一起產生的生活空間,人們需要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學習,因此,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應該朝著人性化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現代城市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人們的生活質量才會提高,人和自然才能和諧發展。為了給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未來城市應該朝著生態化的方向發展,這樣的城市才能同時具備生態功能和經濟功能。不同的自然環境是塑造不同社會文化特征的基礎,現代城市在進行規劃設計工作時應該依托自己的社會文化特性和自然地理環境,尋求屬于自己的城市特色,將地域特色作為自身的發展方向。眾所周知,城市是一個活的文化遺產,為了使其充滿生機和活力,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時應該不傷害原來的空間肌理和城市脈絡。讓城市朝著歷史文化古城的方向發展,能夠處理好文脈復興和古城的關系,能夠在歷史街區和自然風景區發展旅游業,使城市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堅持文化古城的發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我國城市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研究
筆者認為,我國城市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包括三方面內容,未來建筑會朝著可持續發展、生態環保、以人為本的方向設計,具體來說,世界上很多國家在研究經濟增長與環境質量的關系,已經有很多建筑大師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觀。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設計理念已經成了時代的主旋律,這樣當代建筑師們意識到了自己的創作責任和動機。具有可持續功能的建筑既能夠滿足當代人的物質精神需求,又能夠滿足后代人生產發展的需求。為人類服務是建筑的最終目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會不斷地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對自身居住的空間需求也會不斷地提升,因此,筆者認為“以人為本”也會成為未來建筑的設計方向。不同層次的人對建筑有不同的需求,因此,設計師應盡量設計出便利、靈活、安全、高效的建筑。現階段,大城市中存留的林木越來越少,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很多城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包括噪聲污染、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因為破壞樹木引發的風沙危害、水源枯竭、水土流失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國的城市得不到協調的發展。惡化的生態環境給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筆者認為,未來的城市建筑會朝著生態、環保的方向發展。
結語:
在新的經濟背景下,我國城市應該結合自身的環境、地形和氣候,確定自身的建筑風格,處理好城市建筑設計和規劃設計之間的關系,利用最佳的技術手段和正確的設計方法,使現代城市朝著可持續、生態環保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現代化城市才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唐進.試論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3(01)
[2]閆瑩瑩.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探討[J].建材與裝飾(上旬),2012(11)
[3]朱麗東.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探討[J].中國房地產業(理論版),2012(11)
我認為社會審計有如下幾種職能:1.經濟監督職能。我們常把社會審計比做不拿國家工資的經濟警察或經濟衛士。在國家審計部門管轄期間我們把社會審計列為審計體系的一部分。即國家審計為主體,內部審計為基礎,社會審計為補充,這是一個完整地體系。歸財政部門管轄后,國家成立了國資委,會計師事務執業,一是接受國資委的委托,對國有企業年報進行審計;二是接受財政部門及其它行政主管部門或企業集團的委托,對所屬單位或一些單位進行專項審計;接受建設單位的委托,辦理基本建設工程予、決算審計等。這些都體現了社會審計具有經濟監督的職能。2.鑒證、公正的職能。社會審計具有會計查證、資產評估、稅務清算、工程造價等專業執業技能,它擁有一批懂會計、懂經濟、懂評估、懂工程造價計算等專業技術人員,因而它常常會接受到公、檢、法及司法部門的委托,對產生的經濟糾紛案件進行審計或評估鑒定,為他們的裁定作出公證判決。又如企業辦理驗資、年檢到工商部門辦理登記發照,這些都體現其有鑒證。公正的職能。3.咨詢、服務職能。如擔任企業審計、會計顧問,建賬、建制、辦理工商登記等,這些體現咨詢、服務職能。4.教育、培訓職能。社會審計是審計、會計人才密集的地方,它接觸面廣,涉及領域多,對各行各業的會計業務都要熟悉。因此進入事務所的人員,特別年輕人,是一個極好鍛煉人、學知識、提高自己的場所,有些財會學校,如財經學院把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實踐教育培訓基地,這足以說明社會審計具有教育、培訓職能。正因為社會審計有上述這些職能,所以它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
社會審計的業務經營范圍
社會審計業務經營范圍除《注冊會計師法》有明文規定外,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它的范圍會愈來愈廣。因為它本身就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比如證券上市就必須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的改革(國外是小政府、大社會)有很多事物將交社會組織去辦理,因此這將為社會審計提供更廣闊的發展業務前景。
當前社會審計存在的問題
1.開拓業務難。《注冊會計師法》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受理業務,可以不受地區,行業的限制,但實際工作中往往一些地區、行業實行保護主義,設置壁壘,所以跨地區、跨行業開展業務很困難,實際上徒有虛名。又如辦理業務,到處搞招標入圍,實質只導致濫價競爭,并大大地增大了事務所的經營成本———人力(牽扯事務所很多精力)、物力(標書3~5份,有的要求厚厚的十幾本)、費用(投一個標書要收500元,有的高達2000元),不僅如此,還要求交上萬元以上保證金。2.執業難。執業競爭不規范:如有的所按規范辦事,有的所不按規定辦事;按規范辦事的所往往遇到阻力,難于執業,不按規定辦事反而受到歡迎。3.收費難。雖有明文規定,但一方面委托單位不斷地壓價(事務所畢竟是弱勢群體)。另一方面,我們行業本身有不少事務所濫價競爭,這就導致著事務所處于兩頭難的地步,一方面,難達到收費規定,另一方面檢查受罰。4.壓力大。事務所是自收自支民辦單位,它不同于機關團體,要為生存而奮斗,但目前檢查多、評比多、活動多(如創先爭優、綜合評價、黨建、團建、工會、婦聯等活動),使事務所忙于窮對付。5.人才隊伍穩定難。除大的事務所業務量大,待遇高,一些中小事務所、特別是一些小的事務所,收費上不去,工資難有較大的調整,好的人才難于留住,這就形成事務所惡性循環,事務所難以生存和發展。
關鍵詞:室內裝修
一、國內室內設計的發展
原始社會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圓形居住空間,已考慮按使用需要將室內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間近門的火炕安排有進風的淺槽,圓形居住空間入口處兩側,也設置起引導氣流作用的短墻。
早在原始氏族社會的居室里,已經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潔的石灰質地面,新石器時代的居室遺址里,還留有修飾精細、堅硬美觀的紅色燒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繪有獸形和圍獵的圖形。也就是說,即使在人類建筑活動的初始階段,人們就已經開始對“使用和氛圍”、“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功能同時給予關注。
商朝的宮室,從出土遺址顯示,建筑空間秩序井然,嚴謹規正,宮室里裝飾著朱彩木料,雕飾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紋的銅盤。及至秦時的阿房宮和西漢的未央宮,雖然宮室建筑已蕩然無存,但從文獻的記載,從出土的瓦當、器皿等實物的制作,以及從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欞、欄桿的裝飾紋樣來看,毋庸置疑,當時的室內裝飾已經相當精細和華麗。
春秋時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形象生動地論述了“有”與“無”、圍護與空間的辯證關系,也提示了室內空間的圍合、組織和利用是建筑室內設計的核心問題。同時,從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來看,“有”與“無”,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對待的。
室內設計與建筑裝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自古以來建筑裝飾紋樣的運用,也正說明人們對生活環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歷代的文獻《考工記》、《梓人傳》、《營造法式》以及計成的《園冶》中,均有涉及室內設計的內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漁對我國傳統建筑室內設計的構思立意,對室內裝修的要領和做法,有極為深刻的見解。在專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漁論述:“蓋居室之前,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不貴纖巧爛漫”,“窗欞以明透為先,欄桿以玲瓏為主,然此皆屬第二義,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堅,堅而后論工拙”,對室內設計和裝修的構思立意有獨到和精辟的見解。
我國各類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顆印”、傣族的干闌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體現地域文化的建筑形體和室內空間組織、在建筑裝飾的設計與制作等許多方面,都有極為寶貴的可供我們借鑒的成果。
二、國外室內設計的發展
公元前古埃及貴族宅邸的遺址中,抹灰墻上繪有彩色豎直條紋,地上鋪有草編織物,配有各類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納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內石柱的裝飾紋樣均極為精美,神宙大柱廳內碩大的石柱群和極為壓抑的廳內空間,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嚴神秘的室內氛圍,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臘和羅馬在建筑藝術和室內裝飾方面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臘雅典衛城帕提隆神宙的柱廊,起到室內外空間過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運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構成體系和具有個性的各類柱式。古羅馬龐貝城的遺址中,從貴族宅邸室內墻面的壁飾,鋪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燈飾等加工制作的精細程度來看,當時的室內裝飾已相當成熟。羅馬萬神宙室內高曠的、具有公眾聚會特征的拱形空間,是當今公共建筑內中庭設置最早的原型。
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以來,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風格的各類建筑及其室內均日臻完美,藝術風格更趨成熟,歷代優美的裝飾風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們創作時可供借鑒的源泉。
1919年在德國創建的鮑豪斯學派,摒棄因循守舊,倡導重視功能,推進現代工藝技術和新型材料的運用,在建筑和室內設計方面,提出與工業社會相適應的新觀念。鮑豪斯學派的創始人格羅皮烏斯當時就曾提出:“我們正處在一個生活大變動的時期。舊社會在機器的沖擊之下破碎了,新社會正在形成之中。在我們的設計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斷地發展,隨著生活的變化而改變表現方式……。”20年代格羅皮烏斯設計的鮑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羅設計的巴塞羅那展覽館都是上述新觀念的典型實例。
三、當前我國室內設計和建筑裝飾應注意的問題
我國現代室內設計,雖然早在50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設時,已經起步,但是室內設計和裝飾行業的大范圍興起和發展,還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開放,從旅游建筑、商業建筑開始,及至辦公、金融和涉及千家萬戶的居住建筑,在室內設計和建筑裝飾方面都有了蓬勃的發展。1990年前后,相繼成立了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和中國室內建筑師學會,在眾多的藝術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繼成立了室內設計專業;從80年代初開始發展到1995年底,全國注冊的裝飾企業已有6.5萬余家,從為職工400余萬人;1995年裝飾企業的年產值已超過800億元;為加強建筑裝飾行業的規范化管理,1995年8月建設部頒發了《建筑裝飾裝修管理規定》;預計“九五”期間,我國的室內設計和建筑裝飾事業必將在廣度和深度兩方面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我國當前的室內設計和建筑裝飾,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主要是:
1、環境整體和建筑功能意識薄弱
對所設計室內空間內外環境的特點,對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類型性格考慮不夠,容易把室內設計孤立地、封閉地對待。
2、對大量性、生產性建筑的室內設計有所忽視
當前設計者和施工人員,對旅游賓館、大型商場、高級餐廳等的室內設計比較重視,相對地對涉及大多數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學校、幼兒園、診所、社區生活服務設施等的室內設計重視研究不夠,對職工集體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類生產性建筑的室內設計也有所忽視。
3、對技術、經濟、管理、法規等問題注意不夠
現代室內設計與結構、構造、設備材料、施工工藝等技術因素結合非常緊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設計者除了應有必要的建筑藝術修養外,還必須認真學習和了解現代建筑裝修的技術與工藝等有關內容;同時,應加強室內設計與建筑裝飾中有關法規的完善與執行,如工程項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標法以及消防、衛生防疫、環保、工程監理、設計定額指標等各項有關法規和規定的實施。
4、應增強室內設計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濱水區;濱水景觀;景觀照明;照明設計
城市濱水區是水域與城市的過渡空間,為這個城市貢獻自身無限潛力的生態功能和游 憩功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審美的要求逐漸提升,正走向多元化的城市濱水區作為城市居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需要有較好的景觀表現力和承載力。與傳統的園林空間不同,濱水區域的夜間使用率和應用價值較高,以至濱水區域的照明設計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功能要求,同時也應具備景觀性。這就要求濱水景觀照明能夠通過燈光技術表現,在提供光源的同時,渲染空間氣氛,美化濱水區域,展現空間夜景的獨特魅力,確保通過照明,城市景觀得以在夜間延伸。
1.城市濱水景觀
完整的城市濱水景觀是城市生命力最為旺盛的景觀形態,也是高質量、高效率、高利用率的生態走廊。它將城市居民的活動場所引至水域旁,為人們的休閑娛樂提供更多歡樂。城 市濱水區這一特殊的位置賦予了景觀一側臨水、一側有路的特點,帶狀空間,地勢平坦。濱水景觀的規劃設計,需要滿足系統與區域原則、多目標兼顧原則、自然生態原則和文脈延續原則。如今,根據人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設計者要求加入人的行為心理學的研究,將水環境與使用人群的精神需求相互溝通協調,在保證科學與安全的基礎上,有較好的親水性與豐富性。景觀空間的設計方面,做好空間類型、設施、色彩、造型和材料等設計工作,開始強調立體化的處理。考慮到濱水空間的夜間使用價值和其對城市建設的影響意義,照明也是越來越多設計者在規劃設計時的重點。
2 濱水區景觀照明
景觀照明是超越單調的功能性照明,主要是抓住照明光源的景觀性、特色性與綠色性的照明設計,需要明亮、靈動、美觀、舒適、無害,并有利生態。景觀照明主要包括街道照明、商業照明和景觀空間照明等。
設計主要圍繞燈光的色彩、形式、圖案和意境幾個方面出發,結合場地性質和周圍建筑、構筑物、植物現狀,充分利用光線強弱、色彩可變的特點,提供場地照明,渲染空間氛圍,美化城市環境。對景觀照明的評價不是照度值,而是光源與周圍環境的契合度,不僅應滿足使用者的要求,也會為場地外人群提供較好的環境效應。
景觀照明要求設計者有較高的美學素養和自然科學背景。比如,在局部表現需要高 強度光源的時候,盡量減少資源浪費和光污染,不能影響自身的照明功能,不能超過指標規定,這就要求設計者選擇合適的光源,既要有較好性能,又要保證一定的光效。不同的設計場合,對景觀照明有不同的設計要求。
3.濱水景觀照明設計
城市濱水區景觀照明設計要求點、線、面結合,要求內外兼備,要求節能。
濱水景觀照明是一項綜合、長期的系統工程,其設計的基礎是保證照明功能的實現
。這就要求光源的設計要結合空間和場地內各種構筑物有序組織,照明元素有較為統一的風格。并用點、線、面結合的手法,來實現景觀照明景觀性、特色性和綠色性。
“點”是指景觀照明中的節點空間與景觀建筑。在設計規劃中,應注意景觀與節點和建筑物結合后的層次效果和景觀營造,使用者能夠通過燈光的渲染對該節點或建筑物有較為積極的心理反饋。如果濱水帶狀空間的節點或建筑物分布較為均勻,就需要在燈光設計上做好主次區分,選擇重要的節點和承載較多意義的建筑物,如主要的道路緩沖帶、出入口空間、高大雄偉的建筑、體現城市文化的建筑等。
由于濱水空間通常為帶狀,景觀照明“線”的設計一方面要做到連續性,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主次分明,強弱清晰的營造。連續性這方面,有的需要重點表達,有的僅需要滿足功能性,但都要和周邊環境做好銜接,保證燈光的整體性。主次方面,沿線的商業網點、休閑廣場和建筑作為濱水區的主要表征,需要照明給予更多的元素和突出的特點,以發揮這些區域在濱水景觀帶的地理優勢,提高其使用率和使用價值。
“面“的表達主要要求設計者從整體水環境出發,做好對濱水區的整體規劃,來確保濱水區所臨水環境與濱水空間的功能分區呼應、協調,并確保燈光照明直接和間接影響地水環境的自然和生態保護。
為保證濱水景觀“內外兼備”,濱水區的燈光照明應不限制于區域本身,燈具設置可以利用周邊建筑等一些可以循環利用的便利條件,以滿足濱水景觀的襯托。為保證總體設計,在與現代城市照明體系相協調的基礎上,光源本身也可以不局限于靜態。這種照明表現形式,既可保證濱水區的景觀效果,也可以突出濱水空間與城市的和諧發展關系,能夠使空間在夜間環境條件下展示自身特點和景觀價值,使非區域直接使用者在體會濱水空間和整個城市的文化特色與科學發展氛圍,提升城市的魅力。此外,也應結合城市的歷史特點,展示其自身文化底蘊,濱水空間景觀照明的設計應注重城市歷史文脈連續性的展示,且富有一定內涵。
濱水景觀照明的需要采用技術手段,以滿足指標規定的設計要求、設計效果,科學地選用節能措施。實際上,也可以選用高光效的光源、高效燈具,采用可視效果好、壽命長維護簡單的燈,做好炫光的控制。除此之外,在設計時應控制系統,并合理地分布光源。
4.結語
綜上, 濱水區工程建設包含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方面內容,也因其在城市中的獨特位置,對其能展現城市魅力的科技性也有較高要求。濱水區景觀照明通過對客觀存在的環境進行光的渲染和表達,對自然,人文景觀的塑造有較好的效果,更是科技表達和城市風采展示的良好載體。景觀照明已從單純的發光,上升至藝術、科學層面,對濱水景觀照明的設計,還需要更多地思考和完善。
摘要:鄉鎮文化站是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是當地政府組織群眾、發動群眾、鼓舞群眾的得力助手。它將起到傳播知識,交流信息,技術推廣,收集民情和開展文體活動等多種作用,因此應因地制宜地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
關鍵詞 :鄉鎮文化站;建設;
一、把鄉鎮所在地逐步建設成群眾文化中心
群眾文化中心的建設,主要依靠國家投資。鎮興辦各項文化設施,應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統籌安排,互相支持,所得經濟收入除必要的開支外,應用于發展鄉鎮文化事業,有步驟地、因陋就簡地建設一些影劇場、圖書室、展覽室、文娛活動室、體育場等。對原有的一些群眾文化娛樂場所,如娛樂設施等,應加強管理,組織好南音、曲藝等活動,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政府應重視鄉鎮文化干部的配備管理和待遇的落實。加大投入力度,力爭把鎮所在地逐步建設成群眾文化中心。
二、轉變觀念,從“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政府“包辦”文化既包不了也辦不好。要不斷應用市場經濟的機制激發社會辦文化的熱情,并不斷完善其運行機制是文化站改變現狀、求得發展的根本出路。當然摒棄包辦不等于不辦。政府的“辦”應側重于公益型文化事業的建設和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強化管理職能,并逐漸向主要從事“落實文化政策和決策、鄉鎮區域文化基礎建設和宏觀規劃與控制,文化設施設備的保護和管理、保障文化發展各渠道的暢通、文化市場管理”等管理職能的方向轉變。
三、建立、規范管理體制,理順管理渠道
(1)要制訂文化設施保護、文化企業投資等管理體制,制定頒布文化事業管理辦法等等,把文化設施的建設和保護、文化投資及其鼓勵措施,社會捐資捐贈、文化事業建設的目標,任務,機構性質,編制,經費保障及考核、獎懲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辦事。
(2)要把好選人關。在提高基層文化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的前提下,文化部門有效地監督和參與人事選拔,通過公開招考或對特殊人才有目標地選任把好進人關。
(3)是擺脫“窘困”關。通過立法保證(工作人員工資和基本業務經費。在鄉鎮財政中依法按一定的比例單列文化基本費科目,用于鄉鎮文化站基本業務費支出。文化基礎建設和其他非經常性大型文化藝術活動開支列文化事業費科目,也應保證一定的支出比例。
(4)是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疏于管理就容易造成人員的“不務正業”。首先要加強管理,以管理制度約束人,才能做到守責有為。規范管理的第一步必須明確目標和職責,認真開展一次《文化站管理辦法》的再學習活動。其次是任務分解,應在規定的職責和任務的基礎上,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人民生活水平和群眾文化需求的實際作定性和定量的分解。包括工作計劃、開放時間、活動次數、培訓期數、年增書冊數、經濟效益等等可以分解的內容,核定指標作為鄉鎮文化站人員考勤、考績的依據。再次要完善一系列規章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制度、財務制度、檔案制度、呈報制度、工作程序等,使責任制得以有效實施。最后還要建立評估、考核辦法,同時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獎勤罰懶,褒優貶差。特別是對勤于開拓、勇于創新的文化站工作人員在政策資金上予以優惠扶持,對個人予以特別嘉獎。即在現行文化站機構性質、職能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通過立法理順人事管理、經費撥付的關系,如前文所述,文化主管部門在選人上要起到有效的監管作用,賦予一定的“人權”;大力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標體系(包括對鄉鎮領導和文化站人員),加強文化主管部門的監審力度,賦予一定的“事權”,做到責權統一。其要點是規范和理順關系,完善考核評估體系,明確職責,加強監督,規避多頭管理或無頭管理的弊端。
四、拓展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
群眾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個環境和方式,而應該開展多種形式,利用多種空間。首先,要徹底改革群眾文化工作的舊模式、舊體制。比如,長期以來,在提到群眾文化工作時,人們往往能想到各類文藝比賽,省級城市搞省級大賽,市級城市搞全市大賽, 縣級城市搞縣級大賽,而在群眾眼中,這些大賽是最缺乏觀賞性和可看性的,因為這些大賽很難在外在環境上為觀眾提供集中于藝術作品和藝術欣賞的特殊氛圍,所有的大賽程序都是雷同的,而且在演出過程中,組織者要開題演講,評委要頻頻亮分,工作人員在場內來來往往,最后還有領導的頒獎環節等等,這些很難激發觀眾再次欣賞這類藝術的活動的欲望和情緒,像這種嚴重缺乏欣賞性的各類文化大賽活動應當得到徹底的改革。其次,要注意培養自己的人才,培養自己的通俗創作群體和表演人才。應當創造條件讓群眾文化工作者到通俗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學習經驗,以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整體水平。最后,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和應用現代化的音響設備、器樂設備也是發展通俗文化所不能缺少的,因為通俗的現代藝術離不開這些物資設備。它們也是現代藝術的組成部分。
五、加快群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
積極發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基層服務點,重點支持村基層服務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逐步具備提供數字化文化信息服務的能力。要依托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網絡,以共建方式發展基層服務點。推動服務“三農”的出版物出版發行。實施服務“三農”重點出版物出版工程,市屬出版單位選題規劃要向農村傾斜,重點支持和培育一批服務“三農”為主的出版單位,增加農民群眾買得起、讀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讀物的品種和數量。發展農民書社等農民自助讀書組織,為我鎮農民群眾讀書提供方便。繼續實施送書下鄉工程。以政府采購形式,每年集中招標采購一批適用于農村的圖書,直接配送到各村文化站(室),方便農民群眾閱讀。改進報刊訂閱發行工作,縮短發送時間,使農民群眾及時看到報刊。
六、開展應當與生產發展的水平相適應的群眾文化活動
“業余”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一個根本特點,要堅持“業余、自愿、小型、多樣、節約”的原則。群眾文化活動的參加者主要是工農勞動大眾。他們的“業”是搞好工農業生產。他們的文化活動應該在業余時間進行。違背了“業余”原則,必然妨礙生產,損害群眾的利益,遭到群眾的抵制和反對。因此,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一定不能妨礙生產。在農村,更要注意適應農事季節性的規律,農閑多搞一點,農忙少搞一點,平時分散活動,節假日適當搞些集中活動。有的地方對“小型”原則有不同看法或提出異議。我們認為,“小型”是與“業余”的特點相適應的,又是受“業余”制約的,因為工農群眾搞文藝活動只能在業余時間進行,而業余時間是有限的,在業余時間開展小型活動,比較切實可行。“小型”又是與“多樣”相聯系的,“小型”容易“多樣”。這也符合群眾對文化活動多種多樣的需要和愛好。因此,需要提倡小型。但是,并不排除在有條件的地方,于農閑期間和節假日適當搞些中型或大型活動。對于有創作才能的業余作者創作中型或大型的文藝作品,也應予以支持。
七、文化站干部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群眾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為了適應工作需要,文化站干部要加強多方面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一是努力把握時代脈搏,積極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了解當前農村工作的形勢與任務。二是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舉辦的各類業務培訓,吸收新“營養”。三是加強自學,根據工作需要,邊學邊干,并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八、文化站干部注重“一個觀念,兩個意識的”培養
(1)培養服務觀念。作為文化站干部,要樹立為政府服務,為農村小康經濟建設服務及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觀念。
(2)培養創新意識。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舊有的讀書、看報、下棋的老三項已不能滿足農民群眾對知識、科技和娛樂的需求,也就不能吸引“消費群”。沒有消費者就沒有文化站的立足之地。因此,文化形式創新是轉變目前尷尬局面的首要問題。電子和電腦技術的發展已經把我們引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和網絡信息時代。娛樂方式不斷更新,信息傳播更加便捷,也激發了對科技和信息需求的成倍增長,形式創新應從這些方面作足文章,如電子閱覽室、網絡信息咨詢、電腦操作培訓、信息等。
(3)培養參與意識。要加強與宣傳、科技、法制、教育、衛生、計生甚至稅收工商等社會職能部門和企業經濟部門的密切聯系。把文化活動與時勢政策宣傳、普法宣傳、經貿、旅游、科技、行業新產品宣傳廣告等各種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參與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在參與中求生存,求發展,在參與中求繁榮,求效益。
參考文獻
[1]學術探索,2012(3).
[2]社會主義論壇,2012(7).
關鍵詞:地市級;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網絡建設
中圖分類號:TP392.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5)30-0071-01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應用領域的普及,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發展軌跡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而改變了方向。運用網絡獲取信息的手段,不僅發生在科技信息情報領域,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所應用的信息資源幾乎都源自于網絡。可見,強化科技信息服務網絡的建設對于推進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駐馬店市的科技情報工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進入到90年代后,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駐馬店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信息網,并與國內相關網絡建立鏈接,實現了科技信息服務工作網絡化的運行模式。在信息社會的發展進程中,信息技術給情報工作帶來了便利,同時也給科技情報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要將科技情報工作的價值充分地發揮出來,就要對地市級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建設的未來發展途徑進行探索研究。
1 駐馬店市科技情報工作的初步展開
駐馬店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屬于綜合性信息研究機構,所承擔的重點工作是收集各種科技信息,并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建立數據庫以便對有效數據進行存儲,做好數據信息傳遞工作,確保信息傳遞順暢,此外,還要通過建立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向用戶提供電子期刊、論文等數據資源的閱覽、檢索和下載服務。駐馬店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源服務對象主要是黨政機關各部門、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等等,對信息的收集和也要從根據這些單位的需要出發,向用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從20世紀90年代,駐馬店科技信息網絡初步建立,到進入21世紀,駐馬店科技信息服務網已經發展成為功能全面的科技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已經從傳統的實用技術收集與,發展成為集科技信息網絡管理服務、文獻檢索下載、項目成果申報與查詢以及信息咨詢服務與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
2 駐馬店市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
駐馬店市科技情報工作為適應信息科技的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建立了信息共享平臺,各種創新服務也隨之展開。在網絡運行過程中,不僅運用了網絡信息技術,而且還對國內外的信息資源合理利用,充分地實現本單位的公益宗旨,構建戰略性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在此基礎上促進了科技創新環境的改善,使科技情報研究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緊密結合,使駐馬店市的產業競爭力得以提升。同時,以推進科技信息服務為強有力的支撐,推進駐馬店市科技跨越式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
2.1 建立科技文獻資源數據庫
建立了以萬方數據、同方知網和重慶維普期刊數據為主的科技文獻資源數據庫。以“萬方數據”資源庫為重點建立駐馬店鏡像站點,以“中國知網”和重慶維普期刊的數據資源為輔助,建立了功能齊全、服務多樣的中文科技文獻資源服務平臺,為駐馬店市的科技文獻、論文檢索等工作提供了便利。隨著數據庫的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運行和使用效率也在不斷提高。
2.2 建立地方特色數據庫
建立了以大型科學儀器數據庫、科技成果、科技項目和專家人才為主的地方特色數據庫。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庫分4類,收入大型科學儀器數380多項;科技專家庫收集錄入了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人才1 900多人,科技成果1 900多項,科技項目 1 300多項,包括科研課題以及科研難題等等,都在科技信息管理平臺上及時公布。
2.3 建立決策服務系統
建立了以萬方創新助手、科技120服務平臺為主的決策服務系統。駐馬店市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建立,實現了各種資源的共享,其中包括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資源,科技人才資源、科技成果、科技項目資源以和各種期刊、論文等數據資源的共享。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搞好信息服務,駐馬店市信息所引進了“萬方創新助手”和“科技120咨詢服務系統”兩個服務平臺,開展信息決策服務,為用戶提供項目決策調研報告和科技120信息咨詢服務。
2.4 建立以實用技術為主的信息收集、加工和系統
駐馬店市科技信息網建立以來,實現了實用技術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儲,并在網站平臺上、實現信息共享。農業技術信息在網絡平臺上,推進駐馬店市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促進農戶與企業的合作,共同走產業化道路,提高了農業效益。根據專家統計,農業技術信息在網絡平臺上共享,不僅提高了農戶的農業科技發展意識,還促進了農業生產,例如,運用農業新技術種植管理的芝麻畝產量會明顯增加25%~35%。農業信息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大幅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3 地市級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建設發展思路
3.1 網站的建設要及時升級
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較快,網站建設也要不斷地升級,所以運用網絡開展各項業務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在根據需要不斷調整網站欄目和服務項目的同時,還要跟得上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進行網絡建設的升級。當信息服務網絡建設起來之后,還要對網絡軟件系統的運行情況和硬件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對信息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以提高信息資源的質量。科技信息網站還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對頁面結構進行調整并優化。為了實現信息多樣化,在不斷更新網頁設計的同時,還要將網站創新工作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并建立各個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新的資料,使網站平臺各欄目內容得到及時更新。
3.2 建設通用型、標準化數據庫
隨著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建立,實現了各項業務功能的網上展開。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要運用通用型、標準化數據庫,才能夠實現數據庫的資源共享,并將資源共享擴展到全球。駐馬店市科技信息網絡工作的展開,在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必要的時候可以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擴大數據庫資源容量。為了提高數據庫的使用操作性,提升數據庫資源的易檢索性和可傳遞性,要確保信息資源的兼容和共享。在充分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還要在數據庫建設上具有超前性,保證數據的擴充性。
3.3 科技信息網絡建設要體現地方特色
科技信息服務網絡運行要持久而穩定,就要注重在網絡建設中體現地方特色。特色是生存之本。駐馬店市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在數據庫建設上特色化發展,要將特色擴展到整個的網絡建設,就要從公益性的角度出發開展平臺建設,網絡平臺上所提供的信息要與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只有體現特色,才能夠吸引更多的網站資源合作、實現信息共享。比如,在定購萬方、知網和維普等大型數據資源的時候,要突出科技信息服務平臺網絡數據庫的特色。對科技信息服務機構而言,要定位特色服務,要求特色資源要具有不可替代性,以避免被淘汰。隨著信息服務需求的多樣化,加之信息資源快速膨脹,就要在建立特色化科技信息服務平臺的同時,做到“聯合協調發展”,以改變原有的各自發展格局,形成統籌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4 結 語
綜上所述,駐馬店市的經濟建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要認識到科技創新是發展經濟的必由之路,就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以迎接更多的挑戰。駐馬店市科技信息研究所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承擔著科技信息的傳遞與服務工作。從目前的網絡服務平臺建設情況來看,在科技信息服務方面不僅實現了網絡收集與、檢索與下載、以及咨詢一體化功能,而且還實現了科技項目網上申報與管理的創新服務。但是在網絡建設中,還存在諸多需要完善之處,在制定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建設發展思路時,多思考、多探討、吸收其它地市的成功經驗是非常必要。
參考文獻:
[1] 默曉玲.城域數據網工程建設創新方案和實踐[J].科技致富向導,2013,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