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性能檢測實訓總結范文

        性能檢測實訓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性能檢測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性能檢測實訓總結

        第1篇:性能檢測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紡織檢測 課程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085-02

        1 課程定位

        高職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改革和改善教學方法和手段等,讓“教、學、做”融為一體,整合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紡織檢測》課程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在熟悉紡織材料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掌握紡織貿易相關工作崗位中所涉及的紡織品檢測知識和技能,成為有特長的貿易人員,從而能在日后更有利地從事紡織品貿易相關工作。

        本課程以學生的職業能力訓練為中心,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項目任務作為載體,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根據歷年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紡織品方向的學生主要從事兩種工作崗位,一是紡織品外貿業務員,二是紡織品送檢員。對于業務員來說,在工作中涉及到的紡織品檢測相關的職業能力,主要體現為面料分析的能力,包括對面料成分的鑒別、對面料結構的分析及工藝的分析等。對于送檢員來說,在工作中涉及到的紡織品檢測相關的職業能力,主要體現為對送檢項目、流程以及檢測報告的熟悉,具體是對一些常規檢測項目,如機械性能、服用性能、染色牢度檢測,以及各個主要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的熟悉。另外,無論是紡織外貿業務員還是送檢員,在飛速發展的現代信息社會,還應當具有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和不斷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2 課程教學中重點需解決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主要側重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的專門人才。這個培養目標就要求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本著理論知識有效、必需和夠用,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融合“教、學、做的方向來進行課程改革。與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較,高職高專的學生基礎知識較薄弱,學習的主動性相對比較弱,這就增加了授課老師授課的難度,需要授課老師積極主動引導學生,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該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如:

        2.1 理論講授為主

        紡織檢測是實訓下性比較強的一門紡織類專業課,用人單位在招聘紡織業務員或檢測員的時候要求有一定的實操能力。而傳統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多數采用講授式教學方法,以教師主講為主,學生參與較少,學生學完該課程之后,卻很快遺忘,更不要說獨自實操訓練了。

        2.2 教材較老

        以前該課程用的教材是本科教材,而且有的教材比較陳舊,又加上近幾年國家和各類紡織檢測標準修訂的較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老教材已經不能更好的適用高職院校的紡織類專業的學生使用。

        2.3 “理+實”教學效果不佳

        “理論+實驗”教學方式效果不佳,理論與試驗訓練結合的不緊密,學生普遍認為理論教學過于死板和老套,而且偏難,學生動手能力較好,他們相對來說比較喜歡做實驗,但實際上實驗的效果不太理想,因為學生不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訓結合,實際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弱,且創新能力也差。

        3 教學方法改革

        3.1 教學實施策略與方法

        本課程的實施策略與方法是以學生為主,以職業能力為中心,以職業項目或活動為導向,重點是注重學生的能力目標,以項目教學法為主,以具體的任務作為載體進行能力訓練,從而達到該課程的教學目的。紡織檢測是本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紡織模塊)的專業課程之一,本課程的能力目標是學生可以正確識別紡織品、正確分析面料和規范操作紡織實驗儀器。為了可以達到這個能力目標,對該課程進行了剖析,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以國標為基礎,通過實際的紡織檢測項目來訓練學生,了解學生對紡織檢測的掌握情況,并在項目訓練中穿插紡織品或面料的各項檢測方法和分析技巧等知識性內容,達到“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目的。

        3.2 具體實施方法舉例(如表1)

        3.3 教學方法特點分析

        《紡織檢測》課程教學中,將課程內容分解成五大模塊:課程認知、織物分析、機械性能、織物服用性能、生態性和紡織品色牢度,每一模塊又分解了幾個任務,結合紡織企業和紡織外貿崗位的需求情況,項目中各個任務 “仿真化”貫穿在課程教學內容中,以實操實訓的職業特點為背景,對模塊的項目和任務進行分配,并通過分組的形式,學生進行任務操作,從而完成各個任務和項目。在課程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采用分組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實時參與到每個項目的每個任務中,及時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學以致用,教學做同時進行。

        4 課程考核方法

        4.1 課程考核方法

        《紡織檢測》課程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模塊進行評分,在課程結束時采用綜合模塊考核和評分的方式。如表2:

        4.2 說明

        形成性評價,注重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態度和各類作業情況進行的一種評價;總結性評價,又叫事后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對學生進行的一種綜合能力的評價。

        本課程采用百分制考評,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按照一定比例進行評分。

        5 教學效果預測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整合了企業用人單位對紡織人才的技能要求等內容,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的紡織纖維檢驗工(中級)的職業考證相結合,體現“課證結合”,培養一些紡織類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幫助學生在熟悉紡織材料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掌握紡織貿易相關工作崗位中所涉及的紡織品檢測知識和技能,成為有特長的貿易人員,從而能在日后更有利地從事紡織品貿易相關工作。

        參考文獻:

        [1] 袁利華.紡織品檢測“課證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學理論,2011(03).

        [2] 袁利華.淺析紡織綜合實訓課程與考證結合的教學模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9).

        [3] 黎少儀.高職院校《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6).

        [4] 柯貴珍.紡織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考核方法探討[J].紡織服裝教育,2012(04).

        [5] 郭玲.高職院校實訓主導型課程改革探索――以社會醫療保險為例[J].職業時代, 2009(04).

        [6] 何帥.項目化教學在數字媒體教學中的發展[J].戲劇之家,

        第2篇:性能檢測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中職;鉗工;實訓教學

        中等職業教育是基于能力本位,基于工作過程的教育;其實訓教學不再是純粹的專業理論知識的模擬驗證實驗,而是注重職業實踐的工作過程分析和歸納,所確定的職業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轉變觀念,改革傳統實訓教學的固有習慣。變注重理論知識模擬實驗為注重職業技能培養;變課堂驗證評價為企業評價,讓學生形成企業生產意識及市場論證意識;變模擬訓練為真實工作情景操作,提升學生崗位工作適應能力和從業能力。針對中職學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應具備“模具制造”“模具裝配”“模具維修”三大職業能力的要求,做到理論與職業實踐過程緊密結合。突破傳統實訓過程的模擬訓練,突出企業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以工作任務引領實訓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強化鉗工技能實訓的實踐意義

        (一)提高認知意識。理論與職業實踐相結合是加工制造業的重要的工程概念,是鞏固知識、掌握工藝方法,形成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基準、測量、檢驗、精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互換性等相關概念在加工業出現頻率高,這些概念都能在實訓和考核得到強化和檢驗。

        (二)培養崗位意識。鉗工技能實踐教學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重點內容。要求學生理解并熟練掌握其質量評價標準、方法,檢測工具使用。通過實訓使學生建立產品質量意識和經濟價值觀。

        (三)培養安全意識。樹立安全文明生產意識,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嚴格遵守安全文明管理規章制度,強化安全與保護能力,環境保護能力養成,保障設備安全,工作環境安全,養成文明生產習慣。

        (四)培養創新意識。由于實訓目標、內容、考核方法等貼近職業工作過程,實訓過程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技能技巧,更能促進學生濃厚探求意識的形成等。

        (五)情感意識的培養。明確專業學習目的,調動學生參與實訓的動機;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不僅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增強了自信心。

        二、鉗工實訓的教學特點

        (一)鉗工技能是以手工加工為主:鏨削、銼削、鋸削、劃線、攻絲、套扣、刮削、檢測、裝配、維修、焊(割)等內容;機械加工為輔:車、刨、鉆、銑、電火花、線切割等內容。知識面廣、專業性強,綜合運用各種技能的能力要求高,要求教師做好集中輔導和個別輔導。

        (二)加工工藝復雜、尺寸精度高,常用工具和設備的使用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模具裝配性能,要求教師技術全面而精湛。

        (三)對《機械制圖》識圖、讀圖要求高,且應具有相應的機械設計常識,金屬材料工藝學等專業知識,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組織程序,利于學生接受和掌握。

        (四)技能訓練重手工操作,單調、枯燥, 耗時,重復動作多,勞動強度大。要求教師合理設計訓練方案,確保學生身心健康。

        三、緊湊漸進型實訓教學實踐與體會

        (一)近三年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鉗工實訓教學實踐。

        在教學實踐中合理地安排好實訓時間和內容,既能實現實訓目標,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以一周時間完成“手搖沖壓機”零件加工制作、裝配、檢驗為例,談談梅州農業學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鉗工實訓的做法。

        1. 實訓前的準備。實訓前,制圖教師安排學生畫重點零件的三視圖,讓學生對實訓圖形熟透;重點要求學生按實訓小組對重點零件(滑塊、凸輪)的結構形狀、技術要求、加工工藝進行分析、討論;教師強調基準的重要性,突出設計基準、工藝基準、測量基準、裝配基準一致性原則,使學生實訓時對加工誤差有較深刻的認識。

        實訓指導教師編制好《手搖沖壓機實訓指導書》,材料(板料由各小組負責分割、裁料。凸輪、壓桿、手柄由同學車工實訓時制作)、工具、量具等準備好。

        學生按4~5人為一實訓組,由動手能力出眾,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成立質量評定小組,學生個人質量評分由個人自評、質量評定小組和指導教師評定。

        2. 具體實訓步驟。(1)下達實訓任務,要求每人完成一套裝配件,作實訓動員,強調勞動紀律,安全文明生產及注意事項。(2)指導教師對本次實習的重點和難點,對個別特別重要零件進行詳細加工工藝分析并作加工示范。

        如滑塊(附圖)的加工制作:形狀22×24×30四方體,通孔¢8H9,而8mm凹槽尺寸窄小,長度加工方向受限,加工困難。孔¢8H9在尺寸24中間、左右對稱。此滑塊加工的重點是保證¢8H9的中心線對基準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03mm;難點在于8mm凹槽的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為Ra1.6μm,總體而言加工難度大,如果加工誤差較大將造成安裝困難。加工工藝:加工基準面加工相互垂直面立體劃線加工劃線表面鉆孔¢7.8(鉸孔底徑) ¢8H9鉸孔鉆孔¢9深8mm8mm凹槽鉆¢7孔(去除材料)后用窄鏨鏨削整形銼削成方形槽驗收。

        3. 出現廢品的主要原因與應對方法。 在零件加工過程中也將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如鉆頭磨損、鉸刀崩刃、材料缺陷、絲錐折斷以及材料表皮較硬銼不動等現象,學生要主動和指導教師商討、查找原因及時解決問題。

        4. 指導學生對加工零件進行裝配調試、檢測(組裝、配鉆、測量、修配等)。裝配時強調每個零件的尺寸精度、形位誤差的重要性以及對裝配性能的影響,對使用性能的影響,使學生對互換性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5. 實訓考評后評選出優秀小組、個人,學校張榜表彰。促學生在練中賽,賽中練以增加個人和團體的榮譽感,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

        6. 編寫《手搖沖壓機實訓報告》。內容包括:1)實訓任務、實訓內容、實訓目的、實訓要求等。2)實訓過程:要求突出對典型零件加工工藝進行詳細編寫。抓住難點,對安裝、調試、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3)市場調查:對總裝需要的所有材料、工具、量具、標準件的規格、性能、價格進行市場調查,并比較手工加工和機加工成套件成本。4)用CAD畫裝配圖,對本次實訓的感想、體會和建議。

        7. 實訓效果分析。由于學生從準備圖紙下料(毛坯)工藝制定加工制作測量裝配調試檢驗實習報告。從事完整的學習過程,擺脫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的傳統教學模式,達到教學目的與要求且更加接近于工廠、企業的用工要求,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體會。

        1. 理順實訓項目與內容。

        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提高實訓效果,可把實踐教學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強調基本功訓練,普通零件圖形,技術要求低。第二階段:圖形相對難些,重點偏向零件制造加工、裝配與檢測。第三階段:側重對機械零件、部件的修復、裝配、精度檢測等內容。第四階段:綜合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優化實訓教學的組織過程。

        (1)分解階段訓練目標。第一目標是認識圖形,掌握基本加工技能。第二目標是掌握三視圖的識圖、讀圖知識,掌握編制零件加工工藝方法及加強基本功綜合訓練。圖形相對難些,對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裝配與檢測等提出要求。無疑這一過程使學生在原有知識面基礎之上有深層次的認識,旨在提高學生在實踐中綜合運用各種專業知識、技能的能力。第三目標是掌握復雜零件的加工工藝、測量方法;掌握裝配圖的相關知識,能分析裝配圖的工作原理、基本結構,掌握模具裝配的拆裝工藝及模具維修技能。第四目標是掌握復雜模具、典型設備的拆裝工藝;掌握機床故障分析處理及設備的安裝、調試、驗收等技能。有針對性地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初步具備排除典型機床故障能力。

        (2)動態輔導訓練,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際訓練根據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進行組織實施,做到因人而異,不搞一刀切,顧及全體;關照落后,引導、示范、鼓勵。對優秀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重點加強他們的基本功訓練,讓他們脫穎而出。

        (3)實訓主題突出,訓練指標各環節一一突破,每次訓練結果有考核、評價。階段訓練項目期中集中整合考核、評價,最后全面整合考核、評價,達到質與量的提高。

        (三)應注意事項。

        1. 教師能力培養。由于鉗工教學、實訓的特點,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課程開發能力、課程整合能力和課程設計能力,教師要有探究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和嫻熟的操作技能。做到實訓組織工作周密細致,日常管理及時有效,對存在問題能迅速指導與解決,確保實訓方案科學合理。

        2. 理論知識的處理。結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教師對理論進行必要的處理,做到精講多練,因材施教。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能正確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實訓的艱辛與成功的樂趣,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3. 指導教師每天對學生實訓情況進行總結、歸納、點評。重點針對學生所學專業概念進行解釋,以強化學生對專業概念的理解。

        第3篇:性能檢測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數控 實訓課 教學方法 探析

        實訓教學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實訓教師的恰當指導,是學生學習少走彎路,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能的關鍵。本文結合實訓教學實踐,就數控實訓課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一、讓學生對數控實訓任務感興趣的方法

        每當學生第一次接受新的學科學習時,總是存在著極強的好奇心理。因此,講好課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興趣、工作態度、職業素質、理想志向的培養與樹立。我們經常運用這幾種手段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如可以通過播放相關的視頻,來介紹數控機床中出現的背景、發展歷程、生產特點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讓學生知道數控加工技術是現代機械制造的新手段,它具有加工精度高、質量穩定、加工適應性強、生產率高、勞動強度小等特點。特別是它能完成許多在普通機床上無法完成的工作。讓學生知道現在所學習的、未來所從事的是一項有技術含量的專業,不但社會地位高、勞動強度低、工作環境舒適,而且工資待遇不菲。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1]。

        要強調文明生產和安全操作規程,讓學生認識到安全文明生產是未來幸福生活的根本前提和保障面對高速運轉的機床,稍不小心就會發生人傷機損的安全事故,所以操作者必須掌握好數控機床的性能,精心操作。一方面要管好、用好和維護好數控車床,另一方面還必須養成文明生產的良好習慣和嚴謹負責的工作作風,不斷培養較好的職業素質。

        利用數控仿真系統,使學生在虛擬環境中了解數控加工技術,數控加工仿真系統采用了與數控機床操作系統相同的面板和按鍵功能,不存在任何的安全問題,學生可以大膽地、獨立地進行學習和練習。不僅如此,現代的數控加工仿真軟件還能實現加工模擬演示功能和程序自診斷功能,不僅具有對學生編制的數控程序進行自動檢測、具體指出錯誤原因的功能,還具有在真實設備上無法實現的三維測量功能。這樣學生既能比較完整地學到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膽量,培養他們的自信心[2]。

        二、妥善安排實訓步驟,減少學習“彎路”

        現代的數控車床,無論是種類還是結構、操作系統、性能都發生了變化,因而,在實訓中,首先就要讓學生對數控車床結構進行熟悉,對車床的各方面的信息進行詳細的認識,如主要技術參數、操作系統、控制面板、G代碼、坐標系等。其次,通過具體的機器零件,讓學生在觸摸中了解所要加工的對象,在實訓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加工,進一步熟悉車床的性能,熟悉操作規程,減少操作時的恐懼心理,樹立自信心。最后讓學生通過零件的圖紙進行學習,通過觀察圖紙,對內容和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確定零件的加工方案,確定零件的定位、夾具和刀具選擇、切削用量的確定以及對刀點、換刀點的位置和刀具補償等一系列問題。然后手工編寫加工程序單,檢驗并修改加工程序,編制數控加工工藝技術文件,在實訓教師在場的情況下。根據自己所編工藝路線,最好是獨立的完成零件的加工。

        總而言之,以“技能操作為核心”的數控編程仿真教學,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激發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但傳統實習手段,基礎教學和基本功的訓練、學習仍是職業技術學校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的基礎;兩者不可偏廢,不能因為有新的手段方法而拋棄傳統,也不能因為有好的傳統不引進新的手段,兩者如能完美結合,培養出的學生定是不可限量的[3]。

        三、重視學生個體差異,注意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發展,進行相關的考慮,同時,還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是不同的,不能一視同仁去對待。對于一些對知識的掌握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分類教學,如課下加強對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技能的練習,逐步讓這部分同學跟上全班的教學進度,從而能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如在學習關于刀尖圓弧半徑補償的使用方法的時候,對于那些在理解方面上能力不行的學生,他們無法領會刀補的含義的時候,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在繪制加工過程模擬圖紙,讓學生明白在數控加工過程中,我們是按零件輪廓進行編程的。因為刀具總有一定的半徑,刀具中心運動的軌跡并不等于所需加工零件的實際輪廓,而是偏移輪廓一個刀具半徑值,再加上加工余量和刀具磨損。所以,在進行外輪廓加工時,應使刀具中心偏移零件的外輪廓表面一個刀具半徑值,加工內輪廓時,應使刀具中心偏移零件內輪廓表面一個半徑值。這樣的解釋使學生明白了刀補的含義和重要性。在此過程中,師生共同針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探討。總結經驗,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總結提高[4]。

        總之,學生能全面了解數控加工的全過程,深刻理解加工原理、機床工作過程、編程方法及制訂工藝的原則,但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實訓后老師和學生要共同探討實訓經驗解決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現場講解,能方便學生總結復習和提高。在數控實訓教學中,實訓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興趣和安全操作方面的習慣的培養,每一次數控實訓內容,都要進行精心的安排和設計,更好的完成實訓要求,掌握數控技術。

        在中職學校,學生素質相對差,在數控教學和實訓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通過以上幾個階段,把教學實訓與生產加工相結合。循序漸進。使學生掌握了至少一種數控系統數控車床的熟練操作能力;根據圖紙制定數控加工車削工藝、編寫加工程序的能力;根據零件加工需要正確選用刀具的能力;運用數控車床加工真實產品的能力,為以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雄偉.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培訓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蔣建強.數控加工技術與實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第4篇:性能檢測實訓總結范文

        隨著社會對信息需求的日益迫切,促使通信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已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高職通信技術專業的教學與實踐必須針對當前通信行業發展的趨勢與特點,分析市場對通信技術人才的需求,及時、準確地做出調整,培養滿足通信行業發展與通信企業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由于在個人通信、多媒體通信業務、Internet應用、各種信息網絡的綜合與融合具有無可取代地位,移動通信終端――手機已普及到了千家萬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顯示,2010年上半年,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累計凈增5797萬戶,總數達到8.33億,手機已經成為當今信息互動不可或缺的工具。隨著手機普及率的提高以及手機功能的日益復雜化,手機發生故障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這也使得手機售后維修服務有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在與多家通信類企業的技術人員和行業專家共同研究,探討了通信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之后,認為高職通信技術專業學生應面向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的安裝、測試、維修等崗位群就業,決定開設移動通信終端檢測與維修實訓作為職業核心技能課程,采取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安排52學時(兩周時間)集中進行實踐。

        基于工作過程進行課程定位與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教育思想的內涵是重視職業技能及知識在工作過程中的獲得,形成以職業綜合能力為基礎,勝任工作崗位要求的教學體系,其核心就是如何使學生具備從事某一職業所必須的職業能力,移動通信終端檢測與維修實訓就是依據這種思想進行課程定位與設計。

        作為通信技術專業的職業核心技能課程,移動通信終端檢測與維修實訓旨在培養從事移動電話維護、維修、營銷、生產等領域的高技能型人才。根據企業調研,以及與行業專家、技術人員進行探討,我們掌握并確定了目前移動通信類企業所需求的工作崗位,將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典型項目設置為工作任務,并針對每項任務所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了分析,如圖1所示。

        通過對企業需求工作崗位的確定、明確生產過程相應的工作任務、掌握學生應具備職業能力后,再來確定學生在校內應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應具備的實踐能力,設置相應的課程。移動通信終端檢測與維修實訓安排在第四學期,先修課程有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模電與數電)、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電子設計應用、通信技術基礎、移動通信網絡與設備、通信網絡技術。后續課程有手機應用程序開發、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該實踐類課程是對先修課程的總結和驗證,要求將通信技術專業各門課程融會貫通,并通過實踐操作驗證移動通信的各個環節的實現過程,最主要的還是培養學生相應的職業能力,為其頂崗實習和就業奠定基礎。

        由企業崗位需求直接確定職業能力

        通過市場調查和與企業技術人員進行多方面的交流,確定了學生就業主要在移動終端設備生產、測試、檢修、裝配、技術支持等方向。這些崗位要求學生熟練使用移動通信終端測試的儀器儀表、熟練掌握移動通信終端相關性能指標的測試、掌握移動通信終端的常見維修手段或常見故障維修技術。因此,在確定教學內容時,充分考慮到崗位需求所對應的職業能力,我們對典型的工作任務所應具備的崗位專業能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見表1),并通過實訓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圍繞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重點講解和實踐,讓學生“真刀真槍”地在手機上進行拆裝、檢測、檢修、焊接,最終讓學生學會分析及排除手機常見故障。

        經過市場調研及對移動終端設備相關崗位的考察,我們選定了目前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MT6226芯片組,針對該芯片組的手機工作原理和外圍電路,設計了一些典型的故障作為課程項目。我們在市場上收集了較多的MT6226芯片組的故障手機,要求學生在實訓時直接在故障手機上找到對應的故障點進行故障分析和排除,在進行維修的同時,穿插講解手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可能的原因,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真正達到掌握MT6226芯片組手機的典型故障維修的能力要求。在實踐過程中,比對企業崗位所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重點練習,如BGA芯片的焊接、整機電路圖的識別、各種手機的拆裝、手機軟件編程與升級等,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表2為移動通信終端檢測與維修實訓項目化實施安排情況。

        教學內容突出“教學做”一體化

        我們按照企業所需求的崗位應具備的職業能力設置實訓各個環節,而如何在以實踐為主的實訓教學中穿插相應的理論知識點是一個難題。針對手機檢測與維修目的性比較強的特點,我們在設置項目時突出手機工作時容易遇到的故障,以框圖的形式給學生講解故障產生的過程和產生原因,并要求學生在實體手機上根據整機電路圖找到故障點所在位置,用各種儀器進行檢測。對可能產生故障的外圍電路進行逐一排查,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掌握該類型所有故障排查方法,如在項目十四中設置了藍牙功能失靈這個故障點。首先要學生根據整機電路圖找到藍牙芯片所在的位置以及其外圍電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出藍牙工作時的電路框圖,如圖2所示,簡單講解其工作過程。然后要求學生在自己的故障手機中測試藍牙功能是否正常。針對藍牙芯片可能出現的其他故障,如不能啟動藍牙功能、藍牙傳輸距離縮短、藍牙的接收能力或發射能力下降,要求學生自己總結可能是哪些芯片產生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檢修方法及步驟:(1)測藍牙供電是否產生,如果沒有則測U702的3腳有無啟動信號,沒有則換CPU或借信號,有則更換U702(借電壓);(2)代換U701,或更換CPU;(3)檢查藍牙天線回路;(4)刷手機軟件資料;(5)更換藍牙模塊。

        通過對實體故障手機有針對性地講解,讓學生很直觀地了解手機各個模塊電路工作原理和故障產生的原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尋找解決方法,解決相關的各種類型故障。

        第5篇:性能檢測實訓總結范文

        《彩色電視機整機原理與維修實訓》是職業學校電子電器應用和維修專業的必修課。由于彩色電視機功能強大、結構復雜、抽象性高、實踐性強,初學者往往覺得整機原理枯燥難懂,維修診斷深奧難學;又因為近幾年來高校擴招引發普高擴招,使學習成績中等偏下的大量初中生進入職業學校,他們學習興趣不高,理論基礎薄弱;學校又相對缺乏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技能訓練的“雙師型一體化”教師;部分學校實訓設備單調陳舊、數量有限,不利于培養學生維修的綜合素質,畢業后能獨立維修的寥寥無幾。為提高市場營銷、售后服務和維修人員的水平,緩解我國電子專業人才匱乏的局面,我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教學探索:

        一、強化專業基礎課學習和實訓

        在講授《電工技術與技能》、《電子技術與技能》時,我針對學生的基礎實際,補充初中電學的相關知識,做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便于學生接受新知識;技能實訓時,選取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日光燈、萬用表、智能穩壓充電器、收音機等項目,使學生掌握元器件的識別、檢測和判別,理解放大、整流、濾波、穩壓等電路的工作原理,培養學生裝配和焊接工藝,學會使用常用的電子儀器(如萬用表、示波器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熟悉基本電路的檢修方法,為彩電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重視彩電原理學習和技能培訓

        彩電原理抽象復雜,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我采用了多媒體技術、實物投影技術、虛擬實驗室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分析透徹課本上的各種機型電路組成與信號流程,讓彩電原理變得深入淺出,直觀形象,通俗易懂。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優化了教學過程,拓寬了知識面,激活了創新思維。

        為深化原理學習,提高技能水平,我重點做了兩方面工作:

        1、進行關鍵點測試和故障模擬,為檢修鋪路。

        為進一步熟悉彩色電視機的基本結構、原理,掌握專用元器件的檢測及維修方法,我們利用現有實訓設備,每學完一章理論就進行相應電路的測試與故障模擬。這樣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彩電原理及故障現象認識,還能培養他們熟練使用維修工具的能力,做好維修數據的積累,為檢修實訓奠定基礎。

        2、檢修實訓,提高排除彩電故障點的精確率。

        在電視機的排故障實習過程中,我采用了項目教學法,即先讓學生熟悉電視機中某一模塊的工作原理,再進行故障排除的分析與指導,然后進行排故障練習,最后根據檢修過程寫出實習報告。

        (1)籌備有序,提高實訓設備利用率。

        農村職業學校教育資金短缺,設備落后,現有的實習條件很難保證每人一臺實訓彩電。為此,實訓前我都要統籌安排:即給每臺彩電編號,設不同故障點,小組合作人人動手,采用排故障練習與寫實習報告相結合的方法,即在規定的時間里每找到一個故障點,必須馬上寫出實習報告,經實習教師檢查驗收并打分后,再安排下一個故障機的檢修。另外為保證故障機的利用率,檢修過程中要求只查不排,凡是思路不清的不允許上機實習。 有競爭就有動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上機實習積極踴躍。

        (2)檢修指導,確保實訓的高效性。

        電視機維修是通過分析、判斷、檢測等方法確認電視機故障產生的原因。我設置故障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先單元后整機、從明顯到隱蔽的原則,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檢測,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力求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理出檢修思路,找出故障原因,做好檢修記錄。每當學生修好一臺故障機后,學生都會情不自禁地表現出一種成就感,我與學生共享這勝利果實的時候,都要求學生及時反思,總結檢修過程,找出檢修規律性,撰寫有價值的檢修報告和小論文。這樣學生就會進一步理清了檢修思路,強化了檢修印象,提高了學生的維修技能。

        (3)及時總結,鞏固實訓效果。

        在實習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批改實訓報告,做到因材施教,重視課堂小結:對正確、有創造性的檢修思路,教師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對錯誤和不完善的檢修思路,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思維的障礙和所學知識的缺陷,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這樣,通過實習報告的反饋使教師更加明確教學改進的方向,加深學生彼此了解。同時我還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引導。這種集中與個別相結合的指導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維修技術的興趣。

        (4)引導學生多途徑學習和查找資料。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電視機的性能和高新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品牌多,機型多,更新換代日趨頻繁,利用相關的工具書和互聯網查找資料進行學習檢修已成趨勢。為此,我常常布置一些課外作業,引導學生多途徑學習和查找資料,培養學生排除疑難故障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三、培訓比賽,強化教師專業技能

        職業學校的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很強的動手能力,能不斷地跟蹤新技術、新知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主動學習,勤維修多實踐,不斷積累經驗,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和比賽。為了豐富課堂教學,我將平時維修更換下來的組件貼上標簽并歸類,標明故障現象和檢修過程,然后結合所學內容,把我的維修經驗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在聽課時有親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四、課外輔導,鍛煉學生獨立維修能力

        第6篇:性能檢測實訓總結范文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9-2163-02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以及大眾對計算機進行商務、學習、工作等需求的增長,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和學習不可缺少的高科技產品之一。現在,計算機已經進入實用階段,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自己的計算機,同時希望掌握計算機組裝和維修技術。學習計算機硬件與電腦組裝,進行系統安裝操作和故障檢測維修,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非常重要。我深刻認識到組建實訓教室的重要性,談幾點認識,供大家參考。其中有益的,能被認同吸收那是最好,若有妄自菲薄、自尊自大之處,也希望讀者能批評指正。

        1要充分肯定計算機組裝理論教學的首要地位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理論的重要性。很多教師一直在強調把實踐放在首位,我是不敢茍同的。理由有三,一是理論指導實踐永遠是學習的真理,沒有理論的指導,操作就成了盲人騎瞎馬,操作效果可想而知;二是計算機組裝原理幾十年來都還是計算機存儲器工作原理,已經相當成熟,因此更不存在實踐去檢驗理論的多此一舉;三是領會和貫通理論知識,無論組裝形式和內容如何變化,都能應對自如。不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

        那對于理論的學習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呢?我想經過很多老師的努力和探索,發現和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計算機硬件的外觀、性能指標、工作原理、測試及常見故障的診斷和維修,可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增強教學的直觀性。這種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并茂,描述生動,互動性強等優點,打破了單一呆板的普通授課形式,在高職院校已經形成了主要的授課教學手段。

        2在計算機專業課程中建設實訓教室開展實訓操作的重要性

        首先,在高職院校中,大多數都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基礎》一課。其中就有計算機硬件組成的重要篇章,與計算機專業開展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中的內容一樣,都離不開對計算機配件的認識和操作;其次,實訓教室還是《電子電路基礎》、《計算機工作原理》等基礎理論課的實習基地。是將抽象的理論和實踐操作進行有機結合的最佳體現;再次,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就業實習的迫切需求。是動手實踐的真實環境、是培養高素質、綜合技能、具有實踐經驗、畢業后就能上崗的社會需要;最后,理論課的內容不經過實踐,僅通過多媒體教學和傳統的授課,到底最后能記住多少,也實在是不干妄下結論。古人學習還要“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更何況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呢?課堂上教師的多媒體授課,效果雖然很理想,但僅適合于教學前中期的課程,后半期的裝機與故障檢測,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能力提高就得非實訓實驗不可了。可見,高職院校建設實訓教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電腦實訓教室的規劃建設

        1)實訓教室與計算機一體化教室的區分。很多同行提倡建設計算機組裝與維護一體化教室,做到“教、學、做”一體,我不敢茍同。原因有三,其一是利用率低。《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前期的理論授課,一般能在多媒體教室完成,其效果也得到了大多數同行的贊成。虛擬裝配技術的應用也都在電腦機房里完成。那么,一體化教室也就只剩下“做”了,其利用率不高是明擺著的;其二是一體化教室,存在教學方法單一,項目教學需求大,很多教師根本做不到好的需求項目,必然影響教學效果;其三是一體化教室的投資費用高,很多硬件都需要及時換新,實際教學中不一定能滿足教學的要求,存在理想化。鑒于以上原因,我更傾向于在多媒體教室教授理論課,在電腦實訓車間組裝電腦和進行故障檢測維修。

        2)規劃建設一個電腦實訓教室的原則。我們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滿足一個班級操作訓練的需要。在此,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學生學習電腦組裝的過程,檢測故障、維修電腦,最前沿的產品固然很好,但并非是最新的、高端的硬件產品才能滿足需 求。計算機硬件組裝教學實踐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產品的日新月異,配件更新換代的速度之快,都是不爭的事實。應用電子元件滯后市場的現象也是合理的存在。更何況應用新產品,帶來的軟件更新、不匹配也在所難免。因此,我主張在很多學校中還是采用快淘汰下來的一批舊機器來組建實訓室。

        3)實訓室組建需要環境的介紹。電腦實訓教室是為滿足一個班級人數的上機訓練需求,而一個班級的人數通常為50人左右,這就決定了場地面積大約為150-200平米的教室;電腦器件本身都是高集成電路,為避免碰撞,更好的保護各種配件,不僅在操作時輕拿輕放,而且要滿足放置配件時要有一定的緩沖,需要軟木質的操作平臺25個;為實現電腦組裝完畢后,能實現正常開關機、裝系統軟件等,需要正常使用的電腦25臺;為順利完成這些工作,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剝線鉗、平口和十字口螺絲刀、鑷子、尖嘴鉗,剝線刀、RJ-45接口、5米左右的網線,共計25套;滿足25臺套左右電腦設備的供電電源以及穩壓器等輔助設備;同時為更好的及時解決和處理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應準備教師用的多媒體設備一套。

        4)實訓教室能完成的項目介紹。實訓室不僅要完成產品的展示,還要以項目教學法來完成各種裝機練習。項目驅動教學的優點已得到廣大教師和同學們的認可。所有的項目設置都需要教師的認真組織和精心的規劃。不僅要對項目完成的目的、步驟、結果做詳細的說明,而且要做實驗報告,并有教師進行評分和總結。通過多年的教學,我認為通過以下項目的練習就可以達到教學大綱和能力培養的目的。主要能完成的項目有:電腦配件、工具的展示及使用方法的操作,CPU及其風扇安裝操作,內存條的安裝操作,主機箱和電源的安裝操作,光驅、軟驅、硬盤的安裝操作,主板的安裝與連接操作,各種擴展卡的安裝操作,主機與外部設備的連接操作,基本CMOS的設定應用操作,磁盤的分區應用操作,Windows系統的安裝操作,網絡連接及RJ-45接口的安裝操作,共計12個項目的實驗。

        通過建設一個25套電腦實訓車間,完全能夠滿足兩人一組的50人操作訓練,這種實訓教室雖然不是高尖端技術,卻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在能力范圍之內就能實現的項目。這種建設既符合客觀實際,又能節約教育成本,是一個優秀的實施方案。

        參考文獻:

        [1]鄭慧娟.計算機組裝與維護[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

        第7篇:性能檢測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建筑材料;專科生;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U20-4[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建筑材料》是本學院建筑工程系土建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針對的學生是全日制專科生。旨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各類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分類、組成、生產方法、技術性質、工程應用及技術性能檢測,不僅為后續專業課提供基礎知識,也要為將來的專業實踐打下理論基礎,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實驗技能。因此,本課程在土建類專業培養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由于專科生畢業去向多為實踐性很強的單位,需要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足夠的自我學習能力,筆者將專科生實踐能力與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作為研究的重點。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結合《建筑材料》課程及專科生的特點,對本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探索。

        2教學現狀及現存問題

        2.1學生理工科基礎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很多學生在高中時是文科生,上大學后開始學習土建類專業知識,大學前也沒有接觸過土建行業,對此行業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數學、物理和化學知識,常以文科生自居,直接跳過此類知識,基礎越學越不扎實,后續課程的學習無法開展。2.2教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坐下面聽,教學方式多采用“灌輸式”或“填鴨式”教學方法,此教學模式主要進行教師授課,忽視學生的主動學習。由于《建筑材料》課程教學內容繁多而課時少,內容多以敘述為主,知識點多又散,難以歸納總結,教師忙于趕進度完成教學任務,無足夠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不重視學生的反饋,師生難以互動,學生自我學習能力難以提高。2.3課內實驗課時少,且多為驗證性實驗,教師先示范,學生后模仿,缺乏實驗探索,只是讓學生按照既定的程序驗證已知的結果,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過后,學生只是幫助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自己并未具有獨立實驗的能力,也并未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最終使課內實驗教學流于形式。2.4課外實訓課時少,實訓任務簡單,通常按照實訓手冊的操作要求即可完成,結果反饋單一,學生積極性不高,應付差事現象嚴重,實訓結束后,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較少,與相應工作崗位的要求相差甚遠。

        3教學改革的對策及建議

        3.1結合專科生的特點,注重應用型知識,優化教學內容

        《建筑材料》課程講述材料種類較多,性質各異,生產方法、檢測及工程應用也各有不同,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知識,但各類材料之間并無關聯,自成章節。專科生課時有限,且理工科基礎薄弱,無法全面吸收所有的理論及實踐知識,因此教學內容必須得到優化,且應注重應用型知識,如天然石材的工程應用,水泥的儲運及使用,泵送混凝土的使用等。在對教學內容優化時,教師可以去除繁雜的化學反應講解,簡述化學反應現象及結果,結合周邊自然現象,引導學生理解材料的化學性質,如教師在講解通用水泥的水化反應時,可不講水化反應的詳細過程,簡要講解各個階段的反應現象及結果;教師可以簡述各種表格的由來,詳述表格的查詢及使用,必要的數學計算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如教師在講解如何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按耐久性校核水膠比時,可以僅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水膠比的計算,詳述普通硅酸鹽混凝土的最大水膠比表的查詢及使用,不必過多地講解表格的由來。

        3.2重視學生的主動學習,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改良教學模式

        專科生畢業后參與工程實踐,面臨各種新問題,需要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而現今教學模式卻難以滿足,急需被加入一些有益的元素對其進行改良。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對各種材料的學習進行總結,按照一定的規律(如分類及特點—生產—基本性質—技術性質—工程應用—檢測)進行,做出樹狀圖,形成一個完整的思路,使學生對每一類材料有個系統的學習;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特點,建立”以學生為主體,項目為載體”的教學方法,通過重新組合教學內容,來提高教學效果,如教師講解砂漿這一章時,可結合一個項目來進行,首先設定工程項目需求的砂漿強度等級及其用量,然后展開講解需要何種原材料、如何選擇原材料、如何進行配合比設計、如何調整配合比,直至滿足項目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啟發式教學,知識點講解時應適當地提問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注重學生的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3增加探索性實驗課課時,建立開放性實驗室,改變實驗教學模式

        課內實驗課開設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獨立實驗能力,其中包括:設計能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評判能力及總結能力。傳統的課內驗證性實驗是學生在聽了老師的講授及看了老師的演示后努力去模范老師的過程,并不能培養出學生應有的能力,因此,課內實驗應增加探索性實驗課,使學生實驗前不知試驗后結果,只能獨立思考,查詢資料,獨立設計及摸索性操作,針對實驗結果,獨立進行觀察、評判及總結,教師在其中充當被咨詢者、引導者及監控者。課內實驗課單次課時較少,而建筑材料課內實驗單次耗時通常較長,如水泥終凝時間的測定及混凝土標準試件的制作等,憑課上實驗難以被滿足,因此,開放性實驗室應該被建立,課下學生可繼續完成課上未完成實驗,使課內實驗有始有終,使學生有成就感,另外學生若有其他實驗想法,也可利用課外時間去實驗,自我培養實驗能力,加強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4課外實訓應做基于工作過程的應用型實驗和施工現場認識性實習

        課外實訓應區別課內實驗,目的是使學生更好更快地熟悉相關工作,熟悉真實實物,更好地理解各種建筑材料的各方面性能。傳統課外實訓過度依賴實訓手冊,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滿足現今課外實訓的目的,因此,課外實訓的實訓任務必須改變,必須擺脫實訓手冊的束縛,使學生盡快熟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實驗(施工現場的材料員、質檢員與實驗員所應完成的各項基本工作任務所對應的實驗)和盡快普及建筑材料基本常識,避免出現”只是學,不曾見”的尷尬。學生在學習《建筑材料》這門課程時,如果只是課上看看圖片,腦子里想一想材料的各方面性質及工程應用,時間一長,必然喪失學習興趣,即便是當時學懂了,由于長時間沒見過真實實物,也會逐漸忘卻,學生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利用課外實訓去施工現場看建筑材料,看其工程實際應用,然后再結合書本理解相關知識,理論結合實際,加深印象。

        5小結

        目前,筆者已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課內實驗及課外實訓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改革也初具成效,但課程及專科生的特點決定了教學改革長期而艱巨。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才培養要求的提高,課程的教學改革任將繼續下去。

        [參考文獻]

        [1]徐瑩,尹玉,白憲臣.建筑材料試驗教學創新改革探討[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

        [2]陳桂萍.能力與素質相融合的高職《建筑材料》課程研究與實踐[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4).

        第8篇:性能檢測實訓總結范文

        關鍵詞:高職;虛擬儀器設計與應用;課程設計

        1 引言

        虛擬儀器(virtual instrumention,簡稱VI)是基于計算機的儀器,虛擬儀器允許測試人員根據不同的測試要求,通過軟件重新定制硬件,創建自定義的解決方案,實現計算機和儀器的密切結合,是儀器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掌握虛擬儀器技術已成為畢業生應具有的、不可缺少的關鍵技術。高職院校培養高技能實用型人才,教學中需要大量的實訓設備,虛擬儀器技術以最少的硬件投資即可改進整個系統,非常適合高職教育體制的實訓基地建設。《虛擬儀器設計與應用》課程的設置,能夠滿足軌道交通等多個行業電子測繪領域高職畢業生培養的需求。

        2 《虛擬儀器設計與應用》課程設計

        《虛擬儀器設計與應用》課程是我院電子測量與信號監控專業方向的核心課程,課程依托教師自主設計的虛擬綜合實訓平臺,結合校企聯合開發的課程項目和實訓項目,培養學生在電子測繪、軌道交通等方面職業能力,為電子技術等多門課程提供很好的技術支撐。

        2.1 課程內容設計

        本課程內容選取前期以Labview基礎知識學習為主,后期以項目教學為主,項目以信號發生器等常見儀器設備的開發為主。課程項目根據企業當前所需技術,用傳統儀器與虛擬儀器相結合的方法,以地鐵軌道信號設備的信號分析、處理及基于聲卡的虛擬儀器信號發生器設計等為案例開發。課程教學內容安排順序,通過簡單游戲開發,學習Labview基礎知識;設計以聲音采集卡為媒介的簡易信號發生器;完成多通道數據采集裝置的綜合項目,從簡到難,使學生逐漸掌握虛擬儀器開發流程和設計方法。表1是單元教學的主要內容。

        2.2 課程的實踐教學平臺

        2.2.1 虛擬儀器系統構成

        以通用的計算機硬件及操作系統為依托,實現各種儀器功能。圖1是常用的虛擬儀器系統方案。虛擬儀器實際上是一個按照儀器需求組織的數據采集系統。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定義和制造各種儀器。虛擬儀器的研究中涉及的基礎理論主要有計算機數據采集和數字信號處理。

        2.2.2 虛擬綜合實訓平臺的硬件系統

        本課程的實踐平臺按照圖1的虛擬儀器系統而設計,以“NI6221數據采集卡”為核心,以傳感器模塊,數據處理單元,組成高性能的模塊化硬件系統。再結合軟件來完成各種測試、測量和自動化系統集成。平臺開發以來,在企業項目開發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數據采集和數字信號處理方面應用較多。平臺可以實現通用臺式儀器的全部功能以及一些在傳統儀器上無法實現的功能。經過多年的教學和總結,該平臺目前包括虛擬儀器教學實驗箱、USB高精度采集卡和圖形化軟件開發工具、仿真工具等,此外基于Labview圖形化系統的設計,能夠輔助完成大部分課程的課堂教學,學生競賽及科研項目,非常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技能訓練。虛擬綜合實訓平臺的硬件總體框架如下圖2,利用模塊化硬件,結合軟件來完成各種測試、測量和自動化的應用。軟件能幫你創建完全自定義的用戶界面,模塊化的硬件能方便地提供全方位的系統集成,靈活的可編程軟硬件平臺滿足對同步和定時應用的需求。只有同時擁有軟件、模塊化IO硬件和用于集成軟硬件的平臺,才能充分發揮虛擬儀器的優勢。

        由Labview軟件構建虛擬儀器實訓系統,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物理量的測量中,在實際應用中,平臺可以完成多個實訓內容,可供電子、通信類專業學生作為設計性、創新性綜合實驗和畢業設計使用。

        2.3 實訓內容

        課程開發了一系列實踐項目,包括:示波器、頻譜分析儀、數字電壓表、溫度測量系統、光強檢測與控制系統、紅綠燈控制系統、紅外傳輸系統、電機調速與測速開環系統、電子秤設計、步進電機控制與霍爾元件檢測、電機調速與測速閉環系統、模擬電梯超重報警系統等。學生可以在實訓中完成測試、測量和數字信號分析,從而為嵌入式設計、工業控制以及測試和測量項目開發中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解決方案。

        2.4 課程在高職電子類專業中的定位

        在電子測量與信號監控專業方向的培養方案中,本課程是核心課程,該課程在培養目標中起重要的作用,對培養其他崗位能力起著支撐作用,在課程體系中起著呈上啟下的核心作用。

        3 課程對學生的培養

        課程可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可以完成儀器電路的設計、參數分析與計算,調試與測量,嵌入式技術的學習,掌握并熟練使用各種電子設備及儀器、測量技術等,利用現有計算機資源,Labview圖形化軟件、數據采集等,完成測試、控制、自動化或者其他創新性的應用開發,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能夠配置、創建、、維護和修改已有的解決方案,掌握儀器定制或自制步驟,面對簡單的測試任務,能很快的組建測試系統。

        4 總結

        高職《虛擬儀器設計與應用》課程設置,適應當前虛擬儀器技術崗位的發展需要,課程就業方向明確,具有很強的可持續發展優勢。通過課程,學生掌握了電子測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大大提升學生電路設計和應用能力;課程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初步掌握新技術的數字化儀器儀表的開發流程;借助虛擬綜合測試儀平臺,學生體驗具有先進技術、開放性和高集成可擴展的工作環境,參與企業實際的項目設計;將理論知識學習、實踐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培養三者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校企聯合培養體系,幫助學生獲得高質量的動手能力訓練,同時平臺在實訓設備的功能和設計方法、水平方面產生了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陳棟,崔秀華.虛擬儀器應用設計[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第9篇:性能檢測實訓總結范文

        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結合計算機仿真技術,注重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采取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的方法引導學習[5].數控課程一般分成6大教學模塊,包括數控原理及系統、數控加工工藝設計實訓、數控車削仿真加工、數控銑削仿真加工、加工中心仿真加工、數控電火花線切割仿真加工與其它特種加工技術、仿真模擬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綜合實訓[6].課程內容比較豐富,相應地對教學手段的要求也比較高.在課堂教學手段方面,注重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如在講解機床結構和刀具選擇的內容時,用三維動畫和實物模型能夠較形象地介紹抽象的內容[5];講解機床工作原理時,用動畫模擬配合現場零件加工演變圖片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加深印象.在涉及到某些常見金屬材料的加工時,可以多插入一些圖片,加深學生對該性能材料的感性認識,并配合刀具實物進行講解不同的加工工藝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刀具.具體以某些現場的產品為例,比較不同的加工方法的區別和聯系.產品加工方法的選擇涉及到產品的加工質量、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是一個合格生產管理者的必備知識,使學生明白數控加工不僅僅是加工出一個產品,更要從企業角度出發,如何在保證質量和效率基礎上提高加工的經濟性,使三者統一.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優點,不能把多媒體簡單地作為翻頁器,重點內容都要標注出來,事先把課件發給學生,讓學生對上課內容提前預習,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除了常規課堂面授和實訓外,上機仿真手段也必不可少.實踐證明,在篇章內容講解完后,穿插上機仿真練習可以加強對課堂理論知識的鞏固.在計算機平臺上,目前主流是CAD/CAM軟件.要求學生至少掌握CATIA、POWMILL、PROE、UG、CIMATRON、CAXA和MASTERCAM等三維軟件中的一種.在CAD上進行零件建模,利用CAM模塊自動生成刀具軌跡并在線仿真,最后生成NC代碼,同時要求學生進行手工編程,并進行自動編程和手工編程的比較,分析兩者優劣.此仿真實踐教學過程既體現先進制造技術內涵,又充分培養學生設計、分析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是提高應用型學科教學質量的有效嘗試[6].此外,課堂內容還包含指導學生學會查閱資料,豐富課外知識,要求在大作業總結報告上體現相關內容.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技術,加入數控加工QQ群或知名的數控加工網站如“中國模具視頻網”等,學會利用優秀的工程師們和豐富的論壇知識提供的常規教學外的巨大資源.

        2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改變以往由期末試卷得分決定成績的方式,將學生總成績分三大部分,包括期末卷面成績、實訓成績和大作業成績.該考核方式更強調考核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其中期末成績主要考核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水平;實訓成績是考核學生的常規實踐水平;大作業考核是在前兩者結合基礎上考察學生綜合能力,教師對學生作品的質量進行檢測,對學生的整個任務實施過程進行分析評價,指出存在的問題.學生將針對存在的問題,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與同學的交流討論得以解決,達到對知識的進一步掌握.最后,學生結合具體的加工對象,加工過程的情境,對數控加工大作業的設計、加工工作進行總結,撰寫任務總結報告,對在完成大作業任務中所用到的基礎理論知識點與技能點進行梳理總結,以便深層次地理解和掌握,從而改變傳統教學對知識死記硬背的狀況[7].

        3結語

        精選范文推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国产在线精品专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1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电影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