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東南文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歲時節日民俗;中醫藥文化;天人合一;治未病
中圖分類號:R2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6)07-0081-04
所謂醫俗同源,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醫藥學一樣扎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當人們在與自然界相互適應和抗爭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生、老、病、死的自然現象,于是產生了和養生保健息息相關的民俗活動,積累了豐富的中醫藥知識和防病治病的方法??梢哉f,中醫藥學的產生、發展與民俗的形成和傳承密不可分。其中歲時節日民俗是在具有特殊社會文化意義的日子形成的風俗習慣,包括文體娛樂活動、藥物防病活動、除蟲除害活動等,這些民俗是人們順應自然規律而生息的行為,與自然界的陰陽四時,生長收藏的變化相對應,充分體現了中醫“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和“治未病”的思想。
1春季歲時節日民俗活動及其中醫藥文化內涵
春季包括農歷的正月、二月、三月?!端貑?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1]?!贝杭練鉁鼗厣?,人體陽氣開始上升,萬物開始萌生,養生應該助長這種“萌生”的氣息,應該晚睡早起,多去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使肢體放松、心情暢達,從而增強身體活力,以適應春季生機勃勃的特點。
1.1春節春節是我國農歷的年節。節期一般從農歷正月初一開始到正月十五。云南各地春節的過年習俗不一,但燃放鞭炮卻是必不可少的習俗之一,通常從除夕下午開始就要燃放鞭炮,寓意為辭舊迎新。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鞭炮聲能振奮人的精神,激蕩機體的陽氣。而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辦的元宵燈會,猜燈謎等節慶活動,除了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外,更能愉悅人們的心情,具有良好的調養身心的作用。云南大理地區在春節期間還有舞龍舞獅的娛樂表演,龍為四大靈獸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舞龍過程中要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以大幅度的舞動來表現龍翻騰之美。因此舞龍運動可以改善人的心肺功能,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獅子在中國古代是吉祥辟邪的神獸,舞獅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活動,糅合了傳統武術、簡易體操等運動項目的內容,舞獅的兩個人需要默契配合來模仿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舞獅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舒展人的筋骨、鍛煉人的身體,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1.2上巳節三月有上巳、寒食、清明三節,這三節在時間上相近,又都有踏青的習俗。農歷三月初三叫“上巳節”,有的地方又叫“踏青節”,在宜良,男男女女在這一天要攜酒煮豆,外出踏青。踏青有助于陽氣的生發,可以調和氣血、舒經活絡,改善機體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防止關節老化。在少數民族地區“三月三”也是普遍流行的節日。劍川白族在三月三舉辦梨花會。當地白族結伴到梨園進行野餐,彈起三弦,唱起山歌。壯族“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家家戶戶這一天做五色糯米飯,染彩色蛋。歌節一般持續兩三天,對歌以未婚青年男女為主,但小孩、老人可來旁觀助興[2]。云南羅平一帶布依族在三月三也有類似的娛樂活動,老人在家宴請賓客,年輕人比賽對歌、游泳,小孩則在河邊劃竹筏、打水槍等。
民間俗語說:“三月三,螞蟻上灶山?!鄙纤裙澥歉鞣N昆蟲比較活躍的時候,所以驅蟲也是很多地方要進行的民俗活動。通常人們會用薺菜、柳枝或者楓葉等驅避蟲蟻。如在浪穹,人們就用薺菜遍插甑釜廚灶,用來制服黃蟻。從中醫角度來說,薺菜性味甘、涼,無毒,入肝、脾、肺經,可以清熱解毒、養肝明目、治療腹痛,它的莖加熱后可以驅蟲,因此也叫“護生草”。在與疾病做斗爭的過程中,人們意識到許多疾病的流行與某些害蟲有關,如蒼蠅、蚊子、虱子、跳蚤等,這些害蟲會叮咬人體,還可以傳播傳染病,因此歲時驅蟲的民俗活動是人們在除害滅害的實踐中積累下來的有效措施和寶貴經驗。
1.3春季特殊節日民俗花朝節,俗稱花神生日,是民間祭花神的日子,時間大概在農歷二月份,但各個地方叫法不一,時間也不太固定。云南大姚縣曇華山彝族的花朝節在農歷二月初八,當地稱為“插花節”。人們穿上民族的節日盛裝,在村前、寨口、路邊搭起花牌坊,把鮮艷的馬纓花插滿房屋,然后一起唱歌跳舞。大理白族的“花朝節”在農歷二月十四,節日期間,人們在大理古城的入口,用鮮花扎好牌坊,里面用精美的花盆和名貴花卉壘成花山、花亭和花臺,人們在各條花街上觀賞和嬉戲。農歷三月十五是怒族的“鮮花節”,人們聚集在貢山丙中洛附近的仙女洞,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焚香行禮,向仙女獻鮮花。祭拜結束后,人們圍坐在山坡上,將食物擺在鋪有松針的地上,邊吃邊喝邊唱?!端貑?舉痛論篇》提到“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敝嗅t認為一個人精神愉悅,就會陰陽平和,氣血通暢,五臟六腑協調,機體自然處于健康狀態[3]?;ǔ澣藗兗s上親朋好友一起賞花、唱歌、跳舞,盡情歡笑,這種樂觀的情緒對于預防疾病是有積極的作用的。
大理白族的“三月街”是云南最有特色的民俗節日,時間從農歷三月十日開始為期一周,賽馬、射弩、賽龍舟是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云南通海在清明節時還會舉行蕩秋千、放風箏、斗雞、拔河、踢球、賽龍舟等娛樂活動。賽龍舟是我國傳統的體育活動,比賽時,炮聲響起,各水手要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不僅可以舒展筋骨,調和氣血,而且還可以促進代謝,排除毒素。中醫認為放風箏能“疏泄內熱,舒經活絡”[4],在春天放風箏能舒展四肢,疏通經絡,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此外,還能開闊視野,使人心曠神怡。春季的這些體育活動習俗都是有益身心的運動,可以強身健體,起到祛病養生的作用。
2夏季歲時節日民俗活動及其中醫藥文化內涵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到“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三月指的是農歷的四、五、六月。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氣候最為炎熱,此時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中醫學認為“心主夏”,即人體五臟之一的心臟是與夏季相應的。夏季屬于五行中的火,而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對應五行,心也屬火,心臟與火的物性是一致的[5]。隨著天氣逐漸轉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脾氣暴躁,這就是因為心火過旺。因此,夏季要精神愉悅,情志平和,不要躁動,使體內的陽氣自然向外宣泄。
2.1立夏立夏是夏天的開始,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至,此時毒蟲易于滋生,是各種疫病易犯之時。為了抗拒毒氣的侵襲,在云南昆明、景東等地方這一天會有驅蟲的習俗活動,人們用灶灰圍墻以避蛇蟲。清代《浪穹縣略志》記載,在大理浪穹(今云南洱源縣)一帶,人們還會在門上插白楊,用灶灰撒房屋周圍,名曰“灰城”,以避虺毒[6]。
2.2端午節夏季的五月是仲夏之月,天氣炎熱,毒蟲滋生,古人認為此時邪毒最盛,為了抗拒毒氣的侵襲,古代在五月五日這天舉行各種活動以祛除惡氣,避免疫病的發生。民間在端午節這一天有采集艾蒿、菖蒲、淡竹葉、金銀花、土茯苓、甘草等中草藥熬水洗澡的習俗。如鎮雄的“游百病”的習俗,人們在外出游玩的過程中采摘野草,回來以后用野草煎水沐浴。相傳,五月五日是藥王的生日,壯族在這一天會舉行熱鬧非凡的藥市,上市的生鮮藥物有數百種,會有上萬人聚集到此來趕藥市,因此端午節在有的地方又被稱為“藥王節”或“沐浴蘭湯節”。端午節前后,由于時令氣溫濕熱,正適合各類病蟲害滋生,是傳染病多發的時候,而此時也正處于陰陽際會,人的免疫力相對降低。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懸蒲掛艾,其實這就是一種季節性預防疫病的行為。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艾是一種草本藥物,味苦、辛,性偏溫,入肝、脾、腎三經,本身帶有香氣,可以解毒氣,中醫常用來灸治百病。菖蒲是一種水草,與蘭花、水仙、并稱為“花草四雅”,其帶有特殊的辛香味,可以解毒殺蟲,有開竅醒神、化痰健胃的功效。
2.3夏季特殊節日民俗云南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歷法,也有地方性和族群性的年節儀式。在云南德宏州傈僳族的傳統火把節中,除殺豬宰羊、唱歌跳舞等活動外,傍晚時分便要點起火把,從屋內到屋外、從院內到院外熏燒災蟲。老年人邊舞動火把邊喃喃自語:“燒死跳蚤,燒死老鼠,燒死一切害人蟲!”熏滅毒氣,是為了驅避蛇蝎之毒,減少或避免疾病的發生。彝族在火把節時還會舉行篝火晚會,有賽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雞、跳舞等社交游藝活動。從中醫學角度看,這些活動可以舒展筋骨、暢通血脈、促進代謝、排除毒素,達到振奮陽氣的作用。由于人體疾病的形成與季節氣候的變化息息相關,因此中醫在預防疾病發生時會考慮到不同節氣的致病特點,順時、順人而治。傣族最重大的傳統年節時間在傣歷六月,大約在農歷清明節后的第七天,俗稱潑水節。潑水節的寓意是表示洗去一年的污垢,消除災病。中醫講究未病養生、防病于先,這些防病消災的習俗和中醫的“治未病”思想是相通的。
3秋季歲時節日民俗活動及其中醫藥文化內涵
《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人體經過春生夏長之后,進入秋收之時,隨著天氣轉涼,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是陽盛轉為陰盛的關鍵時期?!端貑?四氣調神大論》說道:“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鼻锛救藗儜撛缢缙?,精神必須安靜,不急不躁,使秋天肅殺之氣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馳,使肺氣清和均勻[7]。
秋季最重要的節日是農歷八月十五的中秋節,云南很多地方少數民族都有中秋節,如壯族的“拜請月神節”、拉祜族的“月亮節”等,其中賞月是中秋節的重要習俗。拉祜族的“月亮節”和中秋節相似,全家人會聚在室外一邊吃菠蘿、芭蕉等果品,一邊賞月、祭拜月亮,老人們還會到親友或者熟人家里火塘邊唱古歌。布依族在中秋節這一天,有一項娛樂活動“偷南瓜”,晚上月圓之時,村子里的小孩相約去偷地里的南瓜、葵花、花生等,無論偷到誰家的,主人都不會責怪,孩子們把偷到的南瓜等拿回去炒熟食用。在九月九重陽節時,民間還有登高的習俗,人們會利用秋高氣爽的日子,進行爬山或攀登高峰的活動。中醫認為秋應于肺,在志為憂,再加上秋天草木凋零,這種蕭條的景象容易使人產生抑郁、凄涼、悲愁等傷感的情緒,這時候應該多和朋友、家人結伴去戶外游玩、暢談,使情緒安逸、寧靜,神氣收斂。對少數民族而言,秋季舉行的節日活動大多數以收獲和感恩為主,其中新米節是最流行的節日,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新米節是為了慶賀稻谷豐收的節日,除了割新谷、煮新米、吃新米外,還會舉行一系列游藝活動,如拉祜族會邀請親朋好友來共度佳節,新米節全用新鮮的食品,席間,老人詠祝詞。賓主圍坐在火塘邊詠唱古詩歌,青年男女在外吹笙、彈弦、跳笙舞。這些節日活動能愉悅心情,陶冶情操,讓人肝氣舒暢,心平氣和,為進入冬季而保養節氣,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秋冬養陰”的意思。
4冬季歲時節日民俗活動及其中醫藥文化內涵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平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所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三月指的是農歷十、十一、十二月,中醫根據天人相應的觀點,認為冬季自然界都潛藏陽氣,要注意多曬太陽保暖,以補充陽氣。
冬至俗稱“冬節”、“亞歲”等,表示嚴冬就要到來,此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云南的富源、宣威等很多地區在這一天會宰豬腌肉,以備過年時享用,據說這天腌制的肉不流油、不腐壞,可長期保存,又特別香嫩,具有很好的補養精血的功效,是很好的冬令滋補品。
農歷十二月又叫臘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月,主要活動是為過年做準備,家家戶戶要擇日打掃衛生,一般選在祭灶日,即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進行年終大掃除,拆洗被褥窗簾,清洗家居用具,將家里上上下下每一個角落的灰塵污垢徹底打掃干凈,俗稱“除塵”或“撣塵”。由于“塵”與“陳”諧音,所以除塵有除舊迎新的意思,把一年積累下來的灰塵污垢清除干凈,是為了干干凈凈過新年,這種衛生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洱源鳳羽白族除了把房屋內外打掃干凈外,還要把大街小巷都要打掃干凈。在臘月進行掃塵,既可以消滅害蟲,又可以預防春季傳染病的傳播,這種習俗對于環境衛生的改善,保持身體健康有著積極的意義。
5小結
中醫認為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一天晝夜晨昏的變化及地理環境的差異都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歲時節日民俗活動就是按照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的規律和特點而形成的調節人體陰陽氣血而健身防病的風俗習慣。按季節氣候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順應四時節氣講究衛生、除害防害可以保持環境衛生,預防疾病,減少傳染病的發生。這些歲時節日民俗滲透著中醫藥文化的氣息,經過不斷發展、補充、完善,至今仍然被沿襲和推崇,并成為引導當地健康文化的有利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黃帝內經?素問注評[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10.
[2]毛艷,洪穎,黃靜華.西南少數民族民俗概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2:115.
[3]王蕊芳,于恒,曹瑛.論中國民俗文化的中醫預防思想[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9):20-21.
[4]陳仁壽.民俗中的保健方法與治未病思想[J].中醫藥文化,2008,(4):50-52.
[5]郭軍華,何清湖.談四時養生之夏季養生[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9):2731-2733.
1. 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聚居形式,如村寨、塢堡、城邑、都市等;
2. 各種類型的古建筑單體或組群,如:宮殿、陵墓、寺觀、塔幢、園林、宅第、石窟、祠廟等;
3. 建筑材料及加工和結構技術。如:土工、木工、磚石工;基礎、溝渠、城垣、高臺等構筑技術;防火、防洪、防雷、防鼠、防蟻等技術;
4. 室內設計、裝飾、陳設、簾幕、家俱、照明燈具、音響、通風等;
5. 各種裝飾工藝如雕刻(木雕刻、磚雕刻、石雕刻)、采畫、裱貼、鎏金、鑲嵌、油漆粉刷、泥塑等技術;
6. 著名匠師和建筑文獻典籍;
7. 社會文化背景如宗教、家族觀念、倫理制度、審美觀、風水思想、封建等級制度、社會習俗對建筑的影響;
8. 風格特色,即地區特色,民族特色,中國和外國建筑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響。
我們說的古代,是指1840年以前的氏族社會時期、奴隸社會時期和封建社會時期,而以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作為研究的重點,又分為:
1. 戰國(475B.C-221B.C)至秦漢時期(221B.C-220A.D)。有人主張自周代開始(1027B.C)到三國時代(220A.D-265A.D)為止。
2. 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265A.D -907A.D)0有人主張三國時期列入此期。
3. 五代、宋、遼、金、元時期(907A.D-1368A.D)
4.明清時期(1368A.D-1840A.D)
1840年以后,中國進人近代時期,但古建筑體系的活動仍有延續。
1949年以前,在中國從事古建筑的調查和研究的,除了個別的業余受好者外,唯一的專門組織,便是正式成立於1930年的中國營造學社。創辦人和社長是朱啟鈐,社中主要人物是法式組主任梁思成和文獻組主任劉敦楨。學社的歷史不長,前在北方諸?。ê颖?、河南、山西、山東)作調查研究,主要集中力量於大木結構方法,特別是圍繞宋〈營造法式〉的研究。戰爭時期在西南的云南、四川兩省調査和研究。大約至1945年基本停止活動。學社取得十分重要的成績:為中國古建筑的調查和研究奠定的基礎,積累了經驗,建立了體系,培養了骨干。1949年以后中國古建筑的調查和研究,可以說直接間接繼承了學社的傳統。
1949年以后,中國古建筑的調査和研究,無論范圍,類型,數量和深度,都遠遠超過營造學社時期。不僅有專業機構,也有不少業余愛好者,不僅有中國人,也有不少外國人參加了研究??梢哉f,已經成為一門顯學。就研究的專業隊伍和相關學科而言,可分為四方面系統:
1. 文物部門:中央有國家文物局,其下設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所和古建筑專家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列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古建筑(單體或組群)作全面測繪記錄,逐年重點撥款維修。省文物局(或文化局)除管理保護本省境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還負責調查、記錄、保護、維修省內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下還有市級、縣級的文物保護單位。這些保護單位中,古建筑占有很大比重。北京故宮博物院下設古建部,專門測繪、研究、保護故宮建筑群。國家文物局又多次舉辦不同層次的古建筑培訓班,培養各省地方古建筑調查和保護工作的人員。他們比較側重古建筑技術方面的知識。
2. 考古部門:中央有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國內重點地區如隋唐長安城址,洛陽漢魏故城址設考古站,專門從事地下發掘。一些文物集中的省,如陜西、河南,則於省文物局(文化局)設考古工作隊,從事本省考古發掘。他們發掘的遺址如陜西西安半坡遺址,浙江馀姚河姆渡遺址,四川廣元三星堆遺址;古城址如湖北盤龍城、河南西毫和陵都、漢長安、漢魏洛陽、鄴城、隋唐長安等;古墓葬如安陽商代婦好墓、中山王墓、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唐乾陵拊葬墓、明定陵等。這些資料,也是古建筑研究的重要內容。
3. 高等院校:1953年,華東建筑公司委托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劉敦楨教授創辦中國建筑研究室,主要從事民居、園林和長江以南古建筑的調查研究。該室有許多重要發現和收獲。例如閩西客家土樓住宅、徽州明代住宅和祠堂、河南窯洞民居、馀姚保國寺大殿、福州華林寺大殿、秦寧甘露寺大殿等,1956出版了〈中國住宅概說〉、〈蘇州的園林〉及若干調查報告。1956年,清華大學梁思成教授則受中國科學院委托,在清華大學創設建筑歷史研究室。梁先生自己另有一個小組專門從事〈宋營造法式〉的研究詮釋和圖解。
其他一些大學的建筑系,設有中國建筑史課,教師也從事調査研究,依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條件許可而各有重點。如天津大學長期調査清東西陵和北京、承德的范圍,清華大學長期研究頤和園和北京的古建筑(包含故宮)以及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南京工學院長期調查測繪曲阜孔廟孔府等建筑,同濟大學多在蘇州、杭州、楊州一帶調查民居和園林,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則長期調查研究四川地區的古建筑和民居,華南工學院則重點在嶺南地區。
4. 建設部門。1958年,中央建筑工程部曾於所屬建筑科學研究院下設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室,后來改為研究所,有人員一百余人,當時是中國最大的古建筑研究機構。但時間不久,至1977年重新組建為中國建筑發展中心建筑歷史研究所,人員20人左右,已不再充當主力。而許多省市的建筑設計部門則積極展開當地的古建筑特別是民居和少數民族建筑的調查研究,規模愈來愈大,成績可觀。
以上幾個方面雖然各有職責范圍因而各有重點和特長,但也曾各盡己能、通力合作,進行編寫中國建筑史的工作。1962年,由建筑工程部長親自召集組成了包括上述四方面人員共35人的中國建筑史編輯委員會,討論大綱,分工撰稿,於1964年編寫完成〈中國古代建筑史>,1979年出版。是到當時為止的中國建筑史研究工作的全面總結。1977年,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主持,由幾方面人士40個單位80多人參加編寫的《中國古代建筑技術史〉,又總結了新的研究成果、開闊新的領域,有較大突破。最近,由高校和研究部門合作的《中國建筑通史多卷集〉和《建筑民族志〉仍在進行寫作,尚未竣工。
近年來,各種中國古建筑領域的研究機構學術團體風起云涌,出版很多專門著作、圖集和學術刊物,舉辦專題研討會,大大促進中國古建筑的研究和交流。例如中國建筑學會所屬建筑歷史與理論學術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所屬古建筑園林學會,中國傳統民居研討會,古建筑保護技術研究會,圓明園學會,長城學會,古都學會,歷史名城研究會等,均在活躍發展。相信會有更豐富多采,更高水平的成果出現。
此外,在外國也有一些對中國文化、中國古建筑感興趣的人士,他們也進行考察,撰寫專著或論文,并進行中外文化的比較研究,也有許多成果。對此,我們深表歡迎和感謝。
現在,對中國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按幾個大項加以概括敘述。
1.中國古代遺址、城址及陵墓:主要由進行發掘的考古部門整理研究,出版專著或於〈考古〉、〈文物〉雜志。古代城市的研究,除考古界人士(如宿白、馬得志、徐萍芳、王仲殊等)之外,還有以歷史地理學家如侯仁之、譚其驤為代表的古都學會的研究。建筑學家的研究,則有同濟大學董襤泓主編的〈中國城市建設史>,賀業鉅的〈考工記營國制度研究〉。此外,還有日本學者村田治郎的〈中國四帝都〉和美國學者NancyShatzmanSteinhardt的〈ChineseImperialCityPlanning〉(中國都城規劃)。清華大學吳良鏞的〈北京舊城與菊兒胡同〉則是由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舊城相結合改造的實踐和總結,具有典型指導意義,該工程獲聯合國1993年世界人居獎。
陵墓和墓葬除考古部門的發現和研究之外,東南大學調查測繪的河南鞏縣宋代陵墓,天津大學調査測繪的清代東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縣),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和瀋陽博物館合作調査研究的清代遼寧三陵均為重要成果。陳明達的〈四川漢闕〉則是對四川漢墓墓闕形制的研究。英國巴拉丹夫人(MrsAnnPaludan)所著的(TheMingTombs〉(明十二陵)和〈TheChineseSpiritRoad〉(中國陵墓神道)則是她根據自己的調查而研究的成果。
2. 古建筑技術:中國古建筑技術以木結構建筑占主要地位。宋代元代以前的古建筑,絕大部分在山西境內,其中宋以前的有106座,包括唐代4座,五代3座,宋遼金99座。山西省文物局的古建筑研究所多年來調查、研究、保護,多數已測繪記錄存檔。其中有不少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除了陳明達的〈應縣木塔〉一書,其他古建筑尚少專著介紹,只有單體個別的分析論文,尚無全面的分析研究。
關於〈宋營造法式〉的研究,原是中國營造學社在成立時即定為重點研究的歷史名著,可以認為是中國古建筑研究的核心之一。梁思成領導下的小組,於梁去世后整理出版了〈宋營造法式注釋〉上冊,至大木制度為止。以后部分預計在下冊發表,但迄今已十余年,尚無消息。陳明達的〈營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則詳細分析了材分制度統一關鍵問題。傅熹年材分制度推廣於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并又推廣於研究日本的古建筑中去。張十慶亦有類似論文。
在長期調査研究的基礎上,加以現代科學技術方法的應用,古建筑特別是北方大木結構的年代判斷上已相當準確。古建筑斷代是研究和評價的基礎。祁英濤的<怎樣襤定古建筑〉是集多方面經驗之大成的著作。磚石建筑以佛塔為代表,則有羅哲文和張馭寰的著作。石窟研究方面較突出的有蕭默的〈敦煌石窟建筑〉。
3. 民居,或稱鄉土建筑,主要指各地區的住宅和地方特殊風格。最早的民居研究是中國營造學社於1940年前后在云南、四川的調查。劉致平據此寫了〈昆明一顆印〉,并據長期積累的資料,寫〈中國居住建筑簡史——城市、住宅、園林>(1990年出版)。劉敦楨主持的中國建筑研究室,以調查民居為重點,於1957年出版了〈中國住宅概說〉和(徽州明代住宅〉。1959年,中國建筑科學院以浙江為重點開展調査研究,以后形成專著{浙江民居〉。嗣后各地陸續出版了〈吉林民居>(1985)、<云南民居>(1986)、〈福建民居>(1987)、〈麗江納西族民居>(1988)、〈窯洞民居〉(1989)、《廣東民居>(1990)、〈桂北民間建筑>(1990)等。全國性的民居研討會,已召開過6次年會和一次國際討論會,出版了會議論文集。
此外,還有香港大學龍炳頤(DavidLung)的(中國傳統民居建筑〉(ChineseTraditionalVernacularArchitecture,1991)、同濟大學陳從周等的〈中國民居>(1993)。中國廣大鄉鎮的地方性民居建筑是十分豐富的寶庫,民居研究方興未艾。
4. 園林:在中國,最早研究園林的童雋於1937年即寫成〈江南園林志〉,至1962年才正式出版。劉敦楨於1953年開始收集蘇州園林資料,1956年發表〈蘇州的園林〉。同年,陳從周也出版了專著〈蘇州園林〉。一時園林引起廣泛興趣,談論園林的文章接踵而來,形成熱點。劉敦楨繼續深入研究,徹底調查,重寫了〈蘇州古典園林>,這是園林研究的典范之作。
許多機構嘗試創作新的建筑與傳統園林相結合。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園林組,以桂林為試驗點;廣州的莫伯治則運用嶺南園林手法於新建筑之中,如廣州白云山莊、東方賓館、白天鵝賓館中的傳統園林手法。自此,世界多處建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園林。皇家苑囿的調查和研究則有天津大學對承德避暑山莊和故宮乾隆花園的調查研究,出版了〈承德古建筑〉;又有清華大學對北京頤和園的測繪與研究。園林方面綜合性研究,則有清華大學周維權的〈中國古典園林史〉(1990)和英國詹克斯夫人(Mrs.MaggieJencks)的〈ChineseGardens)(中國園林)。
中國的林業科學界也有研究傳統園林者多人。北京林業大學汪菊淵主持〈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筑、園林、城市卷〉中的園林部分的編寫,該校并承檐〈中國古代建筑技術史〉中的園林技術一章。南京林業大學陳植著有〈園冶注釋〉。東南大學童離曾為外國讀者用英文寫作了〈東南園墅〉(AGlimpseofGardensinSontheasternChi?na)0已由汪坦先生譯成中文,將編入〈童離文集>。
5. 少數民族建筑。1958年,曾派許多工作組赴各地調查少數民族地區的建筑。如內蒙古蒙古族(張馭寰等),云南貴州少數民族(郭湖生等),新疆維吾爾族(劉致平等),青海藏族(陳耀東等)。中國民族有56個之多,各民族建筑內容豐富,意義重大,弓丨起多方面注意。但調查研究成果發表不多,僅出版了〈內蒙古古建筑>(張雙寰)、〈麗江納西族民居〉(朱良文)、〈中國伊斯蘭建筑>(劉致平)、〈四川藏族住宅〉(葉其焱)。日本學者與貴州省設計院聯合調查的黔東南侗族、苗族村寨建筑的論文以及日本淺川滋南寫成的〈住圭V、(D匕乇乃周邊〉一書,則於日本發表。同濟大學主持的〈民族建筑志〉計劃按省區分章,又按各省區的不同民族分別立志,規模龐大,尚在繼續進行中。
6.近年來,中國古建筑的研究方向,向室內外環境、風水思想、民俗等文化深層次以及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岔接等方面進行。已取得不少成果。重要的如家俱方面,已出版王世襄的〈明代家俱珍賞〉、〈明式家俱研究〉,而他積稿數十年的〈中國家俱史〉,不久也將問世。風水方面,則有天津大學王其亨等編寫的〈風水理論研究〉及東南大學何曉昕的〈風水探源〉可為代表。儒學建筑方面,有東南大學編寫的〈曲阜孔廟建筑〉,湖南大學的〈岳麓書院研究〉等可作為代表。在中國建筑文化的研究方面,有高介華、楊慎初、巫紀光等人發起的中國建筑文化討論會,已召開過多次會議,出版了論文集,并舉辦國際討論會(1996年)。清華大學陳志華教授等人對浙江鄉土建筑的研究,已獲重要成果。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潮州市僑聯消息,廣東省潮州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結果揭曉,潮州市僑聯主席楊錫銘選送的論文《以僑為“橋”匯僑力推動潮州跨越式發展》獲二等獎。
當前,隨著推進珠三角改革發展、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兩大國家戰略的實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一步完善,潮州作為著名僑鄉,如何應對機遇和挑戰,把僑鄉優勢轉化發展的優勢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楊錫銘在《以僑為“橋”匯僑力 推動潮州跨越式發展》一文中,論述在當前新形勢下,潮州如何匯聚僑力、借助僑力,把僑鄉優勢的潛力發掘出來,推動跨越式發展。
文章指出,潮州必須通過各種方法,特別是文化和經濟的手段,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的僑務工作,進一步密切與當地潮人的聯系,從而促進潮州市與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往來,推動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兑詢S為“橋”匯僑力 推動潮州跨越式發展》一文適應時勢,就區域的僑務工作進行深入的探討,論述精確,反響良好,對作好新時期僑務工作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孔雀東南飛;白鵠;鴛鴦;織作之苦
先生曾稱“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為千古難解的奇案。[1]36顧敦也曾說:“是詩首起二句,殊覺突兀。千余年來,無有能作滿意之解釋者。[2]10關于這句話的含義當代普遍采用清人陳祚明:“用《艷歌何嘗行》語,興(焦劉)彼此顧戀之情”(《采菽堂古詩選》)之說。周振甫先生認為“興”有兩種,一種引起個別事物,如由關雎引起淑女;另一種則是引起全篇,像“孔雀東南飛”。其認為《孔雀東南飛》來源于《雙白鵠》、《艷歌何嘗行》,所以,“孔雀東南飛”起興引起全篇夫婦生離死別的悲劇。[3]220- 221人教版語文高二(上)冊課本選錄本詩,對本句的課下注釋為:“孔雀向東南飛,沒飛五里,就流連一陣。徘徊,流連往復。漢代詩常以鴻鵠徘徊比喻夫妻惜別,此時開頭也有這個意思。用這兩句詩引起下邊的故事,古代民歌中常有這種寫法?!钡姼柙诿鑼憚⑻m芝與太守之子定親場面時卻出現了:“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課下注釋為:“畫著青雀、白鵠的船,四角掛著龍子幡。舫,船。龍子幡,旗幟名。”。[4]9-11這就說明白鵠、孔雀是同時存在的。那么,孔雀即是白鵠這一說法就值得商榷。
無獨有偶,在本詩的最后,焦劉兩人死去,墳前松柏“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盵4]我們看到,詩歌在結尾選用傳統的鴛鴦表現愛情含義而沒有用詩首起興的孔雀。這就令人深省,如果孔雀能夠興發戀人,詩尾為什么不用孔雀?“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所興的“顧戀之情”,是否可信?再次考究探討“孔雀”何以“東南飛”,其含義究竟為何,是深有必要的。
何以“東南”飛?
陸侃如先生博士論文答辯將終,其法國巴黎大學考官突然問道:何以孔雀東南飛?舉座愕然,面面相覷,陸侃如漫然應道:只因“西北有高樓”。蓋《古詩十九首》有“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句,則孔雀只得東南飛矣。答案雖然機敏,但是并不意味著這是正解。尤其是在語文學習及教學中,我們應該本著對文本負責、對學生負責的態度進行多方位的考究,力求真實的答案。那么這個困擾了眾人多年的問題究竟何解呢?
從文化傳統來看,孔雀往東南而飛顯然不是因為西北高樓與浮云齊,而是因為這里的“東南”富有兩重內涵,一是實指地理方位,東南方。無論是“孔雀東南飛”抑或是焦仲卿最后的“自掛東南枝”,都是因為劉蘭芝家在焦家之東。據考察《孔雀東南飛》的事發地就在安徽潛山縣。二是虛指文化內涵?!墩f文》語:“東,動也,從木。官溥說,從日在木中?!币鉃闁|風吹來,生物發動,故名之為東。從原始的文化傳統來看,東方是日出的方位,古老部族的居民因自然崇拜亦會拜祭東方。所以,東就衍生了“希望”的意義,主“生”。從五行觀念來說,東主“木”,屬青色,青翠亦象征新生。在古代,人們曾將孔雀成為翠鳥。從陰陽觀念來看,東方主陽。代表男性,尊貴。所以民間也有“東床快婿”之說。此外,在文化交流中,人們對東方就有一種尊崇,東也就有了虛指的概念。包括陶淵明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边@里的東、南亦是虛指。《說文》語:“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币蛭覈蟛糠值靥幈狈?,南方冬天較暖所以有鳥雀南徙過冬。我國也習慣將較暖和的山南水北稱之為陽。無論是東抑或是南都含有生機與希望之意。無論虛指或是實指,都應多角度探究孔雀“東南”飛。
鴛鴦、孔雀與白鵠
鴛鴦因雌雄偶居不離,成雙成對出現而被視為愛情鳥的象征。自《詩經》始就出現用鴛鴦表達愛情的詩句。程俊英的《詩經譯注》指出“鴛鴦是成雙成對的鳥……詩的起興都與新婚有關?!盵5]446詩歌結尾化作雙飛鳥的“鴛鴦”意象象征焦劉二人的愛情化身是毋庸置疑的。
對于“孔雀“意象的探究學界現存兩種看法:一種認為“孔雀”是“白鵠”的訛傳,即,本詩中的“孔雀”就是“白鵠”,在這里意寓夫妻惜別。陳祚明、周振甫、聞一多等研究者亦稱《孔雀東南飛》來源于《雙白鵠》、《艷歌何嘗行》等詩,“孔雀”是“白鵠”訛傳,“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是因詩歌經多代人的傳唱而導致的變形。胡晶等學者從生物學角度進行探究,認為孔雀既不能飛翔又用情不專,故不能用來“興(焦劉)彼此顧戀之情”,為“孔雀”為“白鵠”的訛傳提出了現實證據。另一種看法則承認“孔雀”存在的合理性。認為這里的“孔雀”是劉蘭芝的化身,意寓美麗的愛情。并從歷史學、社會學等角度考證了“孔雀”已然存在,還有學者借鑒西方文藝理論將其作為植物神考證本詩死而復生的神話原型及意義[6]。
詩歌在描繪蘭芝與太守之子定親場面時出現了:“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4]這就意味著,孔雀與白鵠是同時存在的兩種鳥類,那么其課下注釋“以鴻鵠徘徊比喻夫妻惜別”就很值得考量。白鵠,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天鵝。鵠鳥即大鳥,天鵝、大雁之類?!稜栄?翼卷十三》云:“孔雀生南海,尾凡七年而后成,長六七尺,展開如車輪,金翠斐然。始春而生,至三四月后雕,與花萼同榮衰?!盵7]520從文獻記載來看,早至戰國,遲至西漢,中國歷史上不乏有孔雀的身影,那這里就不存在孔雀即白鵠一說。
綜上所述,孔雀、白鵠、鴛鴦三種鳥類同時存在于本詩中,且彼此意象不重疊互補。
“孔雀”東南飛起興為何?
從這首詩的流變考我們可以發現,對于本詩的產生年代考辨主要有三種說法:“六朝說”、“漢末建安說”、“晉代說”。[8]但無論成詩于哪個時代,研究者都一致認定這首詩是長期在民間口耳相傳且經過文人改造而成的。那么它最初的雛形,或者說它的發端是哪首詩呢?
周振甫在評《孔雀東南飛》時就提及《雙白鵠》與《艷歌何嘗行》,指出孔雀是大鳥,白鵠也是大鳥?!拔鞅眮怼蓖皷|南飛”是一致的,“五里一徘徊”和“五里一返顧,六里一徘徊”也一致;下寫夫婦的生離,跟蘭芝和仲卿的情節也相應。像另一首提到“亡者會黃泉”,更提到死別。因此他認為“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興起了焦劉之悲涼愛情。[3]
安小蘭考察了記錄在《太平御覽》織部的《古艷歌》:“孔雀東飛,苦無寒衣。為君作妻,心中惻悲。夜夜織作,不得下機。三日載匹,尚言吾遲。”
她認為這里的“孔雀南飛”所興之意應是“苦無寒衣”,即辛苦織作,不得休息的辛勞。[9]《孔雀東南飛》中亦提及劉蘭芝被遣的原因:“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對比兩詩內容,我們發現,《孔雀東南飛》同樣表達了劉蘭芝辛苦織布不得休息的痛苦。日日織作苦不堪言亦是劉蘭芝被遣的重要原因。這一原因相較于《雙白鵠》、《艷歌何嘗行》中提及的“興顧戀之情”更為合理。翻閱文獻資料可以看到,在同時代的作品中亦有不少表述女性紡織勞作辛苦的詩歌。如:《陌上?!?、《艷歌行》等。由此可知“孔雀”意象并非“白鵠”訛變,課文中“以鴻鵠徘徊比喻夫妻惜別”之語也就不攻自破了,“孔雀”東南飛乃是“苦無寒衣”之起興也就更加合情合理了。
小結
《孔雀東南飛》作為漢樂府雙璧之一,其文學價值值得我們不斷探究。其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一句更像傳統水墨畫一樣為后人提供了思想的留白。通過上文分析,文化、文獻考證可以看到“孔雀東南飛”并不是因為“西北有高樓”,而是“東南”在傳統文化中象征著希望、新生、尊貴等文化內涵,且“孔雀”意象并不是“白鵠”的訛變。從詩歌的流變起源分析,“孔雀”東南飛所興之意應是女子織作之苦而非“焦劉顧戀之情”。由此來看,解讀樂府詩必須從詩歌的本質出發,回歸文學性的同時還應多維度探析其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孔雀東南飛》的年代[A].文集(十)[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顧敦.南北兩大民歌箋校[M].上海:世界書局,1945.
[3]周振甫.詩詞例話?興起[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4]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必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5]程俊英.詩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46.
[6]胡晶.《孔雀東南飛》中“孔雀”的神話原型闡釋文本分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4).
[7]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M].成都:巴蜀書社,1993:520.
關鍵詞:西安城墻;遺址公園;生態學
1 前 言
景觀生態學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興起以來,逐步融合現代地理學和系統科學之長,將景觀與區域資源、環境經營、管理結合,形成既突出綜合整體性和宏觀區域性,又有特色景觀和生態過程的學科。景觀生態學理論主要是利用生態學基本規律,將人工與自然結合,實現景觀的動態生長和能量循環。依據生態學理論,景觀規劃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保證景觀生態的完整性,多樣性和連續性,形成“斑塊——廊道——基質”完善的生態格局,實現生態景觀的連續化和完整化。
在景觀生態學中,斑塊是指不同于周圍背景的、相對均質的非線性區域,在旅游區,它主要指游客的各種消費場所,如景點、宿營地、旅館等。從景觀資源上講,指自然景觀或以自然景觀為主的地域,如森林、湖泊、草地等。廊道是兩邊與基質有顯著區別的狹帶狀土地,也可以說是帶狀斑塊。主要起的作用是景觀連接和景觀分隔以及生物的遷移(通道)、過濾(阻隔)、棲息地等,主要包括:條形廊道,帶狀廊道和河流廊道。基質是斑塊鑲嵌內的背景生態系統或土地利用形式。一般指區域的地理環境及人文社會特征。
西安城墻遺址公園,是為保護明城墻遺址主體而建立的公園,其主要最本質的目的是遺址的保護,同時為市民提供一個娛樂休閑的場所,然而在西安城市不斷發展的今天,其這種功能定位逐漸不能滿足城市和居民的需求。論文從城墻遺址公園的現狀研究入手,找出其問題所在,根據景觀生態學基本理論,構建出城墻遺址公園設計策略。
2 城墻遺址公園現狀及存在問題
西安城墻遺址公園主要指的是環繞城墻,主要包括:明代城墻、護城河、環城林帶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公園(如圖1),總面積1224ha。主要分為四個區域:東段結合團結水庫改造,主要以水景、花卉區為主;南段以大興路改造為契機,將建仿古民居群,中間是連片綠地;西段以直城門遺址展示為中心,在環城區域建設一些漢代景觀;北段主要是綠地廣場。環城公園以古城墻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
本文主要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及現狀調研三種方式對城墻遺址公園的東南段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公園主要存在的問題。
2.1 訪 談
對象:甲;年齡:71;性別:男;時間:2013,10,23,9:48am
我:老爺爺,在鍛煉呀? 甲:額
我:你家離著遠不遠? 甲:不遠,跑到這里就十來分鐘
我:你們天都來呀? 甲:恩,差不多每天來2次
我:你一天都來這呆多長時間呀? 甲:呵呵,這個不確定,差不多2,3個鐘頭吧
我:你認為這個公園咋樣? 甲:可以呀,已經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了,就是這些器材有些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像靠近我們那邊就少
我:你認為公園還應該增加點什么呢? 甲:增加點器材
我:那老爺爺謝謝啊,我走了,你鍛煉吧 甲:額
2.2 城墻遺址公園現狀研究
通過對城墻遺址公園的現狀調研,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問卷調研。
對城墻公園調研共發放300份問卷,有效問卷289份,通過對問卷整理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游客社會人口特征
遺址公園的旅游人群以21~40歲的群體為主,約占41%(如圖2),主要來著周邊,其中居住在500以外的游客最多,約占43%(如圖3),游客數量周末明顯增長。日常周邊居民居多,以鍛煉為主;周末較遠的居民較多,以觀景游玩為主。人們在園內主要進行健身、交談、休息、跑步、打牌等活動,中老年人自發組織進行秦腔、豫劇等傳統戲曲的演奏及彈唱。
(2)游客對公園的建議
在對公園的滿意程度調研中,認為公園現有設施已經足夠的游客約占13%(如表1)。同時大部分游客也反映出:公園設施欠缺,需增加且應形成體系。吸引游客來公園的主要原因是公園的環境宜人、景觀優美,南段健身設施較多,適合人們鍛煉身體。
2.3 主要存在的問題
2.3.1 規 劃
遺址公園規劃存在一系列問題:城墻遺址公園基于西安明城墻文化設計的,然而整個公園中城墻文化主題不夠鮮明,缺乏對城墻文化的深層挖掘,沒有文化氛圍;特色不明顯,與一般性的公園差別較??;遺址公園不同分區的識別度差,公園東南段可分為廣場區、健身區、休閑區以及園林綠化區,但每個分區缺乏差異性;遺址公園的重要節點設置在城市主要道路旁邊,造成交通不便和人們使用的不安全,有些區域的交通缺乏標志指示,路面崎嶇不平;缺乏公共服務設施如商店,安全設施不到位造成老人和小孩的使用不便。
2.3.2 環 境
遺址公園的環境較差:附近的污水隨便向護城河排放,造成護城河臟物亂漂,氣味難聞而且無人治理;河道全部被渠化(如圖4),而且離河岸太高,沒有任何親水空間;公園內的鍛煉設施分布過于集中,造成部分居民的使用不便,缺少居民的林下鍛煉場所。
2.3.3 管 理
遺址公園管理不合理,遺址公園不同的區段分屬不同的行政單位管理,造成各行政單位各自為政,缺少統一協調。
3 西安城墻遺址公園設計原則
3.1 原則之一: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原則
對于遺產,主要有三種改造方式:保護,重建,改建。保護方式主要包括:完全保護,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目前主要采用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方式,最主要的途徑是建立遺址公園,使遺產能夠傳承,避免靜態的保護。
西安城墻遺址同樣是通過建立城墻遺址公園,一方面保護古代的城墻,另一方面為周圍的人們提供一個休閑,鍛煉的場所。然而當今遺址的保護方法很多仍然只停留在物質實體的層面,缺乏對城墻腳下的居民生活氛圍的保護欲營造,使城墻文化沒有自身的歸屬感。因此城墻文化不僅包括遺留下來的建筑物,構筑物等實體空間,還包括當地的自然面貌,民風民俗,社會生活等。從而真正實現西安城墻遺址的保護與傳承。
3.2 原則之二:規劃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規劃不僅是一項技術手段,也是公共政策,作為公共政策,其必然體現出管理的屬性,對于遺址的保護,規劃與管理同樣重要。建立西安城墻遺址公園是城墻遺址傳承的手段,而管理則是傳承的保障。如果只重視規劃,而無管理,則規劃必然是空中樓閣。因此如果希望實現規劃的目標,必須將規劃與管理結合,對于西安城墻遺址公園應該是將管理與規劃相結合,分區規劃,統一管理,形成統一的有序的整體。
3.3 原則之三:生態性原則
在當今生態性規劃設計越來越被人們接受,根據景觀生態學的基本原理,西安城墻遺址公園生態性,不僅表現為景觀的生態性,更應該包括文化的生態性,即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合,古代遺址與當代利用融合,構建出生態性的遺址公園。論文參考景觀生態學的景觀結構的構建手段,主要從構建廊道、斑塊、基質三個方面入手。廊道一般呈現為線性通道,主要結合西安城墻遺址公園的文化、生態、休閑生活等方面構建復合型廊道;斑塊作為生態系統中重要調控點和關鍵點,主要結合公園的不同場所空間進行設置,形成以城墻遺址為基礎,城墻文化為主題,具有復合功能的生態性公園的基質。
4 西安城墻遺址公園設計策略
4.1 構建復合型廊道
西安城墻遺址公園作為遺址性質的公園,其應體現出多樣的功能屬性。通過構建復合型生態性廊道,將公園的不同功能屬性整合于公園廊道之中,主要包括休閑廊道、文化廊道、生態廊道。
4.1.1 建立休閑廊道
西安城墻,長達13912m,呈線性空間,將公園的游玩、娛樂、健身等空間均質的融合于廊道之中,形成休閑廊道空間。這樣便于城墻腳下的居民就近選擇休閑空間,有效的減少交通空間,緩解交通問題。休閑廊道上設置不同休閑空間,同時結合其他廊道空間設計,其寬度不應小于7m。
4.1.2 建立文化廊道
西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古代軍事構筑物,構成嚴密完整的古代軍事防御體系,這些體現城墻軍事文化。利用這些遺址要素,確定文化主題,結合文化設施,融合城墻文化展示,教育等功能,形成具有特色的西安古城墻文化廊道。文化廊道有機結合其他廊道空間,其寬度不應小于7m。
4.1.3 建立生態廊道
古代護城河作為城市的防御,如今其防御功能逐漸消失,其渠化的堤岸和護坡,不僅需要定期的維護加固,還阻隔生物群落間的交流。公園設計時將水岸做成生態駁岸,結合景觀節點.拓寬部分水面,采用“編籠裝石”的護岸技術,打破,生硬的混凝土駁岸,并沿河分層種植水生植物,使護城河沿線形成生態廊道。生態廊道有機結合其他廊道空間進行設計,其寬度不應小于7m。
4.2 構建生態型斑塊
斑塊作為不同于周圍背景的、相對均質的非線性區域。構建生態型的斑塊,主要是通過設計廣場、公園節點、特色建筑以及綠化區實現人與自然,現代與傳統間的交流,人與自然能量的閉合循環。對于廣場應該注重廣場的主題文化,一方面反映出廣場的周邊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根據城墻腳下土著民的生活特點,行為特征營造出地域性的廣場空間。公園節點的設計注重節點的主題與聯系;每個節點的主要表現形式如以雕塑為設計元素,還是以建筑為主要形象,以及以現存遺址的保護形式等。對于綠化斑塊要特別注意植物的配置,應該盡可能的利用本地的鄉土植物,避免大量使用外來植物,一方面可以減少造價,另一方面體現本地的特色。
在遺址公園生態型斑塊設計時,應該注意不同斑塊的屬性與形式,不同的斑塊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根據不同斑塊的特點,選擇不同的設計手法和構建方法。
4.3 構建特色型基質
構建特色型基質指的主要是通過廊道、斑塊的建設,構建出區別于其他的特色區域,對于構建西安城墻遺址公園特色基質,除了構建復合型廊道和生態型斑塊,還需要從城墻腳下居民生活、社區風貌等人文環境方面入手。居民生活是特色形成的基因,需要傳承與延續,西安城墻遺址公園需要營造良好人文環境以培育和傳承特色人文基因,構建出特色基質。
5 管理與教育
規劃與管理其實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過程,規劃效果的好壞取決于規劃管理的好壞。因此規劃目標的實現,需要加強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為規劃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機制設置的同時需要對人們進行教育,加大保護遺產,愛護環境的宣傳,提高人們的愛護遺產保護環境的認識。將規劃,管理,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遺產保護保障系統。只有這樣,規劃的理念與目標才能得到實現。
6 結 語
西安城墻遺址公園的設立對城墻遺址的保護有很好的作用,同時為城市市民提供了一個便利的鍛煉休閑的場所。論文通過實地調研,發現遺址公園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引入景觀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從廊道、斑塊、基質三個方面提出遺址公園設計策略的建議,以期望真正實現遺址公園建設的目標,將城墻文化真正的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俞孔堅.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東段)國際競賽獲獎方案介紹[J].中國園林,2003(19):11.
[2]李海燕,權東計.國內外大遺址保護與利用研究綜述[J].西北工業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
[3]李海燕.大遺址價值評價體系與保護利用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5.
[4]鄭育林.遺址公園:大遺址保護和城市建設的有效結合川[J].中國文化遺產,2009(4):35.
[5]魏科.皇城根遺址公園的規劃建設[J].城市規劃,2003,27(09).
>> 新媒體藝術論 新媒體藝術教育初探 新媒體藝術之新意 中國新媒體藝術的歷史和現狀 淺析新媒體藝術的特征和本質 新媒體和社會空間 淺談新媒體藝術與傳統藝術 新媒體 新媒體 新廣告 “新”媒體“新”民生 新媒體 新課堂 新媒體,新渠道 新媒體之“新” 新媒體 新影像 德國新媒體藝術給城市挑刺 新媒體藝術收藏浮出水面 新媒體藝術創作研究 新媒體藝術與視覺文化 涌現:讓新媒體藝術常新 新媒體藝術的審美評價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4] 古拉?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2005:192.
[5] Lev Manovich.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Cambrige Mass:Mit Press,2001:2747.
[6] 熊澄宇.新媒體與文化產業..
[7] 劉自力.新媒體帶來的美學思考[J].文史哲,2004(05).
[8] 廖祥忠.何為新媒體[J].現代傳播,2008(05).
[9] 張法.20世紀西方美學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26329.
[10] 朱其.Video:20世紀后期的藝術[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
[11] 馬凌燕.新媒體藝術的美學研究[D].東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12] 張朝暉.什么是新媒介藝術[J].美術觀察,2001(10).
[13] 張朝暉,徐翎.新媒體藝術[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1.
[14] 羅伊?阿斯科特.新媒體藝術專欄[EB]..
[15] 王端廷.《域外觀――什么是新媒介藝術》主持人語[J].美術觀察,2001(10).
>> 內蒙古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 基于區域差距的內蒙古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 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供應問題研究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機制研究 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路徑探析 寧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的途徑分析 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突破 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 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機制 實現基本氣象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制度分析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標準與實現途徑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研究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綜述 甘肅民族地區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我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路徑研究 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本邏輯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思考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文化部.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5.
[3]“十五”以來全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情況分析.文化部網站,2011,01,05.
[4]文化廳.全省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建設情況.2010,11,22.
[5]文化部.2011文化發展統計分析報告.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27.326.
論文題目名稱:水族數學文化初探
一、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選題背景應對該選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綜述,研究意義應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闡述。要求字數在800字左右)
水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民族,總人口40萬左右,主要居住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凱里、黎平、榕江、從江等縣市,少數散居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云南富源、彝良等縣也略有分布。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水族是為數不多既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又有自己的文字、歷法的民族。水書中關于數學概念的記載較少,與沒有文字的民族數學文化差不多;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水族有其瑰麗多彩的民族文化與民族風情,有獨具特色的水族民歌與民間習俗,也有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等。水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用自己的勤勞努力和智慧創造出不少屬于水族特有的文化,承載著水族文化的水書、水族端節、水族馬尾繡在2006年入選了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水族生活中有許多與數學有關的記數、運算法則、幾何概念上和在生活用品及生產工具中都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表現出來,當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其主要表現在水族人們的建筑、服飾、繪畫、竹編、石雕、銀飾、天文歷法、節日活動等方面;使之成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現象,這些特征體現了本民族的數學文化在人們的生活生產中逐步形成并得以發展。
當前我國對少數民族數學文化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歷史,研究者從不同的民族的生產實踐出發挖掘出各個不同民族的數學文化,得出了不少的成果。例如在維吾爾族、藏族、蒙古族、侗族、苗族等的數學研究都有一定的成就,為少數民族地區的數學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本案例。依據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貴州省先后了《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條例》、《省教育廳、省民宗委關于我省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明確了各有關單位要重視民族文化教育工作,要求有關學校要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這兩個文件并未在貴州省水族地區得到普遍貫徹落實,水族文化進校園、進課堂等措施在水族地區沒有被完全實施。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是認識不到位,二是沒有相應的研究成果作為理論基礎對實際操作進行指導;在上世紀80年代,貴州師范大學在呂傳漢教授與張洪林教授的帶領下對三都水族的跨文化教育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出了不少成果,但在水族數學文化的研究,目前還是一個空白,故對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對水族數學文化的研究,不僅有助于繼承與發揚本民族優良傳統文化,對水族歷史和完善水族的文化理論資料體系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中國傳統數學文化的開發,也有助于改進地方性少數民族數學教學,為少數民族數學教育提供很好的教學資源,讓人們感受到民族數學的魅力,使我們的數學教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二、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研究內容
主要通過對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境內的水族人民在日常生產與生活實踐中所反映出與數學有關的活動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走訪民間的老人學者,拍攝一些圖片與收集有關資料,挖掘其內在的數學知識,以此來開發水族自己的數學文化。發現在水族的建筑、服飾、石雕、竹編、銀飾、天文歷法等方面,以及日常生活中在記數、運算法則、幾何概念上,都蘊含大量的代數與幾何知識,以此來發掘水族人民的數學文化精髓,為水族的數學文化教育提供幫助,為開發少數民族地方性課程提供資源,也為繼承與發揚水族文化提供幫助等。
(二)研究方法
通過田野調查,了解水族生活中涉及到的數學計算、幾何圖形以及建筑上所用到的數學知識。根據本人是水族出生,從小就受到水族文化的影響,利用自身條件對數感、空間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理解,類比凱里學院羅永超、肖紹菊、張和平等對侗苗族數學文化的研究手法進行研究。
(三)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水族生活文化現象中,如何用數學的眼光看待水族生活中的數學文化;如何把形象的物體轉化為抽象的數學知識。
三、完成畢業論文所必需具備的工作條件及解決的辦法
(一)工作條件
1.專業的代數學知識和比較牢固的數學基礎,有做科學研究的素養和能力,以及認真的工作態度。
2.對水族地區、民族的傳統文化特征的了解,會用于交流的水族民族語言。
3.便利的網絡和圖書資源,和豐富的下載平臺。
(二)解決辦法
1.走進水族民間,進行實地考察、收集資料。
2.學校的環境提供了便利的網絡圖書資源和豐富的下載平臺。
3.本人是出生于貴州省三都縣境內的水族山村里,是土生土長的水族后代,能用于交際的水族民族語言及對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
四、工作的主要計劃、進度與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0xx.07—20xx.9實地調查,收集資料并形成初稿。
第二階段20xx.09—20xx.10對初稿仔細查閱和反復修改。
第三階段20xx.11—20xx.12對論文進行后期完善。
第四階段20xx.01—20xx.4形成論文并進行答辯。
五、論文寫作提綱(要求至少到二級標題)
0.引言
1水族文化中的數學元素
1.1基數、序數及其運算
1.2度量運算
1.3數字習俗
2水族干欄式建筑的數學文化
3水族服飾中的數學文化
3.1服飾中的幾何知識
3.2代數在服飾中的體現
4水族其他生活用品中的數學知識
5結束語
6參考文獻
六、參考文獻目錄(參考文獻量不少于15部/篇,近五年的文獻量不少于8部/篇)
[1]張文材,凌鴻春,陳信傳,段應全.水族數學史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1995(2).
[2]岑燕斌,李子國.水族數學史初探(續)[J].黔南師專學報(哲社版),1994(1).
[3]韋程劍.貴州三都水族干欄式建筑民居及建筑文化的思考[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9(4).
[4]楊先模.水族民間工藝美術試析[J].貴州民族研究(季刊),1998(3).
[5]胡萍.水族服飾中的吉祥文化[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5).
[6]劉世彬.水族背帶的文化內涵[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5(1).
[7]潘淘潔.水族刺繡中蘊含的古文信息[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12(1).
[8]羅永超,張和平,肖邵菊,肖鈴.苗侗數學文化與數學情境教學[M].民族出版社,2012,5.
[9]肖邵菊.苗族服飾的數學因素挖掘及其數學美[J].貴州民族研究,2008(6).
[10]羅永超.鼓樓人類文明“童年時代”數學文化結晶[J].數學通報,2007,46(11).
[11]肖紹菊.少數民族數學教育研究概述[J].凱里學院學報.2010,28(3).
[12]黃勝.水族文化傳承的學校教育策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13]代世螢,張振江.雙星水族的建房習俗初探[J].民俗研究,2012(1).
關鍵詞:地區高?!”究粕W術交流 學術講座
1.高校間學術交流的意義與主要形式
1.1 高校間學術交流的意義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為了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時刻保持學術知識的更新,學術交流日益成為高校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之間密切的學術交流主要有以下幾點作用:
首先,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動前沿科技發展信息的傳播。
其次,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活動為優秀師生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并且促進各高校師生之間的智力互補,促成新的思想。
最后,校際間的學術交流可以使各個學校發揮各自的學科優勢,突出重點,形成學科滲透,學科交叉,強強聯合,達到共同進步。
1.2 高校間學術交流的主要形式
院校之間的學術交流主要有三種形式:專業性學術活動、校際間的人才交流以及學術信息的交流。
1.2.1專業性學術活動:包括各級各類學術會議、學術講座、新技術新方法學習班、專題論證和研討會、國內外知名專家講學以及科室學術活動等。
1.2.2對外人才交流:主要指通過科學考察、交換生、交換師或聯合培養人才等進行交流。
1.2.3學術信息交流:表現為通過各高校的學報、科技期刊管理、發表學術論文以及圖書館資源等形式的校際交流。[1]
在眾多的院校之間學術交流的方式中,采取何種方式來構筑學術交流平臺, 推動與開展學術交流實踐活動,是影響學術交流效果的關鍵因素。
本文所研究的是在高校之間學術交流的眾多方式中,采取學術講座的形式,來實現地區高校之間更加頻繁與深入的學術交流,從而達到拓展本科生專業知識,提升學術素養的目的。
2.學術講座形式的優點及發展現狀
學術講座是高校之間學術交流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這個平臺上,云集著各方專家學者,各抒己見,百家爭鳴, 百花齊放, 進行學術交流和探討,以達到相互學習, 獲取信息,拓寬思維,繁榮學術,帶動和促進科學研究工作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也為學校廣大師生營造了一個濃郁的學術氛圍。
2.1學術講座模式簡介
現代意義上的學術講座,又名學術報告或學術講演.是指某一領域的學者、專家、社會賢達、知名人士等將一定主題的知識或觀點在短時間內(通常1—3小時)通過報告或講演的形式傳授給聽眾(學生)的活動。[2]
學術講座與人文講座有著明顯的不同:
2.1.1學術講座需要具有有較高的學術水準,講授的話題要求學生必須學過相關方面的知識才能理解掌握;而人文講座是通識類的講座,以向學生介紹知識,引發興趣為目的,主要起到科普,傳播知識的作用,對聽講者沒有較高的要求。
2.1.2學術講座則帶有濃厚的學術氛圍,帶動師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培養學生課外進行學術研討的能力;而人文講座則起到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和校園文化生活的作用。
2.1.3學術講座往往不是講授傳統的、已經成型的理論知識,而是關于學科發展最前沿、最熱點問題的探討以及新的理論與思路的介紹;而人文講座對講授內容是否具有時效性,創新性并不做出明確的要求。
2.2學術講座形式的優點
為了調查在校大學生認為的最有幫助的學術交流方式,我們針對南京地區選擇了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以及南京郵電大學7所高校發放了700份調查問卷。我們設置了以下選擇題:您認為下列哪些校際間學術交流活動會對您有較大幫助:____________
A、學術講座 B、交換生 C、高校間學報期刊交流 D、圖書館資源交流 E、網絡公開課 F、其他_______
得到的數據統計結果的前三名為:學術講座 37%,交換生23%,圖書館資源交流 19%。
可以發現,學術講座是大學生認可率較高的校際學術交流方式,這也是我們會選擇一學術講座的形式來推廣高校之間學術交流的重要原因。
學術講座能讓學生和大師,專家學者近距離接觸,親耳聆聽他們的學術觀點和看法。總結發現,比其他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形式,學術講座形式的主要優點有:
2.2.1相對于交換生的方式而言,學術考察等方式能夠覆蓋更廣泛的學生群體,更具有開放性。因為學術講座面向的是全校的師生,這樣不會局限于一小部分人或幾個人,而是讓更多感興趣的學生和老師參與其中。
2.2.2相對于高校信息通過信息媒介的交流,學術講座更具有直接性,高效性和時效性。高校之間信息的交流往往是一直存在于各大高校之間,屬于一種客觀存在,但是需要學生和老師自發地去運用,所以往往利用率不是很理想,而學術講座的參與方式更加現實化與直接,學生和老師通過到講座現場進行信息獲取,是一種主動獲取信息的方式,更直接與高校;并且信息媒介上的信息往往是成熟的理論,況且它的出版也需要一段過程,就導致它一經出現就基本上屬于過時的信息,然而講座中主講人對自己新思路的表達是很自由的,不需要過多的論證,更加新鮮,更有啟迪的效果。
2.2.3學術講座的形式更適合在同一個地區進行高校間的學術交流。因為同一地區高校間的學術交流具有空間上的便利,而以講座的形式,恰恰能將空間上的優勢利用,只需要主講人在本市的各個高校的教室,就可以做到傳播自己的學術觀點,進行學術的交流。此外,還可以在眾多學校實現實時直播或點播,實現了學術講座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多維覆蓋,將學術講座從局部校園拓展到整個地方高校乃至更大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