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行政區劃調整范文

        行政區劃調整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行政區劃調整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行政區劃調整

        第1篇:行政區劃調整范文

        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臺山市調整部分鎮行政區劃的任務是:撤并那扶鎮,將其行政區域并入深井鎮,深井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并三八鎮,鄒村、沖泮、里邊、五圍、崗美、沖云、塘洞等8個村委會并入白沙鎮,白沙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將原三八鎮的三社村委會并入臺城鎮,臺城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將原三八鎮的密沖村委會并入水步鎮,水步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有關部門指出,那扶和深井鎮合并,有利于兩鎮的經濟發展和資源整合,兩鎮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山林資源,合并后,有利于統一規劃,拓寬發展水產養殖和水產品加工,充分發揮丘陵地和山地發展林業、水果種植的優勢。此外,有利于統一規劃,改善交通狀況,開發碼頭,便于打通臺山、開平、恩平和陽江的交通網絡,并充分發揮位于四市交界的地理環境優勢進行通商貿易,發展經濟。三八鎮大部分區域都并入白沙鎮,主要是兩鎮地域相鄰,習俗相同,交通方便,都擁有石灰石資源的開發潛力。長遠看,合并有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兩鎮都具有一定的工業基礎,近年來的招商引資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效,合并后更有利于整體的發展規劃。通過這次科學合理的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為精簡機構,減少鄉鎮的行政開支,減輕農民負擔,優化資源,發揮中心鎮的聚集優勢、區位優勢等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促進鄉鎮經濟發展,推動小城鎮建設。

        此前,我市曾進行過兩次調整行政區劃。

        第2篇:行政區劃調整范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推進情況作以下簡要匯報。

        10月11日區委常委會審議并通過《市中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實施方案》后,**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將此項工作提上議事日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召開了專題黨委會和鎮村干部及駐鎮單位負責人會議,及時傳達省市區相關會議精神,宣傳并學習了《市中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實施方案》,完成了班子成員開展集體談話和個人談話,將黨政班子成員思想統一到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各班子成員同步開展鎮干部、退休干部、村干部、轄區部分知名人士談話,大力宣傳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

        二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了**鎮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鎮主要領導任組長,確定了分管領導,并落實專人具體負責,主動上級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同時,安排部署了固定資產、債權債務、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等清理工作,進一步摸清家底,配合改革。

        三是認真調研,科學實施。嚴格按照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實施方案開展前期調研,由鎮班子成員包村包片負責召開干部座談會、群眾院壩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科學研判判此項工作,并及時向區領導小組報告工作動態,進一步宣傳此項工作的指導思想、組織原則、操作辦法、具體步驟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解決辦法,確保工作有序、穩步推進。

        四是引導輿情,防范風險。分片分村及時收集干部群眾輿論,引導和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支持改革工作。同時準確把握保密與宣傳的界限,突出本鎮干部職工和基層群眾兩個重點,掌握好宣傳工作的時度效力,認真做好方案制定、征求意見、組織實施等工作。

        第3篇:行政區劃調整范文

        在保持社區格局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對琥珀街道、三里庵街道、五里墩街道、西園街道和南七街道的部分社區進行適當調整。通過調整,使每個社區的面積、人口、工作量大體相當,每個街道的社區數目保持在5—6個。

        二、微調方案

        在本次行政區劃微調中,全區擬撤銷4個社區,即琥珀街道花園村社區、*新村社區,三里庵街道梅源里社區、松濤里社區;新設立3個社區,即五里墩街道龍居社區、西園街道美虹社區、南七街道丁香社區。調整后,全區社區總數減少1個。具體調整方案如下:

        (一)琥珀街道

        撤銷花園村社區、*新村社區。

        微調后琥珀街道轄6個社區,即琥珀潭社區、北苑村社區、翠竹園社區、奧林花園社區、飛虹社區和安農社區。

        (二)三里庵街道

        撤銷梅源里社區、松濤里社區。

        微調后三里庵街道轄6個社區,即二里街社區、杏林社區、竹蔭里社區、龍河路社區、梅山路社區和績溪路社區。

        (三)五里墩街道

        增設龍居社區。龍居社區范圍:東起青陽北路,西至潛山北路,南起史河路,北至清溪路。面積0.44平方公里,戶數2326戶,人口6382人。(預計2010年入住率將達到80%,戶數增加到5800多戶,人口增加到14000多人。)辦公地點擬設在金牛路龍居山莊恢復樓。

        微調后五里墩街道轄6個社區,即青陽路社區、清溪路社區、團安村社區、陳村路社區、家家景園社區和龍居社區。

        (四)西園街道

        增設美虹社區。美虹社區范圍:東起合作化南路,西至青陽南路,南臨貴池路,北到長江西路(不含貴池路以北的光明社區北新莊村民組)。面積約0.5平方公里,戶數近2800戶,人口近10000人。辦公地點待定。

        微調后西園街道轄6個社區,即安居苑社區、七里塘社區、漢嘉社區、光明社區、岳西新村社區和美虹社區。

        (五)南七街道

        增設丁香社區。丁香社區范圍:東至合作化南路,西到石臺路,南至鐵路專用線,北到望江西路。面積0.608平方公里,戶數4235戶,人口13500人。辦公地點擬設在丁香家園住宅小區內。

        微調后南七街道轄5個社區,即洪崗社區、丁崗社區、新華社區、科企社區和丁香社區。

        三、工作要求

        1、有關街道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微調工作有效實施和及時到位。區直有關部門要按照工作職責,加強對微調工作的指導,解決好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第4篇:行政區劃調整范文

        關鍵詞:《說文解字》 漢代 郡國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是國家根據一定的原則,將國土劃分為若干不同層次、范圍大小不一的行政區域系統,并在各個不同層次的區域設置相應的各級地方國家政權機關和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等,它是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且隨著國家的發展,行政區劃在不斷演化。中國行政區劃的演變又是有規律的:行政區劃的變化是絕對的,穩定則是相對的;非行政區劃單位向行政區劃單位的轉化多是由于軍事、經濟原因;行政區劃有發生一發展一消亡的規律;高級行政區劃單位易變、基層行政區劃單位相對穩定。中國的行政區劃形成與演變又是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和自然地理條件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最經常、最重要的是經濟性原則和政治性原則,這點在兩漢時期的行政區劃中體現得較為明顯,《說文解字》中出現的行政區劃名稱也符合這種經濟性和政治性原則。

        《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是東漢許慎編撰的中國第一部按部首排列的字書,雖然它是一部字書,但也保留了漢代及漢以前的各類地理資料。有關《說文》地理資料的學術討論,前人已經做了一些工作,如:王霞(2009)《(說文解字)與古代地理》從古文字學的角度探討了古文字與古代地理情況的關系;高列過(2001)《試論(說文解字)所收方言詞的區域特征》、任曉彤(2007)《淺析(說文解字)中所收方言詞的地理層次》則從方言與地理的關系入手研究方言分布情況。以上這些文章都是從語言文字角度研究《說文》,但是從政區地理角度研究《說文》,至今尚未見有專著或論文論及,本文試圖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考察《說文》中涉及的郡國級行政區劃,并與《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以下分別簡稱《地理志》、《郡國志》,并稱“二志”)相關內容進行比較,分析《說文》中郡國級行政區劃出現的時間,以便進一步了解某些郡國級行政區劃的沿革變遷。

        《地理志》記載了郡級行政單位103個,其中戶籍是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資料,而郡國是成帝元延、綏和(前12-前7年)年問的資料(周振鶴1987:20)。《說文解字》成書于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經修訂于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由其子許沖獻給皇帝,由此可見,《說文》中所記地理資料的下限最晚可到建光元年。《郡國志》的斷代大約是在順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李曉杰1999:14~15)。通過《說文》、《地理志》、《郡國志》三種文獻的對比,可以分析部分郡國級行政區劃的變遷情況。

        從以上對比可以發現,在郡國級行政單位中,《說文》所記行政單位名稱數量可觀,限于篇幅,本文僅就郡國級行政區劃做一初步研究。

        眾所周知,行政區劃在不同朝代之間有損益,就某一朝而論,行政區劃也并非一成不變。因為中央和地方權力的爭奪,郡、國的勢力不斷調整,出現了郡、王國之間的改易、省并等。這種行政區劃的調整在漢代尤為突出,無論是漢景帝時期的削藩政策還是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都使得許多王國所轄支郡歸入漢郡,東漢時期郡國廢置也頗為復雜。《地理志》和《郡國志》所記載的內容也只是漢代某一時期的全國政區情況。《說文》成書于兩者之間,其記錄的一些郡國級行政區劃名稱從一定角度反映了這些郡國的沿革變遷,因此對其做一番梳理研究是有意義的。

        一、見于《說文》而不見于二志的郡國級行政區劃

        (一)見于《說文》而不見于《地理志》者

        《說文》中出現而《地理志》中沒有記載的郡國有二,即吳郡、濟北國,它們在《說文》中分別見于卷十(下)矢部:“吳,姓也,亦郡也”;卷一(下)艸部:“茬,濟北有茬平縣”。其可能原因分析如下:

        1.吳郡:

        《地理志》正文中無吳郡條,但“會稽郡”下有班固自注曰:“秦置,高帝六年為荊國,十二年更名吳,景帝四年屬江都。”《漢書·高帝紀》記載了荊國建立的原因,高帝六年“春正月丙午,韓王信等奏請以故東陽郡、鄣郡、吳郡五十三縣立劉賈為荊王……”,顏師古在《地理志》中也有注釋,日:“荊、吳,同是一國也。”可見吳郡的前身是秦代置的會稽郡,漢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荊國更名為吳,會稽郡《郡國志》載:“秦置,本治吳。立郡吳,乃移山陰。”荊國雖然在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更名吳,但是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吳楚“七國之亂”爆發,景帝平亂之后,吳國國除,以東陽、鄣郡置江都國,封劉非為江都王,吳郡之地屬于江都管轄。直到東漢順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會稽郡置吳郡,吳郡才又重置。

        由此可見,《地理志》成書之時的行政區劃已經不見吳郡,彼時吳郡已經歸江都管轄。《說文》此處“亦郡也”的“郡”是指西漢時期的吳郡,因東漢時期設置吳郡時,已經是漢順帝永建四年,《說文》早已成書并獻于漢安帝。

        2.濟北國:

        按《說文》體例,述及某縣時一般為“某郡(國)有某縣”,此處的“濟北”應是指濟北國(郡),而非濟水之北。

        第5篇:行政區劃調整范文

        所謂“歷史傳統原則”就是說我們在進行行政區劃改革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各

        種形式的地方區域的形成和演變的歷史,要綜合考慮語言、習俗等對行政區劃的影響。

        行政區劃原則當中也有一個歷史原則,但該原則被強調的不夠,我們以前在進行區劃的時候,顯得過于隨便,沒有真正體現該原則。如建國后對于直轄市和少數省的調整就顯得很隨意。在我國現有的省市縣三種地方建制中,縣的歷史最長,最早設縣的是秦國(非秦朝),在公元前688年,秦國設杜、鄭兩縣。 而且,縣的建制在中國具有超穩定的特點。省是在元朝開始設置的。元朝分全國為一個中書省直轄區和十個行中書省,即嶺北、遼陽、陜西、河南、江浙、江西、湖廣、云南、四川、甘肅。在明朝設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江西、云南、貴州、福建和南北直隸共15省。清朝將江南分為江蘇、安徽,將陜西分為陜西、甘肅,將湖廣分為湖北、湖南,加上明朝的15個為“內地十八省”;另外設臺灣省,東北三省,新疆省;此外,還有內、外蒙古,西藏、青海等省級單位。 相比之下,市的歷史在中國最短,在民國時期才開始設市。基于這樣一個地方建制的歷史,我們在行政區劃改革的時候,應保留縣制,而不是一味縣該市,同時,省和市,特別是市可以做出大的符合憲法和歷史的調整。

        語言和習俗等是傳統文化的積淀和載體,語言相同,會使人們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凝聚力無疑會增強,這些也會對行政區劃產生實際影響。如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即北方人抱團,這就與北方地區的語言接近有很大的原因。

        三、原則之“實施”

        基于以上三原則,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筆者也此嘗試對我國的行政區劃改革的方案略加探討。

        1、 關于大區。

        中國在建國初期曾設立六大行政區,即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和西

        北行政區。1949—1952年間,六大行政區既是中央的派出機關,又是地方高于省一級的地方政權機關;1952—1954年間,僅僅作為中央的派出機關而存在;1954年后,六大行政區全部撤消。 六大行政區雖然存在的時間很短,但一直到現在還有影響,以六大行政區的區名作為名稱的機構還大量存在,這說明中國的區域間差別和區域內合作客觀存在著。行政區劃改革應予以考慮。但這是否就意味著六大行政區應該恢復?筆者并不贊成有的學者的主張。該學者認為,目前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理31省級行政區劃單位,管理幅度太大,國務院總理需要協調的關系太多,所以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最好重新設置大行政區。具體以六個為宜,分別是:華北、東北、華東、華南、華中和華西。 筆者認為,這種主張雖然解決了行政區劃的管理幅度應適中的問題,但缺點也非常明顯:其一,可能會與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沖突,會帶來新的甚至可能影響國家統一的大問題;其二,與中國大多數人一致主張的減少區劃層次的觀點背道而馳。

        所以,筆者認為,我們可以考慮既結合中國現狀又合理借鑒外國經驗。法國是單一制國家,而且中央集權的傳統也較悠久,是一個不錯的借鑒對象。法國也設有大區,但法國的大區是指經濟大區,是中央各部按照其本身行政管理工作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而逐漸形成的。在法國,一般由幾個省組成一個大區,目前,共有22個大區。 筆者認為,中國也可以實行具有法律地位的經濟大區制,這樣既與中國大區協作的現狀相符合,又不會帶來多一級的地方建制。

        大區的設置以經濟元素為核心,尊重原有的各地之間交往和協作的傳統,并不必與行政區劃保持完全一致。具體設置7個經濟大區,分別是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和西北。華北經濟大區以原華北行政區為主體,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山東西北部,從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考慮將內蒙劃入西北經濟大區,該大區的經濟中心是天津,次中心是濟南、太原和石家莊。東北經濟大區就是原來東北行政區所轄區域,即東北三省,該大區的經濟中心是大連,次中心是沈陽、長春和哈爾濱。華東經濟大區包括山東黃海沿岸以及靠近江蘇徐州的南部地區、江蘇、安徽合肥以東以南靠近南京的地區、浙江、福建和鄱陽湖以東的江西東北部靠近浙江的地區,該大區的經濟中心是上海,次中心是青島、徐州、南京、杭州和廈門。華中經濟大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衡陽以北地區、安徽靠近河南和湖北的地區、江西南昌以西靠近湖北的地區,該大區經濟中心是武漢,次中心是鄭州、長沙、南昌、宜昌和南陽。華南經濟大區包括湖南衡陽以南的南部地區、江西南部、廣東、廣西和海南,該大區的經濟中心是廣州,次中心是南寧、海口、深圳、衡陽和贛州。西南經濟大區就是原西南行政區所轄區域,包括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和西藏,該大區的經濟中心是重慶,次中心是成都、昆明和貴陽。西北經濟大區包括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內蒙,該大區的經濟中心是西安,次中心是蘭州、烏魯木齊和包頭。

        2、 關于省。

        目前在對于行政區劃改革的討論中,“省”是一個倍受關注的問題。基本上可

        以分為兩種主張。其一是虛省制,就是將省的權力虛化;其二就是擴省制或縮省制,這兩種叫法實質是一樣的,“擴省制”是擴大省的數量,“縮省制”是減小省的面積。筆者基本贊成第二種主張,因為第一種主張沒有考慮中國的傳統和實情,中國是一個注重文字隱晦的國家,什么是實,什么是虛,很難把握,實中轉虛,虛中藏實,所以虛省制“虛”不下來,反而會帶來更多的其他問題,最終達不到改革的目的。

        但“縮省制”(或者叫“擴省制”)怎么縮法?筆者認為,一定要慎之又慎,要綜合考慮區域平衡、經濟發展和歷史傳統等三大改革原則。對于有些人所持的觀點即目前那些面積大人口多的省應該分掉,各省面積和人口應大致相等,筆者認為這是僵化的看問題。如果一個省的省會影響和輻射帶動能力太小,那么就是該省目前面積相對不大,人口不是很多,也應該分,讓那些被強制束縛在省會行政領導下的地區劃出來,真正地受能帶動它們發展的城市的影響。反之,如果某省的省會輻射帶動能力強,它的影響范圍已經超出了現有省的轄區,那么,即使該省的面積較大,人口較多,也沒有必要分掉,甚至還可以考慮多劃些地區給該省。同時,除了要考慮經濟發展原則之外,也要考慮歷史傳統原則。如果某省的區劃歷史較短,人們的語言相當不統一,對本省的歸屬感和向心力不強,就可以考慮對該省的行政區劃作出大的調整。

        為了說明筆者的觀點,在此舉湖北省為例。筆者曾經在湖北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對湖北的情況比較熟悉。湖北省是清朝的時候才設立的一個省份,與周邊的河南省、江西省(此兩省均為元朝所設)相比歷史較短,而且湖北有一個在全國都算奇特的現象,就是語言極為不統一,有河南方言區(襄樊、十堰),贛語區(咸寧等地),江淮官話區(湖北東北部),湘語區(靠近湖南地區),四川方言區(恩施等地)等,武漢話的范圍僅僅限于武漢城區(即漢口、漢陽、武昌三鎮),武漢所轄幾縣(上世紀90年代均已該為區)的話與武漢話區別很大。基于上述原因,筆者建議可以考慮對湖北的行政區劃作較大調整:①武漢直轄,同時將武漢周邊黃岡、黃石并入武漢;②將宜昌、恩施與重慶的萬州、黔江合并組建三峽省;③或者再將襄樊、十堰與河南的南陽、信陽合并組建新省;④剩下荊州、荊門、孝感、咸寧等地組建新的湖北省或叫荊楚省,以荊州為省會。這種調整方案有幾個優點:①解決了武漢在湖北首位度過高武漢直轄后湖北無城作省會的矛盾;②將黃岡等經濟較落后地區劃入武漢使武漢從湖北帶走產值的同時也直接帶動落后地區發展,而且新武漢直轄市的面積不是太大不會出現重慶直轄市面積過大負擔太重反而影響輻射帶動能力的問題;③將武漢的輻射能力釋放出來從而帶動整個中部地區的發展;④可以解決重慶市面積太大包袱過重以及三峽地區經濟發展的問題;⑤可以解決河南人口過多而鄭州對河南南部地區影響力弱的問題;⑥新的湖北省繼續擁有京廣、焦柳(焦作—柳州)和洛湛(洛陽—湛江)鐵路,還有長江黃金水道和大量的淡水湖,所以資源并不貧乏,而且面積和人口適當也符合縮省的趨勢,并且荊州從歷史上看是楚國故地及核心地區,從現代元素考量有鐵路、長江港口、高速公路和飛機場,所以做新湖北省會既尊重了歷史傳統又符合經濟發展的要求。當然,這個方案可以做具體的調整。

        3、 關于市。

        如前所述,“市” 在中國的歷史最短,而且建國以后的調整也最為頻繁,市目前在中國的情況也最復雜甚至混亂。

        如現行憲法30條對市的規定有三種,即直轄市、市和較大的市。直轄市為省級,憲法上講的“較大的市”是指設區管縣的市,也就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地級市(或叫省轄市),憲法上講的“市”根據30條的內容可以判斷主要是指縣級市,所以,在我國有憲法地位的市有三級,即省級、地級和縣級。而中國目前的市可謂種類繁多,就行政級別而論,有五級,即省級(指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副省級(沈陽、哈爾濱、長春、大連、濟南、青島、南京、杭州、寧波、廈門、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 ,地級,副地級(一些省直管的市)和縣級市。很顯然,副省級和副地級市是沒有憲法依據的,但在中國現實存在著,所以行政區劃改革需要對這兩種市的憲法地位予以明確。

        另外,“直轄市”在目前的中國也是一個頗受關注的問題,筆者建議對直轄市問題也有必要在行政區劃改革中予以解決。由于中國在1997年對1968年以來停滯了幾十年的直轄市的區劃進行了調整,因此現在有至少10多個市希望成為直轄市。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市想成為直轄市,在本省做省會不好嗎?除了行政地位提高對這些市的誘惑外,筆者認為:其一,直轄市和省雖然都是省級,但直轄市是“城市”,省主要還是農村為主導的地區,而中國正在加快城市化進程,無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直轄市會比省受到更大的關注,吸引更多的投資和項目,對一個城市的實力和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顯然比省會等擁有更多的優勢;其二,對于一些在比所在省更大區域范圍內有輻射影響的城市,將其從所在的省單列出來,有助于該區域的發展。因此,筆者主張在中國設立更多的直轄市。正如有學者講的,增設直轄市有利于縮小省區增加一級政區數量,從而使我國行政區劃的層次和幅度逐步趨向合理;可以提高部分大城市的行政地位,使之成為跨省區的新的經濟增長級;有利于增強中央政權調控的主體地位。 至于設多少個,在那里設?筆者認為應當綜合考慮前面提到的行政區劃改革的原則,不止是一個,但也不宜太多(多了直轄市的作用反而會降低)。中國目前的四個直轄市,三個在東部,一個在西部而且是西南,所以中部應設一個,而且京、津屬于華北經濟區,上海屬于華東經濟區,所以從區位、規模、實力、輻射力以及可操作性等因素考慮,在東北經濟大區可設大連直轄市(大連不是省會操作相對簡單),在華中經濟大區設武漢直轄市(湖北行政區劃調整后,武漢直轄的問題迎刃而解),在華南經濟大區設廣州或深圳直轄市,在西北經濟大區設西安直轄市(陜西的區劃也可做調整,現在該省的區劃也存在問題)。

        4、 關于縣。

        如前所述,縣是中國最穩定的一級地方建制。筆者主張:其一,應當穩定這

        一區劃形式而不是一味的縣改市,“縣”的轄區基本上是農村地區,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城市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縣改市并不能真正加快城市化進程;其二,逐步取消“市管縣”體制,當初在設計這一制度時,一則是與撤地設市的改革相適應,二則是希望城市帶動農村。但現在看來,“市管縣”體制帶來了很多問題。如“小馬拉大車” ,很多地級市本身很小,又管幾個甚至是十幾個縣,很難起到帶動作用,所以對縣域經濟的發展不但沒起到正面作用,反而會有負面作用。

        注釋 :

        1 參見夏書章:《行政區劃》,《中國行政管理》2004年第4期,第68頁。

        2 依照哲學上的說法,形式由內容決定但反作用于內容,形式并不是無足輕重的,對內容有很強烈的反作用。在憲法學領域內,國家(性質)是內容,國家結構形式等都屬于形式,都是為國家性質服務的,形式的好壞對國家性質的實現有很現實的影響,因此國家形式問題是很重要的憲法問題。

        3 有人主張在中國實行聯邦制,筆者認為從中國的歷史(即歷史和民族因素)上看不會采取,從中國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和區域發展極不平衡兩個現實因素考慮,中國都不適宜采取聯邦制。

        4 參見韓大元、胡錦光主編:《憲法教學參考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192頁。

        5 參見胡錦光、韓大元著:《中國憲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頁;周葉中主編:《憲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231頁等。

        6 相關數據可參看中部發展創新網、中國地區發展報告網、湖南統計信息網等。

        7 一般來講重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這顯然比輕工業能積聚更多的人到城市來。

        8 參見陳晉肅:《21世紀中國行政區劃體制改革的問題與思路-劉君德教授訪談錄》,《探索與爭鳴》2002年第4期,第2—3頁。

        9 參見張崇琛:《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的變遷》,《秘書之友》1994年第9期,第39頁。

        10 同上,第42頁。

        11 參見魏定仁主編:《憲法學》(全國自考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頁。

        12 參加唐彬:《調整全國行政區劃的新思路》,《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3卷第4期(2003年12月),第7—9頁。

        13 參見許崇德主編:《憲法學》(外國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5頁。

        14 筆者講的是具有現代含義的市。

        15 參見張千帆主編:《憲法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69頁。

        第6篇:行政區劃調整范文

        【關鍵詞】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劃分代碼 維護工作

        《統計用區劃代碼》和《統計用城鄉劃分代碼》為全面、真實反映和評價我國城鎮化水平提供了翔實的城鄉地域資料。它是建立在鄉、鎮、街道和村、居委會基礎之上,客觀、真實、細致地反映了我國城鄉劃分情況,是科學制定城鄉劃分統計標準,反映和評價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統計用區劃代碼》和《統計用城鄉劃分代碼》在編制中是不能分開的。也就是說,編制這兩套代碼是一項整體工作,其最終形成一個《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庫》。各項普查、常規調查和專項調查最為常用的是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劃分代碼主要涉及分城鄉的統計調查項目。為了便于不同專業、不同調查,對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的不同需求,我們將一項工作的成果分為《統計用區劃代碼》和《統計用城鄉劃分代碼》。

        做好更新維護工作,是用好《統計用區劃代碼》和《統計用城鄉劃分代碼》的重要基礎。

        一、抓住源頭,強化部門協作,與民政部門認定的區劃相銜接

        這兩套代碼標準均以國家行政區劃和民政部門認定的村、居委會為編制基礎。統計用區劃代碼的源頭是民政部門管理的行政區劃,為保證與民政部門城鄉劃分資料的銜接統一,統計部門要通過民政局了解和掌握最新的鄉鎮、村居委會兩級行政建制變動情況,獲取上一年度的行政區劃變更資料,尤其是新成立的鄉鎮、村居委會的批復文件以及區劃的四至范圍,根據變更文件按照《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編制規則》為新增的行政區劃編制區劃代碼,并以此作為系統上報的文獻依據。

        二、注重實際,強化實地核查,落實城鄉劃分代碼轉換依據

        嚴格地講,《統計用城鄉劃分代碼》中的城鄉分類代碼不是直接編制的。為了保證城鄉劃分的準確和不受外界干擾,在編制代碼中,先編制中間轉換代碼――城鄉屬性代碼,再在系統管理平臺中依據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屬性代碼轉換出城鄉分類代碼。《統計用城鄉劃分代碼》除采用《統計用區劃代碼》的編制原則外,還以縣、鄉兩級人民政府駐地和村、居委會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情況為劃分城鄉的依據。統計部門要對城鄉屬性代碼變更情況逐一核實,詳細詢問變更原因,根據實際建設與駐地的連接情況對"完全連接"、"部分連接"、"特殊區域"等城鄉屬性認真確認界定。對于城鄉屬性判別不清、把握不準的進行講解,要組織有關人員實地察看,保證工作的客觀準確。

        三、助力發展,強化統計服務,結合經濟管理編制開發區虛擬區劃代碼

        統計用鄉、村兩級區域劃分嚴格按照民政部門確認的地域編制,如果民政部門未確認,但實際存在的區域,比如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旅游度假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并且獨立于鄉鎮政府或村居委會管理之外的各類開發區則給予類似鄉級或類似村級的代碼。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的開發區如雨后春筍一般迅猛發展,開發區設有相應的管理委員會、投資公司,投入資金對本轄區進行開發、建設,具備政府職能部門的性質。對于平行于鄉鎮政府或村居委會的開發區,在行政管理方面已經完全與鄉鎮、街道分離,直接隸屬于上級人民政府。統計部門從進一步履行統計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的職責出發,應該為其編制虛擬區劃代碼,進一步滿足開發區有關統計數據分類、匯總的需要。

        四、精細操作,強化系統維護,及時上報最新的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在統計工作中,各級統計部門不編制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直接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國家標準;縣以下區劃代碼則由各級統計部門按照國家統一制訂的編碼規則編制。國家統計局建立全國統一的《統計用區劃代碼庫》,供各專業統計直接使用。基層統計部門要熟練掌握國家統計局行政區劃管理系統操作方法,及時通過系統更新維護最終核實結果,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嚴謹高效的完成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屬性代碼更新維護工作。

        五、服務普查,強化地圖修正,保障普查區域劃分工作開展

        這兩套代碼標準,為國家統計局各項普查、常規統計調查和專項調查提供了基礎的分類代碼,也為各專業統計數據銜接與對比提供了條件。大型普查年份的區劃代碼與城鄉劃分代碼維護工作的結果將會在當年應用于普查工作中,統計部門要結合普查區域劃分和地圖繪制工作要求,及時組織有關統計人員進行實地踏查邊界,切實做好地圖修正工作,有力的保障普查工作順利進行。

        六、完善名錄,強化單位認定,提前謀劃基本單位名錄調整維護

        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中的一些單位因為行政區劃的調整,對應的區劃代碼也要隨之調整,基層統計部門要提前著手,對區劃代碼調整涉及到地區的基本單位名錄庫進行梳理,認真核對所有單位的歸屬地域,做好所在地和注冊地區劃代碼信息的認定工作,待上級批復新的區劃代碼后,集中進行更新替換。

        七、化整為零、強化基層工作,服務于城鄉管理

        第7篇:行政區劃調整范文

        國務院的國函〔2005〕35號文件的內容是:撤銷廣州市東山區(并入越秀區)、芳村區(并入荔灣區),設立廣州市南沙區、蘿崗區。

        與全市大張旗鼓申辦亞運會的高調相比,廣州此次行政區劃調整的態度低調得近乎“保密”。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此次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從擬定到批準的將近一年時間一直是處于不公開狀態,未向同級人大申報核準,參加此次方案論證的專家組成員也與廣州市政府簽訂了保密協議。”

        廣州傳媒第一次公開得知行政區劃將調整的消息,是在3月28日, 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在廣州市第十二屆人大第三次會議閉幕后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透露的。而此時離國務院正式批準這份調整方案的日期(4月28日),僅僅相隔1個月。

        與國務院此前批復的行政區劃調整的城市相比,廣州的調整幅度算是小的了,沒有因此增加一寸土地。但就行政區劃調整的意義來說,廣州的內部重組比城區面積增加了3倍的南寧更有意義:因為南寧的擴城層次對廣州來說,早在2000年就已經完成了;而廣州此次的內部重組,使這個城市的雄心和戰略布局正式從緊巴巴的老廣州市區疊加到743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換句話說,在對老城區稍加安撫之后,準備強勢起飛的廣州亮出了自己打磨已久的超級經濟發動機:披著蘿崗區外衣的廣州開發區和披著南沙區外衣的南沙開發區。

        為什么要“保密”?為什么內部版圖重組?在其背后,除了城市發展的名義,儼然也是一次利益蛋糕的重新劃分。在廣州之外,全國行政區劃調整的熱潮(從擴城熱、改區熱到申報直轄市熱)背后,無一不有一個利益的推手,要地,要權限,要資源,要更可觀的城市前途。

        發生在“城市管理年”的區劃調整

        2005年是廣州市委、市政府所定的“城市管理年”的第一年,市財政為此安排了專款5000萬元,專項用于環境保護、環境整治。但與廣州動輒數十億的市政投資相比,這種城市管理的“精耕細作”實屬小兒科。在此之前,以“南拓北優、東進西聯”為核心的《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已實施了4年,廣州市在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型的城市空間內拉開了架勢,其中的“南拓軸”――從廣州科學城、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大學城到廣州新城、南沙開發區到南沙港區――被視為廣州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的核心,最被寄予厚望。

        曾有記者向廣州市市委書記林樹森提到他經常去機場、地鐵、會展中心、南沙的工地,他的回答是:“為什么我常去這些地方?因為它們是廣州城市的未來。”

        根據廣州傳媒歷年來的記錄,廣州市委、市政府對南沙和廣州開發區的青睞和倚重:2001年10月,時任市長的林樹森在廣州首場“對外新聞會”上透露:未來幾年,廣州將沿珠江口重點向南拓展,把南沙作為老城區重化工業的轉移基地和現代化臨港工業基地。2002年3月7日,林樹森把廣州開發區和南沙評價為廣州發展的4個輪子中的兩個。8月,廣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南沙開發建設指揮部正式掛牌,時任常務副市長的張廣寧擔綱總指揮。2004年10月22日,林樹森、張廣寧等出席了廣州港南沙港區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工作總結表彰大會,表彰僅用33個月就建成工程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回顧南沙歷史,早在1992年,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就與番禺合作開發南沙。張廣寧曾說:“沒有霍英東先生愛國、愛家鄉先做起來這一塊,哪有我們現在的大南沙開發概念?”1993年5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而南沙開發區第一任黨委書記后來成為廣州番禺區委書記的梁柏楠。梁柏楠在2004年因被判刑12年,但之前的10年卻是他在南沙開發上敲詐勒索、盤剝刁難霍英東的10年,大南沙和霍英東22平方公里的“小南沙”的開發都受到嚴重影響。南沙開發區建設指揮部接手之后,南沙的開發才納入了廣州的主戰場,作為一座100萬人左右的現代化海濱新城來規劃。它對廣州的重要性用南沙開發區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羅兆輝的話說就是“到2008年,南沙的生產總值將超過5000億元,在經濟總量上,又是一個廣州”。

        而擁有89家全球500強企業投資的廣州開發區也很強勢,在成立20年后的2004年,稅收在全國49個國家級開發區中第一個沖破100億大關。2005年開發區GDP預計達到700億元。作為副市級單位,廣州開發區的財政收支相對獨立于廣州市政預算,副科級公務員能拿到1.5萬元的月薪,日子過得很富裕,林樹森曾公開表示過羨慕。現在,區劃調整后披著蘿崗區外衣的廣州開發區完全“回歸”廣州,開始承擔廣州東部經濟帶崛起的重任。

        南沙區從番禺區“切”出來,其實從4年以來的廣州城市空間布局可以看出線索,不算“保密”:廣州開發區“回歸”廣州的消息也在廣州民間流傳了一年多,多少有些心理準備,也不算“保密”。對東山區、越秀區、芳村區和荔灣區的市民來說,他們也在非正常渠道聽到過風聲,據說東山區和芳村區的一些企事業單位在2月過年前就拼命發錢;但這次區劃調整對他們而言還是算廣州的“一夜變身”,“東山少爺”和以前的“西關小姐”一樣,相繼從廣州的行政分區上抹去了名字。名義是好的――合并后的越秀區將成為未來廣州市的政治、文化中心。新的荔灣區會是廣州市最具嶺南特色的中心城區,但2003年11月19日,廣州市市委書記林樹森在廣州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實施總結研討會上已下定論:“未來廣州的市中心將是一個郁郁蔥蔥的野生動物園!”――他指的是“南拓軸”上的番禺香江野生動物園。

        廣州大開大闔、統領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大步邁向海洋和全球化的趨勢已不可阻擋。相比起來,至于4個新區的“一哥”的任命,公務員的職位變動,房地產的升跌前景,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房產證、工商執照等證件的區域歸屬,孩子入學地段歸屬,本土特色的保留,已算是城市發展進程中的小問題了。就生活而言,廣州人早已打破了行政區域的分割影響,“有錢有勢住東山,有錢無勢住西關,無錢無勢住河南”的法則完全失效了。

        行政區劃調整背后的利益推手

        今天,長沙的城市面積要大過廣州。更多城市在擴城,在改區,還有申報直轄市的熱潮。

        第8篇:行政區劃調整范文

        隨著經濟區域化的推進和新的世界性經濟運行機制的啟動,跨國公司、世界性經濟組織等成為主要角色先后登場,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強。全球范圍內的組織國際聯合、控制資源流向、影響經濟生活、引導文化潮流,深刻地影響著國家的社會生活,也對傳統的權力運作帶來了挑戰。區域化的經濟超出民族國家的調控能力,迫使人們去尋找替代方案,如把迄今民族國家所承擔的社會福利職能轉讓給跨國機構。對于政府而言,區域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一方面,經濟區域化為政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家間的相互依賴性既有利于用規則貿易取代強權貿易,從而給予發展中國家自我保護的手段,也將為國際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機會。由于在客觀上要求分工的深化與市場規模的擴張,區域化推動著銷售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擴張。在追逐規模效益與分工效益的過程中,跨國公司通過投資活動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協調其生產與經營活動的格局,推動產業內貿易和公司內貿易的高速發展。大量的國際資本流向哪個地區,就會加速哪個地區的發展。因此,區域化無疑拓寬了政府活動的空間和領域。

        另一方面,區域化對我國政府管理體制提出了挑戰。作為發展中國家和典型的后發型國家,中國要成功地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在區域化競爭中立穩陣腳,關鍵是要建立一個求真務實、具有強烈責任感的政府。但現有政府管理體制仍舊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政策的可預見性和法規的透明度不高,依法行政的理念很難植入。從依法治國的理念載入憲法到有法必依成為行政主體的自覺行動,我國的歷程十分漫長。另一個嚴峻的事實是:有法不依、無法可依甚至知法犯法的情況在實踐中依然大量存在;憑經驗辦事、按首長的指示辦事等情況在一些地方屢見不鮮。內部法規大于國家法律,造成壟斷經濟,即“權力經濟”,其主要表現為:市場準入,壁壘限制;長官意志,一言九鼎;法規體系薄弱,程序性法規匱乏。這些表現都不符合區域化經濟的發展。

        其次,政府的實際運作方式還不夠規范。在政企關系上,我國政府還未完全從企業活動中超脫出來,權力性干預和管制依然過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滯后。在市場機制的培育上,我國政府的依法管理還很不完善,缺乏現代的公共服務觀念。在管理隊伍上,我們還亟待建立一支懂得并能駕馭現代市場經濟、有效進行宏觀調控的政府人才隊伍。在管理手段上,政府對經濟的控制能力將受到挑戰:跨國公司可能通過多種途徑繞過東道國政府的控制,可能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環境,隨時轉移生產和投資。這決定了中國在區域化環境中深化行政改革、建立區域化高效的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性,要求政府從傳統的行政命令方式轉變為行政指導方式,行政方式從剛性轉變為柔性。

        區域化背景下的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府管理變革

        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公共行政理論研究處于空白狀態,實踐中也一直遵循政治行政一元論(政治與行政不分)和古典的官僚制度(韋伯的科層制理論)。結果,政府往往以政治的方式對待行政(如政策制定),以行政的方法對待政治(如資源分配),并由此導致了一些問題和一定程度上的制度性腐敗。更為重要的是,傳統公共行政理論認為:政府應該提供所有的公共產品,這一理念是導致政府擴大對經濟生活的干預的重要價值原則;同時,政府是外在于市場的公共權力機制,這一觀念造成了政府與市場的脫節,使得政府運作缺乏市場效率,市場運作缺乏公共支持。

        相比之下,新的公共行政理論是融合了公共理念與市場理念、以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 andEffectiveness,即經濟、效率和有效性)為目標的管理改革模式。它極大地突出了市場理念和公眾的重要地位。

        在強化市場理念方面,新理論將政府納入整個市場體系中加以通盤考慮,認為應該將公共服務視為重要的市場領域,將政府管理看作是市場機制與公共機制的結合;討論政府在注重公平與公正的前提下提高資金運用的市場效率,把政府服務的質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崇尚和推行公共服務的社會化、社區化和社會自愿服務,強調在不同的服務機構間引入競爭機制和市場檢驗。因此,政府不再是單一的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其管制和審批部分的權力將大規模釋放甚至取消。而信息資源的公開程度和提高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度的要求,使政府內部機構變革成為必然。

        在政府與公眾關系方面,新理論強調顧客取向、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并通過建立企業化政府來提高政府的能力與效率,使公眾獲得更多高質量的服務。在實踐中,區域化使政府與公眾的關系開始發生變化。投資來源的非本國化、經營活動的非本土化、交換的電子信息化以及國際民間組織力量的日益“自治化”,都使公眾和公民社會在社會生活中的自治式運作能力、承受各種風險的自主能力大大加強。這對政府管理提出的要求是:加強對社會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務的社會化,不再從管理主體的角度考慮如何管制被管理者,而是站在社會與公眾的立場上考慮政府如何為公眾服務。

        區域化背景下中國政府管理變革的取向

        在中國―東盟經濟區域化的趨勢下,如何進一步發揮政府在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政府如何運用市場法則來進行公共事務管理、提高公共行政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是目前面臨的現實而又緊迫的問題。借鑒西方國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政府管理應當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革新:

        (一) 從以權力為中心向以規則為中心的轉變

        以權力為中心的運作方式,隨意性和無序性較大、公開度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行政權力支配一切。而在區域化時代,社會環境瞬息萬變,社會需求多元化,政府難以繼續試圖向社會提供壟斷。政府應該轉向一種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務提供劃槳分開的體制,選擇把自己局限于政策和指導從而把實干讓給他人去做,從而有所為、有所不為。這要求政府必須嚴格依法行政,政府運作的基本規則應從以往運用行政權力進行強制性干預,轉變為通過制度供給引導服務對象按照政府規范實施行為,即由權力行政轉向規則行政。

        (二)從管制行政向服務行政轉變

        在區域化的背景下,政府將不再單純地限制市場主體的活動,而應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參與和干預經濟生活。它在理論上也不再僅僅采取單純的管理性行政,更應當實施滿足社會和公眾需求的服務性行政。

        在西方,各國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最終選擇了服務職能,實現了由過去重管理輕服務、以政府為中心,到開始注重公共服務、以滿足公眾需求為中心的轉變。在中國,政府管理變革離不開國際公共行政發展的宏觀背景和時代的特殊性,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中國入世的特殊要求。它們預示著政府職能結構的中心將由行政管制的職能逐步轉向公共服務的職能,意味著政府施政需要符合公眾的意志和愿望、重新設定政府與公眾的地位和關系,也表明了政府行為的公眾取向。

        (三)從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轉變

        第9篇:行政區劃調整范文

        關鍵詞:行政層級;三級制;經濟發展;制度性支持;市管縣體制

        中圖分類號:D0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573(2013)03-0067-03

        市管縣體制是我國目前實行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構成了政府系統中最基本的縱向權力結構體系。市管縣管理體制實行前,我國的地方行政層級是省―市―鄉三級體制;1982年市管縣管理體制實施之后,地方行政層級變為省―市―縣―鄉四級制。這一體制的施行,使我國的地方行政層級由憲法規定的三級向四級轉化,我國也就成為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多層級地方行政管理國家。

        一、我國地方行政層級的歷史演變

        奴隸社會時期在全國范圍尚無統一的行政區域劃分,只是有了君主官僚制時代行政區劃的雛形。秦國統六國安天下,中央集權,廢分封、行郡縣。唐宋時期,地方行政管理體制采用以三級制為主體的新模式。元朝時,設定行省制,地方行政層級設省―路―州三級,在疆域面積大的情況下可以加強統治。明清時期,除邊疆地區外,仍以省為最高行政區,在地方行政層級設省、府、縣三級。在北洋政府時期,地方層級實行省、道、縣三級。民國時期,廢除府級,設省、道、縣三級地方層級,后撤銷了道一級,增設了行署,作為省政府的派出機構。在南京政府時期,正式確立城市型行政區劃,特別市、直轄市與省、縣等政區相同的地位。

        二、國外地方行政層級的發展

        (一)法國

        法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歐洲大國,實行大區、省、市鎮三級制。20世紀50年代,法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區域間經濟合作要求越來越大,行政區劃越來越無法滿足經濟合作的要求,行政區劃改革勢在必行。改革內容主要是頒布法律法規鼓勵市鎮實行合并組合,控制市鎮規模合理化,從而克服了市鎮數量多、規模小,難以行使市鎮應有職能的窘狀。1963年法國成立了九個城市共同體來解決區域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問題,目的在于協調區域發展經濟。城市共同體是一個新的政府組織結構,包括了中心城市和周邊城鎮,創建新的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即大都市區兩級行政管理模式。1982年,大區成為法國的一級地方行政區域,這樣,大區、省、市鎮三級行政層級構成了法國的地方行政層級。

        (二)美國

        作為典型的聯邦制國家的美國,設三級地方行政層級即聯邦、州、地方政府。2004年,美國各級地方政府87 525個,其中一般地方政府數量為38 967個,包括3 034個縣政府,19 429個市政府和16 504個鎮政府;學區政府13 560個,專區政府35 052個。

        美國地方政府不包括州,因為州是一個獨立自治體,屬于成員國政府。州以下的各級政府才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歸州政府管轄。各州下轄的地方政府建制組織機構都是州政府授予的。

        (三)日本

        日本是世界經濟發達國家之一,面積37萬平方公里,人口居世界第八位,地方行政層級是都道府縣和市町村二級制。都道府縣是介于國家和市町村之間,名稱不同,組織和職能一樣,包括市町村在內的廣域地方公共團體。市町村屬于基礎性的地方團體,都道府縣下設695個市,1 863個町,529個村。日本的市按照人口和面積等因素可以分為政令指定市、核心市、特例市和普通市。日本的“町”與我國的“鎮”相似,是由都道府縣自行設置劃分標準。日本的“村”是地方公共團體,每一個村都是由地方公務員負責日常的工作,為本公共團體的成員服務的地方政府。市町村在行政層級上雖屬同一級,但在法律地位上,市、町、村和特別區四者之間平等,沒有隸屬和領導或指導關系,在規模上也有很大的差別。[1]

        如表2所示,俄羅斯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一位,地方政府層級設置市、鎮(村),基本上為二級制,其中89個聯邦主體管轄1 867個區、577個市;加拿大面積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國土面積世界第四,地方行政區劃分為三級;法國為三級制;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但人口居世界第八位,地方行政區劃為二級制。

        為了經濟發展,各國對地方政府管理體制都在進行持續地改革,在地方政府行政層級方面呈現逐步減少的趨勢。在世界200多個獨立國家中,地方政府層級呈現扁平化結構,其中有130個國家實行二、三級制,只有約20個國家實行四級制或以上的;地方行政區劃的改革,減少地方管理層級是各國普遍做法。1926年日本實行了都道府縣、市町村二級制。印度1977年建立邦以下縣、鄉二級區劃制度。其他世界上一些面積較大的國家和一些人口大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在地方行政層級設計上都是以二、三級制為主。從歷史角度看地方行政層級較少的國家穩定性較高,而層級多的國家往往不穩定,從這個角度也說明了層級較少的行政層級體系長期內可以更好地促進地方經濟的穩定發展。

        三、地方政府行政層級調整的國際經驗

        盡管西方國家行政層級設置具有很大的區別,但發展總趨勢都是逐步簡少行政區層次,拓寬管理幅度,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其中一些先進的做法,值得我國借鑒。

        (一)經濟發展是決定行政區劃和行政層級劃分的主要因素

        影響西方國家行政區劃調整和改革有很多因素,其中經濟的發展是行政區劃改革的最主要因素。日本和法國尤為典型,法國在省和市鎮規模的設計上不科學,因而影響地區經濟的發展,于是成立了城市共同體來發展地區經濟,實行市鎮合并組合,設立大區。這種改革加快了區域間的經濟合作,同時也解決了區域發展的不平衡,縮小了地區間經濟差異,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區域經濟一體化效果明顯。日本頒布的《町村合并促進法》和《新市町村建設促進法》,旨在縮小城鄉地區差別,20世紀60年代,為了進一步實現城鄉一體化,日本政府開始規劃大都市圈建設,“特區”也隨之而產生。

        (二)地方政府行政層級保持在二級制或三級制為宜

        據統計,全世界約有68個國家實行三級制地方政府層級,這些國家規模大多是中等以上,如法國有大區、省、市鎮三級地方政府層級,德國有州、縣市和鄉鎮三級。實行二級制行政區劃的國家在全世界約有60個,有的是人口少、同時面積小或者國土面積大的國家,如芬蘭人口少、面積大,行政區劃分為省和市鎮兩級。還有的是在地方自治完善條件下的國土面積大、人口多的國家,如加拿大實行省、地區和地方政區單位二級地方政府層級。[2]可見,我國也可借鑒實行二級制或三級制地方管理體制。

        (三)法律法規的制度性支持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成功的基礎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法律法規的支持是任何改革成功的基礎。在分清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權與事權情況下,法律法規的制度性支持對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來說是必須的。日本和美國在改革過程中,都是法律規范先行,通過法律法規規范推動改革,在完善地方自治的基礎上,進行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創新。這樣可以很容易做到條塊之間職責分明、關系理順。我國地方行政體制改革方向就是管理結構扁平化、簡化層級、適當拓寬管理幅度。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 先锋全部色资源在线免费网站 | 日韩熟女一区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美女乳头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亚洲乱码中文欧美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