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一線工人先進事跡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義無反顧 投身愛心公益
2011年初,剛剛參加工作的孫金鳳,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加入了一個愛心公益群,第一次愛心活動便捐出了500元,相當于自己多半個月的工資,看到被捐助者感激的目光、滿足的笑容,她暗暗下定了決心,要將愛心活動長期堅持下去,從此與愛心公益結下了緣。可惜好景不長,在她加入愛心群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原來的愛心公益群解散了。但是,她投身愛心公益的決心卻沒有因此而改變,反而更加堅定,她決心自己創建一個愛心組織,繼續把愛心公益堅持下去。2012年9月10日,孫金鳳組建了“心語愛心公益群”,成立了“心語愛心公益志愿服務隊”,準備繼續進行愛心公益活動,繼續為孤寡老人、貧困兒童等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獻上一份愛心,發揚“友愛互助”的傳統美德,讓他們真真正正的感受到社會的關懷。最初,群里只有她的幾個同學和朋友等幾個人,隨著愛心公益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她們的愛心活動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應,許多愛心人士紛紛加入到這個群體,自愿捐款捐物,和群里其他成員們一起參加活動,奉獻愛心。到今年5月底,群成員人數已經從最初的幾個人已經發展到現在的近300人,從最初的80、90后青年,發展到現在上到五、六十歲的老人,下到幾歲、十幾歲的孩子,涵蓋著多個年齡段的一個大群體,群成員既有工人、農民、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又有人民教師、個體私營業主、軍人、還有正在上學的學生等。所有群成員和愛心人士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支持著她,更加堅定了她投身愛心公益的信心和決心。
2、精心組織 不斷完善管理
隨著群成員人數的不斷增加,群成員的社會階層也越發復雜,如何能夠組織這些群成員更好的進行愛心公益活動,更好的體現愛心、如何更好的使用和管理愛心基金,成了這個90后小女孩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能夠做好這些工作,她從網上查閱了各地愛心組織的管理方式和活動方式,結合自己愛心組織的特點,先將群里活動比較積極、有膽識有見解的群成員獨立出來,成立了“心語愛心公益志愿服務隊”常務理事會,向社會公開設立了愛心賬戶,由她牽頭,通過理事會會議決定服務隊的一切活動。常務理事會下設辦公室、財務組、策劃組(資金募集組)、調查組、宣傳組、活動組等6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由常務理事會成員擔任組長,各司其責,各盡其職。同時,制定了“心語愛心公益志愿服務隊”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圖。為了能夠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承認,積極向民政局申請行政許可,以求以后的愛心公益活動能有章可循,有度可依。
3、堅持活動 常抓不懈
“心語愛心公益志愿服務隊”從成立之初到現在,兩年多的時間,她共組織愛心活動60余次,累計幫扶300人次,活動總計支出1100余元,期間共收到愛心捐款3萬元。在幫扶的人群中,固定幫扶人有20人,其中孤寡老人8人,貧困青少年學生6人,重大疾病殘疾患者6人。期間,還舉行了7次總計一周的義賣活動和在“五一”勞動節去老年人供養中心義演活動一次,去營山革命烈士墓和邵黑石邵洪生烈士墓前掃墓兩次。同時,她還制定了比較完善的幫扶計劃,確保每周有活動,每個法定節假日有安排,保證能將愛心公益活動長久堅持下去。
4、社會關注 領導重視
勞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一)
樸實的容顏、偏瘦的身材和不時流露出率真的笑臉刻畫出了大西北廣袤荒灘上一位回族漢子棱角分明的形象,也正是因為飽經茫茫戈壁的風霜才讓這位漢子具備了極強的忍耐和堅毅的優秀品質。他,就是屢破全區煤炭行業單班產量進尺紀錄的__煤礦綜采一隊生產一班工長李伏海。
李伏海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已在煤礦奮斗了11年。從靈新礦到__煤礦,無論從事何種崗位,他的奮斗足跡都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是金子,放到哪里都會發光!
XX年8月,__煤礦第一套國產綜采設備投入生產使用,這標志該礦三年戰略規劃的實施已向現代化高產高效礦井邁出了穩健的一步。然而生產過程并不理想,由于該礦接觸綜采設備人員少、經驗淺、現場處理問題不足等缺陷,單班最高才采出3刀煤,這與規劃實現的高產高效礦井存在很大距離。后經集團公司領導協調,分別從原磁窯堡二礦、靈新礦、白芨溝礦等4個礦區抽調15名綜采專業骨干充實到綜采二隊。李伏海就是其中一員。
在靈新礦接觸綜采設備近10年的生產經驗為李伏海鋪平了走向管理崗位的道路,當即被任命為生產班工長。為了不辜負領導的期望,他開始了探索實現創高產的路途。生產現場,他根據采煤機割煤速度、轉載機過煤量、人員協作各方面進行檢查外,下班后在家還在琢磨現場操作各環節的有序銜接,如何實現人機搭配的最佳方案。經過反復研究,他發現,人機搭配完全可以實現零缺陷的有序銜接,但如果一味地追求產量使采煤機全速行進的情況下,結果卻是背道而馳,因為采煤機全速行進的過程中不僅會造成皮帶上口的溜煤眼滿倉,還會導致轉載機因煤流過大電路系統頻繁跳閘,這中間的影響少則幾分鐘,多則一個多小時。找到了癥結所在,李伏海欣喜若狂,知道什么病就明白該用什么藥來醫治它。李伏海果斷地向隊領導提出了一條合理化建議,就是在生產過程中采取采煤機前滾筒挑頂煤、后滾筒抬高連割帶掃的的辦法進行割煤,隊領導無奈之中采納了這一建議。實施后這方法果然奏效了,采煤機不但可以在工作面橫沖直撞的同時轉載機和溜煤眼也很少影響生產了,全隊單班產量以每月20以上的增幅漸次遞增。11月15日,__煤礦鞭炮齊鳴,這一天,李伏海一舉突破全區煤炭史上國產綜采設備單班產量進尺紀錄,創造了國產綜采設備單班產量進尺達國內一流水平的最好成績,單班割煤10刀、產量1.4萬噸、進尺達到8米,該礦礦長親自為他們頒發獎金5萬元,并在全礦通報礦長嘉獎令。李伏海寫譜寫了___煤礦輝煌的一頁,名利雙收的同時,他沒有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向著更高的目標發起了挑戰。
XX年6月,__煤礦綜采一隊投入生產,李伏海被任命為綜采一隊生產一班工長,這充分為他提供了展現才華的舞臺,但壓力也緊跟而來。進口5個國家、耗資3億多人民幣的這套代表世界最尖端的采煤設備對于他來說還很陌生,能不能將這張牙舞爪的洋玩意玩轉光靠決心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掌握它的原理和構造,同時還要有最基本的操作基礎;其次是人機搭配方面存在很大的生產制約問題,面對全班剛出校門不久的一幫娃娃兵他內心忐忑不安,如何帶好這幫娃娃兵減少人機磨合時間,實現最佳的人機搭配成為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心結。他一方面向外培職工請教采煤機、液壓支架和運輸系統的理論、操作知識,一方面在班組內開展考核獎勵與思想教育雙管齊下的管理制度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凝聚戰斗力;在工作現場,他從優化工序環節、減少生產、機電設備影響、人機搭配等各方面入手,提高設備開機率。兩個多月的時間,面對所有困難,沒有壓住李伏海敢于勝利的勇氣,在走過艱難和挫折之后,收獲的是成功的喜悅,是激動的淚水,是捷報頻傳:XX年8月3日,單班割煤11.5刀、進尺9.9米、產量1.5萬噸;8月18日割煤12刀、進尺10.4米、產量1.6萬噸;8月26日割煤16刀、進尺13.8米、產量2萬多噸;僅8月份,單班完成產量45.2萬噸,創造了全區煤炭史上的神話!這一串串的數字無不證明了李伏海的奮斗足跡和人性的芬芳!這一年,李伏海用成績和汗水換來了領導、職工的贊譽,也贏得了勞動模范光榮稱號。
職工常說:下井別人踩著李伏海的腳印走,升井他踩著工人腳步走。他的為官之道就是一個實字實實在在地帶頭干、實實在在地對待工作。
在今年4月份安裝會戰中,李伏海再一次向所有人展現出了勞模風采。他帶領本班職工維護扇形面、支護回收通道,確保回收安裝工作順利進行。總之,哪里工作忙,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哪里有困難,哪里就能聽到他的聲音。在回收液壓支架工作中,他不斷優化工序環節、減少因操作不當影響的時間,克服了頂板壓力大、拉架竄矸等困難。4月10日,首次創造了回收液壓支架5臺的紀錄,被隊嘉獎5500元,在目前的回收工作中他保持的紀錄仍無人超越,為該礦早日達產實現1010萬噸原煤產量目標奠定了基礎。
創業艱難曲折路,煤海搏擊競風流。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里,他以卓越的膽識,不尋常的業績,深得大家的信賴和擁護。如今,他正以飽滿的精神帶領員工籌劃綜采一隊的美好未來,在新的征程中追求新的跨越。
勞模先進事跡材料范文(二)
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新問題時,總是把年輕的隊員們叫到身邊,手把手地現場教學。遇到困難,他又總是站在第一線。今年3月3日中午時分,位于撫生路330號前的兩根電桿被路過的大車撞倒,電桿之間的一臺變壓器摔壞,致使撫河以西、朝陽洲中路以南直至朝陽農場大面積停電。情況險急!正在外面搶修的接到事故報修,立即帶領第一批搶修人員5分鐘后趕到現場,10分鐘后,留守值班的隊員按照現場發回的指示,緊急調配好車輛、物資趕到。大家齊心協力,趕在下午14:30前恢復了兩條線路的送電。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行動的感召力是無窮的。在的榜樣帶動下,隊員們爭先效行,團結拼搏。工作時,沒有你推我搡,只有爭先恐后;生活中,沒有得失計較,只有互幫互助。他們是同事,是師徒,是戰友,是兄弟。
殫精竭慮開拓進取——潘峰同志先進事跡簡介
潘峰,男,歲,助理工程師,××年由沈丘縣建設委員辦公室調整到施工科工作,近一年來,他立足本職崗位,任勞任怨、殫精竭慮、開拓進取、克己奉公,在施工管理工作崗們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一、認真做好“一法兩條例”迎檢工作。今年月份以來,全省各級人大對建設系統貫徹執行“一法兩條例”情況進行檢查評議,沈丘縣人大常委會成立了“一法兩條例”檢查評議辦公室,縣人大領導點名讓潘峰同志做為人大評議辦組成人員,縣建委在成立迎檢辦的時候也把潘峰列為主要成員之一,并把迎檢辦設在了施工科,把擔子壓在潘峰頭上。為切實把貫徹“一法兩條例”工作開展得健康有序、扎實有效,按照建委領導的安排,潘峰同志首先加班制定了迎檢方案并制訂了信息處理和專案查處制度。然后,他按照方案認真組織宣傳,指導二級機構進行自查并做到邊查邊改、未評先改,他每天與人大保持聯系,確保整個檢查評議工作有序開展。
二、積極組織建筑施工大檢查。潘峰同志到施工科時,時逢縣城建設進入,一批建設項目陸續開工,有的是招商引資工程,有的是重點工程,建設方為了個人利益,往往躲避管理,不按建設程序施工,監管困難大。面對這種局面,潘峰十分憂慮,他一邊不斷加大建筑法的宣傳力度,一邊積極向領導匯報。在建委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他組織有關方面的人員對××年以來單位與個人建筑進行拉網式質量安全大檢查。共檢查建設工程項目共項,建筑面積萬平方米,對建設程序、工程質量及安全存有問題的個項目依法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要求限期整改。對個存有安全隱患的工地下發了停工通知和限期整改通知。自到施工科工作以后,潘峰便一頭扎入一線工地,烈日中來,風雨中去,不怕酷暑嚴寒,不怕塵土泥水,吃苦在前,修路筑橋加班加點,殫精竭慮,一心撲在管理上,精心組織施工,堅持高標準建設,確保工程創優,建立全面質量保證組織體系。他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觀點,貫穿“質量勝于生命,責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思路,推行質量保證組織體系,實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人人有責任”的質量終身責任制。在施工中強化施工安全管理,細化安全措施,分解指標到人,健全安全保障體系,確保縣城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工程合格率達到%,全年安全無事故發生。今年月份,他起早貪黑、任勞任怨,放棄了所有休息日,全天靠在工地上,嗓子發不出音,牙痛得吃不下飯,但他晚上輸了水,白天又出現在工地上,這種“愛崗敬業、奉獻拼搏”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各部門與施工人員的一致好評與欽佩。
在XX縣公路局有這樣一個人:每個清晨,他都會搶在別人上班之前趕到自己的工作崗位,提前做好一天工作的準備;而當一天工作結束之時,他總是收拾好一切最后一個離開。他從參加工作就保持著這個習慣,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工作崗位幾經變換,二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這個人就是XX縣公路局XX公路站站長XX。今年三十六歲的他體格健壯,皮膚黝黑,雙手粗壯有力,說話嗓門洪亮,談起工作頭頭是道。可當我們詢問起這么多年以來取得的成績和榮譽時,他卻非常靦腆的笑著什么也不肯說。懷著一種特有的感情,我們走訪了XX身邊的同事和朋友,這里面有退休多年的“老公路”,有正在公路建設一線的青年人,有兄弟單位曾在一起工作過的職工。 XX從事公路工作以來,一心撲在事業上,很少抽出時間和精力料理自己的家事。他在工作上是一名合格的職工,在職工面前是一名稱職的站長,可在妻子和兒子面前卻不是一名合格的丈夫和父親。1999年、20XX年205國道XX段改建,河溝站負責最后的路基平臺加寬加固夯實工作。七月里烈日炎炎,灼熱的瀝青使溫度更高,汗水浸濕了全身,可他仍然堅持工作,同事多次勸他去休息,而他卻說:“天熱,大家都熱,工期這么緊,大家都能干,怎么能躲起來涼快呢?”他的言行使職工們大受鼓舞,更加努力的工作,終于于九月底成功地完成了這項工程。在這一百多天里,他早起晚歸,無暇顧及家里,妻子工作也很繁忙,五歲的兒子無人看管,他只好將兒子反鎖家中,然而有一天晚上九點半,他像往常一樣回到家中,卻發現兒子不見了,急得他圍著宿舍院找了好幾圈,一遍遍呼喊兒子的名字,終于在一個同事家中找到了兒子,孩子見到爸爸以后委屈得哭了。原來年幼的兒子想要找爸爸,沒想出來以后門關上了,便被關在門外了,XX看著抽泣的兒子心里難過極了,可他仍舊選擇了舍小家保大家,兒子也很懂事,學會了自己泡方便面。工作的強度使他身體透支,身上被驕陽曬出了皰疹,可是他沒有耽誤一天上工,白天上工地,晚上回家輸液。就這樣一直持續到工程最后完工。整個工程下來他瘦了,也黑了,而他那沉醉在奉獻中的自豪感,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一個為了事業如此癡迷的男人,你能說他不是一個真正的令人肅然起敬的男子漢嗎!
暢、安、舒、美是他對自己工作路段的基本要求,為了達到這個要求,XX組織職工深入開展“養護365”行動,每天組織一次普遍清掃,每天多次巡查,每年兩次路樹刷白……還要不分季節的對路面隨時出現的損壞及時修補。冬天,大雪紛飛,他又要帶領職工們,冒著寒風,來到公路上,掃積雪,灑鹽粒、沙子或石硝,以防車輛打滑。平平淡淡才是真。就是這樣,他任勞任怨,帶領全站職工發揚勇攀高峰的精神,實現了路肩整潔、水溝順適、邊坡整修一條線的高標準化養護,使公路經常保持“暢、安、舒、美”,優美的通車環境受到來往司乘人員和客商的交口稱贊。
加強養護、確保公路暢通是養護人員的天職。險情就是命令。一天傍晚,風雨交加,XX立即放下碗筷,冒雨召集站內職工組織邊坡搶修工作,他堅持帶頭工作,脫掉雨衣,任憑飛濺的流水往身上沖打,他雙腿和手臂被劃破多處,但他沒有退縮,一邊指揮,一邊奮力搶修。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終于搶修成功,而他和其他職工也已成了泥人。路旁的白蠟樹歪倒了好多,發現之后,XX立刻帶領幾名人員,頂著風雨繼續進行小樹的搶救工作,過往的行人看到這情形,都豎起大拇指感動的說:“道班工人,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