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建筑工程專業施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model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orking-study integration”,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superiorities of the model are elaborated, and som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years of experience are put forward, so as to develop the model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orking-study integration
中圖分類號:F407.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引言
目前,傳統的教育觀念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即要求學生要專心于學習,學有所成后再論職業,這樣一來學生對自身的評價也就出現了偏差,對社會上的各行業基本上一無所知,就中職類院校“建筑工程施工”這樣一個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專業來說,更是無法形成一個系統的理解。“職業”對他們來說,還是個非常遙遠的詞匯;并且,目前很多就業指導課開的很少,雖然學校會不定期為學生舉辦就業講座,但絕大多數學生認為開設的就業指導課很“虛”、“不實用”、“信息量小”、上課的教師大多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或缺乏理論基礎、就事論事,或缺乏對職業生涯的規劃意識,或是上課的老師本身就對該專業就業的實際情況不了解,空談理論,對學生整個職業生涯未做任何規劃。這些弊端,導致作為學生自身只有迷茫、困惑、彷徨。同時學生對自我認知程度及個性氣質了解不深刻,導致他們無法進行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結合當前情況,筆者認為若能很好的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模式運用至中職院校中,例如,從企業引入具備豐富經驗的高級技工等專業人才進駐學校,將會改善專職教師經驗不足的現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模式將是職業教育工作的最終目標,對于建筑工程施工相關專業來說,也是勢在必行的發展趨勢。因此,本文將重點就如何在中職院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中很好的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進行闡述與研究。
2. 中職院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引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的優越性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對勞動者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許上大學是通往成功的途徑之一,但并非唯一之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再是讀書的機器,而是具有積極進取、勇于創新,富有個性,有獨特見解和思想的人。因此,專業面窄、社會適應力差、綜合能力不強的人在市場競爭中必然處于劣勢。真正的人才標準應該是“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的綜合”。中職類院校的培養目標既是向社會輸送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同時又有很強實踐經驗的高級“藍領工人“。因此,我國中職類院校對學生的教學理念與一般院校不同,旨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很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
對于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更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例如:就該專業“建筑構造”課程分析,本門課知識點相當多,并且有時由于一些知識點之間并無太大聯系,學生記憶起來比較困難。筆者曾多年教授這門課程,就中職院校的學生特點進行分析,他們一是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一是該學生群體普遍年齡較小,社會認知水平尚未達到成人水平。許多課堂時間,若一味的對學生傳授新知,可能不能完全接受。尤其是對于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學生,在課堂上憑空講解,效果更是不佳。若學生進入實訓工廠或工地,通過教師或引企入校高級技工現場講解,學生能夠迅速將某一建筑構件相關的文字、實物、框架、結構結合起來,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筆者正在進行相關“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課題研究,在所教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學生中作了一次對此教育模式的調查,調查內容大致從學生對該專業的認識,學生心理,以及學生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的理解等方面展開。通過調查學生的情況,筆者總結分析,認為這種教育模式給學生帶來了諸多利益。現列舉如下:
(1)能將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從而加深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
(2)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在中職院校中的開展,使學生看到了自己在學校中學習的理論與工作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從根本上提高了自己學習理論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通過將學生引入企業,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使學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與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觸,加深了對社會和人類的認識,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與同事建立合作關系的重要性;
(4)通過該模式,為學生提供了通過參加實際工作來考察自己能力的機會,也為他們提供了提高自己環境適應能力的機會。學生們親臨現場接受職業指導,經受職業訓練,了解到與自己今后職業有關的各種信息,開闊了知識面,擴大了眼界;
(5)學生通過實際工作的鍛煉后,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責任心和自我判斷能力。
而且,選擇此種教育模式的學校在就業教學率上也顯著提高,其結果遠高于未參加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教育的學校。
因此,通過在中職類院校中引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模式,實現對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職業教育工作的最終目標,“校企合作”作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方法,必然對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為開創職業教育的新局面起到持續推動作用。
3. 中職院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具體實施方法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協調配合;施工管理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與科技飛速發展著,出現了更多的、更新的、更先進環保的建筑施工材料與施工工藝,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我國建筑工程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新科技與新材料在給建筑工程事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施工各個專業的協調配合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現階段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提高對各個專業協調配合工作的重視。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專業的協調配合的重要性
現代建筑工程無論是在設計上,還是在施工上,其技術含量都在不斷地提高,所應用的知識也越來越高深,涉及到的專業也越來越多。土木工程、電氣工程、給排水工程等與建筑工程施工相關的專業參與到工程施工中,發揮著各自的優勢,共同為促進建筑工程保質、按時、順利完工而努力。但是,一旦這些專業之間的協調配合度不高,專業交叉部分不能得到很好地處理,出現施工漏洞或者誤差問題,則很可能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與安全性,進而影響建筑工程各項功能的有效發揮,造成建筑工程單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受損的情況。由此可見,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個專業的協調配合工作是極其重要的。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專業的協調配合中常見的問題
各個專業人員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主要負責各自專業領域的工作,但是有時候也需要相互協調配合工作,以完成專業交叉部分的工作,從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但是,在實際施工管理中,常常會出現各個專業不能協調配合工作的情況,造成安全隱患,出現誤工、返工等問題,嚴重影響建筑工程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在此,筆者將針對土木工程專業與其他專業的協調配合問題進行探討。
第一,土木工程專業與電氣工程專業之間的協調配合問題。現代化的建筑中,電氣設施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們對建筑功能的發揮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對電氣管線等的安排與安裝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這就需要土木工程專業的配合。如果這兩個專業的工作人員不能很好地配合工作,則很容易引起電氣管線與建筑結構相沖突,電氣管線被堵塞的問題,不僅影響電氣設施功能的發揮,同時也影響建筑結構的布置與優化。
第二,土木工程專業與給排水工程專業之間的協調配合問題。與電氣工程建設施工問題相似,都存在管線與建筑結構相互沖突的問題。在給排水工程施工中,必須要考慮給排水管道的預留孔洞的位置等問題,如果沒有與土木工程專業人員相互協調配合,那么很可能會出現建筑給排水管道安裝受阻,管道預留孔洞與設計位置不符等情況,影響相關衛生設施的安放。
第三,土木工程專業與暖通工程專業之間的協調配合問題。建筑的取暖問題也是在建筑設計與施工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詳細考察工程實際情況,以設計出適宜的工程圖紙;在施工過程中,兩個專業的人員也必須積極協調配合,這樣才不會出現暖通管道與建筑結構相沖突的問題。一旦兩個專業協調不好,在建筑使用中則需要破換墻體改造暖通管道以提高暖通管道的供暖性能,這樣的改造工程會嚴重影響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
第四,其他專業之間的協調配合問題。除了以上四個主要專業之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還會涉及到工程施工(造價)管理、消防工程、測繪工程等專業,這些專業之間也需要相互協調配合工作,如果協調配合不好,那么,也會造成建筑工程的安全隱患問題,并影響建筑工程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專業的協調配合工作的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現以上問題,多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嚴、施工技術不適宜、施工人員安排不合理等造成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必須提高對各個專業協調配合工作重要性的人員,進而詳細分析各個專業之間的工作類型與性質,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科學合理地安排各個專業施工順序與人員,從而達到協調工作、最大化各專業優勢、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第一,建立嚴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嚴格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證建筑工程施工正常、有序進行的前提,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管理人員必須建立嚴格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在實際施工中,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并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同時,建筑工程管理高層人員必須了解施工設計圖紙、工序、工藝技術等,能夠進行合理的施工指導,與各個專業的人員有效溝通,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影響各個專業人員能夠將企業目標作為自己工作的目標。另外,還應該加大崗位責任制與薪酬激勵制度等的實施力度,以督促各個專業人員協調配合工作。
第二,選擇適宜的施工工藝、技術。適宜的施工工藝、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工程施工的質量,有效降低工程造價,同時還可以有效促進工程各專業人員的協調配合工作。另外,建筑工程設計圖紙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礎與依據,各個專業人員對其的理解也是相當重要的。各專業的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對圖紙的不足進行彌補與改正,并深入了解建筑工程設計的施工工序,有利于選擇適宜的施工工藝與技術,建設交叉環節的失誤,提高協調配合的效率。
第三,提高各個專業工作人員的素質。在這里,不僅是要提高各專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以保證施工質量,同時還要培養各個專業工作人員的敬業精神,使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風,能夠積極地與其他工作人員進行有效地協調配合,最大化地避免建筑工程施工常見問題;另外,還要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與施工人員。管理人員必須對施工人員的特長進行了解,以安排施工人員到合理的工作崗位,最大化地發揮其價值,為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性、可靠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 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個專業,必須是協調配合工作的,良好的協調性與配合性將有效地調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促進建筑工程保質、按時完工,有效地降低工程的成本。因此,建筑工程單位管理人員必須做好各個專業協調配合工作的管理,對常見的協調配合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尤其是對一些交叉細節問題,更是要提高重視,提出嚴肅的、合理的、有效的管理策略,以避免建筑工程施工出現誤工、返工等情況,進而提高工程施工質量,促進建筑工程單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曾偉勇.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專業的協調配合[J]. 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11,(08).
[2]魏東.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專業的協調管理分析[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1).
[3]蘇偉杰.論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各專業之間的協調工作[J]. 城市建設,2010,(10).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各專業協調管理方法
1 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專業協調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中,無論是民用建筑還是工業建筑,在施工過程中都涉及到多專業的配合,即土建、電氣、給排水、暖通等專業的配合。由于現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各專業中包含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如空調、通風、消防、對講、監控、電視、電話、寬頻網等等。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各專業之間的協調與配合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協調的不好,不僅影響施工進度,更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與品質。因為每一個專業既有自己的特定的位置空間和技術要求,同時又必須滿足其他專業施工的時間順序和空間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術上不能充分全面考慮,特別是在一些交叉部位的細節,極易產生問題,將出現誤工、返工等情況,影響工期和建筑質量,造成工程投資的浪費,嚴重的還會造成安全隱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各專業的協調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2 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見的各專業間協調問題
2.1 施工中常見的協調問題有:
2.1.1 土建專業與電氣專業:經常出現電氣進戶管與樓層梁和地梁相沖撞的情況,以及電氣開關設計在自來水管的管后等情況。另外,電氣線管在土建施工中被堵塞的現象也經常發生。
2.1.2 土建專業與給排水專業:經常出現給排水管與梁和板相沖撞的情況,還有衛生間的給排水管線預留孔洞的位置與施工后衛生潔具的安放位置不相對應的情況等。
2.1.3 土建專業與暖通專業:經常出現暖氣管道與樓層梁和地梁相沖撞的情況。另外,在施工中沒有預留空調管線的出墻預留孔,出現入住后砸墻,破壞墻體結構的情況。
2.1.4 建筑外表面、功能與結構:各種預制構件、預埋件、裝飾與結構的關系,如在施工中沒有考慮預留位置,將造成二次施工的后果。
2.1.5 各輔助專業之間的協調:各種消防、通風管線穿梁時,樓面凈空是否影響結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另外,大型設備的安裝通道,附件的預埋深度,以及弱電系統、控制系統等之間的協調問題。
2.2 產生問題的原因
2.2.1 從施工技術方面分析 在施工過程中,每一個專業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間、技術要求,同時又必須滿足其他專業施工的時間順序和空間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術上不能充分全面考慮,特別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細節,則極易產生問題。因此,對施工人員的素質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出現和應用,施工人員未能及時掌握,或者施工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知識培訓和上崗培訓,看不懂施工圖紙,將增加各專業之間出現矛盾和問題的可能性,造成各專業協調上的混亂情況。
2.2.2 從施工質量方面分析 工程項目施工涉及面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影響質量的因素很多,我們常說的五個大的方面: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參與施工建設的人員主要來自建設、施工、設計、監理等單位;施工所用材料也種類繁多,有時受特殊環境制約甚至使用非標材料和設備;施工用機械的設備性能和操作者熟練程度;施工建設過程的管理思路、設計方案、施工組織等。要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就必須狠抓施工階段各專業的質量控制。因此,要在設計、材料、機械、地形、地質、水文、氣象、施工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措施、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嚴把質量關。
2.2.3 從施工管理的角度分析 如果施工組織管理不健全,存在著人員責任不明確,或者是專業人員思想麻痹,認為工程項目中返返工是正常的,加之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都會給施工中各專業的協調工作帶來困難,也是產生問題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各專業的分工協調不盡人意,每一個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對其他專業的工作、工序及技術、質量要求很難全面了解和掌握。即使是本專業的問題,也由于新產品、新技術的使用,對其性能與施工工序不太熟悉,這無疑給協調工作帶來更多的問題。
3 做好各專業間協調工作的方法
3.1 加強技術協調
首先,提高設計圖紙的質量,減少因技術錯誤帶來的協調問題。設計圖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的優劣。一般來說,設計人員對本專業的設計都較為嚴密和完整,但與其他專業的設計就不一定協調,這就需要在圖紙會審時找出問題。施工單位要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管線圖,協同環控、動力照明、電氣、建筑裝飾以及弱電、消防等環節,對圖紙進行會審,如圖紙有不完善之處,提出修改意見,并提交設計單位確認。另外,技術交底是讓施工隊、班組充分理解設計意圖,了解施工的各個環節,從而減少交叉協調問題。
3.2 加強管理協調
對每一個工程項目的管理,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必須熟悉施工圖紙,針對具體的施工合同要求,掌握圖紙要求,研究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最大限度去優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項(部)工程,同時考慮自身的資源條件,認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組織計劃,從大入小,由面及點,確保每一分項工程能納入受控范圍之中。各專業的協調工作不僅要從技術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系統地進行管理,通過管理以減少施工中各專業的配合問題,建立以甲方、監理為主的統一領導,由專人統一指揮,解決各施工單位的協調工作,作為甲方管理人員、監理人員,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專業的工序,設計的要求。這樣才有可能統籌各專業的施工隊伍,保證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有序到位。通過各部門的認真檢查,防止問題的出現。
3.3 加強組織協調
建立由管理層到基層逐級的責任制度,權責分明;建立獎罰制度,在責任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獎懲制度,提高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和積極性。隱蔽驗收與中間驗收是做好協調管理工作的關鍵。此時的工作已從紙上階段進入實物階段,各專業之間的問題更加形象與直觀,問題更容易發現,同時也最容易解決和補救。作為施工現場技術管理人員,要善于不斷地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對施工中常見的問題,各專業之間的工期矛盾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并有一個或幾個解決預案。
3.4 提高專業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產品質量的好壞與從業人員的水平素質密不可分。在做好管理的同時,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專業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新技術產品的了解掌握。培養施工人員的敬業精神與細致的工作作風。強調各專業協調對施工的重要性,加強技術責任的協調管理,才有可能把問題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保證工程質量。
結束語
一、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施工課程的教學主要采用課堂講授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教材內容陳舊過時,部分內容詳略不當從目前施工教材的內容看,多是傳統施工工藝,有的甚至已過時,即使最新的施工教材,也很少介紹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一些已經成熟而且應用廣泛的技術也未能在教材中加以反映,如砌體工程中各種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在教材中就很少講述,而國家限制使用甚至禁止使用的粘土磚施工工藝,在教材中卻占了相當大的篇幅。又如在模板工程一節中, 目前應用廣泛的膠合木模板施工技術也是空白,而對于目前已很少使用的組合鋼模卻進行詳細的介紹。
(二)課堂講授與工程實踐相脫節,教學手段落后工程施工是一門技術發展較快、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大量的施工工藝過程和技術構造,完全通過課堂講授,學生是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必須結合工程實際, 通過現代的教育技術進行傳授。引進多媒體輔助教學 , 提高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 “黑板 +粉筆 ”, 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 互聯網等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 。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 , 它的優點是 :節約了板書時間, 加大了信息量 , 開闊知識面, 并能挖掘出課本文字達不到的直觀、 動態效果, 使難以理解的抽象理論形象化、 生動化, 并將學生帶入模擬場景, 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教學方法改革的措施
(一)認真備課、精心遴選講授內容
認真備課、精心遴選講授內容,大膽舍棄過時的、不實用的舊知識,結合專業特點,增加先進的及實用性較強的相關知識;還應針對學生的特點,突出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工藝和基本原理,可以采取讓學生課外自學的方法。運用案例教學法 ,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是把案例作為一種教學工具 , 把學生引導到實際問題中去 , 通過分析與互相討論 , 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的一種教學方法 。它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我們結合工程施工應用型強的特點, 在課堂教學中, 注意收集工程實踐中的實例, 并根據各章節的內容選擇適當的案例服務于教學 , 利用多媒體設備及真實材料再現實際工程活動 , 將理論教學與實際案例有機地結合起來, 使課堂講解生動清晰, 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將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起來, 使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接觸到大量的實際問題, 而且對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 。案例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全面看問題 , 從工程實踐的角度分析問題, 使工程施工知識在現實項目管理中得到更好的運用 , 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采用三階段教學法,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性教學環節有機結合土木工程的許多施工工藝、施工原理都是施工技術人員在長期的施工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的基礎上形成的, 而傳統的課堂教學內容及對學生的考查內容,卻往往只局限于課堂中講授的書本知識,學生在學習中缺乏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使得學生常感到有些知識難以理解和掌握。為此筆者認為,采用分段教學法,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性教學環節有機結合,則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目標實現的質量和效率。
三階段教學法:感性認識階段――理性認識階段――總結深化階段。具體為:
1、感性認識階段,即觀看錄像、現場參觀。先觀看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過程錄像短片,并及時聯系施工現場進行參觀,讓學生對本次課中所涉及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工藝、方法等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關鍵詞】建筑工程專業;高職學生;施工合同;管理能力;索賠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行業發展得到了巨大的騰飛。隨著城市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國建筑工程的數量和規模也不斷的擴大,建筑行業的發展勢頭越來越明顯。行業要發展,企業要壯大,就必須依靠強大的人力資源作堅實后盾,因此,建筑工程專業的人力資源的儲存與培養工作便顯得尤為重要。截至目前,我國成立和開辦了多所高職院校,且大部分高職院校內都設有建筑工程專業,如何選擇和利用有效的培養途徑對其專業的學生傳授相關的專業知識,培養其實踐能力、合同管理能力以及索賠能力已經成為了備受社會關注的問題。
1.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合同管理能力以及索賠意識培養問題分析
在國內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內,其所設置的建筑工程專業在為學生提供服務的時候,由于專業課程設置的不當,導致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結構失衡;專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時,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極為單一;且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索賠能力等,沒有為學生樹立與工程、企業利益密切相關的施工合同管理、索賠意識,導致學生正式進入建筑企業工作之后,對企業所簽署的施工合同的管理能力低下,出現問題時也不能應用相關的索賠知識進行索賠,為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在高校教學中,其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施工合同管理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索賠能力的培養。以下對當前,我國高校工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作主要分析。
1.1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結構失衡
目前來說,在我國開設有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內,其院校對建筑專業的學生所開設的相關合同管理的課程有所不當,具體來說,便是高校建筑專業雖然開設了建筑施工合同管理課程,但其課程中所包括的合同法和建筑法規的卻是分別開設在學校和企業兩個不同的環境之中,這就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同時也容易引起整個教學流程和教學體系出現失衡、片面的現象,甚至是造成在教學后總出現問題之后,學校和企業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從而使得學生在各項學習內容掌握方面出現了不同層次的變化與不足。
1.2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
新世紀以來,雖然我國在一定程度推行了教學體制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但是其中還是存在著眾多的傳統的問題。如,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題,教學分開、教學理論脫離實踐,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教學明顯,這種教學條件下,不僅難以及時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有可能引起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反感、厭學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由于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無法在教學工作中有效的將實際與理論結合起來,從而使得整個應用教學體系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根據目前的教學現狀研究表明,在當前的教學工作中,有九成以上的教師都未曾親身參加過時間,這就造成了在教學工作中理論聯系時間的方面顯得蒼白無力。
1.3教學考核手段簡單
在傳統的教學工作中,教學考核主要是通過試卷考試為主的,其中體型也多是采用一些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以及計算題來進行,這種教學方法的采用雖然有效的考核了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但是在實際情況上卻存在著極為嚴重的現象和缺陷,造成了整個學習實踐無法得到落實。而且在工作中,由于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影響下,極容易造成學生在管理工作中出現紙上談兵的現象,而忽視了合同管理知識的廣博性與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2.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合同管理能力培養途徑研究
2.1 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安排方面,根據學生就業后的工作崗位和市場需求,以國家注冊造價工程師、建造師、監理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考試的知識和能力要求為基礎,加強合同法、建筑法規等基礎課與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等專業課之間的聯系,[1]在工程造價、施工組織設計等專業基礎課結束后增加招投標與合同條款草擬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合同管理調研實踐環節,強化合同管理實踐。合同管理人才對招投標的能力要求較高,這部分內容必須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才能達到合同管理人才培養的目標。強化學生對建設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的學習和理解,熟悉示范文本,對工程建設中的各個環節、基本程序和相關規定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把握。
2.2教學方法
2.2.1通過課程設計,強化學生的工程索賠意識。相關專業教師在對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生教學時,要將其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對施工合同的索賠意識上,而培養學生索賠意識和索賠能力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課程的設計。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虛擬的或者試劑生活中所出現的一些合同糾紛,讓學生根據其糾紛情況,自己獨立設計一套相應的索賠計劃,并將其計劃編寫成索賠報告,充分利用和發揮出學生的專業背景,讓其可以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具體應用,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施工合同的索賠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2.2.2教師定崗掛職,豐富合同管理經驗。另一方面,改進教學方法還可從教師身上入手,安排教師在合適的時間和有特色的項目上進行實踐,或者進行定崗掛職,豐富合同管理的實踐經驗,為理論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內容和知識體系要求,采用啟發式教學和案例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合同管理軟件,結合適當的招投標情景模擬,使學生畢業后能迅速進入角色。引入案例法教學和互動式教學方式,授課教師根據最新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運用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方法加深本課程內容,結合工程合同案例庫的案例和工程合同管理實踐講解理論知識,增加課堂討論和小組案例分析環節,采用小組討論評比方式,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
2.3教學考核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課程最終的教學考核方式可以增加口試,采用口試和筆試結合的考核辦法。口試和筆試各占一定比例,口試可以考察學生的應變能力、語言能力和綜合能力,筆試可以考察學生對專業的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口試設答辯小組,課程組全體教師參加作為評委,由教務處、專業負責人及課程負責人監督、指導。專業教師根據大綱要求出題,答辯組的老師就所抽題簽隨機提問,學生在答辯時要注意該理論的實際意義、隱含意義及如何在實際中應用,測試學生快速反應問題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創新精神和組織管理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判斷決策能力。
3.結束語
在我國,由于工程索賠處于起步階段,對工程索賠的認識不夠金面、正確。在工程施工中,還存在業主忌諱索賠;承包商不僅索賠意識不強,而且不敢索賠;監理工程師不懂如何處索賠的現象。因此,在建設工程合同管理課程中,教師應該應對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類學生加強索賠理論和方法的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工程索賠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一、能力培養存在不足
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工程現場施工與管理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核心就業崗位是施工員。在人才培養體系中構建了“模型化展示、項目化教學、視頻化助學、個性化實訓”的四化教學體系,以培養“操作能力與設計能力并重”的創新型技能人才為目標,并構建了與專業技能培養相配套的實踐教學體系。圖紙是工程技術界的語言,建筑設計人員所有的思想、意圖都通過圖紙來傳達給建筑施工人員,建筑施工人員也要通過圖紙來理解設計人員的意圖。凡是從事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的技術人員都離不開施工圖紙,圖紙是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與管理的主要依據。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不足,學生在施工圖識圖過程中,從平面施工圖建立三維立體感的認識過程中比較困難,學生的識圖能力不足。
二、專業人才培養操作實踐
鑒于建筑模型制作課程是一門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的課程,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有積極作用。我們在學生專業學習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增加模型制作項目,學生通過模型設計與制作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設計創作能力。在培養過程中,以項目引導學生進行模型制作,其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項目式教學是近多年國內高職院校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非常適合于喜歡動手實踐的高職類學生教育。
1.理論課程教學。
我們在《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建筑細部構造模型制作。在學習三面投影的知識時,讓學生利用紙板制作各種形體,輔助學生對點、線、面的空間感知;在學習建筑構造時,讓學生利用塑料板等制作樓梯、墻身等大樣構件,以更好理解并掌握所學構造知識。學生通過制作細部的結構或者形體的模型,能夠更好地理解建筑施工圖識圖教學的內容,同時更好地理解建筑構件的具體施工工藝過程,掌握建筑構造的基本知識。原本模型展示的理論教學,學生理解困難,效果一般,通過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動手操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實訓課程教學。
在《房屋建筑設計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設計并繪制滿足教學要求的建筑施工圖后,讓其利用塑料板材、泡沫塑料、膠合板、涂料等材料按一定比例制作其所設計的小型建筑模型。模型的制作過程正好是由二維圖紙轉換為三維立體的過程,與施工圖識圖理解的過程不謀而合。在實訓教學中引入模型,將施工圖中的實際尺寸按比例縮小,從而實現將二維施工圖中需要對照識圖的第三個尺寸在實體模型中展示,實現建筑施工圖紙的識讀及模擬應用過程。本法作為提高施工圖識圖能力的輔助手段,發揮了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了學生對專業實踐的興趣,寓學于樂、融學于做中,尤其是在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上,省去了煩瑣的空間想象思維引導過程。
3.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項目。
“大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項目”是紹興職業技術學院一項有經費資助人才培養特色項目。項目的實施喚醒了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自主意識,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了大學生的領導力,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專業教師作為指導教師每年均組織學生申請項目,如2012—2013年度“校園建筑模型的設計與制作”,2013—2014年度“建筑構造教學模型制作”,2014—2015年度“紹興橋梁文化的探尋與模型制作”和“學院二期工程實訓比例建筑教學小模型制作”,通過項目引導學生進行各類模型制作,增強動手能力,擴寬知識面。通過建筑模型制作,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在各種模型材料的選取與制作過程中,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相比于建筑模型制作本身,學生在設計方法上的收獲更大,學生綜合素質有所提高。
4.新苗人才計劃。
為鼓勵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浙江省科技廳、共青團浙江省委、省教育廳組織實施了“新苗人才計劃”,每年在省內高等院校中擇優選擇約300個項目進行資助。我們通過發掘模型制作方面優秀的學生,指導其申請項目,其中“新農村住宅模型設計與制作”(2013R458002)項目組織實施較好,團隊學生設計并制作多套符合新農村需求的住宅建筑模型。
5.學生社團。
高校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愿組織,活躍學校學習氛圍,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的活動。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在引導下,成立專業學生社團“建筑模型社”,社團組織興趣相投的同學,制作了眾多經典的建筑模型及建筑小品,“建筑模型社”在2014年度被學校評為三星級社團。社團活動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專業課程的授課同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了制作好模型,大部分學生都能投入到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去,形成互動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也更扎實。通過以上的手段,我們將建筑模型制作慢慢糅合進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去,通過統計《建筑識圖與構造》這門課程11級至14級年學生的平均成績,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了顯著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明顯感到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
三、結語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建筑工程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等教育建筑工程專業為國家基本建設領域培養大量人才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發展。涉外建筑工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型學科。開展高校涉外建筑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確保實踐性教學質量,使涉外建筑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夠到國外承擔工程項目的技術工作,具備從事涉外建筑工程規劃、設計、施工與管理的基本技能,是涉外建筑工程專業培養機制的重要內容[3]。但目前涉外建筑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還存在重理論、輕實踐,與實際工程項目脫節,內容陳舊,投入不足等弊110端。如何構建適應現代教學、滿足實際工程需要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熟練外語交流能力的涉外建筑工程專門人才,已成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涉外建筑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4]。
2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涉外建筑工程專業是實踐性極強的應用型學科。實踐教學是涉外建筑工程專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工程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關鍵環節,它的作用和功能是理論教學所不能替代的。如何構建適應現代教學、具有地方應用型本科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出具有工程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工程師,已經成為近年來涉外建筑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涉外建筑工程專業開展的實踐教學形式主要有基礎性實踐、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等。目前實踐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1)沒有一個獨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從實踐教學環節來看,課程設計、實驗課、課程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缺乏整合,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各個環節沒有形成層層遞進,不符合由簡單到復雜、由單項到綜合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的規律,不利于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2)實踐教學實驗設備的投入不足,導致專業理論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實踐課程的教材、教案、實驗步驟、方法落后于工程實際應用;各類實習以參觀走訪、認識實習代替動手實踐,沒有形成學生主動實踐的環境氛圍;(3)實踐教學內容陳舊、形式單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較為落后;(4)面向實際的工程訓練不足導致實踐教學的理論化;(5)實踐教學環節在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重較低;(6)實踐教學缺少自主性和創新性等。綜上所述,雖然加大了涉外建筑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力度,但在實踐教學改革的突破并不大,主要局限在加大實踐教學學時,改變組織形式,在實踐內容上做些局部調整,并沒有真正解決實質的問題。
3國外在實踐教學方面的成功經驗分析
國外的建筑工程專業能夠面向實際,突出技術能力的培養。例如,歐美發達國家在建筑工程本科教育階段有比較充分的實踐教學環節,而在實踐教學之后,還必須接受實踐技能訓練的繼續工程教育[5]。英國的土木工程專業是以職業為目標的,強調培養應用型人才。在教學計劃中,十分注意工程實踐和能力的培養。英國的畢業設計強調團隊合作和協調[6],如諾丁漢大學土木系的畢業設計,每個學生選擇項目內某個相對完整的工種內容來做,每個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該項目全部工作也就完成了。其畢業設計時間僅為2-3周,只相當于我們一個小組(約8人)完成一個獨立項目。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提出了高等工科教育提倡“工程實踐”的教育理念。國外的土木工程教育注重加強校企合作[7],能給學生提供廣泛的實踐訓練條件。教師隊伍建設注重實踐經驗和工程資格,如許多國家的大學從企事業單位招聘既有專業技術特長又有余力的土木工程技術人員或是高級主管來校擔任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8-9]。國外建筑工程教育能夠重新審視教育機構功能,構建實用的建筑工程教育實踐性教學體系。
4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及企業調查分析
4.1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涉外建筑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對于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有著重要作用,為了切實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構建相對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至關重要。涉外建筑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見表1。
4.2用人單位對實踐教學的信息反饋
實踐能力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對高質量人才需求,開展基于專業項目的涉外建筑工程實踐教學,將有助于縮小學生能力和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實踐應用能力對開展基于專業項目的涉外建筑工程實踐教學持贊同的態度[10],并對實踐教學的項目形式、內容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給出了建議。本文共走訪了河北省建筑領域的25家用人單位,被問卷調查的用人單位主要業務為建筑規劃、工程設計、工程咨詢、項目監理、項目施工、工程概預算等,調查時間為2015年8月,調查內容包括單位基本信息、畢業生能力評價和能力需求(見圖1)、對專業實踐教學形式、校企合作(見表2)等。從圖1可以看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能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實踐應用能力(知識應用、動手操作等)、學習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分別占32%、15%、18%、5%。其中,實踐應用能力關注程度最高,說明在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學習上,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才是實踐教學的目標。通過以專業工程項目為依托的實踐教學形式,可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學生實踐能目實踐教學,學校組織學生參與企業實際的工程項目占52%,即學生,到企業工程實習的形式,直接參與企業的工程項目,獲得工程實踐經驗,幫助企業完成部分工作,但是存在實習安全、組織管理等諸多問題[11]。此外,建立學校與企業的實踐實訓基地占15%,學校提供專業的實踐教學基地,提供儀器設備和實驗平臺,構建實踐項目的綜合實訓基地;企業骨干工程師承擔部分教學任務占13%;校企共同確定人才培養計劃體系占4%。上述分析結果將有助于改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5結論
本文以河北某大學涉外建筑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不足及現狀,對比分析國外大學培養建筑工程專業人才的成功經驗,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及企業的問卷調查,因此,涉外建筑工程專業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實踐教學改革:(1)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要配備具有理論水平和工程實踐的“雙師型”教師。要通過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逐步形成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懂學科理論與專業操作、實踐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的教師隊伍。在公司、企業聘任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理論基礎好的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主要承擔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工作。同時,要求專業理論教師限期通過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考試,鼓勵教師進入企業與科研機構進行一段時間的工作或再實踐學習,對提升教師的綜合工程素養。(2)在以專業項目為依托,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意識的發揮,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習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為主線,教學組織采用分小組討論、問題引導、啟發式教學、集中教學與分散指導、學生匯報等形式,以提高實踐教學效果。(3)在校企合作方面,在條件具備情況下,考慮學生參與企業實際工程項目的形式,但要注意校企實習協議的簽訂、保障學生安全、組織管理等問題。建立學校的實踐實訓平臺基地、引進企業項目案例是促進實踐應用能力提升和豐富從業經驗的推薦方式。
作者:楊肖肖 李麗 單位:河北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劉貞姬,劉煥芳,金瑾.高校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2)
[2]袁洪志.應用型工程院校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J].中國大學教學,2003(9)
[3]王文仲.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4,(10)
[4]潘睿.構建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新體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
[5]龔志起,陳柏昆,等.國內外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比較[J].中國高教研究,2009,18(1)
[6]顧祥林,林峰.中美英德加五國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比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3)
[7]朱健敏,萬鳳華,胡夏閩.德國土木工程教育的發展趨勢及啟示[J].高等建筑教育,2003(4)
[8]李興業.法國高等工程教育培養模式及其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8(2)
[9]李國強.英國與香港的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選介及有關問題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2(3)
關鍵詞:高職 建筑工程技術 實訓基地建設
一、前言
高職院校的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技能性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而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對人才培養目標的有力支撐。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傳統專業,但隨著我國建筑業的高速發展,社會對建筑業人才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讓學生走出去就用得上,如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各高職院校不斷研究的問題,而實訓基地的建設應該說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目前各高校也日益重視實訓基地的建設發展,如何更好的建設實訓基地,如何避免實訓基地只是擺擺樣子,如何不斷充實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提高實訓質量,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討。
二、建筑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建設
1、我校的目前建設情況及目標
(1)建設原則: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全面建設與重點發展相結合,教學與生產相結合,技能培訓與鑒定相結合,技術先進性與適用性相結合。
(2)我校目前建設情況:我校實訓基地主要是分區建設,即管理區、展示區、實操區等,。管理區主要設接待室、會議室、管理人員室、資料室和教學調度室。展示區主要有:教學模型展示;實訓成果展示;科研成果展示;基礎工程展示(磚基礎、混凝土基礎、基坑支護、擋土墻等);主體結構展示(磚混結構、框架結構、鋼結構、網架結構、木結構、的墻、電線、管道等);防水工程展示(地下室防水、屋面防水、衛生間防水等);機械設備展示;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展示;錄像放映與鑒定相結合,實操區主要有工程造價與管理實訓室、工程項目管理實訓室、工程測量實訓室、鋼筋工實訓室、建筑結構實訓室、鑲貼工實訓室。
(3)建設目標:首先,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實訓基地的建設不僅僅依靠學校力量,而且與企業共同合作開發建設,在建設方案中充分征求工程施工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實現資源共享,使學生零距離就業。
其次,實訓基地建設應具有開放性,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實施開放性原則。一是面對本地本校學生的開放,學生能在課余時間進入實訓基地進行反復的操練和實訓,達到自主完成實訓任務,即實訓教學方式的開放性;二是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實訓基地向社會開放,面向社會開展短期培訓;三是實訓基地可以對外校開放,兄弟院校可以有償使用本校的實訓基地進行認識實習、工種實訓、綜合實訓和教學實驗。
最后是建設示范性的實訓基地,一是體現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示范性。在管理體制方面,建立與實訓基地要求相適應的“項目工作室教師工作職責”“項目工作室學生(員工)管理規定”“項目工作室安全工作制度”、“項目工作室開放管理辦法”“項目工作室儀器設備管理辦法’’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二是集教學、生產、培訓、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示范性。建成具有學生實訓教學、師資培訓、職業技能培訓、技能鑒定功能的實訓基地。實訓基地是針對行業或崗位群的技能培養而設立的工作環境,是系統的技能訓練場所,一方面為學生實訓提供場所,另一方面為高職教育提供師資培訓,提高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和技術應用水平,再一方面為職業資格、技能等級鑒定及職工崗位培訓或再就業培訓提供場所。
2、香港等發達地區實訓建設經驗
一些發達地區的土木建筑工程從業人員的培訓,在我們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也可以借鑒,例如,香港上水建造業實訓中心,其隸屬于香港建訓局,建訓局雖然不是政府機構,但其運作仍受政府監管。上水建造業實訓中心為其下屬的一個實訓基地,其主要目的是為建造業提供訓練課程;為訓練課程而設立及維持工業訓練中心;協助完成訓練課程的人就業。上水職業訓練中心,是一個涵蓋主要基建項目職業訓練基地,設有測量、裝飾鑲貼、裱糊、木工、砌筑、抹灰、腳手架搭設、鋼結構、水暖安裝、電氣等多個實訓工場,設計非常全面,培訓的師傅均來自一線,職業院校的學生每周有一天時間到此實訓。我們施工技術實訓場的建設可以借鑒其設計和運行的思路。
3、如何豐富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
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建立真實建筑工程的數字化三維模型,近年來,隨著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各種各樣的建筑結構拔地而起,積累了大量的工程實例。通過利用大型的通用有限元軟件ANSYS的強大建模功能,能建立起全面逼真反映建筑結構的模型,還可通過設置不同的材料、實常數、單元類型等參數,快速、有選擇地展現所要觀看的構件或細部構造。這樣可以更加直觀的展現整個建筑,并且彌補了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難宏觀表達建筑的難點。
三、結語
實訓基地的建設必須校企結合、工學結合、雙證結合、教學過程與勞動、生產工作過程對接;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標準、規格對接;教學內容與職業典型工作過程、職業資格對接,這樣才能最大化的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實訓中心的投入使用,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平臺,有效的幫助他們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提高了學習興趣,大大縮短了學生適應相關專業工作的磨合期,為他們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工程;人才培養;工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 A
1、利用工學結合模式改革專業課程
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主要的特點就是把課程的理論學習與實踐的學習一體化進行教學,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種課程的設置就是利用實踐的鍛煉來驗證理論的知識,從而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根據設置的課程來設計所要實踐的項目,以項目為單位來進行教學活動,其主要的特征就是讓學生以項目為載體在綜合性的情境中學習,然后完成整個教學的過程,獲得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這種類型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得學生掌握融合于各項實踐行動中的最新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針對建筑工程專業的特殊性,學生可以認真的分析其專業的任務,按照具體的任務進行學習情境的設置,設置好學習情境以后,學生按照這種情境來完成自己相關專業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的技能,在課程的一開始首先完成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然后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穿行實訓,把課堂上所講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的知識相結合,使得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以便完成所學專業的知識和技能。
2、保證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落實到實處
(1)學校在實施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時要與當地一些有名氣的企業進行合作密切配合教育部門頒布的相關規定,實現開放性的辦學模式,優勢互補,這樣對企業和學校來講是雙贏的模式,企業不但能夠獲得比較好的人才,學生還能夠借助企業的一些高科技的機器鍛煉自己的技能。使得學生畢業以后能夠迅速的適應社會,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2)學生職場化、師生身份雙重化
近幾年,國家對各個高校的投入不斷的加大,就是為了能夠培養具有高級技能的專門人才,尤其的建筑工程專業,更是隨著如今大建設、大發展的潮流下不斷的推進,建筑工程技術人才相對比較缺乏,很多高校對這門專業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基本上大學3年級的學生就可以申請到校外企業進行實習,成為企業的準員工,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管理工作由企業和學校共同的管理,由企業和學校一起對學生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定,然后根據評定的結果來發放勞動的報酬。
3、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實踐中的問題思考
(1)在實施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中要大力的推廣工學交替、定崗實習的教學過程,在這種教學的過程中要使企業作為主導地位,學院作為輔助的地位,這樣利用雙元的管理模式進行人才的培養,在我國很多高校目前的學生實訓基本上都是學校自己的進行學生的管理,在實訓的期間雖然也不斷的強調利用校企合作的資源進行學生的培訓,但是很多的企業并不重視這方面的合作,以至于這種傳統的機制存在很多的問題,使得學生的實訓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對這種機制進行改革時考慮到了工學結合以及定崗實習的模式,借鑒國外的一些教育成功的經驗,在確保企業的利益前提下建立企業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就是雙元教學模式
(2)實施工學結合能夠讓學生和企業實現雙贏
這種方式能夠改變目前企業目前學生實習沒有報酬的現象,這樣才能夠合理的分攤教學的成本,在這方面政府和學校要進行相應的界面稅費或者給予企業相關的補貼,來促使企業有這方面的積極性,能夠讓學校主動的把學生實習的費用與企業分享,同時學校也要時刻的為企業服務,比如員工的培訓、市場的開拓等方面給予必要的咨詢,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與企業合作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3)改革傳統的教學管理機制
在高校建筑工程專業利用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時要盡量的避免傳統的課程的教學機制的使用,這主要是由于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復雜的管理模式,學校和企業可以指定相關的教學方法和管理的制度,這些制度和方法的制定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指導教師和學生進行大膽的創新。
(4)注重學業和就業相結合
學習和就業是一個一始、一終的關系,沒有好的學習就不會有好的結果,學校和企業安排學生進行工學交替的實習開始就應該把就業的問題加以重點的考慮,把學生的就業放在實習的主要目標上,精心的制定學生的培養計劃,真正的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想。
4、結論
隨著建筑工程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改革和大力的推進,極大的提高了該專業的教學水平,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很快的適應社會。在一些高校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效果,如今特別是一些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率已經達到了95%,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賢清.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探討[J]. 中國建設教育,2010,Z1:33-36.
[2]王英紅. 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