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展示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作者:王超生
來源:《海峽科學》2009年第03期
[摘要] 本文主要論述科技館的發展方向、科技館建設中展示設計的各階段工作內容。文章指出,科技館的展示設計主要包括展示主題與內容、展項與展品、展示空間等方面的設計,是一個系統的整體設計,整體設計分為方案設計、概念設計、深化設計和施工設計等四個階段。
[關鍵詞] 展示設計 方案 科技館
展覽教育是科技館最主要的功能和最核心的內容,展示面積在整個科技館的建筑面積中占60%以上[1]。為此,在科技館建設過程中,展示設計尤其重要,決定著科技館的發展方向。科技館的展示設計與一般公共展示設計的區別在于它的系統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①展示的主題與內容設計,也就是內容設計;
②展項與展品設計,也就是承載內容的展項展品的形式與方式及其在空間中的關系設計; ③展示空間設計,也就是一般所謂裝飾空間或布展設計,但嚴格地說,把這部分設計稱為布展或裝飾都有局限性。
上述三個方面的設計雖然涉及不同的設計工種,卻是一個系統的整體。由于我國的展示工程比較偏重于傳統的博物館工程,往往把科技館展項展品認同為博物館的文物,忽略了內容設計和展項展品的整體性;把展示空間看作為陳列空間,忽略了展示空間的主題性和體驗性;把展示設計局限在布展的概念上,對展項展品沒有整體理解,沒有明確的內容動線發展,故事線的展開。展示被局部化為裝飾,沒有對主題空間感受與體驗的理解,更談不上內容及其載體與體驗空間的一體化。因此,目前大部分科技館的設計還是分為展品采購和布展設計。這種比較初級的科技館展示認識不僅制約了科技館自身的進步,也是當前展示工程把設計與施工分開,把展項展品設計與展示工程分割的原因[2]。
科技館的展示工程作為一個系統,其設計是逐步發展的過程,是總體設計的把握與各個局部設計的專業性逐步互動發展的過程。展示設計正是在這種宏微觀十分活躍的反饋中逐步完善的。就展示設計自身而言,整個設計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方案設計;概念設計;深化設計;施工設計。每個設計階段都涉及內容、空間和展項展品三個部分。
1 方案設計
方案設計又分為展示策劃方案、展示設計方案。
1.1 展示策劃方案
它是在建筑尚未確定之前的展示策劃方案,主要包括:
①明確的展示目標、展示建設的背景、展示服務的對象、展示的規模、投資匡算、展示的定位及先進性目標、展示將實現的功能、展示的基本理念等;
②明確的展示主題,及其對展示內容范疇確定的依據;
③展示內容的基本框架與涉及的基本內容;
④表達內容的基本展品及反映特色的核心展項。
展示策劃方案是展示與建筑配合的依據,也是展示對建筑提出的基本要求。建筑設計方案應在展示策劃方案確定后方可進行,并對展示策劃方案予以充分的理解,滿足其功能的需求。 必須指出,一個優秀的科技館必須實現外展(指廣場部分的展示)、內展和建筑的三位一體;一個優秀的科技館應該有自己的主題或宗旨;一個優秀的設計必須體現這個主題或宗旨。但是在我國很少有科技館有這樣的理念,建筑往往是地標,獨立特行;廣場是開闊的空間或人流的集散;內展成了展品的分類堆積,沒有動線和主題內容完整的思考[2]。
因此,現代科技館的策劃方案提出主題內容和目標的目的就是要統籌建筑、廣場和展示的系統,三個方面共同演繹主題給公眾以啟示。
1.2 展示設計方案
它是在建筑確定之后的展示設計方案,主要包括:展區平面劃分與游客動線;游客參觀體驗概要;展區效果示意圖;展示內容資料文本;核心展項描述及效果示意圖;主要展項展品描述;展項展品的總體分析;展示的基本人流分析;造價估算。
2 展示概念設計
展示概念設計也叫初步設計,其工作內容包括:建筑分析圖;平面布局圖及說明;展區的分主題與主要內容;展區空間環境描述及效果圖;展區平面圖與人流動線圖;展區展項布置圖;展示三維導航影片;展項展品清單,包括名稱、主要內容、表現手段和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主要展項展品的效果圖與技術原理圖;白模型;展項展品總體報價;裝飾工程總體報價。 需要特別指出,展示概念設計是總體設計,涉及的專業設計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是方向的確定和方式的選擇,應由總體設計師牽頭,業主單位和設計公司共同完成。
3 展示深化設計
展示深化設計分裝飾、展項展品、圖文版和影視媒體四個部分進行,其作用是引導裝飾工程的施工圖設計、各細分專業的深化設計。
3.1 裝飾工程部分
主要包括:
①按最后確定的展項/展品的尺寸大小而調整的總體布置平面圖;
②人流動線標識、通道方向示意等;
③展區(包括與原有建筑系統接口的部分)的水、電(包括燈光、動力用電)、空調通風、消防、弱電、AV、燈光的管線配置圖,負載計算,管線、燈具設備(含工作燈具和應急燈)規格及推薦供貨商及樣品(注:僅針對展區,不包括展項展品部分,這部分主要是提供給建筑方作為粗裝修的參考);
④防火區分隔圖;
⑤展區的平面、立面及剖面圖(含最終確定的尺寸大小、材料清單、顏色); ⑥地板、墻面及天花板裝修的材料平面圖及關鍵部分立面圖;
⑦能反映展區各主要視角的彩色透視效果圖;
⑧建議的材料清單,包括名稱、規格、性能、尺寸、數量等一切與材料相關的內容。
3.2 展項展品部分
主要包括:大型展項的具體內容;大型展項效果圖;大型展項設備與軟件集成設計;大型展項表演控制原理圖;展項展品的具體知識;展項展品造型及材料設計;展項展品安裝位置及外型尺寸;藝術性展項的小稿、效果圖與模型等;影視片故事梗概。
3.3 圖文版與影視部分
主要包括:圖文版清單;圖文版文案;每塊圖文版的平面位置;與圖文版安裝相關的強弱電布線圖;每塊圖文版的造型設計圖(平、立面)及材料說明;典型圖文版的平面設計規格;典型圖文板的彩色立體草圖。
必須強調在深化設計階段,各種專業設計工種以及施工公司必須介入,研究如何在一定的投資控制水平上與總體設計互動以實現展示效果,這就與當前施工與設計分開的展示工程發生矛盾。因為在招投標之前,在專業施工單位未確定之前,設計方很難與他們進行工藝的深化設
計協調。在建筑工程上,一旦概念設計確定,就可以明確擴初設計,而擴初設計是施工招標的依據。因此科學上講,在總體設計確定后就要進行施工的招標,深化設計應在專業施工公司確定后并與之合作方可進行。
4 施工圖設計
施工圖設計是展示工程工藝效果的關鍵,展示工程的施工圖設計必須按照“誰設計誰施工”的原則進行。所謂“誰設計誰施工”指的是在一個施工的局部,專業施工必須對工藝負責。展示工程不是一家公司能夠完成的,它需要很多專業公司來共同實施。有的項目根據總體設計師的白圖施工,由于缺乏工藝細部的思考,造成大量返工現象;有的設計師并不具備具體領域的施工經驗,其圖紙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由專業施工公司與總體設計師討論完成施工圖是設計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直接影響展示工程的質量[2]。一般而言施工圖設計也可分為三個部分:
4.1 裝飾工程部分
主要包括:
①精確的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
②材料表,用表格形式說明展館各部位(地面、天花、墻面、隔斷等)主要裝飾材料的名稱、型號、規格、顏色等,以及需要交代的特殊做法;
③根據建筑方的粗裝修,以及展項設置情況,完成展區的水、空調通風、消防的管線配置詳圖;
④電氣工程(強電部分)施工圖,包括系統圖、原理圖、安裝圖等;
⑤集成系統(弱電部分)施工圖,包括系統圖、原理圖、安裝圖等。
4.2 展項展品部分
主要包括:展項展品科學內容的審核確定;展項展品外型、各部件、道具尺寸詳圖;展項展品材料清單;展項展品的安裝位置與固定方式;大型展項的硬件結構搭建;展項中故事分鏡頭腳本和視頻攝制計劃;展項集成設計方案與設備清單;展項展品的功能及其它特殊需求;展項展品中的影音流程,含多媒體軟件的系統分析書和詳細設計書;展項展品操作與維護說明。
4.3 圖文版部分
主要包括:圖文版文案審核確定;圖文版樣稿;圖文版安裝方案。
參考文獻:
指示符號同樣屬于有動機的符號,其能指與所指之間的結合是基于兩者在邏輯上的接近性。這種接近性往往表現為時空或因果關系的聯想。指示符號可以說是展示設計中的生命符號,沒有它整個展示活動將會陷入一片混亂,展示設計也根本就無從入手。象征符號屬于無動機的符號,它的能指與所指之間的結合沒有必然的自然關系,也沒有必須的本質理由,它們的結合完全取決于約定俗成。在展示設計中,象征符號的大量普遍的運用。因為象征符號具有濃厚的象征意義,觀者可以輕松地獲取展示信息。
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符號的能指具有任意性,要分析利用得當才能在展示設計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按索緒爾的觀點,完全任意的符號比其他符號更能實現符號方式的理想。那么展示空間是怎樣一種符號呢?就其空間的物質構成來看,材料與結構之間,結構與形式之間,形式與展品之間并不存在著某中確定的意義,相同的技術、相同的材料可以造出千變萬化的結構和形式,意義的產生只能依賴某種習俗與契約的結果。從這一分析我們可推測,藝術展示空間作為一種符號,其能指與所指之間更像皮爾斯所說的某種“象征”關系。就好比潔白的衣服象征純潔,玫瑰象征愛情那樣。這種符號中的能指與所指關系是約定俗成的,是通過感知、聯想而產生的意義。正是因為這種約定俗成在起作用,同樣的符號“所指”的意義會表現出巨大的差異性,如“龍”符號在中國人們認為是尊榮高貴的,而西方人則認為是邪惡的符號。因此展示空間作為一種符號要充分考慮觀者所處的時代、社會環境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習俗等因素的作用。
因此,要使一個事物稱為能表征另一個事物的符號,觀者文化背景因素是必需考慮的。符號一方面是約定俗成具有任意性,另一方面又必須受時間因素的制約,需要通過一定時間的使用從而得到確認。就像“@”符號是由于互聯網的普及才逐漸為人們所知的,也逐步成為象征網絡的符號。這說明,盡管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是任意的,但這種任意的關系并不是可以由個人能隨心所欲自行決定的,它需要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并經過時間的檢驗而得到固定。如果需要使用新的能指來表示新的所指,或需要使用新的能指來表示本來已有的所指,或需要使用原有的能指來表示新的所指,這時必須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和支持,并在使用過程中得到固定。其次,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一個符號是不能孤立存在。例如,孤立存在的綠色是沒有意義的,但放在汽車交通信號之中它就有了禁行的意義,放在手機就就有確定的意義,放在食品包裝上就有了安全放心的意義。因此我們知道同樣的符號處在不同的系統之中其所指的意義完全不同。
展示空間是由物質媒介所組成,是承載信息、傳播信息的符號。從符號學的角度來觀察分析展示空間,一方面能說明展示空間的物質性,另一方面揭示了展示空間的精神性,同時還表明了空間能指的任意性。展示空間不僅僅是符號的形式設計,更重要的是通過符號傳遞意義,達到傳播信息的目的。基于這一點,從符號的能指和所指層面理解展示空間有助于設計師對于空間意義的準確把握,設計師通過對符號的規劃、選擇、編排與組合來演繹空間的意義,使符號成為人與環境交流的通道,并經由物質層面的交流上升到精神層面的交流,避免選擇符號、組織符號時表意不當,有助于實現和提高藝術展示空間設計的有效傳播。
1.木質材料
木質材料的特點是具有優美的自然紋理,加工方便,強度高,資源比較豐富等。木質材料有基層材料和飾面材料之分,其中飾面材料的規格和紋樣十分豐富,非常適合追求視覺效果的商業展示環境使用。如柚木、胡桃木、黑檀木的飾面木材都具有很好的視覺感染力,能夠為展示環境增加舒適自然的氣氛。
2.金屬材料
金屬材料在商業展示設計中常使用的有:鋁制材料,鋁合金是應用廣泛的鋁制材料,通過對鋁材的加工可以得到不同性質的鋁合金材料,其優勢是抗拉強度大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以銀白色為主,裝飾效果好;不銹鋼材料有鏡面、拉絲、拋光等多種效果,輕且強度高,不易變形,耐腐蝕性好;鈦金板密度小,熱傳導率低,表面的鈍化膜材質具有極強的抗酸蝕能力,適合機械加工處理,裝飾紋樣豐富,視覺效果好;等等。
3.飾面材料
(1)玻璃
大多數商業展示設計主要采用鋼化玻璃,因為鋼化玻璃具有強度高、透明性好、抗壓性好、安全性高等優勢。除了鋼化玻璃以外,商業展示設計還會使用如鍍膜玻璃、鏡面玻璃、壓花玻璃、玻璃磚等具有特殊裝飾性的玻璃材料作飾面的表現和處理。
(2)石材
石材主要有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石材堅硬、抗壓性和耐磨性好,自然紋理和天然色澤能夠表現古樸的氛圍,如果經過后期研磨、拋光等手法的處理,其表面更會顯得光澤亮麗,適合應用在豪華、氣派、典雅的環境中。
(3)紡織纖維、皮革材料
紡織纖維、皮革材料成本相對比較低,具有一定的彈性和抗拉伸性。它們具有遮光、透氣等作用,能產生柔美、清新的視覺效果,在商業展示中運用也比較多。它們主要用于懸掛展示,能產生半遮擋的效果,不僅分割了空間,還能形成輕盈透氣的空間氛圍。
(4)塑料
塑料經過特殊的工藝處理,具有強度高、隔熱、耐腐蝕、絕緣、質量輕、不易破碎、抗紫外線等優良品質。常見的塑料制品有有機玻璃、陽光板、鋁塑板、鈣塑發泡板、PVC板、ABS板、KT板等。越來越多的塑料板材被用在專賣店的陳列道具的設計上,效果輕盈、簡潔,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5)涂料
涂料主要用于涂刷商業展示環境中各種設施、裝飾構件等物體的表面,具有較強的附著性和保護色作用,能在設施、裝飾構件等物體外形成保護層,多用于展示設計中隔斷、隔墻和展示設施道具的表面處理。
二、現代商業展示設計中材質應用的發展趨勢
現代商業展示越來越得到商家的重視,商業展示設計快速發展,使相關材料進一步發展。
1.環保和節約性要求
現代商業展示更加注重材料的環保性和再利用性,設計人員和使用者會考慮到多種形式的組合和空間的利用,要求隨著不同產品和節氣適時地進行變化,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浪費。
2.新技術要求
商業展示設計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和計算機技術將展示變得更加生動和高效。如,商業展示設計的表達可以動態多媒體的形式從展廳的四面八方傳遞給參觀者,形成四維的展示效果。再者,計算機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展示不再需要人的控制,完全可以依靠智能技術完成。
3.簡潔、速度的要求
關鍵詞:展示設計人性化互動網絡化多媒體虛擬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展示藝術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展示活動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而不斷發展變化著,展示作為人類互相交流和傳遞信息的媒介,發揮著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廣泛應用,展示設計的概念和思維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展示設計已經從傳統單一的設計形式向科技與藝術融于一體的綜合性設計轉化。因此分析和研究展示設計在信息時代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拓展了展示設計的領域,現代展示設計從物質轉向非物質,從現實轉向虛擬,從平面轉向空間,從有限轉向無限。在知識創新大潮風起云涌的信息化時代,現代展示設計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和趨向,如:設計人性化、參與互動性、信息網絡化、設計多樣化以及虛擬現實化等。
一、設計人性化
在現代展示設計中人性化設計是展示設計的根本,人是作為主體來觀賞、領悟展示內容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對象。本世紀以來,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對參觀者的認知心理、環境行為做了許多研究,其成果直接在展示設計中得到了運用。如國外的很多展示場館十分重視參觀路線和照明等觀賞環境的設計,注意為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服務,絕大多數考慮了無障礙設計,有些還設有兒童游戲室等。他們不僅考慮為公眾提供陳列空間,而且還考慮到各種為公眾服務的輔助場所。在信息時代,融科技和藝術于一體的展示設計呈現出更人性化、更親切、更強調人在展示活動中的地位以及物質與精神上全方位的需求,要想使展示信息有效地傳遞給參觀者,使他們從中獲益,就要求設計者為參觀者創造一個舒適而實用的觀賞環境,要盡可能地滿足參觀者的信息需求與生理、心理需求。展示的效率是通過展示空間的氛圍營造來實現的,也就是有些人所說的“場”。這個“場”的營造要有交流和對話的環境氣氛,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和填鴨式的灌輸。要具有一種親和力,使受眾在展示空間中體驗到造型、材料、實物、圖像、聲音等中介媒體都有了生命、活力、表情和情感,使展示空間有了像朋友聚會交流一樣的感人魅力。
二、參與互動性
展示的互動性設計最為符合現代信息的傳播理念,也更能調動參觀者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參展的興趣,這就意味著參觀者并不是被動地參觀展示,而是主動地體驗展示內容,也體現了設計者對于參觀者的人文關懷,參觀者已不僅僅是旁觀者,而變成了探索世界奧秘的主人。早在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許多有遠見的專家就提出了“寓教于樂”的觀點,陳列室內“請勿動手”的牌子逐漸被“動手試試”所代替。展示設計打破以往那種單一的靜態展示、封閉式展示方式,變成了一種鼓勵參觀者參與,在真實的環境中去理解展品、體會展品,讓參觀者直接動手操作形成新意迭出的獨特陳列。著名的美國芝加哥科學工業博物館居然把公眾引入地下真正的煤層,讓人們親自體驗煤炭采掘的全過程。但在這些展示中,展品始終是展示信息傳播的主體、設計的中心,其互動性是非常有限的。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科技的進步,展示觀念的更新,圍繞著展示互動性的設計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體現。在2000年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參展者、設計師非常重視對互動性的設計。法國展館將設計概念延伸至室外,一艘垂掛著白色紗簾的威尼斯汽船航行在展區之間,供參觀者登船參與討論,此刻展示道具已成為處在主動位置上運動中的主體。
三、信息網絡化
互聯網(internet)是近年來電子通信技術快速成長所產生的新興產物。互聯網結合多媒體技術,以開放式的架構整合各種資源,透過標準規格和簡易的軟體介面,以電子電路傳送或取得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多元化資訊。作為以資訊傳達為目的的現代展示設計也迅速地采用信息技術,創造具有國際化、網絡化快速展示的方法,通過國際互聯網,展示信息可迅速地在世界上廣泛傳播,避免由地理位置、交通帶來的局限,促進信息在國際間的頻繁交流,達到展示的目的。在2000年上海藝術博覽會上,網絡與藝博會的“緣分”成為上海藝博會上別具風格的景觀。此次網絡與上海藝博會的“鏈接”,使人們在不同時期能夠領略到眾多的服務與視覺享受,在藝術的世界里自由“網來網去”。四、設計手段多樣化
多媒體技術是指結合不同媒體,包括文字、圖形、數據、影像、動畫、聲音及特殊效果,通過計算機數字化及壓縮處理充分展示現實與虛擬環境的一種應用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超媒體技術的應用推廣,極大地改變了展示設計的技術手段。與此相適應,設計師的觀念和思維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先進的技術與優秀的設計結合起來,使得技術人性化,并真正服務于人類。它的應用,拓寬了展示內容及手段,進一步推動了現代展示設計的發展。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中國館的第一展區作為跨入新世紀的象征大量地采用了多媒體展示,這樣既反映了我國在多媒體和互聯網方面的廣泛應用和普及,也使參觀者通過更多的渠道,用現代的手段了解信息并增強參與感和趣味性。
五、虛擬現實化
虛擬現實展示設計,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來創建和體現虛擬展示世界。展示空間延伸至電子空間,超越人類現有的空間概念,擬成為未來展示設計的方向。設計師可以不受條件的制約,在虛擬的世界里去創作、去觀察、去修改。同時,計算機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豐富的色彩,也極大地激發了設計師的創作靈感,使其有可能設計出更好的展示。據悉,Microsoft公司最近已投資開發虛擬藝術品展覽的應用系統。這樣,人們就可以通過顯示頭盔,“看”到三維立體的藝術展品,并且通過觸覺手套“撫摸”展品,從而達到欣賞藝術品的目的。
總之,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高速發展既對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設計理念,同時也為展示設計提供了先進和多樣的手段和技術,為現代展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
參考文獻:
[1]韓斌.展示設計學[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6.
[關鍵詞]展示 色彩 情感 設計
展示空間是人與展品交流的場所,商業展示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對空間的設計創造,最大限度地吸引顧客、招徠顧客、傳播商品的信息、激發顧客的購買欲。從展示設計的基本要素可知,色彩比其他設計要素更加敏感,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能使消費者產生強烈的心理體驗,色彩設計的目的是營造良好的空間視覺環境,傳達商品特有的文化氣息,表現商品的個性特征,準確的傳達商品屬性、內涵,營造賞心悅目的展示空間意境,吸引更多的顧客。
一、展示色彩的構成
1.環境色
展示空間環境色彩是由展場內與展場外的色彩構成,是場內與場外環境空間的一個整體,他們并非孤立的存在,而展場內的色彩是整個展示空間環境色的主體,它主要包括展示空間的界面色彩與材質色彩,在展示設計起到渲染空間氛圍、營造空間意境、襯托突出商品的作用。
2.商品色
商品是商業展示設計的核心,商品色彩的表現是展示的中心和主體,展示空間中的其他一切色彩都是為了渲染襯托商品而設計,為表達商品的主題、商品的內涵服務。
3.展示海報版面色
展示海報版面色是介于環境色與商品色之間的介質,是商品重要的視覺形象和商品內涵、商品形象傳播的內容載體,宜主體突出、色調與商品與空間和諧統一,既能凸顯自身視覺效果,又起到美化與敘述商品的媒介。
4.陳設道具色彩
陳設道具包括貨架和陳設配飾物,陳設道具色彩在展示空間中起襯托和突出商品而設計,同時陳設道具在整個展示空間中起渲染空間氛圍,營造展示主題意境氣氛塑造展示個性、表現展示空間情感而設計。
5.展示照明色
展示的照明色起到強化突出或弱化或統一展示空間色調和渲染展示空間環境情調氣氛的作用。不同的照明光源對色彩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合理考慮與照明色彩的關系,注意光源、照明方式的變化,會給展示空間的固有色帶來變化,在實際設計中應靈活應用,注重色彩的反射光與照明光源色的調和、色彩的空間混合,營造出良好的藝術氛圍,創造出豐富、生動,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效果。
二、色彩情感規律應用
色彩是通過人的視覺神經傳入大腦,不同波長的可見光引起人們視覺對不同顏色的感覺,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感受,對人產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類似物理的效應,形成豐富的聯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體現出特有的情感規律。如色彩在心理上的物理效應如冷熱、遠近、輕重、大小等;感情刺激如興奮、消沉、開朗、抑郁、動亂、鎮靜等;象征意象如莊嚴、輕快、剛、柔、富麗、簡樸等,被人們像魔法一樣地用來創造心理空間,表達內心的情感。在實際設計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利用色彩感情規律,表達展示的主題,喚起人們情感的共鳴,引起人們對商品的注意。
1.運用色彩的興奮感,刺激顧客眼球,引起顧客注意
色彩的興奮感與色相、明度、純度都有關,其中以純度的影響為最大。色相方面以紅、橙、黃等暖色及對比強烈的色彩。根據大眾消費過程可知:顧客的購買行為三分之二左右屬非事先計劃的隨機購買,約三分之一為計劃性購買。視覺沖擊力強,讓人興奮感的色彩,能有效的刺激人感官,把人的注意力迅速的吸引到展示中來,使人對商品產生興趣,從而激發隨機購買顧客“想了解”、“想購買”的欲望,也能有效地促使計劃性購買的顧客果斷決策,實現即時即地的購買。對商品銷售商來說,商品的銷售與顧客的人流量密切相關,良好的色彩設計能刺激消費者視覺、觸覺、味覺,從而有效的吸引顧客,誘導顧客購買,但應該注意時間一久,則會由于過度刺激而失去功效,因此具有興奮感的色彩一般應用在商業展示設計的入口、招牌、櫥窗、POP設計上,起點綴、突出亮點的作用。
2.運用色彩的明、活潑感讓顧客愉悅購物
現代社會物質資源極大豐富,存在眾多勸誘性的商業活動,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們更關心情感上的需求,精神上的滿足,營造輕松、愉快、舒適、享受、自在、信任的空間環境,讓顧客愉悅購物是商業展示設計的目標。從色彩學看暖色、純色、高明度色以及對比度強的色彩,使人感到清爽、活潑、愉快,利用色彩的這一特性,能夠使人心情愉快地接受展示信息。
3.運用色彩的華麗感、樸素感表現商品的檔次
色彩的華麗感、樸素感與純度關系最大,其次與明度也有關。凡是鮮艷而明亮的色最具有華麗感,凡是渾濁而深暗的色具有樸素感。有色彩系具有華麗感,無色彩系具有樸素感。強對比色調具有華麗感,弱對比色調具有樸素感。運用色彩的檔次感,突出商品的市場定位與檔次感,表現出商品不同品味。一般情況下,商品分高、中、低幾個檔次,由于商品的檔次不同,所采用的色彩也應有所差別。高檔次的商品應選用顯得高雅、富貴的色彩,如無彩色系或高雅灰色系列等。而中低檔次的產品,應選用親和力和視覺沖擊力強的純色。
4.運用色彩的冷暖感,表現不同展品的特點
暖色系做主色調可產生溫暖的色調,有前進與膨脹感,用冷色系則產生相反的色調,有后退與收縮感,選用暖色和高純度的色做主色調容易產生活潑之感,反之則產生平靜之感。在展示色彩中,常常運用暖色調來表現食品,因為食品的顏色大多以紅、橙、黃等暖色調為主,兒童用品給人的感覺是熱情、活潑、充滿朝氣,因而針對兒童的展示也多用暖色調。而空調、冰箱、冷飲的展示空間大都用白色、藍色等冷色調,使人感到寒冷、清爽。
三、展示色彩設計的原則
1.統一性
展示色彩是龐大的系統設計,這就要求構成展示空間的道具、展品、裝飾、照明等方面,都應在總體色彩基調上統一考慮,應與展示的目地、功能要求,氣氛營造、意境渲染相適應,與設計風格樣式相協調,展場色調形成系統的統一色調。否則,會出現雜亂無序的色感,影響展示傳達功效,統一色調的制定主要考慮下列各因素:選用明度高的色為主色調,有輕,反之則產生莊重感以多色相構成主色調則顯熱鬧,少則感冷清。主色調確定后,再搭配其它顏色,考慮色彩的調和與對比。展示色彩的對比效果離不開色彩的調和。若主色調過于調和則單調、乏味無活力,適度的對比豐富的色彩可增強展示空間的活力與生機。但過分的色彩對比,同樣會產生刺激、分割和不安定之感。大的色彩調和,小的色彩對比則可營造引入入勝的展示氣氛。因此在強調色彩設計統一性的同時,不排除色彩的豐富性表達。
2.充分利用色彩特性營造引入勝的展示空間
色彩是最能夠激發觀眾好奇心、調動觀眾的觀展情緒,刺激顧客購買欲望,它是展品有力的視覺傳達語言,是展示空間情境的調情者、空間氛圍的渲染者、是展示主題意境、展示空間情感的表達者,展示空間中的環境色彩也被稱為“展品表情的媒介”。 商業展示空間中的色彩設計要做到能夠通過色彩營造、傳達展商品特有的文化內涵,表現出商品的特質,便于觀眾和消費者認知和記憶,為商品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設計中依據商品的風格、展示的主題充分利用色彩特性,協調展品與展示道具的關系,營造出引入勝的展示空間滿足觀眾的好奇心。
3.根據目標消費群進行的色彩設計
不同年齡階段、不同階層的人對于色彩的喜好有所差異,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心理效應和情感表達。隨著展示空間主題的變化和展示目標對象的變遷,展示空間的色彩設計也應該根據不同展示目標觀眾、消費群進行的色彩設計。例如:兒童喜歡鮮艷純度高的顏色,少女往往喜歡具有夢幻效果粉紅色系,青年婦女喜歡素雅的顏色等。因此,在進行展示環境色彩設計時,需分析目標消費群的心理,目標展示對象,迎合他們的喜好,營造他們喜歡的色彩空間以吸引他們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4.根據不同商品類型進行色彩設計
不同類別的展品,其展示環境色彩設計也是各不相同。如,食品類展示空間,用鮮艷、具有食欲感的橙色系列、紅色系列;如電子產品類的展示空間,往往采用藍色,因為藍色給人神秘感,科技感、前衛感;經營化妝品的商店則采用夢幻的粉彩色系,由此可見,展示環境色彩設計應該密切結合展品類型,采用符合展品行業特色、具有個性情感表達,突出展品內涵、展示主題的色彩。
四、結語
商業展示空間在現代人們的生活中,已不僅僅是購物的場所,也成了休閑、娛樂、放松的場所。其功用和特點確定了其在設計應充分的應用色彩的情感規律和色彩的裝飾性與藝術來表達展示空間的創意,讓現在大多平乏單調的空間變得靈動、豐富、賞心悅目起來,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參考文獻:
[1]趙平勇:設計色彩學[M].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2]崔唯:商品展示環境色彩設計[M].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關鍵詞】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原則
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的構成因素是復雜的、綜合的。諸如:技術、藝術、文化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并非單純的視聽、圖文處理那么簡單。但是,無論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的構成再復雜、影響因素再多,它作為信息展示的一種方式,它也不能從脫離人與展示信息的傳遞的科學依據。根據展示信息的傳播規律并結合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的特性,可以總結出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應遵循的一些原則:
1 準確傳達信息原則
傳統的平面展示方法或單一媒體在傳遞信息時會覺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于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而言,這樣的限制由于數字多媒體虛擬技術的特性而弱化。這是一種設計人員對數字多媒體信息進行制作與創作的過程,它是一個綜合的圖像思維和形式操作的過程。設計人員的根本任務就是遵循展示信息的準確傳達原則,在他的設計中選擇、優化相關信息,從而組織出一個“理想”的形式和系統,進行信息傳達展示。
并且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是綜合多項技術的設計手段,它具有特殊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其信息的傳遞方式更加自由和自然,它通過參觀者的多種感官進行信息傳遞,運用的傳遞渠道也比較豐富(比如文字圖像、影音動畫、虛擬互動等),它具有聲音、圖形、文字等多媒體多種傳輸功能,又具有高度自由交互的特性。但是多種展示能力的簡單堆砌并不意味著信息能夠準確地傳達,而應該注意展示元素各方面的處理,堅持準確傳達信息的基本原則,使之真正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設計人員必須對展示的目的要非常明確,并且對展示的內容、觀看展示的對象、展示所要達到的效果、展示的媒介特征等都要非常熟悉。進而確定清晰的展示目的、合理的運用展示手段,理性分析展示設計的主、次要矛盾,抓住重點,保證展示信息的準確、合理、高效地傳達。
2 人性化設計原則
人性化設計原則是現代設計共同追求的一個目標,那么什么是人性化設計?“人性化設計是以人為中心和尺度的,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質和精神需要。營造舒適、高雅的居住空間,使人們享受空間的使用趣味和。人性得以充分的釋放與滿足。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豐富、人性更加完善,達到人物和諧。”美國設計師普羅斯也曾經說過“人類總認為設計有三維:美學、技術和經濟,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維----人性。” [1]
影響人性化設計的要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環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設施本身的因素。[2]對于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來說,筆者認為,應該主要是指信息展示的美觀性、舒適性、識別性、和諧性、交互性和便利性等。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歸根到底是為人的設計,人是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因為設計的核心是人,所以應該是圍繞著人的需要,滿足人的需要。應該地考慮人們的精神生活的需要,通過多媒體虛擬技術手段為人們提供實用的、情感的、合理的信息感受,堅持人性化的設計原則。另一方面,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使信息與受眾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它使設計師在藝術創作中獲得了更大的自由,使設計更加貼近于對人的關懷。
3 適合傳播原則
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作品的傳播依靠的是數字媒介,所以往往會受到所選擇的傳播媒介自身屬性的限制,并且由于多媒體虛擬技術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技術形式,所以它對傳播媒介的軟硬件條件要求相對較高,在設計制作初始就要明確所選擇的傳播途徑,包括計算機軟硬件的因素在內。比如,要選擇網絡傳播就必須適合網絡傳播的條件,諸如文件的大小、網絡虛擬技術的支持、網絡硬件的搭配等,如上海世博會在互聯網上建立的“網上中國2010年世博會”,較好的滿足了網絡傳播的軟硬件需要;一個效果良好的多媒體虛擬展示作品如果不考慮其傳播途徑的特性,一味的追求某一方面的突出性能,那么它就失去了一個最重要的生存條件,如果展示信息不能良好的傳播,那么多么先進的展示手段和效果也都是失去意義的。所以必須遵循適合傳播的設計原則,適時、合理地根據不同的應用背景、應用條件來選用虛擬技術進行信息展示設計,并對其進行優化。使它的傳播應用適合一定條件下的要求,確保能夠良好的傳播與應用,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4 藝術化原則
盧那察爾斯基曾說:“如果人沒有創造的自由,沒有藝術的享受,他的生活就會失去樂趣人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這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生活日用品不僅要實用,合人民的口味,而且要使人感到愉悅。服裝應當使人愉悅,家具應當使人愉悅,餐具應當使人愉悅,住宅應當使人愉悅,宏偉的藝術工業的任務將在于:探索簡單的,健康的,令人信服的愉悅原則,并將此原則應用到比目前更加宏偉的機器工業中,應用到生活的建設中。”所以,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追求一種自由的,不可預料的和無法準確預測的審美取向,它的設計創作也越來越需要一種藝術化的整體審美把握與保障。
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作為一種尚在發展中的展示設計手段,它的目的是通過相對較低的成本和先進的技術手段,設計創造出一種互動的、豐富的、逼真的環境景象或物體,但是并不是非要完全依靠真實環境,根據需要它可以創造出不存在或者人類不可能到達的環境或真實不存在的視覺效果,來滿足展示的需要。這樣的創造就像用畫筆去對真實世界進行描繪一樣,更多的是設計者主觀意愿的表現。所以正如凡?高所說:“繪畫并非把我們肉眼所見的予以正確的再現,而是如何把自己意象中的造型的顏色按自己的需要予以再生。” 而多媒體虛擬展示設計就是真實環境或物體的數字虛擬化再現的設計藝術,因此,藝術性也是其設計所要追求的目標和原則之一,從多媒體虛擬的三維幾何造型設計,到虛擬物體視覺效果的設計,還有整體氛圍的渲染、音效環境以及友好的人機交互設計,都應該遵循藝術化的設計原則,這樣才能使虛擬的世界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參考文獻】
目前國內展示行業,一方面規模不斷擴大,參展行業企業逐年增加,促進了會展設計公司的增加。另一方面參展企業對展會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展覽投入不斷增加。然而相對應的,國內的展示設計觀念、展具制造生產、展臺搭建服務,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程度,這與展示行業迅速發展極不相稱。同時目前展會中多數展商的展臺都是一次性的,由于這些展臺材料的限制,不能很好的被回收利用,會造成對環境及自然的危害。在當前全社會提倡低碳環保的大時代背景下,需積極探索和研究低排放、低能耗、高資源利用率的新型綠色展示設計方法和材料。
2國內展示模塊化設計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
目前,在國內特裝展位的展示設計領域,還在大量使用木結構展臺。木結構在設計制作上具有容易修改、隨意性大的特點,使得設計師的各種創意容易實現。但是展覽結束后,無法重復使用木結構變成一堆垃圾廢料造成對展覽現場環境及資源的極大浪費。模塊化展示設計是一種使用模塊鋁型材展具代替木結構的設計方案。以桁架,八棱柱等鋁制展覽器材產品為代表的模塊化展覽器材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使用于中國的展覽業。此后,篷房、地臺以及后來的輕便展示器材也紛紛出現在展示材料市場中。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此類產品的品牌和廠家都屈指可數。主要集中在德國等歐洲會展業發展成熟的國家。主要有瑞士的(SYMA)司馬系列、比利時的(beMatrix)系列、德國的(Octanorm)奧克坦姆系列。這些展覽系統都有各自的設計思路和特點。
中國標準展覽器材的設計生產是從對國外產品簡單仿制開始的。縱觀多年以來國內展覽器材生產,沒有任何一個成熟的模塊化展覽系統器材產品是由中國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這顯然與中國會展市場的規模不相符。目前國內展覽器材生產商也逐漸意識到原創設計的重要性,走上了對原有仿制產品的更新升級設計上來,但是關鍵產品的原創設計和展具序列的系統性開發設計與國際一流品牌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國內模塊化展具設計在設計理論研究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另一方面從事該領域設計研究的人才也比較缺乏。
3對展示模塊化設計的思考
展示設計內容包含廣泛,大到博物館設計,小到商品POP陳列。在展示周期最短、資源消耗最大的商業性行業展會展臺設計領域,展具的可重復使用模塊化設計研究將成為主要方向和切入點。針對目前研究展示標準化模塊設計現狀、途徑和方法,需要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
3.1減低展臺設計碳排放和提高展示材料的重復使用率問題
展會中絕大多數的垃圾是在展臺搭建和拆除時產生的。目前大型展會服務中都有一項獨立的展會垃圾處理費向參展商收取。避免或減少產生廢棄物和垃圾不僅是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也成為每個展商必須考慮的經濟因素。這也是對模塊化展具進行研究的主要動因。
3.2解決設計個性表達與模塊統一標準化矛盾的問題
雖然模塊化的系統組件有大量的標準件組成,但并不是說由此組建的展臺的視覺形式很刻板,缺乏個性和想象力。關鍵的點在于展具模塊的組合的可變性。如何使標準模塊化展臺造型具有個性化視覺表達的功能,是研究的重點。
3.3縮短展臺設計周期和提高展臺搭建的效率問題
展臺搭建商和參展商都希望使用一種快捷的方式來設計呈現和搭建施工展臺項目。如何滿足客戶的訴求,提高模塊系統組件的安裝快捷性和可塑性,節約大量的人力,從而節約大量時間和預算,是模塊化展具研究的重點。
3.4提升展臺搭建和使用中的安全性問題
關 鍵 詞:展示設計 人性化 互動 網絡化 多媒體 虛擬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 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展示藝術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展示活動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而不斷發展變化著, 展示作為人類互相交流和傳遞信息的媒介, 發揮著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廣泛應用, 展示設計的概念和思維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展示設計已經從傳統單一的設計形式向科技與藝術融于一體的綜合性設計轉化。因此分析和研究展示設計在信息時代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拓展了展示設計的領域,現代展示設計從物質轉向非物質,從現實轉向虛擬,從平面轉向空間,從有限轉向無限。在知識創新大潮風起云涌的信息化時代,現代展示設計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和趨向,如:設計人性化、參與互動性、信息網絡化、設計多樣化以及虛擬現實化等。
一、設計人性化
在現代展示設計中人性化設計是展示設計的根本,人是作為主體來觀賞、領悟展示內容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對象。本世紀以來, 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對參觀者的認知心理、環境行為做了許多研究, 其成果直接在展示設計中得到了運用。如國外的很多展示場館十分重視參觀路線和照明等觀賞環境的設計, 注意為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服務, 絕大多數考慮了無障礙設計, 有些還設有兒童游戲室等。他們不僅考慮為公眾提供陳列空間, 而且還考慮到各種為公眾服務的輔助場所。在信息時代, 融科技和藝術于一體的展示設計呈現出更人性化、更親切、更強調人在展示活動中的地位以及物質與精神上全方位的需求,要想使展示信息有效地傳遞給參觀者,使他們從中獲益,就要求設計者為參觀者創造一個舒適而實用的觀賞環境,要盡可能地滿足參觀者的信息需求與生理、心理需求。展示的效率是通過展示空間的氛圍營造來實現的,也就是有些人所說的“場”。這個“場”的營造要有交流和對話的環境氣氛,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說教和填鴨式的灌輸。要具有一種親和力,使受眾在展示空間中體驗到造型、材料、實物、圖像、聲音等中介媒體都有了生命、活力、表情和情感,使展示空間有了像朋友聚會交流一樣的感人魅力。
二、參與互動性
展示的互動性設計最為符合現代信息的傳播理念,也更能調動參觀者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參展的興趣, 這就意味著參觀者并不是被動地參觀展示,而是主動地體驗展示內容,也體現了設計者對于參觀者的人文關懷,參觀者已不僅僅是旁觀者,而變成了探索世界奧秘的主人。早在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許多有遠見的專家就提出了“寓教于樂”的觀點,陳列室內“請勿動手”的牌子逐漸被“動手試試”所代替。展示設計打破以往那種單一的靜態展示、封閉式展示方式,變成了一種鼓勵參觀者參與,在真實的環境中去理解展品、體會展品,讓參觀者直接動手操作形成新意迭出的獨特陳列。著名的美國芝加哥科學工業博物館居然把公眾引入地下真正的煤層,讓人們親自體驗煤炭采掘的全過程。但在這些展示中, 展品始終是展示信息傳播的主體、設計的中心,其互動性是非常有限的。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科技的進步,展示觀念的更新,圍繞著展示互動性的設計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體現。在2000年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參展者、設計師非常重視對互動性的設計。法國展館將設計概念延伸至室外,一艘垂掛著白色紗簾的威尼斯汽船航行在展區之間,供參觀者登船參與討論,此刻展示道具已成為處在主動位置上運動中的主體。
三、信息網絡化
互聯網(internet)是近年來電子通信技術快速成長所產生的新興產物。互聯網結合多媒體技術,以開放式的架構整合各種資源,透過標準規格和簡易的軟體介面,以電子電路傳送或取得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多元化資訊。作為以資訊傳達為目的的現代展示設計也迅速地采用信息技術,創造具有國際化、網絡化快速展示的方法,通過國際互聯網,展示信息可迅速地在世界上廣泛傳播,避免由地理位置、交通帶來的局限,促進信息在國際間的頻繁交流,達到展示的目的。在2000年上海藝術博覽會上,網絡與藝博會的“緣分”成為上海藝博會上別具風格的景觀。此次網絡與上海藝博會的“鏈接”,使人們在不同時期能夠領略到眾多的服務與視覺享受,在藝術的世界里自由“網來網去”。
四、設計手段多樣化
多媒體技術是指結合不同媒體,包括文字、圖形、數據、影像、動畫、聲音及特殊效果,通過計算機數字化及壓縮處理充分展示現實與虛擬環境的一種應用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超媒體技術的應用推廣,極大地改變了展示設計的技術手段。與此相適應,設計師的觀念和思維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先進的技術與優秀的設計結合起來,使得技術人性化,并真正服務于人類。它的應用,拓寬了展示內容及手段,進一步推動了現代展示設計的發展。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中國館的第一展區作為跨入新世紀的象征大量地采用了多媒體展示,這樣既反映了我國在多媒體和互聯網方面的廣泛應用和普及,也使參觀者通過更多的渠道,用現代的手段了解信息并增強參與感和趣味性。
五、虛擬現實化
虛擬現實展示設計,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來創建和體現虛擬展示世界。展示空間延伸至電子空間,超越人類現有的空間概念,擬成為未來展示設計的方向。設計師可以不受條件的制約, 在虛擬的世界里去創作、去觀察、去修改。同時,計算機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豐富的色彩,也極大地激發了設計師的創作靈感,使其有可能設計出更好的展示。據悉,Microsoft公司最近已投資開發虛擬藝術品展覽的應用系統。這樣,人們就可以通過顯示頭盔,“看”到三維立體的藝術展品,并且通過觸覺手套“撫摸”展品, 從而達到欣賞藝術品的目的。
總之,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高速發展既對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設計理念,同時也為展示設計提供了先進和多樣的手段和技術,為現代展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
參考文獻
[1]韓斌.展示設計學[M ].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6.
關鍵詞:裝置藝術;博物館;展示設計
博物館作為社會公共服務機構,是社會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各種各樣的展覽為社會提供有價值的精神文化產品,也是為社會服務的重要手段。傳統博物館展示陳列的弊端是博物館切斷了展品與其產生環境之間的“語境”,這些展品被當作偶像供奉起來,參觀者通過本土文化的價值鏡頭詮釋來自非本土文化的展品,參觀者不能身臨其境地了解展品產生的環境,展品的主體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解構主義哲學家雅克•德里達在1987年發表的文章《副業》中首次提出塑造“框架”這一概念,批判了康德的“美的分析”。德里達認為框架不僅設置了界限,還提供了一種設立在意識形態基礎上的敘事語境,從而歪曲了人們對包含其中的真正意義的理解。實際上,塑造框架并非把作品與一個更廣大的世界隔絕開來,而是將兩者緊密地聯系起來。建筑的特征、燈光的設計、聲音的運用、博物館內的咖啡館與博物館自身都可以是塑造框架的對象。
一、當代博物館對于展示設計的要求
當代博物館藏品已不再只是實物本身,不再只是視覺感知的對象,也不再只是一個結果。人們要去探究形成這一結果的過程,探究構成和影響這一過程的多種因素,探究促發這一過程的動因,即從描述性的“是什么”轉向探究性的“為什么”,探究影響藏品最終形態的社會、文化、信念、技術等方面的原因。與此同時,當代博物館的藏品不再是社會精英們金錢的符號和膜拜的偶像,而是社會大眾了解社會、文化、歷史的鑰匙,是人們與先民溝通的紐帶,是啟動人類智能創造的發動機。所以,設計工作者需要以更為綜合的設計手法和理念再現與反映展示內容,使靜止的展示充滿生動的氣息,給參觀者更為真切的互動體驗,力求將各種類型的展品、紛繁復雜的觀念以一種新的、更為綜合的手段呈現給觀眾,便于觀眾理解和認知。從社會教育的角度來說,博物館的內容以什么方式進行展示也是促進觀眾學習的重要環節。所以,在展示設計手法上要在知識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采用較為綜合多樣的展示方式(如接觸、觀看、聽等)。
二、以裝置藝術理念介入當代博物館展示設計
1.裝置藝術裝置藝術由英語“InstallationArt”翻譯而來,它本身是建筑學術語,后被應用于戲劇領域,泛指可被拼貼、布置、移動、拆卸的舞臺布景及其零件。它是藝術家或設計師在特定的時空環境里,對人類日常生活中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的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具有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2.裝置藝術與參觀者的關系裝置藝術是能使參觀者置身其中的三維空間環境,是將多種藝術方式相結合創造出的空間環境,用來包容參觀者,促使甚至迫使參觀者在界定的空間內由被動觀賞轉為主動感受,這種感受要求參觀者除了頭腦和身體介入外,還要使用所有的感官,包括視覺感官、聽覺感官、觸覺感官、嗅覺感官甚至味覺感官等。3.裝置藝術理念的介入與傳統展示理念的區別近現代博物館在突出展示藏品的同時也嘗試運用了其他展示方式,如再現歷史人物的各類雕塑、演示地理方位的沙盤模型、再現歷史情景的復原場景、珍藏實物展品的展柜、烘托展示氣氛的繪畫和工藝品等,這類展品的展示方式在博物館學范疇內被稱為傳統展示方式。這些傳統展示方式在博物館中的特點主要是以點綴展覽主題為目的,它們較為零散地分布在展廳里,起著調節展示氣氛、烘托展示主題的作用,一般來說,它們屬于“附屬物”,也就是德里達所稱的“副業”。文章所談的裝置藝術理念介入當代博物館展示設計指的是:運用裝置藝術所形成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理念指導當代博物館的展示設計。按照這種思維和理念所形成的藝術品或設計作品是一個高度綜合的空間狀態:建筑的空間、展示的實物、聲音、文字、圖像、播放的影像和上面所說的“附屬物”都是展品本身。所有的物品協同一致,向參觀者多角度地傳播博物館的主題思想。1998年建成的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自然生態環境”這個展廳空間里,設計師運用了實物展品、復原的場景、復制的動物標本和模型、動物的聲音、播放的影像、介紹性的文字圖片,以裝置藝術的形式全息營造出香港歷史上的地容地貌、生態物種、自然環境等,使觀眾對于展示主題有全方位的了解,并能使這種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以裝置藝術理念呈現的展示空間是一個高度集合化的空間,它不是靠一種“語言”在“說話”,而是采用多種敘事手段,以一種混合搭配式的方法對博物館的主題進行敘述。這是它與傳統展示手法不同的地方。
三、裝置藝術理念介入博物館展示設計發揮的主要作用
1.促使觀眾和博物館交流、互動在當代,計算機、互聯網的普及和大量應用改變了信息交流的方式,人們對信息的接受由靜止式的被動觀賞轉向積極參與和主動控制。所以,參觀者在博物館中的交流、互動是裝置藝術理念介入博物館展示設計體現的非常重要的內容。中國秦腔博物館是筆者所做的一個社會項目。秦腔是在我國西北地區流傳時間較長的戲曲類別,這樣的主題對很多觀眾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所以,單純建一個博物館,將展品一一陳列顯然是不可取的。因而,調動參觀者的積極性,讓參觀者能夠切實參與進來,讓枯燥乏味的主題變得有趣,是秦腔博物館展覽的設計方向。在整個展覽最后的“觀演篇”中,筆者借助裝置藝術形式設計了一個由戲樓與觀戲看臺構成的裝置藝術品,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一定比例復制出來的戲樓模型,戲樓借助幻影成像系統演出秦腔的經典曲目;第二部分是觀眾看戲的區域;第三部分是戲臺上的高仿真硅膠人像陳列區,這些人像的衣著、穿戴都是按照民國時期設計的,生動地再現了那個時期戲迷看戲時的情景。在這個空間的四周還設計了聲音播放系統,使空間中不時傳出叫好的聲音,使觀眾回到那個聽戲的年代,從而受到場景氣氛的感染。觀眾在多感官的互動下,主動參與性與選擇性大幅增強,因此,這種展示方式不但加深了觀眾對展示的記憶,更提升了博物館教育的功效。2.多方位傳播博物館信息1993年落成的納粹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專為紀念“二戰”時被德國納粹屠殺的猶太人而建,這個紀念館的大多數展廳就是按照裝置藝術的組織方式進行設計的。展覽運用大量遇難者的遺物、相關的照片、錄像、聲音、繪畫所混搭出的裝置藝術,以時間敘事的方式將猶太人被趕入聚居區、猶太人被成批地運往集中營、猶太人在集中營中的生活狀態、猶太人被成批地屠殺等情節的節點串聯在一起,將“二戰”時納粹侵略歐洲給猶太人帶來的慘絕人寰的災難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展品傳達出特殊的情感。裝置藝術在情感傳達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它可以運用多種圖像、聲音、味道等傳播媒介,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人類最基本的感知方式多角度地進行情感傳達,挖掘看起來不起眼的展品內部潛藏的重要意義和價值信息,可以讓觀眾對展示內容有更深入的認識,讓觀眾對展示對象的理解從淺層的表象逐漸深入到情感和精神實質。筆者曾設計過侵華日軍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尾廳,這個空間的高度將近十二米,在建筑的平面圖上是一個三角形的空間。整個紀念館的展覽圍繞著侵華日軍在1937年攻陷南京城后對南京城進行慘無人道的殺燒掠,在六個星期中有三十多萬同胞遇難,這個空間對于整個展覽起著概括主題的作用。在設計之初,筆者從另一種抽象的邏輯出發:把六個星期換算成秒,再以秒來計算,得出的結果是——在侵華日軍中每隔十二秒鐘就會有一個生命被無辜殺害。此空間的天花處被設計成了倒三角造型,象征著奪去遇難者生命的日軍軍刀,通過天花上面的數控滴水系統,每隔十二秒鐘向下滴一滴水。下面是一個水池,滴水聲被聲音系統放大,兩側墻壁是密集的受害者照片,這些照片可以通過數控發光設備的控制亮起或熄滅。隨著被揚聲器放大的讀秒聲,每隔十二秒鐘會有一滴水從高空落下,側面墻壁將有一個受害者的照片隨之逐漸亮起后再熄滅,給觀眾回味不盡的思考和想象。這個展廳就是按照裝置藝術理念設計的,整個空間與其說是一個展廳,不如說是一件放大了的裝置藝術品。在當代博物館中,三維空間是實現展示的舞臺,觀眾參觀是靠時間完成的,參觀與被參觀都是組成展示設計這一行為的要素。博物館的展示空間是一個信息的“場”,這個“場”同展品及其傳達的信息應緊密地融合為一體,確保信息的傳達更為有效。以裝置藝術理念構筑出的博物館空間以視覺、聲音、氣味等多種手段、媒介進行信息的傳播,它們在信息傳播體系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融會貫通、相互依附、密不可分的。
結語
文章的觀點是在當代這個學科間高度綜合和跨界思考問題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所以設計師在博物館展示設計中應靈活運用文章的觀點。如,美術館、藝術館這類博物館,每一件展品都有一個較為鮮明的主題且互不相干,像這樣的展館一般是沒有故事情節和線索的。觀眾到這樣的博物館參觀,目的就是觀看實物展品,所以像這樣的展館就不宜采用文章的觀點進行設計和營造;而對于展示歷史事件、人物傳記的紀念性博物館,展示科技、生物、地理、人文風俗等類型的學科博物館,在適當的場合可以加以運用。所以,在博物館展示設計實踐中,設計者應遵循視題材決定是否采用裝置藝術理念的原則。此外,每個博物館的情況各不一樣,在同一類型學科的不同博物館中,它們的展覽面積、展品數量、學科的展示角度都不一樣,所以在實踐運用裝置藝術理念時不可教條。
參考文獻:
[1](美)馬斯汀.新博物館理論與實踐導論.錢春霞等,譯.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
[2](美)尼古拉斯•米爾佐夫.視覺文化導論.倪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3]宋向光.物與識——當代中國博物館理論與實踐辨析.科學出版社,2009.
[4](英)馬爾科姆•巴納德.藝術設計與視覺文化.王升才,張愛東,卿上力,譯.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
[5](英)泰勒.ARTTODAY當代藝術.王升才,張愛東,卿上力,譯.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
[6](美)阿瑟•C.丹托.藝術的終結之后:當代藝術與歷史的界限.王春辰,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