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造林技術論文范文

        造林技術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造林技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造林技術論文

        第1篇:造林技術論文范文

        直接在造林地上進行播種的方法是播種造林法。這種方法的施工相對比較容易,不需要進行育苗,適合于造林面積較大的地區,但其對造林立地條件、幼林撫育管理有較高的要求。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發芽容易、種粒大、種源充足的樹種,而且需要造林地的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適合那些邊遠的造林地區。在播種前還需要對種子進行消毒、浸種和催牙等處理,這樣可以保證早出芽、降低各種危害因素的發生同時還能夠增加幼苗的抗旱能力。以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的造林方法是植苗造林法,這是一種最為廣泛應用的造林方法。這種方法種植的苗木生長較穩定,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較強,對于造林地的要求也不是特別嚴格。但其對栽植技術要求頗高,而且在造林時苗木根系容易出現擠壓、變形、受損和失水現象植苗造林法適用于移植苗、營養繁殖苗和播種苗。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有些地區還嘗試發展營養器苗造林,也同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時也會使用野生苗用于采伐跡地上進行人工更新。苗木的成活率與其本身的水分平衡有直接的關系,所以一定要保證苗木從起苗、選苗直到運輸再到種植前的修剪等各環節苗根的濕潤度,以防止苗木失水過多。

        利用樹木的枝、干、根等營養器官以及竹子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進行直接造林的方法。這種造林法操作簡單,技術含量不高,而且幼樹生長快、成活率高,同時還能夠保持母本的優良特性,可以大大地節省育苗的費用和時間。但其對造林地的立地條件要求較高,而且造林材料也會受到母樹的限制。另外,在土壤解凍、發芽前的春季以及落葉后、土壤凍結前的秋季還可以采用插條造林法。要選擇1到2年生的,1.5到2.0cm粗的枝條作為造林材料,并將側枝剪掉,其長度在30到40cm間,需要在整好的地里依照一定的行距進行扦插,然后再進行踏實處理。要保證插條上部露2~3cm。當造林地土壤較旱時需要采用細土對表層進行覆蓋處理,也可以用塑料薄膜進行壟作處理,還可以在扦插前對插條切口進行蠟封處理,以免插條水分發生散失,在進行扦插時還要保證插穗的大頭向下小頭向上,一定要插正;另外,還有一種和插條造林法差不多的造林方法即插根造林法,但其所使用的插穗要保證根粗1cm以上,并剪成15~20cm長作為造林材料,還需要挖深30cm、直徑在20cm的坑,并將根按45度角傾斜埋入,還要保證插穗的方向是大頭向上,同時要保證埋入土下2~3cm不能外露。

        2營林造林工作建議

        2.1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完善相關法律體系為了強化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需要完善相關的法律體系以保護森林資源。對于林木要實行采伐限額管理制,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森林過量、過速的消耗;對于林地的總量和用途進行合理的控制,對于隨意侵占林地以及毀林的行為一定要依法嚴懲;要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加強執法隊伍的建設,保證科學依法、文明執法;同時還要加強對木材加工單位的監管力度,要嚴格依據相關制度進行木材運輸和砍伐。

        2.2林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要以市場需求為中心,對林業產業結構進行及時的調整和優化。除了要加強優質經濟林和速生豐產林這些原料林的發展力度,還要能夠將林木的栽植與深加工相結合,這樣可以提升林木的附加值。在發展林木的同時還要加大花卉市場的發展,并以其作為林業新的增長點,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3建立健全的監管體系要以森林資源監測為主體,并對現有的監管體系進行整合處理,建立統一的綜合監管體系,同時還要建立與之相應的評價體系。這樣有利在日常從事林木撫育工作時,能夠更全面地從整體出發,更好地把握我國森林資源狀況,為相關措施的調整提供可靠的依據。

        第2篇:造林技術論文范文

        1.1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為了改善造林環境,將土壤里的垃圾和作物的根莖揀出,細小的雜草可以翻埋在土壤里,清理了地表的多余植物,可以增加陽光對苗木的直接照射,將肥料攪拌在土壤中,改善土質,給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1.2整地。造林整地的方式有全面整地(全墾)和局部整地兩種。全面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的整地方法。這種方式改善立地條件的作用顯著,清除灌木、雜草徹底,便于實行機械化作業及進行林糧間作,苗木容易成活,幼林生長良好,但花工多,投資大,易發生水土流失,在使用上受地形條件(如坡度)、環境狀況(巖石、伐根)和經濟條件的限制較大。全面整地幼林生長較好,但水土流失嚴重,用工量較高。全面整地主要用于平原地區,秋冬季節全面耕翻,耕深30~40cm,經過一個冬季的凍融、風化,翌春造林前耙平。全面整地應用范圍:北方土壤質地疏松、植被稀疏的地方,限定在坡度8°以下應用;南方泥質巖山地或灌木雜草叢生地,限定在坡度25°以下應用,花崗巖類限定在坡度15°以下應用。如坡度超過規定的標準,須在全墾后修筑水平階。局部整地。局部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局部整地又可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兩種方法。帶狀整地是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土壤,并在翻墾部分之間保留一定寬度原有植被的整地方法。這一方法改善立地條件的作用較好,預防土壤侵蝕的能力較強,便于機械或畜力耕作,也較省力。山地進行帶狀整地時,帶的方向可沿等高線保持水平。平原進行帶狀整地時,帶的方向一般可為南北向,如害風嚴重,可與主風方向垂直。塊狀整地是呈塊翻墾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塊狀整地靈活性大,可以因地制宜地應用于各種條件的造林地,整地比較省工,成本低,同時引起水土流失的危險性較小,但改善立地條件的作用相對較差。塊狀整地時,塊狀地的排列方向應與種植行一致:山地沿等高線或順坡成行;平原呈南北向。塊狀整地可用于山地、平原的各種造林地,包括地形破碎的山地、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地區的坡地、伐根較多且有局部天然更新的跡地、風蝕嚴重的草原荒地和沙地,以及沼澤地等。

        2植樹造林的主要方法和技術

        2.1播種造林法。播種造林是將種子直接播種于造林地,這種方法簡單,易于操作,適用于大面積播種。但這種方法對于造林地的要求相當嚴格,對于幼林的養護工作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在選擇播種造林法的同時,需要嚴格把關種子的質量,盡量選用粒大、容易發芽的種子,并且易于成活的樹種,例如核桃、油茶、山杏等樹種,在造林地的選擇上,最好選擇土壤含水量充足,自然災害情況較少的地區,這樣能夠減少自然環境對種子和苗木的傷害。如果造林條件和養護條件達不到要求,種子的成活率和成材率會處于較低水平。

        2.2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法是利用根系發育較好的樹苗將其栽種在土壤中的造林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這種方法對造林地的要求不高,苗木具有較強的生長能力,在環境惡劣的地區也能夠穩定生長。但植苗造林法對于苗木的栽培技術要求比較高,因為苗木起苗、運輸栽種等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損傷或水分流失,所以,在培育時必須嚴格要求。由于植苗造林法對造林地的要求較少,近年來,很多地區采用野生樹苗或用營養器培育苗木進行造林,這種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被廣泛的應用。

        2.3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法是將樹木的樹枝或樹干進行栽種的造林方法,這種方法大大節省了培育的時間,也減少了投入的費用,而且操作簡單,成活率要高于其它的造林方法,并且能夠遺傳到母體的優良性狀,但分殖造林法受到母體的限制,多用于營養繁殖的樹種,例如松樹、柳樹、楊樹等樹種。

        3其他方法

        3.1插條造林。插條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進行,春季應在發芽前,土壤解凍后這一段時間內。而秋季則應在落葉后到土壤凍結前。選擇1.5~2.0cm粗,1~2年生的枝條,剪去側枝,剪成長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實。插深為使插條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較旱,應該用細土覆蓋;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壟作,可在較為干旱的地區應用此法。具體工序為,先整好地,作壟,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將整個壟面覆蓋然后按一定的株距將插條插入壟中,用細土將薄膜上的插孔蓋住,當長出葉子后,即可撤掉薄膜;還有一種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蠟速蘸插條的上切口,即蠟封,以防止插條水分過度散失,然后插入壟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頭向下小頭向上。

        3.2插根造林。這種造林方法和插條造林方法差不多,在春秋季均可進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長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徑20cm,深30cm的坑,將根按45度角傾斜埋入,要注意,插穗的方向是大頭向上,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入土下2~3cm。

        3.3分蘗造林。就是直接利用分蘗苗進行造林的方法。由于沙棘的根蘗能力很強,天然根蘗苗多,尤其在平茬以后,每畝能產生根蘗苗6000~12000株以上,可為分蘗造林提供大量能區分雌雄的苗木。這種方法已為許多地方種植沙棘時所采用。具體做法是∶春季或秋季在沙棘林內連根掘出分蘗苗,直接運輸到造林地進行造林,栽植時要保證根系舒展,并且要覆土踏實。森林資源的發展在數量上開始走出“低谷”,扭轉了長期以來森林資源下降的局面,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的“雙增長”。森林資源是決定林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森林資源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區的整地、造林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3篇:造林技術論文范文

        想要進行造林,必須要有很好的苗木才行,如果所選用苗木品種不是特別適宜,就無法完成造林工作,也不能使任務得到很好的完成。因此,苗木的培育往往就成為造林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在對不同的苗木品種進行培育的時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說在春季天氣比較干旱的時候,就要選擇一些具有很好抗旱性能的品種,其中主要包括山杏、油松等。其次,從具體的苗木性能上來看,要盡量選擇一些須根非常發達的品種,因為在一些比較干旱的地區,尤其是春季,水分相對來說很少,很多地方的土壤也非常貧瘠。在這樣的條件下,也只有那些須根非常發達的苗木才能夠正常存活下來。

        2從造林栽植技術方面來提高苗木抗旱能力

        在一項抗旱造林工程當中,具體的栽植技術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它還是一項非常專業和高技術性的、系統的工程。而在實際的栽植過程中,此類技術的應用情況也直接關系到造林的實際效果。

        2.1栽植前對苗木進行調運和處理的技術

        在造林工程開工之前,起苗時,要求所有苗木的根系盡量保持完整,如果在起苗過程中出現了損傷根系的情況,就必須對出現問題的苗木根系進行修根。而對于一些針葉類苗木來說,還要在起苗前進行打泥漿;另外,對于闊葉類的苗木來說,在栽植之前還要進行浸泡,浸泡時間必須要達到48h才行。之后,再根據不同苗木種類,對所有的苗木進行修枝,這樣可以減少苗木自身的水分蒸發。

        2.2栽植過程中的抗旱技術

        對于針葉樹苗木來說,在栽植的過程中,要在實際的造林地上對其進行2次打漿泥。打漿的時候要把苗木全部放入水桶,在水桶當中加入適量的水,這樣就可以方便隨時對苗木進行放苗和栽植。栽植的時候最好先在地上挖一個垂直于地面的壁,然后再把苗木輕輕放入到其中,并進行適度提升,這樣可以使根系盡可能舒展開來,然后再在坑內填入少量的土,讓根系更加踏實。栽植工作完成以后,還要視造林地所具有的特定條件,根據不同的苗木品種,采取相應的抗旱措施。

        2.2.1覆膜措施

        所謂覆膜措施,就是用一塊地膜覆蓋栽植穴,地覆要比栽植穴大一些。鋪膜以后,在地膜的中間捅出一個非常小的孔,然后把其從植株的頭部伸進去,直到覆蓋住整個苗木的根系位置,然后將地膜四周用土壓實。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土壤當中的水分經過根系層不斷的蒸發到空氣當中。通過這樣的辦法,可以在土壤中蓄積比較多的水分,從而有效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

        2.2.2栽植抗旱樹種

        在部分石質山地,可以栽植相應的抗旱樹種,比如油松等。栽后使用石片覆蓋苗木周圍,同樣也可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2.2.3用枯草進行覆蓋

        由于很多地方都推廣了育肥技術,于是在很多宜林荒山或荒地之上就存在著大量的枯草。可以根據這種實際條件,在栽植完苗木之后,將這些枯草直接覆蓋到苗木周圍,這樣苗木在夏季溫度比較高的時候,根系層當中可以保持一個適宜的溫度,就能減少土壤當中水分的蒸發,最終達到抗旱保苗的目的。但是冬季來臨時要防止火災的發生。

        2.3覆土抗旱

        在我國許多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區,冬季和春季寒冷而且漫長,春季的風也非常大,因此,在造林之后的林地上,到了這個季節就會顯得非常干燥,苗木的根部有時候吸收不到任何水分。但是對于植株本身生長的需要來說,它還必須時刻散發掉一定的水分,這就很容易使得一些苗木出現生理上的干旱,造成部分植株由于缺水而死亡。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晚秋到來的時候,最好對苗木進行覆土,具體來說就是將當年生的小苗木用一些虛土來進行掩埋,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水分散發。

        3撫育技術

        3.1夏季澆水

        夏季雖然多雨,但是氣候十分炎熱干燥,苗木蒸發作用非常強烈,所以要適時利用各種措施進行蓄水,然后將蓄積的水分澆灌到苗木的根部,每次每株苗木注水大概在0.85kg左右,而一次注水之后基本上可以抵抗15d左右的干旱。

        3.2松土和除草技術

        造林地進行松土,可以有效防止干旱的發生,因為這樣可以割斷苗木與周圍土壤當中毛細孔結構的聯系,也就大大降低了苗木周圍所發生的土壤水分蒸發強度。另外,對造林地當中,尤其是種植穴里面的雜草也要進行清理,這樣可以減少雜草所吸收的水分,也就能夠提高種植穴當中土壤的實際持水能力,最終達到有效抗旱和保墑的目的。

        3.3管護技術

        苗木栽植之后,要定期對其進行管護,尤其是在剛剛造林之后不久的時間之內,或者是苗木在越冬的時候,還應該在秋季和冬初,對種植穴進行埋土防寒,一直要持續到第二年春天土壤開始解凍為止。否則,苗木就容易失去水分,從而導致生理干旱發生,甚至造成苗木枯死。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管護措施設計的時候,還必須要考慮到不同品種苗木應當采取的不同管護措施,有效增強整個林地水分的穩定性。在很多干旱或半干旱地區,由于整個區域內全年的降水都非常少,同時蒸發量相對來說又比較大,所以更好地利用苗木所具有的特定生理條件,將其與造林地自然地理條件進行結合,采取更加有效、方便的管護措施,如人為地改善林地條件,也可以大大提高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

        4結束語

        第4篇:造林技術論文范文

        1.1適地適樹

        對于干旱地區樹種的選擇必須要堅持下面3個原則:首先是選擇的樹種必須能夠適應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氣候條件;其次是選擇的樹種必須要符合抗旱造林的基本要求;最后是選擇的樹種必須具備多年的栽植經驗。植物抗旱的特性直接影響著水分的利用,樹種的不同選擇會導致環境中水分消耗量的變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必須要結合植物的蒸騰耗水性能、水分利用率以及抗旱性能的強弱來選擇樹種,從而避免這些地區的水資源環境更加惡化。例如說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抗旱性較強的油松、樟子松等針葉樹種,或者是刺槐、五角楓等樹種。

        1.2整地技術

        整地造林技術是提升抗旱造林苗木成活率的關鍵環節。整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土壤的透水性能以及增肥能力。在干旱半干旱地區,通過整地技術能夠有效地攔截地表徑流,更好的進行蓄水,增強苗木根部土壤的水分含量,從而達到降低苗木死亡率的目的。在整地時我們還應該注意掌握以下幾方面的關鍵技術,首先是整地時間的選擇,整地時間選擇應堅持宜前不宜后的原則;其次是整地方式的選擇,要做到不會對原有植被造成破壞,同時也能夠起到很好的攔截蓄水作用;最后是整地規格的控制,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理的造林模式。通過對近年來整地造林的經驗進行總結,一般水平階整地相對魚鱗坑與小坑效果較好;荒山坡地在坑下修筑好欄水埂,坑和坑之間也修筑好隔離埂,構成一個“T”字形,以便于更好的截水。不同的整地模式對地表徑流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對于整地時間的選擇一般是以雨季為主,春季次之,秋季效果最差。

        1.3集水技術

        對干旱半干旱地區苗木成活率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是“水”,我們可以通過修筑蓄水池以及攔塘壩的方式將自然降雨集中在一起,從而為抗旱林木的早期生長提供水源。集水整地系統主要由微集水區構成,比如產生徑流的積水面或者滲蓄徑流的植樹穴。結合實際地形情況,以林木為目標在整個林地形成不同的集水區和栽植區,從而構成一個完善的集水、蓄水系統。如果在樹木栽植區的自然降水無法滿足林木的自然發育需要,在不同的時期內土壤水分缺乏,那么我們就能夠通過集水技術來對水流量進行調整,從而對土壤進行補水,確保水分供需的平衡。

        1.4栽植管理

        一方面是不同季節栽植的管理,春季栽植時通常在土壤解凍到20cm左右時進行。可以選擇先植陽坡,再植陰坡的方式;按照先植小苗,后植大苗的原則,在土壤水分被大量蒸發之前,確保苗木均已被栽植入土;在雨季進行栽植通常可以選擇透雨之后的連陰天或者是下雨之前進行栽植。抗旱造林工作人員必須要了解當地天氣的變化,多關注近期天氣預報,從而把握好栽植的有利時機,這也是雨季栽植成功的重點;秋季栽植應該選擇落葉之后,土凍之前的時間段,這一階段氣溫開始降低,水分蒸發量明顯的下降,有助于苗木根系吸收水分,來年春天還能夠直接吸收凍土解凍水,讓生根更快的萌芽和生長[1]。另一方面是苗木管理工作。做好苗木運輸管理,做到隨起隨運隨栽,若遇無法第一時間進行栽植的情況應該做好假植,運輸時間盡可能控制在早晚間;對于部分生命力較強的闊葉樹種,可以采取截桿截根的方式,降低莖干的水分消耗;此外還應做好苗木分級管理以及灌溉管理等工作。

        2抗旱配套技術措施

        2.1DJS造林技術

        DJS造林技術的主要是結合該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以及抗旱造林樹種的基本特征,同時利用聚乙烯塑料不透水的特征,研制出裝有營養土和水配比的混漿植苗袋,把林木植入袋中的一種新技術。首先在塑料袋中下方均勻打通4個直徑4mm小眼,已利根系扎出。然后在塑料容器袋中放入適量的水和土,進行攪拌成泥漿狀,再將苗根插入泥漿中,將塑料袋放入栽植坑中,把袋兩個拎手對折封嚴袋口,回土埋嚴,修好樹盤,澆透坑水。在無降水的情況下,苗木能夠一個半月至兩個月不失水。

        2.2容器苗造林技術

        容苗器造林技術指的是使用營養容器來進行播種和林木的育苗。容苗器相對于裸根苗來說能夠延長造林時間,可以很好地增加苗木成活率,有助于我們對缺苗進行補植,增加林木生長量以及抗逆性。為了更好地處理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難的問題,我們可以廣泛的推廣這種造林技術。使用容苗器造林可以確保苗木根系完整,讓苗木能夠更好地吸收容器中的營養成分,但是這種造林技術的缺陷在于成本相對較高。通過運用容器進行造林大大增加了干旱地區和沙地造林的成活率,根據本地的實際調查數據顯示,使用2年生油松或者側柏容器苗造林能夠達到85.3%的成活率,而比裸根苗造林方式20%的成活率高得多,同時也讓造林時間擺脫了季節的限制。

        2.3地膜覆蓋技術

        在北票地區,地膜覆蓋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在開始覆膜之前,要結合林木的種類和栽植面密度等情況來設計好地膜塊的大小。林木栽植之后進行澆水,待水滲透進入后,把1m見方的地膜從中心破洞,將苗木由洞口套入,將地膜鋪平之后,確保苗木根基周圍的地膜覆蓋嚴實,并將樹盤設置成為漏斗形狀。需要注意的是,地膜覆蓋過程中應該確保邊緣壓實,可以在地膜上方灑一層薄土,避免起風時地膜被吹走。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地膜覆蓋技術可以增加濕潤效果,在早春的3—4月時地面增溫2.3~3.5℃,相對來說增加了10%~17%;15~25cm土層溫度增加1.2~2.3℃,相對增加8%~25%,其次是地膜覆蓋之后土壤的含水量處于18.43%~19.87%,和之前的測量值相比增加了15%左右,保墑能力較好。

        2.4灌溉

        在一些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應用取水灌溉技術,為了更好地節約水資源,當前我們普遍采取渠道防滲技術以及低壓管道輸水技術來進行灌溉。而渠道防滲技術相比之下是現階段大中型灌區較為理想的灌溉技術,其節水潛力很大。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常被稱之為管灌技術,它指的是借助水泵的低壓力將水輸送到田間口,之后再接末級輸水軟管進行灌溉。但在應用此類技術時必須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

        3結語

        第5篇:造林技術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闡述了山蒼子的生物學特性,介紹了播種、扦插、組織培養等繁殖技術,同時從造林地選擇、造林時間、撫育技術等方面介紹了山蒼子的造林技術,對山蒼子的產業化建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山蒼子約有250余種,中國約有46種,為我國主要的林副特產之一。目前我國部分省區已進行人工營造山蒼子林,以福建、湖南和四川等省營造面積最大。山蒼子果實提取的山蒼子油是一種天然混合型香料。主要成分是檸檬醛,含量占66%左右,其余為甲基庚烯酮、雙戊烯、芳樟醇等。利用山蒼子油生產高純度紫羅蘭酮、檸檬醛、二乙縮醛、鳶尾酮系列,在醫藥、食品、飲料、日用化學品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隨著醫學化工的發展,市場對山蒼子油的需求日益加大,開發利用山蒼子資源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1生物學特性

        山蒼子(Litseacubebapers)別名山雞椒、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3m左右,最高可達10m。樹皮幼時黃綠色,光滑,老時變褐灰色,都有白色斑點。小枝細瘦,綠色、單葉互生,有香氣,紙質光滑。長圓形或披針形。花單性,雌雄異株,11月著生花蕾,翌年2~3月開花,花先于葉;花序生在短枝上,腋生,傘形,具細總梗,有花4~6朵,花小,黃色。核果有短柄,近球形,3~5顆簇生,7~8月成熟,成熟時由青綠色變深紅色或黑色。

        2繁殖技術

        2.1播種繁殖

        山蒼子種子于8月底成熟后進行采種。在播種繁殖時,種子的不同處理方法對其發芽率有較大的影響,未經任何處理的種子由于其果皮、果肉均還存在,抑制了種子的發芽,其發芽率僅為17%,因山蒼子油主要存在于果皮、果肉中,林農常采用這種種子繁殖,致使發芽率很低。一般情況下,對山蒼子種子繁殖必須按常規方法(去除果皮、果肉,用流水沖洗)進行處理,然后圃地育苗。即使按常規方法處理種子,其發芽率還不是很高,僅為51%,其主要原因是抑制山蒼子種子發芽的抑制物質未完全清除;通過試驗[1],利用草木灰揉搓種子,用H2O2浸種,均能不同程度地減少種子中的抑制物質,提高其發芽率,其發芽率可高達71%,即提高20%。這說明去除山蒼子種子中的抑制物質,是提高種子發芽率的關鍵。

        2.2扦插繁殖

        通過試驗[2],山蒼子扦插育苗插條的采集部位與其成活率有很大的關系。從根頸部位采集萌條作為扦插材料比樹冠南、北部采集嫩枝扦插生根成活率要高的多,分別可提高32%和34%不等。而從樹冠南、北部采枝扦插其生根成活率也有差別,但它們相差不大,僅為2%;同時采用生根粉(30mg/kg)對扦插材料進行處理均能提高其生根成活率,相比之下,這種處理對樹冠上的嫩枝扦插影響比對根頸部位萌條的扦插影響要大的多。樹冠上的嫩枝扦插生根率可提高15.7%~17.0%,而根頸部的萌條僅提高了1.7%。由此可以看出,對于山蒼子扦插繁殖,可以采用其根頸部位的萌條作為其扦插材料來進行繁殖,其生根成活率可達70%。如因扦插繁殖材料來源有限,也可采用樹冠上的嫩枝給予適當技術處理來繁殖,其生根成活率可在51.7%~55.0%。

        2.3組織培養快速繁殖

        由于山蒼子多野生,人工栽培極少,傳統栽培主要是種子繁殖,而種子發芽率低,且極易喪失發芽力,因此常導致育苗失敗。通過離體組織培養可以快速獲得整齊一致的苗木用于生產。以成年植株帶芽莖段為外植體,接種于MS+BA210mg/L+IBA15mg/L的誘導分化培養基中,10d時側芽萌動,15d后側芽打開,同時外植體切口處有白色愈傷組織,并逐漸轉綠長出叢生芽。通過試驗,其生根率高達86.17%,生根整齊,根質量較好。另外,種苗組培快繁技術可直接控制雌雄異株比例,節約投資,是山蒼子苗木繁殖發展的方向。

        3造林技術

        3.1造林地選擇

        丘陵和山區選擇陽坡中下部微酸性土壤作為造林地。低丘崗地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中等、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作為造林地。低產荒蕪茶園內也可種植山蒼子。

        3.2造林時間

        容器苗為5~7月;裸根苗、扦插苗為12月至翌年2月。

        3.3撫育技術

        山蒼子造林株行距2m×2m,栽2505株/hm2。松土撫育施肥每年2次,5月下旬進行1次,施用尿素100g/株;11月下旬進行1次,施用復合肥200g/株。修剪每年1次,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進行。疏伐雄株在開花期后進行,雌雄比為7∶3左右,形成“品”字形,使雄株均勻分布。

        4參考文獻

        第6篇:造林技術論文范文

        所謂套簍造林,就是栽植后給每棵幼苗套上特制的防護簍,并在栽植時與某些防風固沙、抗旱節水措施相結合,如澆水覆膜、大苗深栽、大坑換土。其中,防護簍用沙柳枝條編制而成,形似無底的紙簍,上口小、下口大。一般規格為上口直徑20cm~30cm、下口直徑30cm~40cm、高度50cm~60cm,并在下口留三個長10cm的腿腳。套簍時,用鐵锨將防護簍的腿腳扎入土中,使防護簍牢固直立地面。套簍措施可以單獨使用,與搭設沙障、澆水覆膜、大苗深栽、大坑換土等防風固沙、抗旱節水措施結合使用效果會更加明顯。

        2套簍造林技術控制風蝕沙埋的效果

        為了解套簍造林技術對防風固沙能力的影響,對風蝕沙埋造成的主要后果進行了觀察、測定和統計。結果顯示:(1)套簍造林的平均風蝕率為8.0%、平均風蝕深度1.0cm、最大風蝕深度3.0cm,不套簍造林的平均風蝕率為20.0%、平均風蝕深度4.0cm、最大風蝕深度7.0cm。(2)套簍造林的平均沙埋率8.0%、平均沙埋深度1.0cm、最大沙埋深度3.0cm,不套簍造林的平均沙埋率70.0%、平均沙埋深度4.5cm、最大沙埋深度7.5cm。(3)套簍造林的樹干通直個體占95.0%、彎曲個體占5.0%,不套簍造林的樹干通直個體占70.0%、樹干彎曲個體占30.0%。由此表明:套簍造林技術可以有效地減輕風蝕沙埋現象,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長發育。

        3套簍造林技術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效果

        由表2可見:套簍處理的土壤含水率達到4.18%,土壤水分儲量高達7.09t/hm2;而不套簍處理的土壤含水量僅為2.71%,土壤水分儲量為4.60t/hm2;套簍的土壤儲水量高出不套簍2.49t/hm2,提高幅度為54.13%。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套簍處理的樟子松林地土壤含水率、土壤水分儲量極顯著高于不套簍處理的林地土壤,即土壤含水率、土壤水分儲量差異由是否套簍而造成。究其原因,套簍通過減小光照強度、降低風速減少土壤和樹體水分的無效蒸散;沒有套簍的土壤和樹體全部暴露在強烈的日照之下,土壤和樹體水分蒸散較快。由此表明:防護簍通過減小光照強度、降低風速有效減少土壤和樹體水分的無效蒸散,有利于土壤和樹體的水分保持,從而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儲水量。

        4套簍造林技術改善土壤養分狀況的效果

        由表3可見:除了土壤pH值和土壤全鉀儲量外,套簍造林的土壤有機質、全氮、全磷、有效磷儲量極顯著高于不套簍林地的土壤,水解氮、速效鉀顯著高于不套簍林地的土壤。與不套簍造林相比,套簍造林可使林地土壤有機質、全磷、全氮分別增加366.96kg/hm2、19.63kg/hm2、19.62kg/hm2,相應的提高幅度分別為83.86%、100.05%、49.99%;可使林地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分別增加0.98kg/hm2、0.60kg/hm2、2.13kg/hm2,相應的提高幅度為27.84%、60.61%、20.02%。根據觀察發現:套簍造林之所以能夠改善林地土壤的養分儲量,原因在于套簍能夠減輕風蝕將枯枝落物吹出樹穴的現象,并可將枯枝落物聚集在防護簍內外,通過分解向土壤提供養分。由此表明:套簍可以減輕風蝕將枯枝落物移出林地并將其聚集在防護簍內外,從而提高林地土壤的養分含量。

        5套簍造林技術對林地其他特性的改善作用

        為了解套簍造林技術的其他作用,對林地動物危害程度、物種多樣性、生物結皮等特征進行了統計和比較。結果表明:套簍林地的動物危害率在5.0%以下,不套簍林地的動物危害率大于20.0%;套簍林地擁有天然灌木4種~6種、蓋度15%~20%以及草本植物2種~4種、蓋度5%~10%,不套簍林地擁有天然灌木2種~4種、蓋度小于5%以及草本植物1種、蓋度小于5%;套簍林地的生物結皮厚度在1cm~3cm之間,生物結皮的蓋度在5%~10%之間,不套簍林地未發現生物結皮現象。由此表明:防護簍不僅能通過阻擋作用減輕動物危害,而且可通過改善林地水分和養分作用提高林地物種多樣性、促進林地生物結皮的形成。

        6套簍造林技術提高造林效果的作用

        由表4可見:套簍的造林保存率高達96.67%,不套簍的造林保存率僅66.67%,套簍比不套簍的造林保存率提高30.0%。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套簍林地的造林保存率極顯著高于不套簍林地,即造林保存率的高低由是否套簍決定。由表5可見:套簍造林的樹高、地徑、冠幅生長量比不套簍造林分別提高36.70%、42.37%、48.33%,而樹冠覆蓋率、生產力增加幅度則高達223.87%、303.70%。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套簍林地的生長量、林冠覆蓋率、林地生產力極顯著高于不套簍林地,即生長量、樹冠覆蓋率、生產力高低由是否套簍決定。上述結果表明:套簍造林技術不僅可以提高保存率,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林木生長量、樹冠覆蓋率及林地生產力。

        7套簍造林技術提高造林效果的生物量調節機制

        根據表6計算可知:套簍造林的總生物量投資(積累)比不套簍造林提高168.02%,樹干、枝條、葉片、根系的生物量投資(積累)分別比不套簍提高128.93%、205.36%、236.11%、102.22%。由此表明:采用套簍造林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種群總生物量及各個構件的生物量投資,為其生長奠定物質基礎。由表6還可看出:在生物量的分配中,套簍造林的地上生物量占90.79%、地下生物量占9.21%,不套簍造林的地上生物量占87.69%、地下生物量占12.31%。在地上生物量的再分配過程中,套簍造林的樹干占36.84%、枝條和葉片占53.95%,不套簍造林的樹干占43.21%、枝條和葉片占44.49%。由此表明:采用套簍造林的情況下,種群將更多的生物量分配于樹冠的生長發育,從而減少了種群對根系的生物量分配;不采用套簍造林技術的情況下,種群將更多的生物量分配于根系的生長發育,從而減少了種群對樹冠的生物量分配。

        8結論

        第7篇:造林技術論文范文

        根據不同的地勢、土壤和氣候條件,選擇營造純林或者針、闊葉混交林。在山地礫石質沙土、沙地、向陽坡及土壤瘠薄的地段均可栽植。當然,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栽植效果會更好。但在滾動和半固定沙丘造林,一定要實行固沙造林。另外,一定不要在水濕地和排水不暢的粘土地造林。

        二、造林整地

        樟子松的造林整地一般分為:塊狀整地、帶狀整地和穴狀整地三種。第一種方法只適用于林區的森林更新改造;第二種是根據草層長勢程度,一般帶寬50~70公分,還要主要為避免引起土壤風蝕,整地要垂直主風向;第三種就是指穴狀整地,其整地深度為30公分~50公分,溝底寬20公分~30公分最好在雨季進行。第二年實施回土,重耙一次,力求做到溝土飽滿,壓實。主要,在整地過程中要適當保留原有的草層,以作為樹木的保護層。

        三、育苗技術

        1采種樟子松果球通常在9月末開始成熟。采種應選擇春、秋兩季,因冬季樹木枝條發脆,容易損傷樹木。采摘后的球果果殼比較堅硬,可在晴天進行日曬或在干燥室實施烘干、脫粒。脫粒時要掌握好室內的溫濕度,以免影響種子的發芽率。樟子松種子儲存期間其含水量應保持在10%上下。2育苗樟子松樹種雖然對地質條件和土壤肥力的要求不高,但對水、熱、氣等條件的要求比較嚴格。因而,育苗區應選擇在灌排方便,土壤疏松,透氣性能好的區塊。播種前須進行土壤消毒,并結合整地每畝施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6000公斤左右。播種最好選擇春季,以地表平均溫度8℃為宜。在我國東北地區,播種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左右。播種方法可因地制宜選擇撒播或者條播。出芽率在85%以上的,每畝可播3~4公斤。播后用鋸末、草炭及原床土及時進行覆蓋,厚度為0.5~1公分,隨后進行鎮壓,以防水分蒸發。播后視情況隨時澆水,以保持土壤的濕潤。春播的樟子松種子通常半月就能出苗。出苗前可噴灑除草醚進行除草,每平方米用藥量控制在2克以內,并且噴后12小時內不得澆水。出苗后還須預防立枯病的發生。樟子松2年即可出圃,規格一般為:苗高12~14公分。

        四、造林技術

        1苗木的處理起苗時一定要保持根系的濕潤和完整,因為地下部分根十分纖弱,一不注意就會容易枯干、折斷,降低成活率。因而,在挖苗、選苗、包裝、運輸和假植等各項環節要力爭縮短時間,盡量不要讓苗根遭到日曬和風吹。要挑選根系發達、頂芽飽滿、干莖粗壯、沒有病蟲害的苗木用于栽植。苗木晚間運,白天咋,苗木運到林地時應及時假植起來。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水浸苗根和苗根蘸泥漿等方法進行處理。

        2栽植方法樟子松栽植有多種方法,如裸根栽植法、容器苗造林法、移苗桶移植大苗造林法等。裸根栽植法適合于大面積造林,此法又分為穴植和縫植。穴植就是在提前挖好的穴內栽植。縫植則是在事先整理好的地塊,用工具挖開土層,把苗木放入縫內,讓苗根和土壤緊密相摟,隨后填土壓實。樟子松容器苗造林可不受季節限制,也不用緩苗。4月末到5月初將2年生苗木起下,移栽到塑料袋內,然后裝滿土、敦實,注意不要窩根。隨后將苗木袋緊密擺放在寬1.3米左右、10~15米長的平底凹形床中,袋與袋之間的縫隙用土填滿,而后澆足水。一般培育2年左右,即可出圃造林,時間最好在雨季進行,這樣效果會更好。移苗桶移植大苗造林法是根據移植苗木的大小,選擇適宜的移植桶。移苗時,現將移植桶套在要移植的苗木周圍,然后用鐵锨貼著桶壁朝下挖,一邊挖一邊往下移動苗桶,當土坨與桶的上口平齊時,清除底部相連的次根系,將苗輕移到坑外。栽植時,樹坑最好要大于土坨15公分以上,栽植后及時將坑壁的縫隙處填滿土壓實。

        五、幼林撫育

        第8篇:造林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造林地 整地 人工播種 造林方法

            一、造林地的清理與整地方法

            造林整地翻墾土壤的第一道工序是清理整地。隨后清除掉造林地上的雜草、灌木以及采伐跡地上的枝丫、伐根、倒木、站稈等清除掉。

            1、清理的方式方法:

            1.1、清理分為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塊狀清理。

            清理的方法有割除清理、火燒清理和用化學藥劑清理。割除清理是以人工,機具,如推土機、割灌機、切碎機等機具,化學藥劑清理方式也很普遍。采用噴灑化學除草劑,殺死灌木和草類植物清理后歸堆和平鋪,并用火燒方法清除。

            1.2、整地方式可分為整地方式分為整地分為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

            局部整地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區。

            其中帶狀整地是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地的土壤。分在山地帶狀整地和平坦整地:有水平帶狀、水平溝、反坡梯田等;帶狀、犁溝高壟等方法屬于平地整地。塊狀整地是呈塊狀的翻墾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應用方法有:穴狀、塊狀、魚鱗坑。坑狀、塊狀、高臺等是平原整地法。

            二、人工播種方法

            1、撒播:均勻地撒播種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此方法一般無需整地、播種后不必覆土,種子在裸露條件下發芽。成本低、收效高,種子易被風吹或水流沖走、容易被鳥獸吃掉,不利于發芽的幼苗根系很難穿透地被層。

            適用范圍:勞力缺乏、交通不便利的地區,皆伐跡地、火燒跡地,特別需綠化的地帶。

            2、穴播:是指按照規定的行、穴距播種的方法。

            根據樹種的種粒大小,每穴均勻地播人數粒到數十粒種子。播后覆土鎮壓。簡單實用,易操作、形式靈活、用工量少。

            適用范圍:適用各種不同的立地條件。大、中、小粒徑的種子都適用。

            3、條播:按照一定的行距播種,播種成單行或雙行都沒有規定,連續、間斷沒有限制。播后要覆土鎮壓。機械化作業也十分可行。但是從用種子消耗量比較大。

            適用范圍;跡地更新,次生林改造;體現在灌木樹種和個別喬木樹種。

            三、植樹造林常用的方法

            1、直播造林法(播種造林法):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整地區域內進行造林的方法。從實踐應用的角度上來說,此種播種造林方式的應用,使得傳統意義上較為繁瑣的育苗工序與步驟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各播種環節的作業難度均比較小。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節省了育苗工序,施工相對來說容易,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很是嚴格,造林后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此方法適合于種粒大、種源充足、發芽容易的樹種。對他的要求是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少。適用范圍:對于邊遠地區且人煙稀少的區域。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條播和撒播等。

            2、造林整地中的植苗造林:此種植苗造林方式是指借助于植株根系相對而言比較成熟與完整的苗木作為載體,進行造林作業。在實踐應用過程當中,此種造林整地方式,對于惡劣自然環境下的各種干擾因素有著明顯的抵抗優勢,而且植株發育漲勢穩定。從這一角度上來說,植苗造林相對于造林地造林整地過程中立地要求的并不嚴格,從而得到廣泛應用。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其特點,這樣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易行,操作容易,成活率高,幼樹初期生長速度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適用范圍: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布狀況的限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如松樹、楊樹、柳樹等。

            四、其他的方法;

            1、插條造林

            插條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進行,春季應在發芽前,土壤解凍后這段時間范圍內。而秋季則應在落葉后到土壤凍結前。選擇1-2年生的枝條,剪去側枝,剪成長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早已準備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實。插深為使插條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較旱,則應該選用細土覆蓋。另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壟作,可在較為干旱的地區應用此法。具體工序為,先整地-作壟-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將整個壟面覆蓋,并按一定的株距將插條插入壟中,用細土將薄膜上的插孔蓋住。長出葉子后,即可撤掉薄膜。還有一種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蠟速蘸插條的上切口,即蠟封,以防止插條水分過度散失,然后插入壟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頭向下小頭向上。

            2、插根造林

            這種造林方法和插條造林方法差不多,在春季與秋季都可使用此方法,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長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出直徑20cm,深30cm的坑,將根按45度角傾斜埋入坑里。插穗的方向是大頭向上,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入土下2-3cm。

            3、分蘗造林

        第9篇:造林技術論文范文

        【關鍵詞】楊樹;造林密度;效益研究

        1.楊樹的生態習性特征

        楊樹是喜光的陽性樹種,生長快,樹體高大,樹冠龐大, 為了正常的生長發育在地上和地下都需要比較大的空間。在我國集約栽培的美洲黑楊和歐美楊,在12年時,胸徑可以超過40厘米,樹高達20多米。由此可知,在適宜條件下,我們通常見的黑楊栽培品種都能長成這樣粗大的樹木。只要給夠空間楊樹是適合培育成大徑材的樹種,這是楊樹的生物學特性所決定的。但是這個自然規律經常被忽視,舍不得給夠楊樹必需的空間,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過密的楊樹林,生長被嚴重抑制,生長潛力不能發揮。

        2.楊樹栽培中存在的問題

        我省楊樹栽培中一直存在著造林密度過大的傾向,農民偏愛密植,以為株數越多,收入越多,實際上經常事與愿違,造成減產和少收。不少地區由于密度偏大,中小徑材過剩,大徑材很少或沒有。有的地方農民建房減少,中小徑材滯銷,價格下降到300~400元/立方米。由于膠合板生產的發展,大徑材緊缺,大徑材的價格高達800~900元/立方米。有些縣有數萬畝楊樹林,但不能滿足本縣小規模膠合板廠對大徑材的需要,還要由遠處購進大徑材,這種產銷脫節,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不符的問題,都與造林密度選擇不當擇有關。應引起注意的是在立地條件能產出大徑材的地方,生產大徑材的密度應占一定比例。

        黑龍江省楊樹面積不少,但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膠合板工廠對楊樹大徑材的需要不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能得到充分滿足。這里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十分優越,適于培育楊樹大徑材。作者曾看到,路旁或渠旁有的楊樹林帶,立地條件良好,但株距只有1.5-2米,長不成大材,經濟上受損失,很可惜。其原因是單位面積上的株數超過了1-2倍,實際上楊樹林帶的株距應在4-5米之間。不少片林的株行距小于5米×6米(培育大徑材的低限),這種情況應該改變。以為株數多,收入就多,結果恰好相反。

        3.培育楊樹速生林的相應對策

        密度一般對樹高的影響不很大,但對林分平均胸徑和材積影響很明顯,隨著年齡增大,密度的作用愈加明顯。單位面積蓄積量受單位面積株數、平均單株材積和年齡因素的制約。生產小徑材,單位面上株數多,平均單株材積較少,林分的數量成熟較早,采伐期較早;生產大徑材則相反,單位面上株數少,平均單株材積較多,林分的數量成熟較晚,采伐期比較晚。數量成熟齡是用材林在單位面積上每年生產材積數量最多時期的年齡。這個時期也是林木平均生產量最大的時期,因此也叫平均生長量最大成熟齡。在林分初期,幼林階段,單位面積株數對產量起主要作用;在林分后期,近熟林和成熟林階段,單株材積的作用由弱變強,取代單位面積株數,對產量起主要作用。因此,培育大徑材要為林分后期單株材積的增大提供足夠的單株營養面積(30-64m2)和較長的輪伐期(12-15年)。

        根據林場試驗研究,培育胸徑12-18cm的小徑材可選用2×3m和3×3m和3×4m的株行距,輪伐期 4-6年。培育胸徑20-26cm的中徑材可選用3×5米、3×6m和4×6m的株行距,輪伐期 7-9年。培育胸徑30-40cm的大徑材可采用5×6m米、4×8m、6×6m株行距,單株營養面積在30m2以上,輪伐期 10-12年。如果要培育更粗的大徑材(胸徑50-60cm),30多m2的單株營養面積仍不足,株行距應擴大到7米×7米和8米×8米。

        I-69楊、I-72楊一類的美洲黑楊和歐美楊的速生特性明顯,但只有在稀植條件下速生潛力才能充分發揮,10年多形成大徑材。在密植的條件下,由于地上地下空間的限制楊樹生長,只能生產小徑材和中徑材。

        目前我們所栽培的多數是適合培育大徑材的黑楊派的栽培品種,如果立地條件適宜,采用7×7m(每畝13.6株)和8×8m(每畝 10.4株)的株行距,十多年就能長成胸徑超過 50-60 厘米的大徑材,其經濟效益不一定比培育胸徑小的差。東北林業大學楊樹課題組在帽兒山的試驗林,12年生的I-69楊、I-63楊和、I-72楊,株行距8×8m, 平均胸徑相應為46.7、46.2和51.5cm,平均單株材積相應為2.0、1.88、2.33m3,年均每畝材積生長量相應為1.77、1.63和2.03m3。年均每畝蓄積生長量均超過1.5m3/畝.年,比較高的豐產水平。12年培育出46-50cm的大徑級材,又有相當高的單位面積產量,經濟效益是好的。大徑的楊樹,下部可提供大徑材,中部和上部分別提供中徑材和小徑材。稀植的大徑級的楊樹,能滿足各種材種的需要;密植的小徑楊樹則不能,小材不能大用。

        綜上所述,營造楊樹速生豐產林的關鍵是植樹密度,密度是楊樹人工林集約栽培的重要因素,密度一旦確定,在林分整個生長過程中都起作用,影響林木生長、采伐年齡、木材產量和木材規格。確定合理的密度時,應考慮到楊樹的生物學特性和林木個體間的關系,保證林木群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達到高產和希望培育的材種的徑級,同時還要考慮所培育的材種的市場價格和經濟效益。我國是世界上楊樹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在不少盛產楊樹的縣幾乎找不到胸徑超過30-40-50 厘米的楊樹。大徑材的效益并不差,應該重視大徑材的培育,尤其在那些習慣密植的地方。

        【參考文獻】

        [1]李繼武.試論楊樹集約栽培與造林密度[J].北京林大學報,2009,75(3).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五月花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第二区 | 最新国产美女菊爆在线播放 | 日本人成ⅴ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高清揄拍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