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考試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字詞釋義 難點 突破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3)12-036-01
1. 高中語文字詞釋義教學的難點
1.1 字詞成語的內容很多,本身沒有太多的確定性
從總體上講,高中語文的字詞釋義包含的方面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要掌握高中六冊語文課本上的生字詞,同時還要分門別類地總結并掌握與課本相關的詞語、成語,學會準確地認識字詞,音調、字形都要求準確無誤地讀寫;在文言文中除了掌握課本上的實詞和虛詞,還要在字詞釋義的教學中學會拓展,總結相關的實詞和虛詞。由于高中的語文在這方面的考察上沒有確定的考試內容,這就給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難度,這種由于不確定性造成的考試的盲目性,使得高中語文的字詞釋義教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擊破。這是高中語文字詞釋義教學的最大的難點所在。
1.2詞語的多重意義往往會影響學生的理解力
我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詞語的多重意義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尤其是在文言文中,有關虛詞的認識和解釋是一個難點。例如“以”字的用法,不賂者以賂者喪;秦以攻取之外;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等,在這幾句話中,以的解釋有著很大的不同。類似的還有,之、而、于等等。很多的學生在高中語文字詞釋義的學習中,不能夠把這些字詞的意思完整地理解和歸納下來,在解釋詞語的過程中往往會把這些意思理解偏,很難做到準確地理解。對于這些詞語的理解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積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這是另一大難題。
1.3 字詞釋義學習的重心認識
高中語文的字詞釋義教學的另一個難點就是對這些知識重心的認識上的偏頗,高考語文內容在很大程度上都來自于語文課外的知識,對于語文課本上的知識點直接考察的很少。但是又因為教學大綱要求對于語文課本的重視,這就造成了學習和考試兩方面的沖突,給高中語文的字詞釋義教學造成了困擾。語文課本上的知識點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和淺顯,但是要想取得考試上的成功,就需要旁征博引,努力地學習語文課本之外的字詞釋義的相關內容。因此要想取得高中語文教學的成功就需要實現字詞釋義學習重心的穩固,權衡各種因素,形成統一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略。
2. 如何取得高中語文字詞釋義教學的突破
2.1師生應在平時的閱讀和訓練中積累并理解詞義
高中語文的字詞釋義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語文的平時學習過程中也要注意總結和歸納,將平時容易出現的錯誤一一總結下來,這樣能夠大大地增強學習的效果。就拿高中成語的學習來說,容易出現的積累問題是:謙敬錯位、褒貶誤用、對象不當等,例如,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在好的東西的后面,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謙虛;心勞日拙:做壞事的人費盡心機,即越來越無法得逞,處境一天不如一天,含貶義;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不能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形容創業的艱苦。只用來形容創業艱苦,不可用來形容生活艱辛。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來,很多的成語釋義需要的是平時的積累,而不是臨陣磨槍。
2.2聯系特殊的語境來辨別詞語的意義
文言文的虛詞尤其需要的是結合具體的語境來進行釋義,拿“之”來說,它的意義有很多,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自然之子;表示修飾,莫逆之交、不速之客;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等閑視之;虛用,久而久之;動詞,往,到,吾欲之南海;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果單單是給出某字的意思,就很容易地把意思理解偏,只有結合相關的語境才能夠充分地理解這些字義。這種學習的方法也正好給字詞釋義的學習提供了較好的思路,尤其是在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時,可以先大致地揣摩句子的意思,然后推斷出詞語的意思,這是一種較好的解決辦法。
2.3重視對于課本內容的回顧和把握
從整體上說高中的語文學習是比較注重能力的訓練和挖掘的,如果只是一味地依靠于課本的知識,很難將語文學習好;但是如果完完全全地忽視了語文課本的學習,這種態度也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學習方法是要先把課本上的知識點和重要的字詞掌握好,然后在這個基礎之上,不斷地進行擴充和總結,力求不斷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的語文素質提高,這樣對于解決字詞釋義的問題就顯得很簡單。在這里所說的語文素質,或者可以說是一個人的語文感悟能力、靈感等等,能夠在不自覺中將語文的字詞釋義問題解決好,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的學習,不斷地取得考試的成功。所以要想不斷地實現語文字詞釋義學習的提高,就要求能夠將課本和課外這兩方面權衡起來。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1-0024
文言文同現代漢語相比,兩者之間相互聯系,又有所區別,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在學習文言文知識時往往缺乏一定的興趣和動力,不過高中語文教材中所選取的文言文,往往蘊涵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韻味,可以增強學生對我國古典文化的認識與了解,更加完整的學習漢語知識體系,對于提升高中語文整體教學質量來說十分重要。
一、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首先,教師教學理念存在偏差,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文言文雖然占據較大的比重,在考試中也有所涉及,但是部分教師教授學生文言文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為應對考試,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重點考試內容為主,而忽視其他文言文的教學,導致學生為了考試而學習,并且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識體系不完整,無法充分感受到學習文言文知識的價值與魅力體驗。
其次,教學模式存在問題,一些高中語文教師在文言文教學活動中,所運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傳統落后,為強化學生的記憶,讓他們死記硬背,逐字、逐詞、逐句、逐段的翻譯和記憶,模式比較僵硬,以至于大部分學生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識只能運用到具體的課文中,而無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運用到其他文言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中,缺乏實效性。
再次,課外實踐活動缺乏,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一般以教材中的課文為主,其實文言文是一個龐大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教材中所選取的文章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如果教師僅僅傳授教材中的文言文,那么學生的知識視野將會受到限制,對其他文言文知識的了解和認識較少。所以,教師應讓學生閱讀和學習一些課外文言文,輔助語文課程的學習和掌握。
二、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1. 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高中語文教材中選取的文言文課文,具有較高的鑒賞性與思想性,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想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首先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產生探索的內在動力,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采用各種科學有效的方法開展文言文教學活動,比如,使用精彩的新課導入,運用多媒體技術還原課文情境,以此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文言文的自主意識,帶領他們進入特殊的課堂教學情境,強化學生對高中語文文言文的認識與了解,讓他們掌握具體的應用方法和技巧。另外,教師在引導學生背誦文言文時,應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從學生的具體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出發,不能讓他們死記硬背,而且促使學生發現文言文知識的魅力,主動學習和背誦;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言文自學習慣,樹立學習自信。
2. 轉變教學理念優化課堂氛圍
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可以從課堂教學著手,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效果與作用,所以,高中語文教師需要轉變文言文的教學理念,優化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環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具體的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樹立學生為主體地位,當學生遇到學習困惑和難題時,應鼓勵他們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分析,尋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不斷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將他們引入到具體的文言文意境中,讓學生充分感悟和想象文言文中的情感表達、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等。同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相關的文言文知識時,應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思想情感與生活體驗,讓他們感悟明理、親近文本,而且還應注重課堂互動環節,以及學生在課下對文言文知識的復習與運用。
3. 認識到閱讀文言文的重要性
在現代社會中,高中生在學習文言文知識過程中,距文言文所處的具體歷史環境和語言環境年代較遠,這對于文言文知識的學習語文理解帶來一定影響與阻礙,所以,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閱讀文言文的重要性,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較強的語感能力,可以運用熟讀的方式,即為:高中語文教師有意識的創設或引入特殊生動形象、情緒色樣濃厚的具體情境,然后再引導學生閱讀文言文。同時,文言文閱讀在整個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占據著較為關鍵的地位,教師千萬不能忽視學生的誦讀,也不能忽視他們的自主思考和學習,應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言文,能夠促使他們更好的感悟和理解課文內容。另外,教師需幫助學生對文言文進行整體概括、分析和研討,使閱讀時產生一氣呵成、朗朗上口的感覺。
4. 著重講解文言文的語法知識
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知識過程中,其實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特別是在語法方面,與現代漢語有著一定的練習,不過部分語文教師認為,文言文的語法知識比較枯燥乏味,在講解的時候難以吸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沒有給予一定的重視。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著重講解文言文的語法知識,幫助學生確立部分語法概念,以便能夠更好的理解文言文難點,學習語法知識是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有效途徑。在具體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把文言文的語法知識整理歸納好,傳授給學生,或者是挑選一些課時,專門講解文言文語法,包括常用的句法、表達方式、通假字和對話習慣等,并要求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在課下嘗試運用文言文的表達方式進行交流,或討論問題,通過實踐運用,幫助學生系統化地掌握文言文語法概念與知識,便于總結、記憶和運用。
三、總結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語文考試 應考能力 優異成績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40
傳統教學中人們往往認為,能否取得優異的成績,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有效教學,學生是否努力學習。隨著現代教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除了這些因素之外,還有其他影響學生應考能力的因素,那就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積累了很多有助于提升高中學生語文應考能力的方法,本文就幾種有助于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應考能力的有效策略展開論述。
一、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考試
高中語文教師能否有效培養學生的應考能力,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教師是否掌握了有效的培養方法與技巧。為了更好的引導高中學生有效應對考試,提升學生的應考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考試。
教師要使學生明白,不管是大型的考試,還是小型的考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哪些知識點,而哪些知識點還是自己所不熟悉的,為學生以后更加有效的進行學習提供指導。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部分學生由于沒有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尤其一些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名次,結果導致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過于緊張,影響了學生正常的發揮,結果反而自己以往比較熟悉的知識點,學生也難以有效的作答,最終也影響了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
可見,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語文應考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對考試有正確的認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考試理念,這樣才能使學生取得更好的考試成果。
二、注重積累,厚積薄發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學生想要學好該學科,就要將功夫下在平時,注重日常學習過程中的積累,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語文水平逐漸得到提升。高中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語文應考能力的過程中,也應該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這樣才能收到好的培養效果。
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努力的進行知識點的積累。當然,教師在鼓勵高中學生進行語文知識點積累的過程中,并不是要求學生對語文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要求學生能夠將知識點的掌握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這樣學生不僅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感悟,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長期的記憶。
有些學生在迎戰考試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日常對知識點積累的重要性,而是想要通過短時間的惡補或依靠一些方法與技巧達到獲取優異成績的目的,結果必然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就啟發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應考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積累,厚積薄發,最終取得優異成績。
三、注重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點的能力
語文是一門對學生靈活應用知識點的能力提出較高要求的學科,尤其在要求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實際教學中的今天,考試過程中更注重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應用能力,這就啟發高中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應考能力的過程中,要對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點的能力的培養引起重視。
本人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也注重從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點的角度培養學生的應考能力,本人認為教師應該將學生靈活應用知識點能力的培養滲透到日常的教學中去。在大量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靈活應用語文知識點能力的提升過程,是一個十分慢的過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就應該滲透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與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在語文知識點積累的過程中,也能夠同步實現應用能力的提升,為在考試的過程中靈活應用知識點作答做好準備。
四、引導學生有效把握題型
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考試也是如此,學生只有知道了題型,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進而更好地應考。雖然進入高中階段為了強化訓練,學生要參加的考試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是高中學生在歸納總結考試題型方面的意識還不強,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很好的把握考試題型。
通過分析不難發現,不管是日常的考試,還是高考真題試卷,都是一樣的題型。高考是學生人生的一件大事,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學生在高中階段進行的考試,既是對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情況的一種考察,同時又可以理解為高考前的“練兵”。因此,教師要有意識的讓學生把我題型,在學生把握題型的基礎上,教師要對每一種題目的解題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切實提升學生的應考能力。例如:閱讀作為高考試卷中的一個重要題型,占有重要分值,那么,如何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更好的作答,是每一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對有助于學生有效閱讀的方法與技巧進行歸納總結,并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切實把握有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通過有效閱讀方法與技巧的應用,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閱讀環節。
五、遵循先易后難的做題原則
學生能否有效的掌握知識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考試成績,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學生的成績,其中學生能夠掌握有效的答題方法與技巧,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考試成績。不管是傳統教學中,還是現代教學中,都要求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遵循“先易后難”的做題原則。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課程設置;選修課
新課改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但是高中語文的傳統教材以及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都過于強調學生對高中語文學習的基礎性、均衡性,所以為了配合新課改的要求,高中語文的課程設置必然要做出一定的改變,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具備高中生所必需的語文素養。
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發是新課改背景下的必然發展結果,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對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學習,作為課改一線的教師,就要積極探究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發原則與實踐策略。
一、新課改下開發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重點強調了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的個性發展。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經過九年義務教育,雖然積累了一定量的基礎知識,但是,學生之間的個體發展必然是存在著差異的。而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發,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通過選修課的學習,縮小其在高中語文學習上的差距,讓自身的特長有所發展,這更有利于高中語文的統一性教學。
另一方面,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發還有助于學生視野的開闊以及語文素養的提高,可以使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身所喜愛的知識內容,有選擇性地進行高中語文的學習。
二、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發原則
1.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大多不能對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選擇。而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發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長等選擇想要學習的內容。而學生在對自己選擇的、感興趣的知識內容的學習上,會更加具有積極性、主動性,可以大大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2.以考試的需要為教學的基本準則
雖然我國現在正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新課改,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推進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發、實踐,但是目前我國的高中教育還未脫離應試教育的束縛,學生還需參加高考,家長、學校以及社會還是重點關注著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教師在高中語文的選修教學過程中,還得以高考的需要為自身高中語文教學的基本準則。
三、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實踐策略
1.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規劃
選修課內容很豐富,所以在對高中語文的選修課進行教學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興趣、考試的需求等因素,了解、掌握選修模塊之間的聯系,對教材進行合理的選擇,對于選修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調整好選修課在高中語文的教學環節中所占的比重,既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又符合學生考試的需求。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的轉變
學生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學習中,既要適應自身個性的發展,也要滿足學生考試的需求。而要滿足這些要求,需要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了解、明白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意義,從而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中有選擇性地、有目的性地對其進行教授,才能使選修課的教學變得有意義、有價值。
比如說,在學生選修《唐詩宋詞選讀》時,開課教師不能將其總結歸納成知識點,讓學生只是對其進行簡單、牢固的記憶,而是要通過自身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明白中國古代詩詞歌賦的發展過程、意義等;逐步通過自身對詩詞的講解讓學生理解、掌握詩詞鑒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教師對于這些內容的講解和對于學生的引導工作,可以讓學生對詩詞鑒賞部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不僅使得學生詩詞學習的能力有所提高,從而獲得全面均衡的發展,還能有助于學生在高考時對于詩詞鑒賞題目的有力把握,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信心。
3.教師要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中改變教學模式,大膽創新
教師在高中語文的傳統課堂上,一般是作為課堂的引導者。但是高中語文的選修課,教師可以有選擇性地選擇教學內容,大膽地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比如說,教師在《傳記選讀》選修的教學時,可以選擇某篇課文,讓學生課下以小組為單位收集人物資料,還可以進行班級的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課堂上,學生可以上臺對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行展示。這樣不僅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還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深入了解課文內容,促進學生自身對高中語文問題的探索、解決,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教師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過程中同樣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
評價,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和手段,而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而對于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評價,教師可以使用與必修課評價方式不同的評價手段。比如,隨堂課抽查、研究性活動評比。
研究性活動評比,就是上文所說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選修課本中的某篇文章進行小組討論、收集資料、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成為講解此篇課文的小老師,在課堂上對自己小組的勞動成果進行展示。而臺下的學生既是“學生”,又是“評委”,對小組的課堂展示進行評價,從而進行各個小組之間的評比活動。這樣的評比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課堂參與程度。
四、學校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發與實踐中所應發揮的作用
1.建立研究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發與實踐的課題小組,深入挖掘選修課程資源,從而建立起帶有學校自身特色的高中語文選修課程體系
新課標要求,高中語文課程要滿足多樣化且要具有選擇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習的課程資源也是影響其選修課程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學校要積極迎合新課標的要求,深入挖掘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課程資源。在物質保障方面,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建立研究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開發與實踐的課題小組,使其利用現有的資源來積極進行新的課程資源開發,而且對課堂教學資源、專題教學資源等的整合問題也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提高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課程水平。
2.學校要加強對選修課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加大對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力度
因為,教師是學校開發、實踐選修課的關鍵,高中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決定著學校選修課的教學效率與質量。所以,學校要充分考慮高中語文教師的特長以及專業優勢,加大對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力度,從而可以發掘教師的潛能,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比如說,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到當地的教師進修學校或者其他的高等院校,根據教師與學校的自身特色與實際情況,制定最優的培訓方案,對教師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得教師的專業能力可以有所提高,進一步保證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質量。
3.學校要對本校現行的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修改、調整
因為現行的高考制度,使得高中生在課程學習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學校要特別注意學校的必修課教學與選修課教學之間的協調性,合理地安排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時間。
比如說,學校可以將選修課安排在兩節必修課之間,或者是學生精神狀態較差的下午,這樣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選修課活躍的課堂氣氛緩解學生的學習疲勞,另一方面還能確保高中選修課的有效實施。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中語文選修課開發的必要性及應注意的問題和高中語文選修課實踐中的問題及實踐策略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適應新課改對高中語文的改革要求,適時地轉變我們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從而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對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學習,響應新課改注重發展學生個性的要求,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冬妮.關于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與評價的思考[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1(08).
[2]項正文.在實踐中前行:高中語文選修課怎么上[J].讀寫算,2012(23).
[3]劉揚.淺談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2).
[4]趙文昕.新課標下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3(13).
[5]陳煒.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如何有效實施[J].考試周刊,2012(93).
關鍵詞:初中 高中 語文 銜接 過度
一、高一學生語文成績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課標的差異
初、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不同,必然造成教學內容的差異、教法學法的差別,從而導致初、高中語文教學銜接困難。初中的課程標準淡化語法,致使一些教師和學生的不重視,甚至有些老師根本就不講授這一部分,結果學生在學習高中語文時遇到了很多問題,給高中語文學習造成了許多困難。
如詩歌教學。初中階段實際教學不是很重視,基本只要求學生讀讀背背,了解詩歌內容。而高中階段則要求分析意象,品味語言,發揮想象,感受真情,審美,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和結構形式。
再如文言文閱讀。初中階段只要求理解基本內容,淡化語法、句法、修辭。而高中階段則要求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讀懂課文,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
2、教材的原因
現行初中語文教材在內容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難度、深度和廣度大大降低了,目前初中教材敘述方法比較簡單,語言通俗易懂,直觀性、趣味性強,結論容易記憶,應試效果也比較理想。相對而言,高中語文“起點高、難度大、容量多”,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生不適應高中語文學習,而影響成績的提高。
3、教法的原因
初中語文教學內容少,知識難度不大,教學要求較低,因而教學進度較慢,對于某些重點、難點,教師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反復講解、多次演練,從而各個擊破。另外,為了應付中考,初中教師大多數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單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并讓學生通過機械模仿式的重復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結果造成“重知識,輕能力”的不良傾向。這種封閉被動的傳統教學方式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發現意識的形成,創新思維受到了扼制。但是進入高中以來,教學教材內涵豐富,教學要求高,教學進度快,知識信息廣泛,題目難度加深,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樣通過反復強調來排難釋疑。且高中教學往往通過設導、設問、設陷、設變,啟發引導,開拓思路,然后由學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較注意知識的發生過程,傾重對學生思想方法的滲透和思維品質的培養。這使得剛入高中的學生不容易適應這種教學方法。聽課時就存在思維障礙,不容易跟上教師的思維,從而產生學習障礙,影響語文的學習。
二、相關對策研究
注重教法、學法的銜接。由于初、高中教學的不同。初、高中在目標要求上的側重點不同。初中更加重視學科素養的養成,學生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科知識體系了解的成分更多一些。而高中對學科知識體系的掌握要求比較高,不僅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學科知識,同時還要達到一定的能力要求,高中還面臨著一個國家的選擇性考試——高考。因此初、高中在教法和學法上必然存在差異。
高中語文教師就應特別注意指導學生的學法,包括如何預習、怎樣讀書、記筆記、思考問題、考試方式的差別、對不同階段學生的要求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除堅持初中養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外,我們覺得學生要多讀多寫多說多聽才能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培養語文能力。
1、多讀。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的方式要多樣化,朗讀、默讀、精讀、略讀,兼而有之。讀的內容也要雜,課本要讀,報紙要讀,科技文章也要讀。只有廣泛閱讀,才能厚積薄發。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教材,初中階段是“大致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是“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具體理解”,初中強調合作,高中更強調發展獨立閱讀能力,自己分析判斷。因此,對于教材中的文章,在誦讀背誦的基礎上,更強調理解。要求學生在完成語文作業的基礎上,更強調自我鉆研,自覺讀寫,擴大讀寫量,提高讀寫效率。
2、多寫。據統計,一個人要達到文通句順,至少要寫夠十萬字。顯然,初中一學期按規定寫六次作文,每次五百字,三年總計約兩萬字,即使加上小學階段作文,考試作文等,寫作量也是遠遠不夠的。寫的方式也應多樣化,如日記、周記、筆記、感想,小作文、大作文等。同時要注意,作文不光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要教給學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可互相評改,互相啟發,拓寬思路。
3、多聽。不光聽教師說,聽教師泛讀,也要聽課文朗誦錄音。 指導學生學會聽課。要求學生在記好筆記的基礎上,主動參與,積極的思維。強調重視學習過程,重視動態學習,重視能力提高。使學生認識到,有的內容,如中心思想、段意、文章思路等等,一旦記錄下來,也就沒有很大的價值了,關鍵在于思維的過程,只有在課堂上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才能提高思維能力,提高閱讀能力,取得好的成績。
4、多練。高中語文學習,要求學生在大量練習的基礎上,更強調進行規律的總結。有的學生做過的試題,讀過的文章,考試考到了,又不會了;有的學生這道試題會做,換了同一類的試題又不會了。這就是因為他們不善于總結規律,沒有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在語文訓練中,只有找到了某一個知識點的運用規律,才算真正完成了練習的任務。
有很多的高考生是非常想知道,高中語文知識點復習技巧有哪些,必背知識點是什么,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語文知識點復習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知識點怎么復習一、研讀考綱,有的放矢
語文知識比較零散,語文課本中的知識點不像數理化那樣系統,所以考生單純地通過復習課本是難以全面涵蓋高考考點的。因而,在第二輪復習中研讀高考《考試大綱》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考生只有認真細致地研讀考綱,了解高考試題考查的內容及能力層級,才能在第二輪復習中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回報。
二、步步為營,夯實基礎
在進行第二輪復習前,考生首先要選擇一本和高考《考試大綱》結合比較緊密的專題復習參考書。書不在多,而在精。考生應該挑選適合自己的復習資料,然后詳細、系統地學習、練習。
選好資料后,考生就應根據高考《考試大綱》中所規定的內容,一個專題一個專題地進行復習了。這里的復習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看,二是做。看,是看對高考考點的講解。考綱上的規定和要求是大概的、籠統的,而在復習時考生要將考點細化。
看是根本,是基礎;做是手段,是方式。看是第一性的,做是第二性的。而對一些難掌握的內容,則要畫出來反復看,做題時要善于總結,要注意方法。
三、溫故而知新,總結方法
由于一個專題和另一個專題間聯系不是很緊密,所以考生在復習新的專題時,要對過去復習過的內容不斷鞏固,以免遺忘。如有的考生在復習現代文閱讀時,對前面復習過有關病句的內容已經忘記了,關于考綱中要求熟練掌握的6種病句類型有哪些,已模糊了。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對字音、字形和成語的考查中。針對這種現象,提醒考生一定要每天擠出一部分時間來鞏固自己過去復習的內容,只有不斷鞏固,才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前面所做的努力才不會白費。
高中語文必背知識點有哪些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高中語文知識點怎么復習效果好1、章節復習,不管是那門學科都分為大的章節和小的課時,一般當講完一個章節的所有課時就會把整個章節串起來在系統的講一遍,作為復習,我們同樣可以這么做,因為既然是一個章節的知識,所有的課時之前一定有關聯,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采用關聯記憶法把這些零碎的知識通過線串起來,更方便我們記憶。
2、糾錯整理:做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做錯題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會,都要習慣性的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錯題集,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因此你既然錯過一次,保不準會錯第二次,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失分。
3、思維導圖復習:思維導圖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
新課改高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改革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概述
常規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絕對地位,常規的互動僅僅是教師的偶爾提問。而當今課堂教學不再停留在這個層面,開始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新課改條件下的課堂互動,要求師生之間根據教學的需要,為了完成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及任務,利用對話、分享、合作等多種方式通力合作,可見,教師的地位由絕對主導變為相對引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也融入了更多的情境性及目的性。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要求雙主體各有所獲,真正實現教學相長、互利共贏。
二、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互動現狀分析
新課改提出后,大部分課堂教學都做出了一定的調整,但是由于教學理念的偏差、教學習慣的影響等因素,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并沒有完全實現,而且很多互動流于形式,突出問題有以下幾點:
1.互動本質的缺乏
互動本質的缺乏,是指當今的互動一般是為了迎合課改要求,而非真心互動,流于形式,并沒有太多實質性內涵。教學活動的主體是老師和學生,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著自己獨立的價值取向、個性特征。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的活動應當是一種思維的碰撞,心靈的交流,而教師的教學過程更是一種情感的投入。但是,當今的教學很難有這種投入,即使有些課程為了應付公開課、示范課的要求做成了互動的效果,但是也是流于形式,無太多實質性內容。
2.互動手段的缺乏
高中課程很緊湊,教師為了趕進度,一般都是快速講述,然后把更多的時間留給高考復習,而且高中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語文教學是一種綜合能力教學的過程,高考也是對初高中,甚至小學學習效果的考察,因此很多高中語文老師認為高中課程的教學與高考并無實質性關聯,不如節省時間進行專項訓練。顯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但是這種想法不僅導致了高中語文課堂互動的缺乏,同時也導致了高中語文課堂互動手段貧乏。即使有些老師及學生意識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互動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加上其課堂時間很緊張,教師忙于趕進度,導致他們一般采取“滿堂灌”或“滿堂問”的方式,再就是“萬能”提問模式,這些都可以看出當今的互動教學流于形式,互動手段嚴重缺乏,互動的意義蕩然無存。
3.互動評價的缺乏
常規語文教學的評價是一種教師對學生的單方面評價,而且一般反映在試卷及點評課程上,這顯然是一種教學的誤區,因為評價中需要注意到對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評價,這才是新課改所要求的。對于一件事情的看法,因為不同人閱歷及思想不同,會有著不同的取向。當今的教師單純依靠分數評價,或者將所有學生按照一個評價體系進行評價,導致最終的評價不夠公正,也不夠全面,這便是因為沒有及時引入互動評價,評價的內容、形式及手法單一造成的。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互動評價的優化策略
互動評價首先要以師生互動為基礎,教師需要從課程準備入手,籌劃全局,并且及時分析總結評價中的問題,及時更正,通過不斷嘗試,開拓高中語文互動評價教學新策略,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點互動評價的優化策略。
1.注重課前資料的搜集工作
課堂教學之前少不了教師的備課與學生的預習,只有在雙方了解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運用互動教學。高中語文老師應當善于運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及知識掌握、運用能力,教師應當在做好備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資料收集工作,積累更多相關知識,從而更好地參與教學。例如,《離騷》教學前,筆者要求學生搜集關于端午節的知識及典故由來,首先讓學生理解把握屈原的情感,然后再去進行課堂教學,并且根據教學計劃,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且讓學生發問,對屈原壯志未酬選擇跳河的無奈及壯舉進行一一講述,在此基礎上,對課文的段落及相關知識進行逐一講述,從而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課堂效果的目的。
2.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當今的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主要是扮演解疑答惑及引導角色,這就需要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從而緩解學生的厭學、緊張情緒,讓課堂教學在融洽、歡樂的氣氛下進行;另外,學生應當成為高中語文課堂的重要參與者及主動接受者,對于學生的任何提問,教師應當給予必要的答復,對于一些無理取鬧、吹毛求疵的提問,教師也不可不聞不問,當面呵斥,應當以引導為主,讓學生意識到其提問的錯誤之處,并且引導他們進行改正。
3.采用多種有效的互動手段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相比于其他課程教學枯燥一些,但是同樣也可以引入多種互動策略。比如,討論式教學、媒體教學等,這些都是互動情境創造的有效手段,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互動并非單純是師生互動,還可以是生生互動,環境互動,媒體互動,等等,特別是當今社會,教學的手段不斷增加,設備也不斷優化,教師有必要充分利用手頭的資源,進行多種互動教學。在學習《拿來主義》的時候,筆者就采用了討論互動的手法,高中生到了青春期,對國家大事的熱情度遠遠高于其他年齡段的人,筆者便是運用這一點,讓學生討論當今我國經濟發展的途徑,如何對待西方發達國家,并且讓他們各抒己見,分組討論之后選代表進行匯報,然后筆者對他們的觀點進行總結,最終提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拿來主義策略,從而揭示文章主題。
4.熟練運用多元化評價手段
教學評價是教學結果的檢驗,同時也是學生能力的檢驗,當然也是教師教學成績的考察,常規的教學評價都是通過考試的形式進行。比如,單元測試、期中考試及期末考試,這些評價手段都是采用分數評價的單一方式,只能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無法考查其綜合素質的提高,這與新課改要求格格不入。因此,有必要引入多維評價體系,多維評價便是將學生的評價貫穿到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手法,進行及時、準確、多元、立體的評價。對于不同成績段的學生要采用不同方式的評價,同時及時發現后進生的亮點,以鼓勵評價為主,少批評、多評價,少訓斥、多溝通。另外,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提問及回答進行立刻評價,并且對于互動教學中參與少的學生進行單獨談話,單獨進行鼓勵評價,并且為他們多創造評價機會。
四、結語
總之,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高中語文互動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勤于總結,尋找方法,并且實時、適當進行互動教學,并且不斷探索新方法、新途徑。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素質教育;含義;根本目標;實踐策略
一、高中語文素質教育含義
自從全國推行素質教育以來,很多學校對其進行了可貴的探索,開展了很多諸如情感教育,教育整體改革等,但事實上,很大一部分人對語文素質教育的內涵并沒有深刻且清醒的認識,這才使得高中語文素質教育陷入教學誤區。
我們首先要明確高中語文素質教育的含義。語文素質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學生,其根本宗旨是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素質教育的特征是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夠全面生動的發展能力。語文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是要積累所學知識,去理解語言,形成自身的語文素質,并很好的運用在學習生活中。
推行素質教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獲得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這就使得對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更高了。因此,除了了解高中語文素質教育的含義外,還要有兩點需要明確。一是語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并不沖突,不是對其的否定,也不是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忽略。意識到這一點后,近些年的語文考試中,越來越重視對于學生全面能力的考察,以考試的形式,讓老師更明確教學方法,學生更了解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語文素質教育的標準更高,不是對所有人的平均教育,可也不是一種選擇性的或者說淘汰式的教育。而是將重點放在每個人能力的發展上,讓學生打好基礎,廣泛的接受新知識,從而更適應社會的需要。
二、高中語文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是語文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單純的重視教育方法改變成重視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從而掌握到語文的學習方法,形成一種能夠自己理解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熟練地掌握自己所獲取的信息,提高對于語言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語文素質教育是教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有強烈的主體意識。實踐結果證明, 學生一旦有了自主的學習意識,并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 就會大大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和運用能力。可是,教師也不應該忘記協調好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關系,在素質教育的教學方法下實施應試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家長及校方對于分數的關注,也能使學生的能力提高,更好的適應社會。
三、高中語文素質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我們試著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激活文字,創設形象
在閱讀教材時,如果不展開想象,不懂得自己創造形象,那么面對的只能是枯燥無味的文字,理解的也只是抽象的概念,也就無法進入到作者所建構的意境中去,進而無法深刻的理解作品所傳達的思想和韻味。所以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去想象,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置身于作品之中去體會和領悟。
2.激發學生的主體性
現行的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使得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更注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主體,產生積極的表現欲望,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3.重視意志的培養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態度是積極還是消極直接的影響著學習的效果,教師應該學會用語文教材中的人和事來激勵鼓舞學生,培養他們的意志,增強學生的信息和積極性,讓學生開始主動去了解世界,適應社會,思考自己的人生。
(二)優秀可行的教學模式實例
針對以上所提出的構想,這里提出一個具體的教學模式實例――四部教學模式,即是將教學分為閱讀、討論、模擬、總結四個部分。
(1)閱讀。高中生對于新生物比較敏感,但是對于世界觀價值觀的概念還比較模糊,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使學生的理性與感性認識都得到提高。在閱讀的教學中,應該注重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融入到文章的環境中去,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討論。討論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以互助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見解,進行溝通與交流,既能改變自己錯誤的理解,也能從其他方面去認識問題。這樣的討論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并且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案例模擬。案例模擬這種教學方法,經過多年的運用和發展,已經很成熟。高中語文素質教育恰恰欠缺的就是這樣靈活的教學方法,應該將其和日常教學相結合。這種方法主要注重的是情境,將文章中的內容重現,讓學生能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去體驗和想象,培養學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樣也能令學生更加貼近作者的創作,從而能更深刻的理解文章。
(4)總結。對前面的實施內容進行總結。找出其中的優缺點,揚長避短,探索一條能切實提高學生素質的教學途徑,真正實現高中語文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初高中 文言文教學 銜接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幾千年燦爛文華的文明古國,其諸多優秀文化是通過文言文記載和傳承的。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在中學階段教授學生文言文,初高中語文考試大綱明確了文言文在中、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及學習所要達到的能力層次:這都充分說明了文言文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筆者從事高中語文教學12年以來,每接手新一屆學生時,最頭痛的就是文言文教學。在初中時,學生已經開始接觸并學習文言文,但一進高中學生似乎把初中所學的文言文知識全部忘光了。比如講到粵教版必修一《詩經?衛風?氓》中的“將子無怒,秋以為期”時,學生依據注釋,知道“將”是“動詞,請、愿”的意思;但一問到“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的“將”是什么意思時,大家則一臉茫然。實際上,后一句的出處《木蘭詩》是初中的必學篇章。一方面,初中所學知識是高中知識的基礎,另一方面,高中所學知識是初中知識的擴展和延伸。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學問題上,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知識脫節”的現象呢?
事實上,不論是國家課程標準還是廣東考試大綱,都明確了學習文言文的必要性。《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規定,初中生能“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1]。《2014年廣東省初中畢業生語文學科學業考試大綱》明確規定“9.理解淺易文言文中常見文言詞語的意思。10.翻譯淺易文言文中的句子。11.理解淺易文言文的基本內容。12.領會淺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寫作意圖”[2]。前者明確了初中文言文學習的基本要求與基本方法,后者明確了初中文言文考試的基本范圍與基本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淺易”二字如何界定,我們發現中考考查的文言文篇目主要來自課內。就廣東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文言文考查而言,文言文必考課內篇目,選考課外篇目(2014年除外)。
這種情況勢必會誤導教師、學生在復習時猜題押寶,即文言文復習時,老師會在全面復習課內文言文的基礎上,依照近幾年中考考查的課內文言文篇目,篩選出幾篇所謂重要的文言文篇目,要求學生一字不差地把文章的譯文死記硬背下來。如此這般,學生只會成為純粹的考試機器,而課程標準中規定的文言文的積累、能力的培養就只能是空談。文言文學習的應試化加劇,必然使得學生文言文的字詞句篇、語法、修辭等基本知識欠缺。
與此同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規定,高中生能“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3]。初中文言文教學實際上違背了課程標準的要求,這勢必對學生高中階段的深入學習造成不利的影響,這樣看來初高中的文言文教學存在嚴重的脫節和斷層。要扭轉這一局面,就必須搭建初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橋梁,即初高中文言文教學應該有一個合理的銜接。
結合從教經驗,研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7―9年級的教材[4],比較2013年至2014年“廣東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語文試卷,筆者在做“初高中文言文教學的銜接”工作中作了探討:
首先,初高中語文教師要從根本上樹立明確的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的意識。其一,建立“大語文”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語文”觀雖然很早就已經提出來,但實際上一般的老師沒有真正實踐,我們要明確“大語文”教育就是全方位、多角度、終身的、大眾的、普及教育,而不是以選拔少數人為主的精英教育。這就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學不能局限于教參,不能讓學生簡單地強記翻譯。因此,上課時,教師要把時間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對文章的個性化理解,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及時歸納總結,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其二,初高中語文教師要主動在教學實踐中探討銜接的具體辦法。初中教師應該熟悉《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文言文的教學要求,高中語文教師亦然,并有意識將初中教學與之銜接;初高中教師要熟知初高中文言文的教學內容,比如初、高中語文教師要熟悉高、初中的語文教材;初、高中語文教師要常常互相交流,到高、初中聽課,更直觀地了解彼此的教學方法等。
第二,要對中考的文言文考試方式進行改革,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檢測學生在7至9年級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比較2013年與2014年的“廣東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語文卷”,一個最大的變化是將以前的選考――課外文言文閱讀,移至必考的范圍。這應該是出題者從初高中教學的銜接角度做的重要改革嘗試。很希望這樣的探討、嘗試一直繼續下去。
第三,在整個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過程中,重視文言文的誦讀。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又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文言文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感的培養很重要,反復誦讀是培養良好語感最有效的途徑。
可是在初高中的文言文課堂中教學,教師為了抓緊時間講解各個知識點,學生為了記錄繁多的筆記,鮮有朗朗書聲。早讀時間的朗讀,學生把主要精力用在考試大綱中要求背誦的篇目上,更有甚者,很多教師、學生直接將文言文背誦轉化為默寫,文言文的朗讀少之又少。
事實上,在文言文朗讀中,我們可以更真切地體會到文章中的意境美、音韻美,更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間傳達出的真摯情誼。比如學習王羲之《蘭亭集序》時,“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在讀的過程中,我們似乎和作者一樣沐浴著暮春的暖陽,隨他一道享受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的心曠神怡,不由樂在其中。文章中對偶句產生的音韻美,離開了朗讀,也無法體會。
因此,初、高中教師要明確,文言文教學要求學生能夠把一些東西讀通,讀得很順暢,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周振甫先生在《怎樣學習古文》中講到自己曾“向張元善老先生請教,問他小時怎樣讀書的。他講的跟章錫琛先生講的差不多”:“立體的懂,它的關鍵就在于熟讀背出,把所讀書的全部裝進腦子里。假如不是熟讀背出,把所讀的書全部裝進腦子里,讀了一課書,記住了多少生字,記住了多少句子,這只是點線的懂”[5]。如何達到“立體”的效果呢?這就要求教師努力創設美的、貼切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大量熟讀、背誦經典文言文,學會盡情朗讀,讀準字音,讀出文言文的抑揚頓挫,讀出文言文的文義,進而把握課文基本內容,篩選出課文的相關信息,最后讓他們真正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
當然從“大語文”觀出發,誦讀的訓練不應該只停留在課堂上,學生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從小誦讀國學經典。筆者從2014年開始與其他家長結伴組織了“傳統文化親子讀書會”,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讀國學經典,到目前為止已經讀了《弟子規》、《三字經》、《孝經》、《論語》、《大學》等,正在讀《笠翁對韻》。當然孩子們對讀的書幾乎完全不懂,孩子們不問,我們就不講解,我們相信讀了若干年之后,他們一定會“豁然開朗”。筆者聽說惠州市部分小學早讀也會安排學生讀國學經典,真是讓人欣喜,希望更多的小學、更多的老師能認識到誦讀文言文的重要性。
第四,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繼續完善初中語法知識的教學。語法知識的缺失往往是造成高中語文教師進行文言文教學困難的最直接的原因。《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隨文學習語法知識”,每冊語文教材后附錄了現代漢語基本的語法知識。但是因為語法不在考試的范圍之內,加上語法知識比較枯燥,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這樣初中的語法知識教學就形同虛設。一般的高一新生分不清詞性,不會劃分句子的成分,教師講解詞類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他們只能如聽天書。另外,從“大語文”觀考慮,初中也應該強化語法知識的教學。
第五,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重視課內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因為高考的文言文選自課外,有些教師和學生就認為在課內文言文上不值得下大工夫。但事實上高考的知識點還是課內向課外遷移,也就是說,學好課內文言文,注重課內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就能解決課外文言文所涉及的考點。落實好課內基礎知識是做好高中文言文教學行之有效的途徑。其一,首先要系統復習初中學過的語法知識。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6]發現,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一般人們遺忘的進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學得的知識在1天后,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減少。進入高中,學生有必要系統復習初中學過的語法知識。當然這個復習不是單有語法的理論知識,還應適當配有初中學過的語言環境;語法知識的鞏固要貫穿在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即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繼續復習、加強對語法知識的運用。
其二,不斷強化學生的歸納意識,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在初中積累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學習習慣。比如,在學習粵教版必修二的《蘭亭集序》中三處“修”時,學生應該結合文中的例句,將他歸納總結在筆記本上:1.修禊事也(修禊,一種消除不潔的祭禮);2.茂林修竹(修,長、高);3.況修短隨化(修,長)。但到這還沒總結完整,還要回憶初中所學:4.乃重修岳陽樓(修,修建、修造)。這之后學生可以借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學習“修”的其他義項:5.參為人矜嚴,好修容儀(修,修飾)……如果在高中學習過程中,學生堅持如此積累,就定能將文言知識活學活用,課內課外自如遷移,文言文理解能力自然增強,教學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筆者認為通過以上方法,高中文言文教學一定能更加有序、有效地開展。
雖然認識到了初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斷層現象,也做了探討,可實際上筆者苦于無初中教學經驗,以上看法肯定有不成熟和錯漏的地方,請專家和一線教師多多指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2014年廣東省初中畢業生語文學科學業考試大綱[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14.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九年級上下冊[Z].廣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周振甫.周振甫講怎樣學習古文[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6]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一――五[Z].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