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學初一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來自老師方面的原因
作為教學主體的老師在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老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質疑觀、知識儲備都會對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產生影響。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著重于具體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問題情境的設置,在教學方法上老師總是把歸納好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灌輸給學生,使學生喪失了思維拓展能力,不利于質疑能力的培養。老師對來自學生的質疑不能很好的處理,同時老師的自身的知識儲備有限也是影響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重要原因。
(二)來自教材的原因
現行的數學教材展現的仍然是過多的公式、公理等純數學知識,而很少提及這些公式、公理等純數學知識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最終如何解決的。即使現有的數學與現實相聯系,但因為人為對解題條件和數據進行了加工,而最終缺乏現實感,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三)評價方面的原因
目前的評價標準仍然是把考分作為唯一的標準。而考題是對書本知識的模仿和再現。這樣的評價標準難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同時在培養學生質疑能力方面沒有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
二、如何在數學課堂上提高學生的質疑意識和能力
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了要求: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質以及環境意識,逐漸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與批判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與老師的質疑,贊賞學生獨特和富有個性化的表達與理解,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古人訓: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新的數學課程改革也非常注重對學生質疑問難能力的培養,認為質疑問難能力的高低是評判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上提高學生的質疑意識和能力呢?
(一)營造寬松積極的環境,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意識
傳統數學教學中,老師是課堂的主導,是課堂的權威,而課本被認為是最具有科學性和權威性的書籍。許多學生對老師的講解存在迷信“權威”和盲從的心理障礙。我們教師自身必須要意識到課堂教學是一個學生和老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多變互動的一個過程。要讓學生置身于平等、自由、寬松的環境中,他們才更樂意去思索、質疑。通過創設情境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七年級下冊中,教統計調查的這一課程時,我運用“搶30”的游戲來體現機會均等和不均等。游戲規則是這樣的:第一個人先說1或者1、2,第二個人則接著往下說一個或者兩個數,然后再由第一個人接著往下說一個或兩個數,這樣兩人反復輪流,每人每次說一個或兩個數都行,但是不可以連續說三個數。誰先說到30,誰就贏得游戲。問:這個游戲公平嗎?這個游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為了讓學生全部都參到課堂上來。通過研究分析,我做了如下處理:首先,出示題目讓學生分析。也許是30這個數有點大,同學們讀后眼里都充滿了疑問困惑。于是我提議將“搶30”改為“搶10”。同學們對此紛紛都表示贊同。問題1:“搶10“游戲公平么?接著,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踐。建議由兩位同學示范“搶10”的游戲,五局三勝制。一些想玩卻沒有把握的學生顯得很猶豫,而一些膽大的同學已經紛紛舉手要求示范。兩位同學來到講臺前,一位同學從1開始說,這樣一直交替到了10。兩局之后,無論是臺上同學還是臺下的同學都發現了規律:要搶到10,就必須先搶到7。于是大家又開始想如何才能先搶到7。再玩兩局之后,大家又發現:要搶到7必須要先搶到4。最后,游戲結束時,同學們都明白了:先說1的同學才能在游戲中獲得勝利。為了讓同學們都能深刻體驗這個游戲,我又建議同桌的同學做。之后,我決定加大難度。“同學們,現在我們來試試‘搶30’怎么樣?”我笑盈盈地建議到。“沒問題!”同學們有了“搶10”游戲的經驗都信心滿滿。這次通過四人一組的形式來探究。不久之后,各小組都先后表示找到了“搶30”獲勝的秘訣。為了驗證他們的秘訣,我也參與其中,由我開始說,同學們根據自己發現的規律,先搶到了30。“哦!我們贏了!”同學們在興奮地歡笑成一片。“老師,為什么在‘搶10’中要先數就能獲勝,‘搶30’又要后數才能獲勝呢?”一位男生表示了他的困惑。“對啊,為什么‘搶10’與‘搶30’會有不同的獲勝的方法呢?這也在我的意料之外。同學們,你們覺得呢?”我也表達了我的困惑和想法。于是同學們繼續分析研究“搶10”和“搶30”有什么區別?最后大家發現:原來搶數游戲本質上是一個是否被“3”整除的問題。由于10和30除以3后余數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就出現了差。最后,我建議同學們自己設計一個搶數游戲和身邊的朋友或家人玩,他們對此的積極性更高了。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并對學生的想法作出積極的鼓勵,對他們的疑惑不要立即給出答案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去思考、質疑,激活他們的質疑意識。讓他們樂于參與其中,自由地去探索、發現、質疑、驗證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讓他們明白:在課堂上自由地思索、自由地表達想法是受到鼓舞的,即使錯了也沒有關系。
(二)引導學生掌握質疑的方法,提高質疑的質量
古訓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之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才是解決當前中學生質疑能力不足的根本之道。但質疑也要要求質量,不要為疑而問、一疑就問。要引導到學生自己解決疑問。那么高質量質疑的標準是什么呢?個人認為是高質量的疑問包括質疑的深度和廣度,質疑的深度是指提出的每個問題都要使你更加接近你所尋找的正確答案;而質疑的廣度是指質疑的范圍不僅包括書本上的知識,還包括老師的觀點和學生的觀點。數學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很多數學題目可以轉化為與性質、定理相似的格式,從而達到計劃計算的目睹。所以老師要有意識地啟發學生比較分析已經學過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之間是否有相似之處,是否可以利用相似之處簡化計算。例如在剛開始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題目:求方程(x+1)2+6(x+1)+9=0的二次根。學生拿到題后開始計算,大多數學生計算的方法是:先把括號去掉,然后得出x2+6x+16=0,然后根據平方差公式求解。大部分學生都能得到了正確的解:x=-4。這時候,我溫和地提醒學生到:“大家仔細想想看這道題有沒有更加簡便的算法?”一會兒后,有位同學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這個方程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先去括號然后再計算。”“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這非常好”我剛說完。另一個學生就開始反駁:“我不這么認為,這個方程表面上與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沒有什么聯系,我們可以不可以把它轉換化成與標準的完全平方公式或是平方差公式類似呢?”“這個想法很新穎。大家仔細看有沒有什么發現?”我剛說完,另一個學生就站了起來,說:“老師,(x+1)這部分和書上完全平放公式似乎有點聯系。如果把(x+1)整體換成另一個字母比如t,這個方程能寫為(t+3)2=0這樣一個完全平方公式。”“你的想法非常棒,為什么不我們不試試呢?”我鼓勵到。當同學們用這種方法把方程解出來之后,我點出了這道題的用意所在:“同學們,你們剛才用的這種方法在數學上被稱為換元法。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通過換元將原來的方程簡化,從而使計算變得簡捷明了。”之后,我又將一些可以用換元法的變式題目出給學生做。通過這樣的教學手段,可以使其學生們敢于質疑,在質疑的過程中親身體會到成功的感覺,不僅可以讓學生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質疑能力,在以后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更積極更主動的去參與教師所提出問題的解答,促進學生善于創新解題方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字:初中;數學課堂;提問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22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它不僅是檢驗學生學習水平的基本途徑,也是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重要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學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課堂提問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智力,是每位教師不斷追求的教學目標,也是教師基本技能和教學水平的直接體現。
1、課堂提問的重要作用
心理學角度認為,問題是激發思維運動的主要因素,也可以理解為,思維運動的連續過程就是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過程[1]。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通過這我們不難看出課堂提問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應該是“產生疑問—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思維啟動的始點永遠是一個問題。恰當高效的課堂提問,不僅是實現教學目標、檢驗教學效果、反饋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不可忽視的手段。它在學生認知過程中,能夠不斷增加學生的智力,及時幫助學生診斷學習的障礙,同時,當學生學習熱情較低、教學課堂乏味、沉悶時,巧妙的設置問題情境,還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理想效果。
2、創設高效的問題情境
數學是一門充滿邏輯性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采用數學的思維進行思考和學習,這也是許多學生覺得數學難學的主要原因,如果教師在課堂提問中,依然按照機械、枯燥的邏輯思維展開,一句句嚴謹、教條的“為什么”、“怎么做”會讓學生由乏味、厭倦逐漸升級為恐懼和逃避,這種課堂提問顯然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知識時,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的提出問題“什么是有理數”或者“有理數的性質是什么”等等沒有思考和探究空間的問題,學生只要到書上找到對應的解釋或概念就可以,根本沒有動腦思考和總結,也談不上激發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可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以趣味性的導入手段,激發學生探究和思考的積極性。在學習有理數運算時,教師可借用蒙托夫的數學小游戲,讓學生在心里默想一個數,然后除以2、加上3、減去5、乘以2、最后再減去心中默想的數,教師說出預測結果是-4,當學生對教師的“神機妙算”產生好奇時,教師適時導入,“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原理么?”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得到激發。
3、把握課堂問題的梯度
數學課堂的提問要有一定的難度,既要使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被調動起來,又要使學生通過思考問題實現思維的拓展和延伸。比如,在學習“圓的概念”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有梯度的問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去了解圓的概念和一般性質,首先讓學生思考,“車輪通常是什么形狀的”,學生聽到是與自己生活相關并且很簡單的問題,必然會不約而同的回答是圓的,然后再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做成圓形的,而不是三角形或方形的”,學生經過簡單的思考也會明白,這些形狀的車輪不能轉動,教師再進一步提問,“橢圓形的也可以轉動,可是為什么也沒有做成車輪”,學生此時會陷入深度的思考中,可能部分學生會總結出:因為橢圓車輪的邊緣到轉軸的距離不一樣,車子行駛會出現顛簸,而圓形車輪的一周到轉軸的距離都是相等的,這使教師及時的切入圓的概念,不僅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知識的樂趣。
4、拓展課堂提問的廣度
課堂提問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從現有的知識水平向未來發展水平的過度和移動,通過課堂有效的提問,不僅能幫助學生探索知識的深度和寬度,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一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假如平行四邊形的一組臨邊垂直會有什么改變?這兩個邊垂直且相等呢?除了四邊形的邊改變,如果對角線相等或垂直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整理出沒種限定條件下的特殊四邊形并比較這些四邊形的異同點,教師從多角度、多層次的提問,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最大化的拓展,學生在總結和整理的過程中,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打破了問答式教學手段的束縛。
5、找準課堂提問的時機
課堂提問是一個要注意時機的活動,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時機來拋出問題,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提出適當的問題,才能在學生的最佳學習狀態下幫助學生攻克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而在學習興趣淡薄、學習狀態不佳時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和熱情。例如,在學習“多邊形及其內角和”這一課時,教師可首先讓學生回顧一下之前學過的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學生在回顧舊知識后,教師可及時的將新舊知識連接在一起,告訴學生“四邊形內角和可以通過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來求出的,同學們自己嘗試一下”,在學生思考和探索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隨便畫出一個四邊形,然后連接一條對角線,也可以讓學生將任意四邊形的紙剪成兩個三角形,然后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探索猜想一下,四邊形內角和究竟是多少度,并說說自己猜想的原因,通過這種適時的切入問題,并指導學生自主探索問題的方式,不僅順利的解決了教學的核心內容,還會大大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的興趣。
結束語: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不僅是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每位教師必須潛心研讀的技能和藝術,作為初中的數學教師,要不斷的在實踐中探索、反思和總結,以提高自身對這門藝術的掌握能力和表現能力,要多思考、勤分析,持續優化課堂提問的質量,不僅要問出學生的好奇和激情,更要問出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讓問題作為教學課堂的引領者,讓數學課堂因為有了提問而充滿活力。
1.1臨床資料
某醫院神經外科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腦出血患者142例,男性83例,女性59例,年齡35-72歲,平均(49.5±2.6)歲。142例病例出血部位為:基底節區89例,小腦27例,丘腦18例,頂葉腦出血8例;術前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9-12分76例,6-8分43例,3-5分23例。
1.2方法
1.2.1穿刺引流術
142例病例中68例接受穿刺引流術,手術步驟為:根據CT定位,于血腫中心距頭皮最近處局麻后切開頭皮2-3cm,應用顱鉆進行鉆孔,內徑為2-4mm。在導針引導下,使用2-3個側孔的硅膠引流管平行置入血腫最大層面,深度以過血腫中心達血腫厚度3/4為宜。抽吸出液態血腫后,在患者血腫腔內注入溶有10000U尿激酶的0.9%氯化鈉溶液3-5ml,4-6次/d。
1.2.2小骨窗開顱
142例病例中46例接受小骨窗開顱,手術步驟為:根據頭顱CT掃描圖像確定頭部血腫位置后,行縱向頭皮直切,切口長度為4-6cm為宜,而且要注意盡量避開患者頭部功能區,以及外側裂大血管區。以小乳突撐開器顯露顱骨,顱骨電鉆鉆孔后用硬腦膜腦穿針穿刺血腫腔,抽吸血腫中液體部分使腦壓下降,切開皮層3-4cm進入血腫,顯微鏡下用小口徑低負壓吸引器抽吸殘留藥液及淤血[2]。
1.2.3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
142例病例中28例接受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手術步驟為:根據頭顱CT掃描圖像確腦出血的部位,并根據實際情況定位穿刺點,盡量避開頭皮血管。選擇長度適宜的YL-1型一次性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在電鉆驅動下在顱骨表層鉆孔,穿刺針直接穿刺進入血腫中心,取出鉆芯,將暗紅色血性液體吸出,將穿刺針拔出后,用生理鹽水按摩式沖洗血腫腔。
1.3療效評定標準
本組142例病例的臨床治療效果均采用功能等級評價標準,即照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恢復如常,可正常工作為I級;生活基本能夠自理,但是部分行為需要人為照顧為Ⅱ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可拄拐行走為Ⅲ級;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為Ⅳ級;植物生存狀態為V級;死亡為Ⅵ級。
2結果
按照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對142例病例的治療效果進行分級:Ⅰ級26例,Ⅱ級34例,Ⅲ級41例,Ⅳ級17例,Ⅴ級18例,Ⅵ6例。
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教師要有一個充分的備課,本來我們的教學時間和課時就是有限的,但是我們的學習量卻不少,所以每堂課都需要細心地安排。教師備課要考慮到班級學生的各種情況以及學生的適應能力,備課的時候要盡量避免枯燥的教學模式,豐富知識面,做到讓學生每分鐘都有事干,教師在做備案時,要想到各種突發狀況,更多地站到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學生都能夠理解和接受。我們在備案的過程中,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力求使學生更容易學習音樂。另外,我們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敢于去嘗試別人沒有用過的方法,對處在初中時期的學生進行啟迪式教育,著重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節奏的掌握,打破原本的教師一直在臺上講,學生一直在下面聽的教學模式,增加學生之間還有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負責解決學生的困惑。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重視對于學習方法的傳授,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教師應該在這過程中重視引導學生、點撥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和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音樂知識。
二、調動課堂學習氣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設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提高音樂教學質量。音樂課堂學習是以音樂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和著力點,圍繞著教學目標進行課堂教學,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時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音樂素質以及能力的全面提升。具體點來說,音樂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受、表現以及創造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本著這個原則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可操作性的實施,把教學目標進行層層分解,將大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的、可實施的、合理的小目標。教師可以每堂課去實現這樣的一到二個這樣的小目標,在此期間要將要傳授給學生的價值觀、知識技能、音樂學習方法融入這個過程當中去。
1.1一般資料:
本組一共有75例患者,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齡25~73歲,平均(42±10)歲。在本組的75例患者中有36例慢性膽囊炎結石,有15例為單純性的急性膽囊炎,有13例為急性膽囊炎,有5例為膽囊息肉,有6例為急性結石膽囊。本組的75例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都進行了B超檢查,并且得以確診。
1.2治療方法:
本組的75例患者均進行小切口膽囊切除手術,所有患者均采取持續性的硬膜外麻醉或者是實行全身麻醉,并且在右側肋緣下的1cm處,及腹白線向右2cm處,做一個小切口,其長度為4~6cm。再將腹壁切開并直接進入腹腔內,牽引腹腔內的腹膜以及皮下組織,再使用深長直角的拉鉤將膽囊勾出來。與此同時,將紗布填滿于膽囊下方左右兩個部位,有助于該組織與其周圍的結腸、十二指腸、胃部等組織分割開來,將膽囊三角充分的暴露于外,有助于醫生在手術的過程中勤清晰的看了解并掌握膽囊三角的剖解結構;若是患者病變位置的炎性反應不是很明顯,這可以使用小“s”形的拉鉤對其進行壓迫紗墊,接著再對膽總管以及周圍的軟組織進行鈍性的、直接性的分離。待醫生在明確了其剖解的結構之后,尤其是要對膽總管和膽囊管的剖解結構進行了解,使用7號絲線在膽囊管上進行結扎,然后再分離、結扎膽囊動脈,將膽囊底部的臟層腹膜使用電切刀將其切開,將膽囊從膽囊窩中緩慢的剝離出來,再將膽囊切除。如若手術過程中患者的皮膚較為肥厚、胸廓過高的話,結扎起來就相當的困難,因此可以改成為實用鈦夾進行夾閉。通常患者在進行完手術之后需要止血,最好是使用電刀,并同時在此位置放置一些紗布再觀察15min,再檢查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是否有出現漏膽、黃染以及血染等異常現象。如若患者出現出血狀況需要將膽囊床縫合好,通常使用1號線進行縫合,主要是為了降低該手術之后患者部分組織出此案粘連現象,除此之外再根據患者的情況決定其是否需要采取引流措施。
2結果
本組的75例患者均順利的進行完該手術。并且手術的過程中、手術完之后均無出現任何的出血、膽管損傷、并發癥等出現;一般患者的手術時間為80min左右。手術完成之后,其中有10例患者出現了疼痛反應,醫生及時采取了強痛定進行止痛,第2天的時間患者便能下床活動;患者在手術之后需要進食流質食物,易吸收、消化、排泄;手術后的需要使用抗生素預防炎性反應,一般使用4~6d;患者住院的時間通常為4~5d即可。患者在隨訪的13d內均為出現任何的異常狀況;使用了T管引流的患者在2周之后使用T管造影也均未出現異常現象,并拔出T管。
3討論
目前,對于設計藝術基礎教學的認識和具體的教學實踐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有的學校簡單地將設計藝術基礎課程等同于純藝術的造型基礎課程;有的學校認為可以取消設計藝術的基礎課程;還有的學校則完全改變了基礎教學應有的教學內容,所謂的基礎課程等同于設計藝術其他的一些課程,如構成課、圖形創意課。基于以往的美術教育傳統,一些教師把設計基礎教學簡單地等同于純藝術的造型基礎教學,忽視了兩者教學目的的根本差異,忽視了基礎教學自身固有的特點,抹殺了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以及其他課程之間的區別,忽視了學生入學前所受的教育與訓練,扼殺了將學生具有的能力進行轉化的可能。
二、基礎課合理的、科學的課程設置
設計藝術基礎與純藝術基礎以及其他課程之間具有差異性,應該注意到基礎教學與專業學習間的邏輯關系。以素描課程為例,素描教學過程應該分為兩個教學階段。
1.第一階段(客觀再現)
以靜物、石膏、人物、場景等作為訓練內容,并輔以系統的素描理論講解。目標要求以寫實性語言為主,以訓練學生的客觀再現能力為主要要求,包括光影與結構兩種語言樣式。學生具備較好的客觀再現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盡管學生在入學前接受過訓練,但不夠系統,良莠不齊,并且缺乏應有的理論基礎。在訓練再現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在藝術學習中應該具備的、共通的審美能力,如對對稱、均衡、虛實、層次、節奏、韻律等一般審美因素的感受。設計是一門綜合性藝術,每一種造型樣式、造型語言學生都應該有所了解與掌握,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為下一階段學習一些必要的技法與審美意識做好準備。
2.第二階段(主觀構想)
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以靜物、石膏、人物的實物或相應的圖片資料為視覺元素,引導學生進行形式與意義的創意與聯想,手法不限。第二部分,進行一些專項練習,如材料練習、肌理練習、質感轉換練習、黑白構成練習、線條練習等。這里需要說明,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第二階段的這兩部分內容可以合而為一。如,學生在以靜物或人物為視覺元素進行形式或意義的創意時,可揉入材料、肌理等方面的練習,將多種練習形式整合,在一幅作品中以完整的面貌呈現,并附上簡短的使其表達意圖更明確的文字說明。練習方式的具體情況教師可酌情而定,不以技法訓練為目的,著重于開發學生創造性的視覺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形式語言的理解,引導學生由一些常見之物進行新的意義的聯想以及新的形態的創造,幫助學生初步確立設計理念,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專業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素描的第二階段是由基礎課向專業課的過渡階段,因此,在課程設置時,應考慮其橋梁作用,在內容與目標上仔細考量,這不僅關系到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對學生今后的專業學習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對于部分教學內容可以有意識地使它與第一階段的學習在內容上重疊,但要求學生改變視覺常性,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與表現。形式語言、全新的意義聯想與形態創造,材料、肌理、黑白構成等內容無疑具有典型的設計性質,如此,第二階段承上啟下的作用便能很好地體現出來。
三、結語
關鍵詞:科學;意識形態;文化;宗教
對科學的理解是當代科學哲學的任務之一,因為真實的科學并不是我們常識中所認識的科學。我們可以直觀一朵花是什么,但是科學卻不存在一個類似的實體。我們可以把某些物質的、可感知的東西稱為科學,如牛頓的手稿、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出版物等等,但這只是科學的某種體現或它理論化形態,我們還不能說這就是科學本身。科學知識只是某種類型的可見形態,理解科學更需要認識科學的社會歷史本性。
一、作為“意識形態”的科學
將科學視為意識形態,實際上是把科學視為一種歷史存在的人類意識,它不同于曼海姆對意識形態的經典定義。說科學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就是因為科學與人類社會歷史具有某種內在的聯系,這與說科學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相類似。目前,將科學看作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已經得到許多學者的認可,①但是科學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特點尚需作出必要的說明。
科學之所以可以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看待,首先是因為科學是對現實世界的認識,是關于客觀世界的“意識”。科學的發展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乃至整個的世界觀。現代科學的每次重大的統一,都必然伴隨著觀念上的重大變革。科學本質上是關于自然的認識,是對自然的研究,是關于自然的觀念,這是科學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或精神生活最本質的方面。“科學被專門建立起來,是為了直接地解釋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所有現象的本質的、最主要的方面。”②在科學這一意識形態中,對人類認識任務的解決成為首要的使命,而科學知識的取得又是與人類社會的物質關系和生產需要分不開的。科學從最初的對自然秘密的探究到它成為一種理論成果、再轉化為改變我們生活的力量,它帶給我們生活各方面的深遠影響是不容置疑的。從最初對對自然的好奇,到后來逐漸給予我們一種新的自然界的圖像,一種我們看待自然界乃至整個世界的觀點,以至改變了我們的整個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科學的發展帶來的并不只是具體認識的改變,而且是人對整個世界看法的改變,因此也必然地引起包括宗教思想在內的意識形態的深刻嬗變。從另外一種意義上,科學也會演化出意識形態,科學本身也包含了意識形態的因素。對此,哈貝馬斯(J. Habermas)等法蘭克福學派成員作出過深入的研究。但正如宗教中孕育了科學一樣,基于科學實踐而產生的某種意識形態(如唯科學主義)也是科學的副產品,是屬于“科學文化”的范疇。正因為科學的應用可以帶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并在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之間造成利益上的矛盾,因此對科學的不同態度就會成為一個“意識形態”問題。哈貝馬斯從否定的意義上理解意識形態,他認為,作為“意識形態”的科學技術會產生消極的政治效應。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實現了對自然的統治;科學技術作為意識形態,則實現了對人的統治。他不像其先輩霍克海默、馬爾庫塞等人那樣認為科學技術從來就是意識形態,而是強調只有在現代社會中,當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時,它才履行意識形態職能。③哈貝馬斯不把科學技術產生消極的社會作用歸結為社會環境,而認為科學產生的消極的社會作用完全是由科學技術本身造成的:“這種意識形態的獨特成就就是,它能使社會的自我理解同交往活動的坐標系以及同以符號為中介的相互作用的概念相分離,并且能夠被科學的模式代替。同樣,在目的理性的活動以及相應的行為范疇下,人的自我物化代替了人對社會生活世界所作的文化上的既定的自我理解。”④
科學還與其他人類精神創造活動相互依存,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當代學者伊安·巴伯認為,“科學是一項真正的人類事業,它具有人類從事的其他活動的許多特征。”⑤同人類其他文化形式相類似,科學不但具有實用的、功用的一面,同時它也有超越性、創造性的一面,即可以從科學活動中獲得人的自由。首先,從歷史來看,科學與宗教、哲學、倫理、文學藝術等處于一種相互滲透又相互區別的關系中。從科學知識的萌芽期開始,科學與宗教、神話、寓言教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科學的古代形態。即使是在今天,科學與各種不同的知識形態、意識形態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作用仍然構成了科學科學知識系統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愛因斯坦曾經描述過信仰因素在科學探索中的重要作用,說明了宗教與科學在當代構成了一種特殊關系。科學活動是需要信念的,這種信念既包括對科學功能的社會性信念、科學對人類社會的正向價值、科學價值的世俗性的認可,也包括了某種對自然(自然的美、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統一)的驚異和敬畏,這種情感在在某種意義上具有了宗教性。科學家所體驗到的宗教情感,并不必然是對某種宗教教條或宗教神學的認可,因為科學信念首先是以自己的科學實踐活動為基礎的,這一切都沒有取消科學事業的獨立性。科學說明不同于宗教的教條或神學理論,相對于這些文化體系,科學為人類提供了一種“客觀的說明”,這是我們對科學的基本信念。
科學作為一種“意識形態”與經濟基礎處于不同的關系之中,即“自然科學的概念內容沒有被歸因于某種經濟基礎:歸因于經濟基礎的僅僅是它們的‘目的’和‘材料’。”“自然科學與與經濟基礎的關系,不同于其他知識領域和信仰領域與經濟基礎的關系”。⑥科學只能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科學與經濟基礎之間不是直接的“反映”關系,這說明科學與宗教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具有質的區別。
二、作為文化的科學
英國學者斯諾(C. Snow)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兩種文化的概念,他認為,科學文化(scientific culture)“不僅是智力意義上的文化,也是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⑦。也就是說,科學不僅代表了一種智力活動及其成果,而且也具備和人類學家視野中的文化現象一樣的性質與特征。斯諾提出這樣的觀點,主要是基于大學里從事人文與自然科學的兩種知識分子在文化上 日益嚴重的隔閡與對立。造成這種文化分裂的原因是深刻而復雜的,有些淵源于社會歷史,有的是個人經歷所造成的,還有的則是由于不同種類的精神活動本身的內在動力的差異。⑧在斯諾看來,科學是“表征人性的本質和才能”的,“對自然界的好奇心以及對思維的符號系統的運用,這正是最珍貴、最人性的兩種人類本性”。⑨也就是說,文化是體現人的“本性”、與人的存在和發展有關的活動和現象,因而科學可以毫無疑義地看作是人類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從這里,我們可以意識到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家族相似性”。科學之所以表征了人的本質和才能,首先體現在它是一種對待經驗的成功方式:科學活動是按照某種程序進行的,它把以前已經完成的東西不斷地再合并為一個不斷生長的結構,這就是我們稱之為科學的文化或傳統。⑩在斯諾看來,科學文化是累積的、組合的、共意的,它體現著自己的過去,必然要穿越時間而進步;而另一種(人文)的文化則具有另外存在方式,它們是非累積的,是獨一無二的,從彼此之間的關系上看不出內在的進步。
科學對人類社會存在的巨大影響,改變了人的自然生存條件和社會生存方式,這是科學之為“人的科學”的本質方面。科學本身涉及的層面之廣以及科學的影響之深都只能用文化或文明這樣的總體性概念來描述。科學知識社會學(SSK)注重探索和展示社會因素對科學知識的生產、變遷和發展的作用,并從理論上對這種作用加以闡述。英國學者巴里·巴恩斯(B. Barnes)認為,科學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現在它成了文化的一個高度分化的要素。這種文化的變遷具有自身的連貫性、科學的不同分支具有潛在的文化內聚性、在某個特定的時期科學同事群體界定他們認為什么可算作是科學知識的方式,等等。11科學知識社會學研究進一步消除了科學研究中的本質主義和簡單化觀念,深入探討了科學活動所具有的人的內涵和性質。這種傾向與某些研究者把科學看作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具有相通之處。他們注意到了科學的傳播和影響過程的確可以從“文化變遷”的角度給予研究和理解,然而不能將科學最后認定為是同某種風俗、民俗完全相同的東西。巴恩斯還認為“理論是人們創造出來的一種隱喻”,“憑借它便可以把類似文化模式中的有用要素,轉變為并重新組織成令人費解的事件的東西。”12總之,科學知識社會學否認理性、客觀性和真理的普遍標準,認為理性、客觀性和真理等概念的內容,是由具體的社會群體的有局限的文化規范決定的
英國科學家、哲學家波拉尼(M. Polanyi)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科學的文化內涵,他論述了科學知識是一種“個人知識”。他指出,科學從具體的知識上升到普遍的知識,成為人類的智慧或審美活動的過程,但這一過程是一個矛盾重重、曲折艱難的過程:“認知任何一項自然科學知識都少不了認知者在某種程度上內居于研究對象之中的行動,這種親密的內居行動呈現一個連續的進展過程——這過程恰恰指向被譽為史學獨特的研究方法的‘完全內居’(fullest indwelling)。”13自然科學要成為人類內在的知識、普遍的知識,不是依賴于它作為某種結論和實際效用的力量,而且還要依賴于整體的精神演變過程或態勢。波蘭尼認為,“整個人類感覺世界——智力、道德、藝術、宗教理想——都是被人類生存和成長于其中的文化遺產之構架所激活的。”14如果沒有其他文化的制約,科學的發展將人類帶向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波蘭尼認為,在科學上沒有純粹的事實,“科學也不僅僅是事實的集合,它是一套基于自身科學詮釋而存在的事實體系”;“只有在一個傳統信仰與價值的復雜系統之內,人們才能從事科學研究,并將之代代相傳,這就好比在整個社會生活中,傳統是不可或缺的。”15波蘭尼通過他的研究揭示了科學研究活動與人類其他活動之間“人類學意義上”的一致性,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看,科學的文化生成過程與其他文化資源所采用的過程并無重大區別。
在文化視野中,科學事業是向其他文化形式或意識形態開放的。正是由于科學的文化性質,科學可以在不同層面上與宗教文化發生關系,表現出在相容甚至互補,又矛盾甚至沖突的復雜關系。既然宗教與科學都是人類的文化活動,那么二者之間就會必然存在著共同之處,存在著可以對話的通道,存在著互詮的可能性;同時二者之間的比較也顯示了它們在思維方式、影響層面、文化性質上,都存在著很大區別。無論如何,科學的作用是歷史地形成的,是不會被完全解構的,正如普利高津在《確定性的終結》中說的,斷言時間之矢僅僅是現象學的或者是主觀的,皆屬荒謬。16科學改變的不但是外在的世界,而且是人的精神世界,是對人的本質力量的改變。在這種意義上,科學可稱為一種真正的文化。
三、結 語
科學雖然從內容上體現的是關于自然的知識,但是科學體現的是人的目的和手段,所以科學不是外在于人的絕對存在物,科學不但是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還體現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因此,科學現象并不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前蘇聯學者拉契科夫(П. Рачков)從三個不同的視角對科學概念進行了界定。第一,首先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本質聯系的一種基本形式,這種認識提供了預見事件的可能性,是人們合理行動的基礎。第二,科學還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和相對獨立的社會體系,這個體系把科學家組織起來,為認識客觀規律和應用這些規律服務。第三,科學還是一種社會實踐的力量,這種力量將科學成果體現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中,并且使得因人們的行動符合客觀規律而得到發展。17這實際上是從動態的、聯系的、系統的角度看待科學的——因為科學與人的社會活動密不可分,純粹知識形態的科學不可能解釋科學活動的實際影響和意義。拉契科夫說明了科學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力量及其與社會“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的聯系,從而深刻地說明了科學的社會本性。科學具有巨大的文化影響力,當代科學的發展不但改變了人的思維方式,也意味著當代科學精神發生了重大變化,18這種變化也必然會對科學與宗教的關系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關系是在歷史中形成的,也將在歷史中不斷地被超越。
① 參見曾國屏:《當代自然辯證法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頁。
② 拉契科夫:《科學學——問題·結構·基本原理》,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第24頁。
③ 參見劉放桐:《新編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2頁。
④ 哈貝馬斯:《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頁。
⑤ 伊安·巴伯:《科學與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頁。
⑥ R. K. 默頓:《科學社會學》(上冊),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26-28頁。
⑦ C. P. 斯諾:《兩種文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版,第9頁。
⑧ C. P. 斯諾:《兩種文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版,第21頁。
⑨ C. P. 斯諾:《兩種文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版,第60頁。
⑩ 參見C. P. 斯諾:《兩種文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版,第120頁。
11 參見巴里·巴恩斯:《科學知識與社會學理論》,東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頁。
12 巴里·巴恩斯:《科學知識與社會學理論》,東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2頁。
13 邁克爾·波蘭尼:《科學、信仰與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頁。
14 邁克爾·波蘭尼:《科學、信仰與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頁。
15 邁克爾·波蘭尼:《科學、信仰與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190頁。
16 伊利亞·普利高津:《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自然法則》,第3頁。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教學方法;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1-0025
在眾多語文教學方法中,課堂提問的誘導啟發藝術顯得尤為重要。名者曰: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而創新始于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會有創新,可謂“發明千千萬,起點是問題”。因此,問題教學法的研究,對于學生發現問題,感悟規律,不斷開拓學生創新空間,催生創新胚芽,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一節語文課的優劣成敗,與教師能否成功地誘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的課堂提問將制約學生思維訓練的發展。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有部分教師由于沒有抓準提問的契機,或者不懂提問的藝術,出現了不少提問的誤區。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應從實際出發,根據教學的知識內容與思想內容,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來精心設問、發問;另外,還應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心理特點,找出能誘發他們思維的興趣點來提問,使提問真正問到學生的心“竅”上。下面,筆者談談語文課堂提問的幾個教學環節和幾種有效做法:
一、教學情境的創設
創設教學情境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呈現教學內容時,在建立新概念或新規律之前,教師要千方百計設計一些正待解決的問題,根據語文學科和語文知識的特點,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渲染,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使其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在感人的環境和氛圍中,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地感知知識,進而達到理解和認識的升華。可見,抓住契機,富于藝術技巧的提問,會讓學生學得主動、積極。值得一提的是,課堂上設置問題的“矛盾”,應從實際出發,不能故弄玄虛,把學生弄糊涂。
二、巧思妙設引入問題
認知沖突是激發學生認知活動最主要的動力。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知識的內在聯系、關節點或易錯的地方設疑,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穎、富有啟發性且難度相當的問題,吸引學生走進以其現有知識不能順利解決的問題中。當然,問題的情景創設要孕育新問題,問題要生動有趣,要與新知識密切相關,要設疑布陣,造成懸念,要扣人心弦,使學生身臨其境,觸景生情。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巧妙導入新課,就會把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向,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新知識的積極探索狀態,同時也顯得新課導入新穎自然。
三、啟發誘導,解決問題
啟發誘導,解決問題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把精力重點放在啟發誘導上,不能滔滔不絕地講,特別是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更不能包辦代替學生解決問題,死記死背問題的答案,只能通過啟發誘導,讓學生感知新知,嘗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為后繼學習積蓄更多更大的經驗和力量。那么,如何去啟發誘導呢?
1. 要善于運用科學的、適應素質教育的啟發誘導方法和形式 概括地講,啟發誘導的方法一般是:指導學生自學、觀察與實驗、比較分類與系統化、歸納、演繹、分析與綜合、模型化與具體化、聯想與猜想等。具體形式表現為語言啟發、直觀啟發、實驗、操作啟發、對比、類比啟發、設問啟發、比喻啟發等。
2. 要善于圍繞教學目標將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個臺階式的小問題。課堂上常常會出現學生答非所問的現象。尋其根源,往往是所提出問題太籠統,指向不明確,問題難度太大等,要克服類似現象發生,教師就要善于把較為籠統、難度較大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個臺階式的子問題,使問題相關,層層遞進,這樣學生就有能力沿著這些問題臺階而上,最后攻克總問題。
3. 要善于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和探索精神。為此,就要求教師樹立新的教學觀、學生觀、質量觀,能關愛學生,寬容學生,給學生提供自由的思考時空,允許課堂上有笑聲,鼓勵學生議論、爭論、討論,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彰揚學生的懷疑和批判精神。而質疑是好的課堂氣氛最重要的標志,因為質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問是創新的開始,也是創新的動力。這充分說明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感到無拘無束,可以暢所欲言,思維就會激活,創造的火花就會不斷閃現。
四、運用新知,拓展創新
學生開始接受新知識不等于形成技能和能力,需要經過識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知識的內化過程。因此,要讓學生在學中練習、練中提高,這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方法,并且以練習、發現、拓展、再練習、再拓展來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和思路,由原來的知之不多,轉化為知之較多。課堂中的提問,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因而教師應注意提問的角度和問題的深度。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啟發學生,可以使學生掌握解決同一問題的多種解答方法,既能拓寬思維的空間,又能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五、反饋矯正,激勵評價
1. 反饋矯正要始終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抓住各種反饋信息,獲取各種反饋,對自己的教學做必要的修改、補充。同時,根據信息,對學生給予幫助,使問題得到及時矯正。
2. 圍繞教學目標,集中反饋矯正,每節課教師可針對教學目標,精心設計適量有代表性的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學生,可用合作的方法,力爭當堂達標。
3. 用激勵評價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評價是反饋的催化劑,對在反饋過程中表現出色的學生給予適度表揚。對學生表現出的求異思維倍加呵護、鼓勵。對學生出現學習上的暫時困難,給予真誠安慰,不傷其自尊和自信,要善于捕捉微小進步和閃光點。
小學升到初中,學習方法有很大的轉變,初二是初中一年級和初中三年級的結合點,初一是對小學知識的一個總結,同時逐步轉入初中的學習,對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有了新的要求。而初三則對初中的知識進行總結,為轉入更高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初二的學習是初一和初三的中間階段,是順利實現兩個轉變的關鍵階段,對搞好整個初中的學習,順利的升入理想的高中是極為重要的。
想要在這“兩極分化”的一年里向優秀前進,養成自主學習,提前預習等一些良好學習方法和習慣,我給大家的建議是:抓好課前預習,規劃時間分配,分散整體任務,安排重點突擊。
數學一定要提前做好預習:
對于數學來說,即將成為初二的同學,初二這一年是關鍵年。
初二數學所學的部分,占整個初中階段知識點的一半。這是一個很驚人的力量。中考幾何的重頭戲:三角形全等和它的三大轉換,都要在初二全部講完。這一部分學習的難度,大家可以問問學校里的學哥學姐,即使是在初一學習不錯的,對三角形全等這一塊的中高等題還是感到很麻手。除此之外,還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加入。
初二這一年,之所以說對數學很關鍵,不單單因為數學任務變多變難,還有一個原因:一門新的理科類學科要和數學搶時間,那就是“物理”。
物理是你能不能保持優勢的考驗:
物理這門學科,入門很快,但真正要學懂,其難度不亞于數學。初二年級開設的物理對初一孩子是個全新的領域,如果不能夠提前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的了解,在知識點比較難理解的時候,就很難跟上步伐。所以孩子們可以在暑假提前學習更好的做好迎接兩極分化的準備。物理學習的好壞也是決定你在初二能否保持優勢學習的重中之重。
英語的學習決不能忽視:
初二沒解決的問題,到了初三不但解決不了,還會越來越嚴重,所以同學們一定要謹記,“不懂就問”四個字,一旦在學習中發現跟不上進度,知識點遺漏等情況,馬上向老師或是同學求助,把問題解決在當下,千萬不要想著等到初三去“查漏補缺”。
我們不只要“會做”,更要“得分”。中學英語的考試絕不僅僅是靠知識,而是大量的陷阱,偽裝。所以僅僅掌握一些詞匯、語法點是遠遠不夠的,更要通過平時的習題,發現出題,解題的規律,讓自己得到最高的分。閱讀完形也是這樣,同學們會發現,僅僅讀懂文章并不能讓你得分,更重要的是對各種題型(細節題、主旨題、判斷題等等)解題方法,典型錯誤答案的揣摩。有的時候即使沒有讀懂文章也能得滿分,就是因為解題方法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