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血管門診工作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社區;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持續升高為特征的進行性"心血管綜合癥",常伴有其他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或臨床疾患。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卒中的年發病率250/10萬,冠心病事件年發病率50/10萬[1]。這些疾病的發生,不僅嚴重影響病例的生活質量,還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有效地控制高血壓,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和死亡的總體危險。國內外經驗表明,社區防治是控制高血壓最有效地方法。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3)明確指出,必須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相結合的防治策略,從控制危險因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和患者規范管理三環節入手,構筑高血壓防治的全面戰略。筆者近幾年開始從事社區高血壓病管理工作,通過對本轄區所管理的高血壓患者現狀進行分析,明確認識到,要真正做好高血壓病的防治工作,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和完善。
1本轄區高血壓病管理現狀
1.1高血壓人群基本情況
1.1.1高血壓患者年齡與性別分布特點,見表1.由表中可見,60~80歲的高血壓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1.1.2血壓水平 以建立健康檔案時所測血壓而定,若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屬不同級別時,以較高的分級為準。見表2.由表中可見,社區高血壓患者以輕度所占比例最高。
1.1.3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見表3(其中的血壓水平是指經過用藥后3個月所測的血壓。血脂及血糖是在本社區體檢時所得結果)。
1.2管理方法 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建立完善健康檔案,并將高血壓管理手冊發放給患者,囑咐患者每3個月到社區免費復診,對其所測血壓、服藥情況及生活習慣記錄在冊,醫生視具體情況給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醫療指導。對不能到社區復診的患者進行電話回訪。每兩年為管理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一次免費體檢,內容包括血常規、尿常規、空腹血糖、血脂四項、常規心電圖。并指定一個全科醫生負責高血壓病管理工作。
2管理工作存在問題
2.1形式化管理 本社區管理的1260例高血壓患者,配備一名全科醫生,工作中難免存在機械性和數字化,無法將規范管理內容落實到實處。
2.2管理服務水平滯后 醫學知識在不斷更新,目前高血壓的基礎規范管理要求依據的是2011年版衛生部《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2]。而本社區仍沿用的是2009年版本。新版中高血壓危險因素中男性年齡下調為>55歲,另外對高血壓患者要進行心血管風險的評估及危險因素分層管理,以把握好患者的治療時機,降壓目標及治療力度,使高血壓患者得到規范的管理和治療,本社區未進行分級管理。
2.3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慢病管理不僅要求全科醫生具備處理常見疾病的能力,還要做好健康管理的全程服務。在服務過程中承擔著咨詢者,教育者,管理者和協調者的角色,其服務內容寬泛,涉及臨床多學科。本社區工作人員知識更新不夠,給予患者的指導隨意性大,加上患者之間同病相憐,相互間傳達不正確的信息因素及干預方法,使得有些患者對醫生的依從性不夠理想。
2.4公益性和經濟利益矛盾 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由醫院分部門診在2009年創辦,政府資金投入不足,領導沿用的是醫院管理模式和理念。而社區健康管理的目標是:②讓健康的人維持健康,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發生;②讓亞健康的人促進健康,及時阻止疾病發生;③讓患者得到便利,有效地治療和管理[3]。
3提高本社區高血壓病管理質量與效益
3.1提高全社會的認識和樹立正確的觀念 慢病管理不是某部門和某個人的事,高血壓是一個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對其治療已由大病晚治到注重預防為主,要從根本是提高它的早期預警,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社區防治工作必須落到實處嗎,政府資金的投入要保障服務的可及性,從而才能保障服務的質量。
3.2提高管理者的專業水平和管理技能 通過定期培訓和自我學習,慢病管理者要不斷提高自己專業水平和管理技能,不要墨守成規,要善于學習和借鑒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如慢病管理的金字塔模式[2]。
3.3設定工作計劃 全科醫生的水平能力和慢病的防治工作息息相關,以新版的高血壓病防治指南為基礎開展實際工作,設計好慢性病管理計劃,對所管理患者進行危險因素分層,如對低風險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支持,對高風險患者納入規范管理;對復雜難治或需要住院治療患者及時轉診到專科醫院。這樣在工作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實現連續性和可及性的服務,不斷提高管理的依從性和患者的滿意度。
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和死亡的總體危險。慢病管理是預防嚴重的慢性病并發癥發生,遏制慢性病流行的關鍵,通過預防治療和管理的有效銜接,能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減少早死和傷殘,最大程度地提高慢病的防控效果。使命所然,在高血壓慢病管理的工作中,為了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做好我們的本質工作。
參考文獻:
[1]施仲偉.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的主要新視點[J].中華內科雜志,2010, 13-15.
一、各項公共衛生任務目標都得到認真落實。
按照年初制定的xx年公共衛生計劃,采取社區宣傳、義診、健康大講堂、入戶訪視、電話隨訪、免費體檢、康復訓練指導等措施和院領導、全科醫生分包社區等方式,深入到社區、商場、機關,促進居民健康建檔;慢病建檔及管理;健康教育;傳染病防控;預防接種;婦、兒保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等各項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各項工作都取得較好的成績。
(一)公共衛生服務取得較好成績。
1、新增居民健康檔案3500人份,建檔人數達74002人,建檔率達96%;規范電子檔案建檔率達54%;65歲以上老年人5531人,已建檔5438人,建檔率達98%,管理率達100%。
2、六種慢病非傳染性疾病建立專項健康檔案4127人,并全部納入管理。其中,高血壓2253人,管理率達100%;糖尿病:657人,管理率100%;冠心病802人,管理率100%;腦卒中315人,管理率100%;慢阻肺73人,管理率100%;腫瘤29人,管理率100%。
3、重性精神病已建檔39人,管理率100%。
4、開展社區健康大講堂8次;社區義診健康咨詢24次;宣傳材料,健康教育處方,宣傳手冊等新增印6個品種10000余份;制作社區宣傳宣傳欄15塊,并每季度更換宣傳內容,投入資金五萬余元。社區受益居民2400余人。
5、門診大廳設置測血壓點和片醫深入到社區、居戶免費檢測血壓3200人次;免費測血糖100余人;康復訓練250人次,社區出診263人次;增強了社區居民對中心的了解,提高了社區居民的滿意度。
6、完成一類疫苗接種3500人次,二類疫苗接種1500人次,無一例不良反應發生,接種率達到98%以上。
7、0-6歲兒童建卡1128人,服務率85%以上。
8、婦保工作經人員調整后,服務人數達到40人,較去年有一定增加。
9、傳染病上報及時,無漏報;手足口病防控完成了上級布置的防控任務。
10、完成市衛生局下達的婦科“兩癌”篩查xx人,六一兒童免費康檢2400人工作任務。
各項公共衛生工作的落實,極大地提高了社區居民健康、保健意識,彰顯了黨和政府親民愛民政策,為構建和諧社區做出了我們應有貢獻。
(二)醫改在北下街社區取得了實際成效。
1、基本藥物制度在中心已實施2年多,今年上半年又取得一定進展;在基藥價格大幅下調的情況下,居民確實感到來中心就藥品價降下來了,門診就醫居民不斷增加,門診平均藥品費24元/人次。上半年中心基藥銷售采購100余萬元,較去年同期持平。
2、中醫中藥進社區工作取得實際進展。
按照市、區衛生局的要求,中心將二樓約700㎡醫療用房作為中醫綜合服務區來進行建設,屆時將中醫10個職能科室集中設置,重新裝飾改造,使其充滿中醫文化氣息。充實調整中醫藥人員,引進中醫適宜推廣技術,使中醫科在北下街中心成為亮點工程,在中醫進社區中發揮更大作用。
3、中心人員編制已經確定;崗位設置,競爭上崗已落實完成;績效考核已全面施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基本建立。
中心醫改目標的到位,促進了中心公共衛生的發展和人員的穩定,確保各項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目的落實。
二、醫療服務進一步發展
xx年醫院圍繞著進一步推進“三好一滿意”活動,注重提高服務能力,服務質量為目的,轉變管理方式推行績效考核,促進醫療衛生再上新臺階。
(一)針對醫院醫療用房不足,某些科室缺無,院領導年初規劃對七樓頂層進行改造,規劃設計已經完成,屆時不僅建立一個符合規范要求的消毒供應室,還可以調整增加20-30張床位,此計劃的落實將給醫院缺無科室建設,醫療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前提,對醫療服務的發展產生有力的推進。其次ct室的建設已列入醫院發展計劃,預計年內可付諸實施。服務范圍的擴展,能力的提高將給醫院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引進專業人才,大力發展專科醫療。
醫院確定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康復科等為醫療重點學科,內科以心腦血管病為主,擬引進電子胃鏡拉動消化內科,設置心理咨詢門診拉動心理病診療;引進臭氧、藥氧治療技術,推進腦心血管病治療;努力把內科打造成醫院醫療中堅科室。婦科、外科進行整合,增加服務項目,拓展床位,提高綜合服務能力。中醫康復治療是醫院發展的重點學科,已對二樓中醫綜合服務區重新規劃設計,屆時整個二樓近700㎡的面積建立10個中醫類別的診療科室,開展針灸、牽引、杵針、刮痧、熏蒸、手法復位等中醫治療技術和皮膚,肛腸、腎病、腫瘤等疾病特色療法。按照專科建設的需要,著力引進人才,上半年引進副高醫務人員1名,中級醫務人員3名,大中院校畢業生10名,充實在臨床、醫技等科室。促進了醫院醫療服務快速提高。
(三)深入開展“三好一滿意”暨“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
為認真落實市衛生局“三好一滿意”活動實施方案,醫院制定了xx年度“三好一滿意”活動實施方案;優化醫院門急診和整體服務流程;制定一系列優質優惠措施;推廣護理優質服務;改善服務態度,加強醫患溝通;實行醫務公開;打造平安醫院。落實醫務質量和醫療安全核心制度;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嚴格規范診療服務行為;強化“三基三嚴”訓練。加大醫德醫風教育力度,進一步完善醫德醫風考核規范;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嚴肅行業紀律堅決杜絕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違規違紀現象。力求本院行風建設取得實效。
(四)上半年醫療服務取得的成效
門診就診25930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8%,門急診1500人次;醫技檢查6345人次;收治住院病人741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7%;開展各類手術43臺次;未發生醫療重大糾紛及醫療事故。
醫院醫療環境的改善,醫療服務能力的提高,服務態度的改善,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及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增強了患者的信任度。促進了門診、住院病人的增加,取得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中心達標建設由于受條件的制約,遲遲不能達標;預防接種門診建設還不規范;預檢門診、腸道門診設置不到位,功能作用未發揮;片醫的穩定性較差,辦公條件需要改善;傳染病防控負責人還需進一步培訓;婦保服務人數較少等。
(二)醫院搬遷遲遲未確定,嚴重影響到醫院的遠期發展;科室設置還需進一步完善;大型專業設備缺無;人員結構,特別是學科帶頭人缺少高素質人才;缺乏特色優勢科室,市場競爭能力低下;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特別是頂層改造項目還未落實。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落實完成xx年各項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目標。醫院已經在人員,管理方式,考核方案進行必要的調整,按照年初制訂的工作計劃,分月、周推進,確保今年工作計劃的落實。
(二)積極創造條件:改善片醫護辦公條件;規范預防接種門診建設;10月份前落實中醫科建設的各項任務;加強傳染病防控人員專業培訓,提高傳染病報告和管理水平;努力增加圍保服務人員;積極開展爭創示范社區活動,爭取年內中心七個社區達標;計劃明年中心參與國家級示范中心爭創活動,完成國家級示范中心建設任務。
(三)爭取九月份前完成頂層改造工作,屆時可增加600㎡的房屋用于臨床科室的建設和床位的拓展。完成消毒供應室,預防接種門診,片醫護辦公室等科室建設,使醫院工作環境、工作條件,服務功能有很大改善。
(四)ct室建設已經作為今年衛生發展項目報區委、區政府,積極爭取項目的落實,爭取今年能夠把ct室的建設列入區項目規范。
(五)大力發展以康復醫療為主的康復學科建設,積極引進培養專業人才,培育優勢學科;強化內部管理,加大市場開發力度。
全體醫務人員,在區委、區政府,衛生局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更加努力工作,xx年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管城回族區人民醫院
摘要目的:探討專科護士臨床工作角色定位及促進崗位穩定性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過設立護理門診和專科學組、定期組織工作匯報會等方式建立學術和服務平臺,合理規劃職業生涯,在醫院政策規范上對專科護士發展予以積極扶持,如深造機會、科研基金、績效待遇等優先考慮,多措并舉使專科護士作為“臨床護理專家”的身份得以肯定,避免轉崗致人才流失或在崗而無作為。結果:由發放的調查表結果顯示,專科護士對自身工作狀態滿意,對專業熱忱,充分發揮護理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專科護理水平明顯提高,并得到病人和醫護人員的廣泛認可。結論:醫院對專科護士充分重視、搭建廣闊平臺及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在增強專科護士的崗位穩定性、充分發揮專業職能及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效果顯著。
關鍵詞 :專科護士;角色定位;護理門診;崗位穩定性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60
作者單位:225001揚州市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護理部
葉小芳:女,研究生結業,主管護師
通訊作者:王艷,女,碩士,主任護師
專科護士是指有高等護理教育背景,在某一特殊或專門的護理領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較高的水平和專長的專型臨床護士[1]。衛生部在 2012 年《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中明確要求,要大力促進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建設,實施對專科護理崗位護士的規范化培訓工作。《江蘇省專科護理建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指出,因專科護士臨床角色和崗位定位不明確致專科護士在臨床使用中均有轉崗現象,平均轉崗率10%,并提出在未來五年要建立適合江蘇省的專科護士培訓、使用與管理制度,明確專科護士的臨床角色與崗位定位,不斷豐富和拓展護理服務內涵和外延。由于我國缺乏專科護士工作角色方面的研究基礎,目前并沒有確定專科護士的實踐參照標準[2],專科護士轉崗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崗位不穩定,一直是專科護士管理的難題,也是制約專科護士發展的因素。對專科護士的研究以培訓為多,而對培訓后的臨床實踐報道較少[3]。我院作為江蘇省較早啟動專科護士培養的醫院之一,通過多年探索和實踐,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促進專科護士臨床實踐、增強專科護士崗位穩定性的措施。現將經驗和體會報道如下。
1我院專科護士發展概況
我院是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開放床位2000張,護理人員1146名,是江蘇蘇中地區醫、教、研中心。自江蘇省開展專科護士培訓工作以來,我院積極響應政策要求,從高處定位醫院護理發展,走專科護理的道路。醫院護理工作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制定了詳細的專科護士發展計劃和實施要求,嚴格按計劃分步驟落實,著眼于“高、精、尖”領域,精心挑選各專業護理骨干和人才,在手術室護理、傷口造口護理、血液凈化護理、糖尿病護理、重癥監護、急診急救護理、腫瘤護理、PICC護理、母嬰護理、骨科護理、心血管護理、營養護理和靜脈治療等13個專科,先后選派了33名專科護士參加專科護理培訓并獲得專科護士證書,現專科護士活躍在各專科崗位,充分發揮影響力和示范作用。
2方法
2.1搭臺鋪路,有位才能有為
2.1.1護理門診護理門診的產生是護理專業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的需求[4]。2007年起,我院克服門診診室緊張等硬件困難,千方百計創新支持保障手段,先后開辦了糖尿病門診、PICC門診、傷口造口門診、孕婦學校,由專科護士定時坐診。糖尿病門診為病人指導糖尿病飲食、運動、藥物、胰島素治療知識;PICC門診提供穿刺置管、管道維護服務及知識咨詢;傷口造口為慢性傷口的換藥、造口病人的術后護理、造口并發癥的治療、造口用具的選擇、健康指導等。專科護士除在專科門診提供服務外,在醫院開設的醫護聯合門診和專家聯合會診等工作中亦起到重要作用,為疑難危重病人制定科學護理方案。護理門診為大量的病人提供了專業、科學、個性化的服務,工作量逐年上升,在病人中口口相傳,獲得良好的口碑。
2.1.2專科學組護理專科學組在臨床護理、護理教育、健康咨詢和護理科研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護理服務質量和服務內涵[5]。我院在專科護士體系逐步完善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臨床實際需求,拓展專科護士服務領域而建立了專科學組。目前分別設立“傷口造口學組”“靜脈治療學組”“糖尿病學組”“手術室護理學組”等6個護理學組。以專科護士為組長,以接受過培訓教育的專科化護士為核心成員,吸收各病區護理骨干為小組成員。各專科小組制定嚴格的崗位職責、工作范圍、會診流程、工作計劃、活動要求等,使專科小組的各項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對小組成員的活動起到督查作用。專科小組定期開展活動,以講座、演示、討論等形式就專業理論、專業技能、新知識、新方法等,結合臨床實例,進行講解和學習。小組成員作為知識中轉站,以各種形式在本科室傳達和學習,使專業水平不斷提升,專科護士的作用和影響滲透到每個病區,使每位護士從中受益,使非專科的病人享受到專科的指導,使得專科護士的專業成果得以普及和推廣。
2.1.3學科身份在各學科領域內,專科護士被院部委任為護理學科帶頭人,對該專業的發展和研究工作負責。醫院每年組織由院領導參加的專科護士工作匯報會,由專科護士制作PPT詳細匯報在學科重點、中長期規劃、技術項目、人才隊伍建設、科研學術和公益性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果,匯報會學術氣氛濃厚,形成良性競爭,受到院領導的高度認可,也成為醫院護理學科發展的重要舉措。加高壓、委重任,對專科護士專業價值的充分肯定的同時為專科護士學以致用發揮才干鋪平道路。這對專科護士價值體現和地位形成起較大的推動作用。
2.2政策傾斜,機會優先
2.2.1職業生涯規劃專科護士的角色定位為“臨床護理專家”,與國際專科護士發展接軌,醫院為每位專科護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從專科發展規劃為基礎,確定近遠期工作目標和個人發展目標,這使專科護士的成長成熟路線更為清晰,使得專科護士能夠更有的放矢地安排工作學習,對自身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2.2.2學習深造機會對于代表學科發展前沿的學術會議,專科護士優先安排。優先參加醫院英語培訓活動,我院專科護士分赴美國、德國、臺灣和香港等進行境外學習參觀或到全國大型醫院交流學習。在各級學術會議中,專科護士得到更多的授課和學術交流的機會。
2.2.3護理科研創新設立專科護士科研專項基金,用于專科護理研究。在課題評定中,優先考慮立項,在保障經費及時到位外,由院科教處會同科研專家對科研過程進行全程指導和階段總結,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積極鼓勵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除常規報銷版面費外,對于優秀論文加大獎勵力度,凡在中華系列期刊上發表論著獎勵3000元,其他期刊獎勵標準均在臨床醫技人員同等級別上增加50%。經費投入促使專科護士調動科研積極性,更利于科研經驗的積累。
2.2.4績效待遇由院部會同各級職能部門研究專科護士的績效問題,制訂專科護士績效分配方案,以工作量、護理技術難度系數、風險系數、服務水平等作為考核測算的標準,使得專科護士學有所用,勞有所得。
2.2.5其他在年度評優評先、職稱評聘、工作排班等其他方面,專科護士比普通護士具有更大的優先權,專科護士的利益得以保障。
2.3調查方法向全院專科護士發放自制的問卷調查表33份,回收有效問卷33份,有效率100%。
2.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0.0 統計學軟件,專科護士崗位滿意度調查結果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3結果
3.1專科護理質量不斷提高作為臨床護理專家,專科護士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幫助解決臨床護理中危急重癥及患者亟待處理的問題,有效提升護理質量。作為護理學科帶頭人,對普通護士的多種形式和途徑的科學培訓和正確引導,更多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為非專科護士所熟知,運用于臨床護理,患者的病情觀察及時,藥物護理科學,安全護理全面,心理護理到位。護士的執業行為更規范,更有依據。
3.2醫護人員和患者的認可專科護士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評估,制定全面的護理計劃,實施科學細致的措施,解決了疑難護理問題,增進了護患交流溝通, 能及時滿足患者需求,構建了護患和諧關系。專科護士的工作更具全局性、前瞻性、主動性,在臨床上遇到棘手的護理問題,醫師會首先考慮請專科護士來處理解決,這是對專科護士能力水平的充分認可和肯定,專科護士的影響深入人心。
3.3專科護士迅速成長專科護士的成長需要時間和發展的空間,通過醫院多形式的綜合利用,專科護士理論聯系實際,迅速積累臨床經驗,其教學能力、指導能力、專科管理能力日益提高。專科護士對疾病的整體評估能力、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與患者的溝通能力等在多次的會診、查房、培訓、授課、溝通中逐步鍛煉,敢于擔當和充分勝任護理專家的角色,在各種場合和工作中,都能從容沉著地運用專業知識進行指導和解決問題。
3.4專科護士崗位滿意度調查結果(表1)
結果顯示,專科護士對目前在院工作情況普遍比較滿意,體現我院的專業護士對醫院的各項措施較為認可,自身價值得以體現,崗位較穩定。
4討論
4.1領導重視是專科護士發展的基礎江蘇省專科護理建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指出部分醫院管理者對專科護士培訓重視不夠。這是專科護士學成后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重要原因。作為醫院管理人員, 一定要高度重視專科護士的培養和使用[6]。在專科護士發展道路上,我院領導的充分重視,將穩步推進專科護士發展作為護理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謀劃大局、思路清晰、統籌兼顧,成立專科護士發展工作領導機構,制訂切實可行的專科護士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設定專科護士準入制度,把好人員關,這是關系專科護士作用能否充分發揮的關鍵因素。
4.2正確的角色定位是保持專科護士崗位穩定性的關鍵造成專科護士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醫院領導對于專科護士的臨床角色和崗位定位不明確,二是專科護士崗位定位與職責界定缺乏政策依據。護理管理者要為專科護士提供一個專業的平臺, 避免本來就屈指可數的專科護士人才的浪費[7]。在培養資格護士的基礎上逐漸培養和認定臨床護理專家是發展的基本思路[8],使其避免往其他崗位轉移,如在專科護士接受長時間的培訓學習后,轉當護士長,從事管理工作,使其過多地陷于行政事或教學工作而失去了護理研究的功能。這是專科人才的損失和浪費。在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下,使專科護士能夠沉下來,落下去,扎根專科,集中精力,心無旁騖地埋頭從事專科護理,真正推動專科護理長久發展。
4.3平臺廣闊、政策優厚是不斷壯大專科護士隊伍的動力有位才能有為,為專科護士搭臺鋪路;有為才能有位,激勵專科護士成才[9]。建議給專科護士特別是專職專科護士相應的待遇[10]。專科護士準入制度意味著高門檻,脫產培訓意味著必須暫時放棄家庭,嚴謹的科學研究工作意味著枯燥乏味。一個專科護士的成長和成熟必然伴隨著個人奉獻和犧牲。只有在各種在工作崗位、經費支持、個人需求方面都有政策上的傾斜和支持,才能使護士無后顧之憂,全心投入學習。這也是更多護士不斷舍棄小我,投身到專科護理工作中來的動力所在。
專科護士的發展工作不僅是培訓、學習和使用,更需做大量的工作保障使專科護士熱愛崗位,在崗位上熱忱工作,不斷進取和提升。我院在政策層面上的前瞻性為專科護士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大環境,使專科護理發展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參考文獻
[1]曹軼.我國專科護士的培養與發展[J]. 護理研究,2007,21(2B):385-387.
[2]凌健,夏海鷗,賈守梅.我國專科護士角色表現的質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1A):38-40.
[3]張琦,夏海鷗.重癥監護高級專科護士臨床角色發展的行動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8):1-4.
[4]魏琳,張廣清,蔣革新.香港糖尿病專科護士門診工作介紹[J].護理學雜志,2009,24(5):25.
[5]那薇,張麗芬,楊小平.護理專科小組的建立與實施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8):577-578.
[6]許樟榮. 應該高度重視專科護士的培養和使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5):390.
[7]劉艷榮,鄭守華,郝雅梅.我院開設專科護士護理門診的做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9):668-669.
[8]李冰,王曼,楊杰.我國專科護士發展狀況及建設策略[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0,12(9):84-85.
[9]張莉,彭剛藝,李杏崧.專科護士的使用及管理[J].護理學報,2009,16(3A):26-28.
[10]李華,黃惠根,黃蝶卿.專科護士專職工作崗位的設立及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 ,2011,46(4):364-366.
為保證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健康發展,規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運作與管理,根據省衛生廳《全省2008年新農合相關問題實施辦法》和《2008年全市新農合工作計劃要點》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適用范圍
1、本意見適用于通河縣轄區內八個鄉鎮中具有農業戶口的農村居民。
二、參加對象
2、凡屬本縣戶籍的所有農業人口,只要遵守本實施意見的有關規定及合作醫療的相關管理辦法,履行個人繳費義務,均可參加合作醫療。參加合作醫療必須以當地派出所的戶籍為準,以戶為單位(包括本縣在校學生)自愿參加。
三、參合者的基本權利
3、可接受轄區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機構提供的免費或優惠健康咨詢、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等衛生服務;
4、在補償周期內享受規定范圍內的醫藥費補
5、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享有知情權、建議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等權利。
四、參合者的義務6、按時、足額繳納參合費用。
7、服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機構、經辦機構及主管部門的管理,遵守有關規章制度。
8、配合合作醫療服務機構做好醫療、預防、保健工作。
9、保管好自己的《合作醫療證》,不準轉借他人。若將《合作醫療證》轉借他人就診的取消其參合資格。
五、基金的籌集
10、基金籌集推行“三級籌資、統一管理”的辦法,即中央財政人均補助20元、地方財政人均補助20元(省財政17元縣財政3元)、農民個人交納10元。
11、個人繳費時間為2008年1月25日前,以鄉鎮為單位將參加對象的名單和金額逐級核實、匯總上報縣合管辦和縣財政局專戶存儲。
12、農村的低保戶、五保戶由民政部門嚴格按有關標準確定并公示后,其個人繳費部分由縣民政局從貧困醫療救助基金中劃撥財政合作醫療基金專戶。
13、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對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給予適當扶持,鼓勵社會各界對弱勢群體給予捐資補助。
14、農民參合基金籌集的具體工作由各鄉鎮、村負責。六、基金管理
5、參合基金由縣財政局和縣合管辦管理,縣財政在國有商業銀行設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專戶,專款專用,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銀行管錢不管帳,經辦機構管帳不管錢,管用分開,封閉運行,嚴禁侵占挪用。
16、鄉鎮收繳的參合基金經鄉、村核對、匯總后存入財政所指定帳戶,由鄉鎮財政所匯繳到縣財政局合作醫療基金專戶。
17、合作醫療基金的支出要經縣、鄉合管辦及財政審核后再由銀行統一劃撥到定點醫療機構,到縣以外醫療機構就診補償的資金經縣合管辦及財政審核后由銀行劃撥墊付單位,確保基金封閉運行。
18、縣、鄉組織實施合作醫療的一切費用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合管辦開展工作所需的設備費、業務費、工作經費、辦公經費由財政預算解決。不得擠占挪用合作醫療基金(包括利息收入),節余的合作醫療基金滾存使用。
19、各鄉鎮合管辦、村委會及定點醫療機構設立合作醫療公示欄,對轄區內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償情況每季度公示一次,接受參合者、社會和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等的監督、審計。
七、基金分配與使用
2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分三個部分,即風險基金、住院統籌基金和門診家庭賬戶基金(以下簡稱家庭賬戶)。從每年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總額中按3%提取作為風險儲備基金,風險金繳省財政專戶存儲。住院統籌基金用于對參合農民住院可報費用達到起付線標準的補償;農民參合自繳資金為參合農民本人的家庭賬戶,家庭賬戶由家庭成員共同使用。家庭賬戶內的金額可一次性用完。當年結余部分可轉入下一年度使用。門診費用的補償不得超過家庭賬戶資金總額。家庭賬戶積存資金不得充抵下一年度農民參合的自繳經費。
21、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所需經費由政府公共衛生支出解決,不能占用合作醫療基金。
八、補償
22、補償周期:補償周期為一年,啟動之前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補償,規定時間過后當年不再辦理中途參合手續。
23、補償模式:實行“住院統籌+門診家庭賬戶+特殊慢性病門診補償模式。
24、門診補償:參合農民患者門診醫藥費累計報銷上限為家庭賬戶所存金額,支付完為止,不計算支付比例。
25、住院補償:
⑴住院補償起付線:設立三級起付線,鄉(鎮)級定點醫療機構為100元,縣級定點醫療機構為300元,縣外定點醫療機構為1000元,年內患同一種疾病多次住院只計算一次起付線,患同一種疾病連續轉院治療,只計算其中最高級別醫院的一次起付線。
⑵住院補償比例:鄉鎮級定點醫療機構為60%;縣級定點醫療機構為45%;縣外定點醫療機構為25%;在計算參合農民的實際補償金額時,應用可報費用減去起付線金額后,再按規定的補償比補償。
⑶住院補償封頂線:住院補償封頂線為1.5萬元,以年內實際獲得補償金額累計計算。
26、慢性病及大病門診醫藥費補償:
⑴慢性病包括:腦血管病后遺癥、重,轉載請注明)癥冠心病、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病、重癥糖尿病、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腎功能衰竭、腫瘤晚期、血液病。
⑵大病包括:惡性腫瘤放和化療、尿毒癥腎透析、臟器移植后服抗排異藥。
⑶補償標準:門診慢病及大病補償必需是參合患者將家庭賬戶全部用完后購藥才能給予補償,醫藥費支付標準:起付線為1.000元,報銷比例30%。年個人累計支付封頂線為5.000元。肺結核病補償標準:起付線為500元,報銷比例40%,年個人支付封頂線為5.000元。期間如住院治療,醫藥費按住院的補償方式給予補償,補償醫藥費總金額不得超過封頂線15.000元。
27、單病種定額補償:對診斷清晰的單純性闌尾炎手術、疝氣手術、卵巢囊腫手術、宮外孕手術等四種外、婦科疾病列為單病種。補償標準為:400元。
28、其他:
⑴參合農民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分娩定額補償100元,剖宮產補償200元,產科并發癥和合并癥按住院補償標準執行。
⑵對參加了商業保險的參合農民,出院后既要商業保險賠付又要新農合補償時,參合農民可將住院發票原件交商業保險公司履行賠付手續,合管辦使用商業保險公司注明“與原件核對一致”并加蓋公章和財務章的發票復印件和賠付清單原件對參合農民進行補償。
⑶參合農民急診在門診檢查后隨即住院,當日門診檢查和治療費用可納入統籌基金補償范圍,在住院期間因病情需要,到上級醫院進行檢查,其發生的檢查費用按在檢查醫院級別對應的補償比例計,并列入補償范圍。
⑷在縣外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對其費用進行補償時,對超出《目錄》外用藥所產生的費用,可報銷其產生費用的10%,但報銷的總費用不能超過封頂線。
九、補償程序、范圍29、補償程序:
⑴門診患者在規定的支付時間內,憑《合作醫療證》復寫處方、合法醫藥費票據,到本鄉鎮衛生院辦理門診醫藥費補償。
⑵參合農民在縣、鄉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醫療費用直補,即參合農民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由定點醫療機構對其發生的醫療費用按《實施意見》進行初審并直接向參合農民墊付應補償的金額之后,上報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審核審批。
⑶參合農民在縣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或因急診就就醫及在外地打工住院所產生的醫藥費用,出院后攜相關補償資料到縣合管辦辦理補償。
⑷門診慢病患者的確定,需有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的診斷和在縣級定點醫療機構建立的《新農合慢性病患者門診病志》。需到縣外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和用藥的,要經縣合管辦進行審批。
⑸患慢性疾病及大病的參合農民,辦理醫藥費補償時,需持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的診斷和在縣級定點醫療機構建立的《新農合慢性病、大病患者門診病志》。定點醫療機構門診醫藥費收據、復寫處方或清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身份證或戶口復印件、周期年末到縣合管辦辦理醫藥費補償。
⑹參合農民在縣內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不須辦理轉診手續,實行一證通;到縣外就醫需由縣級醫院出具轉診單;縣外就醫及因急診就近就醫和在外地務工參合農民患病在當地住院治療,需在7個工作日內通知縣合管辦備案,否則不給予補償。
⑺參合農民住院醫療費用補償需審核的材料為:合作醫療證(原件審核后復印存底)、身份證(原件審核后復印存底)、或戶口本(原件審核后復印存底)、轉院證明、有效住院發票、費用清單、病歷(包括:首頁“注明初步診斷、確定診斷、病案號、聯系地址、電話”,醫囑單,護理記錄,出院小結)。外傷患者需由所在村村委會出具證明,注明外傷是如何引起的,證明人簽字,村委會主任簽字,加蓋村委會公章。
⑻在縣外因急診住院治療的,在度過危險期(原則上不超過一周)后,應及時轉入縣內公立醫院診治。
30、就醫范圍:
⑴縣內各定點醫療機構。即: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肛腸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結核病防治所、各鄉鎮衛生院、定點村級衛生所(僅限門診就醫)。
⑵縣外省、市三級公立醫院。即:黑龍江省醫院、黑龍江省第二醫院、黑龍江省第三醫院、黑龍江省第四醫院、黑龍江省眼科醫院、黑龍江省中醫院(省中醫研究所)、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人民第二一一醫院、牡丹江市心血管病醫院、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總醫院、省農墾紅興隆分局中心醫院、省農墾寶泉嶺分局中心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哈爾濱市傳染病院、哈爾濱市胸科醫院、哈爾濱市精神病醫院、哈爾濱市中醫院、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哈爾濱市第三醫院、哈爾濱市第五醫院。
⑶因急診就近就醫的醫療機構。
31、下列情形不予補償:
⑴超出《黑龍江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基本藥物目錄》范圍的藥品費用。
⑵未經批準,到非指定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費用。住院患者掛床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⑶不能提供統一、規范的醫療機構醫藥費報銷票據,不能按規定取得相關報銷資料的醫藥費用。
⑷因交通肇事或其他責任事故造成傷害的醫藥費用;因吸毒、打架斗毆或其他違法行為造成傷害的醫藥費用;因自殺、自殘、酗酒、工傷、服毒、集體食物中毒、職業病等原因發生的醫藥費用。
⑸就診或轉診的交通費、急救車費;住院期間病房內除床位費以外的其他服務設施費用,以及損壞公物的賠償費;住院期間的膳食費、陪護費、護工費、洗理費、保險費等人工服務費用;文娛活動費以及其他生活服務費用。
⑹、近視眼矯正。
⑺各種美容、健美項目以及功能性整容、矯形手術等費用。
⑻各種減肥、增高、增胖、保健、按摩、檢查和治療器械的費用。
⑼假肢、義齒、眼鏡、助聽器等康復性器具費用。
⑽因醫療事故所發生的醫藥費用。
⑾婚前未做健康檢查,導致新生兒患先天性疾病治療所需費用;非住院分娩的患者產生疾病及新生兒疾病所發生的醫藥費;不孕癥診治所發生的醫藥費。⑿臨床用血(輸血費除外)所發生的費用。
十、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
32、定點醫療機構的評審、認定程序是:先由療機構向縣合管辦提出申請,縣合管辦按照省衛生廳頒布的設置標準,根據中西醫結合、專科和綜合醫療機構兼顧以及方便農民就醫的原則進行評審。對評審合格者由縣合管辦頒發定點醫療機構資格證書和牌匾。
33、定點醫療機構必須有專人負責合作醫療工作,定期張榜公布合作醫療資金兌付情況,接受群眾監督。嚴格執行合作醫療的有關規定,制訂本單位有關合作醫療管理的相關制度,提高醫護人員的素質和服務質量。
34、縣合管辦制定《通河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細則》,并對其工作進行考核、獎懲。定點醫療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縣合管辦視其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扣除10%以內的補償基金、直至取消其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對違規經辦人員、醫務人員按人事管理權限由主管部門視其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解聘或低聘專業技術職務或取消鄉村醫生資格。
⑴診治、補償時不按合作醫療規定辦理,將非醫療項目或費用記入合作醫療補償帳內的。
⑵弄虛作假,造假病歷、開假處方、假收據或將應由個人自付的醫藥費用記入合作醫療補償帳內的。
⑶不嚴格執行基本醫療診療目錄、藥品目錄,超標準收費、超范圍特殊檢查,違反合作醫療用藥規定,亂開處方、亂開醫囑、開大處方、開人情方的。
⑷將不符合入院的病人入院治療、增加病人住院時間,采用病人掛名住院、做假病歷、分段計帳等方式增加合作醫療資金支出的。
35、全縣各定點醫療機構用藥應嚴格執行藥品統一招標、配送的有關規定和價格。鄉村必須實行一體化管理,藥品同質同價。定點醫療機構用藥(材料)必須遵守以下基本原則:有國產的就不用(購)進口的;能用低廉的就不用(購)昂貴的;能用傳統制劑的就不用新藥制劑;能單用的就不聯用;能不用的就不用。
十一、監督、審計
36、完善合作醫療資金監督檢查制度。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負責檢查監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管理情況;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每半年檢查一次,并將檢查結果進行通報;檢查監督農村五保戶、特困戶及貧困農民家庭參合情況;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審計監督;接受群眾的舉報和投訴,負責參合農民報銷費用糾紛的仲裁工作;負責查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過程中的違規違紀行為。
37、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補償、住院補償公示制度,接受群眾的監督。鄉鎮合管辦每月向縣合管辦報送資金的收支、使用情況明細表,每季度張榜公布本轄區內參合農民住院補償情況;村衛生所每月公布一次本村門診補償情況。
38、縣、鄉鎮合管辦、定點醫療機構必須設立舉報箱及投訴電話,接受群眾的監督,保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對舉報情況查證核實的,給予適當獎勵。
39、參合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者,除向其追回已補償的醫療費用外,視其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⑴將本人醫療證轉借給他人就診的。
⑵開虛假醫藥費收據、處方,冒領新型農合作醫療補償基金的。
⑶因本人原因,不遵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關規定,造成醫療費用不能補償而無理取鬧的。
⑷私自涂改醫藥費收據、病歷、處方、檢查報告或自行開方取藥、違規檢查、授意醫護人員作假的。
⑸利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定點醫療機構開出藥品進行非法倒賣的。
⑹其他違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規定的行為。
40、縣、鄉鎮合管辦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視其情節輕重,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無效的,調離工作崗位,并給予相應的黨政紀處分;導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損失的,除追回所損失的資金外,并予以相應的經濟處罰;觸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⑴對患者或家屬服務態度差、工作效率低的。
⑵故意刁難、克扣患者或其家屬,接受患者或其家屬吃請、禮金或禮物的。
⑶違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關規定為參合人員報銷醫藥費的。
⑷利用工作之便造假,造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損失的。
⑸對合作醫療工作監督管理不力,違規行為時常發生的
十二、其他事項
41、本實施意見試行期一年。
1 醫院基本情況
本院創建于1937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技術人才高度密集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2001年正式掛牌成立福建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現有開放床位1 500張,有臨床和醫技科室54個,年門診量100多萬人次、住院患者近4萬人次,年手術量近3萬臺。2005年醫院成建制接收了福建煉化公司職工醫院,并成立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閩南分院。
2 領導重視、目標明確
在省衛生廳、省人事廳和福建醫科大學領導的關心、支持下,1997年本院就成立了繼續醫學教育領導小組,負責本院繼續醫學教育的整體規劃,督促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貫徹落實。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由院長總負責和分管教學的副院長具體抓,醫學教育科落實,各職能科室互相配合,發揮各專業學科專家密集優勢,以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為工作方針,積極開展繼續醫學教育,促進醫院的各項事業建設和發展。
本院現有繼續醫學教育專職管理人員多名。目前福建省繼續醫學教育路線、方針、政策基本明確,管理人員的培養是下一步的首要工作。醫院組織多次科主任培訓,選送專職管理干部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學習班或學術研討會,不斷提高管理干部對繼續醫學教育目的、意義、內涵的認識水平,加強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強化建設學習型醫療機構的自覺性。
2005年7月在院內網上開辟了“第一臨床醫學院”教學專題網頁,教學信息,并隨時更新網頁內容,加強了與各科室的溝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經費保證
醫院每年撥出醫院總收入的0.5%用于繼續醫學教育的經費,并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做到專款專用。現經費每年都達200多萬元,使本院有充足的經費,能保證各項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4 規章制度明確
根據福建省衛生廳繼續醫學教育的有關文件精神,規范各項工作,本院陸續出臺了“關于加強學術交流活動經費管理的補充通知”、“關于獎勵科技成果及教學活動的有關暫行規定”、“關于加強參加國內外學術活動管理辦法”、“關于舉辦學習班及學術會議等學術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教學管理的補充規定”等文件,已形成一系列具體的可操作的規范性規定,使得本院的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逐步科學和規范,成為醫院日常規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5 主要工作
5.1 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基地建設 近年來,充分發揮重點學科、六個省級研究所和五個省級各類醫學中心,以及十八個福建醫科大學研究室的優勢,利用各學科帶頭人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學術水平的特點,不斷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基地的建設。2004年本院骨科、神經內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內分泌內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ICU、麻醉科等9個科室經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批準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今年又有8個科室報省繼續醫學教育基地,等待省繼教委的審批。這些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基地教學資源的優勢,帶動全省本學科領域的發展,積極為基層醫務人員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
5.2 各種類型學術活動
5.2.1 組織和實施國家及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是貫徹繼續醫學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繼續醫學教育中的高層次教育手段。近5年來本院共舉辦繼續醫學教育項目95期,其中國家級學習班24期(本院是福建省首家申請到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單位)。每次辦班前醫院和承辦科室均召集有關人員開會,認真做好學習班的籌備工作,抓好學習班的管理。每次課程內容都突出“四新”、“三性”。通過舉辦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培養了大批中高級醫學人才,更新了診療觀念,提高了學員的醫學診療水平,同時也推動了本院科技人員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和醫院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的推廣應用。學習班結束,給學員發放質量評價表,醫學教育科統計后將結果反饋給各舉辦科室,有利于下一年度有針對性的改進,提高辦班質量。
醫院撥出專款,本院每年有300多人次參加全國各類學術會議,近100人次參加全國各類學習班,30左右人次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及時跟蹤各醫學專科前沿。
5.2.2 重視院內學術講座 學術講座是及時傳播和獲取最新科技信息、交流學術思想、了解學術動態、提高學術水平、活躍學術氣氛與強化科技意識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并有利于開闊全院醫務人員的眼界。本院邀請國內外各著名院校及醫院的有較高理論水平、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和學者來院講學,而且現每周均組織各學科帶頭人綜合醫學新進展舉行全院性學術講座,到會人員均超過二百人。
5.2.3 各科室積極開展臨床病例討論會、案例討論、主任大查房、技術操作的示教和示范、手術示范、組織診療規范的培訓等,提高醫務人員的病例分析能力、手術等技術的操作能力,特別是使青年醫生能更快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跟蹤醫學進步的熱點,不斷完善醫學思維,更新醫學理念,提高診療水平。
5.2.4 經常聘請高校或從事外事工作的老師來院授課,舉辦英語學習班(業余時間)。每年還選送10名左右醫務人員參加福建醫科大學的英語提高班(半脫產)。使本院更多的臨床醫師能夠勝任對外交流以及專業課程雙語教學任教等工作。
5.3 接收和外出進修工作 本院是三級甲等醫院,也是福建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因此本院的功能除了履行救死扶傷的繁重醫療工作和開展科研工作外,還擔負教書育人培養我省高級醫學人才的特殊任務。并且由于各種原因,目前基層醫院在帶教師資、儀器設備等方面與三級甲等醫院比相對差一些,這對培養基層醫生不利。因此本院發揮老專家、老教授的傳幫帶作用,努力做好接收進修醫生的工作,培養經過嚴格訓練的進修醫師,為基層醫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醫院有計劃地每年選派10-20名優秀主治醫師以上人員到全國各地著名的醫院和院校進修。醫院規定主治醫師沒有經過外出系統專業進修半年以上者,不得晉升副主任醫師。科室在選送進修人員時都結合科室的工作計劃和預期目標,并簽訂“派出進修人員合同書”以明確進修的目的及擬進修后開展工作的計劃。回院后,醫院充分創造條件幫助他們將學到的新技術、新方法應用于臨床。醫院每年組織評選新技術、新方法,并給予表彰和獎勵。
創造條件選派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出國進修學習或學術交流,將國外先進的醫療方法和新的醫學帶回國內,提高醫院醫療和科研水平。
5.4 加強學位教育
學位教育的開展,是醫院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起點。醫院嚴格把關,每年選送一批人員參加攻讀碩博士學位。到目前為止,分別選送81人和119人參加攻讀博士和碩士學位,其中不少人已成為碩導,部分已是博導。加強學位教育不但改變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歷層次,還培養出一批具有較強醫學基礎與臨床工作能力和擁有現代科學思維、國際視野的專業人員,增強了醫院整體診療水平。
5.5 加強專科醫師培訓工作
醫院在有限的經費中,每年撥出100多萬元用于開展社會化專科醫師培養,這對于減輕社會就業壓力,為社會培養衛生人才,提高從業醫師的整體水平均有積極作用。自2001年起,公開向社會招收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190名作為培訓對象,目前在培人員47名。醫院十分重視醫師培訓工作,不斷加強培訓基地建設,派出專人負責管理,要求各臨床科室領導對培訓人員嚴格要求,認真帶教,創造一個良好的專科醫師培訓環境。
5.6 加強總住院醫師培訓 從91年開始率先在福建省恢復并實施“總住院醫師負責制”,并一直做好總住院醫師的遴選、培養和考核工作。總住院醫師是年輕住院醫師經“三基”訓練,各科室強化培訓后必需進行的鍛煉。在這一年時間里,年輕總住院醫師在相對獨立的臨床工作中,更加深入學習和掌握本專業的臨床技能和理論知識,真正達到獨立處理本專科常見病及某些疑難病癥的要求。
5.7 獎勵科技成果和 組織醫務人員積極申報科研成果,凡獲科技成果獎者,醫院按原獎金級別的金額重獎一次。鼓勵醫護人員多,并根據文章的級別給予相應的獎勵,SCI源論文予以重獎。鼓勵參與高等醫學院校教科書的編寫和出版醫學專著,并給予相應的獎勵。
5.8 遠程教育開展 通過積極推進遠程繼續醫學教育的發展,進一步豐富繼續醫學教育資源,提高繼續醫學教育的普及性和可及性。醫院多方籌集資金于1998年建成“中國金衛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衛星遠程醫學中心”。2005年起本院根據省衛生廳“關于開展遠程繼續醫學教育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托“好醫生”網站,以及時、方便、快捷和相對經濟的遠程教育手段繼續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
5.9 24 h醫學頻道 我們醫院作為24h醫學頻道的福建省樣板醫院已安裝完成。24h醫學頻道有豐富的專家資源和國內外醫學資訊資源,已開通百科百案、院士講壇、重點手術轉播、國際國內會議等欄目。通過24h醫學頻道可擴大醫務人員的教育機會,豐富繼續教育的學習內容。
5.10 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 醫院撥出專款,購置相關教材,在院內網頁上建設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平臺,增添光盤刻錄機等設備,選派人員外出學習,組織院內專家講座,組織座談會,制作宣傳單(冊)等形式落實培訓工作。每年畢業生上崗前教育均有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內容,并將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納入繼續醫學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6 采用數據庫管理繼續醫學教育對象的個人檔案
從1998年開始,陸續建立繼續醫學教育對象的個人檔案,給每個繼續醫學教育對象一個編號,每人一個檔案袋,并采用數據庫管理。近年逐步完善這個管理數據庫,能及時查閱個人學分獲取情況,提高了工作效率。
7 效果
7.1 2004年12月,衛生部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工作督查小組蒞臨本院督導檢查。最后專家組認為本院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工作認真、細致、到位,成效突出,被抽考人員答題快、準確率高,對本院的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2005年9月本院還代表福建省省屬醫療單位接受了衛生部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督查小組對到本院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檢查評估。督查小組通過檢查評估,對本院的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獲得了高分。
7.2 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激發了本院衛生技術人員的學習熱情,目前主動學習的意識有較大提高,本院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專業技術人員學分達標率逐年在增加,2006年達98.18%,2007年提高到98.67%。
7.3 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醫院科技人員快速成長起來,醫院的醫療質量穩步上升,社會滿意度不斷提高。現有博士95名,碩士183名,博導17名,碩導124名,60余人次擔任國家級專科學會的委員或學組委員,14名專家擔任省級專科學會主任委員職務,近三年來,共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36項。
7.4 近五年來,醫院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6項,國家級自然基金、“十一五”國家支撐計劃課題等各級科研課題立項269項,在各類刊物上公開1 432篇。一批青年學者嶄露頭角,如神經科吳志英博士和耳鼻咽喉科林昶博士相繼在世界頂級雜志Science、Nature Medicine等發表文章。
7.5 醫院的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深受省衛生廳領導的肯定和同行的好評,管理經驗多次在省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座談會上交流,2006年9月還代表福建省醫療衛生單位在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研討會上交流。本院《繼續醫學教育工作若干體會》已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