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理工科大學;文化素質教育;教學體系
一、問題的提出
進入21世紀以來,大學生文化素質的欠缺,引起了黨和政府、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各高校對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做了諸多理論和實踐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發展依然不平衡,尤其是對于理工科大學而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高、玄、虛、淺、散”的現象。所謂“高”,就是表現為把文化素質教育寫在文件上、掛在口頭上,講起來很重要,做起來旁邊靠;所謂“玄”,就是把文化素質教育說得很玄乎,難度很大,貪大求全,難以把握,可望不可即;所謂“虛”,就是把文化素質教育與大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脫離,做表面文章,花樣文章;所謂“淺”,就是內容上表現為單項化,把文化素質教育膚淺地理解成唱歌、跳舞等技藝型的單項活動,或者簡單地歸結為讓理工科生學文史,讓文科生學理工;所謂“散”,則是表現在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和文化活動設置上,沒有明確的和前后一致的指向和目的,東一榔頭西一棒,“東邊日出西邊雨”。
這些現象從根本上而言則集中表現為:缺乏認識上的統一性、目的上的一致性、內容上的關聯性、對象上的針對性、活動上的系統性;實施中表現為臨時性、隨意性、不持久,內容淺層化、活動表層化,沒有很好把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沒有從整體上把握和設計文化素質教育。
二、實踐的基本路徑
近年來,蘭州理工大學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在借鑒和吸收國內外高校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把文化素質教育的重點放在教育引導大學生精神成人上,對理工科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目標原則、內容途徑和方式方法,進行了較為深入、系統的理論探索與實踐,初步形成了以生活化、人文化、詩意化為指導原則,以教育引導大學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養為培養目標,以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文化素質教育實踐體系、文化素質教育活動體系為有力支撐,強調教化養成、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教學體系。學校著眼需求整合資源,優化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讓大學生在知識體系的學習中積淀升華;注重實踐行為引導,構建文化素質教育實踐體系,讓大學生在知行合一的過程中教化養成;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質教育活動體系,讓大學生在人文和諧的氛圍里詩意棲居。并由此,提高了教師的文化素養,提升了學校的文化品位與辦學格調。
三、實踐的具體方法
1. 厘清內核把握重點,確立文化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讓文化素質教育在緊貼學生中落地生根
(1)確立教育引導大學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養的目標。分析總結多年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經驗,可以發現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具有整體性、彌漫性、漸進性等特點。要使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取得預想的效果,需要從整體上把握和設計。首先要厘清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什么。學校近年來,把文化素質教育的重點放在教育引導大學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養上,即在價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并把這些道理內化為德行,確立正確的價值觀來規范行為,升華美好心靈,以此作為文化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核,而人文知識傳授、實踐活動開展、環境氛圍優化都要以此為目標,并由此來整體把握和設計整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教學體系。
(2)確立“生活化、人文化、詩意化”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指導原則。“生活化、人文化、詩意化”三個方面相輔相成、互為依托,構成一個整體,深化了對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為學校構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教學體系,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基本遵循。
――生活化就是從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進行文化素質教育。2004年以來,學校每年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分析理工科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問題之所在,找出文化素質教育生態鏈上的“裂點”、“缺點”和“斷點”。不難得出結論,對于理工科大學生而言,最需要鏈接的是人文素質的培育,而其中最緊缺的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教育。因此,學校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人文素質教學體系、實踐活動體系和校園文化活動體系的構建中一以貫之。通過活躍和豐富學術文化、科技文化、體藝文化、心理文化、節慶文化、廣場文化、網絡文化、社區文化、社團文化、班級文化和宿舍文化等,把學生生活轉化為文化素質教育資源,使人文素質教育飽含生活元素,富有生活氣息,融入和滲透到大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充滿生機活力,實現了文化素質教育的全員覆蓋,全過程開展。
――人文化就是從關心人、尊重人入手開展文化素質教育。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是文化素質教育的題中之意和核心內容,更是文化素質教育的首要著力之處,是由外在的教育進入大學生內心世界,把文化知識內化為文化素質的鑰匙和媒介,正所謂要以愛心育愛心。學校在文化素質教育中,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活動開展,都注重從點滴小事中去感染人,從具體工作細節中去感化人,把人文精神的理念外化為人文關懷的行為,以人文關懷的行為感染和影響大學生的內心世界。
――詩意化就是以精神生態和審美趣向來提升文化素質教育。學校在文化素質教育中,注重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下,以審美活動為載體,以情境互動為表現,通過凝練和宣傳學校“紅柳精神”,打造紅柳品牌文化,優化校園人文環境,提升文化品位,強化引導作用,以高尚,高格,高雅,熏陶之,感染之,化育之,引導大學生從中體味、感受精神的自由和內在的幸福,使大學生在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圍里詩意地棲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靈的滋潤。
學校在“生活化、人文化、詩意化”原則的指導下,以教育引導大學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養為重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構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教學體系,組織開展文化素質教育活動,較好地解決了“高、玄、虛、淺、散”的問題,使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認識更加統一,目標更加一致,內容更加系統,氛圍更加濃厚,特色更加鮮明,由空中落到地面,由虛浮變為實際,由散亂趨向系統,滲透融合到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2. 著眼需求整合資源,優化文化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讓大學生在知識體系的學習中積淀升華
課程教學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的主渠道。學校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結合學校教學資源的實際,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本內容,對原有的文化素質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增強了課程知識體系完整性和各課程之間的關聯性,構建了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在內的,有特色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使大學生文化素質在文化知識體系的學習中積淀升華。
(1)整合課程模塊,優化課程體系。學校從1994年開始在大學生中開設人文素質選修課,經過近20年的積極探索和實踐,在全校本科生中逐步開設了100多門人文素質選修課程,規定學生必須修讀5個學分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并在2006年、2010年兩次修訂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按照收縮戰線、優化結構、凝練特色、服務學生的要求,對分散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進行了規劃、整合、完善,凝練為歷史及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經典名著賞析教育課程、思維及道德養成教育課程、政治法律素養教育課程、知識普及教育課程五大課程模塊,把第二課堂活動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之中,進而將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列入教學規劃體系和各專業教學計劃中。努力為學生構建適應終身教育和社會發展變化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其中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哲學導論、科學技術哲學、中國經典文學作品讀、西方文化概論、大學生實用心理學等13門課程成為學生喜愛的精品課程。同時,學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引入文化素質教育內容,使二者相互銜接,相互滲透,相互融合,讓學生感受到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還是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目標指向的一致性,同一性。
(2)改革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學校積極推進文化素質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優化教學手段。通過組織教學觀摩、參觀、專題討論、集體備課、學術沙龍等,積極開展文化素質類課程教學特點規律的研究,主動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普遍采用了情景式、啟發式、互動式、研究式和專題講授、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啟發思路,加深認識。為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學校改變原有的紙筆考試一統天下的局面,將文化素質類課程成績考核分為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兩部分,加重論文及答辯式、案例分析式考試的份量,以等級制取代百分制。這種考試評價方式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有利于考查學生學習的效果,達到了以考促學、以考促思的目的。
(3)加強隊伍建設,編選精品教材。學校成立了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配備了專業老師,制定了教師引進和培養計劃。通過開展培訓學習、加大引進力度等措施,提高了教師隊伍的素質。學校每年投入專項經費用于課程建設,購買大量的文化素質教育類書籍、影視資料等,豐富學習資源。有計劃地組織學校教師和校外專家編寫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質教育教材,選用教育部推薦的文化素質教育優秀教材,保證課堂教學內容和授課的質量。
3. 注重實踐行為引導,構建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體系,讓大學生在身體力行的過程中教化養成
大學生人文素質提升是一個知行合一、教化養成的過程,而其主體實踐和切身體驗活動,是將文化知識內化為文化素質的重要環節和根本途徑。學校通過科技學術、文化藝術和社會實踐為三大支撐的大學生素質拓展平臺,組織大學生開展系列化、屆次化的主題實踐活動,將文化素質教育從課堂拓展到實踐,從課堂外延到校園,延伸到社會,由耳濡目染到身體力行。近年來,學校先后在校內、省內外建立了一批相對固定的社會實踐基地、大學生教育基地,組織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紅色圣地參觀研討活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社會調查、公益活動、社團活動、經典誦讀活動、讀書演講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大學生通過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和知識儲備服務社會,親身參與到社會經濟文化建設之中,不但贏得了社會的尊重,挖掘了自己的潛力,體驗了服務社會、關愛他人帶來的快樂,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憂患意識,更重要的是這種價值體驗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人文精神的情感體驗和主體認知,升華了大學生的道德情操,激勵他們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的強烈愿望轉化為學習進步的實際行動。
4. 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質教育活動體系,讓大學生在人文和諧的氛圍里詩意棲居
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定的校園人文環境、校園文化活動氛圍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近年來,學校以紅柳品牌文化為引領,通過積極拓展、構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突出校園文化的人文內涵,讓大學生在人文和諧的氛圍里詩意棲居。
紅柳精神是蘭州理工大學90余年形成的辦學特色和光榮傳統,學校深入挖掘紅柳精神的文化內涵,打造了一批體現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富于創造性的紅柳品牌文化。學校推出的“紅柳大講堂”,受到師生員工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創作的詩歌《紅柳頌》,已成為師生員工耳熟能詳的校園文化經典作品;創辦的紅柳網,月點擊量超過10萬人次。
在紅柳品牌文化的帶動、示范、輻射、提升下,紅色文化活動、節慶文化活動、廣場文化活動、心理文化活動、網絡文化活動、社區文化活動、社團文化活動等各類校園文化活動,從學校到學院、社區、班級、社團等各層面全面展開,系列化、屆次化的科技學術、文藝體育活動,精彩紛呈,推進了文化素質教育的全方位滲透,全方位覆蓋,使大學生在人文和諧的濃厚氛圍里得到浸潤和熏陶。
四、實踐體會
以“生活化、人文化、詩意化”為指導原則,構建理工科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體系的實踐,深化了對理工科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特點規律的認識。
首先,要遵循“生活化、人文化、詩意化”的指導原則。生活化、人文化、詩意化為建立理工科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教學體系的目標任務、方法渠道提供了基本遵循。就是要堅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以教育引導大學生精神成人為目標,以課堂教育、實踐體驗和文化熏陶為文化素質教育的主要形式,用體系化的知識教育,主體性的實踐體驗,人文化的表達方式和詩意化的熏陶環境,使教化養成、知行合一、以人化文、以文化人相統一,讓大學生能夠處處感受到這樣的文化氛圍,樂意參與各種文化活動,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快樂,從內在素質上整體提升文化品位和素養
其次,要把握整體性、一致性、覆蓋性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質教育盡管內容涵蓋方方面面,蘊含豐富,但對于一所大學來說,又具有很強的整體性,是人格修養、道德品質、文化知識、誠信責任、法律和公民意識諸方面教育的整合體。在內容上,要通過建立與教育目標相適應,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整體優化的教育教學體系,促進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教學積淀、實踐養成、熏陶浸潤等要素相互銜接,相互融合;在組織領導上,要通過建立文化素質教育的工作機制,保證文化素質教育決策科學化、責任明晰化、管理目標化和工作制度化,各級領導、各部門都能夠圍繞教育目標協調一致地組織文化素質教育;在教育對象上,要堅持課堂教學、學習實踐、氛圍熏陶相結合,并積極利用網絡傳媒等科技手段,為學生提供一個研習文化知識,開展主體實踐活動,接受文化熏陶,立體交叉、動靜結合的環境氛圍,使文化素質教育覆蓋到全體學生。
第三,要采取滲透性、漸進性、持續性的培育方式。要通過學校、學院、社團、班級、社區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把文化素質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并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需求,制定有梯度的和專業特點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實踐活動,保證學生在校四年期間能夠循序漸進、持續不斷地受到文化素質教育。
關鍵詞: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808(2013)04—0049—04
人才資源是當今世界國家與國家之間競爭的核心因素之一,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發展的希望。大學生作為國家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問題備受各方關注,是教育研究領域中一個常論常需的重要研究課題。
雖然自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工作開展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提高了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國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還存在不少理論研究與實際操作脫節的狀況,這主要是由我國的社會狀況、教育體制以及大學生的生源特點影響所致,因此,我國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仍需進一步地提高與加強其實效性。相對于普通高校的文理科大學生群體來說,體育專業大學生具有其自身特點和特殊性,目前對于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效性研究存在著普遍性,而缺乏針對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研究。可見,研究體育專業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效性具有現實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黑龍江省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狀況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哈爾濱體育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佳木斯大學體育學院、齊齊哈爾大學體育學院500名體育專業大學生和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大學300名綜合性院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人文素質教育方法論、管理論等相關著作,并結合有關體育專業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工作成功案例的評述,對近幾年普通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情況進行理論分析和闡述。
1.2.2 問卷調查法 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0份,回收772份,有效回收率96.5%。回收問卷后,對有效問卷進行編碼整理,建立數據問卷,并再次對問卷的信度進行了測試,此次問卷的信度達到了0.851,說明此問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可以進行相應的統計處理。
1.2.3 訪談法 通過與學生訪談,了解大學生的一些關于人文素質教育的看法和態度。獲取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為論文的寫作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1.2.4 對比分析法 將其他專業的文理科大學生與體育專業大學生人文素質狀況進行對比研究,找出體育專業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不強的關鍵所在。
2 結果與分析
2.1 黑龍江省體育院校大學生與綜合性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狀況的對比分析
體育院校大學生既有普通大學生的共性,也具有不同于他們的特性。由于受其專業特點、招生方式及上課形式的多樣性影響,使他們在思維方式、行為表現上都與其他專業大學生有著明顯的不同。通過對體育院校大學生與其他大學生人文素質狀況進行對比分析,可以找出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不高的關鍵原因,更加有針對性地研究提高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的對策,從而在實踐上切實有效地提高體育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
從表1、2和圖1可以看出,體育院校學生和綜合性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及各子素質水平有差異。綜合性院校大學生在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創新素質上都高于體育院校大學生,體育院校大學生只有人際交往素質高于綜合性院校大學生。
2.2 黑龍江省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不高的原因剖析
首先,大學生生活和學習在校園中,學校是對體育院校大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主要場所,而在學校這一平臺上人文素質教育又分為課堂教育和校園文化教育。人文素質課堂教育包括各種文化基礎課及思想政治教育課等課程,它是教師通過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對學生有目的地講解特定的教育內容、施加影響的過程。其目的是完善他們的人格,最大限度的調動他們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發掘他們的內在潛能。雖然目前高校人文素質的課堂教育已系統化,但是對于體育院校的學生來說,這一系統化的課堂教學體系(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并不完全適合他們的接受程度,這是由于入學前體育院校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普遍低于綜合性院校的學生所決定的,再加上人文素質課教師對體育專業學生個性特點缺乏必要的研究,以及對于將教材體系轉變為教學體系的認識不夠深入,因此嚴重影響了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效果。上述可見學校教育的不完善是影響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的主要原因。
其次,體育院校大學生不僅屬于學校的一份子,同時也是社會成年人的一份子,因此,社會信息對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網絡媒體的建立,使當今社會信息的傳播速度之快、傳播范圍之廣已經超乎人們的想象,形成了錯綜復雜的社會信息網。而這種社會信息網絡對體育專業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既是一種機遇,也是挑戰,因此我們需要關注社會信息爆炸給體育院校大學生帶來的負面效應,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由于信息交流的障礙越來越小,社會敏感問題直接暴露在他們面前,使得社會經驗尚不豐富、政治鑒別力不強的大學生群體產生扭曲的價值觀和消極的人生觀。第二,來自網絡媒體的沖擊,尤其是體育院校大學生作為接受社會新奇事物最快的群體,他們既接受了網絡媒體中積極的內容也接受了網絡中消極的內容。第三,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觀念的滋長,繼而導致了人文素質的下降。
再次,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越來越多的綜合性院校也相繼開設了體育專業。各高校在招生上存在激烈的競爭,造成生源文化基礎素質降低,導致各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和思想道德綜合素質較低,自我約束能力不強,認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學生問題復雜多樣。體育院校大學生對文化基礎知識學習積極性不高,但比較重視專業課的學習,思想活躍,感性意識強,抽象思維較差,對新生事物感興趣,但往往只有三分鐘熱度,缺乏意志力。他們的思想、心理和行為與文理科大學生相比,具有自身獨有的特點。
2.3 加強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2.3.1 完善學校課堂人文素質教育體系
(1)規劃課程設置:體育院校術科專業具有很強的專業特點。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體育訓練背景,導致了文化課學習的時間很少,這部分學生往往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習,文化課基礎教育要弱于綜合類院校,因此要在人文素質教育上考慮學生的這一特點,選擇適合體育院校學生的教學內容和相應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以黑龍江各體育學院為例,目前有83%學校正在進行新的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根據專家的建議,其中將人文社會科學的內容(藝術欣賞、音樂欣賞等)適當地增加到體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中,使體育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系更加合理。除此之外,學校還增加了關于人文知識課程的比例,加強了通識教育的力度。
(2)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人文素質課的主導因素,確定了教學目標才能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它引導著人文素質課的每個課堂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包括教學的總目標和教學的具體目標。對于體育院校大學生來說,除通過各種文化理論知識的傳授及人文素質教育活動的開展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外,還要利用眾多的術科教學、利用術科教學本身特點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具體來說,在各科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包括文化修養、道德修養、意志品質、審美情趣和創新思維等五個方面。如在網球、太極拳等教學中確定文化修養、道德修養的目標,在田徑、游泳等教學中確定意志品質的目標,在健美操、體操等教學中確定審美情趣和創新思維的目標。
(3)重塑教學內容:對于體育院校大學生來說,要在人文素質課課堂上收到符合教學目標的教學成果,就要牢牢把握體育院校大學生的群體特征和時代特點,以教材體系的基本思路和邏輯框架為前提,重點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況及對他們思想和行為的主導,深入了解他們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重新梳理并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根據體育專業生源的培養模式、思想狀況、心理特點等實際狀況,編寫適合他們的教材,這樣才能體現教學的針對性與差異性。另外,在術科的教學中滲透具有人文素質教學內容,教師要把各種體育專業課的人文內涵充分挖掘出來,豐富專業課的內容,使其更加生動,讓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相關的人文知識、精神達到雙豐收,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和倫理水平。如在太極拳的教學中滲透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以增強學生的文化修養及道德修養。
2.3.2 利用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教育環境 要加強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效性,不僅要加強高校教學設施、教學載體等硬件條件以及教師素質、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軟件條件之外,還要注重加強高校育人環境的建設,大學校園是高校日常人文素質教育工作開展的具體活動場所,校園環境的教育力量往往比正面的直接教育滲透性更強。一方面,學校不僅要從校容校貌等物質層面上優化校園環境,還要從管理和制度等精神層面上塑造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體育大學生自身的專業優勢,使體育院校大學生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地參與者和建設者,積極組織開展各式各樣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
2.3.3 改善社會環境配合學校教育 首先,應挖掘社會環境的教育資源,因為蘊含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社會環境可以彌補高校校內人文素質教育的局限性,擴大教育的廣度和深度,達到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的雙贏效應,高校可與社會組織(革命紀念館、名人故居、各類博物館、展覽館等)開展廣泛合作,建立社會教育基地,通過這些社會教育場館使他們深刻感受到中華文明的燦爛,我黨革命精神的崇高,人民艱苦奮斗的艱辛等等。這些社會教育資源還能夠給大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的機會,增長社會閱歷。
其次,利用社會環境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完善社會環境。對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來說亟待改善的環境主要有兩個領域:第一是網絡環境。網絡媒體是與大學生有關的媒體中最難控制的,它不僅對大學生的誘惑性最大甚至使許多學生產生網癮,難以自拔。高校應加強校園網絡的監控,并嚴格篩選網絡內容,將不利于大學生思想和身心發展的信息隔離出去。第二是社會娛樂場所。由于體育院校大學生大多家庭條件優越,他們已成為社會娛樂消費的主力軍,許多娛樂場所營業的定位都指向大學生群體,尤其是體育院校大學生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愛熱鬧,使得商家將娛樂場所開在大學校園周邊,嚴重影響育人環境。針對此種現象,高校應該和市政、工商等部門加以溝通,在校園圍墻外一定距離內清除這些娛樂場所,還學校寧靜清新的育人環境,糾正學生的生活風氣,利用社會環境的優化強化校園環境及風氣的提升。
3 結論
(1)體育院校學生和綜合性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及各子素質水平有差異。綜合性院校大學生在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創新素質和人文素質總分都高于體育院校大學生,體育院校大學生只有人際交往素質高于綜合性院校大學生。
(2)造成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較低的原因:第一,校園人文素質課程的內容設置與傳授途徑,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二、社會環境對體育專業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工作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三、擴招導致的體育專業大學生大多文化知識基礎較差,思想道德綜合素質較低,自我約束能力不強。
(3)加強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效性對策包括完善學校課堂人文素質教育體系、利用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教育環境、改善社會環境配合學校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問題是一個隨社會進步不斷發展的課題。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相應的改變。提高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實效性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必須用心去思考、用愛去包容、用實際行動去感化,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新技術、新途徑,突出時代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李莉,游戰瀾,等.體育院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10):11—13.
[2]黃力艷.體育教學應加強人文素質教育[J].體育科技,2002,23(2):31—33.
[3]劉良惠、張先華.教育觀念的革命[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11—13.
[4]曲宗湖,楊文軒.域外學校體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2—114.
[5]張宏偉.全國體育類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碩士論文.2012:33—34.
[6]葛柳.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37—39.
一、文化素質內涵
文化素質指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較為穩定的,內在的基本品質,表明人們在這些知識及與之相適應的能力行為,情感等綜合發展的質量,水平和個性特點。近年來我國不僅注重政治與經濟體制建設,對社會歷史文化發展也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全面推動全社會走政治文化發展道路[1]。文化素質是現代社會文明積極倡導的思想理念,從思想精神方面鼓勵社會群眾參與社會活動。
二、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時代意義
大學生是實現社會主義改革的主要動力,青年大學生對社會長期規劃與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標志著時代青年主宰社會時期的正式到來。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文化素質教育轉變了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具有多方面的時代意義。
1、思想價值。哲學對思想價值作用給予了肯定,提出思想意識是指導人類實踐的根本動力。大學生具有什么樣的思想意識,將直接影響其未來價值觀念的形成趨勢。文化素質是大學生個人發展需具備的思想理念,從思想文明方面改變了落后的社會觀念,端正了大學生人生觀念意識。例如,借助文化素質教育可轉變學生對校園生活、社會就業等方面的看法,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三觀。
2、實踐價值。新時期我國倡導培養各類專業型人才,借助人才資源儲備以促進現代化建設改革,大學生作為時展的主力軍團,其必須要具備綜合性的文化素質條件。高校對大學生實施文化素質教育政策,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全面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例如,文化素質教育涉及到了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通過各類實踐活動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這是文化素質實踐價值的表現。
三、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體制建設對策
我國正步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階段,以經濟、政治事業發展為中心,協同科、教、文、衛等事業共同發展,這是我國當前改革建設的主要目標。新時期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有了新的方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文化教育體制日趨形成。筆者認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建設對策包括:
1、知識創新機制。文化素質不只是學校教給你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類的知識,包括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等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通過你的語言或文字的表達體現出來、通過你的舉手投足反映出來的綜合氣質或整體素質[2]。所以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高校必須強化專業知識教學體制改革,豐富大學生的專業知識理論,力爭做一名有文化、有理想、有目標的青年人才。
2、文化培養機制。歷史文化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其涵蓋了我國多年的文化發展歷程。例如,延安大學獲批教育部高等學校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范基地后,學校以基地建設為平臺,深入開展紅色經典藝術教育活動,從紅色經典藝術教育體系建設、師資隊伍整合、教學資源和教學平臺的建設、保障制度完善等多個渠道推動經典藝術教育進程,有力地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質。
3、時代改革機制。大學生是社會時展的推動力,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也要具備時代性特點,這樣才能發揮出素質教育的根本價值。高校創建素質教育體制需融入時代需求,深入理解中國夢的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中國夢呈現出這個階段大學生教育的時代特征。
4、思政教育體制。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倡導思想政治輔助大學生文化素質培養,遵循了時代教育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3]。積極培養思想政治素質促進了大學生文化水平的提升,思想政治素質是指大學生思想意識、道德行為、政治態度、法紀素養等符合時代特征的基本品質,是大學生政治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綜合體現,也是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調整對象。
關鍵詞 信息素質教育 大學生 高校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85
On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and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RONG Yu
(Library of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24)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ies are the main places to implem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Training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The information Diathesis education as a constituent of students' diathesis is significant to master imperative skill and existence ability for students adapt 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university library
0 引言
高職院校圖書館是大學生吸取知識養分的樂土,是相互交換文獻信息的中轉站,為師生員工提供海量的信息資源,擁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包括紙質文獻、電子文獻、光磁介質上文獻等。圖書館就是一個學術中心,也是高職院校象征的追求。加強對大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是高職院校圖書館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信息素質教育實施的主要機構――高校圖書館具有全面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質這一重大責任。閾下信息素質是以用戶為中心而不是以圖書館為中心,凸顯學生對信息源的了解。圖書館實施信息素質教育的過程,其本質是一個人文過程,是以人(讀者和圖書館工作者 )為中心的過程。①加強 “以人為本”的理念。②信息素質一詞,最早出現于二十世紀中葉,由美國信息工業協會的會長保羅?澤考斯最先提出。信息素質是指一個人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質。它最廣泛性的解釋為作為具有信息素質的人,必須具有一種能夠充分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地發現、檢索、評價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的能力。信息素質是現在人才的必備條件之一。所以本文對院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1 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的現狀
我國信息素質教育的起步晚于西方國家,1992年才開始有《文獻檢索課教學基本要求》。到2000年,全國高校才開始召開“信息素質教育研究會”。和西方國家信息素質教育相比,晚了約半個世紀。而且目前院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的現狀很不樂觀,有待改善。大學生方面,學生的信息素質不夠強;學校方面,首先就是師資力量薄弱,無法有力支撐信息素質教育局面,具體體現在圖書館員往往不只做一份工作,有的館員身兼數職,因此工作壓力大、工作量繁重,導致其不能認真對待信息素質教育工作,學生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另外,教育方法不太得當,沒有把信息素質教育融入學科教學活動當中來。具體表現在很多大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文獻檢索技巧。這些問題都會使得院校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1.1 大學生信息意識薄弱
信息意識是指人對信息敏銳的感受力、判斷能力和洞察力,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③是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各種現象、行為、理論觀點等從信息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評價。④很多大學生到了圖書館不知道如何查詢自己需要的信息內容,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信息。大學生現在更加關心的是如何通過考試,并不關心信息素質教育,所以缺乏必要的信息能力和思考能力。
1.2 圖書館館員力量薄弱
信息素質教育主要是由高職院校的圖書館人員擔任的,但是這些館員在潛意識里認為自己的工作任務就是管理學生借書還書等,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還有著信息素質教育這一工作,可能學校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沒有對館員進行過專業的、系統的教育技能培訓,致使館員根本沒有辦法勝任信息素質教育工作。而且就算有從事信息素質教育的老師,往往也不是全職的,他們還要做圖書館的其它工作。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課的老師并非本專業出身,專業信息素質教育能力薄弱。⑤
1.3 教育方式單一
文獻檢索是現在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文獻檢索沒有辦法涉及全部的信息素質教育的關鍵內容,很少有和學生專業課程結合在一起的針對性教育。通常絕大多數的院校只有在新生入學階段,也就是新生入館前的培訓中對新生進行文獻檢索的培訓,但是因其教育方式的單一,而且培訓比較重視理論灌輸,不太看重文獻檢索的實踐能力,所以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 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中的優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圖書館都有自己的局域網,院校圖書館都具有文獻檢索室(廳)等,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能力。作為高等學校的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圖書館,不僅是高校的圖書資料中心,高校的信息資源集中中心,在對大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與培養中起著重大的作用。⑥圖書館的環境都是很整潔、很安靜的,所以是讀者的最佳學習場所,這也就對館員的能力、素質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館員會對讀者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高素質的館員利于提高讀者的素質。現在很多高職院校圖書館都在不斷地完善師資力量,他們除了掌握圖書館學、情報學、計算機等基本專業知識外,還對本院校各專業的基本知識有一定的了解。⑦所以我們就要讓圖書館所具備的這些優勢條件在信息素質教育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3 提升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成效的對策
3.1 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意識
高職院校可以把信息素質教育作為高職學生的必修課程,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信息素質的培養,從提升信息素質入手,進而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幫助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使他們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3.2 提高圖書館館員信息素質教育的能力
首先,圖書館館員要遵守信息道德規范,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質,使圖書館成為一個精神圣地,保護信息文獻資源,為大學生提供優秀豐富的信息集中地。其次,轉變工作作風,改變被動服務局面,熟悉計算機網絡知識及新傳播媒介,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知識提供者與服務者。再次,還應該對圖書館館員提出更加嚴格的職業要求,以提高圖書館員的綜合素質,保證信息素質教育的效果。
3.3 豐富教育方式
大多數的院校都是通過新生入館前進行培訓教育,以促進莘莘學子了解學校圖書館的資源,掌握獲取信息的技能,所以應該在軍訓結束后第一天就對新生進行入館教育。改革教學體系,加大計算機檢索教學的力度,增加現代信息技術內容的講授,注意將信息的重要性、信息道德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此外,還可以更多地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檢索的技能和方法。傳統的單一的教育方式是達不到良好的效果的,所以應該豐富教育方式、創新教育方式,以此提高大學生對信息素質教育內容的興趣,從而提高信息素質教育的質量。
4 結束語
高職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是一個復雜的、循循漸進的系統工程。院校方面要提高大學生的信息意識,改善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的體系,加強師資力量,并且豐富教育方式。作為大學生,應該積極配合學校完成信息素質教育工作,要從自己的思想上重視信息素質教育。只有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把信息素質教育工作做得越來越好,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才能得到提高,為以后的學習發展起到一個良好的鋪墊作用。當今信息技術不斷創新,信息革命在持續推進,給高職院校圖書館提供了黃金發展時期,也使得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與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更加緊密相連,這給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帶來新特點和新思路,這些都是將來高職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與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共同面對的新課題。
注釋
① 楊斌.從我國大學專業教育的模式看圖書館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2):62-65.
② 韓美群.“以人為本”的價值新詮[J].江西社會科學,2015(1):36-40.
③ 徐博文.論網絡環境下高校教師信息素質的提高[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91-93.
④ 郭曉彤.試論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5):103-105.
⑤ 王濤.試論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80-82.
【關鍵詞】信息素質;大學生;信息素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2-118-02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信息素質成為信息社會文明人應該具有的一種基本素養,大學生的信息素質的高低,將取決于能否以最快的速度獲取所需的知識、信息,是否具備駕馭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知識的能力。
十七大報告“信息化”貫穿全文,反映了我們黨對當今世界發展和時代特征的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人類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當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突飛猛進,以網絡和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應用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因此,在信息社會中,大學生為了以后的生存、發展和適應社會,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質。對于整個社會來講,在社會信息化進程越來越快的今天,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是否具備相當的信息素養和掌握足夠的信息技能已經成為影響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方面,加強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是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
一、信息素質的概念
信息素質((information literacy)是人們認識、利用、創造信息的品質和素養,它包括兩方面的基本含義: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
(一)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指人腦對于信息存在的自覺、能動的反映。首先,它是人對信息及其運動規律的抽象性、概括性、總體性的認識,是從信息科學角度對信息的共同屬性和共同規律的認識,即對信息一般的認識。
其次,信息意識是人對各個具體事物信息的認識,是從信息角度對萬事萬物的認識,即對信息個別的認識。
再次,信息意識是人對自身信息需要的自我意識以及信息行為使自身信息需要得到滿足的內在要求。當代大學生應對信息具有科學、正確的認識,包括對信息的內涵、特征、結構、功能等靜態涵義的認識,對信息的感知、識別、變換、傳遞、存貯、檢索、處理、再生、表示、檢測、施效等運動過程的認識,以及對信息源、信息系統、信息技術、信息道德等信息相關事物的認識;應對特定的具體信息具有敏感的心理反應,能夠從信息的角度感受、理解和評價事物。應具有較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為意識,能夠敏銳地意識到自身的客觀信息需要,并將其轉化為內在的信息動機,進而在信息動機的驅動下進行滿足其信息需要的信息行為。
(二)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人進行信息行為的本領。從信息行為過程的角度看,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獲取能力、信息評價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獲取能力是主體根據自己的信息需要,從外界信息源中取得相關信息的能力。信息評價能力是對所獲取的信息的準確度、適用度等進行判斷,并從中篩選出最能滿足自己需要的信息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是對所選擇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使之系統化、有序化,并將其整合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的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是將整合的信息應用于實踐的能力。當代大學生應能高效地、充分地獲取信息;能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能有序地整理信息并將新信息有機地整合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能有效地、創造性地利用信息解決問題。
二、我國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現狀
信息素質作為21世紀大學生必備的素質已被全球認同,而信息素質教育也一直為世界各國教育界、圖書館界所關注,特別是發達國家,像美國圖書館協會在1987年就成立了信息素質教育委員會,專門研究、設計正式或非正式環境下的信息素質教育模式及其發展方向。
我國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主要通過文獻檢索和利用課時教學來實現,較之發達國家,我國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起步晚,但發展較為迅速。在加快、加大大學生信息素質培養的同時,我國也加快了對普通高中課程的改革,最近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中增加了有關信息能力教育的課程,這樣就會避免我國高校信息素質教育教學內容起點低的弊端,也為高校信息素質進一步教育奠定了基礎。盡管我們在信息素質的培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
(一)我國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缺乏連續性
我國對學生信息素質的連續性和系統性做的還不夠完善。大部分地區還僅僅停留在只在大學階段才有信息素質教育的課程,而在之前的中學教育階段并沒有得到重視。同時,在畢業后的就業階段,個人也不是很重視信息素質的再培養與深造。
在美國,很多大學比較注意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系統性和連續性。如普渡大學將信息素質教育計劃進行層次性劃分,根據不同的需求細分為不同的內容,并通過培養學生把信息技能應用到專門學科中去。豍
我國的信息素質教育主要是放在大學階段,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新生入學后的“怎樣利用圖書館”教育;其二是在大學三、四年級開設的“文獻檢索和利用課”的教育,由此可見,二者之間時間拉得太長,明顯缺乏教育的連續性。豎
(二)文獻檢索與利用課重檢索輕利用
我國文檢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有:①怎樣利用圖書館;②文獻基礎知識、文獻的類型及特點、文獻的組織方法;③檢索工具書;④計算機檢索;⑤國際聯機檢索;⑥光盤、網絡數據庫的使用方法;⑦制定與分析檢索策略;⑧文獻的評價。綜合日本、美國幾所大學的教學內容,他們除了我國有的內容外,還有諸如信息應用能力的開發、因特網上信息的利用、論文的寫作、語言的交際方法、文獻分析與評價等內容。由此不難看出我國文檢課的教學內容比較注重文獻基礎知識、檢索知識、檢索技巧、檢索策略制定等知識的傳授,而缺乏對已檢索到的文獻進行分析、評價和有效利用。無法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大學生信息分析、評價、利用的能力。
三、高校加強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一)信息素質教育是信息時展的要求
21世紀是以計算機信息網絡為核心的信息化時代,信息網絡技術將把人們帶入“數字化生存”的時代。信息素質正是伴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而成為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素質之一。美國監督和課程發展協會提出:“信息素質使學生能充分地利用全球信息化所帶來的各種機會。信息素質應成為每個學生受教育經歷的一部分。”
(二)信息素質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是有創造力的國民。根據信息素質培養標準,創新是與一個人的信息素質分不開的。因為,獨立性與批判性是創新人才的必備素質。沒有獨立性,就沒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意志與人格,就根本談不上創新;批判性與獨立性密切相關,批判性就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懷疑批評精神,就是不盲從,不人云亦云。
四、提升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措施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重知識、重學習、強調創新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重運用知識和創造知識能力培養的時代。為此,要針對我國現行的信息素質教育中不足之處,尋找新的切入點,力爭在21世紀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以適應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
(一)全面開展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活動
從狹義上來看,信息素質包括各種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技能。從廣義上來看,信息素質是一種自由的藝術,它包括了社會、文化和哲學等內容。筆者十分贊同這種說法。人的行為是為人的思想所支配的,什么樣的思想境界就必然有什么樣的行為。為此,信息素質教育應該是全方位的,它不能僅局限于文檢課的講授上,事實上,文檢課也包容不下信息素質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除了要承擔好文檢課的教學任務外,還要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配合學校信息素質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如進一步完善館藏結構,加大人文、社科文獻入藏比例,讓學生自主學習,提高綜合素質;聘請專家、學者開講座,拓展學生思維;舉辦相關活動,利用宣傳欄宣傳報道有關信息素質教育的知識、案例、社會問題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等,讓學生自我感受、自我提高,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樹立學生正確的信息價值觀、信息消費觀,從而全面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質。
(二)文獻檢索和利用課教學內容要不斷更新、完善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版、網絡版信息越來越多,如何有效利用是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認為,文檢課教學內容必須要不斷更新、充實。同時,這些新增知識都要予以及時講授,以便學生能有效地利用電子文獻。總之,文檢課教材就是要不斷吸收新事物,增添新內容,以適應時代的發展。21世紀對大學生的培養更要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文檢課教學也要體現這一點。所以文檢課教學內容要不斷完善,它不光要傳授大學生文獻檢索技能,還要培養其知識創新能力,使其信息素質得以全面發展。
(三)不斷提高文檢課教學人員素質
21世紀對大學生的要求提高了,而對文檢課的教學人員同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學人員必須具有既專深又廣博的知識結構。具體地說,既要有信息學理論知識、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外語知識,又要有相關的背景學科知識,同時又要不斷地了解這些知識的發展動態,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我國文檢課教學機構設在圖書館,教師隊伍成員基本上就是圖書館員。根據我國國情也無法像發達國家那樣納入各類人員組成一個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所以只能對教學人員進行經常性培訓,或通過不間斷的自學方式,不斷吸收各種新知識、新技術,以改變知識結構單一的狀態,從而使文檢課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
注釋:
①王輝.論大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5月第3期;龐海珍.論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意義,途徑與對策[J].河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②彭麗喃,李三衡.論當代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J],情報科學,2005年第5期.
參考文獻:
[1]王征清.網絡時代的信息素養培養[J].情報科學,2002(5).
[2]王東升等.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情報雜志,2002(1).
[3]廖潘.試論當代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武立新,菜建峰.知識經濟環境中圖書館員的信息素質探析[J].科技文獻信息管理,2001(2).
>> 論大學生素質教育 論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的基本問題 試論大學生刑法法律素質教育 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改革研究 論大學生素質拓展在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中的應用 論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 論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論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論高校體育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 論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 論高校圖書館建設與大學生素質教育 論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與大學生的素質教育 論高校體育教學對于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 論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與大學生素質教育 應加強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 對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思考 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探討 論電工實驗與大學生素質教育 論茶文化與大學生素質教育 論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 李嵐清.素質教育的內涵是什么[M].李嵐清教育訪談錄,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素質教育包括哪些內容?教育文摘[EB/OL].http://.cn/xxjs/jszj/jywz/201008/t20100827_785692.htm.
[5] 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EB/OL].http://.cn/c/2005-03-29/14485497218s.shtml.
[6]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EB/OL].http:///nj06_29_8940/20091127/t20091127_425643.shtml.
[7] 王小錫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 注 釋 ]
①調查還顯示,“74%的被調查者認為學校應該強化法制教育,孩子必須在學校學到法律法規方面的系統知識,接受法律法規教育,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讓青少年從小知法,懂得自愛、自律,敢于維權護法,將來才能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
②《高校學生管理規定》:“高等學校學生……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遵守公民道德規范,遵守《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遵守學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要守“法”,就必須要知“法”、懂“法”;欲知“法”、懂“法”,就必須學“法”。就在校學生而言,欲學“法”,離開教育別無他途。
③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五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3年版教材,154頁、156頁)
④立法公正是執法公正的前提,執法公正是立法公正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
⑤實體公正是程序公正追求的目標,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障。
⑥在這一環節,必須針對教學對象,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補充現實生活中依法維權的案例,剖析其中的具體得失和經驗教訓,寫入教案,為教學做準備。
⑦將從傳媒或影視作品中選取并經過剪輯的依法維權課件進行展示、播放,輔之以相應的解讀、分析和點評,幫助學生對有關維權要領的認識。同時,兼之以提問、討論、情景模擬等方式,引導學生投身其中,積極參與。
【關鍵詞】大學生;公民素質教育;途徑
隨著我國改革事業的進一步深化,民主政治建設繼續向前推進,以及教育體制的改革和轉型,提高公民素質越來越成為有識之士所關注的焦點。當代大學生公民素質的培養,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項基礎工程,也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社會各界、各部門的共同關注。
一、加強大學生公民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高校在公民教育方面沒有一個獨立的課程體系,通常是滲透在德育中“兩課”的教學中進行的,學生對公民素質的應有學習不系統、不完整。而且高校普遍存在重專業課輕公共理論課、重技能培養輕做人修養的傾向,對于“兩課”學生更多的是為了應付考試拿學分。
1.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加強大學生公民素質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社會基本制度及各項重大政策需要人們積極的參加。公民需要具有各類政治能力,如對權利和利益的認識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和妥協能力等。這些能力是公民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最為重要的能力素質,也是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的當代大學生最為需要培養和具有的公民素質。
2. 建設社會主義法制社會的要求
加強大學生公民素質教育是培育和構建法治社會的迫切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僅需要構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更需要具有高素質的現代公民。只有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提供各種機會和平臺鍛煉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使法律常識、法治理念、法律制度轉化為其生活準則和信念,才能使大學生確立起對法治的信仰和提升參與實踐法治的基本能力。
3. 大學生缺乏公民素質的現象普遍
大學生在大學前的生活和教育中,公民素質教育的水平良莠不齊,致使在進入大學校園后,大學生群體中缺乏公民素質的現象屢見不鮮。首先,缺乏法律觀念,公德意識淡薄。大學生對社會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選擇能力,缺乏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引導,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思潮和反面行為的影響,變得缺乏主觀意識和獨立辨析的能力。其次,部分大學生只注重專業的學習,而忽視了書寫能力、交際能力、鑒賞能力的培養,審美情趣不高,沒有健康的業余愛好。學生跨學科學習、交流不夠,導致知識面狹窄。自然科學專業的學生,社會科學知識欠缺;而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自然科學知識欠缺。
二、培養大學生公民素質教育的途徑
1.重視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質
在我國現階段,高校設置的“兩課”課都包含有公民教育的內容,但要注重內容和方法上的創新。內容上突出國家觀念教育,責權意識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使青年學生明確自己在國家中的地位,在國家中的權利和義務,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增強青年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方法上,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和需求狀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青年學生的公民素質。
2.整合現有的教育資源,提高大學生公民素質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必修課,不僅可以保證公民素質教育的課時需要,而且也可以保證公民素質教育內容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此外,通過專業課和選修課提高公民素質,高校專業門類齊全,通過各專業的融合有助于對公民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通過政治學的研究,可以對公民、公民社會、民主與法制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在倫理學中,可以對公民的道德進行深層次的探討,了解公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格素質;在教育學中,可以從教育的層面就公民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法、途徑展開研究。最后,是通過加強教師素質提高大學生公民素質,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的良好品質和高尚的人格,會直接作用于學生,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教師適應社會環境的優秀心理品質,愛崗敬業、抵制消極墮落思想侵蝕的堅強心理意志,可以影響和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正確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
3.在實踐中鞏固公民素質教育成果
現在我國在校大學生超過2000萬人,更有數以十萬計的班級和學生社團,大學生公民素質的培養可以通過參與班級和社團活動,使其成員由歸屬感發展到認同感,由認同感發展到榮譽感,由榮譽感發展為對集體的責任感,親身體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和集體的力量,從而能夠增強集體榮譽感,進一步認清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樹立全局的觀念;通過認可班級和社團的章程,能使大學生自覺地規范自我,培養公德意識,領悟做人道理,從而促進良好行為規范的養成;班級和社團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和實踐活動,可讓學生自己去接觸實際問題并通過參與集體討論,學會表達和交流個人觀點,以修正提高自己的認識,確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 提高政治鑒別力、政治敏銳性和政治洞察力,從而達到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使大學生自覺地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增強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正是在活動中,大學生公民才將個人責任與共同義務的觀念。內化,才習得自愿的控制,這對于做一名真正負責任的公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素質 教育方法
大學生心理素質是指以大學生生理條件為基礎,通過大學生的個體行為與外界環境輸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與社會上其他人的社會適應行為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系的基本的、穩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質。
一、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特征
1.心理素質的社會性與實踐性
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質時指出:“人的木質不是單個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可見,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的主要反應是在他們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實踐性和社會性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質的內潛性
作為素質的組成部分,心理素質還具有潛隱性的特點。心理素質表現為一種本質的潛在力量,大學生的外在氣質、性格等,并不能靜止地體現其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質結構是否完善,只能通過大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體現出來,可見,內潛性是大學生心理素質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質的穩定性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穩定性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心理素質是以先天稟賦為基礎的,這種遺傳素質給予心理素質第一種穩定的特質,它很難隨環境及大學生品質的改變而改變。其次,在大學生經過發展和成熟階段后,其心理素質水平及結構也已相對穩定,無論是個體努力還是外界環境的強制性輸入,都很難改變其心理素質的穩定性。
4.心理素質的可塑性
除了穩定性外,在大學生個體發展和成熟階段,其心理素質還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輸入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形成起著關鍵性作用。大學生群體正處于心理素質的可塑時期,我們不能否認在個體進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質的穩定性不是絕對不變的,但在大學生群體價值觀念、心性品質的發展與形成時期予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質結構、符合其社會角色的心理素質水平,無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之一。
二、實現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與合作。可以把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比作四個系統:課程系統、學生系統、專家系統、社會與家庭系統,這個四個系統共同組成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四維結構。在這個四維結構中,課程系統是基礎,學生系統是課程系統的深化和發展,而專家系統是對課程系統及學生系統的監控與干頂,社會與家庭系統是對前三個系統的輔助和支持,每個系統中都可以有針對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選擇教育途徑。
1.課程系統
大學生課程系統包括規范的課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學科滲透教育。可以在大學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養課中開設心理素質教育的專題,同時開設心理學、心理訓練等選修課程,使大學生明確心理素質的內涵與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與心理防御知識,以此來引導和開發大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促進其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
2.學生系統
大學生學生系統是以學生為主導的心理素質教育系統,包括如大學生心理協會的社團組織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心理電影、“心理一角”等社團活動以及各種社會實踐中,學生是組織者,也是參與者,可以使學生積極地把課程系統中輸入的知識轉化到實踐中,并內化為心理素質,在無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完善心理素質結構。
3.專家系統
專家系統是指以專家為主導的心理素質教育活動。包括講座、報告、個別談心及團體咨詢,設計專業的心理測驗并建立心理檔案。由于心理專家在理論與實踐上的權威性,這種專家系統中的活動更易為大學生所接受。同時,專家系統可以對課程系統及學生系統進行監控與干預,使各個系統協調動作,積極配合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
4.社會與家庭系統
社會與家庭系統是以社會人士和家長為主導的心理素質教育活動。這個系統與以上三個系統不同,并沒有明確的內容但作為大學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導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
綜上所述,心理素質教育的各個系統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只有系統之間發揮聯動作用,教育者根據學生的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與教育途徑,才能保障心理素質教育順利實施。
三、開展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現階段,我國教育界關于心理素質的教育內容并沒有進行統一的規范,學者們對心理素質教育內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鑒眾多學者的觀點,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與防治教育和創新素質教育三個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參照學者們的理論研究,結合社會實際需要以及大學生自身發展要求,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應該至少包括如下幾點:
(1)性格特征素質教育
性格特征素質教育以培養大學生意志力、耐挫力、獨立性、責任感、自我調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學生自我認知水平為目的。在自我認知方面,使大學生了解認知發展規律、特點,通過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和實踐,使大學生正確、全面的認識自我,學會冷靜、客觀地分析和思考問題。
(2)自我調控教育
自我調控教育包括情緒控制、情緒調節和行為控制三個方面。大學生是年輕的群體,心理發育程度決定了其情緒及情感波動較大,使他們了解情緒變化的特點,并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及情感波動,形成良好的情緒控制與調節能力,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待人處事,從而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與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與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學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點,提高大學生克服困難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果斷、堅毅的意志品質,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這種能力也正是大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必備的素質。
(4)心理動力素質教育
心理動力素質教育包括成就動機、榮譽感、抱負、求知欲與進取心。動機是個體始動和維持活動,并驅使活動朝著一定目標進行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行為的內在力量,它表現在指向目標、滿足需要的實施過程中。
大學生作為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正確而堅定的人生動機,強烈的榮譽感與抱負心,不斷的求知與進取,是大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祖國建設需要和自身發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基礎上,對大學生開展的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
心理防御機制的概念可以用來解釋個體應付挫折情境時,為防止或減低焦慮等精神壓力所采取的一種習慣性的適應行為。自我防御機制是一種緩解情緒緊張、維持心理平衡、調節行為表現,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種挫折反應,又是一種應激策略,既是一個潛意識的精神內在過程,又是一個可以進入意識層面、并能被主體繼發認知的行為方式。
顯然,只有既能減輕內心痛苦,又能適應外界環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機制,否則,不論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機制。當內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緒沖突時,防御機制開始起作用,在心理學上,影響防御機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際關系、社會支持、性別等(本文主要篩選對大學生群體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大學生群體正處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較為頻繁、很少尋求社會支持的年齡階段,因此,正確引導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對大學生全面發展意義重大。
心理防御與防治教育可以選擇在大學生中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如人際關系的防治與防御教育。由于大學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際交往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導致人際交往障礙,出現交往恐懼、人際關系緊張、溝通不良等現象,甚至會產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獨的心理,嚴重影響正常人際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大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交往觀念,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技巧,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增強其心理防御能力。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心理防御與防治教育的關注重點,應該放在“新生現象”教育、學習壓力防治教育、就業壓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際交往教育等“社會支持”范疇的心理教育上。
3.創新素質教育
眾多學者針對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表明,創新能力是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強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質量,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創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經發現或發明成果的基礎上能夠做出新的發現、提出新的見解、開拓新的領域、解決新的問題、進行新的應用、創造新的事物,創新能力是人類區別于其它動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創新素質是主體通過有目的的創新行為表現出來的積極的心理取向。
關于創新人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高創新力所具有的7種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狀態、具有克服障礙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內在動機驅動、具有適度的冒險精神、希望得到認可、具有為獲得認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沒有完全概括創新素質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礎上,有學者提出創新素質的基本構成因素,即創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動機、創新過程中的毅力和獨立精神以及創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運的感覺)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時,強烈的好奇心、頑強的毅力、勇敢的進取精神是創新人格的必備因素。
根據以上關于創新能力的理論,大學生創新素質應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觀察事物的習慣,并能將此進行發散性思維;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并敢于對權威性觀點提出疑問。(2)凡事總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堅定的立場,能耐心聽取并接受別人正確的見解,從中發現問題或受到啟發。(4)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5)凡遇到問題總是喜歡在解決方法上另辟蹊徑。因此,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可以針對以上特點設計教學內容,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其創新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馮正直,王滔,吳明.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7.
[2]王有權.對心理學中自我問題的探討[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2.144.
[3]張大均.關于學生心理素質研究幾個問題[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3).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
一、新媒體時工科院校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必然性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在北京大學演講時說,美國高等教育面臨新的挑戰———人文教育;英國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要求學生必修人文科學的課程;日本要求理工科院校大學生修習包括人文科學課程在內的綜合化的教育課程;德國理工科大學中的人文課程已經占到課程總量的四分之一。在其他國家逐漸重視人文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我國正處于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應認清新媒體時代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我國理工科院校僅培養具有專業知識技能的專業人才和高等教育培養要求的全面發展的人才需求相距甚遠,作為高校工作者,有義務、有責任讓大學生用人文之“道”引領科學之“器”。
二、新媒體時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2018年10至12月,課題組對甘肅的蘭州交通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工業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5所學校開展了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狀的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73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4.6%。參與調查的男生共計317人,占總樣本的63.4%;女生共計156人,占總樣本的31.2%。本次調查問卷主要就理工科院校大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認知、教育現狀、學生對于當前人文素質教育的評價、新媒體對于人文素質教育的影響等幾個方面進行調查。此外,課題組還與相關人文素質教育教師及學生代表進行了座談。總體來說,本次調查所獲數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及代表性,可以為本課題開展研究提供有效數據支持。
(一)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認知不夠,學習人文知識主動性較低
很多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知識匱乏,對人文素質教育不甚了解。問卷中就“您聽說過人文素質教育嗎”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6.5%的學生知道它的含義,53.7%的學生不知道人文素質教育,接近40.0%的學生表示略有耳聞。問卷調查中的“您是否有主動涉獵所學專業以外的人文知識”這一問題,有68.4%的學生選擇了“有時會”,26.0%的學生選擇了“經常會”,僅有5.2%的學生選擇“沒有想過”。可見,理工科院校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現狀有一定的認識,大部分學生對于人文知識學習還是有意愿的。
(二)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實施有限
第一,人文素質教育實踐效果有限。針對“您是否能夠比較熟練地寫作通知、請示、總結、報告等文書”這一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23.0%的學生表示會,78.0%表示不會,知道一點的僅有9.0%。在調查“對于各種校園人文活動,您持什么看法”這一問題時,接近一半的學生表示“既能鍛煉能力,又能提高見識”,僅有4.3%的學生表示“對活動不感興趣”,另外45.0%的學生表示沒有印象。第二,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設置單一、內容單調。針對“您所在的學校開展的人文素質選修課程情況”這一問題調查結果顯示,7.8%的學生表示幾乎不開設選修課程,76.9%的學生表示選修課時少、內容單一,表示選修課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生占15.3%。關于“您對您所在的學校所設置的人文類公修課持什么態度”這一問題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內容很有趣,可學到不少東西”這一答案的學生占46.5%,選擇“不重視,學習目的僅為考試”這一答案的學生占23.9%,另有28.5%的學生認為“內容枯燥,開不開都行”。可見目前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有限,或者說成效不大,學生對學校開設的人文課程有一定的期望。
(三)學生對于當前學校人文素質教育評價不高
第一,學生對學校人文素質教育教師及教學手段不滿意。在調查“您認為目前學校教授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師及教學方法”這一方面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對人文素質教育教師自身素質及教學方法、手段,滿意的學生占26.0%,不滿意的占68.0%,表示不好說的學生占6.0%。第二,學校人文素質教育環境欠佳。問卷中關于“您對學校人文氛圍和校園文化生活的評價”這一問題結果顯示,“比較滿意”的學生占52.5%,“不滿意”的學生占35.7%,“非常失望”的學生占6.5%。從調查結果來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環境并未達到理想的狀態,還有部分地方亟須改進。深入調查后發現,理工科院校常常局限于“保護性”媒介素養教育,在環境布設上過于重視理工學科的發展,致使理工科院校學術人文素質教育受到影響。
(四)大學生人文經典閱讀的不足
廣泛閱讀經典作品,有助于涵育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養成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是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有效方法,有利于達素質教育目標。但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閱讀經典的效果受到影響。一方面,大學生閱讀以新媒體為主。在調查“您主要通過哪種方式來閱讀人文經典”這一問題時,有62.3%的學生表示主要通過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而通過傳統方式閱讀經典的學生僅占到14.7%,幾乎不閱讀經典的學生占23.0%。另一方面,大學生新媒體使用時間較長占較大比例。在調查“您每天上網時間情況時”問題時,有12.6%的學生表示日均超過六個小時,有62.9%的學生表示日均超過四個小時,有24.5%的學生表示日均不到兩個小時。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大眾正在走向以新媒體為主、傳統媒體為輔的閱讀道路,這種閱讀方式有利于學生接觸大量的經典作品,助力人文素質教育。但同時,快速的閱讀、表面化的閱讀,并不利于學生從經典作品中吸收精華,涵養自身品格,使人文素質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三、基于深度挖掘的新媒體時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策略
(一)轉變教育觀念,實踐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發展道路
當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大多數理工科院校秉持著“技能為先,素質為后”的教育觀念,將人文素質教育放在了專業教育之后。對此,理工科院校應意識到人文素質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了解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轉變教育觀念,將專業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放在同等位置上。作為專業課教師,更應該兼顧自身“授業達人”和“人文使者”兩個身份,堅持把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知識傳授緊密結合起來,傳授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品德與人格教育、誠信與責任教育、愛心與感恩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
(二)注重師資培育,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專業的教師隊伍是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根本。首先,高校可以引入專家、名師,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對本校人文學科教師進行培訓,提高人文素質教育教師的個人素質和教學水平。其次,高校管理層應立足實際,謀劃人文素質教育新舉措,關注人文學科教師專業發展,強化他們的歸屬感和使命感[2]。最后,理工科院校可選拔優秀教師,與其他文科類或綜合型院校共同合作,建立“人文素質教育教師資源庫”。如此,優化隊伍結構,為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保證。
(三)優化圖書資源,加強人文閱讀軟硬件建設
理工科院校只有在硬件和軟件建設上狠下力氣,才能創造良好的人文閱讀環境,為人文素質教育助力。圖書館作為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內藏豐富的人文資源[3],因此,理工科院校在圖書館建設方面應積極變革,以圖書館為平臺,引導理工院校大學生閱讀人文知識和典故,通過世界讀書日、圖書館宣傳周等活動,推薦人文經典書目,使學生在人文閱讀的環境中增強人文修養,提高人文學習興趣。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人文素質教育氛圍
理工科院校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充實人文景觀等校園環境,使其透射出人文性、時代性和多樣性,達到促進學生陶冶性情、砥礪品行、完善人格、塑造精神的效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高校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的軟硬件建設方面特別注重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對接與傳承,用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元素充實校園文化的人文內涵,同時,借助新媒體技術用主流文化價值觀引領校園網絡文化建設。
(五)利用新媒體教育影響,拓展人文素質教育渠道
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并開始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閱讀行為、思維習慣。新媒體只管隨時隨地提供信息資源,至于閱讀是淺薄的還是深刻的、是碎片化的還是系統化的,則更多地取決于閱讀主體的主觀行為,而非閱讀對象的客觀存在。娛樂化也絕不是洪水猛獸,寓教于樂本是古圣先賢津津樂道的教育方式,在娛樂中尋求知識不該受到指責。對理工科院校而言,其應順應時代潮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和技術,豐富新媒體人文素養內容,擴大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覆蓋面。
(六)加強新媒體監管,創造有利于人文素質教育傳播的環境
新媒體從本質上來說屬于技術范疇,而新媒體監管對于順利傳播人文素質教育內容有積極作用。所以,理工科院校要由此入手,從以下幾點創造有利于人文素質教育傳播的環境。第一,以教師、輔導員為主要力量,建立專門的教師交流平臺,培養高素質的教學團隊。教師要把握相關人文素質教育新媒體平臺的輿論方向,保證課程及推送內容的積極健康性。第二,要培養一批優秀的學生干部,對他們進行定期的新媒體安全培訓,確保新媒體載體傳播人文素養知識的安全性。第三,學校的網絡安全工作人員不定期對大學生校園新媒體平臺進行監督和檢查,確保學生的新媒體平臺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