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古典音樂論文范文

        古典音樂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古典音樂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古典音樂論文

        第1篇:古典音樂論文范文

        摘要佐羅塔耶夫是俄羅斯著名的巴揚作曲家、演奏家,六組《兒童組曲》是佐羅塔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這套作品歷時七年完成,體現了作曲家獨特的創作手法和風格特征。新民族主義、新古典主義、表現主義、浪漫主義風格的體現,使得這套作品與眾不同。而各種風格的運用,都是作曲家表現自我的手段。

        關鍵詞:佐羅塔耶夫 《兒童組曲》 風格特征

        中圖分類號:J624.3 文獻標識碼:A

        佐羅塔耶夫(1942-1975)是俄羅斯著名的巴揚作曲家、演奏家,是近現代巴揚手風琴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作為俄羅斯著名的手風琴作曲家,佐羅塔耶夫才華橫溢、名聲遠揚,他的作品在國際大賽和音樂會上深受演奏者的青睞,而且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手風琴比賽。而這位1942年9月13日生于俄羅斯軍官家庭的作曲家,卻在1975年5月13日開槍自殺,年僅33歲。佐羅塔耶夫在短短十四年的創作生涯中,憑著卓越的音樂天賦和對手風琴的熱愛,譜寫了大量優秀的手風琴作品。他的作品不僅體裁廣泛、風格各異,在創作手法上亦有獨到之處。無論是活潑單純的六組《兒童組曲》,氣勢磅礴的《西班牙狂想曲》,還是被譽為生命終曲的《奏鳴曲3號》等等,不同體裁與風格的作品,都有標志性的旋律代表著佐羅塔耶夫的創作。這種標志性既是人們在聽覺上辨別佐羅塔耶夫作品的先端,也是作曲家獨特旋律創作手法的表現,更是佐羅塔耶夫作品風格的展示。

        六組《兒童組曲》作為佐羅塔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近幾年得到了更多的青睞。不僅因為它的優秀,更重要的是這套作品形象生動,旋律優美,創作過程長,歷時七年完成。因而這套作品既體現了作曲家的創作手法,在音樂風格上又是他一生創作的濃縮。六組《兒童組曲》分六組三十一首:第一組五首,創作于1968年;第二組七首,創作于1969年;第三組四首,創作于1970年;第四組五首,創作于1974年;第五組五首,創作于1974年;第六組五首,創作于1974年。整部作品的前四組突出現實中的想象,表現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后兩組則更多表現了回憶之中的悲傷憂郁心情。從整體看,作品的創作經歷了從具體向抽象、從傳統向現代的發展,體現出作曲家創作手法和風格上的變化。

        一 民族主義風格

        在19世紀民族主義音樂發展的基礎上,20世紀的民族主義風格有了新的發展。它除了具有面向民間,選用民間題材,發揚本民族音樂文化等特點外,這一時期的民族主義音樂更加突出“對民間音樂本身的興趣,對民間音樂特征與形式的挖掘”。“作曲家不再企圖將民間樂匯吸收在傳統的風格中,而是利用民間樂匯創造新的風格,特別用于擴大調性的范圍。”自19世紀30年代格林卡帶來俄羅斯音樂的黃金時代以來,經過達爾戈梅日斯基、柴科夫斯基等人的繼承和發展,其民族主義風格一脈相傳,貫穿始終,直至20世紀的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在他們的創作中,俄羅斯的民歌、節奏、織體等方面的運用,豐富了作品的內涵和民族性,推動了俄羅斯的民族音樂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探索處理民族傳統,運用民間創作的新方法,成為時代的課題。”佐羅塔耶夫作為一名俄羅斯作曲家,其作品的創作素材必然離不開本民族音樂的汲取。在六組《兒童組曲》中,有傳統的俄羅斯民歌、民間樂曲、民間舞蹈音樂等形式。例如,第六組的第三首《輪回舞曲》,就是一種典型的俄羅斯民間舞蹈形式,這些都賦予了作品濃厚的俄羅斯風格。而作曲家獨特的創作手法與現代作曲技法的結合運用,使這部作品展現出區別于傳統的現代派俄羅斯風格。

        首先,在自然小調的應用上:在俄羅斯音樂中,自然小調的應用不是西歐古典音樂中的偶爾使用,而是作為一種獨立的調式被普遍運用的,幾乎所有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中都存在大量的自然小調應用的范例。在佐羅塔耶夫的六組《兒童組曲》中,自然小調的運用也占到了作品的一半。而且,越是后期作品,現代創作手法運用越多,自然小調的運用就越頻繁。僅在第五組、第六組作品中,就有七首樂曲運用了自然小調。這種調性的應用與現代創作技法的結合,使作品在傳統的表現中融合了現代因素,表現出新的“傳統特點”。

        其次,在獨特和弦結構的應用上:俄羅斯音樂中的和弦結構與和音,具有豐富的旋律意義和表現意義。其中,以不完全和弦、四六和弦運用較多,且各聲部進行自由。在六組《兒童組曲》中,有些樂曲的低音旋律是在四六和弦的分解中進行的,如第二組的第二首《慢步》的創作,就采用了這種形式推進作品發展,和弦似乎也像慢步一樣悠閑的進行;有些作品中和聲經常出現同度或八度進行,如第四組的第一首《劇場的回聲》、第六組的第一首《冬天的早晨》等作品的創作,運用這種方式給作品帶來了厚重感。可見,佐羅塔耶夫在自己獨特的音樂語言中,一直滲透著民族因素。

        最后,在自由句法結構的應用上:在俄羅斯傳統音樂中各種自由的、不對稱的、不斷變化的句法結構形式被廣泛使用,而那些方整的、等長的結構形式并不被常用。在六組作品中,佐羅塔耶夫在句法結構上運用很自由,各種對稱的、不對稱的,統一的、變化的、方整的句法構成都在作品中有所使用。三十一首樂曲的圖示結構可以看出,佐羅塔耶夫并沒有拘泥于傳統創作,而是將其進行了現代的發展,綜合的加以利用。

        另外,還有一些樂曲在結合作曲家獨特創作手法的同時,以俄羅斯的傳統音調為主題,例如第六組的第一首《慢步》。以獨特的旋律進行為基礎,例如第五組的第一首《KARABAS-BARABAS》。俄羅斯傷感風格的四度六度跳進、音階走向等,也在作品中運用較多。這些都充分展示出佐羅塔耶夫創作的民族性,體現出作品中所蘊含的民族風格。

        二 新古典主義風格

        新古典主義是20世紀上半葉的一個重要流派,它的產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生活突變有關。一戰后,殘酷的現實改變了人們的音樂觀念,人們厭倦了晚期浪漫主義過于浮華的語言,更不屑于印象主義虛幻的描寫,開始追求一種簡樸、理智的風格,并從古典主義音樂中找到了根源。這一時期在作曲家的創作中,一方面采納新鮮的因素,一方面又保持從前的特點。因此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作品要求藝術整體的勻衡與穩定;情感的適度與普遍;提倡復調;節奏勻稱等等,而這些特征在古典主義早期就已經具備了。

        20世紀的作曲家采用它們時,總是或多或少地結合當代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現代作曲技法,相當于對古典音樂的二度創作。在俄羅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代表人物當屬斯特拉文斯基,其主要表現為作品中有模仿或暗示過去作曲家的音樂素材,并加入了一定的感情因素。而同為俄羅斯人的佐羅塔耶夫在六組《兒童組曲》的創作中,也融入了這種風格以表現主題的單純。

        在佐羅塔耶夫六組《兒童組曲》的三十一首樂曲中,每一首都有勻稱而嚴格的節奏,絕大部分作品都有明確而單一的調性,規整而嬌小的結構,清晰而單純的和聲配置,人們甚至可以從聽覺上感覺到樂句進行中的半終止與終止、完全終止、回歸主音等一些傳統和聲效果。這種整體均衡、節奏勻稱、配器清晰、調性明確的新古典主義音樂風格,增強了作品的可聽性。同時,佐羅塔耶夫又賦予了這種古典美“新”的特點,即各種20世紀新創作手法的運用,使整部作品在現代中孕育出古典的美,在古典中暗含著現代的流行。

        三 表現主義風格

        表現主義風格產生于一戰前夕的德奧,最早用于繪畫,常與印象主義相對立而言。印象主義音樂通常以一瞬間看到的、感受到的外界事物為表現內容,體裁多為自然的、歷史的、文學巨著的描繪。表現主義通常從主觀出發,強調內心感受的表達。因此,“表現主義藝術的特點是絕對強烈的感情和革命化的表達方式。”其中,表現主義風格音樂最大的特征就是無調性,以此手法來表現人物內心的沖突、緊張、焦慮等不安的情緒。此外,表現主義音樂還有“零碎的、急劇跳動的旋律進行;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力度變化;尖銳的不協和和弦;不對稱的節拍;不清晰的結構等”特點。這就使表現主義音樂“缺少浪漫主義的抒情,缺少古典主義的邏輯力量,缺少印象主義的精美音響,顯得怪誕、不協和、不悅耳”。

        這種表現主義風格在六組《兒童組曲》的后期作品中表現得比較突出,例如在第五組的第一首《KARABAS-

        BARABAS》中,貫穿全曲的半音進行使作品的調性不確定,音響尖銳,旋律跳動大;在第六組的第五首《TARARUSHKI》中,作曲家借用零碎、急劇跳動性、極端力度變化、不協和、不悅耳的特殊音響,結合表現主義音樂善于描述緊張、恐懼內容的特點,形象地描繪出兒童五彩斑斕的夢境。作為整部作品的最后一首,在表現主題的同時,作品也表達出作曲家內心的煩躁不安。夢終究會醒的,美好的回憶終究不是現實,殘酷的生活終究是要面對的。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作品創作完的第二年,佐羅塔耶夫就以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雖然作品的題材與體裁相對單純、簡潔,不足以承載作曲家內心的掙扎,但仍能反映出作曲家的心境。

        四 新浪漫主義風格

        在六組《兒童組曲》中,第六組的第五首樂曲《TARARUSHKI》比較特殊一些。這首樂曲比較注重感情的表達,和聲以傳統結構為基礎,旋律即便是在模糊不清的情況下,也能辨別出調性的存在,這些也是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相結合產生的新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特點。新浪漫主義是20世紀中后期出現的一個新流派,它的音樂一般有調性,傳統和聲功能運用較多,但又不同于19世紀的浪漫主義。19世紀的浪漫主義在經歷了古典主義之后,作品創作仍會存在某些邏輯性的、內在的聯系。而20世紀的新浪漫主義中,傳統的和聲、調性只是為了表達的需要而運用,作曲家在創作中更廣泛地使用新的語言和手法。作為整部《兒童組曲》的最后一首,不經意地包含了兩種音樂風格,既給了作品一個完滿的結局,又是整部作品的一個亮點。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1970年,推薦佐羅塔耶夫進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立音樂學院學習的羅季昂?謝德林(R?Shehedrin)教授,亦是新浪漫主義流派的一員。以羅季昂?謝德林當時的地位和聲譽,佐羅塔耶夫在創作中借鑒“伯樂”的風格特點亦不足為奇。

        新民族主義、表現主義、新典主義、甚至是新浪漫主義的風格在這套作品中的體現,表現了身處20世紀的佐羅塔耶夫在創作上音樂風格上汲取的多樣化。這種的多樣化一方面表現出作曲家高超的、富于特點的作曲方式,另一方面,在這些風格特征下的作品,是佐羅塔耶夫內心、性格、情感的最好宣泄。六組《兒童組曲》在這種多樣化風格的創作之中,顯示了與眾不同的特征,也顯示出了作曲家的心路。

        注:本文為2008年山東省文化廳藝術科學重點課題。

        參考文獻:

        [1] 許勇三、陳世賓:《20世紀音樂結構因素的主要特征》,《音樂研究》(季刊),2001年第3期。

        [2] [蘇]M?勃魯克,郁文譯:《蘇聯音樂生活》,《國外音樂資料》(第三十五輯)。

        [3] 蔡際洲:《音樂論文的分類考察――音樂論文寫作研究之二》,《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4] 鄒建平:《謝德林〈24首序曲與賦格〉中賦格曲寫作的語言與結構》,《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

        [5] [蘇]M?里季赫,尹子譯:《赫連尼科夫》,《國外音樂資料》,第27期。

        [6] 伊文譯:《蘇聯的音樂、舞蹈和舞劇》,《國外音樂資料》,第38期。

        [7] 唐永葆:《20世紀西方現代音樂創作傾向初探》,《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4年第1、2期。

        [8] 錢亦平、丹:《西方音樂體裁及形式的演進》,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年。

        [9] 許賢緒:《20世紀俄羅斯詩歌史》,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 [美]庫斯特卡,宋瑾譯:《20世紀音樂的素材與技法》,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年。

        [11] 于潤洋:《西方音樂史》,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

        第2篇:古典音樂論文范文

            啟蒙運動時期的音樂文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由于新興資產階級的積極參與,這一時期的音樂生活顯得活躍空前,市民對音樂的興趣逐漸增加,音樂的活動場所也不在單一集中于貴族的府邸,劇院。音樂廳的建立也和古老的私人音樂對立起來。不但如此,樂譜出版,樂器制造業也日趨繁榮,音樂作品的印刷發展神速,而大多數出版物都面向廣大的業余愛好者。接著就出現了音樂新聞業,18世紀中期專門提供音樂信息,評論,批評的雜志,文選類書籍也猶如雨后春筍,而這一時期成就了歐洲最早的史論圖書和最早的中世紀音樂論文集。這些都為新時代中新音樂的創作與演出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其二:隨著大量中產階級地位的上升,18世紀經歷了藝術和學識最初的幾步。作家和藝術家的作品出現在核心市場,在各個方面都已經開始考慮到面對的不只是藝術家而還有一部分廣大的群眾。小說和戲劇開始描繪的不全是貴族和國王,而開始將平民生活搬上舞臺。而啟蒙運動使得一些音樂家們也終于擺脫了被貴族,教會所奴役的命運。是啟蒙運動使他們走向獨立,自尊的道路。

            其三,這一時期的音樂作品有著新的內容和藝術形式。在啟蒙運動前期,當時法國最為盛行的是被稱之為“正歌劇”的歌劇形式,也是在貴族中最為盛行的。市民化的意大利喜歌劇發展到真摯淳樸的格魯克歌劇,從海頓充滿生機,熱愛生活的交響曲、四重奏,到莫扎特深入靈魂的抒情作品,都明確的反映著啟蒙運動思想家所宣傳的進步思想與“回歸自然”的美學原則。人們習慣把這一時期稱之為“維也納古典樂派時期”,就是把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三人所代表的風格概括起來,作為這一時代的音樂特征。在這個時期,鮮明突出的主調音樂風格已經占居絕對優勢,一些重要的器樂曲體裁,比如交響套曲,奏鳴套曲,室內樂四重奏等等已經近于成熟,在形式上逐步達到完美境界。

            資產階級啟蒙運動思想家們對于音樂藝術觀有著較為深厚的功利主義色彩,一定是把“建立在資產階級理性王國”這一最終功利目的放在第一位。因此在他們的眼里,如果音樂不能承擔這種責任那么它就是毫無意義的。音樂史上有一些專門形容這一時期的音樂風格,即“洛可可風格”、“華麗風格”和“情感風格”,他們與已處尾聲的階段的巴洛克風格同時并存,反應了18世紀音樂風格演變的過程。另一方面是對新興的,更為輕快的活潑的音樂風格的概括。第三種是我們所熟悉的“情感風格”,這種風格脫胎于“華麗風格”,但是更加注重內在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過多的外在修飾。這一時期的音樂語言精練、樸素、形式結構清晰、勻稱。音樂中的矛盾沖突增強并逐漸深化。在音樂創作方面,體現出形式與內涵的完美結合,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典范。

            17世紀末期,在巴黎的集市上流行著一種兼有歌舞,說話以及器樂伴奏的戲劇,常常采用聽眾們熟悉的民間歌曲或者流行曲調填寫新詞而成。早在16世紀末,圣·日耳曼廟會劇院已經出現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調填詞來演唱的滑稽戲,人們把它當作是法國喜歌劇的雛形。大約1674年的時候,一種有木偶表演的小型歌劇問世,后來發展到由演員來代替木偶登臺,演出了載歌載舞具有戲劇或鬧劇因素的音樂性的戲劇,被世人稱作做“諷刺歌劇”或“滑稽歌劇”。

            另一方面,自18世紀初,歐洲的正歌劇就已經現出了很多明顯的弊端,從而遭到了人們的反感。比如歌劇的本身背離了藝術的理想和思維,暴露出演員不顧劇情的發展而去刻意炫耀技巧,異變成了那種夸張造作的形式;不管是作曲家、聽眾、還是演員都沉湎于虛飾、浮華、飄渺的時尚中;以及對閹人歌手的過分崇尚,常常因為一位歌手的喜好,作曲家要為之創作出數量驚人的炫耀技巧的詠嘆調,華麗的服裝,浮夸的舞臺更是必不可少。這些弊端的種種引起了人們的普遍反感和欣賞的乏味,也真正背離了歌劇的音樂藝術理想。所以,針對這一現狀,格魯克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第3篇:古典音樂論文范文

        一般來說,音樂社會學的研究課題總是離不開音樂家、作曲家(音樂人)、音樂作品(藝術作品)、聽眾與社會間的相互關系(見下圖)。以下我們將列舉幾個具體的問題來加以說明。

        (一)音樂社會學對音樂傳播的外部環境及受眾的研究

        1、社會與傳播媒體

        在有聲的世界里,我們可以研究的課題包括噪聲污染問題、噪聲污染環境中音樂的參與程度問題、噪聲對人類生理、心理所造成的傷害問題等。又如,音樂如何幫助醫學界進行治療或其他工作,幾年前,美國醫學界讓音樂進入手術室,以化解和減輕手術房內的緊張氣氛。把音樂當做心理治療,甚至生理治療的一個有力助手,自古中外都有所聞。近年來則將它歸屬于音樂治療的研究范圍。有關傳媒方面,除了對傳播媒體發展的研究外,還可以從傳播媒體的經營模式談起,通過它,社會各階層的人隨時隨地可以接觸到不同的音樂。傳播媒體如何影響、改變人(聽眾)的生活,它對作曲家有何影響,它又如何改變人(聽眾)聽的習性,如廣告音樂的研究與探討等,都屬于這方面的重要課題。

        2、工作與休閑活動

        這里的休閑活動當然指的是與音樂有關的接觸,其中工作性質與休閑時所接觸音樂類別的探討,就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據音樂社會學家研究結果顯示,流行音樂之所以會流行,與大多數人單調的工作環境、工作性質密切相關,現代社會工業生產線上分工極細的生產結構,是單調流行音樂廣受喜愛的主要原因。當然,亦不是所有的人對單調的工作環境都有同樣的反應,另外有一種反應,就是對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1964年,英國新聞媒體出現的字眼“披頭熱”(Beatlemania),就是形容當時英國年輕人在披頭士演唱會上的瘋狂行為,它暗示著英國年輕人對當時社會不滿的一種反抗心理。

        3、公共機關與社會階層

        這里的公共機關是指音樂演奏廳、歌劇院、演唱場所等。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包括:歌劇院、演奏廳在社會、文化中的角色,歌劇院(如國家歌劇院)硬件規劃研究,文化中心音樂活動軟件(節目)規劃研究等。與社會階層有關的研究問題,如對歌劇院、演奏廳的觀眾、聽眾加以研究調查,亦與其他類型觀眾、聽眾作比較分析。集哲學家、社會學家、音樂社會學家、作曲家于一身的德國音樂學者阿多諾曾根據德國聽眾的個人背景、反應與聽音樂的態度,將它們分為八種類型①(音樂社會學導論):

        專家型:這類聽眾對他們所聽到的曲目,都可以用專業的知識加以分析、判斷,他們是屬于完全能自覺的聽眾。

        好聽眾型:這類聽眾對他們要聽到的曲目,都非常用心地注意它們,但沒有專家型聽眾的專業知識。就如同一般人說母語的情況類似,使用母語說話易如反掌,但若要說明母語的文法與句子結構時一定啞口無言,因為他們使用時不是完全自覺的,甚至是完全不自覺的,這一類音樂聽眾與音樂的關系就是如此。

        有教養的聽眾或有教養的音樂消費者:這類聽眾喜歡聽很多音樂,甚至可以無止境地聽。他們對音樂家、詮釋者、音樂曲目都會主動地進行了解,而且收集唱片、錄音帶。他們把音樂當成一種精神文明的產物,而且非常尊重它。這種類型的音樂聽眾往往會把聽音樂、了解音樂、收集音樂作為他們社會地位的一種標志,認為是他們的一種義務,從而顯示出故弄風雅、庸俗的形態。

        感性的聽眾:該類型聽眾與音樂的關系不像上一種文化消費者那么生硬。不過,音樂變成他們生活中的避風港、欲望的發泄與非理產生的來源。阿多諾認為,這類聽眾尤其喜好強調感情的音樂,如俄國音樂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不滿挑剔的聽眾:這類聽眾屬于西方音樂史上巴洛克時期音樂巨人巴赫音樂的熱愛者。他們對現今社會音樂生活非常不滿,認為它很虛偽,對這種不滿環境的反應,就是消極地在前人音樂里找慰藉,而他們所強調的,正是對前人音樂作品忠實的詮釋態度。

        爵士樂專家與爵士樂狂:這兩者是很難劃分的。該類型的音樂聽眾,有如爵士樂的基本特色“即興”一般,喜好自主自發性,與“不滿的聽眾”同樣排斥社會上以古典浪漫為音樂理想的趨勢。

        把音樂當成消費的聽眾:該類型的聽眾在所有類型中占的比例最大,他們的產生與“文化工業”現象息息相關。由于缺乏音樂的專業知識,他們通常只是文化消費者,音樂對他們除了當成興奮劑外,是不具備任何意義的。

        無所謂、非音樂與反音樂聽眾:據阿多諾解釋,此類型的聽眾所以會有聽音樂的態度,不在于生理上缺乏音樂性或音樂才能,而在于后天不良的環境背景與極度的灌輸式的教育方式。

        (二)音樂社會學對音樂分類、價值評價與非自主性學習的研究

        1、嚴肅音樂與娛樂音樂

        一般認為,傳統的西洋古典音樂是嚴肅音樂,流行音樂則屬于娛樂性音樂,或稱為輕音樂。但真可以這樣區分嗎?若問,莫扎特的《嬉游曲》屬于嚴肅或娛樂性音樂?或許一般人會馬上回答,它們應該屬于前者。然而一旦了解《嬉游曲》是一種在十八世紀末提供娛樂的室內樂時,答案可能就完全不同了。至于爵士樂的種類,也有同樣的情況,可見嚴肅音樂與娛樂性音樂這兩個名詞雖然常被使用,但無法分得清楚,原因何在?可有更好的分類?這些都是音樂社會學研究學者試圖解決的問題。曾于1979年出版的第一本專門介紹(系統音樂學)方法及研究技巧的論著的捷克音樂學者,德國漢堡大學教授卡布其斯基(VladimirKarbusickyb.1925),在他的《經驗社會學》(EmpirischeMusik-soziologie)中(于1975年出版于德國威斯巴登),從定義、名詞與美學角度來探討娛樂性,也就是輕音樂與嚴肅音樂的不同,再就特性與功能的觀點來區分它們。

        2、價值與評價

        社會學上的兩個重要問題若應用到音樂社會學上,所涉及的研究課題有:什么樣的音樂作品在一個社會中會被賦予一個較高的評價呢?原因為何?它與社會的架構、形式有何關系?又如音樂家、作曲家、演奏家或音樂學家的社會地位如何?以及音樂研究學者的研究興趣、研究方向等。1970年生于法國巴黎的音樂學、東方學學者丹尼耶陸(AlainDanielou),在他1972年出版的《東方國家音樂與音樂家的處境》一書中,針對亞洲國家音樂家的情況,做了詳細的剖析。他指出,亞洲音樂之所以會被藐視,是西方人借助殖民政策所作的文化宣傳所導致的結果。又說,西方國家在亞洲地區開拓殖民地的野心,更造成集體洗腦與滅絕種族文化的后果。這也是亞洲傳統音樂的作曲家、演奏家地位低落,亦感到自卑的原因。很明顯丹尼耶陸的這種研究,就是把社會學上的兩個重要問題———價值與評價,應用到音樂社會學領域的最好例證。

        3、非自主性的音樂學習

        這也是音樂社會學探討一個人在無意識、無法抗拒的情況下,所接受的音樂教育,如廣告音樂常常無形中進入我們的腦海中。非自主性音樂學習是音樂教育,尤其是兒童音樂教育的重要研究課題。兒童,特別是幼兒時期,受大人的影響既大而深,一個從小就被灌輸古典音樂的小孩,會無理由地排斥其他音樂。所以,一個人對某種類型音樂喜好的原因,是否與非自主性音樂學習有關呢?另外除了廣告、音樂教育,非自主性音樂學習還可以來自哪個方面?這些都是屬于音樂社會學的關心范疇。

        (三)音樂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自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的《音樂理性基礎和社會學基礎》于1921年出版后,音樂社會學學科就成為一個新興的音樂理論研究領域。究其原因,首先是高科技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音樂制作、創作的提高和音樂創造力的發展。其次,為滿足不同社會階層對音樂形式追求的多元化,出現了許多新的音樂內容與樣式,音樂新事物的出現大大地提高了音樂的社會性,擴大了音樂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和范圍。如曾經被廣為忽視的各類流行音樂也成了音樂社會學的研究領域。雖然音樂社會學有了一定的發展,但與傳統的音樂學理論相比,它還屬于一門相對年輕的學科。對它的研究方法、定義、范疇還有很大分歧和差別。這些研究理論方法中比較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有以馬克斯•韋伯為代表的的合理化及理想型理論方法,這種方法的主要觀念就是以合理化理論來闡釋為什么在歐洲音樂歷史中,由復調音樂發展而來的主調音樂得到蓬勃的發展,而世界其他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的發展則合理化地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他把音程、和弦和聲、平均律的調音、記譜法以及樂器制造都看作是歐洲音樂文化內代表性的、合理的標志。韋伯還提出了理想型概念的社會科學研究理論,這種方法側重于理解、分析現實社會現象。認為把現實社會中許多零散的現象中有意義的本質提煉出來進行分析研究,把音樂作為社會現象來研究。①建立在美學基礎上的阿多諾的社會批判理論認為,西方音樂史和社會史水融。他認為音樂作品象征著社會,陳述事實,并在自己的素材中吸收社會的矛盾。對他來說,音樂作品是音樂社會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和出發點。②阿多諾還提出了文化工業的著名論述:文化工業已滲入到絕大多數的人口中,通過大批量生產文化產品,人們的感覺和行為模式符合工業資本主義主宰的社會形式的需要。他的理論充滿著的批判精神,為他的流行音樂批判增色不少。他還理解西方藝術音樂,力圖把握西方社會整個音樂領域的歷史與社會意義。③西爾伯曼經驗主義音樂社會學的理論研究認為,研究和音樂有關的個別人的行為方式和音樂經歷在音樂社會學研究中占有中心地位。這種音樂社會經歷也是一種社會現象,闡釋這種音樂現象必須要以經驗主義理論為依據。西爾伯曼從客觀化的角度出發,把作為審美對象的音樂作品、音樂內容排除在考察范疇以外。他注重經驗理論的重要性,擺脫美學標準,用經驗主義的方式來思考、解決問題。④

        二、音樂社會學學科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從開始,我國就有一些著名的知識分子、思想家、教育家在其論著中有關于音樂與社會關系的論述。如:曾志忞在《音樂教育論》中專章論述“音樂之功用”;沈心工在學堂樂歌的推廣過程中倡導的音樂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五四”運動以后,在音樂的社會功能的音樂與社會關系的認識方面,又有一批知識分子和音樂家們的論著涉及,如:我國20世紀著名的音樂學家王光祈先生在他的論著《歐洲音樂進化論》中最早提出了對我國古代與民間音樂進行搜集與整理,然后借鑒西洋音樂的方法把這些古代與民間音樂重新進行包裝,使之更易為廣大民眾所理解接受,并成為一種體現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符號的新國樂。最早指出了音樂社會學的概念與內涵,首次較全面地勾畫出了中國音樂社會學學科的整體構架,他提出:“音樂所及于人群之影響,則關乎社會學與文化史者也”。這一時期可看成是音樂社會學在我國的啟蒙階段。我國的音樂社會學理論的獨立系統研究階段始于20世紀80年代。80年代也是我國對音樂社會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此時,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國內外音樂文化交流日趨頻繁,音樂商品化的氛圍日益濃郁,這些是音樂社會學學科系統研究的重要的客觀條件,也為我國的音樂社會學理論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課題。1985年,由前蘇聯音樂美學家、音樂社會學家A.索霍爾著述的《音樂社會學》(楊洸教授譯)在我國首次面世,這本譯著在我國音樂學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此后,1990年5月,《音樂社會學:音樂詞典詞條匯輯》在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本專著共收錄了四篇有關音樂社會學的譯文和六條音樂社會學詞條。它們是:金經言先生翻譯的《音樂社會學認識對象》(德國克奈夫著)、《音樂社會學的目的》(德國西爾伯曼著)、曾遂今先生翻譯的《音樂社會學的對象、結構和方法》和孫國榮先生翻譯的《音樂社會學》(西班牙羅莎著)。

        這本書參考了諸多外國的音樂社會學書目,這些文獻包括《音樂大辭典》(德)、《哈佛音樂辭典》(美)、《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英)、《音樂百科全書》(蘇)、《音樂大事典》(日)等。這些譯著為音樂社會學學科在我國的發展與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是我國音樂社會學理論研究的里程碑。在翻譯國外音樂社會學論著的同時,我國的一批音樂學學者根據我國的現實情況,通過調查研究,也發表了大量的音樂社會學論文,其中在學術界產生較大影響的論文有:曾遂今的《試論民間歌曲的走向》、《試論民歌概念內涵的發展與轉化》、《現代民歌:時代的一面鏡子》、《口頭性、集體性不是永恒的真理:關于民歌問題與彭國華同志商榷》、《港臺流行歌曲沖擊后的回顧》、《中國現代城市民歌的復蘇及其特點———音樂社會學實踐思考筆記》等;葉林的《音樂社會學的導向和誤區》;于潤洋的《對一種社會學派音樂哲學的考察》;余蘭森的《荀子〈樂論〉與音樂社會學》。音樂社會學已在1992年被正式批準為我國的“‘八五計劃’青年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1996年年底結項。其研究成果《音樂社會學概論:當代社會音樂生產體系運行研究》一書于1997年正式出版,該書35萬字(曾遂今著)。全書九章,分別為“音樂社會學學科認識論”、“中國音樂社會學學科建設論”、“社會音樂生產論”、“社會音樂聽眾論”、“社會音樂傳播論”、“社會音樂流行論”、“社會音樂商品論”、“音樂職業論”、“社會音樂批評論”等,涵蓋了音樂社會學作為中國音樂學新學科建設所面臨的理論和實踐的基本問題。

        第4篇:古典音樂論文范文

        關鍵詞:音樂欣賞感情體驗基本要求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可以說,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無論是對于普通的音樂聽眾,還是對于音樂的專門家來說,感情體驗都是在進行音樂欣賞時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要素。對于音樂的專門家來說,假如在欣賞音樂時只注意技巧、技術手法、結構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卻無動于衷,那么他對音樂的欣賞也只?quot;覘其文而未見其心,見其表而未見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與領會音樂的美。一位有經驗的英國音樂教育家曾告誡說:"不要允許你的批評性的敏捷聰明窒息你的情緒反應。那些專家們經常把他們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還說:"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動過貝多芬寫這一作品(指Waldstein)鋼琴奏鳴曲--引者注)的同樣感覺,或是認為你也有這種情感,你才有權利說你欣賞他。"②音樂是一種善于抒情的藝術,音樂中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感情內涵,只有當音樂欣賞者的感情活動與音樂作品蘊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時候,才能稱之為正確的音樂欣賞。因此,準確、深刻和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內涵,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對音樂作品感情內涵的體驗,首先表現為感性上的直接體驗。比如,我們在聽到一首樂曲的時候,對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感情(它或是快樂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憑借自己的感性經驗,自然地產生出一種體驗。這種伴隨著音樂感知而自然產生的感情體驗,就是我們所說的感性上的直接體驗。

        例如,我們聽到這樣一個音樂主題:

        例3快速地

        鄭路、馬洪業:《北京喜訊到邊寨》

        ①布克(P.C.Buck):《音樂家心理學》,中譯本,第107頁。

        ②同上書,第104頁。

        我們自然會從這個由弦樂器和木管樂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躍的音樂主題中,獲得一種歡樂和喜悅的感情體驗。

        而當我們聽到下面這個緩慢的、如泣如訴的音樂主題時,一種悲苦、凄涼的感情會不由自主地在我們的心頭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當在鋼琴上響起了下面這個在左手持續不斷地上下滾動的音型襯托下,由右手奏出的號角般鏗鏘有力的音樂動機時:

        例5

        肖邦:《c小調練習曲》

        音樂中所表達的那種激昂悲憤的感情波濤,會把我們深深地打動。

        欣賞者從音樂中獲得的這種感情體驗,并不是由于標題或文字說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種感性上的直接體驗。當然,欣賞者能夠在自己的意識中,把從聽覺感受到的音樂音響轉化為感情的體驗,是要以正確的音樂感知為前提的,而當欣賞者對某種音樂音響及其藝術風格不熟悉,不能正確地進行音樂感知的時候,那他就不可能獲得正確的感情體驗。我在為學生講課的過程中所做的課堂實驗表明,學生們對于他們熟悉的音樂風格,盡管預先并不清楚聽的是什么樂曲,但還是能夠大體上正確地體驗到樂曲的感情性質。例如,在對樂曲不作任何說明的情況下,我為學生們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協奏曲》中第一樂章副部主題在展開部的變奏段落的錄音,然后讓學生們寫出自己的感情體驗,五個學生的回答分別是:

        (1)回憶的、欲以掙脫某種糾纏。

        (2)悲哀的、帶有哭泣的主題音調。

        (3)充滿深沉的情緒。

        (4)悲哀、哀怨。

        (5)遠方的傾訴。

        五個學生的答案用語雖然不同,但他們的感情體驗在性質上卻比較接近,而且與原作的感情內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這首樂曲中所抒發的對祖國的深切思念與身在異鄉所感到的孤寂與愁苦的感情,學生們感性的直覺也是能夠有所體驗的。

        然而,學生們對具有他們所不熟悉的音樂音響與藝術風格的樂曲,在感情體驗上卻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例如,我在課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瀟湘水云》的主題呈示段落的錄音之后,照例讓學生們寫出自己的感情體驗,五個學生卻作出了各種不同的回答:1)敘述某種痛苦。

        (2)憂郁而充滿一種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緒。

        (4)喜悅。

        (5)酒狂。

        這里之所以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差異,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體驗,主要原因是有些學生很少接觸古琴音樂,對古琴音樂還不能正確地進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確地體驗樂曲的感情內涵。

        我們上面所講的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性的或者說是直感式的感情體驗,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方式。然而,它畢竟是對音樂作品感情內涵的一種初步體驗。如果欣賞者僅憑直感去進行體驗,雖然有可能體驗到樂曲的基本感情,但卻往往會局限于喜怒哀樂的感情類型的體驗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體驗樂曲感情的內在含義。因此,對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進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認識的參與,即欣賞者要從各個方面去研究和了解樂曲感情的內在含義。只有在對樂曲感情賴以產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礎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準確地領會音樂作品的感情內涵。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學著作中所說?quot;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①

        當然,我們這里是指對那些的確表現了深刻的感情內涵的音樂作品的欣賞而言。而我們之所以對音樂欣賞中的感情體驗提出這種進一步的要求,是因為音樂中所表現的感情既不是一種與人的思想沒有什么聯系的神秘莫測的東西,也不是沒有生活基礎的主觀自生的東西。相反,音樂中的感情內涵是由一定的社會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聯系的。正如我國古典音樂論著《樂記》所說?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實踐論》,《選集》四卷本,第263頁。

        ②見《樂記》中的《樂本篇》。

        音樂表現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現感情的同時,卻不能把感情所賴以產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礎同樣明確地表現出來,這就要求欣賞者在對音樂中的感情內涵憑借感性進行體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意識地運用理解因素,深入體驗樂曲感情表現的內涵。

        由于音樂中的感情內涵常常可以在音樂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據,例如在聲樂作品中可以在標題和文字說明中找到根;在標題音樂中可以在標題和文字說明中找到根據,因此,在對聲樂作品與標題器樂作品的感情體驗中,對這些非音樂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對這些非音樂因素不予注意,而僅憑感性體驗是很難深刻領會樂曲的感情內涵,特別是它的社會意義的。音樂是一種表現生活的藝術,為了避免音響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進行藝術表現,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藝術相結合,這種做法早在音樂發展的原始時代的歌、舞、詩三位一體的形式中就已經開始了。由于這些非音樂因素已經和音樂緊密地融合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欣賞者在對音樂進行感情體驗時,就需要運用理解認識這一心理要素去對這個藝術整體加以研究,從而加深對音樂的感情內涵的體驗。

        有些無標題音樂作品,并沒有綜合運用非音樂因素,但是卻并不意味著這些音樂中的感情表現就沒有它們的生活和思想基礎。為了更深入地體驗這類樂曲的感情內涵,欣賞者一方面要通過對音樂本身的反復傾聽,憑借直感更準確、更細致地去體驗樂曲的感情表現,另一方面也要從更廣闊的方面,特別是從樂曲產生的社會環境、作曲家的生活經歷、創作意圖、藝術風格等各個方面去進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對樂曲感情內涵的正確把握。例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如果學生們通過理解認識的作用,了解到這部協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國時寫的作品,作者通過這部作品傾訴了他對遠隔重洋的祖國和親人的深切懷念,那么,學生們在欣賞過程中就會對這部作品的感情內涵獲得更深刻的體驗。又如,對貝多芬的《愛格蒙特》所寫的十段配樂中的序曲,不了解這部戲劇的主人公愛格蒙特是十六世紀荷蘭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對他所領導的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統治和爭取獨立的斗爭也毫無所知,那么也就很難體驗到這部序曲中戲劇性的感情變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壯的頌歌和勝利的狂歡。如果欣賞者能夠充分發揮理解認時的作用,對這部戲劇的內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會對樂曲的感情內涵有更深刻的體驗,而這是單憑感性體驗所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對感情體驗的這種進一步的要求,卻并不是每一個音樂欣賞者都能夠作到的。對音樂家和音樂作品創作情況的了解也不是每一個音樂欣賞者都有條件進行的。而且,有許多無標題的器樂作品,作者在創作他們時往往沒有留下什么有關記述,作品本身也并沒有表現什么深刻的社會內容,而只是某種情緒的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難對樂曲做出進一步的解釋,而只能憑借音響感知和對作者總的創作個性和風格的把握來體驗樂曲的感情。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對于絕大多數音樂欣賞者來說。音樂欣賞中的感情體驗更多地還是以感受性的直觀形式進行的。象通常所說,欣賞者是處于一?quot;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心理狀態之中,更何況音樂中所表達的感情,在很多情況下的確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呢!這樣判斷一個欣賞者是否能夠借助于某種概念把體驗到的感情表達出來,而是要看要看欣賞者是否對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真正從內心里有所體驗,欣賞者的感情是否能夠在欣賞的過程中隨著音樂的進行而起伏、變化,如果做到了這一點,那就可以說是對音樂中所表現的感受情有所體驗了。當然,我們這樣說也并不是否認理解認識對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說明,這種理解認識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體驗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樂欣賞。

        綜上所述,我認為欣賞者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首先對音樂表現為感性上的直接體驗,其次欣賞者要從各個方面去研究和了解樂曲感情的內在含義。換句話說,欣賞者要準確、深刻和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內涵,這是欣賞者在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當然,我又認為問題還有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音樂欣賞者的欣賞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個欣賞者都只能根據自己的不同生活經驗來體驗樂曲所表達的感情,因此,我們可以再從另外的角度去論證音樂欣賞活動是一種欣賞者的主體活動,欣賞者意識中的樂曲,必然滲透著他自己的主觀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創作這首樂曲時的感情體驗完全一樣。也就是說,音樂欣賞活動中主體與客體(欣賞者與被欣賞的樂曲)的關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證統一的關系。希望大家能對我提出的問題感興趣,能同我一起探討。本篇論文的寫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師與郗力紅老師的幫助,在此,對他們表示感謝!

        主要參考文獻:

        [1]布克(P.C.Buck).《音樂家心理學》[M].104-107.

        第5篇:古典音樂論文范文

        關鍵詞:音樂欣賞感情體驗基本要求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可以說,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無論是對于普通的音樂聽眾,還是對于音樂的專門家來說,感情體驗都是在進行音樂欣賞時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要素。對于音樂的專門家來說,假如在欣賞音樂時只注意技巧、技術手法、結構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卻無動于衷,那么他對音樂的欣賞也只?覘其文而未見其心,見其表而未見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與領會音樂的美。一位有經驗的英國音樂教育家曾告誡說:不要允許你的批評性的敏捷聰明窒息你的情緒反應。那些專家們經常把他們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還說: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動過貝多芬寫這一作品(指Waldstein)鋼琴奏鳴曲--引者注)的同樣感覺,或是認為你也有這種情感,你才有權利說你欣賞他。②音樂是一種善于抒情的藝術,音樂中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感情內涵,只有當音樂欣賞者的感情活動與音樂作品蘊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時候,才能稱之為正確的音樂欣賞。因此,準確、深刻和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內涵,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例如,我們聽到這樣一個音樂主題:例3快速地鄭路、馬洪業:《北京喜訊到邊寨》①布克(P.C.Buck):《音樂家心理學》,中譯本,第107頁。②同上書,第104頁。我們自然會從這個由弦樂器和木管樂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躍的音樂主題中,獲得一種歡樂和喜悅的感情體驗。而當我們聽到下面這個緩慢的、如泣如訴的音樂主題時,一種悲苦、凄涼的感情會不由自主地在我們的心頭涌起:例4慢速地《江河水》當在鋼琴上響起了下面這個在左手持續不斷地上下滾動的音型襯托下,由右手奏出的號角般鏗鏘有力的音樂動機時:例5肖邦:《c小調練習曲》音樂中所表達的那種激昂悲憤的感情波濤,會把我們深深地打動。欣賞者從音樂中獲得的這種感情體驗,并不是由于標題或文字說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種感性上的直接體驗。當然,欣賞者能夠在自己的意識中,把從聽覺感受到的音樂音響轉化為感情的體驗,是要以正確的音樂感知為前提的,而當欣賞者對某種音樂音響及其藝術風格不熟悉,不能正確地進行音樂感知的時候,那他就不可能獲得正確的感情體驗。我在為學生講課的過程中所做的課堂實驗表明,學生們對于他們熟悉的音樂風格,盡管預先并不清楚聽的是什么樂曲,但還是能夠大體上正確地體驗到樂曲的感情性質。例如,在對樂曲不作任何說明的情況下,我為學生們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協奏曲》中第一樂章副部主題在展開部的變奏段落的錄音,然后讓學生們寫出自己的感情體驗,五個學生的回答分別是:

        (1)回憶的、欲以掙脫某種糾纏。

        (2)悲哀的、帶有哭泣的主題音調。

        (3)充滿深沉的情緒。

        (4)悲哀、哀怨。

        (5)遠方的傾訴。

        五個學生的答案用語雖然不同,但他們的感情體驗在性質上卻比較接近,而且與原作的感情內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這首樂曲中所抒發的對祖國的深切思念與身在異鄉所感到的孤寂與愁苦的感情,學生們感性的直覺也是能夠有所體驗的。然而,學生們對具有他們所不熟悉的音樂音響與藝術風格的樂曲,在感情體驗上卻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例如,我在課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瀟湘水云》的主題呈示段落的錄音之后,照例讓學生們寫出自己的感情體驗,五個學生卻作出了各種不同的回答:

        (1)敘述某種痛苦。

        (2)憂郁而充滿一種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緒。

        (4)喜悅。

        (5)酒狂。

        這里之所以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差異,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體驗,主要原因是有些學生很少接觸古琴音樂,對古琴音樂還不能正確地進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確地體驗樂曲的感情內涵。我們上面所講的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性的或者說是直感式的感情體驗,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方式。然而,它畢竟是對音樂作品感情內涵的一種初步體驗。如果欣賞者僅憑直感去進行體驗,雖然有可能體驗到樂曲的基本感情,但卻往往會局限于喜怒哀樂的感情類型的體驗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體驗樂曲感情的內在含義。因此,對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進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認識的參與,即欣賞者要從各個方面去研究和了解樂曲感情的內在含義。只有在對樂曲感情賴以產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礎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準確地領會音樂作品的感情內涵。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學著作中所說?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①當然,我們這里是指對那些的確表現了深刻的感情內涵的音樂作品的欣賞而言。而我們之所以對音樂欣賞中的感情體驗提出這種進一步的要求,是因為音樂中所表現的感情既不是一種與人的思想沒有什么聯系的神秘莫測的東西,也不是沒有生活基礎的主觀自生的東西。相反,音樂中的感情內涵是由一定的社會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聯系的。正如我國古典音樂論著《樂記》所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①:《實踐論》,《選集》四卷本,第263頁。②見《樂記》中的《樂本篇》。音樂表現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現感情的同時,卻不能把感情所賴以產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礎同樣明確地表現出來,這就要求欣賞者在對音樂中的感情內涵憑借感性進行體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意識地運用理解因素,深入體驗樂曲感情表現的內涵。由于音樂中的感情內涵常常可以在音樂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據,例如在聲樂作品中可以在標題和文字說明中找到根;在標題音樂中可以在標題和文字說明中找到根據,因此,在對聲樂作品與標題器樂作品的感情體驗中,對這些非音樂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對這些非音樂因素不予注意,而僅憑感性體驗是很難深刻領會樂曲的感情內涵,特別是它的社會意義的。音樂是一種表現生活的藝術,為了避免音響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進行藝術表現,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藝術相結合,這種做法早在音樂發展的原始時代的歌、舞、詩三位一體的形式中就已經開始了。由于這些非音樂因素已經和音樂緊密地融合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欣賞者在對音樂進行感情體驗時,就需要運用理解認識這一心理要素去對這個藝術整體加以研究,從而加深對音樂的感情內涵的體驗。

        第6篇:古典音樂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于新社會的人才要求也提出了高的要求,教育部門也隨之創新了教學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培育人才的教師來說,這是一次挑戰,如何創新適合新時代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是目前教學們最為關注的問題,尤其是音樂教學直接關系著學生審美觀念的認識和形成,因此,音樂教師應抓住機遇,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創建適合學生接受和學習的音樂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音樂審美素質。 

        現在高校領導越來越重視和認同公共音樂教育,是因為公共音樂教育是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公共音樂教育也是素質教育基礎化的一大基礎學科,是發展大眾化音樂的必須開設的基本課程之一。[1]開設公共音樂教育課程就是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操,并不是要讓大家都成為一個音樂人,而是具有一定的音樂素養,一定的藝術情操,能夠有美的音符去感受這個世界這個社會。開設這個課程,還是對課程節奏的一個調節,對學生狀態的一個調節,在數理化學習疲憊的狀態下,適當地進行音樂教育,是對心靈的放松,也是響應培養綜合性人才的要求。從更高層面來講,是完善人格的必然要求。

        一、 音樂教育的內涵和作用

        1內涵:顧名思義,音樂是一種藝術,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的內在思想感情,是反應現實生活的一種方式。它由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構成:節奏和旋律,又分為兩大部分:聲樂和器樂。音樂教師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樂理知識為音樂教育,它包括音樂的旋律、節拍、節奏、力度、音色、音程、和聲、調式和曲式等,以及歌曲、器樂曲的演唱、演奏技能以及樂曲的欣賞分析的教學過程。[2]應約教育具備的特點是它具有十分豐富的人文內涵,不僅僅是開展音樂文化素質教育為目的,而是將人類跨越式的音樂文化精髓,通過各種不同的音樂學習形式的傳授,以及良好的音樂環境的熏陶作用,使受教育者具備強烈的民族文化精神、、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藝術審美能力。

        2作用:從人的全面發展來看,音樂教育對人有著獨特的功能。首先,音樂教育優點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靈魂,也是其他教育方式難以替代音樂的作用。音樂是一種藝術,它是崇高而深刻的,它具有強烈的感人魅力,通過獨特的聲音表達思想、此種意境容易進入人的內心世界,激活人們內在的心理需求,實現結合作者、表演者及欣賞者的情感共鳴,音樂中所體現的思想觀點、道德精神等在不知不覺中,讓人們接受逐漸轉化為人格精神的其中一部分。

        其次,大學生的智力素質和文化素質在音樂教育的幫助下逐漸增加和提高。音樂教育需要創造教育、培養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新時展的重要學科。學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需要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再次,音樂教育的培養,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品格,提高大學生的審美素質。音符的流動,產生不同形式的內容、不同形式的樂曲,給人在不同的情感下產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在教學中,音樂教師主要的目標是如何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同時提高學生的感受美、鑒賞美,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品格和素質。

        二、現時期高等教育公共音樂教育現狀

        在很多高校,對于公共音樂教育的問題并沒有引起校領導的重視,也沒用引起學生的重視,不是作為必修課程開設的,僅僅是一門選修課程,而更為嚴重的是即使是選修課程,到課率也是非常低的。學校并沒有相應地機制去保證這么課程的實施,也沒有單獨的經費去落實這門課程。沒有設立相應地管理機構與監督機構。使得這門課程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狀態下發展的了。盡管,很多音樂選修課是根據音樂學院的專業教授和老師所代教的。導致大多數同學心甘情愿上課,從課堂上學習到一些音樂基礎知識,但并不是有教授就行的,主要還是學生并沒有相應地基礎,對這門課程沒有理論作為支撐,缺乏對音樂的理解,從而使這門課程的效率很低;其次就是學生很少參與有關音樂的活動,大學生普遍對高雅的音樂不感興趣。[3]所以,高校并沒有重視公共音樂教育的長期發展,這樣一來,就不利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很多大學生對于音樂教育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夠高漲基于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音樂情況不如樂觀,很多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對音樂知識十分不夠了解,所以在大學學習期間,教師需要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但是很多大學生面對社會的激烈的競爭壓力,只重視了專業的學習,學習音樂不感興趣,沒有了動力和積極性。現在值得一個研究的問題就是大學生不懂得去欣賞音樂。

        和一些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大學生對音樂知識相對缺乏,絕大多數學生對五線譜這些基礎知識不懂,不知道一些古典音樂、沒有聽過《命運》等一些舞曲;由于缺乏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一些大學生對音樂的品味不高,喜歡沒有價值內涵的垃圾音樂,而忽視了對高雅音樂的欣賞,甚至無法區分什么是高雅的音樂什么是低俗的音樂,不是一名合格的當代大學生。

        荀子這樣說過:“故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則不能不亂。”對于荀子的這段話明顯的指出了沒有正確的引導會導致一些不良的后果。因此現在所涉及的問題是既然開設了這門課程,既然面對的是沒有音樂理論基礎的學生,那么久應該考慮怎么樣去彌補他們的缺陷,怎么樣使他們理解音樂,使他們能夠適應這門課程的客觀要求,使提高課堂效率。大學音樂教育離不開音樂的性質和方法,內容和形式,音樂的構成要素,題材和風格以歷史、世界音樂知識等內容都是息息相關。這就從基本層面上要求高校音樂教師要有較深厚的功底,對音樂知識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但目前高校的音樂教師缺乏,而且整體音樂素質也很低。另外,缺乏統一的教材。目前,許多高校都是模仿專業學生的教材,沒有適合的學生教材和方法,對學生的音樂教育嚴重歪曲。

        三、 加強高校音樂教育的必須進行一定的改革,否則難以適應這門課程的發展

        在當今物欲橫飛的世界,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情操,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對大學費音樂專業的學生進行一定的音樂系統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價值觀、利益觀都有很好的現實意義。對于這一改革,核心在于經費支持,并成立相應地機構,將這一課程的發展納入到有規劃、有方針的軌道中來,并對大學生自身基礎進行一系列改革。

        1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的培養

        大學培養的目的不是簡單地注重學生會什么,不會什么,而是發展他們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自我辨知的技能,又具有很好的審美情操,為今后音樂人才的發展提供一個自我發展的舞臺。對于音樂的鑒賞,不僅是音樂本身,更應該注重對音樂家的背景進行講解,了解他們那個環境,他們的心情,他們的心理特征,他們的價值追求,掌握他們演繹的基本手法,還能夠透過音樂聯想到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的時代背景,涉及政治、經濟、歷史、哲學、地理、民族學、人類學等各個學科的知識。這些知識將拓寬大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對各個領域的了解,促進發展大學生的智力開發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進而陶冶內心世界,培養學生的素質。注重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在音樂實踐中,能夠將音樂背后的時代背景、人物情懷在表演中表現出來。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一方面是通過平時的教育,注重課程的設置,通過向學生傳授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考核,不應該單純地注重理論或者實踐的考核,應該把兩者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或者對二者進行綜合來考核,迫使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4](p57)

        2完善高校公共音樂教育制度和法規

        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制度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事業不可缺少的整體之一,也是完善機構建設的有力保證。學校要像發展體育事業那樣發展音樂,要有學校音樂培養委員會,要有校領導親自掛帥,要每年舉行音樂鑒賞財政計劃中,必須要有專項資金保證這一事業的發展。要制定相關機構,要在機構上、人事上落實到位,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要納入到學校發展計劃中來。對學生還可以制定學年學分,此制度在于為各種各樣的選修課程奠定基礎,從而約束學生行為。必須課和選修課相結合,拓展學生學習的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不斷的提高和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誘導學生主動去學習,達到提高學生音樂全面知識和綜合素質的目的。重視公共音樂教學課程的規劃,必須尊重學科發展規律,不得違背科學規律而行事。首先,教材的選擇,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教材,應該切實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老師的實際,結合學校的實際。其次,對于老師的配備,應該采取科學的原則,老師與學生的比例應該是多少,應該由哪些老師指導這門課程,多必須有科學的一句。最后,對于這課程的考核,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進行,難度多大等等,都必須有理有據,否則只會打擊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選課可逐漸向上的原則,先選基礎類,后選鑒賞類,也可選音樂藝術實踐類,如開設《合唱基礎》《聲樂基礎》等課程,相互結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強學生的音樂藝術實踐鍛煉,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音樂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音樂教育的關鍵。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創作歌曲,參與配樂朗誦、舞臺設計等,發掘學生的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組織學生成立校園合唱團、樂隊、舞蹈隊等,參與各種演出和演唱比賽;還可以組織文藝演出小分隊參加每年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等,從而為廣大學生提供和創造展示自身音樂藝術素養和才能的機會。總之,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鞏固和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把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4優化音樂教學過程

        現代音樂教育必須借助一定的手段,否則會顯得單一化、枯燥化。比如如何利用多媒體,如何利用網絡等手段進行音樂教學。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不是逼迫學生學,是讓學生有學習的欲望,讓他們喜歡上這門課程。二是怎樣提高課堂的效率,讓學生能夠通過課堂的學習確實學到有用的東西,并最終能夠成為自己的知識并加以運用。[5]因此,新的教學方法不是單純傳授教學方式,也不是簡單地運用新技術向學生傳授各種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公共音樂課不僅是能夠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更能培養學生的藝術探究的科學思維,研究方法,學生能夠通過這個方法去鑒賞其他的音樂作品才是最成功的。運用現代化的手段,使學生感受到多媒體帶來的樂趣,讓課堂更加生動,給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使學生提供一個聲情并茂的、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營造色彩繽紛、聲像同步的教學情景,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愛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相結合感性認識,讓學生能夠欣賞美、感受美、理解美,把音樂課堂上升成一種審美能力的培養平臺,有力的提高大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5營造良好的校園音樂文化

        校園文化是對學生潛移默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一方面,學生可以從音樂的知識經驗中投身于校園文化建設服務,活躍校園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多樣豐富的校園文化又能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廣泛興趣,陶冶學生的自身的良好思想情操。所以,各高校科技結合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組織學生更多的參與各種健康的文藝活動,將高雅文化帶進校園,為音樂環境教育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筆者認為,可以在學校舉辦一些校園歌手大賽、音樂會、音樂論壇等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全校范圍內營造一種濃厚的校園音樂氣氛。[6](p124-125)

        四、結束語

        音樂教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從學科分類的角度來講,它所處的領域也很重要,對于學生審美傾向的培養,對于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發現自然美的培養都是十分重要的。音樂教學改革對學生的自身發展祈禱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公共音樂教育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現象,隨著人們對精神追求的不斷發展,就需要音樂去彌補,需要音樂這門學科去完善教育發展的不足之處。作為高校工作者,特別是音樂教育工作者,更有責任有義務去宣傳音樂教育開展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為在高校開設音樂公共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王耀華.高師音樂教育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徐易炎.創造性思維與創造力開發[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3]黃碧源.高等音樂教育之我見[j].廣州大學梧州分校學報,2010,(3).

        [4]郭麗娜.論音樂審美與素質教育[j].華章,2010,(2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韩三级 | 亚洲色国产欧美 | 日本少妇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