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職高德育輔導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2-28
一、高職高專輔導員職業倦怠的現狀
1.工作消極
在工作上主要表現出一種消極被動的狀態,對工作敷衍應付,缺乏激情與活力,不愿意去思考,對上級布置的工作被動去做,不愿意創新;對學生缺少熱情和耐心,不愿意把時間用在學生管理和學生活動中,對學生沒有關愛心,對自己帶的班級沒有班級歸屬感。
2.身心疲憊
在生理上,經常感到身心疲憊,壓力增大,精力難以集中,甚至出現身體虛弱、肌肉緊張、四肢乏力的現象,還會經常失眠。
3.心理失衡
在心理方面,對本職工作不感興趣,甚至抵觸,對待工作或學生經常會出現比較大的情緒波動,在學生和同事面前也會生氣發怒。經常會出現精神緊張、情緒低落、消極偏執、喜歡抱怨的心理現象,對工作崗位不滿意,總有想離開輔導員崗位的想法。
4.關系冷漠
在人際交往上表現出對同事及學生的冷漠,不愿意與同事交流,不想與學生打交道,與人相處時缺乏容忍度與合作意識,工作上缺乏有效的溝通與配合,工作關系比較緊張。
二、高職高專輔導員職業倦怠的原因
1.輔導員的內在原因
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內在原因主要表現在個人的職業認同感低下。輔導員崗位相比教師崗位而言,付出的時間、精力等都要多得多,但大多數院校輔導員的收入都比教師收入低。現在入職的輔導員都要求是研究生學歷,所以他們對工作的期望也比較高,當現實工作中的種種表現無法達到他們當初的預期時,就會產生失落感,從而導致輔導員的心理嚴重失衡。筆者通過對輔導員的問卷調查發現,70%以上的輔導員有轉崗要求,這極大影響了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
2.輔導員的外部因素
(1)工作對象使輔導員產生職業倦怠。現在的學生都是“90后”,而高職高專學生的高考成績都不怎么理想,現在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的專業錄取分數線都降到了200分以下,這種情況下招來的學生素質可想可知。相對本科學生來說,高職高專學生自我個性較強,自我紀律約束力也不夠,比較難于管理,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愿意學習,不接受思想教育,甚至帶有很多的不良習慣,從而給輔導員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面對這些學生久了,輔導員的耐性和熱情就會消退,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輔導員出現職業倦怠。
(2)工作內容使輔導員產生職業倦怠。高職高專輔導員的事務性工作非常繁多,雖然說輔導員主要承擔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和獎助學金評定等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輔導員要處理很多事務,學校的學工、招就、教務、后勤、醫務、保衛、黨團等部門經常會有很多事務性的工作都落到輔導員身上,自身又還要組織各種班會、參加學生的各種活動、組織各種比賽等,輔導員一天面對如此繁多的工作任務,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3)自尊對于輔導員職業倦怠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且起控制作用的因素。當今社會上對輔導員崗位的認同感普遍比較低,這極大影響到了輔導員的自尊心。每一個人都有社會性,對社會支持和認可都有一種強烈的需要,任何感受不到社會認可的看法都可能會對自身產生壓力。目前社會上普遍對高校輔導員的認識還簡單停留在大學生“保姆”的角色上,認為這個崗位不需要太多的學術背景,誰都可以做。因此很多輔導員對外都說是大學老師,但不說是輔導員,甚至有部分高校的老師領導也認為在學校里什么都做不好了,就去當輔導員。另一方面,如今的高校都以教學與科研為主導,專職教師職稱的晉升比輔導員容易,收入也比輔導員高,這種反差造成的失落感往往會導致輔導員們在本職工作中漸漸產生倦怠感。
(4)工作壓力與精神壓力難以得到釋放。安全穩定是學校發展的前提,因為輔導員在一線直接面對學生,所以擔負著很大的壓力,如擔心學生出事。所有高校基本都要求輔導員的手機必須保證24小時開機,隨時待命,就導致輔導員白天沉溺于處理各種學生事務,晚上和周末心理上也還要處于高度緊張狀態。高校輔導員的配比一般來說都不足,遠遠超過1∶200,同時輔導員還承擔很多其他工作,容易導致其身心疲憊和職業倦怠。就目前的高校來說,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視,但對輔導員心理問題的疏導還沒有真正引起注意。無論是學校還是院系,對輔導員的心理問題都是忽視的,所以他們的心理壓力無處釋放,消極和負面情緒慢慢占據主導地位,必然產生職業倦怠。
三、高職高專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的干預策略
1.完善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隊伍的評估機制
要想讓輔導員消除職業倦怠,就必須改變輔導員隊伍的評估機制,從物質和精神上激勵輔導員提高工作積極性。一是要嚴格控制輔導員的選拔機制。要根據教育部有關輔導員的條件來嚴格選拔輔導員,要堅持德才兼備、敬業愛崗的原則,選拔思想過硬、作風正派、素質優秀的研究生來擔任輔導員,而不能把那些在學校其他崗位做不了的人員安排來當輔導員。二是要改變管理機制,輔導員的工作時間有很大可變性,很多高校都要求輔導員上行政班,但是輔導員處理的與學生相關的事務很多都是在課后甚至周末,所以從管理上就要實行靈活的管理制度。如輔導員課余用的時間可以通過調休來實現,這也能刺激輔導員提高工作積極性。三是要提高輔導員的福利待遇。可以根據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把輔導員工作都用工作量來細化,并與福利掛鉤,保證輔導員的工作時間、工作強度、工作能力與收入成正比。四是要完善輔導員的評價機制,通過考核評估促進輔導員提高工作積極性,對優秀的輔導員要予以獎勵,做到獎罰分明,充分調動輔導員的積極性。五是建立切實可行的輔導員流動制度,加強輔導員的交流和提拔, 解決輔導員的后顧之憂,通過完善輔導員進修、轉崗、晉升等機制,拓寬輔導員出口,確保輔導員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2.加強高職高專院校“雙師型”輔導員隊伍建設
目前的高職高專院校都是應用型高校,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輔導員,也應該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這樣既可以為成功轉型做準備,又可以更好地融入學生當中。因為高職高專學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校見習實習,作為輔導員如果懂得所帶的學生專業技能知識, 這樣就更能有效開展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雙師型輔導員能把專業意識、專業技能融入學生日常思想教育活動及日常管理中,有利于形成高職院校全員參與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有效機制。
3.提高輔導員的社會地位
應在全社會形成重視輔導員職業的良好氛圍,特別是在高校里要切實提高輔導員的社會地位。一是學校領導要有重視輔導員隊伍的意識,把輔導員隊伍建設當成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工作來做。二是高校的專業教師要增強對輔導員工作的了解和認識,并從意識上和行動上去理解和支持輔導員工作,主動為輔導員們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力的幫助。三是學校行政機關的管理人員要轉變觀念,支持和配合輔導員開展工作。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參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有利于提高輔導員的社會地位。
4.輔導員自身的努力
從輔導員的個人層面來看,輔導員應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方法,形成樂觀向上的個性,積極預防職業倦怠。首先,高職高專輔導員自身要有職業認同感,樹立堅定正確的職業信念和職業理想,從內心認同輔導員的職業身份,把輔導員工作當成事業來做。其次,要積極進取,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積極探索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新模式,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斷改變,輔導員內心要有強大的學習動力,不但要學習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健康教育和就業創業指導等內容,還必須不斷學習研究所帶學生專業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形成較為合理的知識結構,并最終能夠綜合運用這些知識,服務于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讓自己成為全能型的輔導員。最后,要培養樂觀的心態,提高心理調適技術水平。輔導員要培養積極、樂觀、向上的心境和強健的體魄以及有固定的興趣愛好,輔導員覺得的內心壓力過大或者明顯出現職業倦怠的癥狀時, 要學會調適,學會自我解壓,要敢于向別人求助。所有輔導員自身都要自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主動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的相關知識,最好都能參加心理咨詢師的培訓及考級,這樣就會掌握一些心理調適的基本技能。內心有壓力時懂得轉移并不斷調整期望目標,防止不恰當的期望,可有效避免職業倦怠行為的發生。
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輔導員,應該充分認識職業倦怠的危害,對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面對的種種壓力有清醒認識和充分準備,隨時調整心態,注重自身健康人格的培養。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長效機制和保障機制的構建,使輔導員能專心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專家。
參考文獻:
[1]張永強.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成因分析與應對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7).
[2]韓 芳.提高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工作效能的思考[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4).
[3]賀 斌.高職高專輔導員職業倦怠現狀與應對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3).
[4]翟承宇,楊 丹. 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問題調查與研究[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9).
[關鍵詞]高職;輔導員;培養目標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01-0180-03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培養的重要性
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是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層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線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是保證學院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所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大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輔導員是學生進入高職高專院校后接觸最直接、最頻繁的老師的代表,是學生在學校成長最直接的引導者,是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直接維護者,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直接組織者,是學校校風學風建設的直接實施者。
近年來,高職高專院校發展較快,高職學生逐年增多,這就為輔導員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天空,隨著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增多,輔導員的作用與不足也顯現出來。可以說,高等學校的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承擔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工作,但目前一些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輔導員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在我們所調查的8所高職高專院校共207名輔導員中,85%為專職輔導員,這意味著專職輔導員作為高校中一支朝氣蓬勃的力量出現在校園,隨即我們需要考慮更多的是輔導員這個新興群體在高職院校的發展與機遇,從我們的調查中得知,目前高職院校輔導員的特點是:年輕化(83.7%輔導員年齡在30歲以下)、工作年限短(95%輔導員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下)、專業多樣化(文史哲理等專業多樣化)、高學歷(94.7%輔導員為本科以上學歷)等,這樣的一個群體,給高校注入了青春與活力,但同樣也因為這個群體發展的不穩定性,輔導員工作的短期性特點十分明顯,輔導員的平均職業壽命較其他行業都短。高職院校輔導員的發展比本科院校晚得多,如何借鑒、引用各類本科院校的成功經驗于高職高專院校中,形成適合高職院校實際的一股穩定的、高素質的力量,這是高職院校迫在眉睫的大事。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職業困擾
(一)職業定位不準確。高校里有兩大群體,教師及行政人員。這兩大類群體分工明確。教師負責學生的教學、學術科研工作,主要在分布在各系部,走教師系列職稱;行政人員負責學生管理、后勤服務、教學管理等工作,主要分布在各行政處室,走行政系列職稱。而輔導員在高校這個特殊環境里卻沒有被定位為教師或行政人員,處與“第三類人”的地位,他們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學生、服務學生,有的輔導員還兼職上課,卻極少有高職院校把他們明確地納入哪一個系列,這給輔導員帶來很大的職業困擾,找不著自己的定位,定位不準確,自然談不上長遠發展。筆者在調查中得知,輔導員在高職院校很少上課,不上課,就沒有條件評教師系列職稱,輔導員除了管理學生的工作之外,還得從事較多系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但讓人遺憾的是,很多高職院校以輔導員非行政人員為由,拒絕輔導員進行行政系列職稱評定。這些現狀都深深困擾著我們的輔導員,找不著輔導員這個職業的定位,導致輔導員均把輔導員這個職業當成一個翹板,三年或者五年后轉行做其他崗位的工作,完全脫離輔導員工作崗位。
(二)工作職責不明確。在我們的調查中,所有的被調查院校均制定了輔導員工作職責,而在訪談中我們得知,工作職責只是一個空殼,輔導員的工作職責不明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輔導員與班主任工作職責不明確。高職院校設立輔導員比本科院校晚,以往在高職院校多以班主任來管理各班學生,一個班主任管理一個班,類似于中學班主任管理的模式,在近幾年高職院校不斷擴招的情況下,根據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的規定下,各高職院校開始設立輔導員,轉變學生管理的模式,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沿用班主任輔導員共同管理的模式來管理學生,而班主任與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并不明確,大家都沒有一個參考標準去管理學生,容易導致兩者管理學生有沖突或者脫節的地方。第二,輔導員與所在系部行政辦公室工作職責不明確。在筆者調查的高職院校中,大多輔導員在從事本職工作以外,還得從事大量系部行政辦公室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大家也習慣了輔導員參與到行政事務中,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管理學生、教務、后勤的行政部門也習慣把工作直接交由輔導員去處理,實際上,這些事務分散了輔導員大量的精力,使輔導員不能專職做好學生工作,形成輔導員工作與系部行政工作不明確的局面。第三,眾所周知,輔導員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是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個工作從理論上、從實踐上都需要輔導員花大量的腦力勞動去完成,而我們看到的是輔導員整日奔波于學生管理、教務、后勤等行政部門,除了檢查協調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還得參加學生的所有校園文化活動,輔導員沒有時間去思考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連續、系統的工作,應該在學院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由學生主管部門來統籌安排,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成長的特點來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案有條不紊地進行,而高職院校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手給輔導員做,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沒有檢查、沒有評比,再加上這個工作不能實現立竿見影的效果,使輔導員錯誤地認為這個工作做與不做一個樣,這大大削弱了輔導員的工作意義。
(三)未形成健全的考核機制。輔導員的工作質量參差不齊。高職院校輔導員是新興行業,對輔導員的管理考核還處于探索階段,高職院校在招聘輔導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同時并沒有把輔導員考核機制的步伐跟上,沒有科學的、完善的制度約束、管理輔導員,再加上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年齡偏低、工作年限短的特點,且輔導員都是各個專業畢業的大學畢業生,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的相關經驗不足,這就導致輔導員的工作質量參差不齊。部分輔導員責任心強,就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好工作,而有的輔導員責任心不夠、懶惰,不愿意投身于輔導員事業,在沒有制度約束的前提下,做多做少一個樣,做好做壞沒區別。輔導員之間沒有競爭。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輔導員事業的發展。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培養方向
要想擁有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必須解決好高職院校輔導員的政治待遇、經濟待遇、職業生涯規劃等一系列問題。
(一)規劃輔導員的發展路線。在高職院校,輔導員要評職稱,可以走兩條路,一條是行政行列,一條是教師行列。在學院的相關規定年限下,輔導
員可以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在高職院校中,輔導員的憂心來自于認為從事輔導員的工作難評職稱,得不到肯定,沒有前途,看不到希望。而學院不能一刀切,把輔導員規劃到行政或者教師行列中,讓每位輔導員都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無論輔導員選擇哪種路線,學校都應該把輔導員作為黨政干部選拔的后備力量。
1.行政路線。如果輔導員在工作規劃中認為自己較適合走行政路線,則可以選擇這條路線。行政路線主要是:輔導員在做好本職工作前提下,適當兼職系部辦公室、分團委的職務,做些學生入黨入團、學生干部管理、系部日常工作等,如果在輔導員的精力和能力許可的情況下,輔導員還可以兼任學院學生處、學院團委等部分職務,從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為輔導員行政工作打開道路。輔導員工作適當年限后,可以提出申請評定行政系列職稱,這將大大提高輔導員的工作熱情。
2.教師路線。如果輔導員在自己工作規劃中認為自己較適合走教師路線,則可以選擇這條路線。這類的輔導員除了輔導員本職工作外,將投身到教學事業上,兼職上課。輔導員上課在各高職院校都是頗具爭議性的事情,在筆者的調查走訪中發現,輔導員上課受爭議主要是輔導員上專業課,課時太多,導致輔導員本職工作沒有做到位。因此,筆者在這里提出,對適合從事輔導員教師系列的同志,學院應該給予關懷,鼓勵輔導員上課,但是筆者不提倡輔導員上專業課,有的高職院校輔導員的畢業專業與所在高職院校開設專業相類似,因此兼職上較多專業課程,但輔導員的身份不是專業教師,輔導員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而非教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輔導員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形勢與政策、就業輔導等課程,既滿足了輔導員走教師系列的要求,又很好的區分了輔導員與專業教師的身份。在輔導員兼職教學工作一定年限后,可以提出申請教師系列職稱的評定,同樣會大大提高輔導員的工作熱情。但無論輔導員選擇哪種路線,學校都應把輔導員作為黨政干部選拔的后備力量。
關鍵詞:婚戀觀;婚戀教育觀;輔導員;高職院校
作者簡介:李小林(1972-),女,重慶人,成都師范學院保衛處。(四川 成都 611130)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8-0207-02
由于高職學生的學習基礎、學校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高職學生的戀愛可能會有周期短、婚前行為增多、失戀比例高等問題。[1]高職輔導員是學生邁向大學生活的第一接觸人,是溝通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重要紐帶,高職輔導員的婚戀觀和婚戀教育觀無疑對教育矯正學生的婚戀問題、促進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研究高職輔導員的婚戀觀和婚戀教育觀等問題,可為加強高職大學生在婚戀方面的思想教育與心理教育、減少高職學生婚戀方面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提供重要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采用自編問卷,內容涉及婚戀觀(擇偶觀、戀愛觀、婚姻觀、性觀念)和婚戀教育觀兩個方面的內容。調查對象為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等7所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共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90份。被試的構成情況為:男輔導員80人,女輔導員110人;29歲及其以下140人,30歲及其以上50人;本科及其以下110人,碩士80人;教齡小于5年的輔導員118人,5年以上的輔導員72人;未婚輔導員116人,已婚輔導員74人。
二、結果與分析
1.高職輔導員對擇偶問題的認識
對高職輔導員在網上征婚、擇偶難原因、擇偶條件、父母相親團等問題的認識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對網上征婚這種擇偶現象表示“不贊成”的男性輔導員有60%,女性有50%,教齡在5年及以上的輔導員占66.7%,表明男性輔導員與教齡較高的輔導員比較抵觸網上征婚的擇偶方式;在“男女性別比例失調造成男性擇偶難”的認識上,在29歲以下的輔導員中持“不贊成”態度的輔導員為50%,30歲以上的輔導員中只有76%,年齡越小的輔導員越傾向于認可性別比例失調是男性擇偶難的原因;不同性別的高職輔導員對“女性擇偶要求過高”的認識存在差異,持“贊成”態度的男性高職輔導員占55%,女性輔導員占69%,表明女性輔導員在對自身擇偶難原因的認識上,更傾向于認為是自己擇偶要求過高;對父母參與相親現象表示“贊成”態度的輔導員中,29歲及以下的輔導員為47.1%,30歲及以上的輔導員占16.0%,本科及以下學歷的輔導員有45.5%,碩士輔導員僅占27.5%,未婚的輔導員占46.6%,已婚的輔導員占27%。說明年齡較小、學歷較高、未婚的高職輔導員更為認可父母參與相親過程。
2.高職輔導員對戀愛問題的認識
對高職輔導員在戀愛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家庭條件、性格特征、戀愛要求、感情產生、物質金錢影響等因素的態度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齡、教齡、婚姻狀況的輔導員對各項戀愛問題的認識比較一致。但不同性別的高職輔導員對“日久生情”這種戀愛現象的認識存在差異,有20%的男性高職輔導員對該項表示“不贊成”,而女性輔導員中僅有5.5%的人表示不贊成,表明在戀愛過程中女性輔導員比男性輔導員更認可“日久生情”,不太認可“一見鐘情”;不同性別、文化程度的高職輔導員對物質因素對愛情影響的態度存在差異,其中男性輔導員、女性輔導員、本科及以下輔導員、碩士輔導員中持“贊成”態度的分別為62.5%、56.4%、64.5%、50%,說明男性和高學歷輔導員更加看重物質金錢對戀愛過程的影響。
3.高職輔導員對婚姻問題的認識
針對高職輔導員對傳統婚姻觀、婚戀年齡、最佳結婚時期、新式婚姻、結婚準備等問題的態度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年齡的高職輔導員對婚姻相關問題的認識比較一致。不同文化程度的輔導員對“男主外女主內”、“門當戶對”等傳統觀念的態度有差異,持“不贊成”的本科及以下學歷高職輔導員占65.5%,碩士輔導員占40.0%,表明學歷較低的高職輔導員越不愿意接受傳統婚姻觀念;不同婚姻狀況的高職輔導員對“最佳結婚年齡是事業有成或工作穩定后”項目的認識有差異,表示“贊成”的未婚輔導員占70.7%,已婚輔導員只占48.6%,表明未婚輔導員可能會因為事業延誤結婚的年齡;教齡對“獨身”、“試婚”、“閃婚”、“丁克家庭”、“婚內單身”等前衛觀念的態度有影響,在表示“不贊成的輔導員中,教齡小于5年的占 61.0%,5年及以上的占41.7%,反映了教齡越長的輔導員反而越容易接受新式婚姻觀念。
4.高職輔導員對性問題的認識
對高職輔導員在戀愛過程中的性觀念、的重要性、、無性婚姻等問題的認識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齡、婚姻狀況的高職輔導員的態度比較一致。不同性別、教齡的輔導員對“性為平常事非隱晦之物”方面的態度有差異,其中持“贊成”態度的男性輔導員占72.5%,女性輔導員為58.2%,教齡小于5年的輔導員占74.6%,教齡在5年及以上的輔導員占47.2%,表明男性和教齡較短的輔導員更容易接受戀愛中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輔導員對“”問題的認識有差異,持“贊成”態度的本科及以下學歷輔導員為69.1%,碩士學歷輔導員為82.5%,表明學歷越高的輔導員越看重“”觀念;不同性別和文化程度的輔導員對“另一半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問題的認識存在差異,其中表示“贊成”的男性輔導員和女性輔導員分別占70%、87.3%,本科及以下學歷、碩士學歷輔導員分別占74.5%和87.5%,表明女性及較高學歷的輔導員對持更為保守的態度;不同性別的高職輔導員對“無性婚姻”問題的認識存在差異,其中89.7%的男性輔導員在該項目上選擇“不贊成”,而持相同態度的女性輔導員為69.1%,表明男性較之女性輔導員更不愿意接受無性婚姻的愛情。
5.高職輔導員對婚戀教育問題的認識
不同性別、文化程度的輔導員對“421”家庭氛圍影響擇偶的態度存在差異,在該項目上持“贊成”態度的男性、女性、本科及以下學歷、碩士學歷的高職輔導員分別為77.5%、50.9%、54.5%、72.5%,表明男性輔導員及學歷較高的輔導員更為看重家庭傳統對子女擇偶的影響;不同教齡、婚姻狀況的高職輔導員對“學生應以學習為主,不應戀愛”的態度存在差異,其中教齡小于5年、教齡在5年及以上、未婚、已婚高職輔導員持“不贊成”態度的分別占69.5%、44.4%、67.2%和48.6%,表明教齡較短、未婚的輔導員相對越容易接受學生的戀愛現象;不同性別、婚姻狀況的高職輔導員對婚姻戀愛觀教育必要性的態度存在差異,其中男性、女性、未婚、已婚高職輔導員選擇“贊成”的分別占90%、98.2%、94.8%、94.6%,表明高職輔導員對有必要進行婚戀觀教育認識上表現出高度一致;文化程度對“婚姻戀愛觀教育是家長的事,與學校無關”的態度有差異,其中本科及以下學歷、碩士學歷輔導員表示“不贊成”的分別為90.9%、85%,表明學歷較低輔導員更可能認為學生婚戀觀教育除了家長外其他主體也應承擔教育的責任;不同性別、教齡、婚姻狀況的高職輔導員對“婚姻戀愛觀教育是所有老師的事”的態度存在差異,其中在該項目上選擇“不贊成”的男性、女性、教齡小于5年、教齡在5年及以上、未婚、已婚高職輔導員分別占35.0%、41.8%、47.5%、25.0%、46.6%、27.0%,表明女性、教齡較短、未婚的高職輔導員更可能認為婚戀觀教育是部分教師的責任,而不是所有教師的責任;不同性別、年齡的高職輔導員在婚戀挫折教育、婚戀問題矯正是教育重點上存在極顯著的差異,其中男性、女性、29歲及以下、30歲及以上的高職輔導員選擇“贊成”的分別為57.5%、58.2%、51.4%和76%,表明多數高職輔導員贊同婚戀教育的重點是對婚戀挫折教育以及婚前同居等問題行為進行矯正;不同教齡的高職輔導員對“婚戀挫折教育、婚戀問題矯正是教育重點”的看法存在差異,教齡小于5年的輔導員中有50.8%的人表示“不贊成”,5年及以上的輔導員僅有33.3%的人持相同態度,說明教齡越短的高職輔導員更容易接受大學生結婚現象。
三、討論
此次調查表明,高職輔導員對擇偶、戀愛、婚姻、性等婚戀問題多持相對理性態度,對大學生婚戀教育問題也有初步的認識。不同性別、年齡、學歷層次、教齡、婚姻狀況的高職輔導員對大學生婚戀觀教育認識較為一致,94.7%的輔導員認為應對學生進行婚戀觀教育。多數輔導員已經對婚戀觀教育的重點、教育主體、教師責任形成了相對一致的認識,說明在高職院校通過輔導員開展婚戀教育已具備了相應的思想觀念條件。
在擇偶問題上,高職輔導員總體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擇偶觀,能夠較為理性、全面地分析擇偶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面對當前頗受爭議的輔導員擇偶難現象,大多數被調查者能從客觀、理性的角度認識該問題,大部分輔導員(78.9%)認為工作壓力大、交往空間有限是擇偶難的重要原因。對于“網上征婚”、“父母相親團”等擇偶方式,在被調查的高職輔導員中分別只有33.7%和38.9%的人表示認可,高職輔導員仍然持較為傳統的擇偶觀念。
在戀愛問題上,絕大部分輔導員能夠保持理性、負責任的心態,將性格品質、志趣愛好等作為戀愛對象的重點選擇標準,但調查結果同時也表現出高職輔導員在戀愛過程中矛盾的一面,即物質金錢等逐步成為影響婚戀的重要因素。盡管高職輔導員戀愛動機仍然較為單純、傳統,但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也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家庭生活和金錢日漸成為高職輔導員在選擇戀愛對象時的考察標準。這是市場經濟和生活水平提高在個體思想、行為上產生的影響,一定程度的物質追求可以對個體起到激勵作用,但過分強調物質金錢可能會喪志,形成不良風氣,理應進行教育引導。
在婚姻問題上,高職輔導員更加重視組建家庭的成本和基礎,并非為了完成父母規定任務而盲目草率了事,反映了高職輔導員本身文化水平較高,思想相對成熟,具有一定的抵御外界不良誘惑的能力和對新興事物的正確判斷力。在傳統婚姻觀與前衛婚姻觀認識的對比中可以發現,只有29.5%的高職輔導員贊成“男主外女主內”、“門當戶對”的觀念,但67.4%的被調查者依舊保持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看法,對類似于“獨身”、“試婚”、“丁克家庭”等與傳統婚姻觀相違背的社會現象或觀點持相對保守態度。高職輔導員的婚姻價值觀總體表現較為理性,沒有表現出盲從或過于激進的現象。
在性觀念問題上,七成以上的高職輔導員仍然看重,近八成的高職輔導員對伴侶很忠誠。雖然當今社會中存在一些過于前衛的性觀念和不道德的,但絕大多數的高職輔導員對性問題的認識依舊較為傳統,這與被調查者的年齡、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密切相關。
隨著時代的發展,“421”家庭(即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逐漸增多,較多的高職輔導員重視這種傳統的家庭條件對婚戀教育的實質性影響。本調查顯示,只有22.1%的高職輔導員認為“學生應以學習為主,不應該談戀愛”,只有三成左右的高職輔導員明確反對學生在校期間結婚這種現象,高職輔導員對學生戀愛行為對學習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值得進一步討論。針對婚戀教育的重點問題,相當部分輔導員認為應放在婚戀挫折教育以及婚前同居等不良行為的矯正上,仍然有相當部分高職輔導員不確定應該對大學生進行怎樣的婚戀教育。
綜上所述,高職輔導員在總體上保持著相對理性的婚戀價值取向,但部分人也受到了前衛思想和行為的影響表現出茫然或與傳統觀念相違背的地方,總體上在高職院校通過輔導員開展婚戀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具備了思想觀念條件。
關鍵詞 輔導員 管理 全員育人
高校德育艱巨而復雜,輔導員是德育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工作中既要充分發揮學管部門的職能作用和專職輔導員的核心骨干作用,又要充分調動任課教師德育工作的積極性,形成全員共同參與、全方位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全程負責學生的健康成長,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將全員育人的工作落到實處和細處。
1明確輔導員工作職責
由最初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逐步轉向以引導學生成長成才為核心的教育和服務多元化發展。職責也由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擴展為集教育、管理、服務為一體,引導大學生全面成長。
1.1思想政治教育
堅持社會主義理論,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開展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學生德育工作,并從以教育為出發點的管理和服務等各個方面指導學生的成長。
1.2理想信念教育
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形勢政策教育,道德法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業發展指導;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目標、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法制意識、良好的品行操守及健康的心理。
1.3日常管理和服務育人
加強學生的學風建設,做好綜合測評、考核獎懲等工作;關心學習、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做好幫困助學工作,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1.4教育創新
指導學生黨團建設,組織協調社會教育資源,以創新精神研究運用多種新的工作載體,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教育活動。
2師德師風建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師德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修養,師風則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廉潔從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都是師德建設重要的內容。
2.1踐行教師道德規范
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對學生的個性品質加以正確引導;在日常活動中言傳身教,要認識身教重于言傳的重要性,嚴以律己,為人師表,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覺的把師德作為自己的行動特別是自身修養的指南,確立正確的榮辱觀和善惡觀。
2.2堅持德育為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把德育工作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于愛國教育、學校教育、感恩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
2.3堅持培育學生健全人格
教師要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和樂觀向上的品格,學會創造幸福,分享快樂;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塑造學生純真完美的心靈;加強學生心理輔導,認真發掘健全人格教育資源,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為培育學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圍。
2.4完善制度
師德建設以“應當怎樣”和“不應當怎樣”的外在尺度和內部命令來規范輔導員的言行,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應該做到。建立嚴格規范的考核評估制度,學年結束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評職、晉級、獎懲的重要依據。
3充分發揮輔導員全員育人的主導作用
學生工作者應該重要提煉全員育人的德育理念,充分明確輔導員育人工作職責。要做好德育工作,不僅要在日常工作中充分發揮德育作用,還要在輔導員自身的教育和管理方面下功夫,保證德育工作的全面有效。
3.1尊重學生,與學生交心
在學生之間進行平等的無障礙的溝通。努力做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育人、以情感人,創造性地搭建交流平臺,真正融入到學生群體中去,真正實現通過溝通交流,解決實際問題,增進師生友誼,創造和諧的育人氛圍,促進學生人文情懷、品質意志等的培養。其次,堅持以學生為本,不斷提高學生工作管理水平和效率。最后要利用好網絡新媒體,使之成為做好教育與管理工作的一把利器。
3.2加強教育提升德育能力
3.2.1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輔導員必須要善于學習,勤于學習,不斷提高德育理論素養。輔導員雖然忙,但仍要抽出時間學習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夯實自身知識結構基礎,積極主動在個人道德方面進行自我鍛煉和自我完善。
3.2.2要恒于研究,不斷探索科學的德育工作方法
德育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輔導員要經常性的進行思考與研究,如何融入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各種困難和訴求,并以科學的方法和高超的藝術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的問題。
3.2.3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加大德育能力培訓力度
根據輔導員自身素質情況,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和培訓,不斷提高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業務素質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只有不斷加強輔導員自身教育和管理,使學生“學有榜樣、德有示范、行有引導”,學生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輔導員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他與專業教師、學管部門等與學生直接接觸的群體間關系的協調是處理好整個德育工作體系中的關鍵。一明確目標,即在政治、道德、心理、學業、生活方面共同關愛、關心、關注學生,使之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二與任課教師及專業老師經常性地進行溝通,相互交流教育理念,共同把握好教育尺度,統一規范和要求,避免因尺度不一、要求不同等產生正負效應相抵而削弱德育作用這樣的問題發生。
參考文獻
摘 要 輔導員隊伍擔任著大學生思政工作的重任,有必要培育出輔導員這一職業的核心價值觀,包括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專業素養
>> 高校輔導員的核心價值觀及其培育 積極培育和踐行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核心價值觀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追求 試論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中的作用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高校輔導員的法治素養 高校輔導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中的角色定位 淺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校輔導員職業追求的啟迪 高校輔導員視角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究 輔導員對于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文化活動載體研究 淺析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論如何提升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價值觀 高校輔導員黨建工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核心價值觀建構思路分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景下的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第一課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當前大學生價值觀問題及輔導員培育途徑研究 輔導員加強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著力點 新媒體下輔導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幾點思考 用核心價值觀指導輔導員隊伍建設 輔導員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② 張翼,李旭.輔導員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知識經濟,2012(6).
③ 人民網:.
④ 王平慧,許長才.論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建設[J].咸寧學院學報,2010(12).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特殊學生 責任心 愛心 耐心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06-0016-02
作為輔導員,最大的快樂莫過于學生對我們的理解、信任,最大的成功無疑是學生的成長、成才。當學生需要幫助時,第一個想到往往是輔導員,所以大學輔導員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務者,是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當面對不想學、不會學、學不好、不學好、厭學、早戀、與父母和教師溝通有障礙、行為、思想存在偏差等諸多問題的學生時,輔導員需要付出更多的責任心、愛心和耐心。
一、用責任心去感染學生
責任心在輔導員的工作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輔導員只有對工作負責,盡自己全力去幫助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擁護和信任,這樣,輔導員的工作才能順利的開展。學生不遠千里離家求學于我們所在的學校,作為學生大學生涯的啟蒙教師,輔導員理所應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負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不管是在生活上,學習上還是思想上。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要求助的就是輔導員。如果輔導員沒有對學生擔負起相應的責任,那么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就會受到影響。因此,輔導員一定要擔負起這種無形的責任,把工作崗位當成舞臺,實現工作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作為輔導員,我們要時時處處留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掌握學生的信息。學生情況有好有壞,好的我們應盡全力去挖掘,壞的我們應主動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了解及掌握學生們的最新信息只靠輔導員平日留心是遠遠不夠的,輔導員可以通過經常開班委會來了解情況,也可以時常去學生宿舍走動,與學生們聊天,及時地發現學生的困難并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二、用愛心和耐心熱情對待特殊學生
當學生出現問題時,需要其進行批評教育,使其認識到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但是批評教育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指責、責罵、怪罪。一般來說,輔導員應該把批評教育的出發點建立在對學生的真誠、友善、尊重等基礎之上,把批評的最終目的定位在學生以后的改進和發展上。
無論學生犯了什么錯誤,無論該錯誤所帶來的影響程度如何,作為輔導員,在具體處理問題時,都應該秉著“就事論事”、“以禮相待”的原則,而不應該不分場合、不注意方式方法,對犯錯學生進行點名批評、責罵怪罪、諷刺挖苦等。對犯了錯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每個輔導員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筆者作為一名在職已久的輔導員,從平日工作中總結了一些經驗與方法。其中,筆者認為最為重要的也是每個輔導員都應該給予重視的有以下兩點:首先是要注意場合。如果問題比較嚴重,最好找個合適的地點跟學生單獨交談,不要當著眾人直接點名批評,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更何況是大學生們。不管他們犯的錯是如何的嚴重,他們也不希望在眾目睽睽之下受到揭示和批評。其次,要注意方式方法,細到語音語調,也就是說我們要對學生以禮相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覺得你是在幫助他,真心為了他好,他自然也就愿意敞開心扉與你交談,這樣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作為輔導員,我們接觸著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面對著各式各樣的問題。下面是筆者在做輔導員工作期間,處理的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1.我院的一個學生,上大學后由于學習壓力大,對專業不感興趣,厭學,后來甚至發展到對什么事都不感興趣。筆者接手她們班級的輔導員之后,主動找她的任課教師們了解情況,并經常到其宿舍去看望她,與她交談,做朋友,了解她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并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此外,筆者還經常與她的家長聯系、溝通,交流她的在校情況,囑咐周圍的同學多關心她,有集體活動也盡量動員她參與,幫她樹立信心。雖然中間有所反復,但經過多方共同努力,這位學生的狀況有了好轉。現在的她,學習非常努力,各方面發展都很好。
2.筆者剛接手一個班級時,從班委那得知,有一位學生從來不上課,掛科現家嚴重。在該班級學生上課期間,筆者以查宿舍的名義來到該學生宿舍,當時他正在床上玩手機。筆者搬了張凳子坐在他的桌邊,他由于不好意思,就主動從床上下來和筆者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筆者了解到該學生從小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對其寵愛有加,上了大學以后,因為沒有人督促而養成了懶散拖沓的壞習慣。幸運的是,這位學生知道自己的缺點,也很想改正,無奈缺乏動力。于是筆者和該學生共同制定了一個“實踐計劃”,在計劃中有他想要達到的目標及要達到目標需要做的努力,其中包括早晨跑步,規律的作息和不遲到、不早退和按時上自習的要求等。每天早上6:30,筆者還準時等待這位學生去操場跑步。就這樣,在我們的共同督促下,一個月后他幾乎蛻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事事積極,處處熱心,和教師同學都相處得很融洽,更讓筆者滿意的是,改變之后的他每年都能拿校級獎學金。
3.有的學生自制力差,經常上網,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對于這樣的學生,筆者大多側重以理服人,向他重申學院的規章制度,講明危害性。筆者遇到過這樣一名學生,他每天幾乎都在網吧度過,上網成癮,甚至無法自拔。在與其交談中,筆者了解到他自己也看中學業,不想再玩游戲,不想再荒廢下去,但又禁不住網友的誘惑,控制不了自己。作為他的輔導員,幫助他走出沉迷網絡游戲的泥潭是筆者的工作所在。經過幾次交流談心,這位學生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下決心以后再也不到網吧,努力好好學習。然而對于上網成癮的孩子來說,戒掉網癮并不容易。在大二的第二學期,筆者不僅一次的發現他有曠課的現象,為此筆者和家長都傷透了腦筋,無奈之下只能采取以下措施:(1)在學習上訂出目標;(2)讓同宿舍的同學多幫助他,每次上課叫上他一起走,幫助他度過困難的一段時間;(3)鼓勵他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社團活動。經過大家的努力,他如今已回到了正常軌道,這學期沒有曠課的現象,學習也很努力,各方面都有了顯著的進步。
4.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應該注重在幫困中育人,鼓勵學生在接受資助的同時,更要自強自立,克服困難,自我解困。為了讓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安心求學、踏實就業,輔導員需要幫助他們解決經濟上、心理上和求職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為此,輔導員需要多利用節假日、晚上等時間去學生宿舍深入了解每一個困難生的家庭狀況,并將這些情況熟記于心。學校為針對貧困生生活困難的問題建立多項獎勵政策、貸款政策以及補助政策,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作為學生的知心人,除了及時幫助學生申請學校資助外,還應該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的信息,幫助學生們及時了解勤工助學信息,并鼓勵學生在工作中培養自立自強的獨立意識。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應以素質拓展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自信意識;以勤工助學為平臺,培養學生的自強意識;以助學貸款為契機,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以社會實踐為依托,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貧困生的成長與前進,僅僅依靠學校的優惠政策是不夠的,更多的是要通過輔導員的努力激發出貧困生自強拼搏的精神。輔導員要把握好每年的獎學金和助學金評定工作,將貧困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在校生活情況相結合,聯系到學生的未來生活,循循誘導,步步深入,通過談話使學生在認識到感恩學校優惠政策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奮發圖強,自立自強的重要性。
大學階段學生極其重要的人生階段,作為學生輔導員的我們,是他們大學生涯里的啟蒙教師,是他們人生正確航向的引導者,我們肩負著讓每一位學生成材的崇高使命。我們所種下的每一片愛心,在學生的心里都會漸漸成長成參天的大樹,結出善良而美好的果實。
看著自己的學生學業有成,聽著他們對自己的種種感謝,那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與自豪的事。特別是當看見那些曾差點走入迷途卻又被自己親手給拽回到正軌的學生因取得好成績而吶喊時,作為他們輔導員的我們該是多么的欣慰和安心。雖然輔導員工作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同時也是一份充滿激情與挑戰的工作。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去探索細致入微的耕耘藝術,才能逐漸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收獲更大的成績。
[ 參 考 文 獻 ]
[1] 劉.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溝通交流的原則與技巧[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6(1).
[2] 李琰,王紅玉.怎樣做一個優秀的高校學生輔導員[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07(4).
[3] 鄧國英.自我激勵:輔導員工作的動力[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1).
[4] 王平,王娜.略論高校輔導員崗位價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8(1).
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基層實踐者,是實施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力軍,是大學生自主創業實踐的指導者和領路人,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應充分重視輔導員群體的角色作用,突出他們的角色優勢和崗位特點,一方面為大學生成功創業形成強大助力;另一方面提升輔導員自身職業能力,促進自我完善,以順應時展的要求。
2高校輔導員在創新創業工作中的現狀及成因
2.1現狀
創新創業工作在高校的推動中正在順利的開展,高校輔導員以其特殊的身份在創業教育和學生之間起著重要的作用。輔導員的育人作用是高校中其他人無法替代的,輔導員的特殊性是多視角、多方位、多角度、最直接、最直觀、最直覺的。所以其工作的特殊性就決定了在從事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優勢。但現階段,很多輔導員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遠遠未達到國家需要、學校需要和學生需要。
2.2成因
我國高校輔導員的專業背景,大都集中在教育學、心理學、管理類專業,人科學,社會科學等學科。《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中也提出輔導員應具有除了“馬克思理論”、“管理學”、“法學”等之外的學科基礎知識,還提出應具有“學業指導”、“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等共九個方面的能力。就目前工作情況而言,多數輔導員仍將平時工作重心放在學生日常管理活動中,這種現象客觀上減少了輔導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工作比重,導致了輔導員創業輔導的能力偏弱;其次高校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中未能充分將輔導員擺在正確的位置,也導致輔導員的參與度不深、參與面不廣;最后高校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工作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新的工作要求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在能力方面又可以讓其有了新的提高,但是現在許多輔導員都沒有接觸有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和實施,并且也沒有得到創新創業培訓,導致了輔導員對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無法進行有效的引導。
3輔導員指導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途徑
3.1積極引導大學生加深專業認識,正確看待創新
學生在高中填報專業志愿時,多數是聽取高中教師的講解,服從家長的安排與選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進入大學后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和畢業去向并無清晰認識和了解,這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和實踐活動的參與度。部分學生甚至對所學知識不管不問,把學習的時間用在從事各種社會兼職上,錯誤地認為大學期間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對以后的就業并無多大作用,而各種社會兼職活動才能讓自己的創業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可以利用自己與學生朝夕相處的優勢積極引導大學生對創新創業形成正確的認識。創新是創業的靈魂所在,而創新離不開科學知識的支撐。高校輔導員可以向專業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的放矢地積極引導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夯實專業基礎,讓學生正確認識學習專業知識對創新創業的重要性。
3.2有的放矢指導大學生開展創業實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校輔導員在指導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可以以學生興趣為抓手,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創業實踐。高校輔導員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平時與學生朝夕相處,他們能夠利用自身所從事的輔導員的工作優勢,積極組織和開展班級各項工作,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興趣以及能力所在。學生自身的這些信息和特質在他們以后可能從事的創新創業實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輔導員在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和特點,積極指導大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學生的創業實踐工作。
3.3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素養
現如今,大學生創業素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如,部分大學生創業意愿不強烈,存在想創業但又想要穩定工作的矛盾心理;部分大學生雖然創業愿望強烈,但不堅定,很難付諸行動。在創業精神上,部分大學生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和精神,喜歡單打獨斗或者冒險、冒進形式的,創業往往很難持久;部分大學生缺乏冒險精神和挑戰性,容易表現出退縮、患得患失等癥狀。在創業心理上,有的學生抗挫折力弱,遇到一點困難或失敗就會產生心理危機,創業活動也很難維持下去。針對這些情形,輔導員要懂得教育的及時性和伸縮性,從日常管理上加大對學生創業素養的提高,如,通過成功典型案例分析或邀請成功人士走進校園等方式,讓學生看到成功創業人士的魅力,體會到創業成功的效益,從而激發其創業欲望。面對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輔導員還要扮演好“心理醫生”角色,對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危機及時把脈,對癥下藥,通過科學和積極的疏導、治療、管理,幫助學生渡過創業階段的低谷期,走出困境,保持前進的動力。輔導員通過這些管理手段和育人方法,可以真正使學生的創業素養得以提升和完善,成為大學生創業和成長成才的有力推手。
論文關鍵詞:助理輔導員制;高職院校;工作成效
一、助理輔導員制的實施
學校聘任了一批政治覺悟高、有責任感、有事業心、工作能力強,在學生中享有較高威信的優秀學生干部作為新生班級的助理輔導員,聘期為一年,主要協助輔導員新生接待、宿舍管理、學風建設、獎助貸、心理健康、思想教育等學生管理教育工作。助理輔導員聘任后,學生工作處要進行崗前培訓。崗前培訓主要包括:助理輔導員軍訓工作實務、學生電子檔案實務、班級管理知識、與學生談話的原則和技巧等學生工作業務知識。輔導員指導助理輔導員開展日常管理工作、培訓與交流活動等。每學年學生工作處都會針對助理輔導員的表現進行量化考核,考核成績由工作述職、輔導員評分、學生評分、學工處評分,并選出優秀助理輔導員進行表彰。學生工作處還對優秀助理輔導員的典型事跡、工作案例匯編成冊,作為下一屆助理輔導員的培訓教材。
二、實施助理輔導員的工作成效
1.實行助理輔導員制有利于輔導員開展工作
高校專職輔導員是學生的“大管家”、“保姆”,擔負著思想教育、學風建設、就業指導、心理輔導、黨務等繁重的工作,尤其現在“80末”、“90后”的大學生都非常有個性,大都處于“不服管”的階段,這給專職輔導員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與壓力。在這種背景下,實行助理輔導員制后,輔導員更能有的放矢的做好學生管理教育工作。
(1)協助輔導員做好新生接待工作、軍訓工作、入學教育等。在新生接待工作中,助理輔導員是整個新生工作中的主力軍,協助輔導員做好新生報到工作,接待家長與新生,并且主動向他們介紹校園、學院概況及本專業的基本情況;及時將新生的各種問題向輔導員反映。95%的被訪輔導員認為助理輔導員在新生接待工作中的作用“非常大”,4%的被訪輔導員認為助理輔導員在新生接待工作中的作用“比較大”,只有1%的人認為“作用不大”。可見,助理輔導員在新生接待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在對“助理輔導員給您最大的感觸是什么”的問題調查中,80%的新生的答案是助理輔導員在烈日中陪同他們完成了整個軍訓,對新生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照顧。有95%的新生認為通過助理輔導員了解了更多的校園環境、各項管理制度等。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助理輔導員在整個新生接待及軍訓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協助輔導員抓好學風建設、班級管理。在大一新生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必要的。助理輔導員要參與班級的管理及學風建設,培養班委干部,指導班級學生建立諸如早讀、晨練、上課考勤等班級學習和生活制度,定期組織學生基本技能訓練等。
在“您(輔導員)對助理輔導員的班級管理與學風建設工作中的作用評價”這一問題的調查中,有20%的輔導員認為作用“非常大”,35%的輔導員認為作用“比較大”,認為“一般”的有45%,沒有人選擇“作用不大”。雖然選擇作用“非常大”的比例不大,主要是因為助理輔導員畢竟是學生,對于學生事務管理處于摸索階段,并不能完全取代輔導員,但不可否認他們對輔導員工作的幫助。
(3)協助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助理輔導員與學生年齡相仿,學習、生活閱歷與新生比較相近,容易取得新生的信任,與新生容易溝通;并且他們與新生都住在學生宿舍,更能深入地了解學生情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在新生調查中,在對“如果有困惑、難題,你是求助于輔導員還是助理輔導員,或其他”這一問題調查中,有75%的新生選擇了助理輔導員,15%的新生選擇輔導員,10%的新生選擇其他人。在對“助理輔導員找你(學生)個別談話的次數是多少次”的問題問答中,選擇“0”次的人數比例僅為10%,選擇“1次”的占20%,選擇“2次”的占60%,選擇“3次”以上的有10%,可見至少有九成的學生曾至少一次與助理輔導員進行過個別談話。因此,助理輔導員更容易取得新生的信賴,協助輔導員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減少校園危機事件發生。
2.實行助理輔導員制有利于提高助理輔導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
助理輔導員的角色是學長,還是新生的“小老師”,亦師亦友,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工作中產生并實現了強烈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的意識,實現了教育主體和客體的有機結合。
(1)有利于提高助理輔導員的協調、組織、管理溝通等能力。學生管理工作是個大學問,不但要有工作熱情,還要有工作方法、技巧。助理輔導員要協助輔導員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要組織黨團活動、培養班干部,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能競賽,使助理輔導員的協調、組織、管理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在對“從事助理輔導員工作使你的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的問題回答中,有六項能力讓助理輔導員由高到低選擇三項,所得的結果是:A.組織管理能力(38%);B.人際關系能力(30%);C.溝通表達能力(28%);D.思想教育能力(20%);E.觀察思考分析能力(19%);F.自我控制能力(18%)。其中,選擇組織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的助理輔導員最多。另外,據畢業生就業質量反饋統計,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歷年擔任助理輔導員(原稱作“學長”)的優秀畢業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在為人處世、領導同事溝通交流、辦事能力方面都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好評,很多師范生在中小學中更是擔任了少先隊輔導員、團委書記等學生工作的中層骨干干部。
(2)有利于助理輔導員培養榜樣意識與敬業奉獻精神。助理輔導員是新生的“小老師”,他們要在新生中樹立榜樣作用。助理輔導員要求師弟師妹做到的,自己就必須先做到,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成為新生的表率。在對“從事助理輔導員工作以后,你對言傳身教的認識”問題中,有65%的助理輔導員選擇了“比以往更加深刻”,35%的助理輔導員選擇了“比以往有所深化”。
助理輔導員在指導新生學習、生活,幫助新生處理各類難題的過程中認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重任,在工作過程中激發了他們工作的熱情與奉獻精神。同時,助理輔導員的身份是學生,完成輔導員布置的工作任務需要花費他們大量的業余時間,并且是沒有任何工作報酬的,這就需要助理輔導員有高度的敬業、奉獻精神。在回答“從事助理輔導員,對你培養敬業與奉獻精神的幫助有多大”這一問題時,有65%的助理輔導員選擇了“非常大的幫助”,只有3%的學生選擇“有一點點幫助”。
3.實行助理輔導員制有利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眾所周知,新生在剛入校時由于不熟悉新環境,往往很難快速改變其在高中應試教育體制下形成的封閉型、自我型心理狀態。而且,這些“80末”、“90后”的獨生子女,離開了父母、親人的管教與照顧后,很難快速適應獨立的大學生活,且可能會對自己放松要求;隨著大學生活的開始,他們對大學的新鮮感和考上大學的興奮感也在逐漸消失;有的新生來到陌生的環境,在與同學相處中有很多的困惑;有的新生參加了多個社團,無法正確處理工作與學習的關系;有的新生對專業不感興趣,學習感到迷惘;新生事物的層出不窮,使新生不知所措。這些都需要助理輔導員的悉心引導與幫助,使新生盡快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轉變,融入大學生活。有80%的新生認為助理輔導員在幫助他們專業學習、熟悉大學校園生活中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三、對助理輔導員制的幾點思考
1.助理輔導員的選拔機制
助理輔導員是“優秀學生”的代名詞,很多高年級的學生對擔任助理輔導員職位有著很大的積極性,因此,可以通過公開招聘或者個人申請加輔導員推薦的形式選拔助理輔導員。筆者認為通過個人申請加輔導員推薦的形式聘任助理輔導員比較理想,從高年級品學兼優、能力強、政治思想過硬的學生中挑選出合適的人選,經過輔導員的推薦,并通過在軍訓期間考察和試用的助理輔導員才能擔任正式的助理輔導員。
部分輔導員認為:助理輔導員的學習任務重,每個班應該配備2~3個助理輔導員。筆者認為每個班配備一個助理輔導員是比較合適的,如果班級助理輔導員過多,容易在管理班級時出現意見不統一等問題,不利于班級管理。
2.助理輔導員的管理機制
在實施助理輔導員制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助理輔導員對自己的工作概念模糊,不清楚具體的工作職責,還有部分助理輔導員沒能處理好與所帶班級輔導員的關系,管理越位。學校要完善培訓機制,在崗前培訓的時候介紹助理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與職責,可邀請往年優秀的助理輔導員傳授工作經驗教訓,保證助理輔導員上崗時基本熟悉工作任務與流程。助理輔導員工作一段時間后會碰上新的問題和困惑,在這個時期也要開展團隊交流活動,共同探討研究工作中的新問題,這種交流有利于助理輔導員后期工作的開展。在工作中,也會出現部分輔導員不能自覺完成本質工作的情況,這是因為缺乏有效地管理機制,學校要制訂相關的管理條例,從助理輔導員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如對走訪宿舍、主題班會、個別學生談話等次數的硬性規定)、工作匯報等方面入手制訂。
【關鍵詞】高職 職業生涯規劃 輔導模式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C-0184-02
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愈來愈激烈,高職畢業生整體形勢不容樂觀。我國傳統文化中對技能型人才的輕視和社會上對高職畢業生業存在偏見,認為高職生入學門檻低,認為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知識擁有水平不如本科生,用人單位存在重學歷、輕能力的傾向,這就加劇了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在就業現狀如此嚴峻的情況下,高職院校應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與職業規劃意識。大學階段是職業生涯發展中的生涯探索階段。這個時期,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開始轉換,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正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最佳時期和關鍵性時期。因此,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識,確立合理的職業目標,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進而擬定行之有效的行動計劃。在學生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更好地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提高就業率。此外,據調查,我國大學生中僅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個性、興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職業發展面臨的優勢和劣勢;清楚知道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職業是什么的人只占16%。由此可見,進行生涯規劃輔導很有必要,也很緊迫。
一、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2012年10月,筆者對廣西北海一所高職高專院校經濟管理系會計、物流兩個專業200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職業生涯規劃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1份,回收率為95.5%,符合問卷調查研究的要求。分析如下。
(一)學業生涯規劃分析。調查發現,只有20.6%的學生制定了大學三年的學習計劃,13.3%的學生清楚自己的中期發展規劃,大部分學生處于無規劃狀態。由于一年級學生沒有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性,不懂如何進行生涯規劃,對學業和職業發展沒有太多規劃,更不知道如何將學業與職業生涯規劃結合,造成不少學生心態浮躁,顯得苦惱、彷徨、無助。部分學生即使制訂了學習計劃,也沒有嚴格執行,隨意性大,學習態度不端正,未能有意識地發展自己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由此可見,從一年級新生入學開始,就需要輔導員及專業教師進行生涯規劃知識和方法的輔導。
(二)職業目標分析。對畢業后的發展前途,23.5%的學生表示感到迷茫,沒有目標;67.9%的學生表示目前沒有考慮太多;僅有8.6%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明確目標并充滿信心。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沒有很清晰的概念,甚至不清楚自己能從事什么職業。大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職業意識較弱,應通過相應的職業素質測評工具幫助他們發現和確定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能力特長,從而更好地作出求職擇業的決策。
(三)就業崗位知識與能力的認識分析。36%的學生很清楚未來就業崗位所需的知識與能力,42%的學生認識模糊,22%的學生沒有相應的認識。由此可見,在生涯規劃發展輔導中,應根據相應專業進行崗位知識的滲透。高職學生主要就業去向是中小企業,因此,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特征和能力要求也是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必須設計的內容。應指導學生在生涯規劃中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技能知識及職業工作規范等職業素養以提高就業競爭力。
(四)職業定位分析。學生職業定位分析詳見表1。
調查問卷表明,接近90%的學生希望能從事管理人員的工作,但是卻大多沒有一份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在職業價值觀調查中顯示,57.7%的學生選答工作價值標準時,最重要的是工資高,福利好;38.6%的學生選擇工作環境舒適,這部分學生職業定位茫然,又渴望高收入,缺乏從基層干起的思想準備。因此,首先要使學生的心理狀態調整到與職業環境相適應的要求上來。這就需要在教師的輔導下,學生通過自我評估、分析外部環境、確立目標、實施策略、反饋修正等步驟制定出一份生涯規劃書,并為之奮斗。
二、輔導高職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幾點思考
針對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輔導高職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一)構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關注學生成長成才。構建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首先需要建設由輔導員、專業教師組成的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從職業發展策劃、職業素質訓導、就業個性指導、就業維權顧問、心理咨詢引導、創業素質教育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理性規劃自我。此外,可由優秀校友、人力資源師、企業代表等綜合組成的指導團隊,以講座等形式,通過成功人士言傳身教,從思想引導、就業創業指導方面指引學生成才。對高職學生的職業規劃輔導,應切合學生的實際,并切合企業對職業態度、能力、素養等方面的需要。
(二)全程化與重要時段相結合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持之以恒,首先應抓好重要時段的教育與引導工作。入學初,學生求知欲望強烈,自我期待值較高,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應著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明確學習目標;學期進行中,學生容易產生學習倦怠心理,輔導員及專任教師應指導學生增強規劃意識并檢查跟進;學期末,及時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規劃進行評估調整,不斷提高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能力。
此外,職業生涯指導教育應貫穿學生入學至畢業三年:新生入學的第一年,了解就業狀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第二年,鼓勵學生考取從業資格證書,參與社會實踐和招聘會,讓他們直接感受就業市場的情況;第三年,輔導學生求職面試及就業維權技巧。這種職業指導貫穿在整個大學生涯,對學生擇業觀的形成、擇業實力的增強和求職技巧的培養都會大有幫助。
(三)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測評服務,指導學生制定與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應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測評服務,使學生借助心理測量,通過科學的測評手段來了解自己,建立一個科學的、客觀的自我概念。指導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要定向、定點、定位、定心。在實施策略中,根據高職三年學制的特點及每學年學生的學習重點和心理特征,指導學生以學年為階段設置階段目標,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按照每個階段的目標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方案,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以適應自身發展。當然,學生應將規劃付諸實施并取得成效。在實施過程中,應指導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評估與修訂,從而使規劃更符合自身情況和社會需求,達到行之有效的目的。
(四)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的心理輔導。高職院校應采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團體輔導著重訓練學生的生涯發展能力,包括自我認識能力、自我經營能力、利用時間的能力、交往和處世的能力、了解與適應環境的能力、規劃與決策的能力、行動與評估的能力。可通過生涯規劃的心理輔導,引導學生從興趣、能力、性格、技能、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自我評估,引導學生發揮潛能,增強自信,從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作出正確的選擇,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生涯路線,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作出最佳抉擇。
(五)轉變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將大學生自主創業與職業生涯設計有效地結合起來,使創業有更加明確的方向。注重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背景下將創業作為可能的一種就業方式,這樣不僅有利于減輕當前嚴峻的就業壓力,還能通過自主創業來創造出新的就業崗位。可通過相關的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并開發學生創業的素質與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創業能力。還可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商機的能力,以及選擇創業項目的能力,使學生初步了解如何組建一家企業及基礎經營管理的方法。此外,還可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或者指導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實戰訓練。
【參考文獻】
[1]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踐手冊[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葛軍燕.和諧人生與高職學生職業規劃設計[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5(9)
[3]張冬梅.大學生生涯規劃的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2)
[4]顧玲玲.高職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初探[J].文教資料,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