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消防大隊宣傳工作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以確保火災形勢穩定為目標,以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為核心,以推行“網格化”消防管理(以下簡稱網格化管理)為手段,重心下移、關口前移,整合全鎮消防監管力量,拓展消防監管層面,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形成機構健全、責任明晰、措施落實、管理到位的基層消防工作格局和覆蓋全鎮、村(居)、村(居)小組的三級火災防控網絡,全面提升基層火災防控能力,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二、組織機構
成立由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綜治、安監、派出所、工商所、城管、村主任為成員的網格化消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鎮經濟發展服務中心。
各村委會要成立以村委會主任負總責、其他村委會成員和轄區警務人員參加的消防安全小組,并在村居流動人口管理站加掛網格化管理辦公室。鎮、村兩級明確消防安全專兼職管理人員,負責開展日常消防安全工作。
三、實施要點
(一)網格化管理基本模式。構建三級消防安全管理基本體系:一是構建鎮級“大網格”。各成員單位在鎮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明確并依法履行消防職責,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解決消防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事項和問題。二是構建社區和行政村級“中網格”。以轄區社區或行政村為基本單元,建立鎮主要領導分包社區或行政村的消防責任體系,定期開展消防隱患排查和宣傳工作。三是構建責任片區“小網格”。在每個社區或行政村中,以轄區主要道路、居民樓、村民組為單元,劃分為若干責任片區,形成“小網格”,明確專人負責,定期開展隱患排查和落實督促整改工作。
鎮政府加強對網格內的單位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加大對社會單位構筑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及“四個能力”建設、建筑消防設施專項治理、“三合一”場所專項治理、消防安全專項工作的檢查指導力度,將危險化學品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員密集場所、社會力量開辦的學校及幼兒園、私房出租屋作為工作的重點,督促各類主體落實出租房屋、廢品收購站點、小型經營場所等消防安全的各種規范,定期、不定期進行檢查,并建立專項檢查檔案,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杜絕失控漏管。
(二)責任分工
1、鎮級(大網格)的工作職責與要求:
(1)制定鎮年度消防工作計劃,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成員聯席會議和不定期召開消防安全工作業務(點評)會,研究消防安全工作,通報檢查情況,處理解決消防安全問題,對重大隱患及時上報區政府依法處理。(鎮網格辦牽頭,各成員單位配合)
(2)實行消防安全工作目標管理,把消防工作納入社會綜合治理內容,與村居簽訂消防目標責任書,并督促落實消防目標責任制,實行半年督辦和年終考評,對工作成效明顯的給予通報表彰和評先獎勵;對工作開展不力導致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的,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鎮網格辦負責,各成員單位配合,村居具體落實)
(3)每月組織綜治、安監、派出所、工商、消防、城管等部門對各村居(中網格)的消防安全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指導和對工貿企業、小學、農貿市場、廢品收購站(點)等安全檢查,針對重點行業和區域實行每周一查,同時督促指導村居和有關單位開展消防工作。(鎮網格辦牽頭,綜治辦、安監站、派出所、工商所、城管中隊等具體落實)
(4)協調市政、水務等部門完善消防設施建設按國家標準要求,在村(居)主要道路上或自來水管網供水干線上設置市政消火栓;同時在各村居進村路口設置大型的轄區水源分布圖。(鎮網格辦牽頭,安監站、派出所配合,各村居具體落實)
(5)設置專(兼)用消防工作室,建立健全消防工作檔案;并在辦公場所懸掛消防工作組織領導結構圖、工作制度、轄區消防水源圖。(鎮網格辦負責,安監站、派出所配合)
(6)深入開展以“戶戶聯防、部門聯查、片區協調”為主要內容的區域聯防工作,采取戶包戶、店包店、部門包路段等形式,大力實施消防安全互聯互動,積極構建“安全共享、風險共擔”的工作格局,實現消防行政管理與群眾自治、行業自律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鎮網格辦牽頭,綜治辦、安監站、派出所配合)
(7)鎮網格辦負責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每季度聯席會議,組織、協調各部門單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完成,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鎮網格辦牽頭,各成員單位配合)
2、村居(中網格)的工作職責與要求:
(1)落實消防安全小組工作制度,制定切合實際的消防工作計劃,建立健全消防工作檔案,與轄區各單位簽訂消防目標責任書,并督促落實;日常工作開展依托流管站的工作網絡,并在辦公場所懸掛消防工作組織領導結構圖、工作制度、轄區消防水源圖。(村居網格辦牽頭,派出所、流管站配合)
(2)配備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流管站流管員兼責任片區(小網格終端節點)的消防管理員,在對流動人口管理的同時一并對出租戶的消防安全進行管理;村居分管消防工作領導兼任村居網格辦負責人,綜治協管員兼任兼職消防管理員,明確職責分工,與流管站合署辦公,一同開展轄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村居委會負責,村居網格辦、流管站具體落實)
(3)完善市政消防設施與消防室建設。要定期組織開展對轄區公共消防設施的檢查與維護保養,確保正常運行,對存在問題的要及時書面報告街道網格辦,做到工作情況要記錄有落實;年底完成村居消防室的選址與建設,消防室要配備滅火器、水帶、水槍、消防斧、救生繩、應急照明、消火栓扳手等器材,并明確專人負責管理;結合舊村改造新村建設擴寬村莊道路,盡可能滿足消防車通行的要求。(村居委會負責,安監站、消防大隊配合)
(4)落實消防檢查巡查制度。每月開展片區內出租戶的消防安全檢查;志愿消防隊隊員、巡防隊員及保安每天結合各自崗位開展消防巡查檢查;派出所民警對轄區單位或場所進行監督檢查,轄區內小商場、小學校(幼兒園)、小餐飲場所、小旅館、小網吧、小生產加工企業等“六小場所”均要納入監管范圍,“六小場所”實行標牌化管理,標示場所火災危險性,明示消防管理人員,提示消防注意事項,警示業主和消費者。單位保安人員要熟悉所在單位的消防設施,認真開展防火巡查和消防宣傳,人員密集場所要設立一名專職消防安全人員,單位要有檢查記錄與宣教記錄。(村居網格辦牽頭,流管站、派出所具體落實)
(5)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制度。對檢查后沒有及時整改火災隱患的單位,及時向派出所、消防大隊進行移交,由派出所、消防大隊對移交的隱患單位進行依法處理。(村居網格辦負責,派出所、消防大隊具體落實)
(6)落實綜治組織消防工作制度,治安巡邏隊將消防工作納入治安巡防內容,認真履行查糾火災隱患、撲滅初起火災、宣傳教育群眾、報告消防動態的職責。(村居委會負責,綜治辦、派出所配合)
(7)落實專(兼)職消防隊管理制度。逐步調整志愿消防隊員的年齡結構,對體能相對較差的隊員進行更換,定期組織志愿消防隊開展執勤訓練、業務知識學習,增強隊伍的實戰滅火能力,每季度開展模擬聯合演練,使志愿消防隊真正發揮其作用,加強村居宣傳教育、火災隱患排查及巡查工作,遇有突況可配合消防部門開展滅火救援工作,打造一支具有戰斗力的滅火隊伍。(村居委會負責,綜治辦、新陽消防中隊配合)
(8)落實消防宣傳教育和培訓制度,確定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一為消防安全宣傳日,各村居、各單位要積極深入居民家中,面對面地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實施消防宣傳、標牌、櫥窗工程,利用每年的安全活動月、“11.9”消防宣傳日等活動,針對性地開展防火宣傳教育,村居積極協助公安機關開展消防宣傳“五進”活動,并在人員主要流動地段設置固定消防宣傳欄、宣傳警示牌;每個村居至少設立1塊村(居)民防火公約牌;要強化對老、弱、病、殘人群的教育和監護,每一棟居民樓要明確一名兼職消防宣傳員,負責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各村居委會負責,安監站、消防大隊配合,派出所、村居網格辦、流管站具體落實)
(9)村居網格辦負責消防安全工作的部署,建立健全消防工作檔案,訂制火災應急預案,及時收集各小網格終端節點的消防安全信息,分析總結存在的問題與提出處理措施,每月底定期將有關工作情況書面匯報鎮網格辦。(村居網格辦負責,安監站配合,流管站具體落實)
3、片區(小網格)的工作職責與要求:
(1)村居“小網格”的片區消防安全協管員由各村居流管站的流管員兼職,并以所轄片區劃為網格終端節點。(村居網格辦負責,綜治辦、派出所配合,流管站具體落實)
(2)做好檢查工作計劃,按照區里制定的有關《出租房消防安全管理規范》的要求,各小網格兼職消防安全協管員每月要對責任區內的出租房進行一次全面的火災隱患排查,同時做好宣傳教育,協助開展有關消防安全培訓活動,檢查要有記錄,有分析小結,并定期匯總上報給所屬村居網格辦;遇到重大火災隱患要及時報告片區責任民警和網格辦。(村居網格辦負責,派出所配合,兼職消防安全協管員、片區責任民警具體落實)
(3)片區民警做好所轄片區的消防安全管理,加強對片區兼職消防安全協管員的工作指導,協助隱患排查和落實督查整改工作;認真履行消防檢查、宣傳教育、服務群眾等職能,定期督促片區內有關單位和人員做好消防工作。(派出所負責,片區責任民警具體落實)
為進一步強化基層消防監管職能,提升城鄉火災防控能力,保障公共安全,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及省、市政府有關文件要求,現就在全縣推行基層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工作模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深入貫徹落實《消防法》為主線,以“消防安全基層基礎強化年”活動為契機,以確保全縣火災形勢持續穩定為目標,以推行“網格精細化”管理為手段,深化消防安全責任制體系建設,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充分整合基層消防監管力量,不斷拓展消防監管層面,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基層消防安全管理機制,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推行基層消防網格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明確各級各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和工作內容,全面落實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形成“機構健全、責任明確、力量整合、管理到位”的基層消防工作格局,實現基層消防工作組織規范化、監管有序化、責任明晰化、宣傳普及化和火災防控全民化。今年,全縣所有鄉鎮都要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30%的鄉鎮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組織和工作機制要實現“責任明晰、機制健全、運行高效”的目標。年、年和年分別要有60%、80%和100%的鄉鎮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組織和工作機制實現上述目標。
三、工作體系
“網格精細化”管理是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元,將轄區劃分為“大、中、小”三級網格,明確網格精細化管理的人員、職責和任務,將轄區所有單位、場所納入監管視線,實現三級網格無縫對接,單位、場所一個不漏。
(一)構建以政府為主導的全新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縣政府成立以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各部門及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為成員的縣網格精細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對“大網格”、“中網格”、“小網格”消防工作的督促、指導,全縣整體消防工作的組織、協調。
(二)構建以鄉鎮為基本單元的“大網格”。由鄉鎮主要負責同志牽頭負責,綜治辦、派出所、安監辦、工商所、文教辦、治安巡防隊等工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對“中網格”消防工作的督促、指導,日常消防檢查、消防宣傳培訓和火災隱患督促整改。
(三)構建以社區、行政村為基本單元的“中網格”。由社區書記、主任牽頭負責,社區村(居)委會,巡防隊、治保會等工作人員以及社區(駐村)民警組成。主要負責參與日常檢查巡查、集中排查整治、定期消防宣傳。
(三)構建以片區、村小組為基本單元的“小網格”。由社區(村)工作人員、村民小組負責人負責,社會單位管理員、小區物業管理員、保安員、巡防員、居民樓(院)長、消防志愿者組成。主要負責日常檢查巡查、建立群眾性消防安全自治組織、開展群眾性消防工作。
四、工作職責
(一)縣網格精細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職責。負責本區域內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的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推進網格精細化管理的組成部門和具體牽頭承辦部門,落實具體工作措施;及時召開消防安全工作會議,研究解決本區域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加強對消防安全工作的日常監管,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大檢查,發現隱患及時督促整改;對區域內的消防重點單位實施重點監控;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切實提高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
(二)鄉鎮“大網格”職責。各鄉鎮政府負責本區域內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的具體實施和協調工作,將網格精細化管理列入日常工作內容,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總結。督促中小網格完善消防制度,明確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對區域內的重點防火單位實施重點監控。定期對區域內的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將檢查情況記錄備查,對本級無法解決的重大消防隱患及時上報。配合上級部門加強對企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分管安全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采取多種形式適時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法規常識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從業人員和村(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三)村居(社區)和片區、村小組“中、小網格”職責。負責區域內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的具體實施和協調工作,將網格精細化管理列入日常工作內容,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總結。對區域內所有終端網格節點消防安全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按照“一樓一檔”、“一院一檔”或“一個單位一檔”等模式分別登記建檔,形成本級消防安全管理數據庫。認真履行制定防火公約、開展防火檢查、進行消防宣傳的法定職責,對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定期向村(居)民發放消防宣傳資料,糾正消防違法違章行為,經常對村(居)民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切實提高村(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轄區發生火災時,及時報警,組織人員撲救。
五、監管分工
(一)縣政府各部門。各部門是本部門內部消防安全工作的責任主體,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部門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行業管理部門要對本行業消防安全工作負責,明確職責,落實人員,加強對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協調、監管;其他政府部門應對消防重點單位進行對口指導、協調、督促。
(二)公安消防部門。縣公安消防大隊負責對轄區內消防安全工作的監管、日常檢查和業務指導。消防重點單位、一般單位由公安消防大隊負責監管,“九小”場所由轄區派出所負責監管。
(三)綜治辦。綜治辦主要負責發動巡防隊員、保安隊員、治保員等綜治力量開展日常巡查、檢查、宣傳,及時消除火災隱患,督促單位落實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完成鄉鎮安排的其他工作。
(四)安監辦。鄉鎮安監辦負責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五)公安派出所。公安派出所按照規定履行消防監督執法職責,主要負責轄區“九小場所”和村居(社區)的監督管理,指導警務區、警務室專兼職消防民警做好責任片區的監督檢查和消防宣傳工作。
六、工作制度
(一)建立健全逐級分包制度。縣網格精細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分包“大網格”,鄉鎮分包“中網格”,鄉鎮社區、行政村工作人員分包“小網格”。鄉鎮對轄區消防安全工作負總責,社區對本社區消防安全工作負責,鄉鎮、社區消防安全工作人員全部深入“小網格”開展檢查巡查、隱患排查和宣傳服務工作。消防監督員及公安派出所、社區警務室民警分別深入三級網格,配合指導鄉鎮、社區開展消防網格精細化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聯防聯治制度。各鄉鎮要充分整合綜治辦、安監辦、公安派出所和其他社會消防監管力量,結合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共同開展工作,形成合力。要開展以“戶戶聯防、部門聯查、片區協同”為主要內容的區域聯防工作,完善層級聯防聯治體系;要采取戶包戶、店包店、部門包路段等形式,大力實施消防安全互聯互防,提高防范和抵御火災風險的能力,積極構建“信息互通、安全共享、風險共擔”的工作格局,實現消防行政管理與群眾自治、行業自律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
(三)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制度。鄉鎮安監辦負責日常消防安全工作,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解決并幫扶指導,每月組織一次有針對性的檢查巡查。村居(社區)消防管理人員在轄區內每周要開展一次日常消防安全檢查。保安、巡防隊員和多種形式消防隊員每天結合各自崗位職責開展消防巡查檢查。公安派出所每周組織對管轄單位開展一次消防監督抽查,警務室民警落實每周一查制度,專項行動期間,按照上級部署配合做好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工作。
(四)建立健全隱患處理制度。對社會群眾舉報投訴以及檢查排查出的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違章行為,以村居(社區)為單位進行匯總并上報鄉鎮消防安全工作辦公室,鄉鎮消防安全工作辦公室督促限期整改。公安派出所社區(駐村)民警要落實每周一查制度,發現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違章行為,及時查處。對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災隱患,要立即報告縣公安局、消防大隊,由公安機關提請政府掛牌督辦、限期整改。
(五)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各鄉鎮政府負責本轄區聯席會議的組織實施,每兩個月組織召開一次。聯席會議成員由派出所、安監辦、工商所、綜治辦工作人員、消防機構聯系人以及轄區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等組成。聯席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上級指示精神,通報轄區消防安全工作形勢,分析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研究轄區社會單位和群眾的消防安全訴求,查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交流好的經驗和做法,部署安排下一步消防工作。
(六)建立健全宣傳教育制度。各行業部門、鄉鎮、社區(村)要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培訓。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重點崗位從業人員要積極參加消防專業培訓,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各社區(村)居委會要按照上級部署,重大節日、火災多發季節組織進行有針對性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居民防范火災的能力。
(七)建立健全信息報告制度。對三級網格內的各類消防安全信息要進行及時采集更新,特別是對沿街門店、家庭工廠、小場所等消防安全薄弱區域要澄清底數、摸清狀況、建立臺帳,做到“鄉不漏村(社區)不漏樓,樓不漏戶”,采集的信息要通過三級網格逐級報告,登記造冊。對發現的火災隱患信息能整改的要立即進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消除的,應當及時將信息向上級或者轄區安監辦、派出所等有關部門報告。
(八)建立健全火災隱患有獎舉報制度。各鄉鎮要依托消防安全工作辦公室設立火災隱患有獎舉報中心,建立健全舉報受理、核查、獎勵兌現、經費保障、舉報保密等工作機制和制度,采取多種形式向社會各界群眾廣泛宣傳火災隱患舉報獎勵政策,大力普及識別火災隱患的知識,切實調動公民參與監督消防安全、發現身邊火災隱患的積極性,引導廣大群眾踴躍舉報、據實舉報。同時,要制定和完善具體舉報獎勵辦法,合理確定獎勵范圍、條件和標準,確保舉報獎勵工作落到實處。
七、工作機制
(一)建立健全人員保障機制。各鄉鎮要依托安監辦、公安派出所,成立24小時值班的消防安全應急救援服務隊;各居(村)民委員會配備1-2名治安消防協管員,成立由保安、巡邏人員組成的義務消防隊;各社區(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企業確定專兼職消防工作人員,組織熱心公益事業的居民積極參與消防工作;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全面負責;公安派出所明確一人分管消防工作,確定一名民警負責轄區日常消防監督管理,警務區確定一名民警,負責警務區日常消防監督管理。
(二)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設立消防網格精細化管理基金,由消防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統籌,主要用于表彰在網格精細化管理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每年從管理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支持鄉鎮、行政村(社區)開展消防工作;各鄉鎮消防經費保障由本級財政負責,維持本鄉鎮、行政村(社區)日常消防工作的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培訓以及消防設施器材的維護保養等。
(三)建立健全考核獎懲機制。建立分級考核獎懲機制,縣政府對各鄉鎮消防工作進行考核,各鄉鎮負責對行政村(社區)消防工作進行考核;縣公安局負責對各派出所消防管理情況進行考核;縣消防大隊負責對各鄉鎮消防安全管理辦公室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獎懲的主要依據。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推行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工作,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全縣安全和諧發展大局。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把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納入工作計劃,強化領導,細化措施,全面推進,協調發展。
(二)著眼長遠,健全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將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作為一項重要舉措長抓不懈,堅持抓眼前與管長遠相結合,在完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健全隱患排查、宣傳教育、部門聯動、聯戶聯防、考評獎懲等工作機制,推動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持續健康發展。
謂心得就是工作或學習中的體驗和領悟到的東西,亦可以稱作心得體會。“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于議論文的范疇。那么你們知道關于幼兒園119全國消防日活動學習心得體會內容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幼兒園119全國消防日活動學習心得體會五篇,歡迎參閱。
幼兒園119全國消防日活動學習心得體會一在“119消防日”來臨之際,結合幼兒園自身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了一系列消防安全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我園師生防控火災的意識與能力,達到了宣傳、教育、演練的三效目的。
我們的具體活動與做法如下:
1.組織幼兒園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小組成員籌劃“119”消防周活動,確立今年主題為:“認識火災、學會逃生”認真做好宣傳工作,確保消防安全教育的高效實施。
共同商討制定了工作計劃,分工協作,齊心協力完成本次消防宣傳周任務。
2.11月4日下午,幼兒園全體教工進行的消防安全教育講座,內容包括:火災案例講解與分析、火災常識、消防用具的講解等。
3.11月5日張貼消防宣傳欄,向全園家長及教職工宣傳消防知識。
4.11月6日組織安全小組一次消防安全大檢查,對園所內所有電器、電線、滅火設施、消防設備、安全通道等都進行了一次大范圍的徹底排查。
5.11月7日,全體教工幼兒進行了一次消防逃生演習,唐園長對本次演習做出高度評價,全體教工、幼兒能聽到安全警報迅速疏散,肯定了孩子們出色的表現,體現了全體教工、幼兒對火災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組織能力以及逃生能力。
119消防系列活動,又一次增強了全體師生消防安全意識,不但培養了全體幼兒防范身邊火災隱患的能力和逃生自救的能力,而且提升了教師消防安全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意義深遠。
通過宣傳欄、家長園地向給全園家長及教職工宣傳消防知識
宣傳內容:莫把小小火源來看輕,星星之火可燎原。秋季天氣多干燥,防火工作很重要。使用電氣人不離,出門檢查莫大意。防患未然是首要,愿您開心相伴,平安相隨。
幼兒園119全國消防日活動學習心得體會二11月9日,_一幼開展了全園“119消防宣傳日”主題活動。旨在于進一步深化幼兒園消防宣傳教育工作,讓孩子們了解防火、逃生、自救的方法及重要性。
本次活動,各班教師圍繞“消防宣傳教育”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與孩子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活動,如:“著火了怎么辦”、“安全用火知識”、“如何進行火場自救”、“消防知識知多少”等。叮當班則發揮了家長資源優勢,以家委會的形式開展了“勇敢的消防員叔叔”主題活動。當兩位消防員叔叔走進叮當班時,孩子們的臉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好奇和興奮的表情。隨著兩位消防員叔叔的自我介紹開啟了今天的活動,以“著火了,該如何自救?”等簡單問題入手,告訴小朋友們發生火災時,一定要冷靜下來,如果火勢不大,在辨清起火物質后選擇合適的滅火器撲救。同時,通過實物演示讓小朋友們了解了消防器材及怎樣利用滅火器撲救初期火災等知識,并進行了實際操作演練。一場模擬火災現場逃生演練結束了今天的活動,在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練一練中,讓孩子鞏固了消防安全知識的要點。
“119消防宣傳日”主題活動,充分體現了“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教育方針,使教育活動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一定成效。
幼兒園119全國消防日活動學習心得體會三11月6日至11月10日這一周是消防安全宣傳周,我園開展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宣傳活動。
活動一:走進消防中隊——我愛消防員叔叔
11月6日上午,大班年級組結合陽剛體驗活動組織幼兒參觀了留下消防隊,接受消防安全教育。
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消防大隊后,看到紅色的消防車上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消防工具時,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消防官兵向大家介紹了消防車輛和一些隨車器材裝備,用淺顯的語言告訴孩子們許多消防車上的小秘密:切割機、破塞器、消防器械、高壓水槍、防毒面罩、氧氣瓶、急救箱等消防裝備。
孩子們還觀看了消防官兵穿消防制服、消防泵噴水等業務技能表演。觀看表演的孩子們為其加油鼓掌,齊齊稱贊消防員叔叔出車時的威武迅速。表演完畢,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嘗試穿消防服。在孩子們穿消防服的時候,消防官兵借機向大家介紹消防服的穿著要領。
接下來的環節,孩子們參觀了消防叔叔的休息室、學習室、盥洗室、圖書閱讀室、食堂、體育活動室,看到那些有棱有角的被褥和擺放整齊的各類物品,孩子們都忍不住驚嘆起來:“哇,好整齊哦!”消防員叔叔還手把手的教小朋友疊被子,孩子們摸著方方正正的被角,從心底佩服消防員叔叔。
最后,孩子們和最喜愛的消防車和消防員叔叔合影留念。這次參觀消防隊的陽剛體驗活動,使孩子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孩子們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消防隊員們勇敢、守紀的品質也將激勵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活動二:理論聯系實踐——幼兒安全我保障
11月6日中午,_幼兒園邀請了留下消防中隊的曹教官,為全體教職工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曹教官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初級火災的應對方法,并強調煙以每秒3至5米的速度往上冒,因此人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往下跑,4至6層濕毛巾最佳。下樓梯時要注意安全。
曹教官不僅從理論上向大家傳授消防安全防范知識,還現場演示了消防水帶的使用方法,并強調操作要求。曹教官針對幼兒園都是女教師,力量有限的情況,指出兩人一起使用水帶的使用方法:一人開水,一人拉水帶。在解答疑惑環節,他更是細心地回答沈玉蘭老師提出的困惑。
經過曹教官的培訓,教職工們很快掌握了消防水帶的使用要點。隨后,大家紛紛接過消防水帶展開了實際操作演練。只見他們沉著冷靜,迅速拉開水帶,奔向著火點;卷水帶也是毫不示弱地單人進行。大家在曹教官的帶領下,熟練地掌握了消防水帶的操作要領,提高了處置突發火災的能力,為創建平安校園奠定堅實的基礎。
活動三:消防應急演練——我會沉著不慌亂
為了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擴展消防安全知識,提高火災逃生緊急疏散的能力,11月6日午后,_幼兒園中心園區的全體師生聯合留下消防中隊展開了消防演習活動。
隨著安保人員及時發現位于北門廳的火源后,由保健醫生拉響了警報聲。各班老師有條不紊地指導孩子們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鎮定而快速地沿著墻邊和樓梯扶手,依照既定路線安靜、有序、迅速的撤離到操場上。老師們迅速清點人數并及時向總指揮鄭秀鳳園長匯報。而后,留下消防中隊的曹教官在觀察的基礎上針對本次消防演習做了點評和總結。
這次的演習活動,不僅讓師生們懂得發生火災后如何進行自救、撥打119電話報警,更懂得了面對突然發生的重大事故要沉著冷靜、緊急撤離。
活動四:普及消防知識——我是宣傳小標兵
在消防安全周,我園除了除了日常的消防安全培訓和學習外,也對幼兒和家長進行了消防安全宣傳活動。
在消防周期間,各班老師對幼兒進行了消防安全的教育。有的通過視頻觀看,引導幼兒學會火災逃生方法;有的通過故事講述,引導幼兒注意日常防火;有的通過小游戲,萌發幼兒的消防安全意識。孩子們還用繪畫的方式,將自己學到的消防知識畫下來,讓爸爸媽媽們也進一步了解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家庭消防安全的意識。
幼兒園119全國消防日活動學習心得體會四11月9日是我國第_個“119消防宣傳日”,為了進一步加強師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切實提高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及自防自救能力,奎山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以消防安全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
一、全園進行了一次消防安全大檢查,對幼兒園消防重點部位以及滅火器進行了排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開展了119消防日國旗下講話
11月4日,孟老師圍繞“火中正確逃生方法”展開了生動簡潔的講解。通過靜心聆聽,小朋友們學到很多防火自救知識。
三、舉行了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和疏散演練。11月8日上午,我園邀請了景區分局珠山派出所夏陽副所長、李娜警官、王警官、陳警官和葛警官等來園進行了消防安全指導,開展了“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和“消防安全疏散演練”活動。上午9點30分,在警官們的協助下進行了消防逃生安全疏散演練,整個逃生演練過程快而有序,200余名師生按著規定的路線僅用1分鐘時間就撤離到操場。演練結束后,王警官現場向師生們講解了火災自救常識、如何正確使用消防器材。老師們在警官的指導下進行了現場滅火的示范。此外,警官還和現場的小朋友們進行了消防知識問答的互動。
此次系列活動,大大增強了師生“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和消防自救能力,對做好幼兒園安全工作,促進校園平安發展起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幼兒園119全國消防日活動學習心得體會五幼兒園安全工作,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安全,健康成長。為進一步落實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歡喜幼兒園把安全工作放在了管理工作的首位,做到統一思想、統一領導、責任到人,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活動。使歡喜幼兒園“119消防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成效。
一、領導重視
根據上級有關精神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舉行了“全國中小學消防教育日”活動,活動前幼兒園專門成立了“消防教育領導小組”,由園長親自擔任組長,副園長擔任副組長、全體教師擔任組員,組成了一支強有力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隊伍。
二、營造氛圍
為了提高師生的安全保護意識,營造安全氛圍,幼兒園通過專場的安全教育、宣傳橫幅、LED電子顯示屏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安全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了廣大教師對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也增強了全體師生的自護意識。
三、活動到位
1、開展了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教學活動。
各班圍繞“安全教育”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到安全無小事,應該做到事事講安全、處處講安全、時時講安全。
2、通過緊急疏散演練,大大提高全體師生自我保護意識。
使他們了解、掌握了一些自我防范的基本常識和要領。
3、組織幼兒觀看《中小學安全教育電視片》,通過觀看使幼兒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更深刻地感覺到安全的重要性。
除此以外,幼兒園還對騎車、乘坐三輪摩托車到園的幼兒家長進行了一次專項整頓和教育。總而言之,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工作始終是常抓不懈。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水平。
一、目的意義
安全社區是指由街道組織各社區、學校、企事業等相關單位和居民共同參與實施預防事故和傷害,持續改善安全生產、生活環境,實現安全目標的社區。安全社區倡導“安全、健康、和諧”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立足“安全發展、持續改進”的原則,推動社會管理創新,加強安全文化和社區環境建設,提高社區成員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減少各類事故和人員傷害。
二、工作目標
安全社區等級評定分為五級,即:區級安全社區、市級安全社區、省級安全社區、國家級安全社區和國際安全社區。根據省、市文件要求,我區安全社區創建的工作目標是:到2013年9月底,100%的街道通過區級安全社區考評驗收,50%的街道通過市級安全社區考評驗收,市政府確定的省級安全社區試點單位街道通過“省安全社區”考評驗收;到“十二五”末期,全區各街道都被命名為“市安全社區”,100%街道被命名為“省安全社區”,街道被命名為“全國安全社區”,并力爭被國家安監總局向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安全社區合作促進中心推薦命名為“國際安全社區”,形成安全管理體系健全、主體責任落實、工作措施到位、隱患整治有力、安全條件良好、安全狀況穩定好轉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基本達到安全城區水平(詳見《區開展安全社區創建序時進度表(2012年-2016年》。
三、創建標準
區級安全社區:區安辦組織現場考評組按《省安全社區評定表(試行)》的標準要求對申請街道進行考評,并隨機抽查其轄區3個社區、2所學校、2家企業和6個家庭,得分達到80分以上(各抽查對象的單項得分必須同時達到80分以上),經綜合評定為合格的,由區安辦頒發“區安全社區”證書和牌匾。
市安全社區:市安辦組織現場考評組按《省安全社區評定表(試行)》的標準要求對申請街道進行考評,并隨機抽查3個社區、2所學校、2家企業和6個家庭,得分均達到85分以上(各抽查對象的單項得分必須同時達到85分以上),經綜合評定為合格的,由市安辦頒發“市安全社區”證書和牌匾。
省安全社區: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省安科院”)組織現場考評組按《省安全社區評定表(試行)》的標準要求對申請街道進行考評,得分達90分以上并經綜合評定為合格的,報省安辦同意后,由省安辦頒發“省安全社區”證書和牌匾。
國際安全社區、全國安全社區分別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安監總局組織現場考評驗收,評定標準將邀請省安科院專家負責指導。
四、創建方法
(一)各創建單位要舉行安全社區創建啟動儀式,并在20個工作日內填寫《省安全社區備案表》分別報區安辦、市安辦、省安科院備案。
(二)要按照《省安全社區評定表(試行)》的各項要素,持續開展安全社區建設1年以上,自評合格且有效地預防、減少事故和傷害的發生,上年度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及其他各類事故與傷害指標在區政府下達的控制考核指標內的街道、工業園區和企業主導型社區,均可填寫《省安全社區評定申請書》。
(三)除街道直接向省安科院申報“省安全社區”考評驗收外;其他7個街道采取逐級申報的方式,先向區安辦申請區級安全社區評定。獲得“區級安全社區”稱號的單位,由區安辦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后,向市安辦申請“市安全社區”考評驗收;獲得“市安全社區”稱號的,由市安辦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后,向省安科院申請“省安全社區”考評驗收。
各考核驗收單位在收到創建單位提交材料后20個工作日內完成材料初步審查后,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單位,同意提交現場評定工作計劃,并組織現場評定組開展為期2日的現場評定;現場評定組在評定任務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向考評驗收單位遞交《評定表》和評定工作報告,考評驗收單位將于收到評定報告后10日內進行總評,做出綜合評定,綜合評定結論為合格的,由對應級別安辦頒發“安全社區”證書和牌匾;總評未通過的單位,可在半年以后重新提出申請。
五、實施步驟
按照“嚴格標準、積極穩妥、分步實施、全面推進”的原則,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統一思想(2012年月—6月底)。各街道各有關部門成立組織機構,制定方案,量化目標,落實責任,廣泛宣傳,層層動員,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努力營造創建安全社區工作氛圍。通過緊密籌備,于6月底前各街道要完成“安全社區”創建啟動儀式。
第二階段:試點先行,整體推進(2012年6月—2013年10月底)。市政府已確定我區的街道為創建省級安全社區試點單位,其他街道也要按照《省安全社區評定表(試行)》有關內容積極開展市級、區級安全社區創建活動;要從組織、制度、宣傳教育等基礎工作入手,落實安全社區創建工作責任和措施,深入開展安全社區創建工作;要積極探索工作方法和措施,交流學習工作經驗,為全面實施安全社區建設工作打基礎。各創建單位要圍繞工作目標任務,按照《省安全社區評定表(試行)》分步實施區級、市級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持續改進,提高安全生產本質水平,實現創建省級安全社區、國家級安全社區和國際安全社區的目標。
第三階段:考核驗收,持續改進(2012年6月-2016年12月)。區安委會每年將結合季度、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組織有關部門對街道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工作情況進行督查,并把開展創建工作作為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區安委會按照目標任務及標準,逐個檢查安全社區創建與安全目標完成情況,差的給予通報批評,好的給予表彰和獎勵。各級“安全社區”稱號有效期均為三年。取得“安全社區”稱號的單位,要在期滿前3個月重新向對應的安全社區考核驗收單位提出評定(復評)申請,并提交復評申請書和工作報告;逾期未提出復評申請的,“安全社區”稱號自動廢止,對應的安委辦將在媒體上予以公布,撤銷其稱號。取得“安全社區”稱號的單位,期滿一年后,應于每年的1月30日前向對應級別的安全社區考評驗收單位遞交工作報告,內容包括上年度安全社區工作總結和持續改進計劃。
六、職責分工
安全社區建設包含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場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兒童安全、學校安全、衛生安全、公共場所安全、體育運動安全、涉水安全、社會治安、防災減災與環境安全,涉及到安全監管、綜合治理、社會治安等方方面面工作,因此,各街道、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扎實開展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具體分工如下:
各街道辦事處是安全社區創建工作的責任主體,要認真履行職責,切實加強對安全社區創建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創建工作責任制,組織街道部門、轄區社區、學校等企事單位、家庭開展創建活動,按時完成任務;要把安全社區建設計劃納入街道財政支持范圍,為安全社區建設提供人、財、物等條件保障。
區安辦要加強溝通協調,積極參與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把安全社區建設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作為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的重要抓手,指導協調創建單位開展工作。
區財政局要加大對安全社區創建的支持和獎勵,把安全社區創建經費納入全區財政預算,并實行以獎代補的方式,對獲得“國際安全社區”、“全國安全社區”給予10萬元獎勵;獲得“省安全社區”給予5萬元獎勵;獲得“市安全社區”給予2萬元獎勵,為安全社區創建提供有力保障。
區教育局要加強與社區內各類學校的溝通聯系,指導學校制定安全實施細則;督促學校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和疏散逃生演練,改善校園安全環境,提高師生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區公安分局要加強社區治安防控網絡和體系建設,協助社區建立群防群治隊伍,逐步提高居民參與治安防范控制的技能和水平;做好人民內部矛盾排查、調解工作,接待和處理人民群眾上訪,預防和減少社區各類治安和刑事案件。
交警大隊要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和交通事故隱患路段排查,提出防范交通事故、消除隱患的意見或建議,并上報區政府處理,保障道路安全通行能力;組織開展社區成員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出行安全意識,預防和減少社區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區交通局要主動協調、配合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和市交通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做好客、貨運輸企業安全監管,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強客運企業駕駛員安全教育,嚴厲打擊客運車輛超載、超速和非客運車輛非法營運行為。
區經貿局要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定期協調各職能部門開展食品衛生安全檢查,督促、檢查、指導安全社區創建單位轄區內工業企業落實安全管理責任。
消防大隊要指導各安全社區創建單位和公安派出所加強社區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定期組織消防設施的檢查和維護,制定應對措施,確保消防安全;積極開展防火防災教育和逃生疏散演練,提高社區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區衛生局要加強醫療衛生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定期組織衛生安全檢查;督促各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疾病和職業病防控工作。
區文體旅游新聞出版局要將創建安全社區的宣傳工作納入社會公益性宣傳范疇,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做好社區內文化市場、文化娛樂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督促、檢查、指導社區內的企業制定和執行勞動規章制度;做好農民工的安全生產培訓工作和女工特殊勞動保護工作;協調、指導、監督轄區內各類技工學校、民辦培訓機構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落實安全管理責任。
區司法局要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納入公民普法的重要內容,會同有關部門和社區宣傳普及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監督、指導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社區及生產經營單位提供安全生產法律服務。
區民族宗教、民政、住建、農林水、環保、工商、質監等相關部門要按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政府及有關部門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暫行規定〉的通知》(政文〔〕33號)的職責分工,督促、檢查、指導安全社區創建單位開展相關工作,推動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全面開展。
各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和家庭要結合本單位(場所)的實際,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積極參與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協力推進安全文化和社區環境建設,共同促進社區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減少各類事故與傷害的發生。
七、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街道具體組織實施、各相關部門聯合行動、企事業單位和社區齊抓共管,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安辦牽頭、街道實施、多元參與、聯合共建”的工作機制。為確保安全社區創建工作順利進行,成立區安全社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1),負責全區安全社區創建工作的總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安辦,具體負責全區安全社區建設指導協調和考核等工作。各有關部門負責抓好分管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支持、配合街道整合各方面資源,共同參與事故與傷害預防和安全促進工作,確保安全社區創建的有效實施和運行。
(二)建立考評機制。各街道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堅決做到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力爭“創建一個、達標一個”。要建立安全社區創建激勵和約束機制,提高安全社區創建在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評中的權重,并納入績效考核內容;對于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效果好,群眾滿意度高的單位和個人,應予以表彰和獎勵;對因組織領導不力,導致安全社區創建工作開展遲緩,安全事故多發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