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范文

        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

        第1篇: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 栽培技術 標準要求

        無公害蔬菜是嚴格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安全標準和栽培技術生產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型蔬菜,并且,蔬菜中農藥殘留、重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及其它對人體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控制在法定允許限量之內,要符合有關標準規定。

        一、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

        發展無公害蔬菜,重點是把好生產基地選擇與改善、種植過程無害化、蔬菜殘留毒物檢測“三關”,抓好產地環境、品種選用、培育壯苗、健身栽培、病蟲防治、質量檢測“六大環節”。總的來說就是采取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措施,使基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標準要求。

        二、大田種植與管理

        1、根據土壤類型不同,種植不同種類的蔬菜。2、精細整地。3、定植。根據不同品種要求,合理密植。4、中耕、除草、培土。5、搭架、整枝、疏果。6、小拱棚、大棚溫濕度管理。

        三、灌溉基本原則與方法

        1、基本原則

        (1)沙土壤經常灌,粘壤土要深溝排水。低洼地“小水勤澆”,“排水防澇”。(2)看天看苗灌溉。晴天、熱天多灌,陰天、冷天少灌或不灌,葉片中午不萎蔫的不灌,輕度萎蔫的少灌,反之要多灌。暑夏澆水必須在早晨九點前或傍晚五點之后進行,避免中午澆水。若暑夏中午下小雷陣雨,要立即進行灌水。(3)根據不同蔬菜及生長期需水量不同進行灌溉。

        2、灌溉方法

        (1)溝灌:溝灌水在土壤吸水至畦高1/2-2/3后,立即排干。夏天宜傍晚后進行。(2)澆灌:每次要澆足,短期綠葉菜類不必天天澆灌。

        四、施肥基本原則與方法

        1、施肥原則

        (1)選用腐熟的廄肥、堆肥等有機肥為主,輔以礦質化學肥料。禁止使用城市垃圾肥料。萵苣、芫荽等生食蔬菜禁用人畜糞肥作追肥。(2)嚴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否則可能引起菜體硝酸鹽積累。

        2、施用方法

        (1)基肥、追肥。①氮素肥70%作基肥,30%作追肥,其中氮素化肥60%作追肥。②有機肥、礦質磷肥、草木灰全數作基肥,其它肥料可部分作基肥。③有機肥和化肥混合后作基肥。(2)追肥按“保頭攻中控尾”進行。①苗期多次施用以氮肥為主的薄肥;蔬菜生長初期以追肥為主,注意氮磷鉀按比例配合;采收期前少追肥或不追肥。②各類蔬菜施肥重點。Ⅰ、根菜類、蔥蒜類、薯蕷類在鱗莖或塊根開始膨大期為施肥重點。Ⅱ、白菜類、甘藍類、芥菜類等在結球初期或花球出現初期為施肥重點。Ⅲ、瓜類、茄果類、豆類在第一朵花結果牢固后為施肥重點。(3)注意事項。①看天追肥:溫度較高、南風天多追肥,低溫、刮北風要少追肥或不追肥。②追肥應與人工澆灌、中耕培土等作業相結合,同時應考慮天氣情況、土壤含水量等因素。(4)根外追肥(葉面肥)。

        3、土壤中有害物質的改良

        (1)短期

        葉菜類,每畝每茬施石灰20公斤或廄肥1000公斤或硫磺1.5公斤(土壤PH值6.5左右),隨基肥施入。(2)長期蔬菜類,石灰用量為25公斤,硫磺用量為2公斤。

        五、無公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是無公害蔬菜生產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防治原則:一是培育和選用抗(耐)病蟲品種、調節蔬菜生育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對病蟲的抵抗能力;二是防止新的病蟲侵入,對已有的病蟲采取壓低越冬技術、切斷傳播途徑等手段,防止病害侵染,或將蟲害消滅于嚴重為害之前;三是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態系統,創造一個有利于蔬菜生長發育而不利于病蟲發生發育的環境條件。

        1、農業防治。通過選用抗(耐)病蟲品種、采取健身栽培、合理輪作等一套農業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減輕病蟲害。

        2、物理防治。通過創造不利于病蟲發生但有利于或無礙于蔬菜生長的生態條件的防治方法,是一種較理想的無公害防治方法。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謝產物來控制有害動植物種群、有害微生物或減輕其危害程度的方法。

        4、化學防治。無公害蔬菜并非不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農藥是防治蔬菜病蟲害的有效手段,特別是病害流行、蟲害爆發時更是有效的防治措施,關鍵是如何科學合理地加以使用,既要防治病蟲害,又要減少污染,使上市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無公害蔬菜栽培,除了選好環境條件、改善田間生態條件、健全栽培管理措施外,還要做好以下兩點工作:

        第2篇: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范文

        【關健詞】無公害 蔬菜 技術 管理 栽培

        合理選址

        城郊無公害蔬菜栽培要選擇離工廠、醫院等三公里以外的無公害污染源區。種植地塊應排灌方便,灌溉水質符合國家規定要求。土壤應土層深厚肥沃,結構性好,有機質含量達2-5%。基地面積具有一定規模,土地連片便于輪作,運輸方便。

        二、選擇良種

        蔬菜的不同品種之間,對各種病蟲害的抗性是有差異的,因此在無公害蔬菜栽培過程中,必須要選用優質、高產、早熟、抗耐病蟲害的蔬菜良種,這樣就可以避免或者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從而以達到少用農藥,,防止蔬菜污染,降低種植成本的目的。

        三、播前準備

        1、確定適宜播期。種植原則上盡量將蔬菜的整個生育期安排在它們能適應溫度的季節里,將產品器官的生長期安排在溫度最適宜的季節內以保證其優質高產,并增強抗性。同時要注意蔬菜的均衡上市,確保效益。

        2、合理安排茬口。實行合理的輪作、間作、套作,根據不同蔬菜品種對光照、水分、肥料的不同要求,可采取高短立體種植。種植幾茬蔬菜后,可安排一茬豆科作物,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提高地力。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市場信息科學合理安排茬口,最大限度地減少市場風險。

        3、場地無害化處理。在播種或定植前,應及早滅茬翻耕,暴曬土壤,除凈殘留根茬和枝葉,消滅土壤殘存的菌源和蟲源。溫室、大棚要在高溫歇茬季節,在棚內灌水后高溫悶棚,利用太陽能消毒。也可在播種或定植前每666.7m2用硫橫2.5kg、30%百菌清煙霧劑、10%速克靈煙霧劑、22%敵敵畏煙霧劑各300g,同2.5kg鋸末混合均勻,分堆在密閉的棚內點燃殺菌滅蟲。在蔬菜定植前15-20d,還要用100倍的福爾馬林溶液進行土壤消毒,做法是噴淋后用薄膜覆蓋畦面,5-7d后再翻倒土壤1-2次。

        4、種子處理。①浸種催芽。根據浸種水溫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溫水浸種:針對種皮較薄的蔬菜,如白菜、蘿卜。此方式沒有消毒作用,一般水溫20-30℃,浸4-5h。

        溫湯浸種:水溫50-55℃,浸種15min,浸種期間要不停攪拌,溫湯浸種后再用溫水繼續浸種。如番茄、西瓜、芹菜等。

        熱水燙種:浸種水溫70-85℃,利用兩個容器來回快速傾倒浸種的熱水,水溫降至50℃時,再溫湯浸種,之后再進行溫水浸種。如茄子、冬瓜。②藥劑拌種。將種子重量的0.2%-0.3%的農藥同干燥的種子混合,或用藥液浸泡進行種子消毒處理。

        四、栽培管理

        1、培育壯苗。采用國內外的新技術新成果,如營養缽育苗、工廠化育苗、嫁接、滴灌、地膜覆蓋等,從培育壯苗入手,增加對病蟲害的抗性。科學配制營養土,嚴格做好床土消毒,對一些根系再生能力弱的蔬菜,如黃瓜、豆類等,在育苗過程中要保護根系,采用容器育苗。

        2、苗期管理。①播種-出苗前。做好床土保溫保濕,可在苗床上覆蓋塑料薄膜。②出苗-移苗前。保持土溫,適當降低氣溫,適度放風,充足光照,防止徒長,適時覆土,間苗。③幼苗移植。分苗宜早不宜晚,次數1-2次,移苗前一天澆透水,晴天進行,盡量少傷根。移苗后提高土溫和氣溫,中午光強時,適當遮光。④成苗管理。保持晝夜溫差10℃,土溫15℃以上。適時通風,中午進行,背風向通風,定植前7-10d逐漸加大通風量,進行煉苗。保持土壤濕潤,定植前2-3d,用百菌清或代森鋅進行幼苗消毒。

        轉貼3、適時定植。10cm土層溫度不低于10-15℃時可進行定植,做到合理密植與精細田間管理相配合,及時間苗、補苗和定苗,對補種或補栽的秧苗,要加強灌水和施肥,達到苗全苗壯。

        4、合理灌溉。冬春低溫,少灌多鋤;夏秋高溫,早晚進行。沙土地,少澆勤澆;粘性土,減少次數,澆就澆透。根系淺,葉面積大的種類,保持畦面不干;根系淺,葉面積小或根系深,葉面積大的種類,保持“見干見濕”(澆水就要澆透);根深耐旱的種類,一般“先濕后干”。

        5、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對植株進行細致調整,如:整枝、摘心、打杈、支架、牽引、綁蔓、壓蔓、摘葉、束葉、疏花疏果等。

        五、科學施肥

        根據無公害蔬菜的生產要求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并且要充分腐熟,以減少致病菌和蟲卵的帶入。追肥以腐熟糞尿為主,輔以化學肥料,防止過多追施氮肥導致徒長。合理使用微量元素,嚴格按照標簽說明使用濃度和劑量,防止過量引起藥害。沙質土壤要輕施勤施,少量多次;粘質土壤可重施,多施廄肥、堆肥等粗肥作基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六、綜合防治病蟲害

        1、農業防治。采用抗蟲品種、合理輪作、翻耕整地、清潔田園、適期播種、肥水管理等多種農藝措施,提高蔬菜抗逆能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

        2、物理防治。應用黑光燈、黃板或糖、醋、酒混合少量藥劑誘殺害蟲;使用防蟲網防蟲;覆蓋銀灰色遮陽網避有翅蚜;保護地可采用“高溫悶棚”控制棚室害蟲;用溫湯或干燥處理蔬菜種子,殺死種子內外附著的病菌;用藍色膜防除草害。

        3、生物防治。用農抗120防治黃瓜白粉病;用農用鏈霉素防治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大白菜軟腐病;釋放麗蚜小蜂防治棚室的白粉虱;利用毒力蚜霉菌劑防治棚室蚜蟲;利用蘇云金桿菌制劑防治菜青蟲和甘藍夜蛾等害蟲。

        4、化學防治。科學使用化學農藥,認真執行《農藥管理條例》和《農藥安全間隔期限規定》,合理使用高效低度低殘留農藥,禁止使用甲胺磷、呋喃丹、氧化樂果、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久效磷、甲拌磷(3911)甲基異柳磷、五氯酚鈉、殺蟲脒、三氯殺螨醇等農藥,包括含上述成分的混配制劑。

        第3篇: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 病蟲害防治 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 Q016)03―0076―01

        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具體來說有很多,但是無論是采取何種措施都應該要堅持以防治結合,并且要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

        1無公害蔬菜的概念

        所謂的無公害蔬菜實際上就是指質量符合國家或者行業的無公害標準,并且在上市之后,有無公害標志的蔬菜。與普通的蔬菜相比,無公害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有害物質量等都嚴格控制在一定的標準之內,并且通常都是遠遠低于普通蔬菜的,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2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已經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并且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當前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仍舊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阻礙著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進一步發展。

        2.1農民缺乏必要的植保知識

        當前農村農民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他們往往都缺乏必要的植物保護知識,這就導致了他們對農藥的使用往往是不合理的。例如很多農民就不能很好的識別蔬菜受到的病蟲害,無法對蔬菜的病蟲害進行必要的識別,自然就很難選用適合的農藥。農民們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為了確保蔬菜不受到病蟲害,通常就只能一味的使用各種化學農藥,加大化學農藥的用量,從而導致了化學農藥的濫用,嚴重的影響了蔬菜的安全品質。

        2.2指導力量不足

        無公害蔬菜栽培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往往還需要用到最新的農業技術,這些技術的使用要求農民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知識。但是從當前農村農民的情況來看,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僅僅依靠農民自身的水平就想掌握好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農村想要進一步的推廣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就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必要的指導。但是當前農業技術干部普遍不足,并且有些干部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也不高,因此無法給農民提供切實又有的指導。這也就導致了無公害蔬菜病蟲害栽培技術雖然已經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但是卻很少用到實踐中去。

        2.3農藥市場缺乏必要監管

        當前農藥市場缺乏必要的管理,各種各樣的農藥幾乎都可以很輕易的買到,甚至連一些國家禁用、限用的農藥都可以輕易買到。許多農藥銷售人員,利用農民文化水平低,對農藥不了解這一特點,一味的以營利為目的,向農民推銷不適合的甚至是錯誤的農藥。這種行為長期以來就沒有收到監管和打擊,農藥推銷人員和農民視乎都習以為常了,也就使得這種混亂的市場局面一直延續至今。

        3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措施

        針對當前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當前想要做好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栽培工作,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3.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概括起來將就是指在進行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栽培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做到因地制宜、悉心栽培。首先,要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合當地地理條件的蔬菜品種進行種植,這主要是應為不同的蔬菜品種其對氣候等自然條件的要求是不同的,這與南橘北枳的道理是一樣的,選擇適宜當地的蔬菜品種進行栽培,才更容易獲得高產高質的蔬菜。除此之外在選中的時候還要盡可能選種那些抗逆性、抗蟲性比較好的品種,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后期農藥的使用。其次,在進行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栽培的過程中還要注意要做好蔬菜栽培過程中的每個過程的工作,例如在種植之初就要做好苗床的消毒工作和種子的處理工作,在蔬菜生長的過程中要控制好蔬菜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等等,只有如此才能在病源上減少蔬菜的病蟲害。

        3.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主要采用一些物理措施來進行無公害蔬菜的病蟲害防治。例如針對蔬菜的蟲害問題,可以為蔬菜設置防蟲網也可以采用燈光、聲音、顏色等來驅走害蟲。針對蔬菜的病害問題,則可以采用對種子進行高溫處理或者對土壤進行高溫滅菌等方法,來消滅病蟲害。

        3.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益生物、生物提取物或者仿生的方法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的手段。當前可以采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引入昆蟲天敵、使用生物制劑、利用微生物防治等等。引入生物天敵主要是指利用赤眼蜂等對青菜蟲、小菜蛾等進行捕食。生物制劑是指龍勇弄抗菌素120等農用抗菌素來預防各種細菌性病害等等。微生物防治主要是指利用細菌殺蟲劑來防治病蟲害。

        3.4化學防治

        第4篇: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 無公害蔬菜 栽培技術 分析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8-0154-01

        蔬菜無公害栽培技術是指在蔬菜生產過程中,蔬菜不會受到有害物質的污染,在蔬菜中也不含有有害物質,是一種安全、有效、科學、綠色的蔬菜生產技術總稱。在實際的生產和應用過程中,可以選擇高效、低毒和低殘留的化學農藥,但是要求其殘留量必須達標。蔬菜在栽培過程中,優先選擇使用生物技術、物理技術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從而顯著提升蔬菜的抗病能力,實現無公害蔬菜的生產的目的,最大效果的提升經濟效益,現將蔬菜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進行如下的分析:

        1 選擇合理的生產基地

        蔬菜生產基地的選擇合理與否是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關鍵,只有保證選擇的生產基地無污染,才能切實保證生產出無公害的蔬菜。在無公害蔬菜生產過程中,土壤環境、氣候因素以及灌溉條件等都會對無公害蔬菜的栽培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在選擇生產基地過程中,應該盡量選擇那些遠離城市和化工廠的地方開展生產。

        2 蔬菜品種的選擇和處理

        在選擇蔬菜品種過程中,應該根據阿勒泰地區的栽培習慣和市場需求綜合進行確定,選擇那些優質、豐產和抗病蟲害性能強的蔬菜品種,此外,蔬菜品種還要具備耐重茬、耐寒以及耐儲存的品質。蔬菜品種確定之后,應該對蔬菜品種進行處理,這時可以選擇使用2%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其種子進行消毒三十分鐘,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凈之后,將其放置于55度的溫水中浸種十分鐘,在浸種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攪拌,隨時保證水溫維持在55度之間,浸種完畢后,再使用多菌靈進行藥劑拌種,對于有包衣的種子可以省略這個步驟,拌種結束之后,將種子晾干就可以進行催芽處理了。

        3 培育壯苗

        在育苗過程中可以選擇異地育苗和營養缽育苗。首先,對于異地育苗對于那些連續多年在土地上進行蔬菜種植以及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的地塊進行,在育苗過程中主要是在沒有在種過蔬菜的地塊進行育苗,這樣能夠切實降低病蟲害的侵襲,對于培育壯苗有很大的幫助;其次,營養缽育苗。這是現代蔬菜育苗過程中比較常用的一種育苗方式,其主要靠營養缽培養兩株幼苗,剔除其中一株幼苗之后,不需要在進行分苗,可以直接進行定植,減少了人為操作對幼苗根系造成的傷害,從而降低了病蟲害的侵襲;最后,要加強對苗期的管理。在蔬菜苗期一定要加強管理,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在揭膜三天后,要及時噴施百菌清等殺菌藥物,幼苗在生長到三葉一芯之后,要使用多菌靈和吡蟲啉對蚜蟲和病毒病進行重點防治。在移栽的前一天,適應噴施惡毒靈+蚜虱凈和美洲星作為送嫁肥,做好苗期的灌溉工作。

        4 清理定植土地

        在每次蔬菜收獲和移栽之前,要及時的對田園進行清理,將蔬菜的殘葉和雜草以及農用薄膜及時的清理出去,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從而降低病蟲害的傳播能力,保護種植地的生態環境。在蔬菜移栽成活之后,當發現田間出現中心病株之后,應該及時將其拔出并帶出田外,防止疾病傳播到其他蔬菜上,同時,還要及時的使用藥物對病株中心的蔬菜進行噴藥防治,對病害進行封鎖性的控制,當田間有雜草時,應該及時的將其取出,控制草害的發生,減少蟲害的生存場所。

        5 合理的灌溉

        在無公害蔬菜種植過程中,應該針對不同的蔬菜種類,蔬菜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水分的需求科學合理的進行灌溉處理,苗期保證土壤的充分濕潤,在開花和做果前期應該供給充分的水分,盛果期應該控制好灌溉的量,切實加強蔬菜的整個生產時期過于濕潤或者過于干旱,同時,結合灌溉還要做好施肥管理工作,要多施有機肥,降低氮肥的施入量,可以適當的增施鉀肥和磷肥,適當的進行通風。

        6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6.1 物理防治

        這其中主要包括了設施防護和誘殺驅蟲。首先,設施防護主要始終始終是采用熟料薄膜、防蟲網和遮陽網對病蟲害進行防治,覆蓋銀灰色的遮陽網還有利于驅蟲和避免蚜蟲侵襲的作用,遮陽網可以在大中型溫室大棚內應用。而防蟲網除了具有一般遮陽網的作用之外,還能夠很好的防止害蟲是遷徙進入到種植地,起到了防蟲和防病的防治效果;其次,誘殺和驅蟲,主要是利用是害蟲的趨性對其進行消殺,其中黃板、紫外線燈、黑光燈是比較常用的設備,其對病蟲害的消殺有一定的作用。

        6.2 生物防治

        在蔬菜種植過程中,應該掌握生物種群的發展規律和動態,不斷加強對有益昆蟲和鳥類的保護,充分發揮天敵控制病蟲害的作用。例如可以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蟲等有益昆蟲對蚜蟲和紅蜘蛛等害蟲進行防治,同時還可以選擇使用生物農藥對病蟲害進行防治。以菌制菌,防治害蟲。如利用農抗120防治蔬菜枯萎病,瀏陽霉素防治蔬菜葉螨、蚜蟲等。合理利用生長調節劑來增強作物自身抵抗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紅姝.無公害蔬菜物理防治病蟲害高招[J]. 農民致富之友. 2010(06)

        [2]冀金,田建平,馮文靜. 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措施[J].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11(03)

        [3]何永梅.蔬菜物理防治病蟲好處多[J]. 農藥市場信息. 2010(19)

        第5篇: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范文

        一、品種選擇

        作莖尖蔬菜栽培的品種要求莖尖產量高、粗壯、光滑無茸毛、肉質嫩滑且味兒甜,植株生長旺盛,萌芽率高。臺農71、魯薯7號、福薯6號、食20、莆薯、魯薯3號等品種可供參考。

        二、選地與整地

        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向陽地塊,土壤、水源必須無污染目,遠離污染源2km以上。翻耙時,每667m2應施無污染腐熟廄肥2500~3000kg,或澆施腐熟糞肥3000~4000kg,生石灰50~70kg,過磷酸鈣40~50kg,耕耙2~3次后按需整成畦備用。

        三、栽培技術

        1、栽培時間

        莖尖菜用紅薯露地栽培3-8月份都可進行,大棚栽培一年四季都可以。

        2、栽培方式

        (1)以莖尖為主的栽培 采用莖蔓段栽插法,株距15~20cm,每667m2栽1.5萬~2萬株。成活后,主蔓長到20cm長時應及時打頂,以促分枝;莖尖采摘中,每月應溝潑施1次腐熟對水的糞水500~600kg,或10~15kg尿素,同時要注意防旱、灌水和除草等。莖尖菜用紅薯栽培很少發生嚴重病蟲害,在必須防治時,也不可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而應用無公害的生物農藥。

        (2)薯菜兼用型栽培用大壟雙行密植栽培,要求壟寬80~90cm,株距20cm,其他管理方法同上。到了秋末,每667m2還可挖取薯塊1500~2000kg。

        (3)大棚莖尖栽培用薯塊直接播種生產,此法栽培不僅采摘量高而且間隔期短,可實現全年供市。栽培時先按上述方法施足基肥并耕耙,后做80~100cm寬的畦,排薯時每平方米排10~15kg,再用疏松肥沃土覆蓋住薯塊并澆適量水。紅薯莖蔓在15~40℃都能生長,大棚內以控溫在18~30℃為宜,最適溫度為25~28℃。

        四、采摘標準和時間

        分枝長度達15~20cm時開始采摘。采摘時用剪刀剪取,一般剪取莖尖長10~15cm,留2~4個節間以利增加分支。第一次采摘在栽后的25~30d進行,以后每天都應采摘,循環進行,每月每667m2可采摘莖尖菜400~600kg。一次種植可常年采摘,一般667m2產量可達3000~5000kg以上。

        五、包裝加工及保鮮處理

        真空包裝,冷藏保鮮。

        第6篇: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范文

        關鍵詞:蔬菜;無公害;栽培

        中圖分類號:S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98

        1 選址與建立無公害蔬菜基地

        綠色無公害蔬菜對種植環境要求較高,只有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中才能生長出綠色蔬菜,需選擇沒有污染源的地區,遠離對蔬菜生產具有污染性質的場所;種植地塊的土壤要具備營養豐富,抗病蟲的優質無污染土地,土地肥沃深厚,組織結構好及有機質含量較高。選擇的種植土壤需經過3a常規生產系統的轉型試栽后,在經過多年檢驗達到綠色蔬菜栽培要求后,才可種植出綠色蔬菜。

        2 選種處理與播種

        在選種方面,無公害蔬菜種子通常可選取抗病蟲強與抗逆性較強的優質高產品種;在播種前,對蔬菜種子要進行晾曬,種子消毒最好用物理方法消毒,如溫湯浸種,用化學物質處理種子時一定要合理用藥,以控制種傳病害,促使苗齊、苗全、苗壯;對種植苗床要采用土壤殺菌藥物進行多次消毒與滅蟲處理,把土壤中的病原菌、雜草,以及蟲卵等消除干凈。

        通常情況下,要參考蔬菜的品質特性、氣候特點與栽培方式等進行選擇適宜栽培時間;可采取小高墑栽培方式進行種植蔬菜,以免由于田間積水而影響菜苗生長;在播種時,要合理控制種植密度,確保菜苗間有一定的光照,以降低菜苗株間的濕度;在種植菜苗期間,要對病株進行定期清除,以防或者p少病蟲害的發生機率。

        3 合理灌溉、科學施肥

        對于澆灌蔬菜的水,不可用受污染超標的地下水或工業廢水,灌溉水一定要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另外,需注意的是,根據不同蔬菜品種與生長時期,確定適宜灌溉時期與和灌水量,以防過早或過澇。這是因為旱澇對根系生長與對養分的吸收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還會影響蔬菜光合物質的合成,導致蔬菜品質與產量降低。

        在肥料施用上,要保證優質高產,需進行科學合理化施肥,以減少污染,要以有機肥為主,盡可能降低化肥的使用量。由于有機肥有較強的酶活性,不僅可增加有益微生物群落,還可為微生物活動提供能源與營養;另外,有機肥可提高作物對病害的抗性,抑制有害菌活性,是對土傳病害最為有效的預防方法。但需注意的是,只施用有機肥,不能滿足作物的充足營養,也難以持續保證優質高產,因此需要平衡施肥技術的運用,合理搭配化肥中的氮、磷、鉀、鈣與各種微量元素,并通過調整配方達到各種營養元素的含量比例適當,以使蔬菜中硝酸鹽的含量最小化。還有就是,盡管生物肥料有較安全的使用性,但也存在許多問題,有研究表明,除了固氮菌等少量微生物外,許多微生物并不能給土壤帶來外源營養成分,比如解磷菌與解鉀菌,也僅能有限地吸收轉化土壤本身的磷與鉀,基于此,要想發揮生物肥料功效,需采用合理搭配有機、無機與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才可做到。

        4 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

        對病蟲害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并要加強對農作物的田間管理,降低農藥的使用率,以免農藥過多殘留。

        4.1 農業防治

        在播種前,需選用抗病品種,以及使用藥劑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培育幼苗時要對病害、蟲害幼苗進行及時的清除,以確保菜苗的健康;根據當地氣候特點與蔬菜品種特性,選擇適宜播種期;采用溫室或營養缽育苗,高溫促根與早煉苗,以防苗徒長,同時可減輕苗期病害,保證幼苗健壯,使抗病力增加;進行深翻整地,施足腐熟基肥,合理輪作、間作,以減少病源與蟲源。

        4.2 生物防治

        通過天敵與無污染生物藥劑等達到控制蔬菜病蟲的方法。在種植區域內,需營造作物的天敵生存環境,同時盡可能在種植期選擇對天敵殺傷力較輕的藥物;可人工釋放作物的一些天敵,如寄生蜂與撲食瞞等。

        4.3 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方法進行防治蔬菜病蟲害方法有很多,比如曬種、溫湯浸種,以及利用太陽能高溫消毒、滅病滅蟲,嫁接栽培,誘殺害蟲,噴灑無毒保護劑與保健劑等。

        4.4 藥物防治

        可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以及無污染、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化學農藥對蔬菜的病蟲進行防治。在蔬菜種植中,采用多種防治方法進行合理的利用,避免盲目用藥,對蔬菜的病蟲防治才可取得良好效果,確保安全質量,以及減少農藥殘留。

        第7篇: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范文

        一、播種時間

        南方地區可從3月份~10月份隨時播種;北方地區可從5月上旬~8月上旬在露地可隨時播種;一般利用春夏菜與秋茬菜之間的倒茬時間播種。

        二、品種選擇

        夏季高溫多雨,應選用耐熱、抗病、速生的白菜品種。當前常用的品種有:蕪湖高稈白菜、山農抗熱青、小白口等。

        三、播種技術

        1.整地

        夏白菜栽培應選干燥、通風、陰涼易排灌的地塊。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機肥4000千克,深翻、耙平,做成寬1.5米的高畦,畦埂高10~15厘米,以利排灌。也可于豆角、黃瓜、番茄等高架作物間作,既能改善高架作物的通風透光條件,又能為白菜提供陰涼的田間小氣候。

        2.播量

        夏季播種,應嚴格控制播種量。播種量過大,秧苗太密,易形成高腳苗;播種量過小,幼苗稀疏,在強光下易灼傷幼苗。一般每667平方米以1~1.5千克下種量為宜。

        3.播種方法

        一般用干籽直播,也可以清水浸種2小時,在20℃的環境溫度中催芽24小時再播種。直播可條播或撒播。條播時,按行距20厘米,開寬8~10厘米、深1~2厘米的寬淺溝,于清晨或傍晚澆小水后,撒入種子,覆土1~1.5厘米;撒播時,畦內先澆水,水滲下后,播種覆土。為防止播后大雨拍苗或跑墑太快,可在畦面覆蓋麥草,出苗時扒去。

        四、苗期管理

        夏季白菜苗期應勤澆水,澆淺水,降低地溫,減輕病毒病的發生。從播種至出苗,一般每兩天澆1次淺水,以保持畦面濕潤。出苗后土壤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5%以上,一般每3~4天澆1次淺水。澆水應在早晨或傍晚地溫較低時進行。中午氣溫高時澆水,易造成水冷根發生萎蔫。高畦栽培應結合溝內澆水浸潤的措施。在大雨后應及時排澇。

        在1~2片真葉時,第1次間苗,苗距2厘米;在3~4片真葉是,第2次間苗,苗距5~6厘米。在第1次間苗后,最好每667平方米隨水沖施入人糞尿500千克,或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

        五、間拔與移栽

        夏季白菜一般不進行移栽。播種后20~30天內拔大株,留小株陸續采收,采收時間應適當,采收太早產量低,過遲品質差。一般在外柄由青轉白時采收。

        在夏白菜栽培時間較長時,可根據市場需要,將具有商品價值的6片葉左右的植株間拔上市,田間按20厘米的株行距留苗。令其繼續生長,間拔后隨水沖施人糞尿500~700千克。若進行移栽定植,應在4~5片葉時進行。移苗前,畦內先澆水,少傷根系,定植密度為20厘米×20厘米。

        六、移栽后的管理

        移栽后保特土壤濕潤,促進緩苗。緩苗后3~5天中耕,過2~3天第667平方米隨水沖施人糞尿500千克或施尿素10千克。以后保特土壤濕潤,保特白菜的健壯生長,提早上市。

        七、病蟲害防治

        1.避免與十字花科作物鄰作,減輕病蟲害。

        2.取大蔥、洋蔥、大蒜各30克,搗成泥狀,加水10千克攪拌,一晝夜加水15~20千克,取其過濾液噴施,可有郊防治蚜蟲、紅蜘蛛、甲殼蟲、菜青蟲等,連續噴施2次可防治蝸牛。

        第8篇: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范文

        一、選擇好栽植基地

        該生產基地一要無大型工礦企業造成的三廢污染;二是生產基地要地勢平坦,排灌良好。特別是水質要好,不能用污水澆菜,以確保產地符合無公害韭菜生產的環境條件,韭菜產品優質。

        二、選用好優良品種

        韭菜覆蓋栽培要選擇分蘗力強、抗逆性能好、葉片肥厚、品質佳的高產優質品種,如馬蓮韭、791等。

        三、采用科學育苗移栽

        1、把好育苗關。播種時要選擇色澤鮮亮、籽粒飽滿的新種播種。育苗地塊苗床必須是排水良好、肥沃疏松、保水透氣、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每667m2用種量4~5kg。播種時力求均勻,覆土厚1~1.5cm,播后及時澆水,然后覆蓋地膜保墑,以利出苗,苗出齊后及時去膜,以防燒苗。

        2、移栽后的管理。一般移栽時采用單行深溝栽植法,栽前澆透苗畦,將韭苗起出剪掉須根先端,留2~3cm長,以促進新根發育,葉片剪去一半,減少葉面水分蒸發。按行距20cm,穴距15cm開溝,溝深15cm左右,每穴栽苗8~10株。韭菜長至10~15cm高時結合澆水每667m2追施磷酸二銨10kg,以后每間隔20d再追肥1次。立秋后天氣較涼,要適時控水,土壤封凍前澆足越冬水。

        四、定植后的關鍵技術

        一是對于定植第1年的韭菜推行不收割的養根促壯管理措施;二是在第2年春季收割2~3刀后夏季不再收割鮮韭上市,目的是積累養分回轉于韭根,確保冬季韭菜早生快發、品質優良;三是實行生產4~5年后更新復壯,重新育苗進行移栽,只有這樣才能繼續保持韭菜的產量和品質優勢。

        五、田間管理的關鍵技術

        春季:在韭菜停割后1~2?天內,趁畦內土壤濕潤時及時松土,并每667m2施腐熟土雜肥4000kg,待韭菜傷口愈合,新葉長出時可在晴天中午適時澆水。夏季:保護地韭菜此時不宜收割,但要注意田間排水防澇,一般不施肥。秋季:前期肥水齊促,以使莖葉旺盛生長,促進光和產物的轉化、回流和貯存。后期控制肥水,迫使營養物質向鱗莖和根系回流。冬季:立冬覆膜時澆大水1次,并每667m2施尿素15~25kg,以后隨著天氣變冷一般不再澆大水,以防因地溫過低而影響韭菜生長。

        六、及時防治病蟲害

        1、韭蛆。成蟲盛發期利用糖醋液誘殺成蟲。方法是用糖、醋、酒、水和99?%敵百蟲晶體按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每667m2放2~3盆,隨時添加,可于種蠅成蟲盛發期誘殺。

        第9篇: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范文

        1 一優

        選用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優質高產品種是預防大白菜病害,取得穩產高產的關鍵。要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優種,如在邢臺市表現比較好的品種有多抗79、冀白菜6號、北京新3號、石綠85、多維462、津綠75、石豐75等。要多品種搭配使用,切勿品種單一化。

        2三改

        2.1改常規播期為適期晚播

        秋播大白菜的常規播期是立秋前后,大多在8月5-8日播種。此期的常年日均氣溫都高于大白菜的生長適溫10~25 ℃,尤其近兩年8月上旬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而立秋后,特別是8月中旬日均氣溫逐日降低,接近于大白菜苗期的生長適溫,播種期適當推遲,縮短了苗期處于高溫的時間,利于幼苗的生長,從而可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因此應將播種期推遲到8月8-13日,最佳播期在8月11-13日。對生長期長的耐熱品種可在立秋播種;生長期80~85 d的中晚熟品種在8月10-13日播種;生長期70 d左右的中早熟品種可推遲到8月14-15日播種;生長期60 d的早熟品種播期可推遲到8月16-18日播種。播種時間要安排在每日下午,以傍晚最佳,這樣可使3 d后剛出土的幼苗避免高溫的暴曬,減少病毒病的發生。

        2.2改高壟栽培為高壟陰坡直播

        經過幾年的試驗示范和生產實踐證實,采用高壟陰坡播種大白菜具有地溫低,活土層厚,肥料集中,排灌追肥方便,不傷苗,不淤心,根系發達,病害少,產量高等優點。除地勢高燥、砂質土壤和鹽堿地塊外都適宜采用這種播種方式。高壟規格:選用南北向壟,壟長8~10 m,壟距按播種品種的適宜行距而定,壟高15 cm,地勢低洼地可增加到18 cm。起壟后使東側坡面大一些,將種子直接播種在大坡面的中部。

        2.3改苗期的一般管理為重點管理

        由于大白菜苗期正處于不適宜的氣候環境,一旦發生病害特別是病毒病,使幼苗生長受到影響,抗病能力明顯降低,到中后期各種病害將相繼發生,以致造成嚴重減產,因此加強苗期管理至關重要。苗期的管理重點就是澆水降溫防病毒病。播種后一般采取小水勤澆的方法,“三水齊苗,五水定棵”,若出現超30 ℃的高溫天氣應及時澆水降溫,這樣既預防了病毒病的發生,還促進了幼苗生長,提高了抗病能力。此期還要注意及時間苗、補苗,淘汰弱苗和病苗,適時定苗,一般定苗在9月上旬進行。這幾項管理工作要在播種后的25 d內完成,并及時追施壯苗肥,確保幼苗健壯生長,減少病害的發生。

        3二噴

        3.1噴施多元素營養液和植物生長調節劑

        在大白菜的苗期、蓮座期和包心前期噴施含0.2 %尿素、0.2 %磷酸二氫鉀、0.1 %黃腐酸鹽的多元素營養液,還可加入保多收、噴施寶、愛農等營養型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抗病能力,增加大白菜的實心率。這是獲得穩產高產的一項投資小、簡便易行的措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最大AV网站 | 久久秋霞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动漫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久久亚洲女同第一区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