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具創新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家具設計概述
家具,從字面上理解是指人在室內生活和工作中所使用的一種器具,是人們最熟悉的日常用品之一,是一種以滿足生活需要為目的,追求視覺與文化理想的共同產物,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都離不開它。
家具設計是個既古老又時尚的行業。當歷史走進了“工業革命”時代后,家具設計自然成為工業設計學科的一個重要門類,它將藝術與工業融合在一起,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應用科學。家居設計主要包括造型設計、結構設計以及工藝設計三個方面。功能、舒適、耐久、美觀這四個方面對于家具設計來說是最基本的要求。人的不同需要導致了人為滿足各種需要而進行的勞動生產和創造,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的產生充分體現了人類要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同樣,家具也是源于人們的需要而生產的,是造物活動的產物。于是,家具作為滿足人們使用的基本要求的生活用品而出現。當然,好的家具設計不止滿足人們實用、舒適、耐用等基本的使用需求,它還必須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即適應人們多層次的精神需要。
在近幾年家具設計中,有趣味、益智、游戲性等多種設計手法頻繁的出現在兒童和青少年的家具中,而且這種設計手法漸漸的融入普通家具設計中。這樣的設計出奇不意,給人更多的吸引性、奇趣性的同時,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情趣,而且能夠體現出獨特的個性情趣,透露出一種不同的、豐富的、充滿情感色彩的文化品位。
(一)形態的創新設計
其中,最受大眾歡迎的是具有人情味的北歐的家具設計。北歐家具設計就是具人情味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它“以人為本”設計思想,既滿足了現代生活方式對家具多樣化的要求,又敏于捕捉“家具人情化”的脈搏,追求適合人體結構的造型的同時,重視人在視覺感知上對產品的第一印象,讓家具富有生命力。因此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和喜愛。如丹麥當代著名女設計師,南娜?迪設計的著名的蝴蝶椅,多層夾板兒童家具等都是非常的成功案例。她在注重新材料、新技術的同時,讓家具使用起來富有人情般的親切感。
關鍵詞:用戶家居生活形態 家具創新設計 用戶調研
在新的生產方式不斷涌現的背景下,用戶家居生活方式在不斷更新,用戶對家居環境的需求也隨之變化,這為家具設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成為促進家具創新設計的動力。家具創新設計不僅僅是一味標新立異,除了考慮工藝和生產,更應該關注用戶對家具及整個家居環境的需求,從用戶對家居風格的喜好、日常家居習慣及家具使用方式上挖掘用戶潛在需求信息,尋找家具創新設計的突破點,才能使家具設計滿足新時代用戶生活的需要,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一、用戶家居生活形態調研
(一)用戶家居生活形態的調研主要形式
用戶家居生活形態調研主要采用用戶家訪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1]通過對以家庭為單位的用戶的走訪調查,深入挖掘用戶對家具的需求信息及對家居環境的要求。整個調研主要分為三部分,首先是了解用戶的基本信息,主要是關注用戶的年齡、性別、職業和家庭成員組成等。考慮到被訪者的心理,對于收入、經濟狀況、家庭結構等敏感性問題,要從側面注意問題的婉轉性,盡量避免用戶產生防御抵觸心理,影響調研真實性。其次是對用戶現有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和家居環境的調研和分析,包括用戶的基本生活形態、通訊、休閑等生活方式及家庭布局、家具擺放等。最后,是用戶對家具設計各因素關注度的調查。
(二)抽樣調研與用戶信息統計
本課題選擇上海、南京、常州、武漢等城市,共選取50戶家庭進行抽樣調查。家庭組成包括年輕夫妻無子女的兩口之家、夫妻和獨生子女的三口之家、夫妻和公公婆婆組成四口之家、有第三代的五口之家等四種組成形式。為了方便對調研信息的統計分析,首先對被調研用戶信息進行整理,如表一所示。
(三)調研數據分析
家訪和調研問卷首先經過人工檢查和處理,篩選出數據相對完整的有效問卷進行編號整理,結合SPSS軟件對用戶家居生活形態問卷和信息數據進行提取和統計分析。
經過問卷統計發現,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家居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并且對家居環境整體氛圍,家具風格文化內涵,家具產品個性化更加注重。如圖一,利用因子分析法,[3]對用戶對家具最關注的主要因素進行了提取,分別是家具的風格、家具個性化、家具品牌、家具材料、家具功能、家具價格、家具安裝以及家具與現有家居環境的匹配程度八個因素。圖二則是用戶對于家具風格喜好統計圖,從中可以看出新中式風格仍然是用戶對于家居風格的首選。
根據上文對用戶家居生活形態的調研與結果分析,下文將對家具創新設計趨勢和設計切入點進行分析。
二、基于用戶家居生活形態調研的家具創新設計淺析
(一)家具創新設計應與家居環境結合
通過調研可以發現,用戶對家居環境整體性越來越注重,因此家具創新設計應與家居環境以及現代人生活方式相結合。家具作為人們在家庭居室內物質和精神的生活服務的終端之一,跟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一方面家具創新設計應該重點考慮其使用地點和環境。家對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現代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躲風避雨、安心休憩的房屋結構,它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是生活重壓下人們與親人享受溫馨生活、體會生活樂趣的避風港。時尚大方,簡約適用,和諧舒適是現代家居環境所必須具備的。在這樣的家居環境影響下,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具有實用功能的物品,更是能以獨特的設計打動人心,融合了設計師的創新和靈感,提升生活品質,舒緩生活中的部分壓力,增添生活樂趣的家具產品。另一方面,家具設計創新需要與用戶現有家居環境相匹配,家居產品作為整體家居環境中的一員,既要能融入整個家居環境,也應該是家居主人生活態度和品位的體現。
(二)家具創新設計應與新的中式風格相結合
中國風悄然刮過,掀起了全球范圍的中國熱。在秉承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加入時尚元素的家居風格也越來越受到青睞。很多人心底都有著濃郁的中國傳統情結,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的留戀和鐘愛,因此在家具設計中可以融入適合現代家居生活的新民族文化和新的傳統裝飾風格,在秉承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基礎上,對傳統裝飾手法進行提煉升華,加入創新時尚的設計元素。
以往傳統中式風格家具的設計師將視角更多地放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表裝飾上,并以雕龍刻鳳等繁復的花紋來奪人眼球。而這些中國元素的大量疊加,雖然外表花哨絢麗,卻往往沒有演繹出中國文化的精髓,既無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又容易造成視覺疲勞。
現代家庭中,家庭成員一般比較少,家庭結構由我國傳統的幾代人共居的大家庭逐漸演變成二人戶、三人戶的核心家庭,網絡用語“丁克”、“空巢”、"IF---族”將新的居住模式帶人到人們的視線中。這一類人的收人并不算低,他們對生活有著較高的品質要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盡可能精簡和便捷的生活模式;同時工作社交中復雜的人際關系使他們十分渴望得到與心理尺度相匹配的空間給予的安全感和存在感。社會進步下的這種精簡的生活態度和心理需求,共同決定了小戶型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人群的青睞。建筑是死的,但空間是活的,彈性設計思維逐漸成為小戶型家居產品設計的典型特征和主流意識l310但在現有的各大家具市場中,仍然避免不了以中國家具傳統的厚重、大氣為主要考慮因素,這很明顯不再適應當今的小戶型家居市場發展趨勢;而僅有的小戶型家具形式單一,缺乏明顯的分類,對于小戶型空間的利用仍然存在很多有待提升的部分。小戶型家居也一直都是求新求變的,因此對小戶型家居空間利用的研究顯得十分的必要。
2小戶型家居產品應滿足的基本需求
小戶型的發展趨勢對家居產品創新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們在選購家具時,除了挑選外觀外,更注重的是家具的功能性與空間的協調性,除了要解決性,這和年輕一族簡約隨性的生活態度相得益彰。而玻璃通透的特點,可以使家具在狹小的空間里,依然顯得空曠不擁擠,給人帶來輕松的視覺感受。
2.1功能需求
小戶型家居產品是實現人與空間環境互動的重要媒介,應滿足人們在家居生活中的各種物質需求,包括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娛樂、休閑、學習甚至會客等各項活動。與之相應的,家居產品應具備基本的物質功能性,如坐臥功能(椅、凳、沙發、床等)、支撐功能(餐桌、寫字臺、梳妝臺、書架等)、存儲功能(衣柜、鞋架、櫥柜等)、裝飾功能(擺件、花瓶、電視柜等)以及分隔空間、填充、重組空間等功能.
2.2材料需求
就材料的選擇方面來看,盡可能使用輕質材料,如木材、玻璃、塑料、藤竹等。木材、藤竹等傳統材料和塑料質量輕的特點使家具便于移動,更具有靈活2.5情感需求在思想意識形態與傳統文化熏染下,中國人根深蒂固的重土重宗意識使得在面對土地和住房時顯示出強烈的占有欲。由此,家對于居住者來說就不僅僅是一個空間,人們希望從中得到歸屬感和存在感。家居產品作為家居環境對人的反饋,應當滿足居住者對于家庭的依賴感、社會交往和自我認同的心理需求hl.對家居產品的設計其實是對人生活方式的設計,人們渴望通過家居產品的不同使用方式獲得對生活的參與感。家居產品對空間的重新規劃無形中令人感覺到空間所具有的可變性和擴展性。
2.3色彩需求
對于小戶型用戶來說,家具色彩的選擇也是不容小覷的。色調的一致性能夠緩解空間狹小帶給人的擁堵感;其次,利用色彩隔斷、分區靈活地分割空間,產生隔而不斷的效果,能夠形覺上的張力;再者,不同的色彩能帶給人截然不同的視覺感受,例如黃色、紅色、橙色等暖色會給人溫暖的感覺,而綠色、藍色、黑色等冷色則給人寒冷的感覺!5]。明度高的色彩給人歡快活力的感覺,而明度低的色彩則給人嚴肅安靜的感覺。家居產品應與整個室內空間的色彩調和,力求和諧統一,以達到優雅寧靜的整體效果。
2.4造型需求
隨著大眾審美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家具造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相比于造型復雜的家具,簡單靈巧的造型帶給人的心理感受更加舒適開闊,避免了狹小空間帶來的壓迫感和緊湊感。另外,新材料、新工藝、新科技的發展,也給家具設計帶來了很多新的可能,大量傳統工藝無法實現的新造型相繼出現,滿足了許多年輕人對造型新奇與獨特的追求,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審美體驗。例如花型沙發、魚丸沙發等仿生形態的家具,見圖1,給人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和強烈的視覺沖擊。空間布局上所帶來的壓迫感和緊湊感外,還要注重功能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在狹小的空間里如何實現“減量不減質”、打造完美小戶型居住空間,需要滿足一系列的要求。
3實現小戶型空間擴展的方式
3.1延展
延展是產品通過伸縮、壓延、組裝、卷、滑動、旋轉來實現上下、兩側、前后的結構或者功能的擴展。延展方式的靈感來自于大自然,在自然界中,許多的生物通過改變自身形體的瞬間尺寸來滿足自身生存的需要,例如鳥兒伸展翅膀完成飛翔的動作,人類伸展手臂擴大自己的活動范圍門。延展這一方式的實現首先依靠產品的結構來完成,其次通過產品本身的材質。根據結構,延展可以是單元部件通過鏈接件在三維空間的結構變換,根據存儲和使用的狀態改變其結構,收縮的產品在不使用時節約了空間,在使用時,單元結構通過折疊、旋轉呈現伸展狀態;延展也可以是有一固定旋轉軸的單體,不用時,以合理的方式占據二維空間的面積,并不影響單位面積內的有效使用空間,在發揮其功能時,以一固定旋轉軸旋轉至有效位置,這種方式實現了產品在單位面積內的有效空間的利用率;根據產品材料的自身性質,軟材質的產品可直接通過壓延、拉伸或填充內容物來實現。延展方式的特征:產品體量具有可變性,可根據使用和存儲的狀態優化有效空間利用率;便于移動和存儲,延展表現了產品的使用狀態,與之相伴的就是收縮,這一可操作性使產品易于存儲,并且存儲狀態不占用不必要的空間;對使用者來講,延展型家居產品拓寬了其本身的空間使用范圍;對生產者來講,折疊家具可以減少在運輸和倉儲時的空間占用,有效地節約了社會資源和廠家經濟成本。可隨身攜帶的儲存箱見圖2,組裝起來時是一個小小的木箱,展開后就是集鞋架、衣架和儲物箱為一體的多功能家具,造型簡約而不簡單,既節省空間又方便搬運移動,同時滿足了消費者的多種需求,一舉多得。
3.2變換
變換主要分為橫向上的空間與縱向上的時間變化。在空間大小的限制下,不同居室之間的劃分已不再那么明確,按時間重組室內格局,將起居、會客、飲食、工作、休息、娛樂有選擇性地統籌在一起,形成了不同功能的混合空間,包括廚房與餐廳、客廳與書房等一系列多功能空間lsj。同時也利用大小不一、零碎的空間進行高效收納與重組變換,用最少空間解決最大問題。變換這一方式是通過時間差創造出來的功能變換,多功能空間即是通過家居產品的適時變換來滿足不同需求。例如,廚房餐廳型的主要實現方式,一是不使用時將餐桌收納起來,采用易于收納的餐桌,使用時廚房變為一個餐廳的空間,這樣可以將廚房作為餐廳,節約了空間;二是將餐桌作為做菜過程中參與某項功能實現的一部分,也屬于多功能廚具的一種。VOYAGE多功能櫥柜見圖3,在做菜時是一個整體廚房,在用餐時又是一個圓形餐桌,用同一家具滿足了不同環境下的使用需求。這也將是未來家具的一種發展趨勢,同一產品,在不同的使用空間下,可以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變換方式的特征:時間差創造出的多功能性。生活中哪些時間用來吃飯、哪些時間用來辦公、哪些時間用來休息,都是因人而異的,因此對家居產品功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3.3疊加
疊加包括功能的疊加和結構的疊加,在小戶型實現空間擴展方式上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多功能家具的設計和模塊化組合家具設計。其中,模塊組合式家具是由若干產品零部件或單元體組合拼接而成,通過單元體的拆分和重新組合實現功能的多樣化。這種隨意組合的形式帶給消費者更多DIY的空間,打破了傳統一成不變的家具模式,賦予家具以個性化變換的魅力,讓家具處于變化動態的環境中,使家具隨著人們的意愿而改變,隨著環境的需求而變動。模塊組合式是由一個整體拆分成若干單元結構,各個單元結構可以組合成多種形式,以滿足不同的使用功能或場景的家具形式。利用家具不同的使用情景對家居環境進行分割、重組,情景化的使用方式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合理規劃空間。多功能組合家具ReStyle見圖4,是由一個立方體拆分成5個小的單元體,5個單元體可以任意組合,它可以是一個餐桌、兩把椅子,可以是一個沙發、一個儲物柜,可以是一張可供一家人坐在一起促膝長談的長椅,也可以是一個兒童的游樂場所。多功能家具是一種在具備傳統家具初始功能的基礎上,實現其他新設功能的現代家具類產品,是對家具的再設計l91。多功能家具有的是通過結構的旋轉變化實現功能的多樣化,一件家具可同時滿足多項功能;有的是通過智能化的應用,實現功能的多樣化。在小戶型里不僅可以節省空間,也可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4結語
關鍵詞: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夾具設計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036
針對數控銑床生產工藝相關零部件進行加工的階段,加工中心所開展的夾具設計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準確性。為此,相關工藝人員就應當充分了解設計工藝、對刀點等的參數,以此可以更好的改善設備生產質量。除此之外,夾具設計方面的進一步提升更加能夠有效促使與數控銑床等之間的水平。以此改善我國工業生產的健康良好發展。
1 數控銑床夾具的工藝路線設計
需要明確數控銑床夾具方面的基本的對象,隨后,對零件等實施加工與分析,確定采取何種結構形式與材料。除此之外,相關工藝實施人員也應當更進一步掌握精加工零部件等實際尺寸情況以及熱處理方面的工藝。加工中心夾具所具有的工藝路線層面,設計操作人員也應當進一步了解加工環節的定位標準等。這當中,數控銑床采用的基本刀具參數等都對改善零部件的生產質量方面具有重要影響。為此,工藝實施人員就應當在完成參數設定之后,對走刀形式加以明確,以便能夠完成相關工序。
2 數控銑床夾具對刀的工藝設計分析
第一,相關操作人員應當盡可能利用更加優化的計算方式,發現對刀點,提升生產工藝的合理性。所謂的對刀點其實是零部件加工過程中需要明確的定位標準點。第二,針對工藝零部件等的定位標準實施基本換算,通過換算的方式進一步降低生產難度。第三,相關工藝的設計人員更加應當嚴格落實零部件加工環節,提升設計與生產的精準性。基于此,設計出數控銑床可以更好的降低誤差情況。
在夾具的實際設計環節,應當防止出現撞刀情況,撞刀是影響零部件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總體上看,技術人員需要根據零件以及夾具所在位置情況等確定刀具所具有的性能水平。在分析零部件加工階段的精細化水平上,則應當按照實際切削工藝大小確定。從粗加工角度分析,如需要降低成本就應當提升切削量。從精細化加工角度出發,相關設計人員則應當分析夾具所具有的精化水平,以此提升夾具設計方面的實際效果。
3 數控銑床夾具常見的固定方式
數控銑床夾具方面的基本方式種類多樣,其中,夾持構件設備主要是一種憑借加工作用力方向固定零部件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固定夾具則能夠有效避免加工環節發生移動問題。進而又可以對操作人員、工件等產生破壞。
除此之外,夾具應用全新零部件的過程中,需要將定位構件以及工件等采取復位的設置,以便能夠促使工件生產品實際尺寸有效控制在公差值之間。在這個階段,則能夠對夾具進行加緊操作,改善工件的安全質量,提升生產效率。
除此之外,則能夠借助具備力學效果的機械通過輕微施力來產生強有力的夾持力,從而實現夾持構件的固定。在利用數控銑床進行實際加工時,可將多個元件合并起來使用,使工件夾具的夾持機構具有快速、高效率、易檢修的特點。工件在加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多次安裝和拆卸,所以合并起來使用能夠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
4 案例分析
在設計與制定初級階段的數控銑床夾具結構實施方案過程中,需要充分分析的內容包括定位以及裝夾等幾項。這當中,定位找正屬于夾具工藝設計環節之中的核心步驟。
第一,應當利用一柱一銷的方式針對兩孔采取定位裝夾工藝操作。第二,結合工件夾具方面的基本流程完成裝夾。第三,針對零部件進行加工。這當中,工件夾具所具有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具體如下:第一,對已經完成定位的銷邊進行固定。第二,對已經完成墊板安裝以及圓柱定位之后的相關工件等進行加固。第三,校準兩個銷具有的中垂線,同時水平輸入到工藝系統之中。第四,完成相關工件安裝之后,還應當使用壓板采取壓緊工藝。第五,啟動數控機床,根據已經編號的施工程序完成相關工藝操作。最后,取出已經加工完成的相關工件,并翻轉進行繼續加工。
結合數控銑床零部件生產工藝及流程分析,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應當找正位生產的位置,包括加工外圓弧等具體操作項目。其次,在完成一側加工之后,需要反面繼續加工。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希望能夠提升精確性,降低誤差產生,則操作人員應確保雙面倒角一致。除此之外,在實際加工環節,需要設計制作相對更加簡單的夾具,提升夾具定位速率,確保相關圓弧與倒角設計方面的精準性。
針對出現問題的工藝程序,相關技術人員應當利用系統確定定位找正,第一,工藝設計與操作人員應當找準夾具所具有的直邊。第二,確保加工中心可以根據已經完成的編程程序進行加工。最后,在取出工件之后,翻轉安裝并繼續施工,這個過程中應當注意反面倒角與正面一致。通過相關數據研究分析,綜合優化工藝流程生產工件實際生產誤差水平較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改進工藝流程除了需要綜合傳統工藝技術,更加可以利用百分表等進行優化。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零部件實施設計與加工操作,采取多種途徑與方式改善產品質量水平,更加可以優化實際生產效率。但是,在具體加工系統平臺實施階段,加工工藝、夾具等的實施條件上的問題可能產品質量受到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本研究形成了有效應對策略,以便能夠更好的達到零部件方面的要求。實際情況下,夾具以及相關工藝設計則可以實現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改善生產效率水平。
參考文獻:
[1]賴關保.數控銑床加工中薄板類零件的夾具設計[J].科技與創新,2017(03):119-120.
【關鍵詞】家居裝飾;裝修設計;設計原則
隨著城市化建設迅猛崛起。各個城市都在努力朝著經濟蓬勃發展、生態良性循環、人民安居樂業、城市山青水秀的現代化大都市這個目標建設。這是社會精神文明進步的體現,是人類物質文化生活提高后的必然追求。人們追求幸福、健康和美好,就要求有一個舒心優雅的生態環境,因此,人們對城市建設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標要求,即衛生城市、花園城市、園林城市、生態城市等等。由于現代城市的建設直接影響著人們生活理念的提升,不僅要求生活在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中,而且對家居室內環境有了更新的追求。
一、家居裝飾裝修設計的基本原則
1、保護結構及安全原則:在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家庭居住環境的安全。一是保護結構,對承重墻、陽臺的半截墻、房間的梁或柱,無論其位置如何,絕對禁止拆除、改動。二是在裝修設計中所選用的材料不得超過住房的荷載能力。三是注意保護防水層,在裝修設計過程中,如果施工危及或破壞防水層,就必須進行防水層的修補或者重做。四是注意安全防火,設計裝修中使用的木材、織物等易燃材料應該進行阻燃處理;根據用電器具的擺放位置,對電表容量、導線的粗細等都應重新進行設計,以避免使用時發生事故。
2、個性化原則:首先,尊重并行使用者的自。其次,要根據每個人的嗜好選擇突出其居室的特征。在設計中個性的表現主要是通過居室空間內的造型、造景、色彩運用和材料選擇來體現的。正確表現裝修個性的方法,任何家庭在裝修時都要借助一定的參照物,很多人不顧家庭的生活需要,選擇賓館飯店作為家庭裝修的樣本,就不可能反映出家庭的特點。突出個性要注意與整體和諧,要以長遠的、發展的指導思想進行家庭裝修設計。
3、經濟性原則:從自身條件出發,結合居室的結構特點,精心設計,把不同檔次的材料進行巧妙組合,充分發揮其不同質感、顏色、性能的優越性,就能達到既經濟又實用的美化原則。不提倡透支裝修,不提倡豪華型裝修,家庭裝修要考慮到日常生活的需要,要起到方便生活的作用,裝修結果必須實用。
4、實用性原則:實用性是指居室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使用功能。一是為居住者提供空間環境;二是最大限度提供物品儲藏的需要。把為生活服務的功能性放在重要位置,一定要給使用者在生活中留下方便、舒適的感覺。
5、美觀化原則:美觀化是指居室的裝飾要具有藝術性,特別是要體現個體的獨特審美情趣。
6、習慣性原則:家庭裝修要的是藝術美的追求,但必須以尊重主人的生活習慣為前提,藝術取向要與生活價值取向相一致,與生活習慣相和諧。
7、環保性原則:搞裝修也要樹立環保意識。在材料的選配上應首選環保材料,注意節能、降耗、無污染,特別要在采光、通風、除臭、防油等方面下功夫。
二、新型設計理念
1、最時尚的設計理念:簡約。最時尚的設計理念就是簡約。在一些豪宅里為了提高居住的舒適度增加了不同功能空間,主要采用傳統整墻隔斷,加大了套型面積,提高了房屋成本,并且套內空間過于復雜影響了日照采光條件,又增加了設計難度。如果簡約,采用簡潔的方法,實用色彩、地面材料、隔斷、燈光等不同要素都可以暗示不同的空間功能。也是提高住房舒適度最短平快的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講空間是一種感覺,引發讀書的感覺是書房,引發娛樂念頭的是活動廳。再說嚴嚴實實的方盒子空間并不完美,墻體是對空間最大的束縛,流動的空間是很美的。
2、形式簡單、高度功能化與理性化的設計理念,反對裝飾化的設計風格。
一是高度理性化,對于家具購買、空間布置得很有分寸,從不過量。傳統的室內設計總是將房間裝飾得盡可能豐滿,而極少主義設計總會留下足夠的“灰空間”,達到人對空間的潛在要求。它慣用硬朗、冷峻的直線條,光潔而通透的地板及墻面,利落而不失趣味的設計裝飾細節等,這種簡潔、明快的設計風格十分符合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另外,在材料應用上盡量“減少”,在某種程度上能使人的心情更加放松、創造一種安寧、平靜的生活空間。
二是強調建筑外觀的簡單、純粹,另外還十分注重室內家具與日常器具的選擇。他們在室內設計的家具與室內整體環境非常協調,總的特征是造型簡單但不失優雅,常常采用黑、白或灰的色彩計劃,很少有裝飾圖案,顯得含蓄而大方。
此外,在室內設計還主張運用大片的中性色與大膽而強烈的重點色、輪廓鮮明的直線條與少量的圖案裝飾作夸張的對比,達到一種視覺沖擊力,以突出這種簡單、純粹、優雅、時尚的風格。
三是室內設計非常強調室內各種材料與色調的豐富對比,或微妙或夸張,來體現風格。如墻體的設計會使用生磚、鏡面、鐵或光潔的乳膠漆等材料,色調則以純白、奶油白為主體,在適當的地方運用明亮而強烈的重點顏色加以突出。用色總的原則是先確定房間的主色調,通常是軟而亮的調子,然后決定家具和室內陳設的色彩范圍。
四是織物的選擇以及燈光的運用合理,要求裝飾織物的色調要盡可能自然、但質地應該突出觸感。圖案太強的織物不適合此類風格。一般窗簾的材料應選擇素色的百葉窗或半透明的紗質窗簾,因為這種窗簾更能增加房間的空間感,也更方便自然光線的進入。他們偏愛良好的自然光照。幾種設計風格越來越多的被年青人所接授。好多年輕人走出了傳統的大家庭模式,追求獨立個性、自我成為時尚。這群人可以不追求居室的大小、可以不考慮諸如交通、社區等諸多因素,但居室裝修一定要精致和有個性,于是極少主義設計如一夜春風似的迅速回潮了。
在建筑的歷史中留傳下來的每一種裝飾,都有確定的歷史含義,選擇了一種裝飾就意味著選擇了這種歷史的、文化的主題,這可以說明為什么我們在后現代主義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歷史份量,它們以新的姿態向人們昭示著歷史的存在。
參考文獻
關鍵詞:設計驅動模型理論 北歐家居 創新機理 品牌
中國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5)12-0076-002
1 引言
創新是社會經濟不停向前發展的源動力。1982年,意大利學者GiovanniDosi公開發文總結了實體經濟的兩種主流創新模式:技術驅動型創新模式和市場拉動型創新模式。技術驅動型創新模式強調企業通過擁有高門檻的新技術來獲得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市場拉動型創新模式則是典型的與產品傳播相關的革新途徑,即市場首先出現需求,企業及時反饋響應需求。2003年,意大利學者R Verganti通過對意大利本土企業樣本研究,提出第三種創新模式――設計驅動型創新模式,此創新模式的革新動力源為設計。
2 設計驅動模型
創新活動中,企業有三個重要的信息源:用戶需求、技術機會和產品語言。設計驅動型創新模式中,產品語言是三個信息源中的主力驅動項,如下圖1,產品語言主要指能夠傳遞特定信息的標示和象征符號,在社會、文化和語義學層面驅動過程,屬于語義學范疇的內容。產品過程革新是典型的產品“不可捉摸特性”的螺旋式上升。首先產品語言為用戶需求創造特定信息和象征符號,這與傳統的根據用戶需求編譯產品語言有本質區別,前者的核心動力源于設計人員,設計人員設計未來,設計一種可能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的可能性,而后者的設計創意動力則源于用戶研究。在設計驅動創新模式中,技術機會為產品語言的創造提供支持。R Verganti發現意大利本土企業中,使用這一創新模式的成功案例非常多。例如:意大利燈具品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率先提出從“設計燈具”到“設計光線”的理念轉變,這一理念很難通過研究用戶而產生,因為用戶善于反應現實問題而不善于假設,而設計師充滿著對未來的假象,因此該理念將設計對象從燈具產品轉換到光線,與之相應的象征符號、內容和形態都產生了巨大變化。(圖1)
設計驅動的創新結果是通過設計前期對信息挖掘并整合組織成為知識所產生,那么設計驅動創新的信息應該從何而來?如何將信息轉化為知識?那些設計咨詢公司的創意內核又是什么?是什么能夠讓咨詢公司不斷產出支撐創新戰略的豐富創意?
設計驅動的產品語言研究所采用的視角和方法有別于傳統市場研究和對特定群體的研究,不倡導使用耗資較大的人種志研究方法和技術。因為研究人員認為用傳統的方法很難獲得突破性的產品語言,市場很難通過拉動而產生突破性產品語言,設計人員需要對可能出現的未來進行預測和展望,從而提出一個新的產品語言,而且這個產品語言恰好能夠滿足用戶的潛在需求。新的產品語言在現有的社會文化模式中發出微弱信號,研究人員捕捉到微弱信號并且進行設計放大,再選擇契合企業價值需求的信號,最后將產品語言賦予在新產品設計上。因此設計驅動研究的流程如下圖2。橫坐標表示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量為先收斂再發散,歷經三個步驟:社會文化趨勢研究、產品語言提取和產品設計。
3 北歐家居品牌研究
3.1 北歐家居樣本選取
家居行業具有完全競爭性屬性,低門檻使大部分企業無法進入技術驅動創新型模式之列,在北歐家居行業中,經典的市場拉動型企業lkea將低成本的價值主張演繹得淋漓精致。同時,北歐的家居品牌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為了應對全球競爭,通過研究北歐的三十家家居企業發現,21世紀后,72%的企業采用設計驅動這一戰略建設其品牌特性。本研究選取了7家北歐家居品牌作為研究樣本,通過繪制每個品牌的情緒模板來提取企業品牌特征關鍵詞語言,再通過繪制品牌地圖、關鍵詞語言研究反推社會文化模式中的趨勢信號,最后再宏觀分析北歐家居品牌的設計驅動格局和機理。
北歐的家居品牌眾多,市場成熟。本研究通過網絡調研的方式,從斯堪的納維亞地區選取七家知名家居品牌,選取樣品時遵循3點標準:(1)該企業有明確的創新設計理念;(2)該企業有顛覆性的設計作品;(3)該企業與設計師互動行為頻繁,設計師是企業的主要合作對象。因此樣品列表如下表。
3.2 樣本關鍵詞研究
本研究階段結合文案研究繪制每一個品牌的情緒模板圖,從而提取品牌的設計特征關鍵詞。以下列舉littala和Ferm Living兩個品牌的情緒模板及設計特征關鍵詞。情緒模板分別見圖3和4,littala的設計特征關鍵詞為有機、自然,設計圖案源于森林和童話,該品牌善于采用河流、山川等抽象的有機曲線來塑造輪廓,材質機理透露出純真清澈。在世界品牌實驗室評選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個品牌”結果中,littala與Apple、BMW、Louis Vuitton、Google等品牌一同入選,且是唯―入選的家居品牌。目前littala已經成為代表芬蘭設計水準的國家級品牌。Ferm Living的設計特征關鍵詞為幾何,圖案為幾何重復或疊加,外輪廓造型以簡單幾何為主,善用柔和淡彩。ferm在丹麥語的意義就是“巧妙”的意思,而且特別是用來形容品質極佳的手工制品。所有產品都有濃厚的北歐風味,用上簡單的線條及繽紛的顏色,具有強烈的幾何感。(圖3、圖4)
3.3 基于設計驅動模型的北歐家居品牌樣本地圖繪制
本研究以商業性對應藝術性,功能性對應情感性來繪制樣本地圖。品牌商業性主要用實體店數量來評測,數量越多說明商業推廣傳播度越大。商業對應藝術還有一項重要的區別在于,商業產品的可復制性較高,工業化生產程度高,而藝術產品的可復制性較低,手工藝程度高。因此在繪制樣本地圖時,設定X軸為功能、情感,Y軸為商業、藝術。X軸上分為10個等級,從-5至5,越靠近-5代表越接近強大功能性,越接近5代表情感傳遞越強。設計調研問卷并且分發給三十位設計專業人士打分。然后根據所收集的數據分別計算出X軸和Y軸上的平均值,并且給每一個品牌定位并繪制地圖,見圖5。
在繪制地圖的過程中研究發現2000年之前創立的品牌經歷了市場拉動向設計驅動轉變的過程,而2000年后創立的品牌便直接進入了設計驅動模式的運作機制中。因此在繪制地圖時試圖展現出這一變化,地圖中灰色地帶為2000年以前企業的地圖定位區域,橙色則代表較新的定位區域。
3.4 北歐設計驅動型家居品牌的創新機理
機理指為實現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統結構中各要素的內在工作方式以及諸要素在一定環境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運行規則和原理。本研究通過案例研究和歸納反推,總結出北歐家居企業在走設計驅動型道路日寸的運行方式如下圖6。共經歷了四個階段,首先研究未來,預測趨勢,然后確立品牌的生活風格,在堅持這一生活風格的基礎上提取該生活風格的語言描述關鍵詞,該語言不僅指導未來的產品設計,同時也是品牌堅定不移的設計方針,最后再設計出豐富的產品家族。
4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選取了7家北歐家居企業作為樣本,并基于設計驅動模型理論對其品牌創新機理進行了研究。主要結論與建議如下:
(1)基于設計驅動的理論模型和流程獲取了北歐設計驅動型家居企業的運行方式;
一、中國手動工具現狀
中國手動工具制造商最常生產的產品類別多為基本的手鉆、沖擊套頭扳手及組合式等緊固類工具產品,同時該類產品擁有較高的增長潛力。目前,影響手動工具的生產因素主要為鋼材等原材料價格。手動工具市場競爭激烈,多為微利產品,統一提價是不可能的,個別提價就相當于失去了自身原有的市場,沒有人敢冒這樣的風險。可見鋼材價格的漲幅將直接影響手動工具廠家的生存問題,所以說手動工具的產品競爭力除了企業自身的原因外,有很大的因素是原材料質量所決定的。
目前是中國手動工具企業建立手動工具的品牌的最佳時機。因為專賣店、展覽會、洽談會、業務員推銷是目前中國的消費者對手動工具的主要信息來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消費者在選購手動工具時還沒形成品牌意識,很大一部分人是在購買和使用后才了解手動工具的品牌和質量好壞。
所以說對于中國的手動工具企業來說,品牌的建立是關鍵,而現在眾多的國內廠商和品牌主業不突出,核心競爭力差。中國的工具企業規模大部分較小,產品系列不夠豐富,典型的“多而不強”。如何開創出迎合目前中本文由收集整理國市場需求的手動工具品牌呢?工業設計是關鍵。所以充分認識到工業設計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工業設計與品牌
什么是工業設計?工業設計是以市場為先導,專門處理人與產品協調關系的專業行為。它是為制造工業產品所進行的設計,它包含產品外部和內部設計的整個過程,對產品的外觀和性能,生產技術的發揮,以及品牌建設產生最直接的影響;也可以說是將工業化賦予可能的、綜合而有建設性的活動。
如今,工業設計是一門隨著現代工業的興起而產生的以工業產品設計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不再滿足于物質上的需求,開始注重精神上的滿足,工業設計則可以針對這些個性思維加以創新。工業設計是人類創造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過對大批量工業產品內在與外在的綜合分析,進行多角度整體規劃,設計出更加符合人們生理與心理需求的產品,使產品趨于更實用、更科學、更完美。
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圖案或是它們的組合,其目的是幫助消費者在同類產品的選擇上產生目的性和辨別性。品牌是無形資產,是企業產品高質量的代名詞,品牌既是企業整體素質的體現,又是企業最佳經濟效益的載體。
品牌競爭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上的物化和商品化的表現。由于經濟的全球化,我們的企業除了要面對國內品牌的競爭還要應對國外品牌的沖擊,缺少品牌競爭力的企業將被市場淘汰。市場競爭是多方面的競爭,如產品質量、技術服務和價格等諸多要素,但最終是通過品牌競爭來實現。品牌的形成首先是產品個性化的結果,而設計則是創造這種個性化的先決條件。設計是企業品牌的重要因素,而工業設計正是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紐帶,工業設計中的細節設計的實質是設計資源的高效整合與精細化管理,是創新設計與節約理念的有效執行。如果不注重提升工業設計能力,將難以成就一流企業。研究好工業設計與品牌打造之間的關系,不僅能樹立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能幫助企業獲得持續、快速發展的市場、資金和人才。
三、中國的手動工具產業與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與美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目前中國的手動工具的制造大部分企業還是停留在關注產品簡單的機械功能的實現上,但事實上,隨著科技的進步,大部分的手動工具都可以基本實現各自的基本功能,那么它拿什么來吸引的消費者的眼球?所以說加強手動工具產業的工業設計是關鍵。
工業設計的技術美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統一。功能美不僅是指工業設計產品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它還包括消費者在使用時是否操作簡單、方便、安全、舒適、符合消費者的生活習慣。但是,當同類的工業設計品所具備的基本的功能都差不多時,他們的產品就失去了識別性,這就意味著也就失去了市場競爭力。所以技術美是功能美和形式美得統一,工業產品的造型、顏色搭配、細節都可以體現出產品的形式美。一個工業設計產品過分的強調功能,外觀造型卻是冷冰冰的,這樣的一個產品不會引起消費者的關注。消費者會選擇一個外觀造型美,具有親和力及功能一體的產品。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看看目前中國的手動工具的產業缺陷,大概分為兩大方面:造型的單一與原材料的局限性。目前我國的工具企業在市場銷售的很重要的一步。而恰好工業設計正是以市場為手動工具產品過分的強調功能,外觀造型卻是冷冰冰的。所謂“冷冰冰”,說白了就是產品不夠人性化。同一功效的產品形態本來就不是唯一的,所以說在造型的人性化上取勝是關鍵,而工業設計正是專門處理人與產品協調關系的專業行為。
工業設計中所強調的細節設計可以讓產品更人性化,進而更貼近人的情感要求。人的情感是細膩的,設計師應該用同樣細膩的心靈去關注人性,才能以飽含人道主義精神的細節設計去觸動人性。好的細節設計可提升產品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在產品設計的成熟階段進行細節設計和自主創新是增強產品競爭力、打造自主品牌形象、獲得巨大經濟利益的有效手段。例如圖1這款改良工程鏟就是成功的細節設計的手動工具代表,它帶有兩個把手,將動作“推”融入“鏟”之中,十分符合人機工程學。為了應對黑暗狹窄的工作環境,這把鏟子配備了可更換的把手、鑲嵌式電筒,同時鏟子的長度也可以隨意調節,十分方便攜帶,如此省力趁手的工具,必然在同類工具中脫穎而出。正是成功的細節設計讓一個原本”冷冰冰”工具變成了更人性化,更貼近人的情感要求的好幫手。細節設計可以改變一代產品,提升產品層次。品牌的檔次差距,往往是從細節設計上體現出來的。
當然工業設計不僅能在造型的設計上幫助我們的手動工具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在材料的選擇與運用上的也可以。人類創造產品的一般過程是先選取材料,然后對它們進行定型、組合,最終完成產品的制作。從最早的燧石刀到現在的消費電子產品的例子,外形的選擇不僅是為了滿足功能的需要,同時也在創造美。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我們的工業設計的內涵,材料在這中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若從工業設計的角度出發,那么手動工具的原材料就不僅僅局限于鋼材等原料上了。
除了上面所談到的幾點,日前所提倡的低碳工業設計同樣可以為我們的手動工具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低碳工業設計實際上是以設計為出發點,在產品的制造、運輸、倉儲、配送各方面通過低碳工業設計的設計原則、概念、方法和手段,消費、回收,以實現低功耗,低污染、低排放。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少即是多”的設計也符合目前的“低碳”的工業設計理念而聞名,“少即是低碳”。減少復制。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如在大雪過后,工業設計師希望設計的雪鏟,它能將人們鏟雪過程中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熱能,而這些熱能恰好可以幫助地上冰的消融,一個新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反映了一種新的可能性。我們還可以將“低碳”做狹義的解釋,即花最少的錢得到盡可能多的事。讓老百姓真正愛上我們的產品。例如圖二這款可以拆卸、折疊,分成多部分放置的小工具就是低碳設計的的代表。它的若干組件集合了鏟子、鑿子、鋸子、開瓶器、卸釘器、扳手、指南針等多種功能,并配置了一個結實的防水袋,方便收納。這種類型的設計,就是讓老百姓花最少的錢得到盡可能多的事的很好的例子。(圖2)
【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以及各種文化不斷涌入和滲透我們的生活中也充斥著擁有濃郁異國風情的國外品牌家具,它們正在進入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我們的家具設計也越來越遠離我們原有文化傳統的面目。面對眾多國外家具品牌的強勢競爭,現代中國家具要想走向世界且擁有一席之地,光靠在設計上模仿當然不行。以優秀且極具影響力的中國傳統家具元素為素材的創新設計,使我們的家具設計得以擁有屬于自己的特色從而為中國家具的原創設計開辟出新的方向。
【關鍵詞】傳統家具元素;家具設計;創新設計
一、中國傳統家具元素解析
眾所周知,中國的古代家具作為優秀的工藝藝術品在中國的工藝美術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它們是人們的重要生活用品,也是承載著濃厚民族風格的極具欣賞價值的藝術品。無論是古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春秋戰國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魏晉南北朝婉雅秀逸的漸高家具,抑或是宋元時期簡潔雋秀的高型家具,還是經典的明式家具以及精致的清式家具,都以其獨特的韻味和魅力為后世所贊嘆。
二、傳統家具元素在現代家具創新設計中的應用方式
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人文精神在傳統家具制作中有很好的體現。中國傳統家具在設計上十分講究人性化,貼近于人的情感;在尺寸上也要符合人體使用,既是現在所說的人體工程學的原理;非常崇尚工藝與考究的裝飾;整體上追求人、自然和社會的和諧關系。面對經過歷史積淀的優秀的中國古代家具文明,對于傳統家具的元素單純的模仿顯然已遠遠不能滿足消費大眾的需求,而應該著重在繼承傳統中實現創新。
(一)功能與使用方式創新
隨著社會生活的改變,人們對家具使用方式以及對家具的功能需求也有所改變。家具設計功能與使用方式的創新,必須關注當下消費者的種種特征,捕捉其個性化、差異化的表現,了解他們使用的需求,才能做到真正的人性化設計,也才能尋求到功能與使用方式設計上的創新與突破。
在米蘭國際家具展中清華大學的李笑含設計的木柜靈感來源于中式藥柜,但在功能創新方面卻有著它獨到之處。關注現代生活以及人們對家具功能需求細節,現代家庭的物品種類繁多,人們對于瑣碎的物品有分類放置的需求,這款設計則是根據這一需求進行專門設計的作品,有著濃郁的中式韻味,又很好地實現了人們現代生活需求。
(二)形態創新
談到家具創新設計,形態的創新歷來都是關鍵點,因為無論什么風格的家具最終總是以形態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構成和影響家具形態的因素很多,在進行家具形態設計的過程中,要想體現出有別于西方家具的自身特色,對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是最好的方法。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使我們的形態設計從本質上可以與家具市場上其他風格家具實現視覺上的差異。所以將祖先留給我們的優秀傳統家具文化進行提煉并且融入到現代家具創新與創意設計之中,應該成為我們原創家具設計可行之路。現代家具的形態創新可以在吸收傳統家具經典造型元素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板式家具簡潔的外形特點與模塊化生產工藝,從而創新設計出既有中國傳統文化韻味,又符合現代生產條件與現代人生活需求與審美的原創產品。
(三)裝飾手法的創新
對于物品的美化,裝飾作為一種重要的修飾方法,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時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同時,在家具品類更加多元化的未來,裝飾在家具設計中也不會消失,它作為文化與藝術的符號給了家具設計師們更多的靈感源泉。現代家具的裝飾隨著材料技術進步,裝飾手法也越來越多,我們不能照搬傳統,而要更好地運用現代的技術手段實現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的裝飾效果。同時,在現代家具的裝飾設計中可以局部運用傳統圖案,又或者將傳統圖案解構重構體現于現代家具設計中,都不失為裝飾創新的好方法。
(四)生產材料運用與工藝的創新
傳統家具通常的用材包括實木、石材、五金扣件以及各類紡織物等,這些材料在現代家具中依然運用廣泛。我們可以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的新材料以及新的工藝使現代家具擁有更豐富的表現力和視覺效果。
在中國傳統家具制作中,石材、五金扣件以及各類紡織物一般僅僅用于制作家具的局部裝飾或者配件部件,運用最為廣泛的還當屬實木。實木家具表面呈現天然美妙的紋理,質樸日極具親和力,其中尤其以明式家具將其美妙表現到極致。明式家具的用材主要是紋理優美且質地堅硬的珍稀木材,主要包括黃花梨木和紫檀木等,它堪稱是中國傳統家具發展的巔峰,它的一大重要特點就是對材質自然美的充分體現。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與人們的生活品位的提高,對于家具品質的要求也在提高,這些珍貴木材作為家具用材使用也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自然資源有限,珍稀木材價格越來越高昂,我們要科學合理利用,以工藝創新讓傳統的材料在新的時代呈現新的魅力。例如薄木貼面技術就是能更加充分利用珍貴木材的方法,將珍貴木材切割為薄木貼在表面,呈現其優美的自然紋理,減少了珍稀木材消耗的同時而實現了較好的最終效果。
除了吸收傳統家具中常用材料進行設計,我們還可以通過材料的變更與替換獲得創新的形式美感,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如某品牌的“新圈椅”,在造型上吸收了中國明式家具造型的精髓,在材料的運用上則大膽地運用了傳統家具中不曾出現的不銹鋼與馬毛,視覺效果突出。通過視覺與觸覺質感的強烈對比,營造了現代感十足的創新設計。
(五)結構在整體設計中的創新
中國現代家具受西方現代家具設計與生產工藝的影響,一度榫卯結構這種集文化特征、科學理性于一體的傳統工藝消失于我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現在常見的五金件連接。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逐步復蘇,在家具設計中榫卯結構也作為中國家具文化的一個代表符號得以重回人們的視野。例如某些家具設計將榫頭結構暴露于外,除了正好滿足消費者對實木家具需求心理,在實現裝飾效果的同時也是對傳統榫卯結構的大膽創新。重新審視傳統的家具結構形式,以新的視角進行轉化將為傳統工藝注入創新的活力。
薛文靜作品“木攻記”,其理念是從榫卯結構出發。眾所周知,傳統的榫卯結構是隱藏在造型之內的,它們蘊含著不為人所知的技術內涵以及寓意。設計師尋找出一種新的表達形式,將設計結構與設計裝飾結合起來,榫卯結構是結構,也是裝飾。
三、結論
關鍵詞:廣西竹芒編;應用方法;材料混搭;創新性
廣西竹芒編工業的產品大多比較類目,竹芒編產品缺少新穎的、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同時人們審美能力的提升該產品的品牌、品質和外觀越來越受到重視,單單依靠傳統手工技藝也不能支持該產業更好地繼續發展,以至于廣西的竹芒編工藝品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所以,傳統工藝品的材料和制作工藝需要和現代工藝加工技術粗融合,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前提下進行創新以符合現代審美和現代人的生活需求[1],才能將傳統文化資源更好地向智力創造產業轉變。通過對傳統竹編工藝的理解和分析,從業者應當將竹子的特性繼續繼承和創新,并將其應用到現代竹編家居的設計中。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以茶家具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廣西竹芒編工藝,運用地方元素與現代材料混合的產品創新進行探究,來滿足大眾的需求,貼合當代人的生活方式。
1廣西竹芒編產業的現狀簡述
廣西竹芒編編織工藝歷史悠久,在華南傳統編織工藝品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現代化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具體如下。(1)品類單一,其辨識度不夠。廣西的竹芒編產品以竹子為原料,制作家用竹具和代工的竹編工藝品,并附以噴漆及噴塑等工藝,長期以代工的竹編工藝品為主,如水果盤、收納盒、化妝盒、茶籮、小擺件等,應用于家具方面較少。(2)傳統產業工藝,一直有著其深厚的底蘊,因廣西竹芒編工藝品有著“自然環保、經濟實用,款式種類豐富,物美價廉”等特點,各類竹芒編工藝品更遠銷海內外,編織工藝制品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廣西竹芒編工藝品經過造模、編織、抽黃、消毒、防蟲防霉、上油等工藝流程編制而成[2]。廣西竹芒編與其他地方竹編的產品編織工藝技法相差并不大,對于材料的運用上增加芒、藤、草、麻、木等天然可再生植物為原料,融合了廣西勞動人民生活習俗,通過手工編織自己生活需求和審美要求的家具用品或工藝品。(3)廣西博白的竹芒編工藝品最為著名,博白的竹芒編產業雖然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但是沒有形成自己的設計理念,產品缺少創新性。廣西編織工藝產業主要是“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結構模式,但是農戶們沒有得到很有效的創新性指導,大多產品只能是個體完成,沒有深度挖掘竹芒編的價值,很難在市面上形成地方民族竹芒編工藝品品牌效應。因此,探尋廣西竹芒編在家具上的再設計是芒編技藝活態傳承和產業振興發展的方法。
2傳統竹編在茶家具上設計應用方法
竹芒編很早運用在現代家具中。因傳統編織技藝內斂質樸賦予的獨特造型。竹材料在茶家具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多用于主要的家具和裝飾元素。茶家具分為方形、矩形兩種,比桌子小,高度與扶手椅的扶手相當,除了具有美觀裝飾的功能外,還要具有承載功能和收納功能。通常情況下是兩把椅子中間夾一茶幾[3],用以放杯盤茶具,綜合可以稱為茶空間。廣西竹芒編產品的設計主要包括材料、造型、功能和文化等方面。竹芒編織產品的設計更符合當前的公共功能和審美需求的家具,保留傳統的竹子和竹芒編織技術,結合新材料的使用,以確保其功能和舒適,在此基礎上大膽地加入創新設計。作為造型的重要方面之一,竹編的造型主要分為平面造型和曲面造型。平面造型具有寧靜、穩定、有序、規律性的特點,而曲面造型給人以活潑、多變、動感的感覺。竹編在家具上的不同形態和紋樣,體現在紋樣和編織工藝的變化上[4]。它們以裝飾為主,具有輕盈的通風功能。從美學的角度來看,編織過程是由最基本的線或面組成的,根據線的方向、密度、位置的不同,基本線或面有很大的差異。運用夸張、變形、縮小、放大、拼貼、裁剪、光影等造型技法,其效果給人一種新的視覺形象。其目的是提高竹編制品的豐富性和延展性。圖1《“椅優弦”》,石大宇如圖1所示,把竹子用火烤或者水煮,使其變軟后可變形彎曲,利用了竹編的天然彈性彎曲成不同的形狀,在考慮到一個“坐”的功能后,重新組合成新的造型。一根竹子彎曲變形所成夸張的圓形形態,經過再次組合形成了椅子的扶手和靠背,這也是巧妙之處;椅面則由許多彎曲角度一致、長短不一的竹子根據一定的疏密間隙排列組合得來,椅面彎曲角度一致和間隙合理,一來保證坐著的舒適度,二來間隙處可具有透氣的作用,同時減少了材料的使用,在達到使用滿意的同時做到了輕巧。南方家庭多把椅子置放于庭院,陽光一灑,透過疏密排列的間隙形成光影,這樣的重組排列所成的家具,不拘一式,別致美觀。
3竹芒編在家具上創新設計產品分析
現在傳統編織工藝品更多是形態元素和肌理感紋理的重組。廣西竹芒編產品的設計想要創新,需立足于廣西民俗性特色,需要傳統制作工藝跟現代工藝加工技術相連接,開拓新應用市場,不能單純地研究竹材料編織的方法,也要更多與現代材料結合創新,展現全新竹芒編家具特色。例如:在產品上可以運用幾種編織紋樣進行結合設計,同個產品、同種材料因編織紋樣的不同以不同的形態融合,做出的產品具有藝術感(見圖2),突破傳統的固化形象的單一材料體系,不同編織紋樣的疊加和對比,產品顯示豐富又有不會繁瑣。此外,現代材料的優良性能可與竹芒編織相輔相成。通過竹子與不同材料的混合,以及編織工藝和加工工藝的改進,人們對竹材料進行了新的處理,提高了竹材料的可塑性。材料混合的工藝品有著強烈的對比效果,將復合材料與傳統竹芒編工藝相結合制作混合編織家具。能創造出正負空間的現代設計感,同時能挖掘工藝品的實用功能(見圖3)。再例如,竹編飾面家具設計,染織品飾面和竹編的結合,將竹絲編織的通透和染織品的材質和色彩形成對比,濃濃的民族風勾勒出現代生活的美感。將傳統技藝與設計相結合,讓竹編產品的價值創設計的結合,并秉承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的態度,滿足不同需求為帶來新的使用體驗。材質混合展現出不同復合型態的家具。讓消費者對此產生共鳴,對傳統編織工藝達到一種認可。時代在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也在不斷發生改變,人們對產品的要求和產品的材料也不斷改變著花樣。伴隨市場的變化,傳統文化資源應當更好地向智力創造產業轉變,實現芒編技藝活態傳承和產業振興發展。
4竹芒編茶家具形成地方民族品牌條件分析
目前,竹芒編工藝在家具中的應用在造型上更多地結合了各種時尚元素。其中重要的元素是當地文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和傳統特色,形成了自己的人文氛圍。在設計中,應該繼承傳統特色,為設計主線的發展方向融入本土材料、本土元素、本土文化等方面,并結合現代竹芒編技藝進行全面深化和提高。為改善傳統竹芒編織家具的不足,有必要將民族文化的內涵融入產品形式,加強原始創新的表達方式。根據廣西的民族特點,但也要集成創新的元素,要以人為本,設計創意產品符合人們的使用行為和心理特征。作為一個傳統行業,竹工藝芒編有其深厚的根基,因為廣西竹芒編織工藝品具有自然、環保、經濟、實用、廉價等特點,從而使得各種各樣的竹芒編織工藝品銷售國內外,更多的編織技術產品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目前還應當促進竹芒編織技術的創意產業轉型,其中人才至關重要。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和方法培養一批技藝精湛、創新意識強、設計能力突出的芒編工藝傳承與創新設計人才[5],例如:玉林師范學院的廣西傳統工藝工作站[6],以加強竹芒編織技術傳承和創新設計人才培養為重點,擴大竹芒編織技術傳承隊伍,提高竹芒編織技術創新發展水平。繼續運用在設計中改良創新不斷推進竹芒編工藝的創造產業轉變,通過設計提升竹芒編產品形態的多樣性,融入現代技術,讓設計作品跟上時代的發展,以此提升竹芒編在市場的價值和分量。通過再設計,改變當前竹芒編產品還處在傳統籃子、蘿、筐等用具上,推陳出新,適當加入一些當前市場需求的生活用品,加快竹芒編傳統的元素向現代產品的轉化。例如:一些小物件加入當地特色的文化和元素,可以很好地轉變成文創類的工藝品。在設計創新編制品形態的同時,不但要跟上時代審美,還要考慮編制的工藝難易度、耗時長度等,而這樣做可以很好地提升竹芒編家具的發展潛力,增強竹芒編家具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使傳統的竹芒編工藝可以在新時代中得到更廣泛的傳播,能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展。研究者可以通過對竹芒編民族家具品的調查研究,收集詳細的市場資料,為民族品牌事業在市場上的持續發展和重新綻放輝煌提供有力的幫助[7]。
5結語
通過對茶家具設計方法的分析提出廣西竹芒編文化創意產品探索的新方向,解決傳統的竹編工藝與現代工藝技術相結合的問題,使傳統的竹芒編工藝文化更好地融入新的現代元素,使其適應人們的生活需求和觀賞需求。,從理論上的創新和高度實踐,將竹芒編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有利于廣西竹編行業的產業發展。在此基礎上融入現代技術和現代元素,為芒編織技術賦予時代氣息,是實現竹芒編的編織技術傳承和創業振興發展的起點。
參考文獻
[1]劉珺.廣西竹編工藝產品與現代材料結合的產品創新研究[J].明日風尚,2018(23):358.
[2]楊钘.岑溪民間美術資源在中學美術校本課程中的開發與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3]游茜,萬千,宋莎莎.茶空間竹家具的情感化設計探究[J].世界竹藤通訊,2017,15(4):43-48.
[4]閔雨晨,宋莎莎,費本華.竹編在家具設計中的創新應用研究[J].林產工業,2020,57(4):47-50.
[5]李建華.廣西傳統芒編工藝傳承與創新發展的價值分析[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8,39(6):31-35.
[6]李建華.讓芒編工藝煥發新活力——國家藝術基金“廣西芒編工藝傳承與創新設計人才培養”項目綜述[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20,41(1):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