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教育敘事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敘事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育敘事案例

        第1篇: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關鍵詞】案例;敘事技術;心理健康教育;應用

        1979年,心理學家薩賓在美國首次提出了“經驗和敘事結構”的觀點。1986年,他主編了《敘事心理學:人類行為的故事性》一書。自此,敘事正式從心理學家族中顯現出來。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麥克?懷特夫婦與新西蘭的大衛?艾普斯頓在家庭治療的基礎上提出了敘事心理治療的理論。敘事是指通過傾聽、探討來訪者的故事,理解故事的起源,然后通過重構新故事來重塑來訪者的生命經驗。敘事的目的在于通過運用外化技術將問題與人分開,讓來訪者能夠從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重新燃起面對問題的勇氣、力量和能力,從而減少問題對人的困擾,提高人們應對問題的能力。

        一、敘事技術概述

        敘事方法具有廣泛而獨特的作用。重要的不是敘事療法名稱本身,而是敘事的方法。它使心理過程與內容結合,使心理學與日常生活Y合,使心理與社會文化歷史結合,可以克服以往心理學研究把人從文化內容、社會歷史文本中抽離出來的弊端,為我們的教育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背景。

        敘事運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是讓學生先講出自己的問題故事,然后通過教師的詢問,澄清問題故事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于問題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說故事不僅是為了向別人傳達一件自身經歷,還可以讓學生在重新敘述自己的故事中發現自己內在的潛能和人生目標與意義。

        在咨詢實踐中,學生由于心理問題成因復雜,敘事往往由學生自己主觀建構。那么教師需關注兩類故事的相互作用:一類是學生個人經驗故事,一類是人類文化中的故事。每個社會階段都有其主流文化,受主流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個體敘事及問題是其主觀意向的表達和被其主觀文化認可的體現。教師要善于發現被忽略的隱藏在敘事背后有意義的故事,以引導學生達到新故事重建的目的。

        當人們處于敘事中時,他們所面對的不是一種工具或技術,而是敘述者的生命故事,反映的是敘述者的生命態度、生命要求和生命抉擇。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很重要。同樣的事實,因為不同的解讀,就會釋放出不同方向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有歷史的痕跡,有許多的故事,故事中積極的內容被發現,向上的動力就會源源不斷。

        二、敘事案例及分析

        (一)幫助學生認識學習目標

        1.輔導過程

        小鑫是會計專業高一學生,有些懶惰,學習動力嚴重不足。

        小鑫:老師,我對學習沒有興趣。

        輔導老師:沒興趣?說來聽聽。

        小鑫:我也不知道怎么說。

        輔導老師:你學習的目標是什么?

        小鑫:在高三時不去實習,而是進高考班。(注:職業高中高三時學生會分流,一部分去企業頂崗實習,一部分繼續留校學習,參加高考。)

        輔導老師:那你進高考班的目的是什么呢?

        小鑫:考大學啊。

        輔導老師:讀大學可以給你帶來的是?

        小鑫:我也不知道,就是我媽媽想要我讀。

        輔導老師:噢,那你媽媽對你的期望是什么呀,可不可以多說一些啊?

        小鑫情緒有些波動:我媽媽為我付出了很多,我從小生病,為了給我治病,媽媽帶我去了很多地方求醫,媽媽對我的期望其實也不高,只是希望我健健康康的,能夠開心一些,和正常人一樣就好。媽媽為我做了這么多,我想好好報答媽媽,唯一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進高考班,考上一所大學,讓媽媽不再替心。

        輔導老師:嗯,想要讓媽媽開心,我覺得你也是可以的,那你覺得媽媽給了你哪些支持啊?

        小鑫:媽媽總是在細心地照顧我,在我取得一點點進步的時候也會鼓勵我。

        輔導老師:如果你考上大學你覺得媽媽會是什么樣的反應呢?說來聽聽。

        小鑫:如果我考上大學,媽媽會很高興。她會認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我雖然有病,但是也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樣學習和工作,我不是媽媽的負擔,我是媽媽的驕傲。我還可以在畢業之后掙錢給媽媽買禮物,媽媽在收到我的禮物之后,也會很開心。我是一個有用的人,我能夠做很多的事情,比如上班做會計,我媽媽也是會計,我和媽媽還可就會計上的一些事情進行討論……

        2.案例分析

        小鑫的敘事咨詢,主要涉及的是學習方面的內容。從對話中可以看出,當小鑫說出“學習沒有興趣”時,輔導老師并沒有按照常規的方式與小鑫面談,而是進行關于學習目標的追問。在小鑫談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是因為媽媽時,輔導老師沒有問“你覺自己是什么想的?”而是順著問題去問“媽媽對你的期待是什么?”這有利于學生從重視他人對于自己的期望來考慮問題。通過過老師的追問,小鑫進行了一定分析和探索。尤其當小鑫將未來的故事說出來時,其實她自己已經找到了學習的目標。也就是說,小鑫學習“沒有興趣”并不是真正的沒有興趣,而是內在的經驗沒有被她覺察到。當與媽媽的事件敘述出來的時候,隨著故事的敘說,會帶出厚厚一疊有關的經驗。這種故事的描述有如打開另外一個空間,即將小鑫經驗里多姿多彩的內容展現出來。

        (二)在人際關系中理解自我

        1.輔導過程

        小鑫因為有皮膚病,身上有不少皮屑,皮膚白一塊,紅一塊,沒事的時候喜歡撥下手臂、腿上的皮屑。在宿舍里,有兩個女生特別愛干凈,雖然知道小鑫的病不會傳染,但還是向小鑫表達了不滿,有時候會表現出挑釁的態度。小鑫對此感到很委屈。

        輔導老師:看來這個皮膚病還是給你帶來的不少困擾啊。

        小鑫:嗯。

        輔導老師:能不能告訴我,在什么情況下它對你的影響會少一些呢?

        小鑫:平時我不吃刺激性的、油炸的食物會好一些,我生活有規律的時候,不熬夜也會好一些。

        輔導老師:我要告訴你一事情,老師有糖尿病,我這個病還看不見癥狀,每天驗血才知道血糖是不是高了。

        小鑫:老師,我感覺皮膚病還是好過糖尿病,我不用扎針驗血。老師,你也要注意啊。

        輔導老師:小鑫,聽你這么說,我感覺你是一個會體貼他人的好姑娘,在宿舍里,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小鑫:老師,其實我也不對,有事沒事就到處摳身上,我也知道同學們看到皮屑會有想法,但是覺得他們太過分了,這個病也不是我想要的啊。她越說,我就摳得越夸張。

        輔導老師:如果我好好理解我們的病癥,好好地照顧它,就控制下自己少摳一點,讓它情況好一些,同時也理解一下宿舍的同學,不要因為她們的諷刺就心懷不善,可以嗎?

        小鑫:嗯。

        2.案例分析

        從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將小鑫的病癥看成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個體,這是將小鑫與病癥分開,讓小鑫可以看到病癥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小鑫可以控制病癥的能力,讓小鑫具備更多的面對病癥的勇氣和自信。老師的自我暴露,是為了讓小鑫學會換位思考,同時也引導小鑫思考宿舍里的故事,強化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善意。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學生帶著故事進行咨詢,這些故事反映了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對于自我能力的一些界定與預設,還包括他們內心的困惑和問題等。敘事的意義在于讓當事人有自我反思和重構故事的機會,鼓勵他們在探索經驗故事中獲取更多的自我意識。

        【參考文獻】

        [1]Del Corso, MC Rehfuss.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1, 79(02): 334-339.

        [2]Hazel Reid, Linden West. “Telling tales”: Using narrative in career guidan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 2011, 78(02):174-183.

        第2篇: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在我的班級中有一個愛打學生的男孩,他叫王鑫。在班級中,在操場上,他在和同學玩的時候,經常有同學或值 周老師告訴我,說他打人了。是啊,一直以來,班級里有很多同學被他打。每當我批評他時,他卻總是理直氣壯地說:“我是打了,誰讓他惹我。”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我應該怎樣對他進行教育和引導,幫助他改掉身上的不良行為呢?我仔細琢磨,細心觀察,深入了解,終于,找到他存在這種不良行為的原因。

        面對這樣的學生,要想教育引導他,改掉這個不良的行為,作為班主任,就一定要找到問題存在的根源,找到癥結所在,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就是在這種想法的支配下,我開始尋找機會。一天,又有學生告訴我,他又打同學了。我把他叫到跟前,問他:“你為什么總是動手打同學呢?”他不加思索地回答:“爸爸告訴我,誰惹我,就打他。”聽完這句話,我的心一沉,心情頓時沉重起來,并意識到,教育好孩子的關鍵,必須改變孩子父母偏激的教育思想。我接著問:“你的爸爸為什么這樣告訴你呢?能跟老師說說嗎?”他說:“老師,在幼兒園的時候,我曾被一個小朋友打壞了,爸爸很心疼,就告訴我,以后誰惹你,就打他。”哦,原來是這樣。這次與他的談話,讓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面對這樣的家長,要想從思想上轉變他,改變他的教育思想。作為班主任,就一定要說服家長,配合自己進行教育,才能夠從思想上引導好學生。這樣,我就馬上給孩子的父親打了一個電話,很策略地跟他講了孩子經常在班級打同學的現象。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的父親根本不承認他的孩子打同學的事實,反而跟我講,是他的兒子經常帶著傷回家,應該是同學先動手打他。聽了孩子父親的一席話,我馬上說:“今天孩子回到家里,你問問他,有一天,是不是就因為一個女孩朝他微笑了一下,他就打那個女孩。”(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聽了這件事,孩子的父親在電話的另一端不出聲了。這時,我又說:“我問過孩子,為什么打人,他說是你讓的。我覺得,孩子是最誠實的,最容易改變的,所以,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須從正面引導,你說對嗎?作為家長,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誰不想讓孩子成才?而孩子成才的關鍵是具有良好的行為序貫。這一點很重要。他總是打同學,在班級怎么能夠有好朋友,怎么能夠學會交往呢?”聽了我的一番相勸,他沉默了好一陣,說:“是這個理兒。”通過這一次談話,孩子的父親開始改變了。

        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要從他的需要入手,約束他的行為。作為班主任,就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進行鼓勵,才能夠幫助學生自覺約束自己。在班級中,由于開展班級干部輪換制度,同學們人人都可以得到鍛煉,當我宣布這個規定時,王鑫也請求當班級干部。聽到他的想法,我高興地說:“好,老師一定讓你當。不過,我對你有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同學們做榜樣。”不是嗎?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生,尤其是低中年級的學生,從本質上說,心靈是純潔的,都有上進心。教師如果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心理需要,從正面進行引導,就能夠幫助學生克服不良的習慣。

        對于這樣的學生,班主任要注意家校互相配合,共同校正他的行為。由于家長在心里還存有一種想法,就是自己的孩子打同學,都是別人先惹他。為了化解家長的這種想法,我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利用雙休日,帶他的兒子和親屬家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兩天,看看怎么樣。結果,不到一天,親屬家的孩子就求家長,快帶我回家吧,我實在忍受不了了,不想再和他玩了。事實讓他的父親終于相信我的話是真的。這時,他的父親也認識到自己的孩子是多么不合群,自己的教育的的確確是錯了。他在家里開始從每一件小事主意嚴格要求兒子,他現在的變化真的很大。

        是啊,教育是一個漫長的期待過程。教育需要細心、耐心、愛心和恒心。我期待著他一天天地向上成長,我也相信,在老師悉心呵護下,他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第3篇: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關鍵詞】教學 監控 措施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1)06-0108-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根本在教育。高校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教師要把教學作為首要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全面實施高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嚴格教學管理。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奮發有為?!睘榇耍覀兩钊胝{查研究,開展符合持續安全理念與項目管理要求的教師教學全程監控措施研究。

        一、調研情況

        作為高校,高等教育質量的核心是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體系。在我國,對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估從認識到實施都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體系。特別是1999年本科擴招以來,教育資源跟不上生源增長速度,教學質量受到極大影響,同時,各大學為了排名和升格表現出浮躁的狀況。近年來,國家開始重視通過建立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體系來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同時通過本科教學水平評估、質量工程等多種形式,促進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國內各地方高校也采取了多種措施保證教學質量,為國家輸送合格的人才,如某省高校,每年對教師進行教學考核,學生網上評教排名在后5%的教師將退出教師崗位。另外,為保證教師按時上課(特別是教授、副教授科研活動較多,經常出差),多數高校規定了任課教師每學期調課次數不能多于2次或3次,有的學校甚至不準教師調課。

        國外高校大都采用模塊式教學,在每一模塊教學完成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一般包括幾個方面,如教材、圖書館、課堂資料、教學質量,包括講授課和討論課、網上BBS板塊、測試形式、學習者個人的收獲、學習者個人的職業發展、學習者個人的貢獻。此外,還會召集學生代表進行座談會,收集學生對課程的意見與建議。值得注意的是,國外高校普遍實行外審制度,即獨立于某學院以外的專家定期對學院進行審查,并對學生進行訪談,最后做出獨立的評價。這種第三方評價機制可以越過學院教學管理部門,直接接觸學生,了解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評價,做出較公正、客觀的結論,因此被國外高等教育部門廣泛采用,并以此作為國外高校排名的依據。

        二、存在的情況

        我校在保證教師教學質量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網上評教、教學滿意度調查、教學事故一票否決、督導組聽課、學生信息員反饋制度等,學院也一直按照學校的各項管理措施在教學管理中認真執行,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①學校的各項管理措施大都是從外部監控教師,對教師的教學起到了一定的監控作用,但是針對各級監控反饋信息的落實和整改還沒有及時做到位,也沒有相應的措施幫扶存在問題較大的教師,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教師對其教學質量的不重視,甚至不關心。②目前對教師教學過程與課程質量,課程組與課程質量的監督、分析還欠缺。③沒有建立教師的個人教學工作檔案,不利于跟蹤教師的教學質量變化過程。④對教師的工作需求和工作適應度也沒有與教師的教學質量建立有效的聯系,很大程度上是從完成教學任務方面安排教師工作的。⑤對教師教學質量與個人的職業發展沒有建立更好的關聯,難以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難以保證課程建設的質量。⑥由于教師隊伍中高級職稱教師的教學工作量相對容易完成,一方面研究生課程系數高,另一方面,指導研究生也計算學時,且多數情況下,高級職稱教師年終都會超額完成教學任務,而中級職稱及以下的教師主要從事本科生教學任務,其要完成工作量,需要承擔多門本科生課程,感到壓力大,其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同時也影響工作情緒。⑦教學評價沒有量化與職稱評定和評優掛鉤。⑧課程群建設難以落實。⑨教師個人檔案的建立,含學生反饋意見的整改跟蹤,及教師需求分析不完備。⑩分配很少向本科教學傾斜。

        三、對策研究

        1.樹立教師教學質量全程監控理念,創新研究式管理。

        教師教學質量全程監控體系:按照“重在平時,加強監管,關口前移”的持續安全理念,綜合教師教學質量的全程監控辦法、多維度考核方法、獎懲措施及教學質量與教師個人發展,加強質量監督和質量控制的措施以及質量標準問題研究,從幫助教師個人發展、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出發,將教師的教學質量、個人發展和學院發展捆綁起來,形成一體,規范教學管理,幫助任課教師分析并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目的。

        2.完善量化的教師教學和課程建設質量獎懲措施

        (1)教師的各項評優與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掛鉤。在滿足學校評優條件的基礎上,對候選人采取綜合打分、擇優推薦的辦法,即科研和教學業績硬材料由院教學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打分(權重50%),全院教師民主投票(權重30%)和學生網上評教(權重20%)綜合產生。

        (2)為了促進課程建設,評優時若候選人為課程組長,將其個人網上評教成績60%和課程組內教師網上評教平均成績的40%求和,歸一化處理后作為學生評教成績。

        (3)教師職稱晉升與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掛鉤。在教師申請職稱晉升時,若其連續三年的網上評教平均成績排在全院任課教師的后10%,則取消當年的職稱晉升資格。

        (4)學校的分配應向從事本科教學的教師傾斜。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本科教學,對從事本科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的教師進行傾斜,有一定的比例系數(1.1)。

        3.建立并完善規范化的教師教學質量監控定期報告與分析制度

        (1)每學期初向全院教師做教師教學質量監控報告。分別從不同教學層次(研究生、本科生)、不同角度(單門課程、課群、教師個人、課程組全體、職稱、專業)、不同方面(用人單位、學校、學院和學生的各種教學反饋)全面收集、統計、分析和總結全部教師的教學情況,課群及課程建設情況,查擺問題,研討、分析原因并給出具體改進措施。

        (2)學期內配合學生學習過程監控,按月以留言或當面交流等不同方式向教師通報其教學狀況,幫助任課教師分析并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4.健全并完善教師教學質量全程監控與管理體系

        (1)為每個教師建立個人教學檔案,常年全程記錄并跟蹤教學質量的變化,如每學期任課情況、課程考試成績分布情況、學生網上評價、督導組評價、同行評價、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等,有效監督和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此檔案和教師培養檔案一起構成了教師個人檔案。

        (2)對于多年從不同調查對象(學生、督導組等)反饋的共性問題,要求老師必需提出改進措施,不能把缺點當個性。

        第4篇: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關鍵詞:JAVA程序設計課程;實際案例;教學內容;考核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11.10-4

        1 教學目標

        本文旨在將實際的JAVA程序案例貫穿于整個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中[1],改變枯燥知識點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實踐和探索將實際案例運用于各個知識點的教學和學生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編程能力,讓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熟悉軟件企業的開發模式和習慣,并逐漸適應卓越工程應用人才的培養模式。

        2 教學內容探索

        在現行的教學中,JAVA教學按照教材列出的章節,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并按照教材提供的例子,對每個知識點進行說明。但是,教材提供的例子往往與企業的應用開發脫節,缺乏實用性,學生學習起來也枯燥無味,影響了其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因此,整個JAVA課程的教學內容應結合實際案例,并將該案例拆分成若干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可以單獨用于講解和訓練JAVA課程一個或若干關鍵知識點,讓學生能活學活用,直接將知識點用于編程實現實際案例的一個部分。下面從理論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內容兩個方面介紹教學內容的探索方法。

        2.1 理論教學內容

        針對JAVA課程的各個知識點,設計實際案例“學生宿舍管理系統”,該系統具有相對齊全的系統功能,它基于字符界面模式,其主界面如圖1所示。

        圖1 實際案例系統界面

        “學生宿舍管理系統”接收用戶輸入的數字指令,并根據指令執行相應的功能,執行完畢后,再返回圖1所示的系統主界面,可以讓用戶反復執行相應功能,當輸入“退出”指令時,系統才退出。

        “學生宿舍管理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相對獨立,它們可以共享相同的數據信息,每個模塊都可以單獨編程實現,這樣方便在課程教學中進行單獨講解。在整個JAVA課程的教學中,逐個將各知識點安排進“學生宿舍管理系統”的實現中,由易入難,當所有知識點講解完畢時,整個系統就按照以上功能完成。同時,為了更好地將“學生宿舍管理系統”的代碼設計分解到整個課程的教學中,再按照該系統的功能模塊和實現過程進行課程知識點的部署,JAVA課程的各個知識點在“學生宿舍管理系統”實現中的安排如下:

        (1)設計和編程實現系統界面?!皩W生宿舍管理系統”的界面如圖1所示,該界面由“System.out.println();”語句逐行輸出。將Java程序的代碼編輯、編譯、運行、調試、輸出語句等知識點插入該實現過程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熟練掌握批量輸出語句的組合使用方法,學生在完成編程實現后,既掌握了Java編程的初步知識,又實現了“學生宿舍管理系統”的字符模式主界面。

        (2)編程實現處理用戶指令。用戶可以在閃動的光標處輸入數字指令,系統根據輸入的用戶指令執行相應的功能。將數據類型、運算、判斷語句等知識點插入該實現過程的教學中,在已經實現的系統界面上,對輸入的指令進行計算,并判斷該執行何種操作。

        (3)編程實現系統界面的重復顯示。在“學生宿舍管理系統”中,當系統執行完一個功能后,再返回到系統界面中,這樣可以讓本系統一直運行下去。將循環語句、循環嵌套、結構化編程等知識點插入該實現過程的教學中,教授學生如何實現程序的反復循環,并結合用戶指令,實現本系統指令對應的操作。

        (4)編程實現學生類和房間類。該實現過程為“學生宿舍管理系統”提供數據基礎,為各個功能模塊建立學生和房間的結構化數據。將類的定義、類的創建、類的初始化、類的封裝、類的繼承等知識點插入該實現過程中,以實例化的形式教授學生學會面向對象編程。

        (5)編程實現處理用戶的錯誤指令。該實現過程讓“學生宿舍管理系統”可以處理用戶的誤操作,避免因用戶輸入的錯誤指令導致系統失效。將異常處理知識點插入該實現過程,教授學生如何在實際應用中處理異常。

        2.2 實驗教學內容

        在實驗教學中,結合實際開發工具,按照理論教學的順序由淺入深,逐步實現“學生宿舍管理系統”,具體實驗教學如下:

        (1)教授學生熟練使用一種Java編程的開發工具,例如Eclipse、NetBeans等,讓學生在學會熟練使用開發工具的同時,逐漸適應項目化的軟件開發模式。

        (2)每次理論課程后配套相應的實驗課程,每位同學一臺計算機,編程實現一個獨立的子系統。

        (3)當所有知識點講解結束時,由學生自己將本學期開發的所有子系統進行集成,組成一個完整的“學生宿舍管理系統”,并測試該系統的有效性。

        (4)在學期末,部署課程設計,將學生進行分組,要求每個小組采用圖形化模式對“學生宿舍管理系統”重新進行設計,并要求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分工,共同完成程序設計、測試和文檔撰寫等工作。

        3 考核方法實踐

        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傳統考核方法采用期末集中筆試的方法,由于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實際的編程能力,因此傳統的考核方法難以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科學的考核。本文改變期末考試決定絕大部分課程成績的原有考核模式,探索能考核出學生學習的真實效果的考核模式,側重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應用開發的能力,課程成績由平時實驗成績、綜合案例成績、課程設計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組成,具體考核方法如下:

        (1)平時實驗考核。該部分成績占課程成績的30%,主要考核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點實現各實際子功能模塊的能力。

        (2)綜合案例考核。該部分成績占課程成績的15%,主要考核學生將各子功能模塊集成為綜合案例的能力。

        (3)課程設計考核。該部分成績占課程成績的15%,課程設計要求學生分組進行項目設計和編程,組內成員考核成績相同,主要考核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4)期末考核。該部分成績占課程成績的40%,要求學生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集中進行小項目設計和編程實現,主要考核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鄧澤林,謝中科,胡寧靜.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Java程序設計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0(179):114-116.

        作者簡介:劉才銘,男,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網絡安全;張雁,女,講師,研究方向:網絡安全。

        第5篇: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一、引言

         

        信息安全學科是在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的快速發展中逐漸形成的,它針對信息生成、存儲、傳輸、處理和交互的各個環節,用數學方法刻畫和描述其變換的過程和狀態,建立安全控制與管理模型,進而保障信息及信息系統的高安全性、高可信性和高可用性。在當前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做好民族高校信息安全領域的教學研究工作,為國家儲備適應全球形勢變化的復合型信息安全人才越發重要。

         

        中南民族大學在信息安全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計算機科學學院、數學與統計學學院在本科階段開設了信息安全方面的課程,計算機科學學院的信息安全專業碩士點于2012年開始招生。其中計算機科學學院從2006年開設《信息安全》雙語課程。信息安全教學研究方面還有長足的發展提升空間。

         

        針對信息安全課程的特點,結合我們雙語教學的經驗和體會,就《信息安全》雙語課程教學提出幾點新的和若干建議,其中關于教材的論述等課程相關情況見孟博老師的論文[1]。

         

        二、信息安全課程特點

         

        《信息安全》難教,學生難懂,實驗難做。我們組成員以信息安全專業領域為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信息安全》課程特點[1-3]:

         

        1.信息安全學科基礎涉及面廣。信息安全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也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交叉學科,涉及密碼學、通信、數學、計算機等諸多學科。

         

        2.信息安全專業基礎課程要求多。要想較好地掌握這門課程,需要學習數學基礎課程、電路基礎課程、密碼學基礎課程、計算機理論基礎課程、網絡通信基礎課程等。

         

        3.信息安全專業前沿性強,知識更新快。信息安全專業是圍繞攻防、對抗策略和技術展開研究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該研究領域的知識創新多且快。

         

        我們在信息安全課程傳授的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如下所示:

         

        (1)民族院校的學生專業素質和英語素質高低不齊;

         

        (2)信息安全相關的資源分散;

         

        (3)英語語言的教學與專業教育的脫節;

         

        (4)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不緊密。

         

        根據信息安全課程的特點,只有保持信息安全傳授內容理論與實踐知識的先進性,及時了解該學科最新研究發展動態和前沿,才能培養出具有實踐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高素質人才。結合我們面臨的困難,考慮到兩個因素:(1)信息安全相關的前沿知識的語言載體是主要英語;(2)在課堂上嘗試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我們研究并實踐將虛擬仿真實驗和CLIL雙語教學應用到信息安全課程傳授中的模式。

         

        三、虛擬仿真實驗的概念及模式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學科專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實物實驗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目前的國內外模擬仿真軟件總結如下。

         

        PSPICE[4]是由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發展而來的用于微機系列的通用電子電路功能的仿真,是一個多功能的電路模擬試驗平臺;Tina Pro[5]是歐洲DesignSoft公司研發的一個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它用于模擬與數字電路的仿真分析和設計研究,分析結果可以很好地展現在圖表或虛擬設備中;CircuitMaker[6]軟件用于電子電路仿真實驗,是一種用于電路描述與仿真的語言與仿真器軟件,用于檢測電路的連接和功能的完整性;Proteus[7]軟件是英國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的EDA軟件,提供仿真單片機及外圍器件的工具,該軟件將電路仿真軟件、PCB設計軟件和虛擬模型仿真軟件三合一的設計平臺;Boson NetSim[8]模擬Cisco路由器、交換機,可自定義網絡拓撲結構及連接。

         

        根據《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部于2013年開始啟動了開展了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工作。北京郵電大學建設了國家級北郵電子信息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開發了“開放式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管理平臺”[9,10]。我們嘗試將該平臺作為信息安全課堂的輔助教學,其中一個教學內容使用虛擬仿真平臺進行的網絡構建,如圖1所示。

         

        四、CLIL雙語教學的概念及模式

         

        雙語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除母語以外的一種外語,通過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并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外語水平。關于雙語教學的模式,有多種不同的分類,如美國的“過渡式”、加拿大等“法語浸入式”等模式。20世紀20年代,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Leaning)[11-13]廣泛應用于歐洲的雙語教學領域。CLIL中文譯為內容和語言的融合學習,是指將一門或多門外語作為非語言學科的教學語言,在此過程中,語言和學科將共同發揮作用。以學科內容為核心,使用真實的語言及語言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語言、認知和情感等因素。CLIL是歐盟在“培養多語言能力公民、促進語言教學的發展和多樣化”的決議框架下推動歐盟各國開展的一種雙語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相對于源于北美被全球普遍采納的浸入式雙語教學,為雙語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教學都做出了具有革新意義的貢獻。

         

        選擇英語作為學習信息安全學科知識的語言媒介,是因為英語是當今國際各種領域的交流合作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語言種類。為了使學生適應國際化教育、產業的發展趨勢,有效獲得更多、更新的學科知識和科技信息,并能夠把我們的科技成果推向世界,高等教育承擔起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的責任,而雙語教學可以說是承擔責任的前提或必要條件。特別是CLIL雙語教學模式對于中國的雙語教學更具有實際的借鑒意義。CLIL雙語教學模式可分為三個方面的內容,如圖2所示。

         

        1.內容相關的學習(Content-related learning)。在課堂上使用的全英語教學材料,該材料是否合適教學,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本教學材料的學習,學生可否掌握兩個以上的知識點;量化掌握知識的目標;通過什么策略讓學生來掌握這些知識點,比如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層面上通過視覺、或頭腦風暴活動、以更友好的方式展示知識點、通過不同的學習方式如游戲或者視頻支持、安排有挑戰性的任務給學生來完成;

         

        2.語言相關的學習(Language-related learning)。解釋可能影響學生理解文章的單詞;量化和語言相關的學習掌握指標;寫出讓學習者完成目標需要用到的策略,如盡量將英文材料通俗易懂、將關鍵詞標下劃線、英文材料提供詞匯表等;

         

        3.學習技能相關的學習(Learning skills-related learning)。標出技能相關的目標;量化這些目標;設計好的策略幫助學習者完成這些目標,比如重新組織知識點、通過圖表等分析知識點等。

         

        CLIL雙語教學模式認為人的認知過程可分為5個漸進過程,即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創造(Remember,Understand,Apply,Analyse,Evaluate,Create)。其中記憶、理解、運用是低層次的思維能力因為他們更具體,而分析、評價、創造是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因為他們更抽象。

         

        五、課程設置教學實踐方案

         

        通過對現有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研究和探索,采用虛擬仿真實驗和CLIL雙語教學方法應用到信息安全的課程教學實踐中。課程設置方案氛圍準備階段、CLIL教學階段、虛擬仿真實驗階段,各階段描述如下:

         

        1.準備階段:配發講義,其內容主要與《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Fifth Edition》(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原理與實踐)課程內容接近,補充專業詞匯和常見表達方式。該階段按照教學進度安排學生自學并熟悉專業詞匯,同時利用CLIL教學中針對詞匯測試的有趣方法對學生進行詞匯量的教學和測試。

         

        2.CLIL教學階段。教學過程中給出不同的和密碼算法相關的英文版本供學生閱讀、參考和討論。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密碼算法設計有特色的相關的簡單的任務,教師講解,學生組成團隊合作,在給定的時間內呈現設計方案并且陳述其方案,交流的過程主要使用英語完成。

         

        3.虛擬仿真實驗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在算法很抽象或者熟悉相關密碼算法后,老師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展示該算法的原理或實際應用,將抽象內容形象化和具體化。安排學生組成團隊利用虛擬仿真實驗平臺設計網絡安全實驗,進一步鞏固、實踐其所學習的密碼理論知識。

         

        六、信息安全雙語課程教學的心得與體會

         

        將虛擬仿真實驗和基于CLIL的雙語教學引入到信息安全的課堂教學中,使得教學模式和方法多樣化、智能化、規范化、國際化,旨在提高學生專業英語聽說寫能力;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生動形象傳達不易理解的知識。具體意義如圖3描述,總結如下:

         

        1.引入CLIL雙語教學理論,將語言和學科融合進教學。學習探討國際上主流的被大家認可的雙語教學理論如CLIL,在此基礎上探索適合民族院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方法,在《信息安全》專業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將英語的語言能力培養與信息安全的專業內容融合起來一起學習,在此過程中,語言和學科將共同發揮作用。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

         

        2.搭建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將理論和實踐融合進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將動畫模擬、虛擬仿真、遠程實驗和實物實驗優化組合,探索各類案例的優勢互補,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啟迪思維、激發潛能。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整合信息安全的相關資源,提供智能化的教學服務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本論文的探索方法將是鼓勵課前預習、課程參與、課后實踐。講授方式的選擇將會優化組合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上課注意力。通過CLIL模式中各類學習技巧,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專業素質。

         

        七、總結

         

        本論文探索將CLIL雙語教學模式和虛擬仿真實驗應用到信息安全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習探討適合信息安全課程特點和民族院校教學特點的雙語教學理論如CLIL雙語教學模式,在《信息安全》專業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將英語的語言能力培養與信息安全的專業內容融合起來一起學習,語言和學科將共同發揮作用;同時運用虛擬仿真實驗等輔助手段,將信息安全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對信息安全專業的認知程度。我們所做的努力最終的目標是讓學生從記憶、理解、運用知識到能分析、評價、創造知識的轉變,為社會培養大量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又精通英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第6篇: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一、瀏陽葛家中心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現狀調查

        筆者此次針對葛家鄉中心小學32位教師開展的教學反思現狀調查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1)對“教學反思”這一概念的認識程度;(2)教學反思所涉及的內容;(3)開展教學反思所運用的方法;(4)對開展教學反思的意義與價值的認識和了解。此次調查采用書面問答的方式進行,發放問卷32份,回收有效問卷32份。所有調查結果如下:

        1.教師對“教學反思”概念的認識程度為了解教師對“教學反思”這一概念的認識程度,筆者設計了三個問題。問題一是“您是否了解‘教學反思’這一概念”,選擇“非常了解”的有16人,選擇“略知一二”的也有16人,沒有選擇“不了解”的。問題二是“若您了解‘教學反思’這一概念,您是在何時通過何種方式接觸到這一概念的?”有20人選擇是通過“工作中閱讀教育類報刊、書籍”,12人選擇是通過“在職教師培訓”。問題三是“您認為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是否必要”,選擇“沒有必要,浪費時間”的只有4人,28位教師認為“很有必要,且幫助很大”。

        2.教師開展教學反思所涉及到的內容在教師的反思內容調查中,32位教師全部選擇反思的內容“將涉及或通常涉及‘教學行為方式方面的,教學目標方面的,教學內容方面的,教學心理環境方面的’,其中還有兩位教師補充了反思的內容,一位教師補充反思的內容還包括“學生在學習中過程中的反應和教學效果”,另一位補充的內容是“教學方法及學生的學習情況”。

        3.教師所運用的反思方式、方法在回答“您會選擇或通常以什么方式來反思自己的教學?”這一問題時,有14位教師選擇“撰寫教學日志”來反思教學,13位教師選擇“撰寫教育案例”,5位教師選擇“網絡教研”。

        4.教師對開展教學反思的價值與意義的認識為全面了解教師對開展教學反思的價值與意義的認識和理解,筆者設計了一個開放式問題“您認為反思對您的教學有哪些幫助?”。32位教師中有23位認為“反思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可以幫助教師不斷成長,不斷發現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教育智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二、葛家鄉中心小學教師的反思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筆者發現目前葛家鄉中心小學教師的反思性教學現狀中主要存在兩大問題。問題一:對教學反思缺乏深刻的認識,因而無法具備強烈的反思意識。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32位接受調查的教師中有16位教師對“教學反思”這一概念只是略知一二,且對教學反思這一概念的了解是通過工作中閱讀教育類報刊、書籍獲得的。據此,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接受調查的小學教師對教學反思缺乏深刻認識,這勢必造成他們對教學無法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反思。接受調查的教師對“教學反思”概念缺乏深刻理解勢必使得他們對反思所涉及的內容也無法有全面的掌握。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他們的反思內容主要集中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環境等方面。實際上,教師在教學中開展的反思是以不同的速度進行的。問題二:缺少與教學反思相關的主題培訓,不懂得如何有效開展反思。從調查結果分析出,教師對教學反思這一概念的理解表現出極大的差異,這造成對教學反思概念“不了解”的教師對教學反思表現出“束手無策、無從下手”;而“略知一二”的教師會簡單地認為“教學反思就是教學總結”,這些表現與反思的內涵相距甚遠。在調查中的另一發現是:32位接受調查的教師中只有12位是通過在職培訓了解教學反思這一概念的。這也不難理解他們對教學反思概念出現的不準確和不深刻的理解。準確理解教學反思的概念、具有強烈的反思意識是教師開展有效的教學反思行為的理論前提和根本保證,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針對小學教師進行“反思性”教學的專題培訓。

        三、解決對策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改變目前農村小學教師缺乏教學反思意識的現狀,高等師范院校應肩負起針對農村小學教師進行反思性教師教育的專題培訓的重任,強化小學教師的反思意識,提高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使農村小學教師盡快成長為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反思型教師。筆者結合自身的反思理論探究和對瀏陽農村在職小學教師的教學實踐的了解,探索出兩套培訓模式。具體培訓模式和步驟如下:

        (一)以“參與式”培訓模式培養教師的案例分析和案例撰寫能力

        “參與式”培訓模式是指高校的教師教育者以參與式的方法對在職教師進行培訓。在這種培訓模式中,教師教育者的角色由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提供者轉化為促進者、參與者和幫助者,同時,教師教育者高度關注資源的生成與傳遞,把受訓者的經歷和經驗作為培訓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體步驟為:步驟一:教師教育者幫助受訓教師確定研究主題,并對教育案例的本質作出解釋在案例主題的確定過程中,教師教育者應與受訓教師分享兩個基本原則:一是案例的主題應有一定的普遍性,能給人啟示;二是案例主題應具有教育意義,能體現出一定的教育理念。關于教育案例的本質,呂洪波認為教育案例是“對一個真實的教學活動情景的描述,其中包含有明顯的教育疑難問題及矛盾沖突,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步驟二:教師教育者向受訓教師介紹案例分析的模式案例分析的模式通常為:(1)教師教育者指導受訓教師選取具有真實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啟發性的案例材料。也可以是教師教育者替受訓教師選取教學案例。(2)案例選定以后,教師教育者引領受訓教師對案例的基本結構進行分析,并對案例的內容從整體上進行把握。(3)確定案例的焦點問題。案例是為了充分展示某一教學問題而用的,因此,學會抓住案例的核心問題是案例研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4)教師教育者組織受訓教師分析案例描述中所能體現的結論。因為對同一教學事件,不同的教師通常會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另一更重要的任務是教師教育者應組織受訓教師分析出不同的教師得出不同結論的原因,以助受訓教師更深刻的認識他人的觀念。步驟三:受訓教師具備一定的案例分析能力后,教師教育者著手培養他們的案例撰寫能力作為初次撰寫教育案例的受訓教師,教師教育者應參與到他們的案例主題的確定過程中,因為主題是案例的靈魂。教師教育者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讓受訓教師“思考有什么教學事件特別想跟人訴說,并且思考想傾訴的原因是什么,所得出的原因就是案例主題形成的基礎”。案例撰寫的第二個環節是收集案例素材,素材的收集方式很多,最基本的方式是案例撰寫者對自己或他人的課堂教學進行實錄,或對案例相關的人物進行深度訪談。

        (二)以“問題式”培訓模式培養教師的課堂教學敘事研究能力

        “問題式”培訓模式是以問題為中心,教師教育者和受訓教師共同面對不確定的問題,以解決問題的過程為學習過程的訓練模式。在這種培訓模式中,教師教育者沒有固定的培訓任務,開展的是動態的、不確定的促進和協助工作。其步驟為:步驟一:教師教育者幫助受訓教師確定研究“問題”研究“問題”的來源途徑有三:一是教師教育者通過調研、問卷調查、課堂觀察或教師訪談等途徑了解到的小學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二是可以讓受訓教師進行總結和反思,列出自己的需求和教學問題。三是受訓教師在理論培訓后,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進一步反思,提出自己在實踐中的困惑問題。步驟二:教師教育者幫助受訓教師弄清教學敘事研究的本質受訓教師深刻理解教學敘事研究的本質是有效開展敘事研究的根本保證。敘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過收集和講述個體的教育生活故事,描述個體的教學日常生活,進而在解析和重構教學敘事材料過程中對其行為和經驗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步驟三:教師教育者指導受訓教師怎樣建構敘事研究現場文本建構教學敘事研究的現場文本的方式很多,易于小學教師采用的方式有:教學日記,教師故事,參與式觀察記錄,研究性訪談記錄,師生之間或同行之間的對話等。步驟四:教師教育者指導受訓教師怎樣將敘事研究現場文本轉化為研究文本建構研究文本就是教師對故事進行重新講述,這是敘事研究中的重點,也是敘事研究過程中的難點,“當前我國的教育敘事研究成果中,多數作品不缺原始故事,缺少的是重新組織故事并由此邏輯地發現教育經驗及其意義的技術和智慧。”從技術上來講,從現場文本到研究文本需要經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教師對收集到的現場文本進行整理歸類,并確定所訴說的故事所蘊涵的關鍵點和教育意義。第二個階段是教師理清故事的基本要素,對故事進行重新編寫。課堂教學敘事研究的最終研究文本的呈現方式有:著作,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其中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的基本結構包括三大部分,分別是:題目部分(內含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部分(內含研究的背景和意義,研究的實施,研究的結果,結論),結尾部分(內含注釋和參考文獻)。

        第7篇: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關鍵詞】5.12震區 教育敘事博客 教育技術能力 發展

        1 問題緣起

        1.1 “5.12震區”震后信息化建設

        目前,震區災后重建的學校陸續搬進了重建的校園。校園信息化建設方面,我們考察了北川、綿陽、理縣、汶川、茂縣等地學校,無論搬到新校舍與否,基本都有自己的校園網絡,特別是震后,每個學校除了擁有自己的校園網,還有計算機網絡機房,每個教室配有三機一幕。有的學校如遵道學校所有教室都配有電子白板,有的學校部分教室配有電子白板,而且都加入了當地建設的教育城域網。此外,教師備課資源更加豐富,中央電教館、浙江大學資源網、農遠工程網、本地教育城域網等均已開通,電子白板自身也帶有一些備課資源可以使用。

        但是,學校硬件升級后,目前在設備售后期內有商家技術人員予以技術支持,但過了這個階段,后期設備維護如何進行?震后學校信息化水平的發展,用有的教師話“信息化水平發展提高了20年”,面對如此突變,教師在工作中如何應對?

        1.2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

        無論是震前還是震后,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工作一直在開展。震區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主要是采取校外進修培訓和校本培訓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據我們了解,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是教師評職稱參考依據之一,就是以達到一定水平發相應證書,持有合格證書后方能有資格參與職稱評審。同時,無論校外、校本培訓,都是免費的,有的校外培訓還給被培訓的教師發一定的補貼(如20元/次/人),激勵教師參加培訓。

        但是,從目前培訓的方式和效果來看,(1)考察發現,多所學校主講教師反映,學科教師中四十歲以上的教師,培訓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何突破?(2)培訓都是集體或派員參加,集體參加存在學科不一、技術水平不一的問題(有的老師培訓內容早已掌握,有的怎么教也學不懂)沒有考慮教師已有知識水平,派員參加的、同時愿意參加的更多是已經掌握了的老師,培訓如何做到更有針對性?分層培訓抑或分學科培訓?(3)技術與觀念方面存在的問題,技術掌握了,觀念得跟上,要有用的意識、具備用的能力,這點非常重要,同時到底是根據設計來使用媒體還是用媒體來設計,很多老師存在一些不適當的運用,與觀念上的認識還是有關,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以上兩個方面對于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信息化建設發生巨變后,教師的相應能力該如何發展,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條件來提高教育質量,同時適應新課改的形勢,是每一個教師無法回避的問題。

        2 基于博客平臺的教育敘事促進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發展的策略

        2.1 教育敘事與博客

        教育敘事通常以研究者講故事、現場觀察、日記、訪談等形式來述說自己或別人經歷過的教育生活并詮釋其中的意義。其對教育的重要意義在于: 它把有關生活性質的理論思想引入到活生生的教育經驗之中, 并通過生活( 如教與學) 經驗的敘述促進人們對于教育及其意義的理解。這種研究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作為一種源于教師日常教育生活的研究方式,教師通過這種研究方式可以拉近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并從日常教育工作中發現出教育意義, 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 促進了其專業化發展。博客是是繼電子郵件、BBS、即時通訊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具有個人性、即時性、開放性、拿來主義、交互性、可信度(權威性)的特點。教師可以叫教育實踐生活點滴記錄在博客上進行分享、交流,并在此過程中進行反思提升自己。

        教育敘事與教育博客相結合即是將教師教育學活中的所思所想和數字化的交流環境構建一個知識過濾、積累、管理和與群體進行交流的平臺,二者融為一體,將為羌族地區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舞臺。

        2.2 促進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發展的策略

        2.2.1 建立激勵機制

        教師在博客上寫教育敘事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有的無法堅持下去,需要有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激勵可以從內外兩個方面進行。內部可以通過優秀教育敘事與博客結合的案例展現,激發教師興趣、動機,讓教師主動利用這種新的方式進行教學研究與反思。外部可以對震區一些優秀教師代表建立的教育敘事博客挖掘,并組織進行評比和獎勵,樹立優秀典型,發揮榜樣引領作用。這對于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組成的“意識與態度”部分能力培養和提高極為有益。因為震區很多老師培訓效果不理想,與其對教育技術能力重要性的認識有很大關系,特別是40歲以上教師,考察發現,很多老教師不原意接受新事物,應用新技術的意識非常差,教育敘事激勵機制的建立,有利于觸動老教師們接受和應用新技術。

        2.2.2 指導領教育敘事研究

        教育博客興起及教育敘事的出現,對于羌族地區教師而言,都會經歷一個嘗試、接受或放棄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對于問題的解決,有賴于資源的提供及相關支持。這就要求專家從教育敘事研究方式方法方面進行指導,對優秀教育敘事案例進行剖析。降低羌族地區教師特別是年齡大教師對新技術、新事物的抗拒程度,維持運用教師敘事博客進行自身教育技術能力提高的興趣及動機。

        2.2.3 構建學習共同體

        基于博客的教育敘事,要鼓勵大家相互分享、交流與反饋,可以構建羌族地區教師學習共同體?!?.12震區 ”學校重建后,信息化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同時教育技術能力組成中的知識與技能部分包括了大量設備的使用和技術應用,新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新技術的曾出不窮,在學習技術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個時候迫切需要教師相互交流、學習。學習共同體的建立,有利于解決羌族地區新設備出現過程遇到的各種困難,并通過教育敘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志河,孟瑞娟.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案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8(4).

        [2]張仙,黎加厚.基于Blog的教育敘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調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7(3).

        第8篇: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關鍵詞】研究性課堂;研究方式;轉變

        研究性課堂,是我校師生所一致倡導的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她改變了學生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了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樣的課堂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沉悶與束縛,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與創新精神。自然,教師的研究方式,也應該因為研究性課堂而轉變。

        中小學教師的研究方式過去往往模仿專業理論工作者的研究方式,以理論研究為主,按照研究規則,遵照學術標準,重在描述解釋教學現象,建構教學理論,落腳點在研究上。而現在許多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選擇研究方式,無意追求宏大的理論建構,而是從自身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然后通過反思或分析解決這些問題,落腳點是在教學,是為了教學而研究?;谘芯啃哉n堂的研究,使教學研究方式本身變得更為多樣和豐富,課題研究,被看作是改善教學過程和提高我校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

        1 研究性課堂中一般的研究方式

        1.1 行動研究:行動研究是一種操作起來比較容易的研究形式。它以學校為研究基地,以實際教學中生成的問題為研究課題,以學校和教師的發展為研究目的,與以往的教學研究相比,它更有利于體現教師進行研究的主體性和主動性,促成教師從教學型、經驗型向研究型、專家型的轉變。教師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作為研究對象,持續不斷地對教育和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從而積累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著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真正意義上的教師專業發展是基于認知情境理論的“實踐智慧”的發展。我校教師進行的行動研究是在課堂中研究“課堂”,在突出研究情境與研究內容的整合,在課堂的情境中研究課堂教學。從課堂上去解讀,不難發現,其中深含的是課堂研究的價值取向。這就是我們的一開始提出的“課堂教學的理想追求”,我們追求理想的課堂;繼而提出的“課堂品質:有效教學的新追求”,我們追求的是具有高品質和高質量的理想課堂。這種明確的價值取向,讓我們的研究視角、研究思維一直聚集在課堂。我們常問:我們的“課堂”研究了嗎?因此,我們進行“課堂觀察”,觀察師生的研究情境,研究行為;我們進行“課堂解讀”,一個課例一個課例地進行分析;我們進行“課堂試驗”,比較不同的教學設計,比較不同的教學方法,比較怎樣的教學更能引導學生的研究;我們不斷迸發“課堂創意”,減少改革中課堂的低效行為,創造、完善課堂的研究性教學行為;我們進行“課堂追問”,我們進行“課堂敘事”,我們進行“課堂觀察追蹤”……行動研究使教師的研究比日常行為具有更嚴格的程序,從而使教師的行動建立在一個合理的基礎上,確保實踐得到提高,教學行為得到改善。

        1.2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對“真實記錄”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尋找規律或產生問題的根源,進而尋求解決問題和改進工作的方法。它是一個教師專業素質持續發展的過程,它能夠促進教師內在專業結構不斷更新、演進和豐富,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我們采取專項會診和微格課堂的方式,對課堂進行“望聞問切”,對課堂進行案例研究,可以針對一節現場課,一節錄像課,一個片段,教學中的一個環節進行案例研究。我們把醫學中的“會診制度”運用到案例研究中去,“會診”的主體是年級組、學科組甚至跨學科的老師,“會診”的對象可以是某位教師的某堂課,可以是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專項會診活動有很多,比如有效聽課的會診、關于有效備課的會診、課堂作業設計專項會診、命題與測試的專項會診、資料補充有效性的專項會診、教學前概念的研究會診……

        除了專項會診,我們還采用“微格課堂”的方式。所謂“微格課堂”,“微”即微小,而“格”既有探究,又含有定格的意思?!拔⒏裾n堂”,首先意味著縮小、意味著聚焦,將關注的視野定格在40分鐘中的某一個關鍵環節,因為小了,所以看得更真切、更細致;其次意味著探究,我們在觀察的基礎上反饋、分析,在反思的前提下改進、重構;最后“微格課堂”也承擔著訓練的任務,選取一個環節人人上臺演練。在一次由我校承辦的省級英語展示活動中,三位英語老師分別執教了“An English friend”“What’s your job?”“Open Day”三個片段,通過這樣的微格課堂進行引導學生自主提問、通過角色體驗激發學生表達欲望,營造會話情境等研究。

        第9篇:教育敘事案例范文

        關鍵詞:教育故事;故事教育;青年教師成長

        中圖分類號:G4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3)12―0033―02

        每個人都是在聆聽故事中懂事和成長,在創造故事中成熟和發展的。故事教育伴隨我們一生。教師的教育人生都是由一個又一個教育故事構成的。學校是教育故事的巨大聚集區,擁有無窮的教育故事資源。教師通過整理反思,每個故事都是一個精神樣本,都將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在教師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著教育故事(德育、師德、教學故事)。這些真實、鮮活和有意義的日常教育經驗故事就是教師研究的對象。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的敘事學理論對中國社會學科的研究產生了重要作用。隨之也影響到了教育領域的研究。目前,敘事教育已經成為了教育領域中一種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法。敘事教育,一方面包含了敘事者對教育故事的反思和探究;另一方面也包含了教師對他人教育故事的學習和思考。教師對他人或自身教育故事的敘事研究與反思,從中獲得經驗意義的實踐活動就是故事教育。

        故事教育可以存在于普通教師活生生的教育經驗之中。通過敘事促使教師對教育意義的理解,從而使教育人生更加燦爛。因此,故事教育可以成為普通教師從事實踐性研究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故事教育對青年教師尤為重要。它能盡快讓青年教師成為一名自主反思式實踐的教育者,從入職新手逐漸轉變為教育骨干、專家型能手。進行持續性地、自主地故事教育是青年教師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途徑。

        教育故事為青年教師健康成長提供滋養的土壤。故事教育是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的催化劑,是青年教師成長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故事教育的教育意義

        (一)故事教育,有助于青年教師構筑教育夢(教師職業理想)

        案例一:何老師剛做班主任時,班級里來了一位內秀的留級女生雪花。她開始沉默寡言,甚至有點自甘落后。后來何老師發現她喜歡寫作,所以鼓勵她往兒童文學方向發展。沒想到,雪花真在學校里就表現出了兒童文學上的特長。而今的雪花,已然成為了蘇州兒童文學界的第“七”朵金花。畢業后的某天,她特地來到學校,把有自己的作品送給了何老師。捧著書本,何老師激動得無以言表!

        幫助、引導、鼓勵,改變了一位學生的人生。教育竟如此神奇,教師職業竟如此重要。這些感悟對何老師影響很大。如今何老師已經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獲得了多種榮譽。何老師通過對這個故事的探究、反思和感悟,發現了自身職業發展的動力,確定了自己的職業向往與追求。

        青年教師通過教育敘事能總結職業初期的重大轉變,發現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成長,體驗教師這個角色帶來的幸福。這些故事是青年教師探索和表現教育生活的方式,也深深影響著青年教師對未來的表現。也就是說,青年教師通過對職業生涯中一個個真實故事的持續性反思得到的經驗意義對他們的職業向往和追求都有重大影響。

        當然,對于入職初期的青年教師來說,職業情感的培養、職業向往的堅守、職業愿景的呈現,更多的還需要教育名家成名故事的引領。學校應該讓這些名人故事釋放出更多的正能量,讓青年教師通過學習,由外入內地促進自身的成長。

        (二)故事教育有助于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案例二:顧老師發現現在90后的學生對兒童歌曲不感興趣,都喜歡流行歌曲,捧之為“中國好聲音”。在進行兒童歌曲教學時,由于學生沒有兒童情節,教學效果很糟糕。于是,顧老師經常組織學生去幼兒園觀摩音樂教育活動,并專題立項進行課題研究。三年后,顧老師發表了多篇文章,課題也獲得了省級一等獎,評上了副教授職稱。更令人驚喜的是在課堂和幼兒園不斷的穿梭中,這些未來的幼兒園教師喜歡上了兒歌,并且能進行簡單的創編。

        顧老師的故事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天天都會遇到教學問題。問題是如何產生的?放在什么范圍內能解決?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解決?這就是一個美麗的教育故事。如果把問題當課題來研究,把問題放到職業實踐中去追問、思考和探究,那么你的教學能力會不斷進步,教學效果會越來越好。在初期,老教師的敘事和自身實際的教學經驗都能盡快引導青年教師進入教師角色,促使新手轉變為能手。

        (三)故事教育有助于青年教師師德修養的提升

        案例三:潘老師班的小T同學在一門學科考試中作了弊。潘老師馬上把小T叫到辦公室并狠狠地痛罵了一頓,并責令他立馬叫家長到學校來。當天晚上值班老師發現小T不見了。潘老師馬上回到學校開始尋找,后來發現小T在小街上行走發呆。他覺得自己犯錯愧對于班主任、同學和班集體。事后,潘老師也覺得自己的態度有問題,教育方法太簡單、太暴躁。

        大多數青年教師都有急于求成的心態??涩F實往往令人失望和事與愿違。不折騰就不是教育了。班主任工作需要細心、耐心和愛心。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育家魏書生對待班上犯錯的學生,往往要求其唱一首歌等類似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優秀教師首先是愛生楷模,他們身上存在著很多愛的故事,值得我們青年教師學習、思考。教師職業是一個不斷塑造靈魂的旅途,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途。在這遙遠的旅途中,青年教師不僅要拜名師為師、仰慕名師的大師風采,更要回首旅途中每一個深深的腳印,在感悟中提升。

        二、故事教育的路徑分析

        大部分教師都有寫過類似教學反思、教育筆記、教學案例的經驗,也有聆聽教育故事的經驗!籠統地講,這些都是故事教育。我們可以把這些故事教育的路徑分為兩種:行政路徑和個體路徑。

        傳統的故事教育方式主要依托行政路徑組織開展的,如先進事跡報告會和教育故事演講比賽、教育故事征文大賽。從參與者的角度來講,這是一次和平時敘事研究不同的展現方式。行政路徑組織的故事教育能讓敘述者在公眾的審視中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為公眾樹立榜樣和楷模。從傾聽者的角度來看,部分青年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真實的故事來學習和反思,并付諸于行動。然而,這樣的故事教育對傾聽者青年教師來說畢竟不是自主的,而是外部驅動的。并且,當今最美教師優秀楷模有點類型化,甚至單一化。先進的背后大多伴隨著巨大的犧牲,承載著對家庭深深的內疚,讓人聽后很不是滋味。因此,先進事跡報告會的延續性效果往往不是最理想的。從青年教師成長的連續性和系統性來看,行政路徑的故事教育雖然有意義,但對于青年教師來說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青年教師從自身日常教育經驗和現象中進行自主地敘事反思、探究。這就是故事教育的個體路徑。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身邊的故事是最鮮活的、最有意義的和最感人的。這種自主反思和探索是一線教師最現實、最有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教師成長=反思+實踐。這幾乎是公認的教育公律。青年教師只有不斷對自己的經驗自覺反思,并調整策略、完善目標、腳踏實地實踐,才能越走越遠。我們提倡對真實、有意義的教育故事“以逐個分析案例的方式,自發地進行推理和反思”[1]是最有效的途徑。

        青年教師是師資隊伍的新生力量。關注青年教師成長,就是關注學校的未來、教育的未來。希望青年教師不斷敘述和反思真實的教育故事,從持續性的教育故事中形成反思的能力,探究教育的方方面面,感悟教育規律和真諦,轉化為精彩的教育實踐,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瑪麗?倫克?賈隆格,瓊?P伊森伯格. 是什么讓教師不斷進步[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

        [2]丁鋼.聲音與經驗:教育敘事探究[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李曉博.有心流動的課堂:教師專業知識的敘事探究[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 |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