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教育心理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堅持以心理素質教育為第一課堂,運用先進的心理學教育理論和方法,從學生的個體特點和差異出發,針對大學生學業、人際交往、戀愛和性問題、情緒調節、人格發展等方面的問題,分年級進行階段性的課程學習,使大學生獲得系統的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和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自我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隨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心理問題干預轉變為積極心理品質的培育,在我們的心理學公共課程中,應當多從正面做出積極解讀,幫助學生使用積極觀點對待消極事件,加強學生積極心理理念的培養,增強其自我心理治愈能力。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積極心理學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補充,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辟一個新途徑。
2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教育形式的新穎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要力求新穎性,理論與實踐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體驗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征,要使學生在教學中通過體驗來確立自身的世界觀和生命價值觀。課程的形式可以情境體驗教學為主,除了傳統的課堂教授,結合學生實際心理工作案例,尋求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如課堂講授、討論、辯論、情境模擬、團隊心理輔導等。要以學生為本,體現其主體性,提高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以提高教學實效。同時,應定期舉辦一定的心理專題講座、教育培訓和報告,充分利用廣播、網絡媒體、校刊等宣傳手段,豐富第二課堂活動,加強宣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同時,根據學生需要,通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社團的指導和支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通過社團等校園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學習熱情,并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氛圍,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為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提供有利條件。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堅持“專兼結合,以兼為主”的原則,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形成一支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并加強研究,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化水平。各大高校已普遍形成由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員、學生輔導員和大學生組成的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體系,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形成全員育人的合力,最大限度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形成積極有效的培訓制度,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專業技能和水平。當前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還要走在時代前沿,了解并科學地分析網絡等現代技術對大學生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所帶來的影響,并將網絡技術運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開創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4結語
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和消息,可以說如今大學生已經成為心理弱勢群體。根據相關部門調查,2005年前半年內。有25名北京的大學生是屬于非正常死亡,自殺身亡的就有10人。2003年,衛生部和北京心理危機研究所數據消息,全國有大約3000千萬的青少年有不同的心理問題,而在這問題中,自殺已成為首要問題。由于心理問題導致的刑事犯罪也在大幅的上升,其中大學生占到17%。通過這些數據不難看出,當今大學生面臨著重大的心理健康問題,希望可以通過社會的呼吁以及重視,使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二、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和自我實現的原因
1.感覺自身能力不足
由于自身的不自信,從而懷疑自己的各種能力,導致不能實事求是地完成自我評價。正是由于這種過低的自我評價使自己的潛能與才干不能有效的發揮,使大學生不能在學習中或者工作上取得滿意的成果,從而引發自己內心的沖突和嚴重的情感挫敗感。而導致自身不自信的原因是因為在這個強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形成了大學生強烈的成才意識。因為過高的期望值設計了較高的理想目標,可現實與理想是存在差距的,正是因為這種差距使大學生產生了不自信的心理。
2.不能實事求的實現自我
由于知識的增加和社會閱歷的增強,大學生開始有了強烈的自尊心。但也正因此出現了一些因為自尊心所引發的問題,比如自尊心過勝。導致這種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大學生長期處在學校簡單的環境中,使其人生觀、價值觀并不是十分的完善。這種不完善導致了大學生理論多于實際,缺乏對各個方面的現實態度。而在自尊心過勝和理論多于實際的情況下使現在的大學生不能實事求是的分析問題,從而阻礙了自我人生價值目標的實現。
三、針對上述問題的相關對策
1.調整好健康的心理狀態
健康不止是身體沒有疾病和殘缺,還應該是心理的完整。認知能力的正常就是一種良好的表現,大學生在學習和解決問題時應該有良好的思維能力、極強的專注力、長久的記憶力和靈敏的觀察力。在這之外大學生還要正確的面對現實,處理好來自各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積極的情緒能讓大學生處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中。自身會合理的處理消極情緒,能控制協調好消極和積極所帶來的影響。在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影響下也會使自身的品質隨之提升,在實現自我價值中可以解決各種困難和不良事物所帶來的影響。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獲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有以效的控制和調節不良情緒的發生,可以長久的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正是這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變得更加和諧。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開闊自身眼界與知識,使其能對社會現狀實進行了解,以此來糾正自己不現實的理想,使大學生能夠更加適應社會,在面對各種復雜狀況時,有良好的心態去應對。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不僅可以使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且可以完善自身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可以促進自我目標的實現。
四、結語
1.1在教育內容上具有相同點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內容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簡要來說主要有政治理論教育、主旋律教育、三觀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等健康人格教育。思想政治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另外,教育重點放在了完整的人格的塑造,通過教育,學生有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理想上的追求,他們的形成法律意識、時代意識與自我意識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與行為方式,在人際交往上能較為成熟,大學畢業學會求職就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學會如何增進自己的心理健康,當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及時的進行調適的方,把異常的心理因素去掉,形成正確的心理現象,側重點燭對學生的性格塑造,形成良好的物我發展能力,能適應當今的生活,在就業方面有自己的愛好與主見。心理健康教育的政治傾向沒有那么強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上也有人生觀、世界觀等思想問題與發展問題的咨詢與指導,也具有少許的政治因素。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對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等各個方面具有間接性的教育與指導,從心理教育上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方面的良良性變化。
1.2具有互補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二者能功上的差異也造成了他們之間具有互補性的一面。從心理、思想、行為三者相互的關系及其相互轉換來看,心理狀態健康與穩定能形成良好的思想覺悟,開始優良的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的基礎,對于形成良好的社會行為習慣具有很好的幫助。思想政治教育雖然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德育水平,讓學生形成鮮明的思想覺悟與高尚的道德品質,但是,學生的良好思想政治品質提高了,也會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過來,雖然心理健康重在育心,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但是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有助于學生較快的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
育結合的必要性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必須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共同發揮教育的功能,所以,對二者進行整合是必然的,使之發揮最佳的育人功能。
2.1心理健康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支持
目前大學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夠的,其實,這是一種教育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讓教育本身的內容形成學生內在的品德和自覺行為,不是那么簡單的,如果借助心理活動的調解,才會更有效的完成道德內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質或心理要素的培育。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教育的補充,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礎。
2.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內容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幫助擴充
我們以往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重視學生對自然的認識、社會的認識、國家的認識,重視當自己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發生沖的時候如何去處理。但是很少讓學生認識自己、如何處理自己與別人的關系、如何學會正確的生活等方面關注不夠。隨著時代的變化,大學生的心理狀態處于不穩定的時期,他們的的社會心理問題也變得非常嚴重,需要要良好的心理品質以適應變化較快的社。產生這種心理變動的因素是思想方面的起到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時,要結合心理健康的內容進行教育,內定與目標要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目標,這時,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就得到了發揮,勢彌補了了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進面使得思想教育目標更容易實現,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活化,于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綜合素質。
2.3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統分支出來的,以前并沒有受到重視,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特殊的教育活動,教育目標與內容也相對獨立,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單獨的來完成,他也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與參與。從心理健康教育的結構特點上看,心理機能的正常發揮受到人的本身內在的思想意識的影響,如果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高,勢必會對心理健康有很壞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實現個體、群體心理健康的手段與途徑,都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引導,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為指導,心理健康教育才能順利進行。
3心理性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3.1在理論層面上的整合
以科學的系統論為理論指導,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大學生的這兩種教育屬于不同的學科體系,但都是思想教育的大范圍之內,所以,我們可以把二者看作是一個大的整體來進行融合教育,在體質各自獨立的基礎上又體現其互補性,使二者協調發展,而不是把任其中一個犧牲掉。其次,把大學生的生活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的平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就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而教學,這是教學的生活化,學生的生活與學生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在生活中進行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就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也就是指學生的生活對受到的教育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3.2在實踐層面上的整合
由于在內心上一直處在不自信狀態,貧困生總是覺得自己不如身邊的人,自卑的想法總是環繞自己的內心,在實際交往中,對別人的情緒以及行為過分關注,并且總將這些與自己扯上關系,生怕別人知道自己的貧困,逐漸的將自己關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狹小空間之中,拒絕與外界的人與物進行情感交流,發展成自我孤僻的狀態。據有關專家研究,利用層次理論對這種現象進行研究,顯示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與別人交流,人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必須生活在以人群為單位的集體之中,而貧困大學生就是因為“貧困”處處需要遮擋自己的這個短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能過多的與其他人進行接觸,而這又與心理上急求需要與外界進行交往的需求相矛盾,同事實際生活的貧困狀態,讓他們的內心備受煎熬,郁郁寡歡的狀態總是伴隨他們的心里。長時間的這種狀態,逐漸將他們推向了不自信以及對未來生活產生茫然情緒的狀態,甚至有些人會覺得社會極度不公平,對社會產生一種畸形的看法。在這樣的狀態下,長時間的不自信逐漸將貧困大學生推向了郁郁寡歡的深淵。
二、內向和不穩定
因為貧困的事實導致了貧困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缺乏信心,不斷給自己內心施加壓力,總是認為這種現實是社會的不公造成的,內心變得極度敏感,情緒上缺乏穩定性,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思維容易偏激,造成沖動的行為,而實際上,自己的內心并不強大,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傷害,長時間如此,極有可能導致一些不為常人所理解的行為。
三、自卑
根據心里學家的解釋,自卑實際上就是一個人胸懷不夠寬廣,過分計較自己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的得失成敗,并將不好結果的原因歸結到個人的能力不足,進而轉化對自己進行否定、不滿的情緒。貧困學生,在大學之前的中學以及小學生活階段,因為相對封閉,對學生的評判標準更多的來源于學習成績好壞,經濟上的差距還沒有體現的那么明顯,因此,在那階段中自己能夠得到同學與老師的認可。在進入大學之后,因為比較開放,大學生能夠非常自由的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進行裝扮自己,經濟上的差距非常明顯體現出來,而學習成績的好壞已經顯得沒有中學時那么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貧困大學生覺得自己身無長處,與自己身邊經濟優越的同學比較,自己簡直沒有可比之處,自己身上沒有閃光的地方。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自我否定情緒的影響之下,不能夠真正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總是選擇逃避,生怕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困難之處,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因為根據馬斯洛理論,人都是需要自尊的需求。貧困大學生的敏感內心促使了自尊對自己更加重要,過分的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與同學,老師的交往中,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強烈,總是逃避與別人的正常交往。平困大學生的這種經濟的匱乏、特殊的心里、環境的反差,非常容易造成他們心里上的不適應,最終導致非常嚴重的自卑心里。
四、解決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大學生就業心理障礙及表現
目前,我國畢業生就業已由計劃經濟時代的“統包統配”和“包當干部”,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少數畢業生由國家安排就業,多數畢業生“自主擇業”。實踐證明,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場對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拓寬了職業選擇面,使大學生求職呈現多元化的趨勢。然而,計劃經濟時代“統包統配”的陰影和“投資教育”這一新型家庭教育觀,深刻地影響著當今畢業生的就業心態和擇業取向,很多畢業生在傳統擇業觀和現代就業形勢面前無所適從,呈現出各種心理表現,產生了許多就業心理問題。
(一)影響大學生擇業的主要心理表現
1.功利心理
擇業功利心理,是指從擇業的趨利避害出發,片面擴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對就業環境的客觀評價。2007年,學校部、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聯合對全國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學本科畢業生進行了“200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7.3%的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仍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和要求專業對口等個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業地區的選擇方面,大學生“重東部,輕西部”、“重大城市,輕中小城市和農村”的想法仍沒有得到明顯改觀,從調查答案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學生們求職擇業時的功利心理。
2.求“穩”心理
擇業求“穩”心理,是指從職業的穩定性出發,追求工作職位的安穩、清閑、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選擇有風險、有挑戰性的職業,更不敢去自己創業。因而,畢業生對全額財政保障的事業單位趨之若鶩,公務員考試熱度始終不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象愈演愈烈,即使選擇企業也首先以企業的歸屬和大小而論,似乎不太在意對企業的發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顧“人職匹配”的客觀合理性。求“穩”心理主要由于求職一次到位的傳統觀念造成的,受家庭傳統文化影響,干部、知識分子家庭尤甚。
3.從眾心理
擇業從眾心理,是指在求職擇業時因為“跟著感覺走”而盲目從眾。形成擇業“從眾”心理現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擇業主動性,缺乏對現實就業市場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對就業信息的主動收集與分析判斷,對自己的職業目標、需要、價值觀以及自身特點等沒有明確認識,在就業時不能正視自己的能力、素質和擇業的客觀環境,隨大流而造成的。
4.依賴心理
擇業依賴心理,是指在擇業中缺乏獨立意識和自主承擔責任的意識。形成擇業依賴心理現象主要是由于個人獨立決策能力不強,缺乏進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現為不主動出擊,消極逃避就業市場,抱著等、靠、要的依賴思想,依賴家人通融社會關系,試圖通過關系就業;依賴老師、學校送工作上門,總念著“車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會掉餡餅,試圖坐等就業;即便有就業崗位選擇的機會,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長尋求決策幫助、對職業左顧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貽誤擇業時機。
(二)大學生常見的擇業心理障礙
1.焦慮與恐懼心理
焦慮是由心理沖突或個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產生的一種緊張、恐懼的情緒狀態。分析焦慮心理產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缺乏對紛繁復雜的現實社會的理性認識,產生了步入社會前的心理恐懼;第二,缺乏充分的就業準備,對就業、考研、考公務員的選擇把持不定,產生顧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擇業方向和擇業方法,始終不能順利就業,因擇業挫折產生就業恐慌;第四,戀愛分合,職業取舍,由于“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而產生離別傷感,進而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恐懼。過度的焦慮會對大學生擇業就業會產生消極影響,它不僅會抑制大學生的正常思維,而且使大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明顯減退,從而影響大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2.挫折與失敗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遇到障礙時,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反應。當一個人產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悶、失望悔恨憤怒等多種復雜的情緒體驗之中。[1]大學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舉成名時”的自我滿足心理,因此擇業的期望值也相當高。在就業地域的趨向,就業單位的選擇和就業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許多不切實際的自我設計。而這些就業目標的選擇,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穩”心理和從眾心理等需要,并沒有充分考慮自身條件與社會的實際需求,違背了職業生涯規劃中關于“人職匹配”的理論基礎,容易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現象,并產生偏執、幻想、自卑、虛偽等心理問題,必然是事與愿違,最終不能順利就業。現代大學畢業生多囿于校園,生活經歷較簡單,未曾經歷過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較差,情緒波動性大,情感較為脆弱,缺乏應對挫折的心理準備。[2]一次次就業失敗的心理暗示必然會導致就業挫折心理的產生,進而使大學生擇業行為發生偏差。
3.自卑與自大心理
自卑與自大是大學生較為常見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種心理障礙。在就業中的表現是對自己缺乏客觀的評價,同時對職業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在就業中自卑與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織的現象,兩者有時會相互轉化。自卑的大學生不敢正視現實,對自己的長處估計不夠,懷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發現適合自己的職業崗位,在對自己的抱怨、貶低中失去了求職的勇氣,喪失就業機會。一些大學生在求職比較順利時則容易自大,認為自己已經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任何工作都會得心應手,在求職中自覺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現求職失敗則容易陷入自卑、自責、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學生自認為自己是名牌大學學生,或者所學的是緊俏專業,“皇帝女兒不愁嫁”,自己理所當然地應該能夠得到一個理想的職業,給自己設定了過高的就業期望值,結果同樣是不能順利就業,陷入自卑的泥淖。二、大學生就業心理的自我調適
(一)客觀認識自己
大學生是一個承載社會、家長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體,自我定位比較高,成才期望強,社會對其要求也很高,這使大學生面臨很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隨著年級的增高而日益顯現,如果處理不當,就會使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無所適從。孫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不僅僅是古代的戰術,更是現代大學生求職擇業之道。第一,面對擇業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畢業生首先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明確自己今后的職業發展方向,從職業發展的角度分析最適合自己的崗位特征和地域范圍。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學校和家庭教育。長期以來,我國的應試教育使得基礎教育的目標往往鎖定在升學率。為了高升學率,一些學校甚至削弱關系學生身心健康的素質拓展課程,普遍忽視學生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高等學校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對畢業生求職能力的培養,就業心理的輔導還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我國家庭不當教育是引發大學生擇業心理障礙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普遍的獨生子女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也是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對象,然而,我國家庭傳統教育思想是對孩子統包統管、封閉保護,寵愛有加,對困難、挫折教育引導不夠。使很多大學生從小嬌生慣養,養成依賴感,失去獨立性。擇業時往往依賴于學校和家庭,著眼于輕松高薪的工作環境和虛榮心的滿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懼不前。因此,客觀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進行就業心理自我調適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主動適應社會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學生就業的內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學生的就業呈現出主體性、社會化等特征。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也日益顯現,一方面是用人單位招人難,另一方面是畢業生有業不就,這種結構性矛盾的產生,源于畢業生的主體選擇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的沖突。由此可見,畢業生就業過程就是畢業生處理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社會化過程,是邁向社會的第一步。觀念就是就業力,態度決定結果,性格決定命運。因此,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取決于畢業生的就業觀念能否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主動作出適應性調整。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須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每個大學畢業生都應自覺遵循服從社會需要的原則。首先要明確現實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義;其次在選擇職業崗位時要把個人的興趣、愛好、專長與社會實際需要有機統一起來,努力尋求到社會需要與個人追求的交匯點。[3]以自己所長擇社會所需,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發展之間的關系,在正確的擇業觀指導下實現職業理想。
(三)增強就業能力
1.增強就業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業的基礎和保障,在大學生就業心理素質教育中尤其應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養:樂觀自信、積極進取、善于合作、勇于創新、意志堅強、謙虛禮貌、自立自強、耐挫性高、自控力強、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等。[4]
大學生作為各種就業壓力的實際承受者,誰也無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敗,但是能夠選擇對待就業失敗的態度。就業成功是蘊藏于每一位畢業生心底的一份強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貧寒、教育的缺失、時運的不濟等往往會使他們置身于失敗的困境。但是,在現實世界里心灰意冷,舉步維艱時,卻常常忘了還有另一條可經由“想象”而抵達的成功之路。當一個人一無所有卻膽敢“想象成功”時,他就擁有了一份嚴謹而理性的思維方式和樂觀自信的心理狀態;這種理性的思維方式能使心智不斷提高,而積極的心理狀態,更能給人生帶來快樂的心理體驗,并不斷催人奮進,這就是自信給人帶來的力量。由此可見,樂觀自信是促使大學生順利就業的心理動力之一。其次,要培養良好的意志和堅強的性格。意志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條件,大學生要培養自己堅強的意志和決策的果斷性,避免在關鍵時優柔寡斷、喪失良機。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良好的性格對于正確思維、理性處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學生要善于聽取意見,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實踐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狹隘、憂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學規劃職業生涯
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發展觀念可以幫助大學生確定自己的人生軌跡。職業生涯是指個體職業發展的歷程,一般是指終生經歷的所有職業發展的歷程。科學地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特征和任務,做好規劃,對更好地從事自己的職業,實現人生目標,非常重要。由此可見,大學生要樹立終生擇業的觀點,切不可為了求得職業的穩定而放棄就業的機會。當獲得一個理想職業的時機還不成熟時,應采取“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辦法,把就業過程當成取得個人職業生涯經驗的重要經歷,通過就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憑借自己的努力,通過合理的職業流動,逐步實現自我價值,取得事業的成功。
3.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美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于倫理課、社會課、體育課等課程中。美國高校沒有為全體大學生設置心理學課程,但一些高校在社會學的選修課程中設置了關于心理學的課程,例如社會心理學、文學心理學、心理學入門等。這些課程可以幫助大學生增強對人類行為的了解和掌握更好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生活所需的必要方法和技能。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或滲透于其他課程,使大學生能夠學會用心理學的方法,來解決學習和工作中的壓力以及情感問題。社會服務和健康圖書館社會服務是帶動學生以多種形式進行義務服務,從而使學生有機會接觸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社會服務包括為老年人、殘疾人服務,環境清理、慈善工作等活動,使學生在社會服務中增強對社會的了解,對勞動價值和意義能夠有更加具體化的理解,從而彌補了高校教育中的不足。美國高校多數都設有健康圖書館。為大學生提供最新心理學的知識,幫助大學生做出健康、正確的選擇。以此來拓展高校心理健康的服務途徑,提高高校心理服務質量。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健康中心一般建有多功能活動場所,有閱覽室、游戲室、咨詢室,為大學生提供心理咨詢與治療,個別和團體輔導、技能培訓等服務。心理健康中心通過改善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幫助大學生提高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二、美國大學生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啟示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1990年教育部為加強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宏觀指導,成立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并且分別于2001與2002年頒布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以及《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雖然我國大學生心理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在一些因素的制約下,心理健康教育發展還不平衡,一些問題比較突出,具體表現為:第一,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專業水平不高,并且不穩定。目前我國高校的心理健康者數量呈現出明顯的相對不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很強的專業性知識,對工作者專業素質要求相對較高。但我國高校從事心理健康咨詢和教育的工作者主要包括心理學教師、政治課教師、輔導員等管理者,他們中多為兼職,并沒有受過系統的、正規的心理學技能的培訓。因此,在咨詢和教育中不容易達到良好的效果,不能很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第二,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咨詢和治療層面。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數為“重心理咨詢,輕健康教育”和“重障礙性咨詢,輕發展性咨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僅僅停留在針對心理異常學生的咨詢和治療上。而忽視相對多數心理健康卻面臨成才、學業與情感等問題困擾的大學生,導致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對象以及范圍受到很大的局限。第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活動不夠規范。雖然多數高校已經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但一些學校教學質量不高、課程內容不夠規范,使用的教材也五花八門,沒有統一的質量和內容要求。這樣就很難有效地提高我國大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美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教育體系和模式,其成功經驗對加強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建設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型隊伍首先,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資格準入制度。上崗教師須持有職業資格認證,并定期接受資格審查和檢驗。其次,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訓。定期組織培訓班,對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學、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方面的培訓。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論壇,鼓勵從業人員進行經驗交流,開展調研實踐。再次,政府要把高校心理咨詢師當作人才來定位,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的培養步驟和方向。通過劃撥科研基金,鼓勵從業人員進行相應的科研活動。科學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第一,基礎課程的開設。對低年級的大學生可以開設社會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等基礎公共課程,增強大學生對心理現象的理解。第二,實用性課程的開設。在不同階段開設入學教育、情緒調節、人際交往、擇業與求職等實用課程,側重解決大學生具有共性的心理問題,增加教學的實用性。第三,設置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活動,解析有代表性的心理案例。把輔導重點放在提高大學生解決自己心理問題的能力上來。進一步拓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首先,充分借鑒美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組織培訓活動,拓展有關服務的渠道,例如: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圖書館,開展社區服務以及相關的團體研討,使學生在產生心理困惑時,能夠從自身的問題出發找到解決辦法,在自我保健的同時,更能夠促進自身良性發展。其次,進一步拓展路徑,在宿舍和班級中挑選心理素質好、各方面優秀的學生進行培訓,發揮“朋輩”心理輔導員的作用。他們可以定期帶領自己小組的成員,針對一些有共同興趣的主題進行討論,彼此幫助、彼此支持。能及時發現同學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成為學生和心理咨詢師之間溝通的橋梁,另一方面更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在學生中的廣泛宣傳。
三、結語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economic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proces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multi-cultural existence and influence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re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ety. In this complex multicultural trend of rendering, value orientation, moral values,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llege students face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cultural identity, promote and foster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aking "integrated diversity" as the leading, promoting the spirit of hard work, building a harmonious cultural environment.
關鍵詞:多元文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Key words: multi-culture;ideal belief of college student;education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1-0053-03
0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所有制及利益主體的多樣化影響著思想文化也逐漸趨向多樣化。尤其是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迅速推進、知識經濟的不斷更新及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西方各種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道德準則等意識形態不斷涌入我國,使我國社會的文化環境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計劃經濟時代高度集中統一和相對封閉的文化環境正被多種文化同時并存、更加開放的文化環境所取代。
在我國,多元文化體系的特點為:一方面,社會主義主導文化反映著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并為之服務;另一方面,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大眾文化與不斷傳入我國的西方文化并存。這一發展趨勢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理想信念和行為方式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這就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響下,認清形勢、積極應對、探索創新適時的對策方法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對多元文化的一般性認識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個社會、國家和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種文化的總稱。任何一個國家都存在著多元文化。價值體系、思想觀念的差異滲透到方方面面,在不同的民族、社會階層、地域、年齡、性別、群體和宗教之間均存在著這種差異。就我國而言,文化的多元化主要表現為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并存。主流文化(正統文化)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處于支配地位的主導文化,亦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和科學事業,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等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要內容。非主流文化是與主流文化相異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情趣、理想人格等文化觀念體系。西方文化、精英文化、大眾文化和傳統的儒家文化是非主流文化的主要形式。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作為主流文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受到了非主流文化的沖擊,中國當代文化構成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狀態。
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性,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在多元文化社會里,不同的個性文化既有矛盾、沖突的一面,也有和諧共處的一面。由于文化是一個社會或社會群體所共同具有的價值觀、信仰和意義體系,所以文化沖突的實質是價值沖突。
多元文化其本身的存在對社會既有積極影響又有其消極影響。具體表現為:多元文化豐富發展了主流文化的內容,增強了主流文化發展內在動力,有利于滿足人們的多種精神需要,有助于社會穩定,是社會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多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人們信仰的迷茫與困惑、造成主流意識形態的淡化。當前世界,經濟政治文化形勢紛繁復雜,人們對文化需求的多樣性,文化主體的多元化,加之外來文化的滲透,使得我國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多元文化體系的存在和發展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積極與消極影響
大學生是時代的晴雨表,其思想的不穩定性和易受影響性使得多元文化既為其提供了找尋更多適合自己個性和趣味的文化的契機,而多元價值標準又沖擊著其思想特點、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使得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臨著新的嚴峻挑戰。
2.1 積極影響
2.1.1 在多元文化體系下,大學生的思想來源拓寬,文化豐富多彩,可以滿足其多方面的需求。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各種文化紛紛傳入我國。現階段,我國除了反映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并為之服務的社會主義主導文化外,還存在歷史傳承的傳統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不斷興起且豐富多彩的大眾文化(如休閑文化、消費文化、娛樂文化等),也存在著不斷傳入我國的西方文化。
青年大學生是最容易接受和吸收各種外來文化、非主流文化的群體,他們熱切地渴望知曉東西方各國的文化知識、渴望了解五彩斑斕的文化習俗;而青年大學生作為一個個擁有不同的思想觀念、獨立樹立理想信念的文化接收主體,不同的人對于文化的需求有所不同,甚至于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心理狀態下對于文化的需求都大相徑庭。在多元文化體系下,這種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化環境開闊了大學生的觀察視野、拓寬了大學生的思想來源,使大學生的思想走出封閉和僵化狀態,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活躍和富有創造性,也滿足了其不盡相同的各種需求。
2.1.2 外來文化的不斷涌入,帶來了人類先進的文化成果,為大學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華、進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多元文化體系的背景,為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創造了條件,西方文化隨著國際間的經濟交流進一步滲透到了中華大地。西方文明中訴諸理性、崇尚知識、追求自由與平等的先進精神也逐漸滲透進入我國青年大學生的意識觀念之中;其領先于世界的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現代觀點也改善了我國的教育體系;其大力發展科技、注重效率、銳意改革、科學管理的豐富經驗在我國也廣為流傳、掀起效仿熱潮。這些先進開明的精神、較成熟的學科知識體系、豐厚寶貴的經驗對于大學生而言,無疑是一筆可借鑒、可吸收的巨大寶貴財富。同時,通過對這些先進精神、知識體系、發展經驗的有意識地批判性吸收,也有利于我國不斷地補充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不足,進而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2.2 消極影響
2.2.1 多元文化碰撞沖突,使大學生在價值取向上陷入迷茫和困惑,進而導致其理想信念缺失。多元文化帶來了多種多樣的價值觀和社會思潮。青年大學生由于其所處的特殊環境和年齡以及心理等方面的自身因素,使得他們相對于其他社會群體而言,成為了對各類文化觀念嬗變最為敏感的群體。
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朝氣蓬勃、精力旺盛,他們不僅渴望廣泛涉獵各種文化,而且更熱切于揣摩和效仿各種文化背后的價值觀念。然而,各種價值觀及其根源的文化基礎內涵有時是不盡相同甚至是有激烈沖突的,這就使得大學生在價值取向上陷入了迷茫。傳統與現代文化的沖突、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的角逐,引發了大學生在選擇價值觀時的猶豫與困惑,進而導致大學生理想信念缺失這一嚴重后果。
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精神心理活動的中樞系統,是其人生和事業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動力所在。理想信念缺失,往往會表現為奮斗目標缺失、奮斗動力不足、精神狀態不佳……而面對著日益激烈的競爭、日趨加大的生活壓力,大學生心理負荷已經超重,但是由于理想信念缺失、找不到合適的發泄減壓渠道,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紓解,最終導致了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某種無所適從,在行為規范上表現為我們所稱的“失范”狀態,諸如酗酒、斗毆、甚至自殺等極端行為。
2.2.2 多元文化沖擊,使部分大學生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影響,社會責任感、誠信意識缺失。我國當前處于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步階段和經濟轉型時期: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生產資料所有制也由單一的公有制轉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發展市場經濟、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注重的是效率、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這種經濟導向使得國家過熱地追求GDP增長,而社會大眾對于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個人擁有金錢的多少已經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甚至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卓越”的依據,人格的高下優劣反倒成了無關緊要、無足輕重。
如此的社會觀念導向,加之各種不良思潮的沖擊,使部分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出現了“功利化”的傾向,大學生往往在實現人生追求的過程中重物質利益輕道德利益,把奢侈、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標的現象比比皆是:在高校中,有的學生盲目講求物質生活享受卻不愿付出努力,寧愿冒著道德風險瞞報、謊報家庭收入情況以騙取貧困證明、獲得國家補貼而不愿在學習、工作上勇于爭先獲得獎學金;在畢業選擇工作時,大學生往往以短淺的、眼前的金錢收入為依據選擇工作,而并沒有根據國家的需要和自身的興趣來確立理想;還有一些大學生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視為等價交換關系,時時從“利己”出發,對同學漠不關心,對集體活動毫不熱情,不關心國家大事,缺乏社會責任感,總體表現為國家意識和互助精神、奉獻精神的減弱。
2.2.3 多元文化沖擊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地位模糊,大學生出現對主流文化、主流價值觀念的認同危機。社會文化的變遷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極為深刻。通常而言,文化模式的更替要比經濟體制的轉軌、社會結構的轉型慢得多。盡管有一些觀念的改變可以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但是作為一個新的社會文化體系的建立要比社會經濟方面的變遷滯后得多。
我國的主流文化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主流價值觀念即為集體主義價值觀念――弘揚“人生價值在于奉獻”。然而,我國目前正處在文化的轉型時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舊的價值觀受到非主流文化的沖擊,而主流文化所宣揚的狀態與社會現實狀態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脫節”,因此其對大學生的影響力和說服力都遠遠不夠,主導地位日漸模糊,然而新的價值觀念還沒有形成,思想處于不穩定狀態的大學生往往會動搖其對主流文化的認同,主流文化認同危機重重。
3多元文化體系背景下進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對策建議
綜上所述,現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轉型,使得大學生的成長形勢紛繁復雜,他們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人生態度等方面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而作為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意義重大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事業的工作者,我們應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切實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開拓探索出能適應多元文化背景的新思路,利用積極因素,抵制消極影響,積極應對,迎接挑戰,加強和改進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3.1 積極順應文化多元化趨勢,著重培養學生批判地吸收各種文化精華的精神和能力。古語有言,“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即性質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聚合在一起才能產生新事物。由此可見,多樣化對于人和事物發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多元化的趨勢下,我們應與時俱進、主動順應時代潮流,針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制定合適、合時的工作計劃并及時有效調整,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切實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應對文化多元化的趨勢,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拓寬視野、拓展思想來源的基礎上,要著重培養學生批判地吸收各種文化精華的精神和能力。重視主體性、培養辨別能力是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文化多元化趨勢所帶來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無疑會為滿足大學生多樣的需求提供便利,但當前國際環境復雜,西方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通過席卷全球的文化產品和強勢的網絡語言給大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滲透,因此,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還必須要高度重視培養主體的辨別力。大學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辨別能力,才能適應未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多元復雜變化,成為21世紀社會生活的真正的主人翁。
3.2 利用多元文化契機,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從而加強“一元”文化主導地位,加強大學生對主流文化的認同。多元文化趨勢加強,一方面導致了當代大學生在價值觀方面呈現出了價值取向多元化、價值主體自我化、價值目標現實化、價值選擇矛盾化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存在著明顯差異的價值取向特點;另一方面,西方文明的先進開明精神、較成熟的學科知識體系與豐厚寶貴的經驗也隨之而來,對這些先進文化的有意識的批判吸收有利于不斷補充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不足,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良好契機。
多元文化的社會,從根本上而言,應是一個“和而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是形式,“和”――即社會共同利益的統一共識才是社會的根本。正視文化多元化趨勢,正視社會存在中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和高校價值觀念教育的一元化矛盾與沖突之現狀,我們必須重視主流文化和社會共識、共享價值的構建與宣傳,以加強大學生對于主流文化的認同、實現社會價值觀念的正確導向。這就要求我們做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寓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全過程之中,堅持其政治導向性;加強民主教育,構筑高校德育的制度規范性,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利用現代傳播技巧、平實的語言和鮮活的形式來詮釋主旋律、表現深刻的理論以進一步做好的宣傳工作,增強大學生對其的認同度,贏得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持續認同和忠誠、增強意識形態在當代高校的話語權威。只有對多元存在與一元統一樹立辯證統一的立場,才能達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目標,培養出既有寬容和創新能力,又有分辨和選擇能力的合格接班人。
3.3 積極在高校中開展各種相關(價值觀選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心理疏導等)課程或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確定明確的奮斗目標、保持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精神心理活動的中樞系統,是其人生和事業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動力所在。多元文化固然帶來了多種多樣的價值觀和社會思潮,但也正是由于這些不盡相同甚至是激烈沖突的價值觀,使得大學生在價值取向上陷入了迷茫。
應對多元化趨勢現實,要求我們積極在高校中開展各種相關課程或活動,如開設各種有關價值取向、人生觀選擇的公選課程以指導大學生在廣泛涉獵各種價值取向的同時更加堅定對主流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思想的認同;針對全校學生開展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一系列指導活動,使大學生盡早地在充分認識自己、認識社會現狀的前提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出既利于社會發展又利于充分實現自己才能的規劃,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重視學校、學院心理咨詢室、心理聯絡員的培養建設,結合實際情況形成有效機制以及時跟蹤學生心理變化情況,提供其需要的心理咨詢、心理疏導,確保學生心理健康。
總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只有積極應對、著重培養學生批判地吸收各種文化精華的精神和能力、加強“一元”文化主導地位、強化文化認同、構建和諧文化環境,積極開展相關輔導課程、活動才能使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實效,因而各高校需要繼續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改革,使之能夠適應發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陳義祿,王敏,劉帶.多元文化背景下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08.
[2]汪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題與創新[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
[3]鄭永廷,聶立清.論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基礎與價值取向――兼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視野[J].思想政治教育,2007.
[4]鄭永廷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
[5]云南民族學院等編.經濟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多元發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心理學 問題及對策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普遍缺乏有意識地向系統化、理論化、現代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而是較側重于經驗的總結,教育內容往往脫離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往往容易忽視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的實踐在于借助心理學的成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工作者缺乏專業教育心理學知識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心理學之間有著本質的、必然的和內在的聯系,如果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缺乏專業的教育心理學知識,自身素質低、業務能力差,基至于由一些從來沒有接受過心理學知識系統訓練的其他專業的人員來替代,這些都必然會導致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效率不高。
2.技術與信息缺乏
目前,我國尚未普及在發達國家已普遍使用的心理學技術與工具,具體表現:在心理咨詢方面缺少所必要的技術設備;在測量方面,缺乏測量工具和手段以及科學化量表。在信息方面,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于國外學校心理教育方面的新資迅、新信息較難獲取,且國內同行之間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相互聯系,從而直接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教育的研究和經驗交流。
3.思想政治工作與教育心理學缺乏理論充分整合
人的心理和思想的相通性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但如何將兩者進行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理論體系及實踐運用,仍有一些難點問題。比較常見的現象是把心理學理論和方法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學領域,缺乏對二者內在聯系的闡述以及方法、技術的調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還沒完全發揮應有的作用。
4.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的實效性不顯著
黨和政府歷來都很重視高校德育工作,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面對國際、國內的新形勢和高校德育的實際狀況,多次下發專門文件,特別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理論界發表、出版了無數的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論文和著作,提出了無數的方案、經驗和建議,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進行了探討。可以看出,社會各界與教育部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總的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處于一種尷尬局面,工作效率低下的狀況沒得到根本的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用教育心理學理論的大量實踐難題卻依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應有的地位在當前高校工作中沒有得到真正落實,“智實、德虛、空洞”仍是很多高校工作的真實寫照。
二、對策
為了加強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的應用教育心理學知識,高校領導與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充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并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的建設與發展。
1.加快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的課程建設
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課程化在實踐上能保證一定的實施效果,課程化比較適宜解決知識范圍內的問題,課程化適宜解決學生普遍共同的問題。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通過講座、活動課程的形式進入課堂,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嘗試。同時,針對我國學生多、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教師少的特點,許多普遍存在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可以通過講座、活動課程來解決。
2.高校應充當運糧官的角色
高校作為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單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教育如果忽視這方面的工作,其建設和發展肯定不能落到實處。因此,高校領導應充分關注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積極作用,同時,致力于加大在財政和物質上的扶持,增加必要的技術設備,解決師生的后顧之憂。
3.明確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目標
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目標的定位,是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本身的邏輯性所決定的。從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自身的邏輯規定性來看,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的本質意義就在于不斷地塑造和完善受大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及高尚人格。以培養社會化人格來定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才不會被受工作者視為一種“異己”的力量,而會視為一種解放的力量、一種創造的力量。如果從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本質意義出發來理解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那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就會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與對他們個性、愿望的尊重結合起來,調動他們作為道德參與者的積極性;就會激發他們完善自我、改造社會的熱情;就會喚起他們自我教育的欲求;就會鼓勵他們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者、接受者,成為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的探索者和實踐者。
4.構建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的內容
每個時代都需要一種能為社會絕大多數成員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并以此作為人們行為的導向,去協調他們的行為,推動社會穩定發展。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構建一種符合時代要求的主導價值體系,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自己的價值核心,不至于在多元價值選擇中產生迷失。因此,要結合大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況來構建體現時代精神的主導價值體系。
5.注意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的方法
道德教育試圖僅以講解、說服、灌輸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道德知識灌輸是遠遠不夠的,甚至是無效的。因為,大學生的道德活動,總是碰到“應該如何做”或“選擇什么樣的行為”兩種心理問題。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同于以求真為目的的認知發展,也不同于以獲得情感愉悅為目的的審美的發展,而表現為在特定的道德情況下做出“應該如何做”的選擇能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應用教育心理學必須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去促進大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如采取觀察法、實驗法、談話法、問卷法以及測驗法等多種教育工具的綜合應用。
總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地應用教育心理學,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命令和制裁,通過注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講究思想教育的藝術,可以使大學生不知不覺地而又自覺自愿地去感受、去體會。
參考文獻:
[1]羅洪鐵.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研究.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馬運軍,劉春田.論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條件.黨政干部論壇,2004,(1).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教學評價;改革
受西方心理學理論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的大學教育心理學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阻礙了大學教育心理學課程的發展與進步。以下,筆者結合當前我國大學教育心理學教學,分析當前高校教育心理學課程在教育教學上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從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手段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議。
一、當前高校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與教學材料方面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教育心理學教材主要有兩種傾向,其中一種主要強調的是為實際應用服務;另一種則是側重于對心理學基礎理論知識的研究。對我國過去的心理學課程研究進程進行探究不難發現,以往在我國高等教育中采用的心理學課程材料主要傾向于上述第一種,即強調的是以教育實際為根本出發點,研究側重點在于研究心理學教育過程中的各種心理現象和規律。所以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在編撰過程中,主要從學習知識和技術能力、道德教育、審美教育以及學科教學、個體差異等角度出發進行教材內容組織。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導致我國的教育心理學學術價值和主體價值在某種程度上被忽視,從而成為為其他學科教學服務的一種附庸。近十年,西方心理學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在其輻射影響下,各種心理學教育理論和思想開始傳入我國,對我國的教育心理學課程產生巨大影響。特別是認知心理學的引入,影響了我國一大批教育心理學家。這些教育心理學家急于讓人們重新關注并重視心理學這一課程,同時又能突出心理學課程的科學特性,急于求成、過猶不及,又將教育心理學課程引入了一個教學“怪圈”,也就是過分強調心理學的學理價值,專注實驗室研究結果,而主觀或客觀上忽略心理學課程對教學實際的輔助作用。至此,我國的教育心理學經歷了從“中化”走向“西化”的發展階段。在教育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二者發生碰撞時,二者之間的共性又完全被顯現,如二者采用的教材都是以陳述性知識的表征與獲得程序性知識的表征與獲得等內容為核心。正是由于教育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二者之間在教材內容上呈現出太多的重復性和交叉性,我國的教育心理學發展在方向選擇上搖擺不定,阻礙了我國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健康長遠發展。
(二)教學和評估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教育心理學課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采取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主講、學生聽講。盡管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其內容也涵蓋以學生為主的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等思想理論,包含合作學習和探究教學等主題,但教學實質仍是“滿堂灌”“一家言”。這樣的教學方式,這樣的知識傳輸,不僅達不到教育教學目的,也不利于學生運用心理學知識指導自身進行有效學習。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學采取的教學評估和評價方式也亟待改革。以往的教育心理學課程考試主要采取筆試的形式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這種“紙上談兵”的考核方法主要檢驗的是學生對心理學概念、理論等的記憶與理解,觸及不到教育心理學教學的初衷和本質,同時學生在讀、寫、背、記、考等一系列程序化的學習動作中,“會考不會用”“考前背,考后忘”等現象成為常態。這點與當前社會要求的大學生能夠靈活地使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有能力去創造新的知識這一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如何有效調整教育心理學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
上述我們提到當前我國大學教育心理學在課程結構、教學內容以及評估方式上等都存在明顯的問題,那么,如何有效地調整我國大學的教育心理學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才能讓其更加科學、客觀地體現當前我國教育心理學學科的發展水平,彰顯學科獨立的主體價值和學術價值,同時又能行之有效地為實際運用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呢?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結構體系不斷優化
眾所周知,教育心理學是一門以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規律以及學習條件的科學,教學主要內容有心理發展與教育、學習理論和教學、分類學習心理、教學心理與教師等等。由這些心理學課程的基本內容構成了教育心理學的結構體系,其中的各項內容各有側重,比如,在“心理發展與教育”部分,主要側重的是對皮亞杰、埃里克森、維果斯基等人的心理發展理論進行學習,而“分類學習心理”部分則側重研究心理學知識結構、技能形成、學習策略、解決問題、社會規范和道德等的學習過程和促進條件。
(二)理論觀點及時更新
當前,主流的教育心理學傾向是以強調學生為中心的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重視培養學生獨立建構知識的能力,同時強調將“教學材料”轉變為“學習材料”。為了反映這一轉變,應當及時地對教材或者其他材料中已有的知識理論和觀點進行補充和更新,以使其適應當前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比如,目前的教育心理學的主流強調的是以學生為本,因此就有必要在“心理發展與教育”“學習理論和教學”部分以學生為中心內容進行強化,包括對皮亞杰、埃里克森、維果斯基等的心理發展理論中闡述教育意義的內容進行更新、補充和再闡述。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就需要先對學習的本質、過程和條件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對此,就需要對認知學習理論、人本學習理論以及建構學習理論等內容進行及時補充和更新,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密切關系以及教育心理學的應用前景等。對“學生”和“學習”概念進行詳細解構,促進學生掌握扎實的教育心理學理論。
(三)注重對學生應用實踐的指導
教育心理學研究是為教學和學習服務,旨在通過心理學研究,解決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連串問題,提高教學和學習質量。所以,在大學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中,必須突出體現教育心理學學科的實踐導向作用,將動機激發、知識建構、學習策略、技能形成等等內容,作為教育心理學教學和學習的主體。比如,筆者在“動機激發”中,根據行為強化理論實施獎懲手段,根據期望——價值理論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根據目標理論調整教學架構,并通過這些與成就動機理論相關的理論有效地激發學習動機。
三、對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進行改革
針對教育心理學這樣一門理論與實踐交叉的學科,我們應當結合不同的教學主題,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實施改革。
(一)提倡教師講授與學生討論相結合
與其他學科不同,大學教育心理學這門學科理論性很強,其中概念性內容在課程教學中占據十分大的比重。針對概念,應當以教師講授為主。但在此基礎上也要有所轉變,特別是要積極發動學生廣泛參與,將課上得生動有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自我講授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對心理學理論進行討論和質疑,增強學生學學教育心理學課程的興趣,并最終通過興趣引導,促使其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同時將這些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的問題中去。
(二)開展小組合作與探究
上面我們提到,大學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研究的主體對象就是學生,研究與討論的問題都與學生實際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時,應當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現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主動探究和運用知識。同時,在發動學生個體探究的基礎上,也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促進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進而加深學生對主體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對選題的深刻理解并且靈活地使用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人際溝通能力。
(三)課堂觀察和案例分析相結合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是運用,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通常會安排實地聽課和觀摩錄像,選擇典型課堂教學視頻或者教學錄像讓學生觀察,或者帶領學生實地聽課,要求他們將觀察和分析的結果,以案例分析報告的形式提交。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和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教學優劣的能力,幫助他們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最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鼓勵學生閱讀高水平的文獻
此外,還可以通過高水平的文獻閱讀方法,鼓勵學生獨立地閱讀文獻,獨立地積累數據,尤其是嘗試與教育心理學相關的英文文獻。在學生自主完成文獻閱讀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任務,比如,讀書筆記,或者是設計調查問卷等,鼓勵他們積極地進行交流與研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采取多樣化評價手段
最后,在對大學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進行學習成果評估中,也應當采取多樣化的評估方式,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下以“分數高低論英雄”的評價方式,倡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比如將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論文的撰寫質量,實踐活動完成的實際情況,以及創新能力等等,與結業考試一齊,作為結業考核的重要指標,徹底擺脫“一張試卷定終身”這一落后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活學知識、樂學知識。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大學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的建構與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廣大教育心理學學者和教師的共同推進才有可能實現。未來,希望與各位同仁一道,共同推動教育心理學課程取得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大順.高師院校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J].河西學院學報,2009,(4).
[2]國云玲.主體性創新性主動性師范性——關于教育心理學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5,(1).
[3]高磊,江克斌,邵飛,金廣謙.基于SPOC平臺的鋼結構課程教學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6,(1).
[4]甘懷敏.微課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中面臨的挑戰[J].瘋狂英語,2016,(1).
[5]張艷君.積極心理學下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及教學改革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3).
[6]張海.“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多媒體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
[7]蔡莉莎,吳恒玉.基于翻轉課堂的單片機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6,(1).
[8]苗斌.淺談基于“互聯網+”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方式[J].內江科技.2016,(3).
[9]陳剛.如何增強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能力[J].青年教師,2006,(12).
[10]強化學校裝備建設助力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