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殖醫學范文

        生殖醫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殖醫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殖醫學

        第1篇:生殖醫學范文

        婚育醫學檢查是提倡優生優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婚育醫學檢查,能及時發現男女生殖器官疾病,并得到必要的醫學指導。婚育醫學檢查關系到新婚夫婦能否生育一個健康后代,關系到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現將我區2009年至2010年免費婚檢中發現的生殖器官疾病資料進行了整理和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北塘區疾控中心2009年3440例婚檢中發現的生殖器官疾病資料及2010年2856例婚檢中發現的生殖器官疾病資料。

        1.2 方法 按照江蘇省衛生廳基婦處《婚前保健工作規范》規定的項目進行檢查,對相關資料整理和分析。

        2 結果

        2.1 男性生殖器官疾病 共檢男性3148人,檢出生殖器官疾病248人,檢出率7.9%。其中例數最多的是包皮過長,共155例,占62.5%;另有精索靜脈曲張47例,占18.9%;包莖21例,占8.5%;小12例,占4.8%;梅毒5例,占2%;隱睪2例,占0.8%;其他異常6例,占2.4%。詳見表1。

        2.2 女性生殖器官疾病 共檢女性3148人,檢出生殖器官疾病526人,檢出率16.7%。其中例數最多的是宮頸炎,共401例,占76.2%;另有陰道炎55例,占10.5%;子宮肌瘤6例,占1.1%;梅毒3例,占0.6%;子宮發育不良5例,占1%;卵巢腫瘤21例,占4%;其他異常35例,占6.6%。詳見表2。

        2.3婚育指導意見 根據婚育醫學檢查結果,建議暫緩結婚84例,可以結婚但不宜生育的19例,其余均可以結婚但需要加強自我衛生保健。

        3 討論

        3.1 從以上結果表明,婚檢可以發現男女生殖器官部分疾病,男女檢出率分別為7.9%和16.7%。

        第2篇:生殖醫學范文

        關鍵詞:生殖醫學專科;院內感染;預防控制;規范化管理

        近年來,輔助生育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迅猛發展,促進和推動了專科護理的不斷完善[1],同時對專科院內感染的控制和預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生殖醫學專科的院內感染管理更加規范化,是對專科管理者的挑戰。醫院感染是指患者及醫務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生殖醫學專科涉及的診療器械繁雜,診療過程涉及監測卵泡發育、宮腔內人工授精、穿刺取卵術、胚胎移植術及多胎妊娠減胎術等,極易造成交叉感染,隨著ART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生殖醫學專科的院內感染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醫務人員及社會的普遍關注。為了進一步完善生殖醫學專科院內感染管理工作,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我科自創建以來,嚴格規范醫務人員的操作規程,嚴格消毒滅菌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醫院感染的發生。現回顧我中心幾年來的院內感染控制和管理經驗,總結如下:

        1 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礎,是做好各項工作的保證。根據衛生部頒發的《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以及有關法規文件,制定了生殖醫學專科消毒隔離制度、清潔制度、個人防護制度、醫療廢物處理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①醫護人員接觸每位就診患者前后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②門診注射室護士每一次注射完畢用手消液消毒手。③每天晚上,各診室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30min。④ 每天對各診室、取卵室B超機的使用登記及保養如濕抹布擦屏幕,75%酒精擦拭探頭,用含氯消毒劑擦拭鍵盤,維護保養1次/w并登記。

        2 加強人員管理

        2.1 醫務人員培訓 對生殖醫學專科醫務人員定期進行醫院感染、無菌技術操作、自我防護等知識的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的認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幫助其掌握院內感染控制的知識和技術。

        2.2 防護管理 治療過程中,極有可能接觸血液、、卵泡液,為了保護醫患雙方,防止交叉感染,醫生在診療操作時,必須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做到一醫一患一手套,必要時戴防護鏡。醫護人員進行每一次取卵手術前嚴格外科手消毒。每臺手術后,保潔員對手術房間進行地面擦拭,及垃圾處理。

        2.3 手部清潔 醫生在為每位患者診治前后均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在診療操作過程中如因手套穿孔而可能造成手部感染時,應及時脫去手套,用洗手液及流動水洗手。如為傳染病或疑似傳染患者,洗手后用碘伏搓洗5 min,再用流動水洗凈。

        3 加強物品管理

        規范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一套用品只限于一個患者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即開即用,用后由護士及時回收,并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分類要求進行分類、收集、統一處理。

        3討論

        不孕癥患者是一個特殊的就醫群體, 來自家庭及社會的壓力、高額醫療費用及對妊娠的迫切期望致使患者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3],導致患者容易忽視院內感染問題,為醫療糾紛埋下隱患。生殖醫學中心的院內感染問題涉及微生物學、流行病學、社會學等諸多方面,只有全面進行全方位的、多層次的綜合管理和質量監控之后,才能使生殖醫學科的院內感染得到有效的降低[4]。我科自創建以來,對院內感染管理工作高度重視,使醫務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及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的自覺性得到增強,各項消毒隔離措施得到了全面的落實,從而使生殖醫學科的院內感染管理質量得到提高。到目前為止,我科無1例院內感染發生,達到醫療安全的目的,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黃荷鳳. 現代輔助生育技術[J].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

        [2]盧桂英.護理管理在輔助生殖技術中心的實施[J].當代護士,2007, (6):104.

        第3篇:生殖醫學范文

        【關鍵詞】醫學生;性科學;普及教育;對策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化,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醫學生必須掌握相關科學知識,而性科學知識是整個科學知識的一部分,與醫學生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醫學生對于性科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其生命質量、生活質量以及身體健康狀況。大學時期是醫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作為一個生理和心理快速增長的群體,一方面,他們的性沖動越來越強烈,與異性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發生婚前的人數也日漸增多;另一方面,他們有著特殊的性與生殖健康需求,他們渴望了解科學的性知識,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性與生殖健康問題的威脅,因此,如何在醫學院校開展性科學知識普及教育,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性教育及服務是醫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1 醫學生性知識、信念和行為現狀

        近年來,隨著性成熟年齡不斷提前、婚前性成熟期不斷延長以及社會、經濟、文化因素的作用,醫學生的性觀念和方面有較大變化,他們對性科學知識的認知水平偏低,性觀念日趨開放,性道德、性心理脆弱,方面仍存在較多的問題。由于缺乏性與生殖健康相關的知識與信息,大多數性活躍的醫學生對意外妊娠、不安全人工流產、生殖道感染、STD/AIDS等造成的嚴重后果缺乏正確的認識,并且他們在發生時不具備協商、交流、拒絕及自我保護的能力,未及時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或堅持使用避孕措施,甚至有些醫學生出現了一些危險(risk sexual behavior)如:商業、多個、同性、、等,從而使她們面臨發生非意愿妊娠、生殖道感染、人工流產、性暴力、STD/AIDS的危險性增加,嚴重影響著醫學生的身心健康。

        目前,學術界關于醫學生性科學教育問題的研究幾乎為空白,究其原因,人們常常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醫學生還需要進行什么性教育?他們是專門研究人體科學的,在校期間將學習有關人體解剖、免疫、生理、病理、病生理、內科、外科、婦產科、傳染病、精神病等醫學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知識,其中包括對男女生殖解剖與生理、生殖健康、性傳播疾病、計劃生育等相關知識的學習。醫學生應該具備豐富的性科學知識和傳播性科學知識的能力,應是性科學知識忠實的踐行者和可靠的傳播者。正是這樣的理念導致醫學生性科學教育被嚴重忽視,進而出現醫學生性科學知識的嚴重缺失,性觀念的不正確以及的不規范等問題。醫學生的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問題和需求日益凸顯,嚴峻的現實向醫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開展性科學知識普及教育的迫切要求。

        2 醫學生性科學知識普及教育的意義

        對醫學生進行更深層、更廣泛、更全面的性科學知識普及教育,具有以下現實意義:(1)提高醫學生科學素質。開展科學、系統、全面的性科學知識普及教育,可以幫助醫學生掌握完整、真實的性科學知識;(2)保障醫學生身心健康。從實際需要出發,與時俱進,以人為本,對醫學生開展性科學知識普及教育,能夠提高醫學生性科學知識水平和預防STD/AIDS的風險意識,糾正其不正確的性道德觀念,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和良好的性道德,改善其不健康的,預防或減少危險的發生,降低因性危險行為而感染STD/AIDS的機率;(3)使醫學生成為合格的性健康教育者。醫學生是未來的白衣戰士,肩負著傳播健康和救死扶傷的重要職責。醫學院校不僅要培養醫學生成為具有精湛的專業技術和高超的業務水平的醫學人才,使他們具備救死扶傷、寬厚仁愛的醫德醫風,還要培養他們成為性科學知識普及教育的主力軍;(4)消除對STD/AIDS患者的歧視。醫務工作者對HIV感染者的歧視態度可影響HIV感染者的就醫傾向及治療效果,直接關系到艾滋病患者的切身感受,甚至可能導致感染者心理失衡。性科學知識普及教育能夠提高醫學生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改變其不正確態度,改善其醫療服務意愿,保證其在未來的工作中為HIV感染者創造良好的醫療環境,促進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進行;(5)加強STD/AIDS職業防護。隨著AIDS疫情的不斷蔓延,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臨床上。醫學生在實習或工作中接觸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機會也會增加,因而發生艾滋病職業暴露的危險性在逐年增加。醫學生對STD/AIDS的知識掌握不全面,尤其是欠缺STD/AIDS職業防護的相關知識,僅有極少的醫學生接受過這方面的教育;(6)幫助患者改善性與生殖健康。所有住院患者都有性與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這是醫生和護士不能忽視的。教育者應培養醫學生具有性與生殖健康照顧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提高他們的職業勝任力,使他們在未來的臨床工作中更好地履行職責,幫助患者改善性與生殖健康。

        3 醫學生性科學知識普及教育現狀與分析

        第4篇:生殖醫學范文

        關鍵詞:泉州高職院校;閩南文化;職業素養

        泉州作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要順利推進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建設和實施,需要大量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作為支撐,這為當地高職學生創造了更多就業發展的機會,同時也對高職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才能“使‘中國制造’更多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國服務塑造新優勢、邁上新臺階”,在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戰略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泉州是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多元的歷史文化景觀,泉州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區域優勢,發揮閩南文化尤其是非物質文化資源對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影響。

        1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內涵

        高職學生是“準職業人”,其職業素養是指高職學生從事某一職業需要具備的素養,以滿足職業崗位的要求和職業發展的需求。實現職業生涯和個人的可持續性發展是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終極目標。套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于1973年提出的“冰山模型”,可以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等顯性素養,即個人的專業素養,這是高職學生從事某一職業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學習和實踐習得;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職業意識、職業道德和職業態度等隱性素養,即非專業素養,具體表現為“意志品質、進取心和求知欲、敬業精神和團隊意識等方面的綜合素養”[1],這是高職學生職業生涯和個人可持續性發展的根本動力,需要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長期不斷地涵養。本文所談及的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指的是隱性素養的范疇。高職學生的顯性職業素養,即專業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學校開設的專業課程的學習和企業的實踐實訓習得,也就是說,顯性職業素養的提升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在短期之內取得成效。而隱性職業素養的涵養卻需要更廣闊的空間和更漫長的時間,就像一棵樹的成長一樣,需要不斷地從生長環境中汲取養料。良好的家庭教育,老師的言傳身教,同學間的相互感染,都是提升高職學生隱性職業素養的途徑,但同時,不能忽視來自文化環境的影響。對于泉州的高職院校來說,尤應重視閩南文化對提升高職學生隱性職業素養的影響。

        2閩南文化的內涵及其對提升當地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意義

        閩南文化是由遷徙入閩的中原士民所帶來的中原文化和閩越原住民的本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接納進而相互融合,并在世世代代的傳承中不斷發展變遷而形成的獨具風格的地域文化。歷朝以來的移民在異域他鄉艱難求存所形成的性格,閩南百姓在靠山臨海的地理環境中辛苦謀生的意志,以及宋元至近代以來對西方多元異質文化的接納和吸收,使閩南文化融“中原文化與閩粵土著文化、故鄉文化與異鄉文化、海洋文化與陸地文化、農耕文化與工業文化、科技文化與信仰文化為一體,多元文化異質并存,同質融合,構成一個海納百川的文化包容結構。”[2]泉州是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擁有豐富的閩南文化資源,泉州當地的高職院校應積極發掘閩南文化所蘊含的豐富深邃的精神內涵,為提升泉州當地高職學生的隱性職業素養發揮有利的影響。

        2.1移民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勵高職學生拼搏進取、砥礪意志

        自公元4世紀初的“永嘉之亂”至12世紀宋高宗南渡和元人南侵,在這紛擾的800多年之間,一波又一波的中原士民,離鄉背井,不遠千里,不畏艱辛地遷徙入閩,在此地艱難求存,落地生根。明朝以降,閩南人為尋求更大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前景,遠涉重洋,到異國他邦開荒拓殖,辛苦謀生。離鄉背井的家國之思,以及在異國他鄉求生存謀發展的辛苦艱難,塑造了閩南人民堅韌勤勞、不屈不撓的性格和自強不息、拼搏進取、開拓創新的品質。今天的高職學生,大部分養尊處優,生活安逸,因而無論是對學習還是對工作,都往往趨易避難,不愿辛苦付出,卻想坐享其成。讓高職學生了解閩南先民的移民歷史及其在異國他鄉艱難謀生的經歷,從中體會閩南百姓在漫長的歷史生活中形成的性格和優秀品質,對于塑造高職學生的堅強意志和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精神,提升其隱性職業素養具有積極的意義。

        2.2山海兼濟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

        閩南素有“三山六海一分田”之說,地少人多,當地百姓為了生存和發展,在不廢農事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積極探求新的生產方式。在山區丘陵地帶,則積極發展林副業,遍植林木茶葉,播種瓜果蔬菜;濱海者則以漁鹽為業,甚或相率航海,貿易海外。大海為閩南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另辟蹊徑的條件,一并帶來的還有海上的風浪和災難。依山枕海的地理特點,巨大的生存發展壓力,使閩南人民“既重農敦本,守成儉約,同時又注重諸業并舉、重商求富;既崇尚正統,慎終追遠,同時又慕異求新、靈活適變”[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閩南百姓,形成了山海兼濟的品質精神:既有立足根本、因地制宜的務實品質,又有蹈險犯難、先行先試的開拓創新精神。而閩南悠久的移民歷史和海外商貿歷史,一方面使得天南海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宗教匯聚于此,在這里碰撞交融,涵養出閩南人民胸襟廣闊、兼容開放的品性;而另一方面,異地生活和海上謀生的艱難和風險,使得閩南百姓自然而然地采取抱團求存的生活方式,形成相攜相幫、同舟共濟的群體意識。讓高職學生了解閩南百姓突破生存困境的探索和實踐,認識閩南人民山海兼濟的品質精神,對改變高職學生心浮氣躁、急于求成的心理狀態,培養其踏實穩重、勇于創新的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具有積極的影響。

        2.3重德尚義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勵高職學生提升人格修養

        閩南文化的基礎是數百年來遷徙入閩的中原士民帶來的中原文化,而中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學,因而,閩南地區長期受儒家思想的教化和熏陶。自唐人歐陽詹首開泉州進士之先河,閩地文士始向慕讀書,儒學風氣開始振興。及至宋代,儒學在閩地普及發展,形成了以朱熹為代表的閩學流派。紹興二十三年至紹興二十七年(公元1153~1157)這五年之間,朱熹在閩南興辦書院,講學授徒,其執著于重教興學的思想和實踐,促進了閩南地區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其孜孜以求、嚴謹治學的精神,對閩南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朱熹之后,閩學在福建世代相傳,雖流派各異,然總不離孔孟之道的根本。儒家思想長期的教化熏陶,思想家不慕功名、安貧樂道、嚴操守、重氣節的品質,及其重視心性修養、追求理想人格的人生訴求,逐漸滲透進閩南文化中,對閩南百姓的行為模式和價值取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八閩文化先驅者”歐陽詹,還是“集諸儒之大成者”朱熹,無論是敢于蔑視權威、批判權威的啟蒙思想家李贄,還是抵抗外來統治侵略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俞大猷,他們身上所展現出的優秀品質和人格魅力,對于高職學生完善自己的人格修養,都具有感染和激勵的作用。

        2.4重鄉崇祖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增強高職學生的責任感

        無論是間關萬里遷居閩南的中原士民,還是輾轉漂泊流落異邦的閩南百姓,遠離故土家國不僅沒有割斷他們與故鄉祖國的關系,反而加深了他們對家國鄉土的情感,這種情感衍化而為閩南人民深厚的重鄉崇祖的祖根意識和飲水思源回報鄉梓的行為習慣。閩南百姓無論身處何方,只要條件允許,每逢節慶日必不遠萬里回鄉祭祖。他們重視血緣紐帶,敦親睦鄰,認宗修譜興建祠堂的風氣盛行。移居海外的閩南鄉親,竭盡所能,回報鄉里:他們捐資興業,使閩南的經濟發展擁有獨特的僑緣優勢;他們注資辦學,發展教育;他們關心公益,積極促進故鄉醫藥衛生體育文化各項事業的發展進步[4]。閩南文化所蘊含的祖根意識和鄉土觀念,海外僑胞回報鄉梓的行為及其為故鄉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心,對于培養高職學生內心美好的情感,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具有重大的意義。

        2.5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涵養人文情懷和包容氣度

        閩南文化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使閩南地區擁有極為豐富的建筑文化藝術資源。無論是民居祠堂、寺廟宮觀,還是橋梁牌坊,亭臺塔幢及海防建筑,無一不體現出閩南百姓獨特的審美情趣。尤其是以南安官橋蔡氏古民居為代表的“古厝”建筑,既保留了傳統閩南民居的建筑風格和特色,又吸收了域外建筑藝術的特點,充分體現出閩南百姓在建筑設計上既有符合生活環境的務實品質,又具有獨特的藝術審美追求。徜徉在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的鼓浪嶼,能欣賞到不同國家的建筑風格;漫步于泉州涂門街一帶,當你看到僅僅方圓幾里的街區,就分布著儒教的文廟、道教的元妙觀、伊斯蘭教的清凈寺及佛教的承天寺,還有民間信仰的關帝廟和天后宮時,便能明白何以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美稱。閩南既有極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民謠、童謠,拍胸舞、騎竹馬、車鼓弄、舞龍舞獅、賽龍舟和博餅,又有異彩紛呈的戲曲文化如南音、梨園戲、高甲戲、布袋戲、木偶戲、打城戲。既有種類繁多的民間工藝如廈門的漆線雕、泥塑、面塑、皮影、彩扎和珠繡,漳州的木版年畫、棉花畫、漳浦剪紙,泉州的刻紙、“妝糕人”、惠安石雕、德化瓷雕、永春紙織畫、安溪竹藤編藝和藍印花布,泉漳的木偶頭雕刻;又有獨具風格的地方服飾文化(惠安女服飾、鱘埔女服飾)和武術文化(五祖拳、南少林)[5]。閩南地區異彩紛呈的建筑文化藝術,皆源于閩南人民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高職院校的學生通過對閩南民間藝術的了解和欣賞,不僅能得到美的享受,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能夠涵養心性,培養崇真尚美的人文情懷。

        3運用閩南文化提升當地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途徑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固然很重要,這是他們走上職業崗位必備的基本素質。但是,若從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的持續性發展角度看,良好的職業素養才是關鍵。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重視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閩南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美育內容,充分挖掘和運用閩南文化資源,不僅能為提升當地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提供鮮活有效的教育素材,而且對促進閩南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

        3.1讓閩南文化進入課堂教學、融入校園文化

        將閩南文化及其相關研究成果融入高職的課堂教學,使閩南文化成為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鮮活有效的素材。可以開設如《閩南歷史文化》《閩南民間工藝美術》《閩臺民俗文化》《閩臺民間文化》等有關閩南文化的系列通識課程,讓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了解閩南的歷史風俗,感受閩南文化的神韻,體會閩南文化的深刻內涵。除了獨立的閩南文化通識課程外,還可以將閩南文化及其優秀的德育美育資源融入到其他課程的教學中,比如思想政治課和大學語文等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此外,還可以聘請閩南文化的專家學者到學校來開設講座,或以座談會的形式與學生就閩南文化進行探討交流。泉州高職院校應發掘和運用閩南文化中的優秀資源,建設具有閩南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利用學校的宣傳欄、廣播電視、校園網站等設施媒介,宣傳介紹閩南的歷史、文化、民俗、藝術等;學生社團應積極開展與閩南文化相關的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發揮校園文化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心智的作用。

        3.2通過實踐讓高職學生親密接觸閩南文化

        泉州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多元的歷史文化景觀,泉州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區域優勢,通過實踐活動讓高職學生親密接觸閩南文化。引導學生去參觀考察閩南地區的歷史文化景觀:閩臺緣博物館和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可以讓學生一窺閩南的歷史;南安官橋蔡氏古民居群和崇武古城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閩南建筑的獨特魅力;清源山上儒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多教并祀的景象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到閩南文化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性。邀請民間藝人到學校表演梨園戲、木偶戲、拍胸舞等,讓學生對閩南民間藝術有最鮮活的感受。組織學生走訪民間藝人,了解閩南民間工藝的制作過程,體會民間工藝制造中蘊含的辛勞和智慧。鼓勵學生收集并分享閩南百姓口耳相傳的民謠和傳說,留意閩南百姓的生活習俗,端午節時看一場賽龍舟,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之日看一看舞龍舞獅,聽一曲古韻天成的南音,品一壺功夫茶,打一套五祖拳,學生能從中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閩南文化的精髓和神韻。

        3.3利用網絡平臺拓展對閩南文化的了解

        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使網絡成為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工具。網絡超越時空限制,使得網絡搜索成為高職院校學生最常使用的獲取信息資源的方式[6]。高職院校應構建發達便捷的網絡平臺,為學生拓展對閩南文化的了解創造條件。學校圖書館應建設閩南文化及其相關研究成果的電子資源庫,建立電子資源導航系統。此外,高職院校還應與其他高校及從事閩南文化研究的有關機構建立閩南文化資源共享體系,為學生提供快捷全面的數據查詢服務。高職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搜索到極為豐富的閩南文化的相關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并能通過博客、微博、微信、QQ空間等與他人分享和交流,這無疑拓展了他們對閩南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參考文獻:

        [1]宗美娟,張成濤.論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J].職教論壇,2013(6):14-18.

        [2]李曉元.閩南文化德育資源現代轉化研究[J].理論界,2014(11):59-65.

        [3]劉冉.閩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及其價值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4.

        [4]林春蓉,陳水德,張會演.閩南文化的德育價值考量與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2(5):106-109.

        [5]陳連錦.閩南文化與泉州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課程的對接[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14(1):51-56.

        第5篇:生殖醫學范文

        關鍵詞: 質疑意識 質疑環境 質疑能力

        物理教學的中心環節是探究,探究發端于質疑。能否有效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勤于觀察,敢于質疑,勇于質疑。實踐表明,善于質疑的學生往往善于學習,往往能夠在學業和將來的發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那么,我們怎么讓學生學會質疑呢?

        一、把質疑的權利還給學生

        小學生具有好奇、好質疑的特點,為什么到了中學課堂上反而不會質疑了呢?事實上,是我們的傳統課堂缺乏一種鼓勵學生質疑、提出質疑的機制,壓抑了學生的懷疑精神和質疑意識,扼殺了學生創新能力。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學有意無意地剝奪了學生質疑的權利,天長日久他們天生好質疑的意識消失了,養成了機械、呆板地接受知識的習慣。因此,只有首先把質疑的權利交還給學生,一切才能成為可能。為此,我們應構建自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地發現問題,為學生營造質疑的空間,逐步喚醒學生的質疑意識。

        二、創造學生勇于質疑的環境

        “師者唯上”的舊觀念賦予了教師至高無上的地位,有意無意地賦予了教師無視學生的真實需要,打擊學生的質疑熱情,用自己的思想來“規范”學生的權利。學生質疑的信心和質疑的勇氣就在這樣的挫折和“規范”中一點一點地消逝。著名教育家弗雷認為“教育必須在對話中進行”,對話中師生雙方應相對平等,相互尊重。教師上課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更應該著眼于學生長遠的未來。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為學生創造真正自由的空間,構建對話的師生關系,善待學生的質疑,不以先知先覺自居,不盛氣凌人。要明確“質疑”不僅是教師的事,更是學生自己的事。學生不僅可以質疑教師、質疑課本,還可以質疑專家、質疑教授、質疑權威,讓學生能夠提出有探究價值的質疑,這本身就是科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學習過程來說,產生質疑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所以教師首先應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敢于大膽思考,敢想、敢說、敢質疑。當學生提出質疑時,虛心地聆聽;當學生質疑成功時,熱情地贊揚;當學生提質疑受挫時,親切地鼓勵,使學生意識到教學的平等性,愿意發出自己的心聲,樂于和教師交流,敢于、勇于提出質疑,使學生樹立自信心。

        三、精心進行教學設計,提高學生質疑能力

        教學課堂上,有時學生會非常熱烈地討論,積極地質疑,但是質疑的水平卻很不一樣。這時學生提出的質疑題大多為“什么是?搖?搖?搖?搖?”或“?搖?搖?搖?搖是什么?”往往限于“勤質疑”和“好質疑”的初級階段,常常質疑不到點子上。這時,教師要因勢利導,啟發引導學生掌握“質疑”的思路和要領,提出思考性的質疑問題,以達“善質疑”。因此教師需精心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盡快掌握質疑的技能,感受質疑成功的樂趣。

        1.教會學生質疑什么

        高一學生剛接觸高中物理時,因為初高中物理存在很高的臺階,剛開始的時候往往不敢質疑、不會質疑,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時,精心進行質疑設計,讓學生模仿教師,首先學會質疑什么。比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和生產中找“質疑”:家用電器之間是串聯還是并聯關系?開關和電器有是什么關系?我們還可以在實驗中找“質疑”:實驗的原理是什么?如果讓我設計實驗,這個實驗應該怎么做,和課本上的實驗方法一樣么?如果不一樣,哪種方法更好一些呢?我們還可以從教材內容、插圖、練習題中找質疑,從中發現隱藏的有價值的質疑。由于事物發展的階段性限制,人們不可能對一些事物的本質準確把握,這時不妨引導學生通過想象提出某種理論,然后看看是不是可以從理論或者實驗中加以證明或驗證。提出假說然后加以證明或驗證是科學研究的一種方法。

        2.教會學生怎么質疑

        通過一段時間的引導示范和訓練,學生質疑的積極性提高了,敢質疑了,愛質疑了,但往往會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部分學生質疑時,不加思索地亂質疑,為質疑而質疑,造成質疑的質量不高。因此,要進一步訓練學生善質疑,要質疑到點子上,質疑有所收獲。由于每個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發現能力、興趣愛好不同,他們提出的質疑也會不同。在學生提出質疑后,可將各個質疑一一列出,讓學生展開討論,比較哪些質疑更有價值。讓學生從優秀質疑的選擇中提高質疑的水平,從中認識到不能一有疑就質疑,應在深入思考后,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方可提出。質疑的語言應簡潔、清楚,內容應有助于對科學知識和自然規律的深入思考。經過一段的比較示范和訓練,我們可以進一步明確質疑的關鍵和要點:比如物理概念為什么這樣定義,它有什么用途?物體處于什么狀態?物理過程從什么位置和時刻開始,又從什么位置和時刻結束?這個狀態和過程適用什么定理和定律?題目中某一句話是什么含義?有什么隱含條件?為了提高質疑的效率,在每堂課的最后,都要公布下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及預習的重點,并要求學生設計好質疑問題,精彩的質疑問題可以到講臺去“亮相”,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和自我欣賞的機會。對學生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地給以評點和鼓勵,盡快地讓學生學會質疑,學會思考。

        總之,我們要樹立一個觀念:提出質疑,不只是教師的事,也應該是學生的事。新時代的教師和學生,不再是大小齒輪的關系,也不是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關系,而是激發者和被激發者的關系。我們要從灌輸者走向引導者,激發起學生質疑的興趣,把質疑的權利交還給學生。

        參考文獻:

        第6篇:生殖醫學范文

        每一位求職者,都希望在面試的時候留給主考官一個好印象,從而增大錄取的可能性。所以,事先了解一些求職特別是面試的禮儀,是求職者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中國有句古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面試就如同一場試探性的戰斗,戰斗的雙方就是面試單位的主考官和參加面試的你自己。

        2、求職簡歷

        一份吸引人的簡歷,是獲取面試機會的敲門磚。所以,怎樣寫一份“動人”的簡歷,成了求職者首要的工作。

        正文包括三部分:

        1、基本情況介紹。

        2、學歷情況概述。學習歷程、在校期間獲獎情況、愛好和特長、參加過的社會實踐活動、所任職務、承擔的任務等。

        3、工作經歷。介紹曾經工作過的單位名稱,職位、個人工作成績、培訓或深造就學情況、工作變動情況、職務升遷情況等。

        不要寫得過于復雜和羅嗦。要知道,主官考第一次看一份簡歷的時間也不過是短短的幾秒鐘而已。

        在美國,求職履歷表上有三不:第一、絕對不超過一頁;第二,絕對不要把私人與工作無關的事都一覽無遺地寫進去,例如婚姻狀況、家庭狀況、種族等,以免企業主因其他原因而發生歧視;第三,絕不填上薪水,求職的人應認清履歷表的作用,只不過是在爭取面試的機會。

        在寫作簡歷時,要時刻記住你是在一個商業環境中推銷自己,盡量使用適合這種環境的語言,尤其是在對你的曾經的業績和成就進行說明的時候。那么,什么樣的語言是商業語言呢?簡單的說,就是定量化的語言,你的簡歷中具體的數字越多、具體事實越多,越和你所求職位相關,商業價值就傳達得越明確,就越有說明力,比大而空、口號式的語言強得多。

        時代在改變,某些求職用詞也在淘汰。像“我對這個工作很有信心”、“我是抱著學習的目的而來的”、“請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等等,這些聽起來美麗的詞藻把你的機會丟進垃圾桶里。

        對于沒有經驗的人來說,除了學歷之外一無所有,再加上那些錯誤的用語,這機緣一失,可能三五年都不見得能彌補得回來。現在外資企業漸多,傳統公司要求的謙虛、保守等品質,已經無法適合需求了。

        簡單地說,說話要投其所好是履歷每投必中的原則。投其所好必須明確的是:公司想知道的是你能為公司帶來什么利益、貢獻或成效,并不想花錢請你來學習。

        3、面試服飾禮儀

        應聘者的外在形象,是給主考官的第一印象。外在形象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能否被錄用。面試時,一定要注意,恰當的著裝能夠彌補自身條件的某些不足,樹立起自己的獨特氣質,使你脫穎而出。

        1)男士

        注意臉部的清潔,胡子一定要刮干凈,頭發梳理整齊。查看領口、袖口是否有脫線和污濁的痕跡。

        春、秋、冬季,男士面試最好穿正式的西裝。夏天要穿長袖襯衫,系領帶,不要穿短袖襯衫或休閑襯衫。

        西裝的色調要用給人穩重感覺的深素色為主,如藏青色、藍色、黑色、深灰色等。配套的襯衫最容易的選擇是白色。領帶應選用絲質的,領帶上圖案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最好是單色的,它能夠和各種西裝和襯衫相配。單色為底,印有規則重復出現的小圓點的領帶,格調高雅,也可以用。斜條紋的領帶能表現出你的精明。領帶在胸前的長度以達到皮帶扣為好。如果一定要用領帶夾,應夾在襯衫第三和第四個扣子中間的位置。

        深色的襪子、黑色的皮鞋。皮帶要和西裝相配,一般選用黑色。男士著裝三一律原則:皮鞋、皮帶、皮包顏色一致,一般為黑色。

        眼鏡要和自己的臉型相配。鏡片擦拭干凈。

        鋼筆一定不要插在西裝上衣的口袋里,西裝上衣的口袋是起裝飾作用的。

        2)女士

        ①服裝。面試時的著裝,要簡潔、大方、合體。職業套裝是最簡單,也是最合適的選擇。裙子不宜太長,這樣顯得不利落,但是也不宜穿得太短。低胸、緊身的服裝,過分時髦和暴露的服裝都不適合面試時穿。春秋的套裝可用花呢等較厚實的面料,夏季用真絲等輕薄的面料。衣服的質地不要太薄、太透,薄和透有不踏實不莊重的感覺。色彩要表現出青春、典雅的格調。用顏色,表現你的品位和氣質。不宜穿搶眼的顏色。

        ②絲襪被稱為女性的第二層皮膚,一定要穿,以透明近似膚色的顏色最好。要隨時檢查是否有脫線和破損的情況。最好帶一雙備用的。

        ③穿式樣簡單、沒有過多裝飾的皮鞋,后跟不宜太高,顏色和套裝的顏色一致,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配色,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穿黑色的皮鞋。涼鞋在面試時就不要穿了。

        ④如果習慣隨身攜帶包,那么包不要太大,款式可以多樣,顏色要和服裝的顏色相搭配。

        ⑤化淡妝。如果抹香水,應該用香型清新、淡雅的,頭發要梳理整齊,前額劉海不要超過眉毛。

        ⑥佩帶飾物應注意和服裝整體的搭配,最好以簡單樸素為主。

        出發前,最好從頭到腳再檢查一遍,看看扣子、拉鏈是否扣好、拉好,領子袖口是否有破損,衣服是否有褶皺,鞋子是否干凈光亮。

        4、談話禮儀

        1)注視對方

        和對方談話的時候,要正視對方的眼睛和眉毛之間的部位,和對方進行目光接觸,即使邊上有其他人。如果不敢正視對方,會被人認為你害羞、害怕,甚至覺得你“有隱情”。

        2)學會傾聽

        好的交談是建立在“傾聽”基礎上的。傾聽是一種很重要的禮節。不會聽,也就無法回答好主考官的問題。

        傾聽就是要對對方說的話表示出興趣。在面試過程中,主考官的每一句話都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你要集中精力,認真的去聽,記住說話人講話的內容重點。

        傾聽對方談話時,要自然流露出敬意,這才是一個有教養、懂禮儀的人的表現。要做到:

        記住說話者的名字。

        身體微微傾向說話者,表示對說話者的重視。

        用目光注視說話者,保持微笑。

        適當地做出一些反應,如點頭、會意地微笑、提出相關的問題。

        5、注意你的身體語言

        身體語言是指人的動作和舉止,包括姿態、體態、手勢和面目表情。它是一個人的修養、教育以及與人處事的基本態度的自然流露。

        面試的時候,這些做法一定要避免:

        拖拉椅子,而發出很大噪音。

        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坐在椅子上,耷拉著肩膀,含胸駝背。

        半躺半坐,男的翹著二郎腿;女的雙膝分開、叉開腿等,會給人放肆和缺乏教養的感覺。

        坐在椅子上,腳或者腿自覺不自覺地顫動或晃動。

        第7篇:生殖醫學范文

        那是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年,由于缺少一定的經驗,所以上課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尷尬的事情。班級里有一個學生可能是讀了不少書,天文地理、古代史籍等方面的知識都掌握得很好。每當上課的時候,他總是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作為教師學生提出問題是很正常的,可是盡管我是教師,我也不是萬能的,也有不會的時候。再者,我發現他有炫耀的成分,他以自己能提出別人提不出的問題為榮。于是,我就很反感這個學生,平時很少提問他,對他也愛理不理的。不光如此,在我講題的時候,他還經常質疑。那天我講到一個詞,這個詞我一直都是這么念的,可是他卻說我讀得不對,當時我滿臉通紅,很不好意思,敷衍應付了他幾句就急忙講后面的題了。回到辦公室,我馬上翻開了字典,我仔細一查,原來我真的讀錯了,那個學生說對了。我為自己的草率而深感自責,同時也開始以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待這位學生和我自己。有了這個教訓之后,我發現自己的備課存在問題,有些過于馬虎、粗心大意了。于是,我每天備課的時候就比以前更認真了,有時為了避免上課的時候再出現尷尬的事情,我會把上課的內容反復地檢查幾遍,直到萬無一失為止。

        每當上課的時候,我也會很擔心那個學生再提出什么問題,所以我一方面努力備課,另一方面也不斷地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那個學生依然會提出一些問題,有很多時候由于我備課充分,當時就回復了他的質疑。

        三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后來那個學生考上了大學,而我又開始面對新的學生,新的學生中沒有了以前喜歡質疑的學生,突然間我感到好像缺少了什么,已經習慣了上課有學生質疑的我頓時感到有些不適應。仔細想想走過的三年,我覺得自己進步很大,不但養成了認真的習慣,而且還讀了很多書,在每年的學業考試中我的成績始終排在同事的前面。這一刻,我感慨萬千,真得感謝當年那個上課經常提問題的學生,是他讓我改掉了不認真的習慣,是他給了我壓力,使得我有了努力學習和工作的動力。

        第8篇:生殖醫學范文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 肥胖 原因 危害

        中圖分類號:G715.5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75

        目前,肥胖已經公認為一種非傳染性疾病,嚴重危害人民的健康。1997 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肥胖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是現代生活中的流行病和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溫柔殺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從吃不飽到營養過剩,小胖墩越來越多,肥胖比例逐年上升,這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關注高職大學生的肥胖現象,對于促進高職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1 高職大學生肥胖的界定

        肥胖是指因機體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或體積增大,脂肪堆積過多,使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以上的病理狀態,通常用BMI來認定。BMI的中文意思就是“體質指數”,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這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一種鑒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它考慮了身高與體重之間的關系,與體內脂肪的存量密切相關。用體質指數來評定肥胖程度計算簡單、方便實用,可以反映全身的超重程度,是評價肥胖的簡單有效的指標。特別是在評估因超重將面臨高血壓、心腦血管病、心臟病等風險時,比單獨以體重來認定更加準確。

        成人的BMI數值

        [[體重指數\&過輕\&適中\&過重\&肥胖\&非常肥胖\&男性\&低于20\&20-25\&25-30\&30-35\&高于35\&女性\&低于19\&19-24\&24-29\&29-34\&高于34\&]

        ]

        專家指出最理想的體重指數是22。亞洲成人的理想指數是18.5至22.9。所以高職大學生理想的體質指數也應該是18.5~22.9。

        2 高職大學生肥胖的原因分析

        產生肥胖的原因的多種多樣的,既有遺傳的原因,也有環境因素的影響,遺傳決定了肥胖的易感性,而環境因素是造成 肥胖的決定性因素,二者交互影響。對于高職大學生來說,引起肥胖的原因主要有:

        2.1 遺傳因素

        相當多的高職大學生肥胖者有一定的家族傾向,一般來說,如果在一個家庭里,父母都是肥胖者,則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是70%;如果父母單方面肥胖的,則其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是40%。這種肥胖的家族聚集性一方面與遺傳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環境因素有關,因為一個家庭里父母的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習慣對子女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2.2 環境因素

        一個簡單的常識告訴人們,在戰爭、饑餓中生活的人們肥胖者甚少;而社會的進步、戰爭及饑餓的減少、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機械化勞動程度的大大提高、人們對于高能量飲食過于追求、攝取過多、消耗減少、脂肪蓄積,肥胖隨之而發。這就說明肥胖的發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基于社會因素。

        2.2.1 能量過剩

        許多高職生都是獨生子女,理所當然是全家的掌上明珠,自幼在家就備受寵愛,父母節衣縮食也要給孩子高額的生活費,所以零食不斷,如膨化食品、油炸食品(如各種西式快餐食品)、高糖食品(如巧克力)等各種高能量食品為他們提供了過剩的能量。

        2.2.2 貪食、暴飲暴食

        高職大學生作為大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學習和就業的壓力,心理壓力加大,于是尋求食物慰藉,或者心理補償需求驅動貪食行為,導致生活規律雜亂,暴飲暴食,或喜歡甜食,或者偏食,這樣攝入了大量的高糖高熱量的食品,致使熱量過剩轉化為脂肪,儲存在皮下,從而形成肥胖。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很多女生都會選擇吃東西;還有些女生經常不吃早餐,晚上就暴飲暴食,吃了就睡。

        2.2.3 活動量減少

        由于運動量不足,能量代謝減慢,多余的能量轉化為脂肪堆積起來,形成肥胖;同時,肌肉組織由于胰島素抵抗增大而直接誘發糖耐量降低,更增加了肥胖的易感性。

        目前,許多的高職大學生不愛學習,也不愛運動,空余時間就喜歡打游戲、聊天、看電影、逛街或者睡懶覺,在運動場很少看到學生的身影,這也是形成肥胖的重要原因。在大學里,很多學校對學生的體育鍛煉沒有硬性的規定,他們可以不做早操,比上課時間提前10分鐘起床沖進教室;他們可以選擇逃課,睡覺睡到自然醒;他們可以不用走路,出門就能以車代步;他們可以不參加任何勞動,如打掃衛生、洗衣服等都有專門的服務人員或部門;各種活動特別是體育鍛煉,完全由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等等。所以,很多大學生們平時能量的消耗比較少,但是能量的攝入并沒有減少,從而形成了肥胖。

        總之,引起高職大學生肥胖的原因很多,不過主要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尤其是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大量的高熱高糖食品對肥胖的發生有直接的作用。不過,也并不是所有飲食過量的人都會產生肥胖。筆者曾有一個室友,他每天的飲食是我們的一倍,還零食不斷,但是他一直都很瘦,無論怎么吃都長不胖,肥胖是他一直的理想。所以,肥胖并不是單純的環境因素造成的,它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

        3 高職大學生肥胖的危害

        肥胖不僅影響高職大學生的工作、生活、美觀,肥胖還潛伏著許多近期和遠期的危害,它將會給高職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不良后果。與正常體重的高職大學生相比,肥胖者往往自卑、行動笨拙、不愛運動、也不愛參加集體活動等等。

        3.1 肥胖對高職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

        目前,肥胖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一種疾病,是繼心腦血管病和癌癥之后對人類健康威脅的第三大敵人。眾所周知,肥胖者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人群,比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痛風等疾病都和肥胖有關。特別是單純性肥胖患者,通過臨床化驗,絕大多數患都者出現內分泌紊亂,尤其是高胰島素血癥、糖耐量實驗異常、性激素水平紊亂、腎上腺皮質激素偏高、瘦素增高等等。具體來說,肥胖對高職大學生身體的直接危害主要有:

        3.1.1 體型方面的危害

        肥胖的高職大學生,由于過度肥胖,體態臃腫、笨拙,容易被其他人有意無意地取笑,被人歧視。

        3.1.2 身體方面的危害

        由于身體肥胖,過度負重,身體的重量會壓迫下肢骨骼發育畸形,包括脊柱、椎肩軟組織損傷等,很多肥胖學生都有明顯的O或X形腿,并伴有踝關節、膝環節、脊椎疼痛癥狀,這都是由于過度負重,對骨骼、關節方面產生的不利因素。同時,身體肥胖的學生往往怕熱、多汗、易疲勞、下肢浮腫、靜脈曲張、皮膚皺折處患皮炎等,嚴重肥胖的人,行動遲緩,行走活動都有困難,稍微活動就心慌氣短,以致影響正常生活,嚴重的甚至導致運動能力喪失。由于肥胖者行動反應遲緩,也易遭受骨折及扭傷等外傷。

        3.1.3 導致成年疾病的年輕化

        比如有高膽固醇、高脂肪酸、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冠心病、呼吸暫停綜合癥,甚至癌癥病變的出現,臨床上都非常常見。如,有一個12歲小女孩,由于過度肥胖患有嚴重的糖尿病,空腹血糖都在十幾倍以上。

        此外,高職大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期,過度肥胖,容易導致他整個生殖系統的發育不完全,肥胖女孩會導致月經初潮提前,月經不調,成年后容易出現卵巢和子宮發育不良,導致排卵障礙癥、卵子發育不良、雌激素和孕激素大幅度降低乃至消失,從而導致不育,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增加;肥胖男孩易出現前列腺發育萎縮、萎縮,形成隱睪、小、小,使生殖器發育停留在兒童期,還易導致肥胖性生殖無能癥;青年時肥胖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是正常體重者的2倍;重度肥胖的學生體內容易出現微量元素缺乏而導致身體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機體抗病能力比較差,極易感染流行性傳染病;肥胖學生也是甲流(甲型H1N1流感)易感群體,而且感染之后極易出現危重現象。

        3.2 肥胖對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肥胖的學生常常反應不靈活、動作笨拙,容易產生自卑感,他們往往害怕遭到同學的嘲笑、排斥,為了保護自己脆弱而敏感的自尊心,一般不愿意甚至是拒絕參加集體活動。同時,肥胖的學生往往也難以買到合適的時尚衣褲,在當今苗條特別受到推崇的年代更易受到嘲笑,久而久之形成自卑、退縮、閉鎖的心理和行為障礙,變得抑郁焦慮、敏感多疑、性情孤僻,人際關系不良,甚至出現社交恐怖癥狀。對于高職大學生來說,肥胖導致的心理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2.1 缺乏清晰的自我認識

        自我認識,是對自己及自己與周圍環境關系的認識,包括對自己存在的認識,對自己身體、心理、社會特征等方面的認識。肥胖的高職大學生往往表現為內向、自我評價偏低。由于肥胖,影響了個人形象,讓他們可能長期受到別人的歧視、愚弄、嘲笑,也會不同程度地打擊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易產生自慚形穢感,他們對自己身體的滿意度降低,會變得沉默寡言、脾氣暴躁、行為怪異,也容易產生攻擊行為,很難與同學和睦相處。由于對自我的形象越來越不滿意,自我感覺越來越差,逐漸對自我價值感產生懷疑,以為自己愚笨低能,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越來越嚴重。

        3.2.2 情緒困擾

        肥胖的高職生由于顯得體態顯得臃腫、動作笨拙、易疲乏、易瞌睡、行動不便,常常被視為嘲笑的對象,很容易產生焦慮、恐懼和抑郁情緒,此時又無人可以訴說,只能默默地憋在心里。據研究,假如肥胖學生被別人嘲笑了,頭腦里形成自殺念頭及付諸行動的可能性比正常情況下要高兩到三倍,這尤其應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警惕。

        3.2.3 人際交往不良

        肥胖的高職大學生由于身材臃腫、形象不佳、敏感多疑、自輕自負等原因,他們往往受歡迎程度比較低,在集體活動和交往中容易陷于孤立。另一方面,肥胖學生要承受更大的心理負擔,他們往往封閉自己,因害怕遭到排斥而不愿意與人交流,朋友少,又不愿意或拒絕參加集體活動,所以人緣不好,人際交往不良,甚至出現社交恐懼。

        3.2.4 行為退縮

        許多肥胖的大學生由于身材臃腫,行動笨拙,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不愿意拋頭露面,怕遭到別人的冷眼、嘲笑或排斥,而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狹小的個人世界里,對體育運動缺乏積極性,行為表現出很大的被動性和依賴性,相反,而對上網聊天、打游戲、聽音樂等感興趣。

        此外,有些肥胖的高職生還存在個性缺陷,多表現為經常性喜怒無常、暴躁、易沖動、意志薄弱、獨立生活能力差、極端孤僻、精神壓力大、攻擊性強等不良特征,表現出較多的社會適應不良、悲觀厭世等行為特征。

        總之,肥胖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的一種流行病,作為高職大學生,應該對肥胖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了解自身是否有肥胖的家族史,堅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覺維護自身的身體健康,保持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做一名身心和諧健康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崔景貴.高職院校BM指數異常大學生的心理分析[J].教育與職業,2009,(21).

        [2]左笑叢,熊燕,袁洪.肥胖成因的學說及評價[J].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8,29(8).

        第9篇:生殖醫學范文

        [關鍵詞]實驗診斷學;教學改革;PBL教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R4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9(b)-0170-04

        [Abstract]Laboratory diagnosis medicine lessons for eight-year-porgram medicine majors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five-year-program medicine majors because of the solid basement,active thinking,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s should be carried out.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conducted with organ-system based mode,cases centered on teaching method,PBL and bilingual teaching,assisting of clinical visiting,network course,subject web and lectures.After the teaching reform,the students can autonomously learn correlated knowledge with higher performance records,the abilities of clinical thinking as well as aggregate analysis and prognosis for disease have been promoted.Significant results have been gained after teaching reformation for eight-year-program medicine majors,providing practice experience for next reformation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medicine.

        [Key words]Laboratory diagnosis;Teaching reform;PBL teaching;Teaching practice

        實驗診斷學是從實驗室檢查的角度對疾病做出的診斷、鑒別診斷、療效觀察和預后判斷的一門學科,是診斷和解釋疾病規律最基本的理論和方法,是聯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也是醫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課程之一。隨著檢驗醫學的飛速發展,實驗診斷學教學也將賦予新的內容,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也將隨之改變,尤其是當前臨床醫學教學改革向以器官系統為主線的教學模式發展。目前的實驗診斷學教學仍以臨床檢驗內容為模塊,教學內容以三大常規為基礎,介紹臨床生物化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診斷學等檢測內容,授課內容相對滯后,教學與臨床脫節,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也亟需進行改革。醫學八年制學生因基礎好、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傳統的以檢驗項目介紹為主的授課內容和方法已不適宜該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需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該層次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驗診斷學這門課程,提高學生通過實驗結果來分析和判斷疾病的實際應用能力。筆者針對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八年制醫學生,進行了實驗診斷學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實踐的改革,其關鍵是教學模式改革,實現理論授課、實驗技能、雙語教學、網絡教學、網站交流等的有機結合,達到使學生能夠多途徑、多方式自主地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學習,以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1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實驗診斷學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實踐

        實驗診斷學是聯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先進技術在臨床檢驗中的廣泛應用,臨床對實驗室檢測結果的依賴性也逐漸增強,實驗診斷學在臨床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實驗診斷學教學目標是使醫學生掌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原則,以檢驗項目的臨床意義和應用為教學重點,使醫學生能對基礎醫學各學科的知識點加以綜合利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醫學問題的能力。實驗診斷學以往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即以臨床檢驗為主線,包括血液學檢驗、體液檢驗、肝功能檢查、腎功能檢查、臨床免疫檢驗和分子生物學檢測等內容。教學以臨床檢驗科分組為模塊,逐一介紹臨床檢驗內容,這種教學模式易造成教學內容單一重復,與臨床學科之間缺乏聯系[1];課程授課以灌輸為主,學生死記硬背,不易理解接受;這種教學模式易造成學生對課程學習不感興趣、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結果。目前臨床醫學教學逐步實現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2-3],強調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學。實驗診斷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也需要逐步適應臨床醫學教學思路,逐步轉化為器官系統疾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從而改變目前的實驗診斷學教學內容滯后,教學與臨床相脫節等現狀[4]。筆者將實驗診斷學教學內容分別納入血液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臟疾病、內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風濕與免疫性疾病、腫瘤和遺傳性疾病等部分。將原有的檢驗分組介紹的教學內容改為以器官疾病為主線的內容介紹,如將《白細胞檢測》《骨髓細胞學檢測》《貧血檢測》等章節歸入《血液系統疾病實驗室檢查》,將《腎功能和排泄物檢測》歸入《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實驗室檢查》和《消化系統疾病實驗室檢查》。《免疫學檢測》內容分別歸入《風濕病與免疫性疾病的實驗室檢查》和《腫瘤疾病的實驗室檢查》,《分子生物學檢測》歸入《遺傳性疾病和移植的實驗室檢查》。通過教學內容的改變,使學生思維從抽象獨立的檢驗模塊轉變到以器官系統和疾病的臨床教學思維上,便于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實驗室檢查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八年制學生基礎扎實,基礎課階段學習成績突出,學生領悟能力強,具有較好的臨床思維基礎。在臨床課教學采用器官系統為主線的教學改革形勢下,筆者在八年制教學內容上實現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生通過臨床參觀和自主預習,了解了基本檢驗內容,再結合臨床疾病去學習實驗室診斷方法,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有學習主動性,既培養了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通過臨床醫學八年制和口腔醫學八年制教學內容的改革,學生考核成績較改革前有明顯提高,平均分>85分。

        2實驗診斷學實驗課教學改革和實踐

        傳統實驗教學通過白細胞手工分類計數、血紅蛋白定量、轉氨酶測定等方法,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了解臨床檢查手段和方法。但這些方法均為20世紀90年代應用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只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易引起學生對檢驗醫學現狀認識的誤導,因此迫切需要進行改革[5]。進行的實驗課教學改革,不是完全摒棄過去所有的實驗方法,保留了部分內容(如白細胞計數在無儀器情況下仍十分有效),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同時,增加自動化儀器操作內容。一方面,通過教學錄像,演示臨床儀器操作和檢測過程;另一方面,加大實驗教學投入,增加自動化儀器(如三分類血細胞分析儀、血凝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等),教員的演示和學生的操作使學生對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和臨床檢驗的實際操作相聯系,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組織學生到臨床檢驗科各個組室參觀,介紹相關檢測方法和檢測項目,使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增加感性認識。另外,利用網絡教學,介紹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多方式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過去實驗課成績僅為考察內容,不計入總成績,學生不易重視,而在改革實踐中,將實驗操作成績計入總成績的20%,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技能操作的重要性。通過實踐教學的改革,學生普遍反映對實驗診斷學內容印象深刻,并且掌握較好。

        3以病例為中心的PBL教學方法的實驗診斷學教學改革實踐

        傳統教學模式為“理論+實驗”,老師為講授主體,學生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PBL教學模式由美國Barrows教授于1969年首次提出與推行[6-7]。與傳統的教學方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相比,PBL教學模式有很大不同。它摒棄了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側重于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對問題去主動探索,在探索過程中自主地互動交流,教師只起到設計、誘導、啟發、指導作用。其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8-10]。PBL教學更適宜于小班課教學,八年制醫學生每屆僅有10~30人,有利于PBL教學的開展。筆者在教學前進行臨床各組室參觀和學科網站介紹,使學生對臨床檢驗醫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進入理論課后,將學生分為幾個組,每組5~6名同學。采用以病例為中心的教學,突出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教學[11]。教師在備課時選擇實驗診斷學與醫學基礎知識串聯點,在授課中采用問題引導式學習并結合師生互動式教學[12],使學生可掌握隱含在問題背后的專業知識和內在聯系,提高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兩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八年制醫學生對不同病例的分析和診斷能力有明顯提高,理論考核中病例分析題正確率率達100%。

        4八年制醫學生實驗診斷學雙語教學改革和實踐

        雙語教學是指用英語等外語講授非語言類課程的教學活動,一般是指在用母語進行部分學科教學的同時,用非母語(一般為英語)進行部分或全部教學的教學模式。其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具有同時運用兩種語言的思維能力。雙語教學是當今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13-14]。筆者在八年制醫學生中已開展雙語教學,但考慮到學生的接收能力和授課效果,多采用英文幻燈、部分英文講授(定義、概念和關鍵詞等)來授課。對于八年制醫學生其英語水平較好,除專業術語外,較易接受英文授課。安排有國外留學經歷的教員,采用英文幻燈、英文講授,結合PBL教學,提出問題和選擇病例,組織同學進行分組討論,鼓勵學生踴躍發言。這種用英語講述病例和進行小組討論的方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對專業知識和專業英文的學習興趣。達到了較滿意的教學效果。課后問卷調查分析,學生學習的滿意率>98.3%。

        5八年制實驗診斷學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

        本教研室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將教學和臨床相結合。在八年制臨床醫學和口腔學生中實施以器官系統和疾病為中心的實驗診斷學教學改革。教材選用方面,采用王建中主編的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實驗診斷學》和王鴻利主編的八年制及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用《實驗診斷學》教材。在教學開始前2~3個月,教員應根據授課內容,精心準備教學幻燈和教案,并進行集體備課。教學改革步驟及實施:①開課前,利用師生見面會、臨床檢驗科參觀活動和師生座談會等形式,使學生對臨床檢驗、檢驗科室分組及檢驗項目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給學生以感性認識;②理論授課前,結合檢驗醫學的現狀及新進展,通過課外專題講座和網絡課程等手段[15],拓展教材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③理論課授課階段,采用以器官系統中心的新的CAI課件(聲音、動畫、視頻等相結合),增加PBL教學內容,采用雙語教學,引入病例分析和報告單分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綜合分析能力;④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增加自動化儀器,通過教員演示和學生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并介紹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提倡學生學習興趣;⑤貫穿于整個課程之中,通過網絡課程、布置課外作業、增加病例討論和報告單分析等內容,鞏固理論課學習知識;⑥課程結束后,進行理論和實驗操作考核。對感興趣的學生,采用課外課題的方式,指定專門的指導老師對其進行本科生課題選擇和實施,鼓勵學生發表相關論文,使學生初步學習和掌握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

        6八年制醫學生實驗診斷學教學改革經驗及建議

        八年制醫學生在實驗診斷學教學方面,應以臨床應用為目的,以培養臨床思維能力為核心,使學生通過對實驗結果的綜合分析來診斷疾病、評估療效及預后,重在提高實際應用能力[16]。我們以八年制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生為對象,進行一系列的實驗診斷學教學改革,通過教學改革與實踐,無論是學習成績分析還是學生滿意度調查結果,均取得了理想的結果。學生不僅熟悉和掌握了該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也了解了實驗診斷學的發展現狀,并能夠應用該學科知識,結合其他輔助手段,對疾病進行診斷、鑒別診斷、療效觀察及預后評估。幾點建議:①教材使用方面,不應以《診斷學》教材為主要教材,局限于臨床檢驗模塊的介紹,使學生對醫學檢驗的發展缺乏全面了解。應選用適合于八年制學生的《實驗診斷學》統編教材;②課堂授課,應不拘泥于傳統的大班授課方式,尤其是以病例討論為主題的PBL教學,應分組進行;③實驗診斷學理論授課也應根據學科特點,不一定完全按照臨床病例分析為主的授課方式,應將傳統授課和PBL教學相結合;④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對青年醫師的培養,尤其是要有經過規范化醫師培訓和有豐富臨床經驗的教師承擔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李紅玉,關永琛.中美醫學課程模式的比較及其對我院構建“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模式的啟示[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2000,21(3):21-23.

        [2]李敏才,甘亞平,余同輝,等.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病理學使用教學改革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10):944-946.

        [3]蘇靜,李揚,康勁松,等.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課程模式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1):30-32.

        [4]宋浩明,周琳,劉琦,等.在“以器官系統為中心”教學模式中實施“診斷技能課程群”的臨床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4(16):130-132.

        [5]祝成亮,吳鵬,鄔開朗.實驗診斷實驗課教學改革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136-138.

        [6]Mcparland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859-867.

        [7]Jones RW.Problem-based learning:description,advantages,disadvantages,scenarios and facilitation[J].Anaesth Intens Care,2006,34(4):485-488.

        [8]劉超,欒治東,王順,等.PBL教學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5(2):6-9.

        [9]白雪.PBL教學法中教室角色構建在高校教師職前教育中的應用[J].繼續教育,2016,(2):48-50

        [10]賈軍,黃海霞,王雯,等.PBL教學中對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2):45-46.

        [11]王京,尹金淑.在實驗診斷教學中使用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北京醫學,2016,38(1):88-89.

        [12]張斌,張建坤,張迎春.雙向互動模式在實驗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30):4617-4618.

        [13]李劭昱,宮海燕,黃艷春.PBL教學在微生物學檢驗實習教學中應用的體會[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4):569-570.

        [14]王會.讓雙語教學穩步起航[J].中國校外教育,2012,(12):65.

        [15]姚潔,韓品,張蘊秀,等.網絡互動教學在《實驗診斷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5,14(11):1098-110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香蕉 |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在线精品视频A免费不卡 | 亚洲综合一区精品一区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