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考文綜答題技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政治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政治所特有的特點,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0高考文綜復習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2020高考文綜復習方法“會跳的麻雀有蟲吃”
高考試卷難免會有一兩道較麻煩的題目,要心中有數,“把精力留給會做的題”,學會跳過難題,因為“我難人難,我不畏難,我能避難,回頭不難”。“會跳”就是要學會取舍,適當的放棄,輕裝上陣,反而更易成功。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
“風”指材料信息(題眼)。信息(題眼)分為兩種:直觀(顯性)和隱藏(隱性)。做題技巧:欣然接納題目的“直言不諱”(關鍵詞),細心品味題眼的“暗送秋波”(隱藏信息)。命題者如果圖表出難了,就考慮在選項上降低難度,無論如何掩飾其意圖,都無一列外必須要向考生或透露、或暗示、或提示些信息,比如圖表復雜,就用等量組合,如果再用不等量組合,其難會徒然增加幾倍。
任何難題,同學們都可以“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桃子”。那種盲目求深、求難、求怪的題目,就是所謂“超綱”。若出這種題,除了喪失此題目的考試意義外,無非就是炫耀命題者的水平高深莫測。
“技多不愁,藝高膽大”
技藝一:例如,高度概括出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本質,一句話就是“增支減稅,降息放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擴大內需的目的和發揮其作用。
技巧二:注意答案選項中使用了過度、過頭、過分的詞語,形成了絕對化、單一化、片面化、孤立化、靜止化的語氣。凡是選項用了“唯一、絕對、純粹、就是、不可能、無法”等詞匯,要特別小心。
技藝三:排除法。凡是違背“增支減稅,降息放水”的做法,如選項反而強調財政的增“收”,同“增支”相反。即可“秒殺”。排除了這些后,你會驚嘆“原來如此。”由此可見,同學們只要手中擁有“屠龍術”,就敢下五洋降龍捉鱉。
二.2020高考文綜復習策略1、預習時做好筆記
在書上做出眉批,在本上列出提綱和寫出聽課要注意的問題,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要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哪些是語言敘述屬文法方面的內容,可以不管它。
另外自己還要規定一些常用符號如、等,可以加上框、線、點、圈、標號、點評、注釋符號,留下預習的“痕跡”。
2、注意時事政治的積累
政治科考試的最大特點是和當年的時政結合緊密。因此“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書”的做法無疑也是錯誤的。所以,我們要在平時注意積累時政。步驟有兩個:
第一,在平時注意把當月的重點時政記錄下來,并作一歸類。可以分為政治類、經濟類、文化類、科技類、體育類等,特別要注意各個領域內的重大時政。
第二,在積累時政的過程中,把其與課本的復習相結合,學會自己命題。這一步要求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時政,用所學的知識自己跟自己提問,同時要注意平時考試中知識點和時政的結合角度。
3、分享兩種高考狀元答政治題的兩種方法。
一是材料答題法。高考時政治是結合時政材料出題的,因此平時我們應該結合時政材料學習。我們可以多看新聞時事,并從中挖掘出課本中的知識點,并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考慮,一點一點訓練思維的全面性。
二是模式答題法。通過高中三年的學習,我發現政治答題是有規律可循的,于是總結了幾種答題模式。
關鍵詞:設問角度;解題思路;步驟
高考文綜試題的題型有兩種:(1)單項選擇題;(2)問答題。文綜試題命題的指導思想是以現實問題立意,依據教學大綱,但不拘泥于教學大綱,重在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以學科內綜合為主,占80%,學科間綜合為輔,占20%。政治部分也大體如此。因此,解答好政治主觀試題,對于在高考文綜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不少考生來說,主觀性試題,尤其是政治主觀性試題,始終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面對政治主觀性試題,不是不知所措回答的不夠全面,就是不著邊際答不上要點。
下面就主觀性試題的類型,解答主觀性試題的步驟及分析解題的技巧談一點個人的理解和看法,供考生參考。
一、主觀題類型
1.簡答題。
高考政治簡答題多采用材料題,強調答題的全面性、層次性、條理性,做題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審清題意,把握好中心。針對簡答題材料多的特點,在答題時,學生要閱讀好材料,把握好中心,切忌走馬觀花,要全面分析、吃透材料,盡可能多的捕捉有效信息,并將這些信息綜合起來,與所學知識相結合,答好簡答題。
(2)把握設問角度,注意答題方向。閱讀完材料后,要看清設問角度,例如,“怎樣理解”“如何認識”“政治常識”“經濟常識”等,把握解答的方向性。
(3)組織好答案。在審清題意和把握住角度后,引導學生依據所學知識來組織好答案,要強調簡答題的答題特點:簡明扼要。要言簡意賅,思路清晰,有層次、有條理,知識點清楚、準確,回答系統、完整、全面。
(4)關注簡答題的兩種典型類型。一是注重考查理解問題的深度和難度,而在廣度要求不多,知識點比較單一的類型;二是注重知識面的考查,不注重知識的深度和難度。針對第一種類型:引導學生注意答題的知識切入點,抓住基本知識點,層層深入;答題要有層次、有條理。在第二種類型中,要引導學生在抓好基礎知識,拓展思路,盡可能羅列出基本知識點,不漏一個知識點。
(5)把握簡答題的思路特點。許多簡答題在分析時從具體到一般,答題時從一般到具體,從思路上講,前后剛好相反,通俗地講“順著分析,倒著答”,在復習時引導學生把握這一特點,提高學生解答簡答題的能力。
2.論述題。
一般采用兩種類型:兩種類型題的區別可以從設問看出來,發散思維一般是問“你對材料中反映的問題是如何認識的?”“說明了什么?”由你去進行發散思維,去歸納出結論,即歸納式論述題;集中思維的設問一般是“材料體現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或是已有結論了,不用你去歸納,而是把你的思維集中到這個結論上,重在考查這個結論是怎樣得出來的?演繹式論述題,這種題的答案就在材料中,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該題的材料分析出答案。其中演繹式思路從一般到個別,歸納式從個別到一般,在答題時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審清題意,抓住中心。高考論述題一般多為材料題,材料題在解題思路上一般與簡答題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表格式論述題,表格式論述題數據比較多,在抓中心時要引導學生注意對數據的分析,學生分析時不是抓住所有數據,而是關鍵性數據,同時注意是哪方面的數據,把握好材料的角度。另外,還需注意表格下的注腳,注腳往往是特別值得關注的東西。然后將關鍵數據、材料角度、注腳三方面綜合起來,把握住表格式論述題的中心。
(2)理清答題思路和步驟。演繹式論述題要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把握好分析問題的切入點,首先必須找準分析問題的理論依據并準確表述。其次,以理論為依據,對論述題所涉及的問題進行分析,尤其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時,切忌理論與實際的脫節,應引導學生將理論融入實際進行分析,解答時要有層次性、條理性和全面性。歸納式論述題設問比較多,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解答時要強調對題意、材料把握要盡可能準確,否則會影響后面問題的解答,要注意問題間的聯系。此類論述題往往圍繞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展開分析論述。要引導學生摸清這一特點,解答時注意問題間的聯系,層層深入展開分析論述,解答時基礎知識準確,條理清楚,有層次,全面、完整。
二、解主觀題的總體步驟
第一步:先判斷該題是考查哪一學科的,是單科的、還是學科內綜合的、還是學科間綜合的題。
第二步:看設問,確定答法,分清該題屬于集中思維還是發散思維。
第三步:分析材料,每一句材料都有一個或多個“有效信息”,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個“有效信息”。
第四步:如果是集中思維的題,則要通過對材料逐句分析,分析出設問中提出的基本理論是怎樣得出的、怎樣體現的。如果是發散思維的題,則要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挖掘出與材料相關的基本理論,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論述。
三、分析時要注意的問題
1.找準切入點。一般是從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論入手進行分析。
2.用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論結合材料中的政治現象和經濟現象進行一一對應的分析,不能分家。
【關鍵詞】地理綜合題;審題思路;答題能力
面臨高考的高三文科生,在文綜試題中總感覺地理提分很難,尤其是地理綜合題,成為提高文綜成績的一大障礙,試題要么不知題意,不知如何作答;要么看著簡單,但答案寫了不少,卻得分不多,如何在短短一年甚至半年時間內,打破瓶頸,提高成績呢?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說一下自己的做法,與大家共勉。
一、綜合題在高考地理中的地位
2013年高考新課標地理(考試大綱)中,再次明確高考地理的四項能力要求,而綜合題是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能力的最好形成,充分考察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整合,判斷,比較,分析,論證的多方面能力。
高考地理綜合題,往往綜合社會熱點,采用新穎材料新情境,區域地理和高中地理相結合多角度設問,試題層次性強,分值較高,具有很好的區分度。在2012年全國新課標文綜卷中,其中36,37題為綜合題,共計46分,題目不多,但分值很重。
二、綜合題的答題現狀及產生的原因
從近幾年河北省高考文綜試題我校得分情況來看,地理得分很低,綜合題學生普遍反映感覺很好,就是答不到得分點上,結合近幾年考生答綜合題的調查研究,學生分數低的原因主要有:
(1)地理區域定位不準,讀圖能力差,文字材料和圖表材料看不懂,有效信息提取不出來。
(2)審題不清,不知題干關鍵詞在哪,行為動詞是什么,答非所問。
(3)答案組織無序,層次混亂,只是頭腦中所學知識的簡單羅列,沒有結合具體題目要求和材料限定的條件,甚至語無倫次,詞不達意,重復嗦,切不中題目要點。
(4)答案沒有規范的地理學科術語,表達不準確,字跡凌亂,卷面不清,多錯別字。
三、地理綜合題的答題技巧
1.審題認真仔細,全面充分獲取有效信息
認真審題是做好綜合題的前提條件,關鍵是培養如何審題,審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項,訓練學生審題時主要分為三步:
第一步審材料,首先讓學生意識到,在高考題中,所有的材料都是有用的材料,沒有廢話,無用的信息。在文字材料中,要逐字逐句閱讀,畫出關鍵有用的信息,注意標點符號,分析材料含義和用意。在圖表材料中,要特別注意圖中的等高線、圖例、經緯網、關鍵地點、特殊地理事物輪廓等信息,并分析出其中的隱性信息。
第二步審問題,在培養學生審題規范性上,要明確問題的結構,如在分析區位因素的問題時,應讓學生訓練三個步驟:關注區位分析的對象;關注區位對象的限定條件;關注設問中的行為動詞。常見區位對象有農業,工業,城市,交通等,常見限定條件有‘自然條件’‘優勢條件’等,常見的行為動詞有‘評價’、‘簡述’、‘描述’、‘分析’、‘說明’等。在(12年新課標卷)36題第(1)問中,“推斷并說明這些國營農場的分布規律,分析這些地區種植優質長絨棉的有利條件”。通過此題目,可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區位分析對象、區位限定條件、區位行為動詞等結構。
第三步審賦分,在綜合題中,每一小題的賦分不同,答題要點數量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每個要點的得分為2分或3分,根據分值高低和行為動詞的不同,培養學生意識到一個問題的大致容量。
2.整理答題思路,運用所學知識,精心組織答案
審題清楚后,解題的關鍵是根據材料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地理規律,使試題與原理成功‘對接’,實現知識的遷移與運用,精心組織答案。
(1)在新課改的高考文綜卷中,需要學生既要鞏固基礎,全面掌握主干知識,又要不斷發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對知識進行重組,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綜合題的答題過程中,學生需要充分利用材料中所給信息,又要結合所學知識,精心組織,整合答案。
(2)構建全面、準確的答題模式。在地理綜合題的問題中,有許多固定的答題結構,若學生準確掌握一定會提升答題的全面性,準確性和針對性,常見的答題模式有:①農業因素(自然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人文因素:市場,交通,政策等);②描述地形特征(地形類型;地勢起伏情況;地形剖面特征等);③描述氣候特征(氣候類型,氣溫狀況,降水量及季節分配);④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徑流量,含沙量,結冰期,水位落差等);⑤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河流水量豐富;河流落差大);⑥大型工程建設的原因(實行大型工程建設的必然性;產生的影響);⑦河流洪澇的原因(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氣候特征,植被破壞,圍湖造田等);⑧某地區缺水的原因(氣候,河流,人為用水量大,污染浪費嚴重)解決缺水的措施(開源,節流)。
三、培養良好的答案表達能力
(1)答案語言要精煉,專業,科學。精煉是指語言簡潔,不廢話,不離題;專業就是要用地理語言,地理術語答題,避免語言過于生活化;科學即答案要正確,沒有知識點上的漏洞。
(2)答案條理性要強,層次分明,要注意答案的序號化和段落化,讓主考閱卷的老師能‘踩點’給分,高效準確,不漏得分點。
(3)答案要規范,注意細節。規范指在答題框內答題,不要寫錯位置;細節指書寫要工整,不要亂涂亂畫,不要出現錯別字。
高考地理綜合題雖然考察知識面很廣,深度很大,但學生如果經過一系列規范訓練,是能夠得到高分的,祝莘莘學子學業有成,夢想成真。
參考文獻:
政治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政治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考政治復習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政治復習方法1、預習時做好筆記
在書上做出眉批,在本上列出提綱和寫出聽課要注意的問題,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要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哪些是語言敘述屬文法方面的內容,可以不管它。
另外自己還要規定一些常用符號如、等,可以加上框、線、點、圈、標號、點評、注釋符號,留下預習的“痕跡”。
2、注意時事政治的積累
政治科考試的最大特點是和當年的時政結合緊密。因此“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書”的做法無疑也是錯誤的。所以,我們要在平時注意積累時政。步驟有兩個:
第一,在平時注意把當月的重點時政記錄下來,并作一歸類。可以分為政治類、經濟類、文化類、科技類、體育類等,特別要注意各個領域內的重大時政。
第二,在積累時政的過程中,把其與課本的復習相結合,學會自己命題。這一步要求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時政,用所學的知識自己跟自己提問,同時要注意平時考試中知識點和時政的結合角度。
3、分享兩種高考狀元答政治題的兩種方法。
一是材料答題法。高考時政治是結合時政材料出題的,因此平時我們應該結合時政材料學習。我們可以多看新聞時事,并從中挖掘出課本中的知識點,并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考慮,一點一點訓練思維的全面性。
二是模式答題法。通過高中三年的學習,我發現政治答題是有規律可循的,于是總結了幾種答題模式。
如 “理解認識”類題目的答題模式為 “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經濟生活類題目的答題模式為“國家+企業+個人”,哲學類題目的答題模式為“世界觀+方法論+材料”,分析原因則用 “原因+內容+意義”的模式。
高中秒殺政治選擇題的方法秒殺文綜政治選擇題方法一
抓住文綜政治設問中的引導詞。所謂"引導詞"就是題中決定和影響對題意理解,決定著答題方向的詞語,它是將題干和題肢有機聯系起來的部分。主要存在于題干的設問中,如"說明"、"由此可見"、"因此"、"根本原因是"、"下列說法不符合題意的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等。這些詞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決定了我們在答題時,如何判斷文綜政治題干和題肢的關系;決定了題肢對題干的依存度。只有抓住了引導詞才能實現題干和題肢有機結合。
秒殺文綜政治選擇題方法二
“反映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文綜政治“反映型”的設問,一般來說所給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圖表式的,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反映了什么問題或現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變化.
【解題技巧】:不管是哪一種文綜政治設問的情況,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說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加以表明。做這類題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點法。
秒殺文綜政治選擇題方法三
1、抓住立意。
每個文綜政治選擇題只有一個立意 , 即一個中心思想。因而 , 看到試題后 , 認真閱讀 , 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 最好用一句話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 , 再看題肢的設問 , 這樣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當然 , 對于簡單的試題來講 , 讀完也就應該做完。
2、排查誤項。
高考文綜政治試題中有一部分是難度大的題目 , 甚至有些題肢的設置一時難以理解 , 在這種情況下 , 最好用排查法 , 先把明顯錯誤的選項去掉 , 然后進一步縮小范圍。
高考政治大題答題套路有哪些1、找“題眼”
審題這個答題套路是在做任何題目之前必須要做的。審題,對象是題目,重點在審。審題的目的是要找到題目的題眼,知道題目的重點落在哪里,提問形式是什么?提問的內容是什么?要考查的知識點是哪些?大家都知道,考研政治主觀題一般都會給出一大段長長的材料,有的題目甚至會給出兩到三段的長材料,光是讀完它們就已經花掉了很長時間了,并且這些材料中的很大一部分內容對我們做題都是沒有什么用的,這簡直就是在浪費我們珍貴的考試時間。所以要是不想在考場上被浪費寶貴的考試時間的話,就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學會找到題目的“題眼”,然后迅速在材料中定位,找到正確的答案。
2、列原理
每一道政治主觀題都會對應到教材中具體的原理上,在讀過材料之后要對材料和題目進行分析,找到題目考查的知識點,對應到相應的材料中,然后找出每一個相關的概念和原理,逐條列好,注意要多列出一些相關的原理。注意,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原理逐條列好,而不是解釋原理,不要有落下的原理就可以了。在答題的時候,要將列好的原理寫在每一條答案的最前面,能夠讓閱卷老師一眼就看到這條原理就可以了。
3、作解釋
這一步,我們要在之前列好的原理的基礎上對原理進行解釋了。這里的解釋包含有兩重含義,一是自己對原理的理解,就是用淺顯易懂的話將原理解釋給閱卷老師聽;第二,需要小伙伴們聯系材料和具體的實際,對原理進行解釋。在這里要注意聯系實際,注意多結合材料,千萬不要脫離了材料隨意發揮,題目明明給你材料并且在題干中明晃晃地標明了“請結合材料”,就一定不要偏離題目,隨意發揮了!切記!
4、重總結
[關鍵詞]背練政治成績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360078
政治學科在高考文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較快地提高政治成績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迫切期望。較快地提高政治成績有兩個秘訣,即“背” 和“練”。
一、強化記憶,即“背”
從高考的能力目標上看。高考考查學生的四種能力,即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能力。每一種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學生有較好的記憶能力。背下教材的基礎知識才能擁有一雙慧眼來獲取和解讀信息,才能調動和運用知識,才能規范準確地描述和闡釋事物,才能較快地提升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從學生存在的現實問題上看,學生存在答題答不到點上、答題不規范、答題不準確等問題。這其中一些問題是基礎知識不扎實引起的,所以必須狠抓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
那么,學生需要背些什么呢?
背知識體系,包括宏觀的體系、中觀的體系、微觀的體系。宏觀的體系有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四個模塊的體系;中觀的體系有每個單元的體系、每一課的體系或綜合性內容,例如矛盾分析法、唯物論等;微觀的有框題,例如有國家財政、財政作用等。
背具體的知識點,即考點細化和展開。例如須記憶財政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政府經濟職能、真理的客觀性等。
背典型的解題模式。政治有一些典型的解題模式,比如意義類、措施類、辨析類等題型的解題模式,背下這些有助于學生較快地形成答題的思路。
背時政術語和典型詞句,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得分率。
怎么背呢?上述這些重要的東西必須背下來,但不要死記硬背,要遵循記憶的規律和技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
比較記憶。例如學習政治生活時要將公民民主決策與民主監督區分開來。
邏輯記憶。理清所背內容的邏輯關系有助于快速地記憶。例如背民主決策的途徑就可以聯想決策的先后順序。
諧音記憶。例如經濟全球化表現是生產國際化、市場國際化、資金國際化、科技開發與應用國際化、信息傳播國際化。背時可以諧音記憶為“生柿子可信”。
二、加強練習,即“練”
背只是學好政治的第一步,多次大量科學的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只背不練或只練不背都不能學好政治。因為只有在練中我們才能做到:鞏固知識、應用知識、提升能力、掌握方法、查漏補缺。
那么需要練什么呢?
練速度。文綜政治的閱讀量和書寫量都比較大,只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才能取得較高的分數,這就需要較快的速度。
練規范。包括答題區域的規范、解題秩序的規范(要求做到兩審、一聯、一列、一做答)、表達的規范(要求使用專業術語,語言簡潔、流暢,層次清晰,邏輯關系正確)等等。
練準確。只有做對才能得分,選擇題要提高準確率;非選擇題要答到點上。
練心態。心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許多學生因為心態不好而影響了高考成績,所以教師平時要注意對學生良好心態的訓練。
練書寫。要做到字跡工整,卷面整潔。在寫答案時要做到四化:要點化、序號化、段落化、層次化。
那么應該怎么練呢?根據筆者的經驗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限時練。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2.變式練。將做過的重要題目或題型進行變式訓練,以訓練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例如可以變換材料、變換知識或變換設問等。
3.比較練。要求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即相同的題目找不同點,不同的題目找相同點。
4.練中思。在練的過程中要思考,要總結規律、提升能力。
5練中改。在練的過程中要改正自己的答案,改正自己不良的做題習慣,改正自己的知識錯誤等。
6.小題大做。高考中的選擇題我們俗稱為“小題”。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高考的成敗,所以,在高考中要對選擇題高度重視,要大做“小題”,要做好“小題”。同時也要提高命題或選題的水平,做“好小題”。
【關鍵詞】高考 政治 主觀題 解題 方法指導
高考文綜政治主觀題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融閱讀、分析、理解及闡釋本質和內在規律為一體,每年都呈現出新的特點。但其基本結構模式相對比較穩定,一般都是由背景材料和設問兩部分構成,因而在解題過程中遵循一定程式,抓好“讀題――審題――構思――答題”四個環節,可巧破政治主觀題。
一、讀題――解題的前提
1.先讀問題,后讀材料。政治主觀題的背景材料文字量大,信息容量多,時政性強,如果學生在解題時先讀材料,往往感覺茫然不知所措,閱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的效率極其低下,甚至會產生恐懼心理,影響解題。因此,在解題過程中應先讀設問,明確答題的方向和要求,帶著問題閱讀背景材料,才能更有針對性地獲取材料中隱含的有效信息,解題的思路才能更清晰明確。
2.閱讀材料要注意細節問題。高考政治主觀題背景材料邏輯性強,隱含的信息也相當豐富。因而閱讀材料時要特別注意細節問題,如材料中的關鍵詞句、標點符號、層次等。材料中的關鍵詞句往往會成為解題的突破口,而理清材料的層次則能為我們提供解題的思路。材料的“分層”,一般可分為三種情況:(1)如果背景材料是由幾段文字構成,“段”往往就是分層形成答題“要點”的主要依據。(2)如果背景材料是由一段文字構成,就可以利用材料中的標點符號進行分層,常用于分層的標點符號有句號、分號、省略號等。(3)如果背景材料本身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材料構成,則材料與材料之間本身就是相對獨立的“層”。
二、審題――解題的關鍵
1.審題型。認真閱讀和分析設問問題,弄清題目類型(包括經濟圖表題、演繹題、歸納題、意義類、措施類等題型),設問所提供材料、關鍵詞、答題要求、設問層次、角度和范圍等。不同題型,有不同特點,解題的方法也就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經濟圖表題需要運用比較的方法,演繹題需要運用分析的方法,各種解題方法要靈活運用,墨不守成規。
2.審范圍。主要針對背景材料和設問問題,弄清解題所依據的知識范圍,從大的范圍看,要弄清其屬于經濟、哲學,還是政治、文化生活方面的知識要求;從小的范圍看,要弄清其屬于哪個具體章節板塊,如哲學方面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人生價值觀等。
3.審主客體。問題中所表現的主體、客體不同,答案則迥然不同。經濟生活中的主體通常有政府、企業、消費者等,哲學知識中的主體通常指具體的哲學觀點,政治生活中的主體較常出現的有國家、黨、政協、公民、國際組織等,而客體通常是指具體的分析對象。
4.審分值。一般來說,在設問的分值分布中,分值高意味答題要點也多,所以分值高的設問要詳細回答。通過審清分值,還可以幫助我們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5.審聯系。在以上審題環節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材料、設問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確定問題主旨在教材中的位置,并把它與較熟悉的教材章節聯系起來,從中搜索相應的知識,構思和組織出答案。
三、構思――解題的必要環節
政治主觀題的解題構思是對上兩個環節中已經提取的有效信息進行整理的過程。一個較好的答案,往往取決于一個清晰合理的解題構思過程,因為政治主觀題往往知識跨度大,理論性強且內容多而復雜。如果在解題過程中腳踩西瓜皮,想到哪就答到哪,往往會出現答題層次不清、條理不明,最后得分較低的現象。而答題前在頭腦中列出簡要提綱,能盡可能減少上述現象的出現,所以說,構思擬綱是解題的必要環節,不可或缺,它將對下一步的行文作答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答題――解題的歸宿和目的
答題也就是行文的過程,它是前三個環節的最終歸宿和落腳點,行文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得分的多少。因此,在行文作答時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1)科學性。行文作答語言要符合政治學科特點,恰當運用政治術語,包括教材語言、政策語言和時政語言,切忌口語化,要突出創新意識,體現人文精神,反映時代和社會主題。(2)層次性。行文作答要注意觀點明確、要點完整、層次清晰,努力做到要點化、段落化、序號化。答題時觀點、論點盡可能亮在本題或本角度的最前面,不要讓閱卷老師去為你一點一點地尋找答案。行文時能分段就分段,能分點就分點,并標清序號,表述詳略得當,文字簡潔。(3)邏輯性。行文作答還要注意邏輯合理,思維嚴密。答題過程中要理清段與段、層與層之間的邏輯聯系,段、層內部要點分明、先后有序,或先因后果、或總分結構、或并列關系。尤其要注意答題時要緊扣題眼,引用材料,每個角度都應扣緊材料進行分析,分析推理要有理有據,不要讓觀點和材料脫節。
關鍵詞:綜合題;問題;策略
地理綜合題在高考中占據分數比重較大、耗時較多,經常出現一些學生選擇題做得很好,總分卻不高的現象,原因就出在綜合題上。在地理教學中,我發現許多高中生做地理綜合題時存在著一些問題,不知道如何應對。
一、地理綜合題存在的問題
1.看題不清,審題能力不強
受文綜學科自身特點的影響,三門學科在一張試卷上,答題時間僅有兩個半小時,學生害怕題目寫不完,所以養成了拿到題目就開始寫的毛病。結果試卷成績出來,才發現自己做題時,不是題目文字沒看清,就是圖中圖例、指向標等沒看見,又或是少回答一個問題等。這都是因為學生做文綜試題時,缺少了最關鍵的環節――審題,造成答題要點不全甚至是跑題,得分較低。
例如,材料一:武漢城市圈是指武漢及其周邊100千米范內的黃石、潛江、天門等8市,城市圈內主要以鋼鐵、石油工業、汽車及機械設備、冶金、光電子信息、紡織、食品、生物制藥等工業為主,右圖為2006年武漢市城市圈產業結構示意圖和2006年武漢城市圈工業結構示意圖。(圖略)
(1)結合材料一,分析武漢城市圈產業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這道題很多學生得分率不高,答案中想當然地寫出“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植被面積減少”等,失分原因是沒抓住設問中的關鍵信息“結合材料一”。
2.語言表述問題多
(1)審題后,需要學生將審題結果用地理術語表達出來,但是很多學生答題語言不夠規范。例如,分析肯尼亞發展鮮花種植業的區位優勢。有的學生給出的答案:雨熱同期、土地開闊、交通便利、市場廣闊、政策支持……這樣的答案,顯然是沒有對題中“分析”二字重視,對于如何回答“區位條件”的題目,掌握程度不好。有些學生綜合題的答案口語化嚴重,如“砍樹”“掙錢”“農村窮”等。(2)學生答題,不標序號,不按點回答。(3)學生字體不工整、卷面不整潔。
二、地理綜合題的答題策略
1.定位
正確的地理定位是完成地理題目的第一步。明確區域,才能調用課本上相關原理內容及答題模式。
2.認真審題,確定設問內容
高考對學生提出能力要求:學生要具備“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能力”。近幾年新課標卷綜合題的特點:圖文信息量非常大,題目很活,有些內容根本不是課本上死記硬背的內容。這就要求考生靜下心來,實行兩步走:(1)審設問:注意設問中的設問動詞,問題的本質。(2)審材料。根據設問,對考題中的大量文字信息進行圈圈畫畫,對圖形信息中的圖名、圖例、注記、經緯線等仔細研讀。要全方位索取題目中所有顯性、隱性信息,并進行科學合理的推斷。生活中還要注意拓展知識面,增強閱讀理解能力,關注新聞熱點,對審題有幫助。
3.調出課本原理、答題模式,形成分析思路
審題正確的前提下,需要將設問內容與課本所學原理、答題模式相結合。縱觀高中地理課本,非選擇題大致有以下幾種常見類型:
(1)成因類。分析某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形成原因。成因類題目一般包括兩個方面: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例如,分析咸海萎縮成因:自然原因――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大陸性氣候,降水少,蒸發旺盛;人為原因――人類過度取阿姆河與錫爾河的河水灌溉,導致注入湖泊水量減少。
(2)特征類。描述某地理事物形態、分布上的特征。例如,描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溫帶季風氣候補給,徑流量較大;流域內植被覆蓋率較高,含沙量較小;結冰期較長;有凌汛現象;受湖泊調節,水位季節變化較小;有春汛和夏汛;流經平原,流速較慢。
(3)措施類。措施一般是針對問題的成因制定的,成因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但自然原因一般不易改變,所以措施多針對人為原因制定。例如,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資源、控制人口數量、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營造防護體系等。
(4)評價影響類。評價某地理事物,或分析某地理現象的影響。要注意此類設問一般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來闡述。例如,分析城市化的影響:有利影響――適度的城市化可以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設施、綠化環境等;不利影響――過度城市化可能會產生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等環境問題,以及交通擁堵、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等社會問題。
(5)探究開放類。一般沒有固定答案,要求學生選擇其中一種觀點并說明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組織答案內容
分析之后,最關鍵的一步還是將思考過程組織表述。要注意幾點:(1)題目怎么問就怎么回答,不要少答題;(2)要點序號化;(3)抓住關鍵詞,用規范的地理語言表述,盡量多使用地理術語作答;(4)學會使用材料中的信息答題;(5)語言表述力求準確、規范。
參考文獻:
1.精心選題
強化訓練不是單純地考試,而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大檢驗,是消化、鞏固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通過有效的訓練,可以達到總結、鞏固、深化學生知識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的目的。為了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迅速提升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考綱對學生提出的“四大能力”要求),必須重視和加強專題訓練。
在備課時,要精心選題,這是搞好能力訓練的前提。針對不同專題,應緊扣教材的重點和社會的焦點、熱點,不僅要選擇那些與地理基本原理和規律密切聯系的重大地理事件(如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的9.0級強地震事件)、國家的重大工程或重大建設(如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三峽大壩等)、國家組織的重大活動(奧運會、世博會等)等來設題,而且要特別注意選擇一些長期甚至永久性的熱點問題,如晨昏線及其應用的題目和氣候類型的題目(永遠是高考的經典主題和熱點),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快速發展而日趨嚴重的資源、能源、生態環境問題及與此相關的循環經濟、節約型社會、生態農業、生態城市的建設等應用領域來設題,選題要避免堆砌熱點本身的大量材料,選取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材料,緊密聯系現實生活、生產問題及區域發展問題,力求新穎、有趣、靈活、針對性強,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綜合練習,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活學活用,又有利于培養學生解題的思路和技巧。當然,絕不出偏題、怪題、難度過大的試題,而要通過難度適當的練習來樹立學生的信心。
2.考后細評
進入高三第二輪復習階段,由于學生應試的壓力、課時的緊張等原因,高三的課堂比較沉悶,題海戰術十分普遍,“滿堂灌”現象較為嚴重。面對以能力立意的高考,這種方式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在考后點試卷的過程中,可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意“引導、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考綱語),講評之前進行精心準備,切不可單純地對答案,應著重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
(1)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轉變,點評審題技巧。在審題過程之中,有的學生認真細致,有的學生馬虎草率,結果不言而喻。對于中等以下的學生,切忌批評或懲罰,更不能諷刺、挖苦,應高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領域,注意改善其態度、情感、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給予人文關懷,做到關心、鼓勵與嚴格要求并舉。講評時要將精力集中在審題技巧的講評上,在評講中讓學生學會認真讀題,弄清題意,明確要求,緊扣題意,抓住中心,找出題目的實質和關鍵之后再答題;在弄清問題及設問與課本中哪些基礎知識有關,確定答題要點,理清思路,做到胸有成竹,打下腹稿之后再落筆答題。尤其是碰到一些復雜的問題,比如圖表結合、文字材料較多的問答題時,更要讓學生養成先看后面的問題再看前面的材料,看完材料再回過頭來看問題的習慣,掌握快速高效答題的技巧。另外,也可以讓學生相互點評,看看誰的審題思路更科學、誰的審題技巧更合理。這樣的不斷評講和互評,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率和效率。
(2)結合地理學科能力,評解題方法。不能脫離地理學科能力來單純談解題方法,應結合“空間思維能力、綜合思維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等地理學科能力來評解題方法。毋庸置疑,解題方法的指導對提高考生成績十分關鍵,這一點對于中等生和學困生尤為重要。對不同的題目、不同性質和特點的題型,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會有不同的解題方法,所以教師有必要進行解題方法的總結評說。大致說來,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掌握解題的步驟,解題的步驟多種多樣,但中心思想是一樣的,都必須講清觀點,運用原理分析問題,聯系實際論證,簡述自己的認識。②答題中要防止中途走題、偏向、漏答、錯答,在答題之后要檢查答案,將題目和答案對照起來檢查,以便發現問題時能及時補充并糾正。③要注意糾錯、歸納、提高,做到“錯一點,糾一類”。④要注意借題發揮,如在試題中添加一些條件或改變某個條件,從而造成答題內容的變化,這樣更有利于培養自己的應變能力。
(3)緊扣主干知識,評知識聯系點。講評是知識的再傳授,講評考卷要講清考查的知識點與其相關的知識點的聯系,使錯誤的觀點得以糾正,正確的認識得以強化,使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強調非智力因素,評答題規范。規范答題不僅是學生做練習和應考的需要,而且對學生作風和素質的訓練、培養至關重要。在講評時,可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學生的答案,通過投影儀進行展示,一方面請答題者本人談談答題時的想法和思維過程,另一方面請其他同學互評,對于在書面表達時遇到較大困難的同學,可相互提醒,提供有什么好的做法,等等。但應注意,在互評過程中,一定要是學生原汁原味的思想,不相互輕視和取笑,本著真誠、友善的態度進行互評,達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由老師對學生的想法和做法進行點評,比如書寫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潔,答案是否要點化,要點是否明確化、條理化,語言表達和地理術語使用是否準確化,等等,最大限度地避免技術性原因失分。
以上是我在高三地理復習教學中的初步探索。總之,如果復習得法,用好、用活每次強化訓練,就能鍛煉學生的地理答題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廣大學生的思維能力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在愉快的訓練之中獲取知識,獲得高分,給力高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涂德.中學地理創新教法.學苑出版社,1999.
關鍵詞: 廣東省2011年高三理綜化學備考 特點分析 著手點
一、2010年全國高考(廣東卷)理綜試卷化學試題的特點分析
從2010年開始廣東省實行3+文/理小綜合的高考模式,2009年是由單科到大文大理的第一年,所以要做好2011年高三理綜化學備考,首先要分析2010年全國高考(廣東卷)理綜試卷化學試題。試題特點有以下幾方面。
(一)注重基礎知識、主干知識。
具有“穩中求實、體現課改”的特點,對今后的中心化學教學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如第7題考查離子共存問題;第8題考查阿弗伽加德羅常數;第9題考查熱化學方程式;第10題考查元素周期律;第22題考查基本化學實驗知識;第23題考查原電池基礎知識。
(二)注重與生產和生活實際的聯系,體現“知識貼近生活”的特點。
這幾年,隨著高中課改范圍逐步擴大,高考題也逐步體現“課改”趨勢,重視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
(三) 注重知識的運用,擴大對學生能力的考查。
高考題考得越來越“靈活”,要求考生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后,再學會靈活運用,對考生能力要求提高。如第30題是有機化學題,重點考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后會靈活應用;第33題是實驗題,重點考查學生對實驗數據的處理能力及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
總體來說,因為是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的第一年,題目不難,且沒有考查較怪較偏的知識點,考查的仍然是重要的知識點,而且幾乎沒有遺漏。
二、2011年理綜化學備考的著手點
通過認真分析2010年的理綜化學試卷和認真學習2011年的理綜化學考試大綱,我們要搞好2011年理綜化學的備考,須從下面幾點著手。
(一)突出主干知識,構建“知識網絡樹”。
主干知識以金屬元素為例,它的單質、氧化物、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重要的鹽,以及它們之間相互的轉化、等,考生都要一一系統掌握,在腦海中構建起“知識樹”。在復習時,不妨以某物質縱向展開,以組成―結構―性質―制備為線索,構建知識網絡結構圖,同時注重采用類比、類推、歸納等邏輯方法,對知識重新組合,強化學科內知識的綜合。另外,考生要多思、多問、多交流,勇于質疑,展開討論。
(二)在化學實驗中應該注意的原則。
從高考命題來看,化學實驗一直是高考中的熱點和難點。因此,考生要將實驗目的、實驗要求、需要掌握的技巧、實驗用品、器材、試劑,以及實驗原理、定理、概念,等等,一一梳理清楚,還要懂得化學實驗中應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1.實驗的科學性原則。
酸等具有氧化性的酸,在操作程序的設計上,應取少量固體先溶解,再取少量配成的溶液并加入試劑,而不能將樣品全部溶解或在溶解后的全部溶液中加入試劑。
2.實驗的可行性原則。
實驗方案應切實可行,實驗條件實驗室中能達到,所選用的化學藥品、儀器、設備和方法等在中學現有的實驗條件下能夠得到滿足。
3.防倒吸原則。
用溶液吸收氣體或排水集氣的實驗中都要防倒吸。分兩種方法:一是在裝置中防倒吸(如在裝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氣體等)。一般來說在加熱制氣并用排水集氣或用溶液洗氣的實驗中,實驗結束時應先撤出插在溶液中的導管,后熄滅酒精燈。
4.防漏氣原則。
實驗中為保證整套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在實驗前需檢驗裝置的氣密性,以防止反應中漏氣造成實驗失敗或環境污染。
5.尾氣回收原則。
(三)在選擇題中要注意“陷阱”。
在中學化學高考試題中,命題人往往設置“陷阱”,它可以糾正學生掌握知識不準確、考慮問題不全面等毛病,同時也對學生的解題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輕松地避開“陷阱”正確解題呢?下面從幾個方面分析怎樣避開“陷阱”順利解題,供大家參考。
1.正確理解基本概念,避開“陷阱”。
一些題目往往圍繞化學概念設置“陷阱”,如果概念掌握不清、理解不透,就難逃一“劫”。因此,一定要吃準、吃透每一個概念。
例1.下列物質是非電解質的是()。
分析:此題很容易錯選A,要答好這道題,首先要明確非電解質是:“溶于水和熔化狀態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A選項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在被選之列,本題答案應為B。
2.靈活運用物質的化學性質,避開“陷阱”。
物質的性質不能只停留于記住,更關鍵的是會靈活運用,避開命題人設置的每一個“陷阱”,以不變應萬變。
例2.把6mol銅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則標準狀況下放出的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A.2 mol?搖?搖 B.3 mol?搖?搖 C.4 mol?搖?搖 D.5mol
分析:該題利用稀硝酸的性質,設下了“陷阱”,很多同學只考慮到Cu與稀硝酸反應而不與稀硫酸反應,很快寫出了化學反應方程式:
從方程式可以看出,Cu在反應中過量,按稀硝酸計算,生成的NO氣體的物質的量為2mol,這樣,就恰好掉進了命題人設置的“陷阱”而錯選了答案A。
事實上,Cu與稀硝酸反應后生成的硝酸銅中還有硝酸根離子,在硫酸中仍具有強氧化性,可以和過量的Cu粉反應生成NO氣體。該題最好寫離子方程式計算:
從離子方程式可以看出,反應時按Cu、H、N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8∶2進行,而題中三者物質的量之比為3∶6∶4。顯然,H不足量,按H計算,生成的NO氣體物質的量為3mol,因此,該題答案為B。
3.準確把握限定條件避開“陷阱”。
例3.在由5種基團-CH、-OH、-CHO、-CH、-COOH兩兩組成的物質中,能與NaOH反應的有機物有()。
A.4種 B.5種 C.6種 D.7種
分析:題給的5種基團兩兩組合后能與NaOH反應的物質有:CH-COOH、CH-OH、OHC―COOH、CH-COOH、HO-CHO、HO―COOH共6種,因此易錯選項C。如果認真審題,把握題給限定條件即有機物,就很容易將HO-COOH(碳酸)排除,選出正確答案為B。
例4.某有機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在一定條件下發生水解生成兩種有機物,還能發生加聚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則此有機物中一定含有下列基團的組合是()。
①-CH;②-OH;③-Cl;④-CHO;⑤-CH;⑥-COOH;⑦-COOCH
A.③⑤ B.②⑥ C.⑤⑦ D.④⑤
分析:要特別注意選項A,氯乙烯水解它只得到一種有機物,所以只選C。
4.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避開“陷阱”。
人們往往習慣用固定了的思維模式去解決問題,命題人根據同學們的這一弱點,常常在命題中偷梁換柱或弱化信息巧設“陷阱”。
例5.100g98%的濃硫酸中含氧原子個數約為()。
A.6.02×10 B.4×6.02×10
C.4.11×6.02×10D.4.01×6.02×10
分析:該題很多同學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只考慮HS0分子中的O原子,卻沒有考慮到水中同樣含有O原子,而掉進了“陷阱”,錯選選項B,本題正確答案應為C。
例6.①NHNO中氮元素顯+5價;
②4FeS+11O=2FeO+8SO反應中+2價鐵和-2價硫都被氧化;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③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得電子數與氧化劑失電子數一定相等。
這3種說法中錯誤的是()。
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分析:該題也容易受思維定勢的影響,NHNO中氮元素顯+5價和-3價,而②、③中鐵元素和硫元素被氧化,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相等,已成了不變的事實,所以錯選人其實只要仔細審題就會看出問題,②中的硫元素并不是―2價,而是―1價,③中的還原劑也不是得電子,氧化劑也不是失電子,而應是還原劑失電子,氧化劑得電子,因此在解題中要注意這種張冠李戴的錯誤,該題正確答案為D。
三、其他需要重視的問題
(一)重視知識的“靈活遷移”,注重能力培養。
近幾年,高考化學試題淡化了死記硬背的內容,弱化了解題特殊技巧,對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逐漸提高。試題的內容考生很熟悉,入門容易,但要獲得高分并不容易。因此,考生要學會靈活運用最基礎的知識和技能。近幾年的高考化學試題都是比較經典的題目,考生不妨細細研究,這對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有幫助。
例7.(2010年廣東高考理綜化學試題第30題)固定和利用CO能有效地利用資源,并減少空氣中的溫室氣體。CO與化合物I反應生成化合物II,與化合物III反應生成化合物V,如反應①和②所示(其他試劑、產物及反應條件均省略)。
(2)由 通過消去反應制取I的化學方程式為?搖?搖(注明反應條件)。
(3)II與過量CHOH在酸催化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搖?搖?搖。
(4)在一定條件下,化合物V能與CO發生類似反應②的反應,生成兩種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請寫出其中任意一種化合物的結構簡式?搖?搖?搖。
分析:(1)的分子式為CH,耗氧為10mol;(2)根據鹵代烴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可發生消去反應,可寫出化學方程式;(3)根據酯化反應原理可寫出結構簡式;(4)根據反應②可以理解為加成反應,O=C=O斷開一個碳氧鍵,有機物也斷開碳氧鍵加成。由此可類比化合物V的兩種產物。
(二)書寫規范,表述嚴謹。
從平時的考試來看,考生在審題、符號的正確書寫等方面,容易丟分。因此,在平時復習時,考生就要注意“規范書寫、表述嚴謹”。
比如解題首先是審題,明確已知和未知,然后是分析推理,應用不同思維方法解決所設問題,最后是答題。此外,對概念、規律的描述要有條理,要科學嚴謹,切忌隨意;對化學用語、化學專用名詞的表達要準確,書寫要規范。
對于簡答題,答案不但要準確,而且應層次分明,條理清楚,邏輯嚴謹。答案宜簡潔,要緊扣題中的基本觀點和要求,并用規范的化學術語進行答題。對開放性試題可以大膽采用多種方法解答,但應使用規范性語言。
(三)重視強化查漏補缺。
考生要回歸教材,不留知識盲點,突出重點難點。如理論部分的電離平衡、化學平衡、物質結構、電解原理、原電池等。
總之,學生在備考期間除要下工夫夯實基礎、掌握知識外,還應該注重考試時心理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2010年(理綜).化學考試大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