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國歷史文化論文范文

        中國歷史文化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國歷史文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國歷史文化論文

        第1篇:中國歷史文化論文范文

        中國古代舞蹈不同的時期的形態都或多或少的對戲曲舞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戲曲藝術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借助于舞蹈,而且使舞蹈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之所以稱戲曲藝術是中國古典舞的終結形態,也正是因為它融合了中國古代舞蹈從上古巫樂到宮廷舞蹈再到民間歌舞表演形式的精華,并能集中體現我們民族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的舞蹈形態。“圓流周轉”的運動時空觀。從戲曲舞蹈運動方式來看,包含著“欲左先右”“圓弧軌跡”的運行,并且還包含有“反復其道”“極則復反”的宇宙時空運行規律。比如:“拉山膀”“云手”“圓場步”等一系列的畫圓動勢。這樣的動作形態正好與道家的“陰陽轉化”不謀而合。可以說戲曲舞蹈的動作是糅合了中國古代思想發展而來的,這種“圓流周轉”的運動時空觀是戲曲藝術沉積的歷史文化精神之一。“得意忘形”的人體審美觀。由于這種獨有的“圓”的運動方式是寄附于人體之上的,在戲曲舞蹈形態中還會沉積我們民族的人體審美觀。中國古典舞在歷史演進的過程中通過對人體的限制來體現“行云流水”的審美意象。所謂“得意忘形”,是不注重人的外觀體態而重人的內在品行,這就與西方崇尚自然美、愛好人體藝術的思想有著本質的差異。然而這種對文化審美的限制也導致了在服飾上對人體的限制,演變到最后則成為了對女性身心有極度破壞的“纏足”。

        二、中國古代舞蹈表演形式對當今古典舞發展的利與弊

        中國古代舞蹈在從民間向宮廷和古典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沒有把歌舞樂完全的分離,而是更好的吸收了這一經典的結合方式,有了更高層次的觀賞價值。不僅是中國,亞洲舞蹈的表演形式也在發展中趨向于三位一體的傳承,如中國的戲曲,日本的歌舞伎,朝鮮宮廷的“唐樂呈才”。從古到今“歌舞”兩個字從來分不開,人們不管是在節慶活動時,表達愛情時,表達豐收的喜悅時,還是在祭祀、儀式活動中,都會出現舞者邊跳邊唱的場景,不少活動中舞者還會拿著民族樂器,邊奏邊舞蹈,或是眾人在旁邊邊唱邊奏樂,舞者在中央舞蹈,這樣充分調動了群眾的情緒,讓每個人把自己的喜悅和情感宣泄出來,自娛性強。在中國古典舞蹈音樂向戲曲轉化的過程中,這種歌舞樂三者結合的表演形式被逐漸認可和確定下來,京劇和各地的地方戲曲也被當做一種完整的藝術形式被后人傳承和表演著。

        與中國對比,在同一時空發展的西方藝術則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起初的芭蕾舞只能是在歌劇和一場表演的席間休息時段表演,后來才逐漸發展為獨立的藝術。舞蹈和歌曲表演也完全的被分開。我們不能說那種藝術形式更勝一籌,但是對比芭蕾的繼承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人對經典的戲曲文化了解的太少,繼承下來的傳統劇目也太少。相比西方人對芭蕾的熱衷程度,我們對戲曲的熱衷就遠不如人。雖然歌舞樂的結合,讓我們的藝術發展到了一個高度統一的局面,可是明清前的很多經典古代舞蹈并沒有被我們繼承和發展,這也許就是文化高度結合的一個弊端。然而,芭蕾藝術在眾多藝術家的努力之下,逐漸發展為獨立的表演,我們不會看到芭蕾舞者在舞臺上又唱又跳,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只有肢體語言。中西對比來看,并不能簡單的說那種形式更勝一籌,可以肯定的是單一的表演形式和完全歌舞樂的結合都不能滿足我們對于古典舞蹈繼承和發展的需要。西方的藝術家們也在反思自己的藝術發展之路,在很多人厭倦了芭蕾的單調后,他們也在向歌舞樂結合的形式努力,比如新型的藝術形式——音樂劇。而中國的藝術家同樣也該反思,我們的優秀傳統藝術不僅是各種戲曲表演,還有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宮廷燕舞,宋代的純舞等,既然在戲曲之前有如此多優秀的古典舞蹈,我們就應該學習和繼承它,而擔此重任的中國古典舞系在這條路上還需要走的更遠。

        三、當代中國古典舞建構的反思

        建國以來,北京舞蹈學院建立了自己的中國古典舞領域,開始發展當代的中國古典舞。但是由于多年的戰亂局面,藝術文化已經被長期的忽視而發展緩慢,所以在建國初期,中國的舞蹈事業剛剛起步,中國古典舞的發展也幾乎是大多借鑒了戲曲的動作語匯,而學生的訓練體系也只是選擇芭蕾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很大的突破。直到80年代“身韻”課的創建和施行才逐漸改善了中國古典舞的教學和創作,然而這并沒有從根本改變已形成的芭蕾訓練體系和風格化古典舞的矛盾關系。直至現在,中國古典舞系仍舊存在這樣的矛盾。就現在的古典舞而言,借鑒戲曲舞蹈的精髓是無可厚非的,畢竟戲曲舞蹈是從中國古代舞蹈發展而來,并且秉承著中國古典的歷史文化精神和審美意向。然而上面也說過,中西方的審美差異導致了兩者的審美感受截然不同,既然如此用芭蕾集訓作為古典舞系學生的基本訓練體系當然不太合適,這也就是當代古典舞功能與風格的沖突。特定的訓練體系對應特定的身體功能,這樣才能使這個學科逐漸完善。從編創角度講,目前很多古典舞的作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古典舞,這也就使很多舞蹈在參賽或者演出時難以定義舞蹈類別,既然這樣,與其“掛羊頭賣狗肉”還不如直接改變方向叫“中國現當代舞”。其實,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沒有什么不好,西方現代舞給中國的舞蹈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東西方的融合也是多元文化的產物,“中國舞蹈”有這樣的創新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然而在這個創新下面我們仍然不能丟掉的是“中國古代舞蹈”的這塊牌子。

        近幾年漢唐體系的建立可以說是古典舞的一大發展,漢唐舞蹈具有中國古代舞蹈文化的相當代表性,發展漢唐舞也能體現出古典舞系建構的多元探索,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孫穎老師的不懈努力。提到孫穎老師就不得不提《踏歌》《楚腰》等經典舞蹈,這些舞蹈的背后是多少年的潛心研究所造就的,然而現在還有多少人愿意如此的“十年磨一劍”,現代社會的“短、平、快”讓很多學者心浮氣躁,這也就是我們擔心,前人在恢復古典舞經典的同時,一些人又開始破壞它。縱觀這次桃李杯舞蹈比賽,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受。我覺得現在的節目都經不起仔細的推敲。僅僅穿上古典的服飾,再套上個賦有詩意的名字就是古典舞了嗎?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人們都很難靜心潛修的去研究和學習一下東西,所以作品中出除了“炫技”之外,沒有什么推敲的價值。如果是炫技,舞蹈又如何能及藝術體操呢。文化內涵、歷史背景、情感表達、藝術價值,這些都是舞蹈區別于體操的重要因素。因此,從舞蹈本體入手,深挖、細磨,最后完成的作品才能稱得上有學習意義和觀賞意義的劇作。

        四、結語

        第2篇:中國歷史文化論文范文

        管理并非是一項孤立的活動,而與其所處的文化體系有著內在的關聯。不同的文化體系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任何管理模式也只有在合乎自身文化基因的前提下才能夠運作自如。美國管理史學家雷恩認為“管理是文化的產兒”,指出管理人員是在特定的文化價值準則和體制所支配的管理組織內作出決定的。李亦園先生也曾講到“一個民族的文化特性與企業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或者說,管理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表現方式”[1](P119)。不僅是企業管理,實際上任何組織的管理模式都深刻地打有當地文化的烙印。在中國本土文化基因的影響下,產生了倫理型的管理模式。倫理型管理是以倫理為基礎的管理模式,將倫理作為管理的動力機制與調控方式。在其中,管理的方法、原則、對象和目標等各個要素都以倫理為根本指向。中華文明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廣泛且最具影響力的文化體系之一,屬于一級文化體系的范疇。一級文化體系是人類歷史中所形成的最廣泛的文明實體,是人類群體認同的最基礎領域,有著“最高層次的文化組合和最廣范圍的文化認同”。中華文明有著與眾不同的產生源頭和地域特征,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形成了包含自身獨特的經濟生產方式、家庭及社會構造、社會制度、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民族性格及思維與行為方式等所有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在內的有機體系。中國本土文化體系具有其他文化所不曾具有的文化專屬性,包含著湯因比所講的“不被其他文明所理解的東西”。基于文化與管理的關聯性,探討中國本土的倫理型管理模式,首先要對其生成所依憑的獨特文化基因進行針對性分析。首先,以家庭為主體的社會構造為倫理型管理模式的生成提供了組織前提。從文化發生學的視角來看,任何一種文化的形成都首先受到其所處地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因而對中國文化特性的分析,應從其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入手。中華文明發端于黃河流域,屬于濕潤、半濕潤的溫帶氣候,這里幅員遼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形成了一個巨大且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在這種生態環境下,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自然就成為人們謀生的首選,于是中國傳統社會將農耕作為最主要的生產方式,強調“以農立國”。受自然地理狀況與生產技術水平的影響,傳統農業社會的精耕細作需要持久穩定的小團體通過長期合作來共同完成。血緣關系由于其天然凝聚力自然成為人們之間團結合作最強有力的紐帶,并最終形成了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結構。中國是一個家族文化傳統最為悠久和最具深度的國家,“家庭和血緣關系有一切理由構成研究前現代中國社會結構的第一主題”[2](P147)。西方傳統社會的海洋文明重視個人與團體兩級,而湮滅了家庭一級,中國社會則恰恰特別倚重于家庭,對于個人和團體則隱而不顯。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對東西方的社會格局做了精彩的比較,他認為“團體與個人,在西洋儼然兩個實體,而家庭幾若虛位。中國人卻從中就家庭關系推廣發揮,以倫理組織社會,消融了個人與團體這兩端(這兩端好像俱非他所有)”[3](P99)。中國本土文化基因對家庭的倚重,為倫理型管理模式的生成提供了最基本的組織前提。其次,以倫理為本位的價值理念為倫理型管理模式的生成提供了根本法則。對家的重視使中國形成了以倫理為本位的社會,中國文化之特殊很重要的原因正在于此。張岱年先生曾指出:“半封建的大陸性地域、農業經濟格局、宗法與專制的社會組織結構相互影響和制約,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生存系統,與這個文化傳統相適應,孕育了倫理類型的中國傳統文化。”[4](P32)以倫理為本位的價值理念注重的不是西方所強調的契約和法律,而是情理與禮俗,人們倚重于彼此之間的倫理關系,看重的是彼此之間的義務而非權利。“在西洋,個人主張自己權利而互以義務課于對方;在中國,個人以自盡其義務為先,權利則待對方賦予。是其一趨于讓,一趨于爭,固已顯然不同。”[3](P192)中國傳統文化基因中倫理本位的價值取向表現出如下特征。一是,對倫理的倚重使人們在社會生活別強調彼此間的情感對待。倫理本位的社會重倫理關系,而任何倫理關系都始自血緣親情,因此每個人都對自身所處的家庭和家族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在此基礎上人們又將這種感情依序向外擴散。“倫理的社會就是重情誼的社會。在中國社會處處見彼此相與之情者,在西洋社會卻處處見出人與人相對之勢”[3](P86)。二是,倫理本位的社會注重人際間的角色規范與等級秩序,并以此為基礎,將人們在長期社會交往中形成的禮俗作為彼此行動的依據。“倫”字在古代漢語之中本義為“輩”,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就講到“倫,輩也”。清代段玉裁注釋曰:“軍發車百兩為輩。引伸之,同類之次曰輩”。可見“倫”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上下高低的差等次序,倫理正是體現人倫關系之中這些差序和等級的規則和道理。中國傳統社會特別強調對人倫等級的區分,每個人必須明確自己在倫理關系網中的身份角色并依此行事,做到不失其倫。對倫理等級的強調需要通過禮加以保障,以禮來正名,以此規范彼此之間的關系地位。倫理本來就是以共同地域居民之間的風俗慣例和習常規則等為基礎所形成的生活法則,禮長時間作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再加之彼此間密切的倫理關聯,就使得中國傳統社會成為地道的禮俗社會。倫理與道德具有內在關聯性,這又使得倫理本位的中國傳統社會“以道德代宗教”,極為重視道德的功用,道德在其中即具有形上的超越意義又是治家理國的現實法則。最后,中國本土文化中獨特的國民性格為倫理型管理模式的生成提供了精神支撐。梁漱溟先生認為中國文化持一種向里用力的態度,注重各種關系的持中調和。就人與自然的關系而言,不同于西方文明以人為萬物主宰去控制進而征服自然,中國文化體系將人視作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秩序,將“與天地萬物同體”作為理想境界。于內對自身而言,向里用力的文化取向使得中國人注重德性修養,將修身看作是個我成圣成王的基本依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講究“反求諸己”,要求人們將內心固有的善端通過持續修養發用于外,這就使中國國民個性中極具自律精神和內省傾向。在人倫交往中,倫理本位的中國傳統社會形成了關系取向的文化個性。關系取向的文化注重人際間的互依性,認為個人利益只有在關系網絡中才能實現。倫理本位的社會具有強烈的秩序情結,注重調和人倫關系以形成和諧的倫理秩序,個人必須明確其在關系網中所處的位置,在彼此的交往中需要通過對具體情境與關系的識別以做出合宜的行為。對關系取向的重視使中國人具有高度的群體意識,將群體的價值目標置于優先位置。中國傳統文化生態注重倫理關聯,一方面在社會中構建起錯綜交織的關系體系,另一方面通過相應的道德規約指明關系互動的基本法則,從而確保社會的穩定秩序。這些中國文化基因中獨具特色的國民性格,為倫理型管理模式的生成提供了精神支撐。

        二、管理模式依憑的四重要素

        基于文化與管理的關聯性可以得知,在不同文化體系下會形成符合自身文化特質的管理模式。這些管理模式不同于個別組織在有限環境中所形成的組織管理方式,它們依托各自的地域文明而形成,屬于廣義的管理模式。筆者以文化體系與管理模式的關聯為前提,以馬克斯•韋伯的理想類型理論和行為主義學派的人際關系學說為主要理論支持,總結概括出管理模式所依憑的四重要素。首先,在不同的文化體系下形成了各自獨特的管理精神氣質,其作為管理模式的內在精神支撐,成為管理模式所依憑的基本要素之一。管理的精神氣質來源于人們在自身文化傳統下形成的深層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是國民精神與國民性格在管理領域的集中展現。馬克斯•韋伯曾經區分了社會行動的四種理想類型,即工具理性類型、價值理性類型、傳統類型以及情感類型,他認為這些行動類型都離不開主觀動機和主觀意義,而這些行為方式的背后都具有深層精神氣質上的支撐。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韋伯認為正是新教中工具理性的精神氣質導致了理性的經濟行動,從而促成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樣,任何一種管理模式在長期歷史積淀中也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精神氣質類型。它是整個管理模式中最深層的支撐性假定,作為深層的思維理念居于管理體系的內核,它生根于人們的頭腦之中卻經常表現為一種無意識,決定著群體成員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管理的精神氣質對管理模式的形成至關重要,任何管理模式都必須有自身內在的文化支撐,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理念,管理的精神氣質類型為這一切提供了精神支撐。其次,管理的根本方法是管理模式所依憑的另一基本要素。管理的精神氣質雖作為管理模式的前提是其生成的內在精神因素,但管理不能只停留在空靈的玄想之中,它必須落在現實社會的實踐應用上才能實現其價值,而管理實踐的開展首先依賴于相應的方法和手段。任何一種管理模式作為一個系統性的存在,會催生出多種管理方法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現實問題,但每一種管理模式受自身所處文化的影響,會形成一種管理活動賴以維系的根本方法。這種根本方法是最基本也是最穩定的管理方法,是其他一切管理方法的基礎,組織的正常運轉與成長發展都離不開對基本管理方法的運用。不同的文化體系會形成不同的根本管理方法,它作為管理模式中最基本的實體性要素,保證了管理的正常進行。通過馬克斯•韋伯對統治的理想類型的劃分可以進一步來分析管理的根本方法。韋伯指出統治與管理具有內在契合性,他將統治界定為“在一個特定的群體里命令得到服從的機會”[5](P238),而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讓成員聽命于組織,依管理的需要進行活動。韋伯將合理———合法型統治、傳統型統治、魅力型統治作為統治的三種理想類型,分別以法律規則、傳統習俗、超凡魅力作為統治的根本方法,這些各自所蘊含的統治方法正是區分此三種類型的內在依據。由此可見,每一種理想的統治類型都有自身特定的根本方法,以保障權力的實現及統治的合法性,與之相應,管理的根本方法亦是管理有效推進的根本保障,反映出管理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管理模式所依憑的根本要素之一。再次,對成員關系的考量也是管理模式所依憑的基本要素之一。基于管理模式與文化的關聯性,地域文化中所形成的交往理念同樣是當地組織管理中成員交往所奉行的基本準則。自行為主義學派興起以來,對成員關系的溝通協調已被認為是組織有效運作的基本前提。管理必須依托于特定的組織,為達成組織目標必須使成員有效地聚合在一起以形成正式群體。組織是群體性的存在,而群體作為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必然存在著復雜的交往關系,那么對成員關系的考量就成為組織管理所要面臨的基本問題。實際上人既是管理的主體,同時又是管理的對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人的管理,對人的管理不僅是對個體成員的規約,更有對彼此關系的協調。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之中,受各自文化體系的影響,會產生出對彼此關系的不同假設,從而形成不同的人際交往理念與法則,這也從根本上決定了管理的不同風格與方式。最后,成員管理所要達成的理想目標也是管理模式所依憑的基本要素之一。管理目標作為管理的基本要素,是管理活動所期望的結果,成員結成群體參與組織活動正是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德魯克在《管理實踐》一書中將目標看作是管理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指出“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人作為管理活動中唯一具有創造性與能動性的存在主體,對人進行有效的管理,使成員聽命于組織是管理活動最基本的訴求之一。對組織成員進行有效地管理,使成員依照組織的需求展開活動,即是管理實踐順利開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管理效力的應有之義。受所處文化體系的影響,對于成員在接受管理后呈現出何種狀態才算作管理的成功與有效,不同的管理模式對此問題的理解存在著較大差異,這也直接決定了管理的風格與方式。由此可見,管理的精神氣質類型、管理的根本方法、對成員關系的考量以及成員管理的理想目標是管理模式賴以依憑的四重要素。這四個方面深受所處文化體系的影響,是文化與管理相互影響和滲透之后的共同產物。精神氣質作為內在的精神支撐,居于管理模式的深層,確立了管理的精神理念與內在風格,為管理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調;管理的根本方法則是任何管理模式所依憑的根本手段,是管理模式現實運行的基本方式;對成員關系的考量來源于文化傳統中對人際交往關系的根本看法,它確立了組織成員之間交流互動的基本法則;而成員管理的理想目標作為管理模式的又一基本要素,決定了經過管理活動后組織成員所應達到的理想狀態。這四重依據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關聯,互相作用,共同構成了管理模式的有機體系。

        三、倫理型管理模式的根本樣態

        受倫理本位的文化生態影響,在中國本土文化體系下形成了倫理型的管理模式。實際上,倫理與管理本來就存在著共通之處,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倫理的本意是通過對人倫關系的協調與規范以實現秩序和諧。管理在本質上也是處理各種關系的活動,是為了實現預期目標而以人為中心的協調活動。由此可見,倫理和管理在協調關系以實現秩序目標上具有共通性。倫理型管理模式將倫理作為管理的根本依據,將倫理滲透到管理活動的各個環節,倫理不僅是管理的基本方法,而且還成為整個管理活動的精神支撐與價值歸宿。依據上述管理模式所依憑的四重要素,以中國文化體系為基礎的倫理型管理模式有著自身鮮明的存在樣態。首先,倫理型管理模式依托于人們之間密切的倫理關聯,管理的精神氣質類型體現為一種不同于西方工具理性的情理精神。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傳統在血緣關系的基礎上將各種人倫關系都賦予了溫情脈脈的情感內涵。梁漱溟先生認為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一個人的生命,不自一個人而止,是有倫理關系。倫理關系,即是情誼關系,亦即是其相互間的一種義務關系。所貴乎人者,在不失此情與義。‘人要不斷自覺地向上實踐他所看到的理’,大致不外是看到此情意,實踐此情義”[3](P131)。情理是人倫關系中規范彼此感情的道理,情理精神意在合情合理,將情與理在人們的思維意識中交織在一起,共同指導人們的行動。倫理型管理模式中的組織成員重視內在感情的自然表達,將成員間的情感關聯作為組織生活的重要價值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倫理型管理模式所強調的“理”并非是西方管理思維中純粹的工具理性,而是一種關乎人情的道理,是處理人倫關系的規范與法則。西方管理思維中的工具理性精于計算,需要盡可能排除管理活動中的個人感情,避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得管理成為純粹的技術化和程序化活動。而倫理型管理所強調的恰恰是最能表達人們彼此親密感情的情理精神,通過人際間的溫情與關愛來協調成員秩序,實現成員對組織的自覺忠誠。其次,倫理型管理模式將道德作為管理的根本方法。倫理型管理下的組織成員內在蘊含著情理精神,成員之間具有親密的倫理關系,彼此相互熟知且具有深厚情感,對這種人性化組織的管理更適宜運用道理的力量來規約,而非要求成員對組織規范強制服從。倫理本來就是由共同地域的居民在長期交往中所形成的風俗習慣衍生而來,是在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道理法則,因而道德就成為了倫理型管理模式運作的根本方法。道德作用于中國傳統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內在的個我修養還是外在的經濟、政治等一切社會活動,都離不開道德的引導與規約。對道德的重視表現在人倫交往之中則是中國人重彼此義務而輕自身權利。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管理模式將嚴格規范的法律規則作為有效管理的根本保障,而在倫理型管理模式中,與道德相比法律被置于相對次要的位置,僅作為管理的輔手段存在,正所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甚至在中國傳統法律規范中也處處顯露出對道德情感的考量,孔子就將其父攘羊后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論語•子路》)作為一種合乎直道的正義行為。中國傳統社會的法律審判主張“哀敬折獄”,要求法官以悲憐審慎之心來斷獄,也充分體現出倫理型管理的道德傾向。有學者就指出“重親情倫理”是中國法律精神的一個鮮明特色,是維系中國兩千年“平穩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歷史上是“相當有效”的。[6](P65)在倫理型管理模式下道德貫穿于組織管理的始終,不僅成員個體具有內在的德性自覺,組織的正常運轉也離不開道德的力量;不僅組織運作的動機要符合德性要求,其結果也不能與道德價值相背離。再次,倫理型管理模式尤為重視組織成員間的倫理關聯。在倫理本位的文化生態中,倫理已然成為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要素。有學者就曾指出“西方人的不朽是在宗教中實現的,而中國人的不朽則是在倫理中實現的”[7]。西方社會個體與團體之間涇渭分明,有著明確的界限,而倫理本位下的中國傳統社會絕不存在原子式的個體,人們自始至終都處在諸多倫理關系的包圍中,無法脫離倫理關聯而獨立自存。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了錯綜復雜的倫理關系網,每個人都作為網絡中的一個節點而存在,在關系網絡中認定自我并實現自我。對倫理關系的重視使得中國文化基因下的個體成員大都具有集體主義的行為取向,將集體目標的實現放在優先位置。倫理型管理的關系模式具有以下兩方面的維度:一是成員之間橫向的情感關系,其于內發自成員的自然感情,是主體善良意志的充分表達;于外表現為對他者盡心竭力的無私關愛。組織成員橫向的情感關聯既非單向度的義務,亦無等級權威的特征,情感關愛是互相給予的,關系雙方具有對等性,成員之間都不計算個人得失而以真情厚意彼此相待,營造出恩愛和睦的組織氛圍。二是組織成員之間縱向的等級關聯,等級差別是倫理的應有之義,倫理型管理需要人們明確自身在組織中的角色地位,并依據與自身相對應的角色要求進行活動,以確保組織的穩定秩序。橫向的情感關聯與縱向的等級秩序相耦合,在組織中形成了牢固且有序的關系網絡,共同構建起有機的倫理共同體,極大地增強了組織的聚合力。最后,倫理型管理模式以成員對組織的情感忠誠為歸宿。西方管理模式強調個人主義理念下成員對組織的工具性承諾,它以個體與組織訂立的契約為基礎,依賴明確的規章制度、法律合同等外在控制方式強制性的確保成員對組織的機械服從。而倫理型管理模式強調個人的情感參與,重視成員主體性的發揮,在此基礎上通過盡心盡力的推己及人,將主體內在的仁心仁性推擴到組織之中,把自己的一切情感與力量都毫無保留的奉獻給組織。倫理型管理模式所要達成的忠誠目標以親密的人倫關系與深厚的情感關愛為基礎,本質上是組織成員對所依存關系的承諾與依賴。可以說,倫理型管理的忠誠是一種主動忠誠,是主體內在的道德自覺與責任擔當,這種忠誠由內而發指向外在他者,是人們對組織其他成員以及組織整體的情感對待和真誠奉獻。基于組織生活中形成的親密關系與深厚情感,成員個體對組織的忠誠不再需要外在契約的約束,而是內化為組織深層的價值觀念,與組織融為一體,表現出自愿自覺的忠誠態度和忠誠行為。在倫理型管理模式中,組織成員在長期交往中既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又形成了穩定的等級序列,組織已成為保障個體存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共同體,成員在組織生活中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與歸屬感,將組織整體利益放在首位,表現出極高的忠誠向度。

        綜上所述,在中國本土文化體系下生成的倫理型管理模式以情理為管理的內在精神氣質,以道德調控為管理的根本方法,在管理過程中注重成員間的情感關聯與倫理團結,將成員對組織的情感忠誠作為管理的終極目標。無論是傳統社會還是現代化進程中的今日,源于本土文化基因的倫理型管理模式對中國社會的組織管理均產生了持久效力和深遠影響。

        作者:王潤稼 單位:北方工業大學學院

        參考文獻:

        [1]李亦園.文化與修養[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美]吉爾伯特•羅茲曼.中國的現代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3]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5][德]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第3篇:中國歷史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概念隱喻;隱喻表達;文化術語;英譯

        1 引言

        隱喻的理解是翻譯的基礎,影響隱喻理解的因素有文化、語境等。隱喻與文化之間具有

        不可分離性。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而且是一種認知手段和思維方式。隱喻不僅可以反映說話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還可以構建一定的觀念或現實,影響聽話人/讀者對于世界的感知和認識。本論文在George Lakoff概念隱喻的理論框架下,把中國傳統文化術語中的隱喻表達作為研究對象,透視出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并揭示了蘊涵的中國文化模式,本論文同時也對隱喻概念理論研究現狀做了進一步的總結和概括。

        2 隱喻概念理論研究現狀概述

        20世紀80年代, 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隱喻的研究出現了向認知的專項,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概念隱喻理論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提出。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標志著認知觀的隱喻研究全面開始。該定義的具體內容是指隱喻是人類對某一領域的知識和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統一理解;使源域到目的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過程中保持不變的意象圖示結構(invariance hypothesis)。

        (1) 國外研究現狀概述:在國外,與隱喻翻譯相關的研究共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規則性限定,即要求隱喻的翻譯依據特定的規定性方法進行,Newmark(1980)最先提出的幾種隱喻翻譯方法得到眾多研究者的認同。它們包括:直譯、明喻;對等議、意象重現、解釋性翻譯等。第二類研究將隱喻翻譯方法與文本類型聯系起來。Newmark(1995)將隱喻分為死喻、標準隱喻、改喻、新隱喻及創新喻等若干種,譯者可依據它們包含的信息量確定在不同文本類型中的處理方法。第三類研究將隱喻翻譯與文化聯系起來。概括來講,第一類研究列舉了隱喻翻譯的處理方法,而后兩類研究則涉及隱喻翻譯中策略使用的限定性條件。隱喻的翻譯既受到語篇的制約,也受到文化差別的限定。

        (2) 國內研究現狀概述:國內也有較系統的評述,如林書武(1997,2001)的《國外隱喻研究綜述》、《隱喻研究的基本現狀、焦點及趨勢》,束定芳(2000, 2002)的《隱喻學研究》、《隱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與研究課題》,李福印(2000)的《研究隱喻的主要學科》等。束定芳(2011在《論隱喻的運作機制》一文中談到:隱喻涉及兩個處于不同領域(范疇)的概念,隱喻意義的產生是兩個概念之間互相作用的結果。這一互相作用通過映射的方式進行。在映射過程中,屬于某一領域的相關概念和結構被轉移到另一領域,最終形成一種經過合成的新的概念結構,即隱喻意義。王斌(2002)在《隱喻系統的整合翻譯》中從交織的角度解釋翻譯中的隱喻結構,通過對隱喻結構源語(域)與目的語(域)的整合分析,論證了隱喻結構對翻譯解釋的局限性在于泛化個別整合模式;若能發揮其動態整合功能,為翻譯的全面解釋提供契機。

        3 中國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翻譯策略

        在對中國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表達研究中,作者發現隱喻翻譯過程中意象的不對稱極為明顯,時而丟失、時而變換、時而添加,形成一種有趣現象。根據 Newmark(1980)的隱喻翻譯理論,下面將結合實例,探討中國文化術語翻譯中的三大策略:即直接對等譯法、意象代替翻譯法和意象轉換法。

        (1)直接對等翻譯法:直接等喻法是保留相同的隱喻意象,即進行直譯,這意味著在目標語中重造一個相同的意象,即在譯入語中再現相同的喻體和比喻手法,條件是讓譯語讀者感到自然。例如:“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譯為:Four Virtues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green environment)。

        (2) 意象代替翻譯法:不是所有的隱喻都可直譯,畢竟在中英兩種文化背景中都存在著大量特有的隱喻.隱喻不可避免的被烙上鮮明的民族特色,擁有一些獨特的文化特征。當我們遇到這些找不到等同意象的隱喻時,就要用目標語中的常用意象來替代源語中的意象。例如:“紅人” 譯為:sb’s man of hour;“臺柱教授”譯為:star professor;“交際明星”譯為:our social butterfly “提心吊膽”譯為:on pins and needles 等等。

        (3)意象轉換翻譯法:在處理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翻譯時,也會遇到意象轉換的情況,會使用意譯。意譯是直譯的一種補充手段.這種譯法傳遞了原文的意思,而未保留原文的句子結構和修辭手段。這種譯法多運用于一些文化標記鮮明,某一文化特有的隱喻.例如:“愛吃醋,吃不相干的醋”譯為: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4 結束語

        隱喻的翻譯過程, 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隱喻翻譯如果沒有深刻而多元的思維,就不可能反映原文的文化意味,也不能真實達意。翻譯是文化交流的橋梁,我們在翻譯隱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語境等因素,根據具體的語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以達到最有效的交際,并為中國文化的翻譯研究帶來一個較大的飛躍。

        參考文獻

        第4篇:中國歷史文化論文范文

        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的哲學線索和歷史線索全文如下:

        摘 要:針對國際貿易理論本科教學中存在的難以在知識的深度性和課堂的生動性之間把握平衡等現實問題,認為,在教學中缺乏哲學和歷史思維的導入是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礎上,對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存在的哲學線索和歷史線索進行完整的梳理和提煉,希望有助于同行本科國際貿易理論的教學和研究。

        關鍵詞:國際貿易理論; 本科教學; 哲學線索; 歷史線索。

        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師生們來說,面對《國際經濟學》、尤其是其中的國際貿易理論部分的教學,都頗有畏懼之心。主要原因之一是,國際貿易理論較之國際金融理論和其他經濟學科,具有更多的幾何圖形和數理實證分析,理論發展又具有較強的邏輯連貫性,要求學生既具備扎實的微觀宏觀經濟學基礎和基本的高等數學知識,又要有一定的邏輯分析能力,甚至還需要一點對經濟問題研究的熱情和興趣[1]。在教學中,教師往往難以在知識的深度性和課堂的生動性之間把握平衡,容易陷入乏味的說教中去;

        在學習中,學生往往忽視邏輯思維整體把握,割裂各個數學模型間的聯系,陷入死記硬背的痛苦境地從而,在教與學方面,都達不到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國際貿易理論的教學中忽視哲學和歷史思維的導入; 缺乏哲學和歷史的視野,必然將國際貿易理論說教成干巴巴的數學模型和幾何線條,使得課程的教學缺乏生氣和現實感。哲學方法和歷史方法是一切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方法,綜觀幾百年來的國際貿易理論演化史,我們發現,國際貿易理論與其他社會科學一樣,其發展也存在著清晰的哲學線索和歷史線索。把握好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的哲學線索與歷史線索,才能使我們對國際貿易理論的理解和學習提升到一個更高層次上。以下,筆者結合自己本科教學的心得體驗,對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的哲學線索和歷史線索進行提煉和總結,希望對同行的教學有所幫助,并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把握國際貿易演化中存在的潛在規律。

        一、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的哲學線索。

        國際貿易純理論在長久的歷史演化中潛藏著一條哲學線索,我們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首句來形象化地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2]這句話是老子從哲學的層面上來探索宇宙萬物演化的規律,也可以從系統的層面上來揭示國際貿易理論整體邏輯演繹的哲學規律。

        ( 一) 道生一。

        所謂的道生一,即,經濟學為說明資源配置之道,逐漸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論分析框架。

        國際貿易理論其本質是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是研究既定市場經濟制度下的資源配置問題,所以國際貿易理論所要討論的是世界范圍內的資源配置問題。微觀經濟學為了說明理性人進行資源配置之道,數百年來,從亞當斯密提出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的原理以來,西方經濟學家們進行著一場構建一般均衡理論大廈的智慧接力。到 19 世紀末,馬歇爾將古典的勞動和成本價值理論和新興的邊際效用價值理論綜合起來,從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構建一個以供求分析為基本框架的新古典經濟學范式[3],一般均衡理論分析框架初步建立起來,后經阿羅、德布魯等現代經濟學家的嚴格證明,使一般均衡理論實現了完全公理化。當我們通過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后,掌握了這個資源配置之道,接下來的《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學習中,我們就要將這個為說明資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國際經濟格局下進行應用,來討論世界范圍內的資源配置問題,即國際貿易問題。

        ( 二) 一生二。

        所謂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觀經濟學的一般均衡理論在國際貿易理論中的應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貿易理論和現代自由貿易理論。

        在微觀經濟學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幾何分析工具: 一是生產可能性界曲線,二是相對價格線; 三是社會無差異曲線。生產可能性邊界在古典與現代貿易理論的不同理論假設的基礎上,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古典貿易理論,堅持勞動價值論,在勞動的同質性和唯一性的假設下,生產可能性邊界是一條直線段; 而現代要素稟賦理論,貫徹要素價值論的原則,引入另一種生產要素資本,在兩部門不同要素比例的條件下,生產可能性邊界呈外凸狀。在封閉條件下,國與國之間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和社會無差異曲線的不同形狀和位置導致了國與國之間相對價格的差異。相對價格的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于是古典貿易理論與現代貿易理論又進一步統一到比較優勢理論中去。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國際貿易完全競爭理論中的完美應用。

        ( 三) 二生三。

        所謂二生三,系指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新階段,誕生了新貿易理論。

        1970 年代后,國際貿易理論在引入規模經濟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競爭模型,將資源配置之道貫穿到國際貿易不完全競爭理論的分析中去,從而實現貿易理論的新變革。規模經濟因素的引入,導致遞減的機會成本,從而形成內凹狀的生產可能性邊界曲線。新貿易理論有三大貿易理論模型,它們是外部規模經濟模型、壟斷競爭模型和寡頭壟斷模型。外部規模經濟模型仍然應用一般均衡的三大工具,說明外部規模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 而壟斷競爭模型和寡頭壟斷模型則將微觀經濟學中的產業組織理論分析方法應用新貿易理論的研究中去,從而證明了產品的差異性、規模經濟,以及廠商的非合作行為在國際貿易中的決定作用。

        ( 四) 三生萬物。

        所謂的三生萬物,是指在古典貿易理論、現代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的基礎上,國際貿易理不斷演化,從多個研究的角度產生諸多理論流派和觀點,所有這些理論都可以統一在供求價值論的理論框架下。

        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價格理論( 供求價值論) ,即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給兩個因素共同決定的。國際貿易從其實務本質來說,就是一筆以國家為主體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給方和需求方;一筆交易的達成,或是由于供給方的交易意愿較強,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較強,我們都可以從供給方和需求方去尋找其交易背后發生的動因。同樣,任何國際貿易理論,或是從供給層面,或是從需求層面來尋求不同形態貿易發生的基礎,或二者兼有之。綜觀各種貿易理論,其貿易基礎的決定因素可用下圖加以概括。

        ?圖 1 國際貿易基礎的決定因素[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從思維的高度展現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哲學脈絡。綜觀諸多國際貿易數理模型,大多可以從一般均衡框架中的三大幾何曲線的變化中得以生動說明。生產可能性邊界曲線的變化: 或呈直線狀( 古典貿易理論) ; 或呈外凸狀( 現代要素稟賦理論) ; 或呈內凹狀( 新貿易理論) ; 或內外移動或偏向不同的坐標軸( 反映要素積累對國際分工的影響) 。社會無差異曲線的變化: 或內移或外移( 反映一國福利水平的高低) ; 或偏向 X 軸或偏向 Y 軸( 反映一國對 X、Y 兩種產品的不同偏好性) ; 或彎曲或平緩( 反映一國對兩種產品組合的不同偏好程度) 。相對價格線的變化: 或相對平緩( 反映一國在 X 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 ; 或相對陡峭( 反映一國在 X 產品上具有比較劣勢,而在 Y 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 ; 相對價格線上生產均衡點和消費均衡點的位置又呈相應的變化( 兩點合一反映一國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態; 兩點分離則反映一國參與國際貿易分工的狀態; 消費均衡點在生產均衡點左上方,反映一國出口 X 進口 Y; 消費均衡點在生產均衡點右下方,則相反) 。三條曲線不同的變化組合生動而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貿易基礎和貿易形態的變化。此外,作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組成部分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則成功應用于貿易政策的經濟效應的分析中。所有這些分析又統一于以供求價值論為基礎的一般均衡框架,源于理人假設下的全球化資源配置之道。這就是資源配置之道在國際經濟格局下簡潔而有力的演繹。

        二、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的歷史線索。

        國貿理論的講授,如果過多地滲透進數理的語言,不免顯得枯燥乏味。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對其學習和講授,歷史視野的引進也必不可少。縱觀數百年來的國際貿易理論演化史,筆者認為,存在著三大歷史動因推動著國際貿易理論的不斷發展。

        ( 一) 與貿易保護主義斗爭的需要。

        歷史上,西方國際貿易理論主要存在著兩大流派:

        一是自由貿易理論流派; 二是保護貿易理論流派。其中,前者居于主流地位,后者居于支流地位。在以國家為主角的全球經濟體系中,國際貿易所引起的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必然會影響一國國內不同部門的利益和不同國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學者或是站在本部門利益或是站在本國利益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貿易理論和政策主張。因此,國際貿易理論自身存在著強烈階級性和對抗性。整個國際貿易理論的演進史就是自由貿易主義和保護貿易主義的斗爭史。亞當斯密絕對成本理論的提出,是站在當時新興工業資產階級的立場上來反對重商主義; 李嘉圖比較成本理論的提出是為反對當時的《谷物法》,從而為英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進掃除了障礙; 李斯特為了保護德國的民族工業,提出保護幼稚產業理論,以對抗英法兩國經濟學家極力主張的古典學派自由貿易理論。各學派的理論觀點也是在相互尋找對方理論邏輯漏洞的過程中而提出的,他們背后是所代表的階級集團的對抗,在思想層面上同時也是他們各自貿易理論觀點的精彩疊呈的博弈。亞當斯密批判了重商主義金銀是財富唯一形態的財富觀,將絕對成本理論建立在更為科學的財富觀的基礎上; 李嘉圖為回應《谷物法》支持者對斯密絕對成本理論存在的邏輯漏洞的攻擊,創立了比較成本理論,夯實了國際分工的理論基礎,使自由貿易潮流波及到世界更廣的范圍; 李斯特則高舉民族主義的大旗,提出生產力理論以抗辯斯密的財富觀理論,創立符合德國國情的保護幼稚工業論,在理論上指導著德國走上了工業化道路。這些經濟學家的貿易理論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階級烙印和人文情懷,其背景的充分展開,將展現出一幅生動而鮮活的歷史畫面。

        ( 二) 理論在邏輯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論的發展既有質變,也有量變。當理論的質變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來的時候,理論就開始自我完善式的量變。這種量變是尋找固有理論在闡述或論證過程中所遺留的邏輯方面的漏洞和空白,進行自我填補、自我完善。這既是學術研究的路徑,也是推動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現實動因。這種動因,在推動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歷史上,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雖然成功論證了各國參加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的貿易基礎,但是李嘉圖的理論并沒有解決貿易雙方利益的具體分配問題,特別是沒有解決進出口商品交換比例如何確定的問題。李嘉圖留下的這一國際貿易利益劃分問題的學術空白,被其后繼者約翰穆勒所填補。于是,穆勒創立了相互需求說,從而補充和發展了比較成本理論; 此后,馬歇爾又運用數學工具闡釋了穆勒的相互需求說,以幾何圖形使這一學說精密化[5]62 -63,以臻于完美。此外,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和羅伯津斯基定理也是對 H-O 理論所遺留下的貿易利益在一國內部分配和要素積累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等問題的理論空白進行填補。

        國際貿易理論在邏輯上的自我完善又表現為,隨著價值理論的發展,國際貿易理論日益將自己建立在更為科學的價值論的基礎上,使貿易理論的發展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越。價值理論是經濟學研究的基礎,西方主流經濟學經歷了勞動價值論、要素價值論、效用價值論到供求價值論的不斷更替,國際貿易理論也經歷了古典貿易理論到要素稟賦理論的演進,最終將技術、要素稟賦和偏好集于一體,形成了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礎上的國際貿易理論標準模型,從而使其理論基礎更為堅實完善。

        ( 三) 應對國際貿易現實挑戰的需要。

        任何經濟理論都是對經濟現象的反映和解釋,當實踐的發展,經濟理論不能夠解釋說明新的經濟現象時,就必然會得到不斷的修正,甚至被否定,這就為新理論的誕生提供了歷史契機。國際貿易理論幾百年來的演化史,其實就是不斷地應對國際貿易現實挑戰的歷史,實踐給予貿易理論以新的生機,賦予其新的時代內容,甚至實現了其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越。要素稟賦理論認為,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參加國際貿易的各國將出口密集使用其擁有量豐富的要素的產品,進口密集使用其擁有量稀缺的要素的產品。當里昂惕夫利用大量的統計資料來實證檢驗美國的進出口商品結構時,卻得出了與這一結論相反的結果。如何解釋這個被普遍認為正確的理論卻又與國際貿易的現實相矛盾的現象,引發了戰后一系列新的貿易理論的產生,從而推動著國際貿易理論向縱深發展[5]81。

        回眸世界一百年來國際貿易發展歷程,從勞動分工形態演變的大尺度看,過去一百年國際分工的基本層面從產業間、產業內深入到產品內部的不同工序、區段、環節和流程; 為應對國際貿易現實的挑戰,國際貿易理論也順次經歷了產業間分工理論( 以比較優勢原理為核心的傳統貿易理論) 、產業內分工理論( 新貿易理論) 、產品內分工理論階段[6]。二戰后,國際貿易所表現的特征與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所預期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 1960 年代以來,約2/3 甚至更多世界貿易是發生在技術、資源和偏好相似的發達國家之間,其主要以制成品貿易為主。這對以產業間貿易為研究對象的傳統貿易理論形成強大的挑戰,導致 1970 年代新貿易理論的誕生[4]94 -95。當前國際產品內分工深入發展的現實,對以產品為基本分工對象的國際分工貿易理論帶來了新的挑戰; 而正在發展成熟的產品內分工理論彌補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長期忽視工序層面分工現象的缺陷[6]。

        以上三大動因,或單獨或共同地推動貿易理論大樹不斷地發展、繁榮壯大。例如,相互需求理論的誕生,既有填補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空白的需要,又與當時英國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貿易運動相聯系; 重疊需求理論的產生,既有應對發達國家間產業內貿易現實挑戰的需要,又彌補了傳統貿易理論長期忽視需求層面分析的缺陷; 普雷維什的中心外圍論的提出,則既有維護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分工利益的動因,又有理論應對國際貿易現實挑戰的需要傳統貿易理論認為自由貿易對參與國普遍有利,而二戰后的國際分工情形正好與之相反。

        總之,國際貿易理論的講授與學習貫穿哲學的線索,能充分展示理論數理推導的邏輯美,增強教學的條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更好地把握國際貿易理論的內涵; 貫穿歷史的線索,則會增強理論課講授的生動性,使其更貼進社會科學的本源,這不僅有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論專業素養的養成,加深其對理論發展的來龍去脈的了解。聯系歷史背景,緊扣理論觀點,再配以條理性和系統性的模型解說,必然使課堂的講授張馳有度,更富有立體性。當然,這也對教師綜合知識的掌握提出了更大挑戰。哲學方法與歷史方法,是研究一切社會科學的根本方法; 同樣,高校在國際貿易理論的教學中,也必須將哲學和歷史線索充分展現,并且在必要時進行適當歸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講授效果。

        參考文獻:

        [1]文娟。《國際經濟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 經濟師,2009,( 07) : 115 -116.

        [2]老子,。 道德經[M]。 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朱富強。 計量經濟分析能夠發現理論嗎? [J]。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9,( 01) : 74 -82.

        [4]李坤望,張伯偉。 國際經濟學( 第二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5篇:中國歷史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傳統文化;農業銀行;金融企業;核心價值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悠久文化,猶如一脈涓涓細流滋養著華夏民族,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營養劑,是當代社會發展的軟實力。如何在恢宏的中國歷史文化畫卷中,找尋時展的契合點,將是我們不懈努力的目標。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企業的興衰成敗事關國家建設的成敗,而縱觀歷史,雖然中國歷朝歷代都奉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商人在歷史中的地位也不高,但在中國歷史上,晉商、徽商、閩商一系列商幫卻留下了他們的印跡,這些商人團體之所以能夠取得輝煌的成就,支撐他們的精神力量源泉就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歷史文化,文化具有傳承性,作為新時代的企業又能從傳統歷史文化中學習什么對企業發展有意的東西呢? 筆者通過個案分析中國優秀歷史文化對農業銀行企業文化的影響,以期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提供一個思考角度。

        1 中國優秀歷史文化對現代企業的啟示

        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文化發展史,積淀著極其豐厚的文化資源。新形勢下的企業,要探索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 就不能放棄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揚棄,不能用割斷歷史的方式去建立所謂的企業文化,要充分領會中國優秀歷史文化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指出:“中國的企業文化在與國際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還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那部分。要想發展、繁榮中國的企業文化,需要我們把好的傳統繼承下來,并在實踐的過程中創新,實現文化的對接和超越。”[1] 在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儒家文化居于主導地位,儒家學者提出的仁義禮智信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有三層含義:仁者,仁義也,指與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互相關照;仁者,易也,指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做事為人為己;仁者,愛人也,指要關愛他人,儒家仁的思想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對于現代企業的啟示意義在于,在企業發展中重視人的價值,構建和諧的用人環境,使員工能夠感受到企業的關愛和尊重。義者,宜也,尊賢為大,義以尊賢為核心,儒家在強調義的同時,也關注利,但對利的獲取提供了限定,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家的義利觀對于現代企業的啟迪在于,一方面企業在選拔人才時要將品德放在第一位,以賢、能作為人才衡量標準。另一方面,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感,要誠信、合法經營。禮,可理解為禮節、禮儀,既可指待人接物的規矩,也可指社會組織的規范,具體到企業就是要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只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才能促進企業的有序運作,將個體的行為加以約束,使其有章可循,對企業內部可以實現公平公正,對企業外部可以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智,是非之心,智也,意指一個人能夠明辨是非,理清事物的來龍去脈,而要想做到此,必須具備很高的知識素養,儒家智的思想運用于現代企業就是要讓企業重視員工知識水平的提升,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使員工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以發揮知識生產力的作用。信可取信任、誠信之義,信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它可以降低人際交往的成本,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培育員工之間的信任,也要培育員工對企業的信任,只有培養起信任,才能夠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對企業的忠誠,此外誠信是企業做強做大的不二法寶。在中國歷史文化思想中,僅次于儒家的是道家思想,道家認為自然界萬物處于經常的運動變化中,其運行有特定的道,即規律可循,要順乎自然,不能違背客觀規律,運用到企業建設中,就是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遵循企業發展的普遍規律,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也即將個性與共性統一于企業建設中。此外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曾經有過重要影響的法家,他們主張“合群”的思想,荀子在《荀子·富國論》中指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2]。由此在現代企業中要培養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法家的其他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勢、法、術的思想,勢就是權力、權威;法,指法律、法制;術,指辦事、用人的方法和藝術,這些豐富的治理國家的對策放到企業中同樣適用,企業領導要樹立權威,企業要制定法律法規,在用人方面要講究方法。法家還把歷史看作變化的過程,企業也要審時度勢,不能墨守陳規。總之,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深入探討其價值,大到國家、小到企業都大有裨益。作為金融企業的農業銀行要在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構建屬于農業銀行自己的企業

        文化。

        2 農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管窺

        經濟學家曾經指出“對于一個企業其文化理念和價值觀點非常重要,一流企業的發展和創新靠的是先進文化;二流企業依托產品的營銷;三流企業則只盯著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這就告訴企業管理者要轉變思路,將企業文化建設放在首位。近年來,農業銀行已經開始關注和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但在構建完整的企業文化體系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對企業文化建設不夠重視,一方面企業工作重心傾斜于經營指標的完成,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度不夠;另一方面,片面理解企業文化,錯誤的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休閑娛樂和文藝消費,以節慶活動來替代企業文化建設。第二,缺少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企業文化建設需要遵循科學的理念,與企業發展的總體戰略相吻合,然而農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理念模糊,目標定位欠準確,致使員工所認同的核心價值觀游移不定,難以形成推動企業發展的向心力。第三,管理過程中個別領導存在作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意志實施管理,脫離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導致企業人心渙散、人才外流現象曾出不群,給企業發展帶來隱患和風險。第四,企業文化共識有待形成。企業文化塑造的是企業自身形象,只有對外形成統一的企業文化共識,企業才有團結奮進的動力,然而企業對構建一個什么樣的文化制度認識不足,使有效的企業文化體系滯后于企業發展[3]。總之,企業必須正視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包含許多具有啟示性的文化建設因子,企業應大力挖掘這一文化資源服務企業文化建設。

        3 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引領農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路和策略

        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重要部分,更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21世紀,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競爭力的基石和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如何利用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建設農業銀行企業文化:第一,以誠信構筑農業銀行企業員工的核心價值觀。晉商主要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而票號就是古代的銀行業,晉商之所以稱雄國內商界五個多世紀,他們的成功源自于晉商所構筑起的以誠信為本的核心價值觀。農業銀行作為服務三農的重要商業媒介,必須以誠信作為員工的核心價值觀,保證農業資金高效、有序的流向農村經濟建設。第二,以人為本作為農業銀行企業管理的宗旨。以人為本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因子,所謂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中心,強調創造一個自我學習、自我激勵的企業環境。農業銀行企業要做到以人為本:首先,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指出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實現科技進步,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關鍵都在人,所以企業要重視人的作用。其次,企業用人制度要充分考慮到員工的個性習慣,承認員工個人需求,尊重員工個人價值和尊嚴,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將個體的利益與企業的長遠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因為馬克思曾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自己的利益有關,只有滿足個體的差異化需求,才能調動員工積極性。最后,農業銀行企業要培養一種親密和信任的企業氛圍。信任是溝通的橋梁,也是員工通力合作的資本,只有建立起員工親密、信任的關系,才能增強員工的凝聚力。農業銀行企業作為服務性企業,員工的對外形象對企業發展至觀重要,而員工的形象地塑造來自于他們對企業的認同度,而認同度是構筑于員工對企業的感受之上的。第三,進取、敬業、群體的農業銀行企業精神。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的環境下,農業銀行企業要具備強烈的開拓精神,要有敢為天下先的雄心壯志,成為引領中國金融業健康發展的翹楚。敬業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敬,原是儒家哲學的一個基本范疇,孔子主張人在一生中要始終勤奮、刻苦,為事業盡心盡力,農業銀行作為企業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本著回饋社會的高度信念,真正成為同行業敬業的楷模。在荀子思想中,群是很重要的概念,他指出人們要生活得好些,有必要合作互助,正所謂“一則多利,多力則強,強則勝物”,由此可見群體的重要性,農業銀行企業要在不斷擴充業務的征程中發揚群體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商戰中發展壯大,獨領。第四,制定嚴格規范的企業管理制度,并強化制度的落實。在儒家學說中,禮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綜合概念,它指禮節、禮儀,又指社會行為準則,在這種意義上,禮的功能就是調節,使無序的社會變得井然有序,“禮”在農業銀行企業的延伸中就是科學、規范、嚴格的企業管理制度,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的正常運轉,職工的合法利益離不開完善的管理制度,農業銀行企業在在其發展過程中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以激勵員工為宗旨,建立高效的企業管理制度,并采取各種措施使其內化于員工的思想認識,進而指導員工行為實踐,外化于企業外部形象,全方位提升農業銀行企業服務水平。第五,因勢利導,順應外部環境變化適時調整企業文化。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提倡 “窮則變、變則通”,而中國歷史中的儒、道、釋三家不斷交流、碰撞,匯聚成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中的變通對農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也有很大啟示,就是企業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充分吸取中、西方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為我所用,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在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中站穩腳跟。第六,農業銀行企業要傳承其發展歷程中所累積的文化資源,讓農業銀行發展的厚重歷史積淀成為指引其深入發展的指路明燈。企業文化決定了企業發展理念、價值觀念、人文精神的群體心理認同[4], 這種在共識形態下的文化滲透能夠提高企業員工主動為企業著想,敢于承擔責任, 勇于接受困難和挑戰的積極性,并對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修正。總之,員工們將自己的前途、命運與企業的興衰緊密聯系在一起,時時處處維護企業聲譽和形象,形成推動企業發展的合力,這就是企業文化的魅力所在。

        綜上所述,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為農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大量可資利用的積極文化因子,充分利用這些文化資源精心打造農行企業文化,一定會推動企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商業文化論文集[C].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 1995.

        [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第6篇:中國歷史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酒店建筑裝飾;中國歷史文化;中國地域文化;中國民族文化

        改革開放以后,星級酒店的概念也傳入華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興旺,之后逢勃發展,至今越發精彩。中國文化,從縱向上體現為歷史文化,從橫向上體現為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此論文就將中國文化與酒店建筑裝飾風格融為一體,講述酒店建筑裝飾風格體現的中國文化,以下我們將逐一詳細敘述。

        一、酒店室內裝飾設計中的審美表現

        “所謂‘建筑’藝術的創作,正是以實踐的態度,以直接借助物質媒介和形體結構特殊的形式,體現一定民族、一個時代、一定社會的審美意識。”但是現在已經出現了許多地域及民族不同卻具有同一張“面孔”的酒店模式,這是極其悲哀的還有許多酒店環境的設計將現代主義、極少主義、高技術主義等信奉為唯一設計原則,這也是極錯誤的發展趨勢。我們的生活之所以多姿多彩,正是由于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自然條件、不同歷史時期所遺留的文化的不同而造成世界的豐富多樣性。從這一點上來講,越具有地域性也就越具有世界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讓每個酒店環境都能真正成為屬于自己的家園,擁有自己的歷史,有自己的審美風格及表現語匯,這樣就能創造出和諧而又多姿多彩的酒店室內環境。

        二、酒店建筑裝飾風格的歷史文化體現

        中國作為世界四個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國從遠古時代至今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等這樣的幾種社會形態,在這些社會形態里勤勞的中國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輝煌的中國歷史文化。燦爛的中國文化也使得中華民族在世界上享有“歷史的民族”的美譽。正所謂在中國,別的什么可以不提,但是歷史卻是不能不提。不管是任何事物都可與歷史存在著關聯,像以上所舉的唐華賓館,它的建筑裝飾風格不僅體現了中國的歷史,同時也代表了西安的形象,西安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十三朝古都曾在這里建立,要談歷史文化,西安這個城市是最有資格也是最具代表性。在西安不僅唐華賓館,還有鐘鼓樓大酒店的外觀建筑也是仿唐式。這樣一來,體現了這個城市的古韻,體現了這個民族的歷史。

        三、酒店建筑裝飾風格的地域文化體現

        一個酒店如何做得有意思,往往跟“文化”二字緊密相連,最通常的做法就是因時因地而動,所以要“因地制宜”,所謂因地制宜,從大的方面講就是地域特點多提供的大環境,尤其是人文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從小的方面講就是建筑物本身的空間結構特點以及項目功能的要求。例如,廣州的礦泉別墅,它體現了嶺南地域文化,因為它是把嶺南園林與建筑結合的又一實踐,它把主樓之間做成水池,用嶺南水庭形式來處理。它有如下三個特點:一、后主樓和側樓底層支柱架空,做成休息平臺,供旅客休息或者文娛用,由于整個底層架空,形成了空氣對流,通風十分良好。每當日烈之時,旅客休息于平臺,而周圍又都是綠色花木環境,倍覺涼快悅目。而當夜晚靜坐于平臺或池岸邊,幽深的環境,使人覺得寧靜怡人。二、室外環境采用嶺南水庭手法,在前后兩主樓之間做水池,池中配置水生植物、景石和噴泉,池上用石板平橋聯系前后主樓,樓外面積不大,都用南方花木栽值后樓室外增設垂直建筑山面的躺梯一座,猶如水上飛梯,既作上下交通之用,又作消防用梯,更豐富了嶺南園林景觀特色。三、別墅入口采用傳統式大門,而主樓建筑全用現代化平頂結構和室內裝修,但室外環境采用嶺南庭園手法,特別是充分發揮了嶺南用“水”的特色。

        四、酒店裝飾風格的民族文化體現

        民族是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群共同體,是一種文化現象。民族文化反映不同的國度,不同民族燦爛的文化遺產是旅游觀光者渴望獲得知識的旅游目的之一。以民族文化確定酒店的主題,不僅可以吸引賓客,同時也使傳統民族文化發揚光大,保持純真的本土民族文化,也使文化藝術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得到延伸。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以自己的勤勞智慧共同開拓了祖國的疆域,發展了祖國的經濟,共同創造了輝煌的東方文明,在長期繁衍過程中各民族逐漸融合為了中華民族。雅魯藏布大酒店很醒目的代表了藏族文化,在這里能夠體會到這個民族文化的魅力,這個酒店的魅力。

        五、結束語

        隨著世界對中國文化的重視,中華文化復興浪潮的影響,中國人的生活理念和審美角度,開始逐漸放出光芒。在居住小區與公飲業設計中,取得的成功已經有目共睹。不久的將來,以中國人的生活理念為依據,以傳統文化為原始起點的現代“中華式”酒店,將會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潮流。也期待粉經典設計的出現以及設計流派的形成。更多的設計理念在不斷的沖擊粉人們的傳統思維。生態、綠色、環保、智能、人文……,多種新思維、新概念都在為酒店的室內設計提供發展的天地,展望未來,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第7篇:中國歷史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醫院檔案 信息化管理 重要性 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3(a)-0187-01

        1 簡述醫院信息化管理

        1.1 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含義

        所謂檔案信息化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1)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將檔案信息進行系統化管理,通過信息技術應用便于對檔案信息進行收集、編目、排序、保存、檢索等,從而提高了醫院檔案信息的管理效率;(2)利用網絡信息進行對檔案的管理,打破了紙質化檔案管理的弊端,有助于檔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創新。

        1.2 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

        (1)數據資料信息化。打破原有的紙質信息模式,通過計算機輸入、電子掃描將資料信息轉化為電子信息模式存入計算機網盤內,以備查用。

        (2)工作流程信息化。計算機信息管理簡化了復雜的人為操作步驟,通過應用專業軟件實現了檔案管理的分類、編目、檢索等的自動化操作,對于統一醫院辦公系統和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的一致性具有積極的影響。

        (3)檔案檢索信息化。檔案資料信息化的管理,使得內容種類龐雜的文檔資料、文獻、原始記錄等信息,通過利用醫院內部的局域網或互聯網信息檢索系統得以便捷化的操作。

        1.3 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實施條件

        第一,將開放式的電腦信息檢索系統配置其中,有利于提高利用檔案信息的便捷性。

        第二,加快建立健全醫院局域網系統的速度。

        第三,完善檔案用戶信息庫的建立,為提高檔案信息的利用率,應對用戶檔案的實際需求情況進行及時分析,從而提高檔案信息系統編輯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第四,以醫院工作為核心,開展多層面、多角度、多形式的宣傳活動。

        2 檔案信息化在醫院管理工作中的價值

        (1)在醫院管理工作中,檔案信息能夠為其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準確、全面的參考依據,提高管理工作決策的正確性,對提高醫護工作質量和效率具有積極的作用。

        (2)通過對檔案信息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對醫院各科室的各項技術指標進行合理化調整,從而促進醫院醫護技術及管理水平的快速發展。

        (3)以檔案信息資料為基準,可有效實施對醫療設備的有序管理。為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和管理效率,可通過對設備資料中有關設備性能等信息的分析研究,以達到降低設備事故的發生率的目的,從而減少因維修、改造等對設備的損耗。

        (4)對推廣應用醫院研究成果和技術具有積極影響,為順利開展醫學研討等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為醫院制定科學、系統的管理決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只有以客觀、全面、準確的信息資料做基礎,才能使醫院管理決策更符合合理化的要求,更好的滿足現代醫院管理的發展需求。通過醫院管理者對原有檔案資料的收集、分析研究和提煉,以便于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決策時能夠從全局出發,對每一項工作今后的發展情況形成科學的預見性。

        3 檔案信息化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1)實施檔案信息化管理符合醫院發展的時代要求。現如今,信息化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支撐,伴隨著人們對時效性強、價值性高的信息的需求度逐步加大,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已成為當今時展的一項必然趨勢。在這種形式之下,醫院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是現代醫院體制改革與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作為現代醫院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施信息化、自動化檔案信息管理工作,對提升醫院管理工作水平、功過效率及信息資料的利用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現代醫院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實施信息化的檔案管理模式。信息化檔案管理模式有利于醫院對人才的深入發掘和培養,為醫院進行人才的儲備與發展提供了正確方向;此外,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是現代檔案信息化管理的一大優勢,符合現代醫院長久穩步發展的現實要求。

        (3)信息化醫院檔案管理是現代醫學科研、臨床醫療等發展的必然要求。醫院檔案資料不僅是患者就醫的病歷記錄的第一手原始資料,也是臨床醫療科研、教學等的重要參考依據,為醫學研究與教學的發展創新具有重要的價值。病歷檔案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一方面是醫生作出正確醫療診斷的依據;另一方也是醫療技術水平發展歷程的一個動態展現。科學、合理的對醫院檔案資料進行信息化的操作管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醫院檔案資料的作用價值,為現代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依據。

        (4)信息化醫院檔案管理是醫院檔案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表現。信息化管理是評判一項工作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醫院檔案管理已不能較好的服務于現代醫院發展的實際需求,只有采取信息化的檔案管理模式,才能與現代自動化醫院管理系統保持整體上的一致性。因此,醫院檔案管理人員應切實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意識及技能,以更好的滿足于現代醫院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要求。

        4 目前醫院檔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4.1 醫院檔案信息化所存在的問題

        (1)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大部分醫院的局域網建設還有待完善,有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尚未實施,形成不了醫院檔案專業體系,檔案信息化管理也由此受到制約。

        (2)技術保障與政策支持不夠。保證電子文件信息安全的技術措施還有待于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引導,電子文件的法律地位尚未確立。另外信息安全技術問題也缺乏明確的管理性、業務性和技術性標準。

        (3)相關體系規范有待健全。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前提和必要條件是檔案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目前雖然已有一些標準規范出臺,但還不能滿足檔案信息化快速、有序的發展。制約著信息交流的范圍和程度,直接影響著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總之,醫院檔案,是醫院歷史的記錄,全面、客觀地反映了醫院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發展階段的工作情況。作為醫院歷史的真實見證,醫院檔案對醫院各項工作的開展及未來發展規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醫院日常工作中產生的大量的醫療文件,對于醫學科研及發展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料。因此,醫院檔案管理是醫院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醫院領導的決策支持,是醫療、科研和教學的參考依據,是醫療資源配置和醫院基本建設的信息資料和基本依據,在實際的生活中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房桂存,黃林燕,張必佳,等.檔案管理升級對醫院檔案人員知識結構的要求[J].湖北檔案,1997(4).

        [2] 王英秀.醫院檔案信息自動化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3).

        第8篇:中國歷史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利率風險

        1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回顧

        利率市場化是指政府或貨幣當局放松對利率的直接管制,將利率的決定權交給市場,根據各種市場因素主要是資金供求關系,通過一定的定價機制自主地確定資金價格。利率市場化是一個國家金融深化的標志,是提高金融市場化程度的重要一環,它不僅是利率定價機制的深刻轉變,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條件和核心內容。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實踐主要基于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經濟學家羅納德I.麥金農和愛德華肖的“金融抑制論”和“金融深化論”。我國利率市場化實質性改革始于1996年。1996年6月1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開放,拉開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序幕。1997年6月人民銀行規定,各商業銀行可用其持有的國債、中央銀行融資券和政策性金融債在銀行間進行回購和現券買賣。這標志著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成立。1998年后逐漸實現了金融債、國債的市場化發行。2000年9月21日,實現外幣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同時,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不斷擴大。2005年3月16日,人民銀行大幅度降低超額準備金利率,并完全放開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利率。2007年1月4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正式上線運行,標志著我國向利率市場化之路邁出了標志性的一步。到2008年4月,包括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貼現、再貼現市場在內的貨幣市場及外幣貸款利率、300萬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幣)以上外幣定期存款利率,已基本實現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最關鍵的一步是完全放開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把貨幣資金的定價權交給市場交易主體,這也是當前中國人民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任務。

        2 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1)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的,遇到的阻力大、動力不足。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已經進入了中后期,在改革初期,改革的結果使大部分人都受益,所以改革的動力和決心很大。當前改革進入了攻堅階段,市場化改革必定會使大部分人收益,而部分人利益受損。因此能夠影響政府決策的各種利益集團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有時會抵制改革,使改革進程受阻。

        (2)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涉及多個金融領域的改革,因此需要這些改革方案和進程相協調。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是單獨的、孤立的改革,而是伴隨著對整個金融系統的改革。這些改革包括對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的企業管理制度的改革、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貨幣市場利率形成機制的改革、金融業監管制度的改革、證券市場的改革以及人民幣匯率的改革。這些領域的改革相互交叉、相互影響,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不能不考慮到其他金融領域的改革進度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

        (3)中國對銀行業實行的是隱性的保險制度,缺乏合理的退出機制。目前中國沒有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為了保護存款人的利益,政府不允許商業銀行倒閉。為了沖銷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政府也多次對銀行注資。政府為了維護公眾的利益,有義務采取必要的行動來防止金融危機的發生和維護金融系統的穩定。但是政府充當銀行的最后擔保人,會使銀行風險和收益不對稱,可能激勵銀行高風險經營,當由此引發的金融危機爆發時,政府又會成為銀行高風險經營行為的最后埋單者。這樣的隱性保險制度,不僅會導致銀行的道德風險,而且當銀行經營不善、流動性不足等問題出現時,政府和銀行都會去掩飾這些問題。

        (4)盡管中國貨幣市場快速發展,但是國債(尤其是短期國債)市場和票據市場仍然發展不充分,制約著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業務來有效地調節利率,執行貨幣政策。首先,貨幣市場總體規模較小,市場發展不夠均衡。交易規模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其次,貨幣市場的交易主體較為單一。我國貨幣市場交易客體品種較少,且除了同業資金拆借之外,其他貨幣市場工具都規模較小,債券市場中,短期國債的發行量太小。票據市場的主要工具為銀行承兌匯票(占95%)。

        3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建議

        (1)要建立統一、開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場,增強市場利率的聯動性。在開放的經濟格局中,資金流動規模大、速度快,沒有一個統一開放的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場,有可能產生短期內利率的大起大落,給經濟帶來危害。為此,首先要繼續發展同業拆借市場,使同業拆借利率真正成為反映資金市場供求關系的晴雨表。擴大票據的貼現和再貼現業務,使得再貼現率成為中央銀行調控市場資金供求的基準利率。其次要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的建設,規范證券市場的動作,推動我國債券一級、二級市場的發展。此外要發展銀行債券柜臺交易,這樣就可以使債券發行和交易都市場化,形成零售與批發、場外與場內有機統一的、分層次的債券市場體系,消除不同市場債券交易價格與收益率的非正常差異,增強市場利率的聯動性。再次要進一步降低非銀行金融機構進入貨幣市場的限制,通過交易主體的交叉,增強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溝通與滲透。

        (2)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銀行業贏利和風險管理水平,提升銀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國內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和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國內銀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和競爭壓力。這對國內銀行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只有國內銀行勇于接受挑戰,積極參與金融市場的競爭,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加快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步伐。銀行為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群體金融理財需求的金融產品創新,是銀行爭奪客戶資源,拓展贏利渠道,提高品牌忠誠度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第9篇:中國歷史文化論文范文

        大家下午好!

        全國藝術院校院(校)長高峰論壇在經過連續六屆的成功舉辦后,今天又以分論壇的形式移師杭州,并且得到了在座各位專家、學者、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向前來參加論壇的仲呈祥先生、董長俠先生、陳汗青先生,以及各位院校長和各位朋友們、同志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去年,我和在座的各位一同參加了第六屆“全國藝術院校院(校)長高峰論壇”,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而難忘的印象。作為當代有作為的藝術家,應該有一種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應該敢于擔當、善于擔當。我們的藝術家要用眼睛去觀察,用筆去書寫、記錄,給歷史、給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和文化財富。我們的作品,無論水平高低,應是對生動的社會現實的記錄,它的價值就在這里。百年以后,我們在研究這些作品時,就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示,能夠對當時所處歷史的政治、經濟、文化有所體悟。這是我們對歷史的貢獻。歷史上有影響的文學作品,同樣都是對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深刻記錄,這是文學作品的價值所在。我們的藝術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為什么要“三貼近”?為什么要進行“走轉改”?就是要讓我們的文化藝術工作者深入的體驗生活,反映鮮活的內容,這些鮮活的內容正是人民群眾平凡的生活的凝練和積累。我們可以從中吸收營養,成為我們創作的源泉。所以,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就要善于觀察,善于總結,善于提煉,用我們的筆,用我們的眼進行剖析、提升,來反映社會。我們這個論壇、包括杭州發展基地,就是要給各位藝術家搭建一個平臺,給大家營造一個寬松的、和諧的、融洽的、開放的氛圍,讓大家的思想和意識無限奔馳,給大家一個廣闊的空間,激發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為社會、為人類留下寶貴的財富。正常的文藝批評是允許的,正常的文藝批評是激發我們改進和創作的基礎,激發著我們如何深入生活,反映最鮮活的生活當中的精華,是幫助我們提高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提供這樣一個環境,就是要吸引大家的參與,大家的參與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支持。對我們藝術工作者來說,責任感和擔當非常重要,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基地,能夠有一大批傳世佳作,若干年以后,我們這里創作出的作品應該是對國家、對杭州當今政治、經濟、文化的反映。希望我們的藝術家能夠利用好這個基地,成就藝術創作生涯中輝煌的一段。

        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七大以來,文化建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斷凸顯。從國家層面來看,文化建設逐漸成為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的基本國策,有利于文化蓬勃發展的宏觀環境不斷得到優化和提升,文化建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提高。從大眾層面來看,文化建設所取得的豐富而巨大的成就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眾所周知,被歷代文人譽為“人間天堂”的杭州,原本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全球聞名的旅游城市,近幾年來,因為擁有了“天堂硅谷”“動漫之都”等文化名片而享譽全國。杭州在文化建設上出奇制勝,成為國內眾多城市學習效仿的對象。一踏進這座城市,你就會發現,這里的老百姓對文化有著一種深厚的感情,衣食住行,無處不在。我想,這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魅力所在。如果用我們藝術家的眼光去觀察,可能會更加深刻。

        文化建設也在影響著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志的事業。去年年初,在以仲呈祥先生為代表的一大批專家學者的長期呼吁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將藝術學科獨立為“藝術學門類”的決議,使原屬“文學門類”的藝術學科成為新的單獨的學科門類。這為藝術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和美好的前景。而美術學科也由以往的二級學科提升為一級學科,美術教育發展的條件不斷完善和優化。我們今天的論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舉辦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深入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關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支持文化產業和藝術教育產學研融合以及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的重要精神,總結交流全國藝術院校產學研發展的經驗,推動全國藝術院校在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 亚州第一中文字幕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gⅴ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