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項鏈莫泊桑續寫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課內拓展延伸的策略及其方法
1.積累運用形象語言方面延伸
按照新課程標準,語文教學的一個基本目標就是積累語匯、培養語感,我們可以利用教本上提供的“例子”讓學生去聯想、去創造,如從教本中一些特殊的句子和詞語的用法,結合生活和閱讀舉出類似的或者相反的例子。還有一種情形是,詞語的搭配超越常規,乍一看好像不通順或很難理解,可是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用得非常絕妙,蘊涵的內容極其豐富。
2.抓住內容情節續編練習,強化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有些課文的故事性較強,可從內容情節方面拓展延伸,采用“續編”和“假設轉換條件”的方式。如莫泊桑的小說《項鏈》的結尾,讓學生推測后來會怎樣發展呢?有些學生會說:“瑪蒂爾德的朋友把項鏈又還給了她,她們仍然是最好的朋友,后來瑪蒂爾德把項鏈賣了好多錢,從此過上了有錢人的生活?!蓖瑯樱@樣的續寫仍沒有忠實于作者的寫作意圖,表明學生對原著的理解沒有把握準確。另一種就是“轉換條件設想”。這種“續編”或者“轉換條件假設”的活動,實際是對課文思想內容的有機延伸,可以啟發學生對課文內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發展,從而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發展他們的思維想象,準確把握原著的核心主題。
3.模仿課文寫法,進行口頭表達訓練,指導寫作技巧
我們學過的許多課文寫法獨特,對于學生的寫作有特別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可以利用教學結束后的時間,對精彩地方師生欣賞并掌握特色后,進行口頭模仿,體現教本“例子”的作用。
(1)句式修辭的模仿。如《白楊禮贊》的課后練習上有模仿贊美白楊樹“沒有……,也沒有……,但是它……”的句式,口頭贊揚熟悉的一種樹,體會對比寫法和欲揚先抑的好處。
(2)精彩片段的模仿?!都o念白求恩》一文開頭先概括介紹他的事跡然后就此進行評論他的精神,采用這種寫法贊揚身邊的一個人等,句子段落長短隨意,對學生進行片段寫作訓練。
(3)描寫方法的模仿。模仿小說《孔乙己》《范進中舉》中對于孔乙己、范進、胡屠戶的傳神的肖像、語言、動作細節描寫,口頭描述身邊的一位同學;模仿寫景抒情散文中對景物的描寫說一說自己的家鄉或校園小景等??傊?,模仿是拓展學生各方面能力很重要的手段,可以認真研究。
4.多角度比較延伸,引導自覺歸類積累
在課內延伸上仍然要涉及學生的各種生活。語文教材本身就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有些是學生熟悉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我們就可以利用教材資源比較引申,從反映家庭生活的《散步》《我的母親》,可以讓學生對比自家情況培養尊老愛老品德;從《敬業與樂業》《我的老師》《往事依依》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的熱情……
二、課堂拓展延伸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其應對方法
首先,拓展延伸要體現出語文性。我們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思想政治課、藝術課或其他的什么課。因此,語文性,即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提高,可以這樣說,最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拓展延伸就是語文教學的拓展延伸。
其次,就是拓展延伸必須符合教學實際:一是教材實際。不能牽強附會,不能偏離教學目標、教學重點;二是學生實際。要了解學生,因材施教;三是課堂實際。要考慮時間、場地、情景的限制。
關鍵詞:讀寫并重;造句;仿寫;擴寫;續寫;以讀導寫
語文教學必須憑借聽說讀寫的方式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而語言文字訓練的目的又是為了更好地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目前閱讀教學課幾乎把“寫”完全擠掉,這種畸形的語文教學現象積習甚深,以至于積重難返。這樣,講讀課和作文課幾乎互不聯系,搞成兩張皮,只在作文課上才討論怎樣作文,進行寫作訓練,學生的作文能力是難以培養起來的。然而,在課堂中讀寫怎樣結合?又如何找準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契合點呢?
一、課堂上時刻練習造句
提到造句,許多教師認為這是小學時的練習方式,到中學后就沒必要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造句是學生進行“篇”的作文訓練的一種“部件”練習,切不可等閑視之。對一些重點詞語,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其義,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采用造句這種形式讓學生進行內化運用。造句時,不僅要動口說,還要動手寫,應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造句,而且要盡量把句子寫得具體生動些。如能先指名說,由教師評析后再讓學生寫,對那些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這樣效果會更好。
二、將“造段”進行到底
我認為,在造句這種“部件”練習與整篇的作文練習之間,似乎缺少了一級運用性的訓練的階梯,即“造段”。具體地說,“造段”是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典型的句式,精美的句子、句群進行變換、擴展成段或者綴連詞語成段的一種語言訓練模式。“造段”訓練具有承句啟篇的作用,應當作為語文教學中一種十分重要的運用性的語言訓練模式。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教學重點是情景交融手法的運用,抓住“這幾天頗不寧靜”的文眼,體會在這種淡淡的哀愁和喜悅之情籠罩之下所描寫的景物的特點:別有風味的淡淡的月色,素雅、朦朧、靜謐的荷塘景色。掌握緣情寫景、以情馭景的寫法,要求學生熟讀后寫一段“校園秋色”。“效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只要教師把規律教給學生,學生掌握了它,就會從讀中悟出寫的門徑,自然能注意抓住景物特點來抒情,融情入景。通過不斷的閱讀感悟和寫作練習逐漸掌握此種寫作的技巧和方法。當然,讓學生“造段”是一種非常靈活的練習形式,教師在操作時應創造性地運用,做到“因課制宜”,合理安排。
三、仿寫精彩句段
課文中常有一些精彩的,在寫作中常用的句段連貫方式,當教師講到此,可適當讓學生進行仿寫。如,《我很重要》這課有一句話:“假如我們先他們(父母)而去,他們的白發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使太平洋為之漲潮。”這句話寫出了“我們”在父母心中的重要,很多學生仿寫得很不錯,如:“假如我們先父母而去,他們的腳步會從輕快變得沉重,他們的哭泣會使空氣為之凝固?!薄凹偃缥覀兿雀改付?,他們的雙眸會從明亮變得呆滯,他們的悲痛會讓花兒為之失色。”讓學生仿寫既能練習造句,又能體會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
四、對簡略處擴寫
詳略得當,這是行文的基本要求和技法。課文中一些比較簡略、概括的地方,可以根據訓練的需要進行擴展性的詳寫。如,在講解柳永的《雨霖鈴》一詞時,針對重點句“楊柳岸曉風殘月”,讓學生進行擴展,要求學生抓住“楊柳”“曉”“殘”等主要信息進行細描細繪,這樣既讓學生學會環境描寫,又能體會到詩歌的意境。
五、在省略處續寫
課文常因表述需要而對某些內容有所省略,這些“留白”處,往往言有盡而意無窮,是讀寫結合的最佳契合點,應適當地讓學生依據文意發揮想象,補足情節內容。比如,讀到莫泊桑的小說《項鏈》的結尾處,當瑪蒂爾德知道這項鏈是假的,只值四百法郎時,她接下來會怎樣想?又會怎樣做呢?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續寫小說內容,這樣既能在課堂中活躍氣氛,又能訓練寫作能力。
六、在可變換處變換寫
變換寫可以是句式的,也可以是體裁的。如,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把詩歌改寫成短小的散文等等。王維的《山居秋暝》這首詩,最突出的特點是“詩中有畫”,在讀時,可以叫學生把詩歌的中間兩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改寫為寫景段落,領悟詩人的“詩中有畫”的特點,感受詩的意境。又如,徐遲的《黃山記》的第一段,作者是用描寫的手法介紹黃山的地理位置和特點的,講解時可讓學生重點朗讀后用說明性的文字來改寫這段落,然后比較它們的優劣,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散文和說明文在語言敘述特點上的不同之處。
七、品讀精美之處時寫
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內含很多妙詞佳句,精彩語段,應讓學生反復誦讀,領會其寫作方法,理解其包含的哲理,通過說、寫的訓練,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如,講授必修一第二課《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時,課文里出現許多精彩的比喻句、對偶句、排比句等,可讓學生仿照其形式進行寫的訓練。文中有一段話是:“我應該是個八尺男兒,即使不能金戈鐵馬,醉臥沙場,也應該玉樹臨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边@里包含了很多詩詞?!敖鸶觇F馬”出自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醉臥沙場”來自唐詩人王翰的《涼州詞》,“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是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一句,可見作者文學底蘊是很深厚的,能夠學以致用。筆者讓學生品讀之余,學習這種寫法,做到讀寫結合,同時又溫習了以前所學過的詩詞美文。
讀與寫應緊密結合,互為促進,因勢利導,以讀促寫,以寫悟讀。陶行知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爆F行中學語文教材選取的是各種各樣的文學樣式,為讀寫結合提供了良好的樣本,要及時總結課文中好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讀寫結合的訓練。通過這樣的訓練,既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又讓學生的寫作訓練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詞] 中職;語文;思維訓練;教學
語文的學習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既是一門工具學科,又是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生活的一門學問。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很重要,它可以讓學生形成對語文的理解,并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一、中職學生的思維活動特點
思維,是人的大腦對事物的進行認識的一個過程,較為復雜,一般包括判斷、推理、想象、甚至創造等過程,在中職階段,學生處于青春期,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不同于初中生,他們的思維已經逐漸成熟,大致有以下特點。
二、理論假設性思維方式
中職學生的思維常常會繞過具體的事物,思維概念也趨于抽象化,且已經形成了邏輯思維,理論性也日益增強,他們習慣對問題提出假設,通過假設得出一定的方案,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這就是所謂的理論假設性思維方式。
三、預見性思維方式
日益豐富的生活經歷,讓中職生可以根據自己生活經驗對現實做出判斷,他們看事物不再是只看外表,他們會有聯系有對比的看,看問題會變得很深刻,看著現在就回聯想到未來,這是他們思維成長的一個重要表現。
四、思維趨于辯證性
中職生已經基本養成了辯證觀,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形成抽象的邏輯和辯證習慣,一分為二的看待事物,利用聯系的相關聯的復雜的多位的視角去看待事物,這就是中職生思維活動的另一個特點。
五、思維趨于完整性
經過小學、初中的不間斷的學習,他們已經獲得了充分的理論背景,甚至可以說初步形成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他們會對事物進行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新事物會在起思維中形成因人而異的格局。
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開展思維訓練
1、提高教學開放度,訓練學生發散性思考
我們必須建立一種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讓教學內容更廣泛。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模式,會讓學生有興趣學習下去。學生獲得老師鼓勵和興趣的刺激,會建立一種循環的學習激情。在開放的學習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會趨于發散性,這種發散性,讓他們觸及到更多新的知識,新的發現,這就滿足了中職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莫泊桑小說《項鏈》的教學過程中,在分析小說的結構時,引導學生對小說出人意料的結尾的延續思維,讓學生根據小說的情節發展,發揮自己的想象,續寫小說的結尾。這樣的練習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因為學生語文知識基礎不同和個性差異,續寫結尾既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也能讓學生很有興趣的學習。開放式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個性,鼓勵教師在教學對學生實行分層教學。對一些知識基礎較差的學生更多的是去鼓勵和培養,加強學生的自信心,而對于一些性格較開朗,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給于更高層次的培養。
2、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
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增加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形象思維。教師通過熟練的應用這些手段能夠寓教于樂,融合教學中的種種高科技手段,一堂本來枯燥無味的課程,在先進多媒體技術的武裝下,會變成一堂非常完美歡快的課程。比如在教授戲劇《雷雨》時,通過組織學生觀看話劇《雷雨》的視頻,讓學生感受戲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及語言的表現力,從而抽象的思維轉化為形象的思維,學生在戲劇美的欣賞中鍛煉的思維能力。 觀看完話劇《雷雨》后,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分組表演的形式,感受戲劇中的精彩的語言對白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由于多媒體電腦展現了文章的豐富意蘊,為學生提供想象的材料,架起了思維與表達的橋梁,把感受到的美用語言表達出來,描述圖意來取代單純從文字中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文章的意境變得更豐滿,使學生的看、聽、讀、說訓練得到有機結合,感知、想象、思維、表達、創造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六、因材施教,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中職生不同于高中生,中職學校對中職生的教育不是一種升學的教育而一種學校和社會銜接的教育,高中生在考進大學后還可以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中職生卻只能在中職學校三年的學習中完成從學校相對單純的環境到復雜的社會環境的思維方式。因此,良好的思維習慣的養成對學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寫作訓練學生的綜合思維和書面表達能力等。如果把握好這段時期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傳授學生知識,將會對學生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加各種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語文實用操練,比如設置場景進行人與人之間如何溝通的訓練;聽說及復述的訓練;普通話朗讀訓練等等,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并在學習中不斷學習并提高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為走向社會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喻晶晶:芻議在中專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思維訓練[J].讀與算2012(26)
語文學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礎學科,是專業學習的基礎,也是將來從業的基礎。呂叔湘先生說: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語文雖不像專業知識那樣可直接運用,但沒有語文知識,人將寸步難行。隨著招工用工制度的改革,找工作大多都需要筆試、面試。筆試不僅考查應聘者的專業能力,往往還考查你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及對問題的理解能力。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職業院校畢業生寫一封求職信,錯別字連篇、詞不達意,如何讓用人單位相信求職者其它方面的能力?如果在應聘面試時,語言含糊、表達不清,很難想象這樣的畢業生能讓用人單位感到滿意。技能如何,用人單位未必可以當場知曉,但語文表達能力卻很容易就讓人一分高下,大多用人單位會從表達能力類推求職者的其他能力。因此,應聘材料的遣詞造句及面試時的對答如流相當重要,語言表達能力在畢業生求職時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一個在學校沒有認真學好語文知識的學生在這方面又如何會有好的表現?由此可見學好語文,不僅是就業的需要,還是學生適應未來職業生活以及全面發展,提升生活品味,提高生活質量的基石。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多樣化教學
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學習興趣的基礎。多數職業院校的學生是“留守少年”,他們缺乏父母的關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傳授學生課本知識,還要關愛學生,在平時要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這樣學生才能喜歡這位教師,進而喜歡這門課程。特別是一些調皮的基礎較差成績落后的學生,更應該愛護他們的自尊心,只要有進步,那怕是微小的進步,教師也要及時表揚,這樣才能使他們從怕上這門課直至愛上這門課,自然會對這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興趣不僅要從思想入手,還要從學習的形式入手。一堂課上得好壞的標準不在于教師講得多么精彩,而在于學生聽了多少,學了多少。很多語文教師抱怨現在的學生太難教了,自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備的課,課也講得很精彩,可學生反映卻不理想,老師委屈,學生更是不買賬,原因何在?我認為主要是教師沒有從講臺上走下來,走進學生中了解學生所需。我曾經也遇到過這種情況,精心設計的教案,滿懷信心的走進課堂,卻發現學生連課本都沒有帶,更別說筆和紙了。
看得出學生是抱著老師講得好就聽,不好就馬上離開的心情坐在教室里。我臨時決定調換了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在網上找到莫泊桑的小說《項鏈》改編的電影,學生立刻吸引過來,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在一旁加以解說,這對沒有預習過的學生更容易理解。看完電影后,我走進學生中間讓他們暢談對主人公的看法,讓他們展開想象當回編劇,續寫故事的結局。上課不帶書沒關系,只要學生愿意參與教學過程,依然能完成教學任務。下課鈴響了,學生還意猶未盡。雖然沒有按照教材的編寫順序按部就班的進行,但不能說這次上課不成功。有了這次教學的經驗,我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都會隨時根據學生的狀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例如:我在放假前的最后一堂語文課上本來按照教學計劃是進行應用文《發言稿》的,可是看到學生的心已經不在課堂上了,隨機應變讓學生談談假期的安排,在討論中學習應用文寫作《計劃》,這樣學生不僅不會排斥,而且還會積極主動的探討如何制定假期計劃,這讓討厭寫作的學生也會在“玩”中練習了寫作,達到了教學目標。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改變舊的語文教學模式,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活躍,讓學生的心靈得以釋放,共同營造一個語文學習的良好氛圍。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講授中采用較好的教學手段,創設一種身臨其境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為之所動,產生共鳴,盡快進入問題情境的角色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
職業院校學生即將面臨的是走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在院校的學習也可以看作是崗前培訓,這樣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應用文體教學時,必須與學生所學的專業相結合。將語文應用文教學與專業相結合,既是職業院校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職業院校語文實用性教學的特色。中職語文的應用文體教學,要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需要,突出重點,有所側重,讓他們切實掌握本專業工作需要的常用應用文體寫作技能。如制造類專業(如服裝、數控、機電)的學生,則要讓他們學會寫產品說明書、各種操作規程等。而營銷、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則要他們學會寫產品廣告,還要會寫合同(如購銷合同、租賃合同)。
二求異處:讓學生的思維和現成“結論”對抗
中國的“一言堂”歷史悠久,似乎語文課堂教學中情形優勝。老師總是千方百計把學生引人現成的答案中,歷來容不得不同意見。學生聽老師的,老師看參考的,參考承襲前人的。我們常??吹皆谡Z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苦費心機用盡手段的把學生引人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實,讓學生大膽說出他們自己的見解,無論對于不對,都是對他們求異能力的培養,更何況我們教師,我們的參考,以及我們的前人,并不是完全正確,一貫正確的。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師、不同于前人的見解,積極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能力。首先在教材有“異”之處,要積極鼓勵學生求異。我們的教材無論是注釋,還是提示和練習都有許多很值得推敲的地方。在這些地方,我們要讓學生大膽的發揮他們的獨立見解。比如《陳涉世家》中有這樣一個句子:“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這里的標點和內容的關系就不夠清楚,很值得推敲。再如高中課文《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以戲弄臣”朗讀時怎么停頓,《勸學》中“以絕江河”的“絕”到底怎樣理解。不同教材,不同參考的說法常有不同。我們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求異,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時候學生的求異未必多少道理,但是學生大膽求異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養成了他們愛思考不盲從的好習慣。其次是課文的有誤處。我們的教材所選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就總體說都是好“例子”,但這不是說他們就沒有問題。事實上有些大家的文章里的問題還不少。就以正在手邊的高中語文第五冊吳組緗先生的《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為例,其中也許多問題是很值得推敲的(當然也許是我們的理解能力達不到)。比如下面的兩個例子:“唐代的文化出現了很多新的的東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發展、開闊;這時傳奇小說應運而生,如白居易寫《長恨歌》......”“在封建社會制度的上升時期,《詩經》、樂府、神話傳說都是政府為了了解民情,從民間搜集來的......”讀到這里,很自然地就會產生一些疑問:白居易的《長恨歌》是傳奇小說嗎?《詩經》是產生于封建社會制度的上升時期嗎?神話傳說也是政府為了了解民情,從民間搜集來的嗎?.讓同學們去發現這些問題,并不是要找教材的碴,而是培養學生用批評的甚至是批判的的眼光看問題。
三空白處:讓學生的思維在有限“空間”中放飛。
所謂空白處,主要是指敘事作品、文學作品中,作者為了行文簡潔、文章節奏變化,以及閱讀審美感受的需要,將一些內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開過程形成的“斷裂”。這些“斷裂地帶”,正是我們訓練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利空間。比如《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中,作者寫到藥品送到平陸以后,便很快結束全文,對平陸醫生如何搶救的情況,幾乎沒有交代,更沒有具體的描寫,對被救民工的心情也未作任何描述。這些都是作品中的空白。我們可以讓學生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把握,調動自己的想象,進行補充。再如《祝?!分校斔睦蠣斅犝f祥林嫂被婆家槍走以后憤憤地說:“可惡!然而......。”“然而”什么呢?作者沒有說,給我們留下了一片空白?!堆b在套子里的人》寫別里科夫在華連卡的笑聲中從樓梯上滾下來,接下去就寫到:“過了一個月,別里科夫死了?!边@中間都有著大片的空白。而戲劇、詩歌的語言中空白則更多。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根據特定的情節、人物或有關因素來補充這些空白之處。這一方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以上我們從三個方面說明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作為教學主導角色所要做的“激活”的工作(當然實遠遠不止這三方面)。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激活”僅僅是一個方面,甚至是相對次要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激活”的基礎上做好“導引”的工作。這樣幾種情況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導引”的作用:
一目的不明時,將其引向思維目標。
無論什么方式的思維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性,無目的思維是沒有價值的。因此又叫無價值思維。只有當思維具有明確的目標并沿著明確的方向運行時,才有價值。所以我們在課堂中不僅要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廣闊的空間,更要為其思維的展開提供明確的目標,尤其是當他們的思維在進行無目標“漫游”時,要及時進行調控,而不是一味地喊好鼓勵。在強調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今天,注意到前者的老師還是比較多的,而不少老師對后者卻注意不夠,造成的后果令人十分擔心。比如,有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聯想和想象。任課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便進行了一項思維訓練,要求同學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青年需要知識的道理。學生的思維確實是活躍的,但不少同學的思維是漫無目的的,一部分同學的答案是:天空需要白云火車需要軌道/機器需要發動機/自行車需要鏈條/電腦需要軟件等等。應該說這些同學的思維展開過程中,目的是比較模糊的,他們不清楚這個思維的過程的價值在什么地方,而只是為了思維而思維。這時候,教師就要及時進行引導。教師的引導就是要讓學生明確他們思維走向的偏差,并采用強化思維目的等有效手段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既定的目標。
二過程不當時,將其引入思維正軌。
所謂思維過程不當,一是指思維過程不清楚,二是指思維過程不正確,三是指思維過程不合邏輯。思維是一個線性的過程,也許有時候這條“線”似乎是時斷時續,但實質上它是連續不斷的,總包含一定的前因后果,具有鮮明的層次,并要合乎邏輯規律。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便是用批判的眼光看問題,敢于對前人的說法提出不同的觀點,敢于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其思維的過程常常突破一般的思維模式,但這不等于說思維可以處于無序的混亂狀況;盡管它在思維的角度上可以不同一般,在思維的過程上可以有一些跳躍,但每一個思維環節之間又必須有它的必然性和邏輯性,尤其是結論和過程應該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墒怯袝r候我們同學們的思維就會出現思路混亂不清、因果牽強的情況。像解教學題,答案正確,并不代表思維過程正確。語文課中這樣的情況也是很多的。比如,學習莫泊桑的小說《項鏈》,有的同學對小說的主題提出質疑,認為主題是“一件小事可以影響人的一生”。應該說這是富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的表現,可是讓他陳述理由,他卻只是說,這是某位專家的某篇文章中的觀點,卻不能從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進行分析;也有的同學也只是說,作者在那樣的時代根本不可能有鮮明的階級意識,編教材的人是牽強附會。所有這些回答,對問題的分析,對自己觀點的論證,思維過程都不夠正確,邏輯上都有明顯的漏洞,因果關系更不能成立:專家的觀點就都對嗎?編教材的不就是專家嗎?對作品的理解就只是限于作者的創作原意嗎?別人的意見和自己的不同就是牽強附會嗎?“因為專家這么說,所以就是正確的”的思維模式和創造性思維是風牛馬不相及的。這時候,就要及時地指出他們思維過程中的問題,分析有關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把他們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思路之中。必要時還要介紹邏輯思維的一些基本常識和一些基本規律。用理論指導他們的思維實踐。
三質量不高時,將其引入思維縱深。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高質量的思維,必須有一定的思維廣度和深度,淺嘗輒止的思維,即使具有創造性,其價值意義也不大。由于受知識積累、生活閱歷、心理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中學生的思維常缺乏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教師要相機誘導,使他們的思維向縱深發展和多向發展。教學蘇軾的《石鐘山記》,常常有同學對蘇軾的“事非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提出不同看法。但是這些同學的思維大多停留在“事非目見耳聞就不能得出結論了嗎”?其實這并不是正確的求異,而是偷換話題,因為作者說的是“臆斷其有無”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得出結論”。(這也反映了前面所說的邏輯思路不正確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提出的問題,首先要引導他們認識自己思維過程中的問題,進而再引導他們思考:蘇軾的觀點有沒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事情“目見耳聞”就能“斷其有無”嗎?“目見耳聞”會受到那些限制呢?怎樣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呢?按照這個思路一步步認真分析和思考,思維的質量就會有所提高;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就能提高思維向縱深發展和多向發展的能力。如果再提供一些關于探索石鐘山得名的資料,那么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則更有價值了。而后者對于前者也的確是非常重要的。
四是非迷失時,將其引入思維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