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文生態景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生態景觀 美學 文化
當今,“生態景觀設計”、“自然美學”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景觀設計師所推崇。生態景觀設計不僅僅改善了生態環境,其同時反映了生態文化、地方性文化的特色。隨著科學和景觀學的進步,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有新的景觀格局的規范標準,但景觀文化內涵將永遠是我們設計的靈魂。因此,對于景觀設計師來說,生態景觀設計最主要的挑戰不僅是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而是要體現出生態文化概念,體現出當地的文化底蘊與美學價值。
一、生態景觀中的美學價值
生態景觀特指由地理景觀(地形、地貌、水文、氣候)、生物景觀(植被、動物、土壤和各類生態系統的組合)、經濟景觀(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土地利用、產業過程)和人文景觀組成的多維復合生態體。它不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觀,還包括了無形的個體與整體、內部與外部、主觀與客觀間的系統耦合關系。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生態設計只是停留在“解決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環境品質與美學的要求日益提高,人們對自然環境的審美觀念逐步影響到周邊生態環境的景觀格局。Mozingo認為生態景觀設計應與文化和美學相結合。文化內涵與美學價值是當今生態景觀標志性的特點。尤其是在都市化地區的生態景觀,更應該強調生態,美學和文化領域之間的共存(Mozingo,1997)。生態景觀中,美學的體現并不僅僅體現在景觀的外在與表面,人們對自然的審美觀點還來源于本身對美學的感知與理解力,文化背景和其對生活的體驗(Eaton, 1989)。正如Mozingo在她的文章里提到的:“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體驗,對生活與文化氣息的感受和理解是判斷景觀質量的基礎,生態與美學的融合將傳遞給人們生活的氣息,審美的感受。”(Mozingo,1997)
因而,現代生態環境設計的領域將不僅僅局限于生物圈、環境改善的范疇內,而需要與美學,審美共存。
二、生態景觀中的文化價值與其重要性
在生態與美學融合的同時,生態景觀是反映當地民俗文化,風土人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城市和農村,人們會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觀特色;熱帶地區與寒冷地區的不同的景觀特色更讓人一目了然,這即是景觀體現出的不同的文化特色。在城市中,生態景觀往往反映出設計師們的意圖,形形的景觀元素,例如模紋景觀,植物景觀標識等,其不僅僅體現一個城市、一個農村、一個風景區的特色,同時還包括了對市民與年輕一代的教育意義,給人們傳遞各式各樣的文化信息。Lyle在她的文章里也提到:“自然與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自然與生態環境是人類文化的一面鏡子,自然揭示了人類的想法與社會文化特征(Lyle, 1994)。”生態景觀設計應在自然與人類文化中掌握平衡。因此,在處理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中采取合理和正確的方法。
綜上所述,在生態景觀設計中,不僅僅要體現“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等理念,“生態美學”與“文化內涵”均是同等重要的,其體現了我們的社會文化與對美學的感知,它是我們社會形象的體現。景觀形象的抄襲和仿效將讓我們背離自己文化特色。我們要延續我們自己特有的生態景觀形象,要繼承與發揚已有的景觀文化傳統——從鄉土文化到民俗民風,實現景觀美學的提升與當地文化創新。在接下來的段落,我將以澳大利亞墨爾本——東部高速公路為例,闡述生態景觀設計中美學與的文化的體現。
三、澳大利亞墨爾本——東部高速公路生態景觀設計
項目概況
墨爾本東部高速公路第三期 ——從Doncaster路至Springvale路,1997年建成。以Jackie Ross和Tract為首的設計師們在東部高速公路兩側設計了一個7公里長的生態公園(圖片1),公園總面積約為400公頃。作為高速公路第三期擴建的一部分,設計師們在高速公路兩側設置了一系列不同高度,紋理,色彩的混凝土隔音墻。隔音墻將墨爾本東部高速公路分為內外兩部分——內部為高速公路段,外部為景觀生態公園。生態公園包括5個濕地,超過17公里的自行車道,大大小小的景觀節點與Koonung生態河道形成了東部高速公路兩側的綠色走廊(圖片2)。此外,設計師利用內外景觀對比與特色隔音墻打造的手法幫助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保持警覺,提高駕駛樂趣,給駕駛員以公園散步的感覺。同時,根據當地風俗,景觀植被特色,項目對兩側的生態公園進行了生態改造與修復工程。
當工程完成后, 高速公路兩側生態走廊的水渠與Koonung河道被重新修復。大大小小的濕地與河道相連,環境改造工程將Koonung河道內的污染物和沉積物引入濕地內的生物降解池進行分解與吸收(圖片3)。生態補救方案同時還包含美學和社會的益處,設計師利用道路與河道開挖的土方在高速公路南側創建了一個山谷公園,營造了很多沿途的風景與景觀節點,提供給附近居民騎車上班的自行車道。生態公園內400萬棵植物全部來自當地的樹種(圖片4)。魚類與其他生物已逐漸回到生態公園中,經修復的河道與動植物群落重新建立起當地自然生態系統。
(2)墨爾本東部高速公路——隔音壁內側的景觀美學
墨爾本東部高速公路被其兩側的隔音壁分割成內外兩個迥然不同的空間——隔音壁之內的高速路,隔音壁之外的生態綠地。景觀與環境設計的創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設計師的美學理念與對生活的體驗。在高速公路內外,設計師創建了兩種不同的景觀體驗。 (5 Figure.)
北到機場東線與咸宋路,南到渭河,西到機場西線,東到西銅高速,總面積95.3平方公里。規劃內容包括區域產業協調發展。而建設用地范圍為東到西咸界,西到機場西線,北到一道塬,南到渭河堤頂路,總面積29.5平方公里。規劃區居住人口容量約為10.6萬人。
規劃期限近期2009~2014年,遠期2015~2020年。
規劃區發展規劃
規劃區內適宜發展的產業類型為:高新技術產業、文化旅游產業、都市休閑產業及生態農業產業等無污染、低能耗、易于與周邊環境融合的生態型產業。
規劃區內不適宜發展高污染、高載能且與環境協調度較差的產業。
空間布局
空間布局為:北部旅游、中部產業、南部休閑的空間布局。
布局結構
規劃區總體形成“一塬、三帶”的布局結構
發展定位
規劃區定位:是西安都市圈的重要產業組團,未來都市區東北部中心,集高新產業、文化旅游、都市休閑、生態度假等為一體的濱水特色的生態產業帶。
建設用地布局結構
“兩區、兩心、四軸”空間布局
道路交通規劃設計
㈠對外交通
規劃新建三條南北向快速交通干道,分別為:機場中線、秦漢大道,連接秦宮遺址、窯店和西安草灘、正陽大道和正陽大橋。以此加強規劃區內部及其與西安、中心城區、周邊地區的聯系。
㈡內部路網規劃及停車場
規劃區內路網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級進行配置,形成“三橫四縱”的道路交通骨架。
綠化及生態景觀規劃
㈠綠地系統結構
規劃通過渭河濱河綠帶、咸銅鐵路防護林帶,以及南北向綠化帶,形成“方格網狀”多廊道綠地系統格局。
㈡規劃分類
公共綠地:規劃形成6處集中綠地、多處帶狀綠地、若干處組團綠地。
防護綠地:規劃區內沿地形及交通走廊劃分生態防護綠帶: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的防護綠帶,寬度50米;鐵路和高速路兩側的防護綠帶,寬度為30—100米。
㈢生態景觀結構
該電影中的旅游景點有慕田峪長城、朝陽的歡樂谷、北京潭柘寺等。
慕田峪長城位于懷柔區境內,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關長城,東連古北口。著名的長城景觀有箭扣、牛角邊、鷹飛倒仰等。北京歡樂谷設置了120余項體驗項目,包括40多項游樂設施、50多處人文生態景觀、10多項藝術表演、20多項主題游戲和商業輔項目,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潭柘寺始建于西晉永嘉元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生態農業;農業觀光;規劃設計;實踐研究
農業生態觀光作為一項新型以農業為基礎的交叉性旅游產品,在我國當前市場上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有著十分美好的發展前景與上升空間。生態農業觀光與我國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但是農業生態觀光園與普通城市公園之間依然存在較大分別,應在設計與規劃方面彰顯其自身特色。由于我國在此方面的設計經驗比較缺乏,依然處于探索學習階段中。以下就農業觀光園的設計規劃進行深入分析。
1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設計原則
1.1因地制宜
由于農業本身特有的周期性與地域性特征,在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規劃過程中,務必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力爭做到就地取材,充分發揮該地區現有的農業生態資源,打造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農業生態產業,切實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同時,應盡量加大對農業技術與農業機械的投入成本,實現園區內物種的豐富,從而開發出更具創意的經濟項目。在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建設過程中,設計人員務必要對基礎設施進行建設,以此為交通、住宿等基本生活所需提供有力保障。力爭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農業觀光項目。在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基礎上,拉動社會發展。
1.2綠色可持續發展原則
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建設與周圍自然環境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只有切實保護好周邊的自然環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自然環境與人文氛圍都是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加分項目,只有將顧客吸引來,才能進一步促進其消費。因此,在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規劃過程中,務必要也遵循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禁止亂砍亂伐現象的發生,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同時,規劃期間應盡量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保證生活垃圾的合理分類。對其經營管理模式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將可持續發展原則貫穿規劃始終。除此之外,設計人員還要對園區內的收益進行適當規劃,不僅要實現農民的增收,同時也要充分發揮社會價值。
2生態農業觀光園設計定位
2.1主題明確
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設計涵蓋了觀光、體驗以及教育為一體的綜合型功能。由此可見,生態農業觀光園區的設計應該創造出更多的經營空間,旨在實現空間層面的豐富與人文精神的充實,便于滿足不同客戶對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多方位需求。其中農業園區部分可以為客戶提供一個親身參與的機會,加入到種植或生產隊伍中,通過品嘗或購買等環節實現農業收益。觀光服務可將重點放在休閑與農業特產銷售方面,包括為客人提供食宿、度假以及各種會議接待等方式,真正實現人文景觀與經濟服務的有機結合。作為生態農業觀光園的重要功能之一,其在為人們提供觀光與體驗的同時,還要凸顯自身的教育意義。通過鼓勵客戶對農業發展演變歷程的理解,讓其真正了解農業對社會生產的推動作用。由此可見,在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設計與規劃過程中,應充分體現當地的地域特色,并將自然環境與人文因素進行充分結合,根據農產品的特點進行深入分析,保農業園區內的主題突出。
2.2生態景觀
在生態農業觀光園設計中,務必強調生態景觀的價值與作用。設計規劃人員應對生態農業觀光園中的景觀設計進行綜合考量。盡量保證原始生態景觀的保護,真正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設計始終,切實維護好人與自然之間的生態平衡。力爭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打造經濟收益。
3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方式
3.1發揮景觀植被作用
在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建設與規劃過程中,設計人員首先應明確自身的設計理念。將順應自然規律發展置于首要地位,視景觀與植被為天然資源。利用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建設,充分發揮景觀與綠色植被的加害者,積極拓展其現實作用,以此更好的推動生態農業觀光園建設與發展,切實提高植被覆蓋率與利用率。
3.2彰顯本地特色
以苗族的歌舞、服裝為例,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假設可以充分將地域特征融合進去,參與者加入到篝火晚會的活動中,在優化體驗者旅行感受的同時,實現民族文化的宣傳。在活動中,旅游者收獲了與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快樂與放松,當地特色也因此深深地烙印在了人們心中。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知名度的高度對地區旅游影響十分重要。設計者應對其引起重視,力爭實現地方特色與人文文化的充分結合。生態農業觀光園可以將當地特色商品融入到旅游設計中,以此吸引游客進行購買,切實提高農業文化價值。在彰顯商品文化內涵的同時,賦予其濃厚的文化氣息,實現美學韻味的融入,提升紀念意義。
4綜合體系建立
在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過程中,務必突出農業部門的主體地位,從建筑風格到道路規劃,都應彰顯農業元素。重視規劃設計細節處,以常見的垃圾桶、指示牌為例,設計人員要時刻營造農耕文化氛圍。同時,在藝術品的選擇上,應盡量凸顯農業耕作氣息,適當結合神話故事對整體加以渲染設計,力爭打造出原生態文明藝術效果。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設計應圍繞農業園區開展,并對整體園區效果進行美化與裝飾。在設計過程中,充分體現農業文化特色,實現自然景觀與人文生活之間的有機融合。除此之外,生態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要時刻遵循科學的原則與規律,合理對各功能區域進行設計規劃。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功能進行特色設計。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經濟投入的影響,并結合其自身特點評估其內在價值。在實現整體環境發展與人文文化表現的同時,實現綜合性的發展設計,旨在實現生態農業觀光園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
規劃理念如下:(1)凸顯古樸與綠色的特質.凸顯仁居古鎮的“古色、紅色、綠色”三大特點,營造仁居古鎮“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觀意境,力求凸顯仁居古鎮紅色鄉村旅游的生態、休閑、人文等景觀、景致.(2)結合自然與人文的景觀.保護、利用仁居古鎮自然地形、水域和植被等特色資源;在環境設施和建筑景觀的設計上,追求“古樸性、鄉土性、和諧性”等特征和特質的有效顯現,致力于形成人與自然完美融合、“建筑在自然中生長”的理想景觀;再現昔日紅色記憶;凸顯街巷鄉土風情與胭脂河優雅古典情調.(3)追求實用與美觀的統一.河道景觀規劃設計突出古色、紅色、綠色的特點,堅持“宜土不宜洋、宜淡不宜濃、宜簡不宜繁”原則,保留鄉村風貌、民居風格、民間風俗,實現建筑景觀、植被景觀建設、改造的實用經濟高效與生態美觀的高度統一.
2景觀規劃
以仁居古鎮建筑和胭脂河風情為核心景觀,結合河流自然狀態和防洪要求,利用河道天然岸線與河心洲、河漫灘等自然地貌景觀,按照“宜少不宜多,宜小不宜大,宜簡不宜繁”的原則設計景觀,打造精致、典雅、古樸、和諧的胭脂河道景觀帶.根據實際現狀,按照“河之源”、“古之韻”、“山與水”三個文化主題,分別規劃自然風景區、人文休閑區、生態教育區等三個功能景區和景軸帶.
2.1自然風景區
保留原有仁居河岸的自然山水生態景觀,改善修葺原有景點和人文設施,增加游客休息設施,主要規劃建設如下景點或設施:(1)建設觀景亭.在現水電站陂頭高位建設觀景亭,俯瞰河道人文生態景觀,采用經防腐處理的木材建造,柱基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表層仿木紋飾面,頂部利用本地稻草加以覆蓋,以追求“經久耐用、造型古樸”的效果,確保觀景亭與所處環境統一和諧,為游客建造一個舒適的場所,提升美的享受.(2)建設觀景臺.在胭脂河道重新修建仿古觀景平臺,選用竹、木、石等未經人工雕琢的純自然材料,搭建臨水駐足觀景平臺,用簡樸的園林造景手法,為游客創設一個能夠發現原始自然魅力的驚喜之景.(3)打造新環境.重點做好水系的梳理和濕地系統的建設,組織補植一些睡蓮、萍蓬草、水金錢、水竹芋、石菖蒲等水生植物和鄉土地被植物,營造休閑綠地景觀,提升環境凈化水質和防洪等功能.
2.2人文休閑區
沿河道選擇原有一些建筑進行景觀改造,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景觀,力圖重現仁居古鎮濃郁的歷史人文氣息。(1)鄉村商業街.改造現有古樸的沿河街道及客家民居,興建街面寬為6m的鄉村商業步行街;采用平緩的坡道代替臺階,街景立面連續,用宜人的尺度,古樸的材料加以標志、標識仁居古鎮特色、沿街小品、綠化景觀等元素;營造安全購物,自由徜徉的街道環境,重點導入鄉土特色小吃、手工藝品等客家元素,力求凸顯仁居古鎮的水上人家民俗民風特質.(2)沿河木棧道.沿胭脂河泮民國金庫到文勝橋河岸設計修建2m寬的親水性仿木棧道和一些親水平臺、臨水景點,讓游客在不經意的行走間,就能濃濃的感受古鎮古樸的鄉村人文氣息;對木棧道的修建,保留河邊原有大樹,并在原有河灘濕地搭建親水平臺、臨水景點,這樣既保留植物的生長空間,又讓有人感受季節性水景變化,呈現“魚兒在水中游蕩、鳥禽在岸邊覓食、綠樹影印、清水蕩漾”的美景;河邊增設適于河邊風格的設置.柵欄、長椅、燈具等附屬設施,為人們休閑、旅游提供方便,為游客增添興致.(3)沿河岸綠化.增植綠竹、楊柳、小葉榕等生長速度快、樹形美、適宜于河岸綠化的水生性園林植物,既固化河道、調節氣候、保持水系濕地,又營造靜怡林蔭、清幽步道、隔水相望、平臺橋影的古鎮休閑景觀及其場所.據此打造“風動竹影婆娑、水動竹音合鳴”的優美動人的生態人文景觀畫卷.增加河道植物的多樣性,減少河道泥沙和污泥沉淀量,促進恢復河道自凈能力.
2.3生態教育區
主要通過打造親水平臺等節點,通過補植喬木、水生植物和鄉土地被等,恢復和保護整個河道的自然形態,構建生態休閑科普教育綠地系統(圖3),主要規劃建設如下景點或景致:(1)田園風光.包括河水、稻田、菜園、遠山,展現鄉村田野風光,提升居住環境品質.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云:“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描述的正是仁居風光.充滿韻律的梯田肌理,散落在門前屋后的龍眼、枇杷、黃皮、柚子等果樹,靜詣的村莊、青黛的遠山構成獨特的客家山村田園風光.讓游客在美麗的鄉土景觀中遠離城市的喧囂,身心放松舒適愉悅,達到與自然的和諧共生.(2)濕地公園.運用豐富的植被,構建生態化的旱澇調節系統,通過河流和池塘的恢復調節徑流,蓄洪抗旱,控制污染,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以達到凈化水源的目的,形成適合大量動植物的繁殖生長的生物保護系統,增設為游客服務的設施和科普主題景觀小品,建造天然生物科普園.(3)生態浮島.生態浮島也是棲息島,人不可輕易的打擾破壞島上的生物和植物生長,只可有距離的觀察原生生長狀態,可持續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景觀.規劃恢復河流的自然形態,停止河道渠化工程,恢復柔性濱水界面,種植水杉等觀賞性水生植物,恢復充滿生機的生態林地,避免沿河界面的材質、形態與組合方式簡單、生硬,既不生態,也往往使場所失去親和力.
3護岸建設
按照生態護岸的景觀效果要求,運用生態工程技術建設生態駁岸.(1)草坡護岸.沿河道水邊種植荷花、菖蒲、蘆葦、綠竹、榕樹、水蔥等水生植物,形成水生植物群落體系及其景觀,利用水生植物發達的根系,達到固土護坡和凈化河道水體的作用;同時,配以建造一些以水生植物為主體的雕塑小品襯景,打造優美的生態環境景觀.(2)石籠擋墻拋石護岸.根據不同的岸體,選用鵝卵石駁岸、拋石步道、石籠擋墻等不同方式護坡.用材主要選用本地的石材,同時配合親水平臺的布置,形成近水空間環境.這樣既防止洪水沖刷而固化堤岸,又形成豐富多樣的生態駁岸景觀效果.同時,在一些淺水區規劃種植水生植物,以達“聚魚成景”之效,既有利于水生動物的繁衍,又形成獨特的親水景觀.(3)木樁護岸.為避免各種駁岸的過渡僵化,規劃在適宜(種植)地段,選種具有較好親水性、在水中能自然生長的的柳樹等植物,借助植物生體木樁,達到保護駁岸和營造自然古樸生態景觀的效果.在建造形式上,可按照“取材方便、施工簡單、經濟耐用”的原則,依據地形地勢現狀和河道景觀打造的需要,選擇建造階梯形、弧形、直線形、圓形等多種形態.
4空間優化
(1)植物空間構建.規劃通過不同高度的大、小喬木和水生植物,分段種植主干樹種、水生植物和果樹,豐富植物多樣性,打造立面、曲面植物景觀.對植物的選配和種植,一要盡可能選用常綠、覆蓋度大、樹形優美、壽命長的鄉土樹種和植被,使綠化景觀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讓人感到親切,成為其他地區所沒有的獨特景觀;二面要注重四季時空效果的變化和河岸立面形態的變化,合理搭配植物種植的密度和范圍,打造和諧優美的植物群落景觀;三要采取必要的工程防護手段和生物防治技術,對因河道改造、道路建設和旅游設施建設而造成的地表破壞、水土流失進行防治、恢復,將人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減至最小,保持生態系統平衡并促進其之良性循環.(2)休閑空間構建.胭脂河道沿途地勢高低起伏,山岳、溪流、田園、村落、古鎮等景觀盡顯鄉村特色和韻味.規劃利用沿河地形地勢優勢,將現有的縣道、鄉道和村道改造提升和連接,修建一條環村自行車綠道,打造“運動———養生———健康”休閑生活廊道.重點建設自行車驛站、濱河自行車道、漫步道、休息點等項目實施.同時,充分利用河道水域的生態優勢,開展垂釣、觀鳥、濕地凈化展示等休閑服務項目活動,凸顯胭脂河的生機活力,滿足游人休閑運動和健康養生等需求.
5結語與討論
關鍵詞:鄉村旅游;農村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自20世紀八十年代,鄉村旅游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蓬勃發展起來,現已成為我國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據測算,2008年全國鄉村旅游接待游客超過3.85億人次,鄉村旅游收入達到573億元,農民直接就業達到495萬人,間接就業、季節性就業達到1,840萬人。然而,在鄉村旅游快速發展的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農村生態環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嬗變。為此,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鄉村旅游與農村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已成為鄉村旅游乃至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一、鄉村旅游及農村生態環境
鄉村旅游是立足于農村,利用鄉村自然和人文景觀、農耕文化、農家生活、民俗民風等旅游資源,通過科學規劃和開發設計,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度假、體驗、教育、娛樂、健身等多項需求的旅游經營活動。它的生命線是鄉村性,表現為鄉村性的建筑、服飾、食品、田野、果園、環境等自然物質方面和鄉村的民俗傳統、鄉風鄉貌、語言文化、制度規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態的或鄉村性的生態環境,包括鄉村性自然生態環境和鄉村性人文生態環境。
鄉村旅游的產生與發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時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人們在物質生活不斷得到滿足的同時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同時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而渴望遠離喧囂的都市、回歸淳樸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對鄉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動力;二是農村謀求脫貧致富,縮小城鄉差別,由此構成了鄉村旅游強大的供給動力。
我國鄉村旅游發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種模式,根據《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綱要》(2009~2015年)(征求意見稿),我國鄉村旅游將“形成領域寬廣、規模較大、特色突出、發展規范的大格局”,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推動實現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三大目標。由此可見,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充滿機遇,前景廣闊。
二、鄉村旅游與農村生態環境互動關系分析自鄉村旅游產生之時起,鄉村旅游與生態環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們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農村生態環境是鄉村旅游的根基,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鄉村旅游發展就會受到制約。而作為衍生物的鄉村旅游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則是非常深遠的,是二者關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一)鄉村旅游與農村生態環境互促共進1、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鄉村性生態環境是鄉村旅游的內核,是鄉村旅游的拉力源。鄉村旅游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就是鄉村獨有的人居環境、田園風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風和生產活動等城市所不具備的要素。大凡鄉村旅游都是在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優越、人文生態景觀豐富的地區發展起來的。如筆者所在的湖北省荊州市的桃花村鄉村旅游就是發端于曼妙嬌艷的遍野桃花;張新場村鄉村旅游則因楚國高等級貴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騰飛的翅膀。全國各地鄉村旅游發展得好的地區,也都因有良好的鄉村性生態環境,如四川郫縣友愛鄉鄉村旅游是在發展園藝、盆栽、林果的基礎上嫁接鄉村旅游;浙江省淳安縣立足于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特色民俗、節慶發展鄉村旅游;云南省根據生態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異,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打造出鄉村旅游的多種不同發展模式。
2、鄉村旅游促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保護和改善鄉村生態環境是鄉村旅游的內在要求;同時,鄉村旅游發展增強了農村經濟實力,當地政府和農民有能力對旅游環境資源進行投資,提高資源環境質量。
(1)促進鄉村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鄉村自然生態環境處于鄉村生態環境系統的中心層次,也是鄉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現形式。沒有清新和美的田園風光、自然和諧的奇山秀水、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鄉村旅游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鄉村旅游應充分認識到自然生態環境不能被破壞、不能被挪作他用,通過制定法律法規,推行綠色生產、保護農田、保護野生動物、關閉土法工廠和采礦廠等,有效地保護富有價值的鄉村旅游資源。
【關鍵詞】濕地;生態恢復;丁香湖
1.濕地生態系統的作用
濕地系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它形成了內部良好的循環并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具有投資低、出水水質好、抗沖擊力強、增加綠地面積、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視覺景觀優異、操作簡單、維護和運行費用低廉等優點。[1]濕地生態系統(wetland ecosystem)是指地表過濕或常年積水,生長濕地植物的地區[2]。由于濕地分布廣泛,種類繁多,相互之間差異顯著,給濕地下一個統一的定義是十分困難的。不同的人對濕地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統計過大約有50多種定義[3]。總體上看來,濕地的定義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管理者給出的定義,通常采用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濕地公約》(《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中關于濕地的定義,即:“不問其為自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淡水、半咸水、咸水體,包括低潮時不超過6m的水域”。另一類是學者的定義,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根據研究的區域及對象不同,給出的定義也不完全一樣,從學科來看可以概括為水文學、動力地貌學、生態學、泥炭地質學、景觀學等。從系統論觀點來看,濕地是一個半開放的系統,一方面它是一個較獨立的生態系統,它有其自身的形成、發展和演替過程,如獨特的土壤形成過程(潛育化或泥炭化)和植被演替過程;另一方面它在許多地方又需要依賴相鄰的地貌景觀,和它們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同時也影響臨近系統的活動。廣泛所接受的濕地定義可以理解為“濕地是地球表層上由水、土和挺水或濕生植物(可伴生其他生物)相互作用構成,其內部過程長期為水控制的自然綜合體[4]”。
城市濕地是城市的生命線,它具有調節徑流,防洪減災,保護城市安全,改善城市氣候,提供城市清潔用水,創造城市居民戶外游憩空間,支持生物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航運,廢物處理,灌溉等多種功能。而丁香湖濕地水域環境退化,水流被限制,水生生物多樣性嚴重降低,廢物與污染物聚集等諸多問題。在生態恢復的過程中,應保護好城市水體及其岸線,恢復其原有的結構與功能,維持生物多樣性。
2.濕地生態系統恢復的原則
濕地生態恢復,包含生態景觀,水文,基質和土壤,植被的恢復。即根據恢復地現有的地理與生態環境狀況,構建多種生境,以便豐富生態系統類型和生物多樣性;通過疏挖河道,修建與擴深池塘來行洪,以改善與恢復水文條件。對于部分環境已發生根本改變的地點,可從其他地方搬運一些濕地土壤來恢復其土壤基質。而地帶性植物的移植則有利于加快植被的形成與恢復過程。鑒于城市湖泊,河流在整個城市景觀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在對其實施生態恢復的同時進行與之相適配的景觀設計,從而使城市湖泊具有水質凈化與景觀美化的雙重功能。動植物多樣性的恢復與濕地水文生態條件的改善密切相關,一般地,本地植物種類的引入與恢復及景觀的復合性有利于動物多樣性的恢復。
3.丁香湖濕地的生態恢復
丁香湖地處沈陽市北部的城鄉接合部,早在清朝年間曾經是一個蓮花滿池,魚躍蟹肥,蘆葦點綴,候鳥棲息的世外桃源。沈陽著名的“塔灣夕照”景觀便是指此地的風光。[5]然而,自從20世紀50年代到改革開放前,沈陽市工業發展迅速,工業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不斷地排放到丁香湖地區,丁香湖地區原有的自然生態遭到嚴重破壞。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小采沙場在丁香湖地區掠奪式的采沙,破壞了湖區的原有地貌。
由沈陽歷史變遷不難看出沈陽城市的發展方受損生態系統依靠自然力量不能恢復,生態恢復是必然方向。丁香湖地區生態恢復的基本思路為: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以食物網為紐帶,構建不同層次的生態鏈,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與生態鏈有機結合的產業鏈,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的濕地生態系統。
在丁香湖濕地生態恢復工程建設之初,確立了“以水景觀為主,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水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平衡、休閑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功能定位。整個工程占地7.52平方公里。主要由蓄水工程、南北分干等河渠改造、湖心島及環湖生態綠地建設工程、污水截流及道路、橋涵等配套工程五大部分組成。形成三湖、三渠、七島的丁香湖蓄水工程主框架。通過實施拓寬渠道,整修護岸、增設節制閘和分水閘等工程,實現渠湖相通、水面連續的目標,使丁香湖蓄水工程水系統成為有機整體。從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歷時2年零7個月的時間,整個生態恢復計劃的基本工作已經完成。
在此區域建成了丁香湖公園。整個區域綠化美化總面積達66780平方米,形成柳堤春曉、夏荷映日、平湖秋月、璞玉凝輝四大景區,英守遠眺、湖心聽雨、永安訪古、丁香探幽、長橋攬月、御路漫步、湖灣親水、碧湖泛舟景觀。湖區植物以耐水濕植物、鄉土樹種為主要植被,建立起多層次、多結構的植物體系,以全面恢復整個地區的生態平穩。與此同時,修建市民休閑廣場3個、親水平臺2處、休閑長廊3個、景觀亭3個。現在,作為沈陽最大的水景公園,丁香湖擁有9公里長的景觀路、15余萬株樹木、40余萬平方米的草坪等大量的天然植被,平均濕度達到57%,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水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平衡、休閑旅游等功能為一體,實現了西部濕氣滋潤沈城的美好愿望。
現在丁香湖地區不僅改善了周圍的生態環境,還成為沈陽市民周未出游的文化娛樂中心。湖上開設畫舫、游艇等項目,并且成立了帆板俱樂部。2009年9月13日,中國·沈陽2009全國帆板挑戰賽決賽也選擇在煙波浩淼丁香湖畔舉辦。綠樹環抱下的丁香湖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湖。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李迪華,孟亞凡.濕地及其在高科技園區中的營造[J].中國園林,2001,2:26-28.
[2]蔡曉明.生態系統生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3]Scope and UNEP,Ecosystem Dynamics in Freshwater,Wetland and Shallow Water
Bodies.Proceeding working Misk,Prinsk,and Tsk haltowb,USSR,1982.
關鍵詞:創意;休閑農業;旅游
一、創意休閑農業的內涵
創意休閑農業是集創意,休閑,旅游,農業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創意休閑農業是一種新型資源產業,它在農業產業本身的基礎上融合了創意、休閑、科技、文化、信息等方面的要素。創意休閑農業是以創意農產品為基礎,并創意農耕文化活動、創意農業產業形態。農產品創意主要是對其用途和形色進行改造,形成新的吸引力。
二、沈陽創意休閑農業現存問題
(一)觀念滯后,開發意識薄弱
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起步較晚,農業戶口比重大,13億人口中仍有9億農民,傳統發展觀念意識明顯,人們認為農業主要是滿足人們的溫飽,并未充分考慮農業的替他用途。因此,大多數人都認為農業與旅游一點關系都沒有,自然很少有人去著重開發,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農業旅游便成了“農業+旅游”,而不是以創意、新奇與美感來吸引游客,難以變成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二)政府角色不到位,農戶經營理念陳舊
在營銷過程中,營銷人員沒有真正的把旅游者作為促銷對象,與旅游相關部門缺乏必要的溝通和合作。就農戶而言,由于缺乏政府有力支持,加之自身抗風險能力弱,雖意識到面臨機遇卻患得患失。
由于政府缺乏主導性,農戶缺乏開拓性,發展農村旅游很難成規模,上檔次。產品單,規劃粗,人才缺導致旅游開發缺乏創新,無法做到長期發展、與時俱進。
(三)資金不足,發展進度緩慢,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
農業旅游擁有投資少、見效快的優勢,但如果要開發具有一定規模、上檔次的農業休閑旅游區,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資金作為保障。不過到現在為止,我國都還處在興辦旅游景點的熱潮中,人們所熱衷的投資熱點還仍然是傳統的景區、景點建設和對于品牌的爭創,無心投資于農業旅游區和農業旅游開發。我國管理方面薄弱,缺乏專門的組織管理單位保障創意休閑農業工作的開展。制度設立方面不夠完善。
(四) 沈陽現有的農業旅游表現形式為農業采摘體驗和休閑度假山莊,但僅僅還處于休閑農業的階段,沒有融合創意元素上升到更高層次。在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后,休閑農業大多呈現出規劃模式化、功能簡單化、特色模糊化、景觀(面貌)單一化的趨勢。現如今的休閑農業缺乏差異,缺乏意境,缺乏文化,也就是缺乏品味。這也表現出缺乏旅游,農業等專業高級人才,缺乏理論指導。人才缺乏導致旅游開發缺乏創新,無法做到長期發展、與時俱進。
(五) --!> 公共設施配套不完善,缺乏整體規劃景區內部服務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
很多創意休閑農業景區缺乏整體規劃設計,有些休閑農園農場先開發后規劃,造成園內雜亂無章。沒有充分利用良好的資源條件,開展人文生態景觀和農耕文化的休閑農業體驗活動。
三、沈陽創意休閑農業發展對策
(一)用創意打造休閑農業
我們都知道,休閑農業的主要消費群體還都是城里的都市人,有少許外國游客,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例如看看田園風光,吃農家飯,住農家屋、體驗農事等比較當地特色的活動。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的逐漸提高,這些會在整個創意休閑農業中的比重會降低。憑借郊野鄉村優異的生態環境資源,在此基礎上設計、開發、建立一系列新奇、刺激、帶有時尚等現代休閑娛樂元素的景點項目,同時把創意手法運用到這些休閑農業中,形成創意休閑農業,從而刺激消費、滿足觀光者的需求。
(二)充分利用良好的資源條件,圍繞特色開展體驗活動
沈陽市擁有多種地貌類型,自然資源條件優越,很多地方依然保留著原始優美的自然環境,生態條件也非常良好。同時它作為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輻射范圍廣闊,并擁有很多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包括傳統的農耕文化和淳厚的民族習俗,很適合長時間的欣賞和體味,有利于開展人文生態景觀和農耕文化的休閑農業體驗活動。因此,要認真調查分析當地的資源條件,突出自身的體驗特色,圍繞特色開展多項體驗活動,完善相應景觀改造,服務設施等。
(三)挖掘體驗活動中的美學和文化元素,提升體驗活動的內涵和創意
憑借沈陽市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體驗活動中要注重對內涵的把握和創意的設計,努力提升體驗活動的品位。因此,通過將現有的創意農業和休閑農業進行有機結合,這不僅可以提高創意農業的成果轉化率,而且還能增加休閑農業體驗活動的文化底蘊。
(四)進行市場目標群體的細分,提高休閑農業體驗活動參與程度
由于消費者具有不同的特點,沈陽市創意休閑農業可根據自身資源和社會條件,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設計出滿足不同的市場目標群體的消費需求。同時通過前期對市場群體的需求調研和市場回饋,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并體驗活動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都做到位,讓前來消費的客戶玩得開心,住得舒心,吃的放心。
(五)建立健全的行業協會及非正式組織協助休閑農業經營者從人力資源、產業輔導以及整合營銷三大方面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加休閑農業產值。開展人員培訓,協會主要通過邀請專家學者舉辦休閑農業經營講習、開設課程對休閑農業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經營管理能力和服務質量。協會對休閑農業的發展進行積極的產業輔導。
(六)政府進行資金扶持,制定標準和規范管理
政府在這個產業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策這塊,可通過相關補貼,放松銀行貸款,設立專項費用等措施對創意休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給予優惠的政策,同時也要制定相關標準,規范創意休閑農業的建設,從而保障游客的合法權益。(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
指導老師:王偉偉
參考文獻: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理念;生態性;景觀設計
引言
早在1987年,一份由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以書籍形式完成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這一清晰、創新的理念,使人們從單純的環保思維走向了環保與人類發展的實際相結合,實現了人類對環境與發展的思考的重要飛躍。可持續發展理念自提出以來,不斷演變、豐富、具體,并為各領域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與視角,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目前,隨著城市化進程以及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隨之而來的全球環境日益惡化、資源過度匱乏、能源污染短缺以及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等導致氣候變化等問題日益凸顯,因此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日益關注,而生態性景觀對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生態性景觀的目標在于,通過景觀的布局設計、景觀材料的運用、景觀空間的營造、景觀綠化技術等方法的運用,減少環境的污染、資源的浪費,降低能耗、物耗等問題,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綠色生態、安全、舒適的景觀空間,以實現可持續的理念[1]。
1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生態性景觀設計的相關概念
近些年,面對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發,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從《21世紀議程》到《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始終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堅定倡導者、積極實施者和重要貢獻者。隨著中國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出現了不少新的觀點,如“生態文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中國”等。隨著經濟的增長,在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美好環境需求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時,人們也意識到生態景觀已成為我們一筆寶貴的財富,它是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延伸,通過生態綠色的景觀設計,針對當地的地域氣候特征、地形地貌、水文情況等條件,遵循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創建出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景觀。并從實際功能出發,基于不同人群對空間使用的需求,提升景觀環境的舒適度,設計材料也應從綠色低碳環保的角度出發,多采用低養護型、抗污染、適應性強的植物和可再生、低能耗、廢舊材料等硬質材料。在技術上采取綠色海綿設計,推動綠色、低碳的發展,以達到可持續發展與生態化的目的[2]。
2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生態性景觀設計方法
在不同地區的室外景觀設計中,應在最初階段即針對地形、水體、植被、鋪裝等要素進行合理的布局,以及結合當地溫差、風速、降雨量、日照等因素進行設計,從而減少氣候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升人在室外景觀環境中的舒適感。在規劃設計中采用最小干預的設計方法最大限度地適應場地現狀特征,并體現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再針對不同的使用人群,劃分出不同的功能空間,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在植物種類的選擇上,也需根據氣候、地形、土壤、降水等因素,合理搭配種植樹種,構建可持續化的植物系統。對于混凝土、石材、木材等硬質材料應首選低碳環保材料、廢舊材料,降低能源消耗。以及通過“滲、滯、蓄、凈、排”等技術和設置透水鋪裝、下凹綠地、生態植草溝等方式循環使用雨水,避免發生洪澇災害,實現良好的水系統循環,從而達到可持續的理念[3]。
2.1塑造適應當地的氣候及場地現狀的景觀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由于各地緯度、地勢和地形的不同,使得氣候也存在著顯著差異。以一年中最冷的一月份和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溫度作為分區的主要指標,一年中日平均溫度小于等于5℃和大于等于25℃的天數作為輔助指標,將我國劃分為五個區,即嚴寒地區、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夏熱冬暖地區和溫和地區。在嚴寒、寒冷地區,冬季漫長且寒冷干燥,氣溫相差較大,太陽輻射大,日照豐富,多大風。因此在設計中應注重防風防寒,因此為了更好地降低風速,在風口處應結合當地景觀地形布置如雪松、白皮松、油松等常綠喬木和景觀構筑物,防止在人的活動區域中風速過高。在夏熱冬冷地區,大部分地區夏季悶熱,冬季濕冷,氣溫差較小,年降水量較大。在景觀設計中應注重夏季遮陽,在人群集中停留處設置密集的遮陽樹林,降低室外溫度,給人一個舒適的林下活動空間。在冬季應兼顧防風防寒。在夏熱冬暖地區,該區長夏無冬,濕度較高,氣溫差較小,多大風暴雨天氣。在景觀設計中要注重防曬遮陽,在人群集中區域要設置涼亭等遮陽避雨的設施,給人一個可以阻擋光照、避雨的遮蔽空間。根據不同場地現狀,設計應順應當地原有的地貌特征,減少地表層的破壞,減少施工工程量和對生態自然的影響。保護和利用場地現存的河流、溝渠、湖泊、池塘等水網,在設計中應遵循最小干預,對于保護自然環境和動植物多樣性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對于有被污染的水體,應設計濕地系統,凈化水質,恢復自然環境,反映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場地人文歷史背景各不相同,在設計中應保留原有的歷史建筑、道路、器物等,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歷史內涵,體現當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的設計[4]。
2.2營造功能完備舒適宜人的景觀空間
在景觀設計中,從實際功能出發,根據不同的功能性質,以及不同年齡段人群的使用,劃分出戶外的功能空間。例如: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設置休憩設施、休閑運動設施、照明設施、藝術裝置設施等,以及在老年人和兒童活動的場地設置無障礙通道,以及防滑、防跌落等保護措施,使得景觀空間不僅具有觀賞性也體現了人性化[5]。通過對日照光環境的分析,戶外活動場地位置應選擇在光照充足的區域,提升人在空間中的舒適度,也為植物種植的位置提供依據。基于對風環境的分析,在人群活動聚集的區域,應避免選擇在強風處,如臨近風口處則可以選擇通過植物種植的方式以及改善微地形等方式營造較舒適的景觀空間。通過對水環境的分析,生態性景觀應根據水置合理布局空間,避免對水環境的污染,植物澆灌應采用節水設施,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以及對聲環境的分析,如場地周圍存在噪聲污染,如臨城市道路、工廠、鐵路、商業街等附近,應通過設置地形、構筑物、植物林等設計手段將空間圍合起來,形成一定的隔離防護帶,以減少噪聲的污染[6]。
2.3選用環保的景觀材料打造生態性景觀
首先在植物的選擇上應以成本低、適應性強、具有本地特色的鄉土植物為主,如貴州的貴州金絲桃、華南五針松、水青岡、閔樟等;北京的沙棘、君遷子、饅頭柳等;廣東的細葉榕、海南蒲桃、九里香、海桐等;湖北的女貞、杜英、雞爪槭、石楠、大葉黃楊等。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對維護生態系統也具有重要意義。其次,當前環境污染嚴重,在植物的選用上還應考慮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的抗污染植物,如華北地區的白皮松、杜松、白毛楊、龍爪柳等;東北地區的刺槐、加拿大楊、大葉樸、冷杉、黑松等;西北地區的臭椿、國槐、白蠟、冬果梨等;華東地區的大葉黃楊、廣玉蘭、紫荊、夾竹桃、八角楓等;華南地區的高山榕、法國枇杷、木麻黃、黃花夾竹桃等;西南地區的芭蕉、法桐、皂莢、國槐等植物,可通過葉片吸收、吸附和滯留大氣中的有害污染物,減少空氣、水體和土壤的污染,達到凈化和保護環境的作用。在種植時還應考慮搭配速生樹,如泡桐、楊樹、杉木等,以及慢生樹,如黃楊、油松、銀杏等,通過合理配置植物品種,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植物群落,有利于生態系統的穩定。最后,還應選擇節約型、低養護、高能效的植物,通過這些易養護、耐旱澇、耐貧瘠的植物,減少后期的人工養護,實現可持續的生態景觀。景觀材料不光包括植物還有硬質材料,在設計中應做到就地取材,如磚瓦、木材、竹材等,這樣既降低經濟運輸成本,又減少維護的費用。以及選用新型低碳環保材料,如透水混凝土、人工草坪、再生木等,這些材料具有可再生性、低能耗、生態環保等特點,可節約自然資源,利于節能減排,促進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還應注重廢舊材料的循環再生使用,通過設計手法,將廢舊材料融入景觀之中,例如,碎石、枯樹皮、枕木等材料作為鋪裝材料,既能減少資源消耗,節約成本,又能體現場地的特色,體現節能低耗的可持續景觀設計[7]。
2.4運用先進的技術打造可持續的生態性景觀
在景觀場地的設計中,還應根據當地的降雨量在人行步道、景觀路等處合理設置透水鋪裝材料及排水滲透設施,并在周邊配有溢流結構,使得雨水可以快速下滲,避免積水。在道路、廣場等旁應合理設置生態植草溝,在確保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在生態植草溝的植物選擇上需要考慮到植物的耐淹性、耐旱性、凈化能力等,還需要綜合植物季節性變化如葉色、花期、株型等因素。多樣化植物的組合,不僅滿足生態排水的技術要求,還可以提升周邊環境的舒適度。以及根據地形的特征,設置下凹式綠地,使得雨水徑流可以自然下滲,下凹式綠地還可以將污染物以及大量沉積在下凹式綠地中并且促使污染物在下凹式綠地內得到凈化,既可轉變成園林植物的營養物質還能增加綠地的土壤肥力,還能消除有機污染物殘留對人的影響[8]。
3結語
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態性景觀設計,對于保護資源環境,創建一個健康有益的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景觀設計要避免在選材上浪費資源和能源,降低景觀建設費用。其次,還要具有適應性,深入了解地域的自然和人文歷史環境,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可持續性的景觀。最后,我們應在遵循當地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系等前提下進行設計。生態性景觀設計作為可持續發展理念中處理人與環境景觀關系中的重要工具,受到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啟示,在設計規劃階段,要遵循保護自然、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采用最小干預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對自然環境的干擾,真正地實現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參考文獻:
[1]李嵐.人文生態視野下的城市景觀形態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4.
[2]俞孔堅,李迪華.可持續景觀[J].城市環境設計,2007(01):7-12.
[3]王磊.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21(06):101-102.
[4]俞孔堅,李迪華,吉慶萍.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J].中國園林,2001(06):3-10.
[5]童蕓.中國當代可持續景觀營建的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13.
[6]陳琛.可持續性城市濱水景觀設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7]劉燕華,李宇航,王文濤.新時代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再探討[J].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2020(Z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