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技政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為促進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刺激企業增加科技投入,國務院也頒布與實施了一些財政稅收政策。如在企業所得稅方面,規定國務院批準的高科技產業開發區的高科技企業,按15%的稅率征稅;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免征所得稅兩年;同時對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服務于企業的技術成果、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承包所取得的技術收入暫免征所得稅;我國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國務院批準設立的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外商投資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按15%的稅率征稅;從獲利年度起,第1—2年免稅;減免期滿后,仍為先進企業的,可延長3年減半征稅。并且,我國的《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準則》和“關于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有關財務稅收問題的通知”(財工字[1996]41號)中明確規定企業用于技術開發的經費可入成本,增長超過10%時,另加50%稅前扣除的優惠。這些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刺激了企業進行科技投入的積極性。但就目前來看,現行優惠政策基本屬于稅收優惠,體現在稅率降低和稅額的定期減免,其他相關措施不足,沒有形成一系列多角度、多渠道的優惠政策。
一、現行科技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的問題
第一、稅收優惠對象選擇上不盡科學。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是一種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即只是針對高科技產業區、經濟開發區。這種做法有悖于平等競爭原則,區內、區外的企業享受的政策優惠差異較大,在同等技術條件下區外企業享受的優惠較少,不利于企業間公平競爭。同時這也給企業避稅創造了條件,區內外政策不同導致區內注冊、區外經營現象普遍存在,不利于稅收征收管理。
第二、現行所得稅制在鼓勵科技進步方面存在著一些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現在直接性優惠過多、間接性優惠不足,特別是內、外資企業適用的兩套不同企業所得稅制與高科技企業所得稅優惠產生交叉,并且外資企業的優惠政策總體上多于內資企業,存在著技術水平相當條件下的內外資企業的非公平競爭問題。
關鍵詞:科技型企業;成熟蛻變期;競爭優勢;財務杠桿
一、科技型企業生命周期與其成熟蛻變期的特征
(一)科技型企業生命周期
科技企業是以高新技術及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轉化和銷售經營為主體業務的企業,它富于創新,具有靈活的高科技產品開發研制機制和經營機制。任何一家科技企業的發展都要經歷研究開發、創辦、發展乃至成熟階段。一般將典型企業生命周期描述為四個階段: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科技型企業的生命周期符合典型企業生命周期的共性規律,同時又有其特性。因此,科技型企業生命周期的劃分與一般企業略有差異。科技型企業的生命周期可劃分為種子期、創業期、成長發展期、成熟蛻變期。
(二)科技型企業成熟蛻變時期經營特征
科技型企業成熟蛻變階段的生產技術和管理能力比較成熟,產品市場份額和盈利水平穩定,現金流量較大且比較穩定。但隨著市場的飽和,企業會逐步出現剩余生產能力,于是,企業創造新增價值的能力會萎縮,而且企業面對同行業的競爭在此時可能更加嚴峻和殘酷。此時科技型企業應當加快創新步伐,在穩固已有市場的基礎之上,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加快企業蛻變轉型,使企業經營的高科技業務水平和檔次,企業的組織結構、人才素質、信息管理、技術設備、營銷服務等各方面都發生深刻的質變,獲得企業競爭的主動權。
二、財務杠桿效應理論
財務杠桿即籌資杠桿,它是企業在籌資活動中對資本成本固定的債權資本的利用。由于企業的負債利息和優先股股息是企業的固定支付義務,根據資本結構MM定理,它們與企業實現的利潤多少無關。因此,當企業營業利潤增大時,企業固定財務費用負擔就會減輕,從而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利潤。同樣,當營業利潤減少時,企業固定財務費用水平就會相對加重,從而會大幅減少普通股股東的利潤。這種由于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利潤的變動幅度大于營業利潤變動幅度的現象,成為財務杠桿。財務杠桿作用的程度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是普通股每股收益的變動率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之比,其基本公式為:
DFL=(1)
在無優先股的情況下,由于EAT=(EBIT-I)•(1-T),得:
ΔEAT=ΔEBIT•(1-T)
故,DFL=×=(2)
由于財務杠桿的存在,負債經營或負債擴大經營提高了企業資金的利潤率,此時財務杠桿發揮正效應,反之若負債或擴大負債經營降低了企業利潤率,此時財務杠桿發揮負效應。相關推導如下:
RE=EAT/E=×(1-T)
=REBIT+(EEBIT-KB)×(1-T)(3)
RE為資金利潤率,E為資金數額,REBIT為息稅前利潤率,KB為稅前的債務資金成本率。現將負債金額B作為自變量,資金利潤率RE作為因變量,其他項設為常量。此時資金利潤率RE是負債額B的一元一次函數。對自變量B求導得
RE′=(REBIT-KB)(1-T)
若RE′>0,即資金利潤率隨負債額B的增加而提高,由此我們可知只要REBIT>KB,增加債務資金B,擴大財務杠桿作用,就會提高資金利潤率RE,即產生財務杠桿正效應。所以,息稅前利潤率高于稅前債務資金成本率,是產生財務杠桿正效應的前提條件。
三、科技企業成熟蛻變時期獲得競爭優勢的財務策略
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其財務戰略存在很大的差異。在企業初創時期,財務機構的目標是籌集資本最大化以滿足企業對生產要素投入的需求。隨著企業的成長和站立腳跟,財務目標開始轉變為企業利潤最大化,此時,企業市場擴張、產品規模增大,企業對貨幣資本的需求也急劇增長。處于優化資本結構和降低資本成本的考慮,企業會借入大量的債務資本。同時,企業利潤劇增,資本積累也在不斷增大。但是,當企業進入成熟發展時期,企業不僅追求利潤水平,也追求行業領導力和社會地位,品牌和知識資本投成為新的財務特征。此時,利潤最大化財務目標開始被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所取代。所以,企業價值最大化實際是企業綜合競爭實力最大化。根據科技型企業生命周期規律,企業在快速成長發展期之后將進入成熟蛻變時期,如何使企業延長成熟時期,推遲蛻變期的到來,以及在企業蛻變時期仍保持成熟時期的競爭優勢,擁有穩定適量的現金流量,則是每個企業高管階層都在思考的問題。本文認為,利用財務杠桿工具,可適當保持科技型企業成熟蛻變期的轉換速度,并獲得新的競爭優勢,具體分析如下。
(一)成熟蛻變期前期——適當提高財務杠桿
處于成熟期前期的科技型企業擁有穩定的現金流入,企業已經開始大量盈利,企業有豐厚的自有資金,各種風險大幅度降低,不僅許多金融機構愿意提供債務融資,而且債務融資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企業的融資渠道有了大規模的拓展。成熟蛻變前期一般都滿足REBIT>KB,企業可以適當擴大財務杠桿,使財務杠桿發揮正效應,能夠提高在企業資金的利潤率,同時企業可以實行相對較高的股利政策,對外釋放一定信號,對成熟蛻變期中后期的大量融資是有利的。
(二)成熟蛻變期中后期——保持較低財務杠桿
1.應對同行業競爭的需要。處于一個充分競爭行業中的科技型企業,在穩定期的中后期可能面臨同樣處于穩定期的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產品市場競爭過程必然出現價格戰或營銷戰,利潤和經營現金流入隨之下降,此時財務杠桿低、現金流充裕的競爭對手往往會首先發起價格戰或營銷戰,降低產品利潤和經營現金流入,逼迫財務杠桿高的企業陷入財務危機,與此同時客戶、具有談判地位的供應商、債券人等利益相關者出于自身風險控制的考慮,可能采取對企業不利的行為,導致企業銷售下降和市場份額萎縮,內外融資能力進一步減弱,從而降低競爭能力,甚至導致財務杠桿高的企業最終退出市場。此時應該采用相對保守的財務策略,也就是說,盡量使用自有資金,少負債。因為此時企業的贏利能力已經大不如前,REBIT有所下降,保持較低的財務杠桿可以降低企業與同行之間競爭失敗的危險,同時可以增強企業的策略的主動性和靈活性,保守的財務策略是企業此時明智的選擇。
2.新的投資機會的需要。科技型企業在進入穩定期后,技術工藝日漸成熟完善,產品創新度下降,原有產品市場趨于飽和。企業需要再次投入資金研發新技術,建立新工藝,生升級改造原有產品,使其形成下一個利潤增長點。而在一個充分競爭的產業中,高財務杠桿容易導致企業后續投資能力不足,這與研究表明的增長機會與財務杠桿顯著負相關的結果一致。此時較低的財務杠桿,可使同等資產規模的企業擁有更多的凈利潤,配以實行低股利政策,增加企業的留存盈利,提高企業的后續投資能力,保證企業能夠及時把握市場機會,贏得先機。財務杠桿低本身成為一項競爭優勢因素,特別是在主要競爭對手之間經營效率無差異時表現的更明顯。
3.企業蛻變融資的需要。轉型蛻變成功與否,成為企業興衰的轉折點。此時企業稍有不慎,就會掉進“衰退的陷阱”,因此,企業在這一階段需要不斷的資金融入,保持企業的不斷成熟壯大,通過管理創新、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以及市場創新從而避免走向衰退。這一階段的風險主要是轉型風險,即轉型過程中,伴隨著資產數量上的擴張和質量上的改變,都需要大量新資金的介入。企業一方面可通過閑置資產或技術的變現來取得部分資金,另一方面可通過企業內部融資方式籌集資金,不足部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獲得。這也需要企業在成熟期中后期減少負債資金,降低財務杠桿,配以實行剩余股利政策,為企業籌集滿足資本預算所需的權益資金,因為留存盈利的成本低于新普通股成本,這有利于降低籌資成本費用。
四、小結
對科技型企業來說,在競爭過程中僅僅經營效率高并不能保證企業生存,企業也應該注重分析后期經營發展可能遇到的行業競爭和企業再發展所面臨的資金需求、資金來源和資金成本。只有兼備經營效率高和財務資源充足的企業,才能長期生存和發展。成熟蛻變期的科技型企業,應根據行業情況和實際經營需要,以及企業所處的具體階段,及時調整企業財務策略,通過調節財務杠桿,優化資本結構,降低企業競爭風險,增強企業后續投資能力。使企業進一步壯大,并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顯著優勢,得以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姚海鑫.財務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8:2.
[2]王旭,劉玉國.科技型企業生命周期及其特征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03,(4).
[3]崔毅.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原理及應用前提條件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1,(12).
問題一:多多益善,走入“泛濫成災”的誤區
多媒體技術廣泛而深入地走進小語課堂,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等產生了巨大影響,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蔚然成風,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我們常見到這樣的課堂:有的老師根本不從實際教學需要出發,不管學科特點,不論什么類型什么內容的課,整個教學過程成了幻燈片的播放與講解;有的學校大部分課程都排在多媒體教室,學生一天下來少者要聽三四節課的多媒體教學,學生每節課都始終盯著屏幕,仰著脖子當觀眾,語文課幾乎成了錄像放映課,老師成了放映員,也成了鼠標的仆人,教學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策略】把握學科特點,提高學習效率
北京師范大學王鵬遠教授指出:“不是所有的課都需要用多媒體、網絡……關鍵是看技術用得是否恰到好處。”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重要的學科特點。語文的教學任務就是要落實好聽、說、讀、寫等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整合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語文教學,不能因為在語文科教學中應用了信息技術而抹殺了語文的學科特點。但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固守多多必定益善的錯誤思想,盲目地,不切實際地,加大課件的使用率,加長課件的使用時間,而遠離“語”和“文”兩字,忽略了學科特點。
以下是兩節關于《荷花》一文的教學。
案例一:執教老師在教學時通過課件描繪出一幅幅未開、待開、盛開的荷花動靜結合的美麗畫面,并配極優美的樂曲,同時又展現重點段的內容,學生看畫面聽音樂大聲朗讀文本,學生入情入境體驗,情緒受到感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二:執教老師教學此文前,花了很多工夫,廣泛收集資料并做成了專題學習網頁。學生在網上一會兒欣賞荷葉的風光,一會兒查詢荷花茶的生產工藝,一會兒聽《荷塘月色》……氣氛可真熱鬧。交流時,學生把荷花的生長過程講了半天,唯獨沒有涉及對文本的理解感悟,缺失對語言文字的推敲,感悟不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案例一的整合過程中結合語文的學科特點,找準整合點。而案例二有意無意間美文賞析課變成了荷花知識課,導致學生丟掉課本,拋棄語言,專心看精美的課件和課文的補充資料,顯然這是違反語文學科的特點,也違背以認識教材為基礎的語文學習規律。
問題二:追求美感,走入“華而不實”的誤區
我們發現部分老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穎、花哨、動感,加入大量的文字、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資料,把課件裝點得美不勝收。教師每次點擊鼠標都會發出聲音,產生動畫,導致學生上課時,一味看課件中的圖案和動畫效果,而無暇關心教師的講解和知識點,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感受。更有甚者,其課件中的動畫和聲音跟本課教學內容沒有絲毫的關系,學生如霧里看花,聽者也心煩意亂,這樣大大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更別提對知識點的理解能起到作用。
【策略】明確整合目的,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目的是利用多媒體這一輔助手段,更好地解決在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提高教學效益。這就意味著并不是所有的課型都適合使用信息技術。在小語課堂中,課件的設計和運用要充分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凸顯輔助手段,服務于課堂教學的目的,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材料,強化訓練,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語文能力。
如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在教學《一夜的工作》時,整堂課只是在課始時通過課件展示了詩人宋小明的詩歌《你是這樣的人》配上的照片,別無其他。通過老師飽含感情的誦讀,有效渲染課文的情感基調,使學生對有了大體的了解,為學習整篇課文架起了一座橋梁。又在課末,再次借助課始的整合方法,反復誦讀,漸漸地,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公仆形象永遠樹立在學生心中。如此整合,目的明確,方法可謂極其簡單,卻收到極其好的教學效果。
問題三:主次顛倒,走入“喧賓奪主”的誤區
信息技術集聲、光、形、色等多種傳播媒介于一體,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生動活潑,靈活多樣人機交互的信息環境。于是很多語文教師便以多媒體為中心,為課件而教學,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讀書聲越來越小。由此出現了教學目標偏移,課堂成了技術和資源的展示,學生成為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旁觀者,學習的主體地位部分性缺失,興趣也逐漸減弱。難怪很多老師在聽了這樣的語文課之后都會感嘆:我們的語文課已越來越不像語文課,越來越沒有語文味了。
【策略】重視學習主體,提高學生素養
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學必須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他說:“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信息技術無論多么優越,都應是為了服務于教學,即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者,信息技術只能是起了輔助教學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學習情境、設計主體活動,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 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程 改革現狀 具體對策
一、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現狀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及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完善,在高職高專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論課采用的教學方法存在不少問題,高職高專院校對此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現狀大致如下:
1.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形勢大好。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新的時期,其教學方法暴露出不少問題,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新教學方法在不斷出現,使得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不斷得到更新,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法、導學案學習法等。這樣的方法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效率。從總體上看,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2.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仍然存在問題。新課改在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在不斷出現,但是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制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效率的提高。這些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廣泛關注,并且需要我們不斷研究,找到解決方法,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不斷完善。
二、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存在的問題
1.相關人員缺乏課改意識。課程改革是在課程進行中出現問題后應運而生的,但是研究調查發現,相關人員沒有樹立課改意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仍然沿用傳統教學方法
教師在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時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一些新的教學方法雖然有所耳聞,但是沒有落到實處,課改成果沒有應用到課堂中,學生沒有感受到新課改的作用。
(2)院方對教學方法改革重視程度不夠
課程改革必須作為一項重要的文件指示做,但是研究發現,一些高職高專院校并沒有采取措施,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方法改革重視程度不夠。
2.學生沒有主動融入教學改革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但是就目前情況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強,對于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漠不關心,使整個改革處于停滯狀態,導致達不到預期效果。這是需要引起我們足夠重視的一個問題。
3.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忽視學生綜合素質。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因為其較強的專業性導致教師忽視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這與當前的社會總體需求是不符合的,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不利,違背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三、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存在問題的具體解決措施
1.切實強化教學方法改革意識。意識是行為的先導,對行為有指導和規范的作用,在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切實強化相關人員的思想意識,提高重視程度,改變傳統上錯誤的改革觀念,從根本上為教學方法改革掃清障礙。從院方領導到任課教師都要改變思想,從思想角度出發,強化改革意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切實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
2.改革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也是教育的目標和對象,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處于主人翁地位,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中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努力維護學生的主人翁地位,讓學生切實享受課程改革的優越性,從而有更高的熱情和積極性,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之中,為教學方法的改進出謀劃策。
3.在改革過程中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學習是為了在社會中應用學到的知識內容,以此更好地生存。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一門應用性十分強的課程,在推行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這一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做到課上和課下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將知識付諸實踐。教師要注意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廣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充實自身,努力提高個人修養,提高綜合素質。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講授的文化知識,在社會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和使用價值,新時期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暴露出一些問題,我們要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積極投身其中,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從中吸取優秀的教學方法,不斷完善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高原平.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探索[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
1995年,《Science》與時俱進推出網絡版,即Science Online系列網站,繼續探索科學期刊在網絡時代的發展之道。
《Science》的發展歷程及主要欄目
1.發展歷程①
(1)1880~1894年:艱難的創辦期
1880年,紐約新聞記者米歇爾斯創立了《Science》雜志,并獲得了愛迪生的支持。起初運營并不理想,既不能保障質量,也無法獲得足夠的用戶來支撐雜志運行,到1882年3月,由于財政困難一度停刊。
一年后,昆蟲學家斯卡德使《Science》復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到1894年,盡管已經擁有3000用戶,《Science》又一次陷入財政危機,以500美元轉讓給心理學家卡特爾并由其擔任主編,由此開啟了《Science》與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結緣之路。
(2)1894~1946年:卡特爾時代,聯手科促會
1900年,AAAS和卡特爾達成協議:《Science》成為AAAS官方雜志;《Science》同意出版AAAS的官方文件、新聞和摘要;卡特爾保留編輯控制和所有權;AAAS成員可免費獲取《Science》,AAAS為每名成員向卡特爾支付2美元(當時《Science》每年訂價為5美元)。雖然協議最初降低了雙方的收入,但AAAS希望借此增加成員,而卡特爾認為AAAS每增加一個成員,意味著《Science》發行量和廣告收入的提高。到1906年,AAAS的成員從不到2000增至5000以上。
(3)1946年后:終歸科促會,迎來蓬勃發展
從1946年轉為AAAS旗下,直到1956年達沙恩擔任主編,《Science》并沒有太出色的表現。在達沙恩任期里,把《Science》并入是一項重大舉措。雖然許多讀者感到遺憾,但效果很顯著,《Science》的發行量從1957年的38000份,劇增到1958年的超過61000份。
達沙恩的繼任者阿伯爾森通過縮短文章從收稿到編發的時間,改進了《Science》的審稿程序,加強了新聞版面,并采用現代化的印刷和管理辦法。在他任主編的第一個10年里,《Science》的發行量翻倍了。
自1970年以來,《Science》已經大大改變,而在最近的幾任主編領導下的不斷創新,為《Science》奠定了在科學期刊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2.主要欄目
百余年間,《Science》的欄目設置也在不斷變化發展,目前十余個欄目大致可分為三類:科學新聞類、科學綜合類和研究成果類。②
(1)科學新聞類有“本周新聞”和“新聞聚焦”,此類欄目主要是便于讀者了解世界各地的科學實況。“本周新聞”主要報道相關科學政策和科研新聞,“新聞聚焦”則進行更深入的專題報道。
(2)科學綜合類有“社論”、“讀者來信”、“政策論壇”、“書評”、“研究評述”、“綜述”等,分別討論科學政策、科學與社會如何交叉的不同觀點,評論讀者感興趣的書、只讀光盤、展覽或影片,評論分析當前研究的發展,討論具有跨學科意義的最新進展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介紹領先的試驗技術以及新出版的軟件。
(3)研究成果類是《Science》最重要的一部分欄目,主要取自世界各地科技工作者所撰寫的科技論文和科技報告,包括簡訊、研究文章和報告。簡訊報道能夠廣泛吸引科學家的、跨學科的實驗和分析結果;研究文章反映某一領域的重大突破,這類文章包括摘要、引言和加有簡短的小標題的內容部分;報告發表新的、有廣泛意義的重要研究成果。
《Science》網絡版:Science Online③
《Science》于1996年9月開始把文章全文在互聯網上,形成網絡版,并陸續加入了一系列的改進和新產品,如“ScienceNow”等,從此踏上網絡發展之路。Science Online主要包括六大部分:
1.新聞
這部分以“今日科學”為主體,每個工作日為網上用戶免費提供幾篇有關科研成果或科學政策的最新消息。這些消息短小精煉,使讀者花不多的時間就能及時了解世界各地各科研領域的最新進展。
2.《Science》雜志
這是Science Online網站最主要的部分,包括《Science》雜志、過刊、“科學特快”、“信號轉導”等科學知識內容。
其中,“科學特快”先于印刷版刊登而發表,以此來特別提供及時的研究報告,平均每周發三篇。使精選的、同行評議過的原始研究論文在被接受后,能在幾天(而不是幾個星期)內與讀者見面。“科學特快”所有的文章最終會在大約6~8周后,以在線和紙版形式同時出現。《Science》現在有15%的內容通過“科學特快”出版,這些通常是最重要的文章。
3.職業信息
職業信息可能是目前最全的、能免費訪問的在線科學職業信息,內容包括新聞報道、人物簡介以及給處于不同職業階段用戶提供的指導,也包括少數民族科學家網和研究經費來源網。
4.科學社區
科學社區是一個為各個領域的科學家、研究者、學生及相關人員提供的網絡社區,使他們能夠在自己從事或感興趣的領域彼此建立起聯系,更便利地交流各自的研究、看法等。
5.多媒體中心
多媒體中心由5部分構成,其中播客、圖片和幻燈片、影像,主要圍繞《Science》及Science Online上的科學故事;網上研討會,用以就AAAS出版及成員服務等工作,或就一些突破性研究、文章,召集網上研討,用戶可以進入瀏覽以往討論錄像,也可以注冊參與近期組織的研討會;交互區,為用戶提供一些可以在網上交互體驗的動畫、Flash,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
6.科學集錦
這部分主要是將Science網上內容做了重新整合,如將文章按學科或者主題分類,用戶搜索該主題,就能得到相關文章。
《Science》與其網絡版的互補對接
一般來講,網絡版能及時期刊的部分或者所有信息,為期刊吸引更多的讀者,擴大影響;但也可能因內容豐富易得而分流讀者,降低期刊的發行量。④《Science》在實現期刊與網絡版的互補對接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
1.優勢互補,實現多贏
《Science》目前有13萬付費訂戶,每周約有70萬讀者,而每月Science Online網站的訪問量約418萬人次,其中每月獨立訪客數達240萬人,有18萬讀者接收Science每期目錄的電子郵件通知。⑤
可以說,《Science》與其網絡版各自發揮著自身優勢,印刷版以傳統媒體擁有固定的消費群、認知度高的優勢來服務于讀者;網絡版以信息和市場為重點,用網絡特有的實時性、互動性、綜合性、開放性等優勢為廣大讀者服務。二者相輔相成,既實現了刊網優勢的互補,為《Science》在新形勢、新環境下能夠繼續領跑科技期刊創造條件,也為讀者提供多樣化選擇、差異化服務創造了可能。
2.刊網對接,重視服務
網絡版不是對《Science》的照搬,也并非另立門戶,二者圍繞《Science》展開了廣泛對接和融合。
2004~2009年間,有一個“技術評論摘要”欄目,主要在網絡版上設立,討論《Science》過去6個月內發表的論文,原文作者可以答復評論。《Science》會摘選部分評論及作者答復,經過評議和必要的編輯后在該欄目提要刊登,全文刊登在Science Online上。
對于作者,可以在投交稿件到《Science》的同時,附加作為稿件的支持或補充材料在Science Online發表。
Science Online還提供一些特別服務,如讀者可通過電子郵件預告的《Science》每周內容,超鏈接到參考文獻的全文或摘要、增補數據。
注釋:
①150 Years of Advancing Science: A History of AAAS , archives.省略/exhibit/origins4.php2010-11
②董爾丹徐巖英宋玉琴齊若梅申阿東:《自然科學領域著名期刊簡介――Science周刊》[J],《中國基礎科學》,2004年第4期
③Science網絡版,省略/
④王印東:《論網絡期刊的特點優勢及與傳統期刊的融合對接》[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院報》,2007年第12期
關鍵詞:醫德醫德問題醫德建設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變革、社會結構的變遷和科技的發展,我們正面臨深刻的社會轉型,根植于人們健康利益,又受制于社會價值觀念的醫德也受到沖擊,醫務人員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及醫院的服務理念發生了變化,出現了一些醫德失范、醫德失調等不良現象,給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此分析當前我國面臨的主要醫德問題,提出構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醫德運行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當前醫德問題的主要表現
1.1過度醫療現象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療衛生事業的性質由過去的福利事業轉變為國家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醫院發展已由單純靠國家投入轉向依靠自身經營維持生存和發展。一些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片面追求高額利潤,憑借其有利的市場地位和信息優勢誘導患者接受超過其實際需求的檢查項目、治療項目和藥品品種。將不必要的檢查治療強加在患者身上,助推了醫療費的不斷攀升,造成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日益突出,給國家、社會、家庭帶來巨大壓力,不僅浪費醫療衛生資源,而且會使患者對醫院和醫生在醫療過程別是費用的可靠性和保證性產生疑問,對醫療系統的不信任感增強,必然會增加醫療糾紛;同時過度醫療導致的醫療費用大幅上漲,會產生過度醫療提供和過高醫療價格并存的局面,這一局面對于高收入群體來說,由于其價格承受力高,則日益成為醫療服務市場的消費主體,而社會低收入的弱勢群體則看不起病,失去享受公正醫療的均等機會,產生醫療市場中“富人驅逐窮人”的現象,直接導致醫療衛生資源分配不公。
1.2醫療服務單純技術化,醫務人員對患者缺乏人文關懷
由于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配套設施大量增加,各種輔助檢查手段日趨先進,借助于第三媒介來診斷治療疾病已越來越多地被醫生采用。在診治疾病過程中,醫生注重各種物理、化學及生物檢測手段和方法獲取資料,并以此作為診斷依據,提出治療措施,滋生了醫學技術主義趨向,使醫務人員過分依賴先進醫療儀器,忽略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熟練和提高,忽略了心理社會因素對病人的影響,醫生和患者面對面交流明顯減少,導致醫患感情日漸淡漠,產生了高科技離病人越來越近、醫務人員在感情上離病人越來越遠的現象。醫生的診療服務越來越變成單純的技術行為,他們看到的只是“人患的病而不是患病的人”。這種職業冷漠,使患者和家屬無法感受到醫務人員的溫暖和愛心,覺得醫生缺少熱情和同情心,自己沒有被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醫患關系緊張。
1.3部分醫務人員價值取向錯位
社會轉型期人們的價值觀念趨向多元化,一方面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衛生醫療體制和文化價值受到沖擊,另一方面新的社會醫療整合機制及價值觀念未能及時有效建立起來,致使醫務人員新舊價值觀念處于劇烈撞擊的轉型期,這種撞擊突出表現在醫務人員追求個體價值和經濟價值迅速上升,部分醫務人員出現服務意識的淡化和對經濟利益的不正當追求,把治病救人作為謀利的手段。在法律供給不足和政府監管缺位的情況下,過分看重經濟回報,向病人收受、索要“紅包”等,影響了醫院和醫務工作者的形象和聲譽,加劇了患者對醫務人員的對立情緒,嚴重影響了醫院的和諧。
1.4制度倫理的缺失
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道德失范不僅有其自身原因,還有制度倫理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制度和法規不健全,沒有強有力的法律約束和社會監督,對一些違規醫療行為僅采取道德和行政方面的處理。②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不足、補償機制不完善,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面臨強大的經濟壓力,迫使醫院走向自我經營和發展的道路,成為參與市場經濟競爭、追求營利的商業機構,以過度配置高新儀器來增加競爭優勢;醫學具有高風險性,而醫生的收入與其所面臨的風險不成正比。醫院和醫務人員只有通過擴大用藥范圍、提高用藥檔次、增加檢查項目來填補不足。③醫院為了生存和發展,管理上只考慮經濟導向、強調經濟效益,但忽略了倫理導向,倫理理念及其機制在醫院管理中不到位。受經濟利益的驅動,部分醫院制定的規章制度中,對經濟指標有明確規定,對醫德醫風要求不具體、模糊不清,缺乏有效的醫德醫風監控體系,無法對醫德規范的落實情況及醫療行為實施有效的監督和調控;一些醫院以經濟利益作為道德評價標準、忽視衛生服務事業的社會效益、忽視道德教育和醫院道德文化建設,忽視對醫務人員職業精神和責任意識的培養,使醫療服務行為失去了正確方向,醫務人員的價值取向產生了變化和扭曲,故醫德建設還有賴于制度的健全和倫理環境的塑造。制度倫理不但要求制度的合道德性,用道德來規范引導和制約制度建設,而且要求把制度落實到實處,建立起支持和保障道德規范得到真正落實的制度倫理環境。
1.5醫學科研誠信缺失,科研道德失范
在科學社會化、科研職業化和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研道德問題也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主要是科學研究的不端行為增多,表現在少數醫學科研人員剽竊他人科研成果、偽造或篡改科研數據、虛報科研成果。
由于科技成果評估體制使人們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科研獎勵機制的商品化和實用化,科技論文數量大增,但內容雷同,缺乏創新。
在臨床研究中,一些科研人員忽視對受試者的保護,違反知情同意、保護隱私等規定。如為了研究的順利進展,不履行告知義務;進行藥物臨床實驗時夸大藥物療效,采取欺騙手段促使患者參與研究;在實驗過程中為了節省經費,不顧受試者健康和生命權益,減少對受試者健康監護的項目。
2現階段加強醫德建設的對策
針對上述對當前醫德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的分析,要切實有效地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首先要正確認識醫療服務工作的特殊性,建立健全相關的醫療衛生和法規制度,充分發揮制度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把醫德建設融于科學的管理之中,更有效地規范人員的行為。其次,強化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理想的教育,弘揚良好的醫德醫風,加強醫務人員人文素質教育,正確認識和理解良好醫患溝通的重要意義。第三,建立完善的醫療責任保險制度,為醫務人員提供良好的行醫環境,以減少醫生的職業風險和防御性醫療現象。
參考文獻
[1]毛源杰,劉奇.冠心病診治中的過度醫療.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6,27(3):33-35.
論文摘 要:職業教育公平問題是職業教育社會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不僅影響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和諧發展,而且已經成為制約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之一。對職業教育公平問題進行分析究,探尋影響職業教育公平的因素和解決對策,是每個職業教育工作者學習和工作的需要。
職業教育公平問題既是職業教育社會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又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實踐中一個重要的社會現實問題,它不僅影響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和諧發展,而且已經成為制約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對職業教育公平問題進行分析究,探尋影響職業教育公平的因素和解決對策,是每個職業教育工作者學習和工作的需要。
一、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邊緣化的現實表象
邊緣化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實際上就是非中心、非主流的狀態,或者說被主流所排斥的狀態。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人力資源開發內主要途徑。但從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實踐來看,“次等”、“末流”教育的身份仍未得到根本改變,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邊緣化狀態。
(一)職業教育地位的邊緣化
“地位”一般是指在社會上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概念,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職業教育地位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識程度。主要指人們對職業教育的尊重和重視的程度,對職業教育的地位、作用、培養目標、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等的認識。
2.職業教育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大小。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作用的大小是決定職業教育生存和發展狀態的根本,因此,這是職業教育地位的核心。一般來說,教育經濟學及人力資源開發中所談的職業教育地位,均是指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應處的位置或發揮的作用。
3.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所處的位置。主要表現在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的管理水平、理論成熟程度、體系完善程度、質量水平等不同的方面在各類教育中的橫向對比位置。
4.職業教育在人的發展中所處的位置。職業教育所有功能的發揮都必須通過“人”來實現,因此,職業教育離不開“人”,脫離“人”的職業教育是無效的教育,也必然是沒有地位的教育。
從職業教育地位的內涵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職業教育的地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觀念層上一直受“學而優則仕”傳統文化的影響,職業教育甚至被不少人認為是“次等”、“末流”的教育,處于社會的邊緣、教育的邊緣。盡管我國技能型人才短缺,而且國家一直強調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但愿意接納和接受職業教育的家長和中學生仍然為數不多。
(二)職業教育功能的邊緣化
職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社會、科技、政治、文化及人的發展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功能。但長期以來,人們往往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來分析職業教育的功能,更關注的是職業教育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有意或無意地淡化職業教育的政治功能、科技功能和文化功能,忽視甚至輕視職業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的功能,導致職業教育功能的嚴重殘缺。
(三)職業教育對象的邊緣化
職業教育是為初、高中畢業生和城鄉新增勞動者、下崗失業人員、在職人員、農村勞動者及其他社會成員提供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職業院校教育和職業培訓,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職業教育對象的主體是“弱勢群體”。凡是職業院校學生基本上是被“學術教育”淘汰的所謂“學業失敗者”,不僅在學業上被“邊緣化”了,而且其家庭基本上也是處于社會的“邊緣”狀態。
(四)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邊緣化
多年來,經費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約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財政預算內職業教育經費占整個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的份額不僅沒有提高,有的省份反而在下降。各省、各地區的職業教育專項經費,職業院校學生收費標準等都沒有統一的規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較,各地區投入的教育附加費也是較少的,企業、社會團體、銀行等對職業教育的支持也就更少了。特別是在實行收支兩條線以后,一些落后地區把職業院校的學費收入作為財政的預算外收入,這就使本來就缺乏吸引力的職業教育處境更為艱難,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從社會學角度看職業教育不平等的根源
當今社會,教育已經從社會的邊緣走向了中心,在社會分層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類型相比,不論是自致能力還是先賦能力,均缺乏優勢,這是影響職業教育公平的根源。
(一)“精英”培養與職業教育價值的相對“低落”
高等教育作為目前實現向上流動的一種重要途徑(對底層群體來說,實質上是唯一途徑),對各個階層均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優勢階層或資本擁有者便利用政策控制能力,借助于教育“公平游戲”的各種競爭,以隱匿的方式進一步占據或獲取優勢資源,從而導致“精英”的再制,并實現優勢資本和優勢地位的“代際轉移”。而中下階層子女則希望通過自身在學業上的努力取得與優勢階層子女平等的文化資本,而且在優勢教育環境中還有利于社會資本的獲取,諸如師生關系、同學情誼、同鄉等,均能在未來的發展中發揮作用。美國MBA教育世界聞名,但有觀點認為,美國MBA的神奇效果既不在于教學內容的先進性,也不在于教學方法的科學性,而在于參加MBA教育的群體的身份—這些有控制力的特殊群體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本。
與高等教育這種“精英”再制和資本獲取成效相比,職業教育相形見絀。在當今社會尤其是底層社會群體將接受教育作為阻斷家庭貧困的情況下,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優質高等教育無疑是一種最佳選擇,而接受職業教育在改變社會地位方面的作用卻非常有限。
(二)教育政策的偏離與職業教育地位的相對“低落”
1.教育分流制度。理想的教育分流應該是根據社會分工的需要,依據學生的學術傾向和心理特征,使學生分別進入不同類型的學校和課程軌道,實現學生個性發展與社會多樣化人才需求的統一。分流的依據是學生的興趣、思維特征;其立足點是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與優勢,進行分類指導、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展,全面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但目前的教育分流出現了明顯的異化現象,教育分流的立足點不是學生,而是教育,其服務目的也不是教育,而是社會,不是全體社會,而是少數優勢階層。某種程度上,致使國家的教育制度屈服于“教育市場”,造成新的教育機會不均等,并進而造成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及社會地位分化的不公平,大眾教育成為面向少數升學者的教育。
2.重點中學制度。應該說,這一制度主要是為了把優質教育資源集中起來,為優質高等教育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但是,大部分優質資源往往又被社會中上層階層的子女所占用,社會“弱勢群體”和農村小孩占的比例非常少,這就造成了不公平的受教育機會,影響了教育的公平。進一步說,由于學業成績與接受高等教育、與成功成才一脈相承,重點高中生源優先選擇政策便合法化了這種不公平教育的后果。
3.教育體系制度。在我國的法律法規層面,一直強調要建立健全職業教育體系。但在職業教育的發展實踐中,在強調適應經濟建設需要的目標下,一直將職業教育定位于以技能培養與就業準備為目標的就業教育,教育內容以就業技能培訓為主,視“對口升學”為“異物”。為了加快我國的高等教育進程,緩解日益激烈的升學競爭,國家開始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但同時又通過政策把高等職業教育置于“等級”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之下,使得本就末被社會廣泛接受的職業教育處境進一步惡化。
(三)人才政策的學歷化與職業教育聲望的相對“低落”
在我國人力資源市場中,分為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又被分割成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互相之間流動極為困難,延伸到教育上就是造成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分流成為進入不同勞動力市場的分界線,成為不可逆轉的社會分層的起點。在這種情況下,接受職業教育不可能成為大眾的自覺選擇。尤其是高級技工、熟練勞動者等,“在需要的時候是人才”,但在享受應有的待遇方面仍然處于尷尬的境地。目前的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為近年來我國人才結構的一大“頑癥”,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高級技工的收入仍然偏低,“高級技工年薪超過碩士”之說只不過是偶然的個別現象而已。國家盡管提出了“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的人才標準,但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新職員或在人才流動時,不是根據人的素質進行選拔,而是依據學歷高低與學校的名氣進行選擇,不僅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費,也加劇了社會對于高學歷與名學校的非正常追求。也是造成職業教育邊緣化的根源。
三、職業教育公平實現的途徑與方法
(一)確立正確的職業教育價值觀,明確人的主體地位。當前,在分析職業教育的意義時,聽到的往往是社會需要、經濟發展需要,很少提及人的發展需要,實際上,人的發展需要才是第一位的。在職業教育的質量評價中,人們往往更多地用一些社會標準來衡量,很少考慮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對人的個體差異關注不夠,迎合了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 “學而優則仕”、“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的現象依舊突出,造成了對職業教育的歧視,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阻礙了現代經濟社會的進步。從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目標看,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是最為密切的教育,它的經濟價值是表層和外在的,社會價值則為核心價值,人的價值是職業教育最根本的價值。因此,社會應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和宣傳,改變社會和人們歧視職業教育的現象,以人為本,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尊重人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尊重人性和人的教育權,使每個人的特性得以充分表達,使職業教育從根本上擺脫“次等教育”的尷尬地位。
(二)建立科學的職業教育理論基礎,為職業教育公平奠定學科基礎。職業教育作為一種獨立的教育類型,除了遵循一般教育的規律之外,還具有自身特殊的規律。傳統的職業教育沿用的是普通教育的理論基礎,造成職業教育無特色、無地位的局面。職業技術教育應該以技術理論和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理論基礎,前者是職業教育學科存在的基礎,后者是職業教育個體發展的基礎。有了這兩個基礎的支撐,職業教育的獨特性必將得到進一步彰顯,職業教育“無理論”的尷尬境地必將得到改變。
(三)加大教育制度創新力度,搭建職業教育平等的政策平臺。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規范人類行為,而人類行為是知識、情感、意志、權益等各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個國家的各種教育機構和教育規范體系構成其教育制度,具體內容主要是指教育基本制度、教育根本制度,教育具體制度三個方面。教育制度的創新和經濟制度等的創新有較明顯的區別,它的人文性特征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人性假設、目的和功能等方面,這也是教育的屬性在教育制度中的體現。
職業教育制度創新的核心主要體現在對“人”的尊重和對教育公平的追求方面。在教育分流制度上,不僅要考慮整體教育的發展目標,更要尊重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品質、興趣等,變“被迫”為“自主”;在職業教育培養目標上不僅要考慮社會的人力資源需要,更要尊重學生就業與升學的教育選擇,變“外在要求”為“內在需要”;在教育管理制度上,不僅要考慮規范和簡便,更要尊重學生選擇的多樣與靈活,變統一為多樣;在評價標準上不僅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規律,更要突出職業教育特色,變“補充”為“獨立”。只有這樣,才能為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和社會環境。
(四)強化教學領域的各項改革,把以人為本由理念轉化為行動。隨著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職業教育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改革和發展的目標之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化教學改革是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職業教育的改革一是要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堅持面向市場、面向社會辦學,加強職業教育與培訓產品的開發和管理,引導職業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技術推廣、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實現從傳統升學導向向就業導向轉變。二是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目前國際職業教育通行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加強了學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環節,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具有較好的效果。三是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新時期,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引起了職業教育組織形式和教學指導原則的本質性變革,職業教育更加關注人的全面發展,職業教育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多彩,模擬教學、網絡教學、項目教學等形式逐步進入課堂。
參考文獻
[1]宋寧娜.教育平等、教育公平與社會進步[J].蘇州大學學報,2004(3).
[2]袁振國.中國教育政策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人性假設;園區;管理模式
一、管理模式的概述
1.管理模式的概念回顧
在國外,管理模式經營模式、商業模式都用“Business Model”來表示。小詹姆斯.H.唐納利( J. H. Donelly)在《管理學基礎》中表述的管理學則為“討論只與某一特定的事例有關的管理過程”,他認為管理學是研究有限資源的管理,國內學者錢顏文等認為,管理模式是特定環境下組織內資源的配置的某種標準形式, 這種形式可以為別人所借用和參照;聶子龍在工業時代的管理模式及演變中把組織架構方式看作是管理模式,提出了工廠模式、科層模式和網絡模式三種管理模式;鄭和平認為, 企業管理模式, 包括結構模型和支撐模型。其結構要素主要有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管理技術、管理體制和規章、決策及領導體制;本文認為管理模式是在管理人性假設的基礎上設計出的一整套具體的管理理念、管理內容、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論體系并將其反復運用于企業,使企業在運行過程中自覺,加以遵守的管理規則。
2.管理模式的種類
管理模式不但涉及了組織模式和管理方法方式,還有管理風格等管理模式的這種復雜性注定了管理模式種類的多樣性,不同的學者和企業家對管理模式有不同的觀點與方法,如海豚式管理模式(Connie Gloser,. 1995),鯊魚式管理模式(Lan R S M. 1996),制約管理模式 (Akhil Kumar, J.1999),以流程為中心的管理模式 (李垣,2001),剛性管理模式和柔性管理模式(李勇剛,2001),雙頭鷹管理模式(梁遠慶,2001),以質量為中心的管理模式 (洪生偉,2001),物本管理模式和人本管理模式(謝水明,2002), 海爾管理模式孫健,2002)及和諧管理模式、7S 管理模式、JIT 管理模式、MRP 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模式、中國式管理模式、日本式管理模式、美國式管理模式、邯鋼管理模式等等管理模式。這些管理模式中, 有些管理模式被普遍接受,管理模式主要基于具體的環境和目標,因此環境和目標不同,管理模式也就不同。以上學者管理模式的觀點均是從管理實踐的基礎出發來研究管理模式,現在本文主要評述從管理理論發展的角度及人性假設發展的基礎出發,探討管理模式的演變過程。
二、基于管理理論發展管理模式的演進
管理模式的研究是人類對管理理論的認識和探索過程。縱觀管理理論的發展,面對不同的情境, 為了實現對管理的效率最大化, 要求對管理模式的不同構成要素進行了調整并給以了不同程度的重視, 因此形成了形形的不同類型的管理模式。
1、大約在20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 這一階段基于“經濟人”假設,管理模式的種類有 “經驗管理”模式、“經濟管理”模式“理性(組織)管理”模式及科層管理模式,其中以泰羅、法約爾等為代表,泰羅重點研究在工廠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 進行了著名的動作與時間的研究, 其核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在他們理論發展的基礎上,傳統的管理模式開始萌芽。20世紀初,馬克斯•韋伯提出了官僚制理論。這些傳統管理模式是為實現自身最大利益而進行思考和行動的結果,僅側重于從管理職能、組織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問題, 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強調“數字化管理”, 重視決策方案的數量模型和邏輯程序, 推崇通過生產技術、管理機構和管理流程的公式化來實現效率目標,忽視了人性。
2、從20 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末, 管理學者們開始從微觀上研究造成企業效率下降的影響因素。梅奧主持進行的“霍桑實驗”( 1924-1932) 的結果表明: 職工是“社會人”,新型的領導能力在于提高職工的滿足度等, 引起了管理學者對人的行為研究的興趣, 從而奠定了“行為管理”模式、“決策管理”模式及“權變管理”模式的理論基礎。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還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西蒙的決策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等。“行為管理”模式、“決策管理”模式、“權變管理”模式開始注意人在組織中的重要性,開始強調企業要充分運用企業的宗旨、信譽、價值準則、行為規范等“軟性”的管理因素,形成了一套“人際關系”管理模式。但是這些管理模式還沒有把員工看作是有價值觀念、有思想、有修養的人, 因而難以使員工樹立正確的、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不利于充分挖掘員工的潛能, 進而進行創造性的思維和勞動。
3、基于“文化人”的假設,“人本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模式和“知識管理”模式應運而生。從20 世紀90 年代開始, 由高新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企業結構不斷改革而引發的企業管理文化的創新運動逐漸成為新時代的主旋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哈默博士和管理咨詢專家錢辟先生于1993 年合著的題為《再造企業―工商革命宣言》一書,標志著企業再造作為一種創新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產生的。這些管理模式能夠促使管理者透過企業管理的理性層面挖掘內在的、無法用理性加以涵蓋的文化層面, 即員工的文化素養,認識到這一點, 對于管理者根據員工的思想深層的文化定勢, 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突出員工的主體地位, 從而對實現管理目標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園區管理模式
1.園區不同管理模式國內外研究概述
(1)國外研究概述
園區的管理模式是指包括政府(開發區的管理機構)、大學和科研機構、企業三方的領導體制、內部運行機制、機構設置、管理權限、管理方式、法規制度以及三者相互作用的關系,它是動態與靜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M•卡斯特爾和P•霍爾在《世界的高技術園區》一書中把世界高新區管理模式分為四類:第一類由建立高技術公司的產業綜合體組成。典型例子是美國加州的硅谷和波士頓128 公路地區。第二類是科學城。如日本的筑波科學城。第三類是技術園區。如:臺灣的新竹等。第四類是日本的高技術城。這是日本特有的一種模式。按照M•卡斯特爾和P•霍爾的管理模式分類標準,依據“三元參與理論” 楊明瑞(2006)將高新區的管理體制劃分為四類:政府管理型管理體制、大學和科研機構管理型管理體制、公司管理型管理體制、協會管理型管理體制。
(2)我國研究概述
近幾年來, 我國的各類園區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園區經濟已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的核心競爭力。西北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王慧教授在《開發區與城市相互關系的內在肌理及空間效應》一文中,專門對開發區和城市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從空間規模、形態、空間增長方式產業結構,人口與社會、城市化與郊區化進程等方面指出開發區向城市新區發展、重構城市空間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武漢理工大學楊新年在其博士論文《開發區跨世紀發展的戰略選擇》;中,總結開發區十年建設經驗和我國城市化的趨勢,提出開發建設融經濟、社會、文化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的發展思路;貴州大學科技學院院長張寒松在《城市新區開發建設應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之路》中,著重從新區開發建設資金籌措的角度進行了探索,提出園區開發建設應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之路;中國地質大學在《我國新區管理模式創新探索》中把我國各類新區的管理模式歸納為三類:政府主導型管理模式,企業主導型管理模式,政企合一型管理模式。
2.園區主要三種管理模式的比較
(1)政府主導型管理模式
該模式主要用于園區的初建期以及市場程度不高的地區。因為在市場機制不完善、企業的力量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園區的建設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才能完成。該模式大體可分為決策層、管理層和經營服務層三個層次。決策層即園區領導小組,負責園區各項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協調,處理園區發展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制定園區的規劃和發展目標。管理層即園區管委會,它既是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又是市政府的派出機構,集中了市政府的部分管理職能,負責組織、實施園區的建設與發展計劃,管理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經營服務層即開發區總公司,通過房地產經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技術引進、產品推銷等方式為區內企業服務。
政府主導型管理模式的優勢在于政府為園區的運行發展提供較為寬松的物質環境和智力環境.如科技園發展所必須的建筑,住房,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以及優惠政策,離開了政府的參與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種管理模式能夠大大提高科技園的管理效能"促進園區的較快發展,但主要問題是政府干預多,會出現政府和不同的矛盾。
(2)企業主導型管理模式
該模式的特點在于采用董事會經理負責的企業管理制度把園區看作是一個獨立經營管理的公司,由公司負責園區的規劃和建設,提供包括廠地,資金,開發條件,信息和人才交流,主要運用經濟杠桿進行大學科技園區的管理適用于科技園區的成熟階段。主要采取的是“開放式”三級管理體系。雖然在管理形式上以政府為主,但在實際操作中是面向市場、以企業為主導的。在我國這種管理模式主要是被沿海開放城市的高新區所采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企業主導型管理模式采用的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運作模式,符合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為園區的建設提供了自由,民主,高效的管理環境,避免管理體制上產生障礙以致影響園區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該管理模式有利于運用經濟杠桿進行科技園區的開發,但是該模式也需要當地政府間接指導的方式予以支持。
(3)政企合一型管理模式
這是一種新型的政企合一,是政府主導下的社會市場機制,這種合作機制可取得合作收益(羅伯特•阿格拉諾夫和邁克爾•麥奎爾),表現在:處理艱難或復雜問題的政策可能需要這樣的結構來執行;超越政府干預局限性的網絡解決方式所獲得的收益;平衡清晰集中的項目權威的技術需要與要求包容的政治需求;制度化的合作聯系甄別和剔除了不斷增多的次級信息;多元參與者在許多公共領域的協作,建立長期的聯盟關系并努力促成制度,以從事政府不能獨自完成的工作,同時也使政府能力得以產生和維持。
在園區開發初期,政企合一型管理模式有利于園區的快速起步和全面發展。但是這種管理模式使得園區過多的依賴政府,自我發展能力不強,不能迅速適應市場的需要。
四、小結
管理模式的演變歷經了長時間的實踐,管理模式很難說有最好的和不適用的,具體采用哪種管理模式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管理模式還處在不斷發展、創新中, 這不僅因為管理本身就體現為一種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隨著中國管理在學習與創新中不斷走向成熟, 中國管理模式會提高到理論高度, 并對企業產生深刻與廣泛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錢顏文,等.論管理理論和管理模式的演進[J].管理工程學報, 2005(2)
[2] 聶子龍.工業時代的管理模式及演變[J].蘭州學刊,2002.1:
[3] 鄭和平.企業管理模式理論及中國企業管理模式方向分析[ J].企業活力,2003 (1) .
[4] Connie Gloser, Barbara Steinberg, Smalley.Swim with the Dolphins[M].Warmer Books Inc.,1995:
[5] Lan RSM.Strategic Flexibility A New Reality f or world-class manufacturing[J].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spring 1996:
[6] Akhil Kumar,J.leon Zhao.Dynamic rout ing and operational controls in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J] . Management Science,Feb.1999,vol.45( 2)
(上接第237頁)
(3)電儀調試人員為現場調試安全員,對設備調試過程中人生安全及設備安全負責。負責檢查各機械設備、動力線路、照明線路是否有可靠接地,并有漏電保護措施,負責停送電工作總體協調及指揮,試車及停送電過程必須由電儀安全員全程監護,負責在試車過程中各設備停送電標示牌懸掛及每天檢查。
各現場人員相互協調相互監督,形成有機的安全管理整體。
2.加強對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
現場工程師負責全程跟蹤安裝及試車過程,結合現場實際及時調整有關安全技術措施,在各道工序進行質量驗收時安全質量一定要擺在首位,要注重驗收標準中的牢固性、穩定性等安全要求部分,在工序交接時,明確各個工序的工作職責,在確認安全的基礎上進行對接。
3.設備吊運安全
設備起吊前認真閱讀設備說明書和查看相關設計圖紙找到設備的合理起吊點。認真分析被吊設備重量以及吊具有可能對設備造成的損傷,合理選擇吊具。吊運過程由指吊人員統一指揮,各施工人員配合指吊人員進行吊運。
4.試車安全
試車過程嚴格按照《CCS雙18模云銅澆鑄機預組裝試車方案》進行,所有試車前檢查、設備停送電、試車過程都借鑒操作票模式采用標準化流程進行操作。現場標識牌制度落實到位,在預組裝過程中把可以運轉的設備和不可以運轉的設備用安全標識牌進行嚴格區分,杜絕因施工及試車交叉作業的誤操作導致人生及設備事故。安裝及試車過程分工明確,統一指揮,落實到位。
預組裝試車過程嚴格按照《CCS雙18模云銅澆鑄機預組裝試車方案》進行,該方案包括試車準備工作,停送電、氣、水流程,試車順序,試車應急方案等,所有試車前檢查、設備停送電、試車過程都借鑒操作票模式采用標準化流程進行操作。
施工現場、用電設備采取“三級配電,兩級保護”的配電原則設置,使用過程必須滿足“一機一閘一箱一漏”的供電原則。使用過程加強漏電保護器的定性、定量檢查,確保保護裝置靈敏有效,防止觸電事故發生。
5.做好防護,規范勞動安全與作業環境,實現施工生產環境的本質安全
通過配備相應的安全設施和勞動防護用品,制定完善的預防措施,加強現場危險源的控制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故發生。做好事故預防,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場合,使事故應急方案更加合理,要采取強有力的監管措施,優化監管制度,強化監管力度,注重監管實效,杜絕各類事故發生,確保施工安全生產可控、在控。
三、總結
預組裝現場施工完成了一次現場組裝前的全面演練,其中獲得得的技術參數、安裝經驗將有力的保障項目達到合同要求目標,在預組裝過程中積累的安全、進度、質量的控制措施也為將為現場安裝調試順利進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設備安裝及調試現場是一個動態的作業環境,其實際的情況時刻都在發生著變化,隨著作業內容的變化,可能會出現新的問題,加強現場管理,理順人、機、料、作業環境之間的關系,建立一個安全、有序的作業現場不僅對提高現場安全起著巨大的作用,而且,對于提高整個項目的有效控制和項目影響力有著深遠的影響,真正使安全、質量、進度做到有機的統一。
施工過程是項目形成工程實體的過程,也是決定終極產品質量的關鍵階段,只有抓好施工及試車現場安全,杜絕施工及試車事故,抓好施工試車質量、進度,達到項目合同要求指標,才能確保投資效益順利實現,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碩士生;就業;博弈論;上策均衡;知識積累
1 提前工作的動因
高校畢業生包括本專科畢業生、應屆碩士畢業生和應屆博士畢業生。自本科擴招以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便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后更是成為熱點問題。新聞報道2008年中國應屆本專科畢業生的就業率不足70%,部分地區甚至傳出應屆碩士畢業生的就業率首次低于應屆大學生就業率的信息,社會驚呼“皇帝的女兒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遼寧考察時對大學生求職者表示的那樣,“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將有超過700萬應往屆高校畢業生需要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伴隨著全球性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國內外的經濟環境日益惡化,國內人才市場的需求減少與高校擴招政策綜合作用,形成了一個非良性的流程。
如圖1所示:大學生就業困難,于是轉向升學,升學需求的增加迫使碩士擴招。碩士畢業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在擠占大學生就業崗位的同時也造成自身就業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現了所謂“1500應屆碩士競聘賣豬肉”、“十萬年薪聘請大學生掏糞”的新聞現象。并且,由于預計2010年博士學位的年授予人數將達到突破歷史性的5萬,已經開始有學者開始擔心博士培養質量的下降,質量下降的博士畢業生以后還要去培養碩士生和本專科學生,勢必進一步造成碩士畢業生和本專科畢業生質量的下降,從而更加劇了他們的就業壓力,令他們傾向于盡早適應市場,做出提前工作地選擇。
本研究僅以碩士生為對象進行探討。碩士生是高級科研人才的后備軍,而高級科研人才的培養對國家的科技發展和創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此,對碩士生的培養需要投入充足的時間和資源,若碩士生提前工作則有可能令實際培養時間不足,培養質量不能得到保證,對其今后的就業也將產生影響。所以,于國于己,碩士生的選擇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論概述
博弈論也叫對策論,是20世紀50年代由馮諾依曼和奧?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種“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博弈論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在經濟學、政治科學、軍事戰略問題、進化生物學以及當代的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都已成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還與會計學、統計學、數學基礎、社會心理學以及諸如認識論與倫理學等哲學分支有重要聯系。
一個博弈論模型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勢。局中人是指在一個博弈中有權決定自己行動策略的參加者,一般要求一個博弈中至少要有兩個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選擇的,實際可行的,完整的行動策略的集合,每個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應包括兩個策略。局勢是指一個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選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組。當局勢出現后,博弈的結果也就確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論中的上策均衡理論。上策是指這樣一種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這種策略都是最優的。博弈論中的均衡是指一種穩定的結果,當這種結果出現的時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變他們所選擇的策略。因此,所謂上策均衡即指一種局中人選擇的都是上策時的博弈均衡狀態。
3 高校、用人單位和碩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設定
出于能夠更明確地表現分析結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兩兩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單位和碩士生,其中碩士生按照意愿傾向還可分為兩類,因此實際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個,以報酬矩陣形式表現。
每個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兩個策略。高校可以選擇允許或者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單位可以選擇接收還是不接收在讀碩士生,兩類持不同意愿傾向的碩士生都可以選擇提前工作或者畢業后工作。
每個局勢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選擇的一個策略,每個模型產生四個局勢,通過分析可得出其中滿足上策均衡的局勢。
3.1.2 度量方式設定
本研究的重點在于分析每個局中人對各種選擇所產生結果,假設這種結果可以用滿意或不滿意兩個屬性值來度量。
一般來說,高校希望碩士生能夠靜下心來搞科學研究,一方面能夠對導師的研究方向進行進一步的實踐,另一方面高校培養碩士生的目標就是使碩士生具有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如果沒有科研和論文的培養則有失這個目標的要求,如果碩士生提前進入找工作階段則科研的最佳時期——研二和研三——就沒有發揮作用。從上述角度來看,可以說高校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
保證滿意的結果;若做出允許的選擇則總會有一部分碩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養結果達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認為是不滿意的。 而作為用人單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慮,他們要求自己員工的綜合素質越高越好,獨立行為能力越強越好,因此碩士生能否提前來單位實習決定了要不要在碩士生畢業正式上崗后付出一筆培養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資和其它費用。可以認為,用人單位選擇接收在讀碩士生的結果是令自己滿意的,而選擇不接收的結果則是不滿意的。
最后,按照碩士生的意愿傾向可以把碩士生分為傾向提前工作,傾向畢業后工作兩類。對于第一類,假設選擇提前工作將得到滿意的結果,選擇畢業后工作將得到不滿意的結果;對于第二類,假設選擇提前工作將得到不滿意的結果——提前工作影響學業完成的質量,選擇畢業后工作將得到滿意的結果。
為了便于分析,設滿意的值為1,不滿意的值為-1,以此量化不同選擇帶來的結果。
3.2 高校與用人單位的博弈
根據上文對高校和用人單位選擇結果的假設,本研究可以構建如表1所示的報酬矩陣,矩陣的每一個局勢設為(E,S)。
當高校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時,若用人單位選擇接收在讀碩士生則能得到滿意的結果,而高校則因此不滿意(1,-1);若用人單位選擇不接收在讀碩士生則必定不滿意,而因為在讀碩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沒有接收單位,所以高校最終得到滿意的局勢(-1,1)。當高校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時,碩士生受到紀律限制,則高校不管怎樣都將得到滿意的結果,而用人單位無論做何種選擇都接收不到在讀碩士生,結果必定是不滿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與用人單位的博弈達到一個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單位卻接收在讀碩士生。兩方的最優決策是相沖突的,而這恰恰解釋了現狀,即本研究前面說的高校要實現培養目標,而用人單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與用人單位的這種沖突將不斷得到體現。
3.3 兩類意愿傾向的碩士生與高校和用人單位的博弈
3.3.1 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碩士生與高校的報酬矩陣內的每個局勢設為(M1,S),把碩士生與用人單位的報酬矩陣內的每個局勢設為(M1,E)。
先來分析碩士生與高校的博弈,現實中總存在接收在讀碩士生的用人單位。當碩士生選擇提前工作時,若高校也允許提前找工作,則前者與后者形成的一個局勢是(1,-1),若高校不允許提前找工作,則前者受到紀律約束的局勢為(-1,1)。當碩士生選擇畢業后工作時,則高校的選擇不再重要并總會獲得滿意的局勢(-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個上策均衡,即碩士生選擇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許提前找工作。
再來分析碩士生與用人單位的博弈。當選擇提前工作的碩士生面對接收在讀碩士生的用人單位時,結果自然是“雙贏”(1,1),若用人單位選擇不接收在讀碩士生時,則結果自然是“雙輸”(-1,-1)。當碩士生選擇畢業后工作時,用人單位的選擇也不再重要,結果總是雙方都不滿意(-1,-1)。這里的上策均衡是“雙贏”。
在這兩個博弈中,碩士生面對的最優決策總是選擇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單位的最優決策與由它們之間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沖突,這就解釋了傾向提前工作的碩士生們為何會采取各種手段“欺騙”高校,出去尋找工作。
3.3.2 傾向畢業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碩士生與高校的報酬矩陣內的每個局勢設為(M2,S),把碩士生與用人單位的報酬矩陣內的每個局勢設為(M2,E)。
迫于經濟壓力以及別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碩士生只要高校允許,就會達成(-1,-1)的局勢,若高校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并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補助,則碩士生和高校仍能達到“雙贏”的結果。當碩士生不存在經濟困難或自己另想辦法克服了困難時,必然會堅持好好完成學業,畢業后工作的選擇,這種情況中高校與碩士生總是“雙贏”。所以高校不允許碩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碩士生選擇畢業后工作是這一博弈中的雙方最優決策。
用人單位選擇不接收在讀碩士生的結果必定與碩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勢總是(1,-1)。當用人單位接收在讀碩士生時,只有選擇了提前工作的碩士生會讓其實現滿意的局勢(-1,1)。這里的上策均衡卻是碩士生選擇畢業后工作而用人單位選擇接收在讀碩士生。
高校最喜歡的自然是愿意畢業后工作的碩士生,就如同用人單位最喜歡選擇提前工作的碩士生。然而這并不是說無論持何種意愿傾向,只要選擇了提前工作,用人單位都無差別的一視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經探討過,用人單位希望聘用的員工綜合素質越高越好,而碩士生的科研水平無疑是衡量其素質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認為只有愿意畢業后工作的碩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動靜下心來學習和從事科學研究,從而達到令高校和用人單位都滿意的科研水平,很遺憾用人單位選擇接收在讀碩士生的結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滿意的對象。也就是說,用人單位的最優決策與其最滿意的碩士生的最優決策相沖突,再換句話說,用人單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標與對員工素質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進行到這里,此時的問題是,碩士生是否應該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單位是否應該有所作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進行一個探索性地討論。
4 關于碩士生是否應提前工作的討論
4.1 碩士生是否應該選擇提前工作
讓碩士生們產生不同意愿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對未來預期收益的不確定,對此本研究認為可以從知識的可積累性給出探討。
知識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與勞動力、土地和資本不同,“知識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產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識資本邊際產品遞減的趨勢。因此知識積累過程不會中斷。”社會知識就在人類社會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并得以延續和更新,而個人知識積累得益于社會知識的積累沉淀,同樣不斷增長。這種知識積累是質和量雙方面的,在當今的經濟形態下,已成為整個經濟的基礎。在校學習可看做知識積累的最穩定途徑之一,因此碩士生花在在校學習與科研方面的時間越長,作為生產要素的知識積累得越多,其創造價值的潛力越大,可以預期較大的未來收益。若提前工作,放棄的學習時間不談,在工作中能獲得知識多少也是不確定的。
事實上人們選擇讀碩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樹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兩個,這兩個目的的實現都要求知識積累到一定水平,因為前面已經分析過用人單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碩士生。如果碩士生都能明白這一點的話,就不會受到經濟環境和就業環境的影響,認真完成學業,在畢業后憑借優異的知識積累接受社會的選拔應該成為他們的最佳選擇。
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個社會,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單位,都應該為促成碩士生做出這種選擇而有所作為。
4.2 對高校和用人單位提出的建議
(1) 高校安排好碩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廣自費制的同時,設置更多的獎學金和生活補助項目,提高物質激勵的比重以降低碩士生的總成本,解決高校與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碩士生的沖突,并保障完成對碩士生的培養目標。
(2) 用人單位要把目光放長遠,對接收在讀碩士生工作的決策應當有所限制。應當看到一個科研功底扎實的碩士在未來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為單位創造的價值將遠遠大于一個水平一般,僅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經驗的碩士,足以彌補用人單位短期的成本損失。
(3) 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沖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認識外,最好能夠更多地進行“產學研”合作。用人單位歡迎高校前來調研和利用知識儲備解決問題,高校根據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確立科研項目,設置碩士生的培養
計劃。如此,一方面碩士生通過“干中學”和“學中干”把科研和實踐聯合起來,必能提高其知識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單位為高校協助解決的問題支付的費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碩士生的經濟狀況。 (4) 整個社會應當保證輿論的正確導向,不要宣傳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為創造良好的就業條件努力發展經濟。
5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