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環境保護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水污染觸目驚心
目前,我國仍有3億多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其中因污染造成飲用水不安全的人口達9000多萬人。有相當比例的農村飲用水源地沒有得到有效保護。來自國家環保總局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我們的飲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最新檢測報告(2005年6月份)稱,我國七大水系,水質達到I~III類水體的占49.2%,IV-V類(受污染水質,不能用作飲用水源)水體的占28.5%,劣五類(已喪失直接使用功能)水體的占22.3%。湖泊水庫中滿足Ⅱ~Ⅲ類水質的湖庫有7個,占26.9%;Ⅳ~V類水質湖庫有9個,占34.6%;劣V類水質湖庫有10個,占38.5%。
(二)土壤污染嚴重
全國約25%的土壤處于警戒狀態,污染比較嚴重的約5%。蔬菜中農藥污染問題更為嚴重,農產品已經缺乏安全保障。由土坡污染引發的農產品安全和人體健康事件時有發生,成為影響農業生產、群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在有關部門進行的典型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調查中,江蘇調查區蔬菜和稻米的鉛超標率分別達到60%和46%。廣州調查區的蔬菜樣品中,七氯和異狄氏劑醛的檢出率都在85%以上,而硫代硫酸鹽的檢出率竟然高達94%。一些地方的稻田土壤因滲入鎘廢渣而被瀉染,致使稻米中的含鎘量超標,無法食用。因土壤污染,全國每年糧食減產1000萬噸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約125億元。
(三)固體廢棄物污染蔓延
近年來,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速度加快,由此帶來生活垃圾量的迅猛增長,并且因城市垃圾向城郊和農村轉移,對農村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日益嚴重。2005年《各地區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情況》顯示,當年全國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僅為51.7%。據測算,全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2.8億噸,生活污水約90多億噸,人糞尿年產生量為2.6億噸,絕大多數沒有處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隨意傾倒、隨地丟放、隨意排放。畜禽糞便年產生量達27億噸,80%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沒有污染治理設施。在一些地區,畜禽養殖污染成為水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
二、農村生態環境復合污染的原因
(一)污染型產業向農村快速轉移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污染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從城市向農村轉移。一些農村,為承接污染型產業和引進這些企業,地方政府許諾提供各種優惠條件,表面上看,引進這些污染產業不僅給當地帶來了大量的投資,而且給當地村民一些就業機會,有些地方為了回避國家對土地的管制政策,采取“以租代征”的辦法非法占用農民的土地。有些地方根本不考慮國家的環保政策,違法違規建設。由此對村民造成的危害是長遠的。
(二)農業化學品的過量使用
我國化肥年施用量已達4700萬噸,居世界之首,單位播種面積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成倍超出發達國家為防止水體污染所設置的安全上限值。我國湖泊與河流中的污染負荷有50%以上源于非點源污染,來自農業面源污染的約占1/3。此外,僅從占全國作物總播種面積20%的集約化、專業化的蔬菜、瓜果、花卉種植區域來看,每年因氮肥的不合理使用而損失的氮就達300萬噸,占我國氮化肥總用量的12%。大量使用化肥已經引發全方位立體污染,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難以逆轉,還導致了溫室氣體對氣候變化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等現象。
我國年均化學防治面積45億畝次,因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而污染的土地超過2187萬公頃,約占耕地面積的16%。過量使用的農藥和化肥利用率僅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農藥造成了地表水富營養化和地下水污染。
(三)農村土地布局不合理
農村工業化是中國改革開放期間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縣域經濟發達的浙江、江蘇等東部發達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受鄉村自然經濟的深刻影響,這種工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反積聚效應的工業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不僅造成污染治理困難,還導致直接污染的危害。目前,我國鄉鎮企業廢水COD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50%以上,而且鄉鎮企業布局不合理,污染物處理率也明顯低于工業污染物平均處理率。
綜上所述。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農村地區轉移、污染嚴重的企業向西部和落后農村地區轉移;同時,農村工業化過程中,對企業以及集約化畜禽養殖的不合理布局,農田中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過量是農村生態環境復合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新農村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一)完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
針對我國目前農村生態環鏡污染日益嚴重的狀況,我國在起草污染防治政策、立法、標準體系時,有必要借鑒美英先進經驗。第一,由于各生態要素相互關聯的特點,在研究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農村環境保護條例,建立農村環境監測、信息統計、質量評價等標準、方法體系時,應注意與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的綜合協調,同時應對現有的這些法規中已有的一些制度進行完善;第二。在立法中應強調預防體系的健全,并規定嚴格的法律責任;第三,在立法上應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確立公眾參與制度,充分發揮公民個人、NGO等環保組織以及社區的作用,讓他們積極參加到污染防治工作中來;第四,建立污染整治基金制度、污染整治市場體系和環境污染風險責任保險制度,促進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整治向市場化發展。
(二)強化政府在生態環境管理中的作用
政府在生態環境管理中有著舉足輕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現階段,政府應采取“發展導向”模式。(1)政府應打擊地方保護主義,加強環境執法力度。健全有利于提高執法效能的長效保護機制,用制度來監督環境。環保系統應該實行環境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2)建立宏觀綜合決策機制,健全中央—地方協商制度。要把環境容量、環境質量狀況和對環境的影響、對資源的消耗、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納入統計指標,使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表示。環境保護政策要同部門發展政策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相結合。同時,生態環境保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博弈的合作均衡。(3)進行有效管理,促使環境外部性內在化。由于市場存在失靈情況,因而通過政府來對環境資源利用進行管理來糾正市場失靈,使外部性問題得以解決。政府可通過征收“屁古稅”來解決外部性問題。建立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和補償制度。
隨著發展,政府應逐漸轉向“秩序導向”模式。強化公共資源的管理和服務職能,建立起合理的環境經濟利益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經濟利益關系。
(三)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要完善農村環境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監測指標體系和信息系統,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重要農產品產地的環境監測。加大農村環境監督執法力度,嚴格查處小造紙、小化工、小冶煉、小水泥等高污染行業違法排污行為。對長期超標排污的私設暗管偷排偷放的、污染直排的,應停產關閉。對建設項目未批先建、未經驗收擅自投產的,應停產停建。對治理無望的企業和生產能力,應關閉取締。嚴格環境準入,禁止不符合區域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在農村地區立項。加強自然保護區環境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采礦和開展旅游等破壞生態的行為。要充實農村環境保護力量,保證必要的監測、執法裝備、經費等工作條件。
(四)增強科技對生態環境管理的貢獻
1.1環境與環境保護定義
環境是指人類和生物生存的空間。《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對環境的定義是: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勝古跡、風景游覽區、溫泉、療養區、自然保護區、生活居住區等。按照環境的自然和社會屬性分類,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于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
1.2公路環境保護內容
對照上述定義,公路環境保護是基于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調節與控制“公路工程與路域環境”對立統一關系的發生與發展。公路環境保護由兩項基本工作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對環境產生的各種影響及其影響的程度和范圍,根據需要采取專門的環境保護措施,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的有關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設計、施工及運營管理過程中,注意凸顯公路各組成部分的環保功能,使公路在運輸功能發揮的同時,對沿線環境的負影響最小。
1.3公路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是指環境中出現的不利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現象。
公路建設必然影響環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設,其施工、營運期造成的環境問題會更嚴重。公路建設將造成如下環境問題:選線不當會破壞沿線生態環境;防護不當會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蝕與泥沙沉淀等;公路帶狀延伸會破壞路域自然風貌,造成環境損失;公路施工造成環境污染;公路通車營運期間,車輛對沿線造成污染。
1.4公路環保功能
一般情況下,一條公路如果嚴格按照現行公路工程設計標準及《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進行設計,按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對路域自然環境的保護作用,并能夠對社會環境進行調整和完善。
公路各組成部分的環保功能歸納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結合造地還田與疏導排水,各部分相互協調配套,可使工程穩定堅固,外觀順適優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對路基起保護作用,同時也起著防塵、防水,保護公路沿線環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橋梁涵洞工程設計與施工中重視對公路路域景觀環境的影響,可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對公路工程的整體性和穩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進入農田,避免耕地淹沒、土壤污染。
防護工程確保了路基穩定,減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環境保護作用。該工程與環保的關系最為密切。
1.5公路環保措施
公路建設的不同階段,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環保工作的重點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須具有針對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階段:進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為進行環境保護設計和采取環保措施提供依據;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計;招投標階段:在合同書中納入環境保護條款;施工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施的施工及監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施驗收、環境后評價;營運期:進行環保設施維護及處理環境問題投訴。
針對實際工作需要,現結合國家目前的環保法規對公路施工階段、營運期采取的環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階段環保措施
1.5.1.1生態環保
在土方開挖回填時避開雨季,雨季來臨前將開挖回填、棄方的邊坡處理完畢;施工取土時采取平行作業,邊開挖、邊平整、邊綠化,計劃取土,及時還耕,及時進行景觀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區,及時設置排水溝及截水溝,避免邊坡崩塌、滑坡產生;在雨水地面徑流處開挖路基時,及時設置臨時土沉淀池攔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時將土沉淀池推平,進行綠化或還耕;對路堤邊坡及時進行植草綠化;對施工臨時用地,先將原表層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畢后,再將這些熟土推平,恢復原地表層。
1.5.1.2噪聲防治
當施工路段距住宅區距離小于150m時,為保證居民夜間休息,在規定時間內禁止施工;主動與施工路段附近的學校和單位協商,對施工時間進行調整或采取其他措施,盡量減小施工噪聲對教學和工作的干擾;注意機械保養,使機械保持最低聲級水平;安排工人輪流進行機械操作,減少接觸高噪聲的時間;對在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發放防聲耳塞、頭盔等,對工人進行自身保護。
1.5.1.3大氣污染防護
公路施工堆料場、拌和站設在空曠地區,相距200m范圍內,不應有集中的居民區、學校等;瀝青路面施工,瀝青混凝土拌和廠設在居民區、學校等環境敏感點以外的下風向處,既方便生產,又須符合衛生要求(衛生防護距離分級中,規定的防護距離為300m),不采用開敞式、半封閉式瀝青加熱工藝;施工便道定時灑水降塵,運輸粉狀材料要加以遮蓋。
1.5.1.4水污染防治
瀝青、油料、化學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沖刷進入水體;施工駐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糞便等集中處理,不直接排入水體;對橋梁施工機械嚴格進行檢查,防止油料泄漏。嚴禁將廢油、施工垃圾等隨意拋入水
公路建設設環保工作重點內容:
設計階段:環保總體方案應在針對性勘察資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路段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特點,使環保方案既經濟、又可靠,并重視以下方面:
周邊山區公路越嶺方案應充分比較隧道與展線方案對環保的優劣。深挖高填和地質不良路段防護工程應充分考慮環保要求。
自然保護區、風景點、區應特別注重自然景觀、珍稀野生動植物地帶的環保措施。
設計說明應對環境保護工程作盡量詳細的說明,標明敏感點。
綜合考慮沿途公眾對擬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現狀滿意程度,對搬遷、移民的態度,對當地民俗的不利影響,對公路走向,對出行、交往的要求,對當地養、植業的影響等方面意見和建議。
施工階段。嚴格控制紅線內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與主體工程同時進行工程招標。施工合同、監理合同制訂環保工作條款,結合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中環保工程項目、地點、內容、標準等實際,對不同標段提出具體要求,明確責任條款。
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環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藝設計應包含環保工作和質量控制標準。開工前應進行環保意識教育和環保工程技術交底,完善環保管理工作制度,設置環保工作專(兼)職人員,對主體工程防護區、取土場防護區、棄碴場防護區、臨時用地防護區防水土流失,水環境、防揚塵土污染動態檢查監控,特別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蹤監控拌和站防空氣、噪音污染,夜間施工防噪音、棄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邊坡防護工程施工質量。環保工程施工質量自檢與監理質量控制,制定圖表,隨時作好記錄與簽認,并與主體工程等同,由監理檢驗簽證、計量支付。
竣工圖繪制。繪制距路中線100米范圍上簡略地形圖,標明水系、防護工程、排水系統、敏感點、居民地與公路的位置關系、土地使用現狀等內容,作為施工檔案資料,以備今后查證。
工程驗收階段。編制環保工程實施情況、總結報告和竣工圖表。按規定向具備權限環保主管機構申請驗收,為減少工作環節,宜與公路交工驗收及竣工驗收同時進行、可組織環保工程檢驗組參與現場檢驗。環保工程驗收后的圖表資料應按規定移交存檔。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工作涉及面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將對環境有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如何通過科學管理、技術進步,對公路建設環保進行周密設計,精心施工,嚴格驗收,加強維護,完善和提高環保質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1.1要在堅持以“生態平衡”為主導的前提下,建設城市生態園林
生態平衡是一種處于非常穩定狀態下的生態系統,該系統中的內部結構和功能能夠相互的協調,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之間能夠達到相對的平衡,該系統中的整體效益最好。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因此,在建設城市生態園林的過程中,要著眼于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合理布局,把自然景觀、各種植物、江河湖流、地形地貌等因素協調的組織起來,引入到城市生態園林布局當中,使整個城市既具有生態價值,又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例如天津、南京、合肥等地區就已經開始把園林和生態植物、綠地、森林等相結合,建設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生態園林景觀。
1.2在建設城市生態園林的時候要遵從“生態位”的原則
生態位指的是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時間、空間中的地位。生態位體現了物種和物種、物種和環境之間的關系,決定了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直接關系到城市生態園林系統景觀的審美價值和綜合功能。因此,在建設城市生態園林的時候要遵從“生態位”的原則。在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過程中,要首先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征,選擇最合適的植物種類,避免植物種類之間互相競爭。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的復層群落結構有利于充分的利用環境資源,形成最優美的城市生態園林景觀。要根據不同城市的不同特點,選擇有針對性的植物、樹木,例如對于處在干旱地區的城市,應該選擇抗旱耐寒的植物。一般來說,具有抗污吸污、抗病蟲害、耐粗放管理的植物能夠作為大多數的城市的生態園林種植植物。在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過程中,要利用不同物種在空間、時間和營養生態位上的差異來配置植物。例如槭樹可以和杜鵑這樣配置,槭樹的樹干比較高大,可以有效的吸收上層較強的直射陽光以及較深層的土壤肥力,而杜鵑屬于林下灌木,只需要吸收林下較弱的散射光和較淺層土中的礦質養分就能很好的生長。兩類植物在空間、時間和營養生態位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可以一塊配置,既能保持群落和生態景觀的穩定性,又能提高城市生態景觀的綜合價值。
1.3在建設城市生態園林時要保持物種的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不僅反映了環境中物種的豐富度、均勻度,還反映了群落的動態和穩定性。因此,在建設城市生態園林的時候,要保持生態園林物種的多樣性。多樣性的物種能夠充分的利用空間資源、生物資源,并且它們彼此之間還能夠相互的補充,使得整個城市生態園林景觀呈現出穩定的形態,從而更好地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維持城市生態平衡。
2結語
縱觀我國各個地區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生態農業旅游項目基本上都是依托當地的自然資源來進行發展,雖然這是一個發展的基本路徑,然而通過“圈地”等方式強占農田進行不合理開發,加上對于自然資源的過度依賴,就會導致兩個惡果———一是對于環境的破壞性大,二是項目自身的競爭力有限,生存期限有限。按照國際慣例,農業旅游區半徑大于9.5公里的區域(面積)時,才能發揮最佳經濟效益,而我國多個生態農業旅游是小于這個規模的,項目鱗次櫛比、林林總總,不僅造成市場范圍狹小,客源不足,效益低下,更是導致單位面積內環境的過載。除了生態農業旅游項目本身對于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之外,一個生態農業旅游項目開展之后,紛至沓來的游客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是目前項目所難以承擔的。國人自身的素質有待提高,加上旅游期間疲勞等問題,導致每逢節假日,生態農業旅游項目中都會留下諸多生活垃圾、餐廚垃圾,這些垃圾的存在本身就加大了地域的環境壓力。我國的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的經營者,多數都是由農民轉化而成,在興辦起生態農業旅游項目時,他們自身對于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問題根本不甚了解,造成在建設時期就缺失環保措施。而在生態農業旅游項目開展起來之后,又往往更加重視盈利而忽略環境保護,不注重保護環境,甚至為了滿足游客需求盲目引進外地物種,這種思想與行為造成了諸多生態農業旅游項目所在地生態環境惡化、生態失衡、外部物種入侵等環境問題。
二、生態農業旅游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歸因與對策分析
(一)生態農業旅游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歸因分析
生態農業旅游導致環境問題,直接原因在于政府對于生態農業項目的監管不到位。目前我國諸多生態農業旅游項目,都缺乏合理的旅游產業的發展規劃,通常是在政府的提議下,在市場的催生中,由當地的農民自發的發展起來的。這種規劃、建設通常缺乏科學性和前瞻性,也沒有進行環境評估,地方政府和農民本著“先搞起來再慢慢發展”的理念,先從資源下手,進行野蠻的開發,全然不顧環境承載力。環境問題愈演愈烈,關鍵還是在于生態農業旅游的從業人員本身環保意識不足,以及其對于經濟利益的盲目追求。誠然,我國近年來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的發展使得部分農民轉業從業人員賺得盆滿缽滿,然而這種經濟利益并沒有轉變其思想,向環境要效益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而沒有取得很好經濟效益的項目管理者就更缺乏環保意識,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是能夠主動犧牲環境的。歸根結底,還是從業人員自身眼界與素質的問題,從業人員準入機制、環境評價體系的缺失也縱容了這些思想的蔓延。而我國游客本身的綜合素質問題,也是導致生態農業旅游項目在特定時間出現嚴重環境問題的導火索。節假日比較集中、游客行程緊張放松對于自己的要求都是使得這一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游客綜合素質的提高也不僅僅是游客單方面的事情,同樣需要多方面來綜合考量與處置。
(二)生態農業旅游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對策分析
要解決生態農業旅游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必須針對問題的原因來對癥下藥的解決。生態農業旅游中出現的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環境問題,其牽涉到社會公德問題、政府管理問題、行業準入制度問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問題等,需要各個擊破。
1.我國政府需要切實的對于生態農業旅游中的環境問題負起責任來。
在前期規劃上,一方面,要加強對于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的前期規劃,保證其在建設初期能夠考慮到當地的環境承載能力,要將生態農業旅游劃在環境保護區的紅線之外,形成對于環境的有力保護。另一方面,要剪輯健全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的準入機制,出臺對于生態旅游項目的環境保護標準,隔絕一批不達到標準的企業,拒絕其進入本行業,同時要在準入機制的基礎上加強追則,對于已經建立起來的相關項目不符合準入機制標準的,要一家家查并關停。如此,從事前和事后進行規范,則能夠使得政府的調控功能發揮完全,形成有效的環保屏障。除此之外,為了給予從業人員提升環境保護硬件設施的空間,政府還應當在別的層面給予具有環保思想的項目以一定的政策、資金上的支撐。如日本制定了《市民農園整備促進法》,政府在硬件配套設施方面給予許多優惠政策,大大解決了休閑農業建園的資金成本;意大利對給予開展農業旅游的單位開辟通路,使其享受政府的有關農業低息優惠信貸和稅收減免政策。我國政府可以政策和支撐促進生態農業旅游的環保建設,幫助從業人員解決切實的困難。
2.針對生態農業旅游的從業人員本身環保意識不足的問題。
政府需要負起責任,對于從業人員進行管理和培訓,在意識上對于其進行指導。而最為關鍵的是,從業人員需要從自身的角度來扭轉思想,接受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要意識到,企業的長期發展不是靠消耗環境來進行的,而是要靠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和諧發展才能夠實現的。臺灣休閑農業充分利用占全臺面積50%以上的森林資源,融合當地自然、文史資源及特有的農村生產、景觀等,在親和自然的同時實現了很好的盈利。這一案例對于生態農業旅游從業人員的啟事是,相關從業人員還需要開拓眼界,要將具體的發展策略作更為細致、科學的判斷,要主動降低自身項目對于自然資源的依賴,要逐步實現靠農產品和旅游服務實現效益,靠獨特的旅游文化分為和旅游體驗項目來實現效益,要真正將生態農業旅游項目向服務業轉化,拜托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收”的思想理念。實現以上兩點,最為重要的還是相關從業人員要加強學習和思考,在自我完善的基礎上提升環保意識和發展意識,對于自身企業的發展也會有很有效的提升。
3.從目前造成嚴重生態環境問題的最直接原因———游客旅游導致的環境污染這一問題來看,解決需要的也是多方面的支撐。
一方面,生態農業旅游項目在規劃時,就需要在硬件設施上考慮到普通消費者的需求,要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在合適的地點放置足夠的垃圾收納器具,使得游客能夠輕松的完成垃圾的分類、丟棄,不會因為客觀原因導致對于環境的勿擾。另一方面,大眾傳媒以及生態農業旅游項目本身,都要注重對于旅游文明、生態文明的宣傳工作,例如,在環境周期間集中宣傳旅游文明,或者在景區的導視系統、大屏幕上進行旅游文明、生態文明的宣傳,要使得游客在出行的時候能夠有一盞保護環境的明燈在于心中,在不斷的提醒中加強對于自身的自律。在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數十年的當下,主動去污染環境的游客數量還是少的,只要景區服務到位,應當能夠有效的環節游客旅游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
三、結論
【摘要】生態環境法制建設是事關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農村可持續發展;要完善立法,達到環境法制的科學化,可行化,用法律手段治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關鍵詞】農村生態環境;環境法制;環境立法;環境政策
【正文】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加快,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相比較存在著明顯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麗鄉村,出現了水體大面積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隨意堆放、工業污染加劇的情況。長期以來由于國家政策、資金和技術支持力度不夠,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落后于城市速度,對農村居民衛生和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盡管近期國家加大了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政策力度,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但由于農村的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工業及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使農村環境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并危及農村飲水安全和農產品安全,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就要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切實解決危害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威脅城鄉居民食品安全、影響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于是否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的有效政策、法規與制度體系。
一、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
(一)水體污染嚴重,水生態系統破壞
農村水體污染主要表現是工業污水、農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污染飲用水源,無法滿足農田灌溉;同時近幾年農村旱澇災害頻發,河流斷流,湖泊萎縮,魚蝦絕跡,天然綠洲消失,水庫蓄水減少,地下水位下降嚴重。
(二)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固體垃圾污染嚴重
長期以來,村莊建設規劃差,基礎設施少,道路無硬化、無公廁、人畜居住混雜、不可降解農膜使用量急劇增加卻無法回收,固體垃圾隨意堆放。
(三)農業生產不當,環境資源破壞嚴重
農民環保意識比較薄弱,濫施農藥、化肥,懇荒圍湖造田,亂挖亂采,不僅農業產品受到嚴重污染,也逐漸污染了土壤、空氣、水源,對農業生態系統造成極大威脅。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災害多發,土地退化、沙化、堿化嚴重,進—步加劇了人地矛盾。
(四)集體林權改革滯后,林業生態系統破壞
集體林權改革滯后,經營主體不明確、經營機制不靈活、利益分配不合理,嚴重影響了農民發展林業的積極性。其次地方政府決策不當,盲目開發山區,發展果業,加劇了森林植被破壞。再由于農村經濟落后,農民伐木為柴,亂砍濫伐現象屢禁不止,結果是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使生物多樣性環境遭受了破壞,并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蓄水量下降。
(五)工業向農村的轉移,加劇了農村的工業污染
鄉鎮企業大多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布局不合理、無集聚效應、粗放經營為特征的工業化。由于其生存環境、基礎條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對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術與資金,治理困難,使農村生態環境產生工業化污染問題。同時大量污染嚴重的城市工業企業搬遷到城郊或農村地區,或者直接將城市垃圾運往農村,造成城市工業污染“上山下鄉”。
二、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法制成因與對策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有著自然、歷史、經濟與社會等諸多方面原因,這里只對其法制成因與對策進行分析。現行法制狀況對環境的保護力度不夠,立法是從過去的經濟發展為重,環境保護為輕出發,“環境立法缺位,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匱乏,環境保護職責權限分割并與污染的性質不匹配,基本沒有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①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我國農村環境法制建設,以新的角度和新的觀念完善環境法治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下面對影響農村生態環境法制建設成因逐一進行分析。
(一)環境政策原因環境政策原因主要表現是環境政策失靈。環境政策失靈是指國家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宏觀政策失靈和微觀政策失靈。宏觀政策失靈集中表現為政府在宏觀經濟政策制定過程中忽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缺乏必要的環境問題保護對策,只到07年國務院專門召開的全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才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才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與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環境噪聲和煙塵控治、工業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循環經濟與節能及減排、綜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與措施。同時還有“創建環境模范城市”的鼓勵政策以及有“飛行監測、限期治理、關停企業”等強制措施,而農村在這些方面幾乎是空白。微觀政策失靈是指具體的環境保護政策的缺陷而導致的環境問題。一方面是政策不夠健全,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缺乏實效性強的政策,即使有政策但因原則性太強缺乏可操作性而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環境保護政策存在著不一致和不協調之處,尚需完善。無論是政策體系,還是工作力度,農村環保工作都還在起步階段,其中農村生活污染治理、規模化畜禽及水產養殖污染治理、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術、農藥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幾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據農村環境問題量多面廣、監督對象復雜的內在特點和工作基礎薄弱的實際現狀,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傾斜,在經濟上扶持,在技術上支持。要多出臺農村環保財政補助、污染減排財政獎勵等政策手段,推動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盡管中國農村環境與經濟的矛盾有別于城市,但城市環境保護積累的經驗和各項管理制度足以供農村環境管理借鑒。”②環境問題的出現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資源、環境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生態環境支撐。所以加大政策保障措施,優化農村生態環境,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農村生態環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夠。《環境保護法》立法時間較早,受時代影響側重于工業污染控制和城市環境保護,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關注不夠,僅有幾個條文很簡單。我國目前的諸多其他有關的生態環境法規,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對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體措施與制度規定不足。二是農業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護缺乏統一規范,并且未能將農村環境、農村自然資源和農村生態的保護統一起來,農民的環境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法規不到位,本應彌補農村生態環境的上位立法的過于原則性和不足這種情形,卻未能出臺一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綜合性行政法規。“一些重要環境領域還存在立法空白,如土壤污染防治、農用塑料薄膜污染、農村噪聲污染、農村生活污水污染、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③各地方即使有相關地方法規,在規定上也不盡相同,比較混亂,并且是條塊分割,形不成完整統一制度體系。如農業部負責農業環境保護工作,主要是保護和管理農業環境,控制農藥、化肥、農膜對環境的污染,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國家環保總局負責農村村鎮環境保護工作,各個地方政府所頒布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涉及到漁業、水利、林業多個部門,內容和規定都存在差異。因此,加強立法工作,完善農村環保的地方性法規體系是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將來的《環境保護法》的修改應強調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并制定農村生態環境單行法;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法也要關注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盡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辦法》等專項法規,逐步把農村環境保護納入法制化管理體系之中,修訂原有涉及農村環境保護而不適宜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責權清晰,有效防止農村地區種植業、養殖業、工業、生活以及外來污水和廢棄物的污染,防止農村生態遭到破壞。
(三)法律制度原因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方面,考察現有的有關生態環境建設的基本法律制度,會發現現有的制度比較零散、不全面,缺乏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統而明確的規定,無法滿足生態環境建設的實際需要,從而導致制度缺位、制度執行和監督不力的情況。目前相關法律法規雖已建立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排污收費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態環境管理制度,但這些制度主要應用于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時在農村生態保護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現象,至今仍沒有一套治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制度具體安排。在這種制度缺位的情況下,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資源浪費與污染嚴重等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難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盡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執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發揮。從環境污染的治理制度來看,如排污收費制度,資源收費制度雖然對控制環境污染有積極的作用,但在實施中存在著一定問題。此外,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計劃、農業、林業、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個部門,管理體制與環節多、各項治理措施相互脫節,造成制度執行和監督不力。因此要盡快建立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制度。“農村環境保護制度和考核體系建設要盡快建立,將城市環保和農村環保置于平等位置,從法律、法規體系上,對農村環境保護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據”,④它是構成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法律的基本內容,對于實現生態環境建設法律的目的與任務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這些制度應當包括:除繼續完善排污許可證制度、征收排污費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制度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中切實可行外,還應建立如下制度: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制度、農村清潔生產促進實施制度,生態環境建設問責制度、農村環保責任制度和農村生態環境考核制度,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生態環境監測制度、農村生態環境信息公開制度、農村生態環境補償制度、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生態環境破壞事故防范與預警制度、農村環境糾紛法律援助和公益訴訟制度等。
(四)政府管理原因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環境管理不當。主觀上來看農村生態環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門之間協調不足或沖突,無手段和措施來達到政策目標;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匱乏,環境保護職責權限分割并與污染的性質不匹配,基本沒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體系和管理措施。客觀上是農村生產與生活中不科學的行為,長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習和農村環保基礎設施的缺失,企業地處偏遠、點多面廣,排污主體具有不確定性,監管主體很難界定,難以用城市的監管的手段與用行政執法的手段來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農村環境治理要走與城市環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創新工作方法,增強服務意識,變監督管理為預防管理,變單純的依法行政為服務與執法相結合。具體工作中要將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納入年度考核范圍,實行行政問責制的工作體制,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推動、部門聯動的工作格局,落實工作人員與經費,探索多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農村環保治理社會化管理模式和機制。其次,制訂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及年度實施意見,根據年度工作重點,將各項整治和建設任務分別落實到相關部門,并建立農村環境保護責任制,設立環境指標作為對鄉鎮考核的重要指標,專門出臺年度生態任務和環保專項行動考核辦法。再次,要強化農村環境服務與執法力度。在服務上,要象創建國家環保城市一樣大力開展生態鄉村示范創建,重點開展農村工業點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與垃圾治理、農村畜禽養殖業的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流域河道整治、生態產業實施等關鍵工程。加大農村農業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的推廣運用力度,落實好“以獎促治”和“以獎代補”的政策措施,做好農村環保項目申報,積極爭取中央和省里的專項資金,加快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在執法上各執法單位要切實克服地方保護主義,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鄉鎮企業的監管和對違法排污企業的打擊力度,加大農村環境執法力度。
(五)生態環境技術規范制定與推廣原因現階段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還不強,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尚不足,對環境保護的知識很欠缺。濫用化肥與農藥、秸桿隨意焚燒、家禽糞便污染水源等問題日益突出,農民卻對破壞環境的行為及其產生的后果渾然不知。長期以來,農民缺乏環保理念,而政府在農村環境保護中主導作用不足,農民缺少科學規范來保護環境,也缺乏科技與資金,導致農村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市場機制難以建立。過去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隨著各鄉鎮精簡與壓縮,基本處于癱瘓與失靈狀態。既是尚存的農技推廣系統由于缺少財政支持,也無法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從而切斷了農民獲取環保措施的最重要渠道。農村的環境污染治理正是由于存在著政策、技術、經濟等方面問題,從而使農村污染治理體系滯后于農村現代化進程,基本沒有形成有效防控與治理機制。因此要組織農業科技服務專家隊伍,在農村中大力普及環保法律法規和科技知識,提高農村干部群眾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維護生態平衡的自覺性和責任感;要大力推廣綠色植保和環保防治技術,引導農民發展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畜牧業、改善農村環境質量、地表水環境等環境問題;要發展生態農業,控制農藥、化肥、農膜等對農田和水源的污染。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的監測工作,加強農村環境質量監測。要針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現狀和農民群眾的特點,采取符合農村實際、貼近農民群眾的形式,制訂簡單易懂的安全控害技術規程,把農產品安全生產安全與監控、農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秸稈綜合利用、水產養殖污染防治、農藥化肥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技術編發成切合實際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技術手冊,把生活與生產活動的科學規范以及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送到農民身邊、農戶家中,使環保科技知識與法律法規深入人心。
三、結論
環境法制建設是事關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措施,因此針對農村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農村可持續發展。
【注釋】
[1]李建平,《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對策研究》,《安徽農業科學》2007第3期35頁。
[2]林真、李衛華、丁洪,《我國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及其治理措施》,《農業環境與發展》,2007年第1期32頁。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高中生物
生態觀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號]1674-6058(2016)32-0114
生物學是21世紀領先的科學之一。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除了要教給學生生物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外,最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觀念教育,尤其是生態觀的教育。這一點已在2011版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體現出來。筆者通過對人教版、蘇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進行比較研究,挖掘出可用于生態觀教育的素材。現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體會,對高中生物生態觀教育提出自己的一點見解。
一、我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
由于人類長期對賴以生存的大自然過度索取和工業化發展對大自然帶來的破壞,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氣污染。隨著工業的發展,我國大氣污染狀況日益嚴重。大氣中的污染物可以直接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其污染源主要來自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家庭電器(如電冰箱、空調等)排放的氣體,污染程度越來越嚴重。
(2)土地沙漠化。由于西北部地區植被遭嚴重破壞,我國土地沙漠化面積增大至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并且向東、向南發展,以致威脅京津地區。
(3)水資源危機。水體污染是水資源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我國水體污染狀況極為嚴重,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長江被污染,白洋淀、太湖、滇池等諸多水體被污染,甚至有些地方的飲用水也被污染。我國海洋水資源的污染也非常嚴重,出現赤潮天數在不斷增多。此外,資源短缺是水資源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近一兩年來,我國出現大面積干旱,使很多地區(如北京、天津、內蒙古、山東等)出現長期水資源短缺現象。
(4)植被遭嚴重破壞。長期以來,我國植被遭破壞狀況日趨嚴重,如長江上游植被遭破壞、東北地區植被遭破壞等。
由于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使得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也在不斷增加。例如,2010年全國部分省市的干旱、2012年初全國大面積的霧霾、2015年部分省市的蝗災以及2016年全國大面積水災等,使國家財產遭受巨大損失,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由于水資源缺乏,導致國民生產受到嚴重影響。例如,我國京、津、東北等地區的缺水,使工業、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西北地區的缺水也使得西部開發受到一定的影響。
針對以上種種生態環境問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我國面臨的生態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生態觀念。
二、高中生物教學實施生態觀教育的策略
我國近些年來非常重視可持續發展問題。在“十三五”期間,國家和天津市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而要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更重要的是加強國民的生態觀教育。高中生物教學在提高國民生態素質,尤其是各級人才的生態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此,高中生物教師應不斷挖掘適于進行生態觀教育的素材,結合生物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生態觀教育。
1.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生物與環境保護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觀念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教材中《人類影響環境》《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等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保護等觀念的教育,使學生樹立科學的生態觀念。
(1)使學生形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教育,初中生物教材中僅僅對學生進行保護珍稀動植物和綠化觀念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人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中的各種生物都在為維持生物圈的穩態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我們不能僅憑自己的喜好和該生物對人類有益與否來劃定生物保護的范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有保護珍稀動植物的觀念,而且要使學生有保護連名稱也不清楚卻有著巨大的潛在價值(如基因庫的價值)的野生生物的觀念,即樹立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觀念。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通過開展一些研究性學習或學生討論活動,使學生增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例如,某一為保護生物多樣性而建立的自然保護區,為發展經濟,每年砍伐一些天然林,同時又種植一些樹木的做法為什么不對?對于這一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通過討論使學生意識到這種行為是用人工林替代了天然林,大大破壞了生物的多樣性,是不可取的。
(2)使學生形成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的意識
生物在自然界中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存在于不同的生態系統中,如海洋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和池塘生態系統等,并且與其他生物之間存在著食物鏈、寄生鏈或腐生鏈的關系。如果某種生態系統的平衡被破壞,那么,該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就會面臨滅絕的危險。因此,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必須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各種生態系統的特點,讓學生研討保護不同生態系統的方法,使學生形成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的意識。
(3)使學生樹立科學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觀念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對于《人類影響環境》《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的教學,教師可根據森林生態系統和草原生態系統在氣候調節中所起作用的不同,讓學生討論現在人們熱衷于建草坪的做法與植樹造林相比有什么不足。通過學習教材中關于濕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城市周圍存在的池塘、湖泊、河流、沼澤等對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這使學生樹立科學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觀念。例如,二三十年前,天津市周圍眾多的坑塘被填平,對氣候、降水等帶來不利影響,這使學生意識到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中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
2.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和生態道德觀念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利用教材中關于生物與環境、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和生態道德觀念教育時,可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讓學生思考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將來,大部分高中生都會進入大學深造,畢業后他們都有可能成為科技人員或管理者。而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管理部門、企業管理者及科技人員的決策與行為。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讓學生討論、分析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很有必要。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應引導學生以調查、討論或寫論文等方式分析探討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讓學生認識到企業應走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之路,這才是對國家、人民、企業都有益的決策。
二是引導學生處理好生活消費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消費越來越多,那么對環境的索取和破壞也就會越來越大。例如,冰箱、空調等在消耗電能的同時還會破壞大氣的臭氧層;家庭裝修將會浪費大量的木材;洗澡、沖廁所會消耗更多寶貴的水資源;大量食品的精美包裝將成為垃圾;等等。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調查,學生意識到應該適當限制自我消費,反思如何更好地處理垃圾,為生態環境保護盡自己的一份責任。
三、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實施生態觀教育
教師除了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滲透生態觀教育以外,還要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對學生實施生態觀教育,以培養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
關鍵詞:農村循環型城鎮
農村循環型城鎮,是在農村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原理以及自然生態規律的循環經濟方法所建立的具有非線性生產模式的產業循環系統、基礎設施系統以及生態保障系統,通過生態規劃、生態工程和生態管理,建立起社會、經濟、自然協調發展,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態良性循環體系,形成生態高效的產業、科學協調的管理體制與人文景觀有機融合的現代城鎮。農村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如果以資源耗竭、環境污染的方式進行只能加深其不可持續的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城鎮要取得更大的、更穩定的發展就要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走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通過倡導綠色生產技術、綠色食品、綠色消費等形式引導小城鎮向著環境友好型模式發展,并通過產業之間及內部關聯性的增強,從而推進小城鎮中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產業協作與和諧發展,使小城鎮向著高效性、資源節約型的方向發展。因此發展循環經濟就成為小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農村循環型城鎮是實現農村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城鎮化的步伐必然加快。城鎮化對于各類要素和需求的聚集、生產要素的集中、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人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發展小城鎮,是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其次,世界上的一些國家進行了生態城市的建設實踐,但多數還是按傳統觀念從過程末端入手,停留在綠化、環境保護、環保產業等措施上,并沒有探及城市系統的內核。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在城鎮建設的過程中,如何有效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協調好城鎮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是促進城鎮持續、快速、健康、穩定地發展的關鍵。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要走以往城市建設中出現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保護的老路,提高小城鎮的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一個新的重大課題;第三,農村循環型城鎮的核心是發展循環經濟。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循環經濟是按照自然生態物質循環方式的經濟運行模式,它要求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以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廢物排放最小化和經濟活動生態化它把環境作為經濟增長內生變量,兼顧了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是一種可持續的環保型經濟增長模式。
二、建設農村循環型城鎮符合農村居民生活方式革新的方向。
循環經濟型城鎮建設,要以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為核心進行經濟戰略性調整,關閉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企業;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最大限度的減少污染排放量;防止空氣污染、危險廢物污染;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提倡綠色消費,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業污染問題;加強環境規劃,維護生態平衡,建設優美的生態環境等。生活品質是發展農村城鎮的一個重要目標和核心內容,生活品質的高低取決于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城市基礎環境的質量,涉及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文化體系等。而生態城市建設作為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它以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為基本出發點,與人民群眾的學習、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直接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我國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人們都向往能在優美的環境中安居樂業、因此對環境有著更高的要求。
三、發展農村循環型城鎮是優化城鎮產業結構的重要方略。
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貧乏,生態環境脆弱。在資源存量和環境承載兩個方面都經不起傳統經濟下高強度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發展循環經濟必須要根據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促進產業轉型,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清潔生產,實現廢棄物再利用,從而達到減少廢氣物排放、節約利用資源的目的。我國在現階段推行循環經濟城鎮建設,并以此為目標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保護的彎路,以較少的代價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當前正面臨調整產業結構的最佳時機,從發達國家發展的情況來看,人均GDP達到一定程度都將面臨產業結構的巨大調整。在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后,人們的消費需求開始多樣化,對教育、衛生、娛樂、休閑、旅游等方面的需求都大大增加。另外,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大的勞動力和自然成本地量的競爭優勢。隨著環境資源大量消耗和勞動力工資的提高,這一競爭優勢將在未來10―20年內逐漸喪失。因而必須進行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才能保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利用消費需求不斷增長來帶動經濟增長不失為一個普遍的做法。發達國家多數是在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無法繼續承受工業化的后果而發展循環經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論文格式,農村循環型城鎮。我們必須摒棄傳統粗放的城市經濟發展方式,堅定不移的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當前利益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把城市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環境改善結合起來,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是經濟社會發展邁向良性循環之路。
建設循環經濟型生態城市,不僅能夠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加經濟效益、減少廢物排放和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構建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來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位,提升現代化水平,實現經濟發展與物質投入的“脫鉤”,從根本上實現資源型城鎮的生態化轉型,為全面小康社會的建立和跨越式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途徑。
關鍵詞:生態補償機制;構建;塔里木盆地
作者簡介:蒲春玲(1961-),女,陜西省霍州市人,新疆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土地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區域經濟等。
中圖分類號:F32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309(2008)04-0005-04
塔里木盆地處于干旱、脆弱、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中,是我國最大的封閉性內陸盆地。這里屬于典型的干旱盆地生態環境脆弱帶, 在景觀上屬高大山區與平原的過渡地帶,既有綠洲與沙漠的交錯,又有農牧的交錯,在水平地帶變化的基礎上疊加的垂直地帶變化,自然環境呈現出復雜的多樣性。區域的獨特性造就了其生態維系上的重要性。加之該區域又是少數民族世代居住區,宗教習俗的特定性、生活習慣的特殊性決定了這些少數民族具有不可移民性,更突出了區域經濟本身維系以及區域生態環境補償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一、塔里木盆地土地資源利用生態補償現狀
近年來國家和自治區將加強塔里木盆地生態環境保護與支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啟動了一系列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并在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領域及推行資源的有償使用方面制定了相關政策,適時制定并頒布實施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項目建設資金管理辦法》、《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用地若干規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開征了水資源費,實施了排污收費制度等。目前塔里木盆地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已初見成效,但在建立土地資源生態補償機制方面仍存在不少障礙。
二、塔里木盆地建立土地資源利用生態補償機制存在的障礙
(一)立法障礙
我國目前制定的有關對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方面的法律法規存在缺陷,給在塔里木盆地資源開發利用中進行補償實施帶來障礙。例如:《環境保護法》偏重于污染防治,卻沒有考慮對生態環境保護行為所帶來的正外部性進行補償。此外,自然資源保護單行法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不夠,其資源有償使用原則并未體現資源生態效益價值;有些資源保護法未將維護生態平衡作為其立法目的;資源保護法律的有些規定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等。
(二)技術障礙
對塔里木盆地資源與環境的補償目前難以做到準確量化,這主要源于在技術實施層面存在很大難度。例如:征收生態補償稅需要準確確定稅率,發放補貼需要確定補貼率,而稅率和補貼率的確定都面臨技術難題。生態補償數額的確定應以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量和生態建設或恢復的效益量為標準,而目前我國生態損益的數量化技術、生態影響的定量評估技術等均尚未充分開發、建立和普及。
(三)觀念障礙
環塔里木盆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公眾的環境意識還比較差,“資源無價”的錯誤觀念還未根除,廣大民眾對生態補償知之甚少,給塔里木盆地生態補償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巨大阻力。生態補償是一項社會性工作,應更多地依靠社會力量,并制定相關的制度作為依據和保障。
(四)管理體制障礙
在我國現有的管理體制下,針對資源與環境補償,排污收費、排污權交易等由環保部門執行,礦產資源補償費、土地損失補償費等由各個產業部門收取管理,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資源稅及其他有益于環境的財政稅收政策由綜合管理部門執行。計劃、經貿、財政、林業、國土、銀行等部門對生態補償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序和方法,各部門各行其是,難以達成共識,這樣會妨礙在塔里木盆地實行土地資源利用補償的集中管理,難以取得顯著與長遠成效。
(五)融資障礙
當前阻礙塔里木盆地生態建設金融資金投入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環塔里木盆地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低、儲蓄率低,缺乏健全的內在“造血”功能;二是由于資金的逐利性和制度缺陷,大量資金流向東部,且城市“抽血”農村現象突出;三是該地區資本市場發育程度低,投融資體制嚴重扭曲,環保型企業、生態產業難以獲得融資支持。
三、塔里木盆地土地資源利用生態補償體系的構建
為了有效保護塔里木盆地及周邊耗竭性資源及脆弱的生態環境,有必要統籌規劃,從資源、流域、產業(部門)、區域等不同角度、各個方面來構建塔里木盆地土地資源利用生態補償體系(具體見圖1)。
四、塔里木盆地土地資源利用生態補償機制的路徑選擇
(一)進一步完善土地資源開發生態補償的有關法律法規
在已有法律條款基礎上,針對礦產資源開采、利用過程中所造成的礦區環境污染、礦區生態系統的破壞和礦產資源的浪費等問題,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補償法律法規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以法律的手段明確和規范礦產資源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同時,進一步加大生態保護執法力度,并進行必要的行政干預和強制,切實為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提供可靠保證。
(二)建立資源開發補償和資源開發補償保證金制度
一是科學確定礦產資源生態補償的標準。國家應綜合運用宏觀調控體系,結合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導向作用,適時將以前制定的各種標準如礦產資源生態補償費、采礦權使用費等的征收標準予以提高,使礦產資源生態補償獲得更多的補償資金。
二是明確礦產資源生態補償資金的籌措方式。要廣開渠道,積極籌措穩定的礦產資源生態補償資金。第一,國家財政專項支出是礦產資源生態補償資金來源的重要渠道。在編制國家年度預算時,在國家和地方財政預算中要建立礦產資源生態補償財政資金。國家可通過國債資金的帶動作用來引導生態補償資金的增加,執行科學合理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第二,礦產資源補償費和礦產資源稅的征收也是生態補償資金的重要來源。適當調整這些專項征收稅費的標準,將之主要應用于礦產資源的生態補償,可以使補償資金更加充裕。第三,建立和實施礦產資源生態補償金制度。礦山企業進行礦產資源開采可以實行復墾抵押金制度,未能完成復墾計劃的,其押金將被用于資助第三方進行復墾。第四,建立礦產資源生態補償基金。生態補償基金應該由政府撥出一筆專項資金,除優化原有支出項目和新增財力充實以外,還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資助及援助,逐步構建以政府財政為主導,社會捐助、市場運作為輔助的生態補償基金來源。
三是整合礦產資源生態補償方式。礦產資源生態補償應該建立政府、地方區域和行業多層次的補償系統,實行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多樣化生態補償方式。首先,應該強化國家財政的生態補償方式。在國家財政轉移支付項目中,可以適當增加生態補償項目,特別是對西部礦產資源生態退化嚴重區域的恢復等,并且積極建立激勵礦產資源生態補償的財政補貼制度。其次,要建立礦產資源生態的區際補償方式。確立生態的區際補償可以解決區際間不平衡的問題,實現各個地域的協調發展。第三,要完善礦產資源生態的市場補償方式。積極運用市場化運作,探索資源交易、生態建設配額交易等生態補償方式。
(三)完善資源環境價格體系,建立市場資源價格形成機制
首先,應科學評估塔里木盆地的土地資源尤其是油氣、金屬礦產、煤炭等資源的價值,這既是把土地資源作為一種要素投入到生產中、參與生產時界定土地資源價值的重要依據,又是土地所有者根據所投入的資源參與利潤分配、承擔資源補償份額的重要依據。
其次,當土地作為一種投資進入到生產中參與利益分配時,土地使用產生的相關后果應由土地提供者和使用者共同承擔。把提供者和使用者捆綁成一個整體,把各種外部的問題內部化,有利于土地資源的利用和補償。
再次,就塔里木盆地土地資源尤其是油氣、金屬礦產、煤炭等資源的提供者而言,需要外來的資金和技術開發利用資源。這就使得資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不是同一個主體,并且資源提供者對擁有資金和技術的資源使用者具有很大的依賴性。在這場可以使雙方的情況都變得更好的交易中,顯然資源提供者處于相對弱勢,國家應該利用各種政策確保土地提供者的切實利益,維護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四)完善并創新財稅政策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機制。為了維護資源不可再生的礦業社會再生產的連續進行,政府應對公益性、基礎性地質勘查、危機礦山找礦以及煤礦安全生產等實施補償性援助。同時,制定與國際接軌的,科學、公平、合理、完整的礦產資源產業稅費體系。
其次,完善財稅等配套政策。要調整資源稅政策,提高資源稅征收標準,保證國家作為資源所有者的合理收益。研究將資源稅由從量征收改為從價征收,或者改為按占有資源量征收。要利用稅收政策,合理控制我國資源產品的出口。要提高各種涉及環境保護的稅、費征收標準,實現環境成本內部化。擇機出臺燃油稅,促進節約用油,體現多使用者多交稅的原則。
第三,國家應抓緊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資源稅,解決生態環境保護效益無償使用的現狀。建議在現有稅收基礎上增設生態專項稅種。除國家和地方財政投資外,建議采取一定形式,建立由社會各界、受益各方參加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生態環境補償基金投融資體系。
(五)構建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第一,建立激勵生態建設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在目前財政轉移支付項目中增設生態補償科目,支持生態保護補助、生態保護能力建設、自然保護區建設、公益林補助、生態移民安置等。同時,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經常性預算科目,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順暢的支付渠道和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
第二,將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中的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列為國家和地方政府財政轉移支付的重要支持對象。塔河上游、源頭地區的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對全國的生態安全至關重要,應成為國家財政進行生態補償的重點地區。
第三,建立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流域是天然的區域單元,水環境保護是流域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塔里木河流域上下游保護與受益脫節的現象日益凸現,僅依靠水環境功能區劃,難以體現流域水資源保護的公平,需要采取必要的補償機制。建立流域水權交易政策,通過界定水資源的使用權,引入水權交易政策來調節水的使用,使水資源富裕的地區由于向其它地方輸送符合一定標準的水而得到經濟補償,從而能為水資源的保護籌集資金。
第四,完善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根據塔里木盆地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①提高補償標準;②分級分類補償,制定生態公益林的質量等級評估辦法和重要性分析辦法,對不同等級不同重要程度的生態公益林制定不同的補貼標準;③簡化管理程序,降低管理成本,可以在生態公益林的總預算方案中留出一定的管理費比例,嚴格控制補償經費截留的行為,將補償費用按照合同直接付給合同責任人,并進行嚴格的監督;④籌措資金,逐步將重要生態公益林林區收歸國有等。
第五,增加耕地資源保護和補貼力度。耕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除了生物供養之外,還承擔著調蓄地表徑流、削減面源污染、促進水體凈化和美化景觀等多種重要生態功能,保護耕地不僅僅是保護糧食安全,也是維護區域生態系統穩定的重要舉措,目前耕地占用補償標準過低,應該得到支持和補償。
第六,建立和完善塔里木盆地自然保護區建設補償制度。政府牽頭成立統一的管理委員會,協調各地方政府和林業、國土、水利、環保等部門,將自然保護區的監測和科研工作納入保護區工作經費預算,從財政資金中予以保障,提高自然保護區的管護能力。對保護區內原居民進行補償,籌集經費對原居民的集體林場、山野、園地、農田等進行租賃或收購,用經濟手段改變保護區內原住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使之適應保護區工作的需要。鼓勵保護區和旅游部門或公司合作,將旅游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補償等。
(六)盡快建立和完善“綠色GDP核算”制度,揭示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價值基礎
自然生態環境資源、效益的量化、貨幣化核算直接關系到“綠色GDP核算”制度的可行性、操作性,是實施生態補償的核心技術,國家應該加快自然生態環境資源、效益的量化技術、貨幣化技術的科學研究。“綠色GDP”就是從傳統意義上的GDP中扣除不屬于真正財富積累的虛假部分,即生產活動給環境資源造成損失的那部分成本。這種新的核算體系,可以使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經濟性得到顯現,能夠更確切地說明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數量與質量的對應關系,從而有助于實現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雙贏,提高全國,特別是上游和源頭地區的環保意識和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蒲春玲.新疆土地資源優化配置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5.
[2] 蒲春玲等主編.資源與環境經濟學[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論文摘要:提出了在健康水循環思路指導下的以供需水預測、節制用水、水資源保護為基礎的,綜合考慮水資源配置的水資源綜合規劃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根據水量需求單純擴大供水規模的以需定供規劃方式。在水資源總量有限的條件下,從依靠技術管理提高用水效率、調整工農業產業結構、降低用水定額、兼顧 經濟 社會用水與生態用水等方面對需水加以控制管理;從一次性水源向再生性水源轉變,挖掘供水潛力;對飲用水水源地和一般水體涵養保護、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回用進行全過程管理,實行地表水、地下水統一保護。最后,以北京市新城順義區為對象進行了區域水資源綜合規劃。
隨著社會經濟的 發展 ,我國水資源緊缺問題越來越突出,這就要求對水資源的利用方式應當由以前水廠一用戶一排放的單向利用轉變為水廠一用戶一再生的循環利用,即實現水資源的健康循環,使水資源的社會循環與 自然 循環能夠相互協調。
1水資源規劃研究現狀
20世紀60年代0年代,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模式強調以自我發展為中心,導致河道斷流、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人們逐步認識到環境與水資源的內在聯系,在進行水資源規劃時更多地考慮了水資源、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之間的相互關系。目前國外水資源規劃方法主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將防止生態系統進一步惡化和改善生態系統質量放在最優先的位置,在水資源管理過程中積極地開展水環境質量的改善工作。wwW.133229.coM水資源的規劃重點放在控制水資源需求量上,采取多種節水措施,以保證現有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只有當現有水資源量不足、確實需要增加水資源量時,才考慮開發新的水資源或尋求替代水源(如再生水)。水資源規劃的目標則轉變為滿足現狀和將來經濟社會開發的適度水資源需求量。同時,在規劃過程中應用經濟措施和價格手段,以及公眾參與的透明規劃方式逐漸成為發展趨勢。
國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采取以需定供的水資源規劃方法,這種方法隱性認為水資源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由此也造成了如河道斷流、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鹽堿化等不良后果。在2002年以后,全國進行了新一輪的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工作,針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水資源的迫切需要,進一步查清水資源數量、質量及其時空分布,在維系良好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實現水資源的供需平衡。
2規劃目標及方法
2.1規劃目標
健康水循環框架下的區域水資源綜合規劃應當為區域內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據,根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對水資源的要求,提出水資源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和綜合治理的總體布局及實施方案,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2規劃方法
區域水資源綜合規劃方法的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在傳統規劃方法——現狀調查評價、供需平衡分析、方案比選的基礎上,以“健康、循環”為核心進行規劃。
“健康”即在規劃的全過程中體現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
在需水預測中,除進行生產和生活需水預測外,還應進行生態需水預測,其目標為各個生態系統的健康等級不低于現狀,多數能夠有所改善。
增加了水資源保護的規劃內容,通過水資源污染現狀調研及預測,結合保護目標,制定污染源治理及地表水、地下水的保護措施,重點是建立規劃區污水收集、處理和回用系統的布局方案。
在建立水資源配置方案集的過程中,應以生態環境保護作為衡量標準之一,去除無法滿足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的方案。
在規劃方案比選過程中,除考慮傳統的水資源量和社會經濟因素外,還應加入生態環境保護因素,共同進行多目標的優化決策,形成推薦的規劃方案。“循環”的核心是規劃區內污水的收集、處理、再生和回用。再生水回用應根據需水預測成果分析可應用再生水的項目,確定不同回用目標的水質要求及水量需求,由此確定不同規劃水平年再生水廠的規模、工藝、分布和服務范圍。
雨水收集利用也是“循環”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應在規劃區內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雨水收集利用方案。
在健康水循環的框架下,應改變傳統“以需定供”的規劃理念,通過“節制用水”抑制需水預測中不合理的部分,減少需水量。產業結構調整、節約用水和提高用水效率是節制用水的主要手段。通過對農業及 工業 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控制高耗水行業的發展規模,鼓勵耗水量小、利用率高的行業發展;通過節約用水的分析來減少不合理的需水量。
通過上述圍繞“健康、循環”而建立的水資源綜合規劃,將得到由強化節水的需水方案和包含替代水源的供水方案所組成的水資源配置方案集。綜合考慮水資源、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等多因素后可得到優化的水資源配置方案。
3應用案例
3.1背景介紹
根據《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順義區將作為北京市東部的重點發展新城之一,承擔主城區疏解出來的部分城市功能,是未來北京東北部城市化發展的核心地區。隨著順義區的快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將會發生較大變化,進行新的水資源規劃,協調水資源、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相互關系,勢在必行。為此,在健康水循環的框架下研究和制定了順義區的水資源綜合規劃,確定了2010年-2030年順義地區工業、城市及農業的發展規模、結構與用水布局,在綜合考慮總體用水和供水方案后,給出了順義區水資源總體布局方案,對地下水、地表水、污水處理及再生水等各種供水利用方式進行了規劃,同時也對工業、農業、生活、生態的用水來源進行了規劃,滿足了順義地區對水資源的需求。
3.2相關規劃成果
①需水預測及節制用水
在生產需水預測過程中,考慮了順義區經濟產業結構調整,限制了高耗水行業的發展,合理抑制了需水量。
生態需水預測的目標是各生態系統的健康等級不低于現狀,尤其是重點保護地區。生態需水預測分別討論了河流、林地、濕地、城區綠地、城鎮景觀水體的生態需水。通過 計算 給出了順義區的生態需水量及參與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水量。
節制用水除應用產業結構調整手段外,還對工業、農業和生活的用水節水進行了調查,制定了工業、農業和生活的節水標準與指標,由此進行了節水潛力計算并給出了可行的節水措施。2030年順義區工業、農業和生活相對節水潛力如圖2所示。
根據生產、生活和生態需水的預測及節制用水分析匯總得到基本方案與強化節水方案下的順義區需水量(如圖3所示)。
②水資源保護
首先,結合水功能區劃及現狀水質,確定了地表水分階段保護目標,并 計算 了相應的納污能力。根據對污染源現狀的調研,進行了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和預測。由此制定了相應時期污水處理廠的布局、規模及處理深度方案。
其次,從 工業 、城鎮生活、畜禽養殖污染源治理和水環境監測、綜合整治等方面對地表水資源保護策略進行了規劃;由開采量和主要污染物因子控制提出了地下水資源保護對策。
③供水預測
根據順義區的水資源調查評價,預測了不同規劃年順義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供水量,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給出了雨水集蓄利用方案。
在污水集中處理處置方案的基礎上,對再生水用途及回用潛力進行了分析,主要回用于生態用水,同時兼顧農業、工業及市政雜用用水。
④水資源總體布局
由需水預測、節制用水、水資源保護及供水預測的研究成果,給出了順義地區的6個水資源配置方案,綜合水資源量、社會 經濟 和生態環境等指標,經過供需平衡分析以及不同方案的比選,給出了推薦的水資源配置方案,并形成了水資源的總體布局(見圖4)。
⑤規劃實施的效果評價
通過綜合評價給出了水資源綜合規劃的推薦方案,該方案實施后,順義區水資源供需不平衡的情況將逐漸得到緩解,地下水儲量虧損、地表水生態環境惡化等情況將逐漸恢復,最終形成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
規劃實施后,將集中力度實施水資源保護方案,其中包括城鎮污水集中治理工程、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以及地下水源保護工程等,以上工程實施后順義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將有很大改觀,水質達到水環境功能區劃目標要求,地表水因水質原因而無水可用的狀況會徹底改變,地表水環境安全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地下水也將逐步得到回補,水質也將有所保證。
4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