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外語外貿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商務英語的概念。所謂商務英語指的是在職場生活當中所使用的英語,其內容主要是涉及商務活動的全部內容。從字面上看“商務英語”是由“商務”和“英語”兩個詞組成的,其中“英語”在其中僅占到了4成,可見“商務”在整個概念當中的重要性。商務英語首先應該是以英語基本功作為基礎的,在提高英語基本知識的前提下再去強調商務。學者戴爾將學習英語分成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背誦階段,第二階段是習慣階段,而商務英語正是處于習慣階段之后才可以進行商務英語的學習。
(二)對外貿易的概念。所謂對外貿易指的是將我國做為主體,和各個國家之間開展的各種形式的經濟活動。對外貿易從本質上來說也具有交易的本質特點,而商務英語的交易過程當中主要涉及到的商品的宣傳、商品議價、相互信任的建立等等過程。對外貿易活動是不同國家和商人之間開展經濟交流的活動,而在此活動當中最為重要的是交流過程當中所使用的語言,如果語言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沒有辦法保證交易的正常進行,對外貿易也就沒有辦法持續進行下去。英語在大多數國家的對外貿易當中是使用最為廣泛的,所以商務英語的重要性也就不容置疑了,商務英語以其職業化、專業化在對外貿易當中充當著基本的交流和媒介的關鍵作用。
二、商務英語的特點分析
(一)商務英語具有職業化和專業化的特點,主要是因為其語法的形式、所具有的背景知識、商務詞匯、商務內涵。
(二)在英語的應用當中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實用性的,主要體現在了用詞的簡潔、規范、容易理解上,在商務英語當中常用詞是商務英語首先選擇的內容,它是保證語言通用性實現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各個國家能夠達成共識的關鍵工具。
(三)商務英語不管是在結構上,還是在文體上都是非常的復雜和規范的,這點在商務合同上體現的是最為明顯的。
(四)商務英語是以陳述事物做為根本的,所以在表達上更加的傾斜于明確和具體的表達方式,詞語和句子的使用上更為注重直接的表達,做到了盡量的規避含糊語句的出現。
三、對外貿易當中商務英語發揮的作用
(一)在對外貿易當中使用商務英語利于新技術成果的獲取和交流。現在社會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知識引來時代的時期,那么知識意味著什么呢?我們舉個例子來進行分析。假如在某一商品當中有著一定的科技精華及知識的凝聚,那么這些科技精華和知識凝聚在對外貿易的過程當中就會成為競爭的主要動力。在對外貿易的實施當中,貿易交流的雙方一直在進行著信息、思想、語言的交流和傳遞,在這一過程當中就會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更新的技能。作為科技人員在對外貿易的過程當中可以通過自己所熟知的商務英語將我國的技術和科技精準的翻譯給對方。同時產品在進行翻譯之后,再經過不斷的加工和完善之后,商務英語是能夠及時的將完善后的信息進行表達的,這對于更好的了解市場上的同類產品的發展情況是非常有利的。這些對于各個國家之間進行信息和技術的交流和合作,通過互相對新技術的推廣和學習,可以實現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學習和借鑒,同時還能夠在借鑒的基礎上將本國的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最后創造出更高的利潤。
(二)在對外交流當中,商務英語搭建起了各國之間交流的橋梁。英語作為全球性的通用語言,在各國的交流過程當中已經得到了很高程度的認可,并且其重要性已經被各國所認同。根據知名語言學家所進行的初略估計,在全球的范圍內,除去以英語作為母語的國家之外,世界上還與超過十億的人能夠能熟練的進行英語的使用。再有,在各種商務活動當中、全球性的貿易活動當中有超過七成是利用英語來進行洽談、溝通的。我們知道在我國加入WTO之后,經濟一體化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同時我國的對外貿易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著,這就使得商務英語在對外貿易當中所具有的作用表現的更加明顯,而普通英語因為其實用性不強的特點已經沒有辦法和現在多元化的經濟社會相適應,這時候兼具了創新和實用的商務英語的重要性就更為凸顯了。在以商務知識、商務背景作為基礎的時候,當中的交際技能、文化背景、知識等方面,商務英語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的,所以商務英語在對外貿易當中既充當著交流和溝通的工具,還充當著交流和溝通的橋梁,其正確的使用可以有效的規避在交易的過程當中可能出現的誤解,能夠有效的維系貿易雙方的關系。
(三)使用商務英語可以有效的減少在對外貿易當中出現的摩擦,保證經濟更好、更穩定的發展。企業對國家市場的了解及對商品的了解都是商務英語的一個重要功能,同時商務英語也在對外營銷當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在世界市場上,基本上多數的商務活動和外貿洽談所使用的語言都是英語,同時英語也在電傳、信件當中是主要的語言方式。在對外貿易的電傳當中商務英語的正確使用要做到在所有的環節上用詞的精確、要保證語句的嚴謹,商務英語的使用當中要盡量的保證術語的專業性和行話的專業性,要避免因為用語問題出現理解上的偏差。所以說正確的使用商務英語是能夠有效的減少對外貿易雙方之間的摩擦的,同時還能夠對合作中的問題做到有效的處理,促進合作關系的達成。再有當在對外貿易的過程當中,雙方出現摩擦的時候,處理問題的律師就需要使用商務英語來解決問題,在處理問題的過程當中,律師為了對雙方國家的法律用詞格式及習慣做到了解,是需要對各個國家的有關法律文件進行查閱的,只有做到這點才能夠讓本國在對外貿易當中的利益做到很好的保護,最后一點,商務英語還能夠在國家談判當中、合同簽訂的過程當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商務英語是能夠促進對外貿易的發生的,那么也就是說其是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發展的。
四、總結
讓學生在虛擬的公司里,承擔起各自的職責,在各自的崗位上學習、實踐或者輪崗操作實習,逐步實現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對于外貿企業的業務模擬,除貨物和貨幣外,其他商務活動如市場開拓、業務磋商和合同履行等均按照現實的做法進行設計和操作。這種建立在仿真狀態下的實踐,既可以讓學生經歷完整的商品交易過程,深入了解工作流程和各環節操作,又不用承擔任何經濟風險。這種以為學生導向、師生互動的實踐教學模式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職業素質、職業技能、工作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方面更加符合現代企業的要求。
虛擬企業教學模式在外貿英語函電課程中的設計及實施
(一)設計思路如下圖所示,虛擬企業教學模式是根據外貿工作崗位,設置目標崗位的關聯部門,如進口公司、出口公司、銀行、貨代、政府機構等,每3-4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其中4組分別擔任外貿相關部門:銀行方、貨運公司、政府部門(如海關、商檢)、其他相關公司(如保險公司)外,其他各組分別成立進出口貿易公司,借助網絡資源,設置企業背景和產品資料,教師搭建交易平臺,各企業借助平臺選定其他組企業開展業務。在模擬仿真的環境中,以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方式,按照目標崗位工作流程(公司籌建、業務磋商、合約訂立和合約履行),體驗和模擬進出易中各種環節和實際業務的操作。在開展具體業務時,由各組長負責項目的計劃和實施,并做好任務的分配和監控,并要求創建企業郵箱進行往來信函和文件的處理,整個交易的過程可以互相設置商業難題、突發事件,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判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等。在每次完成任務后,應擬寫日志,記錄業務進展及心得,并對往來信件和文件進行歸類整理,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交易完成后由優秀學生做成果匯報和教師點評。(二)實施過程1.公司籌建階段在完成角色定位后,每個小組應掛靠實體企業網站,參考設置完整的商業背景,如仿真公司名稱、聯系方式、經營范圍、業務規模、公司所在國家,制定仿真案例選用的產品、規格、單價、技術標準,常用貿易方式和支付方式、幣種,生產周期、運輸周期等資料,并按照確定好的信息制定出相應的企業便箋,這是仿真度高低的關鍵。接著由各組合作,自主探索,學習制作公司簡介、產品目錄及價格清單等。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查閱并分析市場信息及本公司經營商品的相關資料,并撰寫市場調研分析;教師啟發引導學生進行市場開拓和客戶開發,可由教師搭建交易平臺(如舉行教室展銷會,建立商業平臺,或開通公共郵箱),各公司可展示產品,互相參觀和交流,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產品信息,或采購信息等,讓學生學會宣傳產品,發掘更多的潛在客戶。2.業務磋商階段各組公司取得潛在客戶的資料后,自主選擇交易對象開展外貿交易的磋商(詢盤—報盤—還盤—接受),利用網絡平臺,通過E-mail運用學過的詞語、句型等表達方式撰寫往來函電。該階段的關鍵點之一是報盤,各組收集相關資料,根據本公司經營的產品和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貿易術語,根據報價條件核算國內費用、購貨成本和出口退稅,并分別向銀行、保險和貨運等公司咨詢和協商具體工作事項,核實銀行費用、運輸和保險費用,確定外銷商品的最終成本、費用和利潤,填制“商品報價預算表”。關鍵點之二是還盤,可以鼓勵各組公司互設商業難題或突發事件,以全面培養學生判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素質、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等。3.合約訂立階段各組公司總結前期磋商結果,根據往來函電談定的條款和條件起草合同。各組可舉行室內模擬合同談判,買賣雙方就相關條款進行面對面的商洽和修訂,并最終達成協議,最后舉行簽約儀式,雙方代表簽字并互換合同。另外,各組可結合實物投影儀、多媒體工具在完成業務的基礎上進行各環節的現場展示,由交易雙方代表分別展示完整業務流程的往來函電和合同文本供各組評點。4.合約履行階段根據外貿流程,各組公司以簽訂的合同為基礎,按外貿作業流程(信用證的催審改、訂艙、投保、報檢報關、收匯核銷等)執行合同。在該階段,銀行、商檢、海關、貨代、保險等公司可在教室現場模擬業務辦理,各出口公司到相關部門辦理業務,并根據信用證和合同的要求,完成各項工作后,填制發票、裝箱單、提單、裝船通知書、保單、報檢單、報關單和匯票等相關單證。在外貿業務流程模擬過程中,學生能身臨其境體驗具體工作的操作,有效地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三)評價體系進程性評價:虛擬企業教學模式是根據工作進程設計,并以任務驅動的,因此評價體系也應體現進程性,必須對教學項目進行分解,以任務完成的進度和質量作為評價的基本指標,學生只能在完成上個交易任務后才能進入下個任務,從而使每項任務都能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多層面評價:在每個交易任務完成后,可以采用小組成果展示、小組交叉評估、教師點評、專家點評等多種方式對學習成果進行評估。還可由教師、外貿專家以及學生代表組成評議組,對各組公司PPT匯報作現場評議。多角度評價:堅持進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綜合考察學生在各個崗位訓練模塊中體現的各種職業能力(計劃能力,執行能力,分析能力,業務熟練度、工作獨立性和工作態度等方面),并以此評定學習效果。總體評價由平時考核、個人作業和小組任務幾部分組成,其中小組成績對各個學習階段的總結和反饋。(四)實施效果虛擬企業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主動參與信息的搜索和業務的操作,不再感到枯燥無味。這種以用促學,在做中學的方式,真正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氛圍。在虛擬企業的交易中,隨著任務的持續推進,迫使學生必須緊隨工作進度保持高度認真的學習狀態,這樣能有效避免學生平時不用功,臨陣抱佛腳的現象,同時可以及時運用強化專業知識和技能,取得更好、更持續的學習效果。在模擬訓練過程中,仿真實踐使學生對整個外貿流程有更全面、更完整的認識,使他們更了解進出口貿易的業務操作和洽談技巧,懂得妥善處理外貿業務的各種情況。同時,在多次的往來函電中,學生不僅能很好地閱讀理解信件,還牢固掌握了各環節中出現的高頻詞匯和術語,實現語言、商務知識和實踐的良好結合。在模擬實踐的過程中,通過任務的討論和分析,更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與同事的溝通合作能力,執行任務的動手能力,全方位培養綜合職業素質。
虛擬企業教學模式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在運用虛擬企業教學模式時,應注意以下問題:(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虛擬企業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作為主體參加教學全過程(信息收集、計劃制定和實施、反饋和評價等),在完成每個具體任務的過程中自主學習和探索專業技能和知識,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教師只是過程的組織者、咨詢者、評價者和激勵者。(二)保證職業性和實踐性我們堅持的職業性和實踐性體現在教學內容和就業目標高度一致,外貿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務的設定應該以實際外貿企業的相關崗位和實際業務為背景,以工作流程為主線,構建以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課程框架,以具體業務技能和知識為目標來重組教學內容,通過一個個任務的推進,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三)堅持仿真模擬原則為了縮短學生就業適應的過渡期,更快適應工作崗位、熟悉工作內容,我們必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平臺,構建真實的工作情景,建立虛擬企業、產品、虛擬項目等仿真教學環境,讓學生置身于仿真的商務環境中,并按照崗位工作流程從事進出口操作。通過實際參與交易,了解和掌握每個業務環節的發展和操作,將教學與職業需要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四)堅持事先準備,事中控制,事后總結模擬實踐環節較多,且一環扣一環、互相聯系和制約,因此必須要求學生在參與教學之前做好相關的業務準備工作,嚴格規定和控制現場完成任務的時間,反之則容易導致教學時間不足。同時,也為了讓學生體會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事后要求學生適時對實踐過程作總結,便于學生及時掌握要點、技能和方法。
關鍵詞明末清初華東市場海外貿易走私貿易
國內市場,無論是初級的墟集市場還是高一級的城市市場、區域市場,在明清時期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與發展。更具意義的突破區域范圍的全國性市場,由于因交通的便利而發展起來的長距離販運貿易的成熟和商品經濟生產的拓展,也在明中葉形成。[①]在全國性市場及其網絡中,由于多元社會經濟結構導致地區發展的不平衡,[②]以運河為南北交通干線的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的市場發育較為成熟,網絡較為密集,從而成為中國國內市場的重心。現在要討論的問題是:華東市場的優先發育成熟不僅是國內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16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力量已經多次叩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海外貨幣資本首先對華東市場產生了魅力,日益成熟和壯大的國內商人隊伍及其資本,已不滿足于國內市場由于發展不平衡而出現的不充分的流通能力,開始向海外延伸,參與以海外貿易為主體的海洋社會經濟活動。華東市場與海外貿易的這種互動力也是華東市場成熟的營養劑。這是明末清初商業發展有別于前代的一個顯著特征,也是近代中外貿易的序幕。
一、華東市場的構成及其對外貿易的擴張力
市場的構成,主要是商品的流通量和流通內容。流通量的大小取決于市場的交通輻射情況和商埠碼頭的大小;流通內容則指集散商品的種類。明末清初,華東地區不僅擁有貫穿南北的大運河——長江——贛江——北江黃金水道,這條水道串連了以北京為樞紐通向全國各地的8條干線要道中的3條:北京分別至南京浙江福建、至江西廣東、至山東;[③]而且擁有全國2/3的大中型工商城市[④]和大量傳統與新興的手工業商業小城鎮。[⑤]明清兩代人口密度前4名的省份在華東,明末華東6省人口6900萬,為全國15省12000萬人口的58%(1578年)。[⑥]清中期統計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人以上的府州全國有29個,華東占24個(1820年)。[⑦]便利的交通、發展起來的工商城鎮和眾多的人口為市場的構成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從商品生產與流通關系看,市場可分三類:
第一類是由專業特色明顯的手工業市鎮構成的專業市場。華東地區擁有一大批較為發達的手工業城鎮,迅速增長的人口生存需求,極大地刺激了這些城鎮及其周圍農村的手工業商品生產,并且向更廣的范圍輻射,構成交易網絡。例如松江棉紡聞名于世,因而形成了棉布市場;景德鎮、佛山等地也都是這一類型的專業市場。
第二類是由傳統文化城市或工商城市構成的綜合性市場。例如蘇州,既是文化古城,又是絲織業中心。杭州、南京、揚州等都屬于這類市場。
第三類是并無特色的手工業生產,而是以交通樞紐或河埠港口地位而構成純然市場,如臨清、濟寧、淮安、寧波、泉州、廈門、月港等。這些城鎮港口市場首先是因商而興,如果有手工業,也是在流通的刺激下然后形成的。又如江西廣信府屬鉛山,既無特色手工業,而且偏僻落后,由于地處閩、浙、贛交界之處,又是閩浙商人經錦江入鄱湖北上湖廣江皖南下廣東的要道口,成了南方各地手工業產品和土特產甚至還有海外商品的集散地,純然的貿易市場。如果我們認為為了商品的交換而進行的長途販運的流通形式具有近代商業意義的話,那么最能體現這種意義的市場應是這第三類。
明清時期,國內市場最大宗的商品依次為糧食、棉花、棉布、絲、絲織品、茶、鹽、鐵、瓷器等。[⑧]按人均占有量、產地、集散地、人均消費量等方法計算,華東都是最大的市場并擁有最大的流通額,總人口與城市人口的基數決定了這一判斷,而且前述三類市場使華東地區形成了層次不同的市場網絡。
粗略的估計,明末清初,占人口58%的華東地區,占有80%以上的商品市場和更大比率的商品流通額,以及更多的商業資本。當時,國內市場是主要市場。但是,當我們注意到市場上最大的交易量為糧與布和糧鹽,即Ⅰ類工業品(布、鹽)和Ⅱ類糧食之間的交換,注意到Ⅲ類經濟作物(棉、絲、茶)主要是城市消費,一個問題便出現了:Ⅰ類和Ⅱ類商品基本上都由農民生產,屬于農民小生產者之間的交換,不形成由商人作為媒介的商業市場的交換流通,Ⅲ類商品又很少流向鄉村,[⑨]城市的自我生產消費必須保持供需平衡。但是,已經發展起來的經濟作物商品化生產和手工業商品經濟決不可能停滯在自給自足的平衡水平,于是買方的缺乏便造成市場的不充分。這也許是明清時期手工業品價廉物美,江南城市消費趨于奢靡的一個重要原因。過多的商品必然由于國內市場的不充分而產生尋找新市場的欲望。向農村?可能性不大,農民缺乏購買力,那只有向海外,海外有需求,何況外國人已經用大船載著銀元來做生意了。近代海外貿易序幕的拉開首先不是商人的企圖,而是商品的欲望。當海外市場不僅廣大,而且利潤可觀時,商品尋找市場的欲望與商人謀利的企圖便構成了向海外貿易的擴張力。當時,除了武器裝備落后于歐洲,中國的遠洋航海技術與物質條件都是第一流的。如果國家允許,這種擴張力就能得到正常的外放;如果國家不允許,它就以各種非法形式實現不正常的外泄。
華東諸省,大多沿海,自古有涉海貿易的傳統,至明,已形成寧波、福州、泉州、月港、廈門、廣州等外貿港口。華東市場作為外貿腹地,正可借此外銷商品。問題在于貨利之謀與王權之穩之間的平衡。嘉靖中,原本為消極外貿之果的倭亂又成了禁海之因。隆慶開禁,準販東西二洋,給明末華東市場的發展帶來生機。萬歷中再次因倭禁海,海上“人輒違禁私下海,或假借縣給買谷捕魚之引,竟走遠夷”[⑩]。清初為鄭成功之事,海禁更嚴,但設法走私的商人漁船時有冒險出海。“海中之利無涯,諸番奇華本一利萬,誰肯頓息哉”[①①]?
華東市場的擴張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看,一是國內市場的不充分與華東商品經濟的較發達的矛盾,促使商人向海外尋找市場。“閩廣奸商,慣習通番,每一舶,推豪富者為主,中載重貨,余各以己資市物,往牟。利恒百余倍。”[①②]“童華,蘭溪人,以巨資為番商”。[①③]明人王在晉《越鐫》卷21中列舉4件海商案,其中3件為商人聚資購買當地的絲織品和磁器白糖等,與日本通商。徽州、寧波等地商人攜帶大量資金進入沿海市場,參與海外貿易,而廣東、福建沿海商人以特有的地理優勢活躍于海上貿易。[①④]“海濱之民,惟利是視,走死地如鶩,往往至島外區脫之地曰臺灣者,與紅毛番為市。”[①⑤]據日本學者巖生成一《近世日支貿易數量的考察》,1611年到1646年約有1100艘“唐船”赴日;1662年到1699年有2819艘,其中從中國本土赴日的為1972艘。[①⑥]又據錢江《1570~1760年中國和呂宋貿易的發展及貿易額的估算》,當時中國赴馬尼拉商船總數為3097艘,其中明末的64年中有1677艘,康熙開海禁后的第二年1685年至1716年有525艘。
二是發展起來的華東市場對海外諸番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是兩夷者,皆好中國綾緞雜繒,其土不蠶,惟藉中國之絲到彼,能織精好緞匹,服之以為華好,是以中國湖絲百斤,值銀百兩者,至彼得價二倍。而江西磁器、福建糖品果品諸物,皆所嗜好。”[①⑦]“大抵日本所須,皆產自中國,如室必布度,杭之長安織也;婦女須脂粉,扇漆諸工須金銀箔,悉武林造也。他如饒之磁器,湖之絲綿,漳之紗絹,松之綿布,尤為彼國所重。”[①⑧]至于西歐對中國茶、絲、絲織品、磁器、糖等商品的向往,乃是自絲綢之路阻斷之后,歐洲人冒險開避通向東方商路的主要動機。據美國學者馬士《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第一卷第二十六章統計的1739年和1740年廣州的歐洲商船情況看,兩年中商船24艘,運載噸數為13905噸,分別來自英國、法國、荷蘭、丹麥、瑞典。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船在澳門出入,1740年1年中有12艘,運載噸數為4400噸。華東市場的商品價格內外有別,外銷比內售明顯高出許多,也有劣質貨物,但總體上是價廉物美,外商能夠接受,即使再加上船鈔稅銀、官吏勒索及其他費用,以及萬里航海之險,歐洲人也愿來中國投資貿易,因為回去后仍有大賺頭。即以絲織品論,中國的要價是西方市場上同類產品的1/3或1/4。[①⑨]
二、外來貿易對華東市場的拉力
利潤是推動商業發展和市場成熟的主要動力,商品尋找市場的擴張力通過商人的趨利行為表現出來,因此,商品的擴張力與尋找中的市場的利潤拉力是一個事物的兩面。明末清初,正在向中國尋求貿易的歐洲和東西洋諸國市場擁有的貨幣對華東市場產生了這種利潤拉力。這實際上是已經形成的世界市場初期競爭在中外貿易上的表現。
以英國為例,在明末清初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1635~1753年),“英國對東印度貿易公司”(以下簡稱“公司”)222條遠洋商船運來貨物約合中國白銀727669兩,運來白銀(主要是銀元)折合中國銀元7713078兩,總資金達14267452兩。[②⑩]英國對華貿易中懸殊極大的入超在證明中國商品的擴張力的同時,也表明那數以百千萬計的白銀對中國市場,首先是對華東市場的拉力。
這種拉力主要表現在同一商品的內外差價上。在中國的出口貨物中,簽約并完成貿易最多的先是絲和絲織品;后來由于英國國會法令禁止幾種絲和絲制品在英倫零售或穿著[②①],絲和絲織品貿易曾略有下降,而英國人對中國茶葉越來越感興趣,茶葉貿易上升很快;還有糖、瓷器、銅、白銅、水銀等。在“公司”大多數商船的貨單上,茶葉和絲、絲織品常常放在首位。以茶葉為例,1701年至1736年,茶價每擔,工夫茶38兩或35.3兩或23.1兩,武夷茶27兩或17.15兩或14.8兩,白毫38兩或35.3兩或24.4兩,松蘿19兩或16.15兩或22.1兩,瓜片24.5兩,色種49.4兩,最貴的是貢熙細茶54.9兩。而道光初年的茶葉國內市場價每斤在48文至200文之間,[②②]當時的銀錢比率是1兩:1300文左右,每擔約合3.7兩至15兩。以此來計算“公司”當時從廣州買到的茶葉,至少是國內市價的三倍甚至更高。
實際上,外商已經注意到這種內外的差價。在廣州,英商“自行進入城內,詢問店鋪的貨物價錢,我們發覺比他們從來向我們索討的價錢便宜得多”[②③]。
內外貿易中的價格差額構成的更高利潤,對商人的誘惑力是極大的,這其中首先被吸引的是華東商人。“茶葉是由安徽、江西及湖南等省運來的”[②④]。“董事部又命令購買南京手工織制品,特別指定幅寬一英碼的南京棉布”[②⑤]。“我們與米森諾會同和德少、秀官及保商啟官平分訂約,購入最好的南京生絲400擔,每擔175兩銀,繳清各項費用,一百天內船上交貨。該商人等在廣州沒有這樣大批的生絲存貨,一定要到外地搜購,逼得我們預付款的80%給他們,這是我們能夠勸誘他們索取的最低數額。”[②⑥]以廣州為交易市場,貨源100天內搜集,應是從廣州到江浙來回所需的時日。利瑪竇從廣東北上去南昌、南京、北京沿途見到了這種長途販運以供外貿的盛況。[②⑦]當時來華外國商船不僅在廣州貿易,也沿海岸線北上廈門、舟山(定海)等地商貿。有的外船在廣州訂到貨后,還必須航往舟山、寧波口岸去裝貨。[②⑧]可見華東市場接受海外貿易的拉力的形式是多樣的。
由于各種原因,借依廣州、廈門、寧波等港口在政府官員的監督下與外商貿易是有限的,港口管理外貿的官員對外商成千上萬的銀元更具貪婪之心,他們千方百計地向中外商人勒索,官商、皇商欺行霸市現象也很嚴重,市場交易常常出現波折甚至夭折。但海外貿易的高利潤依然存在,它吸引市場以商人走私的形式進行交易。于是,華東商人走私貿易在明末清初更為盛行。“夫漳、泉之通番也,其素所有事也,而今乃及福清。閩人之下海也,其素所習聞也,而今乃及寧波。寧波通番,于今創見。又轉而及于杭州。杭之置貨便于福,而寧之下海便于漳。以數十之貨,得數百金而歸,以百金之船,賣千金而返,此風一倡,聞腥逐膻,將通浙之人,棄農而學商,棄故都而入海。”[②⑨]漳州、泉州、福清和寧波、杭州之間的市場輻射關系已發展成走私外貿的利害聯系了。“原來這邊中國的貨物,拿到那邊,一倍就有三倍價;換了那邊貨物,帶到中國,也是如此。一往一回,卻不便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都拼死走這條路。”[③⑩]明中葉后發生在東部沿海的海外貿易、海外移民、走私沖突甚至倭寇之亂的主要原因應是華東經濟發展與海外貿易之間的推拉作用。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對此作了闡釋:“今海賊據浯嶼、南嶼諸島,公然番舶之利,而中土之民,交通接濟,殺之而不能止,則利權之在也”。[③①]
明末清初的海上走私貿易可分為近海島、港貿易和遠海諸番貿易兩種。第一種近海島、港貿易。如浙江,舟山城東南百里的雙嶼港,“為倭夷貢寇必由之路”[③②],在嘉靖年間發展成為華東走私商人與日本、葡萄牙等國商人的集散中心、國際貿易港,主要經營絲和絲織品。[③③]這個走私市場有多大?當時曾到過中國沿海活動的葡萄牙人賓托(FernaoMendezPinto)在他的《游記》中寫道:“雙嶼港總人口有三千多人,其中葡萄牙人占一半以上,還有房屋一千余幢,有的房屋建筑費達三四千金;還有教堂三十七所,醫院二所。每一年進出口貿易額達三百多萬葡幣(Cruzado),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日本銀錠作貨幣的。”[③④]浙江沿海還有可以避風良港四五十處,都成了當時海上走私的貿易市場。又如福建,福建沿海由于海岸線更為曲折,島嶼眾多,加上閩東南鄭芝龍家族海商集團擁有較強大的武裝力量,臺澎相距不遠,形成接應之勢,沿海的走私貿易更為活躍。“漳之詔安有梅嶺、龍溪、海淪、月港,泉之晉江有安海,福鼎有桐山”[③⑤]等,其中月港為最大海港。明末,月港衰微,鄭氏海商集團總部所在地安平港興盛起來,到清初,成為與清廷抗衡的海上貿易大港,直到清軍剿鄭的戰火把它毀為灰燼。福建還有下屬臺灣府的澎湖、大員、雞籠淡水港。廣東除了人們熟知的澳門之外,還有可以輻射閩、贛、粵三省的南澳島,也是當時走私貿易的國際性市場。走私貿易的商品流通量與貿易額永遠是一個謎,雙嶼港的年進出口貿易額也只是一個參考數字,但不可懷疑的是,以華東豐富的商品市場作為腹地,沿海島、港走私量一定很大,否則,不足以引起再三發生的“倭亂”,不足以形成持續16、17兩個世紀的十幾個私人海商集團。[③⑥]
第二種遠海諸番貿易。這是沿海島、港走私的輻射性向海外的延伸,所及的國家與地區東起日本、朝鮮,南經呂宋至南洋群島,西及阿拉伯半島并直至東非,而且在這些地區和國家同葡、西、荷、英等國商船貿易:這種貿易額也是很難確計的。林仁川先生根據國外有關史料,作了估計工作。其中1641年6、7兩個月,鄭芝龍運往日本長崎的諸多貨物中有白生絲25700斤,黃生絲15550斤,各種紡織品140760匹;1641年,銷往日本長崎的各種糖5726500斤,1644年為1417550斤,1645年為3377900斤。[③⑦]明末清初遠海貿易的總額估算,年平均出口約918萬兩,進口約738萬兩,利潤約942萬兩。[③⑧]
綜上所述,明末清初,華東市場參與海洋社會經濟的海上貿易,與世界性的海上貿易存在著互動作用的關系,這種關系顯示出華東商品經濟和市場網絡的新發展。但是這種新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在民間,中國的海外貿易主要特征是民間走私,在本國政府的有限貿易和海上禁令以及番國洋人中的海盜前后夾擊中,華東特別是沿海商人不畏艱險依然起錨,趨利而去,干著赴湯蹈火的事業。中國近代中外貿易的序幕充滿活力與艱難。注:
①⑧⑨關于國內市場等級的界定和明中葉始全國性大市場的形成,參見吳承明先生《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一書的有關論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217~256頁。
②關于多元社會經濟結構的理論,主要參見傅衣凌先生的《中國傳統社會多元的結構》,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3期。
③另外五條干線要道為:北京分別至河南湖廣廣西、至陜西四川、至貴州云南、至山西、至(遼寧)開原。見明人黃汴的《一統路程圖記》和儋漪子的《天下路程圖引》,楊正泰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5頁、第354~512頁。
④根據傅崇蘭先生《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統計,明清時期比較發展的32座城市中,華東占21座;清代工商業城市,華東占六座。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頁。
⑤傅衣凌主編,楊國楨、陳支平著:《明史新編》,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9~342頁。
⑥胡煥庸、張善余:《中國人口地理》上冊,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表12、13。
⑦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表88。
⑩[明]張燮著,謝方點校:《東西洋考》卷7,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33頁。
①①[明]王世懋:《策樞》卷一,《通貨》,叢書集成初編本,第十二頁。
①②[明]周玄wéi@①:《涇林續記》,叢書集成初編本,第二十七頁。
①③①⑧[明]姚士麟:《見只編》卷上,叢書集成初編本,第五十、五十一頁。
①④參見張海鵬、張海瀛主編《中國十大商幫》有關章節,黃山書社1993年版。
①⑤①⑦③①[明]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第二十六6冊,《福建》;四部叢刊三編本。
①⑥轉引自鄭永昌:《明末清初的銀貴錢賤現象與相關政治經濟思想》,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年版。
①⑨《利瑪竇中國札記》,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3頁。
②⑩這里的三個數字根據馬士著《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以下簡稱《編年史》,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年中文版)第一卷第309~321頁《東印度公司的英國船只對華貿易表(1365—1753年)》的有關數據統計而來,原表多用鎊和八單位里亞爾后稱元為計算單位,這里根據100英鎊=416.67元、100元=72兩、100英鎊=300兩換算,0.72兩×416.67=300.0024兩。又:貨物價值與白銀相加不能等于總資金的原因是有許多船只只有總資金的記錄。
②①②③②④②⑥②⑧《編年史》第一卷第十一章、第八章、第十五章、第二十八章、第八章。
②②黃冕堂:《清史治要》,齊魯書社1990年版,第441頁。
②⑤《編年史》第一卷第二十一章。所謂的南京棉布應是指當時蘇松地區的棉布織品,南京和蘇州都有棉布市場。
②⑦《利瑪竇中國札記》,第278頁。
②⑨[明]王在晉:《通番》,《越鐫》卷21。
③⑩[明]凌蒙初:《轉運漢遇巧洞庭紅波斯胡指破鼉龍殼》,《拍案驚奇》卷之一。
③②天啟《舟山志》卷2,《山川》。
③③③④③⑦③⑧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貿易》,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136、219、456~465頁。
關鍵詞:認知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實驗教學法認知結構
一、引言
中國經濟正越來越走向世界世界也越來越關注中國.具相關數據統計.2005年中國進出口總額14221億美元比上年又增長23.2,排列世界第三從這一點能過看出.我國對外語外貿人才的需求也來越大,怎樣能培養出符合經濟形勢和國家需要的人才是擺在每一個外語教學工作者面前的嚴峻課題。
為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目前我國許多院校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在課程設置上不一而足,但總體有兩個方向二一類是傳統課程,即以國貿實務為核心圍繞這一主線設置如怎樣與外商書信往來的外貿函電、怎樣與外商談判的商務談判等等在已開設商務英語的院校中,鑒于師資經驗、學生就業的考慮這種定位占大多數:另一類是將經濟管理類課程用英語(ESP)去學習.比如開設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國際金融等課程,以求拓展學生視野培養綜合性人才.為以后學生深造創造可能,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為代表。但這種定位要求教師素質較高除一些條件較好的院校一般不易實施。
二、外語系學生現狀分析
以傳統模式定位商務英語的院校既然占多數那么這種教學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呢,我們是否可以更加完善它呢,這是我們有必要討論的。
據筆者調查和粗略統計在目前我國外貿從業人員當中,外語專業畢業的占到多數,而且用人單位因其深厚扎實的語言功底也偏向于聘用外語類畢業生這可以說是我們學生的優勢。
但是我們和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的學生相比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劣勢。這特別體現在專業知識結構上。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從進校,會系統學習西方經濟學、國際商法、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理論、就實務還有具體的貿易慣例、國際支付、國際運輸等最后還有實驗操作課。可以說學生能夠透徹的掌握和理解進出口貿易這一過程。而外語類學生一般在入學到二年級之前.諸多基礎課程如口語、聽力、綜合英語等占據大部分時間.又有專業四級等考試的壓力很少人會把精力放在這些課程的學習上等到高年級開國貿實務課時上來就是英文原版教材英語授課,簡直是一頭水,不知究竟要干什么或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到稍明白點了,一學期課馬上也要結束了如果以后畢業從事相關工作基本上也是自己邊干,邊從實際中總結學習這樣增加了時間成本,降低了企業效率。我們作為人才的輸出者,從培養實用型人才這一角度是否可以解決這一矛盾呢,通過研究學習法理論.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三、商務英語課堂的問題
目前,我國商務英語的教學中仍主要采用普通英語的傳統的系統講授法。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內容圍繞語言點展開主要時間和精力用在講解單詞、短語、句子、語法分析及課文的翻譯。考試的大部分題型是英漢互譯、單向選擇等而缺乏具體的實務應用。
當然系統講授法容量大、成本低、通用性強,但這些作為商務英語的教學模式容易誤導學生的學習方向.不能體現商務英語的實用性目標,難以培養出具有業務能力的人才。筆者在擔任該課程教學過程中,曾安排了一次實務性練習要求學生根據合同審查對方銀行信用證,找出問題并致函對方修改。結果學生感到束手無策。這說明“灌輸十筆記+技藝“的學習方式對于靈活應用知識和具體操作解決問題缺乏訓練。因此,筆者認為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ESP)的一個分支必須圍繞“實務性”的特點和該課程中學生的熟悉英語語言的特征,運用新型教學方法創造學習情景激發學習動機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
四、學習法中的認知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是在否定和汲取了行為主義理論后形成并成為當代心理學主流學派,在我國外語教學領域如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approachl、意念教學法(notionalapproach)等教學法中運用廣泛。代表人物有托爾曼的”符號學習”、”行為的信息加工理論,布魯那的“認知一發現學習”等。它強調在學習過程中有機體積極主動地參與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教學是傳遞客觀世界的知識,使學生達到教育者確定的目標既幫助學習者習得客觀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觀事物內化為其內部的認知結構。其中對學習理論和課堂教學實踐都具有重大意義的’‘發現學習’‘是其代表,提倡發現學習也就是學生利用教材或教師提供的條件自己獨立思考,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和知識。
在認知學習理論上發展起來的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進一步提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它一方面是對新信息意義的構建,同時又是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合作學習受到特別關注。針對教學實踐,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提出了促進教學的四個條件:第一學習要以學生為中心;第二,學習情景要與實際情景相符合:第三,注重教學中的社會性相互作用和協作學習;第四,注重教學環境的設計要為教學提供充分的資源。
五、認知學習理論在實務課中的運用
在引入認知學習理論之前我們應該了解國貿實務這門課程的知識特點。實務課是一門知識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對貿易術語、跟單信用證等這些概念,只靠單純的歸納講解是不夠的,還要配以實際案例,更重要的是對于有關章節,如信用證使用流程,訂艙運輸流程這些偏重實際操作的部分我們一定得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他們才能發現問題找出缺漏鞏固知識,將教師輸入的內容,通過獨立思考和自行發現轉化為自己的內部認知結構。這也正是認知學習理論認同的學習的一個基本規律。所以,課堂教學中我們建議引入實驗課。針對外語系學生掌握專業知識較少、沒有專用實驗室及課時有限的具體情況,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應對實驗課的安排精心策劃。
1基礎知識的鋪墊
介紹主要的專用術語,如托收(Collectio門)、匯票(Draft)、信用證(LetterofCredit)等。
2學生的準備
首先,每章的實驗課應安排在一兩次正式授課之后這樣學生對本章的內容已經有了清晰的概念為實驗課將他們頭腦中的知識點連成線和網(可以在教師的協助下)創造客觀條件次要求學生做情感上的準備。課前應給學生先分好組,30人班級可分成3組并固定下來形式上可圍坐在一起營造友好合作的氛圍。
3.教師的準備
實驗課成功與否直接取決于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課上教師雖然是讓學生自己去操作但大量心血花在課前備課。
首先教師要準備課堂會用到的系列信函和空白單據的文本每組一套人手一份
實驗課開始時,教師提出問題創造問題情景提示問題的解決途徑必需的知識。然后,明確各組學生的角色劃分。如運輸這一章,誰做托運人;誰做承運人誰是海關分別負責一至幾個業務環節,分別布置任務。其實有時學生做不出我們的預期效果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扮演的明確職責。
最后,教師有必要在黑板上將操作涉及的每一個步驟以流程方式寫出來以指導學生的完成。其間,教師可以在各組間觀察及時糾正錯誤并隨時解決學生的疑問。
六結語
摘要: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為了積極有效地爭奪國際市場,紛紛把世界貿易的重點轉向高技術、資本密集型項目上,世界機電產品貿易總額增長也加快。我國機電產品出口要迎接新的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提高其整體素質,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引導下,積極推動企業的內部改革。但我國機電的發展狀況喜憂參半,如何在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如何發展外貿已經成為討論熱點。
關鍵詞:機電出口;貿易政策;比較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機電產品出口額逐年上升。自從1995年機電產品出口超過紡織品出口成為第一大類出口商品以來,已多年位居我國對外貿易榜首。然而從08年開始的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了中國機電產品的出口。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機電產品出口同比下降20.8%,電動機及發電機出口同比下降46.8%。從在世界的占有比例看,雖然我國52類機電產品出口量已經占世界第一,比重大多在15%-30%,但是我國的機電出口更需要依靠質量,依靠生產方式升級和生產結構轉變。具體而言,我國目前機電產品出口的增加主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產品,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優勢主要表現在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的比較優勢。
一、機電產品出口的危機
機電產品是占我國份額最大的出口商品,但要發現我國加工貿易迅速發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國存在大量的低成本的勞動力資源。我國機電產品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和資本生產率高于我國全行業平均生產水平。但在國際市場上,我國2009年大部分機電產品出口與1999年相關機電產品出口的比價卻小于1,如金屬制品業、照相機、自行車、集裝箱、船舶、汽車底盤及組合音響的出口比價都在下降。長期以比較優勢為指導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在當今的國際市場上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國際產業轉移帶來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突飛猛進,但也帶來了很多不良的后果,包括環境問題、土地問題,同時也有貿易摩擦的問題、外匯順差問題;勞動密集型的產品需求彈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現出口的“貧困化”增長,即出口增加而收益下降的現象。而且我國的勞動密集型機電產品出口市場過于集中、生產地區分布極不均勻,使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受國際經濟波動的影響和沖擊;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歧視性的貿易政策使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受到諸多壁壘的阻礙,在國際市場上發展的空間有限。
針對當前我國機電產品面臨的國際競爭局面,依據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提升的內在機制及對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提升的戰略構想,提出今后我國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提升的框架。
二、宏觀與微觀的結合
(一)政府應采取的宏觀政策
1.建設開放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開放型市場經濟,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應盡快打破地區和部門的保護主義,減少亂收費等違背公平競爭的現象,盡快放開各類小型機電產品生產企業的外貿經營權。對外商投資企業中技術轉讓應有明確的規定,盡量減少和避免在技術引進中存在的盲目引進和重復引進技術的現象,同時保證在合資企業中我方技術人員進入企業的產品開發部門,使合資企業中的中方能夠逐步掌握產品生產中的核心技術,提高技術引進的質量。
2.設立合理的技術和環境標準。技術壁壘、反傾銷等日趨限制我國家電出口,如歐盟的WEEE(廢棄電子電機設備指令)和RoHS(關于電子電器設備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等的實施,對我國家電的出口有較大的制約。因此,我國對機電產品的保護手段應由目前的以關稅、配額和許可證為代表的數量限制手段,轉向以采用環境標準和技術標準為主。為此,我國要加快制訂和完善機電產業的技術和環境標準,建立技術標準及相關的信息系統,有效的信息系統可使我國及時了解國外特別是高技術產品的技術壁壘及各種貿易動向。
3.政策性金融支持及賦予出口企業相關政策。政府應努力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完善出口保險和擔保機制,建立促進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出口的專業性高新技術機電產品風險投資公司。除此之外,要有機電產品出口技術改造專項貸款和貸款的貼息;研發資金的無償資助;國家鼓勵機電產品出口企業增加科研投入;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和外國政府貸款。
4.鼓勵跨國公司來華設立分支機構,獲取先進的核心技術。跨國公司掌握了世界73.34%的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專利權,且多將其最新技術轉移給自己的分支機構。所以,吸引跨國公司直接投資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獲取最新技術,尤其是某些關鍵技術的主要途徑。
(二)企業采取的微觀政策
【論文關鍵詞】 次貸危機 外貿 對策 建議
自2007年8月以來,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全面爆發,美國、歐洲金融市場受到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并導致美歐經濟放緩甚至衰退。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特別是我國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將首當其沖的受到負面影響。
一、次貸危機對我國外貿影響日益加深
次貸危機的爆發與蔓延,從國際需求、人民幣匯率、生產成本等多個方面對我國外貿進出口都產生了嚴重影響。
1.國際經濟放緩縮減了我國外部需求。隨著次貸危機逐步向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轉化,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進一步加深,正如格林斯潘所說,次貸危機的真正根源在于全球經濟擴張。美國、歐盟和日本三大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黯淡甚至出現衰退跡象。國際經濟低迷,日漸收縮我國外部需求,出口增速減緩和貿易順差的縮減將不可避免。
2.人民幣匯率升值導致喪失價格優勢。為應對次貸危機,美聯儲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資金,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人民幣升值步伐也因此明顯加快。同時,次貸危機引發的美國資金市場調整及可能的貨幣政策的放松也會增加我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并可能引發對華投資的新一輪,將對人民幣升值形成更大壓力,從而直接導致我國出口產品喪失在價格上的競爭優勢。
3.成本上升擠壓利潤空間。受全球范圍內投資和消費需求強勁、部分資源產品供給公司壟斷,以及航運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響,國際市場石油、鐵礦石、有色金屬等能源資源產品,以及糧食、大豆等大宗農產品價格一直以高位運行,直接導致世界范圍內的通貨膨脹形勢嚴峻。由于我國對初級產品進口依賴不斷加大,結果導致我國輸入型通脹壓力進一步上升。作為制造業大國和貿易大國,中國已成為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主要承擔者,出口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對我國外貿運行的影響將日益加深。而且我國勞動力成本、環境資源壓力等要素價格調整具有不可逆轉性,這使得我國出口企業的利潤已經到了極其微弱的境地。
4.經濟下滑使得貿易保護措施進一步加強。近年來,隨著我國出口的快速增長和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美歐的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我國與美歐等國的貿易摩擦不斷發生。富裕國家中保護就業免遭低成本國家競爭的呼聲越來越高,美歐遙相呼應,紛紛高筑貿易壁壘。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當前,世界經濟環境復雜、全球貿易可能出現持續滑坡,必將引發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潮流,導致貿易摩擦增多,我國外貿發展外部環境不容樂觀。
二、應對次貸危機的對策建議 盡管次貸危機給我國外貿進出口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也為我國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等諸多改革方面提供了契機。
1.加強內外貿易政策的協調性。從化解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來看,要綜合考慮外貿政策(出口退稅、加工貿易政策等)與匯率政策、貨幣政策、資源價格、勞工和環境政策的協調與配合,增強協調性,使國內改革與政策調整要充分考慮出口產業和企業的承受能力。如貨幣政策在對投機性大的房地產行業繼續從緊的同時,可以對關系國計民生的,有助于穩定物價、擴大就業和技術進步的農業和相關制造業實行區別性靈活政策。還可考慮將出口退稅政策回歸到“出口貨物零稅率進入國際市場”的制度設計中,將優化外貿結構、提高出口質量和效益的主要任務由國內的資源價格、勞工和環境政策來承擔。
2.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保持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基本穩定,有利于減弱人民幣升值預期,消除次貸危機對我國出口的匯率傳導機制,避免匯率成為美國轉嫁危機的政策工具。同時,要密切關注美元兌歐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化調整,特別是美元匯率可能出現的觸底反彈引起的國際貨幣匯率關系新變化。加快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弱化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管理,合理確定人民幣對不同貨幣的比價關系,完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框架。
3.深化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目前,中國正在同亞洲、大洋洲、拉美、歐洲、非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12個自貿區,這些自由貿易區涵蓋了中國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國外貿發展戰略在繼續鞏固和深化發達國家市場的同時, 應當加快借助于新興市場擴大出口,通過向中東、俄羅斯、拉美等地區的出口增長,來緩解對發達國家出口的放緩。相信隨著我國自由貿易區網絡的逐步形成,將進一步拓寬國際市場空間,增加貿易渠道,分散出口過度集中少數發達國家的風險。
關鍵詞 商務英語 培養方案 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商務英語概況
商務英語是以英語為載體商務知識為核心的一種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 ESP)。本文擬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廣大外語外貿大學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差異性進行比較,希望通過比較能對商務英語專業設置合理的培養方案提供一些參考
2 差異性比較
2.1 培養目標差異性比較
(1) 培養目標。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掌握較寬廣的人文與社會科學以及國際商務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適應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國際商務活動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嫻熟的英語交際能力、良好的文化素養、系統的商務知識、寬闊的國際視野、善于跨文化交際,適應經濟全球化競爭,能勝任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部門工作的國際商務專業人才。
(2) 具體要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①掌握扎實的英語知識與技能。②掌握國際商務基本理論,熟悉國際貿易相關專業知識和政策法規。③必須選修一門第二外語且達到學校要求的學習標準。④掌握比較寬廣的中西方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知識。⑤熟練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應用技能。⑥掌握獲取專業學術信息的科學方法,具備獨立從事英語研究的基本能力。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①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熟練的聽、說、讀、寫、譯能力,通過英語專業八級考試。②熟悉英語國家文化,具備較強的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③系統掌握國際商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④具有第二外國語的初步應用能力。⑤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能力,用英語撰寫與國際商務相關的畢業論文。
可以看出,兩所學校在培養目標和具體要求上都大同小異,都強調了對學生語言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二外水平的培養。
2.2 課程設置比較
英語語言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5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63%。
英語文化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7%,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8%。
商務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7%,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9%。
(1) 英語語言類課程。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綜合英語、 英語聽說、 英語語音、 閱讀指導、 英語寫作、 第二外語、語言學導論(英)、 傳意學導(英)、 英語文體學、英語公眾演講、 交替口譯(一)(英)、英語論文寫作、高級商務英語聽說、商務英語寫作。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綜合英語、商務英語、英語寫作、商務英語 寫作、高級英語閱讀與寫作、高級英語閱讀與寫作、英語聽力、英語口語、商務英語聽說、英漢口譯、英漢筆譯。
(2) 英語文化類課程。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美文學導論(英)、歐洲文化(英)、 美國文化(英)、歐美戲劇鑒賞(英)、散文(下轉第165頁)(上接第147頁)分析、跨文化交際導論(英)、個人商務交際技能(英) 、 跨文化商務交流(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英美文學和跨文化商務交際。
(3)商務類課程(略)。
可以看出,兩所學校在英語語言類和文化類課程比例上差異性較大,筆者認為這種差異受地域性特征影響。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相應加重了英語文化課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坐落于國際貿易中心廣東省,在商務英語專業下細分為四個方向,以服務于國際貿易不同需求。
2.3 師資結構比較
2008年,對外經貿英語學院成功申報了商務英語國家級教學團隊,教學主要圍繞語言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流、人文素養四大模塊展開。
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務英語學院設有五個研究中心,分別為商務翻譯研究中心,法律語言學研究中心,商務英語研究中心,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以及跨文化商務研究中心,約有1/3的既掌握語言又掌握商科知識的復合型教師。
3 加強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一些思考
面對這種新的復合型人才需求形式,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要找到合適的專業定位,逐步改善目前的專業建設情況。
3.1 培養模式市場化
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模式應以市場為導向,結合地方經濟文化的特性。通過本文對對外經貿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比較也可以看出兩所高校在培養模式上地域性差異特征。
3.2 人才國際化
從對外經貿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培養目標可以看出,商務英語專業作為服務于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應用型學科,更應以培養國際化人才為目標,加強學生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專業知識等硬件方面的培養,也應注重學生國際視野,人文素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3 課程系統化
專業課程體系是教學計劃的主要內容,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上要合理處理語言類課程和商務類課程關系,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培養的關系。筆者認為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應包括語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流,人文素養,計算機及實習課程等方面內容。
3.4 教學案例化
作為哈佛商學院MBA教學的代名詞,案例教學化在我國也得到不斷應用和推廣。案例教學法對加強商務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3.5 教師復合化
在高校發展中,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培養英語和商務專業知識“雙精通”型教師。針對對這種狀況,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師培訓和實踐鍛煉方案,為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為落實綱要精神,進一步推進中國外語教育技術研究的發展,深化高等學校外語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學生學習技能,幫助學生實現專業學習,拓展國際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們擬聯合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以及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和《外語電化教學》編輯部等機構,聯合舉辦第10屆全國教育技術與大學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
本次會議主要包括四大議題:
一、大學外語課程及教學改革
1.大學外語課程設置研究
2.大學外語教學模式研究
3.大學外語教材研發與網絡平臺資源建設
4.大學外語教學與測試
二、外語資源建設與教師發展研究
1.“三多”語境下外語學習資源建設
2.“三多”語境下外語教師發展研究
3.“三多”語境下學術信息技術素養和多元識讀能力研究
4.外語教育技術研發與應用
三、電子語境下的語言學研究
1.網絡語言學研究
2.語料庫語言學研究
四、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建設
1.外語教育技術學科理論探索——理論基礎、方法論、研究內容等
2.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實踐——學科定位、課程定位、人才培養等
會議將特別邀請中國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及外語教育技術領域主要專家蒞臨大會做主題報告。
會議特別征求相關主題研究的參會宣讀論文,優秀文論將設立特別獎項并擇優推薦發表。
論文提交日期截止到2013年11月11日。論文提交郵箱:
會務信息:
1.時間:2013年11月16~20(周三-周日)
2.地點:電子科技大學,成都
3,會務費:1000元/人(包含餐飲、資料、專家費用以及部分考察費用)
4.承辦單位: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成都)
5.主辦單位: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語電化教學》編輯部
上海外語音像出版社
(詳情請發郵件至或參閱http:///news.php“學術會議”欄目會議具體通知)
第10屆全國教育技術與大學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
>> Charles James的女騎士 Charles de Gaulle CHARLES & KEITH 2016年春季系列 摸索C語言的方法 C語言入門――了解C語言 C語言教學方法研究 C語言函數教學方法研究 C語言零缺陷編程方法研究 如何學好C語言 淺析C語言指針 C語言指針應用 淺談C語言函數 淺談C#語言 快樂學習C語言 車友會的C2C時代 The Biblical Water Image in Charles Dickens’ Novels Charles,法國同學在上海等待機會 C語言中循環結構的教學方法研究 C語言的指針解析 C語言指針的應用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參考文獻:
[1]Fries,C.C.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5.
[2]Fries,C.C.The Structure of English[M].London:Harcourt,
Brace and Co,1952.
[3]Fries,C.C.American Linguistics and the Teaching of
English[J].Language Learning,1955,(6):1C22.
[4]Fries,C.C.:Linguistics and Reading[M].New York,Chicago,
San Francisco,Toronto,London: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63.
[5]Fries,C.C.On the intonation of yes-no questions in
English[A].In D.Abercrombie,D.B.Fry,P.A.D.McCarthy, N.C.Scott and J.L.M.Trim(eds.).In Honor of Daniel Jones:Papers contributed on the occasion of his eightieth birthday[C].London:Longmans,1964:242-254.
[6]Fries,P.H.C.C.Fries’view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A].
In P.H.Fries & N.M.Fries(eds.).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Charles C.Fries in Perspective[C].Amsterdam,New York:John Benjamins,1985:63-83.
[7]Howatt,A.P.R.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8]Mead,P.Exploring hesitation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An empirical study[A].In G.Garzone & M.Viezzi(eds.).Interpreting in the 21st Centur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2:75-84.
[9]Petite,C.Evidence of repair mechanism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J].Interpreting,2005,(1):27-40.
[10]P?chhacker,F.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
[11]Seleskovitch,D.L’Interprétation des Conferences.
Babel 8/1,1962.
[12]Tissi,B.Silent pauses and disfluencie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A descriptive analysis[J].The Interpreters’Newsletter,2000,(10):103C127.
[13]鮑川運.大學本科口譯教學的定位及教學[J].中國翻譯,2004,
(5).
[14]戴朝暉.中國大學生漢英口譯非流利現象研究[J].上海翻譯,
2011,(1).
[15]胡開寶,陶慶.漢英會議口譯中語篇意義顯化及其動因研究――
一項基于平行語料庫的研究[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4).
[16]胡開寶,陶慶.記者招待會漢英口譯句法操作規范研究[J].外
語教學與研究,2012,(5).
[17]桂詩春.外語教學的認知基礎[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4).
[18]李朝淵.學生譯員交替傳譯中修復策略使用機制闡釋[J].外語
與外語教學,2011,(5).
[19]王文宇,黃 燕.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漢英口譯中的語塊使用研
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5).
[20]劉和平.翻譯的動態研究與口譯訓練[J].中國翻譯,1999,(4).
[21]劉和平.口譯理論與教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5.
[22]劉和平.口譯培訓的定位與專業建設[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
報,2007,(6).
[23]劉和平,許明.探究全球化時代的口譯人才培養模式――第九
屆全國口譯大會暨國際研討會述評[J].中國翻譯,2012,(5).
[24]穆雷.中國翻譯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9.
[25]穆雷,王斌華.國內口譯研究的發展及研究走向――基于30年
期刊論文、著作和歷屆口譯大會論文的分析[J].中國翻譯,2009,(4).
[26]張威.中外口譯研究對比分析[J].中國外語,2011,(5).
[27]張威.近十年來口譯語料庫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浙江大學
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
[28]王斌華.料庫口譯研究――口譯產品研究方法的突破[J].中國
外語,2012,(2).
[29]徐海銘.漢英交替傳譯活動中的口譯停頓現象實證研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