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園個案研究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園于自2009年5月開始進行《藝術教育促進幼兒多元化發(fā)展的實踐性研究》課題研究以來,老師們潛心投入,在“用教育的理想實現(xiàn)理想的教育,用藝術的教育追求教育的藝術”理念的指導下,課題研究著力從理論融合、實踐探索、研討反思三個層面展開,做了大量細致而扎實的工作。各種改變在課題研究的 “隨風潛入夜”中進行著。
我們的認識在改變——理論綜合,形成融合性大藝術觀
科學的理論是課題實踐的根本依據(jù)。我園教師在全面深入學習各種理論的基礎上,對相關理論加以融合,形成了適合幼兒發(fā)展、適合教師研究的大藝術觀。
兒童美術教育家羅恩菲爾德主張“藝術教育在于強調(diào)個人和自我創(chuàng)造的潛能,尤其在于藝術能和諧地統(tǒng)整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蔽覀冊谡n題研究中將充分運用羅恩菲爾德的美術教育理論來張揚幼兒個性、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在心手一致的不斷鍛煉中養(yǎng)成鮮明的個性。
藝術是現(xiàn)實生活或內(nèi)心體驗的符號化反映,根據(jù)符號的形式和實體的不同關系,它可以分為視覺藝術(美術、造型、建筑、舞蹈等)、聽覺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戲劇)等門類,因此我們充分吸納了羅恩菲爾德、奧爾夫、加德納等教育家的思想,大膽打破原有幼兒園課程中藝術領域只包含音樂和美術的教育內(nèi)容,吸納文學教育內(nèi)容,把藝術教育范疇加以拓寬和融合,形成了以審美感受、審美體驗、審美表現(xiàn)的大藝術課程觀。
我們的研討在改變——深入研討,豐富園本研究方式
1.分層規(guī)劃,研究從微觀處著手
課題組在藝術教育主課題下分解了“音樂、美術、文學”三個子課題,在子課題下又分解了“歌唱、韻律、節(jié)奏、美術欣賞、繪畫、手工、童話劇、詩歌、散文”九個次子課題,教師在次子課題下確定每學年的微型課題。課題網(wǎng)絡緊密,研究落點準確。
2.組建團隊,研究從難點處展開
課題組在集中分析課題研究諸多問題中篩選出能深化研究的難點,由市級幼教學科人帶隊組成研究小團隊,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實踐、反思,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研究特長、滿足了教師的研究興趣,獲得了較好的研究效果。
3.實例探討,研究從理論中化解
每個專題的研究,教科室首先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和講解,子課題組針對實例進行研討,分析原有研究的得失,最后教師進行研究反思,形成一定可分享的研究經(jīng)驗,比如:個案研究報告對本課題的價值,如何操作,如何撰寫等等。
4.追蹤個案,研究在自然中進行
教師通過確定研究專題,設計研究表格,對幼兒某一藝術發(fā)展在一日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原生態(tài)的記錄,從而分析出藝術教育對不同性格、不同興趣、不同能力幼兒的影響,提煉出藝術教育的有效方法。
5.展示交流,研究從活動中深化
課題活動的展示與交流能給子課題之間的教師一個相互學習,研究共鳴的機會,尤其是學科之間融合更有大開眼界豁然開朗的作用。
我們的課程在改變——梳理資源,構建園本化藝術課程
自本課題開展以來,教師們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廣泛吸納了幼兒藝術教育中的傳統(tǒng)資源、民間資源和家長資源,梳理和充實了幼兒園藝術教育內(nèi)容,我們選擇藝術教育內(nèi)容時遵循以下“四性”原則:
1.適宜性
幼兒各年齡段的發(fā)展情況不同使得所需藝術教育的內(nèi)容也不同,所以每學期課題組成員就要詳細分析幼兒學期發(fā)展目標,依此來選擇適宜的教育內(nèi)容,每次活動后進行審議反思,期末梳理好一學期的教學內(nèi)容進度表。
2.審美性
藝術作品必須可以讓幼兒多感官感受的積極向上的美,能激發(fā)幼兒對美的認同和美的創(chuàng)造的作品。
3.趣味性
童心童趣是幼兒的特點,所以選擇的藝術教育內(nèi)容也必須具有童真、趣味,才能引發(fā)幼兒審美和創(chuàng)美的沖動,用積極、快樂的情感投入到藝術教育活動之中。
4.挑戰(zhàn)性
選擇的活動內(nèi)容必須在幼兒發(fā)展基礎上并又高于幼兒原有的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在大藝術觀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注重發(fā)揮藝術綜合的優(yōu)勢,從最容易感知的審美結構入手,對不同藝術類型的共同審美要素進行互構,使之互為感受、互為理解、互為表現(xiàn)、互為創(chuàng)造。
我們的策略在改變——實踐探索,提煉有效藝術教育策略
藝術活動與其他教學活動的區(qū)別在于它更著重于情感的體驗,是精神達到自由、愉悅后達成共鳴、引發(fā)創(chuàng)造的活動,所以在藝術教育策略上我們始終把對幼兒幼兒個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把幼兒積極健康的精神世界成長作為活動的最終目標。
1.感受與想象同步
藝術作品必須在幼兒充分感受的基礎上大膽想象才能獲得深刻的美的體驗。比如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充分觀察作品或者實物的基礎上,調(diào)動已有經(jīng)驗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再用畫筆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并加以大膽表現(xiàn)。
2.游戲與練習結合
藝術活動需要一定的技能學習,只有學習了一定的技能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但是幼兒的學習具有直觀形象特點,所以運用適合幼兒心理特點的游戲方法更有效。
3.情境與圖譜互補
藝術活動中幼兒的審美體驗與當時的情緒有直接聯(lián)系,因為它是主觀者心態(tài)能動的結果,心情愉悅、情緒高漲時幼兒會認為美的作品,在心情不快、情緒低落時則不一定認為是美的,甚至會對美的事物反應遲鈍、排斥。所以在組織藝術活動時創(chuàng)設相得益彰的情境能很快促使幼兒投入情感到活動之中。
4.學科與學科融合
遵循不同藝術形式所蘊含的情感的互通性進行情感同構目標的提煉,在活動中采用共鳴、移情和“創(chuàng)造”的方法來引導幼兒深入感受藝術作品,所以我們非常注重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
(一)基本要素透視
l、對象與目的
學習型案例研究的“原型”來自作為教學工具的案例研究,也即“案例教學”。所謂“案例教學”,是指師生圍繞某個取自于真實生活情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內(nèi)含某個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具有專業(yè)探討價值的案例材料展開相互作用,共同對案例情境中包含的疑難問題進行研討與分析,以求解決疑難問題,做出相應決策的過程。在案例教學中,師生所要研討的問題往往是那些復雜的、不存在唯一正確答案的開放性問題。有時候,連問題究竟是什么也不清楚,需要學習者在閱讀案例材料的過程中,自己去識別、去發(fā)現(xiàn)、去界定。案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判斷力,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分析技能”與“決策技能”,其次才是學習和了解特定領域里的具體知識內(nèi)容。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相比,案例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反對教師把現(xiàn)成的知識與結論直接教給學生,主張把學生置于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究與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與策略。
2、性質(zhì)與特點
由于學習型案例研究取自于案例教學,因此,它最大的特點是,為學生提供一種研究性學習的機會。換句話講,這里所講的“研究”,并不是一種真正的“研究”,而是一種用來促進“學習”的手段與工具,只不過同常規(guī)的聽講學習相比,這里的“學習”具有濃厚的“探究”色彩罷了。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本文把這種基于案例教學的案例研究稱作是“學習型案例研究”。除此以外,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學習型案例研究還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合作性特點。也就是說,在案例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既表現(xiàn)為自立、自主的學習,同時又表現(xiàn)為合作學習。這里的“合作”主要體現(xiàn)在課堂上的案例討論與交流中。有人說,案例教學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討論中參與者吸收、利用他人意見的能力,也取決于參與者對他人做出有益貢獻的能力。這一點與常規(guī)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要么彼此隔絕,要么相互競爭的學習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3、程序與方法
案例教學的開展一般遵循以下三個步驟:(1)課前的案例預研活動。預研的任務包括:熟悉案例材料和案例情境,列出主要的案例事實:借助案例分析,識別案例情境中包含的關鍵問題;擬訂解決關鍵問題的初步方案或策略。(2)課堂上的案例分析與討論。討論的過程一般包括:在小組內(nèi)或全班同學面前呈現(xiàn)自己對案例問題的理解與分析,給出自己所選擇的問題解決方案,并說明選擇這一方案的理由與依據(jù)。接下來,充分聽取同伴的評議意見,并根據(jù)同伴的評議意見對原有的問題解決方案進行修訂。(3)課后完成的案例作業(yè)。案例作業(yè)實際上是對前兩個階段案例學習的再思考與再加工。案例作業(yè)的內(nèi)容一般包括三個組成部分:一是識別案例問題,對問題進行明確的界定;二是列出可供選擇的問題解決方案或策略;三是對各種備選方案進行評估,在權衡利弊得失的基礎之上,確定一個最佳的問題解決方案,并詳細說明實施該方案的過程與步驟。
4、優(yōu)點與缺點
學習型案例研究所具有的優(yōu)點即是案例教學所具有的優(yōu)點。它包括:增進學習者對學習的責任,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在興趣:在識別和解決案例問題的過程中,學會運用知識和檢驗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力,鍛煉學生的分析技能與決策技能:縮短真實世界與書本世界之間的差距,籍此加深學生對書本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適應工作世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與交流技能、交往與溝通技能,形成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學習共同體等等。當然,案例教學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它比較耗時費力,常常給人一種投入大、收效低微的感覺;案例教學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于研討的案例常常是教師覺得重要而不是學生覺得重要的材料:學生基于少數(shù)案例的學習得出的認識很可能是“過度概括化”的認識;由于案例學習的開放性.使得案例學習的評估容易變得較為主觀化。還有,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對案例教學感興趣,也不是所有的學科都適合于案例教學。
(二)應用于教育的兩個變式
學習型案例研究應用于教育的變式主要有兩個:一是在高校教育學院面向在職教師的繼續(xù)教育中,以開設“案例研究課程”的形式加以應用;另一個是在中小學的校本教研活動中加以應用。由于前者與上文所講的案例教學完全相同,無須再作進…步的展開,這里只對后一種形式的學習型案例研究稍加說明。作為校本教研活動的學習型案例研究,實際上是對應用于法學院、商學院的案例教學課程的一種“效仿”,但這種“效仿”又不是對大學課堂上所搞的案例教學的完全照搬。不同之處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用于校內(nèi)教研活動的案例素材,既可以是反映課堂教學如何開展的“課例”,也可以反映教師如何教育學生、如何與學生打交道的“教例”,還可以是教師在開展行動研究或案例研究中產(chǎn)生的“研例”;既可以是參與教研活動的教師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過的事例,也可以是發(fā)生在其它教師身上的事例;既可以是過去某段時期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例,也可以是目前正在發(fā)生的事例:既可以是包含著成功經(jīng)驗的的事例,也可以是包含著失敗教訓的事例。在大學的案例教學中,被編入教材的案例素材通常不太可能是學員或?qū)W生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和體驗過的東西。再說,被編入教材中的案例素材通常記述的是過去所發(fā)生的教育現(xiàn)象,而不是當前正在發(fā)生的教育現(xiàn)象。
(2)發(fā)生在大學課堂中的案例教學往往具有較強的學術色彩。相對來講,在中小學的校本教研活動中,由于參與者工作重心放在教學實踐上,而不是放在專門的研究上,因此,不太可能要求他們按嚴格的學術標準來開展案例研討活動。對他們來說,研討活動的開展可以采取更加靈活自由、更加多樣化的形式。時間可長可短,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每個參與者都能夠熱情地投入進去,真誠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與看法,只要每個人都能夠從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就達到了研討的目的。當然,作為校本教研活動的案例研究,并不是隨意的“聊天”或“講故事”。它的有效開展也需要以某種形式加以組織。常見的一種組織方式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的。比如,教研活動的主持人(如教研組組長)可以向參與者提出以下三類問題,要求他們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互動與交流。①分析與解釋性的問題。它要求學習者找出案例材料中包含的主要問題、關鍵問題是什么?這個問題的性質(zhì)如何,它有什么特點?它是如何產(chǎn)生的?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將會給當事人或有關方面帶來怎樣的影響?②實踐與應用性的問題:假如你是案例材料中的主人公,你會怎么做?如果再給你提供一次機會,你打算怎樣處理這件事?你對解決案例中的關鍵問題有什么好的建議?從案例材料中,我們可以學到些什么?如何把案例素材中提供的經(jīng)驗教訓運用到自己的日常實踐中去?③評價與反思性的問題:這類問題要求學習者根據(jù)特定的價值標準,對事物的合理性或意義作出價值判斷。比如,你是否同意或贊成案例材料中有關參與者的行為與做法?為什么?對照案例材料中主人公的做法,你覺得當前自己正在從事的教育實踐有何不足?有哪些地方值得改進?
(3)從實施的條件來看,作為中小學校內(nèi)教研活動的學習型案例研究,有著某些不同于高校案例教學的困難之處。比如,在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以“課例”、“教例”、“研例”為載體的教研活動時,光靠教研組組長發(fā)揮帶頭作用或引領作用是不夠的。還必須讓更高層次的專家或?qū)W者參與進來共同研討,才能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又比如,開展校內(nèi)教研活動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體制與機制予以保障才行。就拿“課例”研討來說,它的開展要求:全員參與,即每個教師都要敞開教室的大門,接受同事的聽課與公開評議;其次。被聽、被評的課應當是“家常課”,不能是預先經(jīng)過精心準備和演練過的所謂公開“展示課”;學校必須為各個教研組開展案例研討活動,預留固定而充足的時間,而且要確保這個時間不被隨意侵占或挪用;每次教研活動應當配有主持人、特約嘉賓(或?qū)<以u論員)、記錄員等;對參與教研活動的教師如何觀察課堂、如何評課提供必要的指導等。除此以外,構建一種同事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的友好氛圍:允許教師失敗和試錯也很重要。
二、研究型案例研究
(一)基本要素透視
1、研究的對象與目的
作為研究工其的“案例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研究的對象可以是某個個體、小團體(如某個家庭或教學班)、社會機構(如某個學校、企業(yè)或醫(yī)院)、較大的社群(如某個小鎮(zhèn)或村落)等。但案例研究真正的對象是以問題的形成出現(xiàn)的。美國學者羅伯特.K.殷認為,案例研究最適合如下情況:研究的問題類型是“怎么樣”(how)和“為什么”(why);研究的對象是目前正在發(fā)生的事件;研究者對于當前正在發(fā)生的事件不能控制或極少能控制。根據(jù)這一點可以把案例研究與其它研究法區(qū)別開來。例如,盡管實驗法、歷史分析法也以“怎么樣”和“為什么”這類問題作為研究的對象,但實驗法需要對研究的過程進行控制,歷史分析法研究的對象并非當前正在發(fā)生的事。又如,問卷調(diào)查法、檔案分析法研究的對象并非“怎么樣”和“為什么”這類問題,而是與“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有多少”有關的問題。
作為研究工具的案例研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解決實踐問題,而是為了“描述”、“理解”和“解釋”發(fā)生在真實生活背景中的案例事件或現(xiàn)象。美國學者C.M.Charles認為,案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個:一是提供“描述”,運用人類學家所倡導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提供有關特定個案的生動描述;二是提供“解釋”,探尋特定個案現(xiàn)象、事件、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了解某一現(xiàn)象與其它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等:三是提供“評估”,對涉及個案的項目計劃、環(huán)境狀況、行為方式等進行評估。也許有些人會說,人類所有的研究或多或少都具有“描述”、“理解”和“解釋,’的功能。那么,案例研究有沒有它獨特的功能呢?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案例研究常常把促進“理解”作為自己主要的目的,而其它一些研究往往把作出“因果解釋”作為自己主要的目的。芬蘭哲學家Georg Henrikvon Wright在《解釋與理解(Explanation and Understanding)》(1971)這本著作中指出,人文學科的研究旨在促進“理解”(Understanding),自然科學研究旨在對事物的因果關系作出“解釋”(Explanation)?!袄斫狻辈煌凇敖忉尅钡牡胤皆谟?,“理解”具有心理學的特點,與人類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v)聯(lián)系在一起,而對客觀世界的因果“解釋”卻沒有這種特征。與此相聯(lián)系,案例研究所追求的“解釋”,往往表現(xiàn)為“個人詮釋”(personal interpretation),而不是超然的、非個人的客觀化解釋。Frederick Erickson認為,定性的案例研究中提出的“解釋”與其說是一種“發(fā)現(xiàn)”(findings),還不如說是一種個人的“觀點”或“斷言”(assertions,),也即個人的“建構”。
2、研究的性質(zhì)與特點
案例研究盡管有著不同的類型,但總體上講,它們都有著某些共同的特性。這些特征包括:(1)案例研究不是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method),而足一種研究“策略”(approach)。由于案例研究運用了多種具體的研究方法(如觀察、訪談、文獻與實物分析等),因此,把它稱之為一種研究“策略”更合適。(2)案例研究在不脫離現(xiàn)實生活背景的情境下研究當前正在發(fā)生的事件或現(xiàn)象,注重把理論建立在大量的經(jīng)驗材料的基礎上。因此,它是一種實證研究。(3)案例研究不遵循“抽樣法則”。也就是說,在案例研究中,研究者所選取的“案例”并不是從“總體”中抽取出來的、為了說明總體屬性的“樣本”,而是根據(jù)特定的研究目的或問題挑選出來的。正因為如此,人們常常把案例研究看作是一種“微觀研究”(microscopic study),而不是“宏觀研究”(macroscopic study)。(4)案例研究重在揭示單個事物存在的特殊性與個別性,而不是用來揭示和反映事物的普遍性與一般性。例如,RobertE.Stake把案例研究定義為針對特定個案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和復雜性(complexity)而進行的研究。他以為,“對案例研究來說,真正重要的是揭示事物的‘特殊性’(particularization),而不是它的‘一般性’(generalization)”。此外,使用多種證據(jù)來源收集資料;重視站在參與者的角度,去理解當事人對自身行為的看法:注重對經(jīng)驗材料的整體把握與歸納建構:關注事件發(fā)生的“過程”,而不是僅僅關注事件的“結果”,也是案例研究不同于其它類型研究的一些重要特點。
3、研究的程序與方法
(1)確定研究的目的與問題
確定研究的目的,然后根據(jù)目的提出所要研究的問題,是案例研究的基礎與前提。為了找準問題、闡明問題的焦點,研究者有必要事先對已有的研究文獻進行審查和評估,以便了解在此之前其他人是否意識到或研究過這個問題,研究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問題是他們沒有提出或沒有能夠回答的。然后,將所要調(diào)查研究的問題以“怎么樣(how~)”或“為什么(why)”的形式表述出來。在這一階段,有的研究者還會針對研究的問題提出理論假設,并以此來指導研究的設計和資料的收集工作。
轉(zhuǎn)貼于 (2)挑選案例并為資料的收集作準備
案例的選擇應根據(jù)研究的目的或問題來進行。一般來講,被用來研究的案例現(xiàn)象必須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獨特性或代表性,具有學術探討的價值或?qū)嵺`上的重要性才行。至于收集資料的方法,主要與證據(jù)的來源渠道有關。案例研究的證據(jù)來源主要有“文件”、“檔案記錄”、“訪談”、“直接觀察”、“參與性觀察”和“實物證據(jù)”六種。確定了資料收集的方法后,接下來還要做許多準備工作。比如,對參與研究的調(diào)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制定有關案例研究的計劃書;完成一個先導性的、試探性的“預研究”(pilotstudy),以便使調(diào)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得到暴露和排查。
(3)接近案例現(xiàn)場實地搜集資料
在案例研究中,大部分的資料數(shù)據(jù)都是由研究者本人與個案的近距離接觸與聯(lián)系而直接收集的(必要的時候也可使用測量和問卷的方法)。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研究者要能夠提出好的問題,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要具有足夠的靈活性與伸縮性,既要牢牢抓住問題的本質(zhì),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偏離最初的研究目的與方向,又要根據(jù)預料不到的新情況及時調(diào)整和修改原有的研究方案;既要投入自己的主觀性,又要盡力克服和擺脫自己的先入之見或偏見對研究的影響。
(4)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和評估
對調(diào)查搜集到的資料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評估至關重要。這里所講的“分析”是指,運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手段,對調(diào)研搜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分類、排序、匯總和編碼;使用“三角互證法”、“反證法”等,對原始資料及結論的真實性、可靠性進行鑒別、分析和評估。所謂“三角互證法”實際上是一種資料比較法,即把來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資料放在一起進行比照,看看它們是否能夠相互印證;所謂“反證法”是指,在已經(jīng)收集到的資料證據(jù)中,有意識地尋找那些對既有的理論假設構成威脅和挑戰(zhàn)的“反例”,如果存在這樣的“反例”,就要對原有的理論假設進行修訂。
(5)撰寫研究報告表達研究的成果
開始撰寫研究報告時,最好要考慮一下報告會有哪些讀者(如學術界同事、政策制定者、學位論文的評審人、項目資助者等),然后根據(jù)讀者的需求來決定研究報告應當怎么寫。研究報告初稿出來后,還應當把它交給案例事件的參與者和信息提供者加以檢查和確認。至于研究報告的結構,常見的安排是:開始陳述研究的目的與問題,說明與研究有關的背景,并對有關的文獻資料進行綜述;接著研究者陳述自己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說明自己是如何進行研究的;最后是報告研究的結果,并對研究的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
4、研究的優(yōu)點與缺點
案例研究的優(yōu)點是十分明顯和突出的。概括起來講,這些優(yōu)點主要表現(xiàn)在:它能幫助人們整體性地、有深度地理解復雜的問題或事物,不斷拓展和加深對人類事務及活動的理解程度:它承認現(xiàn)實的復雜性、多樣性與隱蔽性,能揭示事物內(nèi)部或事物之間本身所特有的細微差別,能揭示和反映事物存在的個別性與獨特性;它還可以被用來證實或挑戰(zhàn)某種既有的理論假設或信念,幫助人們不斷改進和修訂對事物的原有認識。當然,案例研究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在所有對案例研究的指責中,最常見、最猛烈的批評與指責莫過于兩點:一是認為案例研究得出的結論往往缺乏普適性和代表性(即“外在效度”),不能提供科學推論的基礎;二是認為案例研究缺乏嚴密性和精確性,研究者常常把自己個人的主觀偏見帶到研究中,導致研究喪失客觀性。此外,人們還常常抱怨說,案例研究的報告篇幅太長,資料往往比較龐雜,難以組織和加工整理;它只適用于在微觀層面對事物的個別性、特殊性進行考察,不太適合在宏觀層面揭示事物的共性與平均狀況等。
上述這些批評從某種意義上講都是對的。不過,人們對案例研究的批評有時也包含一些誤解。比如,人們對案例研究缺乏“代表性”的指責并不總是正確的。如果我們設計的研究屬于多案例研究:如果我們挑選的案例本身很有代表性;如果在研究的設計階段,我們運用某種在先的理論來指導研究的設計,那么,研究的結論就肯定具有某種代表性。更何況,從哲學上講,對任何特殊個案的深入研究,也會有助于加深人們對事物普遍性的理解。PierreBourdieu評論說,“正如伽利略沒有必要不斷重復比薩鈄塔實驗來構造有關物體的自由落體模式,一個構造良好的案例也不再是一個孤立的案例?!蔽覈鴮W者陳向明教授指出,“研究越是能夠深入了解一個人或幾個人的體驗,就越能夠在這個人或這幾個人的體驗中找到與世界上其他人的共通點。對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并不一定需要一個很大的樣本,對一個人或幾個人深入細致的探究有可能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的深層體驗。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希望了解人類體驗的深處,就必須從少數(shù)個案入手?!敝劣诎咐芯咳狈烂苄缘膯栴},并不是沒有辦法加以克服。為了克服主觀偏見給案例研究帶來的消極影響,提高研究結論的可靠性,羅伯特.K.殷建議,在資料的收集階段,制訂“案例研究計劃書”,建立案例研究的數(shù)據(jù)庫,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證據(jù);在資料證據(jù)的分析階段,對各種來源的證據(jù)進行相互的交叉分析,考慮各種不同的觀點或競爭性解釋,運用多種視角對同一資料進行解釋:在撰寫案例研究報告階段,要求有關參與者或信息提供者對案例研究報告的初稿進行檢查和核實。
(二)應用于教育的幾個變式
l、描述性案例研究與解釋性案例研究
根據(jù)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把案例研究劃分為“描述性的案例研究”和“解釋性的案例研究”?!懊枋鲂园咐芯俊敝荚趯μ幱谡鎸嵣畋尘爸械奶囟ìF(xiàn)象或事件發(fā)生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完整而詳盡的“描述”;“解釋性案例研究”旨在對當前正在發(fā)生的、研究者不能控制的現(xiàn)象或事件產(chǎn)生的原因或事物之間潛在的因果聯(lián)系進行解釋或歸因分析。
以下是一些側(cè)重于描述的案例研究的適例:如果我們想要了解和評估當前中小學開展教育科研的實際情況,研究人員就可以選擇一所或幾所中小學開展調(diào)查研究。研究的問題包括:在被調(diào)查的學校里,是否所有的教師都愿意搞科研,哪些教師愿意搞科研,他們對搞科研是怎么看的:哪些教師不愿搞科研,他們對搞科研又怎么看:在這所學校里,教師所搞的科研是指令性的還是自發(fā)性的?他們研究的課題來自哪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課題的開展通常采取什么形式?有沒有開題報告和中期評估,如果有的話,是怎樣做的;研究成果的表達與結題通常采用什么方式?同專業(yè)人員所做的研究相比,他們所做的研究有什么特點?他們對科研項目的申報、評審和評獎有什么看法?在從事教育科研的過程中,他們最大的困惑和苦惱是什么,他們最需要得到的幫助是什么?諸如此類的描述性案例研究還可以舉出許多。如果我們想要深入了解信息技術在當前中小學教學中是如何得到運用的;或者當前中小學是如何開展以“教研組”為載體的校內(nèi)教研活動的;或者不同類型的評課者(如學生、授課者、教研員、教育研究人員等)對同一節(jié)課的評價有何不同,都可以通過描述性的案例研究加以回答。
側(cè)重于解釋的案例研究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對某些重要的教育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作出解釋。例如,在現(xiàn)實中,許多中小幼教師經(jīng)常抱怨說,做教師越來越累、越來越難,越來越?jīng)]意思,不少人盼著早點退休。教師對職業(yè)生涯的滿意度為何如此低迷?為了探明原因,研究人員可以在某個學段(如幼兒園或小學)選擇幾位流露出上述傾向的教師開展個案式的調(diào)查研究。在研究之前,研究者假定“低薪”、“外部環(huán)境惡化”(如缺乏來自家長和社區(qū)的支持)、“學生越來越難教”(如缺乏紀律和對學習的興趣)、“教學人員沒有地位”等因素,可能是導致上述職業(yè)感受的原因。為了弄清上述這些因素中哪個因素起主要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研究者決定圍繞被研究學校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和管理制度、教師的教學負擔和工作量、學校的風氣和紀律狀況、教師在學校的地位和待遇、教師的生活方式與專業(yè)發(fā)展等展開調(diào)查研究。又比如,在我國許多名牌大學,每年總有不少學生試讀或退學,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滤麄冊囎x或退學?圍繞這樣的問題所開展的案例研究便是十分典型的解釋性案例研究。第二類解釋性案例研究主要是,對已知的兩個教育變量之間可能存在的因果聯(lián)系作出解釋。例如,某所學校為了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滿足少數(shù)天才學生特殊的學習需要,決定對這類學生實施天才教育計劃。為了查明該計劃的實施效果,找出該計劃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研究人員決定圍繞以下這些基本問題展開調(diào)查研究:計劃是在什么背景下出臺的,天才學生是怎樣鑒定和選拔的,計劃是如何實施的,實施的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盡人意,原因又是什么等??梢哉f,凡是涉及教育改革過程及其效果的研究,都屬于解釋性的案例研究。
2、單案例研究與多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