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信息化;企業;內蒙古
在經濟全球化的激烈競爭環境當中,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變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從而加快信息化建設也成了全國各地企業的共同目標和抉擇。內蒙古地區是我國西部地區省份,地域遼闊、交通不便、信息流通不暢、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因此,內蒙古的企業信息化建設不能照搬其他地區的做法,要因地制宜根據內蒙古企業的特色進行信息化建設。
一、內蒙古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內蒙古根據國家的政策積極著手加大企業信息化建設,加大對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加快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推動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各行業、社會各領域的實施運用,使全區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現階段我區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如下:
(一)信息化建設基礎性設施方面
截至2012年底,所有鄉鎮和95%的村莊已被電信網絡基礎設施的覆蓋;主干光纜線路總長度已達9萬公里;局用話交換機的總容量633.4萬門;盟市間,中心城市建立的寬帶骨干網絡達2.5G,全面提供語音通訊依據,數據傳輸等通信服務。在此基礎上,電信基礎服務的快速發展的勢頭迅猛,該地區的電話用戶總數已達1324.4萬戶。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得到進一步加強,城市的調頻廣播發射臺的聯盟,共742座,大于1kw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共80座,共有14家電視臺,微波站132座,衛星地面站1座。達到2.5G SDH的有線廣播電視網的東西主干環網已逐步建立,東西主干環光纜干線總長度已超過13300公里。連接各盟市的有線電視網絡已基本完成,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29.76%。
(二)企業信息化建設方面
蒙牛和伊利集團是內蒙古的優秀企業,并且以進入我國“企業信息化500強”名單。通遼、鄂爾多斯、巴彥淖爾、呼倫貝爾四個市作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行點,在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結果。包頭是我區典型的以工業化發展的城市,曾在2009年內蒙古地區企業信息化建設比賽中取得一定的成績,使得包頭市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進一步加大了建設的改革力度,所以包頭市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水平已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該地區的工業企業信息化的大力推進,隨著包頭市企業將工業化和企業信息化建設相融合,信息化為新的產業化機制的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信息產業發展方面
我區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發展。包頭市現今已經成為我區有名的軟件園區,已獲得了國家批準,是我區唯一國家認可的軟件園區,代表著內蒙古的軟件園,截至目前,入園企業已達150家之多。2012年銷售軟件的這部分收入增加到22.5億元,比去年增長64%。在包頭軟件園積極引導,到目前為止,軟件企業已接近250家,軟件行業員工4800多人,已登記的軟件產品認證數已達到123項, 25家軟件企業獲得了信息產業部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集成資質證書。特別是蒙古文的應用系統軟件產品的開發,填補了蒙古文軟件開發制造領域的空缺,并為該地區形成一個新的創造類軟件產業,首次突破了軟件出口零的大關。
二、內蒙古企業信息化建設當中存在的問題
從總體上能看出,我區還存在發展不平衡,有的還是停在初級層面即信息化建設外部應用層次上,沒有深入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主要問題表現如下:
(一)企業管理者對信息化認識不夠充分
一些企業管理者滿足于企業現在的情況,覺得不搞信息化建設也能夠把企業建設好,所以這些企業管理者不會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而有的企業管理者認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和重要性,在企業信息化建設初期以為信息化能夠很快為企業帶來巨大利潤,抱的期望過大,結果發現初期建設資金投入較多,收益不明顯而放棄企業信息化建設。這種態度使得企業管理者無法用長遠看待信息化建設所帶來的效益,這種態度很不利于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一些企業管理人員覺得自己經驗足,過分重視自己的主觀認識,不愿意或者排斥接受新的知識和管理方法,覺得信息化建設會對他們的地位構成威脅,所以不愿對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這種局面只會導致企業在競爭中失去優勢,最終影響企業發展。
(二)對軟件應用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現在內蒙古多數企業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過分重視信息化建設硬件設施建設,而對于核心的軟件應用存在輕視的現象,軟件應用的投入只是對網絡建設,而這部分投入只是占到總投入的百分之十幾的比例,乃至是百分之幾的比例;對軟件應用投入的比重遠遠跟不上對硬件設施建設的比重,這就是使得企業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重視硬件不重視軟件應用的現象十分突出。盡管企業投入了很多資金進行硬件網絡平臺建設,但是收效甚微這是因為企業忽視了軟件應用建設,從而影響了整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效和信心。
(三)企業戰略與信息化建設不一致
內蒙古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道路充滿了艱辛與坎坷。信息化建設是具有風險性、它涵蓋的內容也很廣且是個使用的時間較多的一個工程。內蒙古企業實施信息化建設,雖然投入了大量的物質資源,財務和人力資源,但是卻很難吸引和留住高級技術人員,這是影響企業信息化建設成功的關鍵。具體可以概括成三個方面:
1.企業無法發揮出引進的信息系統的功能
企業購買信息系統是一個單方面的需求,因為企業覺得自身需要購買功能較多的系統,但是企業在購買時忽略了自身是否能夠駕馭該系統的能力,所以這就有可能導致企業購買信息系統后造成系統閑置,無法發揮出系統的功能。這就是一項雙向浪費,既浪費企業的資金又浪費信息系統,這對于企業來說是比較為難的問題。
2.企業無法將信息化建設融合到企業的管理當中
企業出于想要在市場競爭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去進行企業信息化建設,但是在建設的過程當中無法將信息化建設融合到企業的管理當中。企業在信息化建設當中投入了很多的資金和物力,卻忽視了這種新模式會對企業已有的管理造成的改變,無法將二者融合在一起,這就會阻礙信息化為企業帶來的效益。也就是說這種信息化建設是不夠成功的。
3.企業信息資源不夠充足
企業信息化建設會為企業帶來效益但同時它具有風險性的,因為它涵蓋的內容很廣且是個使用的時間較多的一個工程。涵蓋的內容廣就需要很多的信息資源,信息資源不夠的話就會導致信息阻礙無法成功地進行信息化建設。這也會導致企業信息化建設不能發揮它的效應。
三、對于內蒙古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時候,要把它同企業的戰略、組織和信息資源等方面相結合,最大限度的發揮信息化為企業帶來的作用。
(一)需要一個好的外部環境來支撐
我們從發達國家企業信息化建設取得成功的原因中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一個好的外部環境來支撐,而政府就不可避免的擔當了這一重任。當地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引導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同時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鼓勵,政府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因為政府對信息化建設外部環境的改善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為幾點,首先是基本的網絡設施建設還有其配套的系統建設;其次就是對網絡安全的保證以及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因此政府能夠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營造一個和諧而美好的外部環境,能夠保證為企業提供長期的優秀的服務。
(二)積極推進網絡設施基礎建設
企業信息化推廣網絡設施基礎建設的前提下,網絡設施基礎建設是網絡設備的基本結構,它主要包含:傳輸各種信息的網絡建設、研制傳輸信息的設備、開發新的信息技術等設施的基礎性建設。因此內蒙古企業要充分利用現有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加大投入企業內部投入比例,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縮小企業間因為信息化建設而拉開的距離。
(三)要加強和完善網絡安全認證體系
企業信息化建設只要依靠的就是網上交易。網上交易存在很多風險的,如用戶信息被盜用、信息丟失、在結算交易時賬號被盜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這不僅是企業自身努力就是能夠解決的,它需要政府通過出臺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確保網絡安全認證體系,保證交易雙方在進行網絡交易時交易的有效性,防止因為系統原因造成的故障、計算機病毒或是其他原因導致的障礙,要確保交易雙方內容的安全、賬號的安全及用戶密碼的安全。為了確保網上交易的安全要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
(四)企業內部營造與信息化相適應的運轉機制
內蒙古企業在信息化建設的時候應該全力建設良好的內部信息化運轉機制,及時的解決面對的困難,解決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此來確保信息化建設的成功運行。企業可以有意識地建立內部交易網絡,通過內部交易網絡使員工了解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好處,并且可以制定相關的規定,如對每次交易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要真實地反映交易中的情況,這樣做可以及時了解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
(五)完善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機制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是個使用的時間較多的一個工程,內蒙古企業應建立包括管理、規劃、物流專家、系統分析師和決策成員。在企業項目投資決策,通過機制的研究,并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和其他相關部門分析討論,明確的業務目標,認真聽取各方,并增進加了決策的透明度,完善了民主、科學決策。
(六)信息化建設需要高素質的信息技術團隊來支撐
人才是影響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因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需要一個懂管理、懂技術,合理否認只是結構,硬件技術的“復合型”信息技術團隊,這將對內蒙古企業通過培訓需求,技術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建立專業知識一些熟練的,還必須有專業人才時間能力的記錄,內部信息對企業建設得到充分的發展。
結束語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企業信息化的發展要經歷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貪大求全。要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體逐漸推進。因此,內蒙古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應該從實際出發,堅持“整體規劃、階段實施、循序漸進、逐步優化”的原則,通過企業信息化建設,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促進內蒙古中小企業持續、健康、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盧曉暉.我國企業信息化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
[2]施雄鋒.論縣級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
[3]姜澤民.淺論企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情,2010
[4]張莉莉.我國企業信息化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2006
[5]祖剛.內蒙古企業信息化發展對策建議[J].內蒙古發展研究中心,2008
1.信息資源基礎滿足不了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通過對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了解得知我國企業信息資源存在不統一、不一致的現象。我國一些企業沒有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采集渠道,而且獲得信息的來源渠道有限。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輸渠道的暢通性,也加大了企業對獲取信息加工處理的難度,最終影響到信息資源潛力的正常發揮。
2.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在機遇方面而言,我國信息技術不僅有效減少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還讓我國企業擁有了展開競爭的環境與條件。這些尤其在我國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及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在挑戰方面而言,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也要求企業的技術和資本提高了要求,使信息技術成為各大企業相互競爭的新的壁壘。
二、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對策
在企業組織的戰略規劃范疇中,應將信息化納入其中。這就要求企業不僅要善于將管理學的理論、方法等應用在企業的信息系統中,還要求企業要憑借組織的歷史文化和管理思維方式;同時,通過企業的戰略管理、資源應用等手段來促進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1.努力改善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外部環境
外部環境對一個企業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我國政府應發揮其作用,大力支持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并積極投入到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中。
2.加強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網絡基礎設施的好壞與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息息相關。但是,我國企業的網絡設施卻存在不少的問題,而且已經影響了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因此,我國政府和企業應著重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如:信息傳輸網絡建設、信息技術開發等。
3.建立和完善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完善的法律法規能有效保障我國企業信息化的正常運行。因此,我國政府應該針對社會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建立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如:政府可以制定電子合同的有效規定、企業和個人隱私的保護和知識產權的保護等法律法規。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電子交易主體能進行有效的市場交易。
4.建立高素質的信息技術隊伍
人才在一個企業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建設進程中,企業需要高素質人才。其不僅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而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卻是各大企業所缺失的。因此,企業應該加大對人才的專業培養,政府也應該加大對此的投入力度。
5.采用新的技術和新的服務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建設;技術性因素;非技術性因素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18-0067-02
1引言
為實現我國社會生產力可持續發展,企業信息化建設作為國家發展戰略之一,在全球經濟迅猛發展的現代尤其重要,是推動我國企業發展及提升國民經濟的必經之路。目前,企業信息化建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然而,為更好地完善企業信息化建設,及早解決技術性與非技術性因素成為企業當前所研究的課題,以下是本文從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出發為解決現存因素而作出的分析及提出的意見,闡述如下。
2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企業信息化建設與現代社會最新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有關,要求企業管理者運用當前先進的管理理念及技術對傳統的模式進行改造,完善企業管理,使管理趨向于規范化、標準化及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業效益。總而言之,企業信息化建設能夠為決策層提供全面且準確的數據信息,便于決策層對企業目前所需做出及時評估與預測,利于提高企業產品質量及降低成本,提升企業效益。企業信息化建設如同人體的神經中樞系統,為企業完成一系列日常運作流程奠定最基本保障,依據信息化建設實現企業流程是我國及早縮短與西方國家差距、加快與國際化接軌的重要手段,成為企業管理諸多方面的迫切需要,例如企業財務管理。[1]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求,選擇短期及長期需要的信息化項目,經企業建設能力與信息化項目能力的充分結合,達到順利實施并應用信息化項目的目的,從而將信息化項目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這是信息化項目實現價值的必備條件。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3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相關因素
信息建設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是快速提升在市場上的地位及縮短與別國距離的主要手段。因此,我國企業均希望借助信息化建設來提升自身在商場中的地位。然而,信息化建設對企業有相關要求,即并非所有企業均符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尤其是大型的信息化項目,需要企業為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及時間,企業如若沒有足夠的建設能力,則難以駕馭信息化建設。[2]從信息化建設本質上分析,首要條件便是管理理念必須先進,其次,借助IT將理念固化下來,如此一來便是對企業自身的建設能力提出相應要求。據調查,目前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失敗率已達70%,而不考慮自身建設能力便盲目開展信息化建設的企業所占的比例較大,往往損失大量流動資金。
3.1技術性因素
從基層管理至決策,從數據信息至業務流程,企業信息化建設均覆蓋每一環節,加之以數據信息作為基礎,企業各部門的工作均能顯現出信息化的價值,例如企業的財務管理。綜合而言,信息化建設能規范傳統的業務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從而為決策層正確并實時作出預測奠定保障,便于決策層進行預測管理。以下是本文從管理者與決策者的角度出發將信息化建設劃分為三層面。
3.1.1數據信息化
企業日常運營中發生的業務與數據有密切關聯,數據信息作為管理者的判斷依據,具有潛移默化作用,例如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日常管理工作組成部分之一,將費用憑證、采購憑證、銷售憑證及庫存信息等數據信息逐一錄入計算機內,利于保存,便于查詢。以上數據均來自企業基層崗位的日常運營,要求企業及時并準確記錄數據信息,必須加強管理基層崗位在職人員的基礎業務數據錄入,為管理者了解運營狀況及決策者分析企業發展前景、正確作出預測等提供數據參考。
3.1.2流程信息化
將企業已規范了的業務流程借助與之相對應的軟件程序達到固化目的,確保業務流程各環節的在職人員規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減少因人為掌控與缺乏科學判斷而隨意決策的管理行為,進而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及提升企業的效益。[3]
3.1.3決策信息化
決策的實質是對所收集的運營數據信息,即原始數據進行合理且科學的分析、處理,而這一過程需運用與之相對應的計算模型。經模型測算后所集合而成的數據構建為框架,數據集成化便于決策者分析企業運營結果,判斷盈虧,為今后發展預測情景并提出方案,因此,既為決策者作出重大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又為管理者切實了解企業當前運營狀況及控制預期風險做好充足準備提供依據。總而言之,決策的信息化便于管理者與決策者及時獲取企業運作信息及控制風險、糾正管理現存偏差,從而確保企業健康發展并獲取高效效益。
3.2非技術性因素
3.2.1資金投入比例失調
信息化建設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但據調查,企業對硬、軟件的資金投入缺乏合理,往往是過于重視硬件的投入量,反而忽視了軟件的投入,這一現象難以確保企業信息化建設順利進行,不利于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維護更新間的協調發展,則難以確保企業信息化建設趨向于健康發展,不利于提高企業效益。
3.2.2人力資源相對匱乏
雖然企業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上層領導的支持與推動,但如若缺乏諸如管理層、技術層及執行層間的密切配合,則信息化建設對于企業而言便是空想,形同虛設。目前,我國企業管理者與崗位在職員工均具備相應的通信技術與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且經定期培訓均能掌握軟件操作。然而,信息化相關知識及技術應用仍處于較低水平,導致企業缺乏信息化專業人才。[4]針對這一問題,尤其是極度缺乏既掌握業務與管理、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3.2.3企業文化缺乏深入變革
信息化建設改造了企業的組織結構、簡化了業務流程,促進在職人員間互相學習并形成團隊合作精神,由此便出現了企業新文化。然而,新文化勢必給企業帶來某些影響,諸如企業信息共享程度、在職員工有無參與決策及企業管理等,這均歸結為新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需要企業花費一定時間。目前,我國諸多企業對應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貫穿于企業內、外部相銜接的業務中、對業務流程的重構及提升企業效益均未能徹底實現。
4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方略
4.1合理編制組織,正確實施企業信息化規劃
企業信息化規劃的編制需根據當前企業發展實際情況進行,編制過程以信息化作為發展規劃的關鍵部分,采取“分層遞增”方式具有針對性總結出管理中現存薄弱環節,并確定其信息化建設的實施步驟,將其視為推動信息化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便于確保合理且科學的管理機制具備信息化。其次,完善處于穩定狀態的運營秩序及適用的規章制度,將會使信息化充分發揮正面作用。
4.2強化企業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尤其是處于信息化建設如火如荼的階段,我國諸多企業均缺乏信息化人才。要解決目前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嚴峻問題,主要從積極引進人才與為在職人員開展繼續教育為突破口。其中,引進人才,特別是引進既掌握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就是為企業引進新的技術和新的能源,將為企業建設注入新的生命力。關于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企業需根據自身發展中較為薄弱的環節為在職人員定期開展相關技能的專項培訓,加快企業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建設,確保企業健康發展,進一步提升企業效益。
5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信息化建設對于自身發展及我國縮短與別國間的差距至關重要,因信息化建設對企業有相關要求,并非所有企業通過信息化建設均能獲取高效益,實踐證實唯有企業具備建設能力方能駕馭信息化建設。因此,企業如果要更好地掌控信息化建設、促進其順利實施與發展,就必須從自身運營狀況出發,對信息化建設作全面分析后方可決定是否開展,便于減少因盲目開展信息化建設而導致大量流動資金外流。
參考文獻:
[1]喻聲頻.數據挖掘: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必經之路[J].生產力研究,2009,5(17):159-160.
[2]盧向華.企業信息化建設能力構成因素的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6(14):89-92.
[3]喬自艷.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流程再造分析[J].企業家天地,2011,3(9):23-24.
關鍵詞:煙草企業;信息化;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14-0000-01
傳統觀念下,信息化只有那些大型科技型企業才需要。然而隨著互聯網及各種通信方式成為消費者生活、消費行為的載體時,無論何種類型、何種規模的企業都必須進行信息化建設。因為信息化建設是企業基礎信息管理、內外部的溝通交流的畢竟途徑。當消費者、合作伙伴、競爭對手等等所有的相關主體都開始使用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和溝通手段時,企業如果還處于傳統的全人工管理階段,那將意味著企業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
一、煙草企業面臨的挑戰及發展趨勢
我國煙草行業市場巨大,是國家稅收及地區財政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增加農民就業和收入的重要途徑。我國煙草行業實行的是統一領導、垂直管理及專營專賣的制度,從行政形成了壟斷。煙草消費粘性較強,消費者選擇的自由度較大,并注重口味且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會不斷變化。因此煙草企業必須對市場競爭信息、消費者信息、新的加工工藝等及時把握。
國內煙草加工和銷售企業個數及品牌數量眾多,然而目前的品牌競爭力還不足以參與國際競爭。國外煙草品牌不僅在國外有較高知名度,同時也通過各種渠道如影視作品等向國內宣傳。其優質的品質、精美的包裝和做工都極大地吸引國內的高端客戶,從而對我國煙草企業形成強有力的競爭沖擊。
鑒于行業受到國外品牌的沖擊,我國制定了煙草行業的體制改革目標:即堅持在煙草專營專賣的前提下,通過加強信息化的管理,建立全國統一的煙草市場及銷售網絡,為形成大企業、大品牌創造條件。一次來增加煙草企業對煙草行業的控制,抵御外來品牌的競爭。而信息化管理的重點是建立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的管理系統,從而從行政壟斷走向經濟壟斷。煙草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市場化改革加大推進,資源將優化配置。品牌集中度提高,少數優勢品牌將更加突出。
二、煙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煙草企業未來發展中的信息流極為重要,然而目前整個行業信息化水平較低,信息缺乏基礎的管理。隨著行政管理和商業運營的分離,煙草企業的業務系統需要進行調整,從而實現商業集團和工業集團之間信息交換和共享;省專賣局不復存在,煙草企業必須按照市場化企業的辦公流程來進行管理和經營。因此,煙草企業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適應環境的前提條件
隨著煙草管理體制的改革,煙草企業必須轉型進行市場化運作,從而裸地面對殘酷的競爭和復雜的市場環境。在失去壟斷的優越性后,煙草企業必須加強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客戶的管理,而信息化建設是基礎。在迅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誰掌握最新的市場信息、誰能夠高效地利用信息,就能不斷領先一小步而存活下來。
(二)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措施
競爭環境中,煙草企業開始比拼產品品質、客戶服務。而長期以來依賴于行政壟斷,許多煙草企業不僅在管理效率、企業氛圍,還是員工精神面貌等方面都無法與普通市場化企業相比。尤其是在利用最先進的管理工具和溝通、營銷手段方面,煙草企業需要進行系統性的信息化建設,發揮后發優勢,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
(三)內部管理組織結構扁平化
煙草生產、加工及銷售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受到國家統一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實現管理層級的簡化,管理信息更加透明,易于掌控。煙草企業通過全國性的ICT網絡建設,能夠在統一的信息系統平臺上,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人力流等進行統一的管理,并能實現信息的即時互通。
(四)提升企業人才價值
市場化運作中,企業更加依賴高素質的人才。信息化建設能夠是員工與時展保持同步,不斷提升自身技能和修養。企業員工能力提升后,不僅易于管理,更能為企業管理和經營帶來創新,不斷提出新方法和新思路。企業管理層在信息化后也更加開放、思路更加靈活,能夠以最新的理念,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來領航。
三、煙草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大多數煙草企業不具備信息系統使用和運維的能力,且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對于信息化與業務運營的關系還沒有直觀感受。因此煙草企業信息化建設不能生搬硬套,必須從理念引導、直觀感知、硬件建設、運維支撐等多個角度,循序漸進地進行:
(一)理念引導、業務感知
對于煙草企業的領導和員工而言,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內容是什么、是否有必要、對業務能夠帶來多大變化都是需要建設者去回答的問題。同時許多人會反對改變,尤其是進行信息化學習培訓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因此,煙草企業信息化建設,首先應進行企業經營痛點的研討,即讓管理層與員工一起來分析,在確定的發展趨勢下,企業經營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以及這些痛點與信息化建設的關系。
(二)成立技術部門,建設硬件系統
對于系統龐大的煙草企業而言,成立專門的IT部門十分必要。煙草企業首先應在管理層,設立首席信息技術官,該主管必須具有深厚的煙草行業從業經驗,并深知本企業的運營特點和發展趨勢。由其領導信息技術部門,負責企業信息化建設知識普及、信息化業務體驗、企業信息系統設計、日常運維等工作。通過專業的設計,企業可以與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定制企業的信息化系統。
企業信息化建設不需要一步到位,而可以從基礎的信息庫開始,將最基礎的信息管理起來,進而分階段推進所有機構和部門的日常辦公信息化。
(三)服務外包,節約自建成本
依靠自身力量覆蓋所有分支機構的信息系統運維,將耗費大量的企業資源。因此煙草企業沒有必要對所有信息化內容進行自建,如分支機構的日常運維等。煙草企業可以將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進行外包,如采購硬件提供商的原廠服務,或與專業的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參考文獻:
[1]萬永華,王菁.煙草企業信息化引用現狀分析及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14).
[2]沈凱.煙草企業信息化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與電腦,2013(4).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大關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精神,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實施《北侖區數碼港規劃》,推進北侖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工商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摸清我區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現狀和有關問題,根據區領導的指示精神,決定對我區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現狀和相關問題做一次全面調研,以便更好地指導我區企業信息化工作。
二、指導原則
1、政府引導、效益驅動、市場運作
2、政府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
三、調研目標
1、了解企業信息化現狀,找出亮點
(1)企業上網工程(企業寬帶接入、信息、企業建站、電子商務、網絡郵箱、網絡傳真等)
(2)企業內部管理(財務管理、進銷存管理、倉庫管理、ERP/CRM/SCM、人力資源和資產管理等)
(3)企業設計制造(CAD/CAM/PDM等)
(4)企業信息化取得成績
2、了解企業信息化需求,研究對策
(1)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所關心的主題
(2)企業信息化發展計劃
(3)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設想、今后的重點及目標
(4)企業信息化建設對政府相關部門的要求
(5)企業對信息化建設有什么建議
3、篩選項目,推進企業信息化
在統計數據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深入評價剖析目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政策導向,在政府宏觀導向和政策、支撐平臺體系建設、普及和培訓、宣傳、技術推介等方面提出方案和規劃,為政府正確引導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政策依據和決策支持,為企業提供多層次、行業針對性強、面向效益提升的企業信息化建設解決方案。
四、組織機構
為了加強調研的組織領導,經研究,決定成立北侖區企業信息化調研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組長:**
副組長:**
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成員單位:區政府信息辦(信息中心)、發展改革局、科技局、統計局、外經貿局(經發局)、工商分局
其它成員單位:建設局、貿糧局、旅游局、科技創業園和新唇值賴?個街道、鎮鄉。
五、調研方式
由上述19個相關職能部門和街道、鎮鄉抽調人員,邀請寧職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專家、信息化企業,成立企業信息化調研課題組和推進工作專家顧問組。
調研課題組和推進工作專家顧問組將根據北侖區產業特色,由熟悉行業發展規律的、不同學科的專家隊伍組成。充分利用專業信息技術公司、行業協會、中介機構和政府渠道的力量。采取問卷調查和座談等方式進行調研。
(一)行業調研
行業調研以各行主管、分管口為主,街道、鎮鄉屬地為輔,負責各行業《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的發放、回收和行業調研報告的編制工作。要力爭抽取2000家以上企業填報《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基本覆蓋,規模以下企業至少1500家,并在詳細分析回收的《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編制行業企業信息化調研報告。
(二)實地調研
實地調研分成10個調研小組,選擇重點行業、典型企業進行實地調研(每組原則上跑200家),主要召開企業信息化工作座談會、赴企業調研,了解企業信息化建設情況和企業信息化需求。
六、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年12月5日—20**年12月31日,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分解調研任務,全面動員,由經發局、發改局和街道、鎮鄉等各職能部門發起,分行業、區域發放《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到相關企業,同時采用紙面問卷和網上填報兩種方式,自上而下展開一次全方位的普查;
(二)實施階段:20**年1月4日—2006年2月28日(法定節假日除外),分10個調研小組開展實地調研;
(三)匯總階段:2006年3月1日—2006年4月30日,其中小組匯總:3月1日—3月30日,回收《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錄入數據庫,詳細分析調研情況,編制并提交行業、區域企業信息化調研報告;大匯總:4月1日—4月30日,4月1日前各調研組將收回的《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匯總表及小組調研報告報送區信息辦;5月底編制完成全區企業信息化調研報告。
七、責任分解
1.調研責任分解表:
組別行業負責單位
第一組外資企業200家(規模以上100)經發局(魏朝暉)、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二組外資企業197家(規模以上171)經發局(鄭麒麟)、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三組制造業(塑機)273家(規模以上57)科技局(鄭輝)、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四組1.制造業(文具)96家(規模以上21)2.制造業(汽配)80家(規模以上28)科技創業園(虞雁)、發改局(張楠)、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五組制造業(服裝、針織)128家(規模以上34)發改局(劉磊)、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六組制造業(模具)428家(規模以上75)科技局(周瑾)、科技局(儲曉峰)、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七組1.交通運輸物流業80家
2.郵電、通信業38家
3.賓館、餐飲業38家(規模以上12)信息辦(王寧山)、旅游局(徐文輝)、街道鎮鄉
第八組批發和零售貿易520家(規模以上59)
工商分局(俞全紅)、貿糧局(陳華)、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九組建筑業220家,其中建筑101(規模以上47)、房產77家(48)、監理設計42家建設局(曹育人)、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十組其它753家(規模以上146)工商分局(章頁)、發改局(殷光亮)、街道鎮鄉(聯絡員)
企業信息化模式也就是企業采納何種信息化軟件系統以及如何采用,也指代企業應用管理信息系統的實踐歷程中選取的技術型態及管理模式的行進軌跡[12]。企業信息化模式包括傳統信息化模式與網絡時代的信息化模式,前者包括購買模式、購買+開發模式、定制化設計模式、外包軟件模式,后者包括應用服務提供商模式、云計算模式。企業可以選擇以上的某一種適合企業的單一模式,也可以整合多種信息化模式,選擇多種模式結合的復合模式。(1)購買模式。企業在實施信息化項目的過程中,采用的軟件全部是從市場上采購的商品軟件及基于其上的二次開發,并未進行獨立研制。專業的商品軟件供應商向企業提供商品化的通用軟件,并且為客戶企業派駐以咨詢顧問為主體的項目小組,主導信息化項目的全程實施。(2)購買+開發模式。由企業內部團隊為主導根據自身需求、條件,選擇外部的合作資源完成信息化的具體實施。(3)定制化設計模式。充分調研并考慮企業業務情境及復雜需求意愿,除了成本會計等范式性模塊,排除現成的商品軟件簡單上線之快餐式方案,為企業專門訂做最為適宜的信息化軟件平臺。(4)信息化服務成套外包模式。在戰略規劃層面上,企業利用更為廣泛的外部服務商的專有技術、人才要素及服務網絡等,以高效替換并解放企業自身的員工,在企業信息通信技術(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的基礎環境下,提供企業層面的流程優化運作、業務支撐及系統維護等各類信息化實踐服務。(5)應用服務提供商(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ASP)模式。規模較小企業借助網絡租賃應用服務商服務器上的網絡管理信息系統,為企業提供企業管理計算服務的一種管理信息化運作模式。該模式的實現環境是網絡化的,無論服務交割還是客戶享有。(6)云計算模式。在Internet環境下的高級運算制式,分解海量計算到分布式網絡中,企業及數據中心以Internet為載體,信息化需求驅動企業適度調用云端個人電腦PC及存儲資源[13-14]。
1.1企業信息化模式選擇主要影響因素
提煉出影響信息化模式選擇的主要影響因素,見圖2。(1)信息化需求。企業的信息化模式選擇應以需求為先導,這要在企業內部從高層、中層到基層都達成共識,各層面都應提出清晰化需求,涉及各種業務的信息化需求、合理化建議、信息管理系統模塊化使用需求等。以避免模式選擇的混亂及盲目。(2)競爭因素、供應商能力及內部現實條件的聯合作用。企業的競爭定位、績效及其戰略意圖決定其信息化模式的抉擇以及信息化水平。當信息化供應商能力缺乏,企業滿意的信息化軟件缺失,或者信息化外包商勝任力不足,企業只好獨立開發所需的信息化產品。隨著供應商能力增強,購買模式及外包通過外部力量解決信息化的模式,其便捷性及經濟性更受青睞。企業信息化過程的每個重要時點的信息化模式都承載于當時企業的內部資源條件以及以往成功模式,不可盲目追新或好高騖遠,否則會事倍功半[15]。總之,適宜的信息化模式必須全盤考慮外部競爭及供應商因素、內部現實條件動態選取,盡量在選定模式中達到內外匹配的理想效果,見圖3。(3)生產類型。根據產品性質、生產工藝、批量和品種的差異,能劃分出各種生產類型,其生產經營方式會影響信息化模式的選擇,見表1.減少庫存成本的生產方式對網絡化運作的依賴性較高,并行工程符合其低成本運作的戰術要求,因此成本下浮空間較大的外購、外包及網絡時代信息化模式自然適宜于這類企業。大規模定制(MassCustomization,簡稱MC)為了滿足海量個體客戶的需求,對標準件實施個性化組裝而產出定制化產品及服務,定制化設計模式也就受到MC企業的歡迎。(4)規模及治理結構。不同規模的企業,其治理結構不同,信息化軟件體系的整合性、功效、落地復雜性也都有很大差別。通常,隨著規模增大,信息量不斷膨脹,業務流程及治理結構會更加復雜,對信息化軟件的能效就提出更高要求,軟件系統落地的復雜性也被非線性地加大[16]。因此,軟件能支持的規模成為系統選型的重要因素,見表2。(5)企業生命周期的影響。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差別較大,信息化需求發生動態變化,模式也不能自始至終拘泥于單一類型[17]。初創期因業務的多變性、問題多發性及環境的模糊性,應選擇投入較小的網絡時代諸多模式或外購小型軟件,信息化應用可嘗試在若干單元或部門層面,從而規避信息通信技術高額投資的不確定性巨大風險;成長期就能考慮引入ERP等大中型成熟軟件、定制設計或對通用軟件實施二次開發,用以規范管理流程及行為,增強管理能力,提效降耗,維持并增強企業競爭力及業務壟斷勢力;當業務或市場出現衰退跡象時,企業被迫選擇撤退戰略,基于信息通信技術的信息化投資應更加謹慎或逐漸地適度縮減,此時ASP的租賃模式更為恰當,通過有節制的信息化服務租賃開支,改善進銷存鏈條中薄弱節點的運作績效,確保供應鏈關聯部門層面的信息化應用效益,這一階段尤其要追求滿意的投資回報率[18]。(6)總體擁有成本(TotalCostofOwnership,簡稱TCO)分析。可用以下方法估計信息化軟件的TCO:首先,粗略估算TCO;其次,確定成本歸類標準;接著,從顯性及隱性兩個方面搜集成本信息;第四步,審核成本信息的真實性;第五步,對各種實際成本歸入不同類型;第六步,檢驗數據效度;第七步,進行數理建模并分析成本;第八步,評價計算結果;最后,生成TCO報告,支持信息化項目決策,建立最低TCO的信息化實現模式。
1.2多維度視角下的企業信息化模式選擇
評判信息化模式往往考慮若干關鍵參數,如TCO、項目周期、柔性、延展性、維護及升級難度、運行風險、定制化程度、信息保密級別、信息化質量標準、適用的經營規模等[19],幾種信息化模式各有優劣勢、特點與適應對象[20],見表3.購買模式的優勢是企業可以充分借鑒和利用系統中包含的先進管理思想與方法,項目實施后效果明顯,但僅適用于管理基礎好、流程運作規范的企業;購買+開發模式的優勢是既能借鑒先進的管理方法,又能盡量保持企業特有的業務運作特色,企業變革較小,項目容易實施成功,但只適用于具有獨特業務流程優勢的企業或者流程復雜而不能在市場上找到滿足需求的商品軟件的企業;ASP模式的優勢是投資少、實施迅速、見效快,適用于大部分企業,但對于具有一定信息化基礎且信息化要求較高的中型企業,采用ASP模式有較大局限性。企業信息化模式并非一成不變,必須以動態變革的眼光審視其模式;行業環境、生產類型、規模、組織性質或生命周期階段性異質的企業,其信息化目標及重點需求存在差異,不能簡單復制別的企業的信息化的成功模式。另外,信息通信技術和管理實踐的進步,也促使企業信息化模式更新換代。
1.3三方互動共贏的企業信息化模式創新
選擇適合企業特點的軟件是企業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軟件商作為信息化供應商,其實戰經驗、開發水準、商譽、服務能力都直接關系到企業信息化成功的可能。只有得到實力強的信息化軟件商的鼎力協助,企業信息化所需的信息通信技術、硬件基礎、信息內容及服務才有保障,信息化工程的效用才能彰顯出來。對于信息通信技術/信息化提供商不僅要重視為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信息通信技術/信息化軟硬件,還要重視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培訓服務,方能比同行更懂得如何滿足客戶企業對信息化項目的全方位復雜需求[21]。致力于深度信息化的企業可結合定制開發模式與購買模式這兩種主流模式的優點,重視管理咨詢公司作為第三服務方的作用,形成一種全新的企業信息化復合模式———三方互動共贏的企業信息化模式,如圖4。借助信息通信技術及其衍生工具的突破性進步,信息化集成應用、系統實時運維等新興的信息化咨詢及診斷服務在市場上一枝獨秀,管理咨詢商成為企業信息化道路上的關鍵角色,它在改良內部管理機制、提升企業活力、優化外部產業環境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信息化的良性發展渴求專業化的第三服務方,發揮其對企業與ASP進行組織及調和的作用,協助企業完成信息化可研分析、一攬子規劃、招標評標、監理仲裁、價值評估、審核驗收等一連串信息化項目作業,確保實現企業在項目投資上的預期收益,并提高企業信息化投資成功率[22]。
2相關對策建議
2.1政府支持
政策因素在企業信息化發展中具有決定性作用,政府通過宏觀戰略引導及持續財政投入加快建設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為企業信息化落地提供了完善的物質基礎及健全的網絡環境。而且,政府為信息通信技術研發及擴散制定的強力振興政策及寬松法律法規會促進信息化在企業群中的廣泛應用。3.1.1促進企業信息化生態系統良性成長企業信息化生態系統就是囊括人才、技術、信息、過程及實踐等,實現組織信息與組織架構之間交互影響、彼此促進、有機聯系的集合體,也指大量信息化運作實體機構相互影響并且共同發展的產業環境,包括上游通信制造商、軟件商、系統集成商、運營商、ASP、中游咨詢公司、中介組織、外包商、下端客戶企業以及政府主管部門等等。運營商與軟件商將軟件資源出租給ASP、集成商或外包商,ASP與集成商等企業又將租用的信息技術平臺資源、軟件資源與增值服務整合之后銷售給客戶企業,為企業上線信息化項目,企業信息化生態系統中的各類企業都要接受政府部門的管控,如圖5所示。要想加快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單純增加軟件商、運營商和外包商數量、扶持弱小企業等方式還不夠,政府主管部門需要整體思考信息化生態系統的建設,出臺相關措施,對企業信息化生態系統的各個主體企業加強組織協調與政策支持,不僅對基礎運營商、軟件商、集成商,而且更要加強對中游集成商、ASP等增值服務企業以及下游中小型客戶企業的引導與支持,保障企業信息化有效、平穩、快速發展[23]。在國內企業信息化實踐中,以ASP為代表的增值服務企業這一環節明顯薄弱。而這一薄弱環節又會影響整個企業信息化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成為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瓶頸。政府主管部門應采取政策傾斜,限制上游運營商、軟件商跨界經營行為,有助于企業信息化生態系統各環節的均衡成長。除了扶持政策,政府還應盡可能放寬準入資質,拓寬信息化服務類企業的經營申請條件,允許更多的企業經營企業信息化服務業務,保證企業信息化生態系統的各環節能夠形成切實有效的競爭態勢。3.1.2加大對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政策傾斜目前中小企業數量在我國企業總數中占絕對優勢,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全國企業總體信息化發展演化進程,然而,中小企業在信息化融合方面的人力資源和資本投入量嚴重不足。為了更好、更快地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采取“政府主導,惠及中小型企業信息化”的扶政策及攻堅克難的務實舉措,加強專屬于中小型企業信息化項目的政策傾斜力度,包括優惠政策(除資金以外,還包括財政、稅收、土地、人才、技術、招商等)、網絡平臺建設、宣傳推廣等,切實降低中小企業在參與信息化進程中的非必要開支,激勵更多有膽識、有前途的中小型企業積極投身于企業信息化建設及創新中,通過政策杠桿使這些企業真正響應及貫徹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3.1.3扶持信息化起步晚、水平低的企業我國當前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參差不齊。從國家層面來看,要實現企業高度信息化的目標,不但要培育和支持信息化水平高、較早成功建設信息系統的一流優秀企業或行業領導者,更應該重視信息化起步晚、水平低的企業,著力引導它們向高級信息化應用階段邁進,幫助它們掃清信息化創新障礙、克服困難,確保信息化應用的普遍化、均衡化。政府應選取部分優秀的信息化建設企業,構筑企業信息化建設交流渠道及平臺,邀請知名咨詢專家為落伍企業的信息化提供診斷指導,引領這些企業選擇最優的信息化模式并走上信息化創新捷徑,使其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從而切實縮小信息化應用的鴻溝。
2.2對企業的建議
堅持效益的前提下,企業信息化實施應在經濟、技術、整體規劃和企業自身改革四個方面采取相應策略,從而提高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性。企業通過對自身信息化階段的判斷,有針對性地建設信息化,選擇重點領域、內容及策略,重點關注信息通信技術部門組建及運行、信息化培訓及信息化建設計劃三項重要工作。企業還務必緊抓信息化項目的過程管理。其一,重視中高層領導的支持;多渠道學習信息化知識與經驗;重視信息資源管理的規范性建設。其二,實施企業信息化建設前的相關策略以及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相關策略。
3結束語
【關鍵詞】云計算;中小企業;信息化
一、引言
工信部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強中小企業信息化,從法定的環境,項目資金的支持,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加強中小企業的兩化融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已成力當今信息化的重點工作。中小企業在其信息化建設中面臨著諸多困難,如項目開發周期長,成本投入大,風險高,缺乏專業信息技術人才。云計算無疑為中小企業帶來了機遇。云計算是一種IT資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免去了用戶大量繁雜的工作,用戶可以通過按需支付方式獲取所需要服務,由于云計算的靈活部署、隨需隨用、按需定制、性價比高、無需太多IT基礎設備投入等特點,為中小企業節省了構置硬件、軟件,配備人員的相關成本,而受到中小企業用戶的青睞。
二、云計算在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優勢
目前,我國眾多中小企業已認識到信息化對企業發展所帶來的深遠影響,積極投入信息化建設中,但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無論是從資源利用水平還是信息化基礎建設程度上還處于較低層次。云計算的出現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帶來了發展機遇,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其應用優勢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務。中小企業無需要部署硬件設備和安裝軟件,只需按需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各種能力和資源。云服務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用任何可以連接互聯網的終端設備即可獲取。大量的數據可以保存在云計算的數據中心服務器上,用戶只需一組云計算服務的登錄賬號與密碼,就可以在任何地點工作。在IaaS(云計算設備服務)模式下,企業可以提出要租借的服務器數量與存儲空間,并且可以依照所需隨時增減服務器。(2)降低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云計算降低了硬件購置的成本,沒有軟件許可證或軟件升級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也不用租用設施,避免了隱性成本的支出,只需按照使用率采用計量,按需使用,按需付費,使用即買即用方式購買資源,大大降低了企業自行購置的資源成本。(3)有效解決信息化人才缺乏問題。中小企業的應用軟件都運行在服務商端,由服務提供商負責維護,無需聘用信息技術員工和技術顧問,當租戶在使用軟件時如遇到問題,只需通知服務提供商的維護人員去處理,無須自己花費精力和財力去解決。(4)投資回報率高。通過利用云服務,中小企業能夠改變因IT資本支出太大而對網絡資源望而卻步的現狀。對于成長期的中小企業而言,投資建立數據中心的投資回報率較低,并且很難與業務的快速成長匹配,云計算的租用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合適的解決方案。云模式可以使中小企業集中時間、精力和投資在利潤較大的核心業務中去,企業可以通過云計算平臺將自己的產品快速推廣給用戶,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取得更快更大的產出和高回報。
三、云計算應用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云計算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帶來了契機,能夠有效解決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資金、人才等主要問題。但是云計算在我國尚處于初級階段,存在問題諸如數據安全性和隱私性等問題,這些問題將阻礙云計算在企業中的應用。
1.存在的問題分析。(1)用戶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云計算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用戶的觀念和接受程度。中小企業需要改變以往“眼見為實”的傳統觀念,實現從購買產品到購買服務的IT系統構建理念的轉變。當前,廣大中小企業應用傳統的信息化軟件,企業員工不愿放棄已經熟練的信息系統和應用,對云計算這一新鮮事物感到非常陌生,不愿接受。云計算的應用實施將面臨巨大挑戰。(2)安全性問題。云安全問題是企業接受云服務擔心的首要問題。云計算從本質上來說是提供了公共而不是私有網絡,用戶需要把自己的業務數據、IT業務流程等核心資源保存在第三方,并且由于虛擬化,用戶并不清楚這些資源被實際存儲在何處。因此會遭受到更多的攻擊,面臨更加復雜的安全威脅,需要相應的保障措施,企業也需要處理和承擔與之相伴的各種安全風險。云計算的安全性問題,不是傳統的數據安全性問題,除了數據安全外,還涉及到服務可靠性和可用性問題,是一個涉及到公信力、制度、技術、法律甚至監管等多個層面的復雜問題。(3)相關制度、法規不夠健全。信任問題是云計算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障礙,不具備建立自己云計算中心的中小企業,會因為云計算運營商數據中心的數據安全沒有任何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在制度上的保證和相關法律的保護,不敢把數據放在運營商的數據中心。(4)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運營標準。當前中國云計算產業參與者未形成一套共同遵循的技術標準和運營標準,具體表現在數據接口、數據遷移、數據交換、測試評價等技術方面,以及SLA、云計算治理和審計、運維規范、計費標準等運營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認的執行規范、不利于用戶的統一認知和云服務的規模化推廣。
2.策略分析。(1)積極轉變觀念。云計算是一種新興的IT服務模式,是廣大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一種理想解決方案。廣大中小企業員工應適時轉變觀念,抓住機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 力。企業內部應開展新技術領域知識培訓,使員工熟知云計算的概念以及在中小企業應用的優勢,認清信息化發展的新趨勢,及早部署,抓住發展機遇,創造更大價值。(2)云計算對企業的適用性。可以考慮借助云計算經濟模式去分析,從而做出正確決策。詳細分析企業是否采用云計算需要考慮的一些關鍵要素:諸如IT資源規模、資源使用模式、數據敏感性和公司業務標準化等這方面綜合考慮是否將IT應用遷移到“云”上,并給出了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可以供公司CIO及相關管理者提供參考,做出正確決策。(3)選擇優質云服務提供商。選擇信譽好、可信度高的云服務提供商,通過分析他們的盈利手段,閱讀隱私聲明,防止企業信息從云計算運行商那里泄露。建議企業選擇知名度高的服務提供商,如IBM、VMware、微軟等。為保障服務質量,中小企業應該和服務提供商簽訂服務水平協議(SLA),衡量對方執行這些條款的情況,并在合同款中列出準確的限定準則、安全和隱私協議以及服務提供商違反SLA的懲罰規定。(4)采用加密技術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處理。云環境由多個“租戶”共享,其環境為公有網絡而不是私有網絡,因此會遭受到更多的攻擊。為避免數據丟失和被竊,對于敏感數據建議企業采用對稱密鑰或非對稱密鑰等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再放入云端來保證數據安全性。以David A.Patterson為領銜的伯克利研究團隊認為企業在放置數據到云端之前將數據運用加密處理可能比在本地數據中心中不加密存放更加安全。(5)相關政策、法規的健全。云計算在中國掀起的熱潮不僅受益于IT的推動,政府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促進作用。沒有政府的規劃和引導就沒有云計算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政府一方面對新興的云計算服務模式可以充分鼓勵其成長和發展,另一方面需要花大精力集中在云計算相關產業政策和立法上面,如檢查廠商對客戶承諾的不合理性、廠商信守承諾的程度、廠商對待客戶數據的審計和監管力度,全面對云計算廠商的安全性進行規范和監督,以構建適度寬松的云計算發展環境。
關鍵詞:中小企業;信息化;問題;對策
一、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管理現狀
總體來說,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程度不高。近幾年以來,由于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我國對信息化建設重視程度提高,不少企業開始投入到各自的企業信息化建設中,但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層次、規模和總體水平等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存著在很大的差距。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方面雖已取得一定成績,但總體來看,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仍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據統計,我國四千多萬中小企業中真正建立獨立網站的企業只有37%,即使37%建獨立網站的企業也僅僅有85%用于宣傳或查詢信息,用于電子交易的只有11%。在供應鏈集成、網上支付、分銷渠道等方面的應用更是薄弱。
二、中小企業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是受資金投入、經營模式、管理水平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門檻比大企業要高:一方面,中小企業勢單力薄,且業務量較少,沒有必要也沒有力量像大企業那樣投入巨資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信息系統;另一方面,由于初創階段和成長階段業務模式的不確定以及管理水平的低下,中小企業也無法對信息化進行有效的規劃和布局。再加上中小企業分布散、業務規模小、經營模式差異大、經營模式差異大,也加大了信息系統開發商的成本和方案推廣的難度。二是信息化總體規劃及科學方法的指導仍存在差距。大部分企業只依靠本企業自身的力量展開信息化工作,而由于中小企業目前普遍缺乏高素質的信息技術專門人才,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受廠商的引導,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在實施過程中缺乏專家的具體周到的指導,使企業信息化的實施過程缺乏統一的規范和科學的方法。這造成了很多企業的信息系統實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三是對信息化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和提高。有些企業領導對信息化重視不夠,信息化緊迫感不強,常滿足于當前的信息化應用水平,沒有體會到“信息化建設只有開始,沒有終止”這一理念。但目前中小企業在對待信息化的態度上確實需要提高,例如一些企業以軟件系統實施的多少來衡量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有的企業把信息化當作“趕時興”,盲目跟風,期望通過信息化來達到別的企業所得到的面貌改變,結果失敗。對企業而言,信息化是輔助手段,更加切合實際的信息化建設是為了幫助企業進一步發展,而不是單純為了顯示功績。
三、解決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問題的對策
第一,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計算機網絡基礎設施是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前提。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各種信息傳輸網絡建設、信息傳輸設備研制、信息技術開發等設施建設。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建設一個寬帶、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國家信息主干網,逐步消除部門間、地區間的網絡分割壁壘、資源壟斷和體制。
第二,加強和完善安全認證體系。解決網上購物、交易和結算中的安全問題是企業信息化建設和開展電子商務的關鍵。制定和完善安全認證體系,以確保網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防止系統故障、計算機病毒和"黑客"攻擊,確保交易內容、交易雙方賬號及密碼的安全。第三,建立網上協同作業及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加快建立網上銀行、網上稅務、網上商檢、網上認證、網上運輸體系、配送系統等電子商務配套網上協同作業體系,實現物流現代化。同時,完備的法律法規是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運行的保證。政府應制定和頒布的內容包括:電子合同的有效性、有效的電子文件的規范、電子簽名的合法性和其他身份辨認程序、知識產權的保護、商標權、企業和個人隱私的保護等法律法規,以保證電子交易雙方能按照共同的規則進行交易。
第四,做好并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化決策管理機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應建立一個由管理專家、規劃專家、系統分析員、運籌專家、計算機專家等成員組成的決策管理機構。在項目決策時,由該機構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詳細的調研、論證,分析需求,明確目標,細心聽取多方意見,從而增加決策透明度,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作者單位: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信息化;企業;管理;問題;措施
目前,企業發展中管理水平的好與壞決定了企業的進步,因此,積極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具有實質性作用。其中根據筆者的調查與分析,現階段有非常多的企業紛紛跟隨時代的發展,將信息化融入其中,構建信息化建設方式,但是很多企業信息化建設并沒有發揮其作用,仍舊停留在形式階段,未根據企業的發展趨勢實施信息化系統的構建。從這一發展趨勢分析可以了解到,企業管理應用信息化建設仍舊存在問題,需要進行分析與探究。
一、新時期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企業在發展中需要與時代接軌,應用信息化建設具有代表性,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企業采取信息化建設可以提高企業管理的質量與效率。信息化建設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互聯網與其它設備的整合,往往企業能夠通過互聯網等信息載體便可以與合作伙伴進行溝通、交流工作,工作時間也會縮短;另一個方面,企業實施信息化建設還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穩定的環境,可以對企業內部的運營提供幫助。從全局出發分析,企業信息化建設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企業總體信息化建設;二是企業內部信息化建設,包括物流存儲部門的建設,所以在當前的發展趨勢下,企業需要將信息化建設作為主要的整體,且實現部門之間的對接。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在企業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設還可以提供決策作用,從傳統觀點分析可以了解到,信息化建設可以為企業的管理帶來幫助,尤其是對各個數據的應用以及信息載體的應用,能夠對企業在某一階段的運行效果加以評價,為企業未來發展奠定基礎與保障。
二、現階段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主要存在的問題
從整體角度分析,在受到外部宏觀因素與內部微觀因素的影響下,我國企業管理水平中應用信息化建設存在諸多缺陷與不足,筆者經過整合將其概述為以下幾點:
1.領導重視不足,員工參與性過低
大多數企業領導并沒有清楚的認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缺乏對信息化的認識,在日常工作中將工作重點放在內部管理中,甚至還有部分領導認為信息化系統可有可無有,這樣一來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公司管理漏洞的發生,各種現象的出現。舉例說明:比如有的企業財務一套賬、業務一套賬,其賬單的真實性無法進行核查。從員工角度分析,大多數員工已經過習慣了固有的工作模式,如果在這一發展格局上推行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那么很多老員工不適應,其磨合的時間比較久。
2.企業流程設計存在問題
在信息化建設融入企業管理水平中,很多企業為提高應用效率,往往會對流程加以設計,然而很多企業在流程設計過程中并沒有從實際角度出發,導致流程設計的比較理想化,而自身的水平跟不上,這樣一來則會導致企業管理中推行信息化系統軟件定位不準確,無法將信息系統中的軟件加以應用。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在整體運行中很多企業管理者想將所有的軟件都應用其中,但是因為自身水平有限,所以對系統的利用率比較低,導致信息化資源浪費。
3.缺乏專業人員,操作不規范
現階段大多數企業并沒有招聘信息化專業人才,很多信息化操作人員都是其它部門的管理人員,這一類人員僅僅對信息化系統有所認識,缺乏理論與實踐知識,并且在操作過程中并不規范,尤其在上軟件之前,并沒有將基礎資料進行規范操作,還有部分操作人員并沒有在上崗之前進行培訓,導致所錄入的數據不規范,甚至不正確,這樣一來則會導致數據的利用率不高。所以在當前的發展模式下企業需要在信息化建設中選撥懂業務、懂管理、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三、企業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在當前企業管理中信息化水平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與作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其中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與不足,從而導致企業管理受到制約。在此發展背景下,需要從實際發展角度分析,結合市場的發展情況以及企業管理的現狀,提出幾點措施與建議。
1.企業做好定位工作,制定完善的信息化方案
要知道,企業在發展中之所以采取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便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與效率,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在信息化建設開展之前,筆者認為,企業領導者或者相關負責人需要結合企業的內部發展要求,市場發展現狀,對自己進行定位,滿足企業管理工作的要求,還需要明確自身的發展要求,尤其在購買信息化軟件或者售后維修的時候,需要做好各項調研工作,選擇符合企業發展的軟件。另外,企業還需要從實際角度出發,從自身現狀出發,要清楚明白哪一些系統是必備的,哪些軟件是必備的,哪些軟件的功能需要更新與完善,在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發展趨勢下做好信息化建設,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避免公司在設計流程的時候過于理想化,否則則會導致企業系統出現失敗的現象。當然,企業為真正滿足信息化的有效應用,需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操作手冊,要對企業進行統一規范與處理,真正將資源進行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將信息化建設作為主要的發展模式,在領導重視、員工積極參與、業務部門的牽頭中提高預期效果。值得注意的一點事企業不可盲目開展信息化工作,需要跟隨企業的發展要求,保證各項硬件設備的有序應用,真正打造高效的信息化體系。
2.做好企業管理的智能化,實現信息化發展
信息化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企業的發展中,信息化也得到完善,然后在上文中筆者指出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缺陷,筆者認為在新時期需要制定智能化體系,需要做好信息交流、信息存儲等,因為很多企業的管理者會采取比較簡單的信息存儲器,這種方式并無法真正提高其管理效率。所以相關負責人需要從自身做起,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管理工作,可以從財務制度出發,加強對互聯網的應用,做好信息化處理工作,實現信息系統的整合,將信息系統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招聘信息化人才,提高信息化水平
毋庸置疑,在企業管理中信息化的應用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與作用,且信息化建設為企業的發展帶來的推動性,其中在一定程度上,企業所采取的智能設備往往會導致企業管理工作更加快捷與方便。然而,在企業信息化的應用中,始終離不開人才,只有保證人才的有效應用,才能真正提高企業信息化的有序發展。其中企業需要招聘優秀的現代化人才,并且要保證所招聘的人才懂業務、懂管理、懂技術,能夠對信息化技術有所認識,且在日常工作中一額可以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工作之中。還有一點還需要保證對人才的培訓與教育,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邀請優秀信息化人才到公司開展講座,或者派遣企業人員外出學習,將新經驗,新的信息系統操作方法帶到企業,帶入到實際的工作之中。
四、結語
時代在發展,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因素,在企業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的應用實現了企業的變革與發展,在當前的發展模式下,企業信息化建設可以提高其管理效率,可以完善企業的實際管理工作,然后因為受到企業自身因素與外部環境的影響,大多數企業信息化建設中存在問題,比如系統閑置、缺乏專業人員等,這一系列的因素均會影響信息化的有序應用。在本文中,筆者從三點出發,分別是:企業做好定位工作,制定完善的信息化方案;做好企業管理的智能化,實現信息化發展;招聘信息化人才,提高信息化水平,從多個方面對企業信息化建設支持,期望為企業的有序發展奠定基礎與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麗君.以信息化建設為核心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策略探討[J].財會學習,2016,21:191-192.
[2]顧艷.信息化建設視角下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策略[J].中國市場,2011,02:78-79.
[3]劉巖.以項目為核心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管理水平[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1,02:151-152.
[4]梁秋霖,陳佳.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管理水平[J].安裝,2011,09:12-14.
[5]蔣潔敏.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J].中國石油企業,2011,1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