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發展的根本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審計時間提前。傳統企業財務監督和審計往往在財務行為完成之后,通過審計的方式查找財務行為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整改。這個事后糾正的方式為企業挽回了一些損失,但當前審計時間已經普遍提前到“事中”或者“事前”,對企業財務監督有更好的效果。
(2)審計職能改變。傳統的企業財務監管部門或者人員是絕對的權力機構,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些人控制了企業的財務命脈。這種單一化的對企業財務的控制從根本上講是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方式。而現在的財務監督審計職能部門行使的更多是詢問和建議的功能。
(3)審計范圍擴大。企業財務管理涉及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從企業的基層生產車間,到企業核心部門的主管負責人都是財務監管的對象。當前,企業財務審計監督的方位已經從原來的僅對財務賬目進行審計,轉變為對生產、安全等多方面的審計。
(4)審計方式改變。目前,企業財務監督的主要方式由原來的調查改為調研,這種方式的轉變體現了企業在財務監督方面的制度完善。調研相比于調查更柔和,更容易讓人接受。審計方式的轉變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審計人員的工作負擔,更從根本上解決了許多以往企業財務監督中沒有解決的問題。
(5)審計內容完善。審計內容的不斷完善是我國不斷學習國際先進企業財務監督方式的結果。通過審計內容的不斷完善,是審計結果更加真實、可信,這也符合我國國情和企業發展的現狀。
(6)審計技術提高。企業財務審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中牽扯到大量的審計知識使用。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當前我國的企業財務監督審計方式不斷完善,審計技術不斷提高。這也是財務監督部門不斷追求完善,提高工作技能的結果。
2.實施企業財務監督的意義和作用
企業的財務監督和管理工作是通過財務審計等基本手段對企業經濟活動實施基本管制和約束的行為。通常在企業內部,負責企業財務監督的是多元的。也就是說,上文中所提到的企業財務監督部門是指企業法人、經理人、董事會、監事會等多個不同的機構或個人。在企業實施財務監督的同時,完善對財務監督部門或人員實施監督的審計監督部門。企業財務監督對于企業發展的作用可以用兩個方面來講述:
(1)制約性。企業財務監督的根本意義之一就是通過企業財務監督制約企業不合理經濟行為損害企業根本利益。企業財務監督通過不過機構或個人共同實施,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要增加這種制約性。特別是高速發展的企業,財務制度往往跟不上企業的發展速度,這時就需要財務監督實施它的制約性特點,將企業的整個財務狀況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之內。
(2)促進性。財務監督制度的制約性和促進性是不可分割的。企業財務監督制約了企業發展中不合理的財務行為的產生,必然會使企業的財務更加健康,企業的支出必然會向更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方向流動。因此,也就不難理解企業財務監督為企業發展帶來的促進性作用。
3.完善企業財務監督方式根據《金融監督辦法》的有關規定,企業財務監督制度不斷落實和深化。但在產權約束、監督制度以及審計方式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將從以上三個方面入手,講述如何提升企業財務的監督與管理。
(1)增強產權約束。企業產權監督是企業財務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產權的歸屬和使用也是關系企業財政命脈的大事。在企業產權約束方面,務必要搞清兩點:一是資產由誰來管;二是資產該怎樣管理。企業財務監督要在做好這兩個方面再接再勵,是企業財務監督在產權約束方法發揮更大的作用。
(2)建立健全財務監管制度。從大的方面來講,國家層面上,要建立健全企業財務監督的相關法規。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來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許多新的領域中,我們沒有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因此,要加快行政立法的步伐。企業的財務監管制度設定要立足實際,為財務監督法規做最有效的補充。
(3)完善企業財務審計方式。企業財務的審計方式雖然有了較大提高,但仍然不能滿足當前企業財務審計的要求。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原因,當前我國企業的組成形式和現狀較為復雜,需要企業財務監督審計的方式更加靈活多變才能適應企業財務監督的要求。
3.小結
【關鍵詞】經濟犯罪,偵查,取證,對策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發展,經濟犯罪逐漸成為維持社會穩定過程中較為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對于經濟犯罪而言,其造成的危害并不會直接侵犯公民的人身利益以及財產利益,因此,在整個行為發生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犯罪黑數。所以,在現階段經濟犯罪案件的偵查過程中,應該逐漸優化基本的技術偵查形式,減少證據發現難、取證難的相關現象,相關的技術偵查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經濟犯罪行為的基本特點,從而為整個技術偵查提供充分性的保證,在根本意義上破解經濟犯罪案件發現難以及取證難的相關困境,為整個法律事業的建立及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經濟犯罪及時取證的重要意義
(一)經濟犯罪法案具有延遲性的特點
由于經濟事業的逐漸發展,明確的制度分工形式在整個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經濟化的生活逐漸變得復雜,導致經濟犯罪逐漸深入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對于經濟犯罪的自身特點而言,由于其自生的隱蔽性,致使經濟犯罪的犯罪黑數相對較高,當犯罪行為被偵查機關發現之后,一些案件也許在很長時間之前就已經發生。這種延后性相對較強的案件形式,會使偵查機關在案件調查的過程中遇到極大的困難與挑戰,很多證明會面臨這偽造、編造等現象,而且相關的證人也可能被改變。因此,在類似經濟案件的調查過程中,就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抓緊時間調查,從而在根本意義上消除延遲性所帶來的影響。
(二)經濟犯罪的自身特點出現取證難
對于經濟犯罪的自身特點而言,首先,在整個犯罪行為發生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智能性特點。通過對現階段經濟犯罪案件的研究可以發現,基本的經濟犯罪已經從傳統的、簡單的犯罪手段轉向智能化、復雜性的案件形式。例如,存在著電子計算機網絡的作案形式,這種案件形式的出現就在一定程度上為整個技術的開展帶來了一定制約性的挑戰,所以,在整個案件偵查的過程中偵查人員很難找到相關的證據,也就為整個案件的偵查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與此同時,對于經濟犯罪案件而言,還存在著一定的隱蔽性,在案件發生的過程中,其基本的行為往往會被正常的經濟行為所掩蓋,偵查人員在技術偵查的過程中經常會被表面的形式所迷惑,因此,可以發現,其隱蔽性的特點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經濟案件的偵查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經濟犯罪的證據造成了取證難
對于經濟犯罪的案件形式而言,最主要的證據形式是書證,但是,書證的形式存在著容易銷毀的特點。例如,合同詐騙案件中的合同、合同中的附件或是大多數傳統經濟案件中的書證形式,都是以傳統的書證形式存在的。在一些經濟案件中,一些犯罪分子會通過不良的渠道了解到偵查人員對于公司進行取證調查,所以,就會對一些不法的賬目提前進行銷毀,導致很多偵查人員沒有辦法充分掌握正確性的犯罪證據。而且,在案件偵查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證據的生成與地域證據的存在地存在著分離的現象。在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一些跨區域、跨國際的案件形式,這類案件形式所涉及的范圍相對較為廣泛,在偵查及取證的過程中,會給整個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性,而且,地方性的保護主義相對較為嚴重,這種現象的出現就會為使整個證據的搜查帶來一定的挑戰性。
二、經濟犯罪偵查中取證難的基本原因
(一)經濟偵查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對于經濟犯罪的犯罪類型而言,是一直高智能的犯罪形式,通過研究可以發現,相關案件在發生時,不論整個犯罪的手法還是預謀性,都是一般的形式案件不能與之相提并論的。而對于相關我國刑偵隊伍而言,在隊伍建立的過程中很多隊伍將整個團隊作為養老隊伍,安置富余的人員,這種現象的出現就在一定程度上為整個經濟案件的攻破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所以,在現階段經濟案件的調查過程中,要想在根本意義上優化犯罪案件的處理能力,提高案件的攻破效率,就應該逐漸提高經濟案件偵查隊伍中人員的素質能力,構建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從而為整個經濟案件的有效攻破提供充分性的保證。
(二)群眾配合積極性相對較弱
在現階段經濟犯罪案件的偵查過程中,還存在著一種較為嚴重的現象,就是在案件調查的過程中,群眾并不會積極配合。而在案件調查的過程中,群眾的配合是偵查取證過程中較為重要的因素,同時也是影響案件取證中第三方的主觀性原因。通過研究可以發現,群眾對經濟案件取證過程中,配合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可以體現在以下幾種方面;首先,由于經濟案件犯罪現象并不像其他暴力形式案件犯罪一樣,有現場證明,這種現象的出現會使群眾在直觀上并不會對經濟犯罪產生一定的抵觸性心理,從而也就出現了群眾對經濟案件的調查不配合現象的出現。其次,對于經濟案件而言,在發生的過程中并沒有出現明確性的被害對象,他們會認為整個案件與自己的關系并不大,同時也不愿意去沾染一些較為麻煩的事件,因此,拒絕偵查機關的現象也就相對較多。最后,就是我國對于配合偵查機關取證或作證的人員,并沒有設置一定的保障制度,而這種現象的出現也就使人民群眾對于自身的安全產生一定的顧慮。因此,可以發現,在經濟犯罪案件的調查過程中,群眾配合的積極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案件偵查的制約性發展。
(三)經濟犯罪存在著交易性
對于經濟犯罪的證據而言,其易變性主要是由于犯罪證據主要以書證的形式為主,而物證、人證或是電子證據作為輔的證據形式。對于書證而言,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統一被銷毀,或是出現偽造的現象。對于經濟犯罪案件的犯罪人員而言,其本身的職能性相對較高,其作案的過程中或是案件結束之后,就會將相關的證據進行銷毀,而這種現象的出現就為整個偵查活動的展開帶來一定的制約性。而當經濟案件犯罪人將國家工作人員腐蝕,成為共同犯罪的人員時,相關的工作人員很難避免不采用手中的權利,來控制書證中的證據。由于書證、物證以及人證都是常規性的證據形式,而電子證據則是電子商務領域中較為重要的經濟犯罪形式,其中電子證據主要是通過電子技術以及電子設備所形成的證據類型,。由于電子設備的自身性特點,如果對于儲藏在其他電子證據中的相關證據沒有得到及時性的取證,就會使整個證據形式出現被毀滅的現象。總而言之,由于經濟案件存在容易被偽造的風險,偵查機關的相關人員應該充分的認識到這種問題形式,從而保證整個工作可以得到順利的開展。
(四)經濟案件的犯罪證據較難轉化
對于犯罪證據轉化的問題形式而言,在討論的過程中一定會涉及到證據的資格性問題。對于證據資格而言,是大陸法系中的慣用語言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相關證據可否被采納的基本準則。而在經濟犯罪案件的轉化過程中,最主要的經濟犯罪案件主要是由相關行政部門移送而來的,而在證據轉化的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種問題:首先,主體必須合格,主要是指在法庭上所出示的證據材料必須要合格偵查人員的證據收集,從而在根本意義上避免出現證據的瑕疵性。其次,對于行政部門而言,在提取相關證據進行轉換的過程中,應該重新拍照或是檢查相關環境是否仍然存在,這種問題的研究是證明證據是否有效最為關鍵的問題形式。最后,是言詞證據的轉換,在轉換中如果犯罪人翻供并以前所供述的內容,偵查人員將如何處理都是需要突破的重要性問題。因此,在現階段證據偵查的過程中,應該掌握證據轉化的基本技巧,從而為整個工作內容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證。
三、經濟犯罪偵查中取證難的應對策略
(一)優化經濟偵查隊伍的思想體系
對于經濟犯罪的偵查人員而言,是主要的證據收集人員,如果在案件調查的過程中缺少專業性的素養,就會難以應對案件的復雜情況。在這種現象發生的情況之下,優化經濟案件偵查人員的專業化素養,也就成為較為重要的發展措施。如果在人員優化的過程中,增添了會計人員、金融管理人員以及審計等方面的人員,但是,在工作的過程中按照各自的理念去搜集證據,過于發揮自己單獨的力量,也會為整個證據的搜集帶來一定的挑戰性。因此,在現階段經濟案件的調查過程中,應該逐漸提高偵查人員的整體素質,優化證據思想體系的建立,使相關人員在證據分析的過程中形成共同性的證據思維結構以及證據鏈的基本結構,從而為現代化證據思想結構的優化提供充分性的保證,強化整個經濟犯罪的案件偵查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優化偵查人員的專業化素養
在現階段經濟犯罪案件的偵查過程中,要想在根本意義上提高證據的收集工作,就應該從根本上出發,強化經濟偵查人員的業務能力。對于現階段公安機關經濟偵查的公安機關而言,其偵查部門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相對較低,對于一些涉及到專業知識的形式案件,在偵查的過程中會面臨一定的挑戰性,特別是在取證的過程中,就會為整個偵查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因此,在現階段經濟案件的取證過程中,應該逐漸優化偵查人員的專業性素質,增強人員的專業性知識,從而在根本意義上提高人員的專業素養,為整個案件的偵查及偵破提供充分性的保證。
(三)掌握經濟犯罪自生的特點
對于不同的犯罪形式而言,都存在著其自身的特點及規律,而經濟犯罪中取證難的特點也不例外,在經濟犯罪案件中,各個等級之間的關系是一一對應的,因此,在經濟案件的偵查過程中,不同賬本之間的差異性就是經濟案件偵查過程中的主要突破口,而這種案件形式主要會表現在兩個公司或單位的交易往來之中,當其中的一個犯罪嫌疑人存在著偽造、編造書證及物證的可能時,就應該與這個單位存在交易的公司進行合作,從而在根本意義上集中力量收集相關的證據,使整個案件可以得到一定的進展。因此,在整個案件的偵查過程中要想在根本意義上偵破經濟案件的犯罪形式,就應該充分掌握其本身的特點,如果在偵查的同時發現賬本存在著一定的異常情況,就應該找到專門的人員進行項目的偵查,從而為整個案件提供充分性的保證。
(四)強化各個區域之間的合作
通過對經濟案件特點的分析可以發現,在案件的形成過程中存在著很多跨區域的案件形式,這種現象的出現就會在區域合作的過程中遇到一定的問題。例如,不同的地區存在著一定的地方性保護主義以及當地的公安機關不給予配合的現象,這種問題形式的出現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為整個偵查工作帶來一定的制約性因素,尤其是在取證的過程中,會使偵查人員受到一定的阻礙性。因此,在現階段技術優化的過程中,各地的機關應該充分的認識到這種因素,強化不同地區之間的配合,從而在根本意義上減少案件偵查過程中出現的限制性因素。而且,相關的偵查部門也應該強化宣傳力度,對經濟案件的偵查做出更有效的規定,從而使人們正確的認識到犯罪的相關行為,為和諧化社會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證。
結束語:總而言之,經濟犯罪案件的發現及取證過程中的難度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通過對基本案件形式的研究及調查可以發現,在案件調查的過程中,會面臨著取證難的基本特點。因此,在現階段技術優化的過程中,應該逐漸提高專業人員的偵查能力,相關的司法部門也應該逐漸完善法律制度的基本形式,只有在根本意義上解決案件偵查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及挑戰,才可建立優化的解決措施,從而為整個社會穩定化的發展提供充分性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姚志強.試論經濟犯罪偵查中取證難的原因及對策[J].遼寧警專學報,2014,04:27-30.
[2] 楊佰林.略論經濟犯罪證據的發現和收集[D].華東政法學院,2012.
[3]張應立.經濟犯罪案件偵查中的取證難及對策[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5,05:69-71.
[4]李煒,朱吉龍. 試論刑事案件偵查中取證難的原因及對策[J]. 公安部管理干部學院山西分院學報,2014,01:30-31.
[5]陳祥民,徐洪江,丁金成.經濟犯罪案件偵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程小白.經濟犯罪偵查學 [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
關鍵詞:節約型醫院 成本控制 意義 措施 必要性
基于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構建節約型醫院是非常必要的。而構建節約型醫院的關鍵就是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將不必要的成本剔除,改變目前醫院的經營環境和成本管理現狀,最終構建符合我國國情和社會發展的新型醫院。
一、構建節約型醫院的必要性
(一)時展的需要
進入二十一世紀,由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節約意識逐漸增強,發展的模式由以前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轉變為集約型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的轉變代表人們思想意識的轉變,而人們意識的轉變是時展社會進步的結果,因此,構建節約型社會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而醫院作為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構建節約型醫院也是非常必要的,是符合時展潮流的,是大勢所趨。
(二)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目前正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鑒于我國當前的基本國情,建立一個節約型醫院也是勢在必行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方面事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醫療事業的發展更是非常迅猛,但目前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構建節約型社會,而節約型醫院就是節約型社會的一部分,所以,要加強對醫院的餓成本控制,努力構建節約型醫院,不僅僅是符合時展潮流的必然之舉,更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增強的必由之路。
二、醫院成本控制現狀
(一)成本意識和經營意識薄弱
目前我國醫院管理者普遍存在成本意識和經營意識薄弱。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加深,我國社會早已經不是過去“大鍋飯”的時代了,目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的競爭都非常激烈,這就要求醫院管理者提高競爭意識和經營意識,積極參與到競爭中去。目前我國醫院的成本管理面臨的不是是否可以降低成本的問題,是醫院管理者是否意識到應該去降低成本的問題,所以一定要優化資源配置,堅決杜絕成本核算不實等的狀況,為建立節約型醫院而奮斗。
(二)成本管理體系不完善
當前我國企業由于經過了幾十年成本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已經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而醫院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不能像企業那樣專業的核算成本,也不能像商業那樣整合成本,所以,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醫院成本管理體系。這種體系的缺失就會造成醫院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最終使醫院的成本浪費,不利于醫院的長期發展。
(三)醫院成本管理職能不清
加強醫院的成本管理就是要用最低廉的的費用提供最優質醫療服務。維護醫院職工正當的經濟利益必須建立在維護醫院利益和病人利益的基礎上,降低成本并不代表要降低醫療服務質量。但目前我國醫院的成本管理存在職能劃分不清,缺乏管理動力的現象,沒有明確的職能部門來專門負責管理醫院成本工作,和核算方法也僅局限于對成本的分攤計算,這就會造成成本管理范疇的片面化,造成醫療成本的浪費,是不利于我國醫療機構和我國醫療事業長遠發展的。
三、加強成本控制構建節約型醫院
(一)建立健全醫院成本控制管理機制
建立適應我國目前發展狀態的節約型醫院是非常必要的,而建立建全醫療機構的成本控制機制是首要任務。首先,醫院管理者要具備建立節約型醫院的意識和成本管理意識,將成本管理提上日程,大力宣傳成本控制管理的意義;其次要對醫院的成本核算和財務制度進行嚴格的監督與管理,高效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使醫院的每一次支出都是必要的,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最終醫院以較少的成本投入,取得較好的醫療服務效果,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
(二)建立成本核算組織
醫院成本管理是醫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建立一個專門的組織來進行醫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是尤為重要的。可以建立一個部門為成本核算中心,各科室都配備相關人員,形成一個自上而下、從上級到下級全院互相配合有序的成本核算組織。組織是運行的基礎,只有建立起了組織,才能對醫院的成本進行有效地管理。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就必須對醫院的收支加大管理力度,使醫院利益與每位職工的利益掛鉤,形成現代化的管理體制,建立節約型醫療機構,從而提高醫院的盈利水平。
(三)合理控制人力資本
人員的開支是醫院成本管理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要降低成本,首先在人員費用上要嚴格控制,減少人力資源成本初支出是當務之急。醫院應推行全員聘用制,對于非醫療專業的后勤服務,人力資源存在浪費的現象比較嚴重,醫院可以在后勤方面實行外包,將后勤服務推向市場化,這樣有利于成本的節約,有利于節約型醫院的構建。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醫療制度的不斷深化和改革,我國醫療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構建節約型醫院是我國醫療制度改革根本要求,根據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建立節約型醫院也是大勢所趨。而構建節約型醫院的根本就是控制醫院的成本,成本控制管理是建立節約型醫院的關鍵所在,因此,完善醫院成本管理體系是必然之舉。雖然我國目前醫院的成本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但相信隨著我國醫療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在我黨的正確領導下,具有完善成本管理體系的節約型醫院一定會隨之建立的。
參考文獻:
[1]黎建明.現代節約型醫院經營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探討[J].現代醫院,2009
關鍵詞:營業稅改征增值稅 內涵 企業影響 社會經濟影響
一、“營改增”的原因及內涵分析
(一)“營改增”實施原因分析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當今現行的的中國稅制體系在有些條款和制度上已經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呈現出不科學、不合理性,阻礙著經濟的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稅制不合理性。現行的稅費在收取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企業實行抵扣時往往達不到良好的抵扣效果,重復征稅嚴重。第二,企業專業化發展的阻礙。許多企業服務生產都由自己完成,一些企業甚至有自己的內部物流體系,這樣的發展模式不利于企業的專業化分工。第三,企業的出口競爭小,在原有的稅制中,企業在對外出口時必須繳納一定的稅費,這增加了企業在稅負方面的壓力,增加了產品的成本,不利于國際市場的競爭。第四,稅收征收和管理困難。在傳統的稅制中,面對界限模糊的商品和服務,稅收征管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一些模糊的產品不能定義怎么征收稅費。在這些原因下,催生了我國新的“營改增”稅制的誕生,他的頒布標志著稅制改革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二)“營改增”的政策解讀
“營改增”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簡稱,就是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在改革之后,這些項目繳納增值稅,這種稅制的改革最大的直接獲益者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在繳納稅負方面的任務明顯降低了。這是我國稅制改革的關鍵一步,有助于增值稅制度的完善,減少重復征稅的現象,降低企業的成本。從目前的運行狀況可以看出,整體的效果非常顯著,達到了國家對于“營改增”的初期設想,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將會不斷調整和修訂,使其更加符合國家的經濟社會現狀,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意義
“營改增”直接面對的對象是企業,所以企業受到新稅制改革的影響最大,也最深遠,在對企業的影響中,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即: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稅負的影響、經營架構的影響,下面針對這三個方面進行簡要說明。
(一)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在企業發展中,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企業的會計核算的變化。原有的稅制下,服務稅費發票金額就是服務收入,實際發生的列支則為相應的企業運營成本,在計算時收入額乘以稅率等于應納稅額。但是在“營改增”改革之后,應納稅額部分是當期收入項與當期支出項的差值再乘以稅率。第二,稅務發票的使用管理變化。國家稅務部門對于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更加嚴格,這是由于增值稅專用發票對企業來說是對外提供服務產生的收入稅額和企業日常采購其他商品、接受企業服務產生的支出項稅額的憑據,所以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中更加嚴格,保證企業增值稅的繳納金額的真實性,防止偷稅漏稅。第三,對于會計核算要求增高,由于此次的“營改增”稅制還不夠成熟,不能很清晰的分辨各業務的核算,導致混合經營的增值稅費核算增加了難度,對于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也有了較高的要求。
(二)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國家推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主要目的是減輕企業稅負負擔、鼓勵服務業發展,在對稅負的影響中,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營改增”從根本意義上解決了對企業營業稅重復征稅的問題,大大減少企業的稅負;第二,增值稅稅率在現行增值稅標準稅率中新增加11%和6%兩檔低稅率,更加科學的收取增值稅;第三,企業所購買服務的增值稅金額可作進項抵扣,所以企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稅負,而且也降低了購買服務原本需要承擔的增值稅負擔。
三、“營改增”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意義
(一)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
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包括在兩個方面,分別是消費和投資。在“營改增”的稅收制度下,試點的交通運輸業以及其他服務行業得到了轉型和發展。由于消費購買這些試點服務的稅率降低,推動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并增加了購買行為,形成了良好的消費推動力。隨著服務業的轉型速度加快,第三產業的稅負明顯減少,打破了原有第三產業疲軟的瓶頸。一方面第三產業的成本降低,增加了企業的自身競爭優勢,另一方面, “營改增”區域優惠政策,吸引了外來投資,活躍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在帶動第三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促進了二三產業的融合,推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的轉型優化。
(二)調節社會經濟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營改增”是國家利用各種優惠的稅收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對經濟結構實現宏觀調控,合理安排社會經濟的發展,通過一種減少政府的稅收為代價,引導投資者對第三產業的投資,刺激消費者對于消費品的消費,從整體上盤活中國的經濟。作為一種國家宏觀調控手段,對于市場經濟的調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大了對市場經濟的結構調整和政策導向,能夠有效的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四、總結
“營改增”作為國家現代稅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于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對不同性質的企業,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作為企業來說應該積極的學習和掌握新“營改增”稅制改革內容,結合自身的特點,綜合考慮,合理規劃,對減少企業稅負,調整企業的經濟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家在推行“營改增”政策時,應該不斷的在實踐中修正和調整,保證政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促進經濟的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需要切實有效地處理當前存在的若干突出問題,著力化解一些不和諧因素。中央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對此提出了一系列明確的方針政策,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意義。
當前,在就業、社會保障、醫療、教育、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確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和矛盾,由此引發的議論也比較多。這些問題都涉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所以一定要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全局中,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妥善處理。為此,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對諸多現實矛盾要有正確的認識和分析。在這方面,經濟與社會問題的研究者、理論宣傳工作者及媒體工作者尤其應當以真正的社會責任感和科學態度,正確地提出并分析問題,從而正確地引導社會輿論,否則不僅無助于解決問題,而且會從消極方面影響社會和諧。
正確認識現實矛盾,首先是要實事求是地認識現狀。例如收入分配,需要高度重視并正確處理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但對這種差距的實際狀況,包括群體、行業、地區、城鄉的實際收入差距及其趨勢,要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作出合乎實際的分析評估,正如不少經濟學家所做的那樣。相反,如果籠統地以“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等詞語和其實對之不甚了了的“基尼系數”、“國際警戒線”等等,在大眾傳媒上作聲調高亢的空泛議論,則是頗為不妥的,是對社會情緒的一種誤導。再如對與此有聯系的社會階層狀況的評價。十六大提出了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以及社會各個新階層在內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概念,但目前在許多“專家學者”和“媒體寫作者”那里,已幾乎不提這個概念,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種簡單化的兩分法來概括當前中國社會結構的狀況,所謂“弱勢群體”與“強勢群體”、“窮人”與“富人”,并將二者對立起來,甚至以此作為對人劃線的善惡標準。應當嚴肅思考的問題在于:真實而不是歪曲地反映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變動發展的狀況,有利于促進社會團結與和諧而不是起相反作用的,究竟是哪一種看法?是關于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分析判斷,還是那種簡單化的兩極對立的看法?
正確認識現實矛盾,還必須實事求是地認識造成問題的原因。中國的改革很難,進入必須對舊體制的基礎和核心真正進行攻堅的階段以后,中國的改革尤其難。由于缺乏市場經濟的歷史與文化傳統,中國經濟的市場化很難,當要素市場上積累、集中了幾乎一切深層次體制障礙時,中國經濟的市場化尤其難。當前各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都與這種困難有關。在這樣的情況下,把問題歸咎于改革和市場化,進而懷疑、否定中國改革與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和戰略的那些議論會再次多起來,有些來自境內,有的來自境外,同聲相應。隨之而來的,是在意識形態上會再次引起一些復雜的情況。不是說改革不能批評,市場經濟不能批評,而是說有許多問題——突出地存在于要素市場、收入分配、企業改革以及醫療、教育等等方面——實際上是由于一些具有根本意義的改革受到阻滯以至不到位、不徹底而造成的;是由于一些具體的改革措施不正確、不穩妥而造成的;是由于一些來自舊傳統的非市場、反市場因素而造成的;是由于沒有按照市場經濟的內在邏輯和要求正確推行市場化而造成的,因此不能把事情顛倒過來,反而在一般結論上把改革與市場化指為各種問題、矛盾和弊端的根源,否定其方向、目標和基本戰略。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不僅挽救了中國經濟,使之走向空前的繁榮與發展,而且挽救了社會主義,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道路,并實現了中國社會的劃時代的進步,這是當代中國的一個根本事實。在改革處于最緊要的攻堅階段,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面臨種種困難和障礙的時候,以一些很具有社會鼓動性的言詞來否定改革、籠統反對市場化,會帶來怎樣的社會危害?是在人民群眾中增強改革發展的信心和動力還是會瓦解它?是促進社會和諧還是會加劇社會對立?進一步說,果真把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批倒了,批掉了,中國還能不能有現代化?還會不會有社會主義?這些,都是要敬請人們三思的。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意義重大而深遠。當前,努力促進社會和諧,重在切實有效地針對具體問題,協調社會矛盾。為此,一定要真正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精神上來,一定要從中國改革發展的大局出發,保持戰略上的清醒與堅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地觀察和處理現實的具體的問題,從而真正有助于增進社會的和諧和廣大人民的福祉。
產學研結合對高職院校來說是個熱門話題,產學研結合其根本意義在于高職院校的發展要面向市場、面向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主戰場,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內在要求。
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還指出產學研結合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要之路,要積極探索校企全程合作進行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式。
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沒有充分認識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沒有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全面發揮人才培養、科技開發、社會服務的作用。以下淺談其具體表現及對策: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高職教育對于社會的任務和作用,歸根到底根本職能是為社會開發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高職教育的規模和水平。
高職教育到底是以培養技術型應用性人才為主,還是以培養技能型應用性人才為主,對這一人才培養定位問題應有清醒的認識,否則高職教育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將無所適從,高職教育也將迷失發展的方向。當前全國高職教育按照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多數高職院校過度削減必要的理論課程,片面強化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辦學層次向中職教育下移,導致學生實際應用能力降低。使得高職院校與中職、技校甚至培訓機構無異,只重視技能訓練而忽視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將嚴重削弱了高職教育在國家教育體系中的競爭力,也將失去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獨特優勢。
高職教育產學研結合體現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是培養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專門應用性人才,即高職教育培養的學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礎性的研究工作者,應該是既能動手,又能動腦的技術浪濤用型人才為主。
二、專業設置的市場導向
專業是高職教育辦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契合點,當前高職院校對專業發展的整體規劃不夠,沒有認真分析區域產業背景、行業格局、企業需求和自身辦學條件,專業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帶有隨意性和盲目性,與區域社會接軌不密切,缺乏市場的導向性,其結果是大量相同或相似專業的重復設置,優質資源分散,專業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高職院校有效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特色專業明顯不足,這也是造成結構性失業的根源之一。
高職院校多數是由地方政府主辦的,為了獲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必須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其次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技能型應用性人才,這類人才必須與區域的人才市場對接。所以高職院校要主動以需求為導向對接區域產業設置專業,優化專業結構,做好區域產業的調研和預測,通過市場調查明確高職教育定位,使專業結構與區域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同步,在變動中升級,培養區域產業不可替代性專業人才。
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
當前高職院校突出表現在為帶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促進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的作用不大。表現在自身的科技創新實力不強,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方面為企業做出貢獻不大,為高新技術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顯,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等。
建立高職院校產學研結合的保障機制,主動參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提高職院校帶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和促進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的作用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要發揮自身優勢,在實現各自目的基礎上,主動讓“利”給合作企業,通過人、財、物的市場化運行與管理,校企雙方產權明晰,職責明確,制度保障,充分調動企業參與高職產學研結合的積極性。
四、師資隊伍的結構性轉型
由于我國高職教育辦學時間不長,大多數高職院校是由“中專”合并“升格”而來,即脫胎于中專辦學模式,基礎較為薄弱,具備較高理論知識,有豐富實踐經驗,能參與企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的教師很少,這是制約高職院校推進校企合作的關鍵因素。還有是具有生產性和新技術研發功能的設備不足,為區域企業培訓員工作用不大,這些因素都導致高職院校不能吸引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影響產學研結合的順利開展。
我們認為當前對高職教師僅提“雙師素質”的要求是不夠的,從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高職教師必須從“雙師型”走向“三能型”,使高職教育的師資隊伍進入結構性轉型。高職“三能型”教師指教師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能勝任理論教學;要提高動手能力,能指導學生實訓、實踐;還要求教師參與企業相關研發工作,能幫助企業克服技術難題,開展應用性研發。同時,加大與區域產業相匹配的教學設備投入,使高職教育軟硬件上都有利于走產學研之路,更好地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產業升級是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必然要求,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在高職教育內部視角下,產學研結合的價值取向是以培養人才為根本目的,根本動力在于更好地完成人才培養的使命。因此,高職院校要提升自身的辦學實力,只有確立職業技能與創新創業能力并重的人才培養目標,確保人才培養方向,建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體系,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實際,適應地方經濟和人才市場要求,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合格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劉亞峰.高職院校產學研結合的對策與建議[j] 科教導刊2011.11
[2]教育部.關于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 2012.7
曾幾何時,一提到上海,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很自然地想到與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由上海生產的各種生活用品及其內蘊的品質保證,以及上海服務全國的胸襟與略帶驕傲的城市氣質。那時的上海是“全國的上海”,或者是“全國人都向往的大城市”。
幾十年過去,“全國的上海”變成了“大上海”,“全國人都向往的大城市”變成了上海人自我期許意味濃厚的“國際化的上海”。無論是“大上海”,還是“國際化的上海”,其背后所蘊含的旨趣是上海背過身去,把眼光投向了國外,在向紐約、倫敦、東京等國際化大都市看齊。
盡管最近幾年來上海重提要致力于服務長三角地區、服務于長江流域地區、服務于全國的口號,但與實際上的期待還有很大距離。上海仍然想在既有制度框架下早于國內其他地區對一些制度的修修補補式創新,癡迷于縮躲在“螺螄殼”里做“自己的道場”,在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與服務創新等方面缺乏引領全國的“大動作”,在獨領時代的“元制度創新”――元制度是指具有根本意義的并具有決定作用的初始核心制度――方面更沒有屬于自己的“獨門武器”。在坊間輿論中,上海被視為 “強勢且保守的政府”或者“政府干預過多、政府控制社會過嚴”的代名詞。
觀察上海“元制度創新”嚴重落后的最佳案例,莫過于自2005年開始推行的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批準了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方案。按照當初的設想,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必須在著力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著力轉變經濟運行方式、深化金融、科技和涉外經濟體制改革,著力改變城鄉二元經濟與社會結構、深化城鄉二元制度改革三大方面有根本性的突破,而且浦東新區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不同于過去一些地區搞改革試點主要是從中央有關部門爭取更多的政策優惠與資金投入,而是獲得了一種先行先試權和綜合性制度創新權。
然而,一晃多年過去,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在“元制度創新”方面乏善可陳,主要著力點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尋求中央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并沒有將制度創新的重點放在體制內部的制度創新之上,即體制與機制的重構與再造,也沒有試圖通過體制外的制度創新歷程,大力培育社會組織等自主力量的成長,并通過建構公私部門的伙伴關系來發揮多元治理主體的“合力”。毫無疑問,如果這種狀況長此以往并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最終恐怕成效不大。
在上海經濟發展方式面臨深刻轉型、社會發展面臨全面進步的重要歷史關頭,尤其是政府能力、政府資源均呈現相對有限的狀況下,轉移政府部分職能而交由社會組織承擔,拓展社會組織成長的制度空間,放松政府規制,運用合同承包、特許經營、憑單、補貼以及政府購買服務等新型形式,大力培育社會組織,推動公民參與政府決策、管理與監督活動,建構政府組織、社會組織、市場組織與公民對公共事務合作治理的伙伴關系,是在“元制度創新”方面促進上海經濟發展方式轉型與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途徑。
在我國,社會組織發育與成長遭遇到的最大“元制度創新”瓶頸在于兩個核心問題:一是如果找不到業務主管單位,要想進行登記,勢比登天還難;二是即使找到了業務主管單位,成立了社會團體或者民辦非企業單位,但如果脫離了政府組織的支持,要想生存下來,同樣勢比登天還難。譬如,即使在大力強調政社合作、“管、辦、評”聯動的浦東新區,2007年上半年政府用于政府購買服務的支出為2184萬元。 若以此推算,2007年全年浦東新區政府用于政府購買服務的支出費用大致在5000萬元,這一數字相比于100多億的政府財政支出,實屬微不足道。也正是這樣,在當代中國,各類社會組織的發育與成長至今還是一個“偽問題”。如果離開了社會組織的良性發展與大力支撐,將很難培育出強大的服務經濟與城市經濟。
有鑒于此,獲得了先行先試權和綜合性制度創新權的浦東綜改,就應在戰略上重視社會組織培育與成長中的“元制度創新”問題。首先要致力于探索無業務主管單位的社會團體與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轄、監督管理等新型模式的“元制度創新”問題,包括對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的登記管理、住所在外地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監督管理進行有效探索;
馬克思認為:“生產為消費創造作為外在對象的材料;而消費為生產創造作為內在對象、作為目的的需要”、“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生產只是實現生產目的的手段,離開了生產目的的生產,是盲目的生產。經濟學回到需求本身進行研究,也就不再只是需求經濟學的任務,而是整個經濟學本身現代化的要求,是人的復歸的要求。
消費也是投資
消費資本化的根據是消費者與生產者一樣,擁有對擴大的再生產和再消費的剩余的索取權;只有消費者與生產者在資本層面取得平等地位,才能在生產目的上保持穩定均衡,從而進入和諧產銷;消費也是一種投資,消費的倍增,可以對生產的倍增,起到價值實現意義上的平衡作用,從而使生產價值的增值,得到更充分的實現。
我們不能單純地指望貨幣和金融系統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還應允許或鼓勵其他信用方式的中介,介入消費價值的表現。消費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是消費資本化。即把消費作為投資,獲得消費資本剩余價值回報,實現消費增值。而消費增值的價值所在,是對社會生產目的的社會化實現。
修正西方經濟學
西方主流經濟學并沒有將消費與生產作為平等的概念來研究,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在交換領域,提出了生產的抽象交換價值,但沒有提出消費的抽象交換價值,使得消費不可進行社會交換;在資本領域,研究了擴大再生產的微觀基礎,而沒有研究消費擴大再生產的微觀基礎。凱恩斯主義對于需求擴張理論缺乏微觀基礎。
在以生產為中心話語的西方主流經濟學中,消費概念從根本上來說,是依附性的,從來沒有取得與生產概念平等的獨立地位。新古典主義經濟學體系本身,在消費話語上存在某種與信息經濟大的前提假設不相符合的重大缺陷。具體表現為:生產價值論中缺乏抽象消費概念,生產資本論中缺乏消費增值概念,生產目的論中缺乏自主消費概念。以至在整個工業化過程中,不斷表現出“為生產而生產”的“生產中心”傾向,造成一次又一次經濟危機。
讓消費意義浮現
以消費為本的消費資本論,推動經濟發展從生產向消費的復歸;恢復消費在經濟學中與生產的平等地位;并以“回到消費本身”的方式,實現經濟學現代性向后現代性的轉變。在此背景下,研究獨立的消費理論,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消費是指消費者通過獲得產品、服務和體驗而得到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的滿足的過程。消費價值是指消費本身創造的價值,包括直接動機滿足的價值、消費者的社會必要消費時間消耗,以及消費對于實現生產目的的貢獻。一種商品是否具有消費價值,取決于這種商品是否具有效用,是否具有滿足消費者欲望也就是直接動機的能力。
抽象消費價值,就是消費的交換價值。這個概念的提出,使具體消費的社會意義得以浮現;并且使消費與消費之間,可以產生交換關系,從而為消費增值提供社會化的價值基礎。抽象消費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消費資本化設計
消費資本市場,是由實體消費資本市場與貨幣消費資本市場構成的。它們與實體消費商品市場與貨幣消費通貨市場 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在擴大再生產中獲得利潤和利息的特性。
消費資本化,首先是在信用形式之外的實體資本市場上實現的。也就是說,消費者從消費的資本化中獲得的剩余價值,首先來自實現個體消費,然后才有來自消費資本化系統本身的。消費作為投資而不僅僅是作為交換,可以從消費投資中獲得利潤。
在具體實踐中,消費利潤實際來自廠商的剩余價值,消費資本化的利潤來源,是消費者與生產者協調利益關系的結果。消費資本化就是在消費貨幣化基礎上,進而進行了消費資本化的制度設計,它是一種具有總供求內在調節機制的制度設計。
解決現實問題
我國的工業化建設,一直是以生產為中心,要加快我國經濟從單一的生產中心向消費轉移,必須促進消費市場的啟動,重新審視并平衡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及時制定政策,引導生產和消費。消費資本論的基本意義就是把消費與生產一樣,作為一種具有資本增值的特性重要的經濟增長力量,這種理論和基于這種理論下的商業模式,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林業資源 造林方法 發展 技術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c)-0140-01
林業資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是生物多樣化的基礎,它不僅能夠為生產和生活提供多種寶貴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夠為人類經濟生活提供多種物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夠調節氣候、保持水土、防止和減輕旱澇、風沙、冰雹等自然災害;還有凈化空氣、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時森林還是天然的動植物園,哺育著各種飛禽走獸和生長著多種珍貴林木和藥材。森林可以更新,屬于再生的自然資源,也是一種無形的環境資源和潛在的“綠色能源”。我國的林業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卻遠低于同等國家,再加上長期以來的粗獷式發展造成的資源匱乏和浪費,更使我國的林業資源狀況雪上加霜。造林是唯一能夠維系我國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如何采用有效的手段提升我國的林業資源水平,則需要對造林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
1 我國林業資源現狀
1.1 森林資源呈現恢復狀態
我國在經歷了多年的經濟發展之后,粗獷式的工業發展模式使自然資源耗費量劇增,林業資源急劇降低,盲目砍伐造成了毀滅性的林地喪失。自從我國經濟發展開始轉型,自然資源重視程度不斷加強以來,森林面積已經呈現出了逐年增加情況,林木生長量開始高于消耗量,終于遏制了林業資源連年下降的嚴峻形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盡管表面上看來是林業產品的競爭加劇,但其根本卻是林業資源儲備量的競爭。隨著近年來我國對森林資源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森林資源的開發也進入到了一種有序開發、合理開發的階段。這無疑是為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森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顯現出資源保護的根本意義。
1.2 我國林業副產品種類、資源豐富
我國林業產業已躍升為世界林產品生產貿易大國。2010年全國林業總產值達到2.28萬億;2011年達到3.06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34.32%,為2001年的7.5倍,十年間平均增速達到22.39%。我國的經濟林產品、竹及竹制品、人造板、松香等主要林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紙和紙板產量居世界第二。國內經濟發展速度的提高,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無論從日用品、家居用品、食品等各方面對林產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建筑業、裝飾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大量的木材消耗的同時,也使我國的人造板材行業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林業副產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我國林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林業一、二、三產業比重由2010年的39:52:9調整為36:54:10,一產業比重有所下降,二、三產業比重逐步提升。2011年全國林業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160美元,同比增長23.6%。
2 幾種常見的林業造林方法
2.1 播種造林法
播種造林法是最為常見造林方法之一,又稱直播造林法,是將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上,通常適用于發芽較為容易的大顆粒種源充足的樹種。在直播造林時,通常會采用機械式播種甚至是高空播種,因此對種源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因此,中源充足的易發芽樹木,才適宜使用這種造林法。特別是在災害較輕的,人煙稀少的地區更為適宜。
2.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就是我們常說的植樹造林,每年一度的植樹節,各行各業的人士都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植樹造林活動,所采用的大多為植苗造林法。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原料,在適宜栽種的土地上進行移植、移栽。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樹苗根系已經較為完整,對環境的抵抗能力較強,免去了應對發芽期的各種幼苗災害,生長較為穩定,成活率較高。此外,對造林地地理條件的要求也沒有那么嚴格,更多是會根據造林地條件來選擇適合的樹種,但這種造林法對移植技術卻有一定的要求。特別是在運輸過程中樹苗的根系可能會受到一些損傷,這就需要后期栽植過程中給予更多的關照。目前,植苗造林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造林法。
2.3 分殖造林法與插條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與插條造林法都是利用樹木的一部分根莖或是枝條來進行繁殖,培育林地的方法。分殖造林法通常采用樹木的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對于適宜進行營養繁殖的樹木,如楊樹、柳樹等,采用分殖造林法可以提高成活率,節省育苗的時間和費用,降低造林成本。楊樹、柳樹可以采用根莖來進行直接的分殖繁育,節省了樹種成本,此外對于育苗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插條造林法也是同樣采用樹木組織部分來進行繁育,通常選取的是樹木的枝條來進行扦插,插條造林既可在春天進行也可以在秋天,選擇土壤解凍后或是結凍前,進行扦插。插條造林法苗木畝產能力很強,節約種質資源,但通常插條造林大多是在苗圃內完成的,需要將生長的幼苗或苗木進行二次移植,移栽到林地上。適宜扦插的樹種很多,插條造林法更多的是應用在苗木培育階段,大多是造林的中間環節。
3 造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3.1 堅持因地制宜造林原則
根據生態環境的要求,在造林過程中要盡可能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適當提高闊葉林的種植面積。尊重造林的生態環境進行造林,可以加快改善土壤環境,提高樹木的成活幾率。 在開展因地制宜造林的同時,也要注重多植種混交林,能夠通過不同的樹種搭配形成多樣化的林地面貌,增加生物多樣性,調節生態環境。因此,從生態和植物的多樣性及林型結構的穩定效果出發,我們更提倡多栽種以松樹、闊葉樹種等為主的多樹種混交栽種發展模式。
3.2 造林時間的選擇
“春耕秋收”是種植業最為傳統的種植方式,其中暗藏了人們對種植業季節性耕作的傳統觀念。造林同樣也是以春季為主,大地復蘇,蓄冬給養,春季適宜進行播種造林和植苗造林,因此,我國的植樹節也是在春季的3月初。但由于我國國土面積較大,橫跨不同氣候區,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造林的時間也存在相互的差異。根據氣候選擇造林時間,是造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另一個重要問題。
4 結語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不但關系到林業經濟的發展更關系到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林業資源可以再生,但一些樹木的再生周期較長,因此,必須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和管理好我國的林業資源,做好造林工作保證我國林業資源儲備和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合的造林方法,不但能夠節約造林成本,還可以對各類林地進行有規劃性的保護,對樹種和植被多樣性的保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