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古詩十九首賞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古詩十九首》中的思婦詩,通過主人公與客觀環境、景物的關系,以景喻人,以情入景,讓讀者融入到了思婦的哀怨當中,讀之“四顧躊躇,百感交集”。
《古詩十九首》以自然環境、景物的明暗色調來體現詩歌中的意境。例如,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行行重行行》)。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冉冉孤生竹》)。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凜凜歲云暮》)。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粟(《孟冬寒氣至》)。
上述四句均以秋冬季節為環境背景,一開始就給人一種凄涼慘淡的感覺。“浮云”、“白云”兩句雖不是直接描繪思婦的詩句,但卻給人一種壓抑、灰冷的感覺。張玉谷《古詩十九首賞析》中說:“浮云蔽日,喻有所惑,游不顧反,點出負心”。那么,“白日”指的是游子;“浮云”則指的是游子在外邊所遇到的誘惑。但我認為,“浮云”、“白日”兩句不僅僅是指在外的君子的坎坷,它還應該有另一層意思。從字面上解釋,“日月欲明浮云蓋之”(《箋注》)。明亮的白日代表思婦盼君早日歸來的希望,但想到兩人“各在天一涯”、“會面安可知”時,希望被憂愁的浮云遮蔽,發出一句“君子不顧反”的哀嘆。同樣一句詩句,就產生了不同的理解,可見《古詩十九首》雖運用客觀自然景物,但又不拘泥于客觀之景,反而深發出了無限的物鏡和情境。從游子的角度出發,或從思婦的角度出發都升華原本客觀的景物。我們根據詩歌中確定的景物輪廓,卻能體會出詩歌中不同的意境,并通過自我聯想超越了原本詩歌具體意象,得出了更空靈的審美闡釋。
又如,“秋”、“草萎”道出景物的悲涼,兩者都是枯黃的顏色,讓人聯想到了“衰”字。秋天,萬物漸漸枯萎猶如思婦在等待中漸漸老去。正如陸時雍所說:“情何婉委,語何凄兮!”詩中用秋天枯黃的景色更多的表現了思婦的凄涼苦悶,而不是意在表現陳祚明所說的詩的目的是末尾兩句,即“意在忠厚”。末尾兩句思婦的“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與《行行重行行》中“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一樣是由于思婦無法忍受思念之苦,不愿想到“為伊消得人憔悴”的下場的一種自我安慰,更是一種因歲月催人老而發出的感嘆。不應把詩的旨意拔得太高,為了體現思婦的忠貞,而忽略她內心的感受,這會使得詩歌顯得不那么真實。
與上述環境色調相反的是以綠樹紅花為景物的暖色調。例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青青河畔草》)。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庭中有奇樹》)。
“青青”、“郁郁”以生機勃勃的春天作為背景,色彩鮮艷,好比一幅色彩濃烈的油畫。“青青”寫的是草的顏色,“郁郁”寫的是柳樹繁茂的狀態。草色之“青”與妝容之“娥”在色彩上搭配鮮明,環境的明朗產生視覺的沖擊。《青青河畔草》為我們展現了另一種思婦的形象,即“家女”。此詩直接地寫出了“家女”艷美之容,“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這上述所列舉的幾首思婦詩中是未曾出現的。但這種直而不野的描寫卻恰恰成為了此詩之妙處,即寫出了家女的美貌,毫無鄙之感,又與詩歌開頭的春天之景相呼應。詩中的環境讓讀者開始用歡快的心情,羨慕的眼光讀詩,當突然轉向對思婦生平的敘述時,會造成一種心情上的落差,使讀者心情起伏飄蕩,因而產生憐憫之情。李因篤曰:“起二句全篇,蓋閨情惟春難遺也。”春天的欣欣向榮與思婦的寂寞形成對比,發出了“空床獨難守”的哀怨。
詩筏曰:“《古詩十九首》之妙,多是婉轉含蓄。然亦直而妙、露而妙者:‘昔為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獨難守。’是也。”僅僅以這四句看,只有“直”沒有“露”與“妙”。“直”是平鋪直敘思婦的現狀,而“露”是顯露,有強烈沖擊感和反差后才會生“妙”。思婦身后鮮艷的景所形成的反差,反襯出思婦的哀怨和痛苦。
要把景物與思婦的融合在一起,絕非易事。唯有言情體悟,才能創造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情外之情。此時詩歌中的景和象已經不是客觀世界中的自然景物和物象,它們已然成為了空靈、不定、多層次的意象。這往往不依賴于詩人的直接描寫,而是借助象征、比喻、烘托、暗示等手法,引發讀者的聯想以此呈現詩歌的情外之情。
《古詩十九首》就是用時間的轉變、節序的遷移達到客觀世界與內在心情的內在平衡。例如,一天晝夜的變化或是一年四季的變化等,用意象的使用達到以景喻人的作用,可謂婉轉而又含蓄。
比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不單單指景色,草色青青,望去沒有盡頭,就會使人因此而想念到天涯漂泊未歸的游子。柳代表的是送別、留客兩層含義,可以想象思婦在看到后的心情、眼神,她一定會想起兩人分別時依依不舍的場景。希望丈夫能留在她身邊,卻又無可奈何看著他遠去。眼前陪伴她的唯有園中的柳,可見天天像的只有兩人的離別,盼的只有兩人的重逢。
又如,《冉冉孤生竹》中“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兩句詩句所涉及的“竹”、“泰山”、“兔絲”與“女蘿”的景物正如范文所云:“言妻之于夫,又如竹根至于山阿,兔絲之于女蘿也,豈容使之獨處而久思乎?”竹和兔絲都是柔弱之物,冉冉之竹用來比喻新婚的女子的肉或之貌。兔絲和女蘿類別不同,但同樣是依附他物生長。兔絲用來比喻思婦想要依靠丈夫的心情。此詩吟的哀愁是以后四句的景物體現出來的。以惠蘭花的光輝比喻自己的容顏,以開花時間的短暫比喻自己的青春,“過時而不能采”是比喻思婦擔心“死君令人老”,自己將像花朵那樣枯萎凋謝。
以景喻人就是用景物的美好比喻思婦的青春氣息。青青的有限必會與“時”相聯系,這也是古詩中景色最獨特的地方,通過景的變化表現時間、季節的變化。青青、郁郁以及由樹發芽到綠葉到開花,都是從春天過渡到夏天;從蕙蘭花到秋草是從春過渡到秋;“三五”的滿月、“四五”的兔缺是每天的過度,體現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意境。以“兔絲生有時”即會面的“時”與“過時而不采”即青春流逝的“時”相對照,更直接反映了景物所表現出的時間性。用時間、季節的變化體現每日的煎熬、孤獨的人生。詩中敘述景物的變化,為了暗示“悲嘆有余哀”的心情,不提苦而苦就隱藏在不相干的景物里,所謂“淺貌深衷”是也。
鐘嶸曾云:“十九首辭精義炳,婉而成章,始見作用之功”,又云:“古詩幾乎一字千金!”正因為《十九首》思婦詩中所描述的景象已融入了思婦之哀情,又啟發了讀者的多元化闡釋,才會一字值千金。景與情的融合在《十九首》中顯得如此和諧,“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也,婉轉附物,招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劉勰《文心雕龍•明詩》)!”
[關鍵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神話傳說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09)20-0076-03
《古詩十九首》,漢無名氏作。南朝梁蕭統合為一組,收入《文選》,題為《古詩十九首》。詩作整體表現了動蕩的社會生活,抒發了對命運、人生的悲憫之情以及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還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作者將深入淺出的精心構思、情景交融的描寫技巧、如話家常的平常語句、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形成含蓄動人的藝術風格。
《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的名篇之一,為秋夜即景之作。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借天上的牽牛、織女相思之情,抒發人間的游子思婦離別之感。通過織女隔著銀河遙望牽牛和愁苦情志的描述,表現思婦想念游子的難以名狀的痛苦心情,反映了動蕩不安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詩人向往和平安定生活的強烈愿望,它表面寫的是天上的遭遇,實則是人間的哀愁。詩中貫穿的牽牛織女故事是一段流傳了很久的神話傳說,是一個逐漸形成的愛情悲劇故事。
最初在周朝時,牽牛和織女是兩個星宿名。牽牛星,是河鼓三星之一,在銀河南,兩側各有一顆小星,像個扁擔,民間常稱為扁擔星。織女星在銀河北,下面也有小星,像織布的梭子,和牽牛星遙遙相對。
牽牛和織女的名字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篇中:“……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在這首詩作品中,織女和牽牛兩顆星沒有任何傳說故事,并且各不相干。西漢初年,漢武帝修昆明池,把牽牛星和織女星的石人塑像也建到了自己的宮苑之中。班固《西都賦》記載了這樣的情況:“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云漢之無涯。”牽牛、織女兩塑像兩兩相對,其中故事不得其詳。
到了東漢末年,有人開始把牽牛和織女說成是一對恩愛夫妻,并且將他們的愛情故事定下了悲劇的調子,使本來就很神奇的故事分外感人。其中愛情主題的注入是關鍵,它使本來毫不相干的兩個星座(或者說兩位星神)具有了人性。魏晉南北朝時期,牛郎、織女神話傳說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晉人張華的《博物志》、干寶的《搜神記》,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宗懔的《荊楚歲時記》和殷蕓的《小說》等作品中都有生動的記載:
漢董永,千乘人,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隨。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主人知其賢,與錢一萬,遣之……(《搜神記》)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 (《小說》)
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在這一時期的發展,與當時的時代有關。漢魏之交,戰火連年,人民生活在顛沛流離之中,詠思征夫之詩是詩歌中常見的題材,如曹丕《燕歌行》、曹植《詠織女》等,大都借牛郎織女二人相分離的愛情悲劇,把更多的社會內容融入其中。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開始全方位滲透。因此,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是不會得到支持的。牛郎娶織女,實際是娶天帝之女,于門戶并不相配。因此,牛郎、織女的愛情悲劇,便成為社會動蕩時期世俗生活的真實寫照,從而使牛郎織女傳說更貼近漢代普通人的生活現實,牛郎織女形象更成為普通人寄托情感、消解痛苦的對象。這正是牛郎織女傳說在漢代及魏晉時期廣泛流傳、備受關注的根本原因。
后代對這個故事又進行了加工,并最終完全變成了民間傳說,故事的基本框架也逐漸定型:愛情、天河阻隔、七夕相會。如杜甫的《牽牛織女》、杜牧的《七夕》、秦觀的《鵲橋仙》等。牽牛由天上的星神逐漸變成了人間父母雙亡的放牛郎,與天上的織女相戀,一段感動天地的“人神戀”從此上演。這段姻緣最終被王母劃下的天河阻隔,只準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于是就形成了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
《迢迢牽牛星》這首詩就是對牛郎織女神話傳說最早最完整的記錄。詩人借天上的牛郎織女為天河阻隔的神話傳說,寫一位年輕女子思念愛人而苦于無法聚首的的離恨別緒,充滿著哀怨的基調。這一離奇的神話故事,實際上是在現實的苦難下,人們或因貧困而流離失所導致夫婦生離死別,或因貧富懸殊、門楣高低、地域相隔造成的青年男女婚戀悲劇等方面的真實寫照。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迢迢”寫天上人間距離之遙,牛郎織女相隔之遠;“皎皎”狀星光之亮,示織女神光彩照人,超風脫俗。詩一開頭就用兩個疊詞,兩兩相對,將人們引向曠遠奇妙的神話世界,再現了秋夜天空廣大、星光燦爛、碧空如洗的視覺感受,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遙望夜空遠景,感慨萬千的情形。銀河兩地的牛女雙星的故事傳說豐富了她的想象,加深了她的感受,更能引起她對目前處境的比較。織女不停地眨著眼睛,似乎以無限的深情望著遙遠的牽牛星。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視線轉移至織女星,在聯想中,美麗的織女勞作的情形如在眼前,由遠而近,先人后物。“纖纖”、“札札”分別狀寫素手之修美,織布之繁忙,一狀形,一摹聲,形、聲并現。“擢素手”極寫織女之靈氣,“弄機杼”為前兩句作注腳,將“擢”字落實到“織”字上,于空靈處見實在。“機杼”代織機,為眼見之實,以“札札”作象聲襯托,為耳聽之明。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這兩句與前兩句相比,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這個轉折很有力,它深刻揭示了織女內心的悲哀和怨恨。“不成章”三字蘊涵一個“思”字,即織女的內心動態。“泣涕零如雨”更是織女悲苦內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得個終日勤勞作、終日意懸懸、終日不成章。通過表面現象來反映織女內心深深的幽怨,揭示出理想和現實的矛盾,這是詩歌有力的轉折。短短10個字,“思”之態,“織”之特定生活,仿佛就在眼前,織機札札,聲聲嘆息,斷人心腸,奪人魂魄。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詩歌從對理想和現實的矛盾的表現轉到對憂思困擾的渲染。被深憂困擾而徹夜難眠的思婦眼望朗朗的秋夜星空,仿佛看到了清澈見底的銀河,牛郎、織女兩星有多遠呢?思婦望著天上的銀河,看著那里稀稀落落、零零散散分布的星星,就像是清澈見底的湖水一樣,連里面的石子、魚蝦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么這么淺的一條河,這么窄的一條河,他們為什么不趟過去相見,而只是含情脈脈地凝視著呢?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句詩道出了多少難以言傳的苦衷!原來是銀河阻斷了他們美滿的婚姻,“盈盈”乃水之清淺物貌,“脈脈”乃人之含情貌。欲語誰訴,深情難吐,只好默默相視,以表戀情,情景并生,哀怨動人。矛盾之鮮明,表情達意之深切,情景之交融,聲情之并茂,意境之渾融,雅俗之兼得,乃畫龍點睛之神筆。而這苦衷是誰造成的呢?據說是天帝的懲罰,天上的悲劇是天帝造成的,而人間的悲劇是誰造成的?是動亂的社會,還是封建意識?由此可以看出詩人內心深處孕育著強烈的不滿情緒。
明艷的華彩,嫻熟的織技,堅貞的操守,幽怨的情思,蘭心慧質,內外兼美,字字敘天上織女愁思,句句抒人間思婦離恨。似神似人,撲朔迷離,明說織女,暗寫思婦,既是神話故事的再創造,又是漢末人們審美觀念的寫照;既反映了人們的愛情理想,又不游離于現實生活,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神話傳說的神秘氣息籠罩著秋夜星空,觸動著身處幽閨的思婦的離情別緒,宇宙之神秘,冥冥造化之不可知,命運之無奈,作者很自然地就將天上地下、神話現實、織女自身融為一體。作者也正是從神話傳說中捕捉到靈感,獲得藝術的沖動,借此抒發內心的情懷,通過聯想和藝術加工,創造出了嶄新、感人的藝術形象;而這個形象也借助于神話傳說使她更加真實、具體、感人。詩歌集中筆觸,單從女方著手訴說,寫相思而不能相聚的幽情恨意、離愁別緒,使之成為著名的閨怨詩。
[參考文獻]
[1]宋•朱熹.詩集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楊效知.古詩十九首鑒賞[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2.
[3]徐明著.魏晉南北朝小說[M].濟南:泰山出版社,2007.
[4]邱廣君.牛女故事寄思情――《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賞析[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6,(4).
而又因為其情景交融,故不僅可以使人見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謂是世上最劃算的旅行了。
在這里有張九齡《望月懷遠》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戀戀念情;有王維《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奇風光;有李白《早發白帝城》中“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疾濟喜情;有青蓮《論詩》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詩情雅韻;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依依離情;有李商隱《晚情》中“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的珍老惜時;有張繼《風橋夜泊》中“孤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綿綿旅情;有俞文豹《清夜錄》中“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漁翁》中“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的鄉村剪影;還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鳥飄飄,綠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對這些美妙的詩句,我們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詩詞中“情,思,景”的關系。明代的袁宏道在《敘小修詩》中曾說:“情隨境變,字逐情生。”同時代的學者袁枚也說:“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
那么,在對古代詩詞的管中窺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個關于“情,思,景”的這樣的結論:以情觀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這或許是大多數作品的寫作模式,我們把這種寫作模式叫做“即興寫作”。那么,在“即興寫作”中應偏情呢,還是偏景呢?
清代的吳喬這樣說:“古詩多言情,后世之詩多言景。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氣至’,建安中之子建《贈丁儀》:‘初秋涼氣發’者無幾;日盛一日,梁陳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話之說,絕無關于性情,畫也非詩也。夫詩以情為主,景為賓。景物無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唐詩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淚無乾土,低空有斷云’;沈下賢之:‘梨花寒食夜,深閉翠微宮’;嚴維之:‘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祖詠之:‘遲日園林好,清明煙火新’;景中哀樂之情宛然,唐人勝場也。宏嘉人依盛唐皮毛以造句者,本自無意,不能融景,況其敘景惟欲闊大高遠,于情全不相關,如寒夜以板為被,赤身而掛鐵甲。”
這其中便揭示了詩的創作原則:“情為主,景為賓”,“景物無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至于孰輕孰重,不言而明。
【作者】:無名氏——《雜詩》
【內容】
無定河邊暮角聲,赫連臺畔旅人情。
函關歸路千余里,一夕秋風白發生。
【賞析】:
寫西北邊地羈旅的鄉思在唐詩中是大量的,有些詩什么都講清了:高原的景象多么荒涼啊!河上的暮角聲多么凄厲啊!我的心兒憂傷,多么思念我的故鄉啊……等等,可你只覺得它空洞。然而,有的詩──譬如這首《雜詩》,似乎“辭意俱不盡”,你反而被打動了,覺得它真是充實。
“無定河邊暮角聲,赫連臺畔旅人情。”這組對起寫景的句子,其中沒有一個動詞,沒有一個形容詞。到底是什么樣的“暮角聲”?到底是何等樣的“旅人情”?全沒個明白交代。但答案似乎全在句中,不過需要一番吟詠。“無定河”,就是那“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中的“無定河”,是黃河中游的支流,在今陜西北部,它以“潰沙急流,深淺無定”得名。“赫連臺”,又名“髑骼臺”,為東晉末年夏國赫連勃勃所筑的“京觀”(古代戰爭中積尸封土其上以表戰功的土丘)。據《晉書》及《通鑒》載,臺凡二,一在支陽(今甘肅境內)、一在長安附近,然距無定河均甚遠。查《延安府志》,延長縣有髑骼山,為赫連勃勃所筑的另一座髑骼臺,與無定河相距不遠,詩中“赫連臺”當即指此。“無定河”和“赫連臺”這兩個地名,以其所處的地域和所能喚起的對古來戰爭的聯想,就構成一個特殊境界,有助于詩句的抒情。
在那荒寒的無定河流域和古老陰森的赫連臺組成的莽莽蒼蒼的背景上,那向晚吹起的角聲,除了凄厲幽怨還能是什么樣的呢?那流落在此間的羈旅的心境,除了悲涼哀傷還能是何等樣的呢?這是無須明說的。“暮角聲”與“旅人情”也互相映襯,相得益彰:“情”因角聲而越發凄苦,“聲”因客情而益見悲涼,不明說更顯得蘊藉耐味。
從第三句看,這位旅人故鄉必在函谷關以東。“函關歸路千余里”,從字面看只是說回鄉之路迢遙。但路再遠再險,總是可以走盡的。這位旅人是因被迫謀生,或是兵戈阻絕,還是別的什么原因流落在外不能歸家呢?詩中未說,但此句言外有歸不得之意卻不難領會。
一、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不足
1.新型編排方式為教學帶來不便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編排特色之一是按照專題編排,即將統一專題的課文統整在一個章節中,并在章節后面進行該專題的寫作指導。這種編排的明顯目的是在一個單元中專門學習了某個文體的課文之后強化學生對該專題的理解,并“趁熱打鐵”鍛煉學生對該專題的寫作能力。然而語文教學是要將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起來的,欠缺了人文性的語文課無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欠缺了工具性的語文課無視語文的技術技能作用,按照專題編排過度突出語文學習的人文性,只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卻弱化了對語文“雙基”的落實,不利于凸顯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另一個編排特色是文體錯亂編排,這是由專題編排引發的連鎖反應,文體錯亂編排即同一專題由不同文體的篇目構成,這與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截然相反。文體的錯亂編排增加了教學的跳躍性,容易使思維發生斷裂和錯亂,而這種方式的最不可取之處在于它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利于學生在流暢的認知順序中形成邏輯清晰的知識結構。
2.古詩詞選文少,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古文鑒賞能力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共選了十首古詩詞,并且范圍集中在唐詩宋詞,相比人教版選擇的二十九首古詩詞,從詩經、楚辭、漢樂府,到魏晉詩、唐詩、宋詞都有包含,蘇教版中古詩詞的數量少不利于有效提高學生的古文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范圍窄不利于呈現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脈絡,學生對古詩詞的認知僅局限在唐宋時期。
3.講讀篇目過多,師生負擔過重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共五冊(必修版),新課程要求必須用1.25個學年完成全部內容,也就是半個學期完成一冊書的教學,這對于師生雙方都顯然負擔過重了。教學內容過多、教學進度過快,這只會使教師只顧追趕進度卻罔顧教學質量,而學生也只能機械化地追趕,卻不能細細品讀文本。有道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但蘇教版過多的篇目卻容不得師生把“刀”慢條斯理地磨快,教學質量無從說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更無從說起。
二、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改進策略
1.著重把握各專題及各課文間的聯系
語文教材中的選文融合了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各種要素,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提升精神境界的基本素材。我國的傳統語文教學以文章賞析為教學中心,以讀寫能力的養成為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的能力為教學重點,雖然是“傳統”教學方法,但也有其可取之處,有利于將聽、說、讀、寫四種語文基本能力整合起來,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不利之處則在于欠缺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實用性不夠,多是“坐而論道”。而蘇教版語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不足,這正是按照專題編排文本的目的所在,教師要領會教材編寫者的這一意圖并努力貫徹。
2.額外攝取,舉一反三
古文閱讀鑒賞向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古文篇目較少的現實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古文閱讀鑒賞能力。對此,語文教師可以采取額外攝取和舉一反三的方法來彌補古文篇目少帶來的弊端。額外攝取即教師除了教好教材收錄的古文,還要根據教學經驗,發揮教學敏感性,從選修教材或其他版本的教材中選取價值較高的古文教給學生。舉一反三即掌握了一類知識之后也能掌握同類知識,要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教師應善于在古文教學中融入拓展性的知識,使學生能夠區分知識點間的差異并在運用時作出正確的選擇。另外,既然蘇教版只選取了十篇古文,說明這十篇文章有巨大的代表性和概括性,教師要著力講解這些文章,將其中的精華輸送給學生,使其能舉一反三。
三首古詩,分別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唐代詩人盧綸的《塞下曲》和元代詩人王冕的《墨梅》,其中兩首是七言詩,一首是五言詩。安排這三首古詩,旨在引導學生積累經典詩歌,感受詩歌表現的精神品格。
《芙蓉樓送辛漸》是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王昌齡在貶謫到江寧(南京)以后,辛漸對王昌齡當時受到貶謫的境況是非常關切的,對其遭遇也是十分理解和同情,所以特來拜訪失意痛苦中的老朋友王昌齡,希望對好友的現狀有所了解,也使好友有所慰藉。拜訪之后王昌齡送別友人辛漸去往吳地時寫下了這首送別詩。
本首詩表達了詩人與友人的離情別意,以及詩人潔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這首詩是王昌齡的七言絕句的佳作,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喜愛,口耳相傳極為流行。
一切景語皆情語。從詩歌的內容看,這首是送別詩,但它和一般的送別詩不一樣,這首詩和著力于抒發離別之情有著明顯的不同。前兩句雖寫了離別之情,但全詩重在后半首,借離別這樣的一個機會,抒發自己內心憂怨低沉的情感,并表明自己無暇的心跡。借送友之事了書胸臆,通讀全詩其情極深,其味極永,其調極高。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凄凄的黑夜中,連江的寒雨,迷迷蒙蒙,蕭蕭瑟瑟,籠罩著整個吳地,與那茫茫的江水連成一片,細雨輕輕的敲打在身上,也悄然滲入到詩人的內心深處。夜,剛入吳,而天亮時我將送友人啟程,積雨勞頓,與友人相聚的時光如此短暫,送友人走后,而我卻要獨自留下,如同這形單影只的楚山。如果故鄉的親人朋友詢問我的相關境遇,只需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中景之“寒”:遠處,連綿起伏深暗色的山脈,在這綿綿細雨的夜晚,若隱若現,飄飄渺渺,此時的江寧還微微的寒涼,一汪長江水惆惆悵悵,宛如心中那綿延不絕的悲涼。這樣的雨下的冷冷清清,沒有生機,沒有起色,一片黯然。天空下著飄飄渺渺的雨,與友人站在江邊,兩眼一望,江面茫茫的連成一片,陣陣江風撲面而來,寒意頓生,此情此景更顯江寧景色之“寒”。
詩中社會環境之“寒”:王昌齡一生仕途坎坷,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曾因受人饞枉誹謗而遭貶嶺南,后雖北歸,到今天南京任江寧縣丞,但卻因收到社會環境各種小人的誣告,被告不護細行,當時社會謗議沸騰,屢遭詆毀,詩人依然遭受著極大的社會環境的輿論壓力。此乃當時的社會環境之“寒”,在這樣令人“寒”的社會環境下,實屬不利于王昌齡的仕途之道。
王昌齡曾在朝廷為官,被兩次貶官,開元二十七年,被貶為江寧縣丞,開元二十九年,又被貶到非常偏僻的龍標做縣尉,后來因“安史之亂”時被濠州刺史殺害。他一生壯志未酬,更加突出了社會環境之“寒”。
詩人內心之“寒”:王昌齡為人剛正不阿,為官清廉,一心為民為朝廷,但卻屢遭奸詐小人詆毀誣陷,其中的曲曲折折,凄凄慘慘凄凄,猶如眼前的一汪惆悵的長江之水滾滾涌來。好友的到訪,更是勾起了他的一懷愁緒,他有著太多太多的心里話,太多太多的委屈想要向自己的知己辛漸傾訴。拂曉友人即將離開,心中的那種離別的“寒”與內心的“孤”涌上心頭,詩人心中的“寒”意倍增。
離別之情布滿眉眼,舉目四望,滿是悲涼。聽著友人那溫暖寬慰的話語,心中總算有了點滴的暖意。想著明天即將送摯友離開,心中充滿愁緒與不舍,從此自己又將回歸到一個人感受著世間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不免心中“寒”意油然而上。
寒雨飄飄渺渺,兩眼一望,整個江面,雨和江茫茫的連成一片,像極了此時此刻詩人內心的渺茫與寒涼。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才能結束,此時的心情就像夜晚期待黎明的到來一樣。
第二句中的一個“孤”字,更增添了詩人內心孤單、寒涼的意味,渲染了詩人離別時內心的不舍。拂曉即將離別,“孤”字既寫出了雨后楚山的孤影,既是寫景也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心情。友人離去了,只有自己孤身一人在異鄉,倍感凄涼,更加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寒”。
借物言志,表無愧:詩歌的前兩句即表明離別之苦,也為后兩句的離別贈言表貞心作鋪墊。有了這樣的情感鋪墊,后兩句言志,寫的是自己,面對此時的景色、這樣的社會悲涼環境,與朋友在芙蓉樓即將分別的時候,終于吟誦出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樣的千古名句。
無需太多的解釋,無需太多的言語,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誼,清冰玉潔,純真而高尚。對家鄉親人朋友的殷切關懷,詩人也沒有太多的話語捎帶,惟帶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壺”,我光明磊落,為人正直,堅持操守。面對朝廷,面對黎民百姓,亦是“一片冰心在玉壺”。不僅表明詩人心地之晶瑩無暇,又表明自己對仕途的心灰意冷,決意不再為宦情所牽連,已淡然無所牽掛。面對眾人的詆毀與迫害,詩人并未極力辯護,也未低沉消極,只是通過玉壺冰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自己光明磊落,胸襟豁達。自己正如玉壺之冰一樣晶瑩剔透,潔白清澈,絕不會為世俗之見而改變,也不會向無端的讒言而屈服,以自己的樂觀無畏來勸慰洛陽的親友,以此作為對那些誹謗之刃的強力一擊。
“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詩構思別致,既寫了與朋友的離情別緒,又寫了自己的志向與品格。詩歌雖為送別之作,但對送別時情景的描繪卻極少,只是借送別之事及臨別贈言,來表明自己的心跡。雖未刻意寫別情,而情誼已現。因為只有真正交心的摯友才會向他吐露心中的想法,說出這樣的離別贈言。
縱觀全詩以敘事為主,語如慣珠,婉轉自如。而前兩句的“寒雨連江”“楚山孤”,以及末兩句的離別時細節的描寫,事中有景,景中有情。寫景與敘事、抒情,融合為一體。即景即事,即景即情,含蓄蘊藉,從中不難看出詩人創作手法和技巧的高妙。短短28個字當中卻有深厚韻味,讓千百年來的人們傳唱不已。
《塞下曲》是一首邊塞敘事詩,也是古時候邊塞的一種軍歌。詩人描述了一個精彩的邊塞戰斗場景,贊揚了戍邊將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
盧綸,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盧綸的是以五言、七言近體詩為主,多唱和與贈答之作。他在從軍生活中所寫的詩,風格雄渾,情調慷慨,歷來為人傳誦。
本首詩描述的是塞下地廣人稀,在寂靜月黑風高,寒氣逼人的夜晚,本該萬籟寂靜,萬物入眠,遠遠地望去,所有的帳篷都一個個陸陸續續將帳燈熄滅,只剩下星星點點的哨兵們在外巡邏,站崗放哨,大地慢慢的進入了沉睡的狀態。但,今天的塞下之夜卻很是反常,大雁本該是熟睡的,可卻被驚嚇得高高的飛起在天空,機警的戰士們馬上想到,一定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發生,他們趕緊到處細致查看,原來是正在偷偷摸摸逃跑的單于,驚嚇了大雁一反常態,飛起的大雁把他們“遁逃”的行蹤暴露了。訓練有素、機智的將士們發現敵軍單于準備帶兵趁著黑夜潛逃。將士們馬上組隊,集合,各個都以最快的速度穿起鎧甲,帶起鎧帽,拿起武器,驍勇善戰的戰士們躍躍欲試,各個都準備要帶著輕裝騎兵去追擊。在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鵝毛般的大雪洋洋灑灑從天而降,剎那間所有戰士的弓刀上落滿了雪花。
作者并沒有直接描寫戰斗的場面,但卻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讓讀者感受到敵人的敗局已定,仿佛甕中之鱉,只需要少量輕騎追巢,即可手到擒來。這首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入出敵人在行動,將士們拿著弓刀騎著匹馬準備追逐時,天空卻下起了大雪。寥寥數字就寫出了當時的實情,一逃一追把全部的戰場氣氛給渲染出來了。
“單于夜遁逃”,敵人在夜間行動,并非率兵來襲,而是借月色的掩護倉皇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必勝的信念,令讀者為之振奮。“大雪滿弓刀”,“大雪”的寒氣和“弓刀”的寒光,寫出了戰場上的肅殺之氣,也突出表達了戰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的奮勇精神。
全詩最高深之處在于:最后邊塞天氣變幻莫測,將士們是追還是不追?天氣如此寒冷,將士們是追還是不追?道路崎嶇,月黑風高,大雪滿弓刀,將士們是追還是不追?詩人寫到此時卻戛然而止,留給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墨梅》是一首題畫詩,詩人王冕借墨梅自喻,表達詩人的人生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賞析墨梅之品性:梅花,“四君子”之首,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贊其形,賞其香。梅花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沒有玫瑰的嬌艷,但梅花淡雅高貴,清秀脫俗。一般梅花顏色種類有粉的、白的、淡綠色的,而王冕筆下的墨梅是無需濃妝艷抹的,它不圖名,不求耀眼于世。王冕筆下的這一樹墨梅堅信自己的本真美,堅信自帶悠遠的清香足以。素潔、淡雅、美的有特色,美的不俗氣,就是它的追求,就是它的向往。
開頭兩句直接描寫墨梅,氣質獨特的梅花生長在池水邊,那一朵朵開放的梅花上都點染著淡淡的墨痕。“洗硯池”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王羲之的典故,詩人與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也因這梅花生長在王冕自己家園子里,則就有了“我家”的點點淡墨痕的特點。這兩句用白描的手法寫墨梅的形態,一個“淡”字刻畫出墨梅的樸素淡雅、清新脫俗的高貴品性,令人耳目一新。
賞析托物言志之手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兩句是抒情言志。大意是:墨梅不要別人夸贊顏色好看,只愿留下一股清香彌漫在天地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王冕自我志向的表白,借墨梅自喻的手法。
王冕自幼家貧,出身寒微,白天給人家放牛,晚上再到一個寺廟的長明燈下讀書作畫,苦讀成才,卻不愿巴結權貴,只是作畫為生。通過不斷艱苦的學習,成為一代才子,得大名于天下。這兩句詩是詩人借墨梅來表現了自己不媚俗,堅守內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
王冕覺得,自己就和這墨梅一樣,不需要別人夸贊顏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滿乾坤的清香之氣。他不需要別人來稱贊他歌頌他的才情,只愿自己不斷追求像梅花一樣清高、脫俗、淡雅的品格,不圖名不圖利,就像梅花一樣,靜靜的開放,靜靜地吐芬,不需要人們來夸贊自己鮮麗的顏色,只求將一身清氣彌留天地之間,給世界增添一份清香、一份純凈,堅持自己所特有的風骨。
詩人以質樸、明朗的筆觸,自然地將詩境推向一個新穎的理性高度,由實而虛,人格化地展示出梅花的品格美。詩人這一舍一取,抓住了梅花為世人傾慕的精神特征,寫出了梅花淡泊的情懷和清高的風骨。
當然,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文學文本價值并不等于教學價值,其個性化解讀,并非可以簡單轉換成為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而是應受課程與教學論的限制。
愛情詩在詩歌藝術的苑囿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雅士為之歌詠。阿里斯托芬在柏拉圖的《會飲篇》里說,人原來是一體,上帝要懲罰他的罪過,就把他截為兩半,才有男有女,所謂“愛情”就是這已經割開的兩半要求會合還原為一體。愛情是人類本能的情感,也是最高尚的情感。因此作為愛情詩的意象也必然是經過詩人反復錘煉的,也是最耐咀嚼的。
新教材第三冊高密度的集中了古今中外的優秀詩篇,其中直接描寫愛情的就有《我愿意是急流》、《邶風 靜女》、《迢迢牽牛星》、《雨霖鈴》、《鵲橋仙》、《一剪梅》等共六篇,涉及愛情的還有《衛風 氓》、《孔雀東南飛》等。要賞析這些詩歌,首先得賞析它們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中裴多菲作為抒情主人公對心上人傾訴,愿意是“山里的急流”、是“河邊的荒林”、是“山巖上的廢墟”、是“山谷底的草屋”,只要如同“小魚”、“小鳥”、“常春藤”、“爐火”般的愛人能活得很快樂幸福,而且在詩節的末尾,為襯托已成長為“珊瑚似的夕陽”的愛人的輝煌,他愿意是“云朵”、是“破旗”,在詩里作者有意把抒情意象設計得非同尋常的破敗、貧瘠、荒涼,可是正是這樣的意象卻收到了比華美、富饒的意象更能打動人心的效果,這樣的甘于奉獻、犧牲,讓哪一個懷春的女子不為之所動?所以三個月后,尤麗亞就和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了。這樣的情感意象表達不光感動了尤麗亞,其實也感動了所有讀這首詩的人。這就是意象的妙用,法國著名作家雨果也曾說過,“詩人應該選擇有‘特征’的的東西”,也只有“特征”的東西,才能給讀者深刻、鮮明的印象,迅速真切的喚起讀者的想象、聯想。
《邶風 靜女》中作者以客觀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古老的愛情的美麗及魅力,在第一章,用了動作意象“搔首踟躇”再現了一個焦急不安的,幸福緊張的癡情小伙兒,同時一個可愛美麗的女孩形象也躍然紙上。接著在第二第三章又通過小伙回憶“有煒的彤管”,“洵美且異的荑”讓我們感到了詩人“寫神寫形之妙”,按常理,彤管肯定比荑草貴重,但是作為表達愛情的信物的“荑”畢竟是她親自跋涉遠郊采來的,物微而意深,禮輕情意重,如果說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戀人紅潤的面容,那種“悅(說)懌”只是對外在美的欣賞;而接受“荑”草,則是對她所傳送的那有著特定內容的真情的理解與珍視,已經超越了對外表的迷戀進入了追求內心諧和的高層次的愛情境界,而且初生的白茅也將長成茂盛的草叢,預示著愛情將會被進行到底。詩歌的最后兩句的獨白揭示愛茅草其實是愛屋及烏,卻也別具真誠、率直的純樸美。對這樣一位癡情的男子的一腔真情,我們能說什么呢?唯有感動罷了。
《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中描寫離情比較出色的詩篇,在中國關于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在《詩經》里已經提到,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在曹植的《九詠》里“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已經明確他們是夫婦了。而此詩比曹詩略早,意象也定為天上的這一對,其實作者更想表達的應該是地上的無數雙。織女的素手撫弄著機杼,卻淚如雨下,這些動作意象傳神的刻畫了一個因相思而無法勞作的女子形象,那阻隔牽牛和織女的銀河既清且淺,兩人相隔并不遙遠,雖只一水相隔卻相視不得語。于是這既“清且淺”的水就成了阻礙天下眷屬們團圓的不可逆的勢力,是專制,是衛道士的象征。“盈盈、脈脈”兩句又把一個飽含離愁的形象刻畫的逼真又生動。
《雨霖鈴》是“失意無俚,流連坊曲”的柳永從汴京南下時與戀人的惜別之作。詩歌開始就用“寒蟬”、“驟雨”、送別的“長亭”等意象來渲染了一個清冷蕭瑟的送別之秋。“留戀處,蘭舟催發”,是實話實說,卻也是以精練之筆刻畫了留戀與催發的矛盾,多么想與心上人再呆一會兒,可惱人的催促不時在耳邊響起。于是就有后面的非常經典的動作意象“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語言通俗而感情真摯,使人身臨其境也恰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后來有很多的寫離情的句子都不及這句的擲地有聲。爾后的“千里煙波”、“沉沉暮靄”又對離別加以著色,使得廣闊遼遠的空間都充滿了濃密深沉的煙靄,也充滿了濃密深沉的離愁別緒。詞的下片有可與東坡相與爭勝的名句:“楊柳岸曉風殘月”。據俞文豹《吹劍錄》云:“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這三個名詞三個意象,構筑了一個這樣優美的意境: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氣氛之凄清,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全再現于畫面之中。陳植鍔在《詩歌意象論》一文中說:“
一首詩歌藝術性的高低,取決于語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詞作之所以被千載傳誦甚至被人奉為至愛,其意象的成功運用確是功不可沒。
《鵲橋仙》是又一首以牽牛與織女為題材的作品,“纖云”“飛星”這兩個物象在詞作者眼里一開始就具有人情味兒,纖云弄巧為的是展示織女織造云錦的巧手,飛星也為傳遞他們的離愁別恨而飛馳長空。接下來的相會場面更是驚心動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在盈盈的銀河之畔相會了。“金風玉露”代表冰清玉潔,在這樣的背景下,高尚純潔的愛情自然勝過人間無數。“柔情似水”,那如水一般斬割不斷的柔情,在一年一度只此一次的七夕相聚面前顯得無能為力,只好把心頭的相思愁緒化作一掬清淚灑在這迢迢銀河里。“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作為結句,使全篇為之一振,是它把凄凄艾艾的別情點化到神奇高尚的精神境界。因而使得此詞的境界遠遠超出同時代的同類作品。
《一剪梅》也是相思懷人之作,首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中有兩個意象“香殘的紅藕”、“玉簟”,表明了季節,烘托了心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感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獨上”二字含義頗豐,點明了處境也揭示了離情。“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句中“雁”、“月”是古人常用的意象,鴻雁傳書,憑月抒懷,詞人在這里同樣也是望斷天涯,神馳象外,她也是盼云中錦書以至于望穿秋水。下片的“花自飄零水自流”,寫的是落花流水之景,而所喻的則是人生、年華、愛情等,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句寫自己的愁苦之時,還推己及人,可見兩心之相印,足以證明雙方愛之篤,情之深。也正因如此,人各兩地,心籠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如此纏綿婉轉的情感表達,除了作者有自己親身感受的原因之外,使用意象的成功也是至關重要的。
一、白雪飄飄何所似
《古詩十九?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一樣的“芙蓉”,不一樣的“憂傷”。
從漂泊在外的游子、士子角度來看,這是一首羈旅思鄉詩:夏秋之交,正是江南荷花盛開的美好季節,風景如畫。然而洛陽城,片片楓葉在點點西風吹拂下,將一片藍天渲染得如夢似幻,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歸鄉的氣息。不遠的驛道上,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一位面容憔悴的書生,蓬頭垢面,望著漫漫歸鄉路,憶及江南采芙蓉的日子,縷縷愁緒涌上心頭。算起來,出門也有兩年多了,整日東奔西走,本指望可以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到頭來卻功業無成,所獲只是滿腹的惆悵與失望。
從守在故鄉閨房中的妻子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首怨婦思夫詩:陽光明媚,惠風和暢,江水清澈,游魚戲水,芙蓉朵朵,花香陣陣,伴隨著青春靚麗的伙伴們歡悅的笑語,獨有佳人悵立江畔,手持花束,惆然獨望。如此美景,襯托佳人,怎不叫人愁腸百結,肝腸寸斷?
對于匆匆的行路人,這是一首讓人唏噓感慨的詩:原本皆愿“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一對,可是為了求取功名,為了光耀門楣,血氣方剛的他不滿足于生活的衣食無憂,離開了家鄉,杳無音信,只留年輕貌美的妻子在閨中悵望。江風拂面,青絲飄飄,荷葉翠翠,芙蓉朵朵,一群歡樂的少女背后,是一個悵然獨立的背影。“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唉,命運為何要這樣捉弄人?有情人天各一方!
魯迅在《〈阿Q正傳〉序》(俄文譯本)中說:“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讀者而不同。”西方接受美學亦有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讀者鑒賞同一首詩歌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理解?這是由于審美主體的知識積累、情感經驗、審美習慣等主觀條件和鑒賞思路的不同所致。再說,任何一位詩人在詩中都不可能把話說完,留下了許多藝術空白,留下了再創造的可能,所以文學作品的解讀具有多元性。讀者進入詩人所創造的境界之中時,往往習慣把內心的主觀世界融入到詩的客觀世界中去。故讀者在詩人所啟示的范圍內會重新創造一個藝術世界。鑒賞者通過聯想和想象去體味詩人寫詩時的心境、情感,去發掘詩歌的意境。每一位鑒賞者的聯想和想象不同,思考不同,鑒賞的結果當然也就不同。而聯想、想象能力的豐富獨到與否,是鑒賞水平高低的關鍵所在。
二、庭院深深深幾許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關于詩中“落花時節”,有下面幾個層次的解讀賞析。
第一層,聯系上句,遇到李龜年時當是春天,當時正值江南暮春,百花開始凋謝。
第二層,聯系一、二兩句,認為李龜年過去是“岐王”“崔九”等王公大臣寵幸的歌手,如今流落江南,這里是說他極盛時期已過,到了他的“落花時節”了。杜甫初逢李龜年之時,正值唐玄宗開元年間極盛之時。據記載,樂工龜年、彭年、鶴年兄弟三人才學出眾。彭年善舞,鶴年、龜年善歌。龜年特承顧遇,于東都洛陽大起第宅。安史之亂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勝景,為人歌數闋,座中聞之,莫不掩泣罷酒”。
第三層,聯系杜甫經歷,說杜甫少年在文壇嶄露頭角,十四五歲就出入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但滿懷抱負始終無法施展,而輾轉漂泊,垂垂老矣,這“落花時節”實在又是對自身不幸的感嘆。少年杜甫于開元全盛日行走于“岐王宅”“崔九堂”等文人名士雅集之處,有機會欣賞李龜年的歌藝。孰料經過歷時七年多的安史之亂后,兩人各自流落江南,不期重逢。此時已經相隔數十年矣。人生際遇若此,實有無限的滄桑之感。
僅從杜李身世上著眼還不夠,盡管他們都是飄零異地,境況凄涼,但盛唐經過了安史之亂,開元時代的升平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像杜甫這樣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怎會無視這些呢?所以“落花時節”還包含著對國家殘破、民生凋敝的無限慨嘆。
第四層,綜合以上理解,說這里寫杜、李窮途相逢,彼此身世之悲、家國興亡之嘆難以言喻,而只在大好春光中點出“落花”一語,更讓人覺出感慨萬端、無從說起的悲涼。
唐皇朝由開元盛世經安史之亂,到亂后形成藩鎮割據局面,是由盛轉衰的過程。若說李龜年的經歷是由盛轉衰過程之小小縮影的話,則杜甫的這首詩應是此一小小縮影在文藝上的反映了。全詩僅僅28字,而且明白如話,然而它所涵蓋的歷史層面卻充滿了許許多多難以言喻的滄桑之感。詩前兩句是杜甫回憶少年時的事情(當時杜甫才十五歲),最后的“又逢君”已是四十多年以后了(此時的杜甫已五十九歲,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可是作者為什么把這四十多年省略未寫呢?查閱資料不難發現,這四十多年的前半段是富足榮華的大唐,而后半段是山河破碎的大唐。這一切都被詩人省略了,是詩人不忍談,還是詩人談了我們未知?當然是后者,細讀詩歌,就不難體會到詩人用“落花時節”把富足榮華的大唐和山河破碎的大唐都融納進去了。因此,“落花時節”具有濃厚的象征意味,并非僅指二人相逢的時間。而“正是江南好風景”與在京都洛陽“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相應,同是好風景,只是物是人非矣。
涉淺灘者見魚蝦,入深水者得蛟龍。鑒賞無對錯,深淺大不同。所以,讀者對上下文中所透露的信息以及背景信息要能充分挖掘,綜合駕馭,由淺入深,以便抵達文心。
三、橫看成嶺側成峰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關于頸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賞析,可有以下幾個維度。
1.語境維度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是形象生動而含意深刻的名句,將前兩句的沉郁轉而為豪放,這一句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意指雖然我一人被貶遠遷,但后繼者仍大有人在。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意志消沉,而是以樂觀豁達的心態泰然處之。全詩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中的“課文評點”說:“頸聯……以‘沉舟’‘病樹’作為反襯,描繪出千帆競發、萬木爭春的富于生機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仕宦升沉、世遷的豁達襟懷。”
這種情感思維也和辛棄疾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類似,包含了某種理性認識,即新老交替,事物發展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長江后浪推前浪。
2.背景維度
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參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朗州司馬,到元和十年(815年),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時被貶的柳宗元等人。從朗州回長安后,他寫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紫陽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從表面上看,此詩前兩句寫看花的盛況,并暗贊桃花之繁榮美好,后兩句由物及人,關聯到自己的境遇,似有“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之嘆。其實詩人骨子里是將千樹桃花當作十年以來由于投機取巧而在政治上愈來愈得意的新貴。他結句指出: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貴們,也不過是“我”被排擠出外以后被提拔起來的罷了。這種輕蔑和諷刺是辛辣的,使他的政敵感到非常難受。所以此詩一出,作者和他的同僚便立即受到打擊和報復,再度被貶。又過了十多年,即太和二年(828年),詩人才又被召回長安任職。詩人《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有意重提舊事,向打擊他的權貴挑戰。詩人仍用此法,表面上寫玄都觀中桃花之盛衰存亡和世事難料的感慨,實則仍以桃花比新貴,種桃道士則指當時打擊革新運動的當權者。這些人,經過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勢了,因而被他們提拔起來的新貴也就跟著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煊赫聲勢,讓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凈盡菜花開”一樣,而桃花之所以凈盡,正是“種桃道士歸何處”的結果。而這時,“我”這個被排擠的人,卻又回來了。對于扼殺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敵,詩人再次投以輕蔑的嘲笑。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在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寫了這首答謝詩歌。細細品味,“萬木”“千帆”“千樹桃”的比喻,對象是一致的。只是在兩首“桃”詩中作者多了些輕蔑和嘲笑。雖然劉禹錫骨子里流淌著傲岸、豪放、堅忍不拔的血液。但在白樂天這位老朋友面前,詩人則敞開心扉,多了些憤激和沉郁。
3.讀者維度
卞孝萱、卞岐兩人對此聯這樣賞析:“‘千帆’和‘萬木’則比喻在他貶謫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貴們。這一聯本是劉禹錫感嘆身世的憤激之語。”本詩是針對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所作的回贈詩,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的心境。
詩歌解讀需要關注語境,“歷時”語境即上下句,“共時”語境即時代背景和心理背景。知人論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的遭際,知道作者寫作的背景,即所處的歷史背景。魯迅先生說過:“我們想研究某一時代的文學,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環境、經歷和著作。”(《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要鑒賞一首詩,也應該知曉詩人所處的社會地位、生活經歷、寫作背景。因為這對正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性、情感性和藝術性是很有幫助的。
四、標新立異二月花
開元十八年(730年),孟浩然從長安落第東歸漫游吳越一年有余。途經建德江,當黃昏來臨,明月當空之際,這建德江周圍的景物卻觸發了詩人的靈感。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寫景抒情小詩就這樣誕生了。愁情若何?作者戛然而止,用一聯景語留給讀者體味。“野曠天低樹”是“日暮”泊舟所見:原野無垠,蒼蒼茫茫,遠處天空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空曠的原野使人孤寂。“江清月近人”,夜幕降臨,明月掛天,映在澄清的江水中與舟中的詩人是那么近。這情景讓詩人感到冷清。明人唐汝詢云“客愁因景而生,故下聯不復言情而旅思自見”。(《唐詩解》卷十一)清人黃叔燦云:“‘野曠’一聯,人但賞其寫景之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詩外味。”(《唐詩箋注》)沈德潛也說:“下半寫景,而客愁自見。”言外之意,詩外之味,這“客愁”竟為何物?
《唐人絕句精華》云:“詩家有情在景中之說,此詩是也。”唯有準確解讀詩句清淡而濃厚的意象,才能感悟到詩人心間真切的情意。結合詩人身世遭遇,詩中的“天”是“蜀道之上”的青天,高高在上的貴族階層;“樹”是作者的化身,一棵“行高于眾”的樹,是耿介不隨的樹;“江”是喧鬧的世道,是開元盛世,是明君,是圣主;“月”是讀書人的理想,是“兼濟天下”的抱負,是“端居恥圣明”的忠心。“皆著我之色彩”的意象營造出了比王維詩更多觸景生情的“有我之境”。茫茫曠野,滾滾紅塵,冷眼望去,躡于高位的達官顯貴要比挺拔的高大的他低矮得多;政通人和的盛世,政治清明的開元,猶如一江澄澈透明的江水,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天空,好比仕子胸中升騰的一輪紅日,是讀書人“入世”的美好理想,給人以希望,給人以溫暖。江水愈澄清,那輪入世為官的“明月”就距離仕途之舟中的旅人愈近啊,所以愈加盼望江水清明。然而這江水給他帶來無盡的愁苦,愈清澈愈顯現實無情、詩人無依,那畢竟是鏡中花、水中月啊。有矛盾,或反語,含蓄蘊藉。是遺憾,是無奈,是牢騷,是憤激,回味無窮。在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一段尋尋覓覓,幾番上下求索,雖然終于發現一輪明月竟和他那么近,多少慰藉了詩人那顆愁苦的心,但是冷靜之后,卻是無邊的感傷,無盡的失落。“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留別王維》),滿懷用世之心卻欲仕不能,一腔的期盼化為兩手空空。舉世皆濁,入仕無門啊。這“愁”便是縈繞于懷,揮之不去的“怨懟”,便是懷才不遇后的憤世嫉俗了。據《新唐書?文藝傳》載:“采訪使韓朝宗約浩然偕至京師,欲薦諸朝。會故人至,劇飲歡甚。或曰:‘君與韓公有期。’浩然叱曰:‘業已飲,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辭行,浩然不悔也。”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雖始終抱有濟時用世之志,卻又不愿折腰曲從的孟浩然;有著“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贈孟浩然》)這一孤高狷潔之稟性、耿介不隨的孟浩然;雖然生活在沸騰的盛唐,卻好像被遺棄在蓬勃向上時代氣氛之外的孟浩然。愁怨積蓄日久方熾,一旦引燃,何時何地不燎原?
巴爾扎克說過:“真正懂詩的人會把作者詩句中只透露一星半點的東西拿到自己心中去發揮。”消解形象化的語言和象征的方式,展示給讀者作家審美經驗所編織的世界。因此,文學作品的解讀是多元的,有時候多元之中非常態的另類式解讀,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關鍵詞:清新雅致;絢麗奪目;活色生香;詩情與哲思兼具
讀了的《祖國山川頌》,不僅為作者筆下的愛國之情所感動,更深深地被其清新雋永的語言魅力所感染,有“詞句‘襲’人,口有余香”之感。本文就談談這篇美文的語言特色。
一、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語言清新雅致
語言的魅力首先來自修辭的藝術功力。文中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傳神有力、清新雅致。
1.比喻
比喻修辭的運用主要在于選用貼切新鮮的喻體。本文的喻體新鮮獨到,準確傳神。如“天上的羽云像輕紗似的”“蔚藍的天空像半透明的碧玉”“橋的兩孔像是一對微笑的眼睛”,這里的“輕紗”“碧玉”“微笑的眼睛”就很形象貼切,分別寫出了羽云的柔美、天空的澄澈、橋的親切可人等特點,若把羽云寫成像棉花團、天空像湛藍的海水、橋的兩孔像是人的兩個鼻孔,不僅不恰當,更毫無美感。喻體的美感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感彩。
2.擬人
作者發揮想象力,賦予客觀事物以人的動作、神態、情感,使語言情深意濃,有神魄活力。如作者寫春天的生機時,說“光禿禿的群山穿起了墨綠色的衣裳”,昆蟲們“正在以人們所熟悉的語言慶祝它們新生的快樂”;寫夏天的清晨時,說“云雀在天空歌唱”,使我們仿佛聽到云雀美妙的歌聲,愜意的涼爽浸透全身;寫太陽,不說“紅彤彤的太陽”,而是說“紅光滿面的太陽”,好像太陽是位鶴發童顏的老公公,可親又可愛;寫秋天的美麗,尤其有詩的韻味,“翠錦斑斕的黃葉,露出樹木些微的倦意”,這里的“倦意”一下子把大自然寫活了,寫出了大自然的節律變化,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3.排比
大量排比句式的運用,增強了本文語言的繁豐之美與氣勢雄壯之美。如第四段,寫祖國疆土的遼闊,“我們有頭頂千年積雪的珠穆朗瑪峰,有莽莽蒼蒼的黃土高原,有草樹蒙密的西雙版納,有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整齊的句式,一氣呵成,把豐富的內容一筆帶出,有大氣包舉之勢。第二十六段,寫揚子江的濤水,“它在成長,在變幻,一時它是縈回在牛羊牧草之間澄澈的清溪,一時它又是沸騰咆哮、素氣云浮的瀑布,一時它是波平如鏡、靜靜地映著藍天白云的湖泊,一時它又是飛流急湍、奔騰在崇山峽谷之間的險灘……”這里一波三折地寫出了揚子江變化多姿的壯美,仿佛是一首回旋激蕩、雄渾博大的交響樂。此外,本文的第五段、第六段、第十一段、第二十九段等都是整段運用了排比句式,勢若千里,氣貫長虹,都給人以旋律強勁的美感。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融入大量色彩描寫,使語言絢麗奪目
現代作家劉白羽說:“沒有色彩就沒有藝術,色彩是構成形象的重要因素。”本文運用了大量的色彩描寫,“以畫著文”,使語言有繪畫之美。如歌唱祖國大地煥發生機的描寫:“光禿禿的群山穿起了墨綠色的衣裳,岡巒變成了翠綠的堆垛,溝壑變成了遼闊蔥綠的田園”,這里用不同程度的綠色繪出了一幅富有鮮明層次感的三明治式的“綠色海洋”圖,象征著蓬勃的生命力。對祖國四季風光的描寫:“春天,它穿起了萬紫千紅的艷裝;夏天,它披著青蔥輕俏的夏衣;秋天,它穿著金黃色的莊嚴禮服;冬天,它又換上了潔白而樸素的銀裝。”這里運用多種色彩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祖國四季風光的美麗動人,詞語的色彩感極強。
文中還有“綠色的蒼苔”“碧油油的春草”“青青的草色”“銀色的小溪”“金紅的果子”“翠錦斑斕的黃葉”“碧綠的海水”、“白茫茫的浪花”“蔚藍的天空”“半透明的碧玉”“懸空的彩練”……這些像一幅幅絢麗奪目的風景畫掠過我們的眼簾,美不勝收,達到了“文中有畫”的藝術效果。正如丹納所說:“文學作品是容不得抽象觀念的,應該所有的思想都是形象,所有的字兒都能喚起色彩鮮明的形體。”
三、創造性地煉字煉句,使語言活色生香
古人寫詩詞非常講究煉字,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境界。本文作者在錘煉字詞方面造詣頗深,常常讓人拍案叫絕、嘖嘖稱奇。
在動詞的錘煉上,更是活色生香。如:“清秋之夜,天上的羽云……給微風徐徐地曳過天河……”這個“曳”字就把“羽云”“微風”的質感和動作的柔美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了。“暗夜將盡,每一棵樹都踮起腳來遙望著東方,企盼著晨曦”,這個“踮”字將“每一棵樹”動態化、擬人化,賦予了“每一棵樹”人的思想情感,讓我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樹正翹首以待的熱切的神態。“太陽就睡在我們腳下”,一個“睡”字很傳神地展現出畫面的安詳和環境的靜謐。還有,“紅光滿面的太陽出來了,它愉快地擁吻著每一個樹梢,它的笑是金色的”“黃昏蹣跚在蒼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見它好像醉漢似的頹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只看見萬丈紅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陽”“繁盛的花木掩映著古墓荒冢,綠色的蒼苔披覆著殘磚廢瓦”,這些精煉的詞語――“擁吻”“蹣跚”“頹然倒下”“捧出”“掩映”“披覆”――將大自然描繪得活力無限、出神入化、神采飛揚。
文中還用精煉的形容詞描摹情景,將客觀情景寫得栩栩如生,形神兼具。如“登上最后的頂峰,周圍是聳峙的峭壁,突兀的危崖,嵯峨的怪石,挺立的蒼松……”
大量的疊詞,使語言有旋律之美,如:“莽莽蒼蒼的黃土高原”“浩浩蕩蕩的揚子江”“光禿禿的群山”“青青的草色”“白茫茫的浪花”等都增添了語言的無限活力。
四、活用吸納詩詞意境,使語言詩情與哲思兼具
作者是以創作新詩走入文壇的,后來成為中國著名的文藝理論家。朱金順先生點評他的散文時說:“黃先生以詩人來寫散文,他的散文總是充滿了詩意,具有很強的抒情性。”本文有不少地方都體現出了這一特點。
1.有的語言對仗工整,節奏明快,朗朗上口,有詩的韻律感
如,“繁盛的花木掩映著古墓荒冢,綠色的蒼苔披覆著殘磚廢瓦”,“大大小小的水珠,隨風飄蕩,上下浮游,如煙如霧,如雨如塵,浸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傾墜,下有深潭不可逼視……”
2.有的語言富有詩的畫境
如對黃果樹瀑布的描寫:“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懸空的彩練……”“彩練”就讓人聯想到謝的名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的美麗畫面;“靜靜的群山,仍留在原來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遠去”,讓我們想到“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雋永意境;“燕子在雨中飛來飛去”讓我們想到晏殊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浪漫情趣;“流水一去是決不回來了,但有時也會化作一兩片羽云望故鄉”,表達了游子對故鄉的深情,不正是化用了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嗎?
3.有的語言還融合著詩情和哲理
如,“人世有變遷,而春天則永遠循環不已,生生不息。”一語道盡宇宙永恒而人生無常的宇宙觀,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青青的草色,一直綿延到春天的足跡所能達到的遼遠的天涯……”“草比花有時更能引起人們許多的聯想和遐思”等,對“草”的意象作了形象而深蘊的哲理性概括。古人認為“芳草”一直長到天的邊崖,擋住春天的歸路。辛棄疾就說:“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草”在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渲染離愁,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寓情之豐富,非其他物類所能及。所以作者說“草”比“花”更能引起人們許多的聯想。
綜上所述,本文的語言既講究煉字、煉句、煉意的功夫,又有古典詩詞的韻味;既優美生動,又清新雋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