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社會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育學要想成為一門學科,首要的條件是找對研究對象。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什么,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除了穩定重現這個基本要求之外,教育學對它的研究對象還有多項約束條件。首先,它不是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在學科邏輯上,其他學科無法發展出關于它的知識,而只有教育學能夠發展出關于它的專門知識。其次,雖然它不需要代表教育實踐的全部,但它能夠帶來對教育的某種整體理解而非局部理解。最后,研究它所獲得的知識有助于提升從教者對教育的理解力和行動力。為了回答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問題,我們需要首先確立理解教育實踐的整體框架。當我們過于關注局部而深感困惑時,我們需要退回到整體。從觀照實踐的角度看,教育整體上是什么并不取決于我們看到了什么,而是取決于我們做到了什么。所以,教育學的整體框架只能是:目標-手段-結果。在“目標-手段-結果”框架中,目標與手段之間的聯系絕不是形而上的模式、方法、策略所表達的靜態函數關系,而是依賴設計技術建立起來的動態算法關系,是一種操作性的邏輯聯系。這里的目標是統合考慮社會、學生和知識三要素的結果,既具有形而下的內容又符合形而上的價值追求,而不是所謂的一般目的或終極目的。手段與結果之間的聯系是自然發生的,可以由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學科給予部分解釋,但是這些只是底層的、泛泛的解釋,在邏輯上與具體的教育目標無關,還不是教育學意義上的解釋。在教育學的整體框架中,理解了“手段”的整體性,也就理解了教育的整體性。我們把“手段”看作一個系統,稱其為教育系統。在現實意義上,它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多個主體之間組織起來的、有計劃、有明確功能的信息流動網絡。(楊開城,2011a)教育目標是教育系統的屬性,結果是教育系統的某種輸出(即功能)與學習者耦合的后果。因此理解了教育系統的功能機制,也就理解了教育學意義上的教育整體(不是指教育實踐的所有方面)。
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無法提供關于這個系統功能機制上的解釋,也無法建立手段與結果之間的教育學意義上的聯系。系統功能意義上的、系統機制上的解釋只能由教育學負責。而這個系統機制是設計的結果,是在理論基礎學科所揭示的各種規律的基礎上“構造”的結果,是“做”出來的,不是純粹“看”出來的。這個系統機制所要處理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實踐的基本矛盾,即學生成長的自主建構與教育者的文化傳遞之間的矛盾。(楊開城,2010)教育實踐的這個基本矛盾是現實中的具體矛盾,所以形而上的理論范疇無法描述它。這個矛盾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在人為干預下、通過構建的教育系統展開的。因此這個矛盾在性質上是合目的性的動態算法問題而不是合規律性的靜態函數問題。它獨屬于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基礎學科理論無法獨立描述它。教育系統是基于實情數據而構建的,它是個體與社會之間的文化橋梁。教育系統的數據基礎包含三個方面:社會背景下人的發展需求、人的當下狀況以及文化知識體系。而知識是理解人與社會的工具。所以,知識體系是基礎中的基礎。與個體的成長相比,知識表現為客觀的信息,這是教育系統具有可重現性的根基。教育系統是一種信息網絡系統,不是一種行為系統,結點并不是參與者個體,而是個體對信息的處理。因此由個體所帶來的不可重現性便去除了。教育活動中的從教者和學生的行為是無法重現的,但教育系統中的信息流動則是相對穩定的,都指向特定的目標。只要目標相同,相應的信息流動在知識語義方面則是相近的,其總體特征也是穩定的。所以,教育系統是可重現的對象。在教育系統中,任何局部的信息處理和交互都可以由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解釋,但是整個教育系統何以能夠具有達到具體教育目標的功能只能由教育學系統機制來解釋。由此可知,位于教育學整體框架中的教育系統就是教育學的研究對象。這里的教育系統不是指教育的社會組織系統,而是一種人為創建的多主體間信息網絡,只不過它的功能指向人的成長。總之,教育學的宗旨是:我們設計什么就研究什么、我們創建什么就研究什么。這樣的教育學不再是指Pedagogy,而是指Educology①,我們稱之為新教育學。以教育系統為研究對象的新教育學是關于教育系統的理論,關注的是“如何理性創建”和“創建之物如何”。
這種新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功能是:第一,指導從教者在多種約束條件下做出理性的行動規劃;第二,指導從教者完整地理解行動的規劃和行動本身。要完成這樣的理論功能,新教育學就必須提供以下兩方面的知識。
(1)用于設計、開發和維護教育系統的技術知識。這套技術必須解決需求的表征、目標的表征、各種約束條件的表征,設計對象的結構化、從需求到目標再到教育系統的操作技術,確保各級各類設計對象的目標-手段一致性,提升各級各類設計對象的性能、可適應性、可重用性等問題。在教育實踐中,在特定約束條件下設計和維護教育系統,確保其目標-手段的一致性、高適應性和可重用性以及降低實踐成本,僅僅依賴從教者的個人經驗是不夠的,必須依賴構造教育系統的技術知識。新教育學將教育系統的構造技術稱為教育技術。而研究創建這套技術體系的學科就是教育技術學②。目前已經獲得初步發展的是教學設計技術和課程開發技術。教學設計技術是教學系統的設計技術,課程開發技術是課程系統的設計技術。課程系統和教學系統是教育系統的子系統。教育實踐中的很多關鍵問題都不是“言說”所能解決的。教育學只有發展到技術化的水平,才真正具有了可操作性,才能與實踐接軌,“既要如何,又要如何”的理論話語才可能退出市場,教育行動才可能擺脫精英主義、經驗主義的狀態。也只有擁有了如教育技術這樣的專業技術,教育才可能發展成為專業領域。這也使得新教育學成為一種只能通過操作才能理解的知識體系,僅僅通過閱讀是無法透徹理解的。
(2)作為教育自身規律的教育系統運行機制及其整體特征的反映性知識。這些知識必須解決教育系統的動態系統建模、系統運轉機制分析、整體功能性能(一致性、適應性、可重用性等)指標分析和計算、系統缺陷歸因等問題。教育系統就是一個以文化知識為基礎的、遵循一定規則的信息流動網絡。教育系統的功能并不是學生的成長效果,而是指學生個體與教育系統的聯結點處各種信息的輸出,包括事實性信息、價值性信息、人際交往信息、管理規則信息等。而教育系統面向某個個體的信息輸出則取決于其他信息源的信息輸入以及實際發生的信息流動機制。教育系統的運轉機制實際上就是信息的社會性建構和分配機制。我們將教育系統的運轉機制區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事實性信息流動方面,另一個是價值性信息流動方面。關于教育系統事實性信息方面的知識體系被稱為教育現象學,關于教育系統價值性信息方面的知識體系被稱為教育價值學。它們分別負責揭示教育系統運轉規律的事實性方面和價值性方面。這兩方面知識結合在一起,對于教育系統真實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教育現象提供機制層次的解釋,既包括教育功能是如何發生的,也包括系統缺陷是如何被人為地引入的,等等。教育現象學和教育價值學都屬于教育科學。只不過教育價值學屬于價值科學,是關于價值對象之間事實性關系的科學。這里的教育現象學并不是現象學意義上的教育現象學。其實現象學教育學并不是現象學的,因為現象學教育學無法真正執行現象學還原和本質直觀,還將個體性主觀的現象學方法運用到主體間框架中。雖然在新教育學理解教育的整體框架中包含有“結果”要素,但新教育學更關注的是產生相應結果所需要的教育系統功能。也就是說,新教育學更多考慮的是功能而不是效果(特別是學生的成績),因為功能可以是理論問題,而效果只能是實踐問題。教育效果是學生參與教育系統耦合出來的,一方面取決于教育系統提供給個體什么樣的微觀環境(即教育系統的功能),另一方面取決于個體自身的準備和具體行動。對于學生來說,教育系統提供的是現實的可能性空間。學生在教育系統中的選擇和創造并不是教育系統所能控制的。因此,新教育學倡導一種“不敗即成”態度,避免失敗,忌追求某種特別的成功。教育原本就沒有所謂的成功學。由此,新教育學與舊教育學的發問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舊教育學這樣發問:怎么行動、條件如何,學生才會更好?而新教育學這樣發問:怎么行動、條件如何,教育系統的功能和性能才會更好?綜上所述,教育學學科知識體系可以分為教育技術學、教育現象學和教育價值學三個分支.。教育學的這三個分支以各種教育XX學為理論基礎,其實也就是以XX學為理論基礎。教育技術學關注教育系統的構造,考察系統的目標合理性、系統要素的多元性、目標與手段的一致性、動力水平、系統維護的成本等方面。目前教育技術學已創生的獨特概念包括:知識建模、FC知識圖、知識推理路徑、知識組件、開發取向、目標-手段一致性、技術人造物缺陷分析法,等等。教育現象學關注教育系統中事實性信息的流動規律。目前教育現象學已創生的獨特概念包括:教學系統、激活量、IIS圖,等等。教育價值學關注教育系統中的價值性信息的流動規律。教育價值學尚沒有展開實質研究。
二、新教育學的基本研究范式
很明顯,在“目標-手段-結果”的整體框架中,作為手段的教育系統必須先設計出來才能得到執行和修改,而一切教育改進都必須以設計為抓手,一切修改意見只有嵌入設計才能穩定地發揮效用,所以新教育學主張踐行一種新的研究范式:以設計為中心的研究(Design-CenteredResearch,DCR)范式。DCR是針對DBR(Design-BasedResearch,基于設計的研究)而提出來的研究范式。DBR是一種“在真實情境中,以研究者與實踐者的協作為基礎,將科學的方法與技術的方法有機結合,通過反復循環的分析、設計、開發和實施,開發技術產品,在改進教育實踐的同時,修正和發展新的教育理論的一種研究方法論”。(焦建利,2008)這里的教育理論不是指泛泛的教育理論,而是指“對情境敏感的設計原則和理論”,(Wangetal.,2005)被稱為教育的設計科學。DBR可以區分為實踐取向的DBR和理論取向的DBR。實踐取向的DBR實際上是教育領域中的軟件工程過程,而理論取向的DBR由于誤解了迭代、教育行動的不可重復性、不具備正確的認識論基礎而無法發展出教育的設計科學。(楊開城,2013b)實際上DBR只是一種精細版的行動研究,無法承擔教育學學科理論的建設任務。它唯一的貢獻是讓人們開始關注教育的設計屬性。(王文靜等,2008)與DBR不同,DCR是一種關注教育干預的設計過程,旨在發展教育設計的技術知識,并探索教育系統的運轉機制和整體特征的研究范式。DBR與DCR的差異很明顯。DBR關注的是教育干預本身,著眼于教育干預的有效性,而DCR關注的是教育干預的設計技術,著眼于教育實踐中的一致性;DBR的目的是發展情境性“知識”,而DCR的目的是發展脫離情境的技術知識;DBR與情境緊耦合,不具有可重復性,而DCR可以重復。在DCR指引下,當面對教育實踐問題時,我們總是首先回到教育設計的技術過程。
而教育學理論的進化總與教育中的設計技術有關。這種與技術知識關聯密切的新教育學理論研究自然采用開發取向。所謂開發取向,“是指通過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原理以及各種可重用的技術來嘗試解決實際的教育教學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體驗理解教育教學規律,以形成對教育教學規律的獨特認識的研究取向?!保铋_城,2004)開發取向主張將教育系統及其所包含的知識產品看作是一種技術人造物,即人們利用某種特定技術所創造的事物,(楊開城,2005)強調從設計過程入手,基于實際數據和層次模型去理解它們。對于教育技術學來說,DCR主張采用技術人造物缺陷分析法來改進設計技術。所謂技術人造物缺陷分析法,“就是通過分析某種技術所生成的產物的缺陷來分析和反思所運用技術的缺陷并使之得到改進的研究方法?!保铋_城,2005)技術人造物缺陷分析的基本流程見圖2。圖2技術人造物缺陷分由于技術體系是由技術效應件、技術系統和技術產品構成,因此技術的進化表現為技術效應件的進化、技術系統的進化和技術產品的進化。(楊開城,2008)除了基本技術效應件的發明之外,技術進化都源自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發現的功能不足,即缺陷。為了彌補缺陷,人們會將技術操作過程進行更加細致的分化,或尋找更加合理高效的效應件。對于教育技術來說,它的缺陷首先表現在它的生成物即教育系統上。雖然并非所有教育系統的缺陷都源自教育技術,但教育技術自身的缺陷必定表現在教育系統之中。所以,通過識別教育系統自身的缺陷,再沿著教育技術的操作鏈條反向追溯,我們會找到教育技術自身的缺陷環節,并根據現實的需要改進技術。教育技術學的技術人造物缺陷分析在教育領域中首開缺陷分析之先河。對于教育科學(教育現象學和教育價值學)來說,DCR主張采用基于信息流的分析方法來探究教育系統的運轉機制和整體特征。教育科學需要對現實的教育系統進行系統建模,找到構成系統的最基本、最微觀的構成成分以及這些成分組成整個系統的層次模型。由于教育系統在性質上屬于信息系統而非物質系統,因此最微觀最基本的構成單元是信息流,因此教育系統的建模及其分析必然是一種基于信息流的建模和分析。這就需要對直觀的教育系統進行信息流切分,然后在此基礎上構建運轉機制模型、探求整體特征并對這些假設進行實證檢驗。教育系統的信息流分析基本過程見圖3。
三、新教育學的理論旨趣
新教育學并不關注教育實踐的所有方面,而只關注教育系統,為教育系統的設計、開發、評估和維護提供理論知識。教育實踐的其他方面由其他學科來支撐。
(1)新教育學不宣布一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而是為制定清晰合理的教育目的和目標提供理論支撐?!鞍咽裁醋鳛榻逃康膩砜创笔菍嵺`問題,“應該把什么作為教育目的”是理論上的形而上學問題。在新教育學眼中,合理的教育目的和目標是綜合權衡社會需求、學生發展需要和人類文化遺產三方面信息以及各種行動約束條件的結果。對于教育目的,新教育學關注的是它的可達性而不是應達性,是它的清晰無歧義的表征而不是形而上泛泛的空話。
(2)新教育學不關注泛泛的方法模式,而關注如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地設計教育系統以達到具體的目標。新教育學不認為“有目的的行動就是理智的行動……而理智行動就是意味著有目的和符合目的的行動”。(杜威,2009,pp.98-99)教育目的無論多美妙、多高尚、多和諧,它與教育手段之間都不會自動建立聯系,不會是自然的統一。這種統一是具體實踐的結果。新教育學將這個問題看作是一個形而下的“技術活兒”,是一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事務,是一種教學方法模式無法解決的問題。新教育學要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供理論知識。用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教育學不可能是形而上學。
(3)新教育學不關注有效性,而關注教育實踐中的一致性。在教育研究中,有效性通常指的是某種教育干預在某種(研究)情境下令當事人(甚至蛻變成當權者)滿意的程度,主觀性、情境性很強。教育中的有效性研究存在歸因困難(無法從效果出發檢驗方法模式的有效性)、適用范圍狹窄(只適用于教學領域)、難以適用于反思性分析(沒有客觀判據確定教學失誤到底發生在哪個環節,因而拒絕理性)等困境。我們將有效性研究稱為“有效性陷阱”。一致性研究則不同。一致性是從微觀數據分析出來的。當我們發現不一致或者某種一致性水平低于可接受的標準時,我們可以從分析機制和微觀數據中找到這種不一致的來源,歸因不存在困難。一致性這個概念貫穿整個教育領域。從社會需求感知,到教育目的目標的確定,到課程產品及其體系的構建,到將課程意圖轉化為教學方案,到教學方案轉化為教學行動,直到各種考試測驗,都存在著各種一致性問題。確保各種一致性是教育實踐的基本要求。相應的,基于一致性的反思性分析的邏輯是這樣的:若目標是合理且完整的(價值取舍合理、期望合理),教育系統設計與目標是一致的且可行的(包含著設計者對各種規律的理解和遵循),且行動與系統設計是一致的(臨場處置沒有偏離預設),那么行動就是可以接受的(具體何種效果,則取決于非可控要素)。如果某次行動是不被接受的,那么可以懷疑某處的一致性被嚴重破壞。沿著上述邏輯鏈路進行回溯,結合同行對話、經驗借鑒,進行反思性分析,從而改進理念、技巧、技術、經驗、視野等等,進而提高從教者的綜合職業素養。
(4)新教育學不關注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規律,而關注教育自身的規律。新教育學認為反映教育基本矛盾的規律才是教育規律,即教育系統的運行規律才是教育規律③。教育原理是指教育系統何以達到目的的原理。這一原理是指一種技術性原理。實踐中的教育問題都是算法問題,教育規律也就必然是指這類“算法”的外部特征、內部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等等。所以,新教育學關注的是教育系統的功能與結構。這里的結構不單單是指某種靜態結構,而且指系統運作所表現出來的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從理解的角度,新教育學關注教育系統的正功能、負功能、顯功能、潛功能以及這些功能與系統結構的關系;從構造的角度,新教育學關注教育系統的構造技術。
(5)新教育學不關注實踐的成功,而關注教育系統的缺陷。既然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美好的,那么就從消滅已知的丑陋開始。新教育學堅信,既然我們無法事先知道普適的、無缺陷的教育系統是什么樣子,那么就從識別教育系統的缺陷入手,通過調整系統的內容、內在結構和適應性以避免缺陷再度發生,促使教育系統可以與它的外部環境協同進化。由于新教育學提供了構造和理解教育系統的知識,那么它便可以幫助人們理解那些系統缺陷是如何被人為地引入的,并對癥改進。
四、新教育學如何走向實踐
現代教育需要教育成為一個專業性領域。利伯曼指出,一個被廣泛認可的專業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鐘啟泉,2001)(1)范圍明確,壟斷地從事對社會不可缺少的工作;(2)工作需要運用高度的理智性技術;(3)從業者需要長期的專業教育;(4)從業者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均具有廣泛的自律性;(5)專業的自律性范圍內,從業者直接負有做出判斷、采取行為的責任;(6)非營利的目的,以服務為動機;(7)擁有綜合性的自治組織;(8)擁有具體的倫理綱領。概括地說,當一個行業能夠有組織地利用專業技術和其他專業知識,在專業精神、專業倫理規范的約束下,為社會提供專門的專業服務,并贏得社會信任、擁有專業權力的時候,這個行業就成為了一種專業。而專業領域的諸多要件中,以專業技術為核心的專業知識是專業的最核心要件。(楊開城,2012)沒有了這個要件,其他要件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新教育學只有包含了技術知識,才會使得教育作為一種專業成為可能。現代教育需要的是專業性的從教者群體,而不能單純指望教育大師——教育思想、經驗、成功的集大成者的橫空出世。個別人因機緣巧合而成為教育大師是可能的,但所有從教者都成為教育大師是不可能的,可是所有從教者都成為教育專業人員是可能的。個體的教育行動的確需要一些舊教育學所說的智慧,但整個社會的教育行動更需要專業的新教育學知識。新教育學為從教者提供的指導絕不是“只要按照某某原則規范去做就會取得何種理想的效果”的承諾,而是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種科學和技術知識。新教育學能夠為教育實踐獨立地提供知識,因此面對實踐問題,新教育學主張分工原則,只提供學科理論,并不直接參與從教者的問題解決。實踐問題是從教者的問題,新教育學并不代替從教者定義問題,也不直接解決這些問題,只是為解決問題提供理論武器。但這些武器的學習及有效運用并不簡單。
作為技術與科學的新教育學具有可用性、實用性是顯而易見的,但不一定具有易用性。新教育學對于從教者來說是有門檻的學科。新教育學所支持的教育實踐的基本模型如圖4所示。新教育學走向教育實踐至少需要以下幾方面的準備:第一,人員素質準備:通曉盡量多的哲學和其他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信息技術素養,有一定的學習毅力。新教育學的理論基礎龐雜,涉及面廣,這需要實踐者具有相當廣泛的知識面,否則難以理解教育學中各種操作技術的合理性。此外,新教育學包含大量的技術知識。大道至簡、宏術至繁。技術總要比科學更復雜,而且它們需要操作才能理解。這就需要實踐者有一定的信息技術素養和學習毅力才能掌握和運用這些技術。第二,數據準備:學科知識庫、學習活動庫、課程組件庫等數據庫。新教育學所支持的現代教育是基于數據的教育實踐。無論是教育技術學還是教育科學,都不是僅僅基于常識和經驗來思考的,它們的運用都需要數據支撐。教學設計、課程開發的數據基礎之一是學科知識體系,從教者之間還需要共享可重用的學習活動方案和課程組件,這些數據必須以數據庫的方式存放才可能使它們在從教者群體中長時間廣泛流轉。從教者不需要每次都重新構建這些基礎數據。第三,工具準備:各種設計、開發、維護、分析、診斷的自動化軟件工具。新教育學不但需要數據的支撐,還需要處理這些數據的軟件工具的支撐。只有這些工具軟件解決了信息的重復加工和自動處理以及工作效率等問題,從教者才可能從繁重的信息加工工作中擺脫出來,將注意力集中在工作的創造性方面。
五、小結
藝術社會學觀念在高等美術教育改革過程中的塑造
(一)充分認識到藝術社會學對高等美術教育改革的研究意義
藝術社會學的研究客體有藝術品、創作者與欣賞者和社會,它們是個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具體而言由社會決定和影響創作者及欣賞者,再由創作者及欣賞者決定和影響藝術品。簡而言之,藝術和社會是通過創作者和欣賞者這根紐帶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著名藝術史家岑家梧在《論藝術社會學》中提出“百數十年來,藝術社會學者在著重藝術與社會關系的分析研究,指出藝術發展的規律性,使藝術學的研究,逐漸脫離了玄學的范疇,這是這派學者重大的災獻?!彼€充滿信心地說:“現在藝術社會學,不管它的本身怎樣的幼稚,在將來,它終必能采取史精密的科學方法,吸收史進步的學說的精華,而成為真正科學的藝術學,這確是一種趨勢!”[3]蔡儀認為,包括藝術社會學在內的藝術學是以美學為基礎的,沒有美學便沒有完全的藝術學;而美學的領域應當包括美的存在、美的認識和美的創造,也就是現實美、美感和藝術美。因此,“藝術學和美學的關系,好像內切的兩個圓,藝術學是內切于美學的?!庇纱藳Q定,藝術社會學的意義“是考察藝術及其產生的社會基礎的相對應的關系,和其隨社會基礎的發展而變化的相關聯的規律。”[4]據此可知,藝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社會的方方面面息息相關的,所以想教好和學好藝術,就必須重視藝術社會學的指導作用,在高等美術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充分認識到藝術社會學對高等美術教育改革的重要意義。
(二)嚴格區分社會學批評與藝術社會學
社會學批評與藝術社會學既有內在的聯系,又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應該嚴格區分二者,不要混淆二者。一方面,社會學批評,是指把藝術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來加以考察和研究的批評方法,即是一種藝術批評模式。與社會學批評不同,藝術社會學是將藝術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進行研究討論的,是用社會學的先進的理論和觀點以及科學的方法對藝術的產生、創作、傳遞等藝術現象進行考察研究的。另一方面,社會學批評是從社會這個大環境對藝術現象各方面的影響和制約關系來考察研究藝術現象,從藝術作品、藝術家個人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中來考察研究藝術作品,從而在揭示藝術現象與社會生活的相互依存的聯系關系中體現出的社會學批評的廣闊視野。藝術社會學是把藝術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從社會生活的角度對藝術進行宏觀的、整體的、綜合的研究。由此可見,在高等美術教育改革中,高等美術教育應當立足于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從社會生活的視野對所學習和創作的藝術作品和一系列的藝術現象進行宏觀、綜合地學習研究。
(三)摒棄“庸俗社會學”的影響
中國藝術發展史上,中國藝術理論界由于對庸俗社會學缺乏清醒的辨析能力,曾一度錯把庸俗社會學的主要理論家弗里契視為“藝術學之指導者”,庸俗社會學在中國藝術發展歷史中產生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中國藝術發展受到庸俗社會學的干擾和影響是相當嚴重的。我們所說的藝術社會學立場與庸俗社會學是有根本區別的。藝術社會學是建立在一種綜合和包容的立場上,探討藝術與社會之間的各種復雜關系,研究藝術作為人類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高等美術教育中如何摒除庸俗社會學對高等美術教育影響的同時,如何正確加強藝術社會學的學科建設是至關重要的。
藝術社會學視野下的高等美術教育改革對策
(一)注重學生關注生活,加強生活體驗的培養
藝術社會學認為藝術現象與社會生活是密切聯系的,二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互動關系,例如藝術與經濟、政治、哲學、道德、宗教等的關系。在進行高等美術教育改革時,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藝術現象產生與發展的社會條件和社會背景,藝術現象的社會功能,藝術現象的藝術價值的標準和取向,藝術社會過程中的藝術生產、傳播和消費等一系列活動的完整整體的各個環節。因此,在高等美術教育活動中應注重對學生關注生活,加強生活體驗的培養。高等美術教育應當以對生活的切入來極大地豐富學生個體的經歷和體驗。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離開了生活,體驗就無法生成。如果高等美術教育中,老師對美術知識與技能技巧的傳授得不到學生個體經驗的認同,那么學生在這樣的高等美術教育中所學習到的相關的美術技能技巧就只能停留于技術層面本身,由于缺乏生活的體驗,與社會生活脫節,學生創作的美術作品就會相應地缺乏藝術生命力。
(二)注重高等美術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美國的小威廉姆E多爾在其著作《后現代課程觀》提出:教育和文化兩個方面,前者可自然稱之為教育聯系,指課程中的聯系賦予課程以豐富的模體或網絡,后者也可自然地稱之為文化聯系,指課程之外的文化或宇宙聯系,這些聯系形成了課程賴以生存的大的模體,兩者相互補充。[5]藝術社會學強調藝術現象與社會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其在揭示藝術與社會諸多因素的關系時,把藝術活動當作多種因素的復合整體,重在宏觀研究和整體性考察。這就要求高等美術教育改革中要注重高等美術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高等美術教育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不但是指教育內容、方式和類型的繁多,而且也包含著“”、“包容并蓄”等教育理念和思想。高等美術教育應當是一種綜合的教育,高等美術教育的課程改革應主要以綜合性為原則,從傳統的分科走向綜合的發展,實現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建構起綜合的學科門類。高等美術教育的課程改革還應當注重美術學科內容的綜合,將“工藝美術、現代設計”與強調審美的精神功用的“純藝術”結合起來。老師在高等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思考和討論的空間,并積極地引導學生從一點出發多點結果的多元或從多點出發以多點結果的多元地進行思考和學習。
(三)注重高等美術教育形式與內容的和諧
藝術的理想就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使二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偉大的藝術作品不僅僅在于形式,而是期望藝術作品的形式能夠體現和表達更為廣闊豐富的社會人生意義。藝術形式有其相對獨立性,如果不是結合著社會現實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創新,那么其就很有可能流于成為一種空洞的形式,所以成功的藝術作品中,形式與內容是不可分的。藝術社會學的轉向就是從對形式技巧的講究轉向對內容意義的追求。簡而言之,藝術作品的形式是完成了的內容,內容是具有形式的社會。綜上所述,在對高等美術教育進行改革時,我們應當注重高等美術教育形式與內容的和諧,即在進行高等美術教學時,要培養學生具有既要注重藝術的形式創新,又要注重藝術的內容豐富的思維。
(1)教師在制定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具體目標時,首先要對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同時還要在這一過程中把握好過程和方法以及價值導向等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和原則將之前設定的教學目標予以有效的貫徹和落實,同時為了讓課堂教學更加的生動活潑,還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定不同的教學重點,將學生的價值導向放在教育教學最為核心的位置上。
(2)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對學生自身的發展予以高度的重視。每一門課程的教師在教學之前都應該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詳細的了解,這樣才能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確定之后,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的和教材的教學內容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的增強教學活動中的針對性,從而也更好的保證了教學效果。
(3)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學生才是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的主體,所以在教學當中要充分的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分出不同的層次,同時還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這樣就會使得處在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獲得屬于自己的知識和收獲。
2設計精巧的教學課程使得教學擁有了更好的環境和氛圍
(1)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認知和體驗以及實踐三者相結合的方式對課程進行科學的設計,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情況,和學生形成有效的互動,這樣就使得學生可以更加充分的融入到課堂當中,從而也加強了教學的效果。
(2)了解學生的特點更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因為這門課程大多針對中低年級小學生,所以豐富、生動的教學手段方法和活潑生動的教學氛圍很有必要。讓學生融入學習環境中.讓學生用眼看、用耳朵聽、用腦子想、用嘴巴說、用手做,全身心地學習,在創設情境、辯論交流、模擬實際情況、提問解決、實踐等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中學到知識,使學習生活充滿樂趣。
3讓品德與社會的課堂融入生活中
學校給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定位是緊密結合學生的社會日常生活,其關鍵是不局限于課本,盡量向課本外拓展延伸,大量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和調研活動。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尋找各種途徑讓學生做社會調查、踐行社會研究、參觀相關社會現象,讓學生真正走出教室,見識廣闊的社會環境,真實地體會社會道德標準,培養適應社會的各項綜合能力。就像杜威所說:“離開了參與社會生活,學校就沒有道德目標.也沒有什么目的。”我們要讓學生接觸真實生活的鮮活事例,體驗社會生活和將來需要經歷的人生。
4采用有效模式多角度地展開教學
(1)充滿激情講明道理的模式。它以傳統講解模式為基礎,在品德與社會等各種課程中都很適用。這種講課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主體,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途徑是激情講解、直觀展示、評價作為、豐富情感等。它可以讓學生自己了解感知、分辨是非、找出對錯,最后真正知道自己該干什么。這樣的學習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很短時間里學到了豐富的知識。
(2)角色扮演模式。這種模式具有趣味性??蓜撛O日常生活里典型的常見相關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感同身受地體會到生活中的這些是非。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以行為訓練為主.但是這樣的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適合故事感較強的課文,以論述為主的課文則不適用。大部分低年級小學生都適合這種模式。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激起他們的興趣。
5與實際相結合是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關鍵方法
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的目的性很強。就是要改變學生不良的態度和行為。為了讓這門課更高效,就要讓課本中的內容與實際生活中的情況相聯系,為學生組織有趣豐富的活動.拉近學生與這門學科的距離,使他們真正參與其中,并通過自己的研究、判斷、評價建立屬于自己的是非觀念。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事,什么是不能做的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畢竟經歷的事情很少,對很多事情的認知不夠深刻。
6結語
教學過程應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知識技能的傳授和掌握總是在一定的思想體系指導下進行的,體現思想教育的作用。在教學中,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通俗道理和簡潔語言,寓理想道德教育、國情國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于化學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各環節之中。讓學生在不斷地積累知識的同時,逐漸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樹立科學的人生觀。
2.高一、高二階段的教學應突出化學的社會性
化學教育的社會化,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為化學教育專業化作好精神準備。還能讓大多數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認識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開展化學社會性教育,可產生積極的誘導因素,使學生喜歡化學,這是學好化學的先導,也是化學專業思想穩定的必經之路。3.結合筆者所在校大多學生來自農村這一具體實際,開展化學教學工作。
(1)結合教材講授化學史結合教材內容概括介紹我國造紙、制火藥、瓷器的燒制;石油、煤的最早使用;侯氏制堿法的貢獻;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介紹拉瓦錫對“燃素”的否定、道爾頓原子科學的假說、凱庫勒苯環結構的夢得、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提出,以及居里夫婦釙、鐳元素的先后發現……。介紹化學及其應用的新成就和發展趨勢。這不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能陶冶學生的愛國之情,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激發學生頑強刻苦和奮發向上。
(2)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遵循化學教育社會化,應使未來公民掌握有應用價值的知識這一宗旨,加強化學教學同工農業生產相聯系,應成為中學化學教學的方向。例如:
①貴州紅壤、黃壤多,土壤呈微酸性(pH多在5~6之間),且土壤粘性重、缺腐殖質、團粒結構較差、不利于農作物生長。因此,土壤改良時,應施以石灰和增加有機肥的使用等。
②肥料的合理使用。貴州農村大都有糞尿拌灰或把潮解的硝銨埋在草木灰里的習慣,為改變這一狀況,必須結合化學知識,讓學生了解銨態氮肥(如NH4NO3、NH4HCO3)及酰胺類肥料[如CO(NH2)2]等遇堿(草木灰中含有堿性鹽類K2CO3等)都會反應放出氨氣,從而使氮肥肥效降低??傊?,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應結合教材適當對學生進行環境化學、農業化學、醫藥衛生化學、生活用品中的化學等方面知識的教育。這樣,不但能鞏固學生的化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精神。使學生明確化學科學對升學、科研生產、生活、工作的所有領域都能發揮巨大作用。
3.高三階段的教學應面對現實
當外界新信息被感知后,個體就會對感知的信息進行加工和判斷,在與原有的價值觀念比較的過程中,要么否定新知識,要么暫時接受或擱置,形成道德理性,然后不斷尋求信服的依據。因此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如果只一味灌輸,就會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學生知道了并不代表接受了,應然結構并不代表著必然,道德理性還需向道德情感轉化。個體自覺或不自覺地會在現實社會中檢驗被暫時接受或擱置的新信息。如果社會現象或事件能夠對新信息提供足夠的實踐佐證,新的信息將替換或瓦解原有的價值觀念,形成道德情感。如果不能,則反之,或者更為嚴重,會使個體產生不屑或叛逆的心理。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應與現實社會緊密結合,關注社會熱點難點道德事件,并作出正確引導,突出社會道德模范,增強教育的現實感,在時代背景和現實生活中不斷強化學生的認同感,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經過了實踐佐證的新信息就會被理性的個體存儲在價值觀念中,內化為個體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個體對于外在所倡導的道德規范、價值標準等最深度的認同,并使個體對于社會道德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道德信念一旦形成,社會道德就會轉化為個體內在的信念而成為個體道德最深層的根據。其中道德意志是道德信念形成的中介,至關重要。道德意志體現出自覺、果斷、堅持、自制的特性,能夠排除內部或外部的障礙,使個體表現出堅持精神和堅強的毅力。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學生的道德信念,首先就得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沉重的責任感和光榮的使命感。個體形成道德信念并不是道德內化的終點,而是第二個階段的起點。成功的社會道德內化是以自覺的外化道德行為逐漸養成道德習慣并最終形成道德品質為衡量標準的。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行”。只有通過從感知到內化到行為外化的過程而確立的道德信念才更加牢固,對個體行為的自律意識也最強??梢?,道德內化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過程,是一個內外界信息交流交換的過程,并非單向流動或單純的主觀建構過程。
二、隱性教育與道德內化的契合性
1.隱性教育的滲透性
隱性教育的滲透性體現在教育環境、教育主體、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等多方面。隱性教育秉承“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熱衷于創造和諧靈動的校園環境,用環境去感染和熏陶學生;教育主體“學為人師,行為師范”,率先垂范,用人格魅力去教育學生;教育內容豐富多彩,來源于現實生活,具有時代性;教育手段多樣,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和選擇判斷的權利。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就滲透到了環境、文化、娛樂、網絡、輿論等非正式教育載體中,使學生由非認知心理獲得這些感性道德信息,不僅排除了學生對道德說教的逆反心理,而且能激發他們參與學習的意愿。這些都將有利于道德內化過程中感知階段、判斷階段和培養道德情感階段的順利進行。
2.隱性教育的交互性
隱性教育的滲透性使得受教育者獲得的信息以感性認識為主,感性認識還有待于向理性認識轉化。轉化的過程需要教育者的引導和點撥。而QQ、微博、微信、娛樂活動等都是很好的隱性教育的載體,借這些載體,教育者改變了高高在上的權威模樣,受教育者也改被動為主動,兩者之間成為一種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教育者不僅可以實時對受教育者提供指導,幫助受教育者歸納、總結、升華感性認識,逐漸形成理性認識。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會敞開心扉表達真實的想法和看法,很多在課堂上不敢表達的疑惑或不滿都可以借這些載體表達出來。教育者還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人生經歷,了解學生已有的默會知識,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糾正。隱性教育的交互性使得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時間空間距離都縮短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及時對某一現象或熱點問題進行及時的分析和答疑解惑,為學生新的價值觀念提供更多更現實的佐證,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理性向道德信念轉化的關鍵。
3.隱性教育的實踐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一個知、信、行的過程。其實質是讓學生把外在的核心價值體系內化為自己的道德信念,并外化為自覺的行動,行是最終的目的,行更是強化信仰的方式。大多數的感性認識要通過實踐獲得,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需要社會實踐來培養或鍛煉。同時,受教育者是否具備了核心的道德信念也需要實踐來檢驗。隱性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課堂內的討論、答疑、演講,課堂外的參觀踐學、志愿服務等都能使學生了解社會、認識國情,激發他們的愛國精神和創新意識,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學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到群眾中開展社區服務、敬老扶困等實踐公益活動,能逐漸形成良好的價值認知、判斷和行為能力,能使學生在關愛他人中磨練自身的毅力,培養吃苦耐勞精神和節儉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4.隱性教育的長效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絕不是一朝一夕,或一個學期能夠完成的。隱性教育注重引導受教者自悟自省,秉承“水滴石穿”的精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旦開展將具有長效性和穩定性。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需要多元的教育者,需要學校教育者們和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和塑造。隱性教育社會化的特點使得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可能成為教育者。核心價值體系內化的兩個過程不是一次單循環,他需要周而復始的運動,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培養道德意志,強化道德信念,規范道德行為,糾正偏差,總結經驗并上升為理性認識,然后再實踐再總結。隱性教育的長效性特性恰適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這一要求。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隱性教育途徑
1.創新認知方式,增強滲透性
首先,把隱性教育方式滲透到教育理念中。學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體,具有主體性。教育者應充分意識到學生的主體性,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了解學生的默會知識、滿足學生的需求、解決學生的困惑開始,盡量做到施教于無痕,受教于無形。其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滲透到各門學科的教育中。價值觀教育不僅只有思想政治課承擔,歷史、地理、化學、物理等等幾乎所有課程都能成為價值觀教育的載體。并且由于這些課程非政治性的特點,更容易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念。最后,滲透到學習、生活的全環境全過程中。環境創造了人,人是環境的產物。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從課堂上拓展到整個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中,用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崇高的道德環境去感染和熏陶他們,使他們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并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
2.借助多媒體網絡,增強交互性
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發散性的信息傳播結構使得政府和教育者對于信息和網絡輿情的控制力大大下降。但是,網絡的隱匿性消除了學生的逆反心理,即時性縮短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廣泛性豐富了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增強了教育者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教育者可以隱匿在網絡中,實時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地對一些片面或虛假的新聞報道作出闡釋,掃除社會瘴氣,匡扶正氣,傳播正能量,引導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教育者可以通過創建專題論壇、紅色網站,開設微博,建立微信公眾賬號,通過QQ、微信、郵件等在線答疑等方式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3.強化體驗教育,增強實踐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內化為學生的道德意識,而且價值觀也需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外化出來。教育者可以開展多層次的體驗教育。第一層次,課堂上。課堂上可以通過討論、演講、答辯、情境教學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創造“人人參與、人人思考、人人施教”的學習體驗氛圍,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的感知力度。第二層次,社會實踐。突出社會實踐的自主選擇性。社會實踐的主題、地點、方式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讓大家充分感受到“我的地盤我做主,我的需求我選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由理性認知培養出道德情感,并進一步形成道德意志。第三層次,人生體驗。秉承“一日為師,終身為友”的理念,和學生互為良師益友,相互鼓勵扶持,教學相長,使其在漫漫人生路上,用自身人生歷練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悟出人生的真諦,形成道德信念,并激勵學生不斷地去踐行理想信念。
4.發展社會教育,增強長效性
(一)和諧社會理念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依據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階段,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發展還不夠完善,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定矛盾。尤其是在各種信息相互沖擊的今天,需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使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社會的理念相一致社會和諧發展,需要做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的全面和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涵蓋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素質教育及義務責任等多方面的內容,并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三觀。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社會理念相一致,因而,更加需要在和諧理念的引導下創新思想政治教育。
(三)創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新時期,我們需要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也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體現出了我國社會的本質特點,同時也詮釋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與家庭美德的內涵。所有這些內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由此可見,創新思想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與選擇。
二、創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觀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聯系加強,尤其是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各種思潮相互激蕩,國內環境發生了改變,大學生的思想也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因而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要轉變思想觀念。和諧社會是時展的要求、是世界發展的主流趨勢,在和諧理念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樣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建立現代的、科學的教育系統,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和諧社會”的理念進行深入學習,從教育思想、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不僅要引用系統、完整的馬克思理論與科學發展觀的最新成果,同時還要融入“中國夢”的思想,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科學化的理論,并且能夠受到和諧思想文化的熏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提高思想政治駕馭的現實性,幫助學生建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同時要鼓勵學生學好專業課程,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擴展知識范圍,開闊學生視野。在人才培養方面,僅僅從思想政治角度出發不能滿足新時期教育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更注重與國際接軌。
(二)創新思想政治教學方式在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的思想政治教學中,無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和諧社會理念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該結合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充分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強調多方面交流??紤]到當代大學生思維靈活,敢于爭辯的特點,需要挖掘各種教育渠道,例如QQ、微信、微博、人人等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將各種網絡平臺視作思想政治教育宣傳的陣地,加強和諧理念的宣傳;利用教師的榜樣力量,感染學生,激發學生踐行和諧社會的理念,積極主動的學習和吸收先進的思想教育內容。在教學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個體教育和群體教育相結合的方式,遵循學生思維規律,強調教育實效性和針對性。除了課堂教育之外,采用專題報告會的方式也能夠獲得很好的效果。另外,雙向互動法也是一種十分受大學生歡迎的方法,師生之間能夠實現平等對話,給教師一個更清晰了解學生心理變化情況的機會,了解學生的思想誤區并對其進行正確引導。
(三)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良好的環境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條件,可以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來營造出和諧的文化氛圍。學校要深化文化的育人功能,注重校園內部環境的設置,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布置校園景點和設計宣傳欄的內容。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平臺。為了加深“和諧”理念在學生心中的印象,可大力開展“和諧”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從校風、班風開始,積極開展班級主題班會和主題實踐活動,將“和諧”理念融入到學生的生活日常中。定期開展各項校園活動,例如,和諧、文明寢室文化節活動、“中國夢”主題的演講比賽、“和諧校園”的詩歌朗誦、征文、攝影大賽等,在活動讓學生無形的接受和諧社會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問題模式
教學模式的改革是一項創新活動。教師為適應時代變革對教育提出的要求,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發掘課堂教學的潛力。教師的素質及其相應的教學水平,也將在教法改革的實踐中逐步得到充實和提高。而英語教學由于在高職院校提升層次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受到了高度重視。從某種程度上說,英語教學質量高低,關系到高職院校培養質量和聲譽的好壞,關系到能否培養出符合當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所要求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因此,加強高職英語教學的研究,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這對于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學生英語基礎層次多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有兩大塊,一是“三校生”(技工學校、職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相關對口專業的單招生)。他們在初中階段學過三年英語,英語基礎非常差,對英語不感興趣。二是普通高中畢業生。他們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整體水平不高。生源的復雜性造成了學生英語水平差距特別大。面對這種多層次、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較差的學生,我們原有的教學方法已完全不能適應,教學內容也略顯偏深。因此,教師要按照統一的教學大綱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規定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任務難度很大,教學質量更是難以提高。所以,必須改革原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
1.2教學定位不準
多數高職英語教師都畢業于本科院校,在教學觀念和實際教學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受到本科英語教育的影響。而恰恰,我們高職院校所使用的英語教材也有很多是從本科英語照搬而來的,但“本科英語”教學開設二年,高職英語教學卻只開設一年,因而在有限的學時內要讓高職學生掌握扎實的英語基礎和熟練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幾乎是不可能的。
2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檢討
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主要源于原蘇聯的外語教學模式,即發展成為精讀教學模式。就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情況而言,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基本上沿襲了這種大學英語精讀教學模式,主要強調“注重語言知識”,本質上成為本科英語教育的另一版本。教學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英語教學中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教學停留在傳統模式教學手段上。教師以講解課文、詞匯和語法知識為主,難以將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目的落到實處。這種海量知識的課堂教學,使得高職英語教師和學生均感到力不從心,教學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最重要的是海量的理論知識與實用的環節脫節,與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也相距甚遠對人才知識結構的需求。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從事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應用人才”。在教育部高教司下發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職英語教學應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將打好語言基礎和培養語言應用能力并重,著力培養學生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由此,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應緊貼高職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學目標和培養學生職業英語能力的基本教學特性。而顯然,傳統的精讀教學模式,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直接影響著高職英語教學。乃至高職高專教學的進一步發展,亟需改革。
3“3s中心”教學模式芻議
由于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從事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應用人才”,因此高職英語教學需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強調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著力培養學生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必須融合現代教育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在一起,把教育觀念的轉變、更新和信息技術的應用結合起來。一個理想化的英語教學模式應具備以下以下特征:1)輕松愉悅的語言學習氛圍;2)學習內容學生樂于接受,且針對性與適用性均較強;3)突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思想。
而“3s中心”教學模式,則是近年來針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提出的教學理論,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它主要包括“以社會需求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以學習主題為中一(Subject—centered)”的英語教學?!耙陨鐣枨鬄橹行摹笔侵?以社會第一線的職業崗位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是指:一切教學活動圍繞學生展開,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提高其英語的各種技能和熟練地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以學習主題為中心”是指: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都以一個主題為中心。即從不同側面圍繞一個學生感興趣并能引起思考的共同主題,在這一主題下把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課堂教學以單元主題為中心,語言作為信息載體,學習和掌握語言是為了獲取信息,領會主題內容的意義,從而培養學習者的英語應用能力?!?s中心”教學模式理論為建立高職英語教學新模式提供了借鑒。
總之,高職英語教學必須突破原有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模式,建立以整套全新的適應高職學生實際情況和社會發展要求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以“3s中心”教學模式為主,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喜學了學。
參考文獻
[1]黃和斌,等.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H].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一)絕大部分大學生對誠信的現狀持樂觀態度
當接受問卷調查的大學生被問到“你認為你們學校學生的總體誠信狀況如何”時,認為“很好,不需要過多擔憂的”的占27.59%;一半以上認為“一般,只是個別行為”;僅1.15%的人認為“很差,值得思考”。這說明絕大部分大學生對誠信的現狀持樂觀態度。由此可見,目前我省學生的誠信水平總體上較高,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響,仍有部分學生的誠信水平需要改進和提高。
(二)大多數學生不愿意參與學校開展的誠信教育活動
通過調查,相關數據表明,大多數學校會定期開展誠信教育活動,但提到參與活動,41.38%的大學生表示“不會”參加,“覺得沒意思”;只有40.8%的人“會積極參加”。既然各高校都有開展關于誠信教育的活動,那學生為什么不愿意參加?除了大學生自身的問題之外,學校是否應該反思下誠信教育活動的開展形式以及其開展的真正意義呢?
(三)大學生誠信缺失的表現形式多樣
調查題目中所涉及的考試作弊、貧困生身份造假、論文剽竊、求職失信、上課幫點到、撒謊請假等誠信缺失的表現形式,現在的大學生均有不同程度涉及。其中有高達81.61%的同學認為“考試作弊”現象頻繁;還有76.44%的同學認為“上課幫其他同學點到”很常見。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形式日益多樣化,這已向我們昭示著當代大學生的誠信狀況不容樂觀,完善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刻不容緩。
(四)大學生的學業誠信狀況令人擔憂
調查時,當被問及“據你了解,周圍同學考試作弊是否會被發現”時,七成以上同學表示“偶爾會被發現”;僅有3.45%的人認為“一定會被發現”。從調查數據來看,大學生的誠信品質總體是好的,態度也是積極向上的。然而大學生不誠信現象卻屢屢發生,面對這些問題,加強其誠信教育,完善其道德人格,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統化工程。
二、提高大學生誠信水平的對策措施
(一)加大高校誠信教育的力度
首先,加強高校誠信校園文化建設,改變高校目前“重知識技能傳授,輕道德素質教育”的局面,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誠信教育主題活動,在學生中樹立誠信意識,這是促進師生身心和諧以及人際關系和諧的有效途徑。其次,要把誠信貫徹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通過校廣播臺、校報、校內網等媒介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同學恪守道德要求。而加大高校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宣傳力度也是重要舉措之一。高校學術造假、學術腐敗等行為屢見不鮮,這些現象的負面效果往往比普通失信行為有過之而無不及,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巨大影響。對于那些損害學術道德的失信行為應予以曝光和嚴懲,用誠信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城墻。
(二)建立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誠信信息反饋與溝通機制
構建學校與家庭積極互動的誠信網絡。首先,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的教育內容之中應努力給學生營造誠信的家庭氛圍。其次,應通過信息交流等方式,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有效地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監護與引導,共同營造誠信的環境,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誠信道德品質。所以說,學校誠信教育是重點和主導,家庭誠信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三)建立大學生誠信約束機制
1.建立、健全大學生誠信評價制度:從老師、同學和大學生自身三個角度對大學生的誠信狀況作出定期書面化評價。
2.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規范信用考評體系:針對大學生誠信狀況,形成書面化、系統化的大學生誠信檔案,并基于誠信檔案進一步形成規范化、系統化的信用考評體系。
3.建立和完善懲戒機制:針對大學生不誠信狀況,采取行之有效的監督與懲戒機制,讓誠信之人一路暢通,讓失信之人寸步難行。
(四)重視社會誠信教育的導向作用
1.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2.加強社會保障制度
人不僅作為一個個體存在于這個社會,更是作為社會成員存在于社會。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黃淮學子來說,對人生意義的追求,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目標。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就必須有創造性的實踐。在當今社會,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人在扮演,每個角色都在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和義務。責任感是指,在社會里,每個人對他人在心里和感覺上的倫理關懷。具體來說,個體履行社會責任的態度,是個體對自己承擔義務的自覺認識。黑格爾指出,“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責任這樣一種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講,道德就是自覺的履行責任,培養自己社會責任感的過程,是人的社會化過程。人與人的本質規定之一是責任,是客觀要求和主觀追求。社會責任感是指一個獨立的自然人對社會、集體、國家、他人所承擔的義務。作為道德的一種表達形式,社會責任是知、行的統一,是人的內在修養和外部行為規范的結合。
二、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缺失的表現
(一)重視自我價值,輕視社會價值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缺失體現在重視自我價值,輕視社會價值。主要表現在重個人,輕社會。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的需求為目標,崇尚“追求自我”往往忽略了家庭、社會的責任。當個人的需求和集體的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往往只強調了個人的需求而忽略了集體的利益;當個人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發生矛盾時,往往強調個人的利益,缺乏個人為國家犧牲的精神。
(二)目標定位不合適一部分大學生往往以片面的追求個人的發展和前途,而忘記了自己作為一個社會成員,還應該為集體、為國家盡一份責任。他們往往局限于自己的理想,并沒有把自己的理想和集體、國家的責任有機的融合,缺失必要的擔當意識,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責任感日益淡漠。
(三)社會公德意識淡漠應當承認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思想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有部分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淡漠,主要表現在缺乏禮貌;知行不一,實踐能力差;損壞公共財物;考試舞弊等。
(四)權利與義務關系不明確,缺乏感恩之心當代大學生表達自己權利訴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凡事往往以追求自己的利益為目的,不擇手段,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只是強調家庭、集體、國家的幫助,缺乏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一部分大學生認為父母供養自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懂得體恤父母的辛苦;一部分大學生認為自己交學費,自由選課,自由就業是理所當然的,是自己的權利,而他們往往忽視了自己應該履行學校的紀律,尊敬師長。極少數大學生對幫助自己的老師,學校,資助自己讀完大學的社會熱心人士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學業有成之后,應該回報社會。
三、新時期當代大學生責任感教育的途徑
(一)以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導向,不斷豐富和完善社會責任感內涵一是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當代大學生認識到歷史賦予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旋律,反映出中華民族發展的趨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此,必須發揮思想教育這一強大的力量武器,來武裝當代大學生頭腦,不斷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覺的修正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把自己的價值控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把自己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二是加強公民道德意識,培養當代大學生正確的權利觀和義務觀。社會責任感是公民對社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履行各種義務的自我自律意識,是一種基本的公民意識。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拓寬和社會的接觸面一是加強校園文化培養,開設第二課堂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慢慢的積累,形成一定的文化沉淀。校園文化的建設能使廣大大學生促進責任感教育的形成。校園文化不僅是當代大學生責任感形成的重要陣地,而且也是社會道德架構的支撐。是教化人、塑造人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高校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使之成為大學生責任感教育的平臺,要使之成為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感和個性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的平臺,要開展廣泛和持續和諧校園文化活動,努力使社會責任感教育滲透到校園的各個角落,使得大學生自覺地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使得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成為基本意識和形態。二是不斷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努力培養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是知行合一的統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