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華傳統美學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學美術教學既要注重知識傳播和技能鍛煉,更要通過藝術的熏陶砥礪道德品質,完善人格修養,實現對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實現這一目標,傳統文化積淀的精神財富是取之不盡的瑰寶,中國傳統文化閃耀著崇高的人性光輝,胸懷、仁愛、誠信、修身、立志、廉潔、犧牲……這些美德都是傳統文化的信仰,也同樣應該成為我們鍛造人文素養,完善人格的信仰。傳統文化對拓寬審美視野、提高藝術修養大有裨益。中國傳統文化凝結了哲學和藝術的結晶,在中醫、科技、文學、藝術、教育各個領域積淀了無數令人為之傾倒的作品,其形態、功能、內涵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情趣和精神狀態,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寶貴財富。脫離傳統文化的積淀空談藝術修養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傳統文化和中學美術教育間存在著無法割裂的關系,是美術學習和創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寬審美視野、提高藝術修養、提高藝術修養,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進入更深的藝術境界。
二、當今中學美術教學與傳統文化結合丞待加強
“重知識,輕素養”根深蒂固。當前中學美術教育在提升人文素養上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重知識,輕素養”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術技能傳授,忽視審美感受培養;二是注重美術形式學習,忽視文化低云積累;三是注重美術學科本身,忽視跨學科交流。這種局面下,美術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導致部分學生文化素質蒼白、難以厚積薄發。因此,強化傳統文化的熏陶,從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中吸取精華,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積累文化功底,是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重洋輕土”一度普遍存在。無庸質疑,當前我國中學的美術教育實踐中仍然存在“重洋輕土”的現象,表現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術教學模式,側重西方美術能力鍛煉,比如繪畫上過分重視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畫“、速寫等西方畫種教育,忽略中國畫的表現技法和形式。重視這些并無不妥之處,西方的焦點透視、解學、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鍛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此薄彼、“重洋輕土”。這種情況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識尚且模糊的狀態下,盲目追求“中西結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視精神內涵,這對培養真正優秀的美術人才并無益處。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是相互融合、取長補短,我們應該時刻清醒地認識到,只有立足傳統文化,我們才能“拿來”得更理直氣壯,避免陷入盲從和消極。
三、中學美術教學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舉措
中華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個兼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諧社會,在各個方面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將大有裨益。對中學美術教育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在優化課程設置上下工夫。課堂教學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可以考慮在中學美術課程中增加傳統文化和傳統美術課程的比例,加大跨學科交流的力度,把優秀藝術作品引入課堂,充分利用課程設置的示范作用,鼓勵學生廣泛深入地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欣賞傳統文化的藝術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底蘊。
2.在創新教育模式上下工夫。美術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讓優秀的內容走進課堂,又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博物館、美術館,走進節日風俗、祭祀儀式,有條件的中學還可以鼓勵學生呢感走出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進行社會實踐,到國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實地考察接受,了解我們國家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進而進行保護和傳承。同時,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創新教育模式的應有之義,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也應相應擴展,發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勵的互動教育關系。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 美術學科 教育
近年來,中學教育中普遍興起了傳統文化風潮。無論是各地舉辦的經典誦讀活動,還是身著傳統漢服的成年儀式等都體現了傳統文化思想的回歸,這是可喜可賀的。具體到中學的美術學科教育,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更是責無旁貸。應引導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參與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藝術修養和人文素養,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責任感,這也是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必由之路。
一、中學美術學科教育現狀與環境
當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整個社會文化趨于浮躁。特別是中學生受到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對商業性和娛樂性的大眾文化趨之若鶩,普遍忽視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在其成長過程中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所謂“快餐式文化”,這對青少年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例如國外卡通動漫的泛濫,盡管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但是很多宣揚暴力、粗制濫造的影片也充斥著屏幕。為了抵消這種不良影響,在中小學中開展弘揚傳統文化教育,回歸傳統文化精神應當是刻不容緩。反觀當前的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普遍存在著偏重技法學習,忽視對傳統美術精髓的了解,忽視民族感情的培養和民族文化元素的繼承。長此以往,終將導致民族審美文化的破壞,學生對民族認同感的衰減。
二、何謂傳統文化及在美術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自遠古而一直傳承下來,到現在,乃至將來,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風俗、心志、文化、藝術、制度等。它包括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風,重視高尚的精神生活、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等。而在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傳遞與塑造怎樣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呢?
其實,傳統文化中的知識和民間工藝等只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表現形式或載體,深層次的價值觀念、思想和行為方式才是傳統文化的內核。因此,我們要繼承發揚傳統、立足現實、面向未來,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和審美情趣。依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及美術學習的特點,吸取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時展的新元素,通過美術這個載體,不斷創新、充實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發揮美術教學在弘揚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間傳統文化的精華,將其作為一種美術教學資源,適時滲透,讓傳統文化為美術教學服務,開辟美術教改的新天地,使學生的素養及人格、個性等得到全面培養和發展。讓學生對藝術的學習不僅僅是技能技巧的學習,而成為一種文化關照下的學習,讓學生在一種文化情境中理解藝術,并通過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感受和學習,進而參與文化的傳承、表達和創造,塑造民族精神。
三、通過美術課堂教學應使學生傳承下去的傳統文化理念
(一)熱愛生活的思想。藝術源于生活。一個藝術家首先是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藝術家創作的作品無不體現出他們對生活的熱愛。所以我們首先應將學生培養成一個熱愛生活的人。試想齊白石筆下那栩栩如生的小魚小蝦平淡中透出幾分天真,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看了怎能不讓人悠然忘我,喜愛上這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呢?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我們應教會學生珍愛生命、熱愛自然。
(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懷。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強調天人合一,講究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這在現代社會更是難能可貴的。地球是所有人的家園,我們只有愛護環境,善待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才能實現心中的理想。在宋元時期的山水畫里我們可以找到中國人所向往的精神家園。這些畫作里無不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植物,山水,陰陽、動靜、明暗等平衡,這些理念與如今的和平發展、愛護自然、保護地球、構建和諧社會不謀而合。
(三)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中國是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與文明的大國。在華夏大地上幾千年來繁衍生息著不遜色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中華民族。我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通過美術教學,使學生了解祖先的輝煌創造,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必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強民族認同感,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四、我們應該怎么做?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我們可以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精華、精神積淀、審美情趣,通過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完成育人的功能,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體做法如下:
(一)進一步強化藝術鑒賞課,在歷代的優秀作品中找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的歷代美術珍品浩如煙海,是每個時代傳統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每一幅作品都是時代精神的產物,包含著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入了解作品,也包括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化、風俗、地理等知識,把每件作品都作為反映歷史的鏡子,從中探究中華文明的脈絡。
(二)加強民間美術的發掘和整理,強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國民間美術源遠流長,如木版年畫、剪紙、刺繡、泥塑等都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民間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是中國人的審美理想的寄托。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當地實際,通過帶領學生參觀展覽、拜訪民間老藝人,親自動手實踐等活動使學生體驗民間美術的無窮魅力。
【關鍵詞】中美 教育 教學 文化傳統 差異
【中圖分類號】G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8-0001-02
中美的教學無論是命題、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還是教學模式、作文評價都存在很大的差異,那么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呢?筆者認為,中美文化傳統的差異是導致中美教育差異最根本、最深層次的原因。
一、文學源頭
《詩經》是我國文學的源頭,對我國的文學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首先,《詩經》以抒情為目的,奠定了我國文學的抒情性。其次,《詩經》抒寫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經驗,其材料基本來自現實生活而很少有幻想的成分,對我國后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三,《詩經》有著顯著的政治和道德色彩,敢于對統治階級中的腐敗現象提出批判,所以后世寫作評價中政治性和道德性都是重要指標;最后,《詩經》在表現個人的情感上有些克制,故而顯得平緩,這種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同樣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同樣持續到現在,并且將繼續持續下去。所以我國的作文題抒情意味濃郁;字數較少而且含蓄籠統,有很多隱形限制;作文材料主要來源于生活,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觀察。
朱維之、趙澧編寫的《外國文學史·歐美卷》中指出:“歐美各國,有著共同的文化淵源,文學發展的歷史關系比較密切,因此,盡管它們的文學有各自的民族特征,也存在著種種復雜的情況,我們仍然可以把它看成一個整體。”與《詩經》同時代的荷馬史詩被稱為“英雄史詩”,是歐洲文學的源頭,是歐洲敘事詩的典范,奠定了西方以敘事為目的的文學風格。其次,荷馬史詩反映了廣泛而又豐富的社會生活、社會斗爭,美國的寫作題材更體現個人對社會現實人文歷史的關注。再次,荷馬史詩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時,運用了豐富多彩的比喻,構成“荷馬式比喻”,對后世文學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最后,荷馬史詩在刻畫人物時,很少進行心理描寫,而多用動作和語言寫人物性格等對歐美文學同樣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文化心理
“求穩”是中國人普遍的文化心理。我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相對封閉的封建制度下,以農耕經濟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這種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人們的小農經濟的思想——僅僅滿足于維持簡單的生活和基本的生存,整個社會封閉保守,運行節奏緩慢遲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識。中國傳統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基礎之上的,“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準則,主張“折中調和,過猶不及”。中庸與平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國人缺乏創新意識與進取精神。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這些從歐洲大陸到達殖民地的人中有貴族、地主、資產階級,以英國人、愛爾蘭人、德意志人和荷蘭人最多,這些人大多數受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影響,特別是那些遭受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的人,往往思想激進、見解獨到。他們人格獨立、思想解放、強調個人價值、崇尚開拓和競爭、講求理性和實用,講究速度與效率,勇于應付各種挑戰,“求變”是他們普遍的文化心理。
“求穩”和“求變”這兩種迥然不同的文化心理折射到教學上,自然使中美教學呈現明顯差異:
中國的基礎教育舉世聞名。“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求穩”,自然特別強調“基礎”。建國以來我國的幾次大規模的教育改革中,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性這一點絲毫沒有撼動。強調基礎知識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妥,但基礎知識的內容和教授的方法都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不斷更新。
在中國人的印象中,美國教育似乎并不強調基礎。有人對中美中學生素質作了八點對比,中國惟一的強項就是基礎好。為什么我們基礎好卻創新少?為什么我們參加國家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可以拿獎,卻拿不到諾貝爾獎?因為我們培養的是“考生”,他們只會答題而沒有創新意識。美國的教育并不是不強調基礎,只是他們的基礎是“活的”基礎,“變的”基礎,是隨著時展不斷變化著的基礎。正因為這“變”才有生命力、創造力。
三、價值取向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重人倫、重集體。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永遠是“小我”和“大我”;而“小我”和“大我”的關系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人們習慣在‘大我’,甚至‘無我’的集群化共同體或等級共同體中生活。從儒家的“修己以安人”,到墨家的“兼愛”,到法家的“廢私”“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群體至上”的價值觀就這樣不斷地得到確認和強化。在此過程中,也論及人的主體性、創造性,但這種主體性永遠讓位于“大我”,服從于“大我”。“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等就反映出中國人的價值取向已經自覺地依附和歸順于群體。在中文里,“私”是明顯帶有貶義色彩的詞,如自私、私心、私情、私生子等。同樣,“公”則帶著明顯的褒義取向,如公平、公道、公德、公仆等。
“首孝悌,次見聞。”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友愛兄長的道理,其次才是學習知識。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社會人倫,因此中國古代教育從《三字經》到“四書五經”基本上是道德教育,極少涉及自然現象以及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這些故事經久不衰,代代相傳。從“修道之謂教”到“溫良恭儉讓”,中國人從小學的就是道德仁義,教育注重的是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儒家的“仁”。于是,中國德育直接和最終指向的都是社會而不是個體,個體的存在是為了調和社會、利于他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就要“兼濟天下”。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這種教育引領下,學生要逐漸學會隱藏、忘記乃至放棄自我。于是教育的目的是讓受教育者成“仁”而不是成人,學生學習的重點就是求善而不是求知。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這些從歐洲大陸到達殖民地的人大多數受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影響,他們人格獨立、思想解放、強調個人價值、崇尚開拓和競爭,追求民主自由和個性解放,喜歡標新立異,其核心是個人中心主義。在美國人的價值觀念中,至高無上的就是個人、個人利益,個人凌駕于集體之上,甚至凌駕于制度之上。集體為個人存在,制度為個人設立。美國的德育更多地直接指向個體,把道德的問題歸屬于個人,還原了道德的本色,道德不再為政治服務,同時保證了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所以美國的教育目的是讓學生成“人”。
“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這兩種迥然不同的價值取向折射到教育上,自然使中美教育呈現明顯差異:
1.統一與多樣
漢初,董仲舒復興了被扼殺達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即“大一統”的政治思想,為維護封建統治帝王的絕對統治服務。馮天瑜、何曉明編寫的《中華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漢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我們民族性格中的封閉自我,因循守舊等等劣根性,都與之直接相關。”這個“統一思想”的“大一統”統治了中國漢以后的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折射到教育上,自然就排斥個性而尋求共性:用統一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學方法、單一的評價機制炮制出一批又一批相同的“人才”。所以我國的作文教學沒有因材施教,對所有的學生都要求符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思想健康、感情真摯、符合文體要求、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跡工整,甚至每篇作文不少于800字。教育的“大一統”壓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特征的發展。
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課程和教材。也沒有一個教育管理機構來掌管全國一切教育事務。美國高考SAT的最初的組織者是美國12所著名高校校長,SAT的命題不是由國家組織,而是由受到普遍認可的專門的私人測試機構組織。美國把教育自選擇權下放到每個州乃至每個學校,因為只有州最了解當地的情況,只有學校最了解學生的愛好與能力。所以,美國每個州都有自己的課程和教材,每個學校都各有特色,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計劃以及課程安排。美國人的自信、健談、敢想敢做、想象力、創造力和他們從小所受的多樣化的教育密切相關。
2.師生關系
“子曰:‘當仁不讓于師。’”如果把孔子的這個觀點普遍運用于師生關系的話,中國的整個教育狀況都會有質的變化。然而,隨著董仲舒“大一統”的封建政治體制的穩定,孔子的這一思想與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嚴重沖突,荀況的師道尊嚴思想日占上風,師云亦云的陳腐風氣逐漸盛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訓取代了“當仁不讓于師”。教師的形象高大威嚴,不可侵犯,只可仰望不可平坐,在“高大”的老師面前學生自然就變得渺小,老師說的就是對的,從來沒有人質疑,有疑問也不敢提,提了是對老師的不敬,該當何罪!在這種師道尊嚴壓迫下,學生的個性、批判精神、懷疑精神根本沒有生根發芽的土壤。雖然現在的教育環境、師生關系改觀了很多,但這種潛意識影響的消除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在美國,教師交給學生的不是“是什么”而是“為什么”,不是“學什么”而是“怎么學”。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崇尚個性、主見,他們鼓勵孩子自己拿主意、提出自己的看法、處理自己的問題。美國人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權威或者專家,他們通常都不是全盤接受,敢于向權威發起挑戰。反映到教學上,更是如此。學生質疑老師跟師生關系沒有關系,質疑的是學術本身,所以學生能夠毫無顧忌的向老師“發難”,老師也能夠不存芥蒂的接受“挑戰”,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另外,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接受心理等都對中美兩國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目標等產生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中美教育的差異根源是文化的差異,包括學習源頭、文化心理、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這些差異使得中美教育在教學目標、課程內容、師生關系、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等方面呈現較大差異,中美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教育。美國的教學經驗我們不可能完全照搬,但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吸取一些好的做法,來推動我國的教育改革。
參考文獻:
[1] 陳園園.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教育考試,2008年第6期.
[2] 閻銀夫.《中學作文教學現狀與教材建設構想》.《語文教學通訊》,1999年第6期.
法國畫家巴爾蒂斯說:“物象的背后,還有另外一種東西,一種眼睛所不能見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覺到的真實存在。”中國古代大師之所以高明,能夠征服后人,征服我們,就在于他們捉住了這種東西,并且完美地把它表現出來。這種“看不見的東西”,其來源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在繪畫的表象上顯示著大師的個人感受,筆墨技法等各方面。而“這種看不見的東西”,即是畫的精神的傳遞,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畫的精神核心;而這種精神核心恰是我們需要傳承下來的,要通過我們的畫面再展現出來的東西。
老莊哲學思想和禪宗思想是中國藝術精神的一個主要支撐,這是哲學對藝術的影響。中國傳統思想與藝術產生直接關系,這在中國畫及中國其他很多藝術形式中常見,而在油畫中卻未能常見,這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老莊》告訴我們,莊子所求的“道”衍生出來的理想人格,是一種“逍遙人格”。老子和莊子講的“道”落實到人生觀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無、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為的認知束縛、界限,一切復歸于自然本性。莊子所重視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認為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狀態,一切外在、人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將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樸,是對人生本性的一種損害,只會給原本清楚的人生帶來無窮的困惑與迷惘。莊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認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質自我,只有回歸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狀態,才能祛除來自社會渾濁、來自仁義道德的對生命的污染,追尋得到本質自我。為了追尋本質自我,莊子開辟出一片“無何有之鄉”的精神天地。《逍遙游》說:“今之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無何有之鄉”是無為精神所開拓出來的廣大的生活空間,它已不是客觀意義的自然界,并非現實社會的實踐行動所能達成,而是人心靈世界中無所依傍無可企求的自足狀態,它超乎任何實用的意圖,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擺脫任何的侵蝕與困擾。
“無何有之鄉”的精神空間中,人的精神狀態是“無所待”。在莊子看來,列子御風而行,猶有待于風,還沒有達到真正的逍遙。真正的逍遙,是“無所待”的心靈大自由。人經常要困于名利、權勢、毀譽,而在莊子看來,人一旦受制于這些東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潔的精神蒙垢,仁義道德更是給精神戴上一具枷鎖。因此,要在體道認道的過程中,放棄一切違背生命本性的東西,直接觸及心靈本身。人生的意義不可能在社會功利中實現,也不可能在家庭倫理中實現,而只能在體驗宇宙真理,擁抱那個原始的、自然的本質自我中實現。只有無所待,人才能超脫一切與原始自然生命無關的東西,使心靈的活動超出物質世界的形象局限,達到大舒展大自由。莊子的人生觀最為自由,最少束縛,因而也最接近藝術狀態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趨向,歸根結底取決于人對生命的看法。對生命、生死問題的看法,直接關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樣的生命才是值得經歷的”這樣的問題。莊子在對世界的認識上是“齊萬物”,即萬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態度問題上,則是“齊生死”,齊生死實是莊子人生態度的根本出發點。一旦死生被視為無悲無歡,無慟無喜,整個人生便產生了根本性的轉換。莊子說:“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有何患,故萬物一也。”這樣,死生大事,被泯滅于“無何有之鄉”這一精神空間的氣聚氣散之中,一切都順其自然。莊子以一種審美心理審視生死變幻,“生”與“死”在莊子這里,不再是兩種截然的絕對狀態,而是兩種自然支配下相對的、自適的、對等的狀態。生與死,就像夢與醒,都是自然的狀態轉換,都沒有意義。生亦無樂,死亦無悲。而在作為哲學命題的“生死”問題上,莊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種狀態,死也是一種狀態,兩者并無本質差別,栩栩然蝴蝶與蘧蘧然莊周,本就是對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莊子不但否認了“生”的意義,而且否認了“死”的意義。
在中國文化史上,莊子以他深刻的哲學思想為基礎,開辟出一片新的精神天地,滋養了一類新的人,一種遁世求真,一心一意地追求生命的精神價值的人,一種歸依自然,在山水之間獨善其身的人,一種把人生意義與人生價值建立在自己內在精神的超越之上的人。
中國藝術中“氣韻生動”便是莊子“通天下一氣耳”之氣,也是中國藝術表現“道”無所不在的審美法則。在中國繪畫、書法中是一個氣的世界,在這樣一個氣韻貫通的世界中有音樂式的流動起伏和舞蹈式的回旋變化的節奏。“唯道集虛,體用不二,這構成中國人的生命情調和藝術意境的實相”。(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美學散步》)氣在道的作用下聚而為實,人與萬物有形有相,散而為虛,人與萬物無形無相,化為氣的原本虛靜狀態,與道融合為一。于是“虛實相生”、“知白守黑”成為中國藝術創作的辯證法則。中國畫意境中那種“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超曠空靈之美,又與禪宗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理契合。中國藝術中“萬物與我為一”的審美境界,充滿了道家精神。老莊認為,人類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體之外對待客觀事物,只有消除物我對待,物我泯一,才會顯現出真原的世界。蘇軾的“其身與竹化”,辛棄疾的“我見青山皆撫媚,料青山見我皆如是”,中國畫家的“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都是說的在人與物的相互移情過程中,主體的超然人格精神與客體的自然天地之美在審美的觀照中融而為一,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中國藝術最高的審美境界。
關鍵詞:傳統文化藝術;美術教學;融合;運用
發展以“中國元素”為核心的創新型美術教育是我國中專美術教育實現自身創新及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史,優秀文化藝術燦若星辰,并隨著我國歷史的不斷發展,其內涵得到不斷的豐富。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中專美術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滲透,是發展“中國元素”創新型美術教育的必然選擇。
一、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中專美術教學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傳承、發揚和與時俱進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建立及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以及各種西方藝術文化思潮不斷沖擊著我國民眾的價值觀以及文化觀,以中專生為代表的青年主體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很容易受到各種西方思潮的影響,因此,在對其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更需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中專美術教育的融合,在與時俱進中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
基于此,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中專美術教學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實踐意義,具體表現如下:
(一)對學生獨特美術風格形成的促進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水墨畫、木版畫等不僅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藝術的重要構成部分,占據著獨特的地位。美術教學不僅是繪畫理論、繪畫技能的教學,更重要的是美術精神以及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教學,而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融合進中專美術教學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更好的解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領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魅力,更能引導其在美術基礎理論和繪畫技能知識學習過程中逐漸發現中國美、創造中國美,并深入體會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髓,從而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美術風格。
(二)對現代文化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融合作用
中國現代文化藝術的發展既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現代化風格的文化藝術,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則需要吸收現代文化藝術中的一些精華因素以保持與時俱進。
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中專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中專美術教學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華,增添美術教學亮點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具有音樂、美術等多種形式,但無論是哪種藝術形式,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載體,有著其獨特的藝術精華。
我國古人在藝術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種天人合一的精神,反應在文化藝術中即為意境表現,如中國傳統美術作品中的“松”意味著堅韌不拔、“梅”意味著品節高尚、“荷”意味著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美術教學“中國元素”
“中國元素”彰顯中國特色,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藝術的深厚積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既包含有古人的藝術精神追求,亦包含著許多與生活、風俗習慣等有關的文化藝術,如具有明顯中國特色的中國結、剪紙等,都深刻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文化。因此,在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融入中專美術教學過程時,既要注重與美術本身相關的知識教學,亦要對其進行適當的延伸,將美術教學與實踐就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可以融合中國結欣賞及編織、剪紙以及插花等實踐性藝術教學方式,即通過開展美術手工課,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內涵,以更好的將“中國元素”融入自身美術學習中。
(三)欣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作品,拓展美術教學空間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作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集中表現。因此,在中專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時,要通過多媒體展示、藝術博物館實地考察等形式引導學生欣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作品,如引導學生欣賞中國傳統寫意畫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筆畫中勾勒出的細膩線條、建筑藝術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斷豐富美術教學的藝術表現形式,拓展美術教學空間,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幫助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從多層次、多領域以及多樣化的藝術表現空間內豐富自身美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藝術載體,具有明顯的民族審美特征,將其適當的運用在中專美術教學中,不僅可以有利于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揚,亦有利于幫助學生在美術作品創作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為往后的美術創作及就業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摘要:中國傳統文人山水畫藝術對于諸多生態美學核心問題,有極為豐富和深刻的闡發。在傳統繪畫藝術觀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種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創造活動也是一種“自然”,人創造的藝術作品具有的美,作為一種“再生美”,與自然之自在美和諧統一于世界之一體。傳統文入畫藝術的這些思考,應當成為中國生態美學研究的思想資源,并啟迪研究的思維路向。
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決定了生態美學產生和發展的必然性。在中國,生態美學研究如何發展,近些年的爭論非常多。作為中國生態美學建設代表人物之一的曾繁仁先生曾撰文指出,中國古代生態智慧,對當代包括生態美學在內的生態理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這就是說,我們有必要轉向中國傳統文化,從中發現思想資源,進而推進當代中國生態美學的研究。
一、自在美:傳統文人畫論中的自然觀
如何看待自然,是生態美學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在文人畫論中有相當多的相關表述。
道家思想被認為是文人山水畫的理論來源。道家認為,本真的、原生的自然是美的。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莊子則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即是說,道是世界的總根,一切都由其化生;而化生之德是無上的,因而也是至美的。自然之美在于它是世界的本真、源頭。在傳統繪畫美學看來,自然之美,因其為道無言之化生。
這種自然觀在山水畫論中亦反復表述過,被視為中國山水畫論之開山的宗炳認為,圖畫山水乃“圣人含道哄物,賢者澄懷味像”(《山水畫序》)。圣賢們能夠理解自然之道,因而他們通過勾勒物像來感受自然之大美。清代的石濤認為,畫之法,統一于自然之本質。“太古無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畫。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見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文人畫家常以詩的語言描繪自然的美,如,“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樁,冬山慘淡而如睡。”這說明,在他們看來,“山水常常是世界本質的表現”。“天地運行的道理所在,就是山水的實質之所在”。這個意思在石濤《畫語錄》中也有明確表達:“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質也。”自然萬物之美,源自道之化生。感受美和體驗自然之道,激發了文人們涉足畫事。
在文人畫理論家看來,自然萬物不僅有物質實體的存在,亦寓內在的品性;自然美是萬物“自美其美”,因而可以稱其為“自在美”。
歸納起來,傳統文人畫論關于“自然”、“自然美”的觀點主要是:自然也有其外在和內在的兩方面,是這兩方面的統一;外在機械靜止的自然,其內里蘊含著道、規律。自然之美在于其為世界的總根或源頭;自然之美不同于世間一般所說的美,而屬于最高的美、大美,非圣賢不能體驗、把握。
二、再造美:人與自然關系在繪畫實踐中的表達
生態美學最終要處理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這個問題處理的好壞,決定著生態美學能否深入下去,能否獲得理解、支持,并起到引導社會進步的作用。在傳統文人山水畫藝術中,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的理解最充分地體現在繪畫實踐中。
三、自在美與再造美的統一
傳統文人山水畫藝術中蘊含的“生態美學”思想已如上文所述。雖不盡全面、具體,也已得其犖犖大者。指出中國傳統文人山水畫藝術中蘊含著生態美學思想資源,絕不是為了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而是要為當下的研究給予啟迪,提供思路。那么,傳統文人山水畫藝術關于自然、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對我們今天的生態美學研究有何啟示呢?
有必要先明確制約生態美學發展的根本之所在。我們知道,西方生態美學是在生態學的引導下產生、發展起來的,生態美學承續了生態學對于自然生態環境急劇破壞的憂思和焦慮,其直接目的是喚起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關注、愛惜和保護。故此,生態美學就大力倡言自然是美的,并且期冀獲得社會公眾的理解和認同,并以相應的現實行動來達到上述目的。于是,“自然全美”成了生態美學的強命題。“自然全美”論在西方以艾倫?卡爾松“肯定美學”為代表。在肯定美學看來,只要是自然的,就是美的。自然萬物無一不美,無處不美。在中國生態美學界也有與肯定美學持相近觀點的研究者。這樣的理論觀點,似乎可以說是生態美學由其產生的前提及內在邏輯必然導出的結論。
但問題是,這種理論命題除了顯示出研究者們極大的焦慮和強烈的使命感外,同時也把生態美學研究逼入了死角:既然自然全美,無所不美,那么不用說所謂的“征服自然”的生產勞動,即使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會對自然產生影響,都是對“美”的侵凌、傷害,這樣一來,人最好毫不動彈!我們所能做的,僅只是守持一個靜止、死寂的自然。自然已經足夠完美,我們只需要仰觀俯察,被動照單接收。然而,人不能活動不能創造,那人存在于世界又是為了什么呢?藝術美作為人工創造的美又還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于是,“美學”本身甚至人自己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生態美學從肯定自然滑向了對人、人類社會的徹底否定,不啻為一個巨大的思維困境和理論歧途。
這種思維困境和理論歧途,其實是西方思想中的二元對立思維的邏輯必然。西方思想固然也首先肯定人從自然產生,但又把人從自然抽取出來,使之凌駕于自然,成為自然的主子及對立物(主/客二元)。一切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根據人的需要來裁決,在剜除了人的自然屬性之后談人的需要,談人的生存和發展,這里面存在著重大的偏失。通常所謂的“美”就建立在這種偏失上。而當代西方生態美學卻又在另一極點重新墮入迷途――西方“自然全美”思想是通過否定“人類中心主義”和“二元論”思維確立起來的。然而,人類中心主義有“強的”和“弱的”之區分,是否能一概抹殺?二元論思維是人思維方式之一,在自然科學領域尤為必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亦有其合理運用之處,完全放棄二元思維則實乃因噎廢食。而西方生態美學對二者棄之如敝履,就從一個極端滑到了另一個極端。
關鍵詞:中學美術 傳統文化 民族精神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課程具有傳承文化藝術的功能。”“美術課程能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美術與自我、美術與自然、美術與社會等方面的關系,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理解文化藝術,弘揚人文精神。”這是中學“美術課程標準”的一段話。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肩負著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而如何通過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使學生在掌握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培養無愧于時代的民族精神,是我們每個中學美術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
一、教育學生關注傳統文化,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
把文化的學習融入到美術教學過程中是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的一種有效方式。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教育要充分發掘其中的傳統文化資源,讓學生從靈魂深處感受傳統文化巨大的美術魅力。一是要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外來文化迅速沖擊我國,一些學生在“日流”“韓流”的影響下“冷落”了本國的傳統文化,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少之甚少,中國傳統美術文化日漸式微。作為美術教師,我們有義務也有能力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再創輝煌。如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讓學生更清晰、更直觀的了解中國的美術作品,感受傳統美術的無限魅力,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的熱愛。二是要引導學生具有參與我國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的意識。隨著現代化的進程,中國許多傳統手工藝,如泥塑、面塑、剪紙、皮影戲、年畫等民間藝術正在遠離我們的視線,將面臨消亡的危險,怎樣才能使之得到保護和傳承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大關注點。如鑒賞中民間美術一課,課堂中可以利用幻燈片進行圖片展示、可以進行實物現場展示,更甚至可以進行實地的參觀學習,這些都能讓學生在學習欣賞好的傳統美術的同時,增強民族傳統文化意識,讓我們的后代再次領略先人帶給我們的美麗文化,自覺參與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二、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美術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且更是一種文化品質的學習和培養。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我們要通過注重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使之從中領悟生活的真諦,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民族自豪感。
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是一切民族情愫的基礎和前提。藝術來源于生活,每位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都是他們對生活的理解,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可以體會藝術家對生活的感悟,對生命的熱愛。如齊白石所畫的花鳥魚蟲,筆意穩練、古樸,率真而無掩飾,他所畫的蝦,平淡中透出幾分天真,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我們的美術教學就應該讓學生從作品中感受它所折射出的作者那份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教育學生從小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民族的才是歷史的。我國的藝術作品既是社會時代的真實寫照,又是歷史見之于當下的重要窗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表現的是北宋汴京城商業繁榮的景象,通過作品,我們可以了解北宋的風俗、風貌;瓷器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通過瓷器的欣賞,我們可以了解華夏各個時期的文明及其輝煌歷史;民間美術是組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因素,我國民間美術品種極多,貫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
三、選擇教材中相應的切入點將傳統文化滲透進課堂教學
1.結合民間工藝制作,了解傳統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傳承。我國的民間工藝種類繁多、博大精深,而學生對民間工藝的了解渠道比較狹窄,僅僅通過電視、報紙中知道一鱗半爪,或者看到父母從產地帶回后的實物才略知一二,對民間工藝的內涵、價值、在世界所產生的影響,以及民間藝人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等更是知之甚少。比如在高中美術鑒賞17課《中國民間美術》教學中,我們通過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形式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剪紙、刺繡、年畫、皮影戲、泥塑、風箏、中國結等等,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收集相關的信息資料,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根據自己介紹的內容自愿結合成小組,先進行交流,然后小組進行匯總,使學生們從對中國古老的民間美術知識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大家設計制作剪紙、年畫、泥哨、風箏等,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從單純的技能技巧的學習層面提高到一種美術文化的學習層面,加深學生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民族人文精神。
2.結合建筑藝術欣賞,領略中華建筑的文化歷史,弘揚民族的建筑特色。中國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無論從建筑的構造,到裝飾紋樣、裝飾色彩,無不反映出建筑裝飾的“吉祥觀”與“等級觀”,無不反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交融,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有著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把我國古代的建筑藝術作為美術鑒賞的重要對象,以建筑為切入點,展開進行分析講解,不僅使學生對中國建筑藝術的主要特征能有一個比較具體的了解,從中體會到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傳承中國民族建筑特色。
具體來說,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風格,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一、提供輕松環境,激發學生想象
簡單地講,文化就是言行。美術從本質上來看是表示言行的,于是它就成了文化的載體,沉淀了不同時代民族文化中最本質的觀察方式、記錄方式和表述方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美術作品都是這種文化載體的固定樣式,而且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所能采用的主要觀看方式只是圖片,而非作品本身,這就需要教師在這種有局限性的教學中,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保證教學的有效進行。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囊括整個世界。人類的一切發明創造都是從想象開始的。美術教學要增強學生想象的生動性,教師首先要創設一種有利于想象的教學情境,不斷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并結合各種教學手段去豐富學生想象的內容,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美術和音樂是相通的,色彩鮮明、線條流暢的畫面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優美的旋律同樣也能激活學生大腦中儲存的表象,使其產生“通感”,促其聯想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比如在給學生看漢代畫像石、唐三彩以及敦煌石窟壁畫中的一些舞蹈和奏樂場面的形象時,教師可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和諧的音樂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把學生帶入古典意境中,激發他們把詩意內容想象成生動的圖畫。教師可以一邊播放悠揚的古琴曲子,一邊播放一些與之相關的古詩詞朗誦,或者放映一些相關電影片段,讓學生輕合雙目,悉心體會詩中描繪的夕陽西下,塞北江南等的美好意境。在講授元代的瓷器時,老師還可以將周杰倫的歌曲《青花瓷》與之結合,在吸引學生的同時,進一步引導他們以一種不同的眼光去欣賞青花瓷的美。在這樣美好的氛圍中,美的通感力量能使學生的想象力活躍起來,激發他們在腦子里創作出一幅幅畫面連貫、創意獨特的圖像。這種由音樂的旋律美、語言的節奏美相互融合,在課堂上產生一種和諧的教學形式美與教學氛圍美,使學生既獲得了輕松愉快的享受,又使想象力得到發展和提高,知識面得到拓展。此外,近年來,傳媒業也在不斷增加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如《文化藝術收藏》《探索與發現》《鑒寶》《國寶檔案》等節目,都是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通過對藝術品的認識,達到觀眾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提高人們的民族文化素質。因此,課余,老師要鼓勵學生多觀看此類節目,使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個初步了解,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礎。
二、提倡情趣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教學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之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一階段都能連貫地表現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是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產生的。輕松愉悅的環境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心情,從而吸取更多的信息,收獲更多的知識。
如在講述明式家具時,教師可精心設計教學課件,選取比如像中央電視臺的講座類視頻節目,再通過一些音樂,用一系列畫面將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展現給學生,讓他們置身于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圍中。在講述蘇州園林時,可以放映昆曲《牡丹亭》中的《游園驚夢》,也可以播放笛子曲《姑蘇行》,學生因此會被優雅的樂曲吸引,然后思緒隨著進入那些已經消逝了的時空。這種通過多媒體的形、光、色、聲等多種功能作用于學生感官的教學,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他們的內在興奮點。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自然會變得主動,呈現出最佳的學習狀態。
三、課堂內外結合,鼓勵學生參與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唯一的主體,課堂是學生發現自我、表現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樂趣還給學生,把權利還給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在尊重學生自主地位的基礎上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課堂學習的民主。美術教學也是如此。在講述民間美術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安排學生在自己家鄉附近調查,拍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的民間建筑;也可讓學生去訪問身邊的老人,自己動手,學會做一些剪紙或刺繡等民間手工藝品。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圖片或作品,讓他們講述與之相關的一些故事,或者道出自己的創作心得,通過各種形式,最大限度地創設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空間。這時,學生多種感官都會得到參與,從而使他們充分展示自我、釋放豪情、顯露潛能,獲得參與的快樂感和滿足感。在這樣的熏陶中,學生會越來越自主地熱愛民間藝術,并且自發地參與到民間藝術的傳承與保護中去。這樣,學生的興趣就從課堂延伸到了課外,這不但點綴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也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加強了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力。
藝術的創造來源于生活,學生新奇的想法也源自于生活,他們的創造思維的萌發更取決于他們頭腦中接觸過的熟悉的事物。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多彩的生活、豐富的知識濃縮帶入課堂,運用相關掛圖、各種電教媒體去擴大學生的視野,把生動形象的圖像進一步豐富到學生的大腦中,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去加工改造出各種新形象。在現代多媒體的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各種資源去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激發他們的自豪感。比如在課前讓學生上網搜集一些與下一堂課有關的諸如文字、圖片、影像等資料,然后在課堂上提問、篩選,讓學生自己甄別,學到更多。這些由知識的增加而引發出的全新想象,可以使學生在發現、思考、總結中體驗到美術的文化歷史,并領略到美術所特有的豐富的精神內涵。尤其是當他們看到自己的一些建議和想法被老師采納時,成功的喜悅會油然而生,從而激發了他們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學生不由自主地會受到感染,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從而進一步增強。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從教育意義來看,傳承的根基來自于傳統,美術教育不應該忽略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傳統是流淌在一個民族肢體里的血液,是沉淀在歷史中的文化結晶。當今天的學生津津樂道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法國的埃菲爾鐵塔,還有那些西方著名油畫家的油畫一幅能賣多少錢時,是否也在關注著我們中國自己的傳世瑰寶,我們民族傳統的建筑、雕塑、繪畫、書法,還有金石、瓷器、玉器、紫砂壺和其他工藝美術的審美、文化內涵及歷史傳承。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之間的交流不可避免,但文化交流絕不能以犧牲自己的傳統文化為代價,不能讓中國傳統文化淹沒在西方文化中。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給美術欣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的傳統文化擁有著浩瀚的“詩詞文化”。在古代里面有一群閑暇下來的農夫,看著太陽一步步的升起來,心里高興就說了一句:“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自此我國的“文字文化”的延伸就誕生了;一句句詩詞通過農夫,工人等唱作出來,詩詞開始流傳與民間之中,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之一,到了后來,詩詞,文字等通過作者個人的情感寫出,在文字一個個的間隔之中,流露出詩人當時的心境與感情,而現在就產生了諸多流派,這反而是個好事,因為說明詩詞文化并沒有消逝,而是一步步的向前進,具有勃勃生機!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還具有一股特殊的“美學文化”。這是我國獨特的價值觀所產生的,因為在古代里面,沒有豐富的染料,而其他顏色被封為“禁色”普通人不可觸摸也;就這樣中國流傳下來欣賞藝術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顏色比較單調的衣服,美學文化就開啟了雛形,而當美學與詩詞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便是一副自然的山水畫,我們欣賞一首首美麗的詩詞,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與感情,慢慢地我們的美學觀也慢慢蛻變,便的獨特起來,但中華的“美學文化”也會一直影響著我們。
同時古代的先賢的哲學文化也非常獨特,孔子的仁義禮智信教會我們該如何做人,老子的無為而治,對立面思想教會我們判斷事物,墨子的兼愛非攻教會我們樹立多些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多一些敵人,孫子的上善伐謀,教會我們要運用智慧去解決事物.....非常之多,這些思想充分著超前的理論,而這些也留到了現在,作為我們中國人基本判斷事物的方式與思維方法,也是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