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轉型的歷史和現實依據
從1788年英國發生第一次生產過剩經濟危機到2008年的200多年中,資本主義世界發生過28次生產過剩經濟危機。回顧這些危機,盡管每次都各有特色,各有其不同于其他危機的表現形式,但本質特征基本上是相同的,這就是:經濟危機的基礎都是生產過剩;金融危機往往是產業危機的先導;都伴隨著經濟活動的極度投機;多數危機在自然狀態下總是首先發生于那些對世界經濟具有支配地位國家中的那些對國民經濟具有絕對影響力的行業或部門;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經濟危機的形態也在發生轉化。
19世紀之前,由于英國主導著世界經濟,所以絕大多數危機首先發生于英國。20世紀美國主導了世界經濟,危機發生的重心也就自然轉到了美國。19世紀20年代之前,英國的主導產業是毛紡織業,生產過剩也往往突出地表現在這個行業,經濟危機發生后,這個行業往往是重災區。20年代之后,棉紡織業取代毛紡織業上升為主導產業。整個19世紀上半葉,紡織工業(包括與它有直接聯系的部門)較之其他所有工業部門有絕對優勢,所以這個行業始終是那個時代生產過剩危機的主要發源地,它總是最先發生危機,又總是最先擺脫危機,對周期各階段的更替起著主導作用。19世紀下半葉,大機器工業和鐵路建設的大發展,極大地刺激了礦產開采、金屬冶煉和機器制造工業的發展,使這些行業逐漸上升為可以與紡織工業并列的主導產業,并在19世紀末最終取代紡織業,成為占絕對優勢的產業。于是,這個行業成了生產過剩危機的主要發源地,同時對經濟周期各階段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進入20世紀以來,這些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的行業或產業,在二戰之前主要是冶金、水泥、機械制造、煤炭等行業;二戰之后到70年代主要轉向汽車制造、造船、發電、石油、化工、電器等行業;20世紀80年代以來主要轉向房地產業、金融業、IT產業等行業。隨著這種轉移,生產過剩危機的發源地也隨之轉移到相應的行業或產業。總的看來,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危機史表明,每當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時,盡管伴有程度不同的金融危機和數量不等的銀行倒閉事件,但總的說來危機還是最突出地表現在產業領域,生產下降、企業破產倒閉、工人失業是最主要的現象,而金融危機僅僅是伴隨現象,帶有附加性質。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系列重大的金融危機事件逐漸與產業危機融合起來,使周期性世界經濟危機由原來突出地表現為產業危機演變為金融危機。90年代以來,世界接連發生了多次金融危機:1990年日本地產泡沫破滅引起金融危機,1992年英鎊危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2000年以來的阿根廷和委內瑞拉金融危機。從2000年4月開始,以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泡沫破滅為起點,美國主要資本市場的股票指數出現狂瀉,金融風暴席卷了美國金融業。從2007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一路演變成世界金融風暴和全面的世界經濟危機,已經給美國金融系統帶來了百年一遇的沖擊,造成美國五大投資銀行全軍覆滅,AIG、房地美、房利美被政府接管,政府注資救助花旗銀行……,等等。在這些危機中,除了1992年英鎊危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屬于單純的貨幣危機之外,其余的基本上是建立在產業危機基礎上的金融危機,這些危機盡管形式上各具特色,但其發生機制、伴隨現象、本質特征有很大的相同性,即:(1)產業擴張與信用膨脹相互推動,在一些成長性較強的行業(例如房地產、新技術產業)形成投機熱,并推動其極度泡沫化。(2)信用經濟畸形發展,造成實體經濟虛擬化,虛擬經濟泡沫化,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嚴重失衡。(3)生產過剩是危機的起點,生產過剩危機引起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以更加猛烈的方式反過來推動生產過剩危機走向深入,并使整個危機突出地表現為金融危機。(4)主周期的長度逐漸向古典周期回歸,同期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傊@些新現象的出現,給世界經濟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一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出現了轉型。
二、轉型的原因及轉型后的基本特征
從本質上說,金融危機屬于信用危機的類型之一,它是由信用關系中斷引起的強制性恢復。由于金融業建立的基礎是信用關系,當一個國家的金融業成為國民經濟核心的時候,一旦這個領域發生信用危機,往往以金融危機的形式表現出來。當然,如果一個國家發生了能夠對整個國民經濟帶來嚴重影響的金融危機,說明這個國家金融業的發展程度已經很高,已經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與此相適應的信用關系也已經相當發達。當今社會,資本主義周期性世界經濟危機越來越突出地表現為周期性金融危機,這種情況表明,金融業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的核心,信用關系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經濟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之_。
信用關系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滲透和發展,使交易關系逐漸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即經濟活動的交易媒介以貨幣為主逐漸轉化為以信用關系為主,這種變化意味著商品經濟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信用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信用關系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支配地位。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把自然經濟、貨幣經濟和信用經濟作為社會生產的三個具有特征的經濟運動形式而互相對立起來。”馬克思雖然不同意把上述三種經濟形式對等并列,他指出能夠和自然經濟并列的只能是商品經濟,但認為貨幣經濟和信用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中的不同階段,并且認為:“貨幣經濟只表現為信用經濟的基礎。”而信用經濟則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
商品經濟在它幾千年的發展中,如果從交換方式的發展來劃分,可分為三個階段,即物物交換階段、貨幣經濟階段和信用經濟階段。在物物交換階段,產品所有者之間的勞動交換關系不借助任何媒介而進行,這種交換方式固然突破了自給自足的局限,擴大了生產的社會性,但它無法解決交換次數難以確定和交換目標難以實現的矛盾。貨幣經濟階段的到來克服了物物交換階段遇到的困難,拓展了社會分工和交換關系,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但是它遇到了在缺乏貨幣而又需要交換時無法交換的矛盾。隨著信用經濟時代的到來,這個矛盾得到了解決。信用是商品交換中的延期付款或貨幣借貸,是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的單方面運動,體現著交易雙方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在信用經濟時代,信用關系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交易工具、交易手段到交易行為,無不體現著信用關系。在信用經濟時代,信用關系也同樣滲透到了世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國際信貸、國際匯兌、國際債券、國際商業信用、國際銀行信用、國際消費信用等等,總而言之,從民族國家發展起來的信用關系,正在隨著全球化的迅速發展而向世界擴散,它使貨幣經濟讓位于信用經濟,它最大限度地動員了社會資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資源配置的國際化和資本的國際性流動。
信用經濟時代的到來,拓展了商品經濟的活動空間,增加了其內容,提高了其交易效率。因為貨幣和信用本身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所以對貨幣和信用關系的創新本身能夠對象化為商品。在實物貨幣時代,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無論是一般物品還是貴金屬,都是商品,只是因為充當了一般等價物而具有了特殊的地位。隨著經濟生活中信用關系的出現,有了包括信用貨幣在內的信用產品,隨著信用關系的不斷創新,有了股票、債券、期權、票據以及名目繁多的金融類衍生產品,這些信用產品,多數作為資本商品進入交易市場,成了社會經濟越來越重要的交易對象。
信用經濟時代的到來,也為資本積累開辟了道路。資本家可以利用信用創新為資本找到更多有利可圖的投資場所。如果說,在貨幣經濟時代資本積累的出路和資本家消化過剩資本的基本途徑是資本輸出和技術創新,而在信用經濟時代則主要轉向信用創新。信用創新推動了信用擴張,而信用擴張一方面表現為信用種類的增多,另一方面表現為信用鏈條的延長。前者增加了信用原生產品;后者增加了信用衍生產品。由于金融領域是信用創新的主戰場,先進的創新手段、龐大的專業創新隊伍,再加上多年的高強度創新,使這一領域的信用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信用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數量規模越來越大,以至在今天的世界經濟體系中,多數國家的信用產品市值規模遠遠大于同一經濟體的實體經濟規模,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絕對支配地位。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信用關系的發展轉化為資本的生產和擴張能力。它促進了利潤率的平均化,節省了流通費用,縮短了流通時間,促進了資本的集中和股份制的發展,加速了資本的積聚,充分動員和利用了社會資源。只要信用創新能夠帶來足夠的收益,資本主義就會盡其所能地推動其發展,就會不斷地創造出新的信用形式。創新是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基本途徑,也是經濟周期性波動的技術基礎,它-般包括技術、制度、組織、管理、金融創新等多種形式。對資本而言,創新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通過生產效率的提高使個別資本獲得超額利潤;通過技術發明和延長產業鏈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增加就業;通過延伸信用鏈條創造出更多衍生產品,促進了投資,分散了風險;通過放大杠桿的撬動作用使更多的大資本控制在小資本之下,等等。它在另一方面,因為技術創新本身的周期性波動,造成經濟增長的周期性波動;由于信用形式的創新,為實體經濟虛擬化、虛擬經濟泡沫化創造了條件;經濟的虛擬化和泡沫化帶來的財富效應,增加了社會購買力,形成良好的收入預期,而這又進一步刺激消費欲望,形成消費熱;消費熱拉動實體經濟迅速擴張并形成泡沫,而這又為虛擬經濟及其泡沫化創造了條件。
這些年來,在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相互推動中,虛擬經濟的交易規模大大地超過實體經濟,金融衍生產品不斷被創造出來,杠桿交易使信貸規模極度放大,周期性地形成泡沫,又周期性地破滅,形成周期性金融危機。本來,周期性金融危機的背后是實體經濟危機,它之所以首先表現為強烈的金融危機,是因為虛擬經濟的泡沫化程度大大地超過實體經濟,當泡沫破裂時,其強度也大大超過實體經濟。
虛擬經濟泡沫的破裂往往表現為劇烈的金融危機,危機使股市、債市、匯市、期市狂跌不止,財富大量蒸發,恐慌蔓延,賠本效應凸顯,消費急劇縮減,結果使起初不甚明顯的實體經濟危機浮出水面,這時真正的危機才開始了,原來的金融系統已經被拖垮,正在進行重組,實體經濟進入破產、倒閉或重組階段,下一個需要度過的階段是蕭條。蕭條階段往往是新一輪創新的開始階段,固定資本的大規模更新即是經濟周期的物質基礎,也是新一輪創新的物質基礎。由于新周期的物質基礎無論在規模還是在技術含量上一般都高于上一周期,所以隨著復蘇階段的到來,實體經濟不僅對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對虛擬經濟創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金融市場是虛擬經濟存在的主要領域,所以虛擬經濟的創新也主要表現為金融創新,而金融創新又主要表現為交易方式、金融產品的創新,近些年來,尤以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最為突出。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發展的基礎,虛擬經濟的發展不僅能夠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資本支持,還能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創造社會購買力。但是,虛擬經濟的發展不完全受實體經濟發展的制約,它可以獨立發展。從這些年來的發展情況看,由于期權交易、合約交易、杠桿交易等交易形式的創新,以及多層級多種類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使虛擬經濟有了更大的獨立發展的空間。由于虛擬經濟的參與者、交易方式、交易對象的特殊性,交易中經常伴有“羊群效應”、“博傻現象”和“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出現,這意味著當事人受非理性行為的支配,很容易忽視系統風險,過度投機和使用金融創新,過度使用杠桿交易,造成虛擬經濟的極度泡沫化。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實體經濟觸頂回調,就會引起信用鏈條初始環節的中斷,進而引起整個信用系統危機,形成劇烈的金融危機。
三、轉型后經濟危機的發生機制和傳導機制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由“產業危機周期”向“金融危機周期”的轉型,雖然也受到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變遷的影響,但主要還是因經濟形態的演變引起,所以轉型后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其根源依然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一經濟個體活動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經濟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資本無限積累與擴張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本來,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后,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發明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使傳統意義上的周期性產業危機趨于緩和。但是,由于資本主義在最近30年來竭力推行了新自由主義的理論和政策主張,使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再一次趨于尖銳激烈。無獨有偶,這一過程恰巧與信用經濟時代的加速到來相重合,結果使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在加速轉型的同時,其頻率和周期長度再一次出現回歸的趨勢,其程度也在逐漸加重。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轉型前,固定資本更新、商業與產業之間的相互推動是高漲走向繁榮的基本形式,盡管信用在其中的推動作用非常重要,但由于信用鏈條短,信用關系較為簡單,信用產品的泡沫化較為有限,而且多數間接地通過股市非理性暴漲表現出來。蕭條時期,隨著固定資本大規模更新的啟動,技術創新與信用創新同時進行,信用資金起初主要流向那些成長潛力大、風險小的產業。到了高漲階段,信用資金開始重點流向那些成長勢頭較為強勁、財富效應較為突出的產業,并且與這些部門的產業形成相互推動之勢。高漲階段,信用資金在繼續大規模流向熱點產業的同時,開始全面出擊,既支持產業擴張,也支持商業繁榮,直至熱點產業嚴重泡沫化,并最終走向破滅為止。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轉型后,產業、商業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信用在其中的推動作用,與轉型前基本相同。但是,由于信用鏈條的延長和信用種類的增多,再加上杠桿交易的放大作用,使信用規模逐級放大,衍生產品的數量也成倍增加,形成一個倒立在實體經濟之上的金字塔。這個金字塔是否穩定,外來沖擊有一定的影響作用,但關鍵在于實體經濟是否穩定。
上世紀90年代初發生于日本、美國的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及隨后發生的美國網絡經濟泡沫的破滅;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這三次轉型后處于逐步完善過程中的周期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盡管其具體層面上的發生和傳導機制存在差異,但其一般形式已經基本相同,即:第一階段,金融系統深度介入擴張潛力較大的產業,例如房地產和處于發展初期的房地產業,使這些產業在金融機構、開發商、投機者、游資的合力炒作之下形成泡沫,與此同時,建立在這一產業擴張基礎之上的信用鏈條也在延伸,數量在逐級放大,形成一個巨大的虛擬經濟泡沫體。在這一階段,經濟加速走向繁榮,整個經濟活動表現出普遍的財富效應,當事人經濟行為的非理性化取向比較明顯。第二階段,極度泡沫化的實體經濟開始出現拐點,泡沫開始破滅,隨著物價下跌、利潤減少、產品滯銷,投資開始縮減。第三階段,建立在實體經濟之上的信用鏈條沿著當初延伸的方向開始逐級斷裂,龐大的虛擬經濟開始傾斜、倒塌。第四階段,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互影響,使危機進一步放大,并沿著金融系統、貿易系統向其他國家擴散,這種擴散帶來了普遍的恐慌心理,無論個人還是組織紛紛采取避險行動,從而出現了“羊群效應”和“多米諾骨牌效應”,使危機迅速蔓延、加速見底。
當然,以上說法是就一般意義而言的,由于引發危機的直接因素有兩類,即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金融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是由外部因素的沖擊引起,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是由內部因素自發作用引起。內部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現為經濟泡沫的自動破滅,而外部因素的作用則主要表現為國際游資的劇烈沖擊。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在美、英等國的推動下,出現了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國際金融寡頭裏挾長期以來用虛擬經濟創造的龐大貨幣資本,像洪水猛獸一樣在世界各國的金融市場上橫沖直撞。這種現象從日本資產泡沫破滅過程和亞洲金融危機的發生過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四、基本結論
周期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展的歷史表明,在自然狀態下,經濟危機的發源地往往是那些對世界經濟擁有支配地位和重要影響作用的國家,以及這些國家國民經濟中的那些占絕對優勢的產業、行業或部門,它們對經濟周期各階段的更替起著主導作用,總是最先發生危機,又總是最先擺脫危機,從而使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表現為突出的周期性金融危機。
增長減速
為了說明發達資本主義的增長出現了什么情況,我們來看看美國在整個“二戰”后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最初的20年,美國全部商品和服務生產的平均增長率基本相同。但1980—2000年間的增長率與1950—1970年間的增長率相比,明顯放慢。減慢的意義可以從這樣的事實看出來:如果1950—1970年的增長率不持續地減退,那么美國經濟在2000年將比其實際水平高出大約20%。
這種顯著的放慢也是伴隨著技術的重大飛躍(所謂“新經濟”)和提高了在第三世界的剝削的全球化的擴大而發生的。像計算機、因特網等信息技術的進步,即使考慮它們對辦公室工作和庫存管理等的所有影響,也仍未提供資本主義維持較高增長率所必需的重大刺激。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還未接近主導了20世紀大部分經濟史的以汽車為中心的地面交通體系的發展所帶來的長時間的刺激效果。
盡管有停滯趨勢,但核心國家的資本確實從近幾十年的全球化趨勢中獲得了巨額利潤。但是在第三世界,情形并非如此,這可以從以下三點看出:(1)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般工業國的增長率普遍下降;(2)富裕國家對初級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對于剛經歷非殖民化的窮國的較大增長作出了貢獻;(3)然而,不平等交換和欠發展的進一步惡化等狀況很快抓住了這些貧窮國家。它們中的很多采取了由北方鼓勵的戰略:增加制造業出口(由尋求低工資勞動力的多國公司所促進,并由尋找新的貸款市場的外國銀行融資)。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經濟剩余作為利潤和債務利息流向富裕國家。不利的貿易條件、相同市場上日益增加的競爭和核心經濟體的增長放緩,共同導致了第三世界的債務危機和增長率的決定性下降,同時很多貧窮國家出現負增長。
因而第三世界國家除少數例外在增長率上遭受了20年的嚴重下降,而且很多國家降到零以下?,F在,隨著一個新時期的全球增長減慢,它們的狀況已從嚴重發展到嚴峻了,這可以以阿根廷的深重經濟危機和最大的外債拖欠為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2000年的《蕭條經濟學的回歸》一書中寫到,使金融不穩特別是威脅欠發達國家的潛在問題還沒有消失,1995年墨西哥和1997—1998年亞洲的金融/外債危機很可能是三幕劇的前兩幕。2001—2002年圍繞阿根廷比索的災難很清楚地代表了第三幕的開始,但是該劇的剩下部分如何展開,我們仍不得而知。
資本過剩的趨勢
在20世紀90年代的下半期,很多經濟學家指出,商業周期已成為過去的事物。“信息時代”的“新經濟”如此有效,以致資本家在對當前和未來狀況有更確定的了解的情況下,將作出更理性的決定。然而,卡爾·馬克思的洞見,即“資本主義生產的真正障礙是資本本身”仍然是真理。經濟增長減慢的最通常的原因之一是,投資率趨向于超過最后需求的增長。在經濟上升期中,為了滿足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增加市場份額所需要的產出的快速增長導致創造出過剩的生產能力(閑置的工廠和設備)。當需求的增長不能達到設計規劃時,公司會出現大量未使用的生產能力和未售出的存貨。于是進一步的投資被抑止了,因為面對相當多的過剩生產能力,公司不愿意投資——這有時被稱為“資本過剩”。
應當清楚的是,在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能力的過度擴張問題沒有真正的解決辦法,因為資本不斷地面對這一事實:投資的主要障礙是投資本身。盡管投資可能很有用,但是它被它的最后產品市場的最終飽和所限制。每一個大公司在競爭的持續推動下為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而斗爭,最終使投資的有用貢獻轉化成為其反面。在這樣的環境下,過剩資本在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任何一次經濟減速中都發揮了特殊的突出作用。尋求保護它們利潤空間的大企業往往通過減少其生產能力的使用而不是減價(主流經濟理論引導人們如此期望)來保護它們的利潤空間。
制造業生產能力的使用最高點在1964—1975年的10年間,而最低點在1975—1984年間。初步的數據顯示,自1983年以來,2001年是生產能力年平均使用水平最低的(過剩資本水平最高的)。
像上面所指出的,由于公司極不愿意在面對相當數量的過剩生產能力和存貨時投資,增長減速是自我強化的。這種情形今天在高科技中,特別是在電信領域特別明顯。
生產力萬應靈丹
面對增長減速,經濟學家經常轉向以提高生產力作為萬應靈丹。生產一般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動機,因為它被期待著能作為內在機制運行以推動這一體系的自我擴張。它被設想成這樣運行:(1)技術的提升和/或勞動密集程度的提高產生不斷增長的勞動生產率;(2)相應的資本剩余的增加被用來降低價格和/或提高工資;(3)其中任一種方式將導致需求增長;(4)需求的增長又成為資本擴大生產的刺激力量。
在1980—2000年間真實發生的事情和這種教條根本不同。從1980年開始價格沒有下降,也沒有出現可能支持需求的有意義增長的工資增長。植根于實際工資停滯的每小時產出和每小時實際工資之間的鴻溝意味著,從1980年開始從生產力增長中獲得的幾乎全部好處被資本作為剩余價值剝奪了。制造業部門既沒有降低價格,也沒有提高工資,以跟上每個工人產出的增長。這(和新的工廠工作的缺乏一起)不能為產出的增長提供有效需求。相反,就業持續地在服務部門擴大,而服務業中的很大部分工作工資極低或者是非全日制的。
日益攀升的債務
債務是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個通常的、必然的組成部分。它在這些方面發揮作用:推進對外貿易,為季節性產業提供運行資金,補充對私人企業的投資,而且當然也通過國債的方式幫助在稅收和支出之間達到平衡。債務也能刺激經濟。例如,大多數人沒有足夠的積蓄購買新房、汽車或居室家具。當以信用卡購買時,沒有房產抵押、信用卡貸款就不能發生的經濟活動發生了。當資本家貸款建立一座新廠或一個零售店,或一家醫院貸款建設一棟新病房樓時,經濟最初由建筑中的工作崗位的創造所刺激,后來由新機構中的人員充實和供給所刺激。
債務作用的重大變化發生在1980—2000年間,正是在這一時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決定性地減速了。從1945年到1980年,全部未償還債務在gdp中所占比例一直相當穩定。主要和“二戰”開支聯系的政府債務下降,但相應的別的債務,如公司的、消費者的和金融機構的債務卻增長了。甚至在1980年以前,經濟相對較快的增長越來越大地依賴私人債務的作用。這種債務刺激消費者購買并推動建立生產能力。但是在1980年之后,未償還的私人債務的增長以更快的速度飆升。也就是說,它成為保持經濟增長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因素。到2000年,未償還私人債務總額是gdp的2.15倍,而全部債務(私人加上政府)達到gdp的3倍。生產性經濟現在全部地依賴于如山的債務,這種依靠債務而維持的經濟生命需要越來越多的債務。
而且金融部門持有總債務的越來越大部分。這里我們又一次將1980年看作經濟變化的一個關鍵點。從1945年到1980年,金融債務占gdp的百分比增加了20%。在以后的20年中,它上升了70%。單單金融部門的未償還債務總額現在幾乎占gdp的90%,并且占非政府未償還債務總額的35%。
到衰退階段消費部門債務仍在增長,這是這次衰退迄今為止表現得相對溫和的主要原因。盡管十多年來實際工資沒有增長、失業率在增加,工人仍力圖維持開銷。然而要這種情況持續很長時間而不被突然打斷是不可能的。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家庭債務第一次高于家庭可支配收入。
賭博資本主義
如上所述,服務部門是投資和就業的重大領域之—。另—出路是投機,實際上,這只是賭博的另一個說法。資本主義經濟的金融部門不再局限于生產、雇傭和投資的需要的范圍之內。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它已變成一個不斷增長的自主掙錢形式,這在衍生市場尤其明顯。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從另一種金融工具衍生出價值。例如,一種金融期貨就是在未來某一時刻購買某種其他金融工具比如股票或債券的協定。衍生工具傾向于放大收益和損失。如果一種衍生工具所基于的利率或股價上升了,通過衍生工具獲取的利益將飆升。另一方面,如果它所基于的金融資產下降了,那么衍生工具的價值可能驟然跌落。金融價值升降的速度增加了個體參與者的風險,同時也增加了整個金融部門和整個經濟的風險。
最近安然公司的破產凸顯出衍生市場已變得多么大。圣地亞哥法學院教授弗蘭克·帕特諾伊(frank.partnoy)說:“不規范的場外交易衍生市場,在20年(有些情形甚至1o年)前并不存在,現在卻構成了總衍生市場的90%,成兆的美元每天在冒險,……安然在1985年創立時僅僅是一個能源公司,但是最后它成為一個脹破肚子的場外衍生交易企業。僅在2000年,它的與場外衍生工具有關的資產和負債上升了5倍多?!?/p>
[關鍵詞]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危機;普遍的生產相對過剩
[中圖分類號]F0-0;F8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13)06-0036-03
自2008年由美國的次貸危機演變成的金融危機已經過去5年了,目前全球經濟處于后金融危機時代,雖然世界經濟在各國政府的積極干預下,避免了更進一步的蕭條,但是經濟衰退的霧霾仍然籠罩著全球經濟,經濟復蘇的步伐仍然舉步維艱。全球性金融危機、新自由主義的破產、資本主義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各種矛盾和困境,這些現象證明了馬克思的種種預見。因此,馬克思關于經濟危機的實質和特點,以及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物質基礎和信用在經濟危機中作用的論述,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仍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是我們防范金融危機的一把啟關的鑰匙。
一、普遍的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是現代工業發展不可避免的現象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包含著絕對發展生產力的趨勢,伴隨著資本主義現代大工業的發展,經濟危機的產生就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經濟現象。馬克思指出,“現代工業才會經常地出現生產過剩和生產不足的現象——由于比例失調而帶來的經常的動蕩和痙攣”[1]。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保存現有資本價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資本價值,資本的自行增殖表現為生產的起點和終點,因而使生產具有了無限擴大的趨勢。在資本主義現代工業的發展中,伴隨著資本積累和資本集中過程的加速進行,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這意味著資本積累增長的同時會相對減少對勞動的需求,因而造成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趕不上生產能力的增長,形成了大量的與生產力發展并進的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后備軍,這些相對過剩人口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周期運行的蓄水池??梢?,資本主義現代工業生產發展的結果是一方面生產的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另一方面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得到強化。而生產的社會化要求社會各個生產部門之間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例,但是,在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條件下,各個部門之間的這種合理比例經常受到破壞,必然導致生產普遍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因此,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作出了這樣的判斷: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普遍的相對生產過剩。
二、普遍的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爆發的特征
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發展歷程中呈現出每隔若干年就爆發一次的周期循環運動的特征,而危機、蕭條、復蘇和繁榮這四個階段就是經濟周期循環運動的各個環節。在這個周期循環運動中,危機表現為經濟周期循環的終點和起點,經濟危機的這種周期爆發特征的物質基礎是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更新。因為危機的爆發意味著社會再生產的比例遭到破壞,而社會再生產的進一步恢復和發展則需要通過大規模固定資本的更新。固定資本的周期更新必然引起社會生產兩大部類的生產重新活躍起來,進而使社會再生產的比例重新得到恢復和調整,其作用機制是:作為社會生產的第一部類——生產資料生產部門通過固定資本大規模更新必然會引起其對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的需求增加,從而刺激生產資料部門的生產的擴大和發展以及工人就業的增加,由此又會帶動社會生產的第二部類——消費資料生產部門生產的相應擴充和發展,這進一步重新激活了整個社會生產,進而達到新的經濟繁榮階段。所以,大規模固定資本更新為資本主義經濟擺脫危機和蕭條,進而走向新的復蘇和繁榮創造了物質基礎。與此同時,固定資本的大規模更新又為新的經濟危機爆發準備了物質條件。這主要是由于伴隨著固定資本的大規模周期更新,必然帶來生產技術的進步和創新,以及生產組織的改進,使得企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這進一步加劇了各部門和各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大魚吃小魚”現象不可避免,從而使社會正常生產所必需的結構以及各產業間正常比例遭到破壞。當這種破壞作用造成社會總供給結構與社會總需求結構嚴重失衡,并且社會總供給量遠遠超過社會總需求量而造成大量的普遍的生產過剩時,新的經濟危機便再一次爆發。可見,在固定資本周期更新的物質基礎上,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斷循環往復地周期性爆發。
三、普遍的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的加速器是信用制度的發展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歷史實踐表明,經濟危機往往是在信用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程度的條件下產生的,信用對于經濟危機的爆發起著加速推進的作用,這是由于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質:一方面信用制度的發展使得社會各個再生產過程加快了,因而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為投機者提供了在一定限度內絕對支配別人的資本,因而又成為投機的基礎。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進程中,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不斷發展,信用關系也不斷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信用制度的擴大進一步推動了工商業的繁榮。因此,“可以伸縮的再生產過程,在這里被強化到了極限”,而“信用制度表現為生產過剩和商業過度投機的主要杠桿”[2]。在信用的相互鏈條關系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資本循環受阻,再生產過程就陷入停滯和混亂,這種混亂和停滯會削弱與生產一同發展起來的信用支付手段,使信用鏈條關系遭到破壞,造成信用關系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上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同時,信用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3]。馬克思著重指出資本主義工商業危機乃至經濟危機大都是以金融危機為先導,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礎上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在其再生產過程中一旦信用關系突然崩潰,必然會發生由信用危機導致的嚴重經濟危機的爆發。馬克思強調指出,正是由于信用制度具有二重性,“使信用的主要宣揚者……都具有一種有趣的混合性質:既是騙子又是預言家”[4]。
四、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歷史命運
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歷史實證考察,在理論上充分揭示了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一切矛盾的現實綜合和強制平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通過對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強制地使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的一些矛盾得到緩和。因此,這種強制作用在使資本主義生產不斷得到發展的同時,必然使其遭到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危機,這種危機的根源就在于資本主義本身固有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表明,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是依靠對生產力本身的暴力破壞不斷繼續前進的,這最終導致了資本主義社會無法逃脫最后崩潰的歷史命運。
五、啟示
綜上所述,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闡釋,不僅對于我們理解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性,對研究未來社會經濟形式產生的客觀必然性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我們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必然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中同樣存在。在我國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市場機制越來越充分發揮著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在市場經濟運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現經濟周期性波動。特別是在后金融危機時代背景下,經濟運行的周期性波動又一次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需要特別加以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因此,在當下的經濟形勢下,我們更有必要深入探索有關經濟周期波動的理論并掌握經濟周期性波動的規律,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出熨平經濟周期波動的政策,避免由經濟周期的劇烈波動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的負效應。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周期性波動的物質基礎同樣是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更新。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國政府為了避免經濟進一步衰退,加強了政府干預,在各種干預措施中固定資本更新是其重要手段之一。從各國的經驗和我國發展實踐來看,在進行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更新時,要注重引導投資方向、控制投資規模、保證投資質量,使得固定資本更新在結構上更具有合理性,以避免國民經濟比例的進一步失調導致的經濟波動幅度的加劇。為此,我國政府在制定和實施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中,要以各種產業政策和建設規劃為依據來引導資金的合理投資方向,以保持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比例平衡,避免在固定資本更新中的重復投資擴張而導致經濟結構進一步失衡甚至惡化。
3.信用發展與經濟發展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信用制度既是促進再生產的工具,又是助長投機和冒險的武器。投機者借助信用工具造成經濟虛假繁榮,會引發金融危機,乃至商業危機和生產危機。所以,如果銀行信用極度擴張,信用關系一旦遭到破壞,金融危機就不可避免,一旦爆發金融危機,再生產就會癱瘓,從而引起經濟危機。因此,我們要加強信用監督管理,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信用關系遭到破壞引起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我們要以此為鑒,在充分利用信用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的同時,限制其消極作用的影響。特別是目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政府應加強對信用制度的規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加快完善金融政策、健全金融立法及融資體系的步伐,防止信用活動失控而出現信用膨脹導致社會經濟生活的紊亂甚至危機,實現國民經濟的平穩增長。
參考文獻:
近幾年來,國內學者對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進行了大量研究,集中在經濟危機、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特征及其所處的階段、資本主義的歷史走向等重要方面,取得了新的理論進展,加深了人們對當代資本主義的認識。
一、關于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問題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一方面讓人們認識到了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存在經濟危機這一論斷的正確性,進一步說明了馬克思經濟理論對現實世界解釋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金融危機的爆發也暴露出當代資本主義的一些新現象,如全球化的發展、虛擬經濟的膨脹、金融衍生品的發展,等等,從而使人們認識到有必要進一步深化經濟危機理論的研究,從而客觀科學地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經濟運動規律。如何運用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解釋新的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和機理,成為近幾年來經濟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學者們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理論觀點,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
第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危機是由新自由主義政策引起的。這種觀點認為,新自由主義政策在全球的泛濫導致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更加尖銳化。新自由主義政策下,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現階段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一方面,生產的無限擴大和廣大人民群眾購買力相對狹小、個別企業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更加尖銳;另一方面,當代資本主義發展中還出現了新的矛盾,主要表現為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嚴重失衡以及全球經濟結構的失衡。新自由主義政策所形成的一系列矛盾和后果,只能通過危機的強制性來解決。因而,新的金融經濟危機宣告了新自由主義理論與政策的失敗,解決危機首先必須清除新自由主義的影響。
第二種觀點認為新的金融經濟危機實質上仍然是一種生產過剩危機,但這種生產過剩不僅僅表現為物質產品的生產過剩,還表現為虛擬經濟的過剩即金融衍生品的泛濫,是一種隱蔽的生產過剩。這種觀點認為,從現象上看,這次由美國引發的金融經濟危機,不是直接表現為傳統的由消費不足而導致生產過剩,而是消費需求過度、貸款消費導致信用鏈條斷裂,進而引發金融危機。危機不像過去從實體經濟波及金融系統,而是相反。然而這次金融危機仍然是由實體經濟本身存在的危機所引起的。具體而言,實體經濟中存在的生產過剩特別是房地產的過剩,通過信用方式得到暫時的緩解,但是信用經濟的發展導致了金融衍生品的泛濫,造成了虛擬經濟的發展與實體經濟的嚴重脫節,同時虛擬經濟發展而產生的巨大虛假需求,更進一步使實體經濟盲目擴張,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實體經濟中的生產過剩。這種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互相推動與刺激,發展到一定的時點,危機不可避免地。
第三種觀點主要是通過運用馬克思關于平均利潤率下降規律的理論來揭示本次金融經濟危機發生的機理。這種觀點認為,本次危機是由于利潤率下降導致的結果。有學者指出,從實證角度來看,1975-2008年間,美國的實體經濟并未得到有效恢復,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過程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進行了重組,并在這之后出現了“彈性化”,非生產性工人比重上升導致利潤份額下降,利潤率出現了長期停滯的現象,于是,美國形成了依靠金融活動進行資本積累的新模式和依靠信用的膨脹來維持經濟增長的局面,同時,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更進一步刺激了美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脫節,結果導致實體經濟的利潤率下降和金融市場的惡性膨脹,最終引發嚴重的金融經濟危機。有學者進一步認為,利潤率下降規律支配了資本主義發展規律,剩余價值的生產條件和實現條件的矛盾、生產擴大和價值增殖的矛盾,資本過剩與人口過剩的矛盾等等,都是利潤率下降的結果。
第四種觀點認為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經濟金融化的結果。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指出,20世紀70年代以后,世界貨幣的性質發生了重大變化,由黃金發展為以美元為代表的各種世界紙幣,從而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可以不通過國民收人的合理分配來擴大市場,而是采取擴充信貸的方式來刺激市場的擴大,維持資本主義再生產正常進行的這種方式,在擴大市場的同時也為金融壟斷資本利用貨幣、金融手段賺取高額收益提供了機會和刺激,從而形成了20世紀后期資本主義經濟的金融化、金融的全球化現象,這體現了資本主義經濟通過開辟新的空間來突破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對資本主義發展構成的限制的規律。而本次經濟危機則是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化發展空間開發殆盡的結果。有學者認為,正是由于在全球化、自由化推動下,發達國家資本積累模式的轉變體現為資本積累的金融化,貨幣資本和虛擬資本因過度擴張和積累而引起整個國民經濟高度金融化,并最終引發危機。
第五種觀點從長波的角度考察了本次金融危機。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根據長波理論,認為此次全球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的結構性危機,很可能是新一輪長波的下降期的到來,而這也意味著金融危機要持續10年或更長時間的蕭條期。這種觀點認為,戰后50-60年代的“黃金增長期”不過是長波中出現的短暫繁榮,90年代的美國“新經濟”也不過是長波中暫時繁榮的表現。此次金融危機預示著長波下降趨勢的開始。有的學者還指出長波后期往往會出現金融化的現象,而本次經濟危機由金融領域引起正是出現了金融高度金融化的現象,契合長波的特征。
二、關于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新特征
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陷人了嚴重的“滯脹”危機,為了應對危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進行了調整,同時通過各種國際性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機構,向全球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而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新全球化浪潮,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成為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在全球占據統治地位的生產方式。對于1970年代以來的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新特征,國內外學者從以下各個不同的側面進行了概括和分析。
生產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新的技術革命即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革命是1970年代以來的一個重要現象,并對社會生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融合的基礎上,實現了生產的自動化和網絡化控制,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并加快了商品的流轉速度,并且使勞務的遠程及時利用成為可能,極大地擴展了生產要素的配置空間,新的國際分工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資本社會化程度空前提高。一方面是隨著20世紀后期年金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擴大,以及法人資本和機構投資者的興起,促進了股份制的發展和股票持有人的普遍化,使資本的終極所有權高度分散化;但是另一方面,股權的高度分散化和社會化,不僅強化了少數大公司和大機構的控股權,而且也強化了掌握著資本經營管理權的高級管理階層的權利。
收人分配兩級分化日益加深。隨著1980年代中期以來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推行,發達國家的勞動者在社會總財富所在比重不斷縮小,財富分配兩極分化日益嚴重。在美國,近三十年,美國企業高管與普通員工的工資差距,從40:1擴大到357:1。普通勞動者家庭的收人沒有明顯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的收人卻增長了四倍,占人口0.01%的最富階層的財富更是增加了七倍。
經濟全球化和高度金融化。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經濟關系得以重組,其中最重要的表現就是發達國家利用發展中國家對外開放所提供的機會,加緊對外投資,一方面消化過剩產能,另一方面獲取比國內更高的利潤率。與此同時,發達國家的金融業獲得迅速發展,金融資本總量迅速趕超產業資本并占據優勢和支配地位。發達國家經濟在結構上表現出明顯的去工業化和高度金融化特征。與此相聯系,資本積累模式也體現為資本積累的金融化。世界經濟的不平衡進一步加劇。信息化和新自由主義政策推動了以資本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形成了新的世界市場,同時,在發達國家的主導下,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新的全球經濟規則和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配置。全球化在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又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一是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從而有助于美國獲取鑄幣稅以及轉嫁國內危機;二是發達國家在強調貿易自由化的同時,卻對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流動采取嚴格管制,使全球化成為一種不對稱的、片面的全球化;三是發達國家在經濟、政治、軍事、科技以及戰略性資源處于壟斷和支配地位,發展中國家處于依附地位;四是世界經濟體系的不平衡性進一步加深,形成了“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等。
三、關于當代資本主義的歷史階段問題
資本主義從誕生起就處于不斷的發展中,并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最初出現的是商業資本主義,然后是產業資本占主導地位的自由競爭資本主義,19一20世紀之交出現了以私人壟斷為特征的壟斷資本主義,20世紀30~^0年代進一步出現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20世紀70年初英美等發達國家發生了長達10多年之久的滯脹現象,于是,在20世紀80年代英美等發達國家相繼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從而重組了資本主義世界國家與資本、資本與勞動、資本與資本之間的關系,資本主義發生了深刻的新變化。進人新世紀之交,發達資本主義經濟的金融化、去產業化、全球化等特征越來越明顯,這些現象表明當代資本主義進人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理論界對于當代資本主義究竟處于何種階段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歸納起來主要有:
1.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金融危機充分暴露出了金融資本在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資本能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搜取各國財富、參與剩余價值分配,但金融資本又幾乎被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幾家大型金融機構和組織所壟斷。正是由于上述現象的出現,有些學者認為當代資本主義處于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如蔡萬煥通過分析資本主義壟斷的發展過程、資本的社會化程度、勞動和資本之間所反映的階級關系、國家與市場的關系所出現的變化等四個方面,指出20世紀70年代后金融資本已經控制了發達國家經濟命脈,并且通過經濟全球化、對外擴張將其壟斷勢力擴張到世界范圍,因而當前階段資本主義的實質是金融資本的統治,也就是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有的學者則指出推動發達資本主義由國家壟斷向國際金融資本壟斷過度的三個力量分別是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明和廣泛運用、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以及以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資本流動及資本運作的“自由化”和美元霸權為主要內容的當代國際金融貨幣體系。而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理論就是以“華盛頓共識”為其完成形態的新自由主義。"
2.金融化全球化的壟斷資本主義。高峰認為應當從和資本結構變化相聯系的資本主義制度結構演變的特征角度來劃分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階段,而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主導性制度特征首先具有壟斷資本主義的性質,因為具有壟斷性質的巨型企業在資本主義的主導產業中仍占支配地位;其次又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因為壟斷資本已經在生產要素空前自由的國際流動基礎上進行全球化的自由配置,并通過跨國投資與并購來爭奪、瓜分和控制世界市場;最后壟斷資本還具有金融化的特征,不僅金融業資本及其交易已發展到在資本總量中占有壓倒優勢,而且非金融企業也大量從事金融交易,金融業和非金融業的壟斷資本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中起支配作用的資本力量和獲取高額金融利潤的主體。因而,可以把當前的資本主義歸結為金融化全球化的壟斷資本主義。
3.新自由主義。20世紀70年代末,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應對“滯脹”危機,開始放棄長期堅持的以國家管制經濟為內容的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代之以“市場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為主要內容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并且向全世界推行,新自由主義理念成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理論基礎。在很多學者看來,正是新自由主義才導致了經濟危機,因而可以把當代資本主義稱之為“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國外學者如大衛?科茨杰拉德?杜梅尼爾和多米尼克?列維等都持有這種觀點。國內也有些學者認同此觀點,如劉盾等指出英美國家依照貨幣學派和供給學派的理論方法,對經濟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導致經濟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古典自由主義的回歸,因而可以稱之為新自由主義階段。有學者還據此進一步分析了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所產生的后果,即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波動性以及矛盾的進一步尖銳化。
4.新帝國主義。經典作家如盧森堡、希法亭、列寧等人都對帝國主義進行過深刻的論述。近年來,一些學者認為當代資本主義仍然處于列寧所說的帝國主義階段,只是新時代下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并以“新帝國主義”來稱謂當代資本主義。如楊承訓等通過分析二戰后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認為戰后資本主義處于國際超級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突出表現是美國擁有的超級金融壟斷地位,實質是一種新帝國主義。趙常慶則指出當代新帝國主義除具有傳統帝國主義的擴張和掠奪本性外,還具有一些新特點:如倚仗軍事和科技實力在全球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通過跨國公司,以科技成果和金融產品獲取壟斷利潤,延續老牌帝國主義損人肥己的貪婪本性;改變過去侵略擴張的殖民統治方式,代之以搶奪和控制石油等戰略性資源作為控制世界和鞏固霸權的手段;美國操縱世界金融貨幣體系,濫用美元發行權,剝削發展中國家,左右世界經濟;充分利用其軟實力,向全球推行其價值觀,從意識形態領域控制發展中國家。而蒯正明印則指出與傳統的殖民掠奪方式不同,新帝國主義構筑了一套更加靈活的資本積累和剝奪體系,新帝國主義實質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金融壟斷資本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對世界經濟和政治進行滲透和控制,這套體系涉及的范圍更大、運行更靈活、成本更低。
此外,也有一些學者以金融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信息化資本主義、數字資本主義等不同的概念來概括當代資本主義所處的歷史階段。
四、關于當代資本主義的未來走向問題
新的國際金融經濟危機爆發伊始,一些經濟學家特別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家曾經樂觀地預言危機很快就會過去,美歐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復蘇。然而,事實證明資本主義世界陷人了持續的動蕩,經濟持久蕭條低迷,金融危機、債務危機一波持續一波,而經濟危機更引起全球范圍內的政治、社會危機,如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以及英法等國發生的社會騷亂、中東北非地區的政治動蕩,等等。經濟停滯和社會的動蕩局面不僅構成了對“發達國家經濟很快就會復蘇”這類預言的有力回擊,更引起人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刻反思。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發展模式已經陷人了死胡同,未來資本主義制度將發生重大調整。但是,資本主義未來的發展趨勢究竟是什么?對此,學界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1.資本主義制度衰落論。一些學者認為這次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由盛轉衰的標志,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總危機。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根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變化,從技術、所有制、資本形態、資本運動空間、調節方式等各個方面探討了當代資本主義日益走向衰落的原因。具體來說,技術方面:信息化導致資本主義出現產業空心化和無就業增長;所有制方面:資本社會化程度的加深意味著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合法性的喪失;資本形態方面:金融資本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資本形態,資本運動方式進人了最高階段和最后階段;空間上: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使得資本運動的空間巳經達到了極限;最后,資本主義國家采取了包括政府調節和市場調節的所有手段,仍然無法解決危機,各種干預政策都失去效力。因此,這些跡象表明,資本主義可能陷人長期的停滯狀態,資本主義正走向歷史性衰落。有的學者指出無論是從資本主義國內的階級矛盾、同世界人民的矛盾還是同社會主義國家的矛盾,都表明資本主義矛盾在不斷深化,資本主義正走向衰變。有的學者則認為資本主義巳經進人了由國際金融壟斷資本所主導的新階段,因而寄生性、腐朽性更強,更接近于垂死的資本主義。
2.制度調整論。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雖然金融危機是對資本主義的一次沉重打擊,但是并不構成全面性、總體性危機,也沒有撼動資本主義的根基,特別是現在英美發達國家的執政黨仍然是屬于中右翼政黨,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仍然具有較大影響力,而工人階級力量和社會主義力量仍然弱小,因此,資本主義為了盡快走出危機會采取一定的措施調整現在的發展模式,但都是基于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的調整,而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另外,由于資本主義生產力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而資本主義經濟能夠在自身調整中走向復蘇。至于調整的方向,有的學者認為可能是瑞典模式,該模式的核心是注重社會平等、充分就業和完善福利,重視階級合作,突出強調勞動者的權利和社會地位以及最大程度地發揮市場經濟的社會功能;129157有的學者則認為可能是“新萊茵模式”,是一種基于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發展模式基礎上的改進,包括積極的社會福利政策、投資社會化、注重企業的技術創新和長期發展以及讓社會各階層分享發展成果、注重各國以合作方式進行全球治理等內容。
3.對外轉嫁危機論。有的學者指出,資本主義危機史表明走出危機的有效途徑只有兩種:一種是放任危機從而銷毀相對過剩資本,緩和積累與消費之間的矛盾,為新一輪資本積累創造空間;另一種就是通過貿易沖突、軍事手段等打垮競爭對手,為國內資本積累創造外部空間,特別是軍事戰爭還能夠帶動國內需求。由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擁有強大的金融、政治、科技、軍事實力,因而向世界分X體系的外圍國家轉嫁矛盾、輸出危機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解決危機的不可避免的選擇。而根據現在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外轉嫁危機的手段包括在經濟上通過金融戰爭來遏制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政治上加快對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和平演變”步伐,為金融壟斷資本的擴張提供政治保障;軍事上有可能進一步加強軍事遏制甚至發動局部戰爭。的學者更指出除非發動帝國主義的戰爭,否則資本主義將會進人長期停滯的局面。
4.社會主義前景說。一些學者認為,當前的金融危機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越來越難以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制度已成為制約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障礙。而中國在金融危機中經濟依然增長強勁,同時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的具有社會主義傾向的改革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些都說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因而,無論是從人類的發展趨勢還是從現實世界發展情況來看,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都是必然的。
五、簡短的小結
進人新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加人WTO,中國已經融人世界經濟體系,并成為世界經濟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特別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聯系不斷加深。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深受世界經濟形勢的影響;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發展又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全世界都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對當代世界經濟特別是發達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并據此制定科學的對外經濟政策。從當前我國經濟學界對當達資本主義經濟的新特征、所處歷史階段和發展趨勢等各方面的研究來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新進展,但仍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首先,關于經濟危機的理論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經濟危機理論是經濟學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馬克思本人并沒有在某一部著作或著作的某個篇章中完整地闡發自己的經濟危機理論,從而使馬克思之后的學者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經濟危機理論,如生產過剩理論、消費不足理論、利潤率下降理論,等等。在對新的國際金融資本經濟危機的討論中,經濟學者大多數分別沿用上述幾種不同的理論進行分析,因而,從總體上來看,理論創新的力度明顯不足。在金融資本占據統治和主導地位的現實背景下,如何構建一個系統的金融經濟危機理論,仍然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重大理論課題。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基本矛盾的揭示的論述。經濟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南京財經大學教授何干強指出,經濟學關于資本主義經濟的基本矛盾及其衍生的資本金融化、虛擬化及金融市場中投機、賭博和欺詐的盛行的論述,對于解釋當前危機具有根本的指導意義。
經濟危機理論。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發生異化與扭曲,經濟危機就有了爆發的可能。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關于危機理論的論述十分耐人尋味:“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消費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焙幽洗髮W教授巫繼學認為,虛擬資本無節制地背離實體經濟是危機爆發的根源所在,財富分配的兩極分化,高科技帶來的效益被少數人獲取,是爆發的深層原因。
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危機的周期性是指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每隔若干年就爆發一次,周期性地反復出現。從周期性來看,經濟危機的再生產周期包括危機、蕭條、復蘇和高漲四個階段。
關鍵詞:經濟危機;馬克思;西方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F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2731(2011)05-0094-05
自1825年英國發生第一次經濟危機以來,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國家頻繁發生,其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嚴重破壞和社會財富的湮滅,促使如何熨平經濟周期,避免經濟危機成為經濟學界研究的熱點之一。自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隨著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的發展,西方國家已連續20余年未出現經濟危機,在此背景下,西方某些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開始通過宣揚“第三次浪潮”“后工業社會”等理論,試圖論證資本主義具有自我完善性,經濟危機將不會發生。但是,2008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無情的否定了這些西方學者的理論。
鑒于上述背景,本文擬對馬克思與主流西方經濟學關于經濟危機的研究進行較為系統的梳理和比較,特別是對資本主義危機的起源及反思的研究,將不僅對認清掩蓋在現代知識經濟外衣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機理與實質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將對剖析資本主義實質,研判未來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馬克思對經濟危機的研究
馬克思從根源出發解釋經濟危機的生成機制,不僅分析了經濟危機產生的本源,而且對經濟危機爆發的推動力量進行了研究。本文擬從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研究出發,對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以及推動力量進行較為系統的歸納和梳理。
(一)馬克思對經濟危機本源的追溯
馬克思通過對商品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過程進行分析,認為經濟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中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同時,只有完成商品價值實現中“驚險的一躍”,才能使商品生產流通過程延續,一旦商品價值實現環節出現問題,則之后一系列商品都會由于缺乏貨幣而無法實現價值,這為經濟危機的產生創造了條件。而資本主義中經濟危機產生的必然性是則由“整整一系列關系”共同產生的結果,具體而言,它主要由生產過剩、需求不足以及資本收益率遞減等因素影響。
在生產過剩方面,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中,資本的逐利性驅使資本家盡可能的擴大產出,而導致生產比例失調變為客觀規律。因此,馬克思批判西方經濟學家只關注局部個別部門的生產過剩,而并沒有意識到資本主義存在總體生產過剩。而這種總體生產過剩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導致的,其發生具有必然性。
在需求不足方面,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需求不足的內在矛盾。一種傳統的解讀是,建立在最大化榨取工人剩余價值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分配方式,注定使資本家得到的剩余價值的積累遠高于工人工資。而資本家在收益最大化的驅使下,將大部分剩余價值用于資本積累,這將導致資本主義存在無限擴大的生產能力與有限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經濟危機的產生。但筆者認為,在傳統解讀的基礎上,還存在對馬克思觀點的另一種解讀,即需求由消費性需求及生產性需求組成。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和社會分工逐漸細化,生產性需求的比重不斷提高,剩余價值實現愈發依賴于剩余價值的再投資。但是只有當工人工資能夠達到所生產剩余價值的必要勞動的限度時,工人才可能被雇傭。因此,將導致社會總體需求的不足。
在利潤率存在下降趨勢方面,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家通過壓縮個別勞動時間而追求剩余價值的最大化,其導致產品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斷降低,與此同時,榨取剩余價值的難度將不斷提高。為達到不斷提高資本剩余價值總額的目的,需要不斷擴大生產中的資本投入,從而造成市場整體的生產過剩。
綜上,馬克思通過將資本主義的矛盾細化為生產過剩、需求不足以及利潤率下降等三個層面分析,認為資本主義存在生產最大化和剩余價值實現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本身即為“一個活的矛盾”,因此,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源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
(二)馬克思對經濟危機推動力量的分析
雖然馬克思指出,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源是資本主義制度內部存在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化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但馬克思同時認為,經濟危機是在“一系列關系”共同作用下爆發的。在此,本部分擬對視角下經濟危機爆發的主要推動力量進行分析。
第一,固定資本更新。固定資本更新對經濟危機的推動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于個別固定資本更新而言,由于資本家在追求剩余價值最大化的驅動下,會利用固定資產更新以降低個別勞動時間。但固定資本更新所具有的周期性,將導致在固定資本更新周期的間隔內相關產品部門的生產過剩;二是對于社會整體固定資本更新而言,由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決策的分散化,社會總體固定資本更新總額與所預存的折舊基金總額很可能不相等,這將為經濟危機的爆發起到推動作用。此外,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較長資本周轉周期的產業也會由于與固定資本更新類似的機理,推動經濟危機的產生。
第二,虛擬資本的積累。馬克思認為虛擬資本能夠推動經濟危機的產生,例如,當利率上升或股票增發時,會導致股票價格下跌。而股票價格往往與居民實際持有財富總量相掛鉤,即當股票價格下降時,其所有者的總支付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市場整體需求,這將推動經濟危機的產生。
第三,非生活必需品的生產。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消費較多的是生活必需品,而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需品則在資本家消費中所占比例較大。一旦經濟出現波動時,人們首先會縮減非生活必需品的開支,這將導致生產非生活必需品的部門出現裁員,進而導致非生活必需品生產部門員工的需求降低,社會生產出現過剩。馬克思認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非生活必需品所占消費比重將不斷上升,這將導致出現經濟波動時所產生更大的連鎖效應,以推動經濟危機的產生。
綜上,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的本質矛盾出發,以唯物主義的思想,通過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對消費不足,即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矛盾研究,在第二卷中對資本主義兩大部類生產比例失調,即生產過剩的研究,以及在第三卷中對資本收益率逐步降低趨勢的研究,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規律,而且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展的客觀必然性進行了系統分析。
二、西方經濟學對于經濟危機理論的研究
在傳統研究中,一般以經濟危機的影響因素來自經濟運行內部、外部或是兼有為依據,而分為內因論、外因論、綜合論對西方經濟危機的研究進行分類。這種劃分方法能夠較好得對各種研究觀點進行總結歸納,但是無法在時間順序上反應出觀點的演
進。在此,筆者將以西方主流經濟學派的演進歷史為序,追溯梳理古典經濟學、凱恩斯學派、自由主義學派等對于經濟危機的主要觀點,并對其進行分類和歸納,這樣能夠在觀點歸納的基礎上,較好的反應出西方經濟學對于經濟危機相關研究觀點的演進。
(一)古典經濟學對經濟危機的理論研究
由于19世紀初,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剛剛確立,關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否必然導致生產過剩具有較大的爭議。在此背景下,古典經濟學對經濟危機的研究觀點經歷了由全面否定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到逐步認識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存在不可避免性的發展歷程。
1.資本主義無危機論持資本主義無危機論的學者普遍持市場萬能論觀點,認為市場中總需求與總供給相等,從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會發生,其代表人物有薩伊、李嘉圖等學者。
薩伊(Jeen-Bapfistesay)認為貨幣只是交換的媒介,出售某種商品意味著購買了另一種商品,即生產某種商品的同時為與它價值相當的商品提供了實現價值的渠道,所以總需求總是與總供給一致,不會出現普遍生產過剩下的經濟危機。
李嘉圖(David Ricardo)繼承了斯密“看不見的手”,認為個人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與社會整體利益并不沖突,從而他將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歸結為滿足社會需要。此外,李嘉圖接受薩伊的思想,認為生產創造了需求,即資本家通過生產實現商品價值后,無論選擇個人消費或擴大再生產,都會產生價值相等的新的購買,因此,總需求和總供給總是相等。縱觀李嘉圖的危機理論,其建立在需求無限論的基礎上,并混淆了商品流通與物物交換的關系。
綜上,資本主義無危機論認為資本主義不會產生普遍性經濟危機,這與當時處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初期的時代背景有關,當時資產階級迫切需要減少政府干預而擴大生產,其導致了當時主流經濟學家關于資本主義無危機論的觀點,符合其所代表的大資產階級利益。
2.資本主義危機存在論與上述無危機論相對立的是危機存在論,其代表學者西蒙斯第(Simons)、馬爾薩斯(Maltmos)等學者,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之間存在矛盾,資本主義存在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西蒙斯第接受了斯密教條的思想,認為商品并不與收入完全相等。而由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以及機械化大生產導致的生產規模的無序擴大,使小生產者不斷破產,進而影響市場需求和總體消費,最終導致商品價值無法實現,產生經濟危機。因此,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大生產導致的生產無限擴大化與消費需求不足之間的矛盾。
馬爾薩斯認為當社會積累大量轉向必需品的生產時,必需品的生產必將超過現有需求程度,產生的有效需求不足,但在社會有效需求不足方面,不能僅靠資本家和工人的收入,而應由地主、軍隊、官員等非直接勞動者創造與商品生產無關的需求,從而保持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平衡。因此,對于資本主義而言,若要維持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平衡,則必須刺激非生產階級的消費,從而避免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危機存在論通過分析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矛盾,認為資本主義條件下經濟危機是必然存在的。但是,由于出身及代表階級不同等因素,導致持危機存在論的學者觀點之間存在差異,西蒙斯第基于生產與消費的矛盾,認為小生產者破產會導致國內市場縮小,產生經濟危機,而馬爾薩斯從代表的地主階級的利益出發,認為貴族等非生產階級揮霍能夠避免和緩解經濟危機。
(二)凱恩斯主義對經濟危機的研究
凱恩斯主義是在1929年到1933年經濟危機的背景下產生的,其全面否定薩伊定律,認為需求能夠創造供給,并在“個人消費傾向”、“資本邊際產出”以及“個人偏好”的基礎上,提出有效需求的概念,認為有效需求不足,是形成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
凱恩斯(Keyhes)認為,“個人消費傾向”是由人的習慣、心理以及社會背景共同決定的,會隨個人收入的提高而下降,因此,當國民收入提升時,收入和消費之間的缺口會不斷加大,導致需求小于供給。而“資本邊際產出”為新增的每單位投資可得到的利潤,當資本邊際產出高于資本的使用成本,即利息時,投資會增加;當資本邊際產出等于利息時,投資將停止,在長期看來,資本邊際產出是不斷遞減的,這也將是導致資本邊際產出不足的原因之一?!皞€人偏好”是指個人基于交易動機、謹慎動機以及投機動機等心理,偏好于持有―定量的貨幣,而非全部儲蓄。因此,在貨幣總量一定的前提下,由于人們對于持有貨幣偏好的存在,會使利率保持在高位,導致投資不足。
在上述理論的基礎上,凱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的概念,是指商品總供給與商品總需求相等時的需求量。有效需求不足時,均衡條件下的就業量小于充分就業的就業量,是資本主義大量失業存在的原因。對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凱恩斯認為其可分為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兩方面。在消費需求層面,由于經濟危機時期對失業可能性的憂慮,導致人們不斷減少消費,使社會總需求降低;在投資需求層面,由于貨幣總供給量不足以及流通速度較慢等原因,導致社會整體中沒有足夠的貨幣支付投資需求。
基于上述原因,凱恩斯認為,在經濟危機發生時,政府應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以盡快經濟蕭條的影響。其中,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包括政府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調整準備金率或利率等方法影響市場貨幣使用成本,以提高市場貨幣供給;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指政府加大公共投資和政府購買,并利用相關政策鼓勵私人增加消費,例如,可利用適度的通貨膨脹,使居民實際工資下降,促進消費。
(三)新自由主義對經濟危機的研究
隨著通貨膨脹與失業并存的“滯漲”爆發,凱恩斯主義受到質疑,而出現了以反對政府干預為主要觀點的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強調以“無形的手”調節下的自由競爭的重要性,認為經濟危機是由于政府采用凱恩斯主義,對市場進行過度干預而產生的。而在新自由主義中,由于研究視角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的學派。本文擬對其中有代表性的貨幣學派和供給學派關于經濟危機的研究觀點進行歸納和梳理。
以弗里德曼(Friedman)為代表的貨幣主義以貨幣數量論為核心,認為由收入、邊際資本產出、通貨膨脹率以及個人偏好共同決定的貨幣供給量對于經濟危機的產生具有決定性作用。當貨幣發行量高于生產產品總價值時,通貨膨脹就會產生。但由于自然失業率的存在,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不存在替代關系,因而凱恩斯主張利用通貨膨脹降低失業率的舉措只能導致“滯漲”。而對于“滯漲”的解決措施,應采用只以貨幣供應量為唯一調節因素的貨幣政策,應保證貨幣供應量與經濟增長之間保持同步。這種觀點對于緩和資本主義矛盾具有積極作用,但其忽視了失業的產生以及解決方法。
供給學派反對凱恩斯主義需求創造供給的論斷,認為需求不一定創造供給,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影響社會經濟主體對于儲蓄和投資的預期,從而產生經濟危機。因此,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供
給缺乏,應通過減稅、削減政府開支等措施,提高社會供給,避免經濟危機。
新自由主義還包括弗萊堡學派,理性預期學派公共選擇學派等,其都認為經濟危機的產生是由于政府遵循凱恩斯學派對經濟過度干預導致,應反對政府干預,提倡市場自由競爭。但是,在新自由主義對于“滯漲”現象作出相應的原因詮釋和解決路徑分析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例如,新自由主義下,由于資本家對于超額利潤的追求,使資本的投入重點由實體經濟轉向金融項目,這對于居民而言,能夠依靠透支消費提前滿足遠期需求,對于資本家而言,能夠提前支取遠期收益,而一旦其中一項資金鏈斷裂,就會產生連鎖反應,進而爆發經濟危機。
三、馬克思與西方經濟學對于經濟危機研究的比較分析
通過上文中對于馬克思與西方經濟學關于經濟危機研究的比較分析能夠看出,兩種經濟危機研究的根本分歧來源于研究對象以及方法論的差異,進而導致了在經濟危機可能性、起源以及成因等根本觀點方面存在差異。
(一)研究對象層面的差異
馬克思從經濟現象的本質出發,通過系統的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動的規律和趨勢,科學的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般性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而經濟危機的產生是資本主義這種矛盾的必然產物,因此,只有消滅資本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而縱觀西方經濟學對于經濟危機的研究,其以唯心主義出發,以資本主義永恒存在為既定研究前提,以具體階段的經濟現象為研究對象,導致研究觀點與結論具有明顯的時效性。無論從薩伊、李嘉圖等學者對于經濟危機的全面否定,到西斯蒙第、馬爾薩斯等學者對經濟危機存在性的肯定;還是從凱恩斯主義面對經濟危機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到新自由主義反對政府干預的危機應對策略,都反映出西方經濟學對于經濟危機研究仍停留在現象層面的分析,并沒有接觸到經濟危機的本質,因此也無法對經濟危機的起源與應對進行全面、客觀的研究。
(二)方法論層面的差異
馬克思認為物質生產對于意識行為具有決定作用,人們在物質生產中所結成的經濟關系是社會形成的基礎,而經濟關系中的物質利益關系是經濟主體行為和心理的出發點,所以經濟主體行為和心理應當由物質利益關系說明,而不能相反。由于市場主體的經濟關系錯綜復雜,因而不存在普世性的“心理法則”來指導所有市場主體的行為,也不能只用某一階級的特定心理及行為描述整體,因此,應堅持唯物主義方法論,以經濟關系人手對經濟危機進行全面、系統、科學的研究。
而在西方經濟學在對經濟危機的研究中,以唯心主義為方法論,普遍將心理因素引入研究之中,夸大了心理作用對于市場行為的決定作用,使得對于國民經濟整體運行過程的研究失去了應有的客觀性。例如,凱恩斯在對經濟危機的研究中,承認資本主義存在供過于求的矛盾,但是,他并沒有深入研究矛盾形成的內在機理,而是以市場主體心理因素出發來研究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這種利用唯心主義觀點對經濟危機進行研究與馬克思的觀點截然對立。
(三)研究觀點層面的差異
馬克思透過經濟危機帶來的各種表面現象,深入資本主義制度中存在的內部矛盾進行分析,通過在《資本論》三卷中分別對消費不足、生產比例失衡、資本收益率遞減等矛盾表象的分析,從不同層面揭示經濟危機產生的內在原因,認為市場供過于求是經濟危機的直接表現,而供求矛盾是資本主義剩余價值生產實現矛盾的表現,剩余價值實現中的矛盾則是生產者的盲目擴張與消費者有限需求之間矛盾的體現,最終得出經濟危機中一切矛盾存在的根源是生產資料的所有制與生產社會化。
由于西方經濟學研究的既定前提是資本主義是永恒存在的社會制度,這導致在研究中,西方經濟學忽視了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制度之間的內在關系,而把研究重點集中于市場要素的需求供給關系、市場主體的未來預期乃至貨幣供給等視角,試圖從上述微觀層面人手建立規避經濟危機的有效策略,此外,以新自由主義為代表的部分經濟學家甚至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具有自我完善性,經濟危機是各種外部因素,例如政府制度規制等干擾的結果,只要避免外部因素干擾,就能夠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由此能夠看出,西方經濟學對經濟危機的研究停留在對現象表面的認識上,其導致對經濟危機的分析結論較為片面。
一、后金融危機時期,無論是新自由主義還是凱恩斯主義都無法使經濟政策達到最優狀態
后金融危機時期,無論是新自由主義的發展戰略還是凱恩斯主義都無法使經濟政策達到最優狀態。這種觀點認為,經濟危機實質上也是經濟理論的危機。新自由主義與凱恩斯主義都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在特定時期為解決特定問題而產生并獲得發展的。主張政府權利擴大的凱恩斯主義不僅是政府的寵兒,也是應對危機的及時手段。新自由主義則主張經濟自由不僅是市場的寵兒也是資本主義國家向外擴張的理論需要。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標志著新自由主義的失效,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標志著凱恩斯主義的失效。在新自由主義與凱恩斯主義都失效的今天,該出臺創新防范,應對和治理危機的理論政策。因此持這種觀點的人士認為,新自由主義與凱恩斯主義都以不適應當前的狀態,在后金融危機時期應該尋求新的經濟理論。
二、新自由主義將會進行新一輪的蛻變
幾乎每一次的經濟危機都會引發宏觀經濟學的革命。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后,主流經濟學遭到來自學界、政界人士的猛烈批判。但實質上新自由主義政策并沒有被徹底的拋棄,只是力量受到極大的消弱。新自由主義不會很快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國是超級大國,只要美國仍實行新自由主義政策,那它不會很快消亡。因此后金融危機時期,新自由主義會以后新自由主義的面目出現。但關鍵點還在于,新自由主義還是否符合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也取決于目前的階段還是否發生了變化及此次危機能否完全得到化解。持這種觀點的人士對于凱恩斯主義回歸輪認為,凱恩斯主義只是短暫的喘息之計。因為它仍存在很多問題,如缺乏經驗證據支撐和統一的理論分析框架。在微觀分析方面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存在趨同的傾向。因此近期內凱恩斯主義不可能取代新自由主義。
后金融危機時期新自由主義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否還占據著官方地位是由目前的經濟、政治、社會生活需要來決定。經濟復蘇期新自由主義的理論是否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達到新的高峰、能否完全化解危機、是否有利于資本主義的持續發展而定。
三、凱恩斯主義回歸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各國都采用凱恩斯主義來應對危機。比如2000-2012年中“凱恩斯”的出現頻率和《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引用率一直在上升。理論界也有人士提出要走出危機是需要凱恩斯的經濟政策。如克魯格曼、斯蒂格利茨等主流學者都明確指出只有“回到凱恩斯”才能走出危機。但也有不少主流學者和媒體評論員認為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是世界經濟再次陷入大蕭條里的力器。并且從2008年危機后各國政府采用的危機解救方案來看,不完全與凱恩斯主義相同,而是變為更加多元化,已經發展到減稅、國有化、經濟刺激等多種手段并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互相配合的程度。因此由危機解救措施和出版多種關于凱恩斯的書來推斷凱恩斯主義大有可能再度占據宏觀經濟學統治地位的趨勢還需待觀察。比如,土耳其奧坎大學布倫特·霍卡教授指出,當前國家參與的增多并非凱恩斯主義的復興。國有化并不意味著資本主義國家會成為凱恩斯主義的國家或社會主義國家。程恩富教授認為,資本主義各國經濟復蘇乏力,用凱恩斯主義政策對新自由主義政策進行修補是無濟于事的,資本主義危機的歷史經驗表明,凱恩斯主義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大部分學者認為當前危機不能依賴凱恩斯主義的回歸來解決,必須尋求更徹底的方法。程恩富教授指出,在資本主義危機下,可以預見未來世界格局將發生三個“超越”:一是在經濟發展上將超越新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的理論枷鎖。二是在政治發展上超越“一超”主導的世界政治力量版圖。三是在文化發展上將超越資本主義的單一價值觀。
四、凱恩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之間尋求平衡點
新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都有各其利弊。凱恩斯主義的副作用是由于人們的理性預期和自我保護,出現了通貨膨脹和失業交替上升的滯漲現象。而過度依靠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理論,不僅給實體經濟帶來嚴重的貧富分化、消費不足、生產停滯,而且也會使虛擬經濟過度膨脹。凱恩斯主義是解救危機的良藥而新自由主義是經濟向外擴張的需要因此也不能全盤否定新自由主義也不能照搬凱恩斯主義,而是將二者融合從中取其精華,走出經濟低迷期。
五、回到熊彼特
雖然危機后“回到凱恩斯”的聲音日漸高漲,但是凱恩斯主義宏觀政策只能防止經濟深度下滑,并不能帶來經濟長期繁榮。為此理論界有些學者從經濟長期發展的視角入手,以熊彼特的創新理論為基礎,追尋危機根源,找出問題的解決之道。
熊彼特重視長期效率、供給關系,強調動態分析。采取以企業家、企業和產業為基礎的自下而上的分析。由此為基礎一些學者指出:第一,“大穩定” 并不意味著現有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已為人類找到了克服經濟周期的辦法。第二,金融創新不等于創新,任何金融創新都應以提高實體經濟運行效率為目的。第三,企業家精神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政府政策應鼓勵企業家才能配置到生產性領域。第四,主流經濟學家需要直面根本現象。所以倡導經濟學家能夠回到熊彼特,以創新理論為基本框架觀察本次金融危機??偟膩碚f,這種觀點的人士認為凱恩斯主義只是止痛藥,熊彼特的理論則是長期處方。
實質上,在后金融危機時期資本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仍是新自由主義與凱恩斯主義交替輪回。20世紀30年代初爆發的經濟危機暴露了古典經濟學理論及其自由放任市場經濟模式的弊端。因此大蕭條期間凱恩斯主義適應了國家壟斷資本的需要。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向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轉型的重要時期,此時需要借助侵透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新自由主義來向其它國家進行無限的擴張,滿足資本主義追求利潤的欲望。然而到20世紀90年代起新自由主義的弊端逐漸顯現,最終引發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在面對經濟低迷及嚴重失業的情況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重新使用凱恩斯主義政策來應對危機,直至危機爆發到今天資本主義經濟仍處于緩慢發展階段。后金融危機時期資本主義經濟是否出現V型、U型、L型的發展趨勢現在仍需觀察。但金融化的進程不會因為危機而停滯,金融的發展仍需要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支撐。因此新的發展階段的來臨必將對資本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變化及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而新自由主義代表著資產階級及大財團的利益,因此它不會在金融化進程中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關鍵詞】資本主義;發展;長期性
根據理論的闡述,人類社會的發展一般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類會依次經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換言之,資本主義社會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前一個社會形態,它最終要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但是現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已經存在和發展了幾百年,仍然沒有過渡到社會主義。這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期性。
1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期性
眾所周知,馬克思在人們社會發展方面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就是“兩個絕不會”。兩個絕不會,也即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 ; 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從這個論斷可知,資本主義和以前的其他社會形態一樣,是一個單獨的社會形態,它的發展也會有一個很長的時期。在這個歷史時期中,并非不會出現暫時的停滯,但是停滯狀態的存在不能成為我們否認資本主義發展更快的理由。放眼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發展是長期的、絕對的,而停滯只是相對的、暫時的。這種發展的長期性和絕對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 就資本主義現在的發展階段來說,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資本主義已經處在最后階段
資本主義最初出現在 14、15 世紀地中海沿岸的城市,距今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而社會主義的發展才不到一百年,比資本主義的發展時間要短許多??墒钦麄€人類社會的歷史是相當長的,而且還在繼續向前發展。因此,資本主義幾百年的歷史,在整個人類歷史里也還是一個小片段。毫無疑問,資本主義的發展已經從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到壟斷階段。但目前是處在什么階段,大多數學者認為在開始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有些學者把這個階段稱之為資本主義中壯年時期,有些學者稱之為后工業化社會,還有學者稱之為資本主義晚期階段。盡管如此,當代資本主義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思想文化還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國際社會中還發揮著很大作用,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資本主義已經處在最后階段。
1.2 就資本主義統治的現狀來看,資本主義的統治還很有力
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中,盡管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這一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但是并沒有進一步激化和尖銳化,并沒有超出資本主義國家可控的范圍,反而由于其自身的變革和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資本主義政黨牢牢掌握著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權,工人階級政黨的影響并不大。在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等進步力量還不足于動搖或威脅資本主義統治的合法性,革命意識在工人階級中有所衰退,傳統的工人階級革命并沒有任何出現的痕跡,社會主義運動依然處在低谷中。
1.3 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地位來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
二戰后,一大批亞、非和拉美國家走向獨立。這些經濟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國家沒有選擇社會主義道路,而是選擇了資本主義道路。民族主義政黨帶領這些國家的人民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發展資本主義,依附于發達國家,使得在世界體系內占主導地位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非社會主義生產方式。
2 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期性的主要原因
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期性的原因,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課題。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經濟和科技方面的因素,也有政治和文化意識形態的原因。這些因素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共同產生影響。
2.1 科技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與科技革命密不可分。目前已經發生的三次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的形成、發展和變革有直接的關系。發源于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到鞏固,使得資本主義制度最終得以確立;發生于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使資本主義國家由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二戰以來開設目前還在進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發生在資本主義國家,它給資本主義發展帶來了新的強大動力。
2.2 經濟危機提高了當代資本主義的適應能力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固有矛盾是資本主義本身無法克服和解決的,它將會使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發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實際上就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會使生產力的發展造成破壞,并引發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當這些危機無法解決時,資本主義就要滅亡了??墒菍嶋H情況并非完全如此,經濟危機確實一直在資本主義國家不斷發生,但嚴重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卻沒有出現。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危機發生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消除或減小危機的影響,使危機沒有造成不受控制的不良影響。也就是說,經濟危機大大提高了當代資本主義的適應能力。
2.3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不斷完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的,是對封建專制制度的否定,是人類民主發展的一個階段。在社會主義制度出現后,資本主義為了避免無產階級革命的出現,又完善了自己的政治制度。此外,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也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2.4 當前的世界格局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資本主義產生之后,迅速向世界擴展,最終建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雖然社會主義在二戰后也曾擴展到較多國家,但是自劇變后,社會主義的力量被削弱,在世界格局中處于不利地位。在這樣的格局下,資本主義國家利用自己的經濟科技優勢向全世界推行資本主義價值觀,加強實施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此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控制了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起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景浩 , 王丙辰 . 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三重危機探析 [J]. 山西師大學報 ( 社會科學版 ),2013(S2).
[2] 沈鑫雨 . 芻議當代資本主義改良的實質[J]. 經濟研究導刊 ,2013(18).
【關鍵詞】資本論,經濟危機理論,現實價值
經濟危機是指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者整個世界經濟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不斷收縮,是資本主義經濟在其發展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生產相對過剩危機。回顧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歷程,從1852年第一次經濟危機在英國爆發以來,每隔一定的時間,在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或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就要爆發一次經濟危機。然而最近的一次經濟危機,由2008年次貸危機演變而來的金融海嘯從美國波及全世界,從金融領域蔓延到實體經濟。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金融體系受到重創,世界經濟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重新閱讀出版于1867年的馬克思《資本論》,深刻思考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
一、馬克思《資本論》中經濟危機理論的論述
馬克思的《資本論》在分析剩余價值的來源和實質時,提出了商品的二因素和勞動的二重性。同時在流通領域抽象的考察剩余價值的實現問題,進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規律。事實證明,他的經濟危機理論具有極強的科學性和預見性。
1、揭示經濟危機爆發的直接誘因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了經濟危機爆發的誘因是資本的本質屬性導致的,即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它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同時,資本家作為人格化了的資本,表現為對剩余價值永恒的追求。資本家為了能夠持續的獲取更多的剩余價值,將獲得的剩余價值在投入到社會再生產中,由此推動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資本逐漸積累,但絕大部分的資本是掌握在少數的資本家手里,而被剝削階級卻占有極少的資本。他們受到資本家的剝削,購買能力是有限的。這樣,商品無法獲得相應的價值補償,造成資本不能有效地運轉。這樣便可能導致危機的爆發。
隨著資本大量的投入到再生產中,企業的規模擴大,生產出來的產品的總量超過了社會總的需求,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的商品積壓,大批生產企業減產或停產,資本家就無法向員工發放工資,或企業裁員,導致一部分人失業。這樣社會的購買力下降,陷入一種惡性循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生產相對過剩,即消費者有購買的意愿卻沒有購買的能力。這里所說的生產過剩是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就是生產的相對過剩。這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現象。
2、對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源的揭示
《資本論》揭示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也即生產力已經增長到這種關系所不能容納的地步,資產階級的關系已經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資本主義生產不斷社會化。它內在的要求各部門,各企業之間及生產消費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以使得社會的再生產能夠順利的進行。但是,由于資本家私人占有生產資料,盲目的提高生產力和擴大生產規模,破壞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平衡。因此,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就產生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表現為生產的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第二,表現為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因此,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源就在于資本主義制度。
二、《資本論》經濟危機理論的現實價值
馬克思對經濟危機理論的論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危機爆發的實質,對于當今的經濟危機仍然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同時對于我國應對經濟危機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1.制度的選擇。
經濟危機的爆發是資本主義制度不可調和的產物,選擇怎樣的制度就顯得很重要。我國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實行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這從根本上杜絕了危機爆發的可能。因此,我們因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也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社會也有矛盾。不斷地調整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完善上層建筑,是我國進行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正如黨的十三中全會作出的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中心的決定,對我國的改革正處于攻堅期和深水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擴大內需。
從經濟危機爆發的邏輯思路:有效地需求不足―生產相對過剩―預期消費―信用違約―經濟危機,我們可以看到有效需求的不足是危機發生的邏輯起點。促進經濟的發展,我們應依靠投資和出口轉移到依靠投資、出口、消費的協調推進,在危機的大背景下,刺激國內的消費需求顯得尤為的重要。通過改變我國國民收入分配的格局,縮短貧富差距,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支出,建立和健全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創造良好的就業和創業環境。將我國居民的購買力釋放出來,利用消費紅利促進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3.市場與政府的有效地配合。
馬克思認為市場機制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萬能的。1929―1933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34年就任后,采取政府干預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美國經濟較快的擺脫了危機的影響。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把市場機制與社會主義制度結合起來,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三中全會最新提出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的發揮政府的作用。正確的對待“無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關系,有利于推動我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進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