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養成教育總結范文

        養成教育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養成教育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養成教育總結

        第1篇:養成教育總結范文

        出發點,以上學期取得的成績為基礎,揚長避短,逐步推廣養成教育,力求在生活和學習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和生活習慣,為其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現將本學期的養成教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確定目標,堅持不懈

        我校本學期依然以《中小學養成教育管理細則》為養成教育培養內容,在全面推廣各種習慣的同時,確定重點內容,我校

        按照局重點工作把讀記習慣和書寫習慣作為重點培養目標的同時,把學生的聽課習慣和作業習慣也作為本學期的主要培養

        內容。

        開學初我校要求各位教師針對自已所教學科的特點制定計劃,在學期中并針對學生聽課的具體情況,圍繞如何培養學生良

        好的聽課習慣開展教師論壇活動。業務校長和教導處深入班級聽課,了解班級學生的上課情況,及時與教師進行信息反饋

        二、具體習慣的培養

        1.作業習慣的培養jsgzzj/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我校在作業習慣的培養上加大力度,開學初制定作業要求,要求班主任按時留

        作業,作業內容要豐富,形式要多樣,學生的字跡要工整,本面要整潔,班主任批閱要及時,避免錯批。教導處和業務校

        長每月對各班作業進行不定期檢查,并把檢查情況及時和班主任交流,不斷整改,同時把檢查情況按等級評定,與教師期

        末考核掛鉤。本學期學生的作業效果情況有了明顯的變化。

        2.聽課習慣的培養

        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并不是一夕培養成的,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業務校長深入班級聽課,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態,并

        和任課教師圍繞“如何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展開論壇,針對學校教師的教學狀況,業務校長利用業務學習對教師進行教

        學培訓,不斷提高教師上課的教學能力,力求通過教師豐富的課堂內容、誠摯的關心和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多方面吸收

        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聽課能力。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校大部分學生的聽課習慣有了明顯的改善。

        3.寫字習慣的培養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我校把每天下午1:00到1:15這段時間設為寫字時間,同時把科任教師分配到各個班當副

        班任,一同深入學生當中從坐姿、握筆姿勢、字的基本筆畫等細節處指導學生寫字。業務校長和教導處每天深入班級監督

        寫字教學的完成情況。

        同時在教師中間開展師生齊練活動,教師每天堅持練習粉筆字和鋼筆字,在不斷提高自身寫字能力的同時為學生起表率作

        用。

        通過這一學期的全面努力,我校師生的寫字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4.讀記習慣的培養

        教育工作德育為先,為了更好地從小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我校本學期把《弟子規》引入學校,每名學生人手一本新版《

        弟子規》。每天早上7:30到7:45這段時間我校設為誦讀時間,班主任逐句講解后,要求學生誦讀《弟子規》,讓

        學生在中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

        我校把周五下午兩節課時間也定為閱讀時間,為了全面鼓勵學生走進書的樂園,學校為各個年級買了大量的課處圖書供學

        生閱讀,還為每一名學生訂制了一本閱讀筆記,要求學生在仔細閱讀的同時認真完成讀書筆記。

        5.計算習慣的培養

        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我校開學初統一幫學生購買了口算題卡,班主任每天利用早自習或上課前一分鐘,領學生進

        行速算練習,從基礎抓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具體活動

        (一)三月份:

        1.林義鴻、李書平、姜彩霞等11人參加《弟子規》培訓。

        2.3月28日在我校邀請權淑芳、吳虹到校召開《弟子規》講座。我校部分家長和全體教師聆聽了講座,在精神上受到了一次

        深刻地洗禮。

        (二)四月份

        1.4月13日組織了三——五年級閱讀成果比賽。三年組劉筱宇、四年組吳狄,五年組王金海獲得一等獎,欒璐伶、開薪茹、

        隋明瑤等同學獲二等獎,姚明軒、楊琬琳、劉全雙等同學獲得三等獎。

        2.4月15日下午進行全校誦讀展示。全校50人參加了展示活動。一——五年級學生齊聚一堂,這個充實而又緊張的下午,讓

        學生受益頗多。

        (三)五月份

        1.5月20日我校寫字教師對全體班主任進行寫字培訓。我校專業寫字教師少,這種以點代面的方法全面推動了我校寫字教學

        的開展。

        2.5月24日組織全校演講比賽。三年級的欒璐伶、開薪茹等同學成績突出。

        3.在我校寫字競賽中,王金迪、林鷺、代雨杭、曹旭熒和王金海獲校級一等獎;李端文、紀麗、高德等獲二等獎;鐘志國

        、姚名軒、付凱軍等獲三等獎。

        4.在5月末我校評選養成習慣優秀少年:梁旭桐、鐘治國、柴鉅晨等被評為“小小書法家”;姜厚洋、王金迪、肖以旭等被

        評為“好習慣好少年”;丁銘禹、葉加寶、現梓陽等被評為“文明小公民”;王星晨、馬佳華、隋明瑤等被評為“樂學少

        年”;王超、崔美玲、何生恩等被評為“閱讀小能手”。

        5.5月31日我校學生參加了區組織的寫字競賽,在比賽中我校成績較理想。

        (四)六月份

        1.6月4日王金海參加市寫字競賽。

        四、具體落實

        1.加大監管力度。落實工作之后,教導處加大檢查力度,對每一項工作都及時檢查落實情況。

        2.把各項檢查工作與期末考評掛鉤,全面督促教育教學工作的落實。共2頁,當前第1頁1

        養成教育工作貴在堅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還是本著“抓住一點,糾正一點;抓好一點,鞏固一點;鞏固一點,再抓一

        第2篇:養成教育總結范文

        一、完善制度建設,強化育人意識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個人有了好的習慣,必然會產生好的結果。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養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礎工程,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對學生的養成教育,不是某個人或是某些人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需要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參與的工程。為此,確立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理念,要求全體教職員工都要以嚴謹的行為和良好的表率成為養成教育的實施者,教師要做到教書育人,職員要做到管理育人,工人要做到服務育人,讓學生在每天的學習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受到教育。為此,學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以“勤政、奉獻、開拓、高效”為宗旨制定了學校領導崗位職責;以“立志、尚學、求實、創新”為宗旨制定了學生行為規范;以“愛校、愛生、愛事業、講奉獻”為宗旨制定了教師崗位職責。學校還制定了《教師十要十不要》、《教師文明用語與文明忌語》、《禁煙規定》、《職能部門崗位職責》、《教職工工作考評制度》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并通過全校大會,以及其他各種教育形式,貫徹到干部教師的工作中,使全體干部、師生的行為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這些規章制度也督促教職員工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為學生做好表率,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和諧有序的工作學習氛圍,保證了養成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構建德育網絡,狠抓隊伍建設

        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學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員育人的“大德育”體系,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組員包括副校長、各職能部門主任、團委書記、年級主任,并明確領導小組成員分工,將學校德育工作細化為每個人的職責,形成“校長―政教處―年級―班主任”的管理網絡和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參與實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領導機構力量配備的同時,學校十分重視德育隊伍的建設。重點加強了“二支隊伍”建設:即教師隊伍和班主任隊伍。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是學校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關鍵,正所謂“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教師的行為表率是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養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師的模范行為是推進學生進行道德實踐和行為仿效的榜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興趣愛好,他們必然在教師中尋找自己的榜樣。各學科教師的群體形象及教師平時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養成教育豐富的資源和最形象、最生動、最富有感召力的教育。因此,學校在狠抓學生道德行為習慣養成的同時,重點強調了師德建設,大力提倡“愛學生、愛學校、愛事業”的三愛教育,力求以優良的師德師風去感染、教育學生。在師德教育中,做到治本為先,抓起點、抓風氣,對教師高要求、嚴要求,大力倡導“學校無小事,教師無小節”的育人觀念,從教師的自我養成,自我完善著手。特別是在儀容儀表、言談舉止、遵紀守法、愛護學生等方面,教師要做到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

        班主任隊伍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學校實施養成教育的關鍵,班主任隊伍的素質直接關系到學校養成教育的目標能否落實到實處。為此,學校加強了對班主任隊伍的培訓工作,做到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學校每兩周召開一次班主任會例會,通過例會組織班主任進行理論學習,向班主任傳遞最新的德育信息與方法。請優秀班主任作班級管理和教育學生的經驗介紹,外請教育專家舉辦講座,從而提高了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班級管理和育人工作。學校還安排青年教師承擔副班主任和政教處義務德育教導員的工作,使青年教師在實際工作得到鍛煉,培養了大批的班主任后備力量,為青年教師從事班主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實踐生活課程,規范群體行為

        學生活動的時間空間幾乎都在校內,既給學校增加了教育管理的任務,又為學校拓寬教育渠道,更為主動地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的培養提供了條件。學校提出將學生的校園生活課程化,使校園生活成為目的明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課程。

        在初一剛入校時,學校就對學生提出“來了就是主人,起步就要正規”的指導口號。教育學生明白“一日生活規范是一周規范、一年規范、一生規范的基礎”。“生活規范是做人規范、學業規范、事業規范的基礎”。入學第一課是十天的軍訓,同時進行的是行為規范教育,通過講解、指導、模仿、強制、激勵等手段,引導學生掌握規范、認同規范、直到自覺執行,形成習慣。管理細節,從學生入學第一天開始,直到畢業,從不間斷和放松,同學們在這樣的引導和約束下,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風,同學團結友愛。很多家長更是感受到學生到市九中后發生的顯著變化。

        對于學生的課余時間活動,學校安排了豐富的教育活動,文娛活動、體育活動、科技活動合理安排,全校性活動,年級活動,班級活動有序進行。歡快的小品比賽,緊張的辯論賽,激烈的籃球賽,開心的風箏比賽,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多了一分輕松,多了一分愉快,獲得精神上的滿足,也培養了他們合作、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質。

        四、開展主題活動,著眼終身發展

        養成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過程,是永恒不變的,而作為一種教育現象,其內容又是多種多樣的。如何把握養成教育的特點,順應時代變化,捕捉學生需要,較好地處理養成教育過程持續性和內容靈活性的關系,實現養成教育的不斷創新和深化,是實施養成教育的關鍵。我們的體會是堅持不懈地開展系列的、有所側重的、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自覺參與中深化道德認識,踐行道德規范,從而達到養成教育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統一。

        學校大力開展感恩教育,通過系列國旗下講話,引導學生把感恩的實際行動體現在對老師的尊重上、體現在對父母的理解和關心上、體現在對他人的友善和幫助上。

        9月份,學校開展“行為規范養成”主題教育月活動,10月份開展“人人都是環境、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宣傳實踐教育月活動,安排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主題教育月活動結束后,各班都及時進行總結,深化教育效果,政教處也通過全校學生大會對各班的活動情況進行點評,對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每學年,學校都要組織為貧困同學捐款活動,在政教處、團委的倡議下,同學們將感恩的激情投入到對貧困同學的幫助之中,全體同學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為貧困同學獻上一份愛心,學生參與率達到100%,為幾十名家庭的同學提供了幫助,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同學們認識到自己捐出的是慰問款,獲得的是一份責任和心靈上的滿足。獲得資助的同學也深刻地感到自己得到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幫助,更是同學的關心和友情。這項活動學校已經連續組織了八年,讓同學們在校園生活中面對有困難的人,面對自己的同學知道應該做些什么,應該有一份愛心和責任心。

        第3篇:養成教育總結范文

        一、具體內容

        根據具體的培養計劃,除適時進行行為習慣訓練外,每天早晨的晨會時間和每周二的班隊會均定為訓練時間。良好的行為習慣的訓練和培養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良好的衛生習慣:衣冠整潔,搞好個人衛生;及時收拾好自己的書包、書桌,不隨地吐痰,看到垃圾主動撿起,不在桌椅、墻壁上隨便刻畫;知道值日生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又快又好等。

        2、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能及時做好準備工作;上課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養成仔細觀察、勤記筆記、質疑發問、勤查工具書、定期復習整理的好習慣;獨立自主地完成作業,做到仔細審題、認真書寫,力爭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作業,不抄襲他人作業;上課認真聽課,有良好的坐姿,不可趴在桌子上聽課,不打擾別人學習等。

        3、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知道基本的禮節。如:鞠躬、招手、敬隊禮等等。會使用禮貌用語;進教室、教師辦公室前先敲門,未經允許不闖入等。

        4、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課間不追逐打鬧,不大聲喧嘩,做健康的游戲;排隊快、靜、齊;上下樓梯靠右行;不講粗話,不打人;不去危險的地方,不破壞花草樹木;和同學團結互助等。

        二、具體措施

        1、對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導過細,而對小學生則不行,必須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首先要制定要求:一、書寫規范。二、正確率高。三、按時完成。四、及時訂正。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評判,好的在評比臺中加分,并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根據養成教育的內容,我從每個細小的動作入手,從站、立、行走開始,隨時給予指導。比如,教孩子們看課程表擺文具,上完一節課收拾一節課的文具,再擺放下節課的文具。另外,從與學生的日常接觸中,我發現有的孩子接、發東西、說話等不太有禮貌,我就及時教孩子學會如何給大人遞、接東西,如何說話。我們的地面易臟,不好搞衛生,我就教學生如何保持衛生,擦桌子、掃地、拖地……雖然是中年級的孩子,但他們都缺乏起碼的生活經驗,如果沒有具體地指導很難形成良好習慣,我聯系家長,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里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2、教師的言談舉止、豐富的肢體語言往往會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學生的模仿性很強,所以我堅持從語言到行動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如和學生一起打掃教室,撿起地上的垃圾,紙屑等。下課后把歪斜的桌椅擺放整齊,把教室的五節柜、講桌等擦干凈、擺放整齊,使學生由無意識地模仿逐漸走向自覺的行動。現在很多孩子在早上、中午到校后,都會自覺地打掃教室衛生。學生不會有意往地上扔垃圾,一些不小心帶出來的小紙屑,孩子們只要看見就會主動撿起扔到垃圾筒。

        3、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意志力不堅,不能長久堅持,難免為一時的貪玩而忘了自己許下的“承諾”,所以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在于有一個比較科學的管理制度,隨時督促學生,提醒學生。如培養一些課間安全小檢查員、文具擺放督促員、值日班長、學等小干部,讓他們對全班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文體、常規等情況進行督促,指出不良習慣,幫助改正。學要隨時督促該組的同學按時完成作業,并檢查作業中是否有抄襲現象,是否工整,是否認真。

        4、運用各種獎勵機制,激勵孩子,調動其向上的積極性,幫助養成習慣。我們有個人紅花榜、分組評比臺、值日班長胸牌、課堂上經常發的小紅花,孩子攢夠10朵可以換一個紅星標志。還有,適用于各種場合的口頭隨機表揚與批評。在任何場合,老師隨時對一些行為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對行為不規范的學生提示或批評。老師只要說“我現在開始表揚……”或說“我現在開始批評……”,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端正自己的行為,因為他們都期望表揚,不愿被批評。

        5、引導學生下午放學前5分鐘自己問自己:今天在學習、課間生活等各類活動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應注意糾正。引導學生從小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調整自己的行為。

        6、習慣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的行為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滲透。所以我在課前、課后、樓梯口、隊伍中等任何場合,都要加上一句提醒的話。如下課后說“記著收拾好自己的書包”,“別忘了擺放好桌椅”;上課時說“擺放好學習用具”;排隊時提醒說“要做到快、靜、齊”;上樓下樓時說“靠右行,輕輕走”;隊伍解散時說“走著,別跑”;很多很多。久而久之,自律性較強的孩子的習慣就形成了一種自然行為。

        第4篇:養成教育總結范文

        關鍵詞:基礎教育;藝術課程整合;綜合藝術能力

        自20世紀六十年代以后,綜合性藝術教育思潮開始逐漸發展起來并成為一種主流,人們在重視綜合藝術教育的同時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基礎教育階段。這個階段正是孩子身體成長、智力形成、習慣養成、陶冶情操的重要時期,對這一階段的孩子全面實施綜合性的藝術教育,進行藝術課程的整合,有利于促進他們的心智與技能的全面發展,最終達到綜合藝術能力與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基于課程綜合化時代的呼喚,近幾年來國家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大膽調整了課程結構

        從幼兒園至中小學階段的藝術課程都“由點及面”地進行課程整合,開展綜合的藝術教學,教學上采取以音樂、美術等學科為主體的綜合課程模式,積累該種模式的綜合藝術教學的豐富經驗、有效的教學方法、資源利用方式和評價方式,以此促進藝術課程原有教學方式的變革,探究基礎教育階段整合后藝術課程的實踐模式和具體操作策略,進一步以此為突破口轉變原有藝術課程教學的常規,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能力和藝術素養,提高藝術類教師教學與科研素質,并最終帶動學校綜合藝術教育的全面發展。

        1.就基礎教育階段中幼兒園藝術課程整合的建構而言,筆者通過定期對杭州市區內部分幼兒園的綜合藝術課程教學實踐進行調查、收集、分析、歸納幼兒園藝術課程整合的建構主要涵蓋以下幾方面內容:

        (1)課程教學目標的制訂,以培養實踐經驗能力為主而非以理論分析能力和公共表演能力為主。制訂的依據在于藝術教育的價值主要不是為了讓人們了解藝術知識,而是為了讓人們獲得藝術美,包括感受美、認識美、參與美、創造美、傳播美、享受美、評價美。此外,藝術教育還可以給受教育者快樂感,提高學習興趣,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主導理念是為人服務。(2)教學內容的安排,主要包括六大方面:感受、認知、體驗、想象、表達、創作。(3)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可以囊括聆聽體驗、聯覺培養、體態律動、聲勢練習、內心歌唱、音樂讀寫、即興創作等。(4)教學課程設置上可以采用兩種類型,一種是分別以音樂、美術為主體的綜合課程,譬如幼兒音樂感能訓練課又或是幼兒聯覺培養訓練課;另一種是設置綜合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藝術課程。(5)教學評估應以學生感受與表達藝術情感的能力和人文藝術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標準,應在于以經驗性的藝術理解能力的評估標準,而不是在于對藝術知識的掌握和公共表演技能的評估標準。

        2.就中小學階段藝術課程的整合而言,綜合藝術教學的開展首先應根據小學階段低年級、高年級、初中三個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心理特點,制訂完整的教學大綱,其中包括教學主題、教學目標、教學步驟、教學資源等的設計。小學低年級段的教學設計著重在培養學生對音樂要素的感知覺能力,并且通過他們喜歡的游戲、童話、詩歌等載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各類藝術實踐活動,在培養良好的聽、唱習慣的同時,提升藝術表演能力,開闊藝術視野。相比于它們的特點,小學高年級段的教學設計無論在對音樂知識和藝術技能的要求上都更進一步,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創造性以及對多種藝術形式的感悟能力,如,剪紙藝術、音樂、舞蹈、文學以及學生對音樂或歌詞的自主創作,都繼承了“由點及面”的教學模式,“由淺入深”地將學生導入藝術的殿堂。初中年級段強調藝術要素的把握和文化歷史傳統的共鳴,著重提升編創及抽象能力的運用。因此,可以說基礎教育階段綜合藝術課程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氛圍和高尚的精神境界,這是藝術課程教育所追尋的,不僅追求學生的藝術能力和素養的綜合提升,還包括學生完整人格和健全心理的養成。

        二、探索出適合基礎教育階段藝術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

        要把握以下幾個特點:(1)通過音樂綜合其他學科,在保持各門學科本身特征的同時,有利于教學“由點及面”地展開。(2)改變枯燥的音樂和藝術知識以及技能的學習為主題性的教學,把學科知識和技能滲透到各類真實主題之中,保證了學習過程“由淺入深”的邏輯體系,學生在真實的主題活動中,不但有計劃地學習到了音樂知識和技能,更能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從更廣泛的視角促進學生整體素養的發展,包括藝術、人文和科學的素養。(3)教學還應該考慮到學校藝術教師的音樂和美術的學科背景,使綜合和學科特色得到巧妙結合,使之具有實際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三、藝術課程整合的實施離不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譬如:(1)對話式教學法。它是建立在教師和學生平等關系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的課堂對話,可以真正發現新的事物、想法,尋求師生教學中的共同意義。在頗多優秀的綜合藝術活動的課例中,幾乎每一個活動主題都滲透著對問題的交流、討論,彼此的溝通和傾聽。對話意在激發學生的思維和體驗,使教學活動向縱深方向發展。(2)想象與生成式教學法。它指教師給學生機會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興趣、需要豐富的想象和創造力,從而提出問題,教師因勢利導、把握時機,即興地展開教學,這是藝術課程整合后的一大特色。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調動了主動性,才能夠真正使教學立足于學生本身,立足于學生的所思所想。(3)合作與探究式教學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一直是我們課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對學生而言,通過小組的合作、支持、溝通和交流,把他們從單一的個人活動中解放出來,置于更廣闊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通過與同伴、成人、周圍的環境和文化背景的交融,獲得良好的發展。(4)體驗與表現式教學。體驗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它主要從學習者個體發展的需要和認識規律出發,提出了以“感受、經歷”為指向的學習形式及有關的學習內容,是一種關注學生個體特征的學習方式。

        正是在藝術課程整合這樣的前提下,我們考查藝術教育本身只有在完整的、實踐性的藝術活動中才能夠讓學生感知、欣賞、表現和反思藝術的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模仿和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是簡單的獲得、保護和再現,而是成為一個內在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生通過已有的經驗獲取并建構新的知識,從而提升綜合藝術能力與素養,具體在實踐教學中觀察學生藝術能力的培養,譬如表現在:(1)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綜合藝術課程,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熱情得到根本的轉變,學生會變得樂于學習藝術課程,并樂于接受各種美好的藝術形式,積極主動參與到藝術教育活動中。整合后的藝術課程成了一個開發、對話、互動的過程,而學生自然沉醉其中,藝術學習能力在量變中得到積累。(2)藝術課程整合的教學思路在于不把藝術學科知識技能的學習擺在獨一無二的地位,而是把藝術技能的學習和訓練綜合到更廣闊的藝術能力培養的層面上,我們力求學生不僅學會綜合利用音樂、美術、戲劇和舞蹈等藝術知識和技能,還能真實地親近藝術、走進生活、親近自然、感受藝術的魅力,懂得通過自己的體驗表達和創造個性化的用藝術的手段來表現生活和環境,并且真正走入對藝術的審美過程,對藝術的理解和感悟,從而成為對自身情感表達、人生思考、理想追求的有效方式,獲得人格和個性的陶冶和提升。

        長久以來,藝術教育的很多功能都被忽略,通過實踐探索,賦予藝術教育以更豐富的內涵,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識教育,應是一個關照學生個性價值和感性價值,關心學生個性化和創造性,促進學生整體發展并最終達成認識和情感互補、藝術與人性發展的統一體。

        基礎教育階段的藝術課程整合方案的開發和運用是我們對藝術教育綜合性發展的一種嘗試,在這里我們傳遞了一種信息,即藝術修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造就的,而是學生通過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通過對藝術課程教學整合實踐的探索,開發基礎教育階段綜合藝術教育模式,以提升學生在藝術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實踐參與能力,以致綜合藝術能力的培養,最終達成藝術和人性的共同發展,這是我們探究藝術課程整合化的原始初衷。

        參考文獻:

        [1]貝內特?雷默.音樂教育的哲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

        [2]曹理,繆裴言.新課程音樂教學案例選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曹理.音樂教學設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陳燮君,黃玉峰.現代教師讀本:藝術卷[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

        [5]賀志樸,姜敏.藝術教育學[M].人民出版社,2001.

        [6]王宏建.藝術概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7]張淑珍.音樂新課程與學科素質培養[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第5篇:養成教育總結范文

        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縣中小學生養成教育的指導意見(討論稿)

        為進一步推進全縣中小學養成教育,使養成教育規范化、科學化,豐富建構養成教育的實踐策略,深化素質教育,借鑒先進學校的經驗,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養成教育目標

        養成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研究確定不同學段、不同年級所要培養的學生品格是開展養成教育的前提基礎,養成“尚德、包容、創新、爭優、守紀、仁愛、樂學、誠信、堅韌、節制、感恩、信心”12種核心品格是基本價值追求。它要求培養過程和途徑“橫向到底、縱向到邊。”學校、家庭、社區攜手并進,各個學段、年級以及時間段統籌考慮。以核心品格培養為統領,細化具體品格,制定可操作的行動標準,為達成標準使之習慣化,設計不同時空的活動,制定量化評價機制予以作為落實保障。

        學校發展層面,創建養成教育模式,是德育工作成為具體可操作的行為,學校持續培養大面積優生群體,構建更加全面的學生評價體系,參與養成教育的個人和單位成為評價主體,學生在養成教育過程中認識提高與行為變化也是評價的內容。

        學生發展層面,培養具有優秀氣質與優良品格特征的學生群體,鍛造學生成為既具有傳統美德和普世價值觀所要求的品格和品德,又具有社會適應能力、合作能力、執行能力,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優異公民。

        家庭、社區層面,學生在良好品格的形成過程中,與家長彼此影響,共同成長。家庭的和諧穩定影響著社區的安定和諧,為形成團結、穩定、和諧的社會提供具有正能量。

        二、養成教育的特點

        浸潤性:養成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是在愛的關系中傳承品格的過程,生活處處塑品格,品格就是生活的自然流露。

        實踐性:養成教育通過親身實踐對既定的核心價值取向予以鮮活的說明和具體的充實,要求教師和學生通過真實生活來體驗。師長以身作則,互為品格教練;教育方式和渠道寬泛,品格塑造無處不在,事事塑品格。

        生成性:養成教育主要通過后天的培養與塑造生成學生的良好品格。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養成品格。

        過程性:品格的養成是一個逐漸發育的過程,養成教育具有層次性、漸進性、序列性,始終貫穿于學生成長過程中。

        整體性:實施養成教育,需要人人參與,無一例外;家校、社區互為影響,缺一不可,共同塑造育人環境,使學校成為一個文明、公平的微型社會,使師生、生生、親子間發生優化生命樣本的實際效果。

        三、養成教育的實施途徑

        養成教育的途徑是學生成長的全時空立體化的,學生生活的所有場所、所有時間段都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渠道。

        堅持打造精品大課間,進一步發揮大課間活動在養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健身、團結、和諧、自信”大課間訓練,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情操,提升學生的品格修養,提升學校文化品位,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實現體育、德育、美育相融合的新型養成教育模式,營造平安、文明、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

        (一)養成教育課程化。整合品德課、班隊課、安全教育、環保教育、國學教育等課程資源,開發校本養成教育課程,每月拿出一節班會課、一節學校課程共兩個課時,由各班班主任實施教學;課前課題組成員和授課教師集中研討,集體備課,根據學生年級特點設計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教務處把教學情況納入每月常規檢查,督察教學效果。

        (二)養成教育學科化。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各校要注重發揮各科教學在養成教育中的作用,大力推進養成教育學科化。教務處把“學科品格養成”作為各科教師教學的基本任務,組織課題組成員帶領各科教師全面學習和了解“品格養成”的全部內容,結合學科特點挖掘品格培養序列,制定行為標準,把養成教育整合融入全部課程,在教學中加以傳遞,讓養成內容在不同領域疊加累積,不斷強化。教務處和政教處要相互協調、齊抓共管,監督教學、服務教學。教務處負責備課的指導檢查、課上落實與課后反思。政教處組織互動跟進,收編“我的課堂品格故事”,總結經驗。

        (三)養成教育活動化。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啟發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鍛煉學生體格,陶冶學生情操。在日常開展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大課間活動、科技藝術節、重大節日紀念日活動等全面滲透養成教育,挖掘活動的品格養成價值,每項活動都確定品格養成目標,事事塑品格,把活動納入到養成教育序列。打造精品大課間是養成教育的重要載體,挖掘大課間行為在品格養成中的重要價值,要繼續抓實抓好。

        (四)養成教育家庭化。學校要幫助家長端正教育思想,改進教育方法,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家長教育子女情況,向家長通報學校的教育要求,形成家校合力,共塑品格。建立有效渠道家校共同評價激勵孩子。發揮家長資源優勢,舉辦家長大講堂,發揮校外資源作用。

        (五)養成教育榜樣化。立足學生發展,深化榜樣作用,舉行主題班會、設立名人長廊、評選品格人物等。學校建立養成教育品格人物評選機制,彰顯養成教育成效。

        (六)養成教育行為化。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塑造品格。培養良好品格是養成教育的核心目標,由培養行為習慣進而滲透品格養成,這是過去一年全縣中小學實施養成教育的基本做法。

        實施程序:制定品格培養體系,由品格細化為行為表述,一言一行彰顯完美品格,涵蓋校內校外全部時空的所有方面;通過課程、活動等多種途徑去踐行;通過評價促使學生反思,逐漸成為自覺行為;養成教育規范內化為學生品格。養成教育需要人人參與、集體行動,家長、教師、員工等都要用實際行動影響學生。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地點,確定可以量化的行為指標,通過規范學生的一言一行,來實現品格塑造。“無聲餐廳、無聲走廊、輕聲宿舍、輕聲教室”是集中而典型的行為要求,在養成教育中簡明而具體地代表了行為要求。今后,各校要根據品格養成需要,制定具體的行為表現要求。每周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品格行為學習。建立家校聯系卡,學生把小組評價表帶回家,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在填寫周末在家時的表現,帶回學校,交給班主任。班主任把一周評價情況在班會通報。每周組織“品格之星”評選。

        (七)養成教育年級化。旨在將品格形成漸進序列。目標愿景是九年成長塑造完整人格。按年級學生實際制定行為標準,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菜單式活動主題,各年級有所側重,制定不同的標準要求,每年12個月,每月以一個品格為主題進行科學規劃,形成一個循序漸進、又不斷深化的品格培養序列,扎實推進、分級探索,體驗反思,深度提升。

        (八)養成教育信息化。構建養成教育信息平臺,及時交流展示養成教育的經驗與成果。積累詳實的養成教育檔案,包括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

        (九)養成教育激勵化。制定《激勵化表》,涉及學校、家庭、社區三大學生活動領域,從安全、課堂、集會、就餐、兩休、如廁等多個方面制定標準,從正反兩方面對學生行為進行量化記錄,激勵學生主動積極地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塑造美好品格。學校制定激勵班級的具體辦法,每月評比文明班級,頒發流動紅旗。

        三、養成教育實施要求

        (一)組建團隊

        教體局成立養成教育研究會,做好全縣中小學養成教育的規劃、布置、協調、落實各項工作。為激發各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活動促發展,每年開展養成教育組織展示、觀摩等活動。中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是長期系統工程,各校要努力構建長效機制,形成科學規范符合實際的教育體系。各校組建由校長掛帥,分管校長,政教主任、教務主任、科研主任、班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參與的的研究團隊,做到分工有序。

        (二)制定方案

        各校要制定《養成教育課題研究方案》。方案從課題的提出、課題的界定與理論依據、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課題研究目標、課題研究的途徑與原則、研究步驟、研究成果檢測、研究預期目標、課題研究團隊與組織領導九個方面進行規劃。

        (三)研發教材

        課題組成員根據學校課題方案,按照課程整合要求,編寫《養成教育》手冊,作為校本教材使用。

        (四)培訓師資

        為保證課題順利開展,課題組規定時間組織集體研討,交流前期研究成果,部署下階段任務與目標,聘請專家領導對教師群體進行培訓。

        (五)創設氛圍

        一要充分利用廣播、校刊校報等向家長、學生、社會大力宣傳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爭得家長、社會的支持與配合。二要建立養成教育宣傳專欄,及時表揚涌現出的典型人物事跡。三要利用班隊會組織學生學習,對著要求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做到良好習慣的培養與不良習慣的矯正相結合。四要大力開展養成教育進課堂主題活動。

        (六)強化督導

        學校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統籌協調。少先隊大隊和共青團要設立“紅領巾監督崗”“青年文明崗”,分散到校園、教學樓等各個角落,以和諧的方式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起到激勵和監督作用。班級要制定養成教育評比專欄,每月一評比。學校要成立養成教育督查組,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檢查督導,要堅持把查找不良習慣落實到周,實行學生不良習慣矯正“周周清”。要堅持做到每天一查,每周一評,每月一總結,及時通報檢查情況,定期評比,表彰先進,激勵后進。在全面實施的基礎上,注重分類指導,充分尊重基層學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現典型,及時總結交流經驗,以點帶面,全面提高。

        (七)理論創新

        按照“實踐-探索-研究-發展”的路徑,不斷實踐探索,在實踐中提高理論水平,以品格養成為核心,以行為習慣督查為重點,不斷形成學校發展特色,為創造特色學校、品牌學校尋求扎實有效的路徑。

        附:**縣中小學生養成教育品格、行為及活動舉例

        2014年1月8日

        附:

        **縣中小學生養成教育品格、行為及活動舉例

        品格

        具體行為描述

        活動設計舉例

        尚德

        1.能夠講述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2.語言文明,舉止文雅,待人和氣。

        3.心目中有道德榜樣,并努力踐行。

        舉辦美德故事會、手抄報

        向不文明陋習告別

        我心目中的英雄報告會

        包容

        4.尊重不同的人,不恥笑他人的缺點和不足。

        5.常懷一顆包容之心,遇事不斤斤計較。

        6.接納自己,弘揚個性,尊重他人個性。

        班會:我為他人找優點

        名人故事交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創新

        7.制定計劃,定期總結:每天進步一點點。

        8.遇到問題是能找到不同的解決辦法。

        9.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新知識

        班會:看看誰的點子多(小竅門介紹)

        我的題集:一題多解集錦

        爭先

        10.個人和班級有學習進步的目標。

        11.尋找身邊的榜樣,學習并努力趕超他

        12. 有主動學習探究的欲望,有自己特長。

        班級活動:課外知識擂臺賽

        我長大了 我能行

        守紀

        13.不在公共場所大聲說話(兩無聲兩輕聲)

        14.服從師長的教導,不與同學打打鬧鬧。

        15.做情緒的主人,學會控制情緒。

        夸夸我的班級(學校)

        自主制定班級(宿舍)公約

        主題班會:我的情緒我做主

        仁愛

        16.懂得日常交通、食品、消防等安全常識。

        17. 主動幫助學習、生活有困難的人。

        18.主動為班集體做貢獻。

        珍愛生命,保護自己常識競賽

        我為他人獻愛心

        今天我當值日班長

        樂學

        19.上課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

        20.主動閱讀課外書。

        21. 努力學好各科,認真完成作業,及時復習。

        故事會:名人勤奮學習故事

        演講:我學習 我快樂

        誠信

        22.做事言行一致,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

        23.各項作業獨立完成,不抄襲,不作弊。

        24.有正確的是非觀,公平處事、待人。

        做一個誠實的人主題演講

        誠信故事會

        爭做老師、家長信任的好孩子

        堅韌

        25.從小事做起,今日事今日畢,持之以恒。

        26.與別人有矛盾時學會忍讓,諒解他人。

        27.用健康的情緒對待困難。

        故事會:堅持才能勝利

        學習經驗交流:今日事今日畢

        忍耐辯論會

        節制

        28.能夠科學安排時間,合理安排游戲時間

        29.保持生活周圍干凈、整潔。

        30.節制花錢,不講究吃穿,不攀比、不追星。

        紀律小明星評比

        我是節儉小明星

        感恩

        31.以自己的方式感恩身邊的人,會說“謝謝”

        32.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體諒父母的辛苦

        33. 能想著每天為家人、老師同學做點事。

        征文:感謝父母的恩情

        活動:我給媽媽洗洗腳

        主題班會:大手拉小手

        信心

        3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35.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各種作業和任務。

        36.消除自卑,認識到自己的長處

        我為自己找優點

        第6篇:養成教育總結范文

        【關鍵詞】農村小學寄宿生文明生活習慣養成

        農村小學寄宿生文明生活習慣的培養,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課題。由于受農村環境及一些不文明習慣的影響,農村部分學生自制力較弱,獨立性不強,學習生活中缺乏主動性,只是被動的接受管理。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吃零食現象尤為嚴重,衛生習慣較差,隨處亂扔垃圾的現象時有發生、臟話也時有耳聞。因此,強化對農村小學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促進其養成文明生活習慣,是農村小學寄宿制學校應該著力解決的問題。

        1.開展文明生活習慣養成月主題活動

        1.1設計活動計劃,營造教育氛圍

        農村小學寄宿生的生活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深受社會、家庭中等一些不良現象及行為的影響。所以,對學生進行文明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活動,可以以德育活動為突破口,在學生中開展文明生活習慣的系統教育活動,強化學生的文明生活習慣養成意識,促進學生文明生活習慣的內化。如學校可以設立十個文明生活教育主題活動。二月可以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活動,三月進行文明節約教育活動,四月進行尊重師長、孝敬老人教育活動,五月進行衛生文明習慣養成活動,六月進行安全自護教育活動,九月進行珍惜時間、勤奮學習教育活動,十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十一月進行感恩教育活動,十二月增強體質教育活動,一月開展誠信教育活動。這些活動要重實效,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落實到每個細節,形成濃厚的文明生活習慣養成教育氛圍,促進學生文明生活習慣的養成與內化。

        1.2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開展生活文明習慣養成教育,要形式多樣,注重實效。在十個月文明習慣養成主題教育活動中,學校政教處可以親自抓這項工作。政教處圍繞每個月開展主題活動的內容,設計活動計劃。通過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生活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通過演講比賽,讓學生談認識、說感受;通過周一國旗下講話,強調文明生活習慣對于人生成長的重要意義;通過手抄報等比賽使學生的生活文明習慣得以內化。

        1.3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寄宿小學生的文明生活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從日常抓起,不能松懈。班級要以落實活動為載體,認真研究新形勢下做好寄宿小學生文明生活習慣的新策略。

        2.加強農村寄宿學生文明生活習慣養成的課題研究

        2.1根據實際,細化課題研究

        在課題研究之初,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對學生生活習慣的現狀進行調查問卷,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具體分析。通過調查問卷可以發現問題,如學生的舉止文明、衛生、禮儀、安全等方面存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細化課題研究,可以將該課題細化為若干個子課題,力求課題研究的全面、深入與實效。為了進一步鞏固學校文明生活習慣養成主題月的成果,學校領導應該與全體教師合力,開展小學生文明生活習慣養成教育課題。以這個大課題為主干,可以分為幾個子課題。如可以劃分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尊師敬長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勤儉節約習慣養成教育、衛生習慣養成教育、感恩養成教育等等。這些課題都是針對學生問題進行設計的,有利于在學校開展的文明生活習慣養成教育活動中進行切實探究,使研究更富有成果。

        第7篇:養成教育總結范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小學的養成教育問題越來越嚴重。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頭腦里沒有“要大炮,不要黃油”的苦日子概念,過著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有的學生在家里受著隔代教育,爺爺、奶奶等的溺愛不僅使其行為習慣差(我行我素,待人長幼不分,說話不文明,常耍無賴,不顧他人感受),而且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自私心嚴重,不樂于助人;有的學生在學校,不遵守紀律,學習自覺性差,上課不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喜歡打架和貪玩,常常缺課、逃課;還有的學生在校外,喜歡和不三不四的人結交,隨意亂花錢,迷戀上網,甚至干違法亂紀的事等等。所以,學校抓養成教育勢在必行。

        學校養成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采取各種教育方法,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特點,有組織、有計劃、分步驟和分階段地進行,力爭動員一切力量,共建養成教育網絡,群策群力,使學生逐步養成自學、自理、自律、自強的好習慣。

        一、重視養成教育,精心為其開辟道路

        1.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具體實施養成教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他們的品質對學生有潛移默化作用。教師若能用良好師德去教育和感化學生,學生就會養成好習慣,幸福一生。反之,他們就會惡習纏身,遺憾終身。學校要加大投入,加強師德培訓,提高教師素質,調動教師工作熱情,使其肩負責任,全心投入養成教育。

        2.搞好養成教育宣傳,明確其重要性

        學校要成立養成教育領導小組,帶領師生鉆研養成教育理論,尋找養成教育實施途徑,開展養成教育專題講座,促使師生學會各領域的專項知識;做到養成教育天天講、時時講,處處講、人人講;充分利用作文、掛圖、名人名言、廣播、黑板報、走廊文化、競賽、演講等多種形式進行養成教育宣傳,使師生明白:良好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益。

        二、堅持“以人為本”,落實養成教育

        1.講究科學,規范內容

        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要根據各個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規律對其內容進行具體規范,不能對學生要求高,使之做不到,挫傷了孩子自尊心。

        2.“以人為本”,建構和諧

        師生是養成教育中最有活力的因素,師生品質好壞影響著學校聲譽,師生共同發展決定著學校前途和命運。管理者若能少一點硬性,多一份關心,營造溫馨“人情”校園,讓師樂教,讓生樂學,一個民主、文明、團結、奮進,充滿活力的群體就誕生了,養成教育成果不言而喻。

        3.注重引導,強化訓練

        學校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范其言行,明確其責任。在實際養成教育中,我校每周利用星期一國旗下講話時間,通過值周教師總結和學生代表發言,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父母、愛學習、愛清潔、愛勞動和守紀律等養成教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質和文明習慣;定期舉辦了安全、交通、法律、衛生、消防和水電等專項講座,對師生進行了專業培訓類似的養成教育,增強了師生自護自救能力;通過興趣小組主辦的象棋,五子棋,圍棋、跳棋、籃球、跳繩等比賽,引發了學生自強不息的熱情,培養了學生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利用大課間學生自選動作激發了學生參與鍛煉的興趣,注重了學生個性發展;通過校級運動會磨煉了學生的意志和毅力,培養了他們奮進的精神;利用唱紅歌時機,增強了師生的凝聚力…學校要把養成教育融入各種教育活動中,充分運用各種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強化訓練,促其形成好品質。

        4.以師為范,感化學生

        教師要為人師表,以無私的愛心、關心、細心和耐心,去教育和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世界的溫暖,生活的幸福,助其樹立信心和養成好習慣。

        5.注重實績,展開評比

        學校每周要對各班的養成教育情況進行評比,獎勵好的,指出不足,樹立典型,以此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我校主要通過值周領導組織學生對各班的安全、紀律、衛生、學習、路隊等的有關情況進行綜合考核,集體評估,發給優秀班級帶有星級的獎牌,這使養成教育評價更具有強烈激勵性。

        6.拓寬視野,陶冶情操

        學校要堅持開放性教育,逐步具備“迎進來和走出去”的思想觀念。在實際的養成教育中,我校引進了兩場電影,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引進了武術操、韻律操和“感恩之心”的手語,激發了學生的鍛煉熱情,注入了愛心教育。我校師生還參加了紅歌比賽,大家共同帶著校園的美好和對中華的稱贊,唱出了校園,深受好評;也參觀了小平故居,接受了偉人的洗禮,增強了愛國意識,進一步拓寬了視野,陶冶了情操。

        三、齊抓共管,建立養成教育網絡

        第8篇:養成教育總結范文

        一、成立專班,強化領導

        為了使我校德育工作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教育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XX同志任組長,政教主任XX同志任副組長,XX為成員,學校設政教處負責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領導成員分工合作,職責明確。XX負責學校德育的全面工作,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督導和管理。XX負責德育工作計劃和各項制度的制定和落實,裴兵負責校園文化建設,XX負責學生養成教育的具體工作,負責學校安全衛生工作。

        二.切實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是指少年兒童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教育。養成教育是指人所應具備的最基礎的心理素質、思想素質,包括思維方式、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生存能力,以及健康體魄的培養和教育

        從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來看,養成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基于這些認識,作為初中教育這一育人的基礎工程,首要的任務是提高中學生的基本素質,也就是全方位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只有具備良好行為習慣的人,才有發展的潛力和前景。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嚴格訓練,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素質,培養學生完美的人格,提高情商,提高自治自理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潛能,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突出重點,養成教育與落實《綱要》、《日常行為規范》緊密結合。

        養成教育的實質是開展"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的教育"。我校把養成教育同各年級開展的思想教育活動盡可能緊密結合起來。認真貫徹實施"中國''''小公民''''道德教育計劃",推出"小公民"的社會道德"五小"行動;學習落實新修訂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號召學生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小幫手";在社會做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小標兵";在學校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場所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的"小衛士";在獨處時做胸懷開闊、心理健康、勤奮自勵、勇于創新的"小主人"。同時,繼續開展好"三做人"活動。今年開學以來,學校通過各種活動來促進學生的養成教育,如通過拔河比賽,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通過體操比賽,提高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通過心理健康講座,促使學生正確對待青春發育期的生理現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預防各種兒童疾病;通過拒網簽字,使學生自覺遠離網吧,養成同一切不良誘惑作斗爭的習慣;通過德育培班,糾正少年兒童不良言行,倡導學生文明用語和文明行為。

        2、深化校園文化建設,以美育德。

        為了深化校園文化建設,我校制定了《厲山中心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評估標準》,力求使優美的校園文化充分發揮育人、培養人、養成自覺維護行為的效果,拓寬了養成教育與環境教育的內涵。學校設立了常年廣播站,每天廣播表彰好人好事,學校德育先進班級和文學作品欣賞,用來表彰先進,陶冶情操;學校設立宣傳櫥窗,內容有學生活動展覽,十佳中學生照片和事跡簡介、文明班級、文明寢室公布,各班教室和清潔區檢查結果公布等等,學校黑板報表彰優秀少年兒童,宣傳德育知識。

        3、抓教師師德形象,牢記教書育人。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實踐證明:教育無小事,事事在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做楷模。如果教師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教師群體有良好的行為規范,那么開展學生養成教育、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會事半功倍。為此,我們在全校開展師德標兵與師德楷模的評選,組織了師德交流與演講活動。學校在倡導德育、智育、體育,德育居首;身教、言教、物教,身教為先,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良好的師德師風對養成教育是有力的推動和促進。師生同步,注重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可以收到相得益彰、共同提高的效果。

        4、內外一致,養成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教育之鼎的一個得力支點。養成教育要求學生校內校外一個樣,必須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各班把養成教育的方法通過家長學校傳授給家長,提高家長的育兒素質。通過開家長會、電話聯系,請學生家長到學校面談教育學生事宜,到學生家中走訪,向學生家長進行關于行為習慣養成的知識宣傳,向家長詳細宣講學校養成教育工作計劃和對各個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鼓勵家長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使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在學校和在家里一個樣,實現養成教育家校一體化。

        第9篇:養成教育總結范文

        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結果,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怎樣才能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呢?

        一、如何抓好養成教育

        1.抓氛圍的創設和活動的開展

        (1)明確全校師生人人都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主體,人人都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教育建設者。

        (2)各學科教師都要重視并參與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和實踐,使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真正深入到課堂當中,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3)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和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組織學習,規范訓練

        把開學的第一周定為常規養成教育宣傳周,開學的第一課定為養成教育課,向學生宣讀學校規范,提出新學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標。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金沙縣小學生一日常規》等,讓學生明白在學校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使他們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對,什么不對。

        3.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可以說學校是養成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是養成教育的第一課堂。在養成教育工作中,學校與家庭相結合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電話訪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強教育效果。

        我們的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但由于自己的文化修養所限,或由于生活習慣的不良影響,或由于周圍環境不夠適應孩子成長之故,或多或少使我們小學生的生活習慣或學習習慣從不同程度上受到影響。養成教育必須以家庭教育為依托,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任何教育都離不開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而重點卻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品格的培養。

        4.榜樣示范,率先垂范

        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都需要一個好的榜樣,好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很強的,會成為他們前進的目標和動力之源。

        二、活動育人,自我體驗

        針對青少年活潑好動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方法之一。學校有計劃地利用節日開展教育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小學階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劇發育、變化的重要時期,正是增長知識、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基礎。

        三、關于中小學養成教育的銜接

        1.學習環境上的銜接

        從小學升入中學,學生從一個原來非常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因此,初一教師應鼓勵學生克服“怯生”的心理,提高交往的能力,盡快和新同學打成一片,消除陌生感,熟悉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積極融入新集體。

        2.心理上的銜接

        從小學到初中這一時期對于學生而言,其個性心理品質正處于一個重要的轉型時期。小學生特別相信權威,聽父母的話、聽教師的話,這已經成了習慣。到了初中,獨立自主性加強,有擺脫家長和教師的傾向。對于父母的勸說、教師的教育往往聽不進去,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我們初中教師要以平等的地位和心態與他們進行交流,及時做好學生的身心健康銜接。

        3.管理上的銜接

        小學階段的管理基本上是教師全天跟班管理,教師把學生當作小孩子,許多事情都是手把手地教。到了初中則不然,教師偏重于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所以學生一時很不適應。這就需要初中教師采取一種既不同于小學,又不同于中學高年級的管理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學會為集體承擔義務和責任。

        4.教材上的銜接

        學生一上初中,頓時感到學習任務加重,學習的科目多且內容也比較深。初一教師要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狀態,通過利用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理,在知識的學習上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入手,確定好教材的起點和教學的切入點,切忌做成“夾生飯”。

        5.教學方法上的銜接

        由于初中內容比小學內容明顯加重,涉及的知識面廣,所以初中教師可適當保留一些小學的教學方法,將初中的教學方式方法逐漸加以滲透,切不可急于求成,破壞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使他們逐步由形象思維轉化為抽象型的邏輯思維,對小學的教學方法采取逐步揚棄的方式。

        6.學習方法上的銜接

        學生進入初中,學習方法有了很大變化,由過去一味在教師的督導下學習的被動過程變成自己思考探索的主動過程,所學知識更加系統化,前后聯系很密切,學科之間的聯系也較多,對學習能力的要求和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的要求較高。初中生需要采用“課前預習、課上專心、復習鞏固、獨立作業、系統總結”的學習方法,即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作業,學完一段后及時歸納總結。

        7.家長工作上的銜接

        小學階段家長對學生關心較多,教育方法簡單,孩子也很單純。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上了中學,是大孩子了,學習的事不用管了。在孩子還沒有一定的學習自覺性,能力又較差時,突然放手了。初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多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使家長也懂得一些教育規律,使家庭教育提高一個新的層次,與學校的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特级AV片在线播放 |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 亚洲欧美卡通在线另类 |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 日韩精品92午夜福利免视频 | 亚洲另类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