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一年級語文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備課
我會先反復閱讀好幾遍教材,認真鉆研,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都弄清楚,對要求學生掌握的字都一一查字典,絕不馬虎,因為一年級是孩子識字積累的重要階段,不容出現半點“好象”的東西,在書中標注出重,難點,還事先收集一些相關資料,有了底氣,我才能胸有成竹的走進課堂。
二、組織教學
一個老師上課上得再好,如果沒有良好的紀律保駕護航,那么也會是一節失敗的課,面對這群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不愛讀書,不愛寫作業的孩子,我就針對性的做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還把后進生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時刻都能關注他們,我喜歡在教學活動中設計游戲環節,這樣對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有作用。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趣。
三、后進生工作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各有各的個性和特點,時常那些優秀的孩子總能被掌聲包圍,而我更注意關注那些后進生們,我從未放棄過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寶貝們,而是在課堂上盡量多地抽他們回答問題,改作業總先改他們的,放學后又為他們細心的輔導,雖不一定都有進步,但至少我努力過,我要他們明白老師心中他們是很重要的,應學會自我學習,自我控制。
四、提高自身水平。
積極參與多媒體教學設計交流,觀摩優秀課件及教案,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 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現在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想盡快提高自己相關的業務技能,以便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授課時重點突出不夠明確,平時對于學生整體照顧不夠等。現在,我也正在不斷改正中。
總之,在本學期的各科教學工作中,我都力爭嚴格要求自己,無任何有悖教學大綱和新課改要求的做法,并能做到為人師表,語言健康得體,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注重身教。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不斷改正。“不積娃步,無以至千里。”沒有比心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我會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為自己的人生添畫上絢麗的色彩。
一、多種渠道教識字
本學期的時間短任務重,一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很大,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怎樣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這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每節課應該怎樣上,學生才會覺得很愉快,又能記住這些枯燥的字呢?創設一種寬松、愉快的環境,使學生心情愉快,樂于思維,勇于探索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中,我以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如課件、卡片、表演等方式幫助學生識字。并教給學生各種記憶字的方法,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拆部件,形聲字,換偏旁,同音字,自編兒歌,猜字謎等。比如在學習“苗”字時可以結合情境圖,讓學生說說秧苗的樣子,并用會意字的知識教學“田地里長出來的草”。還可以同類記憶“筆”“休”兩字。比如在學習“閉”字是可以猜字謎,門字走了口,請來了才。這樣,抽象的字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好奇心很好地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生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中識字,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識字效果。
二、生活中教識字
在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我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如
(一)利用電視中的廣告識字。
(二)讓學生通過閱讀去識字。
(三)認姓名,課堂中發同學的本子,記住本班小朋友的名字。
(四)認實物。如門、窗、講臺、黑板、電視機等。
(五)讓學生在周末中逛商場、超市時認字。
(六)平時同學之間互相做字卡識字。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教學中多加贊賞。這樣在無形中給學生埋下一顆顆在生活中識字的種子,激勵學生離開課堂后仍有識字的主動性。使學生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世界,吸取各種信息,拓展想像的空間。
三、培養學生的朗讀
我很喜歡朗讀有感情的學生,所以我希望我的學生在朗讀方面有所收獲。書讀出感情了,也就說明把握了文章。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讀書的指導。
首先,早讀課的帶讀是必不可少的,要不斷地強調感情朗讀,不斷的示范,不斷地學習。
其次,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指名讀、教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當然也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四、寫話訓練的起始
上學期主要是教學拼音了,對學生的口語表達沒有進行有意識的訓練,照成本學期寫話工作的難開展,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通過不斷地努力,學生從一句話到幾句話,現在好的學生能成段成段地寫了,雖然內容很簡單,但是總算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五、課外閱讀的開設
首先,是讓學生有興趣讀書,從閱讀課外書的情況看,學生很喜歡看簡單的一些課外書,他們喜歡的很簡單也很直接,不需要求知欲、好奇心的誘導,只需要激勵性的評價和閱讀形式的趣味性。我多數采用的方法是比賽和表演。有時還借助多媒體輔助資料,學生興趣很濃。
其次,閱讀教學不僅要讀而且要讓學生有悟,發表獨立的見解,我是利用朗讀的形式讓學生感悟的,通過語言文字和多媒體展示的音像的結合,指導學生在想象中悟,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在不斷思考和思維的碰撞中悟。
最后,教育學生要持之以恒的閱讀,才能有所收獲。
六、存在的不足
在摸索的一年中我的工作中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如:教學方法不夠新穎,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這還需要我不斷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實踐,多向其他老師學習。多上公開課,在鍛煉中讓自己成長起來。
其次,對不同學生還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縮小學生間的差異。
再次,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還不夠到位,一年級學生語言要有條理性、完整性。但我在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方面還不夠重視,下學期一定注意。
最后,還是寫話訓練,訓練的量不夠,學生想像力和寫話水平有待提高,語言的運用不夠準確,詞匯量的積累不足。
總得來說,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是有收獲也有不足,優點我會繼續發揚,不足的我會努力改正,爭取以后會做得更好。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中我會全力以赴去做好本職工作。
同主題文章推薦 >>>
一、關注“激發興趣”,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使學生體驗求知的愉快,可以提高學生觀察思維的敏感性、靈活性,記憶的牢固性和想象的豐富性。托爾斯泰說:“成功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我覺得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它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起良好的基礎。因此,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應滲透些激發興趣的環節,巧妙設計學習形式,挖掘教材的趣味點,激起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誘發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欲。激發興趣環節的設計要適合兒童的特點。小學生最喜歡聽故事、唱歌,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可以講故事、唱兒歌來“激發興趣”,比如在課前講《三只小豬》、《喜羊羊與灰太狼》、《白雪公主》、《蠟筆小新》等,課后唱一些兒歌,尤其是動畫片的兒歌,例如《金剛葫蘆娃》、《健康特工隊》等,讓孩子們愿意早早地到學校,盼望著老師來上課。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選用學生熟悉的歌曲、寓言、故事、史料、身邊實例、自身感受和時事熱點等創設一定的情境,或者在課堂中穿插一些精心設計的小游戲,引導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沒有任何壓力的環境下愉悅的學到知識,掌握知識。
二、關注“學習習慣”,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一年級是各種良好習慣養成的起始年級,養成好的習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終生有益。首先,說話能力的培養,一年級學生識字量不大,所以首先應加強說話訓練,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開展講故事大賽、說日記活動等,要讓學生敢說、想說,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其次,寫字基本功的培養,注重一年級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的培養,只有端正坐姿,執筆規范后,才能寫出端正、勻稱的字,重點指導23種基本筆畫,讓學生認真觀察漢字的運筆方法、間架結構,從“摹”到“臨”,循序漸進,不斷提高,從而培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再次,預習、復習習慣的培養,要根據一年級學生心理的特點,合理培養學生預習、復習習慣的養成,例如在教字母時,開展預習比賽,看誰能合著書,將未教的字母寫出來……在教完生字后,第二天,看誰能將生字寫出來,并且給每個字注上拼音等。逐步形成自覺的預習、復習習慣,使學生學習語文的潛力得到更好挖掘。另外,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一年級學生日常良好學習行為的培養,比如認真聽講、獨立思考、仔細觀察、用心去記等學習行為,注意教育引導學生課堂上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只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才可能有高效課堂的生成,才能為學生學習的良性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關注“個體差異”,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學生的個體差異注定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學習效果的差異。同一時間、同一內容講授完以后,班級中總會有一些對新知識理解、掌握不夠透徹的“學困生”,這一現象在低年級孩子中顯得尤為明顯。因此,在一個班里面,老師經常不經意地就從學生中分出了后進生或者叫“差生”。其實“差生”并不姓“差”。在教學中,尤其我們一年級的教師,要改變自身偏見的認識,要改進教學策略,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們在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應該注意別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真正做到教學面向全體,關注個體差異,堅持分層次教學,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落到實處,落在每一個孩子身上。這就要求我們及時發現、及時彌補,鞏固新知的同時,注意適當安排一些以往舊知的練習穿插其中,讓學生在練習中時刻回憶舊知,從而加強記憶,減少遺忘,讓我們的學生永遠站在所學知識的同一起跑線上。針對后進生,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分析和對待。是家庭原因的,就多家訪,召開家長會,與家長交換思想、意見,幫助學生進步;是教育方式的就改變教育方式等等,無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們老師都要有誠心和愛心,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使學生感到溫暖,同時多注意后進生的“反彈”,真正做到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四、關注“合作意識”,從小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
新課標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倡導”。合作意識的培養簡單地說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種是教師同學生之間的合作,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語言和文字,還應引導學生注意文中的關鍵詞、精彩句子以及文章的內涵。第二種合作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這時,學生就會成為完全的指導,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科技飛速發展,尤其是網絡的廣泛應用,可以讓一年級的學生小組合作去嘗試搜集一些信息資料,例如一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多想去看看》,可以上網搜索一些有關北京天安門及天山的圖片及內容,讓各小組分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小組進行補充,讓孩子們在合作中相互促進,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有了直觀的認識后,課堂就變得容易、生動了起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是需要老師付出真情和真愛的,教師要用自己的真心和愛心去關注學生的一切,這樣才會得到學生們的歡迎、信賴和愛戴。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在這和諧與輕松的氛圍里得到開展和完善。
結束語
本文主要從我國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現存的問題出發,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措施,希望此文可以促進自身教學的進步,也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點幫助,文中不妥之處還望指出。
參考文獻:
[1]王惠琴.把脈當前的語文綜合性學習[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習興趣;漢語拼音;個體差異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一年級以后,要學會的知識明顯增
多,但是這時候的小學生正是對一切都感到新奇、渴求知識、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如果教師這時候能把握住這個有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將對學生一生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下面著重就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剛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為學生的終身熱愛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設計都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巧妙設計學習的方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點,抓住學生渴求知識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針對學生愛聽故事、喜歡游戲的特點,創設故事情境、游戲情境、兒歌情境等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避免因為學生因為自制力差、活潑好動等特點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不知不覺、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使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本領。
二、關注漢語拼音的教學
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識漢字的重要工具,漢語拼音掌握扎實了,學生才能借助漢語拼音進行大量閱讀,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可以說學好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是基礎,但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有些學生連b、d、p、q都分不清楚,還有的學生只會讀、不會認,對于拼音背得滾瓜爛熟,可是當教師具體指某個拼音的發音時,學生卻不認識,在教學中,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教會學生發音方法,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耐心是指當學生學不會時要認真分析學生存在的原因,幫助學生掌握;細心是要仔細觀察學生,看學生是否在濫竽充數,是否有眼高手低的現象,確保漢語拼音教學的扎實有效,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必備的基礎。
三、關注學生的筆畫書寫順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一二年級的書寫基本要求是: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書寫規范、端正、整潔。但是,我們經常發現有一部分同學甚至高年級學生書寫的筆順都極不規范,這都和小學低年級沒有掌握正確的筆畫書寫順序,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脫不了關系。
因此,在語文課上,針對學生年紀小、可塑性強的特點,在書寫指導時,要一筆一畫講清楚,尤其是對于特殊字的筆順規則必要時教師要讓學生記住,只有從小養成正確的書寫順序,寫規范字,才能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關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是學生各種良好習慣養成的開始階段,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甚至終身受益。首先,要促使學生養成預習、復習的習慣,對于小學一年級語文來說,多數學生的拼音學得還不夠扎實,如果課前不預習,學生對于課文內容就不能夠完整、流利地讀下來,更別說在課堂進行有感情朗讀了。及時復習鞏固自己的語文知識,以便加深印象,作為重點學習目標,實踐證明,預習、復習不僅僅對小學一年級學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它對所有年級段的學生都有著重要作用;另外要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聽課不僅僅是聽,還要學會認真思考,與教師進行有效互動,只有學會聽課,才能始終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才能認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學會聽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習慣,從小養成至關重要;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流利說話表達的習慣,認真朗讀,認真書寫的習慣等等,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為學生的良性循環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要讓一位學生輸在學習的起跑線上。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語文學習的相對落后還是因為基礎不夠扎實,也就是拼音基礎不夠扎實,因而導致在自主拼讀音節的過程中相對較慢,句子朗讀不夠連貫、不流利,句子讀得不熟,自然就不知課文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俗話說: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有的同學在讀課文時磕磕巴巴,但是說起話來卻非常流利,這充分說明不是學生學不會,而是教師還沒有掌握教會學生的方法,因此,教師切不可因為學生學習落后而把學生定位為“差生”,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尤其對于一年級的新生來說,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正等待著在上面畫上宏偉的藍圖,他們的學習生涯才剛剛開始,他
們成長的空間還很大,切不可使任何一位學生輸在學習的起跑
線上。
總之,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年級正處于整個學習階段的基礎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關注以上問題,才能為學生的語文以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
提高。
參考文獻:
小學語文教學將有力促進兒童認識能力的發展。因為在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理解與表達,都是與兒童認識能力的提高分不開的。兒童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反之,對客觀事物有了較深的認識,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也相應提高。因此,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必須從兒童實際出發,注意把語文教學與發展兒童認識能力密切結合起來。
關鍵詞:小學教育 ;認知能力 ; 能力培養
小學教育與幼兒教育是既相關聯又有區別的兩個相鄰階段,搞好兩者銜接極端重要。我做為一名小學一年級的普通語文教師,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認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cognitive ability);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們對事物的構成、性能與他物的關系、發展的動力、發展方向以及基本規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加涅(R.M.Gagne)提出3種認知能力:言語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問題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為什么和怎么辦的問題的能力);認知策略(有意識地調節與監控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的能力)。
剛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還帶有明顯的幼兒期的特點。這在思維活動上表現的特別明顯。幼兒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幼兒階段末期開始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心理活動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感性認識。因此,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是具體的、膚淺的,并多與他們的直接經驗相聯系。而學齡兒童則能從對事物外部表面認識,過渡到對事物內部聯系的認識,即能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這一變化將影響兒童的整個心理活動,使兒童的認識發生質的飛躍。但這一變化,決非一入小學校門就自然發生的,它是一個逐漸的發展過程。
小學語文教學將有力促進兒童認識能力的發展。因為在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理解與表達,都是與兒童認識能力的提高分不開的。兒童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反之,對客觀事物有了較深的認識,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也相應提高。因此,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必須從兒童實際出發,注意把語文教學與發展兒童認識能力密切結合起來。
一 、在識字教學中把識字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重視從詞中識字和加強句的訓練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是以識字為重點。教兒童識字,從字義來說就是教兒童學詞。詞是代表事物及其關系的語言單位。兒童學詞,把詞和具體事物聯系起來,才能理解正確,運用得當。脫離具體詞義和語言環境孤立地教兒童識字,是很難準確理解字義的。因而字詞教學中提出“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是語文教學客觀規律的經驗總結。在新編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中,把識字和認識客觀事物結合起來,大量運用各種插圖,如看圖拼音識字,看圖學詞學句,看圖填空組詞等。圖畫是客觀事物在紙上的具體反映,它同文字一樣也是一種表現形式,而且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兒童的感官,符合一年級小學生思維的特點。同時,要把識字教學和加強詞句的訓練結合起來,只有把字放到語言環境中去,才能反映客觀事物,起到表情達意的作用。
二、 在閱讀教學中把培養閱讀能力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在認識事物過程中深刻地理解語言文字
閱讀教學是語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訓練。學生在閱讀中,能否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不僅與字量有關,更與兒童認識事物能力的高低有密切關系。教學中,應使兒童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來掌握課文內容認識新的事物;在認識事物過程中,提高兒童的認識水平,從而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如我在閱讀書中找到的《秋天到》一文,寫“天氣涼了,樹葉黃了,大雁南飛”等秋天特有景象。學生閱讀課文后,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理解了課文內容。反之,借助語言文字的描繪,學生對秋天特征的認識也更具體,更深刻了。
三 、在說話寫話當中,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
說話和寫話是小學低年級作文的特有形式,它符合剛入小學不久兒童的語言與思維發展的特點。一年級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已有一定發展,但要說得清楚、完整、流暢、準確,還需進一步訓練。特別是受認知發展水平的局限,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常常是片面的,簡單、膚淺甚至是錯誤的。說話和寫話不僅能提高兒童口頭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觀察、思考、說話、寫話,能正確認識事物,從而提高兒童的認識能力。因為無論是說話還是寫話,首要的都是要使學生有話可說,都需要材料,這個材料就是生活。因此,說話寫話教學中,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與對事物的認識統一起來,使語言文字起到表述對事物認識的工具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說話和寫話不僅是對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而且在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一、備好課,上好課。
一年級一冊的語文教學任務繁重,要求學生認對、讀準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并且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100個要求會寫。這么大的學習量如果不講究科學合理的方法,而讓學生單調地讀,重復地寫,長此以往,學生將對拼讀、識字產生厭惡,后果不堪設想。由于一年級小朋友以不隨意記憶為主,課堂上經常會發生這樣那樣想不到的狀況。面對本班的48名學生,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備學生,手寫教案,制作大量形象直觀的課件輔助教學,用來激發學生學語文的興趣。課堂上看到學生求知的眼神,我感覺到什么叫幸福,一切的辛苦都變成了樂趣。課后,我針對教學實際,堅持進行反思,努力調整教學策略,爭取每天細微的進步。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在語文教學中抓常規。
教了這些年書,知道一條不變的硬道理:讓學生喜歡自己的學科,喜歡上自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上課前準備充足,給了我底氣,讓我的心充實自信。基于這點,面對一群新生,我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心”。心齊了,注意力集中了,課堂常規自然跟上了。我才有了與學生自然的情感交流。課堂上,我努力營造和諧、活潑的氛圍,努力讓自己的語言變得更加親切,充滿激情。我特別注重課堂上的過程性評價:“請注意讀書的正確姿勢”“你的聲音真美”“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簡短的評價,更讓學生滿心歡喜,積極思考。在生生、師生不斷互動中,學生學習的興趣日漸濃厚,學習常規不斷進步。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我看到了:課堂常規不是教條式的,不是軍訓一樣進行機械式的動作排練,要想學生在整個課堂興趣盎然,教師教學的策略以及駕馭課堂的能力是相當重要的。這也是我不斷努力的方向。
三、平靜對待差異,面向全體學生。
基于學生學前教育的起點不同,學生學習的能力差異是肯定存在的。為了減小差異,在課堂上我的提問任務驅動不同,是有不同梯度的。我經常針對學生各自特點,請相對應的學生回答問題。我班的林琮致小朋友,學習的速度比一般同學慢一點,作業不能及時完成。可是他愛識字,針對他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特別關注他,多給他展示的機會,經常督促他,并及時鼓勵他。一個學期結束,感覺他有了明顯的進步。這歸根于學生感覺到了我對他的關心。對待學生的作業,我進行了分層布置,避免了學生學習時的茫然。評價作業時,我盡可能的進行面批,這樣能更好的掌握學生運用知識的情況,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每個人相同的關愛。
四、不斷鉆研,不斷學習。
本學期,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我還擔任了年級備課組長的工作,我們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確定了本組的教研專題:“優化識字,促進養成”。圍繞專題,我堅持主持并參加每周的集體備課,堅持參加開展觀評課活動,本期我聽課28節。學習到了他人很多優秀的經驗,也進一步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五、多與家長溝通交流,獲得家長的支持。
本學期我擔任一三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一三班有48人,男生24人,女生24人。學生年紀小,自律性差,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識字、漢語拼音、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六個部分。教材的編寫以最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入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學習常規。每個單元之后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教材內容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廣泛適用性等特點。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一)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漢語拼音。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三)識字寫字。認識常用漢300個,其中100個會寫。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口語交際。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閱讀。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四、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一)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二)認識常用漢字300 個,其中會寫 100 個漢字。
(三)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寫字,準確掌握漢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五)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五、提高教學質量主要措施:
(一)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五)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六)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變學會為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一、主要工作和成績
在教學中,我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切實做好一切教學常規工作,并堅持做好培優扶差工作。
1、良好習慣的培養。我通過努力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聽課和作業習慣。
2、做好備課工作。能圍繞本課時教學目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復雜的內容進行變換,取其精華,有取有舍。
3、上好每一節課。善于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熱情,能有序地開展教學活動,體現分層教學,各類學生主動地發展。嚴把課堂教學質量關等。
4、作業布置做到合理,有代表性和啟發性,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重復死板的作業少做,能及時批改作業,字跡工整。
5、抓好培優扶差工作。我認識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培優扶差工作至關重要,只有把優生培養好了,優秀率才能升高,班級才有榜樣;也只有把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掃清障礙,利于班級良好學風的形成。
二、工作體會
1、積極反思。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只有通過反思才能有所進步,在教學中我有意識的就各種問題進行反思,這讓我逐步進步。
2、緊抓作業批改。從作業中可以看出學生學的怎么樣,是否理解。所以我批改的很認真,講解的也比較仔細。
3、讓學生一幫一。學生都喜歡當小老師,我就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好生帶領差生共同進步。
三、存在不足與今后打算:
1、班級發展不平衡,學生學法指導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教學成績仍然欠突出,還需提高;
2、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夠成功。培優扶差工作做得不夠扎實,培優目標不明確,時常有變更;
由于這幾年工作一直接觸的是高年級教學,所以帶一年級開始有些不適應,所以我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向同組老師學習,以便盡快掌握一年級的新的教育教學的方法,把握好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其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上好每一節課。充分利用資源,為自己上課作好準備。同時,上網尋找有關的教學資源,如課件、教案、教學實錄等,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
二、 具體教學工作
1、抓好拼音教學。
有人說,拼音是識字的拐杖。小學生在進校一個多月后,就可學會拼音,這意味著他們已具備了自學的能力,既能品嘗閱讀的甜頭,又能體會閱讀的魅力了。所以我在拼音教學方面下了很大的苦功,努力不讓學生掉隊。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平舌音、翹舌音分不清,前鼻音、后鼻音讀不準,三拼音節、整體認讀音節也比較難辨認,于是每一節課上,我都會抽出幾分鐘的時間來跟孩子們復習一下這方面的內容。漸漸地,孩子們能分清平、翹舌音了,絕大部分的學生也能讀準前后鼻音了,三拼音節、整體認讀音節基本上也能分清了,拼讀能力也加強了。教學完拼音后,這時學生的閱讀能力已逐漸形成,只要是拼音讀物,學生就都能讀了,于是我又讓家長給孩子買簡單的拼音讀物,讓孩子們每天借助拼音堅持認讀半小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2、掌握方法,創造性地識記字形。
識記生字,是低年級小朋友的重要任務。如何把枯燥的識字課上得生動活潑一些,讓學生感興趣,使他們愛學、樂學。形狀各異,發音不同的生字,想牢牢記住并不容易,需要學生切實掌握好字形的分析法、識記法。每個學生思考的方法、角度都是不同的,他們的生活經歷也不同,因此,可提倡小朋友自己想辦法識記字形。教師參與討論但決不強求統一,及時表揚那些能動腦筋想辦法的孩子。這樣,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就逐漸培養起來了。久而久之,學生識字,可以無許再逐一細教,而是運用自己的思維,想出種種辦法記住它。
如“河”,有的小朋友是按筆畫筆順識記的;有的小朋友是則根據自己學過的生字去識記,說“三點水”加個“可”字;有的小朋友說,“水比較少,可以游過去,就是“河”。方法各異,結果相同。
3、養成習慣,指導學生認真寫字。
一年級的寫字教學,也是重中之重,這對以后的學習、生活都很重要。在教學時應特別注意,學生寫的字不在多,而在于端正寫字的態度,在于培養良好的習慣,培養一定的審美能力,而非機械抄寫。
在每次寫好字檢查的時候,我鼓勵學生通過比較,選出最漂亮的一個字,在旁邊打個“”,以此端正他們的寫字態度,激發他們的寫字興趣。良好的書寫。
在生字教學的時候,我還把給生字組詞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用“給生字寶寶找更多朋友”等方式,鼓勵孩子組出更多的詞語,并及時的進行交流展示,既調動了學生的積累詞匯的興趣,也從而達到全班共同學習的目的。
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雖然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學生因為年齡問題,在教學中還沒有完全發揮他們的主體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多加以引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2、教學方法不夠新穎,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這還需要我不斷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實踐,多向其他老師學習。
3、教師機智有待提高,面對課堂上學生的不同問題,要求我們更要在備課時,不僅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注意預設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