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技工學校勞動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技工院校 德育工作 創新
技工院校開展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通過一定的管理措施,形成一定的制度,組織協調學校學生的德育工作的各種力量,保證其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并使之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以達到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培養合格技工學生的目的。為此,必須認真探索和研究技工院校學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方法。
一、唱響時代主旋律,全方位開展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理想、道德、人生觀和形勢教育,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有效措施。實踐中要抓“三個月”的系列活動,即三月份的學雷鋒活動、五月份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和十月份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各項活動都要緊緊圍繞主題,形成系列化、層次化、多樣化。例如,召開學雷鋒活動動員和表彰大會,有力地推動學雷鋒活動的深入開展。還可以連續舉辦“我愛祖國”歌詠比賽、“民族理論”知識競賽、“我愛我的專業”演講比賽和“祖國在我心中”書畫展覽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從而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使廣大青年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將自己的命運同祖國連在一起,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報效祖國。學校可以成立讀書會、興趣愛好小組;通過電腦網絡,建立自己的“博客”;開展系列教育活動,鍛煉一大批技能興趣小組……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具體、充實、有趣的活動,調動廣大青年學生學習專業技術的熱情,把培養民族自豪感、愛國敬業精神及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意識融于學生的活動中去。
二、重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
充分利用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種形式是學生投身改革開放、了解企業管理、參與經濟建設的一種好途徑、好方法。這對學生來說,可以深入生活,觀察社會,了解現實,適應環境。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規劃要具體細致,班主任或德育課老師要與學生保持經常聯系,解答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遇到的疑惑,把培養學生做人能力、做事能力、適應社會能力及更新知識能力作為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
三、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
學校的學生組織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要重視學生會對于組織學生、教育學生的重要作用,要對他們的工作加強指導,本著想著前面、站在后面的原則,在實踐中鍛煉學生,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廣播站、黑板報、有線電視等宣傳陣地的作用,進一步地激發廣大青年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營造良好的校園輿論氛圍,提高教育效果。
四、發揮德育課教學的作用
德育課教學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的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徑,其作用是其他各科教學活動所不能代替的。要根據教材,有機地聯系學生思想實際,向學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提高他們的社會主義覺悟、職業道德和遵法守法意識,促使他們確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為民族振興和國家繁榮富強努力奮斗。與此同時,還應注意發揮各科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各科教師,在特定的環境中結合專業課進行科學觀和專業思想教育,比如在實習教學中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勞動教育;在物理課中進行破除迷信的教育,宣傳科學技術等。
關鍵詞:教師;職業人;工教結合;還原
作者簡介:唐錫海(1966-),男,廣西桂林人,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所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基本理論。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廣西-東盟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研究”(編號:GJA114006)階段性成果,主持人:唐錫海;廣西教師教育研究重點課題“‘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理論與實踐研究”(編號:2010A02)的階段性成果,主持人:唐錫海。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18-0009-06
職業教育自產生開始教學與工作就存在著同一性關系,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兼有“職業人”的身份,“職業人”培養職業人成為職業教育應有之義。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受普通教育影響,“職業人”培養職業人的規律遭到扭曲,職業院校的教師逐漸脫離了“職業人”身份,成為非“職業人”。還原教師“職業人”身份,讓其重新回歸工作世界,將“工作”世界與“教學”世界有機結合起來,這不僅可以有效矯治職業院校教師發展的偏向,而且可以有效地呼應當下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促進職業教育健康的發展。
一、 “工教結合”的析義及與工學結合的關系
“工教結合”是在職業教育特定語境中與工學結合相對應的概念,兩者共同構成職業教育教與學的規律。
(一)“工教結合”析義
“工教結合”是指職業院校教師的教學與專業工作實踐有機的結合,專業工作與教學有效對接,是對職業院校教師職業的規定性,揭示的是職業院校教師的本質屬性。“教”是教師的教學,“工”即“做”,指的是教師的專業實踐活動,既包括教師到企業或工廠的兼職,參與技術推廣和企業技術改造活動,也包括專業所對應的職業環境、工作場景或工作過程的親身體驗,以及教師在真實生產環境中的示范演示活動。 “工教結合”意味著職業院校教師的身份具有雙重性,因履行職責的不同而不斷轉換,在單一的工作世界主要以職業人的身份參加專業性工作,在學校和校外實訓實習基地主要以教師身份出現。教學與工作世界的聯結,凸顯了職業院校教師與行業企業的密切性、關聯性。“工教結合”是“教中有工,工中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種活動交互存在,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教師職業勞動的特點。從空間維度來看,“工”可以是校內教學工廠實踐,也可以是企業的實踐;“教”并不局限于課堂,也可以在教學工廠、企業現場。從時間維度來看,“工”與“教”交替進行,“教”則是在專門教學時段,而“工”可以是特定時間,也可以是業余時間。“工”與“教”互相依存,“工”不是簡單的工作參與,直接的目的是為了教師提高實踐能力,密切與業界的聯系,跟蹤技術發展的前沿;間接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教師的“職業人”身份,為了更好地“教”。“教”也不是簡單的教,它源自工作,但高于工作,把在工作世界的范例帶回到學校,經過教學設計,通過示范,從而使教學更加有效。
(二)“工教結合”與工學結合的關系
“工學結合”經過多年實踐和發展,已經具有豐富的內涵。有學者認為它是歷史的產物,反映的是一種教育思想,一種教育制度,一種育人模式,一種管理結構,一種助學舉措,一種工作探索[1]。無論工學結合形式和外延如何演變,它的基本內涵是不變的,體現的是職業教育對學生學的規定性,實質上是職業院校的教師充分利用學校和行業企業資源,創造理論與實踐學習相結合機會,強調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工教結合”與工學結合是兩者有著密切的關系,互相呼應,“‘工學結合’中的相關人員,他們的教學與工作、學習與實踐相互交融,既要在工作中學習,又要在學習中工作;既要在教導中工作,又要在工作中教導,兩種活動交互存在。”[2]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以前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就可以很好地詮釋“工教結合”與工學結合兩者邏輯關系。他認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與學之所以能統一,就統一在‘做’字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才是學生。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教,學也不成學”[3]。這種以“做”為中介使教與學有機統一的方法論,正是以實踐為第一性的認識論基礎上的教育方法論。
“工教結合”和工學結合兩者體現的是一種共生態關系,兩者有效地把職業教育與社會實際,職業教育的主體與客體,理論與實踐,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教師的自我教育和自身素質的提高,師生間相互促進與共同發展等統籌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反映了職業教育教與學的規律,體現了能力為本教育思想,表征著職業院校師生的真實生存發展狀態,代表著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展示的是職業院校的文化。
當下,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職業教育背景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應有地位重新確立,被視為職業教育發展主要路徑和貫徹落實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是培養技能人才的根本性制度。教學是一個整體,一種雙邊活動,如果只強調學生“工學結合”,忽視教師“工教結合”的有效呼應,教學效果和質量就會大打折扣的。教師回歸“工教結合”應然狀態,呼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工”與“教”結合與分離
“任何理論最終只能從‘事實’或者原本的給予中獲得其本身的真理。”[4]“工教結合”作為歷史的產物,來自于歷史的事實,來自于它的原初。職業教育自誕生開始教學就與生產勞動天然結合一起,相當長一段踐行著“職業人”培養職業人規律。從學徒制向學校形態職業教育轉換過程,師傅的職業人身份開始弱化,逐漸被“教師”身份所遮蔽,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教學世界與工作世界相分離。
(一)古代學徒制“工教結合”的最佳境界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即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發展需要而進行的傳遞生產勞動經驗、技術技巧、方法態度的社會活動的出現而產生的。如果說,自人類社會之時起就存在教育活動,那么這種教育活動首先是技術教育活動。“技術教育的第一個階段是原始技術教育,這一階段技術教育與勞動教育具有同一性。原始人在勞動過程中向年輕一代傳授技術知識和技能,年輕一代也正是在現實的生產勞動中完成其社會化過程。”[5]在這個歷史時期,勞動生產與教育活動融為一體,以勞動為主,職業教育處于一種不自覺的萌芽狀態。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當社會開始出現第一次社會分工之時,技能傳承也開始轉向由專門人在專門工作場所來傳授,原始狀態職業教育演變成為學徒制。學徒制是以單純手工工業職業訓練為目的的一種職業教育形式,教學散在單個的、多作坊或家庭等現場進行,體現是單純的師徒關系。“在這種學徒式的學習中,師傅作為‘教師’始終參與同一實踐活動,他們的實際操作就是學徒榜樣和標準。”[6]師傅與學徒兩者同時具有雙重身份,師傅身份既是教師,亦是職業人,學徒既是學生,同時亦是準職業人。師傅不僅是行業技藝的傳播者,技術通過他們得以代代相傳,而且對學徒品行負責,通過示范、練習,模仿,矯正完成師徒之間技術傳承。古代學徒制度可以說是職業教育有效形式,其實質是教學與工作的同一性,“教學做”一體,體現的是教育與生產勞動有效結合,工作與學習有效結合,日本學者細谷俊夫在談到中世紀的學徒制度時認為,“一方面是一種真正理想的技術教育體制,同時也是一種卓越的社會教育組織。”[7]這也是現代學徒制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現代學徒制“工教結合”的漸變
隨著工業革命的出現,古代學徒制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工業化批量人才培養的需要,其中一些弊端越來越明顯。“教育效率不高。學徒制是個別教學,徒弟在獨立操作之前,先要熟悉工作的所有工序,而每一道工序又很少單獨傳授,而是在完整、自然的工作過程中隨機學習。這樣要掌握各個工序就需要長的時間,因此學徒期特別長。”[8]因此,古代學徒制單一培養方式演變為集中批量化培養的現代學徒制。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承接歷史并實現了現念的學徒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古代學徒制的“工教結合”和工學結合的內涵,但形式有所變化。現代學徒制在世界各國主要以兩種不同類型為代表,一種是企業訓練式,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同步培訓,師傅既是教師又是工人,邊教學邊工作,以培訓為主,如日本的企業訓練制度,我國企業辦技工學校。另一種是企業與學校結合型,較為典型如德國的“雙元制”,澳大利亞的新學徒制,其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完全分離或部分分離,學生一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習理論,一部分時間在企業學習和實踐。在學校負責理論教學的教師,不需要多少實踐能力,就可以勝任理論教學。在企業從事實踐教學的培訓師則不一樣,同時兼有師傅和工人的雙重身份,既能勝任一定理論教學,又需要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由于學校的理論教學與學生在企業學習和實踐時間間隔不長,學生能迅速消化從學校學到的書本知識,企業培訓師還可以有效地彌補學生在學校理論教學的缺陷,因而不容易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
(三)現代職業學校“工教結合”的式微
學校作為一種專門的教育場所,產生于奴隸社會。其產生主要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出現剩余產品后,使一部分人脫離直接生產勞動,專門從事教育與學習,教師職業同時產生,主要從事腦力勞動,以傳授學術知識為主,學校也因此成為以傳授學術知識為主的教育場所。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職業教育并沒有被納入這種學校教育范疇,而主要以非正式教育學徒制的形式存在。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教育制度在19世紀的確立,現代學校形態職業教育也因此產生。古代學徒制在向學校形態職業教育轉換過程中受到以傳授學術知識為主的普通教育的影響,再加上在現代教育制度確立之時,專門培養教師的師范教育也應運而生,職業教育學校教師自然歸并到師范院校來培養,這也在一定程度影響到學校形態職業教育的教師發展。師范院校培養教師主要按學科模式分專業進行的,在學科知識本位教育思想影響下,以理論學習為主,實踐被置于次要的地位,從而造成理論與實踐分離,教師不需要多少實踐能力就可以勝任教學。因此,現代職業學校的教師逐漸與職業世界分離,逐漸喪失“職業人”和“師傅”的身份。
三、“工教結合”的回歸
“雖然我們對過去的歷史的這種看法是片面的,教育歷史似乎為未來的教育提出雙重任務:教育既要復原,同時又要革新。”[9]“工教結合”的回歸不僅是職業教育教師本質的需要,而且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工教結合”回歸不是簡單回到原始狀態,而是在原有基礎上和一定時代背景的有機結合。
(一)技術知識傳授的要求
職業教育以傳授技術知識,形成技術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技術知識是指人類在勞動過程中所掌握的技術經驗和理論,它的表現形式是經驗技術知識和理論技術知識。經驗技術知識是關于生產過程和操作方法規范化的技術和記載,理論技術知識是關于生產過程和操作方法的機制和規律性闡述。技術知識與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是一種關于“做”的實踐性知識。在技術發展過程中,技術知識首先表現為經驗技術,并貫穿于技術發展始終,因此,職業教育在傳授技術知識過程中必須要遵循技術發展規律。在前技術時代,“以工具的手工操作為基礎的經驗技能在技術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現為以經驗技能為主的單相技術結構”[10],當時的技術以一種經驗技術存在,技術與掌握技術的人是不可分離的。經驗技術不可言傳,很難用語言文字描述,一些無法詳細言傳的技術不能通過規定流傳下來,技藝的流傳只能通過師傳徒這樣的示范方式得以傳承。徒弟按照師傅的樣子做是因為他信任師傅的辦事方式,盡管他無法詳細分析和解釋其效力來自何處。在師傅的示范下通過觀察和模仿,徒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那種技藝的規則,甚至連師傅本人也不外顯地知道的規則[11]。因而,一個人要想吸收這些隱含的規則或難以言明的技術知識,就只能委身于另一個人進行模仿。到了近技術時代,“在經驗技術累積發展的基礎上,隨著各種機器的發明和利用,使得與古代手工工具不同的機械工具的地位得以牢固確立,實體型技術逐漸占據重要地位,出現了經驗型技術和實體型技術為主的雙向技術結構。”[12]在這一時代,雖然產生了以新的實體型技術形態,但技術知識還是以經驗技術為主,技術的傳授仍然離不開“做中教”的示范方式。進入到現代,“在雙相技術奠定了工業社會的技術基礎上,在科技一體化的背景下,技術理論知識越來越重要,知識型技術在技術結構中的地位與日俱增,出現了經驗型技術、實體型技術和知識型技術相結合的三相技術結構。”[13]從技術的發展歷史邏輯和技術本質來看,技術理論產生并不能取代經驗技術,它在職業教育教學過程的作用旨在讓學生掌握技術原理,形成完整的技術知識,因此,現代職業教育仍然需要遵循“教學做”的規律。
(二)教師職業規定性的要求
職責是組織規定或約定俗成的的工作任務,它是構成職業的內容要素,決定著職業的性質和分類。一般來說,組織是由崗位組成的,崗位是組織設定的,至少是社會認可的,并以組織或者社會的名義,給這個崗位規定了相應的工作任務,稱之為崗位職責。崗位與職責是凝固在一起的,明確的職責是反映職業特征的依據,因此同樣具有穩定性,不因人員的變化而變化。職業教育對教師崗位具有規定性,除了教育的共性規定之外,還有特殊性要求,主要體現在職業活動中。職業活動是指勞動者的職業行為,職業行為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直接職業行為,還有一種是間接的職業行為,即個人為從事某種職業勞動而開展的活動行為,無論是直接的職業行為,還是間接的職業行為,都屬于職業行為范疇。“職業活動必須以素質條件作保證,只有勞動者的知識、能力與所從事的職業要求相匹配,職業活動才能卓有成效。”[14]對職業教育而言,教師的直接職業行為就是教學,間接的職業行為則是職業世界中工作,教師的間接行為是達到與其崗位匹配素質條件的職業活動行為,這也是職業教育教師區別于普通的教育教師的主要特征。現代職業教育創始人凱興斯泰納認為一個僅僅具有一些理論知識的人不能稱之為一個真正的教師,教師應該是一個“實踐的教育者”,他說“技術人員的教學能力沒有得到證明之前是不允許作教師的,至少不允許在教育機構作教師。” “我不僅僅想讓國民學校知道這些要求,同時也想讓所有學校無一例外了解這些要求。”[15]
教育育人的特征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示范性。韓愈指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也明確指出了教師的職責,即傳授為人之道,傳授知識,說得具體些,就是教書育人。教師活動的這一本質特點,決定教師的勞動必然帶有強烈的示范性。所以,“師者,人之模范”。“教師勞動與其他勞動的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在于教師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識和言行,通過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響勞動對象。”[16]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任何一名教師,不管他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不管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他都對學生起著示范作用,并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職業院校的教師不僅要具有作為普通教師的示范性作用,而且還要發揮作為職業人的示范性作用。原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俞仲文說過“‘教授手上沒有油’他們是知識的導師,但不是技能的師傅,學生‘拜了師’而‘學不到藝’。”[17]這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師把學生造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該是這種人。”對職業院校教師來說更應如此,教師要成為職業工作的示范和職業道德的示范。職業院校教師職業素質,熟練的職業技能,完美的職業形象將留給學生深刻的印象甚至會影響終生,會對學生的職業生涯產生重要影響。
(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在所有改革因素中,涉及教師改革方面最為薄弱的環節。教師是職業教育發展和提高質量的關鍵和制約因素,職業教育改革需要教師同步改革,無論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改革,實踐基地改革,還是從教師自身發展來看,“工”與“教”結合是適應當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一條有效路徑。
1.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發展,確定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必由之路。當下正在進行的工學結合改革雖然是取得一定進展,但前進道路上困難重重。工學結合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涉及各個方面,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果按簡單直線思維方式,單兵推進,將難以有所建樹,必須把工學結合置身復雜視野來統籌考慮。在所有影響因素中,教師是一個關鍵,也是制約工學結合有效推進的瓶頸,倡導工教結合是對工學結合有效呼應,也是工學結合的內在要求。工學結合與“工教結合”中教與學結合對象都是“工作世界”,工學結合直接指向學生學的能力,工教結合直接指向教師的教學能力,兩者最終指向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2.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需要。“所謂生產性實訓就是生產性實訓基地通過生產產品、研發技術、服務社會等生產性過程實現經濟效益,并在生產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進而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18]現代職業教育強調集教學、生產、科研、技術服務四位一體功能實訓基地建設已成為一種趨勢,一種導向。建設高水平、高效益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成為職業院校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路徑。生產性實訓按企業生產組織形式展開,教學與生產同步進行,實訓的內容以企業生產任務為中心,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企業文化和職業體驗中,按真實的生產要求生產真實的產品,按企業員工的標準對學生進行多維度的考核,從而使生產性和教學性達到有機結合。生產實訓要求教師同時兼任“教師”與職業人角色,同時具有實踐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作為教師進行以真實產品為載體進行項目結構分析,開發教學項目,以真實生產要求進行項目內容分析,確定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教學。作為職業人角色,在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勞動意識、質量意識、責任意識方面,發揮職業人示范性作用。生產性實訓基地不僅成為教師教學平臺,而且也成為教師鍛煉和示范職業實踐能力的重要平臺。
3.一體化課程改革的需要。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組成職業教育課程的基本知識體系。傳統職業教育針對這兩類知識在課程結構中分別設置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以區別兩種知識學習。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不僅不利于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互相促進和轉化,而且容易形成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的現象。“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則將理論與實踐通過特定的載體有機融合在一起,發生理論與實踐的‘化學反應’,通過手腦并用的‘做中學’和行動導向的理論實踐一體化學習,學生不但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夠通過經歷工作過程獲得職業意識和方法,通過合作學習學會交流與溝通,最終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19]當前,理實一體化課程成為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價值取向,如果沒有一支能夠勝任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的教師隊伍, 不但開發不出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理實一體化課程 ,即使開發出來也無人能夠去實施,一體化課程只能成為空中樓閣。一體化課程開發和實施不同于傳統職業教育課程,有其特殊要求,如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發學習領域的一體化課程為例,“學習領域所顯現的一種全新的追求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結構性原則,就是將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緊密融合,并在專門構建的學習情境中進行職業從業資格的傳授。”[20]這就要求作為課程開發者和實施者的教師與工作世界建立密切的聯系,在課程開發過程中不僅要有課程理論知識和課程技能,而且還要具有工作世界的經驗;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不僅能勝任理論教學,而且能指導實踐教學。因此,一體化教學過程必然是“工教結合”,做中教,教中做。
4.教師社會服務能力提高的需要。職業教育是區域經濟結合最為緊密的一種教育類型,除了培養人才之外,提供社會服務也是職業院校一項工作職責。合格的職業學校專業教師,除了要能勝任課堂教學,對企業和市場有必要的了解,具備較高的技能水平,能夠有效地開展實踐教學,還要積極參與技術成果推廣運用,參與企業技術改造和革新,為社會,行業和企業提供有效社會服務,同時這也是提高專業水平的有效途徑,這也是對教師的必然的要求,“工教結合”理應成為他們的“日常生活樣式”。
5.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訴求。1966年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指出:“應把教學工作視為專門的職業,這種職業要求教師經過嚴格的、持續地學習,獲得并保持專門的知識和特別的技術。它是一種公共的業務。另外,對于在其負責下的學生的教育和福利,要求教師具有個人和集體的責任感。”決定職業地位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其專業性,不可替代性。一個職業是否有不可替代性是該職業是否有專業性的核心標志。我國教育家顧明遠先生說過,“社會職業有一條鐵的規律,即只有專業化才有社會地位,才能受到社會的尊重。如果一個職業是人人可以擔任的,則在社會上是沒有地位的。”[21]目前,我國職業院校的師資整體專業水平比較低,大多數缺乏必要實踐能力和職業教育教學能力,這說明職業教育師資具有很強可替代性,也難怪經常被社會所詬病。職業教育院校教師要走出當下困境,專業化是其必然選擇。實現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化,必然與普通教育的路徑不同,否則就會與普通教育教師同質化,容易被替代。
四、 “工教結合”的路徑
在當前,許多職業院校普遍存在教師不能很好勝任“職業人培養職業人”的職責。“師傅教徒弟”職責情形下,要使教師同時扮演好教師和職業人的雙重角色,“工教結合”是一種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職業院校的教師已經習慣學校“教”行為模式,要使他們生活方式發生轉向,專業自覺是基礎。傳統職業院校的“教”僅僅局限于學校,而“工教結合”在空間上跨越了教學與工作世界的界線,教學工廠和實訓實習基地成為他們新的活動平臺。現有教師制度并不完全支持“工學結合”,要促進“工”與“教”有機結合,在制度層面也必須加以考量。
(一)教師專業自覺
“教師專業自覺是指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專業性的清晰體認,明確教師專業的特點和發展方向,形成堅定的教師專業信念和崇高的專業理想,主動維護教師專業的聲譽。”[22]職業院校的教師專業自覺主要取決于職業教育專業活動的認同、理解、接受。職業院校教師專業除與普通學校共性要求外,還有一定的專業標準——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 自己專門行為模式。“工教結合”作為職業教育教師的基本行為模式,體現了職業教育本質和規律。因此,職業院校的教師成長不能僅僅局限單一的教學成長,必須依賴具體職業工作場景歷練和職業工作實踐體驗,學校和企業都是他們成長的沃土。職業院校的教師只有走出校門,自身學會在行業中生存的高技能本領,才能實現“職業人”培養職業人的目的。職業院校的教師與職業人結合,不僅能積累行業實踐經驗,而且其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也能融入職業人的思維方式和職業意識,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從而自覺的依據市場、行業、企業的實際需要,主導“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此同時,職業院校的教師也會自覺將企業文化引進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在各類教學活動中,通過言傳身教,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以職業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去主導學習和實訓,從而培養學生職業人的素質和行為規范,樹立起職業角色的成才志向。
我國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仍然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中一個薄弱環節,特別是教師實踐能力欠缺仍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背景下,教師的專業化是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路徑,廣大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職業院校的教師一旦有了專業自覺,就會認識到提高專業水平的緊迫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把“工教結合”作為自己日常生活方式努力踐行。
(二)構建實習實訓平臺
在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過程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成為促進學生學習與工作結合的重要平臺。從系統論角度和教學相長的規律來說,教師是重要相關者,實訓實習基地不僅要成為學生工學結合的場所,也要變成教師“工教結合”場所;不僅成為工學結合的平臺,而且要成為“工教結合”平臺。因此,要從有利于學生工學結合,工學轉換,還要從有利于教師 “工教結合”,“工”與“教”轉換出發,整體構建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成學生和教師共同發展的平臺。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習基地都是基于真實生產環境的,它們的根本區別就在于:生產性實訓基地以教學為主,生產性為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教師是“主人”,而在校外實習中教師只能是“客人”。只有當教師成為實訓基地“主人”時,才能實現“教師與師傅”合一,“理論與實踐”合一。”[23] “主人”與“客人”位置并不一成不變的,在一定情形會發生轉變,職業院校的教師通過努力,在企業也能“反客為主”。
(三)建立制度保障體系
我國學者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為解決職業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忽視能力培養問題,提出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雙師型”教師理論,這在一定程度促進了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雙師型”教師理論過于強調結果,忽視過程,變成了證書化、概念化、形式化、碎片化、工具化,這一理論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完善。“工教結合”與工學結合對應,具有動態性,強調的是過程,促進的是教師專業化成長和可持續發展。“工教結合”這一提法可以有效彌補“雙師型”教師理論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促進“工教結合”相關制度,在制度上為“工教結合”提供保障。
建立“工教結合”制度,最為重要的是教師兼職制度。國外發達國家不僅建立兼職教師制度,而且建立相應教師兼職制度,如在澳大利亞,要求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每周在相關企業兼職工作10小時。我國職業院校往往重視建立校外兼職教師制度,而對教師兼職有一種片面認識,忽視教師兼職制度的建設。正確認識職業院校教師兼職重要意義,建立職業院校教師兼職制度,把“工教結合”制度化、常態化,將有利于教師走出校門兼職,深入行業企業,提高實踐能力,積累工作經驗,也有利于教師帶著問題去企業兼職,通過企業兼職帶回項目,開發教學資源。同時,兼職也是教師對自己實踐能力的認可,也是對自己的挑戰。融入行業,成為職業人,職業院校的教師才能真正達到“職業人”培養職業人,“師傅教徒弟”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邢暉.多角度解析“工學結合、半工半讀”[N].中國教育報,2006-11-15(10).
[2]李國志.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及其實踐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10(02).
[3]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5-126.
[4]舒紅躍.技術與生活世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
[5]方鴻志,陳紅兵,陳凡.技術教育概念辨析[J].社會科學輯刊,2007(04).
[6]翟海魂.發達國家職業技術教育演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2.
[7][日]細谷俊夫.技術教育概論[C]. 肇永和,王立精,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1984:24.
[8]石偉平.比較職業技術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6.
[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著.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34.
[10][12][13]盛國榮,陳凡,韓英莉.論技術發展過程的累積效應[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
[11][英]邁克爾.波蘭尼.個人知識—邁向批判哲學[M].許澤民,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79.
[14]張洪霖.職業學教程[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41.
[15][德]喬治·凱興斯泰納.凱興斯泰納教育論著選[M].鄭惠卿,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00.
[16]牟艷杰.教師勞動特點及其原因探析[J] .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1998(02).
[17]俞仲文,韓樹林.高等職業教育的春天[J].求是,2007(18).
[18]賀星岳.建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J].中國高等教育,2008(20).
[19]李雄杰.高職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規劃與設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
[20]姜大源.基于職業科學的職業教育學科建設辨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67).
[21]顧明遠.教師職業特點與教師化[J].教師教育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