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包裝設計畢業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教學計劃的改革
在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指引下,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針對崗位設置課程,剔除一些與專業培養目標不一致的課程,增加一些急需的課程;根據不同課程的重要性與難易程度,重新調整學分分布;適當降低理論的難度與深度,壓縮理論課時,同時加強理論的應用,整合實訓課程,提高實踐環節的課時比例,用于實踐環節的課時不低于總學時的50%。實踐課程體系體現“三個結合”:專業教學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專業實踐相結合、專業基本技能與職業技能認證相結合。
此外,改進現行學歷教育,以學歷教育為主線,引入Adobe認證課程體系,將認證課程納入專業教學計劃,實行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認證教育相結合。充分考慮考證時間,統籌安排,與課程教學相銜接。四門職業認證課程均已相繼開展認證――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Acrobat――如果在一年之內通過這四門認證,將獲得“Adobe中國創意設計師”(ACCD)證書;如果是單獨通過其中的某幾門,每門都將獲得一個產品專家(ACPE)證書。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為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改革教學方法,五成以上課程采用多媒體機房授課。動手示范直觀教學,將理論與實例相結合,讓學生在實例中掌握理論,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比如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3Dmax等設計軟件的教學,改革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采用“冰糖葫蘆法”。首先利用70%左右的時間,講解一系列小實例,這些小實例將涵蓋85%左右的知識點,小實例步驟少,效果明顯,輕松幾步就能將創意夢想變成現實,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學習知識的成就感;然后,再講解一些綜合實例,在復習知識點、補充新的知識點的同時,培養他們應用知識、駕馭知識的能力。課外,通過QQ、E-mail等與學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答疑解難,更好地調整日后的教學。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培養學生開拓創新精神,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意識的形成、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例如,在某門課程即將結束時,組織學生進行課程設計,利用學到的知識,使用設計軟件,進行有主題的創意設計,如壁紙設計、電影海報設計等,由任課教師進行全程指導,并挑選部分優秀作業進行寫真,在校內展覽。這樣,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全面提高專業實踐能力的同時,又增強了學生的組織管理、團隊協作能力。
此外,加強原創教材的出版工作,將教學改革的成果具體物化,我教研室的老師總結這幾年軟件教學的經驗,與兄弟院校合作,先后出版《中文Adobe Illustrator基礎與實例教程(Adobe Illustrator CS2版)》、《中文Photoshop基礎與實例教程(Photoshop CS3版)》、《中文Flash基礎與實例教程(Flash CS3版)》、《中文3ds max三維動畫基礎與實例教程(3ds max 9版)》等教材。
三、考核方式改革:
課程的考核方式充分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改革原有課程考試方法,增大實踐環節考核比例,注重將理論應用于實踐能力的培養。比如素描、攝影、設計構成、色彩、商標設計、圖形創意、Photoshop平面設計、Illustrator圖形制作、Flas制作、Dreamweaver網頁制作、3dsmax等課程,主要通過平時成績、實踐成績、課程設計三方面進行考核評分,平時成績占總分的20%,除考慮出勤及平時作業的水平外,創新加入了對學生課堂中發言、討論的綜合評價;實踐成績占總分的30%,是實踐或實訓過程的綜合評定;課程設計占50%,根據設計的效果進行評分。這對于督促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考促學、提高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作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其中素描、攝影、設計構成、色彩、商標設計、圖形創意等課程,還挑選部分優秀作業在學期末進行展覽,這有利于學生相互學習、見賢思齊、勇攀新高。
四、指導學生參加設計競賽
在完成教學計劃的同時,積極鼓勵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設計競賽,這對于提升與檢驗學生的設計能力大有好處。例如,本專業2-041班有2位同學在長沙市第二屆大學生Flash科普動漫設計大賽中獲獎;現在,06級的學生正在老師的帶領下,積極參與由團省委、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的“全省大學生原創手機動漫挑戰賽”。
五、重視畢業設計(論文)指導
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是三年學習的最后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是高職教育的重要過程,是學生知識深化、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重要學習階段,也是學生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的總體實踐的過程。
本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A. 挑選湖南大學出版社的《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論文與設計指導》一書,作為畢業設計指導參考資料。B.畢業設計前開設綜合實踐性強的過渡課程。因為前2年的學習基本是針對某一知識塊的學習,而畢業設計,綜合性很強,為了培養學生駕馭知識、綜合實踐、求實創新的能力,第五學期開設《平面設計綜合實踐》課程。C.畢業設計選題列多個方向供選擇。為幫助學生確定畢業設計課題,使選題符合本專業培養目標,體現綜合訓練基本要求,題目難易程度適中,題目工作量大小合適,我們精選了CI設計類、包裝類、書裝類、招貼類、網站設計類、動畫設計類、視頻設計類等九個方向供學生選擇;同時,每個選題方向都有具體的要求。D.提供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題目供學生參考。例如,在學生確定選題方向為“包裝設計類”后,可參考選擇“**牌龍井茶包裝設計”作為自己的畢業設計,接下來,參考選擇《淺論包裝設計的價值觀》作為畢業論文題目。E.在時間安排上,畢業設計環節采取集中安排與分散進行的辦法:將畢業設計工作提前到第五學期開始,安排4周的時間在校內集中進行,基本完成畢業設計初稿,余下的第六學期分散進行。這樣既可保證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又在時間上兼顧了學生就業與頂崗實習等畢業實踐的進行。F.加強畢業設計過程監控。為了盡量使畢業設計與就業不產生沖突,針對第六學期學生比較分散的特點,我們靈活應用現代先進的聯系方式,傳統面談與間接交流相結合,利用QQ、E-mail、電話、短信等與學生保持聯系。G.科學評定成績、全體答辯。對于畢業設計的評分,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綜合考慮學生的表現,采用五級分制(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答辯采取傳統答辯(面對面答辯)和遠程答辯相結合的方式,按評分細則,根據設計(論文)質量情況、答辯陳述情況綜合考量,嚴格評分,同時,優秀控制在10%以內。對于通過答辯,評定為優秀的畢業設計,推薦到系里,與其他相關專業(方向)如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網站設計與網頁制作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計算機輔助裝飾設計方向)、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影視動畫專業等數字媒體技術類專業推薦過來的優秀畢業設計一起參加優秀畢業設計答辯,最后,根據教研室評定的成績和系答辯小組的評分進行加權平均,最終的優秀畢業設計,將獲得證書。
關鍵詞:電腦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就業趨向
目前,我國將電腦藝術設計廣泛地應用于各個藝術設計領域,從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到影視動畫、電腦游戲……等等。由此可見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市場前景甚好。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和就業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何來培養電腦藝術設計人才呢?他們的就業又將是一個什么樣的處境呢?因此我借鑒許多前輩的優秀經驗和觀點闡述了我對電腦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和就業趨向的一些看法。
一、專業教育的改革與實施
電腦藝術設計專業起步晚,發展快。我們要從社會實際需要出發,按照“實際、實用、實踐、必需、夠用”的原則和專業技能培養的實際需要,對課程設置作一些調整,突出技術應用能力培養。在設計教學中,注重理論教學,突出技能培養,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使學生具備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能力,適應人才市場需求。在教學過程中,以校內操作實訓室為依托,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通過實踐,提高動手能力,初步掌握設計的流程和制作工藝。而我們在具體教學設計中,難以確認固定的秩序和搭配關系,因此拘泥于課堂常規教學形式,無法滿足市場的希望。因此鼓勵教師帶領學生走向社會、走向企業,使專業必修課在工作實踐中完成。為保證實踐教學和學生就業的落實,可以和一些用人單位掛鉤,建立校外實踐教學產學研合作基地。畢業設計采用頂崗實習方式,讓學生以設計師的身份到產學研合作單位參與項目的開發和設計,做到“實題實做”。即由學生動手完成實際設計項目,又使學生在項目中學習設計和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完成設計作品完成畢業實踐、畢業設計。
二、電腦藝術設計在平面廣告中的運用
電腦藝術設計無論從排版到字體設計還是到圖形圖像處理上,都為平面設計注入新的血液。電腦藝術設計對平面設計的影響不僅是表現在技法上,還從設計師的初步定稿到對整體設計的控制、印刷制版以及和客戶的溝通,都取代了傳統平面設計中繁復的制作工作。電腦藝術設計給設計領域帶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
電腦藝術設計的加入使得廣告設計、報紙設計、雜志設計、招貼設計、標志設計、包裝設計以及企業形象設計等更具有多元性。走在喧囂的都市,放眼過去都是色彩斑斕的各種海報和形色各異的各類廣告,比如服飾、小商品、房地產、招生、飲料、計算機、電影海報等等,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特別是海報,它是某一特定商品、某一特定商業活動進行商業推銷的制勝法寶。商家為了使自己的商品有好的銷售,給自己帶來豐厚的利潤,到處進行廣告宣傳,為了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將廣告貼到人口流動比較大,引人注目的位置。因此制作精美而又有創意的畫面成為各大商家首選。過去,我國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總是被嘲笑,老外戲稱咱們中國的商品是一流的產品,二流的包裝,三流的價格。現在,由于電腦藝術設計的加入,我們產品包裝外觀的設計達到了相當精美的程度,包裝內在質量也得到空前的提高,減少了由于不美觀外包裝和包裝質量問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基本上改變了“一類產品,二類包裝。三類價格”的舊貌。電腦藝術設計的出現,并運用到平面設計領域后,便以其獨特的語言給平面設計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表現形式,極大地拓展了平面廣告的創造空間。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設計觀念和方法。
三、電腦藝術設計在網絡廣告中的運用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電腦已普及到億萬家庭,網絡廣告逐漸成為網絡上的熱點,無論是網絡媒體還是廣告主都對其充滿冀望。網絡廣告作為所有網站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而網站的點擊率和瀏覽人群是廣告主投放廣告的依據。因此網站要吸引多的瀏覽人群和廣告客戶就必須有一個精美的網站,于是就需要設計師進行網站的建設和設計制作。
當前,我國還基本處于廣告設計人員與網頁制作人員相脫節的狀態,即廣告設計人員不懂制作網頁的知識,網頁制作人員欠缺廣告專業知識,因此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的學生正好符合其需要。因此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正好可以把握好這樣一個契機。
四、電腦藝術設計在建筑設計領域中的運用
電腦藝術設計在建筑設計領域已經運用了較長的時間。建筑學上許多的傳統理論通過電腦得到了延續和發展。隨著電腦藝術設計在建筑設計方面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它能通過高度復雜的視覺方式來表達設計師對建筑的構思和創作。
每個建筑方案在設計以及宣傳等過程中,一般有兩種方法來展示其最終效果;一種是建筑設計圖及效果圖。另一種是實體模型,但實體模型無論從質感到細節表現都無法達到盡善盡美,而且制作成本高,不易流動展示。效果圖則可以很好克服以上缺點。而運用電腦技術制作的效果圖則更勝一籌。因此,電腦建筑效果圖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從建筑設計到廣告宣傳等各個環節之中,尤其是很多房地產商的廣告中更是隨處可見。 論文 qiqi8.cn 畢業論文
五、我國電腦藝術設計教育現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從社會層面來說:社會對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的認識也過于簡單化。大家普遍認為:會畫畫,會設計軟件的操作就可以作設計。許多設計公司在招聘的時候更是明文列出須應聘人員有幾年的美術功底。會操作哪幾個電腦設計軟件這種錯誤的信息對于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產生了就業的誤導。
其次,從課堂教學層面而言: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過于傳統,缺乏創新,沒有緊密聯系人才市場,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課程的教學只停留在老師課堂教,學生課下做練習的教學模式。授課形式大多是老師講述,基本都是圍繞著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軟件課的教學,根本沒有考慮到市場的需要。這使得教學被束縛在一種與社會孤立的尷尬狀態之中,供給學生的也幾乎是與社會絕緣的知識,根本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
三是學生學習只寄托在課堂,只停留在課本的實例制作,課后不愿去學習新的知識,缺乏嘗試精神,這使得學生學與用和市場完全脫節,根本沒有能力完成好商業化的具體項目的設計和制作。
因此,中國的電腦藝術設計教育,應該以市場為導向,與企業合作辦學,利用企業的優勢資源,如實訓場地、實訓設施、一線設計師等,建立專業建設、師資培養、實習實訓等合作關系,選派優秀教師到企業學習,并要求學習的教師參與其商業項目的開發與設計,鍛煉教師的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除了上好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電腦軟件課,同時也需要導入一些商業案例進行教學和研究,引入商業項目進行模擬實訓,使學生盡早地了解自己將來要做的工作,并且讓學生深入合作企業和設計公司實習,了解其工作環境、工作流程和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從業適應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
六、專業人才需求及特點
關鍵詞:包裝材料;實驗教學;創新改革;綜合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3-0040-02
一、實踐教學在包裝工程專業的重要性
包裝工程專業從1984年試辦列入專業目錄開始,發展至今主要分為包裝材料、包裝結構設計、物流包裝三個方向,致力于培養具有合理選用包裝材料、制定包裝工藝規程、進行產品質量檢測等專業方面能力的學生,使其能夠在各類包裝與印刷企業、商品生產和物流等領域從事產品包裝結構設計與制造、銷售包裝、運輸包裝、包裝印刷等包裝系統設計工作。因此,包裝工程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而實踐教學是培養包裝工程創新人才的重要環節。通過這些環節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分析能力、比較能力、判斷能力、推理能力等,這些能力都是創新人才能力的組成部分。國外包裝工程專業的教育很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如美國密執根州立大學包裝學院、德國萊比錫高等學校包裝技術專業等,十分重視企業所需的實用技能及管理知識的教學。國外特別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一般有一年的實習期,如德國某些高校則要求新生入學前必須具有一定的與包裝業相關的工作經歷,所以畢業生很受歡迎。我國的高等教育也正在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化,人才培養的模式也從原來的“重理論輕實踐”向著力著于學生的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培養轉化。包裝專業一直是我們湖南工業大學的特色,學校也一直特別重視包裝專業的發展以及對人才的培養。每年都會完成一定量的實驗教學,以及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等相關的實踐活動。
二、包裝材料學實驗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在過去湖南工業大學的包裝工程專業教學中,《包裝材料學》、《包裝測試技術》、《運輸包裝》、《包裝工藝學》等專業課都分別開設了實驗課,這些實驗課都是在理論課的基礎上附帶幾個學時的實驗課。在過去的教學模式里,實驗只是單純起到驗證、認識理論原理的作用,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但在事實上,實驗教學是高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應當是相互獨立、相互依存的統一體。近些年來,我院在這方面已做了不少前期工作,從2007年起就將《包裝材料學》課程由原來只有8個學時的實驗設置成了擁有24學時的《包裝材料學實驗》獨立實驗課。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目前的實驗項目大部分還是驗證性實驗,學生缺乏積極主動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得不到培養;二是目前實驗所用耗材是根據市場能夠提供而購買的,由于存在局限性而缺乏可比性;三是儀器臺套數少造成分組多,實驗學時安排成問題;造成在相應的實驗學時內不能完成所有實驗的開設,對于選做實驗學生幾乎選擇不做;四是開展的實踐教學與行業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得不到鍛煉。
三、改革包裝材料學實驗教學方式的具體措施
1.包裝材料學內容的改革。包裝材料學的理論教學,包括紙張紙板、塑料高分子、玻璃和陶瓷、金屬、復合包裝材料等內容。通常提供的實驗教學,較多是對材料的厚度、透氣性、強度、熱性能、透濕性及光學性能等方面的測試和有關的計算,這些基本都是驗證性的實驗,對于學生缺乏吸引力,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我們可以優化課程體系。實驗課程應該變為應用型、設計型、綜合型課程,以培養學生具有應用基本理論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包裝材料學實驗中,可以將驗證實驗項目瓦楞原紙、箱板紙(厚度、定量、挺度、環壓強度等),瓦楞紙板厚度、強度方面測試(邊壓強度、平壓強度、粘合強度等)整合成一個綜合性的設計性實驗。首先選擇不同定量的瓦楞原紙和箱板紙,制備不同成分配比的淀粉膠,自己制作成不同層數、不同楞型、不同配方的淀粉膠黏劑的瓦楞紙板,同時可以制成瓦楞紙箱。然后我們通過測試瓦楞原紙、箱板紙的挺度(或環壓強度),或者瓦楞紙板的邊壓強度的數值,分別用Makee公式和Kellicutt公式以及Wolf公式,可計算出瓦楞紙箱的理論抗壓強度值。同時,通過對瓦楞紙箱進行抗壓強度測試,可以得出瓦楞紙箱的實際抗壓強度值。讓學生分析瓦楞紙箱抗壓強度理論值和實際測量值差別的原因,找出影響瓦楞紙箱抗壓強度的因素,從而對影響瓦楞紙箱強度的因素如原材料強度、膠黏劑、楞型及層數,以及瓦楞紙箱的結構、制造工藝以及外界流通環境有了充分的認識。利用這一綜合性實驗的教學,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討論,多方面了解理論數值與實際測量數值的差別和影響因素,并把實驗報告寫成小論文的形式,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
2.網絡視頻輔助教學。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將包裝材料學實驗課中的驗證性實驗項目的實驗過程進行拍攝,并把視頻資料上傳至實驗室網站,學生可通過網絡對驗證性實驗項目進行了解,可利用學院的開放性實驗室的優勢,選擇課余時間對驗證性實驗項目進行操作,從而空出學時來滿足綜合設計性大實驗的需求。
3.實驗材料制備。由于學校購買的耗材存在局限性,有些耗材不能完全按照需求來購買,從而造成數據的可比性較小。如果采用自制實驗耗材,通過實驗耗材的制備可以了解材料的加工成型工程并可改變配方,以提高實驗數據的可比性,并且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能動創造性。
4.與科研結合。將綜合、設計型實驗與畢業論文課題或者教師的科研課題相結合,并將行業的橫向課題引到實踐教學中。目前高校與企業的合作越來越密切,就以我校為例,每年都會匯總相關企業生產中面臨的問題。將這些問題分解成為與實驗相關的內容,既有利于學生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同時可以讓學生多接觸實際生產所面臨的問題,并且能夠緊密地聯系實踐,從而不會造成書本和實踐脫節。
通過該課題的研究,探索包裝材料學實驗課程的改革,將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的實驗教學內容向綜合設計性實驗類型轉變,以培養學生具有應用基本理論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自制實驗材料改變配方,以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的熱情,增加創新和綜合性實驗項目并將該類實驗項目的內容與企業緊密結合,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真正結合在一起,這些都將有利于學生對包裝材料學實驗課程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楊良渠,詹鐵柱.開設包裝實驗課的可行性研究[J].包裝工程,2003,24(5):157-158.
[2]王高升.國外包裝高等教育的發展經驗和啟示[J].中國包裝,2000,20(1):63-65.
[3]王瑩,李成.淺談包裝工程專業課程設置與改革[J].科技信息,2008,(20):532.
[4]陳世榮,紀衛東.包裝材料學實驗教學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22(1):22-24.
[5]吳若梅,蔣海云.包裝工程專業包裝設計方向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25):32-33.
[6]龔慧芳,傅欣.包裝工程專業材料實驗課程改革探討[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5,19(1):23-25.
引言
目前,對“模塊化”設計的研究多出現在機械、電子、建筑等領域,而日用陶瓷設計領域中的相關研究甚少。筆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模塊化”設計幾個主要領域中的設計方法進行了總結,并結合日用陶瓷造型設計中的實際需求和設計實例,對每種設計方法和其中的設計啟示進行分析、概括。本選題以現代化大生產中的日用陶瓷造型設計方法為落腳點。對比沿用多年的日用陶瓷造型設計方法在細節方面已顯現出的弊端――例如,配件種類多而繁雜;手工組合效率低且損耗大;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模塊化”設計方法則可以使日用陶瓷造型設計過程更簡易,并為設計的多元化創造可能性,同時可以改良生產、簡化流程、節約成本。
日用陶瓷造型設計中模塊化設計的具體方法
在楊華的碩士畢業論文《可持續發展戰略下模塊化產品開發研究及應用》中,系統分析了模塊化產品拓展的類型(圖中名稱僅供參考),如圖一:
圖一 模塊化產品拓展的類型
圖中以最直觀的幾何形態的組合構成說明了不同模塊化產品拓展方式的方法,根據此種類型劃分,加之前文中的相關內容,可以將模塊分為基礎模塊和附屬模塊,從而對對模塊化設計的方法做出進一步分析、歸納。
1.基礎模塊替換法
基礎模塊,也就是產品整體中的主體部分,與附屬部分組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又可以相互獨立。這一方法是由圖一中的“共享構建模塊化”總結而來,此方法的主導設計思想是“一體多用”,也就是將同一模塊用于多種形態甚至多重功能的產品中,實現新產品造型與功能的同步拓展。它可以通過減少產品構件的數量來節約生產成本。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不同的基礎模塊上的接口必須都是統一的并且與附屬模塊的接口或接觸面相吻合,簡言之,是要將核心模塊標準化。
如圖二,筆者運用基礎模塊替換法設計了一套調料罐,其中包括三款體積不同底徑相同的罐體,和一款三者通用的底座。在與底座組合前后,三款調味罐的形態都各自具有鮮明的特點;在組合之后,又成為了一系列產品,這便是筆者試圖達到的基礎模塊替換法的功效。
圖二 《精靈》調味罐系列
2.附屬模塊替換法
這一方法是由圖一中的“互換構建模塊化”總結而來。從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的角度看,附屬模塊替換法是一種比較合理的設計方法。它是在產品主體完全一致的情況下,通過配以不同的附屬模塊,來實現產品形態和功能的多樣化。由于附屬模塊體積較小、生產便捷,又具備各不相同的形態和功能,所以,在二者組合之后,會豐富產品的種類,更大程度地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是產品設計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3.基礎模塊變形法
與前兩種方法相比,此種方法更顯靈活,是在一種或多種附屬模塊不變的情況下,對基礎模塊的進行局部變化,從而實現產品在變化中始終保持完整性。這一方法是由圖一中的“量體裁衣模塊化”總結而來,它是標準化與個性化的結合,類似于“定制”的概念――根據特定客戶的特定需求所制造的模塊,結合可以共用的附屬模塊,組合出獨一無二的產品,既可以在主體的形態、色彩、設計等方面充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又可以節省部分重新制造的成本,使消費者不再需要犧牲個性化需求而被動接受標準化的產品。
例如某品牌護膚品包裝設計,其中就運用了基礎模塊變形法。在該款設計中,爽膚水和乳液包裝的區別在于瓶身的高度不同,這是根據兩款產品實際所需容量的不同而“定制”的,這一設計既可以使其在外觀上容易區分,又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兩款包裝的瓶蓋和底托是統一的模塊,可以互換,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可以減少系列產品中的構件數量,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在生活中,當同時打開兩款產品時,無需區分蓋子,方便使用。
4.模塊組合法
組合化是模塊化設計的特點之一,也是構成模塊化產品系統的主要方法。這一方法為產品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多樣性和可定制性,可以通過變換產品的數量、構件類型、排列組合方式,產生多種整體效果各異的產品。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產品時,需要使其具有標準的接口或接觸面,以保證拼合的完整性。
如圖三,在這組花插的設計中,設計師在造型上采用了簡潔的長方體作為原型,運用了統一的接觸面寬度,在水平和垂直空間上將四個基礎模塊進行了不同的組合,使每組花插在體量、色彩、可用程度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使原本簡單的模塊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效。這種設計方法和設計理念可以應用于日用陶瓷造型設計中,以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圖三 組合花插二
5.幾何形造型法
從立體構成的角度看,基礎的構成元素和構成方法對“模塊化”設計的思想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其中,幾何形態和幾何形造型方法在現代設計中被廣泛應用。因此,在探索“模塊化”在日用陶瓷造型設計中的應用時,有必要對幾何形造型方法進行相關研究。
幾何形態的產品之所以被廣泛應用于產品設計領域并得到消費者的青睞,一方面是因為幾何形態簡潔,適合產品大工業批量生產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為幾何形態的產品既具有單純、統一等美感要素,符合各層次消費群體的審美要求,又便于使用。但是,未經變化的幾何形態往往顯得過于死板、單調,而且不便于使用,因此,需要設計師在造型過程中,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通過對幾何原體進行切割、組合、變異等手法,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細節設計,使最終的產品形態在單純、統一的美感中又不失細節的精致和功能的實用。
在幾何形造型方法中,切割、組合、變形和綜合是幾種主要方法,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這些方法常常共存,服務于產品設計的完整性。圍繞本文主題,筆者重點對切割和組合兩種方法進行解讀。
切割,即切除或分割,也就是在原有幾何形態的基礎上運用這兩種方法使其產生新的形態和空間結構。切除,也就是設計中常用的“減法”,通常表現為體量上的減少;分割,則是改變幾何形態表面或整個形體的造型。分割又可以分為幾何式和自由式兩種。
組合,即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元體通過積聚的方式構成一個整體,達到豐富形態結構和功能結構的雙重目的。它是與切除相對概念的“加法”,包括單元體上的增加和多個單元體的拼合構成兩種形式。在組合方法的運用,尤其是多個單元體的運用過程中,需要通過連續、重復、漸變、放射等美學處理方法得以實現。
在設計的實踐過程中,單獨依靠一種變換方法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這就需要多種方法有機結合,也就是綜合的方法。在“模塊化”設計中,通過對簡單形體的切割、打散、組合,創造出三維空間中新穎的產品造型。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