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大眾心理學論文范文

        大眾心理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眾心理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眾心理學論文

        第1篇:大眾心理學論文范文

        一、微博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歷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在當前網(wǎng)絡文化浪潮沖擊下越發(fā)顯得力不從心,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當前快速發(fā)揮發(fā)展的社會節(jié)奏和文化潮流,局限性越來越多。面對當前這種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弱勢發(fā)展,微博的介人應用成功為其拓展溝通渠道、提升心理教育效果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徑。微博作為近年來新興網(wǎng)絡載體平臺,已經(jīng)被眾多學者論證其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多重積極作用和巨大的潛在能量,可以說,微博的出現(xiàn)和微博文化的流行為教育改革、探索提供了新角度、新理念和新方式。對于當前稍顯落后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積極應用微博這種平臺工具進行教育探索與改革,已經(jīng)成為必然。應用微博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成了當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高目標、多元化趨勢的必然。這種新型教育輔助工具的出現(xiàn)與傳統(tǒng)單一的、平面的、封閉的教育模式形成對比,通過將當前微博平臺上所能調(diào)動的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形成立體化的教育網(wǎng)絡,從多個角度、多個途徑實現(xiàn)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施加全方位影響。這也是未來很長時間內(nèi)教育領域所可能應用的最主要、最典型的教育模式之一[]l。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當前的中國社會處于經(jīng)濟、社會、文化的激烈轉型與動蕩時期,無論從近些年來國內(nèi)外國際環(huán)境變化還是國內(nèi)政經(jīng)社探索、改革來看,我們國家無疑都經(jīng)歷著異常劇烈的思想動蕩,各種各樣的思想文化在這塊土地上碰撞,大學生作為處在學校與社會思想碰撞最為頻繁領域的重要群體,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承受了越來越巨大的壓力[2]。縱觀近些年有關新聞報道情況來看,不少學生因為思想偏激、心理健康問題等走上了錯誤的道路,這些狀況的出現(xiàn)無疑說明了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嚴峻性和緊迫性。對大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正確的思考引導,是確保他們正確看待各種問題、處理各種事件的保障,是他們重要人生階段的啟明星,所以,應用微博這種當前最貼近大學生實際生活、擁有強大影響力的社交工具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須也是必然。大學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帶有不少弊端,與學生心理脫節(jié)、與社會現(xiàn)實契合度低,學生不感興趣充滿抗拒,都直接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所以,改革當前教學模式,引人微博促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以一種更加優(yōu)秀、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深人到學生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更好的引導他們形成健康的思想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也是微博介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現(xiàn)實意義與重要價值。微博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能夠在當前多元文化價值觀沖擊的情況下,抵御各種消極網(wǎng)絡文化和信息對學生們思想的消極影響,讓他們在充滿困惑、矛盾的時候不至于走上偏激的道路。高校通過經(jīng)營微博賬號對關注學生推送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更好地促進資料的共享,通過介紹相關的心理論壇、網(wǎng)站或優(yōu)秀電視電影作品等提升學生接受度,讓學生自主動手尋找和應用,通過總結學生們時常在微博上發(fā)表的各類心情、牢騷和壓力來源等組織相關心理專題,了解學生心理動態(tài)變化并給予專業(yè)化的建議,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微博作為大學生表達自己觀念的新載體,越來越多的與他們的生活狀況掛鉤,他們在這個平臺上能夠自由發(fā)揮,在內(nèi)心出現(xiàn)問題時有可供發(fā)泄的途徑、可供求助的渠道,對于高校來說也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加強交流,更好地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高校師生來說都是很好的嘗試途徑3]。

        二、微博應用價值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發(fā)揮

        微博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突破了傳統(tǒng)教育空間與時間上的局限性,不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與局限,通過分析這些問題與局限從多種途徑強化微博積極作用的發(fā)揮、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當前主要實踐方向。微博介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間還較短,從目前實踐實踐情況來看,其具體存在以下三個問題,分別是內(nèi)容狹窄、互動交流頻率低、更新速度緩慢。以內(nèi)容來說,不少高校的微博平臺直接被作為學校官方網(wǎng)站的延伸,在運作模式上還偏向新聞化、固定化,缺乏吸引力,顯得僵化落后,內(nèi)容上也較為狹窄,多數(shù)為一些專業(yè)的心理測試,學生們簡單看過就算,很少能夠保持長期興趣進行關注,可以說得不償失,并未充分發(fā)揮微博平臺的功用。互動交流頻繁帶來的樂趣是微博文化之所以深人人心吸引眾多用戶群的一大優(yōu)勢特點,微博平臺溝通中各種圖文并茂充滿樂趣的語言是高校的融化劑,對于高校經(jīng)營微博來說,以風趣生動充滿幽默的語言來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內(nèi)容需要高超的微博管理、運營技巧,目前不少高校在這方面的嘗試成績還是不太理想的。微博作為信息更新節(jié)奏更快的平臺來說,對信息的更新有著非一般的要求,不少高校微博心理教育無論內(nèi)容還是與時下新鮮新聞的契合度都十分低,因而無法吸引眼球,使得學生失去興趣,這些不和諧因素的存在都會影響甚至限制微博能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發(fā)揮4。針對當前微博在大學生心理教育中應用的局限性,應該多策并舉以應對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搭建專門展開心理教育的微博服務平臺,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與時俱進,應用高超的微博管理、運行技巧,打造充滿趣味、吸引人的微博心理文化,吸引大學生們的關注度和參與興趣。針對大學生心理需求和心里特點,在內(nèi)容上進行精選,比如自我認知方面的知識、情緒的調(diào)控、人際關系的經(jīng)營、心理健康測試等,以春風化雨的方式貼近大學生生活,滲透他們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通過微博上學生們反饋的心理健康測試信息來完成學生資料的收集,以此為基礎展開相應專題教育指導。針對多數(shù)大學生不喜歡面對面心理溝通交流的情況提供微博私信溝通渠道,讓他們敢于積極抒發(fā)內(nèi)心問題,針對學生所提出的各類問題進行專業(yè)解答,并且不斷收集相關資料,整理成通稿,借由虛擬案例形式完成推送和教育,在解決大多數(shù)學生面臨的共同問題過程中減少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消耗,對于特殊個案展開特殊幫扶。微博作為特殊的運營服務平臺,經(jīng)營團隊工作人員的選拔也要具有微時代意識,能夠做到對微博資源的物盡其用,配合微博經(jīng)營需求培養(yǎng)專業(yè)化、高素質(zhì)的工作人員,經(jīng)常與在校師生展開趣味互動,提升辨識度和親和力,強化對這一新型媒介的高校運用,并配合校內(nèi)心理健康講座、課程與專業(yè)咨詢中心服務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校方要積極重視微博上信息的監(jiān)督與管理,在做好日常維護的基礎上,避免出現(xiàn)誤導性信息或者不當信息引發(fā)學生反感或抗議等,以一種成熟的方式做好心理教育的推廣與專業(yè)化服務閻。針對學生們的留言與反饋及時在微博經(jīng)營方面進行靈活調(diào)整,滿足學生們心理需求的同時針對互聯(lián)網(wǎng)上大量流行信息進行針對性鑒別和普及,在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兼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負面信息嚴禁傳播的同時也可參與辟謠等活動,充分體現(xiàn)高校文化的包容性與進步性,以獲得學生認同與喜愛。總之,微博作為當前流行的網(wǎng)絡交流服務工具與平臺已經(jīng)對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應用微博的這種影響力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展開各項工作,提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同度,以一種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為學生們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

        作者:王小寧工作單位:平頂山學院

        第2篇:大眾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yè),心理問題,合理情緒療法

         

        一、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認知因素在情緒產(chǎn)生中起關鍵作用,情緒是環(huán)境刺激、生理激活和認知三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其中,認識是決定情緒性質(zhì)的關鍵性因素。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諾德認為,刺激環(huán)境并不是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zhì),而必須通過認知認定才能引發(fā)一定情緒。情緒產(chǎn)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環(huán)境-評估-情緒,也就是說,大腦皮層對外界刺激的認知評定是產(chǎn)生情緒的關鍵。免費論文參考網(wǎng)。

        理性情緒治療(rational-emotivepsychotherapy) 是一種以認知重建為核心內(nèi)容的認知行為治療方法。 認知行為治療是基于這樣的一種原理:認知,也即我們的思想和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情感。很多痛苦的情緒(憤像怒、焦慮、抑郁、自責和自卑等)都是由于自我挫敗、不切實際的認知造成的。艾利斯提出的著名的產(chǎn)生心理障礙的“ABC”理論 可用于解釋這一心理現(xiàn)象,他用“A” 代表“前因”,指是引緒情感有關的激發(fā)事件,,“B”代表觀念, 指個體對激發(fā)事件的觀點,“C”代表結果指對激發(fā)事件的反應結果,即情緒和行為 。艾利斯用“非理性觀念”來形容那些造成情緒不安的認知活動,艾利斯認為,來自外界的刺激事件,是否會引起情緒后果? 引起什么樣的情緒后果?在這里, 起決定作用的是認識與信念系統(tǒng)是否符合現(xiàn)實與理性 。對于情緒障礙的發(fā)生來說 ,起決定作用的是非理性非現(xiàn)實的認識系統(tǒng)。非理性信念可能是“妄下結論” 和 “個人引申 ”在沒有事實根據(jù)的情況下武斷的下結論;另一方面在毫無根據(jù)的情況下把外界事物聯(lián)系到自己身上。心理治療的要義就在于抓住認識與信念這個關鍵有的放矢進行說服教育,變非理性信念為理性信念艾里斯進一步提出所有的心理問題是由“ 非理性 ”想法引起的。解決心理問題便需要改變思想 由 “非理性” 轉為 “理性”。

        二、大學生就業(yè)的主要的情緒問題

        心理專家認為,大學生擇業(yè)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心理變化過程,體現(xiàn)在認知心理、情緒心理和社會心理等不同的維度。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面對眾多的競爭對手,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才能以最好的競技狀態(tài),才能取得擇業(yè)的成功,進行職業(yè)生涯的開始。從情緒的維度看,普遍體現(xiàn)為悲觀情緒心理、不滿情緒心理、焦慮情緒心理等。這些負面的情緒如果得不到理性的控制,就會破壞人的心理平衡,損害人的認知功能,使得無法正確的評價和反應周遭的環(huán)境或者事件,甚至有可能引發(fā)身體、心理疾病以及需要及時進行干預的自殺等危機事件的出現(xiàn)。

        基于情緒感染理論,處在社會互動中的人與人,尤其是近距離接觸中的人與人,會相互模仿的彼此的情緒和行為,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而且模仿不是情緒感染的重點,而且會使得被感染者產(chǎn)生相應的情緒。情緒感染不僅包括正向的過程,即正面情緒對對方的感染;相比而言,負向感染即負向情緒對近距離接觸的互動雙方的情緒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大學畢業(yè)生是一個群體,在這個群體中往往以宿舍、班級等組織形式相互影響,在畢業(yè)生中存在的悲觀情緒心理、不滿情緒心理和焦慮情緒心理等負面情緒,如果沒有妥當?shù)墓芾恚谌后w中肆意蔓延,也將極大的影響到整個群體的健康成長。

        三、合理情緒療法在大學生就業(yè)情緒調(diào)適中的實施步驟

        合理情緒療法的所關注的焦點是形成實事求是的認識,從而盡量減少我們的不安情緒。質(zhì)疑那些是大學生在就業(yè)中感到難受的想法和觀念是直接的途徑;也可以通過改變某些影響和強化消極認知的行為的作為間接途徑。合理情緒療法的目標,不是消除所有的痛苦情緒,而是幫助我們對可能引起的痛苦的情緒做出適當?shù)姆磻?/p>

        著名的心理學家安德爾說過:“人類最奇妙的特質(zhì)之一就是,能把負面的東西變成正面。”我們的某種缺陷往往也可以變成我們的優(yōu)勢。

        (一)引導個體矯正自我的認知偏差

        情緒性質(zhì)主要取決于個體的認知,認知不同,即使情境刺激相同,情緒也不同。這就啟示我們,情緒問題或者認知障礙可能是由個體的認知錯誤造成的。治療情緒問題的關鍵是改變個體的認知錯誤,而要改變認知錯誤,主要是依賴于個體自己。

        埃利斯在“ABC”理論中引入“D”,“D”代表辯駁,埃利斯用“辯駁”一詞描述我們自己質(zhì)疑自己思維方式的過程。一旦弄清了使得自己難過的想法和觀念,下一步就是辯駁它們。例如為了辯駁我們“我應該有一份好工作”的期望和“在就業(yè)面試中屢戰(zhàn)屢敗”的現(xiàn)實的重大落差使得自己覺得焦慮時,我們可以告訴自己:“過去的經(jīng)驗告訴我,雖然好像都是失敗,但是大部分就業(yè)的人都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如果在失敗中能發(fā)現(xiàn)自我的不足,并且不斷積累經(jīng)驗,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雖然面試都失敗,但是沒有必要弄的像世界末日一般。”

        用這種方式來辯駁我們的觀念,有助于體驗到更恰當?shù)那榫w:放松,而非高度的焦慮。這種辯駁還會使得我們行為得當,比如在這個避免面試焦慮的例子中,可以避免消極不作為。對于無益的想法和觀念進行辯駁,是合理情緒療法中最重要的方面。學會辯駁,從而最終改變使得我們感到難受的認知,是避免和釋放很多不安情緒關鍵。然而,這樣做之前,我們的需要識別那些在我們的大學生的就業(yè)過程中制造不安情緒的觀念和思維模式。

        埃利斯觀察到,人們天生就傾向于用不合理的、挫敗自我的方式來思考。如果我們的思考違背了我們追求生存和幸福的內(nèi)在欲求,它就是不合理的。在大學生就業(yè)過程中,常見的不合理信念如下:“世界應該提供我需要的東西。生活過的舒舒服服。我不應該遭罪,不應該遇到麻煩”、“事情如果沒有按照我喜歡的方式發(fā)展,就太糟糕”、“面對問題、處理問題,還不如逃避問題那么容易。”、“心情是由生活境遇決定的;當事情進展的不順利,我就不可能開心。”

        不合理信念,它們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是專制的,是絕對的。認為事情“應該這樣”或者“必須那樣”,而不僅僅希望或者是傾向于事情怎么樣。“我的生活應該無憂無慮。”、“我是受到的待遇應該是公平的。”、“我應該有一份好工作”等絕對化的要求、僵硬化的程度都是一些導致大學生就業(yè)過程中心情糟糕的觀念。把事情的某個方面絕對化,以致產(chǎn)生心理或行為問題。

        (二)恰當?shù)倪M行歸因和認知訓練

        斯多斯和尼斯柏特曾用患失眠癥的病人作了這樣一個實驗說明了可利用歸因來治療某些心理和行為問題,典型的就是適應性情緒問題。正如上述實驗所說明的,我們可以恰當利用個體的歸因或重新歸因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措施或手段,如在治療自卑問題時,可以引導個體把成功歸因于能力等內(nèi)因,而把失敗和挫折歸因于運氣不佳、條件惡劣等外因,以增強其信心。

        蒙田說:“我們的生活就像是世界的協(xié)奏曲,由不同的音調(diào)組成,夾雜著不和諧音。這些音調(diào)既有甜美的,也有刺耳的;既有尖刻的,也有舒緩的;既有輕柔的,也有舒緩的。如果音樂家只喜歡其中的一部分,他如何譜寫出最好的樂曲?”事物和事情都有兩面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塞翁失馬”作為中國很著名的一則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人間訓》。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隆K菫殛U述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倚伏觀服務的。東漢班固的《通幽賦》,有一句“北叟頗知其倚伏”的話,也提示了它的寓意。免費論文參考網(wǎng)。因此,遇到任何事情時,既要看到其消極的方面,更要看到其積極的方面,這樣便可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遇到失敗與挫折時不氣餒不懊悔,獲得成功時不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因此預防心理與行為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進行積極歸因,必要時不免用一些調(diào)節(jié),即找一些合理的理由來自我安慰。

        在求職過程中遇到挫折時,要用冷靜和坦然的態(tài)度對待之,客觀的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進行正確的歸因。首先,在市場經(jīng)濟背景的就業(yè)市場化、金融危機形勢下的需求形勢不佳,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高學歷畢業(yè)生比例劇增的就業(yè)競爭激烈的條件下,出現(xiàn)求職的失敗是難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職都是成功的。求職失敗能力不行不是唯一的絕對的原因,還有選擇的求職意向不適合自己,企業(yè)的文化與自我的價值觀等偶然等因素。要正確分析自己的額原因,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就業(yè)策略。

        著名的心理學家安德爾說過:“人類最奇妙的特質(zhì)之一就是,能把負面的東西變成正面。免費論文參考網(wǎng)。”我們的某種缺陷往往也可以變成我們的優(yōu)勢。進行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積極的自我肯定和尋求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支持等都是進行就業(yè)心理調(diào)適的良好方法。以自我肯定為例:用肯定的陳述來幫助自己鞏固可信的信念。假如面試一份工作,可惜沒有發(fā)揮好,感到心情抑郁。其實可以這樣自我安慰自己:“這算不上一場災難”,“每一次的經(jīng)歷都是一次都是學習的經(jīng)歷”,“羅馬不是一天完工的”。類似的自我肯定的成熟會對自我的良好情緒的持續(xù)有極大的助益。

        參考文獻:

        (1)(澳)埃德爾曼著;黃志強,殷明譯.思維改變生活[M].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07:14.

        (2)李成才,譚群英.大學生的就業(yè)心理問題分析.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7,24(1) :14.

        第3篇:大眾心理學論文范文

        隨著社會發(fā)展與傳播手段的日益現(xiàn)代化,傳受雙方更需要交互式溝通。一些學者在上世紀末先后提出過構建我國傳播心理學的設想。在這次會議上,廣西大學新聞系虞達文教授提出了積極的建議:新聞學是大眾傳播學的分支;大眾傳播學又是傳播學的分支。似乎不宜一步到位直接建立傳播心理學,可先建立與新聞關系更密切的大眾傳播心理學。要構建一門學科的理論框架,必須先弄清它的學科從屬、領域范疇。傳播心理學屬于心理學分支,從領域來看,它是傳播學的邊緣學科,應以社會心理學、普通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思維心理學等相關原理作為主線;作為傳播學的邊緣學科,它應以大眾傳播研究的五個層次:傳者―信息―傳媒―受眾―效果,作為橫向的基本構架。

        華中理工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申凡教授認為,我國對傳播心理學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主要以新聞心理研究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雖然研究方法單一,但是它研究的傳者(記者、編輯)心理、受眾心理,研究的采訪、寫作、編輯活動中的心理規(guī)律,在當時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對新聞學研究起到補充、拓展領域的作用;第二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直接以傳播心理學的形式展開的,雖然研究方法日益嚴密與科學,但是內(nèi)容要么與傳播學理論重復、重疊,要么是對傳播中的心理術語簡單解釋,這些研究尚不能達到補充傳播學與拓展傳播學研究空間的作用。申凡教授建議,可以從對傳播學研究拾缺補漏的地方入手,開拓自己的領域;也可以把傳播學中已有的心理研究作為起點,再向縱深方向研究。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再逐步構建自己的話語體系與理論框架。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林之達研究員發(fā)表了對傳播心理學建構革新的想法。他認為:用普通心理學理論框架中的原理來觀察、解釋傳播(包括傳播的各外延)領域中的心理現(xiàn)象,結果把這些領域中有機聯(lián)系的心理系統(tǒng)切割成互不聯(lián)系的零碎心理現(xiàn)象。本研究采取另一種思路:第一步,考察、揭示了傳播系統(tǒng)與心理系統(tǒng)原來是人類精神生產(chǎn)流水線上緊緊相扣、不可分離的工序,傳播的天職就是為心理系統(tǒng)輸送精神能源材料,心理系統(tǒng)的使命就是把傳播系統(tǒng)送來的信息,通過一系列心理反應,轉化成與信息異質(zhì)的心理能,心理能外化為人的行為,行為做功,便產(chǎn)生了傳播的社會效果;第二步,沿著傳播領域各心理系統(tǒng)本來有機聯(lián)系著的脈絡建構傳播心理學(包括新聞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宣傳心理學在內(nèi)的各分支學科)的理論框架。

        北京廣播學院國際傳播學院陳衛(wèi)星教授的發(fā)言,從帕洛?阿爾托學派的基本原理出發(fā),探討傳播心理的建構過程。帕洛?阿爾托學派的語用學理論是要把傳播作為一個被整合的社會現(xiàn)象來考察,把人際關系與社會關系結合起來考慮,從元傳播入手,從非傳播的模態(tài)找出傳播的可能性。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周慶元教授認為,整個20世紀,對于新聞與傳播心理研究對象的認知歷程可歸納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孕育期,可稱為“采訪對象說”,這是20世紀初期關于新聞心理學研究對象的基本認識,代表人物是邵飄萍等;第二階段是萌生期,可稱為“受眾心理說”,進入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新聞學者提出要對受眾心理進行研究,代表人物是安崗、陳朗等;第三階段是草創(chuàng)期,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張駿德、劉海貴合著的《新聞心理學》正式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新聞心理學專著,盡管不成熟不完善,然而它初步提出了新聞心理學的框架結構,開創(chuàng)了新聞心理學研究的嶄新時代。這一時期的汪新源先生提出了“記者為主說”;第四階段是發(fā)展期,可稱為“認識主體說”,醞釀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成熟于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主要代表有劉京林等。

        對于傳播心理學與新聞心理學的關系問題,與會代表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傳播心理學包括、涵蓋了新聞心理學,目前是新聞心理學向傳播心理學方向發(fā)展;另一種認為兩者相互關聯(lián)又相互獨立,不存在種屬關系。北京廣播學院劉京林教授過去認為傳播心理學涵蓋新聞心理學,現(xiàn)在則認為兩者不存在種屬關系,而是并列關系。她解釋說:“按照完形理論的觀點,被整合之后的對象不能再分解為構成它的最基本的元素。同理,雖然新聞學、心理學等學科曾經(jīng)是傳播學的前身與源頭,但是傳播學一旦形成獨立的學科之后,便可以與新聞學、心理學平起平坐,相互之間不存在歸屬關系。以此類推,傳播心理學和新聞心理學也不存在歸屬關系,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又各自獨立的學科。”

        互聯(lián)網(wǎng)心理問題是當今時代遇到的全新課題,引起了與會代表熱烈討論。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張駿德、劉海貴教授向會議提交了論文《試論網(wǎng)絡傳播對傳受者的心理影響》認為,網(wǎng)絡傳播實際上突破了傳統(tǒng)大眾傳播媒介的傳播方式,包含著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兩種傳播方式。在網(wǎng)絡傳播中,傳者與受者的界線變得模糊,傳受者可以為同一個人。在這種傳播模式下,傳受者(或稱網(wǎng)民)的平等意識、獨立意識、參與意識被空前激活;傳受者的“超媒體思維”、移情心理、以虛擬身份娛樂人生心理等激增。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個多媒體、超文本的巨大信息庫,網(wǎng)民得到了通信迅速便捷、查詢信息與檢索資料十分便利等好處,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網(wǎng)民中出現(xiàn)了網(wǎng)絡犯罪行為、青少年中出現(xiàn)了“網(wǎng)癮”患者。我國已從1996年2月起陸續(xù)頒布了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管理的法規(guī),正在嚴格執(zhí)行中,同時也有專家提議,運用心理干預法治療青少年的“網(wǎng)癮”病。

        第4篇:大眾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信任 高等教育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項目(2013JK036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咸陽師范學院校級項目(11XSYK33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既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人們的一種基本交往方式;既是人們社會關系的基本紐帶,也是人們合作關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在學術界,研究者從不同學科對信任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其他學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歸納了高等教育領域內(nèi)對信任問題的研究成果。

        高等教育信任的理解

        信任研究往往被局限于心理學領域中,人們把信任看成是存在于個人內(nèi)部的性格特質(zhì),或一種經(jīng)過社會化而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人格特征。羅特爾指出,“信任是個體對另一個人的言詞、承諾以及口頭或書面的陳述之可靠性的一般性的期望,即信任是對他人言行和品質(zhì)方面可靠性的信任”。心理學家薩貝爾對信任的研究則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因為他將信任的研究引向了從關系結構來理解。薩貝爾認為,“信任是交往雙方共同持有的并對于雙方都不會利用對方之弱點的信心”。而盧曼從新功能主義的視角出發(fā),將信任看作一種社會關系結構,信任不僅僅只是心理學意義上微觀的“人際信任”,而是宏觀的“系統(tǒng)信任”,是建立在法律、制度等預防性和懲戒性的措施和機制的基礎之上。這種認識不僅突破了以往信任研究中存在的局限,而且為信任研究提供了一種經(jīng)典性范式。此后的研究者基本都是沿襲著盧曼的思路,從社會關系結構和非單純?nèi)穗H角度理解信任。當前,政治學理論中提出的“政府信任”則是對信任問題的開拓性理解。對政府信任的研究顯然是一種對機構與組織的信任,這既是方法論上的突破,也是對信任客體視野的開拓。高等教育機構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和政府監(jiān)管下的事業(yè)機構理應是公共信任的客體,人們則站在主體立場上審視和研判高等教育并在此基礎上考慮是否信任它。

        國外高等教育領域研究信任問題的路向

        國外高等教育領域的信任研究自20世紀后期興盛起來,相對于上述研究成果來說,高等教育領域內(nèi)的信任研究大多是應用性研究,即將其他學科就信任問題的一般理論運用到教育活動中,用以解釋信任對教育機構的日常活動以及與教育相關的諸多關系的意義。依照他們所關注的問題和研究視角來梳理,可以歸納為三類。

        1.從關注大學發(fā)展的視角探討信任對于大學內(nèi)部管理的意義

        其一,探討大學自身問題所導致大眾對大學失去信任的情況。前斯坦福大學校長唐納德?肯尼迪在《學術責任》一書中分析大學存在社會信任危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大學中出現(xiàn)的學術不端、行為失范等現(xiàn)象導致大眾對大學信任遲疑;二是由于大學專業(yè)性運作造成外界對大學認知的不足,這種信息不充分危害了大學向外界作出解釋其運行的績效的能力,從而導致日益高漲的大眾對大學的不信任。為此,他指出大學一方面通過進一步完善大學內(nèi)部管理機制來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的出現(xiàn),另一方面大學人要養(yǎng)成誠實品質(zhì)來重新贏得信任。Wayne A. Jones探討了大學組織模式與教工向其領導者供給信任水平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這樣的問題,用于為大學領導者改善其領導實踐提供幫助,同時也為大學能很好地進行管理決策提供理論支持。

        其二,研究教育機構中的人際信任問題。如Regina Dawn Woods在其博士論文中探討大學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人際信任問題,提出了改善雙方信任水平的策略模式。德國著名教育學家馬丁?K?W?施威厄多年來致力于研究教育領域的信任問題。他將信任的研究重心放在教育組織中的人際信任問題,并深究信任對于教育機構、對于班級建設和對于學生個人成長的意義,他指出“師生之間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在人對人的信賴之中蘊含著學校日常生活正常運轉的巨大機遇。師生間的信任能夠幫助他們及早地認識問題并共同建設性地解決問題,信任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的班級與學校氛圍”。美國學者斯蒂芬?D?布魯克菲爾德以同樣的視角探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信任,并將其作為大學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與技能來看待。

        2.從宏觀的高等教育管理過程探究信任的功用問題

        Lesley Le Grange撰文探討社會信任對南非和澳大利亞兩國高等教育機構交流合作和發(fā)展學術事業(yè)的重要作用。Mike Bottery在其文章中探究政府與大學教師之間的信任問題,以發(fā)現(xiàn)造成政府和教師間愈演愈烈的不信任的原因,他認為這是由哈耶克指稱的福利國家權威主義過分滋生以及弗里德曼的市場化喧囂所造成的,這些因素極大地影響到教育管理機構對大學和教師的態(tài)度,進而影響到對他們的聘任與留用問題。在考察英國高等教育時,馬丁?特羅曾提出英國歷屆政府對大學信任的逐步下降,并與此緊密聯(lián)系的政府對大學的持續(xù)敵意。當政府對大學的信任度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時,大學的自我改進就得不到外部的理解與支持,而那些用外部力量來推動大學改革的觀點便叫囂塵上。由此可見,信任對于大學發(fā)展具有顯著的外部意義。

        3.研究學生(大眾)與教育機構之間的信任問題

        社會學家科爾曼注意到早在1966年美國第一份全國性的研究報告就顯現(xiàn)出大眾對學校的信任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該報告披露了美國公立學校在實施教育的機會均等等一系列政策時顯露出的低效和無能。他還指出學校失去大眾信任的后果,那就是政府計劃發(fā)行教育債券和增收教育稅的議案屢遭否決,因而極大地限制了學校的教學能力。又如俄亥俄州立大學Amit K. Ghosh, Thomas W. Whipple和 Glenn A. Bryan三人認為大學要對專業(yè)程度、互動效率、合作意向、釋疑能力、利好取向、守約狀況、信息交流機制和道德理性這八個方面采取相應策略精心重塑,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大學也方能在競爭中得到更多的生源和教育財政的支持。在信任研究問題上,他們總結有兩個路向可以深入下去,其一為在組織層面分別研究政府教育管理層與學校管理層、政府教育管理層與校長、學生與學校、家長與學校之間的信任關系。其二是在組織內(nèi)部研究教師之間、學生之間的人際信任關系。

        塞浦路斯的Paul T. Gibbs從哲學視界撰文認為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大學為贏得財政支持和迎合社會的需要將更多地提供技術性產(chǎn)品,這勢必造成大學以犧牲自我為手段來順從社會要求和實現(xiàn)自我私欲的膨脹從而舍棄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審思、致學和反思的本性。他還指出,“教育并不是要去獵尋各種社會資本,而在于構建學習共同體,在這一過程中應喚起學生和老師熱切地探尋智慧并且能理智地行事”。為此,他倡導學生與老師應通過創(chuàng)建廣闊的學習共同體并在其中培植信任作為大學生活的追求,將信任作為學生和老師的一種存在方式。

        國內(nèi)高等教育領域信任問題的研究路向

        在國內(nèi),目前對高等教育領域的信任問題的研究,只有較多的學術論文針對教育機構(組織)內(nèi)部的信任問題以及教育機構與其他要素間的信任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綜合起來說,這些成果的研究視角大都集中在以下兩方面。

        1.研究教育機構內(nèi)的人際信任關系

        這些研究往往從工具主義角度來理解信任,即探討如何在教育機構內(nèi)主體之間培植與運用信任以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課堂教學效度。石艷基于對人際信任的關注來探討教育領域中的信任危機、信任類型和信任機制的建立等問題。王福友則探討學術組織中的信任問題,其研究立場也是基于學術組織中的人際信任。在此基礎上他分別探討了學術組織中的信任的來源、信任的實現(xiàn)條件以及信任對于學術組織的意義等問題。與此類似,向東春則聚集于當代大學內(nèi)部學術人員和行政人員之間的信任關系,指出改善中國大學組織中的信任狀況必須培養(yǎng)學術歸屬感、建立信任機制和實現(xiàn)分工決策制度化。李曄的博士論文《師生信任及其對學生的影響》則以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師生之間的人際信任問題。他認為“信任是增加師生溝通、聯(lián)系師生關系的橋梁,是進行有效教育的基礎”。王平也主要探討如何在教學中建構“信任機制”問題。他在研究中所指稱的信任是“學生如何建立起對教學活動的內(nèi)心期望以及對教師的專業(yè)技能、責任和義務的期待”。從研究視角來看,他既研究師生間的人際信任,也對教學活動的信任問題顯示出了關切,這就意味著他對教育領域中的信任對象稍作了擴展,除了將教育領域中的置信對象放置在與教育活動相關的主體外,還將教育活動本身作為信任對象來對待,這便突破了僅囿于教育領域中的人際信任研究傳統(tǒng)。曹正善的研究則從另一方面對傳統(tǒng)的人際信任研究作出了拓展,他通過探索信任之于教育的意義以及信任之于教育所具有的價值,并認為“信任對教育的意義在于信任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智慧”。

        2.研究外部群體對大學的信任

        這一視角將研究立場放置在大學外部,從社會大眾的視角來探討人們對大學的信任問題。新近有關高等教育問責與大學信任關系的研究成為這一路向的顯著反映。柳亮認為從更寬泛的社會視角來看,大眾對整個社會組織都在下降,這其間當然包括大學。“當失望成為公立高等教育系統(tǒng)、市場驅動的高等教育系統(tǒng)以及所有二者相互結合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問題,問責的必要就突現(xiàn)出來了”。通過探討問責在何種程度上破壞(或建設)高等教育系統(tǒng)信任的兩難問題,他指出,問責制對于大學信任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它通過工具性手段可以使大學教育對學生的可測量指標更為清晰,同時它又會帶來潛在的破壞性,在滿足大眾的短期的功利性要求方面,也容易讓大學偏離其公共性,長此以往反而會動搖人們對大學的終極信任,影響到人們與大學的合作關系。另有研究者以選取局部地區(qū)的鄉(xiāng)村人為代表來探討我國大眾對大學信任的問題,通過社會調(diào)查研究來說明當前我國大眾與大學合作動力減弱、學生放棄大學教育等現(xiàn)象。

        參考文獻:

        [1]轉引自鄭也夫.信任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16,17.

        [2]轉引自董才生.社會信任的基礎:一種制度的解釋[D].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4:20.

        [3]Wayne Jones.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Butler’ Conditions of Trust to Birnbaum’s Organizational Models: Implications for Leaders in Higher Education [J].Journal of Leadership studies, Vol.8, No.3, 2002:10-11.

        第5篇:大眾心理學論文范文

        智商誕生初期,只是基于把一些智力缺乏的兒童與智力正常的兒童區(qū)分出來的一種工具,沒想到智力測量的發(fā)展走向了與其初衷相反的道路,成為在正常人群中挑選智力超群之人的工具。

        19世末20世紀初,法國教育部長找到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請他設計一種方法,以便早期確定那些可能從常規(guī)課堂之外受益的兒童。比奈的方法經(jīng)過幾輪更新和修正,最后發(fā)展成為比較成熟的智力測量標準。現(xiàn)在最常見的是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其實就是比奈測驗的美國版)。其實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八種智力中已經(jīng)包含了有關情商的部分內(nèi)容。他認為人的智力可分為音樂智力(比如小提琴家梅紐因在3歲時對音樂的感受)、身體運動智力(舞蹈演員和運動員以及外科醫(yī)生比較擅長的那種)、邏輯數(shù)學智力、語言智力、空間視覺智力(美術家和建筑學家所突出的部分)、人際交往智力、自我認知智力和自然觀察智力八種,其中第六種人際交往智力,就是指與他人互動的技能,如對他人的心情、氣質(zhì)、動機和意圖的敏感性。

        就像一種藥物的流行標志著某種疾病的流行一樣,后來“情商”的概念隨著一本暢銷書的行銷而鋪天蓋地。其實這反映了社會趨勢和價值觀的變化。在人們心目中,智商的遺傳因素多,而情商是可以訓練出來的。按道理,中國人不應缺乏情商,中國傳統(tǒng)哲學基本上是一種修身和人際關系的學問,講究“仁”、講究“和”,但現(xiàn)實的情況并不是這樣。

        第6篇:大眾心理學論文范文

        出版: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評委評語】

        作為一本學術會議的論文集,《旅行的圖像與文本》中的“攝影作為信息和方法”單元,集中展現(xiàn)了當代中國學研究的新取向,即在現(xiàn)代中文語境中,通過對于攝影圖像與文學文本之間的跨媒介互動,來發(fā)現(xiàn)攝影在型塑“中國性”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攝影和文學互動所激發(fā)出來的對于文本釋讀的新的可能性。同時,這些論文(并不限于這個單元)也體現(xiàn)了這一領域里的最新學術成果,并且可以為正在興起的當代攝影學術研究提供成熟的規(guī)范借鑒。

        ―顧錚

        如果說從手抄本到印刷本是書籍史、閱讀史上劃時代的變化的話,那照相術毫無疑問是近世信息傳播領域里一場天翻地覆的技術革命。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觀點。“信息”在此并不僅僅是知識,而是指“對人的組合與行動的尺度和形態(tài)”,媒介發(fā)揮了塑造和控制的作用。照片、影像,以其巨大的復制、傳播的功能,隨著全球資本市場的興起,徹底地改造了現(xiàn)代人感知世界、情感交流的模式。海德格爾前瞻性地預言說,“世界被把握為圖像”。視覺性,就如同語言,成為現(xiàn)代人把握世界、表達自我的基本方式。本書收入的第二組四篇論文,既是對中國早期攝影史的補白,更是思考攝影新媒介,作為“人的任何延伸”,在近代中國的技術傳播中引發(fā)的感知與改造主體性的革命。

        芮哲非(Christopher A.Reed)在其專著《谷騰堡在上海:中國印刷資本業(yè)的發(fā)展(1876-1937)》一書中指出,照相技術與武器制造、鐵路一樣,成為清末推動革新的重要推動因素。收入本書的論文勾勒了照相術早期在上海傳播的概貌,指出石印技術在19世紀后期仍占主導地位,照片直到20世紀初才開始普及。該文對石印技術、攝影術作為兩種同時進入中國印刷業(yè)的技術進行比較研究,兼及討論技術性的圖像與潛在觀者、受眾之間的關系。通過對信息交流模式(圖像生產(chǎn)過程)與信息網(wǎng)絡(體現(xiàn)在圖像中的受眾群體的構成)的研究,他提出一種假說:石印圖片中淡化中國人,不見洋人;而工業(yè)照片中卻時時可見西洋管理者的身影。作為清末中國工業(yè)化過程中信息交流模式的視覺呈現(xiàn),《媒體即信息:中國早期工業(yè)照片和 石印圖片及其觀者之比較》一文認為照片為研究中國工業(yè)生產(chǎn)網(wǎng)絡、重構受眾群體提供了直觀的證據(jù)。作者亦是在此意義上使用媒體(照片)即信息(工業(yè)生產(chǎn)網(wǎng)絡的參與者)的說法。

        法國學者狄瑞景(Régine Thiriez)長期致力于中國早期攝影史的研究、照片的收藏與整理工作。收入本書的論文《威廉?桑德斯鏡頭下的舊上海風情》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歷史圖像文獻,即1862年到1870年間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在上海開設森泰照相館時拍攝的民俗照片。這類攝影多為擺拍,展現(xiàn)東方奇觀,無論是待砍頭的國人、蝴蝶發(fā)髻的女子、流動的食攤、沿街叫賣的小販,還是披枷帶鎖的囚犯。這些來自文化他者的凝視、技巧、構圖,推動了中國本土攝影業(yè)的發(fā)展,上海耀華照相館等即有模仿桑德斯的作品。桑德斯通過擺拍、修飾的策略對文化“類型與風俗”的鏡頭捕捉,為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印刷品的流通傳播提供了一份意義含混的中國影像。這份對歷史“永恒”的記錄,也提醒后世的研究者反思“圖像反映真實”這一迷思。

        吳盛青與徐蘭君的文章,都是利用視覺材料來討論新的觀視技術對感性主體的型塑作用。吳盛青的文章《相思之影:清末明初照相文化中的情感地圖》通過對19世紀末20世紀早期的詩歌與人物肖像照的對讀,展示新舊雜糅的時代里舊詩與新影像的交鋒對峙以及融合。攝影從傳入中國之初起就與性別化的凝視與想象女性的視覺政治與文化表演彼此纏繞、互相牽連。題照詩,發(fā)揚題美人畫的傳統(tǒng),是對“女性”照片的想象上的意義的增值與添加。該文關注以蘇曼殊、柳亞子為中心的文人圈子,追溯照片作為禮物、信物題詠、流播的軌跡,討論情與物的關系,尤其是新媒介對男性文人情感的主體間性的塑造作用。文章《照相術與現(xiàn)代中國“兒童相”的譜系學研究》是對“兒童相”知識考古學的梳理,徐蘭君認檎障嗍踉凇胺⑾幀畢執(zhí)兒童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晚清傳教士何德蘭的《孺子歌圖》《中國男孩與女孩》,借用照片和兒歌的翻譯以及游戲,從人類學的視角向世界介紹中國兒童。照片作為輔助媒介,召喚在兒歌的文字翻譯中丟失了的中國性,喚起的是富于象征意味的中國形象。現(xiàn)代心理學先驅人物陳鶴琴,記錄兒童日常生活中的面部表情、行為動作,進一步倡導童年生活中“趣味”的概念。該文提出一系列關鍵性的思考:影像如何發(fā)揮作用?與現(xiàn)代學科建設(如文化人類學、心理學)與大眾媒體(如《良友》畫報)之間有何種關系?影像如何對現(xiàn)代人的身心建構、人格型塑起到“規(guī)訓”的作用?

        第7篇:大眾心理學論文范文

         

        一、“媒介現(xiàn)實”作為一種建構的社會現(xiàn)實

         

        “媒介建構現(xiàn)實”之所以成為共識,是因為人們意識到媒介化語境下的現(xiàn)實只是一種“建構”的媒介現(xiàn)實。“建構”一詞來自英語“Construct”,具有構造、建筑、創(chuàng)造、生產(chǎn)、結構等意義。也就是說,媒介所建構的現(xiàn)實與我們親身體驗的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復制關系,而是再度創(chuàng)造或生產(chǎn)的關系。

         

        媒介建構的現(xiàn)實有別于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的現(xiàn)實世界,它是一種高度依賴個體經(jīng)驗的意義世界。媒介建構論者認為這是一種以“虛擬”為特征的社會現(xiàn)實。沃爾特·李普曼( Walt Lipp-mann) ( 1922 ) 很早就注意到了媒介現(xiàn)實的虛擬性。他認為,新聞媒介對現(xiàn)場事件的表達經(jīng)常是錯誤的: 它所創(chuàng)建的形象經(jīng)常是誤導的、歪曲的,也錯誤地描畫了我們頭腦中對外部世界的形象。

         

        他同時又認為,人們經(jīng)常不是按照實際的事實與事件來作出決定,而是按照他們從新聞媒體中感知到的他們自認為真實的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一切來做決定[1]。李普曼所提到的新聞媒體所構建的環(huán)境就是媒介現(xiàn)實。C 懷特·米爾斯( C Wright·Mills ) ( 1967) 提出了“二手世界”的概念。他認為,“理解人類處境的第一條原則就是人們生活在一個二手世界中。……他們關于世界以及自身的印象是由他們從來不曾遇見將來也不會遇見的眾多的目擊者所給予的……”[2]。

         

        不管是媒介現(xiàn)實,還是二手世界,虛擬性構成了它們的根本屬性。在這個虛擬世界中,媒介活動的參與者把親身體驗到的生活事件編碼為媒介符號,而媒介上呈現(xiàn)的現(xiàn)實往往以新聞故事、戲劇寓言、新 聞 報 道、圖 片 或 音 樂 等 形 式 出 現(xiàn)。

         

        Weimann Gabriel ( 2000 ) 認為媒介現(xiàn)實同社會現(xiàn)實相比,更為戲劇化,更為豐富多彩,更為激烈,更為積極,也比現(xiàn)實生活變的更快。這樣的世界之所以能讓很多人迷戀而放棄真實生活,就在于能讓參與者獲得一種超乎尋常的“在場感”[3]。“在場( Presence) ”是一種主觀體驗,并非客觀實在。

         

        James J Gibson ( 1979) 指出,“在場感”可以被理解為一個人對其物理環(huán)境的體驗。它不是指社會個體所生活的物理世界中的周圍環(huán)境,而是對那些環(huán)境所產(chǎn)生的一種感覺與意識,而這種周圍環(huán)境是作為自動控制的精神過程的一種中介而存在[4]。W·托馬斯也對此有過論述,認為在環(huán)境刺激與人的反應之間存在一個主觀定義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情境定義”。這種情境判斷完全是主觀的,可能與客觀實際相符合,也可能不相符合。但是,如果人們把一種情境定義為真實的,那么它們在這些人看來就是真實的[5]。因此,所謂的“現(xiàn)實”實際上就是社會個體對自身所處環(huán)境所定義的一種在場意識。從這個角度而言,媒介現(xiàn)實雖然有別于身體力行的客觀現(xiàn)實,但是因為能夠給參與媒介活動的社會個體一種“在場感”或“在場”意識,從而具有一種高度的真實性,也比大量的物理世界更吸引人,更迷人,因而也被參與者當成一種社會現(xiàn)實。

         

        二、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三種研究范式

         

        有關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研究,一般被看作是與實證主義相對立的一種研究思路。費斯克( Fisk)在批評以信息運輸為目的的媒介工具論的同時,給予了強調(diào)意義生產(chǎn)的媒介建構論以“符號學派”的 地 位[6]。漢 諾 · 哈 特 ( Hanno Hardt)( 1992) 也明確把關注意義問題的建構主義媒介研究思想稱為文化批評學派[7]。在我國,鄧理峰也開始把建構主義媒介觀當作與媒介工具論( 或者媒介實在論) 并駕齊驅的媒介研究范式[8]。即便如此,學者們并沒有在媒介建構論的基礎上再往前走一步,對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不同傾向作進一步的探討。

         

        媒介現(xiàn)實的虛擬性告訴我們,它不僅與經(jīng)驗世界的社會現(xiàn)實密切相關,而且還與媒介活動參與者的個體心理緊密相關,媒介—個體—社會三者共同構成了一種互為因果的三角關系,由此也形成了三種有關媒介建構研究的基本范式: 關注媒介文本的符號學范式,關注社會現(xiàn)實層面的社會學范式,以及關注個體心理的社會心理學范式。

         

        下面就理論來源、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等幾個方面作進一步闡述。

         

        ( 一) 符號學范式

         

        在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研究中,來自語言文化領域的學者常常把目光放在媒介語言的具體體現(xiàn)———文字、圖象、聲音等媒介文本上面,一般采用內(nèi)容分析或者符號學方法,通過研究話語的修辭與內(nèi)容變化來研究語言符號的意義及其生產(chǎn)過程,這種思路可以被稱為符號學范式。

         

        這種范式起源于結構主義語言學。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來源于我們共享的文化符碼。這種語言符號的概念意義( 所指) 隨著歷史變化而變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就是借助語言符號來思考和區(qū)分其所生活的世界的。因此,我們正是通過語言符號這種媒介,把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與社會歷史文化建立起了聯(lián)系。

         

        羅蘭·巴爾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符號學中的意指思想[9],正式把歷史文化緯度引入符號學研究領域。他認為符號能指與所指兩個層面之間的連接關系是一種意指關系,其中有兩個核心序列 : 第一個序列是語言學意義上的符號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揭示的意義稱為明示意,也是符號的常識性意義; 第二個序列引進了文化緯度,關心的是符號與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在第二序列中,第一層面的符號成為第二層面符號的能指,而這能指又重新獲得意義項所指層。這一層面的意義稱為隱含意( 文化義) 。這樣就把意指的觸角伸向了社會現(xiàn)實與文化領域。巴爾特認為,文化層面與神話一樣具有虛擬的特性,因而也稱之為神話層。

         

        正是因為有了“意指”過程,意義豐富的文化系統(tǒng)成為了神話學的所指層面。符號學也完成了從語言符號學到神話符號學的蛻變。從第一系統(tǒng)的語言學到第二系統(tǒng)的神話學,與人發(fā)生關系的現(xiàn)實世界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在第一系統(tǒng)中,我們面對的是物的世界,有賴于我們的實踐活動來體驗。感覺到的世界也是實實在在的物理世界,有時間和空間的規(guī)定性。到了第二系統(tǒng),物理世界完全變成符號世界,或者說變成神話的世界。

         

        我們接觸的世界是一個超越了物理時空環(huán)境的心理世界。在那里,一切的經(jīng)驗不再依賴于我們的身體實踐,而我們的文化想象力賦予了多種多樣的符號( 文字、圖片和聲音等) 以形形的意義,這是理解、解釋的結果。大眾媒介( 既包括傳統(tǒng)的報紙、電視、廣播和雜志等,也包括以網(wǎng)絡為紐帶的新媒介) 建構的世界,就是一個第二系統(tǒng)意義上的符號世界。這個世界,是媒介從業(yè)人員借助一系列的圖象、文字和聲音符號建構而成的,并以新聞、廣告與娛樂節(jié)目的形式出現(xiàn)。

         

        學者們正是以符號學理論為依據(jù),以媒介文本為研究對象,而解釋與揭示符號世界的意義呈現(xiàn)就成了學者們努力的目標。諾曼·費爾克拉夫( Norman Fairclough) 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話語與社會變遷》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包括話語文本、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在內(nèi)的話語分析框架[10]。文本緯度的分析包括“詞匯”( 主要涉及個體語詞) 、“語法”( 涉及與分句和句子連在一起的語詞) 、“連貫性”( 涉及分句與句子如何被連接在一起) 一直到“文本結構”( 涉及文本的大范圍的組織屬性) 層面; 第二個向度話語實踐,牽涉到文本生產(chǎn)、分配和消費的過程; 第三個向度作為社會實踐的話語,主要是在與意識形態(tài)和權力的關系中討論話語。這三個向度具有遞升特征,最后指向以政治、意識形態(tài)等形式體現(xiàn)出來的社會實踐層面。這個模式雖然以社會實踐為最高層次,但是始終圍繞媒介文本而展開,重點是解釋媒介符號多層面的意義,因而就社會實踐層面而言還是不夠徹底的。

         

        ( 二) 社會學范式

         

        社會學范式重點關注媒介建構現(xiàn)實過程中社會現(xiàn)實或社會結構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在社會現(xiàn)實與媒介現(xiàn)實的互動影響過程中知識的生產(chǎn)與消費問題。

         

        社會學范式的理論來源以彼得·伯格( PeterBerger) 和托馬斯·盧克曼( Thomas Luckmann) 的知識社會學為主。他們改變了古典哲學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從形而上的邏輯世界轉到我們身體力行的日常生活世界。他們認為這種世界蘊含的日常生活現(xiàn)實因為具有高度的真實性而“成為最重要的現(xiàn)實”,它們“以一個互為主觀的世界,也是一個我與他人共享的世界,呈現(xiàn)在我面前”[11]。

         

        也就是說,日常生活現(xiàn)實是一個主體間性的世界,具有最高實在的價值。這個世界只有通過行動者的社會互動才能建構完成。伯格和盧克曼認為,社會生活中任何一個實在的建構,都只能是社會地建構,即通過社會活動和社會生活本身來建構。

         

        而基本的建構程序為制度化、合法化和社會化,正是通過這些過程,我們的日常生活世界稱為主觀與客觀融合在一起的社會實在。

         

        伯格和盧克曼的知識社會學,主要探討了個體是如何通過語言的社會互動來建構主觀實在與客觀實在交錯存在的日常生活世界,以及如何使社會實在與符號實在溝通連接起來。Hanna Ado-ni 等學者( 1984) 認為這個理論之所以能被應用于媒介建構研究,是因為“大眾媒介( 新聞和娛樂) 在慣習化過程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以及它對制度,既而穩(wěn)定社會體系所提供的支持”[12]。

         

        說到底,該理論解決了媒介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以及媒介在建構社會現(xiàn)實中的重要地位等問題。

         

        由于社會學范式的研究重心在社會結構、社會化等社會一端,因而來探討這種研究范式的研究問題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本意義或觀念等文化范疇不是它的核心問題,相反,常識性的“知識”更適合成為媒介建構研究中社會學范式的研究主題。更確切地說,“知識”構成了各種意義的結構,離開它們,任何社會都無法存在。而且,在媒介建構研究中,知識不是固有的,它是社會互動的結果,與社會互動密不可分。知識與社會結構、社會互動等共同構成了最為重要的研究命題。

         

        ( 三) 社會心理學范式

         

        社會心理學范式認為,媒介現(xiàn)實的建構是媒介活動參與者對媒介符號的接受、理解與闡釋的過程,也是媒介活動參與者自我認同的過程。故媒介活動中參與者的心理及相關外在化就成了關鍵問題。該研究范式主要來源于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發(fā)端于喬治·赫伯特·米德( Mead George Herbert) ,完成于赫伯特·布魯默( Herbert Blumer) 。布魯默認為符號互動論有三個基本前提: 人們對事物所作出的行動是建立在意義基礎上的,而這事物是因為意義而存在的; 這些事物的意義來自于一個人與他的同伴之間的社會互動; 這些意義通過一個解釋的過程得到處理或調(diào)整,而這個解釋過程是人們在處理他所面對的事物的時候采用的途徑。布魯默進一步把它們概括為五個核心內(nèi)容: 自我( the self) 、行為( theact) 、社會互動( social interaction) 、物體( objects)和集合的行為( joint action)[13]。

         

        那么,符號互動論為何會成為重要的媒介建構研究范式? 符號互動論雖然是一種心理學理論,但是它與傳統(tǒng)的心理學理論不同,它的研究重點在于個體的符號互動。而媒介世界是典型的符號世界,受眾接受與處理媒介信息的過程恰是典型的符號互動,而且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研究媒介建構又很好地填補了個體心理這一重要緯度,因此符號互動論就被運用到了媒介建構的研究中。

         

        傳統(tǒng)的心理學來自于西方的實證思想,在研究思維與方法上傾向于定量實證。但是符號互動理論關注的是符號的互動,傾向于闡釋法,例如生活史、自傳、個案研究、非結構性訪問以及參與式觀察等。而研究的社會問題也與傳統(tǒng)心理學大相徑庭。J M Charon( 1998) 特別列舉了多個研究例子。如在種族問題上,可以把關注的焦點放在社會互動、傳播、文化等策略上來理解種族主義和種族沖突; 就性別差異問題而言,符號互動主義者所要努力理解的性別差異,就包括個體是怎樣被社會化的,我們是怎樣逐漸地接受我們的身份和界定該做什么等問題上[14]。國內(nèi)學者毛曉光認為,當前用符號互動理論來研究的社會問題包括社會越軌、兩性符號命名、校園人群互動機制和移民的心理社會適應性等一系列問題[15]。

         

        三、對三種研究范式的分析

         

        在媒介建構現(xiàn)實的研究過程中,符號學范式、社會學范式和社會心理學范式依靠自身的理論特色,發(fā)揮出了自身的獨特作用 :

         

        從以上分析可見,這三種范式由于來自不同的理論學科,雖然共屬媒介建構范式,然而在理論來源、關注對象以及研究問題等方面還是表現(xiàn)出了不同特點。總體來說,符號學范式從媒介文本入手,側重于媒介符號的意義生產(chǎn)以及媒介內(nèi)容的敘事結構等問題; 社會學范式從社會結構入手,側重于社會結構與媒介現(xiàn)實之間的互動建構關系; 而社會心理學范式著眼于接受者個體心理,側重于接受者是如何接受媒介現(xiàn)實的理論問題。

         

        這種差異點也在學者們具體研究媒介建構時得到體現(xiàn)。筆者以《新聞與傳播研究》、《新聞大學》、《國際新聞界》和《當代傳播》等四本國內(nèi)學術期刊,以及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Quarterly ( JMCQ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JOC)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JOBEM) 和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等 SSCI 期刊為研究對象,搜索了幾十篇有關媒介建構研究的理論論文,閱讀分析之后發(fā)現(xiàn),符號學范式主要研究對象有: 媒介話語的修辭,媒介內(nèi)容的文本結構以及基本的敘事模式。

         

        另有少量論文研究了傳媒形象或媒介身份等。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堅持符號學范式的學者比較傾向于把媒介建構當作一種話語建構,而研究媒介話語的結構規(guī)律以及媒介文本的文化意義顯然是其首要任務; 社會學范式雖然把研究重心轉移到了媒介的建構過程,然而在具體研究時,還是具有濃厚的社會學色彩。這些學者大部分認為在媒介現(xiàn)實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各種社會因素,在媒介現(xiàn)實對人的社會化過程以及社會現(xiàn)實對媒介內(nèi)容選擇等一系列問題上起著重要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個體經(jīng)驗、媒介慣例、組織部門和意識形態(tài)等等,它們共同構成動態(tài)的結構關系。而這一切的影響又往往是通過新聞監(jiān)管、條例、談話等一系列話語的形式得以實現(xiàn)的;而社會心理學范式則把重點放在受眾緯度。這些學術論文高度重視受眾在理解解釋媒介內(nèi)容過程中自身日常生活經(jīng)驗,尤其是常識的作用。他們經(jīng)常研究網(wǎng)絡社區(qū)中的人際互動,以及相關的身份建構、意義交流等相關問題。

         

        雖然這三種媒介建構的研究范式具有自身的獨特性,然而在具體的研究中,我們同時發(fā)現(xiàn)了融合的趨勢。例如歐文·戈夫曼( Erving Goffman)是大家比較認可的媒介建構論者。他早期傾向于研究新聞媒介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著力發(fā)掘在新聞媒介表達現(xiàn)實世界的過程中各種社會結構因素的作用,具有宏觀建構的研究色彩; 后來他把注意點轉向媒介受眾,研究了人們形成媒介印象的過程中怎樣使用與事件有關的信息以及如何表現(xiàn)的特點,強調(diào)了媒介活動參與者的主動性。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認為,隨著媒介建構研究的深入,融合的特征也將表現(xiàn)的更為顯著和成熟。

         

        參考文獻:

         

        [1]沃爾特·李普曼. 輿論學[M]. 北京: 華夏出版社,1989. 10-18.

         

        [2]C Wright Mills. Power,politics,and people: The collected es-says of C Wright Mill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405-406.

        第8篇:大眾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拉斯韋爾,精英主義,政治思想

         

        1.精英的特征

        1.1階級

        拉斯韋爾所定義的精英人物即占有安全、尊重、收入等特定價值的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權勢人物。那么,如何對這些權勢人物分類,如何來描述他們的特征,是接下來我所要探究的。

        精英人物的特征主要可以用四個詞匯加以描述,即階級、技能、人格和態(tài)度。

        首先看階級。階級就是具有類似的職能、地位與觀點的重要社會集團[1]。拉斯韋爾更關注的是造成精英在階級構成上改變的原因,或者說階級是如何成為標志精英的一個特征。他認為,革命造成了精英在階級構成上的改變。他用兩次耳熟能詳?shù)母锩荒脕砼e例。一次是十八世紀末發(fā)生在法國的一系列革命,另外一次是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一次改變的是資產(chǎn)階級,一次則是無產(chǎn)階級。

        1.2技能

        技能就是某種能教授和學到的作業(yè)方法,它包括使用事物或事物象征的技術(手工工人或工程師的技術),運用儀式象征的技術以及暴力、議價、宣傳、分析等技術。[2]

        在拉斯韋爾看來,擁有專門從事對物的管理技能的人,與擁有專門從事對人的管理技能的人相比,顯然后者更有資格成為精英。這些擁有專門對人管理技能的人是:主持禮儀的人、使用暴力的專家、擁有討價還價技能的人、擁有辯護技能的人、擁有對人事關系分析技能的人。使用暴力的專家們常常在一個國家處于危機的時刻才受到尊崇,歷史上的英雄人物與將軍們都是如此,而在和平時期則有可能被人淡忘。討價還價的技能在商界和外交界都很重要;所謂辯護的技能就是類似律師、廣告商和新聞廣告等職業(yè);而對人事關系分析的技能則掌握在一些人文學者的手里,這些人是經(jīng)濟學家、政治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等等。

        1.3人格和態(tài)度

        如果說技能這一特征與政治關聯(lián)性較小,那么作為精英第三個重要特征——人格,則被拉斯韋爾更多地以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方式做分析。分析一下曾經(jīng)征服整個歐洲的拿破侖,會發(fā)現(xiàn),由于拿破侖五歲的時候進了一所女校,那里只有他一個男孩,而父母和兄弟姐妹又對他十分寵愛,導致他在不受約束的環(huán)境里,養(yǎng)成了一種傾向于使用專橫暴力的人格。在歷史上,大多數(shù)的鼓動家在性格形成時期是被極度縱容和遷就的,但又常常因為所處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中斷這種縱容,比如說家庭中父母關系的不穩(wěn)定,這樣就使得這類孩子比別人更懂得怎樣對變化不定的人類態(tài)度做出敏感的反應。

        最后,所謂態(tài)度,是相繼出現(xiàn)的精英和精英集團的政治態(tài)度對社會生活所具有的意義。在某個時候占優(yōu)勢的態(tài)度可能是“地方性的”、“區(qū)域性的”、“國家性的”,而在另一個時候,占統(tǒng)治地位的態(tài)度可能是對“階級”或對“技能”的忠誠。精英們的態(tài)度總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的。

        2.精英的手段

        2.1象征的手段

        在初步探究完拉斯韋爾的精英主義特點之后,接下來所要關注的是精英們的統(tǒng)治手段,精英是如何利用象征、暴力、物資與實際措施等手段來達到特定的目標。

        首先,第一個重要的手段是象征。“任何精英都以共同命運的象征作為旗號來為自己辯護和維護自己的利益。”[3]我們看到,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個人從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接受著個人主義的教育,個人成就與個人奮斗緊密相連,以至所有人都堅信:只要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你就會成功。包括電影、小說等在內(nèi)的宣傳手段都在提醒人們,個人對成功與失敗負全部責任,而在這一切背后,掩蓋了國家與社會對個人的就業(yè)或生活應負的責任。相反的是,在社會主義國家,集體責任的觀點卻滲透到了每個人的生活當中。包括在國家的象征方面,每一個聽到國歌響起,看到國旗飄揚,莊嚴肅穆的軍隊行進在國旗下場景的人,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我是某某國家的一員。

        2.2物資和實際措施

        精英運用物資進行攻擊和防衛(wèi)時所采取的形式是毀壞、扣留、攤派。論文參考網(wǎng)。“很明顯,一個精英如果不能使自己與經(jīng)濟繁榮聯(lián)系在一起,他是要受到內(nèi)部攻擊的。”[4]在現(xiàn)代社會中,由于社會化大生產(chǎn),精英們的安全已經(jīng)與物資和價格的波動緊緊相連,所以作為統(tǒng)治者,精英們必須掌控物資和服務的流動。這主要有兩種形式——配給制和價格制。

        最后,精英治國仍然需要一些具體的政策和管理辦法,這就是所謂的實際措施。具體來說,一個國家的憲法、法律、制度等都可以被精英用來保護自己和統(tǒng)治大眾。在近代以來的西方國家,統(tǒng)治者不斷推進教育和民主化改革,在拉斯韋爾看來,是為了將大眾的注意力從對財富的分配不均上轉移到其他問題上,讓人們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慢慢消失在爭取普遍選舉權、更好的教育制度之中。[5]

        3.結語

        拉斯韋爾的精英主義從現(xiàn)實的角度出發(fā),以社會學、心理學、經(jīng)濟學等多種學科的方法來研究政治現(xiàn)象和政治人物,體現(xiàn)了精英主義研究問題的科學態(tài)度。他傾向于將民主作為一種方法,這種理念也直接影響到許多現(xiàn)代民主理論家的思想,如達爾、亨廷頓等。論文參考網(wǎng)。論文參考網(wǎng)。初探拉斯韋爾的精英主義思想之后,我想,盡管政治上、經(jīng)濟上、文化上,精英的確推動了文明的進步。但是如果沒有占人口多數(shù)的大中階層從事基本的生產(chǎn)服務,精英們就沒有余力去發(fā)展文明。

        參考文獻

        [1]參見【美】哈羅德.D.拉斯韋爾著,楊昌裕 譯:《政治學》,第91頁。

        [2]參見【美】哈羅德.D.拉斯韋爾著,楊昌裕 譯:《政治學》,第77頁。

        [3]參見【美】哈羅德.D.拉斯韋爾著,楊昌裕 譯:《政治學》,第19頁。

        [4]參見【美】哈羅德.D.拉斯韋爾著,楊昌裕 譯:《政治學》,第47頁。

        [5]參見【美】哈羅德.D.拉斯韋爾著,楊昌裕 譯:《政治學》,第62頁

        第9篇:大眾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人才測評心理測驗

        管理環(huán)境管理人才的測評和其它專業(yè)人才的測評很不同。專業(yè)技術工作結構比較清晰,畢業(yè)論文對人才要求較具體,因而測評一個專業(yè)技術人才所需的指標比較明確,操作上也較容易,相對來說,管理工作是復雜的,涉及的面比較廣,因而測評管理人員的指標比較多,過程也比較復雜。傳統(tǒng)的管理人才測評指標包括學歷、職稱、專業(yè)、履歷、業(yè)績成就等,應用這些指標進行管理人才測評有很多不足,例如,就業(yè)績成就而言,它是管理人才測評的一個主要指標,但一個工作很出色的中層管理者在被提拔到高層管理工作崗位后未必很成功,因為新崗位所需要管理者的特點和以往的工作所需的特點可能關系不大。傳統(tǒng)測評方法中最保險的是考察試用,但面對快速、高效發(fā)展的當今社會,它已經(jīng)不太適應了。21世紀的競爭是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為了能夠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建立科學的管理人才測評系統(tǒng)勢在必行。筆者將就科學的管理人才測評的概念、理論方法及相關實踐進行介紹和探討。

        1管理人才測評的概念和內(nèi)容

        (1)測評的概念管理人員的科學化測評是心理學和管理學研究成果的綜合應用[1]。物質(zhì)世界千奇百怪,但碩士論文其基本元素是有限的,同樣,人有很多特性,但其基本特性是有限的。人的基本特性是通過心理學的研究確定的,結合管理學的研究成果,就可以確定哪些特性和管理的績效有關。傳統(tǒng)的人才測評所采用的特性指標是憑經(jīng)驗得到的,定義比較模糊,評分標準也不確定,常常是測評者將自己的理解加進去,而這些理解可能與實際本身有很大的出入,結果是得分多少更多地代表了測評者本身的判斷,而非被測評者本身的素質(zhì)。心理學測評經(jīng)過科學的研究,確定了人的基本特性,給予了明確的定義,同時在測評程序方面做到了結構化、標準化,例如,在紙筆心理測驗中,所有的被測評人都采用相同的測驗題目,所有的測評者都按標準打分,因而心理學測評結果是客觀的。科學的人才測評就是運用心理學、管理學及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通過心理測量、考試(包括筆試、面試)、生理測試等手段對管理人才進行測量和評價。

        (2)測評的內(nèi)容管理人才的績效取定于管理人員個人因素和管理環(huán)境因素以及兩者的

        相互作用[2]。管理者的個人因素主要由能力結構、人格特點、動力系統(tǒng)三方面組成。管理人才測評就是針對這些方面應用科學的手段進行測量。管理能力結構包括管理能力傾向和管理技能兩個不同的層次,一般認為管理能力傾向是人們掌握管理性技術、取得管理成功的素質(zhì)基礎,是穩(wěn)定的不易改變的特性,而管理技能是管理者在有效地執(zhí)行他們的工作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專門性才能,這種技能是一種可以培養(yǎng)的能力。管理能力傾向的測評有很多成熟的心理測驗方法。管理技能的測評應用得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評價中心技術和情景模擬技術。管理者人格特點是成功管理者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一般認為醫(yī)學論文善于管理的人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質(zhì)。許多管理人員的失敗并不是由于能力的缺乏,而是由于人格與工作環(huán)境的不和諧。比如,理性的管理者傾向于符合邏輯的思考和行為,無論是做決策還是處理日常事物都會以邏輯和理性為基礎,而不太關心人的感情和感受,具有這種個性的管理者在需要人際交流的管理環(huán)境中是不適合的。人格測驗的應用是相當普遍的,而且被證明是相當有效的。管理者的動力系統(tǒng)包括動機和職業(yè)興趣兩項內(nèi)容。動機是行為的內(nèi)在原因,它由需要產(chǎn)生,為行為提供能量,也具有目的性。動機有多種形式,和管理關系最密切的有權利動機、成就動機和親和動機,三者相互影響,共同制約著管理者的有效行為,只有管理者的權利動機、成就動機和親和動機之間恰當搭配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績效。例如,親和動機對于維系團隊氣氛、鼓勵團隊合作是有利的,但過度強調(diào)親和性會忽視工作目標和放棄管理原則。成就動機是獲得成功的內(nèi)驅力,但過高的成就欲望會使人降低任務的設置水平和產(chǎn)生回避失敗的傾向。職業(yè)興趣使管理者的另一動力成分[3]。管理者的職業(yè)興趣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動中充滿熱情、發(fā)揮較高的積極性。職業(yè)興趣和工作動機測驗在國外已大量使用于管理人員選拔、安排等領域,給組織提供咨詢和指導。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對管理者個體某個方面的單一測量并不能有效地預測職業(yè)發(fā)展。只有把管理能力測驗、個性特征測驗、職業(yè)興趣測驗結合成一個綜合工具來應用時,才能準確測評管理者。

        (3)管理環(huán)境問題除了動力、人格、能力,管理績效還取決于管理者所處的環(huán)境,取決于管理者的動力,人格和能力與管理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因而要正確的評價管理人員,除了要考察管理者本身,其次還要分析管理者和任務結構、管理情景等因素之間的匹配程度[4]。例如,如果管理者所處的管理環(huán)境具有短期雇傭、控制明確、個人責任制、成員關系以工作關系為主的特征,那么要求管理者要有較高的個人成就動機,風險承受力,管理風格以工作定向為主,而人際關系在這里顯得并不那么重要。相反,如果管理環(huán)境是終身雇傭、控制含蓄、集體決策、注重團體關系,工作結構不定,那么要求管理者具有集體價值取向,管理風格以人員定向為主,人際關系在這里顯得非常重要。又例如,單件小批量生產(chǎn)的企業(yè)需要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能對顧客需求的變化作出迅速的反應,這樣,管理者必須親和性強,善于授權,較少強調(diào)確切的工作說明;而產(chǎn)品相當標準化、大批量生產(chǎn)的企業(yè),職稱論文需要管理者具有較高的權威性,較強的控制監(jiān)督能力、親和性也不應太高。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管理環(huán)境對管理者的動力、人格及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管理環(huán)境因素權變地影響著管理者自身因素與管理績效之間的關系。

        2實施方法和實踐

        (1)實施方法管理人員的測評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心理測驗法,另一種是評價中心

        測驗法。心理測驗主要是利用心理量表對上述測評內(nèi)容進行測量,它的優(yōu)點是方便、快捷,且成本較低。前面提到過管理的成功是管理者個人因素和特定環(huán)境因素相作用的結果。目前,管理人才測評越來越注重情景的權變作用,強調(diào)管理者與環(huán)境的和諧性。知道了管理者的個人因素,只完成測評的一半工作,接下來還要確定管理環(huán)境因素,然后才能判定兩者是否匹配。評價中心測評法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做法。心理測驗法效率高,成本低,但它的測量結果偏于一般性,對于針對性較強的測評要求還不盡人意。評價中心測評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對具體真實的工作情景進行模擬測驗,內(nèi)容除了心理測驗外,加入的一些情景測試。其主要形式有處理公文測驗,角色扮演等。這些情景測試是由專家根據(jù)具體的管理環(huán)境設計的,其程序也是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的,因此在測評特殊性方面比較客觀準確,輔之以心理測試的一般性,使測評效果達到了最佳。

        (2)管理人員科學測評的實踐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在1956年采用人才測評的辦法,對幾

        百名初級管理人員進行測評,然后將測評結果封存起來。8年以后,即1964年,將當時的報告拆封,與這8年里實際的升遷情況進行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被提升到中級管理崗位的人員中,80%的評選鑒定是正確的,在未被提升的人員中,90%的當時就預料到了。現(xiàn)在美國的很多大公司都采用了科學人才測評的方法,并建立了評價中心,如AT&T、IBM、GE、Ford、Kodak等公司,在美國每年以評價中心選拔的人員達數(shù)十萬人。西歐一些國家的大型公司也采用了人才測評的方法,如德國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專門設立了評價中心,有專人負責管理人員的選拔和發(fā)展。改革開放后,我國才逐漸開展了人才測評的工作,但進展是很快的。90年代中期,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錄用副局級干部時分別加入了心理測評的內(nèi)容,很多外資企業(yè)在人員招聘過程中也采用了心理測評的技術。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出現(xiàn)了一些提供人才測評服務的公司、機構。我國人事部考試中心也于1998年年初推出了一套人才測評系統(tǒng)。這些都意味著科學的人才測評在我國已經(jīng)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整個鐵道部是一個大運輸系統(tǒng),由很多的部門構成,各個部門的性質(zhì)和任務都有區(qū)別,加上改革帶來的新情況,使得鐵路系統(tǒng)的管理環(huán)境十分復雜,因而要想在鐵道系統(tǒng)作好管理者測評,要進行很多艱苦細致的工作1作者所在實驗室曾對在北方交通大學進修的多期鐵路干部班學員進行過測試,英語論文得到很多有意義的結果1例如,曾用國外權威量表對干部進行過測評,其中一項測試題為“追求工作的穩(wěn)定性和管理成功的關系”,在發(fā)達國家,一般管理者對此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在干部班中基本是否定的1究其原因,我國鐵路干部和發(fā)達國家管理者對“工作穩(wěn)定性”的理解是不同的,“工作不穩(wěn)定”對發(fā)達國家的管理者意味著包括解雇在內(nèi)的一些內(nèi)容,而我國鐵路干部過去還從未面臨這樣的問題1另一項測評給人印象更為深刻1內(nèi)容是要求干部班學員對與管理有關的個人品質(zhì)的重要性打分,這些重要程度劃為6個級別,結果是不論從事什么管理工作的人打分結果都很一致,而且對每一項內(nèi)容的打分都比較高1這些管理者認為每項品質(zhì)都重要,這說明他們根本不能從自己從事的管理活動出發(fā)分清不同品質(zhì)的主次,不能鑒別出這些品質(zhì)和管理活動有什么關系1對同樣測試,在發(fā)達國家從事不同管理活動的管理者對不同品質(zhì)的打分有很大的區(qū)別1上述的例子說明鐵道系統(tǒng)干部有自己的特點,進行測評要從他們的特點出發(fā)1

        3結束語

        社會已開始步入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人是知識的載體,誰能真正做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誰就能抓住先機,留學生論文在瞬系萬變的劇烈競爭環(huán)境中勇往直前。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象今天這樣迫切地感到人才選拔的重要。傳統(tǒng)的人才測評方法在這樣時代面前日見其缺陷和不足,時代需要科學的人才測評。鐵道部是國家重要的交通部門,鐵路系統(tǒng)管理干部的測評也應順應時代的要求,趕上時代的步伐,采用科學的人才測評方法。

        參考文獻

        1CurtissPH。PsychologicalAssesment:AResearchLiteratureReview。AHandbookofPsychologicalAssessmentinBusiness,editedbyCurtissPH。&KellyAC1991131~46

        2KellyAC。ThePsychologicalAssessmentofMiddleManagers。AHandbookofPsychologicalAssessmentinBusiness,editedbyCurtissPH。&HellyAC1991。112~13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亚洲性视频日韩性视频 | 污网站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亚洲成AV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