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文化建設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通過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的自我成長能力,提高全體員工的參與意識、發現問題和糾正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發展潛力。
(3)通過重建信息交流平臺,搞好公司網站建設和企業內部通訊的編寫工作,以此擴大企業宣傳和交流渠道,營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
1、 網站升級工作:
目的在于提高公司網站的內部使用率、外部點擊率和信息量,加強作為交流平臺的作用。
方法:可引進杭州慧泉軟件公司協助進行網站升級和建設工作。
具體負責部門:綜合部。
具體費用預算,另行確定。
2、 內部通訊編輯工作:
內部刊物是員工交流的平臺,也是企業文化工作的一個重要媒介。
計劃半年出一期。
組織方法:在公司高管領導下,由行政部牽頭,組成編輯部,負責運作。
每期排版印刷費用,預計3500元。
3、 企業內部診斷工作:
企業診斷和內部管理改革工作,完全采取公司內部自行組織的方式,不引進外部專業咨詢機構。由公司高管牽頭指導,按照計劃分步組織實施。培訓主講講師由
公司高管擔任,公司內部有關人員輔助或者協助授課。
與員工培訓工作結合起來開展。引進美國最流行的企業診斷工具,通過全體員工的參與,以培訓的形式,借用各種調查問卷和測試表格,在培訓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和梳理企業存在的管理問題、企業文化特征和員工自身存在的問題。
培訓和診斷相結合的的過程,既是學習,又是尋找差距;既是提出問題,又是尋求解決方法。最終提出企業管理改革措施。
在培訓過程中,對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深層特征的認識、學習、解析、診斷,不是由一個人或幾個人完成,也不是由一個人或幾個人的思路主導,而是由全體參與人員共同進行。
利用這樣的工具進行企業診斷的過程,實際上是課題研究的過程。利用診斷工具,設計多個課題,通過培訓的形式,在全體人員參與的過程中,共同探討每一個研究課題,而不是由一個人或幾個人在課題研究中唱主角。
所有診斷結果,都是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中,由全體參與者共同探討出來的。因此,大家對診斷結果會有高度一致的認同。同時,這樣的培訓和企業診斷會產生難得的企業文化效果:可以達到統一認識,提高參與意識,提高凝聚力的明顯效果。員工通過培訓,不但學習了最前沿的管理知識,而且對企
業的發展現狀產生了深刻的認識;不但參與了企業的診斷全過程,而且為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定新的目標做出了貢獻。
與培訓相結合的企業診斷工作,由兩大部分工作組成。一部分,是培訓、討論、交流、學習和解析案例。另一部分,是測評、測驗、填表、統計、整理。其中,統計和整理工作有很大的工作量。這一工作需要組織人在培訓課后完成。
每一次培訓或集體課題研討結束后,需要專門安排人完成統計和整理工作。整理結果,作為下一次課題素材,用以共同學習、分析、研究、討論。
4、 內部診斷和培訓的組織方式:
組織工作:由高管負責組織領導,由行政部負責協調與配合。
培訓期間,需要分小組,各個組需要指定負責人。
研討培訓周期:每月2個半天,每半天研究一個課題。一共約10個課題。具體時間表另行確定。
參加人員:公司全體員工。
研討培訓形式:(1)授課、(2)討論、(3)發言、(4)案例分析、(5)測評、(6)資料整理、(7)總結。
研討培訓預算:1.05萬元(lenovo thinkpad 7675h4c 筆記本)。
5、培訓要達到
的具體目標和效果
本次培訓的核心主題是團隊建設。要達到的目的是:理解團隊角色、團隊價值、團隊要素,學習團隊建設方法、步驟、原則,形成團隊意識,提高團隊凝聚力,最終在公司范圍內產生學習型團隊的企業文化氛圍。
培訓要達到的具體效果,體現在三個層次中:
第一, 在全體員工的范圍內,形成團隊意識、配合意識、溝通意識、服務意識、角色意識,培養主動學習、自我提高、融入企業的習慣和風氣,促進員工整體素質的逐步提高。
第二, 在骨干管理人員中,通過學習團隊建設方法、步驟、原則,培養改善團隊建設的能力、帶隊伍的能力、發現和培養骨干的能力,從而提高各個部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第三, 在公司決策層,通過培訓和診斷工作的開展,了解公司團隊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分析產生不足的各種原因,進而形成改進團隊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具體對策,最終實現提高全體員工的團隊意識,提高團隊凝聚力,在公司范圍內產生學習型團隊的企業文化氛圍。
6、培訓的考核與評價
(1) 本次培訓,是全體員工的必修課。每一個員工必須參加課程表安排應該參加的課程。
(2) 每一次培訓,課前10分鐘為員工簽到時
間。簽到表作為培訓考核的依據之一。
(3) 在培訓課上,要求大家遵守紀律,認真參與,積極討論。每一次培訓中,要記錄在討論過程中每一個人的主動發言次數。記錄結果作為培訓考核的依據之一。共2頁,當前第1頁1
(4) 參加每一次培訓課程,原則上不可以請假,如果遇到不可克服的原因不能夠參加的,須直接向總經理請假。請假后,須通過抄筆記、閱讀并交書面作業的形式補課。
(5) 培訓期間,將根據需要,廣泛收集大家的意見,進行階段性效果評價、問題分析和總結。
(6) 培訓結束時的最后考核方式,另行確定。
(7) 培訓結束后,將對全體培訓參加人員進行最終綜合培訓成績考核。考核結果將根據簽到表、主動發言記錄、課堂參與表現、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培訓結束時的最后考核結果等綜合在一起產生。
(8) 每一個人的綜合培訓成績考核,將和本人當年的績效直接掛鉤。掛鉤方法另行確定。
論文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 基層農行 現代金融企業 經驗管理 科學管理 文化內涵 資本充足 運營安全
一、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
1.重視程度不夠。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成功地塑造出優秀的企業文化,將價值觀、企業精神、行為準則、企業制度轉化為全體人員的共同理念,再將這種理念轉化為持久的行動,從而產生出企業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需要長期的、艱苦不懈的努力。但在目前少數基層行的領導卻對此沒有足 夠的認識 ,把簡單的文體活動或基本的形象識別 、規章制度視為企業文化,其實,有了企業文化手冊、制度和形象識別系統,僅僅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開始。
2.發展不平衡。農行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建立了一系列體現價值理念、服務宗旨、經營理念的法規制度;有自己獨特的名稱和標志;有自己的行為方式和辦事風格:有了一定企業文化的雛形。但這并不能說明我們已經成功的塑造了優秀的企業文化。
優秀的企業文化,最終表現為能衍生強大的核心競爭能力。在農行系統內,一些分支行和基層營業機構,之所以存在著思想觀落后、資產質量差、管理水平低、競爭能力弱等問題,既有客觀的、歷史的因素,但也與管理不規范,制度文化建設不到位,企業理念、員工價值觀不統一有關。在一些基層單位中,現有的文化良莠共存,其文化尚未得到提煉、總結、歸納、升華,從而未形成個性鮮明、富有特色、成熟完善的企業文化體系。
3.聯動不夠,合力不足。一是各級行管理部門的指導作用發揮不夠,自上而下沒有一個完整的企業文化建設規劃,基層行的企業文化建設各有各的理解和做法,聯動不夠,合力不足。企業文化建設各自為政,價值觀、企業宗旨、經營目標、企業愿景的提法各一,各種文化缺乏個性,趨于同質化。二是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短期行為。一些領導在任期內熱衷于抓“見效快”的項目,使企業文化建設上沒有連續性,員工無法形成統一的價值觀。三是企業文化建設模仿多,通用理念多,真正從經營管理實踐中提煉的少,往往是“拿來主義”,缺少自身特色,缺乏農行個性和創意。
4.與業務經營融合不夠。企業文化說到底是實踐的文化,它產生于經營管理實踐,又指導經營管理實踐。通過得到全體員工的共識而對企業管理系統產生調節作用,對管理要素產生協調作用,對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產生增效作用,進而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運用企業文化實施經營管理的過程,實踐的環節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環節。如果沒有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目標規劃和發展戰略,企業文化與經營實踐就成了“兩張皮”,就不能使其轉化為管理行為。企業文化建設還應隨企業生存環境和經營戰略的調整和變化加以變革,使之有效融合企業的業務經營,才能保障各項業務持續、快速、穩健發展。
5.缺乏認同感。員工的價值觀與企業的價值觀缺乏一致性,沒有將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企業的興衰成敗相結合,從而在事業心、責任感、職業道德、遵章守法、精神面貌等方面將企業的要求轉化為個人自覺的行動,甚至產生抵觸情緒。
二、對加強基層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1.突出“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企業文化從根本上說是人的文化。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真正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一是要認真為員工設計職業生涯。應著力營造一種“在不斷為實現農行遠景目標奮斗的同時,不斷地實現自我進步”的氛圍,從而,把農行遠景目標的實現與個人的進步緊密結合在一起,使理想和希望變得清晰、具體,不是遙不可及。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市場;管理
一、企業文化簡述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多層次的生態系統,通常情況下其構成主要包括核心層、中間層和層三部分。根據內容形式,企業文化可以分為精神層、制度層和物質層三個層面,并且在三個層面上,企業文化可以相互滲透、相互統一。在企業文化中,針對不同的層面,企業文化的意義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1、物質層企業文化。
在企業文化中,物質層企業文化屬于外顯部分,這部分文化主要是指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形象標識、服裝、口號、標語等,這是形成企業文化的基礎,同時也是企業文化的先決條件,透過層的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企業的經營理念、審美意識等。
2、制度層企業文化。
在共同的活動中,對于企業全體成員需要遵循的行為準則,在中間層企業文化中都有明確的規定。通常情況下,這一層面的企業文化主要集中在規章制度、文化習慣、組織機構等方面。從實踐的角度看,管理者可以通過培養典型人物、開展活動的形式進一步推廣、傳播需要倡導的某種文化。
3、精神層企業文化。
精神層的企業文化代表著企業全體員工的最高境界。通常情況下,這一層面的企業文化是在長期的工作、生活過程中慢慢積累形成的,往往具有牢固的基礎,并且難以改變。通常情況下,精神層企業文化主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規范、價值標準、經營哲學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并制約著員工的行為,影響并制約著企業的行為和業績。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及意義
1、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和企業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實踐中形成的,并為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一種價值標準、理想信念、行為準則,以及由此產生的獨特經營管理方式,是一種以人為管理主體,以企業精神為核心,以群體行為為基礎,以追求最佳經濟效益為目標的管理新理論。企業文化是以價值觀念為核心的思維、心理和行為方式,是企業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反映了企業和企業員工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凝聚力量、振奮斗志,提高工作效率和員工素質,具有導向、凝聚、協調、規范、鼓勵功能,對發展企業、造福職工具有重大作用。
2、文化建設對于企業的現實意義
(1)企業文化對經營績效的意義
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在以下幾個方面促進企業經營績效的提高。
第一,企業文化當中所包含的企業共同價值觀和企業精神,易使企業領導層與員工在企業經營目標上達成共識,通過對企業目標的一致認同,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最終達到企業經營目標,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第二,良好的企業文化體現出一種優質的管理,從而實現企業運作的最高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實現企業經營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良好的企業文化通過各種傳達體系最終塑造出優秀的企業品牌,通過企業品牌的輻射和感召力,從而吸引更大范圍內資源的聚合,企業得以滾動式發展,實現良性循環,取得最佳效益。
(2)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激勵的意義
企業文化激勵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決定因素,在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中,要互相學習對方的先進文化激勵模式,同時也應該看到,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要考慮本企業的文化特點,來選擇適用于自己企業的文化激勵模式。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措施與建議
1、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加強企業制度建設
企業要建立起具有本企業特色的規章制度來調整企業和個人的行為,搞好行為規范,以保證企業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各項工作的正常進行。合理的激勵機制有利于提高職工的士氣,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合理的懲罰機制有利于提高職工的道德素質;合理的福利機制有利于提高職工的凝聚力和歸宿感。通過制度建設營造了濃厚的企業管理氛圍,實現了文化驅動管理,管理催化文化的良性循環。
2、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改善企業內部環境
良好的企業形象,能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同和信賴,更有利于占領用戶和消費者的心里市場,企業文化建設要在內增員工凝聚力和外爭企業知名度上下功夫,這就需要通過一整套企業識別系統的設計與實施,向社會公眾展示企業的個性特征。企業應以真、善、美教育人,用先進的思想教育人,用健全的制度規范人,用良好的機制監督人,塑造企業職工在市場競爭中的完美形象,在職工中形成對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加強文化傳播網絡,以突出企業文化社會效益
加強文化傳播網絡,一是把企業內部的組織聯系同外部的非組織聯系結合起來;二是把有計劃的業務關系同無計劃的信息溝通結合起來,利用技術交流、互聯網等模式,發展企業對外的橫向形象宣傳網絡、企業文化網絡。在加強文化傳播的基礎上,讓企業積極參與社會共建、企民共建活動,把企業文化建設與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突出企業文化建設的社會效益。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與職工在生產經營活動和適應企業生存環境的變化過程中,培育形成的價值體系及其表現形式的總和。企業文化建設通過尊重職工、關心職工、建立職工的互信培育企業精神,激勵職工經濟向上,充分發揮職工的聰明才智,與企業共謀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企業文化 誤區 應對
企業文化是一種新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企業要真正步入市場,走出一條發展較快、效益較好、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使經濟協調發展的路子,就必須普及和深化企業文化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已成為企業強勁引擎力。
一、目前仍有一些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存在許多誤區,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與行不統一
傳統管理理論在發展中,忽視了企業行為執行者的思想動態,和凝聚企業未來發展的精神,所以長期以來一些企業,對企業文化的內涵包括哪些內容缺乏明確的認知,認為企業文化的實質就是做一些公關宣傳、社會公益和職工的文化娛樂活動,忽視了企業理念和行為方式的確立與推廣。
2、漠視企業文化建設工作
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雖然在多數企業已經得到了的認可,但其管理理念還未完全的轉變,部分管理者不能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認為企業文化建設產生不了經濟效益。不能給企業帶來收益。在實際的工作中,只重視市場、技術等經濟效益項目,而忽視企業的文化建設工作,使企業文化建設處于自然發展狀態。
3、企業道德缺失
企業道德缺失,很大程度體現在企業職工的道德流失,并且自上而下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一方面,員工缺乏深層次的企業文化教化,企業精神文化未得到企業職工的接受、認同,沒有轉換為員工的群體意識和行為動力,沒有轉化成真正的精神財富;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僅僅熱衷于設計出完整的企業文化體系,將企業的文化理念展示出來,展示以此來改變和調高企業的社會形象。而未將企業文化建設付諸實際,金流于形式和表面。
4、企業文化建設中忽略以人為本
大多數企業習慣于將培訓作為一項普通的日常事務,其目的是傳授從事某項工作所必須的技能,把培訓當作單純的技術工作,他們所做的,只是把選聘來的員工訓練為“熟練工”,而不是“觀念人”。這種培訓往往片面強調知識、技能,因而出現了“重技能、輕文化”的傾向。有的企業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家文化,企業文化建設是對企業家文化的展示和提煉,企業文化建設的主導者是企業家,員工只需被動地接受和服從,從而加大了企業文化推廣的阻力和障礙,難以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影響力。造成員工對自己的職業前途和可能達到的職位程度缺乏認識,失去了工作的動力。
5、企業文化缺乏特色
獨創性是企業文化的生命力來源。但一些企業精神文化建設中往往忽視這一點。盡是簡單的照搬先進企業的文化建設模式,缺乏對自己企業創業史,文化積累的深層分析、總結和提煉,使企業不能表現出本企文化色彩,沒有反映出本企業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管理風格。
二、企業如何建設完整的文化體系?針對上述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誤區,提出幾點具體的操作步驟與方法
1、加強班組文化建設
結合工作實際,加強系統文化、場隊文化、班組文化建設,不斷深化拓展核心理念內涵。加強對《職工行為規范》執行情況督導檢查,及時糾正違規行為,引導全員文明生產、文明工作、文明服務。
2、企業文化實施與考核
建立企業文化管理體系根本目的是讓企業的所有員工認同,并賦予實施,在工作中能夠以實際行為表現出來。所以,企業文化管理體系,更重要的是體系建設后的具體實施及考核。實施和考核企業文化,一般需要遵循先宣貫、再培訓,后執行,最后考核的流程。
3、挖掘、發揮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公會對于企業文化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工會參與文化建設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公會要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其整體工作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管理,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并將其視為工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其次要善于發現和總結職工中的先進經驗,并以此不斷豐富企業文化內涵;再是切實抓好民主管理。企業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有效形式是民主管理,只有實施切實有效的民主管理方式,才能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思,為職工提供發揮其聰明才智的條件和機會,逐步形成各盡所能、各展其才的良好氛圍。
4、打造企業文化的亮點
企業文化不光是一種精神文化也是一種物質文化。提起可口可樂,我們就知道“品牌,是一種情感”;提起韓國三星電子,我們就知道“以人為本,追求卓越”;提起海爾,我們就知道“崇尚創新”;企業要提高整體素質,內增凝聚力,外增競爭力,實現企業發展戰略,企業文化的作用就非常之突出。這就要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文化的重要性甚至并不局限于企業自身,也是對社會具有深遠影響的大事。
企業文化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有力保證。企業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產力,增強凝聚力、執行力和創造力,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企業因文化而繁榮。"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致力于企業文化的建塑,千方百計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實現全面、快速、可持續的發展。
論文摘 要:指出了當前企業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誤區,并對其原因進行了分析,同時,著重從四個方面入手,進行了針對性地闡述。
隨著企業間的競爭已經逐步以價格競爭、質量競爭、市場競爭、服務競爭走向更高層次的文化競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已成傳統施工企業向現代管理型企業蛻變過程中的必然選擇,其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家所認識。但在實際中,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誤區或者問題,①重形式輕內容,僅僅把精力花在環境建設、營造場面和統一企業形象上,結果是流于形式。②企業文化不能體現自己行業特點、企業特色,創造性不夠,互相模仿的成份較多。③急于求成,缺乏良好的工作基礎,把企業文化建設看成企業“包裝”的需要,搞短期行為。鑒于此,筆者認為國有企業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中,應切實做好以下“四個”有機結合,在求實效上狠下功夫。
(1)突出人本理念,使提高員工素質與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提倡以 “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歸根到底在于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員工的素質,發揮員工的智能。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就是要牢固樹立企業即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的人本理念,尊重廣大職工的人格和民主權利,發揮企業文化的凝聚、導向、激勵和轉化功能,用精神凝聚人、用機制激勵人、用環境培育人,挖掘員工的資質和潛能,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和自律能力,實現員工價值升華與企業蓬勃發展的有機統一。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對于員工的付出與貢獻,要注意通過精神褒獎及物質利益,及時多途徑、多形式地予以肯定,形成員工奉獻企業,企業回報員工的良性循環。要堅持把員工的興趣、愛好、特長和企業的需要結合起來,盡可能多地給員工創造學習提高的機會和條件,切實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最大程度地激發員工的潛能。隨著企業管理模式從經驗型向文化管理層面飛躍,從過去的施工生產現場組織到以人為本,充分解放生產力、釋放員工潛能,最終以文化力推動生產水平、乃至企業的發展,這已成為企業管理的主流趨向。這種文化力的源泉在于基層,特別是廣大員工中,它反映了員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業做強做大的追求,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因此,要因勢利導,發揮基層組織和群眾團體的重要作用,結合不同時期的形勢任務需要,開展有針對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活動,使企業文化與企業各項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防止克服形式主義。
(2)堅持突出個性,使增強核心競爭力與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建設企業文化,不能大而化之、整齊劃一,這樣容易失去鮮明的個性和特色,變成了所謂的“標準件”組合,既看不出企業的行業特征,也使某個企業的企業精神變成了所有企業共有的“企業界精神”。企業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它具有個性,不同的企業應表現出不同的企業文化,也就決定了它必定會千姿百態,各具特色,而不會表現為統一的、固定的某式。因此有人說,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砝碼。在另一方面,企業文化有沒有個性,也反映了這個企業是否真正地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是否真正地在企業文化建設上下功夫。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源于企業傳統,體現出自身的行業特征、價值取向以及核心理念,只有使企業文化的種子植于實踐的沃土中,它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因此,對于具體一個企業而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在企業精神提煉、經營理念和視覺形象設計等方面體現出鮮明的個性,要借助必要的載體并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案,將企業文化建設定位于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上來,與各項管理工作結合起來,切實按照系統化、科學化、實用化的要求,創建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使企業文化建設真正做到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形神統一,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防止盲目照抄照搬,避免表面化、庸俗化和形式化,不搞化架子、不急功近利。 轉貼于
(3)堅持提升品位,把塑造一流企業形象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企業品位、形象是企業文化外在的體現。①通過抓有形文化展示企業形象。首先,要逐步完善自身形象識別系統,使之成為企業文化標識的有效載體。其次,要注重培養和增強員工的職業及行為規范意識,注重儀表,熱情待人,禮貌用語,同時要開展一些有益于增強員工敬業精神、團隊精神的活動,如:升國旗、唱國歌、召開工作例會以及體驗式培訓等,用活動展示員工的精神風貌,展示企業的良好形象。在這方面,應強化企業文化的一致性。特別是對于大型集團而言,建設集團文化應以增強集團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響力為著眼點,進一步加大集團有形企業文化的整合力度,使企業文化真正成為集團發展的重要動力。②要通過打造品牌產品樹立企業形象,致力于品牌產品、品牌企業的培育。世界知名企業的發展經驗表明,企業的發展突破,首先是產品的突破。從一定意義上講,一個好的產品就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形象。我們說的品牌產品是各種“品牌資本”在產品上的綜合體現,具體到建筑施工產品而言,是質量品牌、安全品牌、技術品牌,文化品牌等的集合體。也就是說,要把品牌作為企業的運行中心,通過這種產品的綜合效應,建立起社會、特別是客戶對企業品牌全方位的強烈認同。因此,要積極建立企業專門的文化管理機構,切實加強施工企業的技術開發及應用工作,努力提高施工的科技含量,加強和提升品牌的內涵和管理能力,合理配置企業優勢資源,不斷提高企業品牌的附加值和競爭力。③借助現代化傳媒宣傳企業形象,大力宣傳企業品牌,先進的管理經驗及兩個文明建設的優秀成果,還要積極宣傳企業的優秀領導者、項目經理,特別是他們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經營理念。這就要求我們高度重視企業的宣傳策劃工作,做到有計劃的宣傳,有針對性地宣傳,有效益地宣傳。
(4)堅持思想引導,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多年來,人們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關系經歷一個長期的認知過程,有人認為企業文化是資本主義企業管理的產物,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有企業,有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政治優勢,不能崇洋媚外;還有人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有著較深的計劃經濟烙印,已經過時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就可以;也有人將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等同看待。其實,這些都是一葉障目的表現。我們所建設的企業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先進的思想、先進的意識形態,它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和要求是一致的。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既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相輔相成。一方面,要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性、滲透性、有效性,克服思想政治工作容易犯的形式主義毛病。另一方面,國有施工企業文化建設還要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強大的政治優勢、工作體制和成熟的工作模式,利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資源和優勢來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把人文觀念與培養“四有”職工隊伍結合起來,努力把先進的文化熔鑄于企業凝聚力、生命力和創造力之中,有利于確保企業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使之最終服務、服從于企業和諧發展的這個中心。
總之,較好地做到這四個方面的有機結合,企業文化建設便有了堅實的基礎和依托,繼而形成強大的文化優勢。對于企業而言,擁有了文化優勢,誰就擁有了競爭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就必定能在市場經濟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文化建設;內涵;不足;改進途徑
[中圖分類號]F2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3)29-0038-02
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是關系到企業前途命運的大事,是做好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為一個企業廣大職工所共有的一系列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是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的核心,是凝聚企業職工歸屬感,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集中體現企業的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影響整個企業,決定著企業的命運,是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靈魂,是集管理與文化于一體的管理文化。
1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涵及其要義
作為電力企業,企業文化內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電力企業形象文化,是電力企業文化的外顯部分,即聽可聞、視可見的部分。它包含了企業物質文化、企業形象設計文化,它們是電力企業文化在物質形態領域的集中體現,也是可控性最強的電力企業文化構成要素。第二,電力企業管理文化,則是聯系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橋梁紐帶。它包括電力企業的管理能力、行為文化、積極的人際關系及禮儀文化等。第三,電力企業理念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層。理念文化是企業文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集中體現,也是可控性最弱、建設周期最長的電力企業文化構成要素。電力是不同于其他行業的特殊行業。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對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的整合與提升,體現了每一個企業與眾不同的精神追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文化含量和思想政治內涵,已成為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課題。先進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縱觀石嘴山供電局十幾年來的發展,從根本上說就在于努力塑造和建設具有該局特色的、符合企業實際的“石嘴山供電局的企業文化”,用于培育和感召該局全體員工,從而使職工、干部在潛移默化中自覺地貫穿于自己的實際工作中,為本局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和源泉。
2電力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想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表現在個別領導重視不夠和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企業文化本質理解不深,把企業文化等同于企業文體活動或思想政治工作。個別干部員工的思想觀念滯后,履職能力和創新能力與“百億電量,一流素質”的企業要求還有差距。
(2)企業文化開展情況不平衡。近年來,該局企業文化建設總體上有了很大進步,但仍然表現出明顯的不平衡性。個別單位重視不夠,緊迫感和主動性不強;工作局限于黨群部門和少數員工,還沒有形成全員參與的工作局面,工作進展不明顯。
(3)考評體系和激勵機制欠缺。一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缺少考核評價體制,需要進一步完善業績考評體系,加強督促檢查;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激勵機制。
(4)文化建設創新意識不夠。新時期企業文化工作中,有影響有特色的品牌文化較為單一,堅持與時俱進和工作創新方面還需積極探索,要切實加強創新機制,推動創新理念,增強創新能力,建設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企業文化。
(5)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既為企業文化建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同時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諸如,在一些人眼里,經濟意識增強了,但政治意識減弱了;商品意識增強了,但道德意識減弱了;追求個人利益和個人價值的觀念增強了,但奉獻精神和集體意識減弱了;享受意識增強了,理想追求減弱了,等等。不能夠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如何解決這一矛盾?顯然,關鍵就在于,要想方設法取得干部職工心靈深處價值觀上的一致。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使員工在思想上真正對企業有歸屬感、榮譽感和自豪感,自覺與企業結成利益命運共同體,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從而通過員工在心靈深處建立起的共同價值觀念來實現企業的共同目標,真正達到“心理上相互認同、行動上密切配合”的深層次愿景。
3強化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
3.1領導重視是關鍵
領導重視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先決條件。抓好企業的文化建設,首先要解決好領導的認識問題。當前,經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向現代企業管理者提供了嚴峻的挑戰,把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促進企業管理的驅動器,正是現代企業管理先行者潛心研究的寶貴結晶。因此,堅定不移地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把文化建設列入領導日常議事日程,認真計劃落實,經常檢查改進,特別是根據自身特點對企業精神不斷進行總結提煉,使之成為企業全體職工的共同信念,使之成為戰勝艱難困苦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思想武器。
3.2全員參與是保證
全員參與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職工是企業的主人,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如果得不到企業職工的認同,沒有企業職工的廣泛參與,就如同無源之水。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有全體職工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企業領導要不斷加強對職工的文化建設意識的教育,要讓職工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涵是什么,給職工提供參與實現目標的機會,引導職工、干部把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看成是自己的目標,并以此調動和激發全體職工、干部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最終使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得以發展實現。
3.3創新是企業活的靈魂
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特點和生命力所在,是企業價值觀的內核,它與時代的發展和環境變化同步,不能有絲毫的窒息和停滯。沒有創新的文化就沒有創新的企業先鋒人物和創新的員工隊伍,就沒有創新的技術、創新的管理、創新的產品、創新的服務和市場,企業就會喪失其社會價值的資本,這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始終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所有成功企業的共同經驗。以電力企業自身特有的行業特點、實踐方式和實際效果表現出來。成為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其創新的個性就越是突出和具有不可復制性。在電力企業文化建設中,注意發現、總結、提升獨具特色的創新內核,無疑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企業創新的關鍵作用是企業的領導干部的重視和總結,同時,員工的整體素質至關重要。企業每一項經營戰略的實施、每一件高質量的產品都要靠全體員工的有效工作來實現。
3.4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導向
優秀企業文化是促進企業進步與發展的內在動力,它能使絕大多數企業員工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易于對企業各項重大決策取得共識,激發使命感和責任感。優秀企業文化能培育職業道德,可促使員工在深化企業改革、利益關系調整等變動中,正確妥善處理公與私的關系,能鞏固和發展團結向上、協調穩定的群體關系。要明確員工的個人價值是不可能離開企業單獨去實現的,只有融入到企業之中,在實現企業整體價值中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在解決好兩者關系定位的基礎上,強調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的引導,企業員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凝聚力就會建立在較現實和可靠的基礎上,從而得到提升和加強。
3.5管理模式轉變是根本
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管理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對原有企業管理理論的總結創新的結果,因此要把企業文化建設放在現代化管理的新模式角度上思考。文化管理模式中,員工的工作都不靠人來監督、管制,而是自覺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去完成工作,積極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企業文化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和共同奮斗的愿望,一切基礎的管理制度和規范,程序都已經潛移默化為所有員工的職業習慣。企業管理者重點關注在實施戰略規劃、戰略管理,這是每個企業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3.6以人為本是理念
企業文化的本質是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精神是企業群體的共同心理定式和價值取向,是企業目標和企業價值觀的高度概括和綜合體現。實踐證明,任何一個企業想要成功,必須使企業目標成為企業職工的共同價值觀和堅定的信念。所以企業文化建設,首先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念,作為一切政策行動的最高準則。其次要培養職工共同價值觀,以形成鮮明的企業精神,同時通過不斷了解、引導和滿足員工的各種需要,來激發和調動廣大職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3.7與時俱進是要求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電力企業文化要建立新的競爭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在企業形成強大的內在動力之有效的激勵機制。這是電力企業文化的本質和靈魂,過去由于管理配置不順,加之所謂電力壟斷性的說法,電力企業職工競爭意識淡薄。改制后,隨著電力市場的構建和開放,競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這個競爭是激烈的殘酷的。因此,電力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在構建電力市場的過程中,努力建設競爭文化。在戰略管理、市場開拓、激勵和約束機制、各項創新和勞動生產率等方面,追趕世界先進水平,使電力企業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以此推動電力企業的發展。
3.8提高企業競爭力是先導
企業文化強大的內涵,是用之不竭的財富和智慧之源。建設企業文化,是塑造電力企業品牌,拴心留才、精心育才、吸引賢才、吸引客戶,也是博得社會認可的有效途徑。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名片”和“無形資產”。企業靠物質資源來建立自身發展優勢,主要以擴大企業規模和增加設備投入來促進經濟效益的增長的發展方式不再是企業最好的發展模式。使電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動力除科學嚴謹的管理外,取決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和企業的團隊精神的弘揚。電力企業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雖然面臨許多新的問題,但只要我們順應時代潮流,尊重科學,加強理論研究,不斷開拓創新,必然使企業文化潛移默化到廣大電力員工潛在的意識和行為中,使其在電力建設和發展中發揮無窮的力量。
參考文獻:
在我國,新興的企業文化建設,以人性化管理適應了市場經濟的要求。企業文化建設適應了當前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形式。
一、企業文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具體定義。現代西方經濟學對企業文化的闡釋。每一個國際知名企業集團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不能夠模仿和移植的。搞好企業文化建設應該明白企業文化的意義、作用、目的、切入點等方面問題。
二、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模式
在我國短短二十多年的企業文化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五種企業文化基本模式:海爾“三層次說”企業文化、北京企業文化建設協會“一本三涵”企業文化、廣東太陽神“”構建模式企業文化、上海寶鋼“客戶滿意戰略”、山東黃臺火力發電廠“三維立體”構建模式。北鋼集團如何建樹北鋼文化,首先必須懂得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積極影響,其次明白企業文化建樹的方法策略,選擇專業機構,專業人力對企業文化執行情況進行摸底調查。關鍵在于“認準一個理、抓住一條線、堅持一顆心”。
三、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內容,加強對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研究、運用、實踐,是企業管理創新,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必由之路。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到以下作用:凝聚、協調、約束、塑造形象等作用。企業文化建設為中國企業步入國際舞臺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年月日,中國加入了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中國的“入世”,標志著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在經濟上進一步的崛起,也標志著經過多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已經徹底結束了閉關鎖國的時代,標志著中國經濟已經融入了世界經濟,中國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競爭對手等都將發生重大的變化。
“入世”后,中國的企業面對以上所的變化,我們的企業領導者應該采取怎樣的變革應對發展問題?發源于歐美,成熟于日本的企業文化逐漸發展成為當今企業管理改革的趨勢。那么企業將如何通過卓有成效的企業文化建設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的需要,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壯大自身實力企業文化建設的未來發展趨勢又將是怎樣的,企業文化建設如何進一步圍繞適應市場經濟發展主題的要求?這一系列的問題是當前每一個企業都必須直面的問題也是當前中國企業家、企業文化研究者,不能不研究和解決的新課題。弄清這些問題,就能與趨勢成功地配合——成功地邁向未來,為企業發展贏得廣闊空間。
在我國“入世”以后,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市場和不斷強大的競爭對手,如果仍然拘泥于傳統落后的管理模式來經營管理企業,顯然是滯后于整個時展進程。為了在新的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企業必須進行一場深刻的、徹底地管理變革,這就涉及到深層次的方面,企業管理理念化,企業精神等諸多方面根源于企業經營者的思想深處,創新建立健全具有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以企業文化這種現代人性化管理的最大特點是貼近市場,貼近企業管理者與企業生產者,適合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度的經營,適合對知識工作者的管理。它能夠對員工、對顧客、對供應商、對消費者等的需求做出迅速反映。實行企業文化理念化管理的企業,不再單純依靠具體的規章制度約束員工,企業文化精神理念會滲透到企業每一個員工的心底,每個人都會感覺到企業無時無刻不在關愛著自己,將自己的利益與企業利益隨時聯系在一起。當然,企業文化管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管理之上的,就和海爾的企業文化理念管理是建立在日清日高的基礎管理之上一樣,諸多模式企業文化有著各不相同的成長基礎。
企業文化的概念及其作用
企業文化是什么?專家這樣認為: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團隊在經營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一種文化,它可以分成四個層面。首先是表層的,即物質上的,這也是最可變的部分;其次是淺層的,即行為文化;第三層是中層文化,即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層文化,即精神文化,這是精髓部分,也是變化最小的部分。這是企業文化構成要素。
企業文化通常指的是企業的環境或個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方面面。具體從四個方面定義為:一、企業員工所共有的觀念、價值取向以及行為等外在表現形式。二、由管理作風和管理觀念(管理者語言、行為、獎勵等形式)構成的管理氛圍。三、由現成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構成的管理氛圍。四、書面和非書面形式的標準和程序。
現代西方經濟學(特別是現代企業理論)的發展,使經濟學更接近現實,它打開了新古典經濟學中“企業”這個“黑匣子”,使我們可以從更深層次認識到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應有地位和作用。
西方學者阿爾欽()、德姆塞茨()對于企業文化闡釋使我們認識企業文化在企業生產管理過程中的地位。在其《生產、信息費用與經濟組織》一文中,他們提出了“團隊生產”()的理論。他們認為,企業實質上是一種團隊生產方式。團隊生產的意義在于多項投入在一起合作生產得出的產出要大于各項投入在分別生產的產出之和,即實現是否大于或者小于、等于的功能。他們指出,如通過團隊生產所獲得的產出大于各隊員分別生產的產出和加上組織和約束團隊成員的成本,就會使用團隊生產。然而,在團隊生產中,參與合作的隊員的邊際產出并不是可以直接和分別地觀察到的。因為,一個團隊向市場提供的是整個團隊的產品,而不是每個成員的邊際產品,而人的機會主義傾向便會誘致偷懶行為:團隊成員缺乏努力工作的積極性。由此可見,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體現出的一種“團隊精神”,是企業賴以成長的豐厚土壤。它能從根本上有效制約生產中的偷懶問題等道德風險,實現了“團隊生產”、“聯合勞動”的高效率。
在諾思()的框架中,企業文化作為制度的一個層面尤為受到管理者的重視。在他看來,文化作為秩序的倫理基礎,是一種“意識形態”,他更是從經濟發展史的高度指出,“意識形態是人力資本”、“個人意識形態的信念強,說明他的意識形態資本大。”一定的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在諾思等人看來,不僅是減少經濟秩序交易費用的重要制度基礎,更重要的而且它對經濟主體創新和進取精神的推動,具有和產權界定匹敵的巨大作用,他可以提供選擇性經濟動力激勵等方面的產出,是有效率的經濟組織的基礎。近代資本主義的興起與日本迅速的崛起,無不證明了這一點。而這也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主旨。企業文化可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定的思維框架和評價參照體系,也可謂之“心靈結構”(),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機制,促進和制約管理活動的發展,而且保證企業發展的連貫性。如企業不會因為公司領導層的變遷而引起公司具體行為的起落,具有持久性和延續性,這就是百年企業的立足根本。當然,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企業文化可能顯現出高度的“路徑依賴”(),使之在演進中受到自身的障礙,因此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有意識、有目的地塑造奮發有為的企業文化,并能不斷再造
,適時創新、改變。
大衛·克萊珀斯()在其《企業文化和經濟理論》一文中更是用博弈論來解說企業文化,對其作出經典的解釋。企業作為一個由多個人組成的群體,其行為實際就是人與人的博弈過程。人的行為取決于他自己的效用函數和約束條件,一般認為效用函數的變化很小,因此個人所面對的約束條件如環境就決定了他的行為主觀能動性。克萊珀斯定義其為“”(企業文化),他認為其對企業的經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普遍的情況下,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影響,企業作為人們合作的“場所”無法把所有可能發生的事件明確地寫在契約中(因為無法估量該事件發生后所帶給每個人的損益)。企業需要形成某種“文化”即“決策”環境,使企業的人們可以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更容易地找到“決策”的“焦點”,也就是企業文化可以形成一種默契和一種微妙的暗示。也可以反過來認為,“焦點”的存在減少了人們選擇行為中的不確定性和機會主義傾向,也就是說企業文化能夠從人的思想意識中起到管理作用。這里的“焦點”很顯然使容易我們想到“麥肯錫”中所指的核心“共享的價值觀”(),這也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隨著現代經濟管理發展的不斷創新實踐,諸多西方學者和管理家將企業文化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不斷充實和發展了企業文化的內涵和精神實質。哈佛大學教授泰侖斯迪爾和麥金賽管理咨詢公司專家唉倫肯尼迪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總結出企業文化五大組成要素:企業環境、價值觀念、英雄人物、文化儀式、文化溝通網絡。在廣告大師奧威格的眼中,企業文化是由許多部分組合而成的——傳統、神話、儀式、習俗、習慣、英雄、特色和價值觀。
現代企業的管理中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等方面都可以模仿的,但企業文化沒法模仿,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具有自身特點,根源于自身企業,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領導者和生產者所總結、積淀出文化與管理等方面的成就,為什么海爾的企業文化只適用在海爾自己,而別的企業在學習“海爾”文化之后,盲目的嫁接到自己的企業,沒有再產生又一個克隆的“海爾”呢!其實這些企業學習的結果就是學來了“皮毛”,舍棄“精髓”。有這樣的一個例子:筆者曾經在一家商業企業親自經歷這樣的事情,該企業領導層集體去“海爾”考察學習,盲目以為在取到“真經”之后,千方百計想把“海爾”的文化移植到自己的企業。該企業一味搞“海爾”的“零庫存”、“狼來了”等企業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其實這家企業管理者根本就不知道這樣的淺顯道路,“海爾”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海爾企業文化的,“零庫存”是建立在海爾企業文化中所提到的企業營銷體系之上,自己的企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企業文化氛圍,企業管理者與企業的生產者根本就沒有從思想深處接受這樣的企業文化理念。結果是企業領導者站在臺前指手畫腳、照貓畫虎決策部署,中層的管理干部糊里糊涂執行,下面的職工是不知東西,鬧出了一場克隆企業文化的鬧劇,這種活動其實
就是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們企業之間推廣的“比、學、跟、幫”的模式,其實企業文化不是簡單復制和克隆,企業浪費大量財力、物力大搞企業文化建設,企業還是原來的模式,沒有什么變化,這樣的事例在我們周圍也是屢見不鮮的,作為企業管理者應該避免走這樣的彎路,深刻認識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功能不是體現在為企業當時能帶來幾個億或者幾千萬、幾百萬的利益。企業文化功能是間接的,但對企業長遠發展的影響卻是巨大的。現在的企業文化與傳統不同,但過去的文化所起的作用應該珍惜,而未來必須由新的文化來引導。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以儒、道、佛三家為主,所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作為企業的文化,只是大文化的一小部分,脫離不了大文化的范疇,中國的企業文化應該是根植與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基礎之上,吸收和汲取外來文化的精粹,從而塑造自己的企業文化。
談到企業文化切入點,應該從人與人、組織與組織、組織與人、組織與企業、企業與社會這個范疇切入:首先是宗旨、精神、理念;其次是經營、研發、工作上的文化;第三是個人層面上,做人做事的規范,人在社會中的規范。企業文化的特點大致是:非決策的、非經營的、非制度的、非管理的、非功利的。那么在企業范圍內,企業文化的目標就主要指向——企業員工的精神狀態問題。
企業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企業員工內部倡導和營造一種積極健康、活潑和諧的精神氛圍。做企業文化的各項工作都集中指向核心這一點,解決好這個問題,就會對企業的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就體現了企業文化所蘊涵潛在的巨大價值。從精神狀態這一塊產生出一種力量,可以叫企業的文化力,主要的幾種可以看作為凝聚力、激勵力、約束力、導向力、紐帶力和輻射力。這樣,在管理通暢、制度貫徹、人才智能發揮、市場開拓、形象展現等各方面都可以從中得到好處,君子各善其身的同時,又可以兼濟天下,企業運轉又多了一層最好的劑和推動力。企業文化建設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起到無庸至疑的重要作用。
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模式
企業文化傳播到我國不過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時間。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同的模式,例如在民營經濟的發展就有“溫州模式”、“蘇南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等,同樣我國的企業文化建設也因為企業各自特點及其市場發展空間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構建模式。根據目前的現狀可以概括為以下五種企業文化的基本模式。
第一,以青島海爾集團為代表的“三層次說”的企業文化構建模式。海爾張瑞敏指出,“我們將企業文化分為三個層次,最表層的是物質文化,即表象的發展速度、海爾的產品、服務質量,等等;中間層是制度行為文化;最核心層是價值觀,即精神文化。”海爾人以創新為價值觀,構建了先進的精神文化,包括海爾理念、海爾精神、海爾作風和海爾目標等;以此為核心構建了制度行為文化,如“管理法”、“市場鏈機制”和“大腳印”等管理法則等;在此基礎上則構建了現代文明的物質文化。
第二,以北京市企業文化建設協會為代表提出來的“一本三涵”模式。即“以人為本”,它體現了現代企業文化管理的主旨;“講求經營之道”,強調了企業理念與經營戰略相結合;“培育企業精神”,涵蓋了企業規章制度、企業作風和企業道德的建設內容;“塑造企業形象”,綜合了產品形象、服務形象和員工形象等的建設發展要求。
第三,以廣東太陽神集團為先行代表的構建模式。它從企業的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和視覺識別系統三個層面,系統地將企業形象塑造與企業文化建設融為一體。根據我國市場經濟和企業發展的需要,許多企業還出現了將的營銷戰略提升為企業文化戰略的趨勢。
第四,以上海寶鋼集團為先行代表的“用戶滿意工程”(即,顧客滿意戰略)的構建模式。它以企業理念滿意為先導,以產品和服務滿意為重點,將企業管理文化與經營文化融為一體,開拓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新型模式。新版系列提出了顧客滿意度的指標,也將會從質量保證體系上推進這種模式的實施。
第五,以山東黃臺火力發電廠為代表的“三維立體”的構建模式。即以企業文化為主體,將廠區文化、社區文化和家庭文化三者結合為一體進行系統的文化建設。這種模式雖具有其特殊性,即適用于廠區和社區連為一體的企業,但是它對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浙江橫店集團、江蘇華西集團等的經驗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以上五種企業文化建設模式都是根據企業及其環境的特點而創立和發展起來的。它們各有所長,但都是成功有效或比較成熟的企業文化建設經驗,并且在我國企業界中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或效法。當前,在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是我們企業的目的。我國的企業文化建設新正在興起之中,新的經驗和模式也在層出不窮,北鋼集團做為大型國有企業,企業文化建設應該在自身發展經驗基礎上,根據企業多年來形成的特點,參考和綜合以上幾種企業文化模式的特點,有選擇性建設適合自身發展模式的企業文化,而不是簡單的去嫁接或者移植一種外來的企業文化。北鋼集團在發展歷程中通過不斷地擴張、發展成為橫跨多個行業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那么北鋼企業文化應該是一種具有廣博的包容精神、創新精神、企業核心競爭力等多方面的企業文化,但也應該有下屬板塊企業自身特色文化,兩者之間關系是絕對以北鋼文化為中心,提倡板塊文化相互促進和發展的企業文化集成和整合文化。
企業文化應該如何建樹?要想企業文化有所建樹,我們必須清楚知道企業文化對于企業有那些方面的影響。首先,企業文化對企業施以積極影響。我們知道,企業是人群組織,更是人性化的組織,而人性化的實質是體現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因此,在企業這樣的人群集體里要驅動和召引其個體成員齊思一律地沿著一個方向,一個終極目標進發,最基本也得有兩套措施:一是“格式化”——即以制度、計劃、綱領、文件等約速之;二是“同使命”——即以自發一致的使命感導向之。這兩種手法一個剛性,一個柔性,從管理學上講,二者都不可或缺,都十分有用,但從組織發展的角度來看,后者確是更高的層次,也因其沒有固定成模式的操守,故而難度系數大一些。然而無數的企業組織社會實踐不止一次地證明,在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企業文化起到了導致局面性問題迎刃化解的作用。我們都曾記得,在工業文明持續發展的幾百年間,有關產品質量的問題經歷了“檢驗——監督——管理——責任——使命”五個階段。最初大家認為質量是檢驗出來的,只要嚴于把關,質量就可以保證,后來認為次品是監督失控所致,再后來發現這是管理上疏漏導致品質問題,再后來才發現作業人員責任心強與弱對質量關系甚大,到現代企業競爭階段,企業
管理者又翻然醒悟,組織文化培養起來的精神主宰——使命感才是維系質量最好狀態的法寶。這個認識經歷花了幾百年時間,它是陣陣巨疼反思與經驗教訓總結的結果。這在上部分中我們可以從西方學者的論述中體現出來。在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工業文明的核心、經濟社會效益的核心正是由死板的“硬”制度管束逐步讓位于靈活的“軟”文化影響。我們不難理解,當我們自己的生存狀態和發展愿望受到寄身組織的真誠關注,當我們個體的孤立思想被先進而優秀的組織文化召引和融合并給予更大釋放空間,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最細致的心思化為種種作業能力去報答這種良好的歸屬呢?而這個,就正是企業文化生力的基點,也就是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如何正確引導企業員工的價值取向捷徑。
其次,是企業文化建樹的方法和策略。企業文化建樹絕不是請個什么專家大師來培訓講解,那樣企業文化就會變成校園文化,而大家都很清楚校園文化是一種意識形態文化,根本就不具備生產能力、甚至連影響生產的能力也不存在(這里并沒有否定校園文化的意思,只是校園文化自有其它價值體現)。企業文化的建樹,首先要做組織環境(包括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分析,其目的是看本企業組織相比于其它組織的特點、優勢和精神導向有何不同,而后加以評價、補充、發展和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的是集思廣議,能借此打動每位員工個體廣泛而積極地參與意識。這樣強調的好處有二:一是最大限度地發揚了集體智慧、以期提煉出的文化基礎更科學、優秀和實用;二是讓員工們感覺到其中有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最起碼也應使其感覺到組織重視了其建議,這樣便于確定后的組織文化在他們中間流通,接受也就快,認同感也就強;第二,須是企業經營者懷著無限激動、真誠和珍視將這份集體智慧互動的結晶(企業文化藍本和理念)分享給大家,號召大家共同學習、探討。讓組織成員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形成了一種企業親和力。事實證明,企業經營者尤其是現代型績優企業的經營者都是受員工愛戴和尊敬的。如果領導都如此重視,下屬定是大
受感染,學習氣氛日盛。這里需提醒的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許多企業主思想不大氣,沒有正氣,不成熟,帶著幼稚病,分不清企業經營何為主何為次,哪是虛哪是實。企業做大,領導被眾多商家的利欲纏身,再加上受浮華風氣影響,往往不由自主地失去了真實的創業者的身份,只重外面,不重里面。致使企業員工對企業組織的發展前途失去信心。實際上,在企業文化方面的重視和投入才是真實的。只有這個才會積蓄潛力。
第三是選擇組織專業人力對企業文化執行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綜合評價,整理意見,集合思想進行二次修正、二次推行,如此往復,去其糟粕,得之精華,日臻完善。這里又有一點需提示,如此的循環往復,組織成員非但不會厭煩,反而在心中更加尊重自己的企業。因為企業如此尊重個體員工的思想,他們必然十分感動,加倍努力,而且還更敢于直言,提出自己發展企業點、線、面、體的寶貴意見。只要以上三方面的執行到位,做的扎實,企業文化必然順利建樹并能夠確立之,而且必然不同凡響,必然會在企業文化的影響和感召下,企業員工堅決執行。
企業文化建樹說其復雜實不簡單,然說其簡單也并不難成。關鍵是要認準一個理,抓住一條線,堅持一顆心。這一個理是:組織文化成功依賴組織群力;一條線是:沿著組織成員議論的焦點一線貫穿跟蹤解決到底;一顆心是:對自己的職員(“自家人”)常施以愛心。誠如此,則優秀的企業文化誕生之時,企業未來發展的前景將是無限輝煌。
企業文化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經營業績的促進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認。企業文化對企業的長期經營業績有著重大的作用,在世紀將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因此,企業文化建設是管理創新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新世紀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外企業發展的成功實踐表明,企業文化為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內容,其豐富的內涵、科學的管理思想、開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為企業管理創新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加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的研究、運用和實踐,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途徑。企業應切實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真正為企業健康發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動力。企業的發展是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來自于技術,技術來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業文化。沒有企業文化,談不上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對企業生存與發展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凝聚作用。企業文化像一根紐帶,把職工和企業的追求緊緊聯系在一起,使每個職工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企業文化的這種凝聚作用,尤其在企業危難之際和創業開拓之時更顯示出巨大的力量。
激勵作用。企業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強調尊重每一個人,相信每一個人,凡事都以職工的共同價值觀念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協調作用。企業文化的形成使企業職工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念,對很多問題的認識趨于一致,增強了他們相互之間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溝通,使企業的各項活動更加協調。
約束作用。企業文化對職工行為具有無形的約束力,經過潛移默化形成一種群體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實現外部約束和自我約束的統一。
關鍵詞:企業文化;特征;基本要素;功能;企業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F272.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7)10-0149-02
1企業文化的基本特征
(1)企業文化具有人本性。現代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人的理想、道德、價值觀、行為規范等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這是有其積極意義的。傳統的管理理論把企業當作專門從事社會經濟活動的經濟組織,認定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創造利潤。在現代企業文化看來,企業不僅是一個經濟組織,而且更是一個人的組織;它不僅謀求利潤,而且更謀求人的發展。
(2)企業文化具有獨特性。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強烈地反映本企業的獨到之處。因為任何一個企業都具有自身的社會環境和行業特點,都有不同于其他企業的職工群體、管理模式、經營之道、價值觀念和文化氛圍,這種客觀存在決定著企業文化建設只能從企業的實踐出發,針對企業生存發展中的主要環境有的放矢地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以體現行業特點,形成自身特色。
(3)企業文化具有時代性。企業文化是企業存在的反映,企業的存在總是受其所處時代的客觀環境的影響,并打上時代的烙印。當前市場經濟是時代的主旋律,而市場是開放的市場,市場充滿了競爭,競爭和開放推動企業走向市場,使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和廣泛,使企業的周圍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進行相互作用。這一過程,既是一個不斷向市場輻射、傳播企業文化的過程,也是促進企業文化內涵在時代的影響下不斷擴大和豐富的過程。
(4)企業文化具有民族性。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作為亞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族文化的強烈影響。不同的國家,其社會發展階段、社會制度不盡相同,歷史傳統、文化背景、民族習慣等,都有很大的差異。任何企業文化,從一定的意義上講,都是某一民族文化的微觀表現形式。因此,企業文化具有民族性。
(5)企業文化具有繼承性。作為意識形態范疇的企業文化和其他社會意識一樣,不可能憑空產生,而是繼承了外來文化中的優秀成果,使之與本企業、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現實文化相融合,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逐步形成符合國情廠情的企業文化。
(6)企業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企業和企業文化都處于運動變化中,不會永久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但企業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相對穩定性。企業精神、企業道德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價值觀、信念等是職工理想、追求、意志的體現,它溶于職工思想,作用于職工行動,能形成一種傳統。這種傳統一經形成就成了企業發展的靈魂,不會朝令夕改,也不會因企業的人動、機構改組和產品更新而發生根本的變化。
2企業文化的基本要素
(1)組織精神。作為組織靈魂的組織精神,一般是指精心培養而逐步形成的并為全體組織成員認同的思想境界、價值取向和主導意識。它反映了組織成員對本組織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風氣的理解和認同,也蘊涵著對本組織的發展、命運和未來所抱有的理想與希望,折射出一個組織的整體素質和精神風格,成為凝聚組織成員的無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
(2)組織價值觀。指組織評判事物和指導行為的基本信念、總體觀點和選擇方針。
(3)組織形象。指社會公眾和組織成員對組織、組織行為與組織各種活動成果的總體印象和總體評價,反映的是社會公眾對組織的承認程度,體現了組織的聲譽和知名度。
3企業文化的功能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企業文化是一種是生產關系。它改變的是人與人之間打交道的方式,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促進或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落后的企業文化只能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所以,企業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優秀的企業文化的功能很多,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導向功能。一方面,企業文化對企業的全體員工的思想、行為起著導向作用,通俗地說,就是有什么樣的企業文化,就有什么樣的企業行為。另一方面,企業文化可以引導顧客的消費文化趨向,領導社會消費時尚和潮流,最終影響物質生產的發展方向和社會文化觀念。從世界范圍看,優秀的企業文化所體現的導向功能,總是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前進方向,順應著社會價值的走向。
(2)團結功能。從根本上說,企業與員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共存的,但實際上,企業利益與個體利益難免發生沖突。企業借助于企業文化,引導并統一職工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目標,把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緊密地聯系起來,凝聚員工的向心力,使全體員工同心協力,密切配合,共同為企業發展努力工作。
(3)規范約束功能。好的企業文化規范了企業行為,使之產生于社會之中,服務于社會,回報社會,按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發展,對社會負責。同時,企業文化對員工心理、行為產生影響或約束力。不同的企業文化對員工的心理、行為產生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這種作用主要通過制度文化和道德規范來實現。
(4)激勵功能。企業文化以人為中心,承認人的價值,尊重人、愛護人、關心人。它在追求企業共同目標的前提下,允許個性存在,對職工中各種不同的要求、興趣愛好不強求統一,起到傳統激勵方法所起不到的作用,它能夠激發和調動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確保企業目標的實現。
4加強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以企業文化激勵、鼓舞員工自強不息,促進企業蒸蒸日上。最重要的是應該有意識地建立一套企業共同的價值觀,以此來統一職工思想,為企業的共同目標而努力。加強企業文化,就是要在總攬企業全局的宏觀基調下,隨著企業形勢的發展著眼于未來,努力在建設上求進,在特色上求進,在影響力上求進,促進企業員工與企業心連心,形成利益共同體,進而通過企業形象效應,提升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使企業市場活力激增,企業發展蒸蒸日上。
(2)倡導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不斷創新企業文化。在企業文化上求新,就是要在企業與員工中增強情感意識、精品意識、效益意識和面向市場的競爭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追求優良品質的嚴細作風,倡導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企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根本上孕育出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企業文化建設創新求新的過程,就是給企業和員工以新的觀念、新的精神、新的面貌,把企業員工的素質提高到更高更新的水平,凸現出嶄新的有企業特色的精神風貌,并努力在實現一流的效益上求新,在塑造一流的形象上求新,從而引導企業和員工不斷追求高素質、高品位、高效率,不斷追求進步,追求完善。
(3)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營造精神文化“樂園”。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必要的物質基礎。物質文明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和可靠保證。在大力發展企業生產建設的同時,還應努力為職工修建家屬住宅、單身宿舍,提高廣大職工的生活質量。另外,還應為員工修建俱樂部、文化宮、圖書館、健身房等,不斷豐富職工的文化娛樂生活,滿足不同層次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為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娛樂環境。
參考文獻
[1]周三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芮明杰.管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摘 要 文章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在簡要概述目前我國企業會計文化建設現狀的基礎上,從企業會計文化氛圍營造、內容更新等方面對企業會計文化建設要點進行了分析,可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會計文化 建設 氛圍營造
高效的企業離不開先進的會計文化支撐,會計文化作為一個系統,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個要素。從目前我國企業會計文化建設現狀來看,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以促進其功能的有效發揮。
一、企業會計文化建設現狀
企業會計文化是指在長期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且被認可、遵循并帶有會計特色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會計反映、監督作風、會計精神、道德規范、發展目標和思想意識等因素的總和。
會計文化的建設對企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對一個企業而言,只有在健康和諧的企業會計文化氛圍中,才能規范會計工作、提高會計工作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最大調動會計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會計文化多方面體現了企業會計工作者的業務素質、職業道德和價值取向,側面反映了企業精神,同時體現出企業會計工作者的業務素質。
如上文所述,企業會計文化包含三個要素。其中,會計物質文化是一種載體文化,也是會計文化發達程度的外在表現。它是一種有形文化,體現于會計工作設施的配套上(如計算機、網絡設施辦公等),這些配套有利于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質量。
現有的企業制度文化也存在不盡人意之處,它是企業會計組織中各種法規、制度、會計工作者應遵循的行為準則的總和,可以強制規范會計人員行為。然而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也容易被非法用于操縱利潤。近年來,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也給社會價值觀帶來一定程度的混亂,有些企業還因嚴重違法違紀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不僅給投資者和股民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還損害了相關上市公司的聲譽,也給廣大的會計行業從業者帶來名譽上的負面影響。
會計精神文化是企業會計文化核心,也是會計文化的最深層次結構。然而,仍有少數會計人員或因職業原則性不強,或因法制觀念淡薄,為追求私利,喪失最起碼職業道德觀念,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綜上可見,我國當前的企業會計文化建設基礎還相對薄弱。為解決企業會計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保持企業會計的持續發展,企業會計文化建設是必需的。
(1)企業會計文化建設是防范會計風險的需要。會計制度文化規范了會計人員,制度文化越詳細,會計人員的行為越標準,制度確保了企業經濟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會計物質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會計工具的發展,電算化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但同時會計數據也存在泄漏可能。因此,需要規避會計風險,規范相關工具的使用。精神文化建設需要從會計人員思想入手,從會計人員內心出發,解決會計人員思想的不穩定。可以說,會計文化建設中的各個要素建設都是從不同角度對會計風險進行防范。
(2)企業會計文化建設是提高會計核心競爭力的需要。企業會計文化建設有利于會計工作者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建設一支既有過硬專業知識又滿足信息化要求的會計隊伍,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
(3)企業會計文化建設是提高會計工作誠信度的需要。構建誠實守信的企業文化,進而重塑和諧的企業會計文化。從執行的主體看,會計人員是會計核算的主體,負責把經濟業務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到財務報告當中,會計部門的工作與其它部門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會計工作的鍛煉,有利于培養會計人員的工作勝任力和誠信度。針對我國企業會計文化中誠信缺失的現狀,著力于打造健康向上的企業會計文化非常必要。
二、企業會計文化建設途徑
1.營造良好的企業會計文化氛圍
企業會計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和諧的企業文化這塊熱土,要想營造良好的企業會計文化,必須首先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發揮文化這個無形資產在企業中的作用。
(1)企業會計物質文化建設方面,會計物質文化是一種有形文化,較易被發現并引起重視,隨著企業對財務工作的重視度不斷加強,會計工作設施在配套(如會計工作的辦公條件和硬件設施等)方面已經得到了極大改善,得到了企業領導者的大力支持,但是,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靈魂,要想建設良好的企業會計文化,需要更多的更先進的創新會計工作方式,從落后的“計算機會計方式”向著先進的“計算機內在(會計)方式”和“網絡計算機方式”轉化,建立“服務主體多元化、信息需求多樣化、管理手段電子化”的綜合性多元化的會計物質文化。
(2)企業會計制度文化建設方面,會計制度文化是企業會計文化的中間層,它將企業會計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聯系起來,是企業會計文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行為準則。目前,我國企業的會計制度化還存在會計監管體系不完善、執法力度不嚴、違法處罰力度不夠等情況,加強企業會計制度文化建設,就要進一步完善會計監管法律制度,實行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和刑事追究的“三管齊下”,加大執法力度,建立明確的獎懲制度,單位一旦違法,必須第一時間處理法律上的第一責任人,并將責任由上自下追究到底,進而在法律和制度上形成一種高壓態勢,以促進會計制度建設的執行力度。
(3)企業會計精神文化建設方面,樹立企業會計統一的職業價值觀,形成優秀的群體意識,為會計部門的活動提供行動指南。可以定期組織會計人員的互動交流,為他們提供寬廣的發展空間,培養他們的職業自豪感。建設和諧的會計文化,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營造和諧的精神文化氛圍,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幫助廣大的會計工作者樹立健康、廉潔、自律的職業精神。
只有建設和諧的企業會計文化,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指導企業的會計行為以及經營管理活動,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2.企業會計文化內容的實時更新
企業會計各方面內容的不斷發展使得企業會計文化內容也需要實時進行更新。
(1)企業會計物質文化建設方面。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也給企業會計物質文化建設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計算機的普及給會計部門實現電算化、網絡化提供了有效途徑。企業應該培養一支精通計算機使用的高素質會計隊伍,加大信息化建設。
(2)企業會計制度文化建設方面。縱觀近年來時有發生的企業經營亂象,常常反映出企業內部會計人員原則性不強、職業操守不高的情況。所以必須加強企業會計制度文化建設,完善企業會計準則,使會計工作有法可依,同時加強制度監管和打擊力度,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
(3)企業會計精神文化建設方面。會計精神是企業會計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理想和信仰等形而上的東西。會計價值觀是廣大會計工作者在長期的商品生產、流通和貨幣資金管理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的的會計文化對會計工作者的思想和行為起導向作用,對企業員工起凝聚和激勵作用,同時對員工行為也有約束和輻射作用。
要建設良好的企業會計精神文化,一方面要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自律建設,有計劃、有組織地深入開展職業紀律和職業誠信的教育,使之理論化和系統化。另一方面,大力組織企業會計文化的宣傳教育,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使命感,提高民主參與的向心力,強化會計工作者對會計精神文化建設的認識。
3.企業會計文化發展的動態組合
企業會計文化是會計物資文化、企業會計制度文化和企業會計精神文化的動態組合,所以,一方面要以發展的眼光來對待這些企業會計文化的組成要素,另一方面要根據事物普遍聯系的理論來研究這些要素,每一個要素展開研究,則又可以成為一種系統知識。例如,企業會計精神文化就是會計工作者的思想意識、精神面貌、心理素質、價值理念等的組合體。
同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企業對會計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的要求也在不斷調整,因而,會計文化建設也應該動態的調整,保持與時展節奏同步。在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企業會計文化必然要從傳統文化中單一地會計工作向著多元化的會計工作轉變,會計人員從單純的算“死賬”轉變為靈活的算“活賬”,要以不變應萬變,不斷充實和學習新的知識,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給企業會計文化建設帶來了沖擊,企業只有保持不斷完善、開拓創新,才能保持動態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從而有力推動企業會計文化的建設。
4.企業會計文化國際化的正確應對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會計領域的國際化也漸漸深入。只有加強企業會計國際化,才能進一步提高企業軟實力,從而成功融入國際市場,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然而,會計的國際化也面臨著研究成本提高、研究人才不足和國際化制度不夠完善等困難,同時,傳統企業文化和會計國際化之間的文化碰撞也影響著企業會計文化的發展,如何吸收和消化這種企業文化的差異,從而獲得會計文化的發展?這就要求在傳統企業文化和會計國際化的文化碰撞和交融過程中,我們要去粗存精、去偽存真,既要吸收各國先進企業文化的優點,又要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俗話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會計文化建設既要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優秀會計文化傳統,又要虛心接納國外優秀的會計文化,著眼于創新,立足于融合,使“民族的”與“世界的”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是企業會計文化國際化的正確應對方法,也是企業文化傳承、開放、創新,從而提高企業會計文化軟實力的必由之路。
5.適度傳承企業會計文化要素
企業會計文化建設的三個要素都是一定程度的企業經濟觀念形態的反映。雖然企業會計文化建設很大程度上需要不斷創新,但企業會計文化建設的創新以傳承性為基礎,只有處理好企業會計文化的傳承、發展、創新之間的關系,才能提高企業會計文化建設的質量。如上文所述,企業會計文化是三個要素的動態組合,只有在相互制約和相輔相成中實現自更新,同時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吸取精華剔除糟粕,才能實現傳承與創新的辯證發展,建立統一與和諧的企業會計文化。
三、總結與展望
企業會計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涉及諸多方面的內容,文章只是結合筆者認識歸納總結出了相關建設要點,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還需結合企業實際從各個層面提出建設方案。另外,企業會計文化是一個由多層級和多要素組成的復雜系統,涉及會計學、文化學等多學科的交叉,因此,需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措施來構建起科學的企業會計文化體系。
參考文獻:
[1]蔡曉青.構建企業和諧會計文化淺談.中國總會計師.2008(6).